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嚓声响起 ✄ ☂ ✌ 该做些什么

@听雨涤心2 2018-08-22 07:39:32
这个楼主连真正的“氢键”都不懂的!因为水分子内的就不是氢键,水分子之间的才可称为氢键的!
-----------------------------
"听雨涤心"是天生的活5毛→唯物教人品的活展现,不要和唯物势利的人在一起,绕不开就给两耳括,下次他因为势利见了你就会躲:
“听雨涤心”在141楼-146楼重复刷楼,说在百度百科搜到“分子内不是氢键,分子间才是氢键”
百度百科第一句话给他两耳括

再加互动百科第一句话给他两耳括

今天不敢说百度百科了,又说高中是“分子内不是氢键,分子间才是氢键”
用大学《有机化学基础》给他两耳括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2 08:44:11 +0800 CST  
“你是夜,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为了选出这10个字的最诱惑发音,垄断全球钻石产销的英国戴比尔斯集团,1993年对多位主持人试音百余次,终于选出来:“暂时恨旧怨,一颗又流传。”,这次婚礼上的“一颗”,“又流传”到下一任配偶,20年来,离婚、不婚率迭创新高。
虽然无法兑现喻义中的爱情“恒久远”,但每颗饰品级钻石的历史都“恒久远”,都是至少1亿年前地下200公里深处的碳,被地幔中的高温高压修炼成钻石,再被火山喷到人间。钻石能历经亿年毫发不损,是因为对物理攻击、化学攻击完全免疫。
钻石最硬,只有另一颗钻石,才划伤钻石,钻石的英文Diamond,由希腊语adamas“不可征服”衍生。
钻石最耐腐蚀,不会被常温下的任何物质腐蚀;也最耐高温,熔点3973℃,比第2名钨高出563℃。
0℃的钻石捏在手心,比-10℃的冰还要冷,钻石热导率 2320 W/m*K,是第2名银的5.41倍,第3名铜的5.79倍,能迅速带走热量的Diamond,是维京语系中“冰”的双关语。
传热有多好,导电就有多好,银铜金的电导率、热导率排名一样,都是亚季殿军,电导率冠军是钻石的同门兄弟石墨烯,神奇的是:钻石却是强电阻,集“传热快”和“绝缘好”矛盾于一身,还不被氧化的钻石,是卫星等尖端设备的最佳电阻;配合其不可征服的机械强度,更是囚禁纠缠量子最大比特的选择。

钻石的白、红、蓝光折射率分别是2.42、2.35和2.26,是把组成白光的七彩色分开最远的天然物质,只有少数物质的白光折射率>2.35,除钻石外,它们的顶级品大都透明度不高,全部是光学各向异性,导致入射光被分成2束七彩光,称为“双折射”;钻石“自相矛盾”地既高折射又光学各向同性,只将入射白光分成1束七彩光。
双折射宝石镜面反射斑斓艳俗的彩光,单折射钻石的视觉效果“违反”了光线直线传播,内敛纯净的光色像火苗串动一样反射,称为“出火”,钻石和其它宝石放在一起,是雅与俗的强烈对比,鉴于绝大部分钻石或假或劣或小,要体验令人迷醉的“出火”,必须播放下图的视频动画,图片4.3Mb,手机信号不好时缓冲较长。

根据戴比尔斯光学材料切割软件的模拟,钻石超高的可见光折射率和透明度、光学各向同性导致的对称干涉和单折射,若有丝毫改变,如痴如醉的魔幻光影将大打折扣,如此精准的“巧合”,其实另有深意:在“恒久远”以前启迪“美的意识”和“贵的精神”,今后用“量子”和“钻谷”淘汰“芯片”和“硅谷”。
100万颗天然钻石中只有1颗≥1克拉,1000颗≥1克拉的天然钻石切割抛光后,还剩一颗重量≥1克拉。下图是20克拉以上的顶级钻石。

假钻或仿钻用立方氧化锆或碳化硅制成,不能做的太大,以免露馅,由广西梧州的“月下老人们”制成发往全球,全球人口暴涨梧州功劳最大。买珠宝要么买300万¥以上的以上的大克拉钻石,要么以假钻价格买梧州钻,如果存世数量相同,梧州钻的价格将是祖母绿、红蓝宝石、翡翠、和田玉......等所有宝石的百倍,很多人会觉得梧州钻比真钻的光彩更炫。

2012年2月6日,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钻石庆典”,女皇权杖上的530克拉非洲之星I、皇冠上的317克拉非洲之星II,分别被取下放在白金汉宫供人参观,这两颗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都是1905年切割自最大的天然钻石→3106克拉的南非库里南钻石,但3106克拉包含了更多的非钻石重量。

