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大荒山》(一个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笔记)(脱贫攻坚长篇小说连载)

我跟着黄朝华来到他家。黄朝华家的木板房很宽,很结实。房屋旁边还有两间小的木板房,但结构要简单许多。
我好奇的问黄朝华:“旁边这是什么房子?住人吗?”
黄朝华跟我解释说:“这是畜圈,大的这间关山羊和绵羊,小的这间关猪的。”
我过去想看个究竟,黄朝华打开大的一间木板房的门,我低头弯腰往里瞧,只见圈里大约有五六十只羊,有大的也有小的。地上是厚厚的羊粪。我知道羊粪是很好的肥料,城里人喜欢用来给花施肥,几元钱一小袋。
我说:“你这群羊非常不错嘛,羊粪在城里能卖钱哦。”
黄朝华说:“羊都不好卖,羊粪值什么钱哦,送人都没人要的。”
黄朝华打开小的一间木板房,我立马闻到了一股带着泥土气息的猪粪味,往圈里一看,有8头黑毛大猪在哼叫。
我跟黄朝华讲:“你养殖业搞得非常好呀,这些猪和羊如果都卖了,值很多钱哦。”
黄朝华说:“值不了几个钱。你是不知道,毛猪在和平乡能卖7块钱一斤,在我们茅草坪村只能卖6块钱一斤,一头300斤的猪就少卖300元。我们大风顶不通公路,猪要抬到二组大坪子去卖,300斤的猪要6个人才抬得下去。抬猪的工时费到是不计较,因为大家相互帮忙,但折腾这一趟,一头猪就要减重10斤左右,这里又少了60多元。”
我点点头,叹了口气,跟着黄朝华进了他家。黄朝华家院子里铺着灰色的石板,种着一些花草,收拾得干干净净,锄头、犁、背篮等农具堆放得很得体,一点都不乱。屋里是全木结构,柱子、梁木都显得非常结实,堂屋的地面铺的是石板,上首位置放着一个长而高的木柜子,两边是两排长的木椅子,中间摆放着较大的一张八仙桌,屋里的家具看上去颜色有些陈旧,但做工却非常精致,一看就是非常有水平的木匠做的。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03 20:52:01 +0800 CST  
堂屋的左边,有一个火塘,火塘里烧着柴火,一个老年人包着蓝布帕子,坐在火塘边,抬着一根长烟锅吸旱烟。火光映红了他布满皱褶的饱经风霜的脸。
黄朝华说:“这是我老爹。”
我不解:“老爹?”
黄朝华说:“就是我父亲的父亲,你们城里叫爷爷,我们这里叫老爹。”
我赶忙打招呼:“黄老爹你好呀。”
黄老爹笑着回答我:“我今年八十八啦。”
黄朝华说:“我老爹耳朵背,不太听得清话了。”
我大声说:“黄老爹,祝您老健康长寿”。
黄老爹咧开嘴,冲我笑了笑,继续吸他的旱烟。
黄朝华说:“我老爹是木匠,手艺不错,只是现在老了,动不了啦 。”
我刚坐下来,黄朝华媳妇就进来打招呼:“哎呀,李书记你,你来了,辛苦辛苦,赶紧坐,马上开饭了。”
黄朝华媳妇面容姣好,看上去开朗大方。我赶忙站起身来说:“嫂子你好。”
黄朝华说:“李书记你别客气。”接着又问媳妇:“媳妇要我帮忙吗。”
黄朝华媳妇说:“不用,你好好陪李书记坐着。”
黄朝华给我介绍一组的情况,他说:“全组有190多户村民,其中贫困户有25户107人,组长叫黄文富。大风顶最高处海拔在2800米左右,气候有些冷凉,主要农作物是玉米、荞麦、洋芋,但产量都不高。村民们依托大荒山宽阔的牧场,多数喂养黄牛、山羊和绵羊,收入不是很高,勉强过日子。”
我笑着问黄朝华:“你家一年收入有多少?”
