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事亲》学习笔记

《儒门事亲》学习笔记
◇春风秋水


《儒門事親》[1]卷一
金 張從正[2] 撰
七方十劑[3]繩墨[4]訂一

方有七,劑有十,舊矣。雖有說者,辨其名而已,敢申昔人已剏[5]之意而為之訂[6]。
夫方者,猶方術[7]之謂也。《易》曰:“方以類聚。”[8]是藥之為方,類聚之義也。或曰:方謂五方也。其用藥也,各據其方。如東方瀕海鹵斥,而為癰瘍[9];西方陵居華食,而多頵腄贅癭[10];南方瘴霧卑濕,而多痹疝[11];北方乳食,而多藏寒滿病[12];中州食雜,而多九疸、食癆、中滿、留飲、吐酸、腹脹之病[13]。葢中州[14]之地,土之象也,故脾胃之病最多。其食味、居處、情性、壽夭,兼四方而有之。其用藥也,亦雜諸方而療之。如東方之藻帶[15],南方之丁木[16],西方之薑附[17],北方之參苓[18],中州[19]之麻黃、遠志,莫不輻輳[20]而參尚[21]。故方不七,不足以盡方之變;劑不十,不足以盡劑之用。劑者,和也;方者,合也。故方如瓦之合,劑猶羹之和也。方不對病,則非方;劑不蠲疾[22],則非劑也。七方者,大、小、緩、急、竒、偶、複也;十劑者,宣、通、補、瀉、輕、重、滑、澁[23]、燥、濕也。
夫大方之說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24],有分兩大而頓服之大方。葢治肝及在下而遠者,宜頓服而數少之大方;病有兼證而邪不專,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王太僕以人之身三折之,上為近,下為遠。近為心肺,遠為腎肝,中為脾胃。胞䐈(<月直>)[25]膽亦有遠近。以予觀之,身半以上,其氣三,天之分也;身半以下,其氣三,地之分也;中脘,人之分也。又手之三陰陽,亦天也,其氣高;足之三陰陽,亦地也,其氣下;戊己[26]之陰陽,亦人也,其氣猶中州。故肝之三服,可併心之七服;腎之二服,可併肺之七服也。
小方之說亦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27],有分兩微而頻服之小方。葢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宜分兩微而少服而頻之小方,徐徐而呷[28]之是也。病無兼證,邪氣專,可一、二味而治者,宜君一臣二之小方。故腎之二服,可分為肺之九服及肝之三服也。
緩方之說有五。有“甘以緩之”[29]之緩方,糖、蜜、棗、葵、甘草之屬是也。葢病在胸膈,取甘能戀也。有丸以緩之之緩方。葢丸之比湯散,其氣力宣行遲故也。有品件群眾之緩方。葢藥味眾,則各不得騁其性也。如萬病丸,七、八十味遞相拘制也。有無毒治病之緩方。葢性無毒則功自緩矣。有氣味薄藥之緩方。葢藥氣味薄,則長於補上治上,比至其下,藥力已衰。故補上治上,制之以緩。緩則氣味薄也。故王太僕云:治上補上,方若迅急,則上不任而迫走於下。制緩方而氣味濃,則勢與急同。
急方之說有四。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心腹暴痛,兩陰溲便閉塞不通,借備急丹以攻之。此藥用不宜恒,葢病不容俟[30]也。又如中風牙關緊急,漿粥不入,用急風散之屬亦是也。有湯散蕩滌之急方,葢湯散之比丸,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藥性有毒之急方。葢有毒之藥,能上湧下泄,可以奪病之大勢也。有氣味濃藥之急方。藥之氣味濃者,直趣於下而氣力不衰也。故王太僕云:治下補下,方之緩慢,則滋道路而力又微,制急方而氣味薄,則力與緩等。
竒方之說有二。有古之單方之竒方,獨用一物是也。病在上而近者,宜竒方也。有數合陽數之竒方,謂一、三、五、七、九,皆陽之數也。以藥味之數皆單也。君一臣三,君三臣五,亦合陽之數也。故竒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說有三。有二味相配之偶方,有古之複方之偶方。葢方之相合者是也。病在下而遠者,宜偶方也。有數合陰數之偶方,謂二、四、六、八、十也,皆陰之數也。君二臣四,君四臣六,亦合陰之數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複方之說有二。方有二方三方相合之複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湯。如調胃承氣湯方,芒硝、甘草、大黃,外參以連翹、薄荷、黃芩、梔子以為涼膈散。是本方之外,別加餘味者,皆是也。有分兩均劑之複方。如胃風湯各等分是也。以《內經》考之,其竒偶四則[31],反以味數竒者為竒方,味數偶者為偶方。下復云:“汗者不以竒,下者不以偶。”及觀仲景之制方,桂枝湯,汗藥也,反以三味為竒[32];大承氣湯,下藥也,反以四味為偶。何也?豈臨事制宜,復有增損者乎?考其大旨,王太僕所謂汗藥如不以偶,則氣不足以外發;下藥如不以竒,則藥毒攻而致過,必如此言。是竒則單行、偶則併行之謂也。急者下,本易行,故宜單;汗或難出,故宜併。葢單行則力孤而微,併行則力齊而大,此王太僕之意也。然太僕又以奇方為古之單方,偶為複方,今此七方之中,已有偶又有複者,何也?豈非偶方者,二方相合之謂也;複方者,二方四方相合之方歟?不然,何以偶方之外,又有複方者歟?此“複”字,非“重複”之“複”,乃“反覆”之“複”[33]。何以言之?葢《內經》既言竒偶之方,不言又有重複之方,惟云“竒之不去則偶之,是為重方。”重方者,即複方也。下又云:“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由是言之,複之為方,反複,亦不遠《內經》之意也。
所謂宣劑者,俚人皆以宣為瀉劑,抑不知十劑之中,已有瀉劑。又有言宣為通者,抑不知十劑之中,已有通劑。舉世皆曰:春宜宣,以為下奪之藥[34]。抑不知仲景曰:“大法,春宜吐”[35],以春則人病在頭故也。況十劑之中,獨不見湧劑,豈非宣劑,即所謂湧劑者乎?《內經》曰:“高者因而越之”[36],“木鬱則達之”[37]。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義或同此。傷寒邪氣在上,宜瓜蒂散。頭痛,蔥根豆豉湯。傷寒懊憹[38],宜梔子豆豉湯。精神昏憒,宜梔子厚朴湯。自瓜蒂以下,皆湧劑也,乃仲景不傳之妙。今人皆作平劑用之,未有發其秘者。予因發之,然則為湧明矣。故風癇[39]中風,胸中諸實痰飲,寒結胸中,熱蔚[40]化上,上而不下,久則嗽喘滿脹,水腫之病生焉,非宣劑莫能愈也。
所謂通劑者,流通之謂也。前後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沙、大黃、琥珀、八正散[41]之屬;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便[42],宜通因通用[43]。雖通與瀉相類,大率通為輕,而瀉為重也。凡痹麻蔚滯[44],經隧[45]不流,非通劑莫能愈也。
所謂補劑者,補其不足也。俚人皆知山藥丸、鹿茸丸之補劑也。然此乃衰老下脫之人,方宜用之。今往往于少年之人用之,其舛[46]甚矣。古之甘平、甘溫、苦溫、辛溫,皆作補劑,豈獨硫黃、天雄然後為補哉?況五臟各有補瀉,肝實瀉心,肺虛補腎。《經》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47]大率虛有六:表虛、裏虛、上虛、下虛、陰虛、陽虛。設陽虛則以乾薑、附子,陰虛則補以大黃、硝石。世傳以熱為補,以寒為瀉,訛非一日。豈知酸苦甘辛鹹,各補其臟。《內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48]善用藥者,使病者而進五穀者,真得補之道也。若大邪未去,方滿方悶,心火方實,腎水方耗,而驟言鹿茸、附子,庸詎[49]知所謂補劑者乎?
所謂瀉劑者,泄瀉之謂也。諸痛為實,痛隨利減。《經》曰:“實則瀉之。”[50]實則散而瀉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大黃、牽牛、甘遂、巴豆之屬,皆瀉劑也。惟巴豆不可不慎焉。葢巴豆其性燥熱,毒不去,變生他疾。縱不得已而用之,必以他藥制其毒。葢百千證中,或可一、二用之。非有暴急之疾,大黃、牽牛、甘遂、芒硝足矣。今人往往以巴豆熱而不畏,以大黃寒而反畏,庸詎知所謂瀉劑者哉?
