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的故事


我告诉厅级干部,在上面所说的巴甫洛夫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实验者使用肉做为强化物,对狗的进食行为进行强化,结果让狗学会对铃声分泌唾液,你现在就可以用这个原理来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我告诉他:为什么这个小孩不听话,不是小孩坏,而是你们做错了。你们采取了一个错误的强化措施。你这个错误的强化措施就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买东西,因为他一哭一闹你就给他买东西,哄住他,他就会得到一个强化。这个强化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就会知道爸爸妈妈现在是怕了我哭、怕了我闹,我只要闹、只要哭的话他们就会妥协,就会满足我的愿望。从此他就开始哭闹,因为闹而获得了你们不得不买的东西;因为闹而使自己的愿望获得了满足,这样他的哭闹行为就不断被强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大家到动物园的海洋馆去玩,看到那些海狮啊海豹啊在看台上拍手啊、顶球啊,顺着训兽员的手势做各种各样的高难度游戏。做完游戏之后干嘛?那些训兽员从身后的篓子里拿出一条鱼来给它吃。它做对了一个动作就喂给它吃一条鱼,做错了一个动作就不给它吃鱼,从此它就会学会了游戏的动作——训兽员所期望的动作,只要它的能力所及,它就会做到、做好。训练海狮啊、海豚啊都是同此一理。(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09 21:01:49 +0800 CST  
这个厅级干部的小孩同样是如此。这个孩子他做了在地上打滚的动作之后你就给他买东西,买了东西以后他又继续在地上打滚,然后你又再给他买东西,所以强化了他的哭闹、在地下打滚的行为。是你们爸爸妈妈做错了,不是孩子错了,所以孩子是没有罪的。
现在我们的媒体上经常说,我们的后代怎么怎么变了呀,怎么怎么不知好歹呀,怎么怎么好依恶劳呀、怎么怎么不思进取呀、“80后”“90后”是问题的一代呀等等。好多独生子女的爸爸妈妈都对我诉苦说:“没有办法了,这孩子不去找工作,赖在家里啃老,上了班以后又跟领导吵架,跟同事吵架,不停地换工作,没地方了他又回来啃老爸老妈的。”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0 10:24:18 +0800 CST  
还有的爸爸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上高中了、读大学了,要到学校去住集体宿舍,感到十分艰难,不愿意住。集体宿舍里没有热水器,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空调,跟大家住在一起不习惯,人际关系不知道怎么处理。不行,要住外面,要自己租房子住,要爸爸妈妈来陪读,自己的衣服不知道怎么洗,鸡蛋不知道剥壳,妈妈来当老妈子伺候我等等。这是什么问题?孩子为什么变坏了、变懒了、变得无用了、变得不近情理了?归根结底——强化、错误的强化造成的。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0 10:24:29 +0800 CST  
强化的类型可分为两种即: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奖励;负强化就是惩罚或者取消奖励。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无论使用正强化或负强化,只要能起到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孩子进步的作用的强化行为,就是正确的强化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强化行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也就是奖励和惩罚或者取消奖励,这两个行为矫正的手段是我们改变孩子人生的一个绝招,怪就怪在爸爸妈妈错误地使用了这个绝招。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0 10:32:06 +0800 CST  

