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唐漫步——此书已经戏剧出版社以《诗唐归吟》书名出版




前 言
早年教书,每课前十分钟都先介绍一首唐诗,很受欢迎。久了,就产生一个想法:如果按唐诗史的顺序,配上相关的唐诗故事来讲,那该多好啊!但是这不容易,原有的积累不够,得重新准备。当时事务忙,没空做这事。退休后有了充裕时间,可是已经没有我的讲台了!
诗是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唐诗是根中之根。相信每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都爱唐诗,都希望肚子里能装有几百首唐诗,成为一个有涵养的文学青年。
最好同时学点唐诗史,回到诗唐当时的境界,站到历史积淀的高度,唐诗的内容与艺术都好理解了。“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赵缺《无咎诗三百序》)在诗史中学诗,就能比较容易地知道“其况”、“其心”、其“情”、其“艺”。这好比是“寻根”,从根上去看,彻底,明白!
翻检现有讲唐诗史、唐诗与唐诗故事的书,或学术性太强,不好读;或偏“说文解字”,繁复琐碎;或无根无蔓,损失对诗、史的解读佐证作用。于是我就想把三者结合起来,用散文的笔调写一本通俗的唐诗史,带领青年朋友回归诗唐,从诗根上吟赏唐诗,还当年的愿。
史的部分,尽量述而不作,努力体现各大家的主流观点,体现源流。诗的部分,力求还原创作背景,从新角度解说;要言不烦,重在会意。故事部分,多做演绎,让它成为诗史长河中的一朵朵美丽的小浪花,展现人性,标置人格。
写了六年多,像“十年磨一剑”,不打紧,但求剑好。
全书共介绍了78位唐诗人、415首唐诗(过半做了评析),讲述了150左右个唐诗故事。一部分初稿曾在网上以“半塘”笔名连载了一段时间。很感谢网友的好评,择录几则:
静绿:“这么好的文字,居然无人欣赏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9050e50100d9kl.html#commonComment)
haokelu:写得太好了,一口气读完14集。怎么不继续连载下去呢?(http://blog.sina.com.cn/s/profile_1603293413.html#module_942)
石澈:“这本尚未出版的书原名《诗唐漫步》,我在天涯上读到之后,为之倾倒……
“这本书很特别,因为它是写唐诗发展史的。在行文之中,又穿插大量名诗,名诗人,诗评,以及唐史的知识,十分好看。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能将我们从小学习的零散的唐诗贯穿起来,加深我们对唐诗和各位诗人,乃至唐史理解的不可多得的好书。尤其可贵的是,行文紧扣‘诗’,而不是象某些书那样,简单用唐诗来介绍唐史,本末倒置。所有好书的共同特点是读着不累,这本书尤其如此,而且可以让人‘观之忘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205ba010183xh.html)
慕云:“完全可以做为大学文科班的教材,……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说,整个论坛无处其右者,即使是易中天的《品三国》也无法与其争锋。《诗唐漫步》必然流芳百世。……希望能早日看到兄如易中天一样在电视里开坛讲座!我辈甚幸!民族甚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9050e50100dob3.html#comment1)
这些话也许有溢美之词,但起码反映了他们对此书特别的爱好,肯定了本书的特点。
2013年底,此书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为了方便读者查寻,应“豆瓣”网邀,再在该网“读书”栏出版电子书,文字上做了些修改,并增加了240多幅插图。相信散文式的写法、梦回般的故事、新颖的评析、美丽的插图,会让你读得愉快。

林斯斌 2013.5.写于深圳万科城
2014.4.修改于宁德蕉城


目 录
前言
百年徘徊——初唐诗
第一章 “唐初只这句詩”
一 李世民与宫廷诗人(虞世南、魏征)
二 王绩探新风
三 民间通俗诗人 (王梵志)
第二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 龙朔文场变体 (上官仪、许敬宗、李义府)
二 “由宫庭走到市井”(卢照邻、骆宾王)
三 “移至江山塞漠”(王勃、杨炯等)
四 骈文双璧
五 “能够浮躁到哪里去”
第三章 通向“远调”
一 最后的闪光
二 文章四友 (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
三 沈宋定“律”(沈佺期、宋之问)
四 “终古立忠义”(陈子昂 上)
五 “合著黄金铸子昂” (陈子昂 下)
六 最美丽的诗 (刘希夷、张若虚)
气象蓬勃——盛唐诗
第四章 “海日生残夜”
一 “吴越之士”名扬上京(贺知章、张旭、包融)
二 北方诗人南游(张说、王湾、王翰)
三 张说变风气
四 张九龄继起
第五章 大潮涌起
一 风流孟夫子(孟浩然)
二 “妙于情语”王摩诘(王维 上)
三 “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王维 中)
四 “未绝风流”(王维 下)
五 达者高适
六 奇星岑参
七 群星荟萃(王之涣、王昌龄、储光羲、常建、李颀、崔颢等)
第六章 “光焰万丈长”——永远的诗仙(李白)
一 “大鹏一日同风起”——不懈的追求(上)
二 “大鹏一日同风起”——不懈的追求(下)
三 “黄河之水天上来”——不羁的精神
四 “飘然思不群”——不凡的天才
五 “垂辉映千春”——不朽的功绩
百花齐放——中唐诗
第七章 “最永久的光彩”——杜甫
一 由浪漫到现实
二 “千古史笔”
三 “百年忠义”
四 集成创新
五 千秋诗圣
第八章 “气骨顿衰”——大历诗
一 写实诗人(元结、《箧中集》诗人)
二 台阁诗人(钱起、韩翃、卢纶等“大历十才子”)
三 江南地方官诗人(刘长卿、张继等)
四 方外诗人(皎然等)
五 自成一体韦应物
第九章 承前启后——贞元诗
一 贞元尚荡
二 承接变异(顾况、李益、皎然等)
三 孟郊崛起——天高地厚一诗囚
第十章 体派纷呈——元和诗
一 “诗格之变,自退之始”(韩愈)
二 声气相求,自成旗帜(李贺、贾岛等)
三 “张王乐府有新声”(张籍、王建等)
四 “绝代才华归讽谏”(白居易 、元稹 上)
五 “红尘闹热白云冷”(白居易 、元稹 中)
六 “海内声华并在身” (白居易 、元稹 下)
七 山水大家与诗豪(柳宗元、刘禹锡)
日落黄昏——晚唐诗
第十一章 最后的辉煌
一 格律诗、咏史诗的发展(杜牧等)
二 新境界的开拓(李商隐)
三 诗词的转换(温庭筠)
第十二章 余光返照 (罗隐、杜荀鹤、皮日休、聂夷中、韦庄、司空图等)

附录 诗目检索







百年徘徊
——初唐诗


“……虽然百年的过渡太长了,但即使以一百年迎来一个盛唐,也是值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初唐诗人的历史功绩仍然不可泯没!”