黄朝华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我:“我家养了二十几头牦牛,加上卖点洋芋、猪、山羊,玉米,一年能有十来万的收入吧。”
不一会儿,黄朝华媳妇就把饭菜摆上桌子,有鸡肉、有香肠、有腊肉、有青菜。
黄朝华的母亲带着黄朝华的两个孩子从菜园子地里回来,她们洗了手,过来跟我打招呼。
我和黄朝华一家人坐上八仙桌,开始吃饭。
黄朝华不停给我挟菜。
我说:“朝华,都说吃个便饭,你怎么又是杀鸡又是煮肉的,弄给么多菜呢!跟过节似的,我都不好意思吃了。”
黄朝华说:“李书记你别客气,你第一次来,按我们大风顶的规矩是要杀羊待客的,我怕杀羊了你不肯吃,所以随便弄了几个菜。”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04 08:58:04 +0800 CST  
第13章 黄才发的羊皮褂

这顿饭我印象特别的深刻,但我当场不好讲,之后跟其他人不敢讲。后来我悄悄跟我媳妇讲,我说黄朝华家那顿饭太好吃了,鸡肉非常的香,香肠非常的香,腊肉非常的香,清菜非常的可口,跟我们以前吃过的鸡肉、猪肉和青菜都不一样。媳妇说是的,都是原生态的食材做的,味道肯定会非常的鲜美。
黄朝华告诉我,他父亲一大早就到放羊坪放牦牛去了,一会儿,他的母亲一会要去放关在圈里的山羊和绵羊,顺便给他父亲送饭去。
吃完饭,黄朝华打电话叫来组长黄文富,黄文富四五十来岁,留着胡子,身体结实,脸上皱纹很多,很油腻。在黄朝华和黄文富的陪同下,我逐一走访贫困户,了解各家的情况。组长黄文富告诉我:“我们一组跟其他几个组地形地貌不同,要平整得多,户数和人口也是全村最多的。因为不通公路,交通闭塞,砖瓦等材料运输不方便,所以住房就地取材,基本上都是用山上原始森林的树木搭建起来的。而且比较集中在一起,不象其他组,东一家西一家的。”
幸福是相似的,苦难和贫穷各有不同。我们来到贫困户黄才发家。黄才发家离黄朝华家不远,木房子非常破败,一些木板都已经脱落,根本挡不住风。进到屋里,屋里脏乱不堪,地很久没有打扫,有许多乱草和山羊粪、猪粪、鸡粪,十几只绵羊在屋里窜来窜去,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堂屋门外的两根柱子上挂着几串短小的苞谷棒子,屋檐下过道上有一架石磨子。
黄才发今年六十多岁,戴着一顶黄布帽子,满口黄牙,留着长有胡须,穿着一件用羊皮做的褂子,黑色的羊毛都还连在羊皮褂子上。
我说:“你穿这个才是正宗的皮毛嘛。”话出口后我才发觉不应该这样讲,但收不回来了。
黄朝华说:“这是原生态的,用山羊皮稍稍处理一下做成的,很实用,特别是放牛放羊的时候,在山坡上可以用来垫坐,防潮。”
黄才发说:“羊皮褂,好东西哦,穿着暖和呢。”
我说:“我看是很好,改天你帮我做一件。”
黄才发说:“要得呢。”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05 09:11:43 +0800 CST  
黄才发的儿子从堂屋里出来,光头光脚,穿着两件又脏又破的衣服,没扣纽扣,肚皮敞在外面,神情呆滞地看着我们。我走进堂屋一看,屋里也是遍地羊粪,火塘里烧着火,火塘旁边堆着一堆洋芋,堂屋两边的住房没有门,里面一片漆黑,我用手机电筒照了下,屋里没有床,地上铺了草垫子,上面放着两条又脏又乱的被子。
我问黄才发:“家里几口人呀?”
黄才发说:“家里边三口人,老伴是哑巴,不会说话,去种洋芋去了。儿子是憨包,二十八岁了,有人带着能做点事,没有带着做不成事。我有哮喘病,干不起重活。穷得很,没得办法呀。”
我说:“大爷,我们就是来帮你们想办法的,今后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我问黄朝华:“黄才发家纳入低保没有?”
黄朝华:“黄才发老婆和儿子纳入低保了,每人每月有120元钱。”
我问黄才发:“你每年都有些什么收入呢?”
黄才发说:“没得收入呢。”
我指着柱子上挂着的苞谷棒子问:“你每年苞谷收入得多少?”
黄才发说:“种了十多亩,收得三千来斤。”
我指着火塘边的洋芋问:“你每年洋芋收得多少?”
