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试释“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抚顺 张鸣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语见《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二回:“桂姐道:‘好[入日]的刘九儿,把他当个孤老!什么行货子,可不[石可][石崔]杀我罢了!他为了事出来,逢人至人说了来,嗔我不看他。妈说:‘你只在俺家,俺倒买些什么看看你不打紧。你和别人家打热,俺傻的不匀了,’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是金瓶梅中最难解词语之一。多位释家试图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目前没有一种解释为众所公认。
此语起首可见一词“硝子石”,释者也多从该词入手开始释语。该词又见于《金瓶梅词话》(香港太平书局1982年影印版)第六十二回:“伯爵道我到家已是四更多了。房下问我。我说看阴骘。嫂子这病已在七八了。不想刚睡就做了一梦。梦见哥使大官儿来请我。说家里吃庆官酒。教我急急来到。见哥穿着一身大红衣服。向袖中取出两根玉簪儿。与我瞧说一根拆了。教我瞧了半日。对哥说可惜了。这拆了是玉的。完全的倒是硝子石。’”
对六十二回出现的“硝子石”有两种解释,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因为多部古代著作提及此石可做依据。“硝子石”是一种石料,可做首饰,不如玉的好。
崇祯版绣像金瓶梅眉批(六十二回):金莲固硝石,而瓶儿为玉亦未必。
此批将“硝子石”简化为“硝石”,余未多论。虽简化为“硝石”,猜测其意,也不是指做火药的化学原料硝石,还是指的类玉的硝石,该眉批的后半部明指硝石不如玉好,即说明此点。该书对三十二回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一语中的“硝子石”未作批释。

白维国编《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第1版
第581页
【硝子石】用矿石烧成的假水晶。明?曹昭《格古要论》:“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
可惜了,这折了的是玉的,完全的倒是~。(六二?25?8/861)
李申著《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第626页
可惜了,这折了是玉的,完全的倒是~。(六十二)
硝子石,不洁白明莹的假水晶,常以之冒充玉。明?曹昭《格古要论》六“硝子”:“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红楼梦》九十二:“中间虽说不是玉,却是绝好的硝子石,石上镂出山水、人物、楼台、花鸟儿来。”

孙逊主编《金瓶梅鉴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第493页由金良年提供
【硝子石】(见第六十二回)这是一种用矿石烧成的假水晶。《格古要论》云:“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

另一种说法认为硝子石是制造火药的原料硝子。
李布清著《金瓶梅俚语俗谚》宝文堂书店出版1988年10月第1版
第150页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硝子石:硝石,矿物质,白色或灰色。用来制造炸药。第三十二回:“(桂姐对郑爱香等说道)妈说你只在俺家,俺倒买些甚么看看你不打紧,你和别人家打熟,俺傻的不均了?真是硝子石户着南儿丁口心。说着都一齐笑了。”
张鸿魁著《金瓶梅字典》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614页
硝 xiāo 《广韵》:硭硝,花名。相邀切 效开三平宵心
矿物名。斑毛、赭石与硇砂,水银与芒~研化。(八五2下10)可惜了!这折了的是玉的,完全的倒是~子石。(六二25上8)

对三十二回出现的“硝子石”,有认为和六十二回出现的一样,用法也一样,即一种假玉石;有的认为两回出现的硝子石是同一种东西,但用法不同。

以下几位对32回中的“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中的“硝子石”作了释义
姚灵犀著《瓶外卮言》(天津书局民国29年8月初版发行):
第181页
硝子石 玉之假者皆以硝子石代之,见红楼梦冯紫英事,格物要论,言假水精不洁白明莹者。
《瓶外卮言》中虽未标示所言“硝子石”所在回目,然据该词所处位置及前后词语,可推知该“硝子石”即三十二回“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一语中的。
王利器主编《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
第368页
硝子石 假水晶,喻指眼睛。《古今事物考》:“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亦有白色黄青色,但不洁白晶莹,谓之‘硝子’。”〔例〕第三十二回:“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王利器主编该词典与姚灵犀著《瓶外卮言》一样,只对“硝子石”进行了释义。“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一句则归入了“《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待问篇”。
“硝子石”易于理解,难点在于“望着南儿丁口心”,不知何意。以下诸位在对“硝子石”释义的同时对“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一语进行了释义。
魏子云著《金瓶梅词话注释》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73年(公元1984年)
中册第16页
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修饰上名“俺傻的不匀了”,但此语喻意则不易明。按“硝子石”亦水晶的异名。事物异名录:“格物要论,假水晶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和汉三才图绘玉石、硝子:“按硝子乃玻璃乎?本出于南蛮,而肥州长崎人传习之制。近顷摄州大坂亦多作之,其法用肌浓白石生盐硝居壶于灶内,投铅于壶,加琉璜以炭火[金容]之,而后铅消化,拔石末硝末炼之,则如胶糖,以二尺许细铜筒,粘其端稍温火吹之成形,圆团扁瓠之诸品,皆随气息延缩,工人之炼磨也。白色而加药末,成酒色紫碧湘色,但正赤者,不能耳。多作念珠及诸镇,为伪水精琥珀玉作缶盏皿等甚美,唯恨脆破易也。为眼镜,不劣于水精,又能取阳火。”此为日人之解说。益见所谓“硝子石”是一种假水晶。因为“南儿丁口心”何意不明,喻意也就难解了。揆诸全句语意似为既然不愿相好,何必充假?实则,这些妓女们在西门家付出的情意,正是硝子石,亦反讽耳。
魏子云先生也对“硝子石”进行了解释,对“南儿丁口心”则说“何意不明,喻意也就难解了”。并猜测全句为“既然不愿相好,何必充假?”
方铭编《金瓶梅资料汇录》(黄山书社1986年9月第1版)中仅推测其为“行院或偏狭处流传之冷僻语”,接下来对该语究为何意未予解释,只和上述几位一样解释“硝子石”。
第四辑“语词汇释?《金瓶梅》的谚语歇后语集说(蔡国梁)”
第690页
42、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按:歇去后语。似此为行院或偏狭处流传之冷僻语,妓女们听了都笑了,而吴月娘却莫名其妙:“你们说了这一日,我不懂,不知说的是那家话。”更不必说今人了。我们只知玉之假者,皆以硝子石代之,见《红楼梦》紫瑛事。《格物要论》言假水精不洁白明莹者。
李布清著《金瓶梅俚语俗谚》宝文堂书店出版1988年10月第1版
第150页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硝子石:硝石,矿物质,白色或灰色。用来制造炸药。比喻事情紧张对峙,极端危险。这里特反用,指不会与别人为难。第三十二回:“(桂姐对郑爱香等说道)妈说你只在俺家,俺倒买些甚么看看你不打紧,你和别人家打熟,俺傻的不均了?真是硝子石户着南儿丁口心。说着都一齐笑了。”
由“硝子石”入手释全句很难行得通,于是释者开始采用谐音、拆字、分组择字再组合、取词相反义、谜语中的卷帘格、藏头格等方法进行释义。
田宗尧《中国古典小说用语辞典》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七十四年三月初版(1985年三月)
第1021页
硝子石望著南儿丁口心 这个可能是 “硝子石”是假水晶。《事物异名录》:“假水精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水精”就是“水晶”。也有人说是隐含“小王难可心”五个字,指小王(王三官儿)不能满鸨母的意,也通。
【例】(《金瓶梅》三十二)妈说:“你只在俺家,俺倒买些甚么看看你不打紧,你和别人家打热,俺傻的不匀了”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田宗尧先生猜说全句为“‘假心妄想’的隐语”。又引他说为“也有人说是隐含‘小王难可心’五个字,指小王(王三官儿)不能满鸨母的意,也通。”不知这个他人指的是何人。好在这里提出了“难可心”的说法,为后来的释者提供了一个方向方法,后来有很多人采用了拆“南”谐音“难”、“丁口心”为“可心”的方法。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不知这里的“小王(指王三官)”的说法是哪里来的。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35:00 +0800 CST  
后来的释者也多采用了谐音和拆字法。
毛德彪朱俊亭评注《金瓶梅注评》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第287页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隐语。少望难思。硝子石,是水晶石的异名。《事物异名录》:“假水晶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这里“硝” 谐音 “少”,“南”谐音“难”。丁口心,应是“十口心”的误刻,“十口心”乃是“思”的拆字。
毛德彪朱俊亭二位先生采用了另一种谐音和拆字法,“硝” 谐音 “少”,“丁口心,应是‘十口心’的误刻,‘十口心’乃是‘思’的拆字。”这样拆字未尝不可,但是全句的释义“少望难思”令人难以理解。
邱胜威王仁铭著《市井风月话金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拆白道字’说”第233页
同一回里,李桂姐还讲过“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的隐语。专家注释说:硝子石,水晶石的异名,“硝”谐音“少”,“南”谐音“难”;“丁口心”,应是“十口心”的误刻,“十口心”,为“思”的拆字。合为“少望难思”的意思。这里也有谐音和拆字的兼用。专家的意见是否合理,也有待研究。问题是,这种注释即便正确无误,那“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一语的发明者,一定也同这话本身一样令人难以理解。
邱胜威王仁铭二位先生一方面引用毛德彪朱俊亭的看法,一方面又对毛、朱二位的说法心存疑惑,一方面又感叹其语的发明者与这句话本身一样难以理解,实际上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黄霖主编《金瓶梅大辞典》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91年10月第1版
第421页:
硝子石望着南——丁口心 歇后语。骂人恶心。“硝子石”即水晶。《事物异名录》:“《格物要论》假水晶不洁白明莹,谓子硝子。”“丁口”拆“可”字,谐“恶”。硝子石朝南对着太阳能聚阳火。“火”、“可”、“恶”同音。例第三十二回:“嗔我不看他妈说你在俺家,倒买些什么看看你不打紧,你和别人打热,俺傻的不匀了?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黄霖先生认为“硝子石朝南对着太阳能聚阳火”,这里有个问题,朝着太阳能聚火的条件是要晴天有阳光,从原来的语句中只说朝着南,没说一定是晴天出太阳的时候朝南的,硝子石完全可以是阴天、早晚没太阳的时候、太阳落山以后甚至午夜时分朝南的,那时候硝子石朝南可就聚不成火了,也就无从谈到“火”、“可”、“恶”同音的现象了。因此这种说法有讲不通的时候。
傅憎享著《金瓶梅隐语揭秘》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第153页: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此是隐语。一般隐语语构同一,此语取三种不同方式构语,故难解。分解如下:
望着南儿,谐音“望着男儿”。《山坡羊》:“不想是望江南儿来到”,即谐音“男儿”。
丁口心,是字序倒置的卷帘格。把颠倒了的字序颠倒过来,即为“心口丁”。
硝子石,日文中采用古汉语词颇多,有的词现代汉语已消逝,然日文中尚有遗存。日文玻璃的汉字即“硝子”,音读为“しようし”,受西语影响,今文读为“ガラス”。
田艺衡《留青日札》卷二十三琉璃:“《魏略》:泰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等十种琉璃,此盖自然之物,彩泽光润,逾于众玉。其色不恒,今者所用皆“硝治石”加以众药灌而为之,尤虚脆,不贞实,非真物也。”
《古今事物考》:“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亦有白色或黄青色者,但不洁白晶莹,谓之‘硝子’”(明?曹昭《格物要论》)
如上,此语不是李布青所释:“硝子石:硝石,矿物质,白色或灰色,用来制造炸药。比喻事情紧张对峙、极端危险。这里特反用,指不会与别人为难。”硝子石是假水晶、假玉之类的琉璃。《金瓶梅词话》应伯爵说梦玉簪折断:“这折了是玉的,完全的倒是硝石。”《红楼梦》写围屏:“中间虽说不是玉,却是绝好的硝子石。”据书中语境判断,硝子石喻眼睛。然而,眼睛并无真假,只有好坏。俗称病瑕之眼为“玻璃花”,称难看的眼睛为“琉璃泡儿”。全语宜为:“琉璃泡儿望着男儿心口丁!”或喻其有眼无珠欤!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41:37 +0800 CST  
傅憎享先生自己对上述解释都不认可,就在该书(《金瓶梅隐语揭秘》)后半部分的“隐语集注”,又推翻了原见解,提出了新进行了释义,见第192页: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藏头格:(不)屑望丁硝子石:假水晶。田艺衡《留青日札》卷二十三:“琉璃,《魏略》:秦国出赤白黑黄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此盖自然之物,彩泽光润,逾于众玉,其色不恒。今若所用皆销治石加以众药灌而为之,尤虚脆不贞实,非真物也。”明?曹昭《格古要论》:“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望着南儿或为望江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花业行话谓望江南是决明花。丁口心:鸟。《广韵》:“鸟,丁了切。”全语宜为:不屑望鸟货!或:假水晶也能决明(看透)鸟货。
反反复复说着不必再说的“硝子石”,对其他的语词则语焉不详,我不知道别人的感受,反正我是看不懂的。傅先生自己也不满意,后来又进行了第三次释义。
傅憎享著《〈金瓶梅〉妙语》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26页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此语已有的解释(包括我的解释)均难使人满意认同。所以难解,疑其有脱误。其他难语如“鸦胡石”“望巴汗斜”等语丛式结构,皆可解构。从整体中分离其单体。而“硝子石”分解困难。鸦胡石分为四个单体得“鸦、影、躲、了”风寓“硬摇大鸟”。与“寒鸦儿过了就是青刀马”为同义异构。进而尚可依反切律重组“鸦硬、影摇、躲大、了鸟”。然而“硝子石”与“丁口心”是可以分离的产义单体,“望着南儿”便不可分了。如果原语为四个单体构成,便有缺环,便无法解语。当然,或可认为不必皆四分,“望着南儿”作为三个单体之一也可。但也不易索解。
“硝子石”。宋代朱翌《猗觉寮杂记》称,师古曰:“大秦国出,赤、白、黑、青、黄、绿、缥、绀、红紫十种,此自然之物,彩泽光明,逾于众玉。今俗所用,加以众药灌而为之。尤虚脆不贞。实非真物。”田艺蘅《留青日札》及曹昭《格物要论》有假玉(人造玻璃)的记载。
“丁口心”即另语“了口恶心”。了即膫,丁即鸟。
“望着南儿”则不可解。如望字不误,与硝、丁组合,则可为“硝(不屑)望鸟”。对三个单体作此推断,如是四个单体,则解语会发生变化。但脱误实在无法补足,但愿有新材料发现,以补解语的缺惑。
傅先生数次试图释义此语,最终认为此语不完整不可解,疑其“脱误实在无法补足”,寄希望于“但愿有新材料发现,以补解语的缺惑。”
王贵元 叶桂刚主编《诗词曲小说语辞大典》(群言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第653页
硝子石
①用矿石烧成近似水晶的石料,又称假水晶,明清时代用于玉石镶嵌工艺。明?曹昭《格古要论》卷六《硝子》:“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色,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红楼梦》九二回:“冯紫英道:“小侄与老伯久不见面,一来会会,二来因广西的同知进来引见,带了四种洋货,可以做得贡的。一件是围屏,有二十四扇槅子,都是紫檀雕刻的。中间虽说不是玉,却是绝好的硝子石,石上镂出山水人物楼台花鸟等物。”②比喻眼睛。《金瓶梅词话》三二回:“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潘庆云主编的《中华隐语大全》学林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第76页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流行于宋元。娼妓隐语。这是一句妓院中的隐语,意思是心儿太实。将此语卷帘读之,再各取每一词之首,是‘心儿着石’四字,石谐音“实”。
“心儿着实”的说法再见于孙逊主编的《金瓶梅鉴赏辞典》中。
孙逊主编《金瓶梅鉴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第337页由顾鸣塘提供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见第三十二回)这是一句市语,是妓院的行话。十分难解,就连吴月娘当时听了以后也说:“你每说了这一日,我不懂,不知主的是那家话。”此语以卷帘格读之,再各取每一词之首,是“心儿着石”四字,“石”谐音“实”。李桂姐见郑爱香当着众人面说她与周肖儿有来往,就赶紧说周是“甚么行货子,可不[石可][石崔]杀我罢了”,并说他已和别人家打热,还指望我买什么去看看,真是“心儿太实”了。
自此,此语为行院隐语或称妓院行话、行院切口的说法算是被认定了,认定的理由是该话是个妓者说的,其他妓者懂,在场的吴月娘不懂,释者看不懂查不着猜不出。这种猜测性质的说法被后来者借鉴,还有人推而广之的将此语说成是市井隐语或市井行话。
白维国卜键校注《金瓶梅词话》岳麓书社1995年8月第1版
第878页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行院切口。硝子石:即人造水晶石。明曹昭《格古要论》:“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这里似用的嵌字切口,即硝子石取“石”字谐音“实”,望着南儿取“南”字,谐音“难”,丁口合起来是“可”字。连起来为“实难可心”。
白、卜的 “实难可心”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与书中情节语境也有一定契合度,然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与语境不符,假设一下就知道了,比如周肖说:你不够意思,我有了事你不来看我。李桂姐说:我才不去看你呐,你实在难可我的心。这样的对话不合茬口,所答非所问。妓女那里有资格挑剔对方可心不可心,要是嫌对方不可心,当初别接这一单生意呀。而且这一释法将“石”谐音“实”,那么是不是说其他的石头望着南儿也可以解释成“实难可心”了,那为什么这句话没有说成“大理石望着南儿丁口心”或“鹅卵石望着南儿丁口心”或“青条石望着南儿丁口心”抑或“一坨屎望着南儿丁口心”呐;“望着南儿”取“南”谐“难”,那“朝着南”、“向着南”是不是也可以,在这里为什么一定要用“望着”。解释不通这些疑问,这句话就不能算彻底的解决。
“实难可心”的说法再现于陶慕宁先生校注的《金瓶梅词话》中。
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第371页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此为隐语,迄无确解。硝子石是假水晶、假玉石。“石”谐音“实”。“南儿”谐音“难儿”。“丁口心”,合“丁口”为“可”,即可心。其意似为“实难可心”。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42:39 +0800 CST  
翟建波《金瓶梅俗语二三条试解》(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月)
一、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语出《金瓶梅词话》(以下引文均出词话本)三十二回:
桂姐道:“好[入曰]的刘九九,把他当个孤老?什么行货子!可不[石可]碜杀我罢了!他为了事出来,逢人至人说了来,嗔我不看他。妈说:‘你只在俺家,俺倒买些什么看看你,不打紧;你和别人家打热,俺们傻的不匀了。’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王利器主编的《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此条无释,列入“《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待问篇”。李布青《金瓶梅俚语俗谚》(宝文堂,1988年版)云:
硝子石,矿物质,白色或灰色,用来制造炸药,比喻事情紧张对峙,极端危险,这里反用,指不会与别人为难。
真可谓望文生义,无知妄说,挨不上边儿。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引证云:
益见所谓“硝子石”是一种假水晶。
又云:因为“南儿丁口心”何意不明,喻意也就难解了。揆诸全名语意,似为既然不愿相好,何必充假?实则,这些妓女们在西门家付出的情意,正是硝子石,亦反讽耳。
真是所谓你不说倒还明白,你越说人越糊涂了。魏子云先生以硝子石即假水晶喻妓女的假情意,揆诸原文,这种揣测和原意毫不相符,只要多看几遍原文即可明白。白维国编《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版)只有“硝子石”一词而无整条俗语的解释。其释“硝子石”云:
用矿石烧成的假水晶。
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没有此条。潘庆云主编《中华隐语大全》(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认为:
这是一句妓院中的隐语,意思是心儿太实。将此语卷帘读之,再各取每一词之首,是“心儿着石”四字,石谐音“实”。
“心儿太实”无法做妓女他评,解释亦与语言环境不符。
以上诸书,要么厥释,要么误解,要么揆度,实在不得其解,即使勉强解说,也总难令人满意。“硝子石”固可谓“水晶石”代称,由明人曹昭《格古要论》可证:
假水晶用药烧成者,气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卷六“硝子”)
那么“望着南儿丁口心”做何解释呢?笔者曾百思不得其解。一日在寒舍阳台上试拿放大镜——权充水晶石,向南对着太阳,太阳光透过放大镜聚一小火团于手掌上,忽然有所感悟,奔回屋中将心得写出,欣欣然自以为得解。今试释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就正达者。
水晶石乃透明之晶体,亦可如放大镜一样透过阳光,聚一个火心。“硝子石望着南儿”,意即将假水晶石对着南方的太阳。“丁口”为“可”的拆字。“丁口心”即“可心”。“可心”谐“火心”。硝子石对着太阳自然聚一个火心,即“丁口心”——可心。可心即“可碜”,也作“[石可]碜”。“可心”亦谐“恶心”,可心,[石可]碜,[石可][石崔],恶心,一音之转,意思均为“寒碜”。全句意思其实在原文中已注明了:“可不[石可][石崔]杀我罢了”。意即“可不寒碜死我了”,讥骂对方恶心人、寒碜人。“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本是一句歇后语,用现代标点为“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意即寒碜,恶心。妓女桂姐这番话,是在妓女郑爱香说她和周肖儿打热时,为了自喻清高自抬身价而讥诮周肖儿的。意思是周光儿是什么东西,说我和他打热,可不寒碜死人了。