后文相关,真实的维京皇冠都是这种游牧民族的类蒙古帽,不是扑克上的皇冠。

100万颗天然钻石,只有1颗比蚕豆大,在古代不能作为兵器和工具,除了美,毫无实际用途,但它催生人类最早的伟人: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3 15:58:26 +0800 CST  
人类最早的3个伟人是
1. 第一个在天灾人祸时,首先抢救不实用的钻石和黄金,知道“美”更珍贵的人,贵重和不实用的美,会提供人类分工和贸易的交换基础-货币。
2. 第一个将图案抽象为符号的人,简化与分离的思维方法,是分工与贸易的计算基础,判断真假、逻辑思维的基础。
3. 第一个以生命为代价,实现承诺的人,诚信是分工与贸易的品德基础。
分工、协作和贸易,把人类能力无限加倍,分了多少工,就加了多少倍;是人类冲破三个黑匣子的充要条件:
第1个黑匣子,百年后化石能源用光;
第2个黑匣子,50亿年后太阳变成红巨星吞噬地球;
第3个黑匣子,亿亿年后宇宙膨胀撕碎所有星球。
分工、协作和贸易,自身的充要条件是诚信,远古生产非必需品,就要信任生产必需品的农民,否则,就只能作为奴隶才能分工,而失去自由的身心,就失去了创新。神奇的碳14会告诉你,古代的自由世界与奴隶世界,社会发展有多大的差异。
分工、协作和交换,是今天科研的充要条件,现在早己不是个人发明创造的时代,创新断崖跳水就是因为失去诚信,谁会把想法在发表前与协作者交流?明明水里只有2种原子,却能轻松拍出“氢键”轰动世界;明明芯片无法在实验室制造,却能磨掉原商标就能通过中科院鉴定;谁还会做真实、重复、枯燥的工作?
当然,创新断崖跳水的主因是失去自由的身心,就失去了创新。
古代美而不实用的黄金,也是三大不科学物质之一: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3 16:29:54 +0800 CST  
人眼被设计成对黄光最敏感,交警、清洁工等“马路职业”制服,都要加黄色条纹来醒目;路障、路牌、红绿灯转换提示、工业荧光检测.......都规定采用黄色。
纯铜是暗淡的紫红色,而且没有天然的纯铜,除了铜和金,所有金属都是银灰色系,只有黄金被设计成人眼最敏感的金黄色,而且超薄透光的金箔是绿色,随着金箔变薄,透光增强,金的颜色从黄→黄绿→绿,梦幻渐变,金是唯一随厚薄不同,多色渐变、对可见光的反射折射最强的金属。
黄金被设计成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仅次于石墨烯,远超延展第二的银,芝麻大的金粒,可压延成足球场大、几个金原子厚、绿光全透过的金箔;樱桃大的金块,拉出的金丝,可绕地球一圈,直径不到头发丝的1%。
黄金被设计成软金属,越纯硬度越低,区分24K与18K的方法是:24K金能被指甲划出伤痕。
黄金被设计成最耐腐蚀的金属,唯一在1000℃不被空气氧化变色的金属,任何单一强酸都不能将其溶解,只能被盐酸+硝酸、盐酸+铬酸、硫酸+高锰酸缓慢腐蚀。
黄金的自然丰度,多一点就不珍贵,少一点就要离心机分离,黄金是唯一不用炼或离心分离、可以淘出来的纯金属、原始人类就能获得。
黄金有独特的逆反射红外线光学特征,古代在玻璃上覆盖一层薄金箔,夏天可反射热量、冬天可吸收热量。
旧石器时代,黄金极强的柔软性、延展性、导电性都没用,反而使得黄金不能成为任何工具和用品,仅具有耐腐蚀不变色、超强反射折射可见光、黄→绿梦幻渐变的“美”,人类最早的分工、贸易通货就是“美而无用”的黄金。
新石器时代,黄金极强的柔软性、延展性,耐腐蚀性,使黄金成为最容易加工、改变形状的物质,诱导人类分离出衣食之外的另一个行业“金匠”,诱导出分工与贸易。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3 17:09:10 +0800 CST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纠缠绵绵无绝期。”
不论相距多远,分别多久,相互纠缠的量子们总是心有灵犀,任意一个纠缠量子变换姿势时,其它纠缠量子都会在同一瞬间变换姿势。
量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电子、光子、质子、中子......
“纠缠量子”纠缠于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光电效应》:光子打到太阳能板上激发电子、电子轰击照明灯激发光子......只要用一个量子轰击靶,如果轰出来的量子有多个,这一母所生的多个量子就互相纠缠:它们的动量、角动量之和恒定不变:一个向东,另一个(或另几个之和)就向西;一个自旋变成上,另一个(或另几个之和)就变成下。这种纠缠无视距离、不需时间、不要能量。
然而,比翼鸟们的“天长地久有时尽, 纠缠绵绵无绝期。”是有条件的:如果一个量子向东3米撞到一个电子,另一个向西3米却没有撞到电子,或者撞到的是光子,就会失去纠缠。由于各自的环境不能长时间一样,量子保持纠缠的时间基本少于千万分之一秒。如果不用单个量子轰击靶,各母所生的各群纠缠量子互撞,会在出生的瞬间失去纠缠。