黄才发说:“洋芋倒是有两大堆。”
黄文富组长说:“他家洋芋种了十多亩,算斤头怕是有五千来斤。”
我问黄文富组长:“他家还有其他收入吗?”
黄文富组长说:“几乎没有其他收入了。养的这十几头羊,只供过年过节杀来吃,这几年都没有卖过。”
黄朝华说:“他家的主要收入就是两个人的低保,一年总共有将近三千元,家庭的开支主要就靠这三千元。”
我问黄朝华:“象他家这种情况适合种点什么,或者是养点什么来脱贫呢?”
黄朝华说:“他家这种情况,劳动力比较弱,但能做一些事。黄才发儿子虽然不是很懂事,但放牲畜是没得问题的。”
出了黄才发家,我们又来到陈小勇家。黄朝华跟我介绍,说陈小勇是个孤儿,三岁时母亲产死了,十岁时父亲也得病死了,他没上过学,十岁后就在组里帮人放羊,东家一天、西家一天,不要工钱,混口热饭吃。陈小勇现在十九岁了,在家族的帮助下,搭了一小间木房子,种了两块地,勉强生活。
陈小勇的木房子很窄很小,里面没有牲畜,屋沿下用石头支着一口铁锅。陈小勇穿着破烂的衣服,留着长头发,非常惊恐地靠在木墙上,小心地打量着我们,一句话都不讲。
我问黄朝华:“陈小勇纳入低保没有?”
黄朝华:“纳入低保了,每月有120元钱。”
我问陈小勇:“小伙子,你想发展点什么产业呢?”
陈小勇依然靠在木墙上,摇摇头,没有说话。
黄文富组长说:“陈小勇这种情况非常特殊,养牲畜吧,没时间种地。种地吧,又不能放牲畜。相互矛盾的。”
我问陈小勇:“小伙子,你想村里和乡里从哪些方面帮助你呢?”
在黄文书、黄队长的陪同下,我又相续走访了贫困户尹德海、起合林、沈学强、包万会等,每到一户我都对房屋和房主进行拍照,仔细询问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根本诉求,认真做笔记。我和黄文书、黄队长就这样一户一户地走访,到了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除了李开亮户没在家而外,我们把一组所有的贫困户都走访完了。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0 14:36:32 +0800 CST  
说实话,走访对我的触动很大。一组的贫困户普遍住房简陋,人畜混居,没有稳定的产业,没有像样的家具,环境卫生脏乱差,多数都有病,或者是有残疾。家里基本上没有床,睡在地上。衣服破烂。不讲卫生,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基本上没有什么固定收入。纳入低保的户数少。
我问黄朝华:“今天我们走访近些贫困户生活都很困难,为什么有的没纳入低保呢?”
黄朝华说:“你有所不知,低保是有名额限制的,分给我们一组的名额只有20个,所以不能照顾到所有有困难的人。”
我感慨地说:“要让这25户贫困户脱贫,难度相当大哦。”
黄朝华说:“是的,但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好办。你也看到了,今天走访的这些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是老弱病残的家庭,扶持起来难度很大哦。”
我说:“脱贫要是那么容易,中央就不会这么重视, 就不会亲自部署,全社会就不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脱贫攻坚了。”
黄朝华说:“李书记,这次脱贫会不会像以前一样,报表上打有关数据填够,就脱贫了?”
我说:“我敢很负责任、非常肯定地跟你们讲:不可能!这次是真枪实弹,不来虚的了。”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1 08:44:02 +0800 CST  
第14章 打死父亲的李开亮

这时,有村民给黄文富说,李开亮家有人了。我们来到贫困房李开亮家。李开亮家只有2口人,就40岁的李开亮和他63岁的母亲。住房是仍然是木板房,但立有五排木架子,整体结构还算结实。房屋里也有一些神柜、八仙桌、木沙发等家具。屋内打扫得比较干净。粮食也够吃,但没有养耕地的牛,也没有养猪和鸡。
李开亮下地干活去了,只有他母亲在家。李开亮的母亲个头不高,穿着干净整齐。她见我们进来,一边招呼,一边擦凳子让我们坐。然后又提来暧水瓶,找来杯子和茶叶,为我们泡茶。
组长黄文富告诉我说:“李开亮家前些年家境还不错,但自从他父亲死后,一年不如一年。李开亮虽然长得高大结实,但精神有问题,平时不发病时,种地犁田都行,干活也肯出力。一但发病就乱说乱叫,狂躁不安,经常把家里的猪和鸡活活打死。原本他家是三口人,他父亲母亲和他,父母非常勤劳,家庭收入还算不错,在组里算是中等吧。但前年,李开亮发精神病了,认为他爹是魔鬼,要害他,于是他拿起锄头,劈头盖脸几锄头,把他爹活活打死了。你想他爹一个60多岁的老头,根本受不住人高马大的李开亮狠命的那几锄头,哼都没哼几声就死了。”
我非常吃惊,我说:“那为什么不抓他去劳改呢?”