翟建波先生说“硝子石对着太阳自然聚一个火心”的说法与黄霖先生在《金瓶梅大辞典》中说“硝子石朝南对着太阳能聚阳火”是一样的,至于“火”“可”“恶”同音的说法也差不多。不知是各自独立见解,还是谁借鉴了谁的。
后来翟建波先生再次做了解释,与第一次的解释几乎一样。
翟建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补订
2010年10月广西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4期第48页
23、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这句俗语是歇后语,按现代标点法该作“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语出《金瓶梅词话》二一:
桂姐道:“好[入曰]的刘九九,把他当个孤老?什么行货子!可不研碜杀我罢了!他为了事出来,逢人至人说了来,嗔我不看他。妈说:‘你只在俺家,俺倒买些什么看看你,不打紧;你和别人家打热,俺们傻的不匀了。’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王利器主编的《金瓶梅词典》此条无解释,列入“《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待问篇”。
李布青《金瓶梅俚语俗谚》解释说:“硝子石,矿物质,白色或灰色,用来制造炸药,比喻事情紧张对峙,极端危险,这里反用,指不会与人为难。”真可谓望文生义,无知妄说。
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云:“所谓硝子石”是一种假水晶。”又云:“因为‘南儿丁口心’何意不明,喻意也就难解了。揆诸全名语意,似为既然不愿相好,何必充假?实则,这些妓女们在西门家付出的情意,正是硝子石,亦反讽耳。”魏注以硝子石假水晶喻妓女们假情意,和原意毫不相干。
潘庆云主编的《中华隐语大全》解释此条时说:“这是一句妓院中的隐语,意思是心儿太实。将此语卷帘读之,再各取每一词之首,是‘心儿着石’四字,石谐音“实”。笔者按,“心儿着实”无法做妓女之评,解释也与《金瓶梅词话》语境不符。
“硝子石”是假水晶没错。有明人曹昭《格古要论》卷六“硝子”条可证:“假水晶用药烧成者,气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色,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
笔者按:“硝子石望着南儿”,即把硝子石对着太阳的方向,硝子石是假水晶,透明之晶体,如放大镜一样,对着太阳也可以聚一个火心。“丁口”是“可”的拆字,“丁口心”即“可心”。“可心”谐“火心”,硝子石向着太阳聚一个火心,即聚一个“丁口心”,也就是“可心”。可心,谐振“[石可]碜”。也做“可碜”。“可心”亦谐“恶心”。可心,[石可]碜,可碜,恶心,一音之转,意思均为“寒碜”的意思。妓女桂姐着番话,是在另一个妓女郑爱香说她和周肖儿打热时,撇清自己,自抬身价儿讥诮周肖儿的。意思周肖儿是什么东西,说我和他打热,可不寒碜死人了。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43:36 +0800 CST  
《金瓶梅》的艺术世界曹炜宁宗一文史哲出版社中华民国91年(2002)十二月初版
此书中认为此语为市井隐语,但未对其进行释义。
第161页
第32回,李桂姐、郑爱香儿和吴银儿三个妓女在吴月娘屋里闲聊,先谈张小官儿同妓女董猫儿的事,用“丁八着好一向了”来表述两人的关系;又谈论起李桂姐的相好周肖儿,李桂姐数落了他一通后,骂他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三个妓女有说有笑,而边上的吴月娘则如坐云雾,不知其所云,所以她说:“你每说了这一日,我不懂,不知说的是那家话。”吴月娘之所以听不懂,是因为李桂姐等在谈话中不时地插入了市井隐语。
孙逊主编《金瓶梅鉴赏辞典》2005年5月第1版第337页由顾鸣塘提供辞条
【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见第三十二回)这是一句市语,是妓院的行话,十分难解,就连吴月娘当时听了以后也说:“你每说了这一日,我不懂,不知说的是那家话。”此语以卷帘格读之,再各取每一词之首,是“心儿着石”四字,“石”谐音“实”。李桂姐见郑爱香当着众人面说她与周肖儿有来往,就赶紧说周是“甚和行货子,可不[石可][石崔]杀我罢了”,并说他已和别人家打热,还指望我买些什么去看看,真是“心儿太实”了。
马征 著《金瓶梅之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第92页
6、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此语颇难释。先解“硝子石”。第六十二回有应伯爵向西门庆说梦一节:“见哥穿阗一身大红衣服,向袖中取出两根下簪儿与我瞧,说一根折了。教我瞧了半日,对哥说:可惜了,这折了是玉的,完全的倒是硝子石。哥说两根都是玉的。”明?曹昭《格古要论》六“硝子条”:“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
第三十二回李桂姐与郑爱香等人议论嫖客周肖儿道:“他为事出来,逢人至人说了来,嗔我不看他。妈说:‘你只在俺家,俺倒买些什么看看你,不打紧;你和别人家打热,俺傻的秒匀了。’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说着都一齐笑了。月娘坐在炕上听着她说,道:“你每说了这一日,我不懂,不知说的是那家话。”
月娘听不懂,因其说的是她们妓女间的“行话”隐语。此语也是四个词组边缀: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与前“望江南”构成相类,也是藏头格:“硝望南丁”。“南”谐“男”。“丁”即是“鸟(屌),喻男阳(参见前“三寸丁”)。“硝子石”以喻眼睛。全句为“眼盼着男屌”。这是正话反说,因语前还是“真是”;“真是眼盼男屌哩!”其实是说不稀罕那物儿。

刘敬林著《金瓶梅方俗难词辨释》线装书局2008年1月第1版
第133页:按:《汇释》“硝子石”条仅引第六十二回“可惜了,这折了是玉的,完全的倒是硝子石”句为词证,释作“硝子石,不洁白明莹的假水晶,常以之冒充玉。”而避收第三十二回词例。《校注》与陶注说法相同:“这里似用的嵌字切口,即硝子石取‘石’字谐音‘实’,望着南儿取‘南’字,谐音‘难’,丁口合起来是‘可’字,连起来为‘实难可心’。”所释不无道理,然细绎上下文意,似有补说余地。这里试作补充,以供参考。“硝子”实谐上文“周肖儿”之“肖(子)”。“石”谐音“势”即样子。“望着”则取其字面义“看着”。其意为“(周)肖儿的样子看着难可心”。这样解释同文意相合一致:“(郑爱香)因望着桂姐道:‘昨日我在门外庄子上收头,会见周肖儿,多上复你,说前日同聂钺儿到你家,你不在。’桂姐使个眼色,说道:‘我来爹宅来,他请了俺姐姐桂卿了。’郑爱香儿道:‘你和他没点相交,如何却打热?’桂姐道:‘好[入日]的刘九儿,把他当个孤老?什么行货子,可不[石可][石崔]杀我罢了!他为了事出来,逢人至人说了来,嗔我不看他。妈说:‘你只在俺家,俺倒买些什么看看你,不打紧。你和别人家打热,俺傻的不匀了。’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郑爱香儿说桂姐与周肖儿“相交”“打热”,而桂姐当着吴月娘的面不便直接明说,就用隐语道:“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言周肖儿的样子看着难可(我)心。实是上文“好[入日]的刘九儿,把他当个孤老?什么行货子,可不[石可][石崔]杀我罢了”的变说。这样解释同前后文意相合,又与隐语通,或为作者之本意。
这样的解释和“实难可心”无啥大区别。
王夕河著《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漓江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第179页
又“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一语乃是书中最难解的隐语之一。别本所解不一,迄今尚无定论。别本一般认为此语应是“实难可心”的隐语:傅憎享先生认为“丁口心”乃“鸟”,并将此句意为“不屑望鸟货”;上海古籍版《金瓶梅鉴赏辞典》则认为此语乃卷帘读之,倒取每一词之首,读为“心儿着石”,“石”谐音作“实”。斟酌前后文意,此语一可作“失望不可心”的意思,“石”可作“失”或“实”的谐音字,“南”可作“难”的谐音字,“丁口心”又合为“可心”,故此语乃是用了谐音和拆字格的说法,其寓意当是“失望难可心”或“实难可心”的意思;二者“真是硝子石”又可暗讽嫖客真是不成材的料,而“望着南儿丁口心”一语又是看着他难开心的意思,此二解皆可通。
网上也有文章论及此语,略举有代表性的例子:
网论一:
网名:frenchkiss
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a9b3e0101i44l.html
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三: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硝子石=眼镜 石=实在 南儿=南方(太阳的亮光) 丁口=可=砢=磕碜心=恶心
整体意思是:戴眼镜看望南看亮光,实在(石)磕(丁口)碜恶心。
以硝子石放在眼睛上往南看,实在头晕恶心。
网论二:
网名:tianyu0598
网址:
雨润斋别解《金瓶梅》第三十二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5a240101ecn1.html
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对此隐语说法甚多,莫衷一是。有一说:硝子石是假水晶,喻指眼睛,“南儿”即“男儿”,丁即男根。意思是说“眼看着××”云云。联系前面对话内容,似有“即使看着××,我也不稀罕”之意。】
网论三:
网名:lyl65282965
《金瓶梅》藏头格到民间的藏尾语
http://bbs.tianya.cn/post-water-879677-1.shtml

