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就是这么简单:30天提高30分,秒杀高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战胜主考,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高考到底考什么,然后针锋相对,对症下药,自能手到擒来。高考主要是考下面三大块。
一、 主干知识
二、 学科能力
三、 心理素质
很多学生考不好,主要是只知道复习知识,能力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不是有缺陷,就是很模糊。心理素质上,尤其是思维自我控制上,没有明确的认识,更加谈不上训练。更可怕的是,即便是知识,也是模糊的,对于高考必考的知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认识极不深刻,没有系统化,很多情况是一团浆糊。
我写的这个短文,争取尽快写完,即将参加高考的童鞋们认真对照着修炼,用三十天时间,提高三十分,小菜一碟。


第一大块 学科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就是最核心的知识,也是高考必考知识。

一、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先秦政治制度
禅让制    禅让制的典型代表是尧舜禹时期,实质是部落联盟首领的非血缘继承,实力最强的那个部落首领即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实力才是硬道理,而不是道德。当然,部落要想最强,首领也不可能是混蛋。

世袭制    世袭制从大禹开始,王位传给了儿子启,本质上是血缘继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私有制的极端表现。

分封制   分封制本质上是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商朝时已有分封制的雏形,周文王是西伯侯。分封制的鼎盛时期是西周,周武王开始,周公辅政时大面积推行,最多的时侯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周王把自己的亲戚、功臣和先代帝王后代派到全国各地开分公司,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侯国,比较著名的有齐、鲁、晋、郑、楚、秦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诸侯国。总公司的负责人是周王,周王靠着这个办法统治着比夏商更大范围的区域,因为诸侯国有义务,比如定期纳贡、带兵随从征战、定期述职、镇守疆土等等,如果不听话,先是警告,再是削地,最后是发兵征讨。周王能这么做,靠的是最强的实力,周王直接控制的国土、经济资源、军队都是最大的。但是分封制越到后来越不管用,原因很简单,诸侯国实力强大了,也就不听话了,好比分公司做牛了,不把总公司放在眼里。强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分封制本身的缺陷,诸侯国除了有义务,还有权利,在军事、经济、政治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己招兵买马组建军队,可以自己收税搜刮百姓,可以自己任命官吏组建政府,这样一来,一有机会就很容易强大起来。第二个原因,就是机会。机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间,是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农业出现飞跃式发展,有的诸侯国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改革,鼓励农业发展,扩军备战,集中权力,迅速强大起来,春秋五霸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周王室坐守其成,错过机遇,不断衰落。

宗法制  宗法制本质上是一种财产与权力的继承法,说白了就是血缘继承。这种继承制度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非血缘没有继承权,这是按父系血缘来排除。第二层,血缘内部继承法则,这个主要靠母亲血缘来确定。这个法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传男不传女,只传儿子,女儿没份。二是儿子们的继承权大小不同。继承权的大小,根据血缘的亲疏远近来划分。其实主要是看母亲血缘贵贱,嫡子大于庶子,这是母以子贵,皇后生的比娘娘生的金贵。其次看年龄,嫡子出生最早的,做王做皇帝。有了这套规则,就不会乱套。但是财产的诱惑太大,所以后宫争斗血寸腥风,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把嫡长子干掉,嫡二子就能上位,把嫡子们都干掉,庶子才有机会。这是一个办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母亲上位,儿子继位,自己当上了王后皇后,儿子就有机会做王做皇帝,这是后宫拼杀的两条基本思路,或者说是两条出路。所以宗法制既要看父亲血缘,又要看母系血缘,单纯讲根据父系血缘的亲疏远近,是不对的。
楼主 中国人故事  发布于 2016-03-13 15:08:00 +0800 CST  
秦汉政治制度
郡县制  郡县制本质上是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对分封制的改进。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主要是地方权力过大,所以资源分散各地,难以集中到中央来。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有识之国开始变法改革,重点之一是改革对地方的管理办法,最成功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废除分封制,在秦国推行县制。简单来说,就是地方设县,由中央直接管理,长官由秦王亲自任命考核,县令只有管理权,没有所有权,军事、经济、政治上的权力都没有了,不像分封制,是有所有权的,是国中之国。这样一来,地方就被中央牢牢控制,中央就能集中力量加强国力。最初,县郡平级,县比郡大,后来郡才比县大。
到了秦朝统一六国,郡县制在全国全面推行,地方一级机构是郡,长官郡守,郡下有县,县的长官,大县为县令,小县为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这就是所谓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中央管理地方上的极大进步。此后历代的中央集权,本质上与郡县制没有区别,都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力,保证中央强于地方,以防以下犯上。

