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遗踪:三个核潜艇兵的求生之路

由于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两个人走到食物储藏室的时候。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分钟。离造好第一只“氧气瓶”过去半小时左右了。

李建业把风扇放下,双手搀扶着张亚军在储物室内左侧靠门口的地方挨着舱壁坐下。张亚军的水桶也放在自己的身前,右手托起“氧气瓶”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虽然窒息感还有,还好“氧气瓶”做得比较牢固,吊带也做得长度适中,只要咬住呼吸管,呼吸还是可以保证的。

李建业稍微打量了一下,储藏室中间顺着艇身方向有两排固定舱室中的金属货架,每排货架长大约5米宽1.5米,连地面一起算分六层,从地板到天花板每层大概有50CM高,每个货架由四组八根钢管焊接支撑着,后面货架板和舱壁无缝焊接在一起,每个货架格有1.25米长,货架顶部和天花板焊接在一起,也就是说货架离储藏室门口的舱壁有一米的距离,货架两边的过道大概接近70CM宽,中间过道尽头是一块镶嵌在舱壁里的温湿度控制仪表板,温湿度控制没有开启。货架板是不锈钢板,挺坚固的。每条过道天花板上沿着过道方向分别镶嵌着两盏节能灯,食物已经被全部搬走,剩下一把金属人字梯和几箱矿泉水散落在室内左侧过道里。(以下是食物储藏室构造图,比例画的不太好,请原谅。)

“我去拿些氧气板回来。”没多想,李建业迅速的拔开呼吸管说了一句,又插回嘴里。然后急匆匆的转身出去向着氧气舱的位置走去。

这次很顺利,十多分钟,李建业就在在氧气舱抱回了八块氧气板,好在虽然抱着氧气板令到“氧气瓶”有些变形,但没有造成多大的呼吸问题。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5 01:13:55 +0800 CST  
而且让他很欣喜的是,张亚军坐在原来的地方,摊开双脚,面前摆着自己从各舱室收集的工具,还有一整箱矿泉水,正在模仿自己的做法在制做“氧气瓶”。虽然做得没有自己快,但门口地板上已经造成了一只半成品的“氧气瓶”(只有一只连着呼吸管捎掉底部的矿泉水瓶,)左手拿着另外一只捎掉了尾部的瓶子,右手拿着裁纸刀,正在捎第二只瓶子的头部。

李建业走到中间的走道前面,把氧气板放在左侧第二层货架上,抽出了一块氧气板,倾斜着插进离舱室门最近的右侧货架格上,氧气板倾斜方向朝着舱门方向,(因为氧气板长度和货架格的高度不符)没有完全插进去,而是留了一小半在货架外,让氧气板平面和离舱门最近的钢管柱子形成了稳定的三角结构。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5 15:28:33 +0800 CST  
好像帖子标题被涯叔改了,有什么影响的吗?有人能告诉作者吗?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5 15:30:53 +0800 CST  
“不对……”李建业挠了挠头。

“气流有了,氧气板也有了,好像还欠什么……”

想起了氧气舱里平时强烈的“呼呼”声。

“对,气流必须尽可能多和快的通过氧气板才能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这就要保证风扇吹出来的风尽量多的通过氧气板。”足够的风压,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李建业不禁有些着急了。

没闲着,拿起两块氧气板走到张亚军面前,半蹲着砸烂,然后堆到张亚军面前。

“气流,面积,风压……”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5 17:05:20 +0800 CST  
“对啊,氧气舱要强风是因为氧气板的厚度很厚,风阻也很大,必须要强风才能保证流通速度,现在不需要流通速度,也不需要供应整个潜艇的空间,要的是转换效率,如果有大面积的氧气板,只要较小的风压就可以让风顺利的流过氧气板的小孔了。”

李建业走到中间过道里,拿起一块氧气板走到舱室尾部,大略的度量了一下,五米的货架层每层左右要铺满氧气块最小需要十六块,如果考虑双层就需要三十二块,这就相当氧气舱中运作着的氧气板块数了,按最小需求十六块,也要再走两次。

估算了一下时间,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十来分钟。

李建业调整了一下呼吸,好像还行,看来“氧气瓶”里的氧气块能支撑住,“先拿了回来再想吧。”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5 18:31:42 +0800 CST  
想到这,李建业没有再胡思乱想,快速的走向了氧气舱。