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说得都一齐笑了。月娘坐在炕上听她说,“你每说了这一日,我不懂,不知说的是哪家话”。
月娘听不懂不如说是她们妓女之间的“行话”隐语。此语也是四个词组连缀的“硝望南丁”,“南”谐音男,“丁”鸟(屌)隐喻男人阳具(参见“三寸丁”),“硝子石”以喻眼睛,全句曰“眼盼着男屌”。其意说“不稀罕那老什子”。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44:25 +0800 CST  
上面所列诸释除网文外皆为全文引用,是作为资料的汇集,方便读者了解情况的,如果读者对此已经有所了解,可以略过上文直接读下边的文字。
下面我来试着以我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我个人认为这句话不是行院行话、行院切口、行院隐语,不是市井隐语、行话、切口,压根也不是什么隐语,也不是歇后语,这句话不缺成份,是一句完整的话,应该是一句俗语甚或是临时说出的一个比喻句;整句话中也没有用一个拆字。我认为仅用谐音法和正确的句读就可以推导出这句话的真正原意。
以上众位释家多在引证论述硝子石的缘由、质地及比喻的意象,他们基本上应该都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如果沿着“硝子石”的方向探寻下去,无一例外的都将陷入无解的死胡同。这一点很多人都明白,但始终脱离不开“硝子石”,始终围绕着“硝子石”来进行释义。其实“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一语尽管明白写有“硝子石”的字样,却与“硝子石”没有一丁点关系,这都是由于传抄或刻印过程中听读错误引起记写的错谬,由于读书者读的音不准确、句读有误,听写者又不求甚解,枉听枉记,造成了今天这种难以解释的现象。也有一些人虽解释了硝子石,但在释整句话时则抛开了硝子石,采取了藏头择字、谐音、拆字等方法,实际上是脱离开硝子石的本义进行释语的,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终显别扭,不妥贴。
从“硝子石”入手释此语行不通,那就先放着,先从简单的地方着手开始分析。这句话中最简单最无误的就该是“望着”了,“望着”是个动词,作谓语,前边的“硝子石”最大的可能是主语,但从查考而来的假玉石的说法,则难以说通全句意思。“望着”后边可以跟宾语、状语、补语,紧挨在“望着”后边的是“南儿”,“南”是个方位,从方位入手解释也是行不通的,这在前边说过了,而且这里还有个问题, “南”字后边有个“儿”字,据我的经验,“南”字做方位的后边在习惯用语中是没有加“儿”的用法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字是方位的可能性不大,那么谐音为“难”,也存在这个“儿”字无处安放的问题,而且谐音为“难”与后边的“可心”相结合成为“难可心”,则不符合该句的语境,“南”谐音为“男”,则解决了“儿”字的问题,“男儿”是个常见的说法,但是“望着男儿可心”与语境也是不符的,两人在隔空吵架,说人家可心那还吵个什么劲呀,因而也是不妥的,硬说“可心”是“恶心”,我只能呵呵了。由此可见“南”字用本义和谐音成“难”、“男”都难以圆满地解释通这句话,既然解释不通,那么“南儿”一词也先放下。接着再看“丁口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丁口”用拆字法拆成“可”字,形成“可心”,然而这样的话就形成了“难可心”与“男儿可心”,这两种解释都有不足之处,不能与语境完全契合,不再赘论。还有的人认为“丁口”与“了口”互为形误,在此句中释“丁”为“了”,在彼句中释“了”为“丁”,思维发散,浮想连翩,我佩服得紧。等我将两句逐一释来,各位客官就可以看到“丁口”、“了口”各自皆不误,且两不相干。由此看来,问题似乎进入到了无解的绝境,一句话就那么几个词组,按习惯用法无论怎么拆分组合、谐音、反义都无能为力,难怪傅憎享先生要感慨“但脱误实在无法补足,但愿有新材料发现,以补解语的缺惑。”难道真的无解了吗?实际不然,这句话还是有办法解决的,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丁口心”,除了用拆字法拆成“可心”以外,还有另外的解释,那就是“丁口”本身不用拆字,它本身就有着自己的本意,“丁口”就是指不大的口子,“丁”指不大的意思,“一丁点儿”或“小不丁点儿”即此意,“口”是口子的意思,“丁口”合在一起是指不大的口子,可以指孔洞,“心”有两个指意,一个是中心,中间的意思,白菜心,糠心罗卜的心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指心眼,心思,想法, “丁口”与“心”结合在一起,形成“丁口心”,一个意思是中间不大的小口子,另一个指人的心眼很小,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丁口心”与“望着” 可以联起来成为一句完整的话,能够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望着丁口心”,即“看着不大的口子”的意思。解决了这句话的主体后,再回头看夹在“望着”和“丁口心”之间的“南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南儿”是个具有指向意思的词(如果连这点都理解不了的话,下边的文字也就不用再看了,该干嘛干嘛去吧),指向意思的词中与“南儿”发音相近似的有“那儿”或“恁儿”,把这两个词代入“望着南儿丁口心”形成“望着那儿丁口心”或“望着恁儿丁口心”,两句话是完全成立的,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两句话等义,我倾向于“恁儿”,为简便说明问题,下边我只举用“恁儿”的例句。这样“南儿”一词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并且“儿”字放在“那”或“恁”后边是口语中的习惯用法,并无不妥之处。接下来再看“硝子石”,发音近似“硝子”而又望着“丁口心”的是什么呐,这个东西就是门或窗及其他箱柜上的插销上的一个部件,销子。
插销一物在《词话》五十七回原文中就有:“看毕,西门庆就把册叶儿收好,装入那锦套里头,把插销儿销著,锦带儿拴著。”
田宗尧《中国古典小说用语辞典》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七十四年三月初版(1985年三月)中就有“插销”的释义。
第986页
插销儿 把门或别的东西闩上使之不会打开的木条,因为插在洞里的,所以叫“插销”。
【例】(《金瓶梅》五十七)看毕,西门庆就把册叶儿收好,装入那锦套里头,把插销儿销著,锦带儿拴著。
“硝子”不是“硝子石”的“硝子”,是“销子”的谐音。句子的主体变成“销子望着恁儿丁口心”,那么“石”呐?因为插销的销子是固定反复进出销孔的,所以“石”是“死”的谐音,“死”除有死亡之意外,在北方方言中还有执拗、固执、不灵活不知变通的意思,“死盯着”、“死性”、“死心眼儿”、“死握着”、“抓死把”就是这个意思。因“销子”与“死”连读成“销子死”,“销子死”与“硝子石”的发音几乎是相同的,加上在当时“硝子石”确实是一种常见的石料,所以“销子死”极易被误解成“硝子石”。
至此“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就转变成“销子死望着恁儿丁口心”,变成这个样子就通顺且易于理解了,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门或窗类及其它地方的插销是由“外部固定组件”、“销子”和“销孔”三部分组成的,整个插销的意象是:“销子”在外部固定组件的限制下永远按设计好的固定不变的路线进退,永远只能对着丁点口的“销孔”,“销子”一生的使命就是反复不断地进出销孔,除非损坏,否则“销子”一般不会运行到“销孔”之外去。
将这种属性加以拟人化的处理,就是“销子死望着恁儿丁口心”。“销子死望着恁儿丁口心”就是指销子只会执拗固执的看着、想着、向着销孔那丁点大的口行进,别的地方哪也不看,喻指人不知变通只讲有利于自已的道理,喻意人死心眼。在《金瓶梅词话》中这句话是李桂姐指责周肖儿只讲对自己有利的一面道理,而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和想法,是个死心眼儿,死犟眼子。这样的解释既简单明了又符合情理,也与《词话》中这一段话语境完全契合的。再现一下情景:周肖儿到处跟人说“我为了事出来,李桂姐也不来看我”,李桂姐说,你要是只跟我好,你有事我去看你是正常的事,你跟别人好,我看你干什么,你挑我理说我不看你,你只说对自己有利的理由,不说自己亏理的地方,你就是个死犟眼子,象门闩上的销子只管死盯着那丁不点的口子一样,只讲对自己有利的道理。可见,这样来解释“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不光语句内在词语互相制约浑然天成,符合日常用语习惯,没有多余和不足的成份,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整体表意与原文语境也是完全契合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句话不是什么隐语、行话、切口,更不是专属于妓院的,很可能是句俗语,更大的可能是随口说出来的比喻句。
这样的解释未免太奇怪了,也许仍会被某人贬斥为无稽之谈,是测字先生信口开河的说法。没关系,一方面我不在乎,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地了呐;一方面我相信世上不光有脑子进水泥的人,更相信世上还有着更多目光如炬明察秋毫是非分明的有识之士。我认为,我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理有据的,只不过理据来源于情理,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语言的内在约束力,来源于正确的认知、判断、分析、推理;我使用的方法也不是我独出心裁的怪方法,我所用的方法和其它释者所用的方法差不多,比其他人所用的方法简单得多了,我只用了句读、谐音两种方法,比别人的句读、谐音、拆字、反义、藏头等等方法少用了许多。我相信我解释此语所用的方法及由此推导出的结论是基本正确的。

欢迎批评指正!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45:10 +0800 CST  
太别扭了,首贴不超10000字,回贴不许超4000字。跟北大中文一个要求。
听说天涯能人多,我特地发上来请教的。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47:45 +0800 CST  
数年后,傅先生再论此语。
傅憎享著《金瓶梅》妙语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57页
下编语论
一《金瓶梅》难解隐语正解蒙求
语例之二:鸦胡石影子布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此语被学界称为《金瓶梅》隐语之最。自有《金瓶梅》四百年来,学人多方索解,迄无确解。所以难解,因造语奇绝。这个隐语是个语丛,是四个单体压缩而成的整合体。欲解语先须分离四个单体为四个语节(无以名之,仿音乐术语称之为语节)。从语丛整体中,分离出单体的语节,是解密的先决条件。另一著名难解隐语“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已有的各种解释(包括我的解释),均难令人满意。所以难解,疑其有缺文,故而难于断其语节之故。“鸦胡石”便因点断不当,以致“骑马”而不可能正确解读。如“夜壶、拾、掇、了”,如断为五语节的“粗大可我心”,两者都失落了“影子布”。现解如下:
一、 断为四个语节。依鹤顶格取首字,是为鸦、影、朵(躲)、了。
二、 四个语节单体皆寓实义,分解如次:
1、 鸦胡石 火烧不变的坚玉。(详见明代叶盛《水东日记》卷三)内寓“硬”字。
2、 影子布 灯影戏之影窗,寓耍“摇”字。
3、 朵朵云儿 江湖切口,寓“大”字。
4、 了口恶心 男阳,取声为丁鸟,取韵为了“膫”
三、 合四语节所寓是为“硬摇大鸟”。
四、 复将首四字与内四字相合则为:鸦硬、影摇、躲大、了鸟。
上之切分与重组不是任意的拼合,而是符合反切隐语的依声变韵的规律的。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一为忆多娇,二为耳边风,三为散秋香,四为思乡马……小为消梨花,大为朵朵云儿。”旧时布衣行依声变韵作为行业隐语:“一摇、二柳、三搜、四臊、五外、六略、七窍、八奔、九巧、十朽。”依声变韵即一声之转,如切口以蒙隐没,按摩变为拿麻。
鸦硬,略当于今京味儿词之“丫挺”。“丫”是记音而未择字,以致出现“这丫头不是那鸭头”的误会。古称男阳为鸭,程世爵《笑林》:“夫用脚弄妻阴:我请老八吃鸭子。”(八,巴子。即《金瓶梅词话》中反切语“波答子”。《尔雅》曰[虫巴];江浙切口曰蚌。巴蚌即依声变韵之反切,蚌又象形称名。)字又作[毛丫],冯梦龙《笑府?寿木》自注:“吴音与鸭同。”又同音转代为牙,《水浒传》潘巧云随裴如海入密室看佛牙。《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金莲嘲讽平安遭打是“为他打折了象牙”。虽然用字不同,其义则一。
断“鸭挺”而“影摇”,写男欢女爱的戏逐。不写人而写影,大有清代《白雪遗音》“分明是巫山云雨情无限,灯影晃床前”之意境。其动因为的是“躲大”,变粗俗为雅训,化丑为美。隐语产生之基因盖在于求趣求美!讳语忌直,隐语求曲,以求美趣形成“绝妙好词”,发语者津津乐道,受语者乐于听闻。使语言交流不再是机械输入与被动地认知,一变而为能动地乐知;语言交流成了愉悦的审美活动。(对此已另著专文,一是《金瓶梅美语必微》,一是《金瓶梅美语审美》,兹不赘。)
【附例】《金瓶梅词话》中,还有一个与此语同义异构的隐语“寒鸦儿过了,就是青刀马”。“鸦影朵(躲)了”与“寒鸦儿过了”语义相同,“硬摇大鸟”与“青刀马”义同。两者对应关系,足证其他种种解释皆不能使两语相吻合。两者不同,一是密级高低即加密繁简之不同。二是异构,“寒鸦儿”是“示兆于先,证果于后”的“解后”隐语,但仍然是线型的。而“鸦影朵了”则是幽深曲折的。“藏词”于语核之内,所藏者又是“语基”。从语指上看,两者都是以物候造语。不论“寒鸦过了”还是“鸦影躲了”,都是隐喻天晚。诗人多有讽咏暮鸦之作,如“斜阳鸦噪晚”“酒醒残阳乱鸦”;如《西厢记》“槐影风摇暮鸦片”“鸟没夕阳天”等等。迟暮,“鸟入窝”,便是双关合语旨。“青刀马”江湖切口谓青是大刀,刀即鸟。马肖午,谐舞即耍、摇。与“硬摇大鸟”义同。今时沈阳市骂“耍大刀”应是此语僵尸复活,语词的死而复生,也是值得研究的。

傅先生在报刊上论此语文章:
反切语杂谈
傅憎享
http://www.51ar.net/magazine/News_View.asp?NewsID=416078

http://qkzz.net/article/7ca53728-98b8-4886-96e5-2a6f199dd535.htm
http://www.docin.com/p-61891860.html

双声变韵,切响至为复杂难解,《金瓶梅词话》中,有国内外学人视为四大难解隐语即是。举其一,以例其他。
鸦胡石/影子布/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原语无标点,学界点不断,理还乱。有人断为“夜壶、拾、掇、了”的藏头格。不是藏头夜壶,而是内寓深义。隐语是双声变韵,深义融入变序后之重组“切响 ”之中。
鸦胡石元明文献18部,皆言是硬玉寓“硬”。
影子布灯影戏影窗之布,影戏耍即“摇”。
朵朵云儿江湖切口是“大”,朵即躲。
了口恶心男阳为 /了、同鸟。
双声变韵,韵中寓意“切响”,即为:鸦/硬,影/摇,躲 /大 ,/鸟。表层是鸦影朵/躲了,深层义是硬耍大鸟。鸦/硬即今京骂丫挺(有学者言是丫头养的,头养合音躺而不挺)。而“摇大鸟”就是沈骂“耍大刀”,古今骂语有潜在的暗流。再则,鸦/硬,影/摇是男欢女爱的戏逐,灯影摇不实写人而写幕后人影晃动,有诗的意境。清《白雪遗音》:“分明巫山云雨情无限:灯影晃窗前。”讳语忌直,隐语求曲,于曲折之中产生审美情趣。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51:20 +0800 CST  
孙逊主编《金瓶梅鉴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第370页由陈年希提供
【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见第七十六回)此为秽语无疑,但颇难索解。鸦胡石,取“鸦”字。鸦谐“鸭”音。鸭,一作王八,王八则是龟鳖的俗称。而龟又是男子生殖器的隐语。影子布儿,一种布的名称,取“影”字,谐“硬”。朵朵云儿,隐“大”字。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委巷丛谈”:“乃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以……小为消黎花,大为朵朵云,老为落梅风。”了口恶心,可能指“勒口恶心”。
马征 著《金瓶梅之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第94页
8、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此语被称为书中“隐语之最”。颇难解,学者们花了较多功夫。出现在第七十六回:“那应伯爵在席上,如线儿提的一般,起来坐下,又斗李桂姐和郑月儿,彼此互相戏骂不绝。这个骂他怪门神、白脸子、撒根基的货;那个骂他是丑冤家、怪物劳、猪八戒坐在冷铺里贼。伯爵回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女又十撇”是奴才二字的拆字格隐语。后面的“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也是四词连缀的藏头格隐语:“鸦影朵了”,谐“鸭硬大屌”。其中“鸭”、“ 屌”都是男阳,不雅,故用隐语谓之。
“鸦(胡石)”谐“鸭”,见前“寒鸦儿”条。但据傅憎享先生考证,此石为古之坚玉,火烧不变,其质坚硬,故喻“硬”字。不过,什么硬还是“鸭”硬。
“影(子布儿)”谐音“硬”。
“朵朵云儿”是“大”字之隐语。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明时时兴用隐语构词句。如:四平市讲十个数目字,多以隐语代称:称一为“忆多娇”,讲五为“误佳期”,说九为“救情郎”,谓大为“朵朵云”等等。由此可知“朵朵云儿”即“大” 字。
“了(口恶心)”谐鸟,即屌。
四句连缀,寓“鸭屌硬大”。
此释是否准确是很难说。仅供参考。