皇帝制度  皇帝制度是秦始皇的发明。夏商周称王,传说中的部落首领称帝,或皇。秦始皇统一六国,要大臣讨论自己的称呼,他听了都不满意,自己想了一个出来:皇帝。因为是第一个皇帝,故称秦始皇。皇帝这两个字,不只是称呼与前代不同,更重要的是它的潜台词:至高无上。具体来说,有三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独尊的意思是独一无二,他用的东西,别人都不能用,吃穿住行,所有的一切,都要是最好的,都是不允许山寨的,如果你想模仿,先要做好被杀头的准备。朕这个字,原本意思很普通,就是我的意思,此后除了皇帝,无人再敢用。皇权至上,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老子天下第一。皇位世袭即一家垄断,除此只有两个办法:造反或篡位。
楼主 中国人故事  发布于 2016-03-13 15:26:19 +0800 CST  
各位朋友如果有小孩或亲戚读高中文科准备考大学,可以推荐给他们看,有不有用,看了就知道。
楼主 中国人故事  发布于 2016-03-13 17:37:21 +0800 CST  
主干知识这一块的目标是把复杂的知识讲简单,把深奥的知识讲通俗,把模糊的知识讲清楚,把零散的知识讲系统。
楼主 中国人故事  发布于 2016-03-13 17:42:36 +0800 CST  
三公九卿制  本质上是中央官制,即中央政府系统。夏商周以来中央即有官,但不系统完善,第一个比较完善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大贡献,多是在总结前代基础上的完善和升级,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三大块: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者从上而下,垂直管理,形成一个而治天下的局面。
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皇帝的助手,皇帝是老板,丞相是经理,主管行政事务。御史大夫级别是副丞相,主要管监察,监督文武百官,包括丞相,掌管的是司法权和监察权。太尉是武官,凡是有尉的都是军事方面的长官。九卿中的廷尉,主管皇宫保卫工作。太尉掌管军事,在专制时代,军权是最重要的权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很多皇帝自己兼任太尉,秦始皇也是如此。一个打天下出身的人,对武力有着超乎少女的敏感,不容他人丝毫侵犯。
九卿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干部,不一定是九个,主管政务,也管皇帝的家务事,比如太仆,主管皇帝的车马仪仗队。