2008年,英国戴比尔斯集团在俄罗斯的独资企业Element Six六元素公司,生产出世界上最纯净的物质:任何仪器都检测不出有碳以外的元素、杂质少于十亿分之一的纯碳钻石,再加上钻石的其它作弊外挂,给纠缠量子提供了完全相同的外部环境,将量子纠缠时间一举提高了近亿倍,达到6秒,使量子计算成为可能。
量子有个共性,在被意识到之前:既是零个又是无数多个、既在某处又在每一处、既存在又不存在、既在上旋又在下旋、既在向西又在向东.......这种对立矛盾的叠加,曾被1933年诺贝尔奖、“波函数&遗传方程”薛定谔,比喻成既生又死的猫来质疑,又被称为薛定谔猫态。
1980年,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贝尼奥夫Benioff 突发奇想:只要不去意识量子,1个量子就是无数个不同状态量子的叠加,如果把“这个量子的无数个量子”的上、下自旋分别看成0和1,并用其纠缠量子取数,N个量子的计算,理论上等于2的N次方个量子在计算,如果有50个量子比特(纠缠量子),则每次都对“2的50次方”种可能进行计算,计算速度超过最快超算的万倍。

2018年1月,IBM演示了有50个量子比特,由纯钻石组成的吊灯状量子计算机,但只能运行5秒,来不及人机对话,捕获50个纠缠量子的重启时间,至少要半天,量子计算机的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硅谷”终将会被“钻谷”取代: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4 17:20:53 +0800 CST  
1972年,克劳瑟在加大伯克利分校实验室,耗时200多个小时,用连续电子束轰击阳极靶,每100万对纠缠光子中,只有1对纠缠光子能被两端检测到,其余的刚激发就失去纠缠。
1981年,阿斯派克特在巴黎大学,用百亿分之一秒闪烁1次的激光,每次产生100多个光子来轰击金属钙,产生纠缠的效率大幅提高,阿斯派克特发明了亿分之一秒改变一次的偏振片,部分堵住了“上帝漏洞”。
1998年,潘建伟的导师蔡林格在维也纳大学,用万亿分之一秒闪烁1次的皮秒激光,每次产生几个光子轰击偏硼酸钡,蔡林格采用两端独立检测,数据由不知情的第三方比对,堵住了“意识漏洞”,这和“上帝漏洞”在量子纠缠详述。
三人的实验结果,得到全球各大实验室的重复:三维空间无限遥远的距离,是另一个世界的零距离。
克劳瑟、阿斯派克特、蔡林格包揽了2010年沃尔夫奖,并同获2011年诺贝尔奖提名。但2011年诺贝尔物理奖,被美国的3位“宇宙膨胀”夺走,“宇宙膨胀”在量子真空零点能详述。

2015年,维也纳大学蔡林格团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代尔夫特大学汉森团队。各自完成了无漏洞量子纠缠实验。在蔡林格眼里,汉森的实验精妙简洁,就是用激光反复怱悠戴比尔斯六元素公司的纯碳钻石。
三条腿的凳子,如果三条腿长短不一,也只会倾斜,不会摇晃,因为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点定平面,三条腿在平面上最稳。
同样,不在一个平面上的4点定空间,由4点连接的立体最稳,钻石就是每个碳原子,完全对称地和周围4个碳原子连接,4点连接的立体最稳定,难以被挤压或改变形状,称为硬度大。
4点是空间连接的最小点数,所以单位空间的原子数少,原子间的空隙大,比重小,钻石是宝石中最轻最硬的,通常会认为越重越硬。其实金银铅等重金属都很软,就是多点连接空间,单位空间的原子数多的原因。

钻石为什么比其它同结构的晶体硬很多?为什么高导热却不导电?汉森怱悠钻石的实验,能找到答案:
先在真空微氮的环境中,用激光照射钻石渗入氮原子,一个氮原子会挤走两个碳原子,变成一个空穴加一个氮原子。
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但周围只有3个碳原子和1个空穴,氮原子就用3个电子和周围3个碳原子结合,多出的两个电子被激光轰击互相纠缠,并跑到空穴中,由于空穴较大,电子不容易和其它碳原子碰撞,就是发生碰撞,由于钻石的高纯度、完全对称、高电阻、高导热,也是对称碰撞和电中性碰撞,不会失去纠缠,同时会被高导热的钻石迅速冷却。从而将量子纠缠时间提高千万倍,成为量子计算机的芯片。
钻石牢固的原子连接,使量子难以迁移,难以导电很好理解,但其超过银铜5倍多的热导率,是经典物理的一大悖论,无法理论解释,但知道其目的:量子计算。

