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不灭》群雄争霸,妖魔狰狞,魏晋风骨,剑仙纵横~!

第二十八章 山王登比

偈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⑵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於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⑶

轩辕博从来没见过看经这么快的人,心想:“就是佛图大师看经,也是细嚼慢咽的参阅,这位看这么快,能看的进去吗?”想到这有点忍不住,不由得上前劝道:“道安师父,此经意味深远,还需细看才好,不必着急。”

道安和尚正看得入神,突然听轩辕博如此说话。心下亦知其意。只见他笑道:“阿弥陀佛,多谢轩辕施主,并非贫僧看经过急,因我机缘巧合之下在太行山中得了一种丹药,此药服用后能使人于短时间内记住所看过的一切东西,并且终身不忘。我刚才服了一粒,故此才能如此快速的观看此经,眼下就是想先背下来,等以后再慢慢细参。”

轩辕博闻得有如此灵药,顿时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他想到自己虽然脑子好用,但是若是讲究背下来一整本厚书,也实在是工程浩大。而佛图大师曾告诉他,这舍利子跟着自己的时间已经不长了,若是此宝自动消失,那再想看些中土没有的经卷。真是势必登天。此刻他见道安和尚阅读的如此快速,并且能终身不忘,不由得心中渴求,眼神里不由自主的就带了出来。

道安和尚见轩辕博如此表情,知道对方心意。当下取出一颗药丸来说道:“施主对贫僧有施法之恩。我无以为报,我本得了两粒灵药,刚才服用了一颗,此处还剩一颗,这就赠与施主。请施主万勿推辞。”

轩辕博见道安和尚当面赠送如此宝贵的药,实在感觉受之有愧。客气的推辞了两句,但道安和尚意思甚定,加上自己又确实想要一粒,当下便谢过了道安和尚。接过药来。当场服下,与道安和尚一起看起经来。

轩辕博看经久了,对一切经典都有好感,再加上佛心舍利子跟随自己有几年之久,故此也了解众多经典的内容与高下分别。虽然他也只是看了小小的一部分,但是他大多都是捡着最上乘的看,所以他深知几种经中王者的名号。

而此刻叫他于万千经典中挑选一本作为终身记忆,他则毫不疑迟的挑选了《楞严经》,只因此经上,有各种对世间万物万法成因的解说,还有修行方法层次,和各种魔怪试炼的详细介绍。更有万咒之王楞严神咒在内。可谓王中之王,尊中之尊。虽然还有几本经典与此经一样,都是王者金卷。但是楞严经对修行的作用确是最为广大。

他看过汉末吴国武烈皇帝孙坚帐下博士,翻经大师优婆塞支谦所翻译的《法尽灭经》。经文中细说末法时节,佛法灭尽时天下惨状。其中于诸般佛经正法中,《法尽灭经》经云:“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

所以轩辕博知道。《楞严经》代表佛门正法,尤其宝贵。故此法兴时《楞严经》出现在世间上的时间最晚,而法灭时《楞严经》又是最先被灭的。其经卷存在于世间的时间最短。此经被一切诸魔之所恐惧憎恨,而欲灭之而后快。而到那般时节,世间若是还有一人能受持楞严经,则正法不灭。

而此刻这楞严经乃是中国所未有的经卷,若不是得了佛心舍利子,自己根本就无法参阅。可谓弥足珍贵。且轩辕博此人之心量又尤其远大高傲,他心中思维:“天竺国还有没有这部经书我不知道,但是在中华之地只有我有,所以只要我轩辕博还能受持此经,正法就不从世间而灭。故此,只要我轩辕博还活一天,老子就是君临天下,威震诸魔。”

古风云:

劝君莫惜摩尼珠
受用欢愉古难足
劝君当爱一义法⑷
能超三界见真如
金樽高爵顷刻尽
红颜玉骨等时枯
何如修成无上位
永恒不动赏毗卢⑸
当求世间深妙理
大善知识紧怀逐
君临天下无极业
威震诸魔宇宙殊

轩辕博想到这里,不由得心情震动,怀着这样的心情,开始背诵《楞严经》。只是他看经的速度,比起道安和尚来说,要慢了不少。所以他直把药力耗完之时,才堪堪看完了《楞严经》再伸手去拿法华,华严,涅槃等诸经时。发觉药力已然不在,一篇也记不住了。

轩辕博叹息一声,暗道可惜。停止看经,反观旁边的道安和尚,只见这位看经也真快,竟然把那比《楞严经》还要厚的多的《华严经》都看完了。此刻正在思考经义。轩辕博心中方定,又想起了比试之事。

于是走近道安和尚道:“道安师父,你看见了多少卷《华严经》?”

这句话就有玄机,暗含着比试。因为传说那《大方广佛华严经》乃是释迦牟尼佛刚成佛时,于二七日以其本尊毗卢遮那佛的形态,为法界上位菩萨所讲说的经典。由于是专门为菩萨众所讲说的。故极尊极贵,超世间一切经文。

有华严赞⑹为证:
华严海会。舍那如来。莲华藏海坐华台。
诸佛叹奇哉。万象昭回。幽暗一时开。

又传说此经被记录下来后,流传到龙宫之中。后来龙树菩萨游于龙宫宝藏。发现这部无上经典。便借阅参详。并想把经书传到人间,由于此经分为上中下三部。

那上中两部之中颂数品数浩大,非凡力所能受持,故隐而不传。龙树菩萨无奈,遂以甚深智慧,只把下部背诵出来,流传于世。而光那下部,传说就有十万偈,当真是浩如渊海。虽然晋时,此经在中国已经流失,但是传闻在西域天竺等国还有保存。⑺

而那佛心舍利子,是随着人的福缘根器所自动出现各种经卷品数。所以有时候同一部长经,谁和谁看到的经文多少都不一样。轩辕博在佛心舍利子中,能看到下部华严九十九品⑻。自思后世中除了龙树菩萨,已经没人能比自己阅读到的品数更多了。故此要和这道安和尚比上一比。

道安和尚不知详情,此刻见轩辕博发问,以为是要和自已探讨法义,故此高兴的惊叹一声道:“此经果然名不虚传,以前传闻我中国曾有两卷,可惜已经流失,没想到在此能看到一百二十品,真是不虚此行。”

“一百二十品???”轩辕博闻听大惊。心想这道安和尚也太厉害了,莫非已经超出了人间限制,读到了中卷不成?

轩辕博虽然事业不大如意,但是却时常自负道:“虽然自己亦有过失,但更多只是时运不好罢了。若是论起知识和见解,同龄之人应该无出其右。”

更他兼头脑聪明,广览多读,且多年吃苦,深解人生。平日与人清谈辩论时,哪怕是白须老者,也未必有他见识。不想此刻竟然被一个比自己还小个四五岁的人给超越了过去。顿时使得轩辕博摇头叹息,始知小视了天下英杰。

古风曰:
昔日孤高自傲身
小视天下无等伦
今朝华严询品卷
始知学浅不如人


注释:


⑴此偈语出自《楞严经》

⑵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宣化上人云:【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两句偈语是赞佛赞法。“妙湛”是赞佛的法身遍满一切处,经上说:“微妙净法身,湛然映一切”。“总持”是赞佛的报身,报身具般若妙智,如陀罗尼,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 “不动”是赞佛之应身,应众生之机而现身度之。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随机应现,能应种种身,但本体不动,在不动道场而教化众生。“尊”是佛之名称,即世尊。 【首楞严王世稀有】:“首楞严王”是赞法。首即第一,楞严大定,究竟坚固三昧之王。这定是诸定中之王,能统百千三昧。“世稀有”是赞佛赞法。这楞严大定是难逢难遇,世间所少有的。这两句偈语是赞佛赞法的。出自《楞严经浅释》

⑶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宣化上人云:【舜若多性可销亡】:舜若多,上文译作最初解,这里译为空性。解为:纵使虚空之性可以销灭。 【烁迦罗心无动转】:虚空怎能销亡。纵使能销亡的话,但我此坚固真心是不会摇动的。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烁迦罗译作坚固。出自《楞严经浅释》

⑷一义法:意为:第一义法。为佛学最深最本源之法,故称为第一义法。楞严经即是第一义法第一义经。

⑸赏毗卢:欣赏毗卢遮那,意思就是了解佛的一切。

⑹华严赞: 在华严经古本中,附带很多华严赞,这是最初的一篇赞语。

⑺此处为法藏法师《华严经传记》所载。文中言“传说”二字,按照文中的意思,估计就是轩辕博听佛心舍利子说的。

⑻华严九十九品:华严经译本分:八十华严,六十华严,四十华严等翻译本。内容多少不一。想要读完世界上现存的所有华严经内容,据弘一大师说,读《华严经》最好将《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结合起来读,《八十华严》读到五十九卷时,就开始读《四十华严》,故此完整的华严读法应渉阅九十九卷方才圆满。

⑼无等伦:指轩辕博自大,认为世界上同龄之人没有能和自己相提并论的,没有能与自己相等的。又引申指看过高义深法之人,几乎是没有人可以相抗衡的,不博览群书,不喜爱高论。是没有这种资格和见识的。所以反方面也说出轩辕博自傲的来源,是因为接受了许多人所不知的精义知识。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06 22:32:00 +0800 CST  
第二十九章 舍利归空

轩辕博正在惭愧感叹之时,一旁的佛心舍利子,却发出了柔和的光芒。其光清凉慈祥,仿佛大佛之手,抚摸着轩辕博的头顶,轻轻安慰着他。紧接着佛心舍利子腾空而起,急速的飞向了西方天际,犹如电光划过。顷刻之间便消失在了天空的尽头。

诗曰:
佛名善逝不常留,恰似优昙顷刻收⑴
世事无常皆电闪,当从法理探根由⑵

轩辕博和道安和尚看的目瞪口呆,眼睁睁的看着舍利子腾空飞走,惊得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而轩辕博感触尤其巨大,虽然他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但是这一天来时却依然给他巨大的心灵波动,失去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往前踱了两步,向着佛心舍利子远去的天际伸出手来,仿佛要像以前一样把舍利子召回手中。可是手中却空空如也,那温润的感觉却再也抓不住了。

轩辕博紧咬牙关,热泪却从眼中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想到自己自从离家之后,便孤苦一人,行事一事无成,身边尽皆逆境,一切亲友无能相帮。

唯独这佛心舍利子对自己不离不弃,于最危难之时出现在自己身边,犹如导师,好似慈父,赐予自己无上秘典,静静的解答着自己的一切问题。

虽然自己总是贪玩,但是这舍利子却从没有责骂过自己一句,反而默默的陪伴着自己,度过酷暑严寒,春夏秋冬。使自己由弱小,又重新变得坚强起来。

就在最后的一个月里,还在不断的给自己帮忙。不但给自己看了最后一部经书,又帮忙将楞严经印在了自己的心中。最后又借道安和尚看经之举,教给了自己要时常惭愧小心,莫轻天下之人。并在柔和的安慰了自己之后,才腾空飞走。

故此轩辕博凝视着西方天际尽头,一语不发。丧失良师益友,这怎能不令人感伤……

那道安和尚见轩辕博如此,于是也不再说话,低下头来默默地念诵着佛号。

良久轩辕博才舒缓了过来,笑着看了看道安和尚道:“佛图大师早就预言此宝要离我而去,不想今日依然没有控制的住心态。叫道安师父见笑了。”

道安和尚看着咬牙微笑着的轩辕博,那笑脸上依稀可见方才流出的两道泪痕。感受着轩辕博这股走失亲眷,还要强自欢笑的狠劲儿,不由得使道安和尚心中一叹,竟然无从劝慰。

强者不需要怜悯~!

铁骨架铜颅,强行志气殊⑶
逢灾仍笑傲,落难亦谋图
狠起千神锢,狂发万鬼屠⑷
刀劈心血溅,绝技世间无⑸

道安和尚清了清嗓子,把话题岔开道:“轩辕施主,接下来你打算如何。”

轩辕博用手揉了几把脸这才说道:“佛图大师当日指点我去卧佛山三教堂,并有一封书信令我当面递给三教堂三位堂主,再者令我于路上寻觅道安师父你。一者口传大师之语,二者请道安师父参阅佛心舍利子,现在道安师父已然找到,舍利子也参阅完毕。我想接下来在下也要上路了。道安师父也请赶往梵音寺挂单,等我从三教堂回来后,再去寺中探望。”

道安和尚点了点头道:“也好,我知三教堂离此还有二三十里远近,轩辕施主还需快些行走,才能赶在日落前走到。”

轩辕博听言算了下时间和路程,感觉果然如此,虽然天上太阳很高,但是算算时间却不是非常充裕,于是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在下就告辞了,道安师父,保重。”道安和尚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也道了声保重。便与轩辕博在树林中分别,各奔前程。

巍巍的卧佛山看起来是一尊近在咫尺大佛,然而那大佛却实在是一座远在天边的大山。故此,表面上的近在眼前,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错觉。而轩辕博就在这种错觉下,又奔出两个多时辰。直到太阳西坠之时,才堪堪赶到卧佛山脚下。

他手搭凉棚四下打量,发现四下并没有什么人家。那三教堂又不知道建何地,只听说是在山脚之下。而自己初来乍到,道路不熟也不知道到底走错没有。

故此轩辕博便在大山之下,开始转圈寻觅,不过此地甚大,急切之间难以遍寻。眼看着天色越来越黑。狐獾之属纷纷出洞,更有归鸦夜啼,灵猿哀鸣。把个轩辕博吓的几乎心都要跳出来,再想转身返回,却发现已然转向不辨南北。

好险地:
但见山路崎岖,顽石林立。山路崎岖,高低错乱难行走。顽石林立,尖利突棱易伤身。天色漆黑,夜枭怪笑惊人胆。树从昏暗,老猿哀叫断心魂。群豺睁绿眼,孤狼啸月空。狐狸拾衣学人语,饿鬼刨坟啮骨虫。正然是:求佛不见迷魔地,眼看性命等时倾。

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只见路上有一光影缓缓飘来。这光影忽闪忽闪的,左右摆动,好似鬼魂夜行,只看得轩辕博头皮发麻,虽说他从小就听说过不少妖魔鬼怪的故事。再加上这些年天下大乱,到处死人。奇闻怪事更多十倍。

不过这些故事,要是放到以前,和亲人朋友在一起讲论的时候,虽说害怕,却是兴奋刺激居多。但是此时此刻,眼前真真的看到这般怪事,早吓的他魂飞九天。

好在他正值壮年,血气方刚。又饱读经书,见过世面。此时把心一横,双手成爪,就要厮杀。不想他刚摆好架势,就听那光影先说话了:

“前边是什么人?”

轩辕博一愣,收起身段,试着搭腔道:“我是过路的客人,你是谁?”

只见那光影好似松了一口气,答话道:“我是三教堂的道士,正要回观,此刻天色已晚,山中多有虎狼走兽,施主孤身一人,不如来我三教堂住上一夜,明日再走吧。”

轩辕博闻听是三教堂的人,这才放下心来,走了两步,走到光影之前,细看之下。发现什么鬼魂~?原来是那道士手里提的个灯笼而已。那道士走路之时,灯笼左右摇晃,倒像是鬼魂飘摆一般。

轩辕博擦了把冷汗,对道士施礼道:“这位道长,在下是常山郡人士,受人之托,特来三教堂送信与三位堂主的。不想道路不熟,以至迷路。能够偶遇道长,真是我辈之幸。”说罢又施了一礼。

这道士听说是给三位堂主送信的,不敢怠慢,急忙打着灯笼在前引路,又走了一个多时辰,这才终于将轩辕博带进三教堂。

这道士先是把轩辕博带到一处禅房,问过轩辕博姓名后,便让他先休息一下,然后自去禀报三位堂主。

轩辕博走了一天,又累又饿。刚想休息一下,然后去讨点斋饭充饥。没想到刚刚想到这里,就有一个僧人进来给他送饭。轩辕博大喜,道过谢后,抓起饭菜就往嘴里倒。正吃的高兴的时候,只见刚才那个送信的道士走了进来,对轩辕博稽首道:“轩辕公子,三位当家的有请。”


注释:


⑴善逝:为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意思是善于消逝,不能常见。优昙:即优昙钵花。《慧琳音义》卷八“优昙婆罗花为祥瑞灵异之所感,乃天花,为世间所无,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⑵世事无常皆电闪,当从法理探根由:指万法无常,事物生灭如电,一切难以留恋,所以智者应该在法理上下功夫研究才是正道。

⑶强行志气殊:《道德经》云:强行者有志。

⑷狠起千神锢,狂发万鬼屠:譬喻也,神比喻善,鬼比喻恶,都是心中的念头,都要控制的住。

⑸刀劈心血溅:隐语也,指“忍”字。拥有忍耐功夫这种绝技的人,才能超世间。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08 12:28:00 +0800 CST  
第三十章 抱犊上院

轩辕博摸了摸肚子,站起身来跟着这个道士一路赶往后殿。在路上,轩辕博分明听见了许多三教堂子弟在念诵不同的经典,有些是佛家的,有些事道家的,还有些儒家的。真真的是个三教集合地。果然不愧为三教堂之名。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后面一处偏殿,那道士把轩辕博带到殿中。向上施礼道:“轩辕施主到。”

轩辕博顺着目光往上瞧时。只见殿中并排有三个蒲团,蒲团之上,并排坐着三个中年人物,一个是位僧人,生得方面大耳。异常雄壮。第二个是位道士,只生得仙风道骨。面如冠玉。第三个是位儒士,只见其容颜肃穆,举止端庄。

轩辕波看罢多时,上前行礼道:“三位堂主请了,在下奉佛图澄大师之命,送来书信一封,请三位堂主阅览。”说罢从怀中掏出信来,往上呈递。

只见带轩辕博来的那个道士,急忙接了过来,送到了三人面前。本来这三个人以为是一般信件,没有当回事。但是听到是佛图澄送来的,纷纷吃了一惊。只因佛图澄在北方地界,名望太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故此不由得不敬重三分。

只见那个僧人伸出双手,接过信件来,只看了一眼,并未开启。反而回过头对着那送信的道人说道:“你先出去把,我们和这位施主有话要说。”那道人闻听向上施了一礼,赶忙倒退出去,并将门带住。

轩辕博在一旁看得疑惑不解,心道这三教堂什么规矩。莫非送个信还要审问审问不成?他正胡思乱想之间。就听那个僧人念声佛号,指着一旁的蒲团道:“阿弥陀佛,公子请坐。”

轩辕博闻听,连忙施礼道谢,跪坐于前。他刚坐好,就听那和尚说道:“轩辕公子,此信是佛图澄大师亲自写的吗?”