文书黄朝华说:“派出所来抓去关了几天,大家都知道他有精神病,发病打人,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关在看守所里也不好照顾,后来就放回来了。”
我说:“既然有精神病为什么不送去医呢?”
文书黄朝华说:“送去精神病院,医了五个月,花了一万八千块钱,他自家负担了一万,乡里补助了5000块,村里从办公费中挤出3000块来解决。”
我说:“他现在病好了吗。”
组长黄文富说:“时好时坏的,病情不稳定。”
我说:“不能长期送精神病院吗?”
文书黄朝华说:“肯定不行,谁出钱呢?”
我心里非常愕然,说:“不是有医保吗?”
文书黄朝华说:“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费不在医保报销范围。”
我问李开亮母亲:“这久李开亮情况怎么样?发过病没有?能正常劳动吗?”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1 19:45:44 +0800 CST  
李开亮母亲说:“感谢你们关心了,李开亮这个背时儿子,这久倒还消停,跟我一起,把今年的地都种上了。一顿能吃两大碗饭。晚上还能跟我摆会儿龙门阵。”
我问:“家里粮食够吃吗?”
李开亮母亲说:“粮食倒是够吃,只是吃肉不方便。往年家里我自己喂得有猪和鸡,能杀两头年猪,过节能杀鸡吃。自从去年李开亮这个背时儿子发病把牛和猪鸡牲口全部打死后,我就不敢再喂养了。吃的肉亲戚们给点,过年时村里给点。原来家里有一万多存款,去年给李开亮这个背时儿子看病时花光了,就没钱买肉了。”
我一阵心酸,不知道怎么安慰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这时李开亮扛着锄头进门来,他跟我们打招呼:“黄文书你们来了。”
李开亮身高一米八左右,面容比较清秀,身体比较结实。
文书黄朝华问李开亮:“你下地是去干啥活呢?”
李开亮说:“我去地边种向日葵和南瓜呢。”
从李开亮家出来,我对文书黄朝华说:“李开亮家的问题,就是如何治好他的病的问题。李开亮病治好了,他家也就脱贫了。”
文书黄朝华说:“是的,村里给乡里汇报过多次,希望能协调经费,把李开亮长期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但治疗费用过高,乡里一时也无法解决。”
我们走过几片竹林,我看到竹林下面的三户人家,房屋顶上盖的不是木板,是薄的石板,因为石板长短不一致,所以房顶看起来非常不协调,有些丑陋。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石板房,非常好奇。我问文书黄朝华:“这些房子怎么盖石板而不木板呢?不会漏雨吗?”
黄朝华说:“我们这个村落交通非常不方便,从大荒山下把瓦运上来很困难,但林木多得很,所以多数建木板房,但木板房风吹日晒雨淋,十多二十年后就会腐烂,要重新换木板。比起木板来,石板不会腐烂。后山有这种石板,开采容易,所以这几家就用石板来代替木板盖房子了。石板薄而不透水,相互间衔接紧密,不会漏雨的。我们这个组的木板房有180户多户,石板房只有这三户。”
接着我们又走访了李九华、卢金宝、余三贵等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基本上都是缺少劳动力,没有喂养牲畜,或者是牲畜喂养得少的,光靠种几亩土地,收入不高,维持家庭日常运转都比较难。有七八户是家庭成员有较为严重的疾病,基本丧失劳动力的。
我向黄朝华和黄组长他们告辞,准备回村委会去。黄朝华说:“李书记,下次来有时间我带你去黑皮树垭口那边的放山坪看看。”
我问:“放山坪那边还有农户居住吗?”
