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密码—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解密长白山真相

“每个人还要背个娄背或是背夹子。里面装有粮食,一般是小米子,还有水葫芦,油盐酱醋,碗筷瓢盆什么的。初把还得背口锅,山里不能吃生的不是。然后再装些锯啦、斧子啦,山里用的家什。把头则背个参兜子,那是用鹿皮或是狍皮做的。里面装着抬参用的快当刀子、快当剪子、快当钎子、快当绳子。钎子有鹿骨钎子和竹钎子两种,不能用铜铁钎子。人参不能碰到铜铁,碰上就烂。快当绳子就是拴着铜大钱的红线,又叫拴宝绳。至于选进山的日子,也有讲究。要想有,三六九;要想发,三个八。讨个吉利而已。”
“在关东山,各行有各行的领头人,也就是把头。放山的、伐木的、放排的、淘金的,各有经验丰富及权威的人为把头,主管一切。放山把头要懂得放山采参的规矩,明白如何祭拜山神爷老把头孙良的仪式。也就是修老爷府,拜老把头庙。挖到人参后,如何谢山。进了山后,放山把头选好压戗子的风水地,会压戗子打火堆,会观山景,会识别各种人参、会排棍、叫棍、领着大伙巡山(找人参)。发现人参后,把头接山,拴棒棰锁。还要懂得各种人参的抬法,并负责把人参抬出打上棒棰包子,在大树上砍下兆头(标记),把山货卖到山货庄。不具备这本事的人,是做不好参把头的。”
“放山人进入山里,戗子压在哪,哪就是家,这是参帮在山里的大本营。戗子压的好,不仅能遮风挡雨,也能防止野兽,更能放山开眼拿大货。把头会观山景,讲究的是:面南背北、白虎压青龙。窝风、向阳、前坡、后岗、坡下有泉、泉里有水,这样的地方就是风水宝地。参帮里还有个端锅的,就是做饭的人。不管将饭菜做成啥样,好不好吃,谁也不参说啥。放山人没有回来,端锅的不能吃饭,也不能睡觉。就是三天不回来,你也不能吃不能睡。这是放山人的规矩。没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敬畏和遵守规矩,才能成事。打火堆,是不能少的。就是每天放山回来后,在戗子门口由把头将火点着。如果天黑了放山人没有回来,则由端锅的打火堆。也就点一堆簧火,不能熄灭,一直烧到天亮,火头越旺越好,火烧财旺吗。火堆不仅能驱逐蚊子小咬,还能防野兽,放山人回来晚了,还有个引路的作用。其他的参帮看到了,知道这山上有人了,也不会再来了。”
“放山时,参帮的人一字排开,持了索拨棍拨拉着草向前走。参帮的排棍,各有分工。头棍即领棍,也就是把头,还有腰棍、边棍,再加个端锅。巡山找参的时候,不准说话。可以用叫叫棍联络,就是用索拨棍敲打树干。敲一下继续巡山,敲两下向把头靠拢,敲三下试不是随把头下山收工了。压山的时候,不能说话,的急事也不行,只能回戗子里说去,看到什么好东西也不能说话。遇到情况的时候只有把头能说。放山遇到蛇,是个吉利的事,那是钱串子。还有山神老虎,遇到它们,多是能抬到大货的。压山时,一趟子压过去了,没开眼,有时再翻一次趟子,防止漏山。放山时,谁先发现人参,就高喊一声‘棒棰’,这叫喊山。问‘什么货?’,‘六品叶’,这叫接山。然后大家齐声喊‘快当、快当’,这叫贺山。喊山不能喊错了,否则喊炸了山,参帮的人就会泄了劲,是要挨罚的。还有一种由把头喊的空山。就是压山好几天,没开眼,由把头喊出一声来,振奋大伙的精神头。”
“喊山之后,喊山人用叫棍将参帮的人聚到一起。然后由把头拿出拴了铜钱的快当绳子出来架梁子。 就是砍两棵有叉的小树,插在距离人参二三尺远的地方,将红绳两端的铜钱搭在树叉上。架完梁子,则由把头率大伙跪在地上,拜谢山神爷老把头,感谢老把头保佑,令大伙开了眼,拿到了货。接着是抬参,这可是参把头的绝活。人参长在什么地方,怎么抬,都是有讲究的。人参会在地里走的。有时参秧下没有发现人参,有经验的把头会在周围的土里寻找到的,这样的参叫爬货,没走多远。有的老参,在你发现它的时候,未及采取措施,就瞬间远遁了。这种情况,最为可惜。抬参的规矩是,留小抬大,不可一次性抬绝了。