所謂輕劑者,風寒之邪,始客皮膚,頭痛身熱,宜輕劑消風散,升麻、葛根之屬也。故《內經》曰:“因其輕而揚之。”[51]發揚所謂解表也。疥癬[52]痤疿[53],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薰之,皆輕劑也。故桂枝、麻黃、防風之流亦然。設傷寒冒風,頭痛身熱,三日內用雙解散[54]及嚏藥[55]解表出汗,皆輕劑之云爾。
所謂重劑者,鎮縋[56]之謂也。其藥則朱砂、水銀、沈香、水石[57]、黃丹[58]之倫,以其體重故也。久病咳嗽,涎潮於上,咽喉不利,形羸不可峻攻,以此縋之。故《內經》曰:重者,因而減之[59]。貴其漸也。
所謂滑劑者,《周禮》曰:“滑以養竅。”[60]大便燥結,小便淋澁,皆宜滑劑。燥結者,其麻仁、郁李之類乎?淋澁者,其葵子、滑石之類乎?前後不通者,前後兩陰俱閉也,此名曰三焦約[61]也。約,猶束也。先以滑劑潤養其燥,然後攻之,則無失矣。
所謂澁劑者,寢汗[62]不禁,澁以麻黃根、防己;滑泄[63]不已,澁以豆蔻、枯白礬、木賊、烏魚骨、罌粟殼。凡酸味亦同乎澁者,收斂之意也。喘嗽上奔,以虀汁[64]、烏梅煎寧肺者,皆酸澁劑也。然此數種,當先論其本,以攻去其邪,不可執一以澁,便為萬全也。
所謂燥劑者,積寒久冷,食已不饑,吐利[65]腥穢,屈伸不便,上下所出水液,澄徹清冷,此為大寒之故,宜用乾薑、良薑、附子、胡椒輩以燥之。非積寒之病,不可用也。若久服,則變血溢[66]、血泄[67]、大枯大涸、溲便癃閉[68]、聾瞽[69]痿弱之疾。設有久服而此疾不作者,慎勿執以為是。葢疾不作者或一、二,誤死者百千也。若病濕者,則白术、陳皮、木香、防己、蒼术等。皆能除濕,亦燥之平劑也。若黃連、黃柏、梔子、大黃,其味皆苦。苦屬火,皆能燥濕,此《內經》之本旨也。而世相違久矣。嗚呼!豈獨薑附之儔[70],方為燥劑乎?
所謂濕劑者,潤濕之謂也。雖與滑相類,其間少有不同。《內經》曰:“辛以潤之。”[71]葢辛能走氣、能化液故也。若夫硝性雖鹹,本屬真陰之水,誠濡[72]枯之上藥也。人有枯涸皴揭[73]之病,非獨金化為然。葢有火以乘之,非濕劑莫能愈也。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18 19:20:21 +0800 CST  
笔记:
[1]《儒门事亲》:共十五卷(一作十四卷)。相传此书系张从正(子和)向麻知几(九筹)、常仲明(常德)等讲学内容,由麻氏等整理而成(或认为前三卷系张氏自撰)。全书论述病症分风、暑、火、热、湿、燥、寒、内伤、内积、外积共十形,较系统地反映了张氏汗、吐、下三法的理论和实践。
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子部十四·医家类二”:“
《儒门事亲》十五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
金张从正撰。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兴定中,召补太医,寻辞去。事迹具《金史·方技传》。从正与麻知几、常仲明辈讲求医理,辑为此书。刘祁《归潜志》称,麻知几九畴与之善,使子和论说其术,因为文之,则此书实知几所记也。其例有说有辨,有记有解,有诫有笺,有诠有式,有断有论,有疏有述,有衍有诀,有十形三疗,有六门三法,名目颇烦碎,而大旨主於用攻。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从正宗河间刘守真,用药多寒凉,其汗、吐、下三法当时已多异议,故书中辨谤之处为多。丹溪朱震亨亦讥其偏,后人遂并其书置之。然病情万状,各有所宜,当攻不攻与当补不补,厥弊维均,偏执其法固非,竟斥其法亦非也。惟中间负气求胜,不免过激。欲矫庸医恃补之失,或至於过直。又,传其学者不知察脉虚实,论病久暂,概以峻利施治,遂致为世所藉口。要之未明从正本意耳。”此论甚为公允。
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却说:“《伤寒心镜》一卷,一名张子和《心镜别集》。旧本题镇阳常德编。……考李濂《医史》张从正传后附记曰,《儒门事亲》十四卷,盖子和草创之,麻知几润色之,常仲明又摭其遗为《治法心要》。”
[2]张从正(1156—2228年),字子和,金代睢州考城人(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考城改为戴邑县,属曹州,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故其自号“戴人”)。
《金史》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张从正,字子和,睢州考城人。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其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古医书有《汗下吐法》,亦有不当汗者汗之则死,不当下者下之则死,不当吐者吐之则死,各有经络脉理,世传黄帝、岐伯所为书也。从正用之最精,号张子和汗下吐法。妄庸浅术习其方剂,不知察脉原病,往往杀人,此庸医所以失其传之过也。其所著有‘六门、二法’之目,存于世云。”
清代孙灏、顾栋高等编纂《河南通志》巻七十一“方伎”载:归德府,“金张从正,字子和,考城人。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起疾救死多效。兴定中,召补太医,居无何,辞去。日游㶏(<氵隐>)水上,集医书凡十四巻,名曰《儒门事亲》。”按,㶏(<氵隐>)与“濦”同,水名。是河南省颍水三源的中源。《說文》:“濦,水。出颍川阳城少室山,东入颍。”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字亦作‘㶏’,出今河南河南府登封县少室山,东流合于颖水。”颍河(颖水),属淮河的支流。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经河南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在寿县正阳关(颖上县沫河口)注入淮河,为淮河最大的支流。
张从正隐居于㶏水(颖水、颍川)边,大概是效仿古代高士。《水经注疏》卷二十二:“《高士传》:尧召许由为九州长,由洗耳于颍水滨。”
[3]七方十剂:始见于金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耦、复七方是也。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成焉。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是以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矣。主对治疗,由是而出。斟酌其宜,参合为用。君臣佐使,各以相宜。宣摄变化,不可胜量。一千四百五十三病之方,悉自此而始矣。”
[4]绳墨:木匠以细线濡墨打直线的工具。《荀子·儒效》:“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引申为规矩、准则、法度。战国·楚·屈原《离骚》:“背绳墨而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汉·王逸注:“绳墨,所以正曲直。”又《离骚》:“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东方朔《七谏》:“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5]剏:同“创”(創)字。
[6]订:订正。
[7]方术:先秦时本指道术。《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唐代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后来方术指医术。《伤寒论·序》:“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伊藤馨曰:“昭二十九年《左传》曰:‘官修其方。’杜注云:方,方术也。然则方术亦是同义连用之文也。方术谓养生延命之术也。如《秦纪》所谓方术之士可见。医药谓有病而后治疗之也。先言医药而后言方术者,用文辞照应之次第也。下文所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即医药处也。‘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即方术处也。文理照应甚严。《千金方衍义》改医术方药者,谬妄甚矣。”(《伤寒论文字考续》)
[8]方以类聚:语出《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东晋韩康伯注:“方有类,物有群, 则有同有异有聚有分也。顺其所同则吉,乖其所趣则凶,故吉凶生矣。”孔颖达疏:“方有类者,方谓法术情性趣舍。”郑玄注:“方犹道也。”《九家易》:“方,道也。谓阳道施生万物,各聚其所也。”南宋朱熹《周易本义》:“方谓事情 所向,言事物善恶,各以类分。”以上诸说大抵相同,谓方为事物各有不同特点。
[9]东方濒海卤斥,而为痈疡:语本《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卤斥,又称“斥鹵”、“斥滷”、“舄卤”、“潟卤”、“泽卤”,即盐碱地。《史记·夏本纪》:“海岱维青州,……海滨广潟,厥田斥卤。”司马贞索隐引《说文》:“卤,咸地。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吕氏春秋·乐成》:“决障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
痈疡(yōng yáng),即痈疽疮疡。痈疽(yōng jū),即痈、疽二病的泛称。指体内与体表发生以肿胀、化脓、溃破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的总称。广义的疮疡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狭义的疮疡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
[10]西方陵居华食,而多頵腄赘瘿:语本《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陵居,依山陵而居。华食,鲜美厚味的饮食。唐代王冰注谓:“华谓鲜美,酥酪骨肉之类也。”
頵(jūn),头大的样子。腄(chuí):《说文解字》:“腄,跟胝(zhī)也。”即脚掌上因长期摩擦形成的硬皮。