刘敬林著《金瓶梅方俗难词辨释》(线装书局2008年1月第1版)第239页
【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76.1158.9 那应伯爵在席上,如线儿提的一般,起来坐下,又斗李桂姐和郑月儿,彼此互相戏骂不绝。这个骂他怪门神,白脸子,撒根基的货;那个骂他是丑冤家,怪物劳,猪八戒坐在冷铺里,贼……伯爵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鸦胡(鹘)石,一种贵重玉石,硬度极高,隐“硬”字。影子布,皮影戏之屏幕,耍影人儿用,隐“耍”字。朵朵云儿,四平市语:“大”字。了口恶心,了,通鸟、膫,隐“屌”字。合为“硬耍大屌”。此据傅憎享《金瓶梅隐语揭秘》。)

按:此条隐语难解,各家说法多不相同。《汇释》:“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系‘屌硬大’的隐语。‘鸦’与‘鸭’谐音,鸭即龟,代指阳物(详‘鸭’、‘寒鸭儿’条)。‘影’与‘硬’谐音。‘朵’与‘大’谐音。《西湖游览志余》云:‘杭州人喜为隐语’,‘大为朵朵云’。此皆取前一了构成隐语。‘了’与‘撂’谐音,义为搁、放。‘口’指阴门。‘了口’即交媾。‘恶心’意为‘难受’,受不了。整个连起来是一句淫秽话,即屌又硬又大,入得你们受不了。”《词典》未收释,《校注》:“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隐语。当为淫秽调笑内容。或云隐‘屌硬大’三字,或云隐‘拾掇了’三字,俟考。”显然认为各家说法并不稳妥。其实,以上两种解释,就文意而言似可通。但都未把这四个词语放在同一平面作释,所释恐非作者之本意。《金瓶梅隐语揭秘》对“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三词,是以整体来理解它们的“隐”意;但对“了口恶心”一语,只取“了”弃“口恶心”而作释。《汇释》对“鸦胡石”“影子布儿”一词,各只取一字作解;对“朵朵云儿”,先说“大”为“朵”的谐音,一字对应一字。后又引杭州人隐语说“大”为“朵朵云”,变换个说法,就是“朵朵云”指“大”,三字整体对应一字说义,前后不一致。对“了口恶心”则是字字分说。这种解法,既不符汉语言在同一语词中各并列结构词的一般解法,亦不合《词话》的隐语修辞语言的一般特点。《词话》第三十二回“望江南巴山虎汗东山斜纹布”,隐指“王八汗邪”。又第六十七回“立叮蚂蝗”隐指“立马”。又第七十二回“波答子烂桃行货子”,隐指“破烂货”。以上二解显违并列结构语词的特点。而且所释与文意也不相协。“硬耍大屌”,是不行却硬充能行的粗俗说法。然应伯爵骂李桂姐和郑月儿的“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是针对李桂姐和郑月儿的“这个骂他怪门神,白脸子,撒根基的货,那个骂他是丑冤家,怪物劳,猪八戒坐在冷铺里贼”的骂话而回骂的话。从文意根本看不出李桂姐和郑月儿有“不行却硬充能行”之举止,相反是李桂姐和郑月儿骂得应伯爵还口不及。而“屌又硬又大,入得你们受不了”,也与上文有失照应。我们认为,“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这个隐语也是各选取每一词中的头一个字来组成新“词”以表义。“鸦”谐“牙”音,即指“口”:嘴。《汉语方言大词典》:“牙:⑥〈名〉嘴皮子。闽语。福建厦门:练~│呣死~(不肯住嘴)。又“牙白口清(北京官话)”,“牙”与“口”并列为文,义同(“白”与“清”亦并列同义)。又“牙硬口柴:〈熟〉态度强硬,言辞毫不含糊(金用于受审问的犯人)。胶了官话。山东牟平。”这是以事理代词义的说法,不确当。“牙硬”与 “口柴”并列为文,“牙”“口”同义,“硬”“柴”义同,字面为“嘴硬”。指受审问的犯人不承认罪行的的答说。均可证。“影”即《汇释》所释谐“硬”。“了”即陶注所采《金瓶梅隐语揭秘》之说:屌。但其“通鸟、膫,隐“屌”字”的说法,则嫌迂曲。其实,“了”即“膫”的记音字,“膫”音liao,与“了”在方言中同音。而“膫”就是男子或雄性动物阳物的方言说法。《汉语大字典》:“膫”:②男子或雄性动物的生殖器。也作‘屪’。 ”又“屪:男性外生殖器。《字汇补?尸部》:‘屪’男阴名。”是其证。又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俺家酒儿清,一贯买两瓶,灌得肚儿胀,溺得膫儿疼。”又第?三折:“社长云:‘你媳妇杀了么?’郭云:‘杀了。’社长云:‘杀了罢,干我膫儿事。’”明?徐渭《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校喝云]禽兽!丞相跟前,可是你裸体赤身的所在?却不道驴膫子朝东,马膫子朝西![祢]你那颓丞相膫子朝南,我的膫子朝北。”《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七回:“送给他去也只是‘驴膫子上画墨线,没处显这道黑’,只怕惹的他还屄声嗓气的哩!”又第八十九回:“你是人家那鸡巴大伯!膫子大伯!”皆其例。“膫”的这一说法,在南阳今方言中还常说,且往往与表男阴名的毬同义连用作“毬膫子”。此为方言之证。而这个“朵”最为费解,其确度当为“咬”“嚼”。《易?颐》“观我朵颐”孔颖达疏:“朵是动义……今动其颐,故知嚼也。”后引申为咬嚼,《汉语大词典》:“朵哆:谓咀嚼。清?方薰《山静居诗话》:‘上古食气寿且神,滋味渐开争朵哆。’”此“朵哆”与“朵朵”谐音同义。“朵”即咀:咬。《汉语大字典》:“咀:②咬嚼。”可证。把“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整个连起来就是“嘴硬咬膫”。这样解释,不仅与《词话》隐语修辞语言的一般行文特点相吻合,且同文意相一致。当时是,“那应伯爵在席上,如线儿提的一般,起来坐下,又斗李桂姐和郑月儿,彼此互相戏骂不绝。”但一人怎挡四手,一张嘴怎能抵两张口?何况对骂者又都是《词话》中能得上台面的口齿伶俐的名妓!从“这个骂他怪门神,白脸子,撒根基的货;那个骂他是丑冤家,怪物劳,猪八戒坐在冷铺里贼……”一连串的恶骂文字,不写应伯爵还口,便知应伯爵在对骂中处于应接不暇的被动局面。而从“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一语,也可看出应伯爵是无奈中的“强词”。在被动不利局面中应伯爵还骂的“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言我把你这两个奴才,嘴硬(的)咬毬(呀)!回骂话所表之义与上文李桂姐和郑月儿一连串的恶骂意,前后照应一致。当是的诂。
又,在今天的生活中,还可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口拙的人,与一个口齿伶俐的人辨说是非或对骂(或两个以上人在“围攻”一个人)时,口拙者(或单个人)往往在言词上处于应接不暇的被动局面。而口拙者(或单个人)在对方停止说话的瞬间,常回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嘴利的吃人呀!若双方都用粗俗话对骂,这句话就会说成“你(们)嘴利的咬毬呀!”有时,若是有一理亏者不服理短,还要高喉咙大嗓与有理者争辩说骂,有人或会用粗俗话回应说:你嘴硬的咬毬呀!此亦可供上解之参证。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52:53 +0800 CST  
王夕河著《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漓江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第560页
又“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更是一句难解的隐语,傅憎享对此语的解释是妥当的。表面看,四个词的开头一字可以组成藏头格,即“鸦影朵(躲)了”,与本书中的另一用语“寒鸦儿过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再仔细分析其包含的深意:“鸦胡石”乃是一种硬度极高的玉石,故此语隐“硬”义;“影子布”乃是艺人耍皮影之屏幕,供皮影之人用,故此语又隐“耍”字;“朵朵云儿”据明田汝城《西湖游览志余》载“四平市语”,小为消梨花,大为朵朵云儿,“大”与“朵”同音,故此语又聊“大”义;“了口恶心”一语,“了”即“鸟”,鸟又指男性生殖器,即“屌”字,故此语又隐“屌”义。综上所述,此语所表达的内在寓义则为“硬耍大屌”,故应伯爵此段骂语的意思是:我要把你这两个奴才硬耍大屌。此语实乃行院秽语也。
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七十六回:伯爵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下注⑤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鸦胡(鹘)石,一种贵重玉石,硬度极高,隐“硬”字。影子布,皮影戏之屏幕,耍影人儿用,隐“耍”字。朵朵云儿,四平市语:“大”字。了口恶心,了通鸟、膫,隐“屌”字。合为“硬耍大屌”。此据傅憎享《金瓶梅隐语揭秘》。
梅节著《金瓶梅词话校读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第389页
了口恶心 “了”应为“丁”之误。第三十二回“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丁”、“口”拆“可”字,谐“恶”。

近年网上论者颇多,举要如下:
网上释法一:“拾掇了”一说的源起。作者不详。
几处说法大致相同,似应为同一作者
另一处:摘自《魂系山西》,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主编:李镇西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rKlQ7jzhtb7phPgOkcZOqJ5GbssJseOwBkTPvOBZnzZ3tXEwteWojSHbZc_ZDr5SD45N1BrcalTuDiKolqVaK
http://www.tydao.com/suwu/hunxi/hx09.htm
http://club.travel.sohu.com/yuncheng/thread/!778a0ce269804e1f
http://yishujia.findart.com.cn/180662-rwopu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cea470101ceym.html

《金瓶梅》的方言,纯属山西雁北方言。从全书中被摘出的 3000 多条雁北方言,经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偏重山阴和应县两地方言,而有些方言则纯属山阴独有。比如第76回,应伯爵与几位女子互相戏骂,他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这句话,直到现在,金学家们还都不敢妄加标点,当然就更无从知道它的意思了。
用其它办法解释,也一直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是若用山阴方言一解,这句话就通了。
其实,这是作者用山阴方言,采取拆字法、谐音法、藏头法来骂人的一句话:“女又十撇”拆字“奴才”;“鸦胡”,谐音“夜壶”;“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藏头“石朵了”即谐音“拾掇了”。人所共知,夜壶,是起夜小解的用具,而把女性比喻为像夜壶一样为男性服务,可谓歹毒。“拾掇了”,是山阴方言,指收拾了,即把女性奸耍了。

网上释法二:
歇后语的平易近俗文化色采及修辞特点—冷笑

http://www.outdoorchina.cn/lingxiaohua/20120106/2015.html
《金瓶梅词话》中有些歇后语不但与谐音双闭相联开(即仅与谐音相联开,其所谐之音也经常锁上圆音的暗码),还了躲头、析字等多种修辞脚腕。……再如“鸦胡石,影子布,朵朵云女,了心恶心”歇“耍年夜刀()”,也综开应用了躲头、谐音、双闭等修辞脚腕。那类歇后语,扑朔迷离,其深层露义极其隐躲,“义正在行中”,使说话交换隐得极其蕴藉深邃深挚,听读者一旦体会以后,常能取得豁然开畅的顿悟快感或重历佳境的再度喜悦。
歇后语的平易近俗文化色采及修辞特点—冷笑,又使说话热暄生出一类别致的审好效应。如“鸦胡石,影子布,朵朵云女,了心恶心”,此则歇后语被以为是《》切心之最。据傅憎享师长教师考据,“鸦胡石”隐“硬”,“影子布”隐“耍”,“朵朵云女”隐“年夜”,“了心恶心”隐“鸟”,“其第一条理取的是躲头格,把四个语节的‘干扰素’解除,得所躲之头为‘鸦影朵(躲)了’,进进第两条理,‘鸦影躲了’转为歇后,厥后歇得降——耍年夜刀。”意即天已早了,该了。此种有闭性事的语讳显示,真亦是中国现代鸟文化,亦即闻一多师长教师所说的卵文化,即生殖文化的盘曲反应。(睹傅憎享《切心揭秘》)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53:47 +0800 CST  
网上释法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a46f9d0100gzn4.html
“鸦胡石是鸦污屎的音译。这不是鲁语方言,而是吴语地区早期的一句市井方音土话,就是‘乌鸦拉的稀屎’。也可理解为鸭子屎。”
影子布儿是表演驴皮影用的那块布。因皮影表演,要用灯晃上去,观众才能看到影像,所以管这块布叫影子布。朵朵云儿和恶心,不必说,一看就明白。了口是闭嘴的意思。
书中情节是两个妓女和嫖客相互戏骂。如果把嫖客的回话“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译成现代话,就是:你这两个奴才骂的话,就像乌鸦稀屎拉在影子布上,冒充云朵,闭上你的臭嘴,别叫我恶心!
网上释法四:
http://www.05760576.com/2010/01/18/1731512500_8.html
《金瓶梅》作者蔡荣名说
七、《金瓶梅词话》中的黄岩方言简编
夏 吟
134. 女人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可恶心(第76回2285页)。“人”应为“又”。全句为“奴才胡说可恶”。

网上释法五:
从《金瓶梅》的民俗与语言看其故事发生地
作者:王 平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437ac4f9de4690c66c0166a43f4102bd6a0020ea7843be7735a315010e2ac57200772d6d20a6616ae394b9af02102461421c78cb88c5da9b085295f9f5730676b805662d70ed8cd5124b137e65cfede1df0bb8025e3aac5a7d44352ba4474799781fb4d0164dd1f84034790b19838022f14ad993372895b6058993707f619f6ba74284596f7ae4151866f957611e0ec6bf56405b564f54244391afb0bef5b0d6577fd057ca3016a5885eb2ab46b3b5722c213e5aec0c0eb4a89&p=c933ce0e85cc43ff57ee977f4e48c1&newp=c964c815d9c042ae05b1d72d02148e231615d70e39d5d0482397&user=baidu&fm=sc&query=%D1%BB%BA%FA%CA%AF%D3%B0%D7%D3%B2%BC%B6%F9%B6%E4%B6%E4%D4%C6%B6%F9%C1%CB%BF%DA%B6%F1%D0%C4&qid=bcc2153600002e25&p1=86