黄朝华说:“放山坪那边没有农户居住,是一大片草原,草绿茵茵的,风景很漂亮的。”
黄组长补充说:“还有大片大片的杜鹃花,美得很哦,可惜现在已经开过了。”
我说:“好的。”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2 08:41:33 +0800 CST  
初次登上大风顶,被大风顶的木板房感染了,它依山而建,近百户木板房相连成片,非常贴近自然,完整真实地保持了高山民居的原始风貌,是一道非常特别的风景。就像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云南文山州的坝美村、丽江宝山石头城、新疆哈巴河县白哈巴村,向现代文明呈现不同的完整原始生态文化。当走访完二十多户贫困户,我又陷入了沉思,这些触目惊心的贫穷和困顿,又难以展示给世人,也许这就是大风顶的美丽与哀愁吧。
我对每户贫困户的房屋情况都照了相,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每上贫困户基本情况,比如家里几个人、有多少田地、主要种什么农作物, 贫困主要原因是什么,想发展什么产业。
回到村委会,我把每户贫困户的照片导入笔记本电脑,标注清楚每户的基本情况,方便今后查询。
城市和农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地域上、思想观念上、公共投入上、基础设施建设上、文化素质上,更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的巨大差异上,今天的走访是我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第一次深入接触,我对城乡差距有了真实的、切身的体验,这种体验在一点一点的激励我,要好好工作,努力改变茅草坪村的面貌。我给马书记打电话,约他明天带我一起走访二组的贫困户,马书记说他明天要种地,没空,让二组组长王大才陪我走访。
走了一天,我也累了,洗脸洗脚上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2 19:17:01 +0800 CST  
第15章 孤独无助的残疾人王宗保

茅草坪村二组就在村委会周围,小地名叫大坪子,大荒山的几个支脉到这里平缓了下来,在山间形成一段宽阔平坦的坡地。古朴的村落掩映在高大的麻栎树、柿子树、红椿树、核桃树之下。大片大片的红壤梯地,从坡顶向坡脚延展下去,看上去很壮观。
二组的房屋跟一组的木板房房屋格局完全不同,基本都是红墙灰瓦的木结构瓦房。房屋是典型的西南民居,讲究的是左青龙又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依山而建,逐坡而居,土墙灰瓦,一般是正房三间,正房两边两间耳房,耳房必须比正房低。左右两边是厢房,厢房又比正房和耳房低。前面是围墙,有条件的都修建成廊檐。房屋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墙体就地取材,用粘性好的红土夯紧筑实而成,非常结实,内部结构以木料为主,用木柱子、梁木等构成架子,屋顶盖灰瓦。
大坪子海拔在2200米左右,有230多户村民,贫困户有25户,89人。居民大多数是王姓和姓马。这个组水田很少,人均耕地比一组少点,但土质比一组好,村民们主要种烤烟和玉米、洋芋,也种有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整体收入比一组要高些。二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那两棵大麻栎树,以及树脚的那口老水井。俗话说水有源头树有要,大麻栎树和老水井就是茅草坪村的根。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3 08:57:28 +0800 CST  
我住进村委会后,和二组的其他村民一道,就在这口老水井中挑水吃。除了这两棵麻栎树外,大坪子还有许多高大茂盛的古树,比如张嫂小卖部门口的大红椿树,树下有几块方方正正的大石头,平时里得闲的大爹大妈,还有来买东西的忙里偷闲的人,集聚在这里,坐在大石头上,张家长李家短地吹牛,年复一年,大石头被磨得异常光滑。还有马二爷家门口的柿子树,也有七八十年了,每年都结许多果实,初冬果实成熟也没人采摘,随它挂在树上,被阳光雨露滋润得通红,成群的鸟,长时间停留在树上,欢快地啄食熟透了的柿子。大坪子果树比较多,我吃了早饭,向组长王大才家走去,路边的石榴正开着一树一树的火红的花,地埂上的桃花已经谢了多时,指头大小的小毛桃密密麻麻地挤在枝头。一个老者,赶着一群羊,穿过村落里的狭长的道路,向山坡上走去。一个大哥背着犁,牵着一条黄牛,向村落下面的红土地里走去。远远望去,红土地里有三四头牛在耕地了。
二组组长叫王大才,今年四十多岁,个子不高,留着平头,鼻子有点大,有点红。在二组组长王大才的带领下,我认真开展入户走访。
王大才首先带我来到二组贫困户王宗保家。王宗保今年48岁,残疾人,左腿高位截肢,没讨上老婆,父母亡故,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生活。他住在两间破旧的土掌房里,围墙墙头上长满了野草,大门非常破旧。正房的墙体开了很宽的裂缝,有两处用木头撑着。房顶是用泥土覆盖的,木头非常腐朽,感觉稍稍有点晃动,房子就会倒下来。屋里家徒四壁,几乎什么都没有。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我走到土灶前,揭开灶上黑铁锅盖子,里面是小半锅早上吃剩下来的苞谷稀饭。
我对组长王大才说:“王宗保这房子是危房,太危险了。”组长王大才说:“是呀,是非常危险。我们每年都来发危房提醒通知书,要求王宗保雨季不得在房屋里居住,否则安全自负。王宗保每次都签名按手印了的。”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3 19:52:24 +0800 CST  
我问:“不能在这里居住,去哪儿居住呢?”
