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信:中国经济将很快进入一个黑色大萧条时期(转载)

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而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催生了法西斯政权,已经把人类拖入一场大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在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经济是繁荣的。而且很多人一直觉得美国的经济会长时间的繁荣下去,因此疯狂的投机,疯狂的消费,最后带来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

而目前中国的经济经过了经济改革后高速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同样很多中国人也乐观的认为,中国的经济依然会高速的发展下去。殊不知,或许危机已经伴随在身旁。

美国有个叫罗杰·巴布森的统计学家,在美国1929年股灾来临之前,反复说一句话:股市迟早会崩盘!当然一直受专家们的嘲笑。当他1929年9月3日再发表这个言论,并被《道琼斯金融》发表之后,终于一语成谶。

1929年美国的股市近乎疯狂,人人都觉得没有比股票更赚钱的东西。每个阶层都狂热的投入其中,不管是大亨、经济学家、电梯工甚至报童。同样在2007年中国的股市,指数在一年内疯涨了四倍。当我在上网的时候,上门来登记的居委会大妈都迫切的想从电脑上看一点她所购买的股票信息。当我们不论是坐在早点档还是饭馆,总能听到人们不停的谈论股票。当前中国的不少学者,也是憋足了劲鼓吹中国股市的“N年牛市论”,如同1929年美国的大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宣称的:“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

欧文·费雪这个贡献了货币理论原则的大经济学家,在随后的股灾中顷刻破产,损失巨大,直到1947年去世的时候,依然一贫如洗。而如约瑟夫·P·肯尼迪(后担任罗斯福时期的美国证监会主席、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爹)这样的人,留下一句“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抽身而出,为肯尼迪家族奠定下了基础。

现在中国股市里面有着越来越浓郁的投机气氛,让这个泡沫开始越来越大。2007年里中国的证券交易所里面人头涌动,无数的人都想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股市里面,以获取回报。因为人们都觉得股市能赚钱。如果当人们赚钱的信心开始动摇的时候,那么疯狂投入的资金就会疯狂的撤走,产生雪崩一样的效应。

1929年就是罗杰·巴布森的一句话,让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虽然当时的总统胡佛以及政府官员都出来力挺股市,胡佛公开声明:“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财政部长安德鲁.W.梅隆也于1929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继续下去。” 但是美国的股市最终如雪崩一样,从1929年一直狂跌到1932年,从381点跌到41点,损失高达89%。

有人或许会说,中国的股市以前又不是没有崩过,但是中国的经济一样高速的发展,何来萧条?这就是目前一些“熊市之后会更牛”的言论。但是要知道,股灾,只是大萧条到来的导火索。一颗炸弹要爆炸,不光只是导火索,还需要雷管,需要炸药,当一切条件成熟的时候,灾难才会降临。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在一战后迅速繁荣起来:丰富的资源,新兴的科技,繁荣的对外贸易以及一战各国对美国的战争债务。让美国人对经济的持续繁荣信心满满。事实上,这种繁荣也持续了整整十年。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信贷消费的旺盛。

信贷消费,也就是分期付款销售。按现在中国特色来说,就叫“按揭”。因为目前中国最大最旺盛的信贷消费市场,就是房地产。

中国由于改革开放,大量的引进国外的高科技技术以及投资资金,再加上国内廉价的人力资源以及加工出口贸易的兴旺。使得中国的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在这个繁荣时期里,出于各种因素,中国的房地产信贷消费开始旺盛起来。不论是个人消费还是投资者,都采用了大量的信贷消费的办法。而这种消费加大了对行业投资的刺激,以至于现在中国的大小城市,到处是房地产广告,到处是新修的楼盘,到处是高昂的房价。

在经济繁荣的时期,消费者们都乐观的认为:自己有能力支付完剩下的欠款。投资者也都乐观的认为:自己能在投资中赚到钱。实际上,信贷消费夸大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这个表现就在于,如果没有或是削减了信贷消费,消费市场马上急剧萎缩。前段时间中国一些城市停止对二手房按揭,马上相对的交易量就急剧缩水,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信贷消费者的自信,来自于对经济繁荣的自信。很多信贷消费者都是表现出一个心态,就是觉得自己会一直挣这么多钱,甚至更多。但是当经济一旦出现了危机,不论是个人的还是整个社会的,那么很多人将无力付清余下的欠款,从而把这个危机加大,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美国在上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一样充满了旺盛的信贷消费。在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售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三十五亿美元(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数字)。大量的工厂拼命的生产,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大量的生产过剩的产品根本销售不出去,人们消费能力被高估了。于是无数的商品变质,销毁。工厂不得不停工,甚至倒闭。工人被裁员,失去工作。而大量的工人失业,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能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说一句,美国在1929年股灾之前,房地产泡沫率先破裂,首先就是房价被投机者炒上了天的佛罗里达。

如果说经济危机是一颗炸弹,股市的崩盘是导火索的话,那么旺盛的信贷消费(投机)就是雷管,它将加大爆炸的威力,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导火索有了,雷管有了,那么制造炸弹最根本的东西----炸药是什么呢?我们再翻看美国那场经济大灾难,依然会找到答案,那就是----分配不均!