马永胜、姚力芸在《〈金瓶梅词话〉方言新证》一文中曾经指出,《金瓶梅》中有雁北方言土语出现,并举了三个例子。其中两个例子见于第三十二回:李桂姐说“真是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李桂姐说完,大家“都一起笑了”。同一回应伯爵说“寒鸦儿过了,就是青刀马”,“众人都笑了”。大家“都一起笑了”,“众人都笑了”,说明当时大家都明白这两句话的含义,但是今天许多地区的人却很难理解。马、姚两位指出,讲雁北方言的人感到并不难理解,因为这是在雁北方言基础上用了藏头法和谐音法。第一句话的含义是“笑死俺的”,第二句话的含义是“含咽过去,就是挺倒摸”,指的是两个调情动作。第三个例子见于第七十六回,应伯爵骂李桂姐和郑爱月:“我把你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马、姚两位认为,这是用拆字法、谐音法和藏头法凑成的一句话,“女又十撇”是“奴才”的拆字,“鸦胡”是“夜壶”的谐音,“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藏头“石朵了”,谐音是“拾掇了”。整句话的意思是“我把你这两个奴才夜壶拾掇了”。而这也只有用雁北方言才能解释通。
网上释法六:
鸦胡石 影子布儿 朵朵云儿 丁口恶心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a9b3e0101i5kl.html
<本文为frenchkiss原创,转载请注明>
好了现在开始破译。
首先,鸦胡石即鸦鹘石、亚姑石、鸦忽石等等是来自阿拉伯语的 ????? (英语为ruby)红宝石。
网上资料很多。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岛夷志略》中以有记载,明代经过郑和下西洋相比,鸦胡石在中国更是比较常见了。- W$ j
下面说影子布,皮影戏,又叫“灯影戏”,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明代已经有皮影戏,可以肯定是,影子戏的银幕。资料也多不赘述了。
最后是朵朵云。6 N, p' _) u8 n% Q" ~! t L/ I
明袋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五有:“《辍耕录》言:杭州人好为隐语,以欺外方,如物不坚致曰‘憨大’,暗换易物曰‘搠包儿’,麓蠢人曰‘杓子’,朴实曰‘艮头’”并进而指出,“乃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促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也。有曰四平市语者,以一为忆多娇,二为耳边风,三为散秋香,四为思乡马……小为消黎花,大为朵朵云,老为落梅风。”
总之,当时有“朵朵云”这个词存在,而且可能是市诨词语。这就足够了。4 I: k; H6 r# {+ n! q+ v
好了,现在揭秘答案之前先看看原文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其意:: F+ ^【那应伯爵在席上,如线儿提的一般,起来坐下;又斗李桂姐和郑月儿,彼此互相戏骂不絶。这个骂他怪门神,白脸子,撒根基的货!那个骂他是丑冤家,怪物劳,猪八戒坐在冷铺里。伯爵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朶朶云儿,丁口恶心。」不说当日酒筵笑声,花攒锦簇,觥筹交错,耍顽至二更时分方纔席散。打发三个唱的去了,西门庆归上房宿歇。】9 X% `1 Q1 P; [
$ p0 b* |1 a P7 x1 T& i$ L
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丁口恶心
揭秘:
★女又十撇=奴才 ★鸦胡石=咬死 ★影子布儿=应(也)不 ★朵朵云儿=多呀 ★丁口恶心=磕(砢)碜恶心
“丁口恶心”的破解请看我的博客《金瓶梅词话词语破解之三: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
整体意思:我把你这两个奴才咬死应(也)不多呀!(念这句的时候需要加点地方口音的怯味儿,嚯嚯。笑笑生你太油菜啦!)" X) F- S [) f) z% d3 D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54:33 +0800 CST  
以上资料汇集,除网文为节选,其余书刊内容为全文引用,为的是方便读者快速了解各家观点,免除翻书查找之苦。如已有所了解,可以略过上文,直接阅读下面的文字。
下面我不揣愚陋,大着胆子试着来解读一下:
上述诸位大多断句为“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即使未如此断句,亦在分词组释语时采用了这样的分组法。和释“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由“硝子石”入手一样,大多数人释此语也是从“鸦胡石”入手,然后“影子布”“朵朵云儿”“了口恶心”,这样的分组看起来符合口语常规用法,因而更具有迷惑性,然后这却不是正确的方法,不信的话就逐个解释,一个个的单个词组解释起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条条是理,逐步走下来,结果也似乎有理,但到整句整合时,就不那么妥贴,不那么如人意了,总是有硌了巴生的感觉,丢头拉尾巴的,不是丢这就是少那,再么就是摁着牛头强喝水,瓜儿不熟硬扭下,理不是,强释之,因之各位所论难以取得一致公认也就在所难免了。实际上,在解释清楚“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之后,再来破解这句话简直易如反掌。这句话一点也不复杂,也是正确的句读加谐音就能解决得了的。以前解决不了只是因为句读不准确,出发第一句读成“鸦胡石”就注定了后边的分组不会正确,分组不正确一定导致释义的错误,进而导致整句话的误释。那么这句话该怎样断句呐?请看:
我的标点:“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谐音为: “夜壶,死影子,哺儿多多,云儿了口,恶心”
“鸦胡”就是夜壶,夜壶就是做成壶形夜间盛尿的尿壶;死影子是指死人的画像,意思是说两个妓女打扮很美,但却是死人的影像,应伯爵骂人很讲技巧,很毒辣的,两个妓女都是很美的,这点没法否认,如果应伯爵骂两人很丑,是丑八怪、猪八戒,坐在冷铺里贼,那就显得太没水平了,也很容易让人回骂他瞎了狗眼,可是应伯爵承认他们美,但是死人画像一样的美,这样的骂就无可反驳,别人听了也为他的骂语所折服:老家伙骂得巧!很多人将“影子”和“布”连在一起,形成“影子布”,并说这是皮影戏的幕布,说到这,下边怎么圆,结论是没法圆。谐音成“夜壶死影子”就很容易理解:死人形像美女状的夜壶。“鸦胡”是否就因谐音而成“夜壶”,还不一定,因为在《儿女英雄传》中有个小曲中有“八月十五月中秋,两个鸦虎子去换筹”,“鸦胡”与“鸦虎”音同,是不是同指则不能确定,至少可以知道在清朝人还明白这个词意思,这且先放置不论。在这句话的释义中,将“鸦胡”解释成“夜壶”应当不会是错误的,因为有后边的话制约着此词的意思,就是人喝了什么里的液体会感到恶心,那就大的可能当然就是夜壶了;影子的说法在《金瓶梅》中就有,李瓶和西门庆死后给他二人传影画像的做法,在《醒世姻缘传中》也有死后传影一说;那么这个“布儿”怎么办,“布儿”字完全可以与下边的“朵朵”结合在一起形成“布儿朵朵”,“布”呐也不是布匹的布,而是“哺”的谐音,尝一尝的意思,“儿”呐在这里可不是儿化音,而是代表男人的意思,“朵朵”谐音“多多”,意思是很多,这样,“布儿朵朵”可以说成是“哺儿多多”,意思是尝一尝的男儿很多;“云儿了口”口语可以说成是“yūn儿了口”,“云”是yūn的谐音,yūn是一种方言说法,发yūn的音,但我找不到对应的字,意思小口抿细品慢尝慢喝的意思,与呷了口啜了口,都是一个意思,还是用原文中的“云”吧,“云了口”也就是小口抿了一口的意思;“恶心”就是恶心的意思。整句话变身成“夜壶,死影子,哺儿多多,云儿了口,恶心”,这整句话的释义是应伯爵骂二个妓女象夜壶一样,外表是美人样,但却是死人样子,外表很美丽诱人,勾引的很多男人都想尝一口,没想到小口尝过之后就会感到恶心。
如果有人认为这样还不合乎情理的话,那么这句话还有证据证明这样断句释语的合理性,这句话还是一句藏头话,跟“望江南、巴山虎、汗东山、斜纹布”藏头为“望巴汗斜”隐“王八汗邪”一样, “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也有藏头,此语这样断句藏头是“鸦石布云恶”,其谐音隐语为“压死不云恶”,这句隐语还须与“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句完整的话,即“我把你这两个奴才压死不云恶”,意思我把你这两个奴才压死了也没人说我是恶人。此语又与妓女的性质联系起来,嫖客与妓女做床上运动的时候万一过于激烈把妓女压死了,也不用承担责任,也不会有道德上的亏欠,没人指责其为恶人,同时也表明你们妓女就是千人睡万人压的。
这句话具有双层的表意,有很高明的语言表达技法。上边有人认为应伯爵在两个伶牙利齿的妓女轮番辱骂下没有还口之力只好爆粗口了,说什么“了”哇“屌” 哇“硬”呀“摇”呀什么的,那可真是太小觑了应伯爵的水平,太低估应伯爵的战斗力了,应伯爵可是从来没在骂战中败过阵的。
破解了应伯爵的高明玄妙的骂语,我真的很佩服那个时代的人,他们竟然把詈语玩得这么奇妙,这样的水平可不是当今“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及“感谢你家八辈祖宗”之类的乏语言能比得了的。
好了,什么“丁口”、“了口”互误的说法可以休矣,它们本是各具其义两不相干的。什么“屌硬摇”的说法,我压根就没认真过,要是认真了,就影响思路深陷泥潭难以自拔了,好多人都是在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不断在那里兜圈子,以至影响了正常判断,最后把简单明了的问题想复杂了。至于“朵朵云”为“大”的说法,也可能是巧合了。

欢迎批评指正!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5-03-25 13:55:19 +0800 CST  
7楼凭空消失了。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8-04-17 16:23:01 +0800 CST  
补回丢失的7楼。

试释“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试释“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抚顺  张鸣 “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语见《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香港太平书局1982影印版):这个骂他怪门神。白脸子撒根基的货。那个骂他是丑冤家。怪物劳。猪八戒。坐在冷铺里贼。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人。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北大藏崇祯版绣像批评金瓶梅没有具体嘲骂内容。也就是说,没有这些话。 这句话也是《金瓶梅》中难解词语之一。《金瓶梅词话》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再次面世以来,这句话就困扰着人们,连标点断句都很为难,论述者也不多。 有的版本不予断句,有的版本断句为: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1992年11月第1次印刷)第七十六回: 伯爵回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无注释。 梅节重校本《金瓶梅词话》 伯爵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丁口恶心。” 白维国卜键校注《金瓶梅词话》(岳麓书社1995年8月第1版)第76回:伯爵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七十六回:伯爵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论述者也多以“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断句法进行释语。 魏子云著《金瓶梅词话注释》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73年 下册第116页 十撇、鸦胡石、影子布、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十撇”,是“才”字,“鸦胡石”乃“鸦污屎”的谐音,“影子布”,似是指的是影映影子戏的布,布上的影子是别人的。“朵朵云儿”,有多久的好光景,转眼就散。通指妓女的营生。“了口”,停嘴吧!“恶心”,别令人恶心啦! 田宗尧著《中国古典小说用语辞典》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民国七十四年(公元1985年)三月初版 第1319页 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口恶心   《金瓶梅》里类似的藏头诗式的口语有好几个。如三十二回的“望江南、巴山虎、汗东山、斜纹布”隐“王八汗邪”四字。(参看该条)这一条大约也隐着“牙硬多口”四个字,是骂人多嘴的话。“鸭”是“牙”的同音字。“鸦胡”或作“鸦瑚”“鸦鹘”等,一种青色宝石,旧时用作帽顶的装饰。《询蒭录》:“古之户牅饰宝石鸦鹘,凡权贵人,以青宝作帽顶,曰‘鸦瑚’。考之之宝,有五色‘亚姑’,又曰‘鸦鹘’。盖蕃字译者,不必太求也。”“影”是“硬”的同音字,“影子布”不知道是什么,旧有“影犀布”,不知是否即此处之“影子布”。“朵”是“多”的同音字。“朵朵云”、“口恶心”大约都是随便凑上的,没有特殊意义。 【例】(《金瓶梅》七十六)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了”字疑衍)口恶心! 黄霖主编《金瓶梅大辞典》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91年10月第1版 第464页: 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金瓶梅词话注释》:“‘十撇’是‘才’字,‘鸦胡石’乃‘鸦污屎’的谐音,‘影子布儿’,似是指的是影映影子戏的布,布上的影子是别人的。‘朵朵云儿’,有多久的好光景,转眼就散。通指妓女的营生。‘了口’,停嘴吧!‘恶心’,别令人恶心啦!”然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谓:“大为朵朵云”。例第七十六回:“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李申著《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442页 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伯爵回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七十六) 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系“屌硬大”的隐语。“鸦”与“鸭”谐音,鸭即龟,代指阳物(详“鸭”、“寒鸦儿”条)。“影”与“硬”谐音。“朵”与“大”谐音。《西湖游览志余》云:“杭州人喜为隐语”,“大为朵朵云”。此皆取前一字构成隐语。“了”与“撂”谐音,义为搁、放。“口”指阴门。“了口”即交媾。“恶心”意为“难受”,受不了。整个连起来是一句淫秽话,即屌又硬又大,入得你们受不了。 第521页 鸭 武大道:“含鸟猢狲,倒骂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汉子,我如何是~?” 鸭,骂人话,犹乌龟王八。《江湖切要》:“鸭曰王八。”《鸡肋编》卷中:“浙人以鸭为大讳。……后至南方,乃知鸭若只一雄,则虽合而无卵,须二三始有子。其以为讳者盖为是耳。” 第656页 寒鸦儿 伯爵道:“~过了,就是青刀马。”(三十二) 寒鸦,音谐“含鸭”。含,纳也。鸭,即龟(详“鸭”条),龟又隐指男子阳物。含鸭,即含龟,亦即食屌。此隐指女子将阳物含在口中 [口忝] (舔)玩吮咂,即所谓“品箫”。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释之为“旱鸦儿。旱鸦儿不下水。此说‘旱鸦过了’,似为‘干摸控过了之后’。”误。 梅节重校本《金瓶梅词话》(约1993年): 伯爵骂道:“我把你这两个女又十撇!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丁口恶心。” 〔十六〕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丁口恶心——鸦胡石影子布儿朵朵云儿句,系取“鸦胡石”之“鸦”(谐音“鸭”,即“龟” 男性阳物)、“影子布儿”之“影”(谐音“硬”)、“朵朵云儿”之“朵”(谐音“大”)三字,构成“屌硬大”的隐语。“丁口”两字同“丁八”,系男女性器的象形,隐指性交。“恶心”,难受,受不了。整句连起来是一句秽语,即屌又硬又大,[入日]得你们受不了。 傅憎享著《金瓶梅隐语揭秘》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第159页 鸦胡石、影子布、朵朵云儿、了口恶心 语为藏头格,排除“干扰素”得其所藏之头为“鸦影朵(躲)了”。与“寒鸦儿过了”为同义异构。然此语造语方式为双重语构:外构藏头、内构寓义。四语节皆有隐义。 鸦胡石,孟昭连君查得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三有载:“鸦鹘石,石中贵,有再遭营火者,珍珠皆灰化,玉器窑器或裂或变浅黑色,唯诸色鸦鹘石愈精明。”据此知其为火烧不变、硬度极高的玉石。此隐“硬”义。 影子布,不是孟君推测的“粗布”之“粗”,而是皮影戏之屏幕,俗称影窗子,供耍影人儿之用。此隐“耍”义。 朵朵云儿,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五《委巷丛谈》载有“四平市语”:“一为忆多娇、二为耳边风、三为散秋香、四为思乡马……小为消梨花、大为朵朵云儿。”数字皆为谐音,大与朵同其声类,以“朵”隐“大”。 了口恶心,了即鸟,了、鸟皆指男根。了、鸟假代,《金瓶梅词话》中“了吊儿”即作“鸟吊儿”。又,了音与“膫”通。此隐义为屌。 合四者,语度为:硬耍大屌。 此语双重结构。外构藏头:“鸦影朵了”与“寒鸦儿过了”异构同义,皆指时间:天晚了。其内构又是寓义,隐义与“青刀马”相同。两语同义异构,造语变体,不拘一格。表明着《金瓶梅词话》隐语之丰富且多变。 又,孟君改“了口”为“丁口”,以为是拆字格的“可”,又以谐音解“恶心”为“我心”。判定全语为“粗大可我心”。此释不确,原因有二,一是未有注意造语为双重方式,仅从寓义而未及藏头之“鸦影朵了”。藏头断为四语节,而孟君析为五。其二,脱离了语场(即语言环境),此语不是妓女所言,而是应伯爵对妓女所言,因而不可能是“粗大可我心”。与“寒鸦儿过了就是青刀马”的语言动机与语言指向一致,只不过语构不同,较之更隐秘,更有语趣。 注:孟君所释为附于第五次《金瓶梅》学术讨论会论文《论金瓶梅中之人名、地名》之附录,未刊稿。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8-04-17 16:27:11 +0800 CST  
试释“冬瓜花醜的没时了”