抬出了参,就要打参包。就是扒些松树皮或是椴树皮,再揭一张新藓青苔,抓些参坑的原土进去,将人参完整地包裹起来,以防跑浆。这叫棒棰包子,放山人叫票子。包了参后,事还未完,还要打兆头、圈梁子,是为后来人做下标记,这里有参,快来抬吧。打兆头就是在旁边的树干上砍出道道来,多少人,几品叶,都要标明。再用松树油子烧出来,几十年都不会消失。圈梁子就是在留有小货的周围插上一圈柳枝。柳枝活了后形成柳树墙,一般高三尺左右。后来的放山人即使看不到兆头,也会看到这边的梁子,知道这里有参。有时后来的放山人,发现这里的参已长成六品叶了,也不去抬它,仍旧留给原来发现参的人。这种纯朴的放山风俗,至今仍旧保留着,”
“采到人参回到戗子后,由把头将棒棰包子藏起来,参行中叫压票子。接着继续放山。下山的时候,再由把头起票子。这期间还要察看票子,防止有损坏或是丢失。压票子和起票子,都要供在老爷府前,焚香烧纸磕头,感谢山神爷老把头的保佑。起到了好山货,参帮中人难免有见财忘义的,起黑票子将参包子偷走的。这种人最遭参行忌恨,一旦被抓回来,必要受到严惩的。就是脱光了衣服,绑在林子里的树干上,任那蚊子小咬的叮咬。虽是这般私刑,但黑票人的家属及官府也都是背地里认同的,几乎是没有什么理由去打官司。”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6 15:47:54 +0800 CST  
今天点击率上来了,回帖的还是少啊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6 18:28:40 +0800 CST  
“放山的规矩多,拉帮时,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不可拒绝。因为长白山是众人的山,放山人都是山神爷老把头保佑的人。况且谁知道谁人有什么福气。有时候平日里越是看着不起眼的人,越是能在山中开眼呢。进山时一定要搭老把头庙、修老爷府,发现了人参一定要拜谢老把头。不要坐山里的树墩子,那是老把头的宝座。忌打蛇和老虎,还有耗子,因为那是放山人的小媳妇。放山的规矩多,都是必是要遵守的。在山货庄卖完人参后,放山人开始分份子,大份分给发现人参的人,叫拉露水。剩下的大家伙平分,便是老把头也一样。”
赵把头讲了一通,呷了口酒,感慨道:“放山人苦着呢!有时在山里转悠个十天半月的都未开眼,走空山也是常有的事。再加上遇到野兽毒虫什么的,随时会要了性命去。有时开了眼,采到参了,还会在山里遇到土匪。虽然说,土匪一般情况下是不抢放山人的,都知道放山人苦。但有时也会遇到不仗义的。不过,即使这样,抢走了人参,还会为放山人留下一些钱财做为补偿的。因为这是长白山里的规矩,山神爷老把头在上面看着呢,没人敢将事情做绝了的。”
听了这些放山的事,我立对放山人肃然起敬。长白山养活了山里人,但是山中的规矩,必要遵守。赵把头兴致上来了,又接着讲了很多。唯王一炮坐在那里不乐,好在有罗叔不时劝酒,没有过于冷了他。这席酒一直喝到半夜才散。

第二天早饭后,赵把头如约过了来。我和罗叔交待了一声,便和赵把头去了。赵把头少入参行,如今近七十年,以这两天对他的了解,此人不仅是参行的经验丰富,也是一个爽快实诚的人,加上一身的故事,尤其是令人敬佩。
转过了两片林子,前方就是永济堂的参园子了。

永济堂的参园子共有三处,这是其中一处较近的,距离快大茂子北向六七里的山林里。长白山区人参的人工栽培,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多是采集了山参种子,种在林子里,任其自然生长。待到了一定的年头,再来采挖。后建有参园,专门大面积的种植人参,以补山参供应的不足。开始形成规模,则是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