汉森不仅找到了单个钻石的量子比特储存,让两个相距1.3公里的钻石发生纠缠,方法也很巧妙,在量子纠缠中详述。
滑铁卢理论物理中心物理学家莱费尔断定:量子纠缠的诺贝尔奖,会落到“量子钻石”汉森的头上。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4 19:27:09 +0800 CST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称为同种元素的同位素,中子数最多的同位素会放射量子,将自己变为另一种元素,自已的质量则不断减少,减少一半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氢弹炸药“氚”的半衰期为12.43年,每过12.43年,就有一半的氚放射出电子,变成氦,其实只要4年,氚就会减少20%,让氢弹变哑弹。
只要3年,氢致滞后应力腐蚀、被放射电子增强的氢致电化腐蚀......就会让氢弹布满裂纹,没发射先自爆。
最能腐蚀金属的,不是氟氯氧等电负性气体,而是氢:氢和钠钾一样,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可以作为气态碱金属与其它金属互溶;氢和氟氯一样,最外层只差1个电子就达到饱和,可以作为卤族气体腐蚀金属;氢分子体积最小,可以随意渗透漆层和金属表面,从内部瓦解金属。
“放射性本质&宇宙大爆炸”伽莫夫:“从公式到现象,放射性就是量子隧穿的特例。”
根据约瑟夫森宏观隧穿公式,70公斤的人坐在“最小隧穿速度”1马赫的飞机上,隧穿机率是60亿人每60年穿越一次:无视机仓障碍,在飞机内消失,同一瞬间出现在飞行方向的反向、重力势能更大的高空。对应到量子称为量子隧穿:量子原地消失,同一瞬间出现在能级更高的位置,无视中间的障碍、路程和能量守恒,不需要时间。
伽莫夫所说的特例是指:用一皮秒闪烁一次的激光观察量子,高速的观察(意识)行为,可以减慢甚至停止量子的运动,称为芝诺效应,朱棣文和维因兰德就是用芝诺效应分获1997、2012的诺贝尔奖。
U盘和隧穿二极管的量子隧穿,都能被高速观察减慢或停止;特例是无论用多快的速度观察,都不能丝毫减慢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增加其半衰期。所以氚只能备战时提纯,临战时填充到氢弹。
绝对零度、芝诺效应......都无法降低放射性,但90后的理工985们却相信:氢弹的构型能减缓氚衰变,防止4年变哑弹;能减轻氢致裂纹,防止3年自爆。
氢弹构型能降低放射性,减轻氢腐蚀,其原理导致的认知革命,超过牛顿、爱因斯坦之和;应用到氢弹之外,可以让掩体、装备、防护服的防辐射能力加倍;可以大量减轻氢致裂纹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可以大量延长贮氢设备的停产检验周期;可以节省进口高压贮氢设备的巨量外汇......经济效益可以多造千百倍的氢弹,可以和以下中科院的自创或鉴定的成果同载史册:不用光刻机在实验室造纳米芯片;氢键照片、地面基站上天导航、人造生命......
伽莫夫放射原理就是:放射速度恒定不变。所以,放射性物质会越来越少,即使偶尔因核反应新增放射物质,也不会长期维持不增加不减少,让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刚好不变。
但碳的放射性同位素C14,对此说“不”!把“诚实”和“放射性”合二为一起的设计者,对此说“不”!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6 11:27:44 +0800 CST  
碳的化学键最多,与碳以外的原子结合,独占化合物总数的99.8%;与碳自家原子结合,同素异构体遥居第一,达100多种:四面体金字塔排列的钻石;六边形蜂巢排列的单原子层石墨烯;VantaBlack是石墨烯卷成管状后垂直并排;石墨是多层石墨烯叠放.........
这些碳同素异构体由C12和C13组成,放射性的C14含量近似为零,因为C14半衰期只有5730年,而地球有40亿年,C14的含量早衰减到10亿分之一以下,但有人却发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C14含量,神奇的维持在万分之3.8不变。

诺贝尔奖不仅没设考古学奖,还挡了某些考古学的道:它把1960年的化学奖,给了芝加哥大学的威拉得·利比Willard Libby。
利比在1940年迷上了年轮:5万圈年轮的古树、300圈年轮的老龟.......测定了无数圈年轮的碳同位素后,利比在1947年的《科学》上发表了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空气中二氧化碳,“C12/C14”恒等于2581.1,正负偏差小于0.7%。

植物将CO2光合作用变成碳水化合物,所以植物的“C12/C14”也是2581;素食动物新陈代谢植物,“C12/C14”是2581;肉食动物新陈代谢肉类;食腐动物、细菌、真菌新陈代谢刚死的动物,“C12/C14”都是2581。
活着的生命,新陈代谢保证了“C12/C14”总是2581;死后新陈代谢停止,不能吸收新的C14,原有的C14却每天都在放射衰减,所以遗骸的“C12/C14”越大,遗骸的年代就越久,可以用遗骸的“C12/C14”之比计算遗骸及相关遗迹的年代。

对CO2中C14含量不变的解释是:宇宙射线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核反应,生成放射线C14,每年生成的C14,刚好抵销C14的衰减。原子态的C14瞬间与氧气结合成CO2分子,这带来3个巧合:
1.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被观测到的氮氧星,太阳系岩石行星,除地球外,大气中95%以上都是CO2;太阳、太阳系气态巨行星、宇宙中其它星球,99%是氢、氦、氖星......没有一个是氮氧星。
2. 地球大气中78%的氮气比例,配合地球承受的宇宙射线,刚好维持C14含量不变。
3. C14的5370年半衰期若短一点,能测定的年代就短;若长一点,能测定的精度就低;误差会随年代指数增加,可置信的最长断年时间是6万年。但如果用本地古树年轮校准,可大幅减少误差,巧合的是:树不仅有年轮,能批量供校准的古树寿命,也是6万年。
6万年前的人种分化、人类共同父母“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的细节......和下一瞬间的量子运动(量子不确定)、460亿光年之外的宇宙(宇宙膨胀).....都是难以逾越的认知屏障。