抚顺 张鸣

“冬瓜花醜的没时了”语见《金瓶梅词话》(香港太平书局1982影印版)第三十二回: 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儿醜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4年7月出版)
中册第21页
鬼酉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鬼酉合字为“醜”,鬼酉推醜,醜到一块去了。冬瓜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有时了。

戴鸿森校《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1985年第1版1992年11月第1次印刷)第275页: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无注释。

王利器主编《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270页
鬼酉儿 即醜儿,指丑东西。“鬼酉”是“醜”的折字格,醜即丑类。(原文为“鬼酉儿上车儿——推丑”。推为“忒”的谐音,推丑,即太丑。)〔例〕第三十二回:“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儿上车——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李布青《金瓶梅俚语俗谚》(宝文堂书店出版1988年10月第1版)第39页
鬼酉(酋)上车儿——推醜;东瓜花儿,醜(瞅)的没时了
鬼酋:恶鬼头目。推:山东方言“很”的意思。推醜:很醜(丑)。恶鬼坐在车上让人推着,为推醜。东瓜花儿:冬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有时了。由于这种花儿拉秧扯蔓,到冬瓜地里一眼瞅不到边,瞅、丑谐音,推进去再推出来,意思就变成丑的没法说了。这里比喻言行过分,与人无忌。第三十二回:“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儿,醜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五姑来子。”

卞继卜《金瓶梅》语释(《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06期)
第42页
“鬼酉儿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卞继卜

李布青同志《金瓶梅俚语俗谚》释“东瓜花儿:东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时了。由于这种花拉秧扯蔓,到冬瓜地里一眼瞅不到边,瞅丑谐音,推进去再推出来,意思就变成丑的没法说了。”关于花开时节,李君沿袭了魏子云先生的误释“冬瓜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有时了”。其实,冬瓜并非“花开在冬天”,开放不逢时而名。植物学典称冬瓜晚春播,“夏月开黄花”,秋采收。因其果实表面有白霜,而名冬瓜。
鬼酉儿上车——推丑。繁体字丑是鬼酉二字合体,歇后与制谜皆忌底面犯复,故而把丑字拆为鬼酉。不是李君所言“鬼酋:恶鬼头目。”如恶鬼头儿上车,只见其凶,未必推丑。鬼酉儿所上之车,为鲁地之“二把车”“架子车”——亦即独轮车,因须人推:推鬼酉儿即推丑。关键在于著一“推”字,既关合又谐音:鲁方音读太为“推”,如京读太为“忒”,实乃杨雄《方言”“无偶曰特”。“推丑”,即特别丑,奇丑无比。即书中常出现的“丑的没对儿”(72)以此,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的“时”或是“对”字形近刊刻之误。或以为“时”与“对”繁体字形不似。简化的“时”与“对”,宋代俗小说即已通行;而且《金瓶梅词话》简化字颇多。不论如何,此语不是把车子“到冬瓜地一眼瞅不到边……推进去再推出”。注释不可以胡枝扯叶;而要顺蔓寻瓜,以求确解。

傅憎享《金瓶梅隐语揭秘》(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54页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对)了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对)了;他原来是个王(丑)姑来子!”(32)
李布青《金瓶梅俚语俗谚》释:“东瓜花儿:冬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时了。由于这种花拉秧扯蔓,到冬瓜地里,一眼瞅不到边,瞅、丑谐音,推进去再推出来,意思就变成没法说了。”此注沿袭了魏子云先生的误释:“冬瓜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时了。”
冬瓜并非隆冬开花而称,实因瓜面有白霜而得名。冬瓜并非花不逢时,植物学典称:“夏月开黄花,秋采收”。此语为“推丑”的递进,“推丑”是无偶的“没对儿”。《金瓶梅词话》中“丑的没对儿”(73)习见。“没时了”的 “时” 字当是“对”字形近刊刻之误。或以为“时”与“对”繁体并不形近,简化的“时”、“对”宋代小说中即已通行。《金瓶梅词话》本简体字颇多,如观、鸾、画等字即见于日本内阁文库的崇祯本。
此语不是李君所释以瞅谐丑的“到冬瓜地一眼瞅不到边”的“推进推出”,而是冬瓜花(与他花相比)丑的没对儿。注释误在“拉秧扯蔓”的胡枝扯叶,只有顺蔓寻瓜,方能确解。

周双利《闲话金瓶梅》(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第203页
郑爱香反骂应伯爵“鬼酉上车儿——推丑”,这是运用拆字法造成的俏皮话来嘲弄人。鬼与酉是繁体的“醜”(丑)字,“鬼酉推丑”,丑推丑,当然是丑到一块去了。下面又说“冬瓜开花丑的没时了”,一到冬天,冬瓜已过了开花的时间,所以嘲骂应伯爵连“丑”也丑得不是时候。

孟宪章谈《金瓶梅》中的歇后语(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第25页
二、结构特点分析
若从语法结构着眼,《金瓶梅》中的歇后语结构显然有着多样化的特点:有的两个半截都是词组,有的一个半截是词组,另一个半截是单句形式或复句形式,有的两个半截都是单句形式,或一个半截是单句形式,而另一个半截是复句形式。在本节举例中,为了使各歇后语前后两个半截的界限更显豁,笔者一律用破折号表示歇后语内部的语音间歇。这与各标点本的实用标点不同,谨作说明。
(一)、两个半截都是词组的,词组的结构类型也不尽相同:
2、冬瓜花——丑的没时了

三、表义特点概述
歇后语靠着前后两个半截的多样化结构,通过多种修辞手段,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一般说来,歇后语的前半截常用一种比喻,后半截则依据前半截的比喻推出一个结论。这结论就是整个歇后语的意义重点所在。
歇后语表义多靠比喻的修辞手段,所以大多歇后语都用其比喻义。但有的歇后语除靠比喻处,还牵涉到其他一些修辞手段,如借代、夸张、双关、反语、拆字等等,这样,有些歇后语的意义就是比喻义兼其他修辞义了。
歇后语由前半截的意义推出后半截的意义,就是靠逻辑推理用后半截去解释前半截,即对前半截的比喻加以揭晓,一旦前半截的比喻实质被揭晓了,整个歇后语的意义便豁然明朗,其表意的俏皮、幽默也随之溢于言表,使人感到饶有风趣,
四、运用艺术举要
(一)、连用以加强语势
4、这应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32回,爱香)
这是妓女郑爱香同应伯爵的骂诮语。指出了应伯爵被几个妓女骂得发急的丑态,表现了帮闲帮嫖者人格的卑劣低下。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8-04-17 16:31:03 +0800 CST  

毛德彪朱俊亭《金瓶梅注评》(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第289页
鬼酉上车了——推醜
忒丑、太丑。“鬼酉”合字为醜,鬼酉坐在车子上,推的便是醜(丑)。推谐音忒。
289冬瓜花儿,醜的没时了
东瓜,即冬瓜。冬瓜花儿开在冬天,四季之末,所以说没时了。丑得没时了,意思是说丑得不能再丑了。

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第1版)
720冬瓜花丑的没时了
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醜;~;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三二•10上•2/392)
东瓜,应作冬瓜。冬瓜色青,又有一层白霜,常被用来形容人长得丑陋,如“冬瓜脸儿——青一块白一块”“冬瓜成精——丑鬼”等。冬瓜开花期较长,所以歇“丑的没时了”。

白维国卜键校注《金瓶梅词话》(岳麓书社1995年8月第1版)第872页第32回

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醜〔五二〕。东瓜花儿——醜的没时了〔五三〕。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第881页注释
〔五二〕鬼酉上车儿,推醜——歇后语。“鬼酉”合起来是“醜”字。鬼酉上了车,推的是醜。推:谐音“忒”,即忒塊,极醜。
〔五三〕东瓜花儿,醜的没时了——歇后语。东瓜:即冬瓜。冬瓜色青,又有一层白霜,常用来形容人长得醜陋。如“冬瓜脸儿——青一块白一块”,“冬瓜成精——醜鬼”等。冬瓜花期较长,故歇“丑的没时”。

黄霖《金瓶梅大辞典》(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第1版)
第422页
鬼酉上车儿——推醜
歇后语,“鬼酉”析“醜”字,意即醜上加醜。例第三十二回:“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儿——醜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东瓜花儿——丑得没时了
冬瓜开花在冬天,不合时令,凑(凑、丑同音)得不是时候,例同上。

梅节重校本(1993年3月第1版)第382页:东瓜花儿,醜的没对了。
无校注。
梦梅馆三校本(1998年三校初印)第三十二回第十页: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醜的没对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梅节著《金瓶梅词话校读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出版)
154
醜的没时了 “時 (时)”为“對(对)”之误。俗书简体形近所致。第四十六回:“使了他进来時娘说”;第五十五回:“春梅回房時潘金莲说了”,“ 時”均“ 對”之误。参第十一回“比對我当初摆死亲夫”条校记。此歇后语为“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儿——醜的没對了”。其譬喻语第七十三回、七十六回又作“猪八戒坐在冷铺里——”。《金瓶梅》、《醒世姻缘传》、《姑妄言》均以“东(冬)瓜”为醜物,不知何解。

李申 释“丁八”“东瓜花儿”
《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1期第54—55页
〔东瓜花〕《金瓶梅》第三十二回:“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言人丑陋, 与“东(冬)瓜花儿”何涉 ? 释者或以为冬瓜色青, 又有一层白霜, 故以喻丑人。此说虽可通,然尚非的论。其实,这里的“东瓜”(冬瓜)是指佛经中的“冬瓜鬼” ,即“鸠槃茶”者。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二:“第二十一鸠槃茶,依《正法华经》名厌媚鬼, 人精气等,亦名冬瓜鬼。”清•陆以 《冷庐杂识》卷八《鸠槃茶》:《太平广记》夫为妇吹火诗;`吹火青唇敛,添薪墨腕斜。遥看烟里面,恰似鸠槃茶。' 鸠槃茶乃佛经语,或作拘辨茶、究槃茶、恭畔茶、弓槃茶,皆一也, 言瓮形似冬瓜也。以是为喻,状其容之丑也。”因知冬瓜鬼唇青、皮黑、形体如瓮,啖人精气,既丑且恶。
“花儿”乃“男花女花”之“花”(金瓶梅第七回:“这婆子守寡了三四十年,男花女花都无,只靠侄男侄女养活。”)。指子女。此郑爱香故意侮骂“应二花子”不仅是个“叫花子” ,而且还是“冬瓜花儿” ,即冬瓜鬼的儿子。
这与上句歇后语“鬼酉上车———推(忒)丑”一样,实际也是用丑鬼詈人以打趣。
姜志信 《金瓶梅词话注释》质疑(续二)(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一期)
第118页
29,鬼酉上车儿,推丑。冬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第32回)
魏先生释作:“鬼酉合字为‘醜’(丑)。鬼酉推丑,丑到一块了。冬瓜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有时了。”
“鬼酉”乃拆字格,合起来即“丑”的繁体字;鬼酉上车儿,车上推的自然是丑,但不是丑到一块儿去了。“推”谐音“忒”,北方俗语中“忒”就有tuī的读音,“推丑”谐“忒丑”,即太丑。
冬瓜为一年生生草本葫芦科,春天播种夏秋采摘,开黄花,并非开在四季之末的冬天。“冬瓜花儿,丑的没时了”,是承前句“推丑”的递进语,其中的“时”似为“对”字之误;丑的没对了,乃冬瓜花与其它花相比,不好看之故。“丑的没时了”则无法理解。
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三十二回第376页: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①。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②。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下注
①鬼酉上车儿——推丑——“鬼酉”合成“醜”(“丑”的繁体)字。“鬼酉上车”,推的是“醜”字,“推”谐音“忒”,太;过分的意思。此语言丑的太甚或丢了大丑。
②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东瓜,即冬瓜。冬瓜色青,又有一层白霜,常用来形容人长得丑陋。冬瓜花期长,故歇“丑的没时”。
吴锡根《金瓶梅词话》中的歇后语(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8月第21卷第4期)第54页
(21)这应二花子,今日是鬼酉上车儿——推丑;冬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不知道甚么儿的)。”(32回)

翟建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第247页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歇后语。形容丑极了。东瓜:冬瓜。其瓜色青敷霜,样子难看;其花期较长,故云《金瓶梅词话》三二: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
按:丑的繁体字为“醜”。
温端政主编《中国歇后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2002年12月第1版)第170页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 东瓜:应作冬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青色,表面有毛和白粉,常用来形容人丑陋。没时:指冬瓜花期较长。形容人太丑。[例]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金瓶梅》三二回)
温端政主编《中国歇后语大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第1018页
东瓜花——丑的没时
《金瓶梅》三二回
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211页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东瓜:冬瓜。形容太丑。《金瓶梅词话》三二回:“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他原来是个姑来子。”鬼、酉,合为丑的繁体“醜”字

孙逊主编《金瓶梅鉴赏辞典》(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第338页
东瓜花丑的没时了
不顾时令,勉强结在那儿的小花,显得分外丑。郑爱香是讥笑应伯爵丑状现够了。(顾鸣塘)