最为有名的关东参,则是在通化县地区种植的人参,时称通参。有着“通参通天下,关东第一家”之誉。通化县地区位于长白山南麓,这里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势、土壤与气候。在长白山脉中,于地理上属于“聚气”的一方的宝地。地气足益养参,参气足则出珍品。无论是地气,还是“参气”,这里都是最足、最旺的。故在关东山里出了通参这一参业中的龙头品牌。当时打包好的通参,外面贴有一方红纸,上书一“通”字。只要带有“通”字号人参的,最为关内客商的喜爱,几乎是有多少要多少,价格上也比其它地区种植的人参贵上一些,仍旧是供不应求。在有着天下第一药市之称的河北安国药市鼎盛时期,每年供应安国药市的通参都达几千包,数万斤,价值几十万两白银。据说在天津港运销国外,标有“通”字的关东参还有免检待遇。时过境迁,只因朝代更替,战乱影响,东北又遭受了几种特殊的时期,大名鼎鼎的通参渐渐被后人遗忘了,甚至无人记得了。然在百年之后的今日,通化县的人参产业振兴,通参又有重新焕发之势,倒也可喜可贺呢。
《通化县志》有载:“通化县山内参园极多,连畦布子,灌溉如菜蔬,夏则张芦席以降炎日,八九年后则撷而市诸肆。”
民国二年(1912年),魏声和编写的《鸡林旧闻录》中,详细地记录了清末民初时期的人参栽培过程:“其种植时,先于森林中择一土性相宜处,砍木起土许,搅之松细,阔五尺,长三丈为一畦。预将参籽窖地一年,名为发籽子。次年,将籽漫撒畦中,覆以土灰。出苗后三四年,至秋九十月又移植他畦,锄畦成垄,排列插莳。复用七尺五寸高之板,棚盖其上。往时多有用布者,今鲜矣。每年择春秋二季揭板向阳三五次,当连绵细雨放雨一二次,皆有程期,过则倒烂。又三四年白露节后,方起参制造,名为作货。”
这一记录中,载有栽培人参的各个程序:选人参地,刨人参地,做人参畦床,发人参籽,撒参籽复土,盖人参棚,移栽人参秧子,揭棚板晒参,雨季排水,九年成货白露起参,人参加工。记录得详实、准确而系统。这都是历代参农们积累下的栽培人参的经验。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7 07:48:54 +0800 CST  
人参对土地的要求是很特殊的。种过多年的庄稼熟地不行,涝洼地不行,热带地区地也不行……。一般园参在生长了三四年后,至多六年以内,必要换土。也就是将生长了几年的人参刨出来,移到另一块修整好的土壤中。这是因为,经过几年的生长,已是将原地的地气吸尽了。可见人参一物,吸天地之精华,并非虚言。并且种过参的地,一般也种不得庄稼了,地力、地气都已耗尽。若不换地,人参将停止生长,而且会烂掉。而野生山参则不需要,并且会生长到几百年以上。那是经过了千百万年,在自然的艰苦环境中优胜劣汰的结果。也自造就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野生关东参来。
人参的生命力是极为奇特的。一般植物的芽孢损伤以后,便不再复生。但是人参却是有着超常的生命力。虽是生长极慢,便是园参也要五到六年以上才能收获,野生山参往往要百年以上的才值得一挖。冬天要休眠,第二年再重新生长。人参于夏季开始出芽,也叫越冬芽。越冬芽于第二年春天出土生长。假如越冬芽遭到损伤(虫害、菌害、野兽侵害,人为及其它自然灾害),这个芽便会停止生长。人参根部则在土壤中休养生息一年而不出土。与此同时,又在已死亡的越冬芽附近重新生长出一个芽来。次年春,这个芽破土而出,继续生长。参行里管这叫为“转胎”。重新投胎之意。
人参生命力之强,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赵把头曾将他珍藏多年的一瓶浸泡以一株山参的酒与我看。当时令我惊讶不已。因为这密封的酒瓶里泡着的那株人参,竟然发出了茎叶。因为茎叶伸展不开,弯在瓶中生长。更为奇特的是,还生长出了一簇黄豆般大小的参籽。世界上任何植物,浸泡以浓烈的且封闭的白酒中,焉能再有生长之理。唯人参独能,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人参的功能,还不是我们人类现在所能全部了解的。所以,人参为百草之王的称号,不是凭空得来的。其医治百病,服则能延年益寿,对人体大有裨益,也不是古人癔想出来的。其实在的功用,就足以证明了的。