赘瘿(yǐng),生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即大脖子病。《说文解字》:“瘿,颈瘤也。”鱼豢《魏略》(《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生瘿。”
[11]南方瘴雾卑湿,而多痹疝:语本《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痹疝,即痹和疝。痹,泛指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出《素问·痹论》等篇。疝,指内脏凸出或因寒袭而致引痛之类的病证。
[12]北方乳食,而多藏寒满病:语本《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满病,即胸腹胀满之病。
[13]中州食杂,而多九疸、食痨、中满、留饮、吐酸、腹胀之病:语本《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九疸(dǎn),为九种黄疸之合称。有两种说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列九疸为胃疸、心疸、肾疸、肠疸、膏疸、舌疸、髓疸、肉疸、肝疸。《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九疸候,夫九疸者,一曰胃疸,二曰心疸,三曰肾疸,四曰肠疽,五曰膏疸,六曰舌疸,七曰髓疸,八曰肉疸,九曰肝疸。凡诸疸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其病身面皆发黄,但立名不周耳。”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卷四列九疸为胃疸、心疸、肾疸、脾疸、肺疸、舌疸、肉疸、髓疸、肝疸。
食痨(láo),《正字通·疒部》:“痨,今俗以积劳瘦削为痨疾。”食痨,似乎指脾痨,又作脾劳,因饮食劳倦伤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上》:“脾劳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外台秘要》卷十六:“脾劳热,身体、眼目、口唇悉痿黄,舌本强直,不能得咽唾,生地黄煎。”又,“脾劳虚损,消瘦,四肢不举,毛悴色夭,牛髓补虚寒丸。”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茱萸膏,治脾劳虚寒,气胀,咽满,食不下通,噫宿食臭。”
中满,指脘腹胀满,甚则可见有块坚痛。明·方隅编集,方谷校正《医林绳墨·臌胀》:“中满之症,中气满闷,当胸之下,胃口之上,一掌之横,按之坚石,有形作痛,此名中满者也。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满也。”
留饮,痰饮之一。饮邪久留不散的病证。因水饮潴留部位不同,出现相应证状。《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留饮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于胸鬲之间而不宣散,宜令人胁下痛,短气而渴。”
吐酸,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称为吐酸。
[14]中州:《难经·四难》:“脾者中州。” 《难经·十五难》:“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
[15]藻带:海藻和海带。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九“海藻”条:“成无己曰∶咸味涌泄。故海藻之咸,以泄水气也。……时珍曰∶海藻咸能润下,寒能泄热引水,故能消瘿瘤、结核阴 之坚聚,而除浮肿脚气留饮痰气之湿热,使邪气自小便出也。” 《本草纲目》卷十九“海带”条:“禹锡曰∶海带,出东海水中石上,似海藻而粗,柔韧而长。今登州人干之以束器物。医家用以下水,胜于海藻、昆布。”“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时珍)。”
[16]丁木:丁香和木香。《日华子本草》:丁香“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本草纲目》卷十四“木香”条:“时珍曰∶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
[17]姜附:干姜和附子。
[18]参苓:人参和茯苓。茯苓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其中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
[19]中州:即中土、中原。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广义的“中州”则指黄河流域。
[20]辐辏(fú còu):辐,古代车轮的辐条。《老子》:“三十辐共一毂(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可以插轴的部分)。”辏,车轮上的辐条集中于毂上。《周髀算经》:“如辐辏毂。”后来用“辐辏”来形容事物聚集在一起。
[21]参尚:似应为“参商”,参、商,均为天上星宿名,参星在西,商星在东,两者不同时在天空出现。此处借指各种药材分布于不同的方位。
[22]蠲(juān)疾:治愈疾病。
[23]澁:同“涩”(澀)字。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18 19:22:51 +0800 CST  
[24]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语本《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25]䐈(<月直> zhí):肥肠。《广韵·职韵》:“音直,肥腸。”胞䐈,语出《灵枢·淫邪发梦》:“厥气……客于胞䐈,则梦溲便。”张景岳注:“胞,溲脬也。”胞,即膀胱。
[26]戊己:古人用十干以纪日,戊己即戊日与己日。戊己属土,土分阴阳。戊为阳土,内应足阳明胃经,故胃经旺于戊日;己为阴土,内属足太阴脾经,故脾经旺于己日。《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27]有君一臣二之小方:语本《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28]呷(xiā):小口喝,小口饮用。
[29]甘以缓之:《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提及两次:“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和“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30]容俟(sì):等待。
[31]以《内经》考之,其奇偶四则:《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32]桂枝汤,汗药也,反以三味为奇:《伤寒论》桂枝汤有五味药: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33] 此“複”字,非“重複”之“複”,乃“反覆”之“複”。古汉语里“復”、“复”、“複”、“覆”四个字是有区别的。
復:返,还。《说文·彳部》:“復,往来也。从彳复聲。”段注:“辵部曰:返,還也。還,復也。皆訓往而仍來。”《爾雅·釋言》:“復,返也。” 《易·泰》:“无往不復。”《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
复:行故道。《说文·夊部》:“复,行故道也。从夊,畗省聲。”《集韵·屋韵》:“复,《说文》:‘行故道也。’隶作‘复’。”段注:“彳部又有‘復’。‘復’行而‘复’廢矣。疑彳部之‘復’乃後增也。”
複:有里的衣服,即夹衣。《说文·衣部》:“複,重衣也。从衣复聲。一曰褚衣。”段注:“引伸爲凡重之偁。‘複’與‘復’義近,故書多用‘復’爲‘複’。《吕覽》:‘水澤復。’注曰:‘復’或作‘複’。”《释名·释衣服》:“有裏曰複,无裏曰禪。”古乐府《孤儿行》:“冬無複襦,夏無單衣。”
覆:翻转。《说文·襾部》:“覆,覂也。一曰葢也。从襾復聲。”段注:“覆,覂也,反也。覆、覂、反,三字雙聲。又部‘反’下曰:‘覆也。’反覆者,倒易其上下。……‘覆’與‘復’義相通。復者,往來也。”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沐則心覆,心覆則圖反。”《荀子·王制》:“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如上所述,“復”、“複”、“覆”三字本義各異。但因就其本義都可以引申為再、又、重等義,所以“反復”也或作“反複”、“反覆”,“重複”也或作“重覆”、“重復”等。但在某些語詞的特定用法上,卻不可相混。如“復興”不作“複興”、“覆興”,“複數”不作“復數”、“覆數”,“覆葢”不作“復葢”、“複葢”。因此使用這三字,除其意義相通部分外,仍應注意各字單用本義之區別。
多个不同的字简化为同一个字后,给理解原文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故学习中医原典,仍是使用繁体字版本为佳。可惜现今的出版社基本上都是印行错讹甚多的简体字本。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19 20:48:45 +0800 CST  
[34]举世皆曰:春宜宣,以为下夺之药。按,朱震亨《格致余论·春宣论》:“春,蠢也。阳气升浮,草木萌芽,蠢然而动。前哲谓春时人气在头,有病宜吐。又曰:伤寒,大法,春宜吐。宣之为言扬也。谓吐之法自上出也。今之世俗,往往有疮痍者,膈满者,虫积以为不于春时宣泻以毒药,不可愈也。医者遂用牵牛、巴豆、大黄、枳壳、防风辈为丸,名之曰春宣丸。于二月、三月服之,得下利而止。于初泻之时,脏腑得通,时暂轻快。不知气升在上,则在下之阴甚弱,而用利药戕贼其阴,其害何可胜言!况仲景用承气汤等下药,必有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转矢气,下逼迫而无表证者,方行此法。可下之证未悉具,犹须迟以待之。泄利之药,其可轻试乎?”
