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阴宅风水的传说


贵神与金甲神在云端对答之言,龙褒听得清楚,当即吓至魂飞魄散。为了保存父尸,便立即跪在地上向空遥拜贵神,叩头请道:(先父骨即已安葬于此,实在不忍见父墓惨遭雷电轰毁,万望贵神手下留情,只要能保存父墓,情愿以己代父遭雷轰之苦。)

金甲神亦从旁替龙褒说情,贵神沉吟半响,然后微点头道:龙氏虽累世修德,但其福德尚不足以享用此吉穴。现在姑念龙褒纯孝,姑且容许其继续享用此地!等三年后再处置吧!停了一会,继续说:龙褒情愿以身代父,孝感动天,可免受雷轰之苦。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0:45:00 +0800 CST  

龙褒听了贵神此言,大喜过望,忙向贵神跪拜叩谢。

自此以后,龙氏一门子孙,也代替由科甲入仕,功名不替。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0:50:00 +0800 CST  

佳穴留于有缘人,这种观念深入民心,许多与风水有关的民间传说,易把人与地的缘分,说得出神入化,有缘的,必定会相缘巧合获得福地;无缘的,虽千方百计追求,仍是阴差阳错失之交臂,种种变化得失,民间传说中描述得光怪陆离,令人叹为观止。

先举一个无缘享用佳穴而失之交臂的例子: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0:52:00 +0800 CST  
顶起,各位朋友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0:53:00 +0800 CST  
没人捧场无甚动力。。。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0:55:00 +0800 CST  

相传宋代著名地师赖布衣的父亲精通风水,物色了一大发富贵的佳穴,名为(斑鸠落田阳)。万事准备妥当,择定良辰吉日安葬。一切均顺利进行,谁知正在下葬之际,有一随行仆从急闪到无人之处撒尿,却不料突然山摇地动,旋即停止,一行众人均感愕然。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1:00:00 +0800 CST  
赖父颓丧地解释说,这穴名为(斑鸠落田阳),主要因为山形活似一只在田野栖息的班鸠,仆从在下葬时撒尿,野性急的斑鸠,一惊之下便立即振翅高飞,刚才的山摇地动,便是斑鸠飞走时所造成的。现在斑鸠飞去,佳穴的元气便消失了大半,如此失之交臂,大家只有懊恨地叹息是天意的安排,来自我开解了!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1:42:00 +0800 CST  
现在又举有缘的例子。这类例子多至不胜数举,甚至连明代的开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亦牵涉在这类传说中,而且史书亦有记载,其真相耐人寻味,故此特别提出来说说。

清代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卷一曰:甲申(西元一三四四年),泗大疫,父母兄及幼弟俱死,贫不能殓,草葬之,仲(二兄)与太祖升至山麓,绠绝,仲还取绠,留太祖守之,忽雷雨大作。太祖避村寺中,比晓往视,土坟起成高陇,地故属乡人刘继祖,继祖异之,归焉。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1:45:00 +0800 CST  
据这段记载,朱元璋幼时,居住于泗州,家境贫困,有一年,泗州发生瘟疫,父亲,母亲,长兄及幼弟俱因而病死,家贫无以为殓,朱元璋与二哥便只得用草把尸体包裹,用担挑抬往山上草草埋葬。但半路抬至山腰,系在挑上的绳索突然折断,尸体随而坠地,无法继续前进。在这种情况下,兄弟二人商议一番后,决定由二哥折回家中取绳,而朱元璋则在尸体旁边守护。

奇事就在朱元璋独自守护尸体之时发生,突然山上雷轰电闪,狂风暴雨,朱元璋浑身湿透,非常狼狈,急须觅地躲避风雨,因为独力无法抬动尸体,只得把尸体留下,独自觅地避雨。及至风雨过后,重回旧地寻觅尸体,却不断已失踪影,而原来放尸地点,本是平地,但现在已隆起成坟。大概是在风狂雨暴之际,不知如何,泥土把尸体掩埋,形成一天然墓穴。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1:46:00 +0800 CST  
这地本属乡人刘继祖所有,按理,刘继祖可要求朱元璋把尸体掘出移走的,但他觉得朱元璋亲人的尸体竟然会如此神差鬼使地掩埋,必是朱家与此地有缘,于是便条件地把这块山地送给朱元璋。

据地师说这地,是发帝王之地,故此朱元璋得此风水地后,便由穷不聊生的流浪小子,摇身一变而为九五之尊了。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1:51:00 +0800 CST  
若是真有其事,不由人不叹服风水的玄妙。为了求证此事的可靠性,便翻检其他有关史书。结果发觉清代陈鹤的《明纪》对此并无片言提及,而同代张延玉的《明史》则有简略记载,但并未有提及风雨中泥土埋尸之事。《明史太祖本纪》载曰:(至正四年(西元一三四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因为《明史》是清代官司修的史书,故此可能对明太祖的生平事迹有所改削,但翻阅明太祖亲撰的《御制皇陵碑》,发觉亦未有提及风雨中泥土埋尸之事。
《御制皇陵碑》载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史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即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穰,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淹三尽〉

这是明太祖自述身世的文献,并未假手他人代笔,原因是他认为(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既是太祖手笔,其可信性自必甚高,但文中并无提及风雨中泥土埋尸一事,相信《明史纪事本末》所载是喧染附会而成的。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1:52:00 +0800 CST  
窗外雨一直下,继续更新,。。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16:14:00 +0800 CST  
皇陵风水起纷争



提起朱元璋父亲的墓,便要谈谈皇陵。

皇帝的墓才能称为(陵),例如〈(轩辕)黄帝陵〉〈秦始皇陵〉,唐高宗及武后合葬的〈乾陵〉,宋太祖的〈永昌陵〉,明太祖的〈孝陵〉等等。其他名人的,也只能称为〈坟〉或〈墓〉,例如,〈孔子墓〉、〈王昭君墓〉、〈永泰公主墓〉、〈岳鄂王(飞)墓〉、〈苏小小墓〉等。
楼主 u_100487591  发布于 2016-01-26 20:09:00 +0800 CST  

楼主:u_100487591

字数:7372

发表时间:2016-01-23 11:32: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1-26 20:10:46 +0800 CST

评论数: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