两个来回,李建业就拿回十六块氧气块。只见张亚军站在左侧货架前,但李建业此时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看着李建业气促的样子,张亚军那是一个急啊,趁李建业把氧气块放下时,急忙调整了一下呼吸,左手拿起已经做好的一只“氧气瓶”递给李建业,右手拔出呼吸管:“别急,我门会活着。”接着插好呼吸管。

看来张亚军已经换了“氧气瓶”。李建业调整了一下呼吸,把脖子上的“氧气瓶”取了下来,换上新的“氧气瓶”,深深的呼吸了几次。总算调匀了呼吸,他也知道缺氧环境剧烈运动不是好事,却还是不免心急,现在看到张亚军可以活动了,虽然大家动作都不是太敏捷,但能活动就意味活着……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5 21:35:36 +0800 CST  
伸出右手摸了摸张亚军的的头,忽然想抱一抱,没成想张亚军先伸出了双臂,抱了过来,此时不知张亚军在想什么,但也知道张亚军从来没经历过如此场面,只觉得眼睛里有股暖暖的热流。

隔着“氧气瓶”抱了一会,李建业恢复了冷静,他知道时间还是很紧迫,拍了拍张亚军的后背。

张亚军松开了双手。右手用衣袖拭擦着眼泪。

“继续做”李建业右手拔出呼吸管,左手指了指自己脖子上的“氧气瓶”。然后插上呼吸管。

张亚军左手拔出呼吸管:“我去找袜子,”接着插回嘴里,转身想出去。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5 23:11:10 +0800 CST  
李建业急忙拉住张亚军,转身在氧气板下翻找了一下,几双袜子就塞到了张亚军的手里。原来李建业在经过起居室是见到地上散落着几对新袜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想到“氧气瓶”需要袜子。(为什么用袜子呢,因为艇员的袜子都是上好的纯棉料制作的,通风透气吸汗的特性特别好,方便艇员在闷热的潜艇内穿着,这点李建业是很清楚的。)顺手把旧的两只“氧气瓶”捡起,扔到储藏室门外。

这时张亚军算是彻底的对这个大哥哥心服口服了,若不是李建业的沉着冷静,现在估计场面已经不可想象了。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6 00:29:45 +0800 CST  
冲着李建业笑了一笑,张亚军拿着几双袜子又开始专心致志的“摆摊”了,但不是卖东西,而是制作“氧气瓶”。(显然他不知道咬着呼吸管笑,样子有点滑稽)

有了新的“氧气瓶”,最起码又可以撑多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李建业继续“氧气室”的打造。

他想把储藏室右侧货架的第二层货架打造成氧气转换空间,长五米的氧气转换面积,如果按放置十六块氧气板算,光计算氧气板承受风吹的表面积就可以达到9.6平方米,如果按双层设计放置氧气板计算,氧气板承受风吹的表面积就达到19.2平方米。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6 01:23:41 +0800 CST  
左手在地板上捡起一块氧气块走到娱乐室较高的灯光下仔细打量了一下,只见氧气块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小孔,用右手小指指甲在氧气块上的小孔对照了一下,小孔的直径大概为3MM(毫米)也就是说是半径1.5MM,根据圆周和圆柱体的的面积计算公式,小孔里的表面积和孔径面积的比例是2*60/1.5=80倍,如果按照孔径面积是氧气板面积的1/3计算,总共得出的氧气转化面积80*19.2/3=512平方米。(专业术语就是比表面积,学过相关知识的同学自己对照一下)就算估计误差过半,也有超过两百平方米的氧气转化面积。效果应该不错。比一个人的肺泡总面积还大,风扇的通风量比人呼吸的通风量大很多,这种设计走得通。

算到这里,时间又过去了几分钟,不容多想,李建业把氧气块放回储藏室舱门口,迈开不太灵活的脚步,又到氧气舱里搬了两次氧气块,连同第一次的搬来的八块,总共搬来了四十块氧气块,其中有两块砸烂了给张亚军造“氧气瓶”,剩三十八块。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6 02:09:20 +0800 CST  
第八章 避难所