元代罗天益(谦甫)《卫生宝鉴》卷一“春服宣药辨”:“戊申春,先师东垣老人论春月奉生之道:《月令》云:‘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伐山林。又云:‘祭先脾’,孟春行冬令,则首种不入;行秋令则民大疫。故国有春分停刑之禁,十二经有取决于胆之戒。仲景云:大法,春宜吐,故少阳证禁下,宜小柴胡汤和解之。少阳用事,万物方生, 折之则绝生化之源,此皆奉生之道也。有假者反之,且春初服宣药者,迺伐天和而损脾胃,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予因演先师之论,著为此论。世传宣药,以牵牛、大黄之类,或丸或散,自立春后,无病之人服之,辄下数行。云凡人于冬三月,厚衣暖食,又近于火,致积热于内,春初若不宣泄,必生热疾。又云:解三焦积热,去 五脏余毒,殆无此理。方冬严气凝寒,厚衣暖食近火,所以敌天气之寒也。冬裘夏葛,冬饮汤而夏饮水,皆自然之道,何积热于内而生疾乎?且阴阳偏胜则疾,果三焦积热,是阳亢阴绝,岂有得生之理哉?故《难经》云:‘腑病易治,脏病难愈。’邪气中脏,病之极矣。今言五脏俱有邪毒,则神将何依?《内经》亦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又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又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当少阳用事,万物向荣生发之时,惟当先养脾胃之气,助阳退阴,应乎天道以使之平。今反以北方寒水所化,气味俱厚,苦寒之剂投之,是行肃杀之令于奉生之月,当升反降,伐脾胃而走津液,使营运之气减削,其不能输精皮毛经络必矣。奉长之气,从何而生? 脏腑何所以禀受?脾胃一衰,何病不起?此诛罚无过,是谓大惑。无病生之,有病甚之。所谓春服宣药者,自轩岐而下,历代明医,俱无是说。呜呼!此理明白,非难知也。世多雷同,莫革其弊,深可痛哉!凡有志保生者,但以圣贤之言为准,则可免疑误之悔、夭折之祸矣。”罗天益还作了一首《革春服宣药歌》。
[35]大法春宜吐:《伤寒论》卷第八“辨可吐第十九”:“大法,春宜吐。凡用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36]高者因而越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37]木郁则达之:《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38]懊憹(ào nǎo):指心胸胃脘部有烦闷、烦乱等不适感的病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清代汪必昌《医阶辩证》称:“懊憹之状,心下热如火灼不宁,得吐则止。”这是胸膈间自觉有一种烧灼嘈杂感的症状。因病位在胸膈心窝部位,故又称为“心中懊憹”。病因多由于表证发汗不得法,或因误用泻下,致外邪入里,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所致。
[39]风痫:《圣济总录》卷十五:“风痫病者,由心气不足,胸中蓄热,而又风邪乘之。病间作也,其候多惊,目瞳子大,手足颤抖,梦中叫呼,身热瘈疭,摇头口噤,多吐涎沫,无所觉知是也。”
[40]热蔚:蔚通“郁”。指热邪阻于内不能透泄。主要表现为心烦瞀闷、肌肤灼热等症。《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变炎烈沸腾,其病热郁。”
[41]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八正散”:“车前子 瞿麦 蓄(亦名地扁竹)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将其称之为“八珍散”。
[42]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便:语出《难经·五十七难》。圊(qīng),厕所。《释名·释宫室》:“厕,或曰圊,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
[43]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指用通利的方法治疗通证。通泄的病证,一般应采用固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通”,而本质是瘀热的病证,则不但不能温补固涩,反而要通利,故称。如湿热引起的小便频数,瘀血停积引起的血崩,应分别采用通利小便、破血行瘀的方法治疗。
[44]蔚滞:蔚通“郁”。
[45]经隧:潜布于表体以下运行气血的经络通路。《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遂焉。”又《灵枢·玉版》:“经隧者,五藏六腑之大络也。”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19 21:11:21 +0800 CST  
[46]舛(chuǎn):错误,差错。
[47]《经》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按,《难经·七十五难》:“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
[48]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张景岳于此注谓:“以形精言,则形为阳,精为阴;以气味言,则气为阳,味为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故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阳性暖,故曰温;阴性静,故曰补。”
[49]庸讵(jù):如何,怎么。
[50]实则泻之:《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51]因其轻而扬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52]疥癣(jiè xuǎn):《证治准绳·疡医·疥癣》:“夫疥癣者,皆由脾经湿热,及肺气风毒,客于肌肤所致也。风毒之浮浅者为疥,风毒之深沉者为癣。盖癣则发于肺之风毒,而疥则兼乎脾之湿热而成也。久而不愈,延及遍身,浸淫溃烂,或痒或痛,其状不一。二者皆有细虫而能传染人也。”
按,疥疮,是指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国外于1687年才使疥成为一有明确病因的疾病。癣,是指发生在皮表、黏膜、毛发、指(趾)甲,以皮损边缘清楚,略高出皮面,边缘周围有丘疹、水疱、脓疱、结痂、鳞屑等,自觉瘙痒为主要表现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疾病。《诸病源候论·癣候》云:“癣病之状,皮肉隐疹如钱文,渐渐增大,或圆或斜,痒痛,有匡郭。”
[53]痤疿(cuó fèi):疿同“痱”字。痤痱,热郁皮肤,湿邪凝滞,重者成痤,轻者成痱。《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导管因角质物堵塞,造成皮脂排出不畅,从而引起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痱,亦称为粟粒疹,是由于高温闷热环境中出汗过多且不易蒸发,致使汗腺导管口阻塞,汗液潴留后汗管破裂而引起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引起的浅表性炎症反应。
[54]双解散:《宣明论方》卷六方。益元散、防风通圣散各七两。每服三钱,加葱白五寸、盐豆豉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功能解表清热,表里双解。治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或小儿疱疹。
[55]嚏(tì)药:搐鼻取嚏以发泄郁邪、开达壅塞,其法始见于《灵枢·杂病篇》:“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
[56]镇缒(zhuì):镇坠。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引申为下坠。
[57]水石:出自《石药尔雅》,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消石之别名,系矿物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本草纲目》卷十一“生硝”条:“朴消属水,味咸气寒。其性下走,不能上升,阴中之阴也,故惟荡涤肠胃积滞,折治三焦邪火。消石属火,味辛带苦微咸,而气大温。其性上升,水中之火也,故能破积散坚,泊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腑虚寒。与硫黄同用则配类二气,均调阴阳,有升降水火之功,治冷热缓急之病。煅制礞石,则除积滞痰饮。盖硫黄之性暖而利,其性下行,消石之性暖而散,其性上行,礞石之性寒而下,消石之性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
[58]黄丹:铅丹(三氧化二铅)之别名。铅经烧熬成黄色氧化铅,便为黄丹。《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黄丹者,铅丹也。”《图经衍义本草》指出,铅丹“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唯仙经涂丹釜所须。”
[59]重者,因而减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60]滑以养窍:《周礼·天官冢宰第一》:疡医“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窃。”
[61]三焦约:大、小便均闭也。《灵枢·师传》:“愿闻六府之候……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灵枢·四时气》:“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也。”指因三焦气机不利,致大小便不通者。可伴小腹胀痛。《河间六书》:“小腹痛,不得大小便,邪气入客,约而不行,故谷气不得通也。枳壳丸主之。”《素问宣明论方》卷二:枳壳丸“治三焦约,调顺三焦气脉,消痞滞,利胸膈,治风,通大小便。”
[62]寝汗:睡眠中出汗,即盗汗。《素问·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王冰注:“寝汗,谓睡中汗发于胸嗌颈掖之间也。”《医略六书·汗病》:“盗汗属阴虚……盗汗乃睡中汗出,醒则汗收,因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则表无护卫而营中之火独旺于外,蒸腾汗出,醒则卫气行阳而气固于表,其汗乃止,多见于虚劳之人,宜养阴清热。热盛者,当归六黄汤;阴虚者,六味地黄汤。”
