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稗记之二·读一场祈雨秀

读一场祈雨秀






1

王巩《甲申闻见》补录中一篇祈雨故事,说他爸爸王素向宋仁宗进谏复进谏,终于祈得大雨。现在看来,这王素很有些倔驴样,一个劲撅着他的歪道理瞎掰乎难为皇帝,一点不像谈论求雨这种国家大事。

今人不相信祈雨有什么效验,所以觉得滑稽,那时候听到王素这么说,不但能绷住了不笑,还会觉得这个谏官很了不起,“真御史!”

王素当谏官真当得很牛的,他在“庆历四谏”中扮“出头椽子”角色,江湖人称“独打鹘”,其他三谏,余靖、欧阳修、蔡襄,合起来叫“一棚鹘”。

四谏由王素打头向皇帝冲锋,也是故意安排的:王素他爸王旦当过宰相,王家与赵家熟,他若说话不留神,皇帝也不大好意思发配他去广东。


2

话说那年大旱,宋仁宗要去祈雨,说,太史说了,这月二日会下雨,所以这月一日要出去祈雨。

王素说:“臣谓是日无雨。”

仁宗说:“卿何以知之?”

王素说:“陛下既知有雨,则安用祈求?知有雨而求,非诚也。天非至诚不格,臣是以知无雨也。”

看起来王素是一点也没有气象预报的概念,脑子很落后。那时候不是有很多农谚么,就有预报气象的用处,可王素不承认气象预报,这不科学。

王素又相信人格化的天,还相信这人格化的天是全知的,喜欢人的诚意,非至诚不格,不够诚就不能格。在这基础上推理出无雨,这也不科学。


3

仁宗说:“明日当出。”

王素说:“臣乞传旨閤门。”

仁宗就叫了太监来说:“明日于醴泉观等处祈雨。”

王素又开始了对台戏:“何不远出?岂惮热乎?凶岁百姓衣食将不给矣。”

这算什么事!

皇帝祈雨,这样盛大的活动,难道不是有旧例要遵守的吗,难道皇帝一念之间就可以改掉的吗。这是题外话,且放下。

看这王素说的,还是坚持要用诚格天,而他认为表达诚的方法,就是让皇帝吃苦头,理由是,否则,“凶岁百姓衣食将不给矣”。

他的逻辑看起来是这样的:老百姓将没饭吃没衣穿,需要下雨,下雨必须皇帝求雨,皇帝求雨必须至诚,至诚必须不怕热,走得远去求雨,而不能怕热,走得近。

那么,这样得到的推论是,天也不是全知的,不能了解皇帝的诚心——皇帝求雨走得近,天就不知道至诚不至诚了。皇帝要走得远,天才能相信他至诚。

再倒推回来,便这样了:皇帝至诚,必须走远,才能格天,才会下雨,百姓才有衣食。

倒推回来后,会发现一个巨大的风险:如果皇帝至诚了,走远了,可是还是不格天不下雨,那么百姓还是会衣食不给,那是不是因为皇帝走得不够远呢。

所以说,究竟天是不是全知的呢,王素的理论中是有矛盾的——如果天是全知的,皇帝有一念之诚就行了,如果不全知,需要用距离来证明,那究竟皇帝走多远才算至诚了呢,没有量化,怎么算数?

如果天没有那么虐,认为皇帝跑到醴泉观就够诚了呢。

王素这是将自己估计的天的意志,代替了天的意志,并且信以为真。


4

总之,远比近好。

这是很典型的臣仆思维,忧惧失宠,患得患失,唯恐自虐不够。王素将这样的思维特征用到了皇帝身上,于是又出现了一点问题:

文章接着说,仁宗“每意动则耳轮先赤”,当时就红着耳朵厉声说:“待去西太一宫。”

醴泉观还在开封城内,东边新宋门附近;西太一宫在西边城外了。所以仁宗是厉声说,豁了出去的样子。

皇帝平时不需要臣仆思维,可是皇帝又是天子,身为天的儿子,理论上他还是有臣儿身份的,这是他皇位正当性的来源,没法否认。当然他心里是否真的相信受命于天,那只有他自己知道,就算不相信也不能说出口,否则是鼓励别人也黄袍加身号称天命所归。

就这样,一个不需要臣仆思维的人,被按上或者提醒他的臣仆身份,耳轮就一定先赤了。但皇帝还是忍了,同意去西太一宫,表达自己的诚意。

这诚意是向天表达,还是向百姓表达,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素说了出来,皇帝就必须表达,否则万一天不下雨,那就是皇帝不诚造成的,罪咎归身,责任可有些大,醴泉观也就白白去了。话一挑明,就必须做。


5

王素说:“乞传旨。”

仁宗说:“卿不知典故,出城不预告也。”

皇帝在这里找补了一句,用掌握典故知识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但王素第三次拧巴:“此国初以来防不虞耳,今太平久矣,人渴望清光,预使知之,不过村落观驾者多尔。”

皇帝又听了王素的意见。

听取这个意见是很有好处的,这是向天下百姓大大显扬爱民如子愿意吃苦呢。现成的馒头,为什么不吃?