王大才说:“就是让他到村委会居住,就是现在你住的那里。”
王宗保说:“我不怕,住了几十年,牢固得很,塌不下来呢。”
我说:“光发通知书有啥用?关键得改造房屋,消除安全隐患。”
王大才说:“我给村里和乡里都汇报过,村里乡里没有拨款,我们也没办法。”
我问王宗保:“你顿顿都吃苞谷稀饭吗?”
王宗保说:“苞谷饭蒸起来麻烦,煮稀饭又快又方便。干活回来,点起火,把水烧开,放点苞谷面,搅拌均匀,盛出来就可以吃啦。”
我问:“你吃稀饭能吃得饱吗?”
王宗保说:“吃得饱,多吃几碗就饱了。”
我仔细打量王宗保,他穿着一身破烂的灰布衣服,很长时间没洗,油腻肮脏。头发又长、又脏、又乱。两眼暗淡无光。拄着一要木棍子,左脚下段的裤管是空的。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4 08:48:35 +0800 CST  
我问:“老王,你脚是怎么回事呢?”
王宗保说:“我十七岁的时候,去老鹰岩的悬崖上采蜂蜜,踩滑了摔下悬崖,命保住了,脚就截肢了。”
我问:“老王,你今年有些什么收入呢?”
王宗保说:“我今年就种了5亩苞谷,遇上干旱,收得1000多斤苞谷籽。”
我问:“你多久能吃上一次肉?”
王宗保说:“今年没杀年猪,很久都没肉吃了。”
组长王大都说:“王宗保有四五年没杀过年猪了。”
我问王宗保:“你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
王宗保说:“主要是身体残疾,劳动力差。”
我问:“你希望政府从哪些方面帮助你呢?”
王宗保说:“现在山羊市场价格高,想养几只羊。”
我从包里拿出200块钱,递给王宗保,说:“你看缺什么就买点吧。”
出乎我意料的是,王宗保坚决不收我的钱。
我问组长王大才:“王宗保是否纳入了低保?”
组长王大才说:“低保名额少,评给了比王宗保更困难的群众了。”
我问王大才:“还有比王宗保更困难的群众?”
王大才说:“主要是低保名额少。”
我问王宗保:“二组还有比你更贫困的吗?”
王宗保沉默了一会儿,说:“有吧。”
我问什么,王宗保答什么,从这点来说,他的思维是清晰的。我给他钱他坚决不要,从这点来说,王宗保是有自尊的。从我所看到的来说,王宗保一个人生活,年纪在点大了,没有依靠,应当是极度贫困的。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4 20:21:22 +0800 CST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5 10:10:48 +0800 CST  
第16章 因学致贫的孙正权一家

从王宗保家出来,我们翻过一个小山包,来到孙正权家。孙正权家的房屋与王宗保家的截然不同,房屋一正两厢,修建得很好,周正结实。门前有两棵粗壮的李子树,李子树上拴着一头黄牛,沿李子树堆放了长长的一码木柴。王大才叫开了房门,我们进入孙正权家。孙正权家屋里的地皮进行了硬化,墙体用石灰摸白了,正房沿坎上装有防护栏,堂屋里有沙发、电视。孙正权和他媳妇衣着干净整洁。说实话,孙正权家给我的第一印象根本不是贫困户。
孙正权把我们让进堂屋里,拍了拍沙发上的灰尘,邀请我们入座,又是传烟又是倒茶。
我问孙正权:“你家一年主要有些什么收入呢?”
