佛陀的困惑|读“当世最有影响的僧人撰写的最有影响的佛陀传记”





佛陀的困惑
文|余一梦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传虚云和尚辞世歌

东方山弘化禅寺

我之所以要买一行禅师的这部《佛陀传》,是看到有介绍说,本书中的佛陀不是神,而是人,和我们一样会困惑和痛苦。我想了解褪去油彩的真实的佛陀。
《佛陀传》以沉静的语调和平缓的节奏,讲述了释迦牟尼从出生、成长、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到灭寂的一生。看完全书,我的体会是,佛陀果然是不世出的大智者,觉悟者,然而,他的教义似乎不够完满,甚至不能自圆其说。



这部30多万字的传记,有几个关键词:专注、痛苦、觉察、自律。
佛陀的大智慧,首先体现在,他虽然修成正果,信念坚如磐石,却也能因时制宜不断调适。例如,起先他不允许女子出家,后来接受了女弟子。有病的比丘,不用持守过午不食之戒;如有一些食物是可以保留的,也可留至翌日。僧人不得杀生,也不吃荤腥,但是,一些人因为没有接触过佛法僧且并不知道僧人吃素,比丘为免冒犯供者而令供者失去接触大道的机会,便应该接受他们的供食。
事实上,佛教也在变。如今的僧人都不化缘,佛教组织也一再强调,所有外出化缘的都是假僧人。但是在佛法初创之时,佛陀要求弟子必须以化缘的方式获得食物。他的理由是:“乞食是一种帮助比丘锻炼谦卑和一视同仁的修行。乞食并没有把我的尊严降低,它只是认同所有人的本有尊严而已。”
佛陀要求,在家弟子必须修行五戒条:第一是不杀。第二是不偷盗。第三是不做不道德的性行为。第四是不妄语。第五是不饮用刺激性物品。遵照而行,就可以为自己、家庭和朋友避免不必要的痛苦。佛陀说,真正的快乐,可以在此生实现,尤其是当你奉行以下几点:第一,与贤德的善者结交以及避免跌入堕落之途;第二,在对修行有帮助的环境中生活,以建立良好的品格。第三,培养机会让自己多学习正法和戒律;第四,腾出时间来关心父母家人;第五,与别人分享时间、资源和快乐;第六,尽量找机会去培养美德,不要嗜酒和赌博;第七,学习谦逊、感恩和简朴的生活;第八,找机会亲近比丘以研习大道;第九,一生都以四圣谛为基本;第十,学习禅修以消解苦恼忧虑。这是佛陀在行脚和修行中进行的小结。事实上,他的戒律和教理——五戒,四圣谛,三法印,三解脱门等等,都是在修炼过程中不断调整、增加和完善的。

佛陀非常强调“专注”。他教导弟子说,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专注,就连吃橘子也是这样,“一个修习专念的人可以从橘子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当你吃橘子时,你要忘掉一切其他的事物,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全面地感受它的香和甜。你可以由手中的橘子看到橘树、橘树的花朵,看到宇宙间的奥妙和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佛陀由橘子推而广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橘子一样。橘子是由一瓣瓣的橘子肉组成,一天也是由二十四小时组成。一小时就如一瓣橘子肉,生活了二十四小时就如吃完了全部的橘子肉。”
佛陀为世人指明了修习和觉悟之道:让自己每时每刻都活在专注觉察之中,心念永远只投入目前这一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认真地生活,否则,“我们其实不知道自己是活着的”。佛陀反对世人追逐过去或憧憬未来,因为只有关注当下,我们才会觉醒,才可以找回真我。
佛陀的话很深奥,但依我之见,他其实是要人们通过关注当下的一刻,而忘记名利,忘记痛苦,忘记身外之物——甚至忘记自身。