[63]滑泄:见于《华氏中藏经·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脾正热则面黄目赤,季胁痛满也;寒则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则颤栗如疟也。”俗名滑泻,多为久泻气虚下脱,以致泄泻不能自制。《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滑泄,其泄不禁,泻久不止,大孔(肛门)如竹筒,日夜无度。”
[64]虀汁:虀(jī)同“齑”。《本草纲目》卷五“齑水”条:“时珍曰∶此乃作黄齑菜水也。”又《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芥”条:“颂曰∶芥处处有之。有青芥,似菘,有毛,味极辣。紫芥,茎叶纯紫可爱,作齑最美。”由此可见,齑水就是用盐腌制咸菜中产生的黄色卤水。
按,北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五载:“太宗命苏易简评讲《文中子》,中有杨素遗子《食经》‘羹黎含糗’之句,上因问曰:‘食品称珍,何物为最?’易简对曰:‘臣闻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臣止知齑汁为美’。太宗笑问其故。曰:‘臣忆一夕寒甚,拥炉火,乘兴痛饮,大醉就寝,四鼓始醒,以重衾所拥,咽吻燥渴。时中庭月明,残雪中覆一齑碗,不暇呼僮,披衣,掬雪以盥手。满自变量缶,连沃渴肺,咀齑数根,灿然金脃。臣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腊殆恐不及。屡欲作《冰壶先生传》纪其事,因循未暇也。’太宗笑而然之。”
[65]吐利:指呕吐、下利并见,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徵则其气逆,其病吐利。”后世将卒暴呕吐下利、躁扰不安者,称为霍乱;仅见呕吐下利,病程缓慢者,称为吐利。《证治准绳·杂病》:“成无已云:若止呕吐而利,经谓之吐利是也。上吐下利,躁扰烦乱乃谓之霍乱,其与但称吐利者有异也。盖暴于旦夕者为霍乱;可数日久者为吐利。”
[66]血溢:《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67]血泄: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胕肿”。指大小便下血。《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血泄,热客下焦,而大小便血也。”
[68]癃(lóng)闭:出自《素问 ·五常政大论》:“其病癃閟,邪伤肾也。”《灵枢 ·本输》称为“闭癃”。《类证治裁·闭癃遗溺》:“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指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69]聋瞽(gǔ):耳聋目瞎。
[70]俦(chóu):同类,同辈。
[71]辛以润之:《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72]濡(rú):润泽。
[73]皴(cūn)揭:肌肤起皴成摺之病证。见于《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其证多因风燥伤于皮表,血分郁滞或脱水失血耗伤津液,气滞血枯而成。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19 21:12:57 +0800 CST  

《儒門事親》卷二
偶有所遇厥疾獲瘳[1]記十一

余昔過夏邑[2]西,有婦人病腹脹如鼓,飲食乍進乍退,寒熱更作而時吐嘔,且三年矣。師覡[3]符呪[4],無所不至,惟俟[5]一死。會十月農隙,田夫聚獵,一犬役死,磔[6]於大樹根盤,遺腥在其上。病婦偶至樹根,頓覺昏憒[7],眩瞀[8]不知人,枕於根側,口中蟲出,其狀如蛇,口眼皆具。以舌舐[9]其遺腥。其人驚見長蟲,兩袖裹其手,按蟲頭極力而出之,且二尺許,重幾斤。剖而視之,以示諸人,其婦遂愈。蟲亦無名。此正與華元化治法同。葢偶得吐法耳。
又有一書生,瘧間日一作。將秋試[10],及試之日,乃瘧之期。書生憂甚,誤以葱蜜合食,大吐涎數升,瘀血宿食皆盡,同室驚畏,至來日入院,瘧亦不發,亦偶得吐法耳。
正隆[11]間有聖旨取汴梁[12]諸匠氏。有木匠趙作頭[13]、鐵匠杜作頭,行次失路,迷至大宅乞宿。主人不納,曰:“家中有人重病,不敢納君。”杜作頭曰:“此趙公乃汴梁太醫之家,今蒙上司見召,迷路至此。葢病者當愈,而遇此公也。”主人默而入,良久復出,將邀二人入室,與之食已。主人起,請曰:“煩太醫看病,何如?”趙見而笑曰:“一藥可愈。”二人竊議曰:“來時所攜熱藥,寄他車上,此中實無奈何。”杜曰:“此甚易耳!”潛出門,得牛糞一塊,作三十粒,下以溫水。少頃,病患覺胸中如蟲行,一湧而出,狀若小蜣蜋[14]一、二升,以手探之,又約一升,頓覺病去。明日,主人出謝曰:“百歲老人,未嘗見此神效之藥也!”禮餞二人,遂歸。嗚呼!此二子,小人也。欲苟一時之寢,遂以穢物治人,亦偶得吐法耳。
又有一婦,病風癇[15],從六、七歲因驚風[16]得之。自後三、二年,間一、二作,至五、七年,五、七作,逮三十餘歲至四十歲,日作或一日十餘作,以至昏癡健忘,求死而已。會興定[17]歲大饑,遂采百草而食,于水瀕采一種草,狀若葱屬,泡蒸而食之。食訖[18],向五更覺心中不安,吐涎如膠,連日不止,約一、二斗,汗出如洗。初昏困,後三日,輕健非曩[19]之比,病去食進,百脈皆和。省[20]其所食,不知何物。訪問諸人,乃憨葱苗也。憨葱苗者,《本草》[21]所謂藜蘆[22]苗是也。《圖經》[23]云:藜蘆苗吐風病。此亦偶得吐法耳。
又有一婦,年三十餘,病滑泄[24]經年。皆云虛中有積,以無憂散[25],五、七日一服,至二十服不效。又服纏積丹[26]、軟金丸[27]諸藥,皆不效。其人服藥愈速,病勢愈甚,食飲日減。人或謂曰:“此休息痢[28]也。宜灸中脘[29]及左右穴,臍下氣海[30]及膀胱穴,以三里[31]引之,每年當冬至日夏至日灸之。前後僅萬餘壯[32]。”忽門外或者曰:“此病我屢諳,葢大傷飲之故。即日桃花正開,俟其落時,以長棘針刺之,得數十萼,勿犯人手,以白麵和作餅子,文武火燒令熟,嚼爛,以米飲湯下之。”病患如其言服之。不一、二時,瀉如傾,前後瀉六、七日,僅數百行,昏困無所知覺,惟索冷水,徐徐而飲。至六、七日,少省。爾後食日進,神日昌,氣血日和。不數年,生二子。此人本不知桃花萼有取積之神效[33],亦偶得瀉法耳。
余昔過株林[34],見一童子,誤吞銅鐵之物,成疾而羸,足不勝身。會六、七月,淫雨[35]不止,無薪作食,過饑數日。一旦,鄰牛死,聞作葵羮粳飯,病患乘饑頓食之。良久,瀉注如傾,覺腸中痛,遂下所吞之物。餘因悟《內經》中“肝苦急,食甘以緩之”[36]。牛肉、大棗、葵菜[37]皆甘物也,故能寬緩腸胃。且腸中久空,又遇甘滑之物,此銅鐵所以下也。亦偶得瀉法耳。
頓[38],有老人年八十歲,臟腑澁滯,數日不便,每臨後[39時,目前星飛,頭目昏眩,鼻塞腰痛,積漸食減,縱得食,便結燥如彈。一日,友人命食血藏葵羹油渫[40]菠薐菜[41],遂頓食之。日日不乏,前後皆利,食進神清,年九十歲,無疾而終。《圖經》云:菠菜寒,利腸胃。芝麻油炒而食之,利大便。葵,寬腸,利小溲。年老之人,大小便不利,最為急切。此亦偶得瀉法耳。
昔一士人趙仲溫,赴試暴病,兩目赤腫,睛翳[42]不能識路,大痛不任[43],欲自尋死。一日,與同儕[44]釋悶,坐於茗肆中。忽鉤窗脫鉤,其下正中仲溫額上,髮際裂長三、四寸,紫血流數升[45],血止自快,能通路而歸,來日能辨屋脊,次見瓦溝,不數日復故,此不藥不針,誤出血而愈矣!夫出血者,乃發汗之一端也。亦偶得出血法耳。
嗚呼!世人欲論治大病,舍汗、下、吐三法,其餘何足言哉?此一說,讀之者當大笑耳,今之醫者,宜熟察之可也。人能謹察其真中之誤,精究其誤中之真,反覆求之,無病不愈。余之所以書此者,庶[46]後之君子,知余之用心非一日也。又有病目不睹者,思食苦苣[47],頓頓不闕[48]。醫者以為有蟲。曾不周歲[49],兩目微痛如蟲行,大眥[50]漸明,俄然[51]大見。又如北方貴人,愛食乳酪、牛酥、羊生魚膾[52]、鹿脯[53]、豬臘[54]、海味甘肥之物,皆蟲之萌也。然而不生蟲者,葢筵會中多胡荽[55]、蕪荑[56]、醬鹵汁,皆能殺九蟲[57]。此二者,亦偶得服食法耳。智者讀此,當觸類而長之。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20 21:42:33 +0800 CST  

笔记:
[1]厥疾获瘳:语本《尚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此处反其意而用之。《尚书正义》:“药之攻病,先使人瞑眩愤乱,病乃得瘳。”该篇记录的是张戴人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医案。瞑眩(mínɡ xuàn),指用药后产生头晕目眩的强烈反应。瘳(chōu):病愈。《说文》:“瘳,疾瘉也。”《素问·痹论》:“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2]夏邑:在河南省东北部、沱河上游,邻安徽省处。
[3]师觋(xí):指医师和巫师。《说文》:“觋,能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覡,在女曰巫。”
[4]符咒(zhòu):符箓和咒语的合称,是一种禁咒巫术手段。符是写在纸上似字非字的图形,咒是口中诵念的语句。民间俗信由巫师施行的符咒可以驱鬼镇妖,驱邪治病。
[5]俟(sì):等待。《玉篇·人部》:“俟,候也。”《字汇·人部》:“俟,待也。”
[6]磔(zhé):屠宰,宰杀。
[7]昏愦(kuì):头脑昏乱。
[8]眩瞀(xuàn mào):眼睛昏花,视物不明。《国语•吴语》:“有眩瞀之疾者,以告。”
[9]舐(shì):舔。
[10]秋试:宋称解试为秋试。宋制,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解试,定在省试前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开科,因称解试为秋试。
[11]正隆:金海陵王完颜亮年号,即1156—1161年,凡6年。
[12]汴(biàn)梁:河南省开封市的别称。战国时为魏都大梁,简称梁。隋、唐改置汴州,简称汴。五代之梁、晋、汉、周及北宋皆建都于此,金、元以后合称汴梁。
[13]作头:手工业同业组织作之头目。
[14]蜣螂(qiāng láng):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俗名推粪虫、屎壳郎。《尔雅·释虫》:“蛣蜣,蜣螂。”东晋郭璞注:“黑甲虫,噉粪土。”宋·邢昺疏:“蛣蜣,一名蜣螂。黑甲,翅在甲下,啖粪土,喜取粪作丸而转之。《庄子》曰:蛣蜣之智在于转丸是也。”
[15]风痫(xián):一种痫证。《圣济总录》卷十五:“风痫病者,由心气不足,胸中蓄热,而又风邪乘之。病间作也,其候多惊,目瞳子大,手足颤抖,梦中叫呼,身热瘈疭,摇头口噤,多吐涎沫,无所觉知是也。”