我和赵把头将走到参园的时候,远远迎来一个人。他是这里的参头(工头)名叫王保,是赵把头的徒弟。
一见面,王保便迫不及待地,而又十分兴奋地说道:“师父……”然而望了望旁边站着的我,却是欲言又止。
“这是小东家,不妨事,有啥说啥。”赵把头说道。
“原来是小东家到了,有失远迎。”王保朝我拱了下手,接着激动地说道:“,师父,昨天晚上,园子里‘闹参’了。”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7 07:52:19 +0800 CST  
此段落,重更第二稿。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7 08:18:12 +0800 CST  
人参对土地的要求是很特殊的。种过多年的庄稼熟地不行,涝洼地不行,热带地区地也不行……。一般园参在生长了三四年后,至多六年以内,必要换土。也就是将生长了几年的人参刨出来,移到另一块修整好的土壤中。这是因为,参园内大面积种植,经过几年的生长,已是将原土中的地气耗尽了。可见人参一物,吸天地之精华,并非虚言。并且种过参的地,一般也种不得庄稼了,地失劲力,以及地气都已耗尽。若不换地,地气续不上,人参将停止生长,而且会烂掉。而野生山参则不需要,并且会生长到几百年以上。因为野山参是一种特殊的灵草(天地间的灵草中,除了山参外,又有灵芝、何首乌,黄精等,生命力都可达百年以上),加上生长地周围的株数稀少,足可饱吸一山之地气,又可为群山养育,甚至于是整个长白山的地气在绵绵不断的灌输着。生长地的地气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然而这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所以山参的长势也较为缓慢。这也是经过了千百万年,在自然的艰苦环境中优胜劣汰的结果。也自造就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野生关东参来。
人参的生命力是极为奇特的。一般植物的芽孢损伤以后,便不再复生。但是人参却是有着超常的生命力。虽是生长极慢,便是园参也要五到六年以上才能收获,野生山参往往要百年以上的才值得一挖。冬天要休眠,第二年再重新生长。人参于夏季开始出芽,也叫越冬芽。越冬芽于第二年春天出土生长。假如越冬芽遭到损伤(虫害、菌害、野兽侵害,人为及其它自然灾害),这个芽便会停止生长。人参根部则在土壤中休养生息一年而不出土。与此同时,又在已死亡的越冬芽附近重新生长出一个芽来。次年春,这个芽破土而出,继续生长。参行里管这叫为“转胎”。重新投胎之意。
人参生命力之强,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赵把头曾将他珍藏多年的一瓶浸泡以一株山参的酒与我看。当时令我惊讶不已。因为这密封的酒瓶里泡着的那株人参,竟然发出了茎叶。因为茎叶伸展不开,弯在瓶中生长。更为奇特的是,还生长出了一簇黄豆般大小的参籽。另有酒泡人参,还有生出数枚小参者,堪称奇观。世界上任何植物,浸泡以浓烈的且封闭的白酒中,焉能再有生长之理。唯人参独能,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人参的功能,还不是我们人类现在所能全部了解的。所以,人参为百草之王的称号,不是凭空得来的。其医治百病,服则能延年益寿,对人体大有裨益,也不是古人癔想出来的。其实在的功用,就足以证明了的。

我和赵把头将走到参园的时候,远远迎来一个人。他是这里的参头(工头)名叫王保,是赵把头的徒弟。
一见面,王保便迫不及待地,而又十分兴奋地说道:“师父……”然而望了望旁边站着的我,却是欲言又止。
“这是小东家,不妨事,有啥说啥。”赵把头说道。