根据我们的经验,忘记名利很难,忘记身外之物大不易,但不是不可以做到,而忘记痛苦难上加难,至于忘记自身,那是不可能的。
佛陀认为,无明,即对世间实相的错误见解,是所有痛苦的本源。除了生老病死之苦,很多其他的痛苦都是自创的。嗔恚、愤怒、多疑、嫉妒和气恼都会产生痛苦,而所有的痛苦都可以因深切的了解而排除。摆脱无明,就能超越痛苦。
人生于世,牵挂越多,欲望越多,痛苦就越多。这诚然是对的。当我们修炼到相当程度,不仅名利可以超越,就连生死也可超越,“视死如归”,不就是看透生死、超越生死吗?但是,痛苦仍然无法超越。心灵的痛苦也许可以超越,肉身的痛苦如何摆脱?
由于佛陀的说法非常高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皈依他,因而引起其他教派和佛教内部某些人的嫉妒甚至仇恨,他多次遭遇暗算。有一次,佛陀的足部被石头击中,血流如泉,“他的伤口非常疼痛,他把披搭的外衣折作坐垫,跏趺坐于其上,集中呼吸以平复痛楚”。你看,即使是佛陀本人,也感觉“非常疼痛”,也会被痛苦干扰,他只能通过集中意念来减轻痛感,却无法完全忘掉痛苦。这足以证明,人无法摆脱肉体的痛苦。不能消除痛苦,又如何摆脱肉体的束缚?

佛陀教人要有慈悲心。佛陀说:“爱里生苦。”世人应该摆脱基于色欲、情欲、执迷、有分别心和偏见的爱,摆脱“一般人所说的爱”,即只限于父母子女、夫妇、家属、宗亲和国民的互爱。这种爱的性质,都是依着“我”和“我的”的观念而产生,因而是纠缠于执着和分别心之内。而执着与分别心,是导致自己和他人受苦的根源。所有人真正渴望的爱,是慈爱和悲心;大慈大悲是不求回报的。
作者讲了佛陀感化杀人狂魔的故事。央掘摩罗杀人无数,人们谈之色变。有一天,佛陀与央掘摩罗在街道上相遇,他以自己的言说打动了对方,央掘摩罗当场表示悔改,并接受剃度。佛陀劝说国王放过这个杀人犯,因为他已皈依,持戒不杀,“变得如同另一个人了”。这大概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吧?
然而,佛陀还讲了另一个故事——关于一只苍鹭、一只蟹、一棵鸡蛋花树和很多小虾小鱼的故事。简单地说,苍鹭以谎言欺骗小鱼小虾,设计把它们都吃掉了;后来,蟹设计杀死苍鹭,为鱼虾报了仇。在佛陀的故事中,他就是那棵鸡蛋花树,而世人就是苍鹭、蟹和小鱼小虾。这是一个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故事。
佛陀是想告诉世人:“如果我们对别人慈爱,别人也会对我们慈爱;如果我们对别人残忍,迟早自己也会遭逢同样的命运。”所以我们应该去爱人,帮助人。但是佛陀忘记了,他对杀人狂魔和苍鹭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一个得到原谅,一个得到报应,同样作恶多端,结局却大不相同。可见,他还是有爱憎,有分别心,还没有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
因此,我认为,佛陀未能自圆其说。

佛陀的困惑,其实是我的困惑,我想这也是滚滚红尘中许多俗人的困惑。
那一年,在台湾中台禅寺参观,一个比丘尼给我们介绍寺内设施。听说她是佛学硕士,向佛已有20年,我便提了一个问题:据我观察,向佛的人分两种,一是把佛教当信仰,一是把佛教当学问。您是哪一种呢?她楞了一下,没有答话,然后转移了话题。
同样的问题,我在不同的寺院问过不同的人,其中有出家人,也有信众。多数人似乎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当然,还有另两种人,就是也拜佛,但只把拜佛当作护身符,或者也念经,却把佛经当作生意经。这些不在讨论之列。
然而只要略加考察就会发现,真正的大德高僧,都饱读诗书,学问富足,而那些活跃在寺庙观堂的虔诚的信徒,多半是老人和女性,多半文化程度不高,一般在初中及以下,有的甚至是文盲——而他们,正是媒体屡屡报道的最容易受骗上当的那个群体。
阿弥陀佛!我这样说,并没有贬低佛教和佛教徒的意思。