[16]惊风:病名。指以神昏、抽风、惊厥为主要表现,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八候为特征的儿科疾病。系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即惊厥。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中,《太平圣惠方》才定惊风之名。
[17]兴定:金宣宗完颜珣年号,即1217—1222年,凡六年。
[18]讫(qì):完结,终了。
[19]曩(nǎng):以往,从前。
[20]省(xǐng):察看。
[21]《本草》:即《神农本草经》,又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著作,约成书于西汉以前。原书早已失传,其主要文字则经辗转引录,仍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中。明以后刊印的多种题名《神农本草经》的书,都是后代的辑佚本。现存最早的《神农本草经》辑本是明·卢复辑本。而流传较广的为清·孙星衍等氏辑本、清·顾观光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该书中除包括了药物总论的序例外,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类)。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在药物理论方面,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并介绍了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和宜忌等。本书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医学科学价值。《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用和主治绝大多数都能验之于临床,一直沿用至今。
[22]藜芦: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俗名山葱。现在入药多用其根或根茎。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七“藜芦”条:“时珍曰∶哕逆用吐药,亦反胃用吐法去痰积之义。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丁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则吐风痰者也。”接着,李时珍照录了这则医案。
[23]《图经》:即《本草图经》,一名《图经本草》,北宋苏颂等编撰。共二十卷,目录一卷。该书搜集全国各郡县的草药图,参考各家学说整理而成。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评价此书“考证详明,颇有发挥。但图与说异,两不相应,或有图无说,或有物失图,或说是图非”。原书已佚,佚文及图见于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
[24]滑泄:病证名。是指泄久气陷下脱,以久泄不止,日夜无度,兼饮食减少,手足厥冷或肿胀,形寒气短,消瘦,或发虚热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25]无忧散:《儒门事亲》卷十二“下剂”:“黄芪 木通 桑白皮 陈皮(以上各一两) 胡椒 白术 木香(各半两) 牵牛头末(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以生姜自然汁调下,食后。”按,明·朱橚(周定王)等编《普济方》引本方无牵牛头末、胡椒,有官桂半两。主治腹肚蛊胀,大便不利。
《儒门事亲》卷四“诸积不化二十六”:“夫诸积不化,可服无忧散,每月泻三、五次。可用桂苓白术丸散,妙功丸。大忌生硬粘滑动风发热等物。”又《儒门事亲》卷十一“风门”:“凡泄泻米谷不化,日夜无度,腹中雷鸣,下利完谷,可用导水丸、禹功散泄之。或病患老弱气虚,可用无忧散泄之。再观病势强弱,候一、二,可服胃风汤以治其风。”
[26]缠积丹:不知其方药组成。
[27]软金丸: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四:“大黄 牵牛 皂角(各二两) 朴硝(半两)。上为末,滴水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自十丸,用至三十丸。)食后。”
《儒门事亲》卷十二“下剂”称之为四生丸(一名润肠丸)。《儒门事亲》本方用各等分,为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后温水送下。
[28]休息痢:病名。始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症因脉治》卷四有外感休息痢,内伤休息痢之别。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休息痢是指时止时发,久久不愈的慢性痢疾。
[29]中脘:经穴名。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四寸。
[30]气海:经穴名。气即元气,海乃深大也,此穴为元气汇聚之处,故名气海。气,为人体呼吸出入之息,指人身的元气与各种气病。海,广大深远之意。穴居脐下1.5寸,为先天元气之海。《针灸聚英》:“男子生气之海。”《医学入门》:“主一身气疾。”《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谓“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按,《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宜服小建中汤,针气海。”
[31]三里:经穴名。有二:一属大肠经,在前臂伸侧;一属胃经,在小腿胫前。为了区分,《圣济总录》称前者为手三里,后者称足三里。现在一般指后者而言。按,《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阳有阴疾者,取之下陵三里。”足阳明经属胃络脾,足三里是本经的合穴,又是胃腑下合穴,可健脾和胃、运化水湿,主治脾胃病和水湿为患,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32]壮:灸法术语。壮是艾炷灸时计数的单位。每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医用艾一灼谓之一壮者,以壮人为法。其言若干壮,壮人当依此数,老幼赢弱,量力减之。”
[33]不知桃花萼有取積之神效:《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肠甚快,用以治气实人病水饮、肿满、积滞、大小便闭塞者,则有功无害。若久服,即耗人阴血,损元气,岂能悦泽颜色耶?”接着李时珍援引了这则医案。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20 21:46:57 +0800 CST  
[34]株林:地名。春秋陈国夏氏邑。在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南。《诗经·陈风·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寰宇记》卷十:西华县,“夏亭城在县西南三十里。……今城北五里有株林。即夏氏邑,一名华亭。”
[35]淫雨:下了很长时间的雨,过量的雨。
[36]肝苦急,食甘以缓之:语出《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
[37]葵菜: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或滑菜,属锦葵科植物。《本草纲目》卷十六:“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按,祯《农书》云∶葵,阳草也。其菜易生,郊野甚多,不拘肥瘠地皆有之。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可防荒俭,可以菹腊(咸干菜),其枯可为榜簇,根子亦无种者。”
[38]顿,宿食之所。
[39]后:肛门。《战国策·韩策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惠王之后蛭出,故其久病心腹之疾皆愈。”
[40]渫(xiè):把食物放在沸水中涮熟。亦作“煠”(zhá)。《齐民要术·种胡荽》:“作胡荽菹(zū),汤中渫出之。”
[41]菠薐(léng)菜:亦作“菠棱菜”, 即菠菜。 《本草纲目》卷二十七:“时珍曰∶按∶《唐会要》云∶太宗时尼波罗国(今尼泊尔)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即此也。方士隐名为波斯草云。……【主治】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孟诜)。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时珍)。”
按,菠菜属于藜科植物。《全国中草药汇编》认为其功能滋阴平肝,止咳润肠。主治高血压,头痛,目眩,风火赤眼,糖尿病,便秘。清·汪绂《医林纂要》告诫道:“多食发疮。”
[42]睛翳(yì):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苏轼《赠眼医王生彦若》:“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
[43]不任:不能忍受。
[44]同侪(chái):同伴,伙伴。
[45]升:容量基本单位,量器。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升的量值历代不同。先秦两汉时期在167—228毫升之间,多数在200毫升上下。楚国、魏国的偏大,韩国、赵国的偏小。实测秦商鞅方升容量为202.15毫升,秦始皇方升为199.5毫升。汉时约同。魏晋时代的一铜缶铭文:“铜缶,容一升。”实测容水395毫升。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计算,宋一升量值为670毫升。明成化年间(1465—1487)方升为963.5毫升。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方升为1043毫升。升的量值不断增大。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度量衡市用制,一市升等于一公升,量值为1000毫升, “升”成为“市升”、“公升”的简称。按,此处“数升”之“升”似乎应按宋制。