“原来是小东家到了,有失远迎。”王保意外之余,朝我拱了下手,算是见了礼。接着激动地说道:“,师父,昨天晚上,园子里‘闹参’了。”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7 08:19:19 +0800 CST  
谢谢各位回帖的书友。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7 11:10:56 +0800 CST  
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7 15:50:11 +0800 CST  
@宋别离2015 305楼 2015-07-07 15:53
给兄弟加点油
------------------------------
多谢别离兄!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7 16:10:03 +0800 CST  
@高冷的矮丑穷 316楼 2015-07-07 22:12
@青斗2015 34楼 2015-06-22 12:11:00
傍晚时分,我们一行人马终于到了快大茂子。这一路上,算是有惊无险了。
快大茂子位于长白山腹地(现今的通化县县政府所在地)。其东向25公里处是通化县城所在(现今的通化市)。快大茂子现今称为快大茂,来由倒是有几个说法。一说快大茂是满语“前哨”之意,此地曾设台兵把守,是一处前哨。二说快大茂的“快大”是满语口语“花曲柳”。“茂”为树,后边加的“子”字,是汉语的........
------------------------------
故事传说中,老虎有引路之意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7 22:24:51 +0800 CST  
再次感谢书友们的支持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7 22:26:29 +0800 CST  
@高冷的矮丑穷 321楼 2015-07-07 22:27
@青斗2015 319楼 2015-07-07 22:24:00
@高冷的矮丑穷 316楼 2015-07-07 22:12
@青斗2015 34楼 2015-06-22 12:11:00
傍晚时分,我们一行人马终于到了快大茂子。这一路上,算是有惊无险了。
快大茂子位于长白山腹地(现今的通化县县政府所在地)。其东向25公里处是通化县城所在(现今的通化市)。快大茂子现今称为快大茂,来由倒是有几个说法。一说快大茂是满语“前哨”之意,此地曾设台兵把守,是一
—........
------------------------------
他们不知老虎是来引路的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8 01:21:30 +0800 CST  
@高冷的矮丑穷 323楼 2015-07-07 22:39
@青斗2015 76楼 2015-06-27 18:46:00
旁边的赵把头脸色突地一变,也忙起身跟了出去。
“千年参王!罗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望向了仍旧坐在那里,神色有些难受的罗叔。
“别听那个王一炮瞎说,这世界上哪里会有什么千年参王。千年的古树都极少见,况且参属草类,一棵地下的人参如何能生得了千年之久。传说就是传说,那里面的故事都当不得真的。”罗叔稳了稳神,故作淡然地说道。
“罗叔,我们应该好........
------------------------------
谢谢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8 01:28:53 +0800 CST  
“参变!”赵把头听了,精神一振道:“你听准成了?”