有的信众这样回答我的疑问:你只要信就行了。
这种回答似乎与佛陀不谋而合。佛陀认为,佛教的那些理论,如空无自性等,是用来引导禅修的,不可以当作一种学说,不能纠缠其中。“教理只是用来渡河到对岸的木筏,或指向月光的手指,我们是不该被教理缚住的。”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做摩露伽子的比丘,一向喜欢问佛陀有关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有尽还是永恒,但佛陀一直拒绝回答。他说:“无论宇宙是有限或无限、有尽或无尽,你都要接受一个真理,那就是生命里存在着的苦。而要消除痛苦,又必要明了苦的成因。我所教的,都是能帮助你达到无着、平等、平和与解脱的。”因此,他坚持拒讲“其他一切对证道没有帮助的”。
然而,在我们看来,宇宙有限或无限,与生命里是否存在着苦,二者之间并无联系。而佛陀拒绝问答的,恰恰是人们想要知道的。季羡林先生说:“中国人不管信佛教与不信佛教,都必须了解佛教的真相。”这倒未必,不学,不信,则可以不了解。但中国佛教是中国思想史的一部分。一个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一定会思考宇宙人生的奥秘;一个诚心向佛的人,在皈依前当然必须了解佛教的来龙去脉。

据说,佛陀甫一诞生,即诵偈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有人辩解说,此处的“我”,并不是单指佛陀,而是指众生都具有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天然佛性。然而事实是,佛陀对自己教理的圆融完满深信不疑,他的信徒更是如此。《佛陀传》载,当佛陀将要灭寂之前,他最喜爱也最优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说:“世尊,我肯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没有一位精神导师可以超越你的智慧和证境。”佛陀回答:“你这样说,真有如狮吼的勇猛。”如此看来,偈语中的“我”,当然也指佛陀自己。佛陀和他的信众们,还是有排他念,有分别心,这与“人人都有天然佛性”的说法是矛盾的,而且违背了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
是学问,还是信仰,大有区别。学问可以质证,可以完善,而信仰是不能怀疑的。佛教传数千年至于今日,度人无数,功德无量,但仍然存在漏洞,无法自证圆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仰的人多,研究的人少。当然,这世上有没有完满的教义,也还难说呢。
向佛,可以是一种信仰,可以是一种学问,也可以是一种修行和处世方式——此即“人间佛教”。如果世人都能够做到清心寡欲,博爱宽容,不怨不争,那么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或许真的可以到来吧?


(《佛陀传》,一行禅师著,何蕙仪译,河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2017年5月第6次印刷,定价48元。)

怀旧与感恩:
http://bbs.tianya.cn/post-books-602323-1.shtml
楼主 余一梦  发布于 2018-01-20 11:18:31 +0800 CST  
@影子纯甘 2018-01-20 14:57:01
感谢楼主分享,打算近日看看这本书。
还有啥心得吗?
-----------------------------
心得其实很多,一言难尽。总的感觉,这本书写得诚实,可以看看。
楼主 余一梦  发布于 2018-01-21 17:29:16 +0800 CST  
@影子纯甘 2018-01-22 15:09:56
看了三十页了。
感觉前面都是传说,佛陀的平生一个越南人怎么能知道几千年前的事,而且是那么多细节?
我曾问过印度人,当年佛陀到底用什么语言来传播佛法,他们都不知道。
-----------------------------
根据书前介绍,一行禅师的这部传记,直接取材于24本巴利文、梵文和中文佛典,因此我想,它应该与原初的佛陀和佛教比较接近吧?
楼主 余一梦  发布于 2018-01-24 12:17:43 +0800 CST  
@影子纯甘 2018-01-25 08:48:12
我之所以要买一行禅师的这部《佛陀传》,是看到有介绍说,本书中的佛陀不是神,而是人,和我们一样会困惑和痛苦。我想了解褪去油彩的真实的佛陀。
-----------------------
“佛陀”在梵语中的本义指的是“觉悟的人”,确实不是神。
至于他成了觉悟的人,又如何地感到困惑和痛苦?这是不可能的事。
佛教教义,万物皆空,由六识产生、塑造。既然看破了红尘,又何来痛苦。
至......
-----------------------------
谢谢你!这么认真的回复。
楼主 余一梦  发布于 2018-02-07 12:01:34 +0800 CST  
@虚无之镜 2018-02-09 10:03:32
执相非真,真空不空。
-----------------------------
妙不可言!
楼主 余一梦  发布于 2018-04-29 23:21:34 +0800 CST  

楼主:余一梦

字数:4397

发表时间:2018-01-20 19:18:3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2 09:58:05 +0800 CST

评论数: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