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分钟,由于时间宝贵,李建业心里默默的估算着时间。

“怎么造呢……”李建业犯嘀咕了。

“如果两块氧气板叠在一起倾斜着放,必然会造成气孔互相交错增加气流阻力,得找个较合理的摆放方式。”四周环视,目光落在张亚军手上的封口胶上,但看起来他手上的封口胶卷不太厚了,而且短时间之内还需要“氧气瓶”,张亚军不能停下来。

忽然想起在工具舱里还有很多没开封的封口胶散落在地板上,刚才急着回指挥室,没有多拿,工具舱离储藏室不远,就在后面的动力舱过道旁边。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6 15:31:43 +0800 CST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学们如果觉得作者写的好的,为作者鼓掌吆喝两声可否?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6 16:31:14 +0800 CST  
几分钟时间,李建业就拿着几卷封口胶回到储藏室,还顺带多拿了一把裁纸刀。

把裁纸刀和封口胶卷放到走道中间右侧第二层货架上,李建业把氧气板首尾相接形成两排紧挨在一起平铺在右侧货架第一层上,,这样货架就形成两块*八块顺着货架方向排列的长方形氧气板了。把余下的氧气板放到左侧货架靠近舱门位置第二层上,

用裁纸刀割了一段将近60CM的封口胶,走到货架尽头,把右边货架第一层的最后两块氧气板粘连了起来,(每块氧气板外面有一个金属框架固定着,且比较平滑规整,就像镜框)粘连很顺利,如是操作,把其余的各氧气板两块两块的粘连起来。再把所有被对称粘起来的两块氧气板抽出货架格翻了个个,重新摆回原位,再次割了些接近60CM的封口胶段沿着货架左右对称方向把双氧气板的交接处分别粘连起来。这样一块完整的十六块氧气块组成的一整块“氧气交换片”就做好了。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6 17:15:20 +0800 CST  
“得需要个人帮忙。”

李建业让张亚军放下手上的活计,左手拉着他走到右侧过道尽头,右手食指在靠近后舱壁的两块连接着的氧气块中间做了一个勾起来的动作。然后指指自己,再指指货架另一头的氧气块做了一个勾起来的动作。

张亚军领会了,把右手手指伸进去想扣起“氧气片”,但抠不起来。(由于整块“氧气片”有一定的重量,而边缘的金属框架又比较光滑。)

李建业想了一下,快步走到张亚军造“氧气瓶”的地方,挑了两把相宜的一字螺丝刀。一把交给张亚军,自己快速的走到了“氧气片”的另一头。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6 17:59:44 +0800 CST  
两个人同时在两端中间部位用螺丝刀撬动“氧气片”。氧气片整块在中间隆起形成了一个倒V字形,继续托高,“氧气片”底部向中间折叠靠拢,直到折叠起来的“氧气片”顶部抵住第二层货架板的底部,再调整了一下,让“氧气片”尽量靠近货架右侧的边缘,(由于有支撑架钢管抵住,外面还是比较稳定的,)再用力把“氧气片向后舱壁推,尽量做到和后舱壁贴近不漏风。

货架宽1.5米,现在这块“氧气片”底部占了0.2米左右,还有1.2米多,可以在上面再制作第二块氧气片,李建业估算着。

很快,在张亚军的帮助下,第二块“氧气片”竖起在右侧货架的左侧。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6 18:19:49 +0800 CST  
估算了一下时间过去又有将近20多分钟,这样离换好第二只“氧气瓶”又过了将近半小时,由于没有过激运动,李建业呼吸还算顺畅,只是窒息感依然存在。

时间真的和生命挂钩了,这是李建业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从前只是想:时间是随年岁增长而慢慢流逝的。而现在必须和死神争分夺秒的抢时间。

“虽然“氧气片”外面有支撑杆,但另一面,在货架内部的一面可能会随着风力的震动而滑落下来……”李建业挠着头,目光在四周搜索着……

舱室左侧的几箱矿泉水吸引了李建业的目光。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6 22:13:54 +0800 CST  
不一会,两箱矿泉水就在两个人的合作下摆上了右侧货架第一层的货架板上,搬来了舱室里的人字货梯,折叠起来把两箱矿泉水推进“氧气转换舱”里面,没法看清里面情况,李建业调整了一下呼吸直接把“氧气瓶”用封口胶固定在背部,呼吸管绕过脖子插进自己的嘴里呼吸,爬进“转换舱”内中间部位,固定好两箱矿泉水不让左右“氧气片”轻易滑落。“氧气舱”中间有一米宽的空间,爬进爬出还是不难的,但李建业因为要就着“氧气瓶”不免又花了接近十分钟。