“错不了,从半夜开始,一直闹腾到了天见亮。我一宿没睡,一直趴在戗子里听呢。”王保应道。
“哪个方向传来的?”赵把头兴奋地说道。
“那边。”王保抬手一指。
赵把头抬头朝远处望了望,继而点头道:“是从八岔顶子下来的。以前望山景,我就知道那山上有大货,多少年了,一直没有找到。不曾想会到这处参园子里落地入户,百年一遇啊!”
“赵把头,你们说的‘闹参’、‘参变’的,什么意思啊?”我疑惑道。
赵把头这时望了望我,点了头,笑着道:“小东家,这是你带来的福气啊!才来几天啊,永济堂的参园子里就出现参变了。我和你说过,人参这东西,灵气大着呢!也是同气相求,同类吸引的缘故,在山林里建成的参园子,有时候会将周围山上的野生山参招引过来的。参行里叫做参变。这种现象极其罕见,百年难遇。发生参变之时,多在晚间,参园子里会出现人说话的声音,就是所谓的‘闹参’了,但是却看不见人影,那是山上的人参搬家过来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惊了它们,否则会将山参惊走的,也就可惜了这场机缘。有的看参人不懂这些,晚上偶然听到外面的参园子里有人说话,还以为是盗参的人,一般会出来大声呵斥,将人惊退了事。其实是惊走了千载难逢的宝贝。因为这种事极为少见,便是久浸参行的老手,一辈子也未必见识过参变现象。”
我听了,惊讶之余,问道:“你是说,山参会跑到参园子里?”
赵把头应道:“不错。并且跑到园子里的山参,都是成就了灵性的人参,有一株算一株,都是宝贝。就算是知道参变的人,因为少些经验,往往会先将自行移过来的山参拴以红线。却是不知,山参参变之时,先是移来秧子。拴红线会惊了它,土下面的身子便会不来了。令人空喜一场。所以,发现有参变时,万不可惊了它,佯装什么也不知道,任其在园子里生长。而且这山参为了掩人耳目,过一段时间后,外表形象也会变得和园参一种形态。并且也如园参的一般长势,个大形全。但毕竟是几百年以上的东西了,精气神都不一样的。参行中有眼睛毒的,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是山货还是园货。所以有些种植人参的人家,偶有参变出现,但不知内里机关,起参时,将山参混在一起出了。以园参的价格卖掉了事。以前长白山里无论是放山采到山参的,还是种植了园参的,多是运到丹东或是营口的山货庄出售。那边参行的人可是有厉害的高手。一旦发现园参中混有参变的山货,立时不计价格全部买下。往往买下了千斤参,独取一株而去,剩下的及铺面甚至都不要了。暗携此参变的山货,潜回关内发大财去了。这般景象,一出现,立马将那些不知就里的人看得一愣一愣的,都不知道咋回事呢!”
“小东家,你在这等会,我去参园子里转一圈。”赵把头似乎也有些急不可待,说着话,径直奔参园子里去了。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8 06:01:10 +0800 CST  
王保引了我到看参的戗子那边坐了。放眼望去,这里有着十数亩的参地,大片的人参长势旺盛,一簇簇红彤彤的参籽最是显眼。地里的黑泥土,油亮亮的,似乎抓起一把来,都能捏出油水来。果是肥得很,怪不得能长出这般好参来。通化县的通参,“通参通天下,关东第一家”,果然是名不虚传的。

过了一会,赵把头乐颠颠地回了来,兴奋得两眼放着光呢。
“小东家,托你的福。从八岔顶子上下来四户人家,已是入住此参园了。王保,以后好生侍候了。待过个一年半载,那四户人家在此生了根,足可以顶上这十座参园子去。”赵把头高兴地说道。
“来了四株!”王保听了,乐得几乎要跳起来。
“真的假的?”我则是一脸的茫然。参变这一特殊现象,以前是闻所未闻的。这长白山里,真是令人长见识呢!