轩辕博答道:“正是,那信封上有佛图大师的落款,师父您可以查看一下。”

只见那大和尚哈哈一笑道:“不错,贫僧刚才已然看见,确实不假。”

轩辕博奇怪道:“那三位因何不拆开看看?”

他刚问完,只见那和尚摇了摇头道:“此信不是给我们的。”

轩辕博闻言更加奇怪道:“此话怎讲?”

就听这和尚答道:“这封信,是送给三教堂上院的,我们现在的地方,是三教堂下院,所以没有资格看这封信”

说完后那和尚拿出信来,指了指信封上的文字道:“公子请看,佛图澄大师已经写的明白。”

轩辕博瞪眼看去,只见信上果然在三教堂三个字后边,写了上院两个字。话说这封信在轩辕博手里已经一个来月。信封上写的什么他早就能背过。以前一直以为,这上院两个字,是客气话。没想到这三教堂居然还分为两处,此事倒是新鲜,因为方圆几十里只听说过一个三教堂,从来也没听说过这庙观还有上院。

他正胡思乱想之时,只听那大和尚又问道:“轩辕公子,佛图大师写完这封信后,还有什么话说吗?”

轩辕博想了想道:“并没有说什么,只说让我亲手交给三位堂主。”

他话音刚落,只那大和尚身边,一直没开口的,那面如冠玉的道士问道:“此话当真?公子没记错吗?”

轩辕博一怔,道:“没记错,佛图大师就是这么说的。”

闻听轩辕博如此讲话,只见那一僧一道一儒,互相对视了一眼。那大和尚又开口道:“好吧,那就这样办吧,明天我们带你去上院见三位堂主。”然后看了一眼那肃穆儒士道:“师弟,你就跑一趟吧。”

那儒士闻言答了一声:“好。”然后马上闭口,并不多说其他任何话语,显然是惜字如金。

轩辕博见对方三人商量已定,急忙问道:“三位堂主,不知道这三教堂上院所在何处?”

只见那大和尚走到轩辕博身边,把信交还给他后,神秘一笑道:“你明日便知。”

第二天,旭日初升,晴空万里。轩辕博洗漱已毕,吃过早点。就被三教堂的道士带到大殿。只见大殿之上三个堂主就和昨夜一样并排而坐。轩辕博施礼过后,被赐于一旁落座。这时就听那大和尚说道:“轩辕公子,信带好了吗?”

轩辕博拱手施礼道:“大师,已经带好了。”

只见那大和尚笑了笑道:“不必客气,没准过了今天,我们的关系就更近了。”

轩辕博听言纳闷,刚想问问是何意思,只见那大和尚指着左边的儒生又说道:“一会由我这位师弟带你上山,他叫张慎,字简之。你可以管他叫张兄。”轩辕博一听心中暗笑道:“这个名字起的真是名副其实,昨晚上我便看出来了,这位果然是又谨慎又简单。”

然后又指了指右手边的道士介绍道:“这位也是我的师弟,道号悟玄子。你也可以叫他悟玄道长,或悟玄师兄。”

最后这大和尚用手一指自己的鼻子笑道:“贫僧我虽然痴长几岁,但是在我们师兄弟三人中,最没出息,法号:“无嗔”轩辕老弟你怎么随便,就怎么叫吧。”

轩辕博见这大和尚介绍三人姓名法号,连忙再次施礼。他见这和尚洒脱。另外两人也并非难相处之人,便一并以师兄称之。

那儒生张慎点了点头,照样默不作声。而道士悟玄子则是客气了几句。无嗔和尚最为热情,哈哈大笑的应了下来,只见他还要说点什么时。

张慎起身道:“师兄,师父传讯,命速动身。”

大和尚无嗔一听,用手拍了拍脑袋道:“是了,今天还有事情做。师弟一会就麻烦你了。”

那张慎也不多话,点了点头。显然是能省就省,能简则简。

无嗔和尚又嘱咐了几句,挥了挥手,就命张慎带着轩辕博上路。轩辕博跟在张慎身后,又一路穿过三教堂下院。昨夜晚间他没看清,白天一看。只见此地环境清幽,殿宇层列,栏循池塘,花木奇雅,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而且一路看去,到处都有僧道儒者,这些人或是讽经,或是谈玄,或是讲论经典。亦或是在假山之中静坐参修。果然是一派求学好道的景象。

轩辕博一路走一路看,被张慎带出了大门,径直往山旁边的大山行去。约莫走了一炷香的时间,两人站在了一处山的脚下。

轩辕博抬眼望去。只见此山其势陡峭,山体修直。唯有一条小路曲曲折折直通天上,中间云雾弥漫,不知山顶是何景色。

好一座高山有词赋为证:

山峰雄峻,古道悠长。山峰雄峻,百丈高崖接天起。古道悠长,三尺窄路入云端。绝峭悬直,灵猿难越愁壁陡。重障堆积,仙鹤欲飞恨雾浓。仙圣常临,夜闻顶上金经讼。凡夫远去,昼观岭下草履疏。韩信排兵曾背水⑴,葛洪炼药亦知途⑵。参芝遍生灾厄解,洞天福地古神庐⑶。

轩辕博好奇的问道:“张兄,这是什么山?”

张慎看了轩辕博一眼道:“抱犊山。”


注释:


⑴韩信排兵曾背水:韩信背水一战时,曾在附近用兵。

⑵葛洪炼药亦知途:指《抱朴子》中言抱犊山为炼药宝地。

⑶参芝遍生灾厄解,洞天福地古神庐:指《抱朴子》中言抱犊山为洞天福地之一,有灵芝生长,往山里跑可以逃脱灾兵,可以寻仙的记载。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09 11:26:00 +0800 CST  
第三十一章 登山遇险

诗曰:
昔日群魔散满天,身心颤动苦熬煎
胸怀大志坚如铁,袖纳宏图稳似山
愿感神佛得舍利,恩结贤圣种金莲⑴
既知定慧菩提道,何必登高访剑仙⑵

轩辕博曾抄录过葛洪的抱朴子,而且又在本地居住多年。知道抱犊山是有名的仙山古地。只是由于此地偏僻,更兼山路陡峭,大雾弥漫不易通行,所以只有个名声在外。谁也没上去过。他正胡思乱想之间。

只见张慎顺着山路飞速的攀爬而上,轩辕博见此,料想这上院可能在山上,因此也不疑迟,跟着张慎拾阶而上。

爬山这种事,比平地赶路更累三倍,更兼抱犊古道虽有山路,但是台阶陡峭,难以行走。轩辕博虽然多年锻炼,又年轻力壮。但是毕竟没有走惯山路,故此才爬了一会,就感觉道有些劳累。反观那张慎,简直是健步如飞,真好似山中的灵猿一般。攀爬行走,如履平地。有时候还时常停下脚步来等候轩辕博。

轩辕博看张慎比自己还大了几岁,身手竟然如此利索,快的简直骇人听闻。不禁心里也起了争先之心。一路直上,毫不休息。那张慎见轩辕博如此努力,嘴角微微一笑。但是片刻之后,又归于严肃,继续带领着轩辕博往上爬去。

这爬山之道,本属累事。若是有个人和自己边爬边聊的话,可能还不觉疲乏,但是无奈张慎此人正是个闷葫芦。指望着他来聊天解乏,简直势比登天,故此更加乏味三分。

轩辕博无奈,只得闷头攀爬,浑然没有注意到,他们二人一路向上,渐渐的进入了浓雾之中。等轩辕博回过神来,愕然发现,这雾竟然浓的有如棉絮,盘绕在自己身边。可见之处,只有几尺。上下看时,皆不见路径,只能按照脚下的台阶而进。再找张慎,已然消失在雾中,不见踪迹。轩辕博一惊,大喊道:“张兄,你在哪?”

话音刚落,只闻路径上方,浓雾深处隐约传来声音道:“一直爬….莫…山顶…。”声音缥缈不定,显然是去的远了。

声音断断续续传入耳朵,把个轩辕博气的乐了出来,心道:“这地方好,话说张兄此人本来就是少言寡语,现在更得了地利,进入雾中,竟然连这几个字也听不真了,真可谓一字千金。”

他苦笑了几声,低头继续爬去。但是还没有爬几步,心中便有不妙之感。只觉得四周居然静的吓人,一丝声音都没有,甚至就连自己的脚步声都淡化了许多。寂静的使人害怕。再加上周围的雾气着实浓烈,就好似进入了白色的黑夜一般。

诗曰:
狂心硬止最难熬,万籁无声意似焦
谁见闭关修炼者,东挠西看乱糟糟⑶

恐惧的感觉涌上心头,以轩辕博的定力,竟然也开始胡思乱想,前瞻后顾的不淡定了起来。他心中暗骂自己道:“没出息,又不是昨夜那进退不能的局面,有人领着爬山还害怕~!”骂了几句之后,果然镇定了许多,虽然心里依旧有些恐惧乱想,但是还能强打精神,再次往上爬去。

没想到又爬了一会,寂静的感觉消失了,周围突然起了声音,这声音如泣如怨,好似孤鬼夜哭,在这浓雾之中格外分明。开始之时还若有若无,后来声音竟然渐渐尖利,在翻滚的浓雾中厉声嚎叫。就好像雾中有无数鬼物想要冲出来一般。

诗曰:
道德高隆魔障高,禅机本静静生妖
心君欲进行中道,偏有邪魔闹意嚣⑷

把个轩辕博听得脸色发白,心中乱跳,喊了张慎几声,了无回应,不觉更加惧怕。但是此时,他多年修习的知识和定力发挥了作用。

一则,轩辕博坚信魔由心生,只要心中稳定外魔绝对动不了自己,故此开始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借菩萨威德以求心静。二则他知道他和三教堂无有仇怨,没有加害自己的理由。而且自己更是奉佛图澄的命令前来送信,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故此张慎也绝不会害自己。所以应该没有危险。

他打定主意,对外界毫不理睬,继续向上行去。又行了好一会功夫。鬼哭声音渐渐淡去。轩辕博刚松了一口气。刚要擦一擦汗,没想到雾中又出了变化。

此时的雾气已经浓的化不开一般,就在轩辕博身上围绕。能见之处,只有脚下一尺。就在这个时候,轩辕博竟然感觉到起风了。

先是有一阵冷风刺骨,后来风力渐渐加大,吹得轩辕博襟带纷飞,长发狂舞。直有把自己吹下山峰,跌落深渊之势。更奇的是,风虽然大。但是浓雾却丝毫也没有被风吹走,只是翻滚的更加浓烈。那阵阵鬼哭之声,也仿佛得势一般疯狂传来。在浓雾的滚动下,真好似有一群幽冥厉鬼,在拉扯着自己直入幽冥。想把自己拉下山巅,摔个粉身碎骨。

诗曰:
土坯暂定莫言真,还需外境转风轮
播扬水火将身炼,方可坚凝烁古今⑸

轩辕博骇急生怒,大喝一声道:“我乃河北轩辕博,世间一切众生,无有能立,可立,当立于我头之上者,唯除再来者⑹。我志如此,谁敢动我?”

狂吼传出,似挑怒了浓雾,激怒了狂风,惹怒了风中山鬼。霎时间,雾起,风急,鬼更嘶叫。真好似落入九幽炼狱,无量鬼众一起拥来,要把轩辕博拉扯进无尽深渊。

轩辕博大怒,重重的哼了一声。双手成爪,牢抓岩石,脚下踩定石阶,奋力向前,身体紧贴山路,毫不退缩。一心只想攀上山顶。

如此在烈风之中又行了好一阵子,突然间只见前方一亮,浓雾退散,风声全无,鬼哭消失。眼前鸟语花香,复见碧空万里。远处竟然使一片平地,只见古木青松,亭台楼阁,隐约可见。

而自己站立之处,前方不远,有一石碑,上写:抱犊山福地,三教堂洞天。在石碑旁边还有一巨大牌楼。在牌楼正中匾额上,赫然上书三个大字:“南天门。”而那在浓雾中,就不知去向的张慎,竟然笑盈盈的站在牌楼之下,看着自己。

轩辕博劫后重生般喘了口气,想了想,其实也没看见任何鬼怪,无非就是雾浓了一些,风大了点而已,自己刚才过于紧张了。想到刚才自己在风中狂吼乱喊,不知被这张兄听到没有,他偷眼看去,顿时就有些脸红。

只见张慎看着自己,突然嘴角一裂,笑了一声道:“走吧,河北轩辕博。”


注释:


⑴愿感神佛得舍利,恩结贤圣种金莲:此两句和前边都指轩辕博以前的经历,结贤圣的意思是,结识了佛图澄和四大名僧等人。种金莲是隐语,也指金丹,也指修行。

⑵既知定慧菩提道,何必登高访剑仙:讥讽轩辕博得了佛心舍利,阅读了很多稀有秘典,掌握了各种知识和秘术,但是竟然舍近求远,还要去拜访别人去解决问题。隐含着责备其懒惰不用心,学的多,看的多,但做成的事却少。定慧指,由止观运用而得定慧的各种佛门秘术。

⑶此诗指想人想要禅静专注,是很不容易的,表面上好似很安静,但是实际上心里无聊的妄想齐飞。有些人功夫不到就去闭关,结果在小小的关房里依然是四处乱看,东西乱挠。

⑷此诗为改动《西游记》中的诗词。指禅静者安静到一定程度后,初学是坐不住有妄想,高人是能看到各种境界,只要你在意或生起喜怒贪爱的话,则全是魔境。

⑸此诗指禅静者通过努力,使心里能够暂时平静不起妄想,但是其实还是不稳定状态。因为一有外面的打扰或人情世故的历练,就又会使自己迷乱,好比用土坯刚做成的器物,还不结实还需要鼓动风箱,水火磨练,才能凝实放光。譬喻人要想常静的话,内必须时常禅坐,外也要经得起外部骚扰,才能使自己内外如一,光芒流露。

⑹再来者:此处指再次转世的大修行者,和神佛圣众。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0 13:00:00 +0800 CST  
第三十二章 仙山古派


轩辕博闻听此言,顿时大窘。小脸从额头一直红到了脖子根。一手捂脸不敢正视张慎,只低声应了一声,跟在对方背后,口中小声低语道:“这话少之人果然也不是好相与的,真比话多的人还要更坏,想我这纯良之辈,今天算是彻底栽了……”

声音似乎大了点,张慎转头问道:“你嘀咕什么呢?”

轩辕博赶忙摆手答言:“没事没事……”

张慎摇了摇头,淡笑着在前引路。轩辕博捂着脸在后跟从。他们二人走过南天门顺着大路,往里行去。一路只上只见好个所在,若说山下的三教堂下院已经是人间仙境,不想此处的圣境,还要比山下好上万分。

只见沿路之上,殿台楼阁,角牙冲天。回栏雕刻,曲折婉转。即有广厦之雄伟,又有小径之清幽。此处果木滋荣,花卉芳香。苍松翠柏,树立行列,幽竹芳草,遍布周围。既有仙鹤鸿鹄,飞翔高唳,又有鹦鹉黄莺,树间脆鸣。既有灵猿麋鹿,跳跃游玩,又有青牛白羊,散漫而卧。远处更有灵泉飞瀑,从山岩涌出,化为池流。池中游鱼五色,戏于莲下。一路直上还有那无数的三教弟子,一个个或是精神抖擞,器宇轩昂。比山下人物还要俊朗十分。真是天宫盛景,不沾俗尘。有赞为证:

神仙府邸,佛圣天宫。紫气盈峰飞霭⑴秀,彩光映日伴霞升。古殿琼楼,画栋雕栏舒锦绣,新亭碧瓦,迎风近水透清明。灵猿逐麋鹿,鹦鹉逗黄莺。芝兰遍地竹篁⑵雅,松柏遮天果木荣。虹桥虚架飞瀑,游鱼倒戏长空。林荫小道,归山隐士飘然过。香漫中庭,过海仙侠磊落行。三教弟子清幽客,禅茶棋诵坐卧经。人间纵有繁华地,怎比修行乐更宁。

轩辕博一路行去,看不尽山中妙境。真不亏是仙家福地。佛门洞天。正走间,只听张慎说了声:“到了。”

轩辕博抬眼望去,只见面前是一处大殿,殿上匾额,上书三个大字:三教堂。在门首两旁的柱子之上还挂着一幅春联。上写:广运慈悲,三教原无二理。同沾雨露,乾坤共是一家。但见笔走龙蛇,可知写联人之笔力器量,绝非凡响。

他正在看时,只见张慎回头小声道:“你等候,我去通报。”

轩辕博点头称是。

只见张慎踏步走入大殿之中,不一会便走了出来,对轩辕博言道:“三位堂主有请”。

轩辕博整理了一下衣服,迈步登上台阶,走进了大殿之中。只见大殿之内极为宽广,最里边摆放着三尊巨大圣像。居中者乃释迦文佛,居右者乃太上老君,居左者乃先师孔子。

圣像前的巨大供桌上,香花缭绕,整齐的陈列着各种果品供奉。而在供桌的前边,并排摆放着三张法座。有三位高人并列而坐。三位高人之下,左右排开两列座位,不同的僧道儒者依次而坐。

轩辕博定睛观看正前方的三位高人,只见居中一位乃是一白须长眉的老僧,只见此僧举止端庄,形如松柏。位居正中。穿一领鹅黄色僧袍,大红袈裟斜披在身。看年岁已过古稀。只生得面如淡金,慈眉善目,大耳朝怀。鼻如狮子,口如仰月。脖子上一百零八颗碧玉佛珠毫光大放。真好似世间的活佛转世,西天的罗汉临凡。

再看这僧人的右手处,乃是一个年老的道士,这老道,上等的身材,鹤发童颜,身披鹤氅有如五色云霞,脚踏师子文履,头戴元始道冠⑶,金簪别顶。往面上看。只见面如明月,细眉朗目,鼻直口方,耳高过眉,一副白须飘洒前胸。手持拂尘,亚赛大罗金仙⑷降世一般。

左边的,是一位儒雅夫子,看年岁,也有六七十岁光景。身着玄端,红纹镶边。头戴玄冠,腰悬组佩。看面相,好似银盆,剑眉星目。高鼻梁,方海口。颌下无须。收拾的干净利落。浑身上下一股浩然正气,犹如孟子亲临。单手按剑,又似子路雄视。

这三位高人,一佛一道一儒。真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更兼太阳穴高鼓,眼眸中神光如电,使人不敢对视。只看这排场容貌,不用问,这就是三教堂上院的三位堂主。

古风云:
抱犊山上三教堂
佛道儒生三家扬
纳道怀虚三堂主
犹如天宝三星煌
正心诚意三经美⑸
抱一无为三花长⑹
去妄存真三毒灭⑺
囊括乾坤三栋梁
普渡众生三派法
播扬四海三灾藏⑻
若问何寻三贤地
抱犊山上三教堂

轩辕博看罢三人面相打扮,暗暗夸赞道:“先不提穿着貌相,只看这眼睛,就知道非比寻常。我闻孟子曰:观于人者莫良于眸子。看来圣人诚不欺我。”

且不言轩辕博观察这三位堂主,那三位堂主,也都在观察着轩辕博。但见眼前的年轻人。身高将近八尺。肩宽体健,举止风雅,鼻如悬胆,口若弯弓。天庭宽广,五骨如莲⑼。身着直裾深衣,青色衣缘⑽。足下长靴。头发散披身后。不拘一格。动如龙行,止如虎踞。甲如利刃,骨若金刚。然而三位堂主却发现,眉间竖纹,面有忧色。似乎事有不畅,但观其,嘴角上翘,眼神坚毅,又似能自持身心,犹见豁达。

古风云:
苍天生我在娑婆
掌丙摄寅轩辕博⑾
黑蛇临命多坎坷
四壁遮围锻心魔
手握钳锤将铁打
炼出长剑裂天罗
睥睨天下枭雄貌
袖纳乾坤笑颜多
若问我辈名和姓
掌丙摄寅轩辕博

且不说这两边互相打量,那张慎却在旁边看的发急,只见他低声咳嗽了一声,惊动了轩辕博,只见他急忙躬身施礼道:“在下轩辕博,奉佛图澄大师之名,有一封书信送于三位堂主。”说完从怀中掏出书信。双手呈上。

张慎在一旁接过,先是递给中间的老僧。那僧人看罢。又递给老道。最后则传给那儒雅夫子。三人看完之后。只见那老僧高宣佛号道:“阿弥陀佛,公子送信辛苦,不知佛图澄大师一向可好?身体如何?”