我告诉这个厅级干部,我告诉他,我说:“从今天开始,你做到几点,第一,他越闹你越不理他,第二,他不闹了你再买东西给他。你就买好了他喜欢的东西放着,他哭的时候你不吭声,看你的电视。”
他说:“他会摔东西,会上房揭瓦!”
“不会的。”我说,“他一开始闹,你就起身离家,把他扔给家里的老人扔给保姆照看,任他去哭,让他去闹。
“不行啊,孩子会感冒的,在那冰凉的地上滚来滚去的。”
“你看吧,问题来了吧?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你们做父母的问题,你们心痛了吧?孩子很聪明,他知道谁疼他,谁疼他,他就折磨谁。他为什么不这样去折磨保姆?折磨老师、同学?好好想想吧。”
厅级干部低头想想也对,接下来继续请教。
我告诉厅级干部,孩子如果再闹,就让他在地上打滚。让他去滚,让他去哭,直到他自己不想滚了,不想闹了就算完了。他知道滚来滚去是他自己吃亏,不是你吃亏的,他就不哭、不闹了。你们在家里,他才会哭,才会闹,你们走了他肯定不会再闹了。”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0 14:59:36 +0800 CST  
厅级干部照我说的做了,任凭孩子哭闹。老婆去洗碗,他就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按遥控器,随意地换频道。这个孩子滚了一阵子以后捂着眼睛看爸爸妈妈,看到没有效果,立马不闹了,赶紧爬起来了。孩子爬起来以后,爸爸妈妈就给他吃好东西,好言相劝,给他买他想要的玩具。
“这才是好孩子,你这样好了,都七、八岁了,都读书的人了,怎么能这样子呢?”
爸爸妈妈给给他擦洗干净,给他好东西,给他满足,给他温暖和关心。这个强化措施就奖励了他不闹的行为。大家想一想,如果厅级干部夫妇还是像过去一样奖励孩子的哭闹行为,这样错误的奖励,他哪能不继续哭闹下去?
后来慢慢这样矫正,过了三十多天,情况完全改变了。现在这孩子非常好了,非常听话了,为什么?就是他们使用了正当的强化措施。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1 10:17:29 +0800 CST  
这个孩子当时到了什么程度啊?比方说他写错了,3×2=6,他写了3×2=5。
他妈妈一看错了,就说:“不行,你这个错了。”把那个5给擦了,给他改一个6。
“不行,你非得给我改过来。”他不依不饶,大吵大闹。
他妈妈说:“你这个错了呀。”
“错了你也得给我改过来,不改过来我就……”他就在地上打滚,乱扔东西,无法无天到这个程度。
午休,单位大院里,大家都在睡午觉,他在阳台上正玩的兴高采烈,大声喧哗。
楼上的也是领导,打电话下来告诉他说“某某厅领导,你那个小孩在下面闹得很凶啊,让他不要闹吧。”
这孩子不听,非得闹,你越叫他不闹他越闹。你要来硬的,往回拖,他就要爬栏杆、就要跳楼。这样折腾,到后来竟然弄好了,矫正好了。为什么?因为这俩位夫妇过去用的是错误的强化措施;而后来改用正确的强化措施,孩子就变成好了。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1 15:40:25 +0800 CST  
这还算不错的,有些为人父母的,孩子出了问题,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味地向社会和学校推卸责任,或者责怪孩子不可救药,其实,我认为,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孩子出了心理问题,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各负60%、20%、20%。现在当务之急,最重要的不是要办儿童学习班、青少年学习班,而是要办爸爸妈妈学习班。爸爸妈妈不称职,我们中国的爸爸妈妈们,起码有80%以上不称职,够不上做爸爸妈妈的资格。不称职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啊?很多原因是由于独生子女现象,你的孩子多了自然就称职了,你管都管不过来,那有时间去溺爱啊。
父母关注太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让孩子自然成长,就像旷野里的树一样,你让它自由自在地慢慢成长,经风雨,见世面,阳光雨露滋润着,慢慢地就变成参天大树了,想不成材都难。如果你把它做盆景培养,天天剪来扭去,不知不觉就变成畸形的微缩景观了,这样的畸形、变态的盆景能成为有用之才吗?当然,顺其自然地培养并不是放任自流,这里面还要加上一个科学教育和悉心引导,再加上良好的外部环境的配合才行。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1 15:41:43 +0800 CST  
心理医生心里话:
最近广州大报《南方周末》等媒体对豆瓣网上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 网络小组的情况进行了报道,而“祸害”则是这些80后成员用来形容自己50后父母的。这些报道引发了媒体大量曝光,短短半个月,“父母皆祸害”小组成员人数翻番,飙升至1.6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其中不少人自称“终于找到组织了”。这个接受离经叛道的孩子们诅咒父母的组织成立于2008年年初,“父母皆祸害”小组的经典语录中有几句精彩的话: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这个世界上无数谎言中的No.1。谎言2: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谎言3: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
“保护自己最简单的办法是逃走,到外地读书,到外地工作,自力更生,不依赖就不给他们太多机会伤害你。”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1 18:57:15 +0800 CST  
中国的孩子在父母的溺爱、管束、呵护中长大,在他们刚刚学会思考不久,竟然对呕心沥血的父母们大加抨击。而父母们也感到很委屈,纷纷指责孩子们“没有良心”,有的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早知道有今天,我何必辛辛苦苦地把他养大,早一点把他掐死得了!”
