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余秋雨的衰落所想到的(转载)

转载自http://blog.tianya.cn/post-7705041-130135809-1.shtml

近来偶尔与人谈论起余秋雨,却被对方嗤之以鼻的说:“这样一个无耻文人的文章也看得?”顿时有些石化,不知聊天该如何继续。也不知我是否在国外呆久了,太孤陋寡闻,竟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就一下子被人这样嫌弃。不仅名声就臭了,连同他的文章也被人臭了。虽然我早就过了对他散文的狂热期,也觉得他近几年出的几本新书笔力衰退、江郎才尽,不复当初写《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和《行者无疆》的真挚深沉、动人心弦。可即便如此,还是依然会反复看他早期的那几部作品。毕竟那是伴我度过非洲寂寞时光的精神食粮,是种感情的依伴。陡然发现这样一个伴随我度过青涩、走过蛮荒的作家,却让人弃之如敝履,有种突然得到多年好友死讯般的震惊。所以,哪怕现在谁若是还在谈余秋雨简直是不识时务,我也依然要对这个老友有翻怀想和纪念。
在这个传媒异常发达的时代,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如余秋雨、于丹这样第一批借媒体而捧红的学者,现在都似乎都落得遭人嫌弃的下场,唯有易中天算是侥幸全身而退,但也基本淡出了媒体的视野。媒体的宣传,大众的舆论成就了他们,也毁了他们。在一夜成名和身败名裂间,让人体验了过山车般的世态炎凉。可我在想,一个人的文章是过往时空中一段凝固的心情和感悟,人在变,事在变,想法也在变,难道因现在的过失与颓败就全盘否定过去的成果和辉煌?难道因为一次泥泞的跌倒,我们就能否定一路行来的风景吗?甚至一个人死了,我们就可以当他从来没来过?虽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都在强调文学的自主性和审美性,可为什么现实中人们对文学的批判依然摆脱不了其历史判断和道德判断?难道,必须道德正确了,言论正确了,历史干净了,才能开始对文字的审美?
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巅峰的朝代——宋代。虽然在一般人眼中有宋一代对外战争总显得软弱无力,似乎很不堪,但若从文化和经济方面考察,这个时代却是中国古代最富于人文精神的朝代。在这个时代不仅出现了数量巨大的文化名人集体,更有对文人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其中一项便是将科举考试中糊名阅卷的方式作为制度固定下来,为的就是不让主考官对人的喜恶影响到对文章本身的判断。不能不说,宋代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极负责任的人文态度。因为他们身为文人懂得文章的审美要的就是文字的优美和观点的独特。深知,当一个人在心中对他人有了看法和执念,就会陷入先见和偏见。在偏见中,要么看什么都不顺眼,要么就一白遮百丑,无法对其文章本身的文学价值作出公允的判断。只有抛开对人的评判,才能见文章的唯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常强调用人要用其所长,容人之短,因为人无完人,有所偏执才能有所专长。若老抓着短处不放,管理者永远找不到合适的人完成任务。我想,看文章也是一样。文字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启迪作用远比作者本身来得重要,不必对作者求全责备。比起那些虚名,我更看重文字本身所蕴含的价值。
正因如此,为了避免这样的偏好影响自己的欣赏。我对一本新书往往是先看看目录,再翻翻内容,再翻翻题跋,却不大喜欢看作者的名字。因此常常一本书看完了,记得内容却总记不得作者。书虽读得多,却难以回答我最喜欢的作家是谁。虽然这样之于考试无甚益处,但对于欣赏作品来说却极有好处。因为,只要是人就有可能犯错,再优秀的神枪手也有失手过的时候,一部作品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作家的下部作品也必然成功。在作家长长的写作生涯中,难免有几次脑袋被驴踢了的时候,谁能保证其写出来的部部是经典?即便有段时间我也会读同一个作者的作品,比如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半生缘》,也不过是因为恰巧这几本书我都很喜欢,事后很久才发现是同一个人写的。而只有当此时,我才会留意到作者的名字。不过即便如此当我觉得写得很烂时,也不会为其作品买单。比如虽然我如此钟爱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这两部作品,却并不因此喜欢读她后期的作品如《劝导》《曼斯菲尔德庄园》等,而对于张爱玲的《色戒》我也认为电影拍得比小说的条理性和观赏性更好,原著其实写得很烂。所以,若是固执地认为一个人的一部书写得好,就部部都精彩,无异于刻舟求剑。
其实文字这个东西就像老母鸡生的蛋,一旦生出来了,就不再是母鸡身体的一部分,自有其自我发展的姿态。对读者能产生怎样的触动以及对社会对历史有怎样的影响非其作者所能预见。就像现在大量的红学研究,我看也是曹雪芹未曾想到的。读者之所以觉得感人,常常是因为其描述满足了心中的某种欲望或某种诉求,投射出心中的某种理想幻影。所以,只要文章是美的,文字是有道理的,我们又不和作者生活在一起,为什么要如此在意作者的容貌与生活呢?为什么要用一种道德标准或一种媒体宣传来影响我们对其文字的欣赏和肯定呢?同样,对一个人文字的欣赏和肯定也没必要扩展到对人的全盘肯定或爱慕。通过文章而爱慕一个人也是愚蠢的。人是多么多面而善变的动物呀!用一面去定义他的存在真是太难了。就像写出犀利文章的韩非其实是个口吃,秦王以其文章认为他有经世治国之才,结果只能是失望。当然也不能用后来的虚伪,去否定那一刻曾经的真实。比如最受人诟病的无德文人胡兰成。世人往往有恨于其泛滥的情史和汉奸经历,对其文章也有诸多的诟病,不相信一个无德无耻之徒却也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能够有深刻的文化观点。而我却觉得,他虽然容易移情别恋,但“在武汉时满眼都是小周,而回到上海,心中又都只有爱玲”这句话却是坦诚。虽然他经常更换情人,但我直觉相信不管他在哪个人身边,在身边的那一刻的感情都是真而纯粹的,就像一个吃不饱饭的孩子,不管之后是否还记得赏饭给他吃的人,但端饭碗的那一刻的感谢是由衷的。并不能因为其善忘就否定那一刻的真实。同样,当我看他写的《山河岁月》时,从其文字来看,他对文章对学问的态度也是认真的,带着一种纯粹的热情和深入的思考。当然,每个人都有其认识的局限性,谁都不是全能全知,所以他文章中的认识当然有偏执狭隘的地方,文章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伤于文章本身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楼主 白日梦想家之一  发布于 2018-04-10 12:25:25 +0800 CST  
@xixiange1963 2018-04-10 15:19:45
许多人其实是嫉妒。
现在的书店里,依然是余某的书最多,因为有政府出考题,学生娃们似乎也喜欢研究余是如何做到身心合一的。
-----------------------------
我觉得读文章还是回归到文字本身比较好,就像我们看电影看的是荧幕上的表演和表达。若是觉得电影中的角色就是演员那就会错位。若是觉得文字中的人就是作者本人也会误入歧途。
楼主 白日梦想家之一  发布于 2018-04-11 20:28:29 +0800 CST  

楼主:白日梦想家之一

字数:2605

发表时间:2018-04-10 20:25: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2 21:01:18 +0800 CST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