——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诗歌发展趋势》





第一章 “唐初只这句詩”

“‘枫落吴江冷’,这是谁写的诗句?寥寥五个字,把萧杀晚秋的浸肤冷丽,写得无可匹敌,实在高妙得让人嫉恨。”当代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说。
这句詩是唐初武德(唐高祖李渊年号)年间,秦川令、名士崔信明的名句。此人自谓文章独步,过于名闻四海的“十八学士”之一李百药。但是买帐的不多,有一次,另一个与他一样眼睛朝天的名士,扬州郑世翼,乘船在江中遇到他,就对他说:“我听过你那句‘枫落吴江冷’,很愿意看看你其余詩作。”崔信明当然很高兴,连忙拿出自己的百余篇詩稿。郑世翼翻阅了一会,还没看完,就说:“所见不如所闻!”把詩稿丢入江中,飘然而去。崔信明无言以对,抱着一只船桨,看着漂浮在水中的詩稿,坐在船上发呆……
其实崔信明用不着发呆,有那么一句詩也就够了,以后有人甚至这样评论:唐初,只有“枫落吴江冷”这么一句詩。
这个评论符合实际吗?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回到唐初去看看。

一 李世民与宫廷诗人(虞世南、魏征)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公元618-907年)。多数学者将唐诗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指头一百年左右;“唐初”,大约是初唐的头一个小阶段,武德(唐高祖李渊年号)、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年间近三十年。这三十年左右真没有其他詩、其他诗人?或是它(他)们都不值一提?
不,唐初的詩坛像早春的花园,虽然不是满园春色,繁花似锦,但也有姹紫嫣红,星星点点。唐太宗就是唐初的头号诗人。过去写文学史谈唐诗,多数人是不提李世民的,就是不把他当诗人看,近一二十年越来越多的论者觉得把他排斥于诗坛之外不合理,褒扬他的论者渐渐多起来了。




唐太宗李世民

“头号”,是就他在当时诗坛上的重要性上说的。唐初的诗坛,宫廷诗人是主体,宫廷外,名诗人不多。李世民虽然算不上大家、名家,但他是当时宫廷诗人的核心,宫廷诗人们围绕他展开活动。他的詩在唐初诗人中又是最多的,仅《全唐诗》所收即多达九十八首,另在《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中又补入十首,传世作品逾百篇,这在唐初宫廷诗人中是罕有的。他身边又汇聚了以十八学士为首的一批文化精英,君臣唱和,写了大量的诗,对繁荣唐诗无疑是开了良好的风气。
唐太宗雅好文学,《全唐诗》对他这样评论:“太宗皇帝……文笔书法,卓越前古。天才俊逸,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指诗歌——作者注。下同)之盛,帝实有以启(推导)之焉。”并把他的组诗《帝京篇》作为开卷之篇,我们且来吟赏第一首:

帝京篇(其一)
秦川雄帝京,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zhì)余。
连甍(méng)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长安城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宝石,其外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之一。全城总面积八十四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十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七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六点二倍,是当时全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长安城经济文化的繁盛,引起众多邻国的向慕和仿效。城北皇宫辉煌壮丽,高接云天,有着超凡的气派。唐太宗的这首詩,从帝京这一层面宣扬唐帝国的赫赫声威,詩与京城同样富丽、气派。明朝文学家胡震亨说:“唐初文皇《帝京篇》,文采富足,精彩华丽,最为杰作。……诗才自当称雄一世。”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唐大明宫复原图

这首诗写于贞观十八年,那正是贞观之治的顶峰时期,辉煌的帝京凝聚了贞观之治的伟大成果,无与伦比。李世民出生入死、宵衣旰食,奋斗了大半辈子,他怎能不对此无比骄傲自豪呢!这诗正是他蹈厉奋发的生命与舒畅涵泳的激情的感发,诗中“雄”、“壮”、“遥接汉”、“迥凌虚”等词,十分精当的表现了这些情感。
此诗还有深一层的用意,诗前有“序”说:
“……朕追踪百代帝王之后,向往明达而有才智之先哲。希望能以尧舜之风,荡涤秦汉之弊;用古代圣君那样的雅乐,改变那些靡靡之音(原文:‘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所以十分重视从经籍与先贤中学习文教武功……放弃朴实而追求浮华,乱于大道,君子耻之!因此作《帝京篇》,以表明朕之雅志。”(为方便阅读,本书文言引文多已翻译,作者注。)
组诗共十首,第二首起分别写多方面的日常生活,着意表现序说之旨,最后一首阐述文治内容与方略。结合当时的历史状况来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荡涤旧弊的情志与励精图治的精神。
对唐诗,《帝京篇》及《序》有特殊的价值与影响。南北朝以来,靡丽的文风沿袭不断,齐梁及隋朝,更是浮靡、淫放,隋炀帝杨广与其周围的侍臣文人崇尚这样的文风,喜欢写宫体诗。唐初诗人多是隋朝旧人,当然是余绪不断。李世民有志于改变这种风气。
他标举“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的“雅志”,高扬起唐朝诗坛第一面复古革新的大旗,作为开国帝王,影响无可估量。唐诗以后的革新(比如“四杰”、陈子昂的革新)正是沿着这面旗帜指引的方向进行的,这才逐渐纠正了梁陈形式主义诗风,使唐诗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促成了唐诗的高度繁荣。
什么是“宫体诗”?魏征的《隋书•经籍志》说:“梁简文帝在东宫的时候,也爱好诗歌,常常巧制华丽的辞章,写衽席之间的事;雕琢繁缛绮巧的辞藻,极写闺闱内情。后生好事,跟着互相仿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这恐怕是当时甚至于现在多数人对“宫体诗”的看法,即指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詩,不同于一般的宫廷詩。如《初宵看婚》、《巫山高》、《咏花烛》、《咏内人昼寝》等,都是齐梁遗风的典型例证,正所谓“靡靡之音”。
入唐之后,诗人们对之是什么态度?有一次,李世民试作了一首宫体诗派人送给大臣、著名诗人虞世南,令他唱和。
不一日就收到他的回复。打开一看,不是和诗,而是一份表章。虞世南奏道:“圣上之作十分精巧,只是体式并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盛焉,臣担心此诗一传,便风靡天下。如果形成轻薄浮艳的文风,于国不利。圣上嘱令微臣赓和,臣下未能遵旨,反送来这样狂侼的谏章,臣愿领罪。但从今以后,更有此类詩文,臣当继之以死相谏。请赐不能奉诏。”李世民看了,心里嘀咕道:“这倔老头,难道真不怕死?”
第二天见到虞世南,李世民笑对虞世南说:“爱卿不必介意,朕不过试试爱卿而已。”下令赐绢五十匹。几辆驴车驮着绢匹,伊伊呀呀唱向虞府,好不荣耀!
过几天,李世民与侍臣谈论此事,李世民说:“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治!”他又向虞世南问道:“朕又有了一首宫体詩,卿能继之以死否?”
虞世南原是隋朝著名诗人,唐初宫廷诗坛代表人物,从前他也写过一些宫体诗。李世民要改变文风当然想摸清入唐之后他还写不写,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作一番调查研究”,进行“火力侦探”,这是很正常的。
除了少数几首诗沾艳情之边外,李世民的诗大大地拓展了宫廷诗的题材,纪行、述怀、写景咏物、游览狩猎、宴会群臣、怀人酬赠等等内容全有,最值得称道的是纪行、咏怀之作,多是追忆当年戎马征战的豪情胜慨,往往壮怀激烈,雄宏高昂,如一股春风,给诗坛注入生气。比如他的边塞詩《饮马长城窟行》,用乐府旧题写边事。追步建安风骨,气壮山河的唐朝边塞诗,就是由这诗拉开序幕的:

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云台凯歌入。

在初唐边塞诗中,这诗几乎是一枝独秀。稍后,“初唐四杰”边塞诗勃起,应该说受了唐太宗的影响。
李世民对诗歌形式的变革也有贡献,在李唐之前,中国古典诗歌已经走向了声律化,但是还没有出现声律全协的作品,而李世民却有,如《秋日二首》、《月晦》等,是标准的五言律诗,现代学者许永璋说:“唐代律诗各体制之新苗,皆诞育于世民之手。”他赞《秋日二首》之二:“完全合律,而四联皆对仗精工,实前无古人,后启来学,唐代新兴体制的律诗的初基,于焉奠定,故称‘唐苑群芳第一香’。”

秋日二首(之二)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李世民主张在尚质的同时关心文饰,这是很可贵的。
李世民的改革与倡导获得了明显的成效,盛唐人杜确说:“开元之际,传统秩序恢复了,浅薄的文风到此得到逐渐的革新……”。现代人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也道:“太宗是个很爱文学的皇帝……到了开元天宝之世,唐初下的种子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并非虚言。
楼主 半塘363  发布于 2016-05-14 16:56:00 +0800 CST  
在唐太宗身边,有一群宫廷诗人,最著名的是“十八学士”。



秦府十八学士(唐画)

李世民登基前,当“秦王”的时候,就在京城西开设了文学馆,延揽当世名流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李百药等十八人,吟詩作赋,写文论政。李世民给他们以很高的荣誉与报偿。时人十分羡慕,称之为“登瀛洲”。
贞观朝,文学馆改为弘文馆,升格了,搬到皇宫里去。人们更为羡慕,当时有个内史舍人孔绍安,写了一首詩送给十八学士之一蔡允恭:

赠蔡君
畴昔同幽谷,伊尔迁乔木。赫奕盛青紫,讨论穷简牍。

他说,往昔我与你同在幽谷里,现在你飞到高大的乔木上,盛青穿紫(古时大官穿戴青紫衣绶),讨论简牍,多么显赫,多么荣耀啊!
这孔绍安恐怕有点红眼病,之前有一次,他侍唐高祖宴,应诏咏石榴,也吟了一首酸不溜秋的诗:

侍宴咏石榴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

头一句称赞石榴可爱,然后借石榴是汉臣张骞从西域引来的传说,初夏开花,花时较晚的特点,讽喻自己投唐晚了一步,未获高官,“开花不及春”,十分遗憾。他这是实有所指:隋朝时,他与夏侯端一样是御史,现在,先投唐的夏侯端,已当上秘书监(秘书省长官),三品;自己只是内史舍人,才五品,再加上“正”、“从”、“上”、“下”的阶差,恐怕比人家差了七八阶级!怎么不叫他发出“只为时来晚”的感叹呢!
李渊对他似乎不赏识,没有什么反应,可是比他晚些时候的李义府也吟了一首托物寄意詩,就幸运多了。
贞观八年,瀛州饶阳人李义府二十一岁,对策及第,被授予门下省典仪之职(从九品下)。他文章写得好,两三个大官都予推荐。唐太宗召见他,令试咏乌鸟,他立马就吟了出来:

咏乌
日里扬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这詩借乌鸦欲借栖上林(皇家园林)的树枝,流露出对朝官的渴求。詩写得好,太宗听后倍感满意,便说:“与卿全树,何止一枝!”当场授予他监察御史之职(正八品上),并侍晋王李治(太子),不久被授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可谓连升三级。 李义府确实是“不(只)借一枝栖”。

“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这些詩句受到时人的普遍称赏。
不过,早春的花园,花虽不少,名贵的却不多。
唐初的詩坛,几乎全是些宫廷诗人,而且多是隋朝留下的旧诗人、老诗人,生活面窄,思想保守,要吟出有新意的好詩也难。他们所吟多是宫廷应制詩。皇帝常宴请大臣,出题限韵让大家吟詩,这类詩的詩题,多写为“赋得××××”或“××××应诏”之类,这就是应制詩。这类詩,题材有限,大多是对宫廷、台阁、山池、花鸟风月的描写,或者歌功颂德,内容相仿,缺少真情实感。
“詩言志”,“詩以道情”,没有真情实感,还算詩吗?很多人又是从类书上学詩,手法与辞句大同小异。初唐类书特别发达,如《文思博要》、《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它们就相当于现代的《作文速成》、《作文指南》之类,选出常写的题材,分类汇集罗列常用的词句、范例、通常的写法等。记熟了这些,吟詩来得快,也有“水平”,但程式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人们看到的大量是这样的詩,还有少量宫廷诗,所以“唐初只这句詩”的说法不足为怪。从这个角度看,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问题在于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宫廷诗人、宫廷詩是唐初诗坛的主体,其人数与诗量占绝对多数,不能忽视;初唐诗歌的演进,也需要依藉这个中心舞台;再说,其中也有些出名的诗人和有价值的篇什, 虞世南就是其中之佼佼者。
虞世南(558-638),越州余姚人,字伯施。隋末,与其兄虞世基同在隋朝为官。以后宇文化及叛乱,杀了隋炀帝,其宠臣虞世基、许善心等人也同时被杀。当时在场有旁观的封德彝,事后说:“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虞世基被杀时,虞世南匍匐着,要求宇文化及不要杀他兄长,要杀,他愿代兄长一死;而许善心被杀,其子许敬宗给宇文化及舞蹈,只顾自己求生。
“舞蹈”并非现在的跳舞,而是下跪;不是简单地跪下,而是用夸张性的动作(挥手掀袍、踏步上前、拱手作揖等)表现礼节之重。“匍匐”是老老实实趴在地上,为的是那真切的恳求。
以后虞世南、许敬宗都成为唐朝的名士。贞观间,唐太宗授予虞世南著作郎(五品)之职,兼弘文馆学士。
他已六十五岁,几次“抗表乞骸骨”,就是上表辞官,让他把自己的尸骨带回家乡。太宗怎么会放他走呢?虞世南给他留下太多难忘的记忆:
一次,太宗要在宫殿的屏风上写《列女传》作装饰,当时找不到文本,没有人能写。虞世南当仁不让,凭记忆写了下来。洋洋洒洒一百零五人小传,后来核对,竟一字不差。而且那几屏字,如裙带飘扬,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令人赞叹。