轩辕博答道:“佛图大师身体依然康健,参阅佛经昼夜不息,犹见精神。”

那老僧闻言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我与佛图大师相交于五年之前,在襄国的“消灾祈愿莲花胜会”⑿上结识为友,一见如故。不想一别多年,甚是想念。多亏小友能送书信,足慰我心。”

轩辕博见对方客气,急忙还礼道:“不敢不敢,为诸位大师效力乃是在下之幸。”

那老僧笑了一笑,不置可否。突然又问道:“公子可知信中写的是何事情?”

轩辕博老实答道:“弟子不知,亦不敢私自拆阅。”

那老僧道:“信中写了一桩美事,不知公子愿闻否?”

轩辕博赶忙问道:“是何美事?”

此言一出,但见三位堂主尽皆哈哈大笑,过了一会那老僧才继续说道:“佛图大师在信中提到,让我们三人收你为徒,每人务必传授你一样本事。不知你可愿意?”

轩辕博闻言一惊想到:“我只听佛图大师说,送信后可以化解我现在的疑难,怎么现在又改成了拜师?莫非是要出家不成?”

他想罢又施礼道:“此事弟子亦是刚刚知晓,弟子虽好三教典籍,但是佛图大师曾对我言讲,说三教堂能解我燃眉之忧。不知弟子若是拜师之后,诸位师父有何传授,使弟子得以安乐?”

他这话刚说出口,大殿之上排列的两排弟子,不由得纷纷动容。张慎在一旁气的直翻白眼,连忙暗示他赶紧答应下来,不要多问。

但是轩辕博却假装没有瞧见,他想到,如果对方没有特殊的手段,又无良策可解自己之急。那么自己又何必受苦拜师?故此依然等候回答。

只见前边三位堂主相视一笑,就听那儒雅老者道:“张慎~!”

张慎闻听急忙答道:“弟子在。”

只听那老者命道:“施展些能耐,使轩辕公子一观。”

张慎赶忙应是。

转过身来,苦笑着看了轩辕博一眼。伸出手来。轩辕博见这架势,还以为对方要和自己高谈阔论一番,以辩论折服自己。正在胡思乱想时。只见异变陡生。

那张慎手中突然出现一把利剑,剑光吞吐,剑气四射,铮铮做声。但见张慎把此剑往虚空中一扔,手掐剑诀。喝了一声:“疾~!”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2 19:23:00 +0800 CST  

注释:


⑴霭:[ǎi]云气。

⑵篁:[huáng]竹林,泛指竹子。

⑶此处穿戴,乃是道家第七品级的道士穿戴。《三洞法服科戒文》云:三洞讲法师,如上清衣服,上加九色,若五色云霞,山水袖帔,元始宝冠。皆环佩执板,师子文履,谓之法服。道士穿戴分为初入道门、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七种品第。

⑷大罗金仙:道教三十六天最高的大罗天,最高等级的神仙。也有叫大罗天仙。

⑸三经:指儒教三经《易经》《论语》《礼经》。

⑹三花: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 明 张鼎思 《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

⑺三毒: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嗔、痴。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

⑻三灾:有大小之分,小灾指饥馑灾、瘟疫灾、刀兵灾。

⑼五骨如莲:指轩辕博额头金城骨起,细看的时候,好似莲花一样有五瓣。属于相学范畴,主其人志向坚定远大,也主自负。此章包括其他人的长相,以及轩辕博的长相描述很多都是相学之论,各有所主,此处不一一细解。

⑽青色衣缘:此处为“衣饰学”范畴,意思就是衣服的边缘宽边花纹是青色的,带这种花纹的,根据《礼记》表示祖父母不全。长发先生此书,有看得见的情节,有看不见的情节,现在这就属于看不见的情节。没必要写,或者略写,或者以后才写等情节,但是不写不代表不重要,对于人物性格形成,这些情节,其实是有深远影响的。只是没必要把主角家里任何事情都写那么清楚而已。也有为人隐讳的意思。

⑾掌丙摄寅:指轩辕博初生之年,后边黑蛇,四壁心魔,长剑等,都是隐语,属于命理八字学范围。此处不便细说,但大概意思是讲其命运变化,以及性格形成的命理道理。因为轩辕博此八字很巧妙。可以以一八字代表人类无穷的事业经历,也代表弱者归宿,强者历程。所以本文前后都有反复的提起,以不同文法,不同角度来解。

⑿消灾祈愿莲花胜会:这种会,一般都是佛会为超度战争亡魂,平息世界戾气,化解灾难的法会。在民国时期也举办过“护国息灾法会”。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2 19:24:00 +0800 CST  
第三十三章 门派起源

但见此剑竟然自动飞起,犹如游龙,在空中来回旋绕。这还没完,又见张慎紧走两步,望空一跃,竟然一脚踏上剑光,御剑而起。在天上纵横驰骋,快如闪电。

轩辕博眼见如此神通,惊得目瞪口呆。眼神不错的盯着在天空中飞舞的张慎,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片刻,张慎从空中而落。一收剑芒,向上施礼道:“师父,两位师伯,弟子这样可好?”

只见那儒雅老者点了点头,着张慎退在一旁。只见那年老道士出言问道:“怎么样?轩辕公子,传授这般神通,可够做你的师父么?”

轩辕博闻言刚要点头,但是却又止住了,面带不好意思的说道:“三位大师,不知能不能再与弟子多多演说一些,令弟子也好更增了解。”

此言出口,只见两旁排坐的众弟子纷纷斥责。责怪轩辕博不知好歹。就连张慎也气的想过来踢他两脚。心里暗暗埋怨他不能抓紧机会。

只见三位堂主中。那居中的老僧又宣一声佛号,止住大众议论,对轩辕博说道:“佛图澄大师在信中言讲,轩辕公子为人谨慎,此刻一见果不其然,也罢,我观你今日甚为劳累,就在山上住下,叫张慎给你介绍一下我们派中的情况,你明白之后,再做决定也不为迟晚。”

御剑飞空莫做真,当从大事定乾坤
若无妙道长生法,搅海移山亦化尘⑴

轩辕博脸一红,也知道自己似乎有点不识抬举。于是急忙应是。还想再解释几句。不料那老僧却是笑着摆了摆手,着张慎把轩辕博领出大殿,准备住处休息。

轩辕博再施了一礼,跟着张慎出了大殿,一直走出老远,张慎这才停住脚步,埋怨道:“你这老弟,平时看起来挺聪明的,如何今日这般短视?三位堂主何等身份,此刻又是何等机会,竟然还不速速把握。若不是佛图大师的面子,换了旁人,哪怕是手提千金都换不来啊。”

轩辕博吐舌一笑道:“我也知道机会难得,只是想多知道一些三教堂的授业情况而已。不自觉多问了几句,好在三位堂主并未动怒,张兄,您好人做到底,就给小弟细讲一讲吧。”

张慎无奈苦笑,点指了一下轩辕博。摇了摇头,带着他找了处凉亭。等二人落座在亭中石凳之上时,张慎这才开始,对轩辕博讲述三教堂的情况。

三教堂,位居太行山脉,常山郡地。下院在卧佛山下,只是一个选拔门人弟子,和收摄俗世门徒的地方。

真正威震天下的三教堂上院,则在抱犊山上。此地不但是剑仙的集合之地。更扬名天下者,则是因为,此地乃是佛道儒三教并存的,教化之堂。在三教堂中,那主持佛道儒三教的三大堂主,尤为天下众多高人所称道。

头一位佛门大堂主,乃是春秋人士,传闻本为东周时,周敬王姬匄时生人。于今已有八百余岁年纪。人送外号:不坏佛尊。僧名:法空长老。

这长老,以前亦为剑仙之流,行侠仗义,游览天下。汉明帝永平七年,明帝夜梦金人。佛法东移。正巧此时他游经洛阳,于白马寺游玩之时。闻大月氏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⑵二人辩论佛法,讲解《四十二章经》,他听闻之下,心开意解,恋慕渴仰。

遂于白马寺落发出家,研习佛法。法名法空。此时他已有五百多岁年纪。后来法空和尚潜心佛法,神通大成,便又游历天下,传扬佛法,时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北匈奴屡犯我境,东至渔阳,西至玉门。黄河之北,尽皆遭难。

明帝使窦固⑶北击匈奴,两厢大战,匈奴败北。窦固帅兵至天山,复通西域。法空长老哀悯边民,沿河行化,救度众生。不想走到黄河岸边,见一恶龙兴风作浪,为害人间。

此恶龙因战事之乱,经常出没黄河沿岸,吞噬百姓,掀翻船只,无恶不作,死者无算。法空长老慈悲苍生,与其争斗。那恶龙本为一条金龙,最善撕咬,善能驱水。

不想法空长老施大法力,于虚空中盘坐。那金龙爪牙并用,水箭狂喷,皆损坏不了法空长老,一根毫毛。终于被法空长老收服。而此一战,传遍天下,被人称颂。因为其大战恶龙之时,体如金刚,以金龙龙力尖爪皆撕咬不动。因此天下高人便联名,送了法空长老一个,不坏佛尊的美称。

诗曰:
我乃佛门不动尊,降龙灭害定人心
金刚护体凭持戒,外相安能坏此身⑷

第二位道门二堂主,乃战国人士,周天王姬骄时生人。于今也已七百余岁。人送外号:不老仙公。道号:清虚子。

清虚子善习黄老之道,最能保身养生。不但道法通彻,还于种种五行之法,飞遁之术,练得炉火纯青。

昔日汉武帝征和元年,武帝于建章宫,见一男子带剑直入龙华门。疑是歹人,故命人追捕。不想此男子竟然弃剑而逃,追捕不及。武帝震怒,将掌管出入之门侯处死。不想此事未了,朝野内外也开始动荡不安起来。

先有阳陵大侠客朱安世,以武犯禁。被丞相公孙贺追捕,朱安世反而在狱中上书,揭发公孙贺之子,公孙敬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巫术咒杀武帝。次年,公孙贺被捕下狱,罪名查实。父子皆死,并被灭族。且牵连皇后卫氏宗族,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及其卫青长子卫伉,全部被杀。

国家方乱,此时天下妖人,方士神巫,亦多集于京师长安。因武帝年迈,又贪美色。故此后宫嫔妃,多亲近巫女,习学巫蛊媚术。在宫中各个屋内,皆置木人,每日祭祀。

后因后宫不睦,嫔妃嫉妒,轮番告发对方咒杀武帝。引得武帝大怒,血洗宫中,宫女嫔妃,连同大臣,牵连数百。

本以为此事至此终了。不想从此之后,宫中怪事连连,先是武帝一日白天小睡,梦数千木人,手持棍棒共击帝身。武帝豁然惊醒,自此精神不振,身体衰退。更有逆贼江充唆使胡人巫师檀何言称:宫中有蛊气,若不除去,陛下性命堪忧。

武帝便命江充为使,彻查此事。江充得便乱用刑法,官吏百姓畏惧酷刑。互相指认。全国因此而牵连者,数十万人。江充伙同宦官苏文同谋,就连东宫太子,皇后卫子夫亦被牵连。

当时长安城中诸般妖人,亦纷纷乘势作乱,借此习练妖法,争权夺利,扰动京师。时清虚子游方至长安城内,见此事动乱,黎民涂炭。遂大施手段,与妖人斗法。击退巫、蛊、媚、鬼、幻、妖。六派妖人。

并怜悯太子皇孙冤死,亲自去宫中与武帝讲道,此时正逢壶关三老令孤茂,郎官田千秋等人连番上书武帝,为太子鸣冤。清虚子借此机会,于武帝之前宣讲天心正道,慈孝无为,并演练神通。

武帝幡然醒悟,为太子报仇,诛杀江充苏文等辈。后闻清虚子乃战国人士,年已数百。武帝惊叹,遂御笔亲题:不老仙公。赠予清虚子,并封清虚子为国师,又赐清虚真人之誉。清虚子辞而不受。只携不老仙公之御笔,隐遁而去。

诗曰:
余本长生不老仙,无为清净隐凡间
匡扶社稷妖魔惧,功就辞国把性安⑸

第三位儒门三堂主,为战国周显王时人士,于今也有将近其七百岁年纪。人送外号:浩然一气冲霄客。又号战夫子。复姓端木,双名长春。字:凌然。

端木凌然自幼曾有奇遇,受异人指点。练成长生之术,归身剑仙之流。只因心怀天下,爱习孔孟之教,故此发愿身担儒门。

早年之时,阅读《论语》闻书中:三人行,必有我师。之言。心中大悦。从此遍访天下高人,切磋武艺,习学术法。

至秦始皇时,天下动荡不安。始皇内平六国,外攘四夷,杀人如麻。暴骨长城之下,头卢相属于道。无一日不征战,无一日不用兵。

秦皇三十四年,因法家李斯⑹上书,始皇帝焚书坑儒。杀方士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发隐宫、徒刑七十万人造阿房、骊山宫陵。故此正气覆灭,天下大乱,妖人辈出。有五大妖人出世作乱,人称“暴秦五魔”。

五大邪魔趁始皇病死,陈吴刘项四路反王,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后裔起义之机。招收同党,霍乱天下。欲取儒道两家而代之。不惜以邪术练法,抽人魂魄,刑毒百姓,残害黎民。

为了祭练魔道法宝,积攒怨气,往往穿梭于战场之中。以邪门术法妖物,收取怨杀之气。秦二世三年,项羽于巨鹿大破秦军,死伤无数。五大邪魔闻之大喜,动身于巨鹿兴妖,杀戮伤卒,收取煞气。

时端木凌然得到消息,为保仁义之风,除暴虐之气。孤身单剑来斗五魔。当是时也,端木凌然与五大邪魔大战七天七夜。七日已过,等闻讯前来助阵的剑客剑仙,赶到当场之时,只见五魔伏诛,端木凌然浩气冲天,血染儒袍,神威凛凛,有如天仙降世,战神临凡。故此天下高人,共赞美称之曰:浩然一气冲霄客。又送战夫子的美誉。

诗曰:
吾行至善最亲人,仁义明德助凤麟
正气浩然持勇力,好将肝胆报天恩⑺

这三位堂主,本非一师之徒。成名时间又各自不同。后来于三国之时,他们三人于曲阳境内,北岳恒山之上。参加十二年一度的“天下群雄会”之后。游玩于太行诸山之间。

瞧见卧佛山乃神修鬼铸,抱犊山更是天地洞天。而此二山相邻,更是妙绝。故此都有在此建立道场,清修收徒,广开教化之意。

他三人各怀大志。互不相让。先是辩论争斗了数日,未分胜负。后经好友调解。遂言归于好,共建三教堂。因为他们三人皆是当代超强高手,上品剑仙。又分别属于佛道儒三教传人,此刻又三教合一,因此引为美谈。天下无人不敬,这正是三教堂之来历传奇。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3 12:57:00 +0800 CST  

注释:


⑴此诗借古讽今,专门讲不要看对方说的天花乱坠,御剑飞空自己就跟着信了。就算他能移山填海,如果没有对大道的理解,和对长生解脱的修持之术。他就是在说得好,或者真有些能耐,也不要信。如今邪教大多如此,吹嘘起来毫不含糊,其实都是蹬空之辈,无有见解之徒,当有轩辕博这种谨慎小心,不了解就不信,不能解决大事就不听。这才能减少上当受骗。

⑵竺法兰,叶摩腾:竺法兰,东汉时期的中印度僧人,能熟诵经论数万章,并精通汉语,被称为天竺学者之师。迦叶摩腾 梵文Kasyapamatanga,又作摄摩腾,或称竺叶摩腾,出生代不详。中印度僧人。竺是以国为姓,摄是迦摄,即迦叶波,是婆罗门大姓。传说他仪表堂堂,颇具神采,且通晓大小乘佛教经典。据梁高僧传卷一记载,东汉明帝派蔡愔到西域求取佛经。永平十年(公元67年),竺法兰与大月氏僧人迦叶摩腾以白马驮载佛像佛经来到洛阳,此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始。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在洛阳建白马寺,竺法兰和伽叶摩腾便在白马寺译出中国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等经卷,成为中国有佛经之始,为佛教在中国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⑶窦固:字孟孙。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将,窦融之侄。永平十六年(73年),任奉车都尉,与耿秉等分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又夺取伊吾卢,设置了宜禾都尉,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最终使西域诸国重新归附。汉章帝刘炟继位后,征召窦固为大鸿胪,历任光禄勋、卫尉等职,食邑累增至一千三百户。

⑷此诗双关,表面上是写法空长老的事迹神通,其实是佛门修行之法,言要想成就不动尊业,要降龙定心,龙者,毒龙也,代表妄想。金刚之体,是持戒而得,一旦心中有了戒定,外相怎么能动摇呢~?