[46]庶(shù):希冀,希望。《尔雅·释言》:“庶,幸也。”《玉篇·广部》:“庶,幸也,冀也。”
[47]苦苣(jù):菊苣的別名。菊科菊苣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野生菊苣的一个变种。以嫩叶、叶球、叶芽为蔬,略具苦味,口感脆嫩、柔美。味微苦、咸,性凉。能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
[48]阙(quē):短少,缺少。亦作“缺”。《玉篇·门部》:“阙,少也。”《集韵·月韵》:“阙,乏也。”
[49]周岁:一年。
[50]大眥(zì):亦称内眥,即内眼角。指上、下眼睑在鼻侧连结的部位。《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
[51]俄然:突然。
[52]羊生鱼脍(kuài):似乎因应解为生羊脍和鱼脍。脍,细切的鱼肉。《说文》:“脍,细切肉叶。”《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生羊脍,南北朝至隋唐的一种食品,以生羊肉细切加调料制成。隋炀帝尚食直长谢讽《食经》 中有记载。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说郛》卷九十五上:“北齐武威王生羊脍”。鱼脍,亦作“鱼鲙”,即生吃的鱼片。《仪礼•公食大夫礼》:“炙南醢以西,豕胾、芥酱、鱼脍。”
[53]鹿脯(fǔ):鹿肉干。《礼记•内则》:“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麇脯。”
[54]猪腊:腊制的猪肉。腊肉,即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
[55]胡荽:芫荽(yán Suī),俗名香菜。晋·陆翙《邺中记》:“石勒讳胡,胡物皆改名,名胡饼曰麻饼,胡荽曰香荽。”芫荽为伞形科芫荽属植物。《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胡荽”条:“时珍曰∶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诸疮皆属心火,营血内摄于脾,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营运,得臭恶则壅滞故尔。”
[56]芜荑(wú yí):榆树科植物大果榆果实的加工品。叶果皮可入药,仁可做酱,味辛。又名无姑。《本草纲目》卷三十五:“芜荑有大小两种:小者即榆荚也,揉取仁,酝为酱,味尤辛。人多以外物相和,不可不择去之。入药皆用大芜荑。”
[57]九虫:指九种虫病。出《中藏经·积聚癥瘕杂虫论第十八》:“虫有伏、蚘、白、肉、肺、胃、赤、弱、蛲之九名也。”《奇效良方》:“九虫皆由脏腑不实,脾胃俱虚,杂食生冷甘肥油腻咸脏等物,节宣不时,腐败停滞,所以发动。又有神志不舒,精魄失守,及五脏劳热,又病余毒,气血积郁而生,或食瓜果与畜兽内藏遗留诸虫子类而生。” 《景岳全书》:“虫之为病,其类不一,或由渐而甚,或由少而多,及其久而为害,则为腹痛食减,渐至羸瘠而危者有之。凡虫痛证,必时作时止,来去无定,或呕吐青绿水,或吐出虫,或痛而坐卧不安,或大痛不可忍,面色或青或黄或白而唇则红,然痛定则能饮食者,便是虫积之证,速宜逐之。”《医学入门》:“体虚者,俱宜先用温补,扶其元气,然后用王道之药,佐以一、二杀虫之剂,如化虫丸,使君子丸、五膈下气丸之类;或追虫后而继以温补亦可,不然则虫去而元气亦散矣。体实虫攻上膈,心腹㽲痛,用樟木屑浓煎汤,服之大吐,吐虫痛减后,煎甘草汤与之和胃。如有积自吐虫者,用黑锡灰、槟榔等分为末,米饮下。”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20 21:49:52 +0800 CST  

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十三

人身不過表裏,氣血不過虚實。表實者,裏必虚;裏實者,表必虚。經實者,絡必虚;絡實者,經必虚。病之常也。良工之治病者,先治其實,後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時。粗工
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實,有時而幸中,有時而不中。謬工之治病,實實虚虚[1],其誤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也。惟庸工之治病,純補其虚,不敢治其實。舉世皆曰平穏,誤人而不見其迹。渠[2]亦自不省其過,雖終老而不悔。且曰:“吾用補藥也,何罪焉?”病人亦曰:“彼以補藥補我,彼何罪焉?”雖死而亦不知覺。夫粗工之與謬工,非不誤人,惟庸工誤人最深,如鯀[3]湮[4]洪水,不知五行之道。夫補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惡。醫者與其逆病人之心而不見用,不若順病人之心而獲利也。豈復計病者之死生乎?嗚呼!世無真實,誰能别之?今余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詮[5],所以該治病之法也,庶幾[6]來者有所憑藉耳。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氣也。邪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攬而留之可乎?雖愚夫愚婦,皆知其不可也。及其聞攻則不悦,聞補則樂之。今之醫者曰:“當先固其元氣,元氣實,邪自去。”世間如此妄人[7],何其多也!夫邪之中人,輕則传[8],乆而自盡[9];頗甚則传,乆而難已;更甚則暴死。若先論固其元氣,以補劑補之,真氣未勝,而邪已交馳横騖[10]而不可制矣。惟脈脱[11]下虚[12]、無邪無積[13]之人,始可議補。其餘有邪積之人而議補者,皆鯀湮洪水之徒也。
今予論吐、汗、下三法。先論攻其邪,邪去而元氣自復也。況予所論之法,諳練[14]日乆,至精至熟,有得無失,所以敢為來者言也。
天之六氣:風、暑、火、濕、燥、寒;地之六氣:霧、露、雨、雹、氷[15]、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鹹、淡。故天邪發病,多在乎上;地邪發病,多在乎下;人邪發病,多在乎中。此為發病之三也。處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諸風寒之邪,結摶[16]皮膚之間,藏于經絡之内,留而不去,或發疼痛走注[17],麻痺[18]不仁[19]及四肢腫痒拘攣[20],可汗而出之。風痰宿食,在膈[21]或上脘[22],可湧而出之。寒濕,因冷熱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内經》散論諸病,非一狀也。流言治法,非一階也。《至真要大論》[23]等數篇言運氣[24]所生諸病,各斷以酸、苦、甘、辛、鹹、淡以總括之。其言補,時見一二[25]。然其補,非今之所謂補也。文具于補論條下:如辛補肝,鹹補心,甘補腎,酸補脾,苦補肺。若此之補,乃所以發腠理,致津液,通血氣。至其統論諸藥則曰:辛、甘、淡三味為陽,酸、苦、鹹三味為隂[26]。辛甘發散,淡滲泄,酸苦鹹涌泄。發散者歸于汗,涌者歸于吐,泄者歸于下,滲為解表歸于汗,泄為利小溲歸于下。殊[27]不言補,乃知聖人止有三法,無第四法也。
然則聖人不言補乎?曰:葢汗、下、吐,以苦草木治病者也。補者,以穀、肉、菓、菜養口體者也。夫穀、肉、菓、菜之屬,猶君之徳教[28]也;汗、下、吐之屬,猶君之刑罰也。故曰:徳教,興平[29]之粱肉[30];刑罰,治亂之藥石[31]。若人無病,粱肉而已;及其有病,當先誅伐有過。病之去也,梁肉補之。如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豈可以藥石為補哉?必欲去大病大瘵[32],非吐、汗、下末由也已。
然今之醫者,不得盡汗、下、吐法,各立門墻,誰肯屈己之髙而一問哉?且予之三法能兼衆法,用藥之時,有按有蹻[33],有揃[34]有導[35],有減有増,有續有止。今之醫者,不得予之法,皆仰面傲笑曰:“吐者,苽蒂而已矣;汗者,黄麻、升麻而已矣;下者,芭荳、牽牛、朴硝、大黄、甘遂、芫花而已矣。”既不得其術,從而誣之,予固難與之苦辯,故作此詮。
所謂三法可以兼衆法者,如引涎[36]、漉涎[37]、啑氣[38]、追淚[39],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灸、蒸、熏、渫[40]、洗、熨[41]、烙、針、刺、砭射[42]、導引[43]、按摩[44],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45]、下乳[46]、磨積[47]、逐水[48]、破經[49]、泄氣,凡下行者皆下法也。以余之法所以該衆法也。然予亦未嘗以此三法遂棄衆法,各相其病之所宜而用之。以十分率之,此三法居其八九,而衆所當纔一二也。或言《内經》多論鍼而少論藥者,葢聖人欲明經絡。豈知針之理,即所謂藥之理。即今著吐、汗、下三篇,各條藥之輕重寒温于左[50]。仍于三法之外,别著《原補》一篇,使不預[51]三法。恐後之醫者泥于補,故置之三篇之末,使用藥者知吐中有汗,下中有補,止有三法。《内經》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52]是之謂也。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21 19:04:39 +0800 CST  

笔记:
[1]实实虚虚:指实证反用补法,虚证反用泻法。前“实”、“虚”为动词,使动用法;后“实”、“虚”为名词。意即使之更实、更虚。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
[2]渠:代词,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他”。亦作“??”。《集韵·鱼韵》:“??,吴人呼彼称。通作‘渠’。”
[3]鲧(gǔn):上古传说人物。始见于《左传》、《国语》、《尚书·尧典》等。传说为夏朝王室祖先禹之父。居于崇,因称“崇伯鲧”、“崇伯”。尧时发生洪水,经“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举,命鲧治水。然其沿用共工壅防之法,九年未能成功,被尧(一说被舜)殛(流放,一说诛杀)于羽山(或以在山东、江苏境内,未可定论)。