王夕河《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漓江出版2012年2月第1版)
第181页——182页
十页1行: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此两段歇后语乃郑爱香儿嘲笑挖苦应伯爵的,语中用字显然也与山东方音借字有关。在第一个歇后语中“鬼酉”合并则为“醜”,鬼酉上车,推的自然是丑东西。“推”字在山东方言中读“忒”音,故“推丑”即谐音作“忒丑”。此语是形容应伯爵太丢丑,“推”字显然是与山东方言方音有最直接的联系。李布青认为“酉”字是“酋”的误字,并释“鬼酋”乃“恶鬼头目”,非。
又第二个歇后语中的“东”字因与“冬”同音,此处当是“冬”的借音字,义也同“冬”。李布青在《金瓶梅俚语谚语》中解释“冬瓜花儿”为:“冬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时了。由于这种花拉秧扯蔓,到冬瓜地里,一眼瞅不到边。瞅、丑谐音,推进去再推出来,意思就变成没法说了。”此注大致沿用了魏子云的说法。傅憎享认为冬瓜并非隆冬开花,实也。植物学典称“夏月开黄花,秋实收”。傅先生认为“时”应为“对”的刊误,其意为“冬瓜花与他花相比丑的没对儿”。以上几说恐非。
“丑的没时了”一句中的“时”字梅节本等皆作“对”之误,恐非。“时”字当也是一借音字无疑。查诸字书,“提”字除读“田黎切音题”,又读“市之切音时”,与“时”同音;又“时”、“是”二字本互用,“是”字也读“田黎切音题”,故“时”字当是“题”的借音字无疑。“丑的没时了”即同“丑的没题了”,也就是丑的没法说了的意思。冬瓜因其貌丑,再加上它开的花又不漂亮,故看起来特别丑陋。郑爱香儿这两句歇后语从文意看应是递进关系,后句紧接前句而来,前面说应伯爵太丑,后语则更进一步说应伯爵像冬瓜花儿一样,丑的没法说了。如此前后文意可通。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8-04-17 16:31:59 +0800 CST  

网论一:
http://iask.sina.com.cn/b/7B9RbjQ0OYp.html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
【注释】东瓜:应作冬瓜,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花,果实表面有毛和白粉,常用来形容人丑陋。没时:指冬瓜花期较长。形容人太丑。
【例句】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儿一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金梅瓶》)

网论二:
明清文学研究网有专文讨论
标题:[交流讨论] 第三十二回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
题主:每评今
网址:http://www.mqxs.com/thread-10730-1-1.html
每评今:这句歇后语白维国老师和梅老师解释的不够确切。
蔬菜瓜果开花结果自然之理。但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过去人不了解科学道理。
认为花没结果的原因是由于用手触摸过,或被人用眼睛盯看过。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
东瓜=冬瓜
醜=瞅
時=實
字面意思:
冬瓜花瞅得没實了。(冬瓜花被使劲瞅看,最后没坐住果)
背后意思
冬瓜花醜的没時了
梅老师改为了:丑的没对。不太恰当。

余少平回贴:楼主说: “过去人不了解科学道理。认为花没结果的原因是由于用手触摸过,或被人用眼睛盯看过。”这解释好像蛮有道理的,可是得找出书证才行,或者民间传说也行。
至于二位老先生的校订,梅节先生把两则歇后语合并成一个,未见得妥当。“鬼酉上车儿——推醜”应当是一则,“鬼酉”就是“醜”,上了手推车,所以就是“推醜”,“推”是谐音,方音“忒”读“推”,“推醜”即“忒醜”。但是梅节先生举第73回“豬八戒走到冷舖中坐著——醜的沒對兒”来证明此处“醜的沒時了”的“時”是“對”的讹误,我认为是正确的。
白老先生把歇后语析为两则,但没有校订“时”字。
二位老先生的意见正好互相补充……
每评今回复余少平:还有一种可能:
瞅的没时了。其中“时”字是指季节。
冬瓜开花从春到秋都有所以不分“时节”。
丑的没时了=瞅的没时了
冬瓜栽培分春植和秋植两季,以春植较多,一般在1-2月播种。在采取防寒措施前提下,早播比迟播好,在1月上、中旬播种,可延长生长期,尤其延长营养生长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后,空气湿度较大,温度在20℃以上之时座果。秋植冬瓜一般在小暑前后(7月上、中旬)播种。
总之,白老师梅老师的解释感觉不太对头。

网名“burningsnow”回复楼主“每评今”: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 ”,将“花儿”——即便是冬瓜花——说成丑,恐怕不确。

今日见李申《释“丁八”“东瓜花儿”》对此的解释,感觉上很有道理。

〔东瓜花儿〕《金瓶梅》第三十三回:“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 ,今日鬼酉上车 ———推丑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 ”
言人丑陋, 与“东(冬)瓜花儿”何涉 ? 释者或以为冬瓜色青, 又有一层白霜, 故以喻丑人。此说虽可通,然尚非的论。其实,这里的“东瓜”(冬瓜)是指佛经中的“冬瓜鬼” ,即“鸠槃茶”者。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二:“第二十一鸠槃茶,依《正法华经》名厌媚鬼, 人精气等,亦名冬瓜鬼。”清•陆以 《冷庐杂识》卷八《鸠槃茶》:《太平广记》夫为妇吹火诗;`吹火青唇敛,添薪墨腕斜。遥看烟里面,恰似鸠槃茶。' 鸠槃茶乃佛经语,或作拘辨茶、究槃茶、恭畔茶、弓槃茶,皆一也, 言瓮形似冬瓜也。以是为喻,状其容之丑也。”因知冬瓜鬼唇青、皮黑、形体如瓮,啖人精气,既丑且恶。
“花儿”乃“男花女花”之“花”(金瓶梅第七回:“这婆子守寡了三四十年,男花女花都无,只靠侄男侄女养活。”)。指子女。此郑爱香故意侮骂“应二花子”不仅是个“叫花子” ,而且还是“冬瓜花儿” ,即冬瓜鬼的儿子。
这与上句歇后语“鬼酉上车———推(忒)丑”一样,实际也是用丑鬼詈人以打趣。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这一歇后语,结合白、梅、李三位的校读,其义就完善了。
冬瓜鬼的儿子,丑的没对了
狐兄是说冬瓜(东瓜)花儿丑吗?

网论三:
弓长的博客:金瓶梅中的谐音双关5——谐音故事、谐音歇后语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0392820101k8da.html

三、谐音歇后语
《金瓶梅》中有相当数量的谐音歇后语。还有藏头隐语、顶针续芒语,为数不多,性质相似,也附在此段叙述。
我们此处勾稽的歇后语,都对音义、用字和语境作分析说明,特别对众说不一的语句,要搜列证据,尽量从《金瓶梅》书内或时代相近的资料中,找出形式或意义相近的语句作比较。
1.鬼酉儿上车——推丑
见三十二回。郑爱香儿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儿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此处连用两个歇后语,说明应伯爵“丑”的很。“推”和“没时”都表示程度。
“鬼”和“酉”是“丑(醜)”字拆成。“推”谐指“忒”,比较口语音都读tui平声。鲁西今语也两字同音:或同读tui,或同读tei(如临清口语音)。

网论四:
《金瓶梅》里说当下(107)
《金瓶梅》中 口才最好的妓女
作者:白坤峰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05/00/8044758_510825256.shtml
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yǒu(“丑”的繁体字为“左酉右鬼”。此译为鬼即可)上车儿——推丑(谐音“忒tuī丑”、太丑)’,‘东瓜(冬瓜)花儿——丑的没对(原文是“没时”。“对”与“时”形近,易误刻)了’。”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8-04-17 16:33:05 +0800 CST  

以上为资料简要汇集。有所了解的人可以略过。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我把“鬼酉上车儿——推醜”一并列出了,因为要解释清楚“冬瓜花丑的没时了”用得着该句释语,为免于麻烦,先行列出。
关于“鬼酉上车儿——推醜”的释义,除魏子云与李布青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外,从王利器始其他人的说法基本一致。王利器主编《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270页
鬼酉儿 即醜儿,指丑东西。“鬼酉”是“醜”的折字格,醜即丑类。(原文为“鬼酉儿上车儿——推丑”。推为“忒”的谐音,推丑,即太丑。)
下面我来试着说说“冬瓜花丑的没时了”的几个问题。
第一、 断句分组的问题。大多数人将“鬼酉上车儿——推醜”与“东瓜花儿醜的没时了”分开,两句话各自独立,分别释义。
也有将两句混合在一起来解释的,李布青在《金瓶梅俚语俗谚》中,说完“鬼酉(酋)上车儿——推醜”为: 鬼酋:恶鬼头目。推:山东方言“很”的意思。推醜:很醜(丑)。恶鬼坐在车上让人推着,为推醜。
接着李布青先生将“东瓜花儿,醜(瞅)的没时了”作为上一句的附属来解释:
“东瓜花儿:冬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有时了。由于这种花儿拉秧扯蔓,到冬瓜地里一眼瞅不到边,瞅、丑谐音,推进去再推出来,意思就变成丑的没法说了。”
李布青两句话都没说明白,第一句画蛇添足,将“酉”凭空以“酋”替代,将整句话弄得不可理解,因为“鬼酋上车儿”是推导不出“推醜”的,这是简单的拆字问题。第二句又凭空种出一片冬瓜地,还让这片冬瓜地广阔得一眼瞅不到边,再让第一句中的车推进去又推出来,结果不是“冬瓜花”变成“丑的没时了”而是“冬瓜地”变成“丑的没时了”。在这里,李布青先生没看懂“丑得没时了”这句话,只好连续偷换概念进行强释。李布青另一个说法是“冬瓜,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有时了。”沿用了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的说法,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傅憎享先生在《金瓶梅隐语揭秘》中予以了批驳“冬瓜并非花不逢时,植物学典称:‘夏月开黄花,秋采收’”。
还有一种断句分组法是将“冬瓜花丑的没时了”再加细分的,将“冬瓜花”单列,不与“丑的没时了”成一句话。李申在“释‘丁八’‘东瓜花儿’”(《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1期第54—55页)中即如是。
第二、校“时”为“对”的问题。
我看到的第一个提出校“时”为“对”的是卞继卜。“《金瓶梅》语释”(《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06期)
第42页
“鬼酉儿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卞继卜
“推丑”,即特别丑,奇丑无比。即书中常出现的“丑的没对儿”(72)以此,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的“时”或是“对”字形近刊刻之误。或以为“时”与“对”繁体字形不似。简化的“时”与“对”,宋代俗小说即已通行。
卞继卜应该是傅憎享先生的笔名,因为很多属名卞继卜的文章后来都收入傅憎享著《金瓶梅隐语揭秘》(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该书第54页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对)了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对)了;他原来是个王(丑)姑来子!”(32)
冬瓜并非隆冬开花而称,实因瓜面有白霜而得名。冬瓜并非花不逢时,植物学典称:“夏月开黄花,秋采收”。此语为“推丑”的递进,“推丑”是无偶的“没对儿”。《金瓶梅词话》中“丑的没对儿”(73)习见。“没时了”的 “时” 字当是“对”字形近刊刻之误。或以为“时”与“对”繁体并不形近,简化的“时”、“对”宋代小说中即已通行。《金瓶梅词话》本简体字颇多,如观、鸾、画等字即见于日本内阁文库的崇祯本。

有很多人持相同观点。
梅节重校本(1993年3月第1版)第382页:
东瓜花儿,醜的没对了。
无校注。
梦梅馆三校本(1998年三校初印)第三十二回第十页:
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醜的没对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无校注。
梅节著《金瓶梅词话校读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154页
醜的没时了 “時 (时)”为“對(对)”之误。俗书简体形近所致。第四十六回:“使了他进来時娘说”;第五十五回:“春梅回房時潘金莲说了”,“ 時”均“ 對”之误。参第十一回“比對我当初摆死亲夫”条校记。此歇后语为“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儿——醜的没對了”。其譬喻语第七十三回、七十六回又作“猪八戒坐在冷铺里——”。《金瓶梅》、《醒世姻缘传》、《姑妄言》均以“东(冬)瓜”为醜物,不知何解。
姜志信 《金瓶梅词话注释》质疑(续二)(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九六年第一期)
第118页
“冬瓜花儿,丑的没时了”,是承前句“推丑”的递进语,其中的“时”似为“对”字之误;丑的没对了,乃冬瓜花与其它花相比,不好看之故。“丑的没时了”则无法理解。

余少平在明清文学研究网有专文讨论时回贴中表示其赞此观点:
标题:[交流讨论] 第三十二回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
题主:每评今
网址:http://www.mqxs.com/thread-10730-1-1.html
余少平回贴:但是梅节先生举第73回“豬八戒走到冷舖中坐著——醜的沒對兒”来证明此处“醜的沒時了”的“時”是“對”的讹误,我认为是正确的。

白坤峰在网文“《金瓶梅》里说当下(107)”中也采用这种说法
《金瓶梅》中 口才最好的妓女
作者:白坤峰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05/00/8044758_510825256.shtml
‘东瓜(冬瓜)花儿——丑的没对(原文是“没时”。“对”与“时”形近,易误刻)了’。”

如果“丑的没时了”没有更好的解释,那么这样校改虽不尽合理也算是有据的,可惜的是“丑的没时了”本身有着更为合情合理的释义,这样校改是不妥当的。梅节先生以73回“豬八戒走到冷舖中坐著——醜的沒對兒”为据证明“冬瓜花丑的没时了”应为“冬瓜花丑的没对了”也是不妥当的,众所周知,猪八戒的丑极具特点,天下无双,蝎子[尸巴] [尸巴]——独一份,可称得上是“丑的没对”,可是冬瓜花连丑都算不上,更不用说丑的没对了,东瓜花与黄瓜花、角瓜花、南瓜花、丝瓜花等瓜类的花大同小异,有兴趣的可以到瓜地里实地看一看,不愿去瓜地也可上网搜索一下各类瓜开花的图片,看过的就知道,冬瓜花谈不上十分的美但无论如何也说不上丑,更说不上丑的没对。
对此种校改方法有疑问的人还有明清文学研究网的:“burningsnow”
明清文学研究网专文讨论
标题:[交流讨论] 第三十二回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
题主:每评今
网址:http://www.mqxs.com/thread-10730-1-1.html
网名“burningsnow”回复中写道: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 ”,将“花儿”——即便是冬瓜花——说成丑,恐怕不确。
狐兄是说冬瓜(东瓜)花儿丑吗?