⑸此诗双关:面上是写清虚子的事迹神通,其实是写道家《道德经》中清静无为,保身养性之道。并能普度众生,不重权力的高人风采。

⑹李斯:法家人物,秦朝宰相,喜好刑罚,车裂而死。

⑺此诗双关:面上是写端木凌然的事迹神通,其实是写儒教之道,《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人,在止于至善。凤指孔子,《论语》有楚狂人接舆笑孔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典故。麟指圣人,《春秋》有孔子闻获麟的典故,感叹道将穷困。全诗言端木凌然这个人勇于入世救人,有报答天地万物之恩的情操。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3 12:58:00 +0800 CST  
第三十四章 古事奇闻

诗云:⑴
一阴一阳之谓道,太过不及俱失中。
道贯三乘玄莫测,中包万有体无穷。
高人未悟犹占僻,下士能明便发蒙。
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

张慎讲到这里,便闭口不言。轩辕博正听的津津有味。见张慎不言,遂急道:“张兄。何故不言?我正听得带劲~!再多说些。”

张慎白眼一翻道:“还说什么,三教堂都建起来了,还叫我说啥?”

轩辕博想了想道:“我见三位堂主座次有别,不知是何道理?”

张慎哼了一声道:“没想到你眼睛还真尖,算是有点眼力,我听以前的师兄讲,这里也大有文章。”

轩辕博勾的兴起,连忙问道:“张兄快讲,小弟洗耳恭听。”

张慎无奈,又打开了话匣子。话说三教堂刚成立之时,虽说三人各自负责各自门派,但是此刻毕竟乃是一家,而三人又都有点互不相让,想要收服对方之意。只是那时已经经人调解,如果再起争斗,面子上说过不去,因此他们三人就在其他地方下了功夫。

树立庙观殿堂,必有神像。但见他们三人施展法力,选取那山中上好巨石,分别雕刻成三尊巨大圣像。要说修建圣像本是好事,不料他们却为正殿之中三尊圣像,谁左谁右谁在中间,吵的不可开交。

三人皆欲使自家教主居于正位。故此互不相让。但是又不好意思争斗。故此运用神力暗地挪动神像,你来我往,都把自家领袖推向中间位置,将其他两教的班头往左右排挤。

三人闹了一天,到晚上也没争出胜负。不觉纷纷困顿,伏在殿中安睡。不想奇事陡生,三人居然同时做了一个梦。

他们梦见三尊巨大雕像,竟然变为佛道儒三家教主,坐在一起谈论。一个说:“这三个不肖弟子,竟然拿我们打仗,大失礼教。”一个讲:“贪欲我慢不除,难悟正法。”一个言:“我等清静无为,岂能由得弟子胡闹?”

这三家教主商量了好一会,只见老君言道:“我本居于太清之右⑵,何望复迁?仍居于此罢。”又闻孔子道:“道君昔日曾言:君子居则贵其左⑶。丘也不才,唯愿择其善者而从之⑷。”又听如来言讲:“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非内非外,亦名内外,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是故我言:佛性即是中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居中吧。”三圣言定,各居所位。

又听隐约听闻三圣商议道:“他们要是再把我们推来撞去,损坏我等身躯,该当如何是好?”

只听一圣答言:“即是如此不敬,那我等就化为尘烟随风而去吧。”

至此三圣共道:“善哉善哉,如是如是。”说罢不再言语,复归石像。

这边三家教主刚刚商量妥当,这里三人便瞬间同时醒来。互相询问之下,纷纷大惊失色。抬眼望去,只见三家教主果然如梦中所言,次序安坐。

老君居右,如来居中,孔子居左。并且石像已和大殿石雕法台融为一体。若再挪动,恐怕真要伤毁圣像了。

三人回忆起方才梦中所言,各自惭愧,同时跪于三教圣人坐下,各自忏悔。并且商议好他们三人各自顺序,亦当参照圣人而定。

故此共推法空为大堂主。由于昔日孔子曾以老子为师。故此以清虚子为二堂主。端木凌然则居于三堂主之位。自此三家和睦,融为一家。几百年来,风雨一体,从未相离。

三位堂主也依照年龄,以师兄弟而互相称呼。并且毫不隐晦此事,常将此事教导于三教门徒,使其勿生争执,各安其道。

古风云:
诸法平等第一观⑹
妄持我慢坠金莲⑺
三教合融宗正法
万类根机自有缘⑻

讲到这里,张慎对轩辕博正色道:“所以我三教堂弟子,尤其忌讳互不相让。有损师门情谊,你若是入门,千万不可于师兄弟前争执三教是非。不然的话会被受罚的。”

轩辕博听得如此奇事,神往无比。又听张慎之言,即便答道:“师兄放心,我自幼爱习三教经典,入师门后,绝不会引发争执。”

张慎听的一乐道:“门都没入,你这师兄就叫上了,也罢,你有佛图澄大师的面子,这也是定下的事,就叫你先喊一声吧。”

张慎还想调侃几句,只见轩辕博早就站起身来,拉着张慎就往外走。张慎疑惑道:“那里去?”

轩辕博头也不回道:“还用问?赶紧拜师去~!”

张慎楞道:“这么急?”

轩辕博答言:“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能不急吗?”

“可是大师伯说了,今天先算了,要不明天…….”

“夜长梦多~!!!”

“什么夜长梦多,你当我们这是什么地方……”

“嘿嘿……对了,师兄我问你个事,你不是不爱说话吗~?刚才这么能说……”

“咳咳……走,拜师去,我帮你引荐……”

虽然轩辕博急匆匆的拉着张慎去拜师,但是赶到大殿之时,只见殿中诸人早已散去。三位堂主早回了后殿清修。

张慎一捅轩辕博道:“我说了今天不行,你非得来,你看看这不是白跑了吗?”

轩辕博发愁道:“这怎么办。”

张慎一笑道:“放心吧,一会我去里边给你问问,现在你先去休息,吃点东西吧。”

轩辕博无奈。值得如此,跟着张慎垂头丧气的走出大殿。直奔山顶东边院落,弟子们的净修安居之地而去。

吃过晚饭之后,轩辕博终于有机会,去向三位堂主请求拜师。不想山上规矩甚严,凡是拜师之人,必得经过考验方可留下。好在佛图澄的面子起了大用。考验的事被登山时所遇见护山大阵的三道关卡所代替。由于轩辕博已经经历了这三道关卡,因此已算考验通过~!

对于来时的大阵怪像,轩辕博私下也曾问过张慎,说那护山的大阵虽然有些门道,但是似乎并不能阻碍他人私入,甚至是个普通人只要胆量够足,即可通过,如此一来,岂不是形同虚设?

张慎却笑道不妨~!他解释道,这护山大阵乃是一宗法宝,名为:“罡风灵雾障。”此宝威力无穷,乃防守利器。

他们上山之时,由于早已通风报信,更兼看守弟子也在山上观察,所以此宝才只发挥出十分之一二的效力,产生些幻影鬼哭,并雾气狂风而已。更兼普通人若无利益,谁肯冒险于狂风鬼雾之中上山?

即便是有邪魔外道图谋不轨,此宝功效全开之下,只是那罡风鼓动,就能将石人刮为齑粉。更兼云雾可化为幻境,使人不辨上下,不知南北。最厉害的还要说,此宝功效被催使到十成之后。

雾气中自生灵鬼,化为实相,与人厮杀,四下拉扯。虽说单头灵鬼并不强大,但是雾气中灵鬼无限,极为难缠。更兼这灵鬼乃雾气所化,即便被人击杀,雾中也会重新生出新的灵鬼。所以只要冲不出去,灵鬼便是无穷无尽,再厉害的人也会被困在阵中。一不留神就会有性命之忧。

轩辕博听得一吐舌头,暗道厉害~!紧接着又从张慎那里听闻了许多剑仙之事,包括长寿典籍,各种道术秘法,以及各种高人论述。遂更坚定了自己的拜师之念。

而且自己以前曾对佛图澄说过,自己俗事难解,需要增长各种力量解决俗事。此刻观三教堂法术精奇。只要学会,自己这点俗事,极易解决。

至于求诸寿命,闻那三位堂主都有七八百岁,依然精神矍铄。故此此事亦可暂时如意。而且自己学会神通道术之后,更能纵横天下,用漫长的生命继续学道参禅,实现自身之大愿。


注释:


⑴此诗出自全真派丘处机《磻溪集》卷之一“师鲁先生有宴息之所牓曰中室又从而索诗”。

⑵太清之右:三清大殿中,三清座次,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神像在大殿居右。

⑶君子居则贵其左:《道德经》三十一章云:君子居则贵左。老子曾为孔子师,所以孔子在这引用老子的话,是谦逊之意,隐含“述而不作”“尊师重道”之意。

⑷择其善者而从之: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隐含着的三人行正好和三教主呼应,必有我师即是孔子雅量谦逊,好学恭让之处。

⑸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非内非外,亦名内外,内外合故,名为中道:出自《大般涅槃经》第三十五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三。如来论中道。

⑹诸法平等第一观:出自《金刚经》: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⑺妄持我慢坠金莲:《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慢即是对自我的执着。来果禅师云:一切诸慢,凡慢有我,比贪嗔痴三毒更毒。前三毒虽毒,终有休时,独我慢一毒,在人道慢人,在鬼道慢鬼,在畜道慢畜,任居何处,有处生慢。

⑻三教合融宗正法,万类根机自有缘:此处理解方式,有高士第一义理解法,诸法平等。亦有常人之合并三教为一家的理解方法,但这个三教一家,其实是有次序之分,各自功用不同,目的是为了归宗正法,并非绝对如一。只是众生有种种不同根机,智慧,所以才入不同教派而已。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4 13:22:00 +0800 CST  

第三十五章 拜师学艺

他想的到是甚美。只是三位堂主告知,拜师仪式非同小可,必须等初一十五,良辰吉日之时,禀明三教圣人。又祭祀过天地间的,先贤,诸神,菩萨之后方可拜师。

轩辕博算了下时间,自己与佛图澄分别是在上月十日,后来又看了一个月的经典。于八月十一日才动身前往三教堂,又在下院歇息了一夜,今日方八月十二。欲等十五之日,还有三天时间。他心中虽然急躁,但是也只能暂时忍耐了。好在时间也并不长。

是夜,后殿之中,除值日弟子,其他人等皆以睡去。而三位堂主尚在殿中商谈。只闻不坏佛尊,法空长老说道:“这轩辕博有佛图大师的推荐信,我等当收其为弟子。传授神通。二位师弟,所见如何?”

又见不老仙公,静虚真人言道:“佛图大师送来的人,自可信任,我观此子虽然骨骼相貌到是修仙的料子,然未审其内心如何~!是否愿意求学?”

又听战夫子说道:“人言: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既然收徒之事已定,我等只看他日后所行再做定论。如若他潜心向道,自然是好。如果他懈怠愚钝,贪乐不前。我等无非也就多个不肖弟子,随便教他点不入流的东西,权当给佛图大师面子,结个善缘吧。”法空与静虚子闻听此言,也纷纷点头称是。

三日光阴,转瞬即过。

时晋成帝咸和九年,岁在甲午,于八月癸酉。丙辰之日,三教堂中,张灯结彩,焚香上供。一为中秋佳节,二为新纳弟子。

诗曰:
中秋缘聚拜师尊,认定当年旧主人
晦朔成圆终现体,好将光皎照乾坤⑴

白天做过三教法事,祭祀已毕。将晚之时,行拜师礼。轩辕博即于抱犊山三教堂,正式拜三位堂主为师。由于佛图澄慈心厚意,恐轩辕博不能如愿。故此信中祈请三位堂主,共传轩辕博神通道术。而轩辕博本身又不在那一教派出家。故此三人则共收其为弟子。事关三位堂主颜面,故此办的倒也十分隆重。

轩辕博衣冠整肃,身穿礼服。先拜了三教圣人。又拜了门中先师。最后给三位堂主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大礼过后,轩辕博又为三位师尊敬茶。并一一拜见殿中师兄。由于他刚刚入门,所以在场的一切人等都算是师兄。只有他一个师弟。

而众位师兄见他进退有度,礼仪周全,也十分欢喜,纷纷喝彩。其中三教堂下院的代职堂主,无嗔,与悟玄子二人也上山庆贺。加上张慎三人。轩辕博与他们最先相识,关系也最为亲近。

大家正在热闹间。只听三位堂主中,不坏佛尊,法空长老言道:“轩辕徒儿,汝未入三教堂时,可有法号道号?”

轩辕博闻听师父提问,赶忙跑过来恭敬施礼道:“回禀师父,弟子曾自号为:“莲华居士,不知还能不能叫否。”

其实轩辕博自己起的名多了,这只是其最文雅的一个。其他的打死他也不敢提,说起以前的称号,因为他心志颇大,所以称号大多自封,也多有僭越。如自称“君临天下”者。倘若告与人知,不是被笑掉大牙。就是被扭送官府。

现在在山上,虽然不会被如此对待,但是自己初入师门,还不熟悉师父的性子,万一师父责自己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被扫地出门就大大不妙了。故此说什么轩辕博也不敢乱讲以前的事,只选了这么一个温和的来说。

只见法空长老闻言笑了一笑道:“莲华居士,此号甚好。莲花其性高洁,又能容垢。不受尘水,出泥不染。在佛法之中,常以莲华表佛表法,故汝当努力修行,以求能匹配此名。”

轩辕博忙点头称是。

法空长老刚说完,又听清虚真人道:“徒儿既然入门。最好另起一名,以便区别前后,以便称呼。”

战夫子端木凌然突然问道:“徒儿,你可有字~?”

这一问真是问到了轩辕博的心里,依照礼法,他本应二十之时行冠礼取字。可是当时胡人南下,一切礼法皆减。更兼他那时在学中学习经商之术,有闲暇时又从独了先生王豸龙和蜀地名流叶先生习学文法,其后又多与人清谈作文。

故此并无有行冠之礼,也无有人给自己取字。后来回家,家中烦乱,父非学人,母亲又整日不悦。再后来他出门在外,自号绝公子,孤身一人更是别提。故此他活到二十八岁,竟然没有人给他取字。

此刻见师父询问,心中不免有些酸楚,做礼答道:“回禀师父,徒儿无字。”

战夫子闻言笑道:“既然如此,我们三个就给你取个字吧,而且这个字也能当作法号来用。”

清虚子也笑道:“我们师徒相聚时日不长,也不知汝前事近况,有何本事。轻易取字恐不合适,若按汝名而起,又有些常见,须得找些新意。徒儿,你平常可喜好什么?”

轩辕博歪头想了想道:“我之平生,于家于身,难有所得。故此唯好欢乐。日后所愿亦然。”

轩辕博此话刚刚出口,大殿之中就引起一片欢笑。三位堂主尚未开口,师兄弟们便纷纷插言道:“轩辕贤弟此言有趣,试问天下一切人等,那个不好欢乐。就是圣人,神明,也爱个快乐哩。”

一个佛门师兄马上答言,如此,那就叫“乐哉”好了。

另一个道:“不好不好。圣贤只说善哉。何故名之“乐哉”。乐有善恶,故此不好。”

又一个儒教师兄接口道:“我这几日常看古文,深爱魏晋风骨,我记得陈思王《铜雀台赋》末后一句道:“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依我看,就叫乐台好了。”

轩辕博闻言苦笑道:“师兄啊,你是想让师弟我,当那不忠不孝的曹贼不成。”、

那儒教的师兄闻言一缩脖子,偷眼看了看师父战夫子。只见端木凌然坐在云床之上,果然在拿眼睛瞪他,这师兄一惊,于是马上露出勉强笑意,想要讨好师父。但是见端木凌然眼神依然。无奈之下垂头丧气,退了下去。

只见又一个道家师兄道:“无上天尊,我观师弟也是个有经历的,见过世间风浪。我闻道德经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既然如此,依经之言,附我之见,就叫:乐黑好了。”

轩辕博闻听急忙拦阻:“停,师兄,你还嫌小弟我的人生不够黑呀。”

那师兄连忙摆手道:“师弟莫怪。愚兄不是那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见惯世面冷暖,此时当守拙之意。”

轩辕博亦爱道德经,知道经中也有此句名言,但是这乐黑两字实在有些听之不妙。此时也是打趣,把头摆的和拨浪鼓似得,只是不要。

那师兄见轩辕博不喜此名。又道:“那…那经文又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我看师弟不如叫…….”

结果他还未能如愿说出来,后边有几个三教堂弟子,连忙上前捂住他的嘴。把他拉到后边。这边几个人拉他,不想这位道兄还真是位热心肠,捂着嘴还在辩解:“你们拉我作甚,我是真心要为轩辕师弟想个美称,我琢磨着挺好的,就叫……..”

他话尚未开口。便被师兄弟们摁住,拉到人群背后教训去了。

轩辕博听得额头发黑。心道:“亏了给拦住了,不然我这“乐雌”污名,就躲不开了……”

只见大殿之中还有几个人想要发言,给轩辕博取字。其余众人也议论纷纷。大殿乱成一团。正在混之时但闻殿中三座云床之上,有人咳嗽一声。此声,声如洪钟,震得大殿嗡嗡直响。


注释:


⑴此诗借用中秋佳节拜师之事,隐喻求法得道,得见本来面目。中秋者团圆也,师尊譬喻法,认定旧主人譬喻修行开悟。晦朔成圆终现体,譬喻人从无尽迷茫中找到本心。好将光皎照乾坤,是说本心佛性一切周全,自然无所不照,无所不备。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5 14:10:00 +0800 CST  
第三十六章 寂灭清斋


众人听见,心知这是三位师父要发话,急忙纷纷退了回去,不敢多言。

只见居中的云床之上,正是法空长老咳嗽一声,止住大众议论。但见此刻他下了云床,受持九环锡杖踱步到轩辕博身前。对他言道:“为师听你刚才所言,乃是言苦求乐之语。我闻《四十二章经》有几句经文,可解汝意,可当汝名。”

轩辕博闻言大喜,合掌道:“请师父赐教。”

只见法空长老目视殿外长天,那夕阳映照下的巨大卧佛道:“佛言: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⑴

我看你就叫,轩辕寂灭吧。”

此言一出,果然不同寻常,在场大众闻听法空长老之言,无不喝彩道:“好一个轩辕寂灭。好一个寂灭为乐。”

轩辕博闻听此名,喜出望外。急忙谢过师父赐名。

诗曰:
清凉寂灭是真常,智慧超脱不老方⑵
轮转停歇得大乐,无余实相第一王⑶

这时拜师之礼已毕,战夫子吩咐大排筵宴。庆贺中秋佳节,新纳门徒。此言一出。大殿中众位师兄弟齐声叫好,清虚真人微微一笑,运使法力,只见眨眼之间。灯明蜡烛,遍布大殿,几案座次,排列周匝。又见大殿之外,两排人等,手托种种果品菜肴,依次端上,仙露琼浆,杯盏交错。好一场盛宴,有赞为证:

珍馐美味,玉液琼浆。金杯击脆响,银箸点光忙。熟梅味酸堪送饮,香橙汁甜可剖尝。山东红枣,形似玛瑙多脆美,江南银杏,色如珍珠更润良。兔头梨,个大水甜。龙眼荔,皮薄肉光。狮仙糖⑷,盘中争斗。鸳鸯锭,盒内飞邀翔。糖撒香芋,漫天白雪围紫府。蜜浸鲜桃,遍地金液没红岗。蘑菇木耳翻油炒,黄精山药入水藏。茯苓养寿远,薏苡补身长。青菜豆腐千般好,米饭馒头百样香。玄酒⑹素雅尊天地,君子食祭⑺义非常。

轩辕博见那各种菜式果饮,均非凡品。那仙露琼浆,亦是从未见闻之物。且仆从使者,来往穿梭。犹如宫门贵胄。

轩辕博拉了无嗔和尚一下问道:“师兄,咱们山上还雇人专门负责做饭吗?”