利比1960年的诺贝尔奖,将部分地区的考古学变成了不交流、不第三方验证、不设奖的最有个性学科。
1988年,牛津大学、苏黎世联邦工业学院、亚利桑那大学三个顶级C14断年实验室,对都灵大教堂的“耶稣裹尸布”断年,三个实验室的结论都是1325年±65年,这和耶稣在公元前受难的《圣经》记述不符,但后来发现没计算麻布上细菌历年的新陈代谢、麻布上的三维人像,结论出现了反转,具体搜索:都灵裹尸布或Shroud of Turin
对木乃伊及金字塔的多方C14断年,都鉴定为5000年前的遗体和遗迹,有巨量网文说木乃伊和金字塔是西方伪造,以抬高西方历史。
实际上,木乃伊和金字塔的所有雕像,都是典型的黄种人,要伪造金字塔不被发现,其难度不亚于让太阳西出。
但考古学上的多方C14验证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在遗迹周围重点站岗防取样,出国展览先做好C12/C14,创造重大经济效益的遗迹景点发现者名利皆无......
揭穿谎言的工具不止C14,2011年,墨西哥国家博物馆和爱知大学联合考古太阳、月亮两座金字塔,爱知大学的杉山三郎首创遗骸氮含量测定法,文明发达远高于周边原始部落的玛雅和阿兹特克帝国居民,其殉葬遗骸的氮含量不仅低于原始部落,也低于动物,这在其它地区也一样,并在今天的语言痕迹、生理特征、思维习惯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你能看到的奇迹是:盼望放水的房多或股多;盼望房产税、不盼望遗产税和财产公示的房空;希望房多跳楼,忘了自己当上刚需是因为在体制外……
“而立中大”最新贴中有一张被热议的照片,众人指责领导坐在椅子上照像,却让几个高龄院士弯腰驼背站着,却无人指责身为一国的高龄院士,为什么要在这种场景下陪照,知识分子的脊梁在那?
经常看见有人说要把戏子的钱给“科学家”,你见过“科学家”?确信他们做的比戏子更多?更有良心?确信科技腐败没超过官场腐败和戏子逃税的数倍?
谎言都是对历史说谎,以达到今天的目的,后述的贝尔不等式可算出:“C12/C14”恒定不变,不是巧合。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6 12:23:05 +0800 CST  
2010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因“制备出石墨烯,发现其非凡属性,展现了量子物理的奇妙”。曼彻斯特大学的盖姆和诺沃肖洛夫,分享了当年诺贝尔奖。
石墨烯展现的奇妙,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它和放射性一样,也是量子隧穿效应的特例,放大成宏观霍尔效应就是:马路上的车越多越拥堵,每辆车都是其它车的障碍,此时只要让车反向行驶,如果速度够快,就会不断穿越碰到的障碍-车,瞬间出现在行驶方向的反向,从而大幅提高速度。
要想彻底解决交通拥堵、将交通事故降为零:拆立交桥、改单行道,再让车反向行驶。石墨烯反常霍尔效应在量子页详解。

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是最透明的物质,却能反复弯曲不损坏,做成卷尺收缩腕表式手机。

它源于石墨烯的非凡属性。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7 11:53:37 +0800 CST  
2001年9月11日,1名本拉灯后台指挥,19位小拉灯驾机撞楼,911+119=:
烟雾头像学:流言传说烟雾中的这几位都已归案,或者是归案者中有人和烟雾头像很像。

外部机遇学:该学说创始人是十几位汇聚秦城的石油老大:舟永康、蒋洁敏、王永春........他们在911后,巨资布局南苏丹、利比亚、伊拉克、委内瑞拉、伊朗的大油田,伊朗暂时还在,委内瑞拉确实没想到,伊拉克甚至布局过2次,第1次随了萨达姆,当布什宣布不支持美国,就是支持本拉灯后,金二、大毛、卡扎心、卡斯特罗及它们的好朋友,都在第一时间支持美国,萨达姆是唯一不支持的人;第1次随了萨达姆后,第2次又随了IS。
不仅外部机遇时的“油水”不好,后来东边还闹TPP,我们用西边一带、南边一路化解,眼看西边4斯坦(包括现在南边的大马)又要随了去,真正的、短期的外部机遇来了:
床破在总票数少于希拉里的情况下当选,上任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废了TPP,这比不收5000亿关税的好处大的多。美国的贸易逆差:总额、关税比例、敌盟.....中国和欧日对比,都是西瓜对芝麻,但直到前天,床破还在努力地用芝麻换西瓜,2020年前,床破三者必居其一:被弹劾、被林肯尼迪、完全失势,外部环境和8条内因都指向2019-2020。

撞毁双子楼的2架飞机,都只有烟雾头像的鼻子大小,却能撞毁钢筋混凝土,委内瑞拉捕鸟蛛承受的飞鸟冲击,比双子楼大百倍,却能捕获超过蛛网的自身体重千倍的大鸟,委内瑞拉捕鸟蛛的蛛丝强度,是同样重量的高强钢15倍以上,一个蜘蛛侠,能秒15个钢铁侠,如果双子楼用蛛丝做,就会把撞上来的飞机弹走。

