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抗癌药要从国外进口?

为什么很多抗癌药要从国外进口?

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癌症正成为中国首要的死亡原因和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在治疗癌症方面,中国百姓近年来对于进口的抗癌药需求非常大,甚至直接带动了国外代购抗癌药的灰色产业链。

这样的现状,一方面源于近年来国外抗癌新药技术的突飞猛进,比如 91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确诊患有晚期黑色素瘤后,通过美国药企默沙东旗下的抗癌新药Keytruda治疗后,3个月后竟然实现了康复;再比如美罗华、安维汀等特效药在对抗恶性淋巴瘤、直肠癌方面表现出来的出色效果。


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缺少好药、新药的无奈。比如2016年全球销量前十的药物中,有8个是生物药,其中6个是抗体药,而中国销售前二十的药物中,一个生物药还没有;中国上市的96个生物药,大多是仿制药,而且仿的是美国两代以前的药,连生物类似药都算不上。

我国是一个仿制药大国,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95%的化药是仿制药。

新药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外新药进入中国很难,要在中国人身上再做一次临床试验,再加上进入医保的时间,会产生6~8年的“药滞”周期。

“药滞”现象大幅增加了化药新药的成本,导致很多国际药企放弃中国市场。

国外新药难以进入的同时,由于靠仿制药就能过日子,国内药企也没有研发新药的决心。

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前十强药企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为17.8%,高达603.9亿美元,而国内前十强药企研发投入仅为销售额的1%,约为3亿美元。甚至按照业内人的说法,国内药企的研发投入都有很大水分,绝大部分知名药企在新药研发领域的投入是0。

但中国药企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很多企业不是不想投,而是投不起。”一位业内人士说。

德勤的数据显示,在国际上,前些年,研发一款新药的平均成本为12亿美元,耗时10年,但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已攀升至15.4亿美元和14年。新药的专利期一般为20年,也就是说新药上市后最多只有10年保护期。

在保护期内,新药的售价很高,利润丰厚,但获得这样的厚利需要冒极大的风险,一旦赌错,损失惨重。高投入高风险的新药模式,使得大部分国内药企望而却步。

缺乏研发资金的同时,国内药企也缺乏研发能力。目前,我国有4700多家制药企业,其中有研发能力的不到1000家,这1000家里还有很多外资或合资药企,剩下的国内药企绝大部分连仿制药都做得马马虎虎,甚至全无疗效。

楼主 筱筱雨晨  发布于 2018-03-23 22:16:12 +0800 CST  
专利到期后能搞到人家的技术就可以仿制
楼主 筱筱雨晨  发布于 2018-03-24 00:04:13 +0800 CST  

楼主:筱筱雨晨

字数:1011

发表时间:2018-03-24 06:16:1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25 08:58:23 +0800 CST

评论数: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