按,《山海经·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之治水及遭殛,史籍记载凡三说:一、因“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鮌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二、“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尚书·周书·洪范》)。以为治水无功,或不得法。三、认为鲧死乃因与帝争位。《吕氏春秋·行论》:“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下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帝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但《楚辞》认为鲧之死并非治水无功,而因性格婞直而亡。屈原《离骚》:“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九章·惜诵》:“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故屈原又在《天问》一篇中表示怀疑,“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应龙何画?河海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鲧死之后,《天问》又云:“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咸播秬黍,莆雚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4]湮(yān):阻塞,堵塞。
[5]诠:详细解释。
[6]庶几:希望;但愿。
[7]妄人:无知妄为的人。《荀子·非相》:“妄人者,门庭之间,犹诬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上乎?”
[8]传:传变。指病情变化发展。
[9]自尽:自行消失。指病人自愈。
[10]骛(wù):乱跑,奔驰.
[11]脉脱:脉象微细欲绝。
[12]下虚:指下元亏虚。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均称下虚。
[13]积:病证名。积为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难经·五十五难》:“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另外,宋以后将饮食所伤而致的食滞气结之症,亦称为积。《严氏济生方》卷四:“积者伤滞也,伤滞之久,停留不化,则成积矣。”
[14]谙(ān)练:熟练。
[15]氷:同“冰”字。
[16]摶(tuán,抟):集聚。
[17]走注:病名。风邪游于皮肤骨髓,往来疼痛无定处之证。行痹的别称,俗称鬼箭风。《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夫风走注者,是风毒之气,游于皮肤骨髓,往来疼痛无常处是也。此由体虚,受风邪之气,风邪乘虚所致,故无定处,是谓走注也。”
[18]麻痺:同“麻痹”,证名。肢体或局部肌肤麻木,不知痛痒。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医学正传·麻木》:“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
[19]不仁:为症状名,即麻木不仁,指皮肤的感觉功能迟钝或丧失。《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荣气虚则不仁。”《类经》十五卷注:“不仁,不知痛痒寒热也。”
[20]拘挛(luán):证名。四肢拘急,难以屈伸之证。出《素问·缪刺论》,一作“痀挛”。《杂证会心录·挛证》:“拘挛属肝,肝主身之筋也。古书有风寒湿热血虚之不同,然总不外亡血,筋无荣养则尽之矣。盖阴血受伤则血燥,血燥则筋失所滋。”“精血不亏,虽有邪干,亦决无筋脉拘急之病。”
[21]膈(gé):人体部位名。同“鬲”,即横膈膜。由此分胸、腹腔,为心肺与胃肠的分界。中医认为膈的作用可以遮隔胃肠消化饮食所产生的浊气,不使浊气上熏心肺。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之外,十一经都或上或下通过膈部。
[22]上脘(wǎn):人体部位名。指胃脘上口贲门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23]《至真要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四篇篇名。至真要,即至为真切重要之义。本篇着重说明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并在病机、辨证、治疗立法等方面都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该论还把一般常见的症状,分别类型,归纳为病机十九条,说明各种证型和五脏六气的关系,示人谨守病机,并使临床辨证更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24]运气:指五运六气。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气;六气指风、寒、热、湿、火、燥六种气候的流转。其演绎方法是据甲、乙、丙、本、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以定气。
[25]其言补,时见一二:《素问·至真要大论》:“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有余折之,不足补之。”“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26]辛、甘、淡三味为阳,酸、苦、咸三味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27]殊:仍然。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21 19:08:25 +0800 CST  
[28]德教:道德教化。
[29]兴平:昌盛太平。
[30]粱肉:以粱为饭,以肉为肴。指精美的膳食。《管子•小匡》:“食必粱肉,衣必文绣。”《韩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粱,细粮,精美的饭食。《左传·哀公十三年》:“粱则无矣,粗则有之。”孔颖达疏:“食以稻粱为贵,故以粱表精。”
[31]药石: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列子•杨朱》:“及其病也,无药石之储;及其死也,无瘗埋之资。”
[32]瘵(zhài):病,多指痨病。《尔雅·释诂上》:“瘵,病也。”
[33]有按有蹻(qiāo):按摩的两种方法。语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治宜导引按蹻。”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蹻谓捷举手足”。
[34]揃(jiǎn):剪除,消灭。《正字通·手部》:“揃,灭也。”
[35]导:保养。
[36]引涎(xián):用药物导致病人流涎,以消除胃内有害物质。
[37]漉(lù)涎:弄干涎水。漉,使竭尽;使干涸。《玉篇·水部》:“漉,竭也,涸也。”
[38]啑(tì)气:啑,古同“嚏”字。嚏(tì)气,即打喷嚏。
[39]追泪:使其流泪。
[40]渫(xiè):同“泄”,指气体或液体的排出。
[41]熨(wèi):中医的一种外治法,即用药物热敷。《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灵枢·寿夭刚柔》:“利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42]砭(biān)射:用砭(石针)刺破肌肤,如射之贯的也。《难经·二十八难》:“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
[43]导引:指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吐纳或自我推拿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防治疾病的保健方法,也是古代养生方法。《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唐·成玄英注:“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南华真经注疏》)。晋·李颐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宋代《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九“神仙服饵门(二)”:“人之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一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气戾则病,导引之法,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除外邪,使不能人也。”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导引法二百六十余条。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绘有四十余种导引姿态图像。
[44]按摩:通过按压或揉摩人的身体以健身或治病的方法。语出《灵枢·九针》:“形势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唐太医署始设按摩博士、按摩师。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十轮经·按摩》:“凡人自摩自捏,申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明清以来,按摩又被泛称为推拿。《厘正按摩要术》:“推拿者,即按摩之异名也。”
[45]催生:宋代杨子建《十产论》:“催生者,言欲产时,儿头至产门,方服药催之。或经日久产,母困倦难生,宜服药以助其血气,令儿速生。”
[46]下乳:指用具有行气通络或补益作用的药物,以促进乳汁的产生及排出的治法。
[47]磨积:消磨积滞。
[48]逐水:用峻烈泻水药攻逐水饮的方法。适用于腹水、胸胁积水等实证。药用如芫花、大戟、商陆、甘遂等。
[49]破经:破经结而调畅月经。
[50]于左:于后。古籍是从右往左排版。
[51]预:干预,干扰。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二引《珠丛》:“凡事相及为预也。”
[52]知其要者,一言而终: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楼主 春风秋水  发布于 2018-02-21 19:16:33 +0800 CST  

楼主:春风秋水

字数:28637

发表时间:2018-02-19 03:20:2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22 09:30:43 +0800 CST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