孙正权说:“我家一年种的苞谷子有一万多斤,能喂4头肥猪来卖,还要卖些鸡,加上偶尔帮人打点零工,一年下来收入有2万来块钱。”
我不解地问:“非常不错呀,看你也不像贫困户呀。”
王大才赶忙跟我解释说:“孙正权本来是村里比较勤劳的,但自从孩子上高中后,就一年不如一年了。”
我说:“孙正权,你说说,具体是什么情况。”
孙正权说:“李书记,说起来都不好意思。我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我和他妈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农民的苦,一心一意想把孩子培养好,考上好的大学,跳出农门,今后到城市里去生活。大儿子也比较听话,学习一直刻苦努力,初中在和平中学读,毕业时成绩优异,考取了市一中。”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5 14:55:32 +0800 CST  
我追问了一句:“考取了市一中?”因为我媳妇就在市一中教书,但教的是初中。
孙正权说:“是的,考取一中后,我和媳妇坚决支持娃娃去市里最好的学校念书。我家儿子也懂事,非常节俭。但再节俭,加上书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车费,一年也要15000元钱,三年就用了45000元。加上小女儿在和平中学读初中,一年也要5000元左右。”
孙正权向我们介绍家庭情况,眉头紧锁,神色凝重。我说:“孙正权,你们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很有远见,值得肯定,也值得其他村民们学习,这是好事!”
孙正权说:“我和媳妇就是这样想的,现在我们苦点累点,将来孩子有出息,能跳出农门,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我们脸上也有光。这几年我和媳妇拚死拚活、没日没夜的操劳,就是为了供两孩子上学读书。孩子三年高中下来,我家原来积累的一万多元存款花光不算,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万多元。王大才组长前年借我了3000元,现在都还没还上呢。去年大儿子考上上海的一所大学,九月份去报名,书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车费就用去了将近2万元,基本是都是借的。为了还账,我家前年就没杀年猪了,两头年猪都卖了还账。去年又喂养了6头大猪,也准备卖了还账,谁知长到200斤左右,全部得病死了。目前,还欠3万多元的账。这个月又要给孩子打生活费了,每月要1000多元,还得去借呢。”
我问:“大学生助学贷款办理了吗?”
孙正权媳妇说:“去跑了两次,我们啥都不懂,说是要村组和乡政府的证明。我们开了证明去,经办人员又到省里开会去了,没办成。后来我们又去过一次,说是要办卡,钱要打在卡上。”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5 20:45:45 +0800 CST  
我立马掏出手机给在市教育局的朋友小李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咨询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事,问能不能代办。不一会小李就回了电话,说了相关流程,并把需要准备的材料用手机照了照片发给了我,说每年最高能贷8000元。
我对孙正权说:“你把材料准备好了拿来给我,我回市里时抽空帮你去办。”
孙正权和他媳妇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我问王大才:“孙正权家纳入低保了吗?”
王大才说:“孙正权家没有纳入低保。因为他家住房等各方面都不错,纳入低保社员群众有意见。”
孙正权媳妇正想说什么,我看到孙正权碰了他媳妇一下,他媳妇就没开腔了。
我对孙正权说:“照你目前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欠些账才能供孩子完成大学学业。”
王大才说:“他大儿子今年才大二,今年九月,他女儿即将初中毕业,成绩也优秀得很,升入高中学习一点问题没有,到时要供俩孩子读书,压力更大了。”
我安慰孙正权说:“不要怕,一定不要拖孩子的后腿,学费的事,我们共同想办法。”
孙正权说:“只要孩子争气,我们夫妻就是不吃不喝,累死累活也要供孩子念完大学。”
我问孙正权:“你想乡村组从哪些方面帮助你呢?”