1963年,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的W.瓦特W. Watt,发现了捕鸟蛛蛛丝的缠绕结构,并用石墨模仿蛛丝结构缠绕,制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强度碳纤维,皇家航空研究院把专利卖给了英国罗罗航发公司,罗罗随后用碳纤维RB-211航空发动机独孤求败。当然,在碳纤维之前,波音和空客等各大飞机厂都是罗罗的组装厂,F35的发动机也是罗罗。
碳纤维并不是碳的同素异构体,它没有固定的原子结构。1879年,爱迪生用高温烘烤木条,制成碳纤维白炽灯泡,爱迪生碳纤维和今天的各种碳纤维。都可以自称“碳纤维”。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用罗罗碳纤维制造的“外骨骼HULC”,总重量只有1.2公斤,一次充电可负重91.1公斤行军20公里;开启“冲锋模式”,可以进行10英里/小时的短时冲刺;可以大幅提高跨越、跳高及跑走速度,并将人体耗能减少11%。新一代的HULC将用人工智能AI,将战士联成一个整体,像F35机群那样战斗。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7 11:59:07 +0800 CST  
碳的典型同素异构体还有:碳纳米泡沫,唯一比空气轻的固体,可以在海上或海边,5米以下的空中悬浮(越潮湿,海拔越低、空气比重最大),1997年由堪培拉大学的安德烈·伍罗德制成。

富勒球:球瓣形状有五边形和六边形,球瓣数量有12~70个,还有两球夹碳链的哑铃结构。有单质中最高的超导温度。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7 12:00:59 +0800 CST  
《第3页. 上帝掷骰子-最随意的量子》
每页第1楼的评论区为目录
第2页第1楼的评论区为预测,限定日期、量化结果
现在起,最后一页24小时都能捡到红包。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7 12:01:48 +0800 CST  

有100个抢红包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7 12:06:53 +0800 CST  

有100个抢红包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7 12:08:13 +0800 CST  

量子芝诺效应Quantum Zeno effect
眼神撩起涟漪、子弹爱上鸡蛋.......高潮情节,慢镜头才能带起大急大缓的节奏,镜头可以有多慢?
2017年4月,索尼发布快门3.2万分之1秒的单反相机Sony A9,眨个眼的半秒,能拍出16万张照片,电影每秒放映24帧,要11分钟才能看完眨眼的慢镜头。

2017年10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发布43阿秒(4.3亿亿分之1秒)闪烁一次的激光器,你眨个眼的半秒,能拍出2.15亿亿张照片,要放半个月的电影,从头看到尾,不会发现你在眨眼,只会认为你始终静止,自己始终看的是同1张照片。
从2.15亿亿张照片中,间隔相等地抽12张照片放半秒,由于人眼视觉暂留,就能看见正常的眨眼。这证明高速观察只是让观察者的“意识静止”了,但被观察的运动并没有静止。
错!所有的量子实验都证明,如果用X光显微透视你身体的每个量子,观察速度(照明闪烁或眨眼速度)是阿秒级、甚至皮秒级,你将无法眨眼、无法呼吸也不会窒息,观察你多少亿年,你就能永葆青春活多少亿年。
现在做不到让X光透视高速闪烁,但早己能够用高速闪烁的激光观察量子,使量子的运动完全停止,由于运动的表征是温度,就是把量子冷却到绝对零度-273℃。用闪烁慢的激光照射水珠,可以把水快速升温气化;用闪烁快的激光照射水珠,可以把水冷却成-273℃的坚冰。
2500年前,希腊人芝诺就用头脑想像了一台Sony A9,他用头脑拍下了一张张“飞矢不动”的照片:“射出的箭,每一瞬间都有确定的位置,在那一瞬间,箭是静止在那个确定位置的,这和真正静止在那个位置的箭,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射出的箭是不动的。”
或者是:“射出的箭,每一瞬间都有确定的位置,在那一瞬间,箭是静止在那个确定位置的,将时间延长,无数个静止还是静止,所以射出的箭是不动的。”
芝诺的“飞矢不动”,不仅是最早的极限和微分思想,它还说明了空间和时间,不论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都会出现逻辑上的自相矛盾。
虽然人类的大脑无法对芝诺“飞矢不动”自圆其说,但“飞矢不动”却在2000年后,通过印度人乔治·苏达山George Sudarshan在量子理论上被证明:快速观测运动对象,会减缓直到停止被观测对象的运动速度。由于运动的表征就是温度,芝诺效应也可以表述为:快速观测对象,会降低被观测对象的温度,直到无限接近绝对零度。
苏达山1955年在印度理工完成本硕后,攻读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博士,1958年,苏达山发表了量子弱相互作用,1962年发表超光子理论,1977年发表了量子芝诺效应。由于苏达山不在论文上署名,量子芝诺效应的诺贝尔奖被二位实验证明者获得。
1987年,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用每秒闪烁几千亿次的皮秒激光,快速观测气态原子,原子被观测的完全静止,运动的表征就是温度,所以气态原子的温度已接近绝对零度,但仍然处于气态。
室温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为450m/s,快过子弹,捕捉研究十分困难,将气体冷却减速又会变成液态。朱棣文成功“看”出绝对零度的静止气体,获得1997诺贝尔奖。
伐木时为了防止树倒,要用几个方向的绳子拉住树。1989年,科罗拉多大学的维因兰德借用了伐木的方法:先用各个方向电磁场拉住铍离子,让其陷在多向电磁阱内,铍离子只能在离子阱内原地自旋。维因兰德接着用皮秒级激光观察铍离子,铍离子被看的连自旋也停止了,温度逼近绝对零度。
能瞬间熔化金属,被用来焊接和钻孔的激光。只要闪烁够快,还能把物质照射到绝对零度。维因兰德同时实现了离子阱与激光冷却,获2012年诺贝尔奖。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8 18:04:10 +0800 CST  
中国谚语:“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越想吃豆腐,豆腐降温越慢。
英国谚语: “被盯着的锅永远烧不开 a watched pot never boils.”这还真被很多实验证明:谷歌搜视频:Quantum Zeno effect a watched pot never boils.