第三、“丑的没时了”释义。
“冬瓜花开在冬天,四季之末,当然没有时了。”的说法被傅憎享先生证明是错误的,没啥可说的。
说“冬瓜花丑的没对了”也不符合实际,因为冬瓜花并不丑,更达不到与猪八戒相提并论“丑的没对”的程度。
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第1版)
第720页
冬瓜花丑的没时了
东瓜,应作冬瓜。冬瓜色青,又有一层白霜,常被用来形容人长得丑陋,如“冬瓜脸儿——青一块白一块”“冬瓜成精——丑鬼”等。冬瓜开花期较长,所以歇“丑的没时了”。

白维国卜键校注《金瓶梅词话》(岳麓书社1995年8月第1版)第872页第32回
〔五三〕东瓜花儿,醜的没时了——歇后语。东瓜:即冬瓜。冬瓜色青,又有一层白霜,常用来形容人长得醜陋。如“冬瓜脸儿——青一块白一块”,“冬瓜成精——醜鬼”等。冬瓜花期较长,故歇“丑的没时”。
白维国先生将“东瓜花儿”拆分为“冬瓜”和“花”,分别释义,用冬瓜来形容人长得丑,这是合乎情理与习惯的。冬瓜花的花期与其他瓜类的花期差不多,二、三个月左右,不算长,即使真长,也说明不了“丑的没时”,更歇不着“丑的没时”。前后两句很难合理地缀连起来。
陶慕宁、翟建波、顾鸣塘三位先生的释法与白维国先生的相近。
每评今在“明清文学研究网”专文讨论
标题:[交流讨论] 第三十二回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
题主:每评今
网址:http://www.mqxs.com/thread-10730-1-1.html
每评今:这句歇后语白维国老师和梅老师解释的不够确切。
蔬菜瓜果开花结果自然之理。但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过去人不了解科学道理。
认为花没结果的原因是由于用手触摸过,或被人用眼睛盯看过。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
东瓜=冬瓜
醜=瞅
時=實
字面意思:
冬瓜花瞅得没實了。(冬瓜花被使劲瞅看,最后没坐住果)

这样的解释错得十分明显,但这样说法也会有赞同者,认为“这解释好像蛮有道理的”,还建议找书证和民间传说。

余少平回贴:楼主说: “过去人不了解科学道理。认为花没结果的原因是由于用手触摸过,或被人用眼睛盯看过。”这解释好像蛮有道理的,可是得找出书证才行,或者民间传说也行。

第1,用手摸嫩果,果实坐不住,会化掉,这是真实的,大多乡农都知道,不光冬瓜,很多瓜都这样,小孩子们早早就被告诫不许摸幼嫩的果。这样的话“冬瓜花丑的没时了”就得改成“冬瓜果摸的没实了”,跟“花”、“丑”与“时”都没关系了。第2,人眼不能将嫩果瞅化。人的眼睛不是激光,没那么大的威力:盯着花和嫩果瞅就把果实瞅化了。要是不相信的话,可以到冬瓜秧旁边二十四小时不眨眼瞅他百十个花个把来月试验试验,看看能不能把嫩果瞅化了。单用眼瞅就把嫩果瞅没了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这是常识,乡农也不会犯这错误。过去人们怕是没有这样认为的,我只听过大人告诫小孩子们不许摸,没听说哪个大人告诫孩子不许看的。硬说“过去人”有这样的说法,不合适。第3,论证的错误。说“摸”能将嫩果摸化,然后混杂着挟带私货说“瞅”也行:“或被人用眼睛盯看过”,将“摸”和“瞅”打成整包企图混淆视听蒙混过关,还没混过去呐,就急急忙忙地剔除“摸”单说“瞅”,得出结论说“瞅的没实了”。我想,不带这么讲理的吧,这都不单叫偷换概念,这叫明火执杖夺“摸”之功。
鉴此,我也和余少平有一样的希望:“每评今”能够找到书证或民间传说。余少平希望道理得到证明,我希望知道这位“过去人”倒底是真有其人还是“每评今”虚捏出来的“影身草”。
网名“burningsnow”还有一种见解
回复楼主“每评今”:。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这一歇后语,结合白、梅、李三位的校读,其义就完善了。
冬瓜鬼的儿子,丑的没对了。
“没对”的标准太高,白、李二位的说法达不到这一要求,说冬瓜丑,能被称作丑冬瓜的人无数,可以论群了,不算没对;冬瓜鬼的儿子起码跟冬瓜爹冬瓜妈冬瓜叔叔冬瓜姨……长的差不多,可以称作有对。因而两者说法与“没对”的说法结合起来也正确不了。
最有理的说法是李申先生的释“丁八”“东瓜花儿”
《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1期第54—55页
这里的“东瓜”(冬瓜)是指佛经中的“冬瓜鬼” ,即“鸠槃茶”者。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二:“第二十一鸠槃茶,依《正法华经》名厌媚鬼, 人精气等,亦名冬瓜鬼。”清•陆以 《冷庐杂识》卷八《鸠槃茶》:《太平广记》夫为妇吹火诗;`吹火青唇敛,添薪墨腕斜。遥看烟里面,恰似鸠槃茶。' 鸠槃茶乃佛经语,或作拘辨茶、究槃茶、恭畔茶、弓槃茶,皆一也, 言瓮形似冬瓜也。以是为喻,状其容之丑也。”因知冬瓜鬼唇青、皮黑、形体如瓮,啖人精气,既丑且恶。
“花儿”乃“男花女花”之“花”(金瓶梅第七回:“这婆子守寡了三四十年,男花女花都无,只靠侄男侄女养活。”)。指子女。此郑爱香故意侮骂“应二花子”不仅是个“叫花子” ,而且还是“冬瓜花儿” ,即冬瓜鬼的儿子。
这与上句歇后语“鬼酉上车———推(忒)丑”一样,实际也是用丑鬼詈人以打趣。
李申先生在该文中舍“丑的没时了”,单论“冬瓜花儿”,说得上是有理有据。
对李申先生的说法我有二点疑问,第一点,我们知道,骂人的话要骂的人懂,听的人也懂才行,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一个文化人引经据典骂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被骂的人听不懂,那骂的人不是白费劲了吗?郑爱香骂应伯爵,两个都是没啥太高文化的人,恐怕是没能力与精神去学习什么僻冷的佛经的吧,这样的典,怕是两人是不知道的。
第二点,关于“花儿”是指“男花女花”之花,指子女的说法,我不敢苟同。因为指“花儿”指子女的说法时,要看该语的语境与限制条件,如词话第七回:“这婆子守寡了三四十年,男花女花都无,只靠侄男侄女养活。”中的“花”,可以理解成子女的说法,是因为 “花”字前边加了“男、女”二字及“只靠侄男侄女养活”的限制条件。脱离语境与限制条件,单独的“花儿”不能作子女的意思解释。如果“冬瓜花儿”中的花当子女的意思解释的话,那么“叫花子”就能释成“叫的儿子女儿”了,“臭花子”也能释成“臭的儿子女儿”了,“要饭花子”可释成“要饭的儿子女儿”,“应二花子”可释成“应二的儿子女儿”,“看花儿”就成“看的子女”,“花脸”就成“子女的脸”了。
即使“冬瓜花儿”中的“花儿”作子女讲,“冬瓜花儿”也不能单讲成“冬瓜鬼的儿子”,而应讲成“冬瓜鬼的儿女”,因为不能肯定“花儿”一定当儿子讲。

至于下面这种说法,我不予置评。
孙逊主编《金瓶梅鉴赏辞典》(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第338页
东瓜花丑的没时了
不顾时令,勉强结在那儿的小花,显得分外丑。郑爱香是讥笑应伯爵丑状现够了。(顾鸣塘)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8-04-17 16:33:43 +0800 CST  
下面我来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真相出奇的简单。这句话就象窗户纸,一捅就破。话说,捅破了也就没意思了。
“冬瓜花儿”先放着,先说“醜的没时了”,这就是一个拆字谜,独立完整的字谜谜面。这句话前边有一句歇后语叫“鬼酉上车——忒(推)醜”,利用的是拆字,“鬼酉”合成为“醜”字;“醜的没时了”是这一拆字的逆拆字,即“醜的没时了”中的“醜”字反拆成“鬼酉”,“没时了”指的是把“酉”字去除,余下的就是“鬼”字,因此,“醜的没时了”这一谜语的谜底就是“鬼”字,“醜的没时了”意思是说应伯爵丑成鬼了。这个字谜很严谨,你猜不出别的东西来。再详细的说,为什么去除“酉”字叫“没时了”,“酉”是十二地支之一,位第十。中国古代十二地支应用广泛,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与年月或十二时辰相配合,其中“酉”与时辰配合即“酉时”,指的是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醜的没时了”就是把这个“醜”字里的“酉时”去掉。
有一个字谜诗的猜法和这个字的猜法差不多:
待月西厢一寺空,
张生求救去求兵。
崔莺失去佳期会,
埋怨紅娘不用工 。
(打一字)
第一句“待”字“寺空”,余“彳”;第二句“救”字“去求”余“攵”;第三句“崔”字“去佳”余“山”;第四句“紅”字“不用工”余“系”。 “彳” 、“攵” 、“山”、 “系”合成一字为“徽”字。
上述四字的拆法与“醜的没时了”即“醜”去“酉”余“鬼”的拆法基本相同,细节略有不同,即上述四字直说“寺空”、“去求”、“去佳”、“不用工”, “醜的没时了”没有直接说“去酉”或“不用酉”,而说的是“没时了”,两者略有区别。关于这点,请看下面的字谜:
初下江南去点刀,大朝江山无人保;
中原危难无心坐,思念君王把心操。
(打一字)福
池里不见水,地上不见泥。(打一字)也
其中“中原危难无心坐”谜底是“口”字,即“中”字“去竖”,这里不直说“去竖”,而拐个弯说成“无心”;“地上不见泥”的谜底是“也”,这里也不直说“去土”或“没土”而改说“不见泥”, “醜的没时了”的拆法和这两个字的猜法一样,即不直说“去酉”改说成“没时了”。
话说各位释者没找到入手的地方,就是被“没时了”魇住了。
再说“冬瓜花儿”,下面是推理,无实据。这句话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说明白的。在这句的前边说的是鬼,在这句话的后边说的还是鬼,那么中间的“冬瓜花”应该还与鬼有关,郑爱香在这三句话中反复用鬼来骂应伯爵。郑爱香与应伯爵,一个是妓女,一个是帮闲混子,会些曲,听些书,应该没啥高深文化,很难了解僻冷的佛典,他们最擅长的还是用谐音、俗语、隐语、拆字骂人,比如“王八汗邪”、“推醜”之类的,互相之间交流起来才无障碍,因此我认为这句话也是用谐音骂人,“冬瓜”在民间是有大量别称的,比如:“白瓜、白东瓜皮、白瓜子 地芝、毛瓜、濮瓜、水芝、枕瓜”等,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白瓜”因为瓜皮上有一层白霜,似冬天里的霜雪,所以又称为冬瓜。白维国与傅憎享二位先生都说过这一点。“冬瓜花儿”也可称为“白瓜花儿”,“白瓜”与“白鬼”音近,这里利用的就是这个音近,“冬瓜花儿”本身就是骂人为“白鬼花儿”,“花儿”呢,指叫花子的花,如第六回:“妇人道;‘常言小花不结老花结。’婆子便看着潘妈妈嘈道;‘你看你女儿这等伤我说我是老花子。到明日,还用着我老花子!’”,这里王婆明确说明“小花”、“老花”中的“花”指是是“花子”的花;在书中应伯爵的外号叫“应花子”,这是说他是个要饭的,看过金瓶梅的可说是尽人皆知,所以“冬瓜花儿”中的花指“花子”的可能性更大些。“鬼”当然是丑的,就是骂应伯爵丑,这样说就与前后两句中的鬼一致,至于以“白”代“东”,是因为谐音成“东鬼花”的“东”不好讲,说成“白鬼花”才讲得通,“白”即可以说他是白色的鬼,也可以说他是白脸子,在《金瓶梅词话》中,有二处骂人是白脸子,一处是七十六回李桂姐与郑爱月儿骂应伯爵“这个骂他怪门神,白脸子,少根基的货”,一次是第五十二回应伯爵骂王三官: “说他不尽,是左门神,白脸子”。但冬瓜有很多别称,为什么单单说“冬瓜花儿”是“白瓜花儿呐”,一是“白瓜”之称普遍易懂,二是这样骂过之后郑爱香怕人不懂,后边紧跟了一句补释“醜的没时了”,以补充说明前一句“冬瓜”就是指“白瓜”谐“白鬼”。
这样说来,“冬瓜花儿”本身就是一句骂人话,具三部分含义,后边“醜的没时了”也是一个独立的句子,骂人丑成“鬼”,但为使前一句不致产生歧义,这一句来给“冬瓜花儿”作补充说明的作用。

第四、“冬瓜花醜的没时了”是不是歇后语。
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歇后语。
孟宪章在“谈《金瓶梅》中的歇后语”(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一文中举例:
“冬瓜花——丑的没时了”
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第1版)
第720页
冬瓜开花期较长,所以歇“丑的没时了”。
白维国卜键校注《金瓶梅词话》(岳麓书社1995年8月第1版)第872页第32回
〔五三〕东瓜花儿,醜的没时了——歇后语。
吴锡根《金瓶梅词话》中的歇后语(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8月第21卷第4期)第54页
(21)这应二花子,今日是鬼酉上车儿——推丑;冬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不知道甚么儿的)。”(32回)

温端政主编《中国歇后语大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第1018页
东瓜花——丑的没时
《金瓶梅》三二回

梅节著《金瓶梅词话校读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154页
醜的没时了 此歇后语为“鬼酉上车儿,推醜东瓜花儿——醜的没對了”。
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三十二回第376页:
②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东瓜,即冬瓜。冬瓜色青,又有一层白霜,常用来形容人长得丑陋。冬瓜花期长,故歇“丑的没时”。
翟建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第247页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歇后语。
王夕河《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漓江出版2012年2月第1版)
第181页——182页
十页1行: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此两段歇后语
明清文学研究网的专文讨论
标题:[交流讨论] 第三十二回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
题主:每评今
网址:http://www.mqxs.com/thread-10730-1-1.html
每评今:这句歇后语
余少平回贴: 至于二位老先生的校订,梅节先生把两则歇后语合并成一个,未见得妥当。
白老先生把歇后语析为两则,但没有校订“时”字。

网名“burningsnow”回复楼主“每评今”:。
“东瓜花儿醜的没時了”这一歇后语,结合白、梅、李三位的校读,其义就完善了。

网论三:
弓长的博客:金瓶梅中的谐音双关5——谐音故事、谐音歇后语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0392820101k8da.html

三、谐音歇后语
1.鬼酉儿上车——推丑
见三十二回。郑爱香儿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儿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
此处连用两个歇后语,说明应伯爵“丑”的很。“推”和“没时”都表示程度。

以上诸位都将“冬瓜花丑的没时”了当成歇后语。我们拿这句话分析一下,看看是否符合歇后语的特点就知道它是不是歇后语了。
歇后语与谜语近似,谜语的谜面相对严谨,谜底相对固定。部分歇后语的前半部分相当于谜面的部分则不必象谜语那样严谨,歇后部分只要有一定合理性即可。比如;孔夫子搬家——全是输(书),做为谜面的“孔夫子搬家”不必然推导出“全是书”,再怎么样的圣人家里也是要有锅碗瓢盆桌椅板凳服装被褥及其它生活用品的,搬家时搬的不至于全是书。将这句话说成是谜语是不成立的,但说成是歇后语则能够让人理解,因为孔夫子是圣人,他家书应该多,夸张地说成全是书也不为过,叫情理之中。还有一句:旗竿着火——长叹(炭)。旗竿着火的结果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从烧成灰到小火轻轻燎过什么影响没有之间可以有无数种结果,不一定就一定烧成长炭,但夸张地说成长炭有一定的合理性,作为谜语不行,作为歇后语则可。
“冬瓜花丑的没时了”如果是歇后语,那么前半部分“冬瓜花”应该能推导出下半句“丑的没时了”,可实际上,“冬瓜花”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下半句“丑的没时了”,那怕仅仅是合情合理也做不到。所以说这句话是歇后语是不妥当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句话应标点为:“冬瓜花儿——醜的没时了”,但不是歇后语,中间加破折号,表示后边的话是对前边话的补充说明。
楼主 抚顺城市麻雀2012  发布于 2018-04-17 16:34:17 +0800 CST  

楼主:抚顺城市麻雀2012

字数:45330

发表时间:2015-03-25 21:3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20 07:33:58 +0800 CST

评论数: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