郡国制与推恩令
此事要从楚汉争霸说起。项羽败于刘邦,说到底是制度设计的失败。他推行分封制,而不是郡县制,自己做西楚霸王,而不是皇帝。分封制的缺陷是无法集中权力,所以后来他封的王都反了,包括刘邦,并且被他逼得自杀。刘邦吸取教训,搞分封制,同时也搞郡县制,诸侯和郡县犬牙交错,故黄仁宇称其为斑马线式的行政制度。
这种折衷并没有带来长治久安,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吴王为首要夺中央权力。诸侯王问题,文帝时的名臣贾谊就提出过,他说西汉有两大问题,一是王国,二是匈奴,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国家不会稳固,于是他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提出要将诸侯国化一为多,削弱他们的力量。这个建议真正实行,是在汉武帝时期。大臣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的建议,即一个诸侯国由多人继承瓜分,而不是由嫡长子一人继承,这样王国越分越小,没有与中央对抗的实力,也就名存实亡了。这个办法,既达到目的,又不需开战,下面的人还要感恩戴德,除了嫡长子,其他人都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温柔一刀,真正的政治智慧,很明显,主父偃的灵感无疑来源于贾谊。贾谊是西汉最优秀的最有远见的政治家。景帝时试过暴力解决的办法,大臣晁错提出削藩策,强力削夺王国封地,结果激发了七国之乱,他们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景帝一看七国来势凶猛,怂了,腰斩了晁错。没有晁错的削藩策,七国之乱迟早也会有,晁错错就错在没有认识到政治除了实力,还需要智慧。
楼主 中国人故事  发布于 2016-03-13 17:59:08 +0800 CST  
节度使  地方行政制度的设计问题,说到底是中央集权的问题,中央集权的问题关系国家安定,关系皇位稳固,历代都很重视。下面我们把几个典型案例说一说。唐朝最典型的是节度使。节是一种类似于竹棍的仪仗,持节之人相当于后世的钦差大臣,是皇帝的特派员,全权代表皇帝本人,固称节制。度是调度的意思,节度使即可以代表皇帝控制调度军队,即特派司令员,这个制度是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创设的。当时边疆地区不稳,于是设节度使,便于加强防守力量,临机便宜行事,所以节度使权力很大,是相对独立的军区司令员,当时的军区叫镇,长官为节度使。唐玄宗后来失去皇位,保护不了杨贵妃,都是因为这个制度,并非红颜祸水。他宠爱杨贵妃与坐稳江山并不矛盾,他错就错在制度设计上出了问题,大错特错在让安䘵山做了三个镇的节度使,一个人管三个军区,想不反都难,除非是傻瓜一枚。节度使的问题,在本质上与诸侯王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地方权力过大,导致地方势力强大,于是觊觎中央权力和皇位。
楼主 中国人故事  发布于 2016-03-13 19:55:06 +0800 CST  
赵匡胤的过度集权
过犹不及,是北宋中央集权的注脚。赵匡胤在集权上都有点过头,这个与他的经历和心理有关。皇权夺揽过头是因为他靠兵变夺了别人的皇位,这个后面再说。中央集权过度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说到底是中央集权被极度削弱,地方权力强大泛滥成灾。所以他决定矫正,结果矫枉过正。
因为出身武将,又用武力夺权,赵匡胤第一个是杯酒释兵权,买断了武将们的兵权。第二个要集中的是地方上的军事力量。主要办法是设禁军,禁军即中央军,将地方上单兵作战能力强的精悍士卒全面挑选到禁军中,地方上只剩下老弱病残,后来被辽进攻,地方部队战斗力太差,毫无抵抗能力,一打就打到都城。第二是财政权,只要有钱,地方还是可以招兵买马,于是设转运使,将地方钱财转运到中央,地方基本没有财政开支的权力。转运使这个名字,取得太形象生动了。再次是行政权,地方长官全部由文官担任,总之,赵匡胤最不相信的就是武将。文官他还是不放心,文官做知州,他再弄个通判监督。水浒传里靠发宋江写反诗的,是黄通判。
赵匡胤中央集权过了头,地方什么权力也没有,也就没有了选择的条件,所以北宋有农民起义,却没有地方叛乱。不过地方既然没有权力,也就不能发展,地方发展不起来,国家也就不强大,所以北宋积贫积弱,打不过辽,打不过西夏,只能求和签约赔款,花钱消灾,维持稳定。
楼主 中国人故事  发布于 2016-03-14 19:20:18 +0800 CST  
元朝的行省制度  我国现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是省市县三级制,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县制和元朝的省制,可见行省制度也是里程碑式的制度创新。元朝的中央最高权力机关是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行中书省就是行走的中书省,移动的中书省,也就是中书省在地方的一级派出机构,简称行省,或省。中书省与行省的关系,类似公安局与派出所的关系,严格来说,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元朝实行这个制度,与国情有关,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如果设郡县,数目太多,不利于管理。管理学上,直接控制的单位越多,管理难度越大,有一个闸阀。行省管辖的面积远大于郡县,便于管理。与郡县制相比,行省制在中央集权上在度的把握上就做得很好。中央集权是必须的,但并不是越集权越好,凡事都有个度,北宋是典型例子。行省制下,长官就朝廷任命,行使权力时仍受中央节制,它们是上下级关系,但同时,行省拥有一定的军事和经济大权,这样便于地方发挥主动性,推动地方发展,增强国家整体实力。中央集权的同时,应该有适度的地方分权,行省制做得比较好。与行省制比较类似的是美国的联邦制,不过美国的州权力比中国的行省更大。元朝还注意了行省制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西藏设宣政院辖地,级别相当于行省,正式纳入政治版图。
楼主 中国人故事  发布于 2016-03-15 20:33:59 +0800 CST  
朱元璋走回头路:明朝的三司制
我们觉得行省制好,朱元璋不这么认为,于是他走了回头路,废除了中书省,行省跟着陪了葬。他把地方长官的权力一分为三,行政由布政司负责,长官是布政使,军事由都指挥司负责,长官都指挥使,监察按察司负责,长官按察使,司本是中央部级下属机构,用司来直接领导地方,意味着中央对地方操控的强化。三司平级,负不统属,直属相应的中央机构管理,这样一来,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了中央。分权是集权的重要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分权是把双刃剑,有利于集权,但也有负面影响:降低工作效率。三个部门,难免推诿,容易留下工作盲区,有时候重大突发事件,比如农民起义,需要统筹协调,三司制的弊端显露无遗,于是朝廷派特派员到地方负总责,称为巡抚,开始是临时性的,后来变成常驻机构,成了事实上的地方长官,再后来几个省需要协调,于是有总督。巡抚和总督都变成常设机构,他们的权力相对于行省长官,不是削弱,而是加强,有些规律你是无法违反的,最后还得变回来。
楼主 中国人故事  发布于 2016-03-15 20:34:59 +0800 CST  

楼主:中国人故事

字数:5223

发表时间:2016-03-13 23: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3:20:48 +0800 CST

评论数: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