孙正权说:“我希望能帮我贷点贷款,我们今后慢慢还。”
大荒山五月的天气有些闷热,艳阳当空,没有一丝云彩,红土地里有了许多忙碌的庄稼人的身影,他们在地里挖窝,点上苞谷,施点底肥,盖上农家肥和土,只等雨季来临,苞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6 11:00:48 +0800 CST  
@荷叶上的雨珠2019 2020-02-16 13:38:10
楼主辛苦了!
-----------------------------
谢谢你。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6 18:19:57 +0800 CST  
王大才带着我在村落里穿来走去,农房四周,桃树、李树、核桃树、柿子树、石榴树已经长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菜地里,茄子已经挂起长长的果,辣椒已开出了白色的花。南瓜藤顺着地埂已爬出两三米远,粉黄的瓜花不但吸引来了蜜蜂,还吸引来了以蜜蜂为食的老马蜂,仔细打量,还能看到躲藏在瓜藤下拳头大小的南瓜。
我问王大才:“你们二组主要产业是什么呢?”
王大才说:“我你们二组没有水田,主要是种地。地多,像我家吧,有十多二十亩地,每年能收近2万斤苞谷籽。再就是喂点猪鸡牛羊驴。能卖就卖一点。也零星种点南瓜、绿豆、黄豆、四季豆、花生、向日葵。近年来还有人种地瓜。农村人嘛,就这样,什么都种一点,要用钱了,用骡马驮到街上,卖几个钱。”
我说:“你们的生产主要是以满足吃和穿为主呀,典型的小农经济。”
王大才说:“是 ,祖祖辈辈都样过的。”
马奶奶、尹德海、赵合林、沈学强、包万会等贫困户情况各不相同,整体情况比一组好一点,但也不平衡,多数是因残、因病的。走访中我发现,有几户非常困难的贫困户没有全家纳入低保,有几家条件较好的农户也被认定为贫困户,并且享受了低保。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7 11:57:34 +0800 CST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7 19:46:28 +0800 CST  
第17章 和平乡的脱贫攻坚大会

回到村委会,我把今天的走访情况进行了整理,把手机上的图片传送到电脑上,每户贫困户建立了一个文件夹,录入记在本子上的每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主要收入、住房情况,以及帮扶愿望。我拿了两个塑料桶,到大麻栎树下的才能水井里提了两桶水,回来用冷水洗了脸、洗了脚,这时手机响了,马书记通知我,说明天十二点乡里开脱贫攻坚三级干部大会,全村的村干部和组干部都要去参加。我只得取消了明天走访三组贫困户的计划。
五月的大荒山天亮得特别早,太阳很快就照到村委会来了。我拉开电灯,看到电压还行,就用电饭煲煮了米饭,然后把小卖部张嫂送我的青菜端到水井边清洗,等我洗完菜回来,饭没煮熟,停电了。我只得用汽化炉烧水煮菜,然后到张嫂小卖部买了盒方便面,回来用菜汤泡面,很快就吃了早饭。
这时黄文书骑着摩托车出现的门前,他说:“准备好了吗,我带你。”
我问黄文书:“你们一组公路不通,你摩托车怎么骑来的呢?”
黄文书说:“我摩托车平时就放在张嫂小卖部的,有事来骑走,回来里就放在这里,然后走回家里去。今后就放你这里,给你把钥匙,你有事就骑,这样方便些。”
我说:“谢谢。”
黄文书看我穿了西装,就说:“这段时间路上灰尘太大,你最好换套衣服,把这套衣服用袋子提起,到了乡上再换。”
我是领教过路上的红灰,一趟下来,满头满脸满身都是灰,眼眉毛上都是灰。我换了衣服,坐上摩托车,向乡里进发。两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和平乡。和平乡今天赶场,街道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我们进乡政府,马书记和其他村干部已经到了,我和黄文书赶紧洗头洗脸,换了干净衣服。乡政府的大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 台上的会标非常醒目:和平乡脱贫攻坚推进推进暨业务知识培训大会。十多分钟后,领导们走上 台。会议由乡党委张书记主持,市政协刘副 联系各平乡脱贫攻坚工作,因此也到会指导。
楼主 击鼓奋进  发布于 2020-02-18 08:53:58 +0800 CST  

楼主:击鼓奋进

字数:51073

发表时间:2019-11-06 22:11:2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5 22:54:03 +0800 CST

评论数:2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