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荒诞皇帝

这种事情当然要秘密进行,无奈蒋成是个大嘴巴,这密谋还没过夜,他就告诉了舍人许宗之。你说这一来二去,都是有多少人知道了,这哪里还是密谋,简直就是明上啊。许宗之也不是和朝廷一拨的,他马上就通知了刘诞。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0:21:10 +0800 CST  
刘诞同学这个时候还在榻上睡得香甜,许宗之连滚带爬的冲进内室,也顾不上礼仪,直呼:“皇帝要杀!皇帝要杀!”刘诞于梦中惊醒,倒是比较清醒,他随即部署对策,拣选士兵,先行防卫,不管怎么说,不能让刘骏先把自己给做了。蒋成既然想为内应,也就是卖主求荣了,直接拉出去斩了。至于戴明宝,一见事情不好,早已流窜到海陵去了。刘骏这次没办法,只好又把沈庆之召唤出来,让他去平叛。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0:32:39 +0800 CST  
刘诞自知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戴明宝是没用的,沈庆之是十分可怕的。刘骏这次总算是换对了主将。这仗也不用打了,刘诞也是和沈庆之配合过的,自然知道沈的厉害。他连夜写了一份自白书,投递到城外,申明自己没有辜负国家,更无造反之意。刘骏是个连自己的表妹都要下手的无耻流氓。看他的行为就知道,刘诞起初并没有打算起兵,若是早有计划,不可能连份像样的檄书都没准备,写封自白,还偷偷的投掷出城,哪有那些早有准备的谋反诸侯那份义正言辞的伪君子姿态。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0:46:02 +0800 CST  
当然刘诞的种种作为,也说明这位仁兄也不是个有骨气的,沈庆之大军已下,刘诞吓得逾城逃走,连夜跑了十几里路,没想到,城中的将士造反的心意还挺强烈,封王都跑了,他们还坚守城池。如此一来,刘诞只能很没趣的又回城了。你说他的意志如此不坚定,这仗又如何打得赢呢。所以刘骏能够几次平定叛乱,并不是他有多么的用兵如神,只是这些王侯子弟,根本就不是造反的料啊。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0:57:44 +0800 CST  
刘诞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围困在城中,脑筋不正常了,按说宋书前说他性情温和,后来居然也杀人不眨眼了,难道真是环境造就人。他接连斩杀了城中扰乱军心的数人。刘诞不敢应战,沈庆之借着朝廷之力,更是兵强马壮,不会退兵。情况不会就这样一直僵持下去,有些人就开始动脑筋了。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1:11:04 +0800 CST  
首先行动的是彭城人邵领宗,他暗中在城内纠结死士,打算刺杀刘诞,继而归降。没想到,他刚和沈庆之谈妥投诚事宜,就被刘诞发现了阴谋。这是自然,既然城中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刘诞当然就有的是时间,观察城内的动向,反正大家都动不得地方。城中的风吹草动他当然很快就会知道。刘诞抓住了邵领宗,处以二百马鞭,按说这二百马鞭下来,邵领宗活命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刘诞对他严加拷问,他居然还是扛着不说,于是就被肢解了。虽然知道这也不可能是刘诞亲自下的手,但是我还是觉得背后阴风阵阵,让人不寒而栗。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1:28:51 +0800 CST  
你有办法,我也有对策。刘骏这时也想了个阴损的招数,前来凑热闹。他命人连夜赶工制作了萝卜章两枚。其一题为:“竟陵县开国侯,食邑千户。”其二题为:“建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你说他有意思吗,人家城里都乱成那个鬼样子了,他还跟着瞎搅合。老老实实的等着沈庆之的捷报行不行啊!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1:43:49 +0800 CST  
其实要我说,若是换个人干这一票,说不定也就成了呢。要知道,刘诞起兵之前,那也是有很多异象的。比如赤光照室啦,这要是换到某个成了事的皇帝身上,一定是真龙天子降世的预兆啊。可是到了刘诞这里,这些就变成了灾难的前兆。你们若是不信,去看那高洋啊、萧衍啊,个个都是这般的。什么赤光照室、头顶紫色云气之类的,那吹得都是神乎其神,就好像当上了皇帝,没有点异常都不合理一样。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1:56:11 +0800 CST  
刘骏本来就厌恶刘诞,正是找不到理由灭他全族,现在甭管是真的假的,被逼的还是自愿的,这厮是造反了。刘骏在台城那是拍手称快,他马上就把刘诞的基亲,以及他肱股之臣的亲属能够抓到的,都杀了个干净。史说:“死者千数。”虽说,古代很多数字都是虚数,有些夸张,但是以刘骏的为人,没有成千,几百也是没问题的。刘宋家的皇帝除了刘义隆,个个都是如此杀人如麻,居然还成为了南朝坚持时间最长的朝代,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可知当时南朝的局面是有多么混乱了。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2:09:18 +0800 CST  
饶是刘骏如此悬赏,城中倒是也没有壮士敢于杀了刘诞立功了,最后还是沈庆之攻入内城,结果了刘诞的小命。哎呦,刘骏陛下怎么能放弃这般杀人越货的好机会呢,竟陵城内,不只是刘诞的同党,凡是男丁都被屠杀,女子则被作为军赏。还是沈庆之再三请求,才保住了五尺以下小儿的性命。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2:21:37 +0800 CST  