《破邪论序》虞世南撰并书

太宗十分喜欢虞世南的书法,常临摹他的书体。一次他练“戩”字,练了半天,觉得不错了,就只写左边,让虞世南写右边的“戈”,然后叫来魏征鉴赏。
魏征看了半天,也许觉得平时自己老提意见,今天有机会了,也该拍拍马屁,连忙拱手贺道:“圣作‘戈’字极佳!”把个太宗气得半死。
太宗曾写了一首描写竹子的詩:

赋得临池竹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虞世南看了觉得有不足之处,于是写了一首应制詩给予婉转的指正:

赋得临池竹应制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这最后一联提醒唐太宗:你的诗“翠叶贯寒霜”似有不当,不必强调竹叶一贯的“翠”,而必须等到冬天才谈竹子的耐寒。
高祖李渊驾崩,太宗为了显示孝心,下令按汉代长陵的标准做陵墓。工程期限很短,十分艰难,完全按照圣旨做,国力受损。虞世南上表劝阻,太宗很不高兴,不予理睬。虞世南冒着危险,连续上表谏止,其他许多大臣也上疏支持。终于使太宗接受了意见。
所以,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升虞世南为秘书监。
虞世南外表懦弱,似是不胜衣冠,而志性抗烈,给太宗留下深刻印象。那一次他谏阻太宗写宫体诗,太宗以后不是问他“朕又有了一首宫体詩,卿能继之以死否”?虞世南当时敛容答道:“臣闻,詩能动天地感鬼神。在庙堂之上,依之可以教化天下百姓;廊宇之下,借之可以形成风习。所以,春秋时吴国贤者季札,听詩而能知国之兴废。臣虽愚愍,赐不奉诏。”说得太宗不断点头,很高兴虞世南与自己一条心。所以唐太宗有这么一说:“世南与我犹一体!”
虞世南的咏蝉詩是他的代表作,结尾的两句有自况的意味,颇耐咀嚼:


垂緌(注)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垂绥,“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

沈德潜评:“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是的,此前许多咏蝉诗多赞美蝉儿声响高扬,比如 “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南朝禇云的《赋得蝉》), “流音绕丛藿,余响切高轩”(萧子范的《后堂听蝉》)等等,而此诗却独赞“居高”。虞世南官位并不太高,高者,“五绝”也。“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仅自信,还显现雍容不俗的风度气韵。
唐朝有几首咏蝉名詩,这是一首,骆宾王、李商隐也各有一首,我们以后会一一介绍。
入唐后,虞世南“洗濯浮夸,兴寄独远”(明人徐献忠语),不仅咏物诗写得较为疏朗秀雅,边塞诗也以开阔的气势与刚劲沉郁的风格,体现大唐肇始的宏大气象。如其《从军行》二首,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渐开唐风”。诗中“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等句,刻画塞外严寒景色,苍莽荒凉,景中流露出对守边将士的关注之情。《拟饮马长城窟行》写深流绝涧、栈道危峦,渲染“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的景象,烘托将士行军的艰苦,风格雄浑,表现真切,胜于前人同题咏作。《出塞》写将士为国出征,长途跋涉,历尽艰险。“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等句,以简劲之笔,塑造了将士的英武形象。“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锋黯无色,霜剑冻不翻”等句,极力烘染边塞奇寒,感受新鲜,想象独到。
明代学者许学夷说:“至如(虞世南的)《出塞》、《从军》、《结客》及魏征《出关》等篇,声气稍雄……此唐音之始也。”
楼主 半塘363  发布于 2016-05-15 16:04:02 +0800 CST  
唐音,是指具有风神的唐诗(见袁行霈《唐诗风神》)。唐初的这些宫廷边塞诗——包括李世民的几首,具有“唐音之始”的诗史地位,不应以“宫廷诗”三个字遮盖它的光彩。
在这些“唐音之始”中,“始音”是哪一首?
许多人都说,魏征的《出关》是最早的一首,作于武德元年,唐朝的草创时期,所以它可能是真正的“唐之始音”。
当时魏征初归,未有寸功,乃自请安撫山东(华山之东,洛阳一带)。据守山东的是李密的旧部徐世勣,魏征与之有旧,自告奋勇去劝降。到山东后,果然不辱使命,为李唐挣来一支勁旅和一员大将(徐世勣即徐茂公,后赐姓李,改名李绩,战功赫赫)。这首詩就是写他出使山东初始的意气,途中的感怀,气势雄伟,意境开阔,以粗犷的笔触,一扫汉魏六朝绮靡浮艳的诗风。诗人建功立业的意念是那样的强烈,感情是那样的慷慨奋发,沈德潜赞:“骨气高古,变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 (《唐诗别裁》)

出关(又作《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⑴。纵横⑵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⑶。请缨系南越⑷,凭轼下东藩⑸。
郁纡⑹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 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⑺。岂不惮艰险? 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⑻。人生感意气, 功名谁复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⑴事戎轩,即从军。⑵纵横,合纵连横,引申为谋划策略。魏征借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献策。⑶杖策,拿着马鞭,驱马而行。前一句说投奔李渊,后句说出使山东。⑷此句以汉终军自喻。西汉时终军自请安抚南越,他向汉武帝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意思是只要一根绳索就可把南越王捆来。⑸此句以郦食其自喻。西汉初郦食其曾向汉高祖请命,说降了齐王田广,“凭轼下齐七十余城”,为汉之东藩。⑹郁纡,曲折。陟,登,升。⑺还惊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诗句。九逝,极言精神之不集中。“逝”一作“折”。⑻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时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侯羸:战国时魏国人。家贫。 年老时始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监门小吏。信陵君救赵,侯羸出奇计助之,但因年老不能随行,表示要杀身以报,后来果然实践了这一诺言。