无嗔闻听此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好一阵,才对轩辕博说道:“山上清苦,可比不上俗世人间,花花世界。哪会请人来做饭?咱们山上都是弟子们轮流做饭。”

轩辕博纳闷道:“那这些仆从杂役是哪来的?”

只见悟玄子从旁边凑过来插话道:“嘿,寂灭师弟,你也是初来乍到,不知咱们仙家的奥妙。这些人不是真人,都是清虚师尊以仙法道术,驱使出来的假人啊。”

轩辕博虽然听说过仙家妙术无尽,但是此刻看着这眼前的仆役,一个个都似真人一般,活灵活现,甚至有个人因为自己看着他,还转头对自己笑了一下。

“这是假的?”轩辕博不由得又问了一遍~!

但见悟玄子神秘一笑,假装不小心,踩了一个仆人一脚,但见这仆人的腿顿时瘪下去,就好似一张薄纸一般。只见这个仆人大惊失色,急忙抽身离开,瘸着腿走到清虚真人身边,但见清虚真人似有似无的,往轩辕博几人处看了一眼。对着这人的腿吹了口气。好仙法,就看那仆人瘪下去的腿,马上鼓涨起来,顷刻间复原如初。

看着这个复原如初的仆人继续忙碌起来,轩辕博顿时直了眼。赞叹道:“我以前遍揽古书,听说过有这种仙术,没想到今日有缘一见,竟然如此神奇。真是不可思议。”

张慎也凑过来道:“三位师父的手段多着呢,以后你就慢慢学吧。”

轩辕博连连称是。然后又把目光放到案上的菜式上。只见各种菜肴摆满条案。又问道:“各位师兄,咱们这山上三教俱全,菜肴全是素斋。我观世间僧道多有食肉者,诸位师兄也吃的惯么?”

无嗔答言:“《佛医经》⑻云:人食肉譬如食其子。又《受十善戒经》⑼中亦言食肉者犯杀戒。故我僧家实不食肉。”

无嗔刚答完,但见悟玄子也道:“自正一道祖天师张道陵⑽,以五斗米⑾收摄教徒,天师之道遍传天下,教戒有《太上经戒》,道德尊九行二十七戒。其中即有:戒勿食含血之物⒀。故我道家亦不应食肉。”

轩辕博看着张慎一阵发笑,道:“那儒家呢?”

张慎敲了轩辕博一下道:“君子远庖厨⒁~!”

悟玄子见轩辕博问的细,好奇道:“寂灭师弟,你这般问,可是想用些酒肉?”

轩辕博忙摆手道:“非也非也,我自幼习学三家教义,早断酒肉。”

张慎答言:“那却好,我闻夫子曾言讲:狶韦氏时,百姓始与兽争。有巢氏时,百姓始食肉食,食后气血上涌,多嗔怒,多淫欲,纷争大起。故有巢氏教人刻木结绳,以断争讼。⒂我等虽是三教弟子,但也都是剑仙之流,平日多习神通,若不节制,极易动怒,造孽无量。故不食酒肉者能静心修行,也是好事。”

这张慎与轩辕博初遇之时,虽然寡言少语,似乎沉默无比。但是混熟以后,话也多了起来,更兼外冷内热,对轩辕博多有照顾。故此轩辕博也很领这位师兄的情谊。此刻他见三位师兄都细心教导他,不以他初入师门而嫌弃。所以十分感动。举起茶杯施礼道:“三位师兄,博⒃,多谢各位赐教。”

无嗔大和尚见轩辕博客气,呵呵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头道:“师弟不必客气,你我以后的交情还长着呢,今日良辰吉日,又有这么多好东西,我劝各位师弟赶紧享用,平日可没有这种好事。”

悟玄子和张慎哈哈一笑。拉着轩辕博开始受用桌案上的美味珍馐。并取琼浆香茶为饮,师兄弟四人,边吃边聊,极为热闹。此刻大殿之中,三位堂主与众多弟子也早就纷纷就席,共庆良宵。一开始还在殿中欢乐,后来明月高升之后,大众迁宴于殿外,共赏明月,以乐天然。

轩辕博看着天空明月,心中默默地念着:“母亲,父亲,孩儿不孝,不能承顺父母,不能光耀门楣,但是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孩儿定要学成神通,早日下山,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注释:



⑴此偈语贯穿大小乘,在《大般涅槃经》中也有记载。

⑵清凉寂灭是真常,智慧超脱不老方:清凉寂灭都有涅槃,不生不灭的意思,真常也是说佛的本来面目。

⑶轮转停歇得大乐,无余实相第一王:轮转停歇的意思,《中论》中云: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大乐即是清净之乐,佛境界之乐。无余是无余涅槃的意思,实相是指诸法实相。《中论》以“诸法实相”为涅槃,是为无余涅槃。第一王,是说如此境界,才是众生的最高境界,第一王者,也是佛的境界。

⑷狮仙糖:古代一种糖,做法是将糖熬化,注入木印,凉后成为花果或骑狮仙人的形状。

⑸鸳鸯锭:一种古代甜食。现在部分地区也有一种鸳鸯锭子,为一种糖心饼,形状长方形,上面的花纹是一对鸳鸯。

⑹玄酒:玄酒就是水,古代宴会或请宾客的时候,用来祭祀用。因为水无味,素雅,可以匹配天地质朴之德。《礼记》云:“玄酒明水之尚,贵五味之本也。”孔颖达 疏:“玄酒,谓水也。以其色黑,谓之玄。而太古无酒,此水当酒所用,故谓之玄酒。”

⑺食祭:古礼,饮食前以少量酒食祭献先代。或最初耕植五谷,置办饮食者。是为了培养报恩之心。

⑻《佛医经》:古代佛经,为三国时代,吴天竺沙门竺律炎共支越译。

⑼《受十善戒经》:古代佛经,后汉时期翻译的经典,失译人名。

⑽正一道祖天师张道陵:张道陵,字辅汉。东汉时期正一盟威道(即天师道)的创始人。公元307-313年间,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移居江西龙虎山,开“正一宗坛”,尊张道陵为“正一天师”。

⑾五斗米:五斗米教就是天师道,入道需要交五斗米,故称“五斗米教”。

⑿《太上经戒》:收集于《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是早期天师道戒律,有禁杀禁酒禁食肉等。

⒀戒勿食含血之物:是《老子想尔注》中的原文,在《太上经戒》中收集。

⒁君子远庖厨: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⒂狶韦氏,有巢氏等事迹:皆上古之事,本文第一章有上古十纪年谱,可以查阅。典出《历代神仙通鉴》。

⒃博是轩辕博的名字,古人一般自称名字,不加姓。但是此处严格的来说,轩辕博已经有了法名和字了,应该自称“寂灭”才符合情况。但是此处仍然自称名,一是没熟悉的改过口来,二是真情流露。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6 14:20:00 +0800 CST  
第三十七章 入门学道

《沁园春—剑仙》

煊赫天威
古道尚武
剑仙惟扬
看峰头林下
寒芒电闪
崖前溪畔
烈焰翻光
百将营中
万夫阵上
横扫千军莫敢当
扬长去
隐琼台神殿
炼性焚香

妖魔气焰嚣张
惹宇内苍生共祸殃
那精灵鬼怪
欺凌弱小
奸谗邪佞
残害忠良
仁义之人
廉洁之辈
束手哀鸣待戮戕
长啸处
我飞身迎上
力挽劫狂

剑仙之流,相传源于越女。时越王勾践,趁吴国大饥,欲击吴王夫差。文种谏之曰:“忠臣尚在。”以暂缓兴兵。

范蠡谏之曰:“时不远矣,愿益习战以待,臣访南山处女精剑术,楚人陈音善弓矢⑴,今在国中,王其聘之以教众。”

勾践遂派二使厚币往聘。处女遂至,以剑术教习越甲三千。传剑之后,弃厚礼不受,辞归南山。自此越国三千甲士,有二三子精其道者,习为剑仙。

然而,此事虽传是剑仙来源。但天下之武艺仙法,何止于南山处子?华夏自上古之时,圣人辈出,能人遍处。今又有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左道旁门,术流动静。门派林立,不一而足。

故此如今剑仙之流,实乃包罗万象。非止于越女也。又论兵刃之道,虽有刀棍枪锏,戟斧锤鞭,然剑为兵器之王。故以剑领群兵,总括纲纪。而剑仙之名又因越女传剑而始,故曰:“剑仙出于越也。”

轩辕博拜师入门之后,这些典故,自然逐渐习闻。那三位堂主平日间,只是初一十五登台讲道。其余时间传授弟子之时,皆由门下大弟子代理。而三教堂弟子众多。不算山下俗家弟子。光是山上即有二三百人。其中早就出师游历之门人弟子,更是遍布天下。

三教堂之授业,乃是以询问式为主⑵,平日间并不限制弟子来往走动,无论是论道读书。或是静坐参禅。皆由弟子自己掌握。

而学问修行之进展,则由三位堂主一月考校一次。其余时间各由佛道儒三家排名前十的弟子,于每日上午辰时,于大殿之中,轮番授业讲学。而无嗔,悟玄子,张慎三人,即是现在还在山上修习的,辈分最大弟子。

轩辕博的日常授业,除了去大殿听师兄们讲道之外。三位堂主还看在佛图澄的面子上,吩咐这三位师兄作为师长代理,对轩辕博教授指导。在有疑问时,也可随时找这三位师兄请教。

话说这三位师兄久闯天下,都有自己的绰号。那无嗔和尚,昔年曾效法师父法空长老,降服了一条为恶蛟龙,故人送外号“断龙罗汉”。悟玄子多年在外行侠仗义,声名远播,因他爱穿青色道衣,故朋友们送他一个雅称曰:“青衣剑仙。”而张慎行走天下之时,为人处事,谨慎小心。非礼勿视,见义勇为。故此赢得了:“侠剑”的美誉。

由于山上地面甚大,故此房屋不愁。轩辕博这种新近弟子,居然也分得了一个小院。院子纵横皆有数丈长短,院中有石桌石凳可作纳凉之用。北房三间,可以休息。

轩辕博把西边那间作为卧室,生活之地。正厅待客。东屋作为禅房书房。倒也安排的妥当。他打扫了一番之后。便沉沉的睡去,只等养足精神后,开始正式的修习。

第二天,轩辕博去斋房吃过早饭后,在无嗔的指点下,首先去找值日师兄领了弟子名牌,和一份“修业卷轴⑶”。等他带回住处,便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只见卷轴中记载的是山中剑仙的修习门路介绍。分为了数个分支。他细看之下,有寿,术,武,器,药,经,文,杂。八部。

寿字部主修延年益寿,导引吐纳,呼吸服气之法。而术字部则是包含了各种仙法等大神通,并左道旁门之小术。武字部讲究各种武艺招法,排兵布阵等事。器字部则是各种兵器,法宝,矿藏等物。

药部专讲医术妙药,养生之道,并各种草药种类,并培育之法。经部则是三教经典和各种释义论本。文部专习文章字句,经略治世之道。杂部则包含了剩余的所有知识,无论是天文地理,星象占卜,术流动静,百家外道,风水看相,世间百工,鸟兽鱼虫等等,皆在杂部。

而这许多门道类别的知识,除了向师父师兄学习外,还可以直接去“文华楼”阅览。看那卷轴中介绍,剑仙既然称为仙人。自然与凡人不同。凡人寿命短暂。人生易老,而大道无限,故此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行,所以但凡剑仙之流,寿字部的经典,是绝对要学的。故此寿字部是必修之业。

轩辕博看完修业卷轴之后,对修仙有了一个了解,故此按照卷轴中的简图,赶去文华楼参阅寿字部典籍。

文华楼所在之处,四周林密竹修,甚为幽雅,轩辕博只见面前的这座高楼,楼高九层,极为庞大,想必里边储藏了三教堂几百年来,收集的亿万典籍。只见来往参阅典籍的弟子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竟然没有一个随便说话的。可见三教堂门风极严,外松内紧。

轩辕博这辈子没干别的,就是爱看书。眼见如此宝地心中大乐,急忙快走两步想要马上翻阅读诵一番。没想到刚走到门口,正想要往里进时。突然有人喊了一声:“站住”。

轩辕博看时,只见此人乃是一个瘦弱的老头,这老头闪披着衣服,趿拉着一双布鞋,斜靠在一张禅床上,行止懒散猥琐,一双眼睛倒是贼亮。可惜与庄严肃穆的文华楼格格不入。轩辕博纳闷的看着眼前的老头道:“这位师兄,你叫我何事?”

只见这瘦老头道:“本人奉三位堂主之名,镇守文华楼。你是哪里来的,就敢往里闯~?有没有通行的牌子文书?”

轩辕博见是看守,恍然大悟,掏出自己的弟子名牌道:“我是新进弟子,这是我的名牌请师兄验收。”说着往前一递,只见这牌子宽有一寸,长有二寸。通体银质,上刻“寂灭”二字。正是三位师父赐给自己的字号。

这老头看了看,眼神一亮,道:“银牌~!你小子倒是个有造化的,一入门就能领到银牌,要知道,一般弟子才入门时只能领铜牌,要想混到银牌,得考察上好些年才行。”

轩辕博听得一喜道:“不知师兄尊号如何,怎样称呼,这牌子种类有何不同,还请师兄赐教。”

只见这老头嘿嘿一笑,手捻山羊胡道:“老人家我俗名已经记不得了,不过因为我办事拖拖拉拉的,穿衣穿鞋也喜欢拖拉着穿,所以有个人送外号叫:“拖拉道士。也有人叫我。老拖头。你是新进弟子。要尊长礼贤,以后就叫我“拖老”吧。”

好一个拖拖拉拉的拖老,有顺口溜为证:

此人生来特吊猴,外号称作老拖头。早晨从来不洗脸,闪披衣袍四处兜⑷
外形猥琐飘贼眼,瓜果皮屑满地丢,天真散漫拖拉道,偏掌文华逛九州

轩辕博听得一乐,捂嘴笑道:“师兄这名倒是贴切,不瞒师兄。小弟无事时也好拖拉着个鞋满世界乱转,不想今日见到师兄竟然以此为号,真是相见恨晚。”

这老拖头闻言大乐道:“好好好,师弟虽然刚刚入门,但是我们一见如故,以后有空了你可拖鞋来见为兄,我们兄弟俩整几个小菜,沏个小茶,好好探讨一下这世间上的“拖道”!”


注释:


⑴陈音:楚之郢人(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春秋末期楚之射道五世传人,当时著名射击手,越国军队射击总教习。

⑵询问式:就是一般情况,课程不说或少说。只有学生问才去回答的一种教学方式。此处借古讽今,讽今人不知教授之道,只会拼命言讲,直到把学生给说腻了为止。师生之间仇敌多过恭敬,这就是不通人性之过。

⑶修业卷轴:古代的线装书是有过度的,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书籍大多不是一张一张的装订好的,多为卷轴形式。

⑷吊猴:贫嘴淘气的意思。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7 15:53:00 +0800 CST  
第三十八章 长生之经

轩辕博见老拖头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急忙说道:“一定一定,只是小弟刚刚入门,对山上规矩还不太熟,尤其是刚才那个牌子的事,拖老师兄如蒙不弃,还是给小弟讲讲为妙。”

老拖头见轩辕博叫他一声,拖老。更是乐不可支。连连点头道:“好,既然师弟要听,愚兄我也不瞒你,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先找个地方坐下,你再听我给你讲来。”

这拖拉道士,果然是个拖拉之人,只见他拉着轩辕博走回禅床,扯了下衣服,斜靠在一边。轩辕博一看心道:“我也别客气了,干脆入乡随俗。”

只见他嘿嘿一笑,在禅床另一边坐下。斜靠在架子上,与老拖头聊了起来。

远远地就见过往的师兄们瞧着他俩,一个个指指点点,小声说道:“你看看,又带坏一个。”

又听人道:“老拖头对面的人是谁?面生的紧~!”

“你忘了吗,这就是昨天新入门的弟子,寂灭师弟。”

“我昨天一来就开吃了,没注意啊。”

又听第一个人说道:“可惜了,寂灭师弟挺好一个人,刚入门就被老拖头带坏了,你看这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

声音虽小,但是轩辕博和老拖头也听见了。只见轩辕博邪笑道:“师兄,你看他们说咱们呢,小弟我大受殃及。”

老拖头哼了一声道:“修行在心不在形,他们懂个屁,别理他们,咱们继续聊。”

轩辕博原本就是洒脱不羁的性子,此时见到这拖拉道人还真有点投缘,于是也就不再管旁人,摆了个舒服的姿势,与这老拖头聊了起来。

他这一聊才知道,原来身份名牌也是分等级的。初入弟子由于心地,资质还不明显,良莠难辨。所以领的是铜牌,这铜牌的身份作用有限,只能去初级的地方,去不了秘藏的所在。就拿这文华楼来说。初级弟子只能看前七楼的寿,武,器,药,经,文,杂。七部知识。其中第八楼术字神通,是无缘得见的。

而有银牌的人,则是考察过的内部弟子,可以阅览术字部典籍。学得神通。

轩辕博听老拖头这样说,不由得好奇的问道:“师兄,我看这楼有九层,前八层就是八部典籍,那第九层是什么?”

老拖头嘿嘿笑道:“第九层,那是金牌弟子才能进的地方,里边有八部精要典籍,和三教大神通秘法。只有合格的弟子才能参阅。”

轩辕博听得心里痒痒,不由得问道:“师兄,我什么时候,才能去看看?”