芝诺效应放在最前面,是因为其它量子效应的都是量子不确定,不知道下一瞬间量子的状态,芝诺效应却把量子观察的不动,能知道下一瞬间的状态。其实二者并不矛盾,芝诺效应可以理解成:在下一瞬间还没到来时就观察,让原子持续保持上一瞬间的状态,就是让观察速度快于量子的“转身”速度;猎豹太任性,你永远不知道它下一秒要向那里跑,你把猎豹麻醉了让它原地不动,不代表你知道猎豹下一秒肯定在原地。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8 18:08:19 +0800 CST  
量子隧穿效应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克里斯·安吉尔、大卫·科波菲尔、刘谦都是无师自通,玩出很多无法解释的魔术,都被内地封杀;但三人的穿墙魔术,可能就是魔术,没有真正穿墙。
因为三人穿墙时,都是对着墙走过去,出现在墙的另一面,这与所有的量子隧穿实验不符、与U盘和隧穿二极管上的量子隧穿不符,与马航370的穿越不符: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穿越车”,按照约瑟夫森穿越公式,你被山堵了车,要想穿山而过,不能撞山,要猛踩油门掉头远离山,车速超过音速后,就有机会穿越到山那边的高空,机率是每60年,60亿人中穿越1人。穿越位置不确定,但一定在山(障碍)的另一边,行驶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上,位置一定超过油量的最大行程;一定出现在很高很高的天空,重力势能远远大于你原来的重力势能。
约瑟夫森能把牛顿气的活过来,生活已时时离不开隧穿,先把山(障碍)当成二极管的PN结:
PN结是二极管P区和N区的交界面,电子只能从N区跑到P区,P区的电子无法跑到N区,PN结就是一座有单行隧道,过不去的山,这时如果加大正向电压,就等于给电子猛踩油门,N区的电子会更多更快地流向P区,已在P区的电子会更快地远离障碍-PN结,表现为二极管的电流加大。
1957年,索尼公司的江崎玲于奈可能有点无聊,他把正向电压加的特别大,却发现二极管的电流反而减少了:一些电子无视正向电压的加速,无视PN结的阻碍,在N区消失,同一瞬间出现在电场势能更高的N区,无视路程,不需时间,对于这个违反能量守恒的现象,江崎错误地解释为正电压造成了负电阻:从9楼用力向下扔石头,结果石头反向飞到30楼,是因为消耗了向下扔石头的能量,产生了反重力。
江崎的能量守恒解释,客观上保证了自己的科研条件,此后他专注于用各种材料掺杂、用不同电场产生最大的“负电阻”,开创了隧穿波谱学,其发明的高速开关江崎二极管,是激光能飞秒闪烁的基础。
后面详述江崎二极管,它能加深理解MH370。量子学家一开始就知道,没有任何可能找到遗体,只能找到障碍-飞机。

东边岛国擅长把各种复杂因素综合考虑,找到应用;西边岛国擅长将各种复杂因素分离简化,找到原理。
超导体不涉及材料掺杂、电压大小……超导温度下各种材料都一样,再把山(障碍)当成超导体中的绝缘层SIS结。
1962年,剑桥大学22岁的硕士生约瑟夫森,在更简单的超导体模式下,推演出超导体中:
微观隧穿电子数2e=nvh/V 宏观隧穿电流I=I0(V)+I1'(V)cos(△φ)+I1(V)sin(△φ)
上两式代入普朗克常数,可统一得出微观、宏观穿越机率K,其实就是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T=-0.3/lgK
纠缠公式能无例外的算出“藏尸居所或腹中”的凶手,藏尸多少会自动投案;隧穿公式能算出投毒案凶手,让人人皆知的朱令案凶手,揭示出比碳纳米管还黑的黑暗。
1963年,通用电气的贾埃弗,在超导体中变换各种绝缘层和电压,验证了隧穿电子数量和电流大小,完全吻合约瑟夫森的理论。
因为量子传送门的理论及应用,约瑟夫森、江崎玲于奈、贾埃弗同获1973年诺贝尔奖。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9 23:08:16 +0800 CST  
以下是隧穿效应的神奇现象及应用,最后是马航370,知道每一位乘客细节,就知道,MH370,绝不仅仅是物理现象。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29 23:32:22 +0800 CST  
江崎二极管,索尼公司江崎玲于奈1958年发明。
普通二极管在交流电为负周期时,电流不能通过PN结,电流=0为关;交流电正周期时,电流>0为开。
隧穿二极管将电流>I 时,设为1开,电流<I 时,设为0关。在半个正周期内:
红区电压最小,正向电流<I,为0关。
蓝区电压较大,正向电流>I,为1开。
黄区电压虽>蓝区,但达到隧穿电压,产生反向隧穿电流,正向电流-反向隧穿电流<I,为0关。
绿区电压大于隧穿电压后,隧穿机率不增加,反向隧穿电流不变,但正向电流却加大,减去反向隧穿电流后>I,为1开。
再把半个负周期倒相为正周期,能开关2×7次。
普通二极管在一个周期内,只能开关1次。2个并行,只能开关2次。
2个江崎二极管并行,可以开关14×14=196次,多个并行,可用于高速开关、高速振荡、高速计算。