1934年布鲁金斯研究所发表的一篇研究二十年代经济问题的论文这样写道: “美国呈现出了收入分配日益不均的趋势,至少在二十年代前后是如此。这就是说,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收入有所增长,而上层阶层的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快。由于随着上层阶层高额收入的实现,他们的收入中节约部分增加得比消费部分快,也就出现了大富豪及其家族把积累的收入越来越多地作为投资的趋势。”

同样,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增长,分配不均的现象开始日益的突出。虽然社会的财富在急剧的增长,但是在部分的财富却大多汇集到了少数的权力集团以及国家托拉斯集团的手里。广大的民众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或者增长的速度远远的不及经济增长的速度。社会财富大量汇集在少数人手里,但是这些财富并不是用来消费,而是用来继续投资以赚取更多的财富。而迫切需要财富用于消费的社会大众,却得不到相应的财富增长。

这就是现在中国的一个现象:投资者越来越富,消费者越来越穷。

但是社会的繁荣是在继续的。因此带来的物价上涨使得下层的消费者们感到生活的压力,因此他们也不得不被裹挟进了投资者的大军----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2007年中国股市房市疯狂的真正原因。投资变成了投机,人人都想很快能挣到钱。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挣到钱的,气球也不是可以无限吹大了,终于有一天,投机的市场会崩溃,如同当年“股市迟早会崩盘”一样。

如果当消费者的钱都拿去投机了,那么真正的危机就开始了。因为大家都压缩了消费力,因此生产的商品将没有人消费。这样商业就会开始萎缩,而商业的萎缩,又导致工业生产的萎缩。对商业和工业投资因为没有了利润,将大幅的减少,从而又使工作岗位开始减少,失业率开始上升,失业率开始上升又导致消费力更加低下,这就是经济危机的源头,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

其实,缓解经济危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投资者的钱少一些,让消费者的钱多一些。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暴发后上台的罗斯福总统开始实行新政,首先就是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同时通过国家财力给大量的失业工人提供就业岗位。就是说把上层投资者的钱分流到下层消费者手里。在以后美国加大了对税收制度的改进,上世纪2、30年代美国的税收相当的少,使得资本拥有者能很快聚集起大量的财富,而现在的西方国家的税收制度基本都是“劫富济贫”,通过税收的调节减少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均,所以在以后的时间内,如上世纪30年代这样的黑色大萧条时代再也没有发生过。

但是反观目前的中国,由于某种原因,税收并不能调节财富的差距,反而有“劫贫济富”的效果。社会的权力阶层、财富阶层和国家托拉斯集团对社会财富的疯狂掠夺,最终将使这个巨大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到来。

另外说一句,为什么不能通过提高工人薪资来增加民众的消费能力,缓解经济危机呢?其实当年胡佛总统也出过此策,他用行政权力强迫企业提高工人工资来消除经济危机,结果恰得其反,企业在萧条时期无力支付高薪资,因此纷纷倒闭,工人不仅没有高薪资,反而失业,导致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延长。同样,前段时间中国也有这种未雨绸缪的意思,但是一个叫华为的私人企业却做出了反对的动作。

疯狂的股市投机、旺盛的信贷消费、严重的分配不均、工商业开始萎缩、失业率不断增加这些现象都在当下的中国纷纷出现,再加上政体等诸多原因,我就如同看见鸡飞狗跳、看见地光、听见地声,你能让我相信,不会发生大地震吗?

所以我坚信:中国经济将很快进入一个黑色大萧条时期,如同美国上世纪30年代一样,一个黑暗而漫长的冬天!或许我们都能见证一个时代的到来,当然这确实不是我想见到的!

楼主 PCBPO  发布于 2009-04-24 06:35:00 +0800 CST  

楼主:PCBPO

字数:3671

发表时间:2009-04-24 14:3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16 11:31:14 +0800 CST

评论数:1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