老拖头哈哈一笑道:“早那,想看第九层,不是天赋异禀,就是品性纯良,要不就是在山上待的时间长,辈分上的去,性子磨的长,才能叫你去看,短则百年,多则不限。”

说着老拖头用手一指一个刚刚走过的老者道:“你瞧瞧,这个人是和我一起进门的,现在也有几百年了,到现在还没能进去呢。”

轩辕博闻言看了看那个老者,只见这位师兄,身材佝偻,头发胡子都白了。看上去简直比三位堂主还老资格。他看罢多时,不由得苦着脸把嘴一裂道:“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我可不想等几百年。”

老拖头抓了抓没剩下几根头发的脑袋,乐道:“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轩辕博见老拖头那副得意的样子,不由得好奇道:“师兄,你镇守此地多年,整个楼都归你管,你去过第九层没有?去过的话,快给我说说都有什么宝贝经典?”

只见这老拖头神气的晃了晃脑袋道:“我拖老……”

轩辕博马上支着耳朵,等他说出下文。不想这老拖头竟然突然收声,只见他眼睛转了几转嘿嘿笑道:“师弟,时间不早了,你还是赶紧去看书吧,我老人家困了,要眯上一觉,以后有空再聊。”

说罢竟然拿衣服盖住脑袋,呼噜呼噜的睡了过去。

轩辕博要听的东西没听到,叫了几声,见老拖头不回话只是闷睡。心知这老拖头是不想多说,只见他眼睛转了转,决心以后一定要把这老头的话都套出来,不过今天好像不行。他只得先去看自己能看的典籍。

银牌能看八部典籍,学习延寿秘本,和普通的神通法术。以文华楼的藏书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故此轩辕博的兴致丝毫不减,去挑选自己剑仙之路的第一部研习书籍。

人间寿命短暂,犹如浮游,朝生暮死。故此长寿秘典是很多修炼者的首选,毕竟谁也不愿意,修道之路才进行了一段就寿终正寝,身死道消。

故此轩辕博首选的书籍,就是寿字部的增寿秘典。他早就和师兄们打听好了,当代最为流行的长寿秘籍就是彭祖留下来的《彭祖长生诀》。

由于文华楼不许私带秘籍,只能于楼中阅览。所以轩辕博席地而坐,迫不及待的开始研读《长生诀》。

《长生诀》开篇曰:彭祖者,出身江淮。乃帝颛顼⑴之玄孙。颛顼生卷章,卷章生崇黎,崇黎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氏之三子。名:篯铿⑵。篯铿者,彭祖也。

彭祖历事尧舜禹三帝。其人善羹调滋味,精于算术。勇若盘古,能步量天下。故禹王封之于徐州彭城,是曰大彭。

大彭辞夏后之禅⑶,于淮泗访道于白石生⑷,得金液导引之旨,交接房中之术。后于商王祖甲⑸时匹配商宫采女⑹,采女得长生之法,以教祖甲。祖甲得法,欲杀彭祖,彭祖携采女遁去。后有黄山君⑺者,性爱修身,寿有数百,追彭祖之语,集为《彭祖经》⑻。《长生诀》者,乃《彭祖经》传抄别本⑼也。

轩辕博看罢来源,又往下翻阅,只见书中开始介绍养生之法。但见文中言,彭祖曰:“养生之法,唯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美色淑姿,幽闲娱乐,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观至此时,他不由得点头称是。

又继续往下观看,又见,彭祖云:“男女相合,犹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接之道,故终无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伤残……”

观至此时,只见轩辕博冷笑一声,暗想道:“大彭前者言不至思欲之惑,是说不近女色。后者又言男女交合之道,是近女色。如此言论,岂不自相矛盾?”


注释:


⑴颛顼:音[zhuān] [xū]五帝之一,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者高阳氏也。见本文第一章。

⑵篯铿:音[jiǎn][kēng],彭祖姓篯名铿。

⑶夏后之禅:王启欲效父让天下于益之德,禅天子位于大彭。见本文第一章。

⑷白石生:晋?葛洪《神仙传》:白石生者,至彭祖之时,已年二千余岁矣。不肯修升仙之道,但取于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其所据行者,正以交接之道为主,而金液之药为上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号曰白石生。

⑸祖甲:名载,商王武丁之子,商王祖庚之弟,商朝第二十五任君主,祖庚死后即位

⑹采女:《彭祖经》记载的善于养生之人。《彭祖经》云:又采女者,亦少得道,知养性之方,年二百七十岁,视之如五六十岁。奉事之于掖庭,为立华屋紫阁,饰以金玉。乃令采女乘辎軿,往问道于彭祖。

⑺黄山君:黄山君者,名喜,修治其身,百岁尤有少容。修彭祖之术,亦治地仙,不能飞升,彭祖既去,乃追论其言,为彭祖经。

⑻《彭祖经》:记录彭祖养生之术的养生经典,黄山君收录。

⑼传抄别本:意思就是来源于《彭祖经》但是可能有后代的新加内容,或者有传抄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有丢失的地方。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8 14:14:00 +0800 CST  
第三十九章 破邪贪多

紧接着他又想到:“如果说只稍有交接,而不多欲,是义不然。我闻《四十二章经》云:“佛言:爱欲莫甚於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可见少欲亦为患也。佛言如此,而大彭亦言寡欲不伤为上,何故又言男女房事?

又闻上古真人素有独身而飞仙者,如黄老⑴,广寿⑵,洪崖⑶之贤。并非皆有妻室。想来大彭虽古,但比之如来,黄老等圣,尚不足以并论。

更兼自己正当青年,正是欲望炽盛之际,平时全靠意志镇压,才能使自己转变心念,远离男女之欲。而正因为欲望被控制住,自己方能努力向前。但就是这样,心中还是会时常产生绮念干扰,若是一旦放弃,开始亲近女色,导致邪欲大增,不思进取,岂不误了大事~?

可见彭祖之语非妙,即便有些小道可以延寿,亦是左道旁门。何况老彭千岁有余,仍不免一死,可见其道非至真大道。想我求道,求剑仙神通是小,千岁寿命是微,求于无穷,方为我志。故此我当谨慎小心,只可学其当学,不可学其糟粕。”

诗曰:
大道幽深细论量,愚人小智不能当
磨砖做镜从来有,化铁成金自古荒⑷

轩辕博打定主意,继续看下去。只见后边记载了彭祖导引服气之术,以及口诀方法。再往后翻,到房术之篇时,发觉竟被人撕去。他心中略一思考。便知肯定是三位堂主不愿门下多出淫乱之辈。故此将此章节毁去。

轩辕博思索片刻,便不再多想,开始学习那引导之术。并且将关键之处背诵下来。以便练习。长寿之法,除彭祖《长生诀》外,尚有《食日月精经》《食六气经》《胎息经》《服气经》⑸等,皆有修炼秘法。有些地方大同小异,但是有些经典也有不同之处,可配合《长生诀》修炼。更能增加寿数。

总之各种经文大多以道家为主。因为儒家为治世之道,并无世外之方。而佛家虽有长生经典,但是其道高远,多非朝夕可成也。

如“安那般那呼吸法⑹”“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法⑺”等,皆要小心谨慎长久维持,但是只要成功,佛门的大法皆以量劫计寿,或至无穷。不可谓不妙也。

轩辕博从佛心舍利子处得此种种秘法,早就打算长久修持,只是眼下杂事太多,自己心中焦躁,一时难以急进,故此才有心广揽其他延寿之法,暂做铺垫,以解燃眉。

从这一天开始,轩辕博便开始了山上的修行。他或是于自己的住处参习导引服气之术,或是于文华楼翻阅各种典籍。

待长生秘术有些入门之后,则又开始研习,各种神通术法,如五行遁术,符箓禁制,左道术法,幻术卜算,丹药炼器,星象相术等,无所不览。乃至于对《本草》⑻等药理图鉴,各种器物兵刃剑谱等也尽皆看之。

这些举动,好似又回到了他未上山前的日常生活。轩辕博所好甚广,又喜多得。总之是书就要看上几眼。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无嗔,悟玄子,张慎。三位师兄。或者请教当天轮值讲课弟子。遇到特别偏僻的知识,则多方寻人打听山上有谁是此道内行,再行讨教。

一般修道人。乃是要精益求精。除了延寿之道外,有修神通者,如善火之人,未必修水。善禁之人,未必修药。若言有修道之人精通数门,那本是修行时间很长,本门功法研习的炉火纯青,或者遇见瓶颈关卡,难以寸进之时,方开始研习其他法门。哪有像轩辕博这般繁杂?

要知想要门门精的后果,大多都是门门不精。单刀直入⑼,只钻一门,才是学子的上好法门。而轩辕博虽知自己如此行事的弊端,而依然如此。一是性格使然贪多求胜,二是精力充沛聪明善解,三则是志向远大欲囊括天下也。但是即便如此,他心里明白,也不如单修一门进步的快。只是他取乐如此,依然想要多捞而已。

故此不出一个月,三教堂上下都知道了,山上新近来了一个不着调的小师弟,无所不看,无所不修。而且能说会道,滑稽可笑,和师兄弟们私下里都混的通熟,闲暇之时更是互相勾肩搭背,谈笑风生,竟然好似上山数年一般。就连很多孤僻的师兄都能和他说上两句。

而和他关系最好的人,除了无嗔,悟玄子,张慎三人外,私下里与拖拉道士老拖头甚为亲近。因为这老拖头也是性格诙谐,爱说爱笑之人。经常在轩辕博闲暇时,一起耍子,两个人胡吹乱嗙,到是极为有趣。

随着认识的人渐渐增多,三位堂主也经常听到门下的弟子们,提及这个新收的徒弟。一开始三位堂主,还为轩辕博能迅速融入山中而欣慰。后来越来越听得不像话。尤其是对于轩辕博的广览多闻之行,深表忧虑。遂叫过无嗔,悟玄子,张慎三人询问轩辕博修习情况。三人不敢隐瞒,把实情原本的禀告了三位堂主。

三位堂主听完,令这三人退下之后。这老三位在云床之上就有些坐不住了。战夫子端木凌然首先说道:“我看这孩子有些不像话,虽说圣贤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⑽”。是提倡多学,但学问之道也在循序渐进,当“诚其意也⑾”,夫学精一门,再学一门,方是正理,哪有这般急躁的学者?”

清虚子手捻须髯也沉吟道:“我山上虽行无为之治,任弟子所好而教之。然寂灭徒儿也太散漫过甚,他看的这些东西,那一样学好也要个数年的功夫,这还需要名师的传授,高人的指点,或是自身极为聪明方有所成,难不成他就有这种底子?”

法空长老皱眉不语,并未轻易表态。这时候战夫子忍不住问道:“师兄,你倒是也说两句。这轩辕博是佛图澄送来的人,又拜在我三人门下。即便是以后没有大成就,也不能太过荒废,否则日后叫人说起我三教堂误人弟子,不懂教徒。不但我等三人脸上无光。而且日后见了佛图大师也不好交代,师兄以为如何?”


注释:


⑴黄老:五老之一,中央黄老。

⑵广寿老人:上古仙人。

⑶洪崖:上古仙人。

⑷此诗云修行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处处都有陷阱,一不留神就会认假做真,只有多学知识,去除个人粗浅的见解,多问多思才能少出错误。

⑸《食日月精经》《食六气经》《胎息经》《服气经》:皆为古代仙经,《抱朴子?内篇?遐览》有记载。《云笈七签》载《中山玉枢服气经》。

⑹安那般那呼吸法:「安那」者为出息意,「般那」者为入息意,是释迦牟尼佛教他的儿子罗睺罗修学的法门,非常特殊。在中国天台宗发展成为“六妙法门”,也叫“数息”。阿含经中多有记载。

⑺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法: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加上灭受想次第定为九次第定。是佛门禅定功夫的不同层次。

⑻《本草》:为神农本草经。

⑼单刀直入:佛理,意为做事情要一门深入,不要掺杂。这样比较容易成功。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轩辕博就是学的太多哪门也不精,所以才难以出头的。倘若有一门完全精通,哪怕是盈利之术,他岂能受这么多苦?只是他志向大所以才拼命的去图强贪多而已。所以说这种人虽然有些眼力,可以破邪,但是习气未除还是欠练。

⑽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

⑾诚其意:意思为要专心,诚意。不要三心二意,出自《大学》。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9 12:48:00 +0800 CST  
第四十章 试金验性

诗曰⑴:

一片澄心似太清, 浮云了不碍虚明。
夜深人寂浑无寐, 时听空庭落叶声。

法空长老又思索了片刻道:“佛图大师信中有言,说此子心志广大,广览博识。酷爱正法。但是你们发现没有?据弟子们所言的来看,他上山后,只在七部典籍中寻觅,有一部经典从来就没有好好研习过。”

清虚子挑眉问道:“哪一部?”

法空长老道:“经部~!”

战夫子疑惑道:“我也听人说过,此子也曾去经部阅览过我等三教典籍,然大致看了一遍后就不再多看了。不知这是为何?”

法空长老低垂的眼皮往上一抬,目射两道精光。说道:“佛图大师绝不会欺骗我等,可能是我等们理解有误,佛图大师说那轩辕博乐闻三教经典,而他上山后反而不闻不问。

这一是可能他急需其他门道来达成某种目的,二就是他早就开始研习经典,而山上的经部典籍大多是他看过的经卷,甚至他未上山前,自己可能就藏有很多三教经典。随时都可翻阅,故此他才并未对经部典籍多感兴趣。”

战夫子闻言一拍脑袋道:“师兄所言极是,前几日我亦听闻弟子们闲谈,说新来的师弟能言善辩,能以三教经典互解,我当时以为是弟子们乱言。亦或者夸大其词,如此看来,想必确有其事~!如果不是他上山前就熟悉三教典籍,如何可以做到互解?

且三教精深,单单本教知识自解,尚且是人所不能,若言三教互解,便是多年的修士亦未必能及。想我三教堂几百年的得意弟子之中,也没几个能互通的。你们说这小子若真有此知识,反而一个多月来只在那些左道旁门里转悠,莫非是瞧不上我三教堂不成?”

清虚子考虑多时言道:“既然如此,多猜无益,不如试上一试。”

法空长老道:“如何试之?”

清虚子道:“文华楼前八层,除经部尊贵外,其余七部多为左道旁门,故不值一提。且师兄言道,有些书卷于尘世间也能阅览。所以这小子才不看三教正典。但第九楼有我等多年收集的秘本典籍,既有三教失传典籍,又有大神通秘法,即便是旁门典籍,也都是些威力较大的经典。我等可给他换发金牌,任由他去参阅。以观其志。”

战夫子笑道:“上山一个月就发金牌,我等门下弟子中还没人有这般运气。如果他看些经典,尚无妨碍。若是他心地不纯,学走那些大神通,日后欲望增长,为祸人间,又如何是好?”

清虚子也笑道:“若是他真行正道,爱惜正法,能看三教经典,有此待遇,也不为过,若是测出他果然顽劣,并无实学,只需将金牌收回便是,几天时间,谅他也学不了多少。”

法空长老点头道:“既然如此,就这么办,我倒要看一看,此子学问心性究竟如何。”

古风云:
传道授业莫轻观
先将弟子志向参
正见勤勉方为上
多欲求邪不可传

三位堂主的议论,轩辕博并不知情,他上山这一个来月,除了看书之外,就是按照书卷中教导的各种方法修炼。或是导引服气,或是演练各种神通。弄的花样百出,十分自在。

这一日,他正在研究虚空取火之术。只见他拿起架势,念动口诀,正在全神贯注之时。就听院外有一人大叫:“你小子真是运气,哈哈哈哈……”

轩辕博手一哆嗦,手中火势飞窜,差点把案头燎了。只见他手忙脚乱的灭去火焰,正想看看是谁来打扰自己。没想到屋前的窗户,咯吱一声打开,一个人从外伸进头来。嘿嘿怪笑的瞧着他。又吓了他一跳。

轩辕博仔细一看,这才没好气道:“吓死我了,还以为见鬼了,原来是拖师兄啊。”

只见来人正是拖拉道士老拖头,就看这老头叫道:“什么拖师兄,早就告诉你了,要叫我拖老。”

轩辕博乐道:“什么拖老,叫的这般生分,我看还不如叫“老拖”更加属实。”

老拖头佯装大怒道:“你小子竟敢戏弄我老人家,看我拖老祭法宝降你。”说罢一扬手,只见一道金光歪歪斜斜的向着轩辕博砸来。轩辕博大喝一声:“来得好。”

只见他回身背手,以背对金光的姿势,反手伸出,接过这道金光。对老拖头卖弄道:“师兄,看我这招“灵猿探果”姿势如何?帅气不帅气?”

老拖头嘿嘿乐道:“姿势倒是够帅气,但是这招似乎不叫灵猿探果。”

“那叫啥?”轩辕博好奇追问。

老拖头摇头晃脑道:“猴子偷桃!”

只见轩辕博闻言,马上一裹衣服叫道:“这可不是什么好招式,师兄休要弄嘴,你也接我一招,苍龙出洞。”说罢就要把那东西当法宝再扔回去。

老拖头急忙双手交叉,摆出架势喝道:“师弟且慢。”

轩辕博一手捏着剑诀,一边装腔作势道:“怎么~!怕了本仙了吗?只要你请我吃你私藏的野枣,本剑仙就饶你性命。”

只见老拖头乐道:“饶不饶的先放到一边,你先看看手里的是什么。”

轩辕博闻言把手往面前一伸,只见手中一面金牌,上边赫然写着自己的字号“寂灭。”二字,不看则可,一看之下,只听轩辕博嗷了一声,二指一甩,又把这牌子扔回给老拖头。

老拖头先是想躲,然后又急忙手忙脚乱的接住。笑骂道:“你小子疯了吗,自己的牌子乱扔什么。”

只见轩辕博面露古怪道:“你不是说这金牌超级难搞,没个几百年到不了手吗?怎么我才上山一月就发下来了,难不成是你欺骗本仙?”

老拖头闻言大怒,一下子就从窗外窜进了屋子,伸手用金牌敲了轩辕博一个爆栗子,喝道:“这玩意山上的人谁不盼着得一块,谁像你这样到手了还这么多疑问,莫非还不想要不成。”

轩辕博摸着头苦笑道:“不是不想要,只是你前些天把这金牌的好处,说的神乎其神。现在来的却又这般容易,我怕其中有诈。”

老拖头把金牌扔给轩辕博,一屁股坐在轩辕博的禅床上笑道:“管他有诈没诈,有疑虑你就去跟三位堂主说去,我老人家就知道送到嘴边的饭就得吃,不然定遭天谴。”


注释:


⑴此诗为禅诗,出自(宋)郭印《秋日即兴》,言静心无妄之禅定功夫。澄心喻本来面目,也指静心。浮云指妄想。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19 21:09:00 +0800 CST  
第四十一章 九重奇书

轩辕博拿着金牌左右翻看了半天,突然道:“师兄,你说这玩意这么简单的就到了我手,而我才刚刚上山,万一我要是个邪心弟子,去文华楼九层学到了那些大神通后,为非作乱的话,谁还能治的了我?”