赵把头见我半信半疑的样子,笑道:“小东家,不管你信不信,明年保管你发大财是了。参变本属参行中最为隐秘的事,鲜为人知。便是参行中的老人,也多有不信的。这种事在十年前我就已经经历过一次了。那是虎马岭有一户种参的人家,晚上偶听得参园子里有人说话。那户人家感到非常奇怪,以为是山里的土匪来盗参。未敢出声,更未敢出来查看。然而在第二天,却是发现参园子里并未失窃了参,甚至于连外人的足迹都没有,奇怪得很。后来他将这事和我说了。在那之前,我也是不相信这世上有参变之说,仅是听老辈人说起过,于是进入那户人家的参园子里查看。山参和园参毕竟是有区别的,结果发现了一株自移过来的两百年以上的老山参。我于是告诉那户人家,装作什么事也没有,一年后,那山参的重量必会多长出三成去,到时再抬出来,保他这辈子富贵。也是那户人家心急,不到半年便起了出来。虽是如此,也是卖了个大价钱。索性弃了参园子不要,一家子人连夜奔回关里去了。而这次参变,一下子竟然来了四株,都是三百年以上的,若不是亲眼所见,也是不敢信呢。”
“王保。”赵把头随后吩咐道,“参变这事要保密,除了今天在场的咱们三个,不可再令外人知晓,免得生出事端来。另外,告诉你下面的还有其它几处参园子的工人们,就说小东家到了,叫他们以后该咋干活还咋干活,明年起参时,赏金三倍。并且那四株参变的宝贝,小东家这边也另有打赏。”说着话,转过脸来,似乎想征求我的意见。虽是先斩后奏,也是想稳住工人们和他的这个徒弟。
我于是笑道:“参园子的事,一切全都依仗赵把头就是了。明年果是能起出了那四株参变的山货,必须要分出两成来对工人们重赏的。毕竟,这参园子也有着工人们的功劳和辛苦在里面。”
赵把头听了,满意地点了下头。他的徒弟王保,更是一脸的欢喜。显而易见,即便是两成的山参分红,也足以令他和他手下的工人们一生的富裕了。这是我随机的决定,也是对此事不甚以为意。目前来说,找到失踪的父亲,才是我的一切。
随后他师徒二人进戗子里商量事情去了。我闲着无聊,索性走进了参地内。满眼的人参,我自是辨别不出哪株是山参来。应该只有赵把头这般经验丰富的参把头才能分辨出来吧。
山风吹拂,参叶子哗啦啦乱响,隐荡有阵阵的清香之气,沁人心脾,尤是爽神。
这个时候,忽然有一个稚嫩的童音从旁边传来,好象是在唤我“小东家!小东家!”。连唤了数声。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8 06:02:22 +0800 CST  
@紫陌2007 342楼 2015-07-08 08:43
必须回复一下,问一下楼主,是不是每天更新一章?
------------------------------
全力赶稿中,争取每日更新,若有变故,会发出通知的。谢谢关注!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8 08:48:55 +0800 CST  
《长白山密码》第一部《关东参》,第二部《长白雪》,书友们若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般涌来,我便可以连续不断写出第三部丶第四部……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8 09:07:38 +0800 CST  
张建老爷子的讲述,写出五部不止呢。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8 09:09:52 +0800 CST  
@洋葱大蒜萝卜姜 303楼 2015-07-07 15:11
长白山让人感觉很神秘,真想到那里去看看。LZ写的很好,支持!
------------------------------
长白山欢迎阁下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8 09:17:25 +0800 CST  
@批量马甲 344楼 2015-07-08 08:54
正经在长白山打过猎挖过参的,留爪子一个
------------------------------
握手某炮手!
楼主 青斗2015  发布于 2015-07-08 09:20:13 +0800 CST  

楼主:青斗2015

字数:336321

发表时间:2015-06-17 19:1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9 15:18:26 +0800 CST

评论数:357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