魏征有一段文论还更具价值。他与房玄龄、李百药、许敬宗等人曾奉唐太宗之命编撰梁、陈、周、齐、隋五代史,其中《隋书》是魏征所作,在序论中,魏征有一段著名的话:
“……洛阳与江南詩文尤其繁盛,然而彼此的喜好崇尚,互有异同。江南声韵清亮高扬,贵于清秀绮丽;河北词章刚正贞节,重于气概实质。讲究气概实质,就必然理致胜过文辞;讲究清秀绮丽,势必辞彩胜过文意。……这是南北文人得失的大体差别。如果能够吸收那些清音,简化那些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那么必然是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了。”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延伸、发展了李世民《帝京篇》序中“雅正”、“中和”之意,魏征的文论与太宗的《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影响着三百年唐詩。



魏征画像


二 王绩探新风

如果说否定宫廷詩及其诗人,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总不能否定遗世独立的诗人王绩,和他那些清新自然的诗吧。
王绩(585-644),绛州龙门-山西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从隋到唐,三仕三隐,始终没有进入宫廷圈子,是陶潜式的诗人,同时又是酒鬼、隐士兼农夫。



王绩画像

他的仕与隐都很怪,第一次是在隋朝,应孝悌廉洁举,被授秘书省正字,虽是小官,但在朝廷,这是大家都喜欢的;他不,辞职,要到京外去,结果改授扬州六合县丞。在六合,却“以酒妨政”,整天喝酒不理事。当时天下虽乱,但监察还严,他当然被弹劾。他叹道:“天下布满罗网,我往哪里跑啊?”把俸金堆在衙前,轻舟夜遁,回乡去了。
第二次已到唐朝,他以前朝官的身份“待诏门下”。他的兄弟问他,在门下省待诏的日子过得如何,他说:“良酿三升,差可恋尔!”就是说除了微薄俸禄外,每日还有三升美酒,马马虎虎吧。主管官听了,说:“三升怎么能留得住王先生,给一斗吧!”王绩因而多了个别号:斗酒学士。可是斗酒学士志高意远,一斗酒也还是拴不住的,他又弃官归去了。
第三次更怪,他因家贫来京侯选,要求当太乐丞。人家告诉他,那不是士人之职,没有答应。他却再三苦求,说:“此中有深意,且士庶清浊,天下所知……”意思是说,我此举有深意,是士是庶,是清是浊,天下人自然知道,不看在哪里做……真有深意吗?单从这件事上,似乎看不出,最多是因为太乐府史焦革“家喜酝酒,冠绝当时”,所以他死活要去。去是去了,可是时运不济,才几个月,焦革夫妇相继死去,他又长叹道:“天老爷不让我饱享美酒啊!”挂冠而归。
归来做什么呢?请吟下首詩: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耘藿罢,東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他家在山西龙门。祖屋东边,黄河渚上,有他十几顷土地,那就是他的东皋了。王绩自号东皋子,可能取自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句。他带领仆人在那里种黍耘藿(豆)。现在,黍子收成了,可以酿酒了,他多欢喜啊;又喜逢老友,分外高兴;月色溶溶,萤光点点……碰到这样美妙的夜晚,太惬意了!
这詩朴素自然,意娴情怡;反映文士兼农夫的生活,独特少见。
此外还做什么?《田家三首》里有詩句说明:

平生唯酒乐,作性不能无。朝朝访乡里,夜夜遣人酤。

喝到什么程度?酒店壁上有他的诗记载着:

题酒店壁
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

为什么这样喝?他的醉酒歌里真“有深意”:

赠程处士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过酒家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诗人深喜大自然,“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万事悉悠悠”,可以随意自恣,多么适意!可是人类百年却是“长扰扰”的纷乱景象,而且被凡俗教条所束缚,“礼乐”受到“先贤”周公的拘束,诗书著述也被“圣人”孔子所束缚。既然不能率性而为,那就“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了。这是前一首诗的意思,后一首他进一步说明,自己这样长日昏饮,并非要养成率性自适的性情,而是像屈原那样,感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不忍如此而已。
两首诗展现的并非酒鬼的醉话、酒话,而是隐者的遁世语、愤世语,诗人深为世态国事担忧,可谓“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辛元房《唐才子传•王绩》)。
这大约就是他当年苦求当太乐丞所说的“深意”!他的一切酒行为,大略应作如是观。
王绩酒詩多,全唐詩里有他的詩五十多首,其中三十多首写到酒,这个比例前超陶潜、阮籍,后比李白、苏轼。
楼主 半塘363  发布于 2016-05-16 18:26:02 +0800 CST  
谢谢支持!
楼主 半塘363  发布于 2016-05-17 17:39:54 +0800 CST  
王绩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他喜欢陶渊明那样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又学习阮籍,将醉酒做为又一种归隐的方式,做远世避害的隐士。贞观四年(630年),他从京城回龙门后,本州的刺史等人请见,邀他出来讲学,他都拒绝了。第二年,他移居河渚,不与闲人唱和,屏绝交游。河渚只有一个原住户仲长子光先生,此人在河渚结庐独处,已经三十载,非其力不食,身旁没有侍者。虽患哑疾,不能与人交谈,但“风神萧萧无俗气。携酒对饮,尚有典刑(旧法)。”王绩只与这位仲长先生作伴。为什么要这样?大约在移居河渚之前,他写过一首著名的詩,透露了些消息: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独自登上东皋的旷野,徘徊瞭望。满山黄叶,暮色苍涼,大自然一片沉默,是没有希望的衰落景象。他踌躇彷徨,不知做什么好,没有可去的地方,没有好依靠之处!牧人们赶着牛犊回来了,猎马也满载而归,但似乎没有一个是相识的……
他像是在瞭望什么,探寻什么,等待什么,但目标究竟在哪里?恐怕他自己也未必清楚,他只是十分迷惘,心中空落。他只好长歌“怀采薇”了。
“怀采薇”就是追怀古代那两个隐居深山、采野菜而食的伯夷、叔齐。相传周武王伐纣,他们两人认为诸侯伐君不仁,极力劝谏,没有结果。武王建立周朝后,伯夷、叔齐誓不臣周,不食周粮,隐居首阳山,采薇(野菜)为生。现在王绩也要“采薇”了,但他并非与唐朝对立,他在另一首詩中有句“逮承云雷后,欣逢天地初”,赞扬唐朝改变了天地;他只是觉得自己很失意,感叹自己没有可依靠的,没有相知的,找不到出路,因而“长歌怀采薇”,而且马上付之行动——搬到河渚去住了。这样,他就成了“双料”隐士了——既隐居河渚,又隐匿醉乡。