但皇帝不是没有找补回来么,他还是要找补一下的,“翌日,特召先公随驾,非例也”。破了旧例,特别让王素随驾去求雨,要热一起热,要晒一起晒。

祈雨祈过了,天还是一直晴,仁宗很不高兴。回来到新郑门外的琼林苑休息,忽见西太一宫上云烟起,瞻顾间雷霆震,大雨下。皇帝从郑门进城,还从逍遥辇下来,乘上平头辇,“彻盖以承雨入内”,淋雨回宫。


6

祈雨成功,仁宗很满意。第二天叫来王素,说:“此雨卿所致也。”

将下雨的功劳归于王素,惠而不费,反正已经天下皆知皇帝求雨成功。将功劳这么让一让,说明仁宗还是很有领导才能的。王素当然将功劳推回皇帝,这是套路。

然后仁宗又特意告诉王素,昨天求雨成功,他也不敢直接睡觉,而是“设香案,焚生龙脑十七斤以谢天,左右进伞亦却之,立至三更,自顶至踵无不沾湿”。

这皇帝真是够拼的,没雨求雨,下雨淋雨,淋雨回宫,还要继续淋雨,忽冷忽热,这宫里也没人管管他?不让打伞就真的不打了?

本来是蛮有诚意的祈雨秀,这样一搞,成了诚意丧失的祈雨秀,自虐精神发扬光大。

王素后怕了,说:“陛下虽答天之诚如此,盛德之至也。然阴气不可不防,宜为社稷自重。”

仁宗说:“当无雨之际,恨不身为牺牲,何暇自爱也。”


7

必须的,必须升华到这样无私的高度。

就算是皇帝,小心眼也是这个模样。当他表现无私之时,便是他的大私冒泡之际;反过来说,当他大私冒泡之时,也必须将自己的言行升华到无私。

当然皇帝重视名声也不是坏事。

这件事中可以看到,第一,皇帝拼光鲜政绩,也是很豁得出去的,表演也很投入的;第二,皇帝被动接受了一次臣仆思维之后,也会主动按臣仆思维做事,不管他的目的,是格民还是格天;第三,追求至诚用力过大,就虚伪了。

求雨本身与那个时代的科学精神是符合的,但淋雨感谢上天,就是“作”出来的了。既然王素揭开了祈雨意义的秘密,仁宗皇帝就闻一知三,抓紧时机,榨干净这一场祈雨的意义,达到了至诚至伪的境界。

是以冒雨谢天的事,他必须第二天就告诉王素,让他传到外面,榨干净万民的感恩,进入史册。很有仪式感。


8

小时候在乡下,听过一个求雨故事。说一个县令到黑龙潭求雨,神问道:“马前三尺还是马后三尺?”县令答:“马前三尺。”

于是县令骑着马往回奔,下雨的区域,一直在他的马前三尺,一路淋雨,县令就这样活活被淋死了。

听这个故事时,我怎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要马前三尺?只差一两丈,马奔跑也是一眨眼的功夫,争时间也不必争成这样。老人回答说,如果马后三尺,跑起来就不急了。意思是县令是自我加压。但现在想来,可能也是追求那种仪式感,表达诚意,以求格天,只是拼掉了性命,是没有预料到的。

县令淋这么远的雨奔回衙门,与宋仁宗淋雨谢老天,这么做有风险,他们当然都清楚,估计心里在想,大不了生一场病。也不是他们不爱惜身体,而是确有对仪式的诚心。感动了自己,当然推己及人也就认为已经感动了别人。所以诚伪之间,不会有简单的判断,说至诚至伪并不公正,有至诚至伪,也有至伪至诚,或者诚伪参差,诚伪混杂乃至诚伪一体。

初看有些诡异,细思又有些诡异。

楼主 须弥山主人  发布于 2018-03-05 07:06:52 +0800 CST  
@酒醉扶墙走 2018-03-05 11:02:45
好看,喜欢看,一路看着乐到底。建议楼主起一楼,这样读者不用到处找。
我以为耳朵红比脸红好,不容易被看出来。
一个诚字,把人给逼的。真诚伪诚只有他自己知道。评价重视结果还是动机?古人偏向重视动机,今人偏向重视结果。心很难揣测,结果是客观的。
看故事:“太史说了,这月二日会下雨,所以这月一日要出去祈雨。”明知有雨,还要提前祈雨,借天时,行人是,给自己积累政治资本,算伪。
王素一眼......
-----------------------------
哈哈
楼主 须弥山主人  发布于 2018-03-05 23:23:41 +0800 CST  
@诗情画意过一生 2018-03-05 13:12:13
很好看,继续看。
-----------------------------
楼主 须弥山主人  发布于 2018-03-05 23:23:52 +0800 CST  
@xixiange1963 2018-03-05 20:53:02
好文,期待更新!
-----------------------------
楼主 须弥山主人  发布于 2018-03-05 23:24:02 +0800 CST  
@深圳一石 2018-03-07 12:59:42
有趣:)
-----------------------------
新年好!
楼主 须弥山主人  发布于 2018-03-07 18:30:01 +0800 CST  

楼主:须弥山主人

字数:3354

发表时间:2018-03-05 15:06:5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8 13:27:18 +0800 CST

评论数: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