中国的父母与孩子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么激烈和深刻的矛盾?我认为,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因素在起作用:一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二是社会的相关体制的问题造成影响。
关于教育方法的问题,从本故事中,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厅长夫妇在孩子哭闹时,给他买东西,哄他,实际上加剧了孩子的哭闹行为,是一种错误的强化措施。就像有一个幼儿园的女老师,对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很无奈,越批评、越责骂,他闹得越欢。最后这位女老师只得请教心理医生,我指出了她的方法错误,告诉她,孩子闹得时候不要“热处理”,就是不要批评和责骂,这样引起全体小朋友对他的关注,这孩子越发得意,越闹得汹了。应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在他闹得时候,把他带到教室外面去,给他一张椅子,让他一个人呆在那里反省,这边小朋友们仍旧玩笑,大家谁也不理他,这样下来,只要一、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就可以彻底纠正了。女老师回去一试,果然灵验,只用了两次,这孩子就学乖了,再也不乱吵乱闹了。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1 18:58:41 +0800 CST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全凭自己的狭隘经验和想当然行事,多数时候事倍功半,也可能会造成错误的结果,更甚的是导致孩子的逆反和对抗,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自尊需求日益强烈,亲子之间的矛盾会愈来愈严重,最终会导致孩子的叛离。
关于社会的相关体制问题造成影响是,家长无法对抗社会的应试教育,只能每天压迫他们做作业做到深夜,周末和节假日还要强迫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补习功课,或者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都压着他(她)去读兴趣班。因为全社会都是如此,大家都重看这个,你一个人不学,将来在社会上就没有竞争能力,就业就有困难,家长为此忧心忡忡,所以才这样做,这样做的结果,就加剧了亲子之间的矛盾,
现在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对过去是好了不少,但是孩子的成长环境恶劣了,家长们必须考孩子们的就业压力、职业竞争、住房和劳保、生存空间和他们将来的社会保障体制是不是健全等等问题,孩子们如果失业,是不是活得下去?这些问题让家长们很焦虑,因此对孩子就要求的更多,这也激发了更强烈的不满。
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很好的建议,因为这已经脱离了心理工作的职业领域,希望更多的社会工作者和政府官员来积极地关注,并切实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1 20:14:41 +0800 CST  
本文載完,下篇待续。谢谢大家关注!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1 21:25:48 +0800 CST  
有些朋友私信问我一些问题,我在这里统一回复,大家也可以举一反三。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3 22:52:17 +0800 CST  
417430574:
你见过多年的抑郁症病人只依靠心理医生就能调解过来的么? 不吃西药。
-----------------------------------
我说: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它可以分为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等多种类型,如果是抑郁发作,那就是单次发作,靠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是复发性抑郁,就是说一年内有多次复发,它仅靠心理咨询或非药物的心理治疗手段是不行的,必须要先服抗抑郁药物,然后病情稳定后再实施心理咨询和治疗,就可以了。按现在的技术,抑郁症是完全可治愈的,而且远期疗效很好。我治疗过大量的抑郁症患者,都治好了。
现在的抗抑郁药物有好几十种,非常先进,副作用非常小,尤其是纯进口原料的药物,可以放心服用,不必担心。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时候停药和进行心理干预,至于这个时机点怎么选择是非常重要。有些病人可以服药后再进行心理干预,有些病人可以一边服药一边进行心理干预,这些都要凭实践经验来进行选择。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3 22:53:18 +0800 CST  
洁洁的世界2010:
心理医生:长期失眠是怎么回事?
-----------------------------------------------------------
我说:
睡眠的最大敌人就是对睡眠的关注,其实睡眠是人的本能之一,就像吃饭和排泄一样正常,你睡不着觉是因为你吧正常变成异常了,高明的心理医生治疗睡眠不是用安眠药,也不是告诉你数绵羊,而是首先放弃对睡眠的重视,如果哪天你不重视睡眠了,也就是说你不担心睡不着了,睡眠自然就来找你了。睡眠是一种生理需要,哺乳动物都需要长时间的睡眠,来恢复紧张的神经。猎食或者逃避所造成的精神紧张需要通过睡眠来修复它。对人类来说,睡眠就是缓解和修复生活所造成的疲惫及紧张,所以不担心睡眠的时候它必定会来找你,这是失眠者首先要知道的道理。至于接下来的治疗方法,就有很多了,我最喜欢的方法是采用催眠,因为催眠可以直接进入患者的潜意识中进行调整,不需要讲道理,不需要长时间的心理咨询来做准备。催眠可以立杆见影。我曾经治疗过十五年睡不着觉的患者,一个星期就治好了。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3 22:54:10 +0800 CST  
继续连载故事。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4 22:52:40 +0800 CST  
男友那只神秘的黑皮箱