王绩《野望》诗意

王绩是彻底的诗人隐士,从某种角度看,其人生境界似比前后许多诗人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等,更胜一筹。
中国的隐逸文化渊源极深。
最早的隐士恐怕是巢父、许由。尧要让位给许由,不被接受,以后又请他当九州长。许由觉得这些话弄脏了自己的耳朵,跑到颖水滨洗耳。他的好友巢父在下游饮牛,嫌许由弄脏了水流,牵牛去上游。
这故事对中国的读书人影响深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总认为政治是肮脏的、邪恶的。所以,大多数读书人都以避世田园,耕读教子为人生最高境界。
巢父、许由身上氤氲着一种至美至洁的文化气韵。伯夷、叔齐继其列,此后,老庄甚至孔孟,一路而至陶潜、阮籍、嵇康……他们把自己与社会的格格不入甚至于反抗、不合作,化解在自然之中。现在轮到王绩了。王绩三仕三隐,固然是因为他的为宦经历使他产生了仕途无常心理,“历数载而进一阶,才高位下”的遭遇更使他彻底看淡世事,因而对人生采取旷达放任的态度,但有其追求脱俗、自由的另一方面原因,他不是说“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吗?他的隐逸更多地带有魏晋名士风流的色彩。
也许就是由于他长期隐逸的缘故,他对詩坛的影响微不足道。他的诗就像早春花园里的百合花,素雅清淡,不被人注意;但它与众不同,回过头后,人们才发觉,姹紫嫣红中,它最美丽!你看他的这首《野望》,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平淡,意境悠远澄静,格律基本符合“五律”要求,是最早的成功的五言律詩。袁行霈先生说,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还应该说差别不仅在于朴素,更大的不同在于,从他的诗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真诚的感受,而不是像应制诗那样,只有华丽的辞藻,看不到一丝心田的涟漪。
初春来临这是个古旧的主题,历来多是些写景的陈词滥调,王绩却不单写景,而是用朴素的语言多方位表达极大的惊喜,令人耳目一新:

初春
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今朝下堂望,池冰开已久。
雪避南轩梅,风催北庭柳。遥呼灶前妾,却报机中妇。
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

王绩诗清新朴素,有真情实感,虽然没有形成一股潮流,可他的詩“盖王杨卢骆(四杰)之滥觞,陈杜沈宋(子昂、甫、佺期、之问)之先鞭也。”(明朝文学家杨慎《升蓭詩话》卷一)他在东皋旷野上的瞭望,是不是象征着对这一潮流的探寻?是得风气先者的模糊等待吧!
他有没有等到什么? 且看下文。

三 民间通俗诗人

唐初的花园中还有几棵奇花异草,最引人注目的是王梵志及其詩。——“唐初的花园中”,这一比喻似乎不很确切,说“唐初的深山中”可能更恰当,因为这棵奇葩几百年来默默无闻,藏于深山;上一世纪初,人们发掘了敦煌藏经洞密窟资料,王梵志詩逐渐现身,直到一九八八年左右,才比较完整地(共三百多首)出现在世人面前。
传说隋朝时,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十五里处,有个叫王德祖的,家里有林檎树,枝干上长出个瘿瘤,大如斗。三年后,表层开始腐朽。败壳剥开,瘿中竟有一小男孩,生活如常。德祖收养了他。到七岁,这孩子似乎听到自己身世的一些流言,因问曰:“我是谁生育的?姓什么?名什么?”王德祖以实相告:“你是因林木而生,所以叫梵天,后改为梵志。你在我家长大,就姓王吧。”
这传说出自晚唐冯翊《桂园丛谈》转录的《史遗》。从中大约可知王梵志生于隋代(约590-660),黎阳人。其父母无从查考。他可能是被弃在林檎树的瘿瘤之间,被王家发现、收养,因而以王为姓。这段“史遗”后面还有“作诗讽人,甚有义旨,盖菩萨示化也”云云,是说他以后作了许多感化世人的诗,较多佛教思想,大约是菩萨示化的。“梵志”原是佛家语,佛经中常可见到,指信仰佛教而不出家做和尚的人,就是佛教人所称的“居士”。
王梵志的生平事迹也像是沉落到深山之中了,至今蒙罩在层层迷雾中,我们看不清楚,只知道他一生坎坷,饱经忧患,但也有过富贵家庭的温暖舒适,他曾说:

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
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遨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

更有穷苦生活的辛酸,甚至于身无长物:“草屋足风尘,床无破毡卧”,“我瘦饿欲死”,“近逢穷业至,缘身一物无”。中年,遁入空门,过着漂泊不定的日子;也有说他童子即入空门,究竟该从哪一说,难以判定。要之,王梵志是一生坎坷的初唐诗僧、民间诗人。
现代作家、学者郑振铎说,上述“吾有十亩田”是王梵志“最好的诗篇”。依我看,未必。这诗比起他的其他诗,只是多些文人诗味而已。文人们喜欢文雅,其他王诗俚俗,所以说这首好;普通老百姓喜欢的却是那些既通俗又骇俗、直截畅快地说出他们心声的诗,比如: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
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

此诗以天问的形式,幽默、豁达地表现了他的也是饥寒交迫人民的,极度怨恨与不平。人们通常以“生不如死”来表达饥寒交迫的困苦,他却不做这种悲苦状,而是诙谐地埋怨“天公强生我”,请求“还我未生时”,真是匪夷所思,令人诧异,引人深考!所以,稍后的和尚皎然说它:“外似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
下列两诗是他的名作,特受喜爱: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他的詩多找不到题目,看起来完全是村言俚语,但“其言虽鄙,其理归真”。你看前一首,说人们妄想活上千年,打作铁门限,想拦阻生命的步伐,引得鬼——死亡的过来人,拍手大笑。虽是虚拟故事,但道理千真万确,促人惊醒。后一首说“城外土馒头”——坟墓,“一人吃一个”,多么斩截痛快!据说苏轼把后两句改为:“预先着酒浇,使较有滋味。”哪有原句富含禅理,耐人咀嚼。
此诗只宜心会,不应言传。“铁门限”、“土馒头”,意象好像粗俗,但再贴切不过。南宋诗人范成大化俗为雅,写了“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名句,诗旨被说得更明白了。《红楼梦》里,“槛外人”妙玉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这两句好。”书中的“铁槛寺”、“馒头庵”当然也是出自这诗。这么多文人都拿这两首作文章,足见深受喜爱。
王梵志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逆向思维、禅理来观照社会,因而他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就与常人不同,下诗最典型: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乍可,宁可。隐,这里当“刺痛”讲。
楼主 半塘363  发布于 2016-05-17 21:52:38 +0800 CST  
古时的袜子是粗布手工缝制的,正面细,反面粗,有缝脚。人们只图雅观,不顾实用,正穿;梵志只求实际,不顾众议,翻着。究竟谁错?宋黄庭坚的评说一语中的:“一切众生颠倒,类皆如此,乃知梵志是大修行人也。”