老拖头哈哈大笑,一伸懒腰,往云床上一躺说道:“别臭美了,你才修炼几天,就想为非作歹?纯属做梦。我看你还是先把银牌还给我,我老人家还有事在身,改日再来找你玩耍。”

有了金牌自然是不用银牌,故此轩辕博也没什么留恋,掏出银牌递给老拖头笑道:“难为师兄还给我送一趟,小弟无以答报,我看这几日山枣正多,还有点野杏酸梨。不如我去采集一些,找个好日子我们吃果饮茶,赏月闲聊,好好受用一番如何?”

老拖头眼镜一亮,嚷嚷道:“哥哥我没看错人,山上弟子几百,就没一个比你会玩的,既然如此,你去采果子,我去找茶叶,咱们找时间再聚。”说罢匆匆而去。

轩辕博目送老拖头离开,看了看眼前的金牌,真是喜不自胜。他到底也是来了一个来月的人,不是当初不分好歹的初入门弟子。

这一个来月他交了不少朋友,认识了不少师兄,平常谈话中,早把三教堂的情况摸了个十之七八。深知金牌之难得,大神通之难求。

虽然他不知道,这难得的金牌,为什么会来的这么快。也不知道为何,能得到三位师尊的赏赐。但是有如此机会,他自是不想放过。于是乎马上就奔向文华楼第九层,去阅览那些寻常弟子看不到的珍本经典。

文华楼第九层,其入口在第八层设有结界。非凭牌不能进入。而三教堂外松内紧,对身份牌子管理甚严,持牌者与名牌的气息一致才能进入,而且不同的牌子所能阅览的书籍,不允许随便外泄,否则便会处以重罚,故此无人敢犯。

轩辕博通过前八楼,上到第九楼来。只见第九层空间豁然开朗,因为这一层,不似前八层一般,堆满了各种书籍。第九层只有三个书架。堆放了不同种类的经卷秘法。

处于中间的书架上,乃是存经之架。摆放了佛道儒三家秘藏的典籍和孤本。轩辕博好奇的走了过去,一一查看。只见其中佛门典籍所存放的大多是咒语,梵文原本等一些稀有经典。想必是法空长老不随便藏私,大开普度之门,把大多数经典都放到了楼下。

只有一本《佛说兜沙经》⑴是没有看过的,但是等他拿来翻阅的时候,发现竟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简本,只有原本的《如来名号品》和《光明觉品》两品。比自己看的九十九品华严从章节上讲,差的太多了。

轩辕博曾拥有过佛心舍利子,看过无数的佛经,所以对此处寥寥几本,并未产生太大的兴致。因此他翻了几卷经典后,又去看道家。

只见道家的秘藏经典倒是多了不少,其中最宝贵的,赫然有一卷《五岳真形图》⑵图鉴残本。轩辕博看了看,发觉暂时用不到,又放了回去。还有道家外丹金丹经典,黄帝《九鼎神丹经》⑶残本。

以及内丹名作《黄庭经》精要注解⑷。轩辕博观看《九鼎神丹经》时,发觉经文残缺,不是关键处缺字。就是需要的丹药难寻。而《黄庭经》倒是注解的甚为奥妙,可以一观。紧接着,他又看到一本黄石公《素书》⑸。翻了两页发觉以前早就看过。于是又往下继续寻觅。

在他的比较之下。发现书架上最多的,反而是儒家经典。其中有失传的殷商《坤乾》⑹,还有战夫子亲自校订的《古乐残本》。其中最难得者,竟然是一套三千二百四十篇的《尚书》原本⑺。比传说中孔子删减后的一百二十篇本,要多了几十倍。

轩辕博先是看了看《坤乾》,发现不如《周易》写的明白。于是弃之一旁。又捧起《尚书》原本开始读诵。他发现这原本比现在残留的梅赜本五十八篇⑻,确实多了不少东西,然而纷杂众多,很多事已不可考,看了大半天后,发觉虽有高义,但是还是简单的比较好。

他心道:“难怪孔子要求其精要,删成百篇,以我浅见都觉驳杂。何况圣人?若是全部阅览,只徒耗时间而已。但是好在好处也不小,因为可以补齐孔子一百二十篇的残缺。但是也就在山上可以阅读,弄到世间上去,一无考证,二无出处,只凭自己说是门派储藏,估计也没人信。”

然后他又拿起《古乐残本》来翻看,只见其中收集的失传古乐极多。其中有轩辕博苦求不得的《采齐》《肆夏》⑼。还有令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九韶》。这倒是令轩辕博眼前一亮。决心这乐谱说什么也得找机会抄录一份。

中央经典书架看完之后,轩辕博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前八楼的经典比重更大。第九层的经典只是以稀少难得,或者有特殊功能为贵。想罢多时,他又移步到右边查看。只见右边的书架之上倒是堆得不少。

他翻阅之下,发现有《六壬秘本》⑾《武侯马前神课》⑿《奇门遁甲》⒀《管辂神相秘传》⒁等书籍。还有记载夷夏山川河海。药石矿藏,器物鸟兽,花木鬼神等事物的《万象图谱》⒂。以及《九丘》⒃的增补释义本。

还有一些药理,相学,堪舆,机关术等等各类书籍。有古有今。最近的,就属晋弘农太守郭璞⒄所著的《葬书》⒅,年代最近。

轩辕博经过中央的书架后,他本以为这右书架的书籍,与前八层,乃至世间上流传的书都差不多。但是经过翻看之后,不由得使他大吃一惊,他发现这些书与世间的典籍大不相同。大多都是极为难得的隐本仙品。

就算是世间上有的书籍,在这里也加了无数手抄释义,为原本解释。相比原本那种晦涩的隐语,或者是未论真假的内容来说,简直是一大珍宝。轩辕博本来就喜欢杂学,现在发觉此书架之妙,顿时眉飞色舞,决定以后要常来阅览。

最后的左书架不用问,就是记载了三教堂大神通的书架。轩辕博有意的最后观看。此刻一看之下,发觉果然不同凡响。这里不但有佛道儒三教中秘传的大神通,还有不少古仙法术。轩辕博一看之下,顿时乐不可支。


注释:


⑴《佛说兜沙经》:《佛说兜沙经》一卷为华严经的("如来名号品","光明觉品"),后汉支娄迦谶译。

⑵《五岳真形图》:晋葛洪《抱朴子?遐览》:“道书之重者,五岳真形图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 五岳真形图,道教符箓,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有免灾致福之效。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有此图的碑刻。

⑶《九鼎神丹经》:黄帝九鼎神丹是外丹的一种,出自《黄帝九鼎神丹经》。记录在葛洪的《抱朴子》中。

⑷《黄庭经》精要注解:一种内丹经书,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也被内丹家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属于洞玄部。加上精要注解几个字就是有历代高人的解释,没有解释的不容易就看懂,所以这就是和一般黄庭经不同的地方,高就高在有人解。

⑸《素书》:古仙人黄石公作。

⑹《坤乾》:殷代的易。《礼记?礼运》:“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 ,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⑺《尚书》原本: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为儒家五经之首。原有三千二百四十篇。后被孔子删减为一百二十篇。

⑻残留的梅赜本五十八篇:尚书制定后,遭秦始皇焚书而毁。后来学者发现两种,一种为伏生本今文尚书,《史记?儒林传》记载为伏生避始皇帝,藏书于壁,至汉惠帝时找出,只剩下二十九篇。一种是孔壁本古文尚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武帝末年,鲁恭王扩建宫室,在孔子故居得到一部,有四十五篇,比伏生本多十六篇,由孔安国献给朝廷。至西晋永嘉之乱,古今尚书失传,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向朝廷献出孔安国《孔传古文尚书》,分四十六卷,五十八篇。多出来的篇幅,是把很多的原本中的一篇,变为两篇或几篇。唐孔颖达为其做《尚书正义》宋人将其编入《十三经注疏》。

⑼《采齐》《肆夏》:周朝古音乐。

⑽《九韶》:亦作“ 九招 ”。 舜时乐曲名。也是周朝雅乐之一,简称《韶》。

⑾《六壬秘本》:古代六壬书籍,可能是长发先生杜撰的名字,但是确实有这种知识,因为六壬术起源很早,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

⑿《武侯马前神课》:《马前课》是东汉?三国时期蜀国武乡侯诸葛亮所著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书籍。在文华楼摆放,应该也有高人注解增益。

⒀《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被称为道家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

⒁《管辂神相秘传》:为[汉]管辂撰,在此摆放应该也有高人注释。

⒂《万象图谱》:可能是长发杜撰的书。

⒃《九丘》:《孔疏》云:“其论九州之事所有志记者,”其书谓之九丘。”乃是上古地理图以及各地说明。加有“增补释义本”就是有高人按照古今对照的地理风俗,加以注释和增加内容。

⒄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东晋著名学者,正一道教徒,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

⒅《葬书》:郭璞的著作,全文不到两千字,却系统地阐述了风水理论。此处也当为注释本,因为原书世间就有,没有什么难找的,但是文义晦涩,所以带注释的容易学。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20 13:21:00 +0800 CST  
第四十二章 广览多学

只见其中有佛门秘法《降魔金刚掌》《金刚伏魔功》《虚空行走》等秘术,其中《降魔金刚掌》与《金刚伏魔功》本是一套功法,《降魔金刚掌》乃是《金刚伏魔功》的一部分。只是因为《降魔金刚掌》能单独习练所以才摘出来而已。

而道家大神通有《五行遁法》和《御空术》《御剑术》等。还有《厌怪符》《招百里虫蛇记》《断虎狼禁》⑴等符箓禁法。以及三教堂中道家弟子都习练的《太上洞神诸天大法》。

其中《五行遁法》和《御空术》《御剑术》等法术虽然前八层也有,但是那些却是简本,而第九楼的才是威力较大的全本。想必是不想让德行不深,意志不坚的弟子们,随意习得。以免出去闯祸。

在三家神通里,儒家神通最少,轩辕博只看到了一本《浩然正气诀》。轩辕博想了想,觉得儒家也确实没必要弄多少神通典籍,昔日孔子曾拜访老子而师之,而在上古之时。儒道两家本来就不分家。

儒只是道的演变而已,所以三教堂的儒家弟子,想要练些神通手段,完全可以按照道家的来,甚至没啥门户概念的,练佛门的也不是不可。

如果不愿外求,那么光练这《浩然正气诀》就可以终身受用。翻看这本儒典之用,其实本就神妙无比,能练出浩然正气,无邪神光等大法力神通,用之御气飞空,制敌养身等等无不爽利。也可谓一种万能功法。

在三家典籍中,最流行的就是,三教堂人人都可以练的《金刚伏魔功》,《太上洞神诸天大法》和《浩然正气诀》。⑵这三本秘籍,基本上是三教弟子的科班功课。

差不多任选一种,就可以修炼出平常剑仙的大多数神通秘术,如飞行制敌,法宝道术等。只是这里的这三种功法,比之前八层的“简本”更为周全而已。

在三家神通之下,轩辕博居然还找到了很多辅助神通秘本,和有些旁门左道的大神通。轩辕博翻看了一下,原来都是三位师尊昔日游历天下,或降妖除魔后,搜集来的一些邪劲儿不大,威力不小的邪教秘典。

好一场翻阅,有诗为证:

文能载道渡群生,书卷勾题善恶经
博览多闻唯智者,存真去伪练心成
思维义理开明体,收束言辞禁劣形
无数英雄皆若此,勤学广法欲天横

看罢第九层的神通典籍,轩辕博精神大振。从此开始了新一轮的修炼,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第九层中,他最长参详修炼的就是神通类典籍。杂学类作为辅助,增长阅历。

而经类的修习,由于他从小到大,已经看了十多年的三教经典,所以此刻并不急于一时。只是简单的把以前没看过的三四本经典密咒看了一下而已。所以除了看书之外,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习练神通,每天都要练到深夜。

轩辕博如此修学读书,才过了几天功夫,便又引起了三位堂主的注意。这一日天色刚暗,三教堂后殿中,三位堂主一面品茶,一面议论天下之事。

说着说着,战夫子便想起了轩辕博的事情,叹息道:“寂灭徒儿之所为,果然不出前者之所料,他虽酷爱读书修炼,但可惜阅览驳杂,又不求上进,只在神通杂学里翻腾,对我三教经典留心甚少,真是可惜了。”

清虚子也说道:“贤弟所言不假,此子虽善学习,但不求正道,最多只能做个江湖豪侠,乘风剑仙,不足以肩挑大梁。只可惜如今天下纷乱,精怪肆虐,魔道猖獗。正是用人之时,寂灭徒儿如此之学,最多只能做个冲锋陷阵之小卒,不能居中为帅啊。”

战夫子苦笑摇了摇头道:“二位师兄,如此看来,那金牌是不是要收回来?”

清虚子也言道:“既然不成气候,也是应该收回来,免得他才大德疏,学多了神通出去惹祸。即便真要学,也要先叫他练个一二百年心性再说。”

法空长老到底是个出家的僧人,一片心地最是以慈悲为怀,不舍众生。只见他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二位师弟所言有理,但是正如二弟所言,如今天下正乱,是用人之际。

真等个一二百年,时间太为长久,恐伤其志。这寂灭小徒年龄尚幼,即便有些贪念顽劣也属正常,既然佛图大师把他交给我们三个为徒,我们也当先尽为人师表之责,实在不行再放缓不迟。”

战夫子点了点头道:“大师兄说的有理,是我急躁了。依师兄之见,我等当如何处之?”

法空长老道:“依我之见,现在天色将晚,我听说他晚上都在自己的住处习练神通,不如我们去看看他。把该说的也说上几句,好歹师徒一场,这点情分总是有的。”

清虚子闻言笑道:“还是师兄宽厚,时时都想普度众生。既然如此,小弟岂敢落后?我们一同前往。”

轩辕博此时正在禅房之中,思索修炼神通典籍。由于文华楼的秘籍不许外带,所以只能靠记忆背诵。所以自从上山以来,轩辕博为了多背诵些东西,煞费头脑。

但是也因此更加珍惜看书的时间,亦加深了对书卷的理解。只是有些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背诵,故此有时候有些字句想不起来,也令人着实烦恼。

他现在就有几个问题,怎么也想不起来书上是怎么说的。苦思了半天依旧无解。又引起对父母亲友的挂念。心中烦闷。拿起笔来,添饱了墨,开始在纸上写字调心。

他刚刚写完一副联句,只听屋外有人咳嗽一声。轩辕博闻声就是一笑。所笑何来?因为这个时间一般找他的,不是无嗔,悟玄子,张慎师兄三人。就是老拖头来找他玩耍。

而前三位师兄都是有准的人,一般也不会夜间来访,所以老拖头的可能性大些。此时他正在烦闷,思索着要是老拖头的话,正好和他一起出去,找个凉亭所在,摆上茶点,赏月谈笑一番。故此也没披上外衣,就兴冲冲的打开门,往外看去。

这一看不要紧,只见三位师尊站在门外,六只眼睛烁烁放光,犹如六颗灿烂星辰,一齐注视着他。吓的轩辕博大吃了一惊。

因为他上山以来,从未和师父私下谈过,只在初一十五的时候,聚在众弟子中听过师父讲道。所以对这三位恩师来说,谈不上有多少亲情,最多的反而倒是对长者的敬畏。所以不由得愣了一下。.


注释:


⑴《厌怪符》《招百里虫蛇记》《断虎狼禁》:皆为葛洪抱朴子里所记载的种种仙经。《厌怪符》为符箓之术,《招百里虫蛇记》可驱使虫蛇,《断虎狼禁》是气禁之术。

⑵此处三种功法应该为三教堂里,佛道儒三家弟子的不同的修炼秘籍。就好似门派基本典籍一般。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20 18:36:00 +0800 CST  

第四十三章 窥联问经

诗曰⑴: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片刻之后,他马上反应过来,快步走到三位师尊面前施礼道:“小徒寂灭,不知三位恩师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战夫子和法空长老较为稳重,多讲礼仪,因此都是点了点还礼,而清虚子为人自在洒脱,反而笑着与轩辕博打趣道:“徒儿,为师听人说你平日间最好诙谐耍笑,是个开朗之人,怎么见了我们三个老头子这般拘谨?怎么,我们还能吃了你不成?”

轩辕博摸了摸头也笑道:“弟子非是不愿与三位恩师亲近,只是长幼有别,不敢放肆。师父们请里边安坐。”

清虚子也点了点头,三人一同走进书房里,东面依次安坐。轩辕博紧接着又献上茶水招待三位师父。然后规规矩矩的一侧而立。⑵

待三位饮茶之时,轩辕博站在一旁,偷眼打量三位师父。只见法空长老结加趺坐。清虚子自然盘坐。而战夫子则是跪坐。向来是他们修炼和生活习惯不一。再看脸色,一个个平静如水,也看不出来意。

三位堂主用过茶后,战夫子对站在一旁伺候的轩辕博点了点头,笑道:“不必客气,你也坐下吧。”

轩辕博赶忙道谢,斜身跪坐于一旁⑶。战夫子见他礼仪严备,不由得又是一笑,再看向这个小徒弟时,仿佛顺眼了很多。只见他言道:“徒儿,你上山以来也有一月有余,不知你吃住如何,有什么不方便之处,可以随时对我们三个说。”

轩辕博连忙正身,低头拱手道:“有劳师尊垂问,弟子有幸拜在三位师尊门下,自上山来一切承蒙师父恩典,师兄们也都照顾我,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清虚子见轩辕博拘谨,有心和他近亲一些,抬头四处望去,只见几案之上,有一幅字。于是说道:“寂灭徒儿也好习字乎?可拿来,令为师一观?”

轩辕博急忙捧过这幅联句,双手献给清虚子,清虚子刚接到手中,浑身就是一震。只见这幅联句,极为雄壮奥妙。意味无穷。只见

上联写:勇猛势力无能制服。
下联云:柔和忍辱无有穷尽。

清虚子细思了一下后,交给了法空长老。法空长老一眼看去,眼神顿时睁大,精光外露。连看了好几遍,才依依不舍的交给战夫子。这端木长春看了看纸张,又看了看轩辕博。紧接着又看纸张,再观看轩辕博。

轩辕博被战夫子瞧的发毛,想起这十六个字的出处,不由得脸上苦笑。只见战夫子问道:“寂灭,这字是你写的吗?”

轩辕博急忙答道:“是是是,刚才我刚写的,师父你看我笔上墨迹尚未全干。”

战夫子闻言笑道:“你这小子,耍什么滑头,我是问你这幅春联,可是你想出来的?”