刘氏一家都十分擅长行为艺术,刘骏更是个中好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更有力的教训,告诉你们以后不要在爷的手底下搞事。刘骏将这些等着挨宰的男子都拉到了建康城,然后在城中举办了隆重的杀人大会。城内的老少,不分男女都要到场观看,不来的,就掂量掂量是不是跟着一起受死。于是建康城内一片哭声震天,血流成河。这些惨死之人的哀嚎之声,久久的回荡在建康城内,如梦似幻,草民命贱,君王寡义。都说古来战场几人回,那么这些死于内衅的平民又算得是什么呢。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5 22:41:09 +0800 CST  
@冷夜c 2016-05-16 02:13:08
有意思,先马克一下。
-----------------------------
谢谢支持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6 18:36:53 +0800 CST  
你们以为这样就完了,没有还差得远呢。刘骏将刘诞贬姓留氏,他的母亲和妻子倒是有自知之明,还没等刘骏下手就双双自杀了。不知刘骏是为了以儆效尤还是真的认为如此很有乐趣。他把这些被诛杀的人的头骨统统留下,你们猜他的打算,你们绝对猜不到老刘是怎么想的。他在建康城郊区设立了一个宏伟的建筑,把这些头骨都堆放在建康城外。还拗了拗造型,稍加修饰,号为骷髅堆。此人之残暴你们都领略了吧。这种东西放在城外,请问有任何的观赏价值吗,难道他不瘆的慌吗,还是他和建康城居民有仇,想把大家都吓死完事儿。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6 18:38:59 +0800 CST  
我吧,写惯了这些古代的攻讦杀伐事件,有的时候还真是有些腻烦,也觉得心灰意冷。细细了解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之前,我也知道这是个乱世,但是也没想到居然乱成这副德性。这些骨肉同胞,为何可以如此不假思索的相互攻伐,杀伐决断毫不留情,他们不都是从小读着圣贤书长大的吗,按说比之当代人应该是更谦恭有礼才对。瞧他们干的都是些什么事,真是屡屡突破我的下线。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6 18:56:10 +0800 CST  
竟陵王死了,他的弟弟武昌王其实还死在他的前面。这位的死因就更是可笑。武昌王刘浑他的性格可是和刘诞大大的不同。这一位从小就是个混世魔王形的人物。性情凶悍,左右近臣没有不害怕他的。若是他想造反,绝对没人敢给朝廷通风报信。听说他才十七八岁的时候,就以捉弄通直郎周朗同志为乐。周朗可是个正直的人,这样的人在孝武一世的下场都不怎么样,待到他调任中央,他的这个脾气也不知道改改,最后也是惨死刘骏之手。这里我们先放下他的故事。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6 19:07:43 +0800 CST  
那时周朗还在刘浑的手下谋生,有天躺在席子上小眠,没想到,天降奇祸,迎面落下一枚箭矢,正中他的枕头。吓得周同学当场就差点大小便失禁,赖得平时就很有修养,当场才没失了态。他揉了揉惺忪睡眼,才发现正是刘浑这位小祖宗,站在数丈之外,拿着弓箭。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6 19:21:23 +0800 CST  
这边厢,周朗发现是刘浑射箭捉弄自己,心中默默的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个遍。那边厢,刘浑因为自己射偏了,还颇有些失望,心想下次还得多加锻炼,迟早收了你这老小儿的性命。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6 19:34:35 +0800 CST  
不过对于刘浑来说,得罪了周朗终究是小事,要不得他的性命,可是得罪了刘骏就是天大的事了。孝建元年,按说他也有个十八岁了,行为还如此不着调,真是让人难以理解。这一年,刘浑来到荆州镇守。到了地方,也不见他如何勤政。反倒是写了份檄书,自称楚王,还设置了百官,整了一个年号。史书称其只是为了取乐,并无谋反之意。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6 19:50:52 +0800 CST  
刘浑的长史王翼之火速将这件事上呈朝廷,刘浑的玩笑岁月也就结束了。刘浑被逼自杀,贬为庶人。孝武帝又摧毁了一个他的弟弟。
也不知道是不是刘骏勤王起家,他的兄弟都不服他。按说,他的排行也是很靠前的,年岁也很大,可是他的这些个弟弟,似乎都不是很拿他当一回事。动不动就起兵谋反,搞得刘骏是颇为头疼,很没面子,谋反的起因还经常是些奇奇怪怪的,难不成南朝的贵族子弟,言行轻佻,不计后果竟是到了这种地步吗。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6 20:07:42 +0800 CST  
海陵王刘休茂,因为和属下司马庾深之不和,心中常怀愤恨,刘休茂年岁渐长,总是想要总揽大权。而庾深之认为他能力不足,什么事情也不许他管。这件事也不知道孰对孰错,刘休茂确实没什么本事,可是南朝的一些典籍、长史不把封王放在眼中,专权擅断,这也是当时的风气。所以到底是庾深之节制诸侯王的权力,还是刘休茂胡作非为,这也是说不好的。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5-16 20:19:21 +0800 CST  

楼主:刘不其

字数:240989

发表时间:2016-03-16 02: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20 14:22:21 +0800 CST

评论数:15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