刘婕是通过晚报跟我认识的。有一天,她无意中看到晚报上登载的一篇我关于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评论文章,她就打电话给报社的热线值班记者,从值班记者那里得到了这篇文章的主笔记者的电话,然后又通过这名主笔记者得到了我的电话,最终联系到了我。
刘婕是一个24、5岁的女孩,她明眸皓齿,温婉可人,长得丰韵而俏丽。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她留着着一头淡紫色的卷发,匀称的脖子上戴着一个银白色的十字架项链,上身穿一件轻薄飘逸的黑色低胸衫,下穿一条牛仔热裤,露出穿了黑色丝袜的修长、丰满的双腿。
一见面,她就说:“王教授,我的感情生活出了问题,我想跟男朋友分手。”说着,明眸流转,双眼饱含泪水,欲言又止。
我用温和的口吻问她:“出了什么事?能详细一点告诉我吗?”
刘婕说,她跟男友是两年前认识的。男友在公路局工作,而她自己是一名幼儿园的幼师。相恋的时候,俩个人的感情很好,男友对她疼爱有加,关怀备至,有求必应。男友的父母比较富有,对刘婕也很满意,早早地就替他们买了房子,还许诺,待他们结婚的时候,送他们一辆20多万的轿车。刘婕挺满足的,她觉得自己是那种生来就有福气的女人,丈夫宠爱、公婆呵护、工作称心、婚姻幸福,一切都是那么地美满。尤其是令刘婕满意的是,男友对她一心一意,特别专注,甚至到了有点依恋的程度,有时候,一会儿不见都会满世界找她。而且男友还很尊重她,认识快一年的时间,对她仍然没有非分之举,顶多亲吻、抚摸一下。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4 22:53:13 +0800 CST  
对不起,这几天出差了,没有及时更新帖子,今天继续讲故事。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7 12:16:53 +0800 CST  
刘婕在他之前交过男朋友,所以对男女之事并不陌生,后来她忍不住暗示男友,但也不见他回应,于是只好不顾女孩子的羞怯之情,主动投怀送抱,男友这才完全地占有了她。不过让刘婕感到奇怪的是,他们每次发生性行为前,男友都要求她戴着文胸,穿上连裤丝袜,然后要反复不停地抚摸、亲吻她穿了丝袜的大腿,许久之后,才慢慢地在会阴处,撕开一道口子,在通过这道口子,与她发生性行为。在整个性行为的过程中,男友还要不停地抚摸和亲吻刘婕的文胸和那双穿了丝袜的丰满的大腿,这时男友的双眼才会射出兴奋、热烈的光芒。
后来,他们同居了,刘婕发现,男友有一个黑色的皮箱,平时总是锁的严严实实的,从来不见打开过。一次她好奇地问:“那里面有什么宝贝?怎么不打开来看看?”
男友笑笑说:“没有什么,只是过去的一些私人信件和日记等东西。”
刘婕心里有些不快,又问:“既是过去的东西,为什么不让我看?我过去跟前男友交往的信件不是都给你看过了,而且都已经毁了,你为什么还这样像宝贝一样地收藏着?我们之间难道还要各自保守着秘密吗?”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7 12:17:04 +0800 CST  
照顾一下提问题的朋友。
楼主 心理魅影A  发布于 2018-03-17 12:27:32 +0800 CST  

楼主:心理魅影A

字数:44154

发表时间:2018-02-27 22:29: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25 14:39:13 +0800 CST

评论数:14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