梵志翻着袜
人类的虚荣心、自私本性、成见陋俗把许多事物都搞颠倒了,王梵志逆向考察,往往得出惊世骇俗的诗句,下几首,都是类似“翻着袜”之作:

造作庄田犹未已,堂上哭声身已死。
哭人尽是分钱人,口哭原来心里喜。

倖门如鼠穴,也须留一个。若还都塞了,好处却穿破。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注)些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较,胜过。

头一首,描写人情世态,揭开温情的伪装,现出来的只有利害关系。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第二首说,侥幸之门——让人家钻空子的地方,就像老鼠洞,不要全堵死了,要留下一个,否则其他较好的地方就会被咬破。这“留有余地”的生活经验,令人信服。
第三首说,看别人骑大马不必羡慕、妒忌,你回头看看那些担柴汉,就会觉得自己跨着驴子很不错了。
这类诗是王梵志诗作的精华,最有生命力。此外,他还有不少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真实,深刻,有较高价值:


贫穷田舍汉,庵子极孤凄。两穷前生种,今世做夫妻。
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亦无柴。
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里正追庸调,村头共相催。
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裈裤,足下复无鞋。
……

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儿在愁他役,又恐点着征。
一则无租调,二则绝兵名。

倒是前头提到的“菩萨示化”的劝善惩恶的诗,虽数量不小,但多思想平庸,价值不大。我们就不做介绍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敦煌石壁里所发现的王梵志詩,有很多是手写本,其中有小学生的习字本,这就说明,王梵志的詩在唐宋时代曾广泛流传过,普通老百姓喜欢他的詩。



王梵志画像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王梵志詩“布于众口,流传甚广”,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成为唐代通俗诗派的先驱和代表。他那种一反常态,不同凡响的艺术形式,被宋代诗人推崇为“翻着袜法”。其后唐朝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一路的诗作,直接秉承他的衣钵,而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宋朝的苏轼、黄庭坚、范成大等人皆曾作“梵志体”。明朝之后,王梵志沉晦无闻数百年,可是王诗很早就流传到国外,日本平安朝时代编纂的《日本见在书目录》,著录“王梵志诗二卷”,可以推测大约在八、九世纪间已流传到日本。上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王梵志诗之后,在日本也引起很大反响,先后出版了王梵志诗集多种,五十年代后有更多的评论、资料发表。1982年,法国也出版了王梵志的诗集。看来,王梵志通俗诗老百姓喜欢,文人们喜欢,外国人也喜欢。
王梵志诗比王绩的更通俗,人们称他是通俗诗的鼻祖。王绩、王梵志,为唐诗开辟了一条通俗化的新路。

这一章从崔信明说起,咱们也以他的话题作结吧。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唐诗杂论》中说:“崔信明这人,恐怕太宗根本就不知道……但这更足以证明太宗对于好诗的认识力很差。假如他是有眼力的话,恐怕当日撑持诗坛的台面的,是崔信明、王绩,甚至王梵志,而不是虞世南、李百药一流人了。”
只可惜崔信明没有更多出名的诗,而两王的影响在当时并不太大,“他们的文艺才性与实践作品虽不是第一流的,但为第一流的诗人与诗的诞生铺开了红地毯……”(胡明 《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来的唐诗研究》)
初唐的诗坛也在等待,等待着新人!





第二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离世,高宗即位。宫廷中原来的那些诗人大多已殁,宫廷外一批新人迅速崛起,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四杰年少而才高,位卑而名大,想必大家都知道,尤其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藤王阁序》,骆宾王《咏鹅》与《讨武檄》,家喻户晓。但是此后近一百年,四杰遭受喋喋不休的讥笑与批评,恐怕许多人没听说过。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四杰”历来是一个充满争议与矛盾的话题,高宗朝名臣裴行俭就曾说,这四人浮躁浅露,哪里是当高官的人……
以后又有人说,杨盈川(炯)为文,好连用古人姓名,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等等,其詩应号为“点鬼簿”;宾王好用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等等,可名“算博士”……
直到八世纪六十年代,近百年之后,还有人说四杰“轻薄为文,劣于汉魏近风骚”,就是说其诗文近于楚骚而不如汉魏(当时有些后生认为,风骚在汉魏诗文之下)。
杜甫被激怒了,他愤愤不平地写了《戏为六绝句》,其中二、三两首直接抨击上述那些话,对四杰做出自己的评价。
六绝句之二,流传很广: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他的意思是说四杰的詩文是当时的体式,那些说他们轻薄为文的人至今还讥笑不休,殊不知你们身与名灭失了,四杰詩文还像万古江河那样,长流不废。
杜甫与那些讥者真是针锋相对,究竟哪方的意见对?杜甫说的“当时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对四杰评价这么高?我们去“四杰”时代看看。
楼主 半塘363  发布于 2016-05-18 20:39:31 +0800 CST  

一 龙朔文场变体(上官仪、许敬宗、李义府)

高宗龙朔初年(661),一个秋天的清晨,东京洛阳皇城外,天津桥畔,半月当空,晓光初露,洛水波光粼粼,沙堤垂柳依依。高高的堤道上,人影憧憧。最前头是一匹高头大马,上面坐着高冠博带的宰相上官仪,正引辔漫步,观赏这广川曙色。看皇城巍巍,高宗皇帝正等着他领头早朝;想天下穰穰,国家这几年太平无事,他心里舒坦,高声吟道:

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吹。(注)
——————————-
注:闻一多与日本学者小川环树都认为这只是个片断。