闪存芯片由东芝公司舛冈富士雄1980年发明,闪存加上不同外壳,就是电脑U盘、手机存储卡、像机记忆棒……
闪存存储信号时,施加的正向电压>隧穿电压,产生的电子隧穿,可以省略中间路程,直接出现在障碍-不导电的绝缘层内部,再利用绝缘层不导电,能把穿越进来的电子囚禁在原地不动,作为不变的存储信号。
探针读取原地不动的电子时,就读取了上次存储(隧穿)的信号。
绝缘层能囚禁穿越到里面的电子达10年,比硬盘、光盘、网盘……都可靠,重要信息隔几年用U盘重存一次最保险。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30 06:23:57 +0800 CST  
夜明珠和放射性:
1928年,北京清东陵,孙殿英从“跟活人一样”的慈禧口中,撬出直径45mm,“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价值倾国的夜明珠。
也是在1928年,哥本哈根理论物理中心,24岁的哥本哈根男孩,“宇宙大爆炸”伽莫夫,揭开了慈禧入殓二十年不腐的秘密,並让所有的夜明珠价泻千里。
自从波兰的居里夫人发现镭射现象后,无法解释的放射性元素,就让物理学家头大三倍:
1. 量子要挣脱原子核的引力,需要极大的能量,把金属气化至等离子态,也不能释放量子产生放射性。但放射性物质,却能冷冰冰、静悄悄地把自身粒子放射出去。
2. 把一大片放射粉未捏成球,减少放射物质表面积,增加中间路程和吸收阻挡,但半衰期和放射强度毫不改变。
3. 重元素的原子半径比轻元素还小,元素越重,核引力越大,但绕核粒子反而更容易放射外逃:原子序数>84,全部有放射性。序数越大,半衰期越短,放射性越强。但原子序数过了100后,放射性又开始减弱:101钔半衰期50秒,102锘58分钟,103铹5小时…….。
伽莫夫的解释,不仅是最早的放射性原理,实际上也是最早的隧穿原理:
1. 元素越重,核引力越大,核引力大于“穿越引力”时,量子就有一定机率无视引力和动量,沿引力和绕核运动的反向,略过中间的路程,无能耗地直接出现在材料外部。无能耗,就能冷冰冰、静悄悄地放射。没有中间路程,就没有吸收阻挡等意外,一大片放射粉未捏成球,就会略过中间路程小球,就没有吸收阻挡放射强度和半衰期T就不变。因此有稳定的穿越机率K, 半衰期T=-0.3 / lgk。
假定人的穿越机率是每10人中,每年有1人穿越到高维空间,则100亿人第二年剩下90亿,第三年81亿,第6年半,剩下一半50亿,人的半衰期就是6.5年。
2. 原子序数过了100后,穿越机率不变,但核引力增大,半衰期又开始变长。和上图江崎二极管的最大正向电压-绿区电压一样。
3. 此条解释源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他们一直试图用芝诺效应降低放射性:半衰期就是穿越机率,机率只对大范围统计有效,当只剩下1万人或者只剩下0.1皮克铀时,半衰期就不再适用,可能下一秒都穿越,或者很多年都不穿越。放射衰变的机率性,被薛定谔在思想实验中,用来随机控制猫的生死,以质疑叠加态。
芝诺效应不能降低放射物质的隧穿,是因为放射性和多数人的想像不同:氚的半衰期是12.43年,不是每个氚原子都以12.43年减轻一半质量的速度放射,而是多数氚原子不发生衰变,随机的少数氚原子发生衰变时,没有衰变速度,不需要时间,直接出现在障碍(其它氚原子)之外,所以衰变和没衰变的氚原子,都没有速度和运动,也就无法用高速观察来降低速度和运动。
非放射性隧穿,比如江崎二极管,高速观察降低的不是隧穿,而是正向电流。
夜明珠就是含有荧光粉和放射物的石头,放射物半衰期越短,放射越强,轰击出的荧光越强,对细菌的杀灭也越强,高湿下也能防腐。慈禧入殓二十年不腐、就是因为强放射性夜明珠杀菌。此夜明珠必定会快速杀死每个保管、赏玩他的主人,无主的夜明珠自然下落不明。
玻璃球中混入多彩荧光粉和放射物,因为透明,内部的荧光也可以发出来,透明、多彩、强光,要在古代,比任何宝石都值钱。
在月岩和陨石中,在可观测到的宇宙光谱中,从没有发现原子序数>84的元素,镭射物质地球独有。
楼主 代表田鸭来踩你  发布于 2018-08-30 11:18:41 +0800 CST  

楼主:代表田鸭来踩你

字数:482847

发表时间:2018-08-12 05:30: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28 18:46:39 +0800 CST

评论数:200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