就差风力了,时间不等人,把风扇摆正调整高度风扇吹风方向正向氧气转换舱,拿起插头,才发现风扇插座在舱门外,风扇插头的电源线不够长,这当然难不了李建业,因为不远处张亚军正在“摆摊”的地方就放着一小捆电线。计算好大概长度,很快,风扇电源线被两条电线顺利的“延长”了。

把两条电源线用胶钳子分别插在插座上的正负极,把风扇开到最大档。看着自己的杰作正在运作,李建业感到得有些欣慰。呼呼的风声虽然不如氧气舱那样强烈,但站在自造“氧气舱”前还是感到气流被压进“氧气转换舱”被迫返流的风力。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7 00:21:22 +0800 CST  
但仔细一琢磨,不对,应该还有改进的地方,赶紧在其他矿泉水纸箱上面用裁纸刀切割了两块和氧气片倒V截面面积相仿稍大的硬纸片,慢慢的撕开“氧气转换舱”靠门口最外端氧气片外面连接两块氧气块的封口胶,把纸片塞进去夹好,再重新用封口胶粘连上。这样风力的利用效率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了。

为了奖励自己,李建业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氧气瓶”里的氧气,耳边继续传来“呜呜”声,有点气,“凭什么一个喇叭能不停的叫,我们连说话都困难,”气不打一处来,干脆走到动力舱门口,顺着警报灯找到喇叭,再顺着喇叭电源线找到插头,把喇叭插头拔掉了。

哈哈,耳边清静了很多,只有动力舱传来熟悉的机器轰鸣声,还有?还有……呻吟声……

还有人活着,李建业兴奋了起来。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7 02:12:54 +0800 CST  
第九章 施救

沿着声音走进一号储藏室,刚进入舱室就感到一股凉意袭来,看到走道里面的温湿度调节面板指示灯亮着,原来是里面的温湿度调节面板打开了,舱室处于低温状态。呻吟声清楚了一些,只见在左侧过道尽头垒起了很高很高一堆货物,在左侧货架尽头顶层上躺着一个人。(一二号储藏室构造一样,只是一号储藏室还有部分食物储备,)

“张……”李建业想喊,但嘴里插着呼吸管,赶紧走到舱室的右侧过道,右手举起拳头猛的在右舱壁上敲了几下。

二号储藏室的张亚军此时刚做好第三只“氧气瓶”,听到舱壁响声,没顾得放下“氧气瓶”,疾步走了过来,只见李建业已经在中间走道尽头沿过道方向支起了金属人字梯,同时也看到左货架尽头顶部的人。赶紧走过去把“氧气瓶”递向正在人字梯上的李建业。此时温湿度调节面板已经被李建业调成了高温状态,因为室内温度的确偏低。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7 15:23:01 +0800 CST  
左手拿起递过来的“氧气瓶”右手继续攀爬到了人字梯顶部,借着头顶上没有坏的一盏节能灯灯光,李建业看到了伤者头朝中间过道横躺在货架尽头最上层货架板上,双眼瞪着气喘吁吁的样子,看来意识清醒,但呼吸困难。

右手攀着左侧上层货架板边缘,右脚跨过人字梯的顶端,坐在人字梯的顶板上,由于人字梯够宽,所以坐着还是比较稳固的,但梯子顶部有接近两米半高,李建业不得不弯着身子,使头部和天花板不至于碰撞。

把“氧气瓶”挂带挂在伤者脖子上,瓶身则平放在伤者左侧货架板上,左手拿着伤者旁边“氧气瓶”的呼吸管塞到伤者嘴边,调整了一下呼吸,李建业右手拔开自己的呼吸管:“嘴,嘴呼吸”接着插回自己的呼吸管,腾出的右手伸到伤者头部把他的头部枕起来。
楼主 火滚2016  发布于 2016-08-27 17:09:42 +0800 CST  

楼主:火滚2016

字数:31688

发表时间:2016-08-20 00: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03 03:26:23 +0800 CST

评论数:2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