《入朝洛堤步月》写意

后面的大臣们听到这清亮悦耳的音韵,仰望上官仪似在朝霞间穿行,不由得赞叹:“真神仙矣!”
这故事与詩,在龙朔年间广为流传。
这诗有一种流畅美媚的韵致,雍容典雅的气度,但它和其他宫廷詩一样,不写社会生活,也不把情感融入詩中,全诗仅四句,却构造出空旷而深邃的完整意境。前两句音调悠扬,后两句声韵清亮,对偶工整,结构机巧,正是上官仪“绮错婉媚”风格。明朝著名诗人、文评家胡应麟评“韵响清越,韵度飘扬,齐梁诸子,咸当敛衽矣”。(“敛衽”就是提起衣襟夹于带间,表示敬意。)
高宗朝的头十来年,四杰等新人还未出来,詩坛青黄不接,有名的只剩下李义府、许敬宗、上官仪等人。
李义府(614-666),前文已说过他的咏乌詩,其詩文确实不错。他在高宗朝前期官职没有什么升迁,而且马上就要贬到偏远地方去了,但是武则天要当皇后这件事却让他“大发利財”。当时,朝廷要员大多反对武则天当皇后,高宗与武则天正愁没有朝官支持,李义府带头公开表态支持武则天,于是他马上被留了下来,而且升了官,以后直攀上中书令之职。
李义府长得一表人才,见人都是笑咪咪的,只是狠毒阴险,人号“李猫”。大概猫平时都咪着眼,温顺可爱,但是一旦落到它手里,就要被生吞活剥了。李义府还贪恋美色。有个淳于氏,姿色出众,犯罪下狱。他吩咐大理寺丞毕正义,把她弄出来给自己做情妇。据传,事情败露后,李义府竟能弄得毕正义“畏罪自杀”。御史王义方上了一道弹劾奏疏,指控李义府杀人灭口,揭露了李的许多秽行,说他仗着皇帝宠信,坏事做尽。但是,唐高宗不问李义府之罪,反而把王义方贬逐出京,也不知李义府使了什么手段。一百多年后,白居易有诗说:“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因而有了成语“笑里藏刀”。
许敬宗(592-672)杭州新城人,前面提到过,他因乃父被杀自己“舞蹈以求生”而出名。他的诗也有名,当初唐太宗常与他唱和。到高宗朝,他又在武则天当皇后这事上,立下“特殊功勋”。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原是太宗的才人,太宗病重,太子李治——即以后的高宗,与武则天——太宗叫她“武媚娘”,都在伺候。李治看上了正是青春年华,娇媚动人的武媚娘。武媚娘原就是个很开放的女子,她初次接受太宗恩露时,才十四岁,太宗还有些怜香惜玉,怕她承受不了,哪晓得她自己投怀送抱,主动得很。所以现在这未来的天子来勾搭,两人一拍即合,背地里偷情。
太宗死了,她做为皇帝的“未亡人”,按惯例,出家当了尼姑。但是对高宗,她藕断丝连,旧情难忘,给他写了一首诗: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当时武则天还是个妙龄女郎,心中也有天下女儿同样的柔情离思。她说自己“为忆君”而“憔悴支离”,思绪纷乱,以至于“看朱成碧”了,如果“不信比来长下泪”,那就请“开箱验取石榴裙”,看那斑斑泪痕吧。
这首诗写得怎么样?清朝宋长白的《柳亭诗话》记载有这么个故事:有一次,李白写了《长相思》,有“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句,李白夫人是相门之女,很有才情,据说看了这首诗,对他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听了,爽然若失。李诗、武诗立意近似,艺术手法没有大异,难怪李白不爽。不过,武则天也只有这么一首诗好。
高宗登基后,难忘武媚娘的多情柔媚。不久,就把她接回宫。以后,武媚娘害死了皇后,准备自己做皇后。但是天下谁人不知她原是太宗的小老婆,现在要做其子的皇后,这纲常、伦理、名份、道德像一道道天堑,叫他们怎么跨越?怎么诏示天下?
许敬宗有办法,他替高宗写了一道诏书,说:
“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忤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惟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意思是说,武媚娘是先皇生前赐给太子的,古有先例,汉宣帝就曾把内宫的王政君赐给太子(其实王政君并非妃妾,仅是一般宫人,后来成为继位的汉元帝的皇后),所以,现在武则天当皇后,就绝不是乱伦忤逆的秽事,而是慈爱恩渥的佳话;不是违纲反常的悖谬,而是徇古尽孝的雅道了。——“天堑变通途”!许敬宗妙笔生花,功不可没,从此官运亨通。
上官仪(616-664),陕州人,字游韶,原是弘文馆直学士,那时他就以“工于五言詩”闻名,太宗每每让他润饰自己的詩文,继和自己的詩作,凡有宴集詩会,都叫他参与。高宗上台后,他得到重用,以后成为宰相。664年高宗不满武后专权,令他草拟废武诏。诏书还没发布,武则天先知道了,与李治哭闹了一阵,李治便投降了,把责任都推给上官仪。于是武则天叫许敬宗诬告他参与谋反,上官仪因而被杀。这是后话,在当时,上官仪是詩坛主角,在他的作品里,有不少通过精妙对法来写景传神的佳句,如“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入朝洛堤步月》)“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奉和秋日即目应制》)但多以宫廷生活为题材,写艳情,写池苑景物,就是歌颂祥瑞,也总是与歌儿舞女相联系;辞采富丽,对偶考究,结构绮错,特别讲究金银花玉、红綠青黄色彩搭配,如“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因而其诗以“绮错婉媚”闻名,号为“上官体”。人们都争先仿效,一时风靡。
上官仪对律詩对偶的研究很有成效,他总结出“六对”、“八对”对偶方式,对唐律的完善有所推进,但在当时一味借对子装饰文句,重形式,輕内质,风气不正。
许敬宗、李义府詩与其相仿,不过,许、李诗偏于谄媚,格调低下;上官詩重在赞美,声气稍壮。虽然都缺乏雄杰之气,有靡丽空泛之通病,但是他们位极三品,又先后主持过选事,影响十分之大。
对此,四杰极为不满,杨炯谴责道:“龙朔初年,文场变体,人们争构纤巧的篇章,竞比雕章琢句,杂糅以金玉龙凤,滥用上朱紫青黄,靠描摹显示功力,借对仗表现词美,结果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这些话矛头直指以上官仪为代表的绮媚轻艳文风。 我们可以看出,龙朔文场审美趣向产生了变化,从贞观时的渐趋“雅正”,向浮华靡丽、雕章琢句倒退,文学史称之为“龙朔文场变体”。
唐诗面临着一场发展路子的选择。

二 “由宫庭走到市井”(卢照邻、骆宾王)

“在窒息的阴霾中,四面是细弱的虫吟,虛空而疲倦,忽然一声霹雳,接着的是狂风暴雨!虫吟不见了,这样便是卢照邻《长安古意》的出现。这首诗在当时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他这样开始: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

“这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首先已够教人们如大梦初醒而心花怒放了。然后如云的车骑,载着长安中各色人物 panorama 式的一幕幕出现……”
这是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詩的自赎》中的一段话,描述四杰——卢照邻如何打破沉闷局面,带来新气象。闻一多先生不愧为大学者,他虽然认为《长安古意》也属于“宫体詩”范畴(闻一多说的“宫体詩”,比现在学界通常所说的“宫体詩”,外延大多了),但对其新意、新风格给予满腔热情的赞扬。

楼主 半塘363  发布于 2016-05-20 11:19:50 +0800 CST  

楼主:半塘363

字数:20813

发表时间:2016-05-15 00: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10:03:28 +0800 CST

评论数: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