轩辕博见战夫子问的清楚,心中无奈,只得回答道:“非也。”

又见法空长老问道:“那是从何处得之?”

轩辕博心知露陷,但是师父问他,他也不敢不答,只能硬着头皮道:“从经中看来的。”

清虚子也瞪眼笑骂道:“你这孩子,也太过难缠,说说从那本经里来的?”

轩辕博见这三位实在问的紧,支吾不过去。他心中知道这经句是从佛心舍利子中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来,可是现在舍利子已经飞走,自己要是一说很难使人相信,而三位师父也肯定会让自己再多背诵些经典证实。

只是这经文属于中国未来之经,写多了纸张自焚,说多了恐遭天谴。平日里最多书几个字便是极限,不想见今天就因为这几个字露出了马脚。

而《华严经》以前也曾有高人翻译过几卷。只是现在已经大多失传,而文华楼所存的《华严经》简本之《佛说兜沙经》⑷想必以法空长老的虔诚,早就能背过了。所以也不方便明说,只是不好意思欺骗师父,实在难办。

他心中叫苦暗道:“这帮老头们,也太厉害了,上回在佛图澄面前,只是施了一礼,就被他从千万人中给揪了出来。这回倒好,人字具获。这要我怎么搪塞过去~?!!”

他有心说是《华严经》但是又怕师父从别的地方听说过,更加盘问的紧,故此十分为难。突然他想起最后的一个月所看的《大般涅槃经》,里边有《华严经》的别名。于是答道:“是《杂花经》。”

清虚子和战夫子虽然也看过不少佛门经典,但是毕竟不是专修佛门,没听说过有这部经典,于是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法空长老。但是没想到法空长老也一脸疑惑之色。到弄的这二位更加疑惑。

只见法空长老道:“寂灭徒儿,你可还有那《杂花经》否?为师尚未听闻过此种经典,你若有的话,还望借予为师一观,为师看罢便还你。”

轩辕博心想:“师父啊,我也想给你老人家看,但是舍利子早飞走了,你叫我去那找去?”无奈之下只得回复道:“回禀师父,此经弟子也只是有缘一观,经文并未在我手上,不知流落到何处去了。”

战夫子接口问道:“说说是谁给你的总可以吧。”

轩辕博身体一颤,低下头,伸手往卧佛山指了指……

“西方来人?”战夫子见他如此动作,不由得更加疑惑。

“是是,是西方…人……。”轩辕博擦了擦汗,含糊答道……心里却嘀咕:“西方人不假,只是是个山人,山给我的,你问山去吧……”但是此话又没法说出口,也很难让人相信。所以只能蒙混过去。

只听法空长老道:“嗯,这些年,总听有西方僧人来我中国,传授佛法。确实是行踪无定,唯有有缘者得之。”接着他又看了看这幅联句惋惜的道:“你能记得此二句佛经已经是有福了。来,给为师说说此二句在经中是如何意义?”

轩辕博见法空长老如此惜法,心中也老大不忍,连忙说道:“这两句于经中本非在一处,前后也有相隔,是弟子觉得这两句有联句之妙,又爱惜这两句经文深合弟子求道之心,所以凑来一处写成春联,心乱之时,时常默念,借以笃志。”

法空长老闻言连连点头道:“好经,好联,可惜我无缘得见全经。”


注释:


⑴此诗为吕洞宾所作,出自《吕祖文集》。专言肯修道,能吃苦的,敢于面对现实而改变的人少。

⑵古代座次,《礼记》云: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这里侧屋取西方为上,所以是东面而坐,面朝东方。这是尊者的座位。而轩辕博是弟子,所以只能站在旁边立着。长者不叫坐而不坐。

⑶根据礼仪陪长者坐,一般不能四平八稳,要谨慎小心,随时侍奉长者。除非课堂和其他需要稳的地方。这是为了培养恭敬报恩之心,和对长者的重视。轩辕博那么好玩,但是该正规的时候,也是力求一丝不苟。至于世上那些不重视礼仪的人,想怎样就怎样,嘴里虽然说自己不拘小节,但是其实就是没见过世面,因为坐卧的时候,那怕对方是自己的老人,安排的不好(如人多,把老人位置放在外侧,而不居中),老人也会觉得心寒,何况世界上其他地方呢?其他的人呢?虽然古今礼仪不同,但是该注意还得注意,而觉得自己不拘小节的人,真遇上别人对他也这样的时候,他未必能受得了,因为每个人的环境以及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按照礼仪有个合适的规范为妙。

⑷此处之联,都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八,《明法品》里的经句。而《佛说兜沙经》只有《如来名号品》和《光明觉品》两品,所以法空长老没看过。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21 13:23:00 +0800 CST  

第四十四章 赠联赏月

轩辕博在一旁,看法空师父实在是爱惜佛法,就好似当初的佛图澄一般。不由得心生亲近之心。如果佛心舍利子还在的话,他肯定拿出来给师父参阅。只是现在舍利子不在,自己又不能亲自言谈,实为难处。

他想到这里,忍不住说道:“师父,弟子拜在三位师父门下,蒙三位师父不弃,对弟子多有照顾,又赐弟子金牌,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弟子如今身无长物,难以报答师恩,我观三位师父甚是爱惜此联经句。汝蒙三位师尊不弃,弟子便将此联送于三位师尊,聊表弟子寸心。”

法空长老是求法若渴的人,虽然刚才看的时候,早就把这两句经文,经熟记于心。但是此时见弟子有孝敬之心,心中也是感动大喜。急忙点头道:“好好好,我们师徒有缘,如今就收了你这份厚礼。”

轩辕博也大喜,急忙又拿起经文,站起身来,正式献给三位师父。这老三位别看平时派头很大,但是对于佛经,正法。也不敢怠慢,一个个站起身来,齐伸六条手臂,躬身伸双手接经。然后交给法空长老保管。

诗曰:
金经一字重如峰,三教千门俯首从
佛为听经能舍体,至今谁敢继其踪。⑴

法空长老得了两句佛法,喜不自胜,马上就想要回去研究。轩辕博自然不敢阻拦,赶忙恭送三位师尊。

送到院外,只见法空长老快步走了步后,又回过头来对轩辕博说道:“寂灭徒儿,为师等收了你如此厚礼,也没有什么回报,只是你以后有任何修炼不懂的地方,可随时找我们三人求解。”

轩辕博闻言大喜,急忙施礼道:“谢三位师尊恩典。”

是夜,三更已过,月上中天,众弟子早已入睡,但是后殿中灯火依旧通明。看着案上的经文联句,三位堂主面面相觑。

良久,战夫子叹了口气道:“能识正法,又能将法句相连成联,可见此子在佛法文法上,均有造诣,不是受过名人的指点,就是自己下过功夫。”

清虚子打趣的笑道:“我等本是去劝他努力修炼,不然就收回金牌的。现在倒好,反领了他的情面,得了他的好处。不但金牌不好意思收回,还要以后随时亲自指点于他,要知就是无嗔他们三个也没这个福气哩。”

法空长老静静的看着这这幅经联,缓缓的念道:“勇猛势力无能制服,柔和忍辱无有穷尽。此子不简单啊……”

轩辕博自从经历了这件事情,觉得自己与三位师尊的感情更亲近了一步,心中十分高兴,连日来研习神通杂学。也是干劲十足,和山上师兄弟只见谈笑之时,也比以前欢脱了不少,少了一丝拘谨多了一份快乐。心中真正开始有,把这里当家的意思。

这一日天晚,他采了些山枣,又搞了一些野杏,摘了几个酸梨。老拖头也难得的拿出了些珍藏的好茶。兄弟二人找了处悬崖峭壁,就在崖旁以神通摄过几张石桌,他二人一边吹风赏月,一边远眺万里山川,吃枣饮茶,端的是快活无比。好月色,有《西江月》为证:

明月中天登位,残云退却飞逃,乾坤万里放光豪,独立虚空普照。
壮志将酬可贺,宏图欲展堪骄,仰吞宇宙舞飘摇,看我疏狂朗笑。

老拖头见轩辕博神采飞扬,面有得色,比平时更善谈笑,忍不住问道:“你小子美个什么~?是吃了五石散了还是怎么着?这般得意~?!!”

轩辕博见老拖头询问,本想把前事说出来,但是考虑了一下,觉得有关佛心舍利子的事,不宜多说。而且说与师父们关系亲近,又有卖弄之嫌。故此嘿嘿笑道:“美~?本美男子近来勤习武艺,神功即将大成。日后称霸天下,如何不乐?……”

话还未说完,只见老拖头一枣核飞来。轩辕博急忙躲闪,双手一摆,亮出架势叫道:“怎么,你嫉妒本美男的才色不成?”

只见老拖头又是几颗枣核祭出,把轩辕博打的连连躲闪,差点逼下山崖。才不屑的哼了一声道:“咱们山上谁不知道我拖老是第一美男?那轮的着你~!再说就算是你学会了第九层的功法,也未必能如何,天下之大,能人之多暂且不说,起码在咱们山上,就算你把那些神通秘本,都练到了十成大圆满境界,三位堂主无论是谁,照样捏你跟捏蚂蚁一般~!”

轩辕博一愣道:“不会吧,照这样说,三位师尊会的我要是全学会了,那我的神通岂不是和三位师尊并驾齐驱,怎么会被他们捏蚂蚁?”

老拖头一撇嘴道:“你知道个鸟,文华楼第九层,虽然确有天下间上等神通秘籍,但是要知道,咱们三教堂最厉害的特殊神通,从来就不往文华楼里放。”

轩辕博听得眼睛一亮,急忙问道:“那放在那里~!!?”

此问一出。只见老拖头愣了一下,紧接着摸了摸嘴,从石墩上站起来道:“哎呀,光顾着闲聊,也没看时辰,我老人家还有职事要做,寂灭师弟咱们下回再聊。”说罢,站起身来,匆匆的就走。

轩辕博正听到紧关节要之处,见他要走那肯放行,急忙追上去问道:“师兄,说话干嘛只说一半,要说就全告诉我啊。实在不行,你跟我说说,咱们三教堂最厉害的神通,叫什么名字也好呀。现在说个不上不下的,你是要馋死我不成~!”

只见那老拖头只是假装没听见,拖拉着布鞋走的飞快,最气人的就是,临走前还把盘中的山枣,往怀里顺了七八成。又捞了几个歪梨小杏。然后急速奔离此地,三晃两晃消失不见。

轩辕博只觉得,也就是一眨眼功夫,果飞人没,更主要的是,想知道的消息也没打听到。不由得大怒喝道:“师兄~!你果然不愧叫老拖头,真够拖拉的,别忘了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敢不告诉我,一会我就去你那,把你私藏的点心都给你吃了……”

轩辕博的大叫传来,早已走远的老拖头,不由得浑身一颤,打了个激灵。随后又苦笑的小声自言自语道:“师弟啊,不是为兄不告诉你,实在是师父不让说,你以后偷吃我点心的时候,可千万别吃我最爱吃的那包酥糖啊,那可是朋友从建康给我带来的,我都舍不得吃……”

话说轩辕博见老拖头去的远了,无奈之下,只得自己一个人自饮自酌,吃着剩下的那小半盘野枣解闷。可是心中却对三位师尊的大神通,产生了无限的渴求。

他琢磨到,这三教堂堂主的大神通,不用问,肯定就是三教堂镇派的绝学,立足的保障。也是三位堂主,当初能横行天下的依凭。自己要是能习得如此功法,岂不是也能无有畏惧,所向披靡?

他想到高兴之处,不由得手脚皆痒,飞身蹦到石桌一旁,大喝一声,望空一掌击出。保持着击出去一掌的姿势,轩辕博不觉自我陶醉道:“真是威武雄俊,气震山河,哇哈哈哈哈~!”

就在此时,只见他手掌击出的正前方天际,一道亮光闪现,急速的往山上飞来。吓的轩辕博吱了一声,跳起来喝道:“不是吧…也没说什么太离谱的话呀,这就天打五雷轰了?……!”


注释:


⑴佛为听经能舍体:《大般涅盘经》卷十四记载,释迦牟尼佛于往昔没有成佛以前,为半句偈而舍身命。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21 19:18:00 +0800 CST  
第九章:闯阵女子

就在他神驰天外,胡说八道之间。就看那亮光急速飞近,到了离山头百丈远的地方止住了来势,好似被什么东西阻住了一般。轩辕博抬眼望去,只见那道亮光分明是一个人,离的太远了五官有些模糊,但是也能看得出,那身形是一个女子。

只见这女子脚踏飞剑。手掐剑诀,正运使神通,好似和什么东西较量一般。轩辕博看了看这女子前边也没什么障碍,正在疑惑是什么挡住了她。就在此时,只见山崖下的孔窍和裂缝里,骨朵朵的冒出了片片云雾来。

看到这里,轩辕博才想起来,自己上山的时候也曾遭遇过,记得张慎告诉过他,这叫做“罡风灵雾障”乃是三教堂护山大阵。自己得到第九层身份后,还研究过这种阵势。没想到刚才却一时没想起来。

想必这女子方才是被罡风吹阻,而她又不思退步,反而攻击阵势,所以才引出大阵变化,生出白雾来困住她。

轩辕博当初可是领教过,这白雾狂风的厉害,只见一眨眼的时间,这个女子就被灵雾吞没。要说这“罡风灵雾障”也真神奇,只是针对外入者,而丝毫不会对,已经处于山上的弟子产生影响。

轩辕博在山崖上,可以分明的看到这女子被灵雾卷入。正在白茫茫的雾气中来往穿梭。但是自己却可以看到对方,而从对方丝毫的举止来看,自始至终都没往自己这边看上一眼。显然是在大阵的阻挡下,所见有限,没看到有人在注视着她。

“这是谁?为何硬闯“罡风灵雾障?”轩辕博不知来人身份,禁疑惑万分。

但是转头又释然了,他听说但凡要上抱犊山三教堂的人,除了有身份名牌可以进出无阻。那山外之人若想进来,或是在卧佛山下的三教堂下院中,先通报名姓,由下院代理堂主引荐上山。

或者是打唯一一条山道上步行爬上。走到阵中时,自然有值日弟子会前去盘查询问。探名来意是友非敌后才允许上山。而此刻,这女人显然是要硬闯,轩辕博估摸着八成是,是敌非友。心中顿时大喜。

话说有人擅闯自己的门派老巢,何喜之有?而此事对于轩辕博来说,确实有喜的理由,他喜只喜,自己正苦思师尊的大神通不得,就有这么个立功的机会。只要自己能拿下对方,献与师父,即便是依然不能得到功法,但是起码也前进了一大步。以后多立功勋,早晚会受到师父的恩赐。

想到这里,他打定主意,安下心来,也不去找人报告。就这么坐在石桌边上继续喝茶吃枣。只等这女人疲累之时,才好出手擒拿。只是有一点他想不明白,他听说这“罡风灵雾障”日夜有轮值的弟子把守,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有人前来查探,不知今天这是怎的,这半天依然不见一个值班弟子前来。

“可能值日的师兄睡着了吧。” 轩辕博瞎猜了一下,又把目光投注向雾中的女子。

话说这个女人也真厉害,被困入灵雾中后,竟然不退反进,一招手将飞剑招在掌中,运使法力,只见飞剑上顿时燃起一道红芒烈焰。又见这女子娇叱一声,运剑劈砍。火焰卷处,居然把白雾劈开了一个三丈长的大口子。

这女子顿时大喜,急忙运剑反复劈砍而去。只见白雾的口子越来越多,这女子也顺着开出来的道路不断深入其中。想必是觉得找到了这大阵的破绽。

而轩辕博却看得冷笑了一声,他知道这大阵有挪移虚空之效,更兼阵中皆为浓雾所化,能使阵中人,不辩东西,不知南北,真是要多难缠有难缠。

他就见这女人一会往北砍,一会往东砍,时而向南,时而向西。好似踩到了一个回字小道一般,来回乱转,但是怎么转都转不出去。

时间长了,只见这这女子不禁也急躁了起来,只见她银牙紧咬,舞动宝剑。剑刃之上火焰喷发,映照得四周一片赤红。

这女子舞的心急,轩辕博在一旁也看的心焦,他倒不是为了这女子破不了阵而心急,因为他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女子闯入阵中这么长时间,竟然一直都没有惊动雾中灵鬼。

他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因为值日弟子睡觉去了?还是因为这灵鬼也是些个怜香惜玉的货色,要不怎么见了女人就不出来了?

要知道,如果没有灵鬼的话,这“罡风灵雾障”充其量也只是个迷幻之阵,最多就是有点浓雾迷人眼目,有些鬼哭吓人而已。虽说这里边也有罡风,但是此时看上去,似乎罡风也没有发动,这女子身上的头发飘带摇摆的也不是非常厉害。

“难道是“罡风灵雾障”出故障了?”轩辕博不由得暗自猜想。

就在这时,只见这个女子显然已经打出火性,但见她竟然把手中的宝剑抛在空中。口中娇叱了一声:“火龙剑,化形~!”

但见这把飞剑在天空中飞舞了几圈,竟然化成了一条通体冒火的火龙。只见这火龙粗如水桶,从头到脚十几丈长短,好不威武。

诗曰:
头角峥嵘势卷空,身披鳞甲映光明
口吐黑烟遮月影,爪环赤焰照山形
飞天九曲拿云客,入地独行隐雾卿
变化多端真勇烈,翻江弄火第一能⑴

轩辕博虽然颇见过世面,对鬼神蛟龙等神明怪物并不陌生,但是那毕竟只是在图画中,或文字里阅览。此刻真遇上这般活灵活现的真龙,也吓的一哆嗦。切实体会到了叶公⑵当时的心情。

他想躲,但是心中又涌起了另一种气势,一个声音在跟他说:“躲什么?老子现在也是学了神通的人,有什么可怕的?”他想到这里,不禁激动的浑身颤抖。只见他双手成爪,长发飘摆。运使十成神力,就要战斗。

如果他此刻的身姿,被神魔大世界的人看到后,肯定会被人一眼认出:

这分明就是那个,屠杀过万,屹立在尸山血海之中,不可一世的大魔神啊~!


注释:


⑴翻江弄火:龙毕竟是鳞甲之长,虽然有火龙,但是也可弄水。并不是说加上火字,这龙就要局限于火里,别的地方就不能施展了。

⑵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叶公好龙典故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是说叶公此人喜好龙,家里到处都有龙形器物,但是见到真龙以后却被吓的失魂落魄,这是说对喜好的东西似是而非,不是真心实意的意思。
楼主 大雅闲人  发布于 2015-10-22 12:31:00 +0800 CST  

楼主:大雅闲人

字数:2818602

发表时间:2015-08-27 05:33:3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05 11:41:49 +0800 CST

评论数:61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