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不世名将还是网络泡沫(终结关于陈庆之的争议)

感谢 黑色_斯芬克司 兄台的热心回复,我先更新,整理出时间后再与兄台详细讨论。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03 23:28:25 +0800 CST  
(五)白袍军的构成

陈庆之所部,都是些什么人呢?如果按照一些网友的分析,这些人都具有不可思议的战斗力,而且又是被陈庆之这头狮子所率领的,故而能够百战百胜,所向无前。但是,这种所谓的“不可思议的战斗力”从何而来呢?

至今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首先,这些人应当是陈庆之自己招募组建起来的,不当是梁朝指派的旧军队,因为梁朝正规军向来战斗力十分羸弱,《魏书》的作者魏收说由于梁朝腐败透顶,没人愿意自愿当兵,梁武帝要打仗,军队都是抓壮丁的,为了防止逃跑还要戴枷锁上脚链,简直比囚犯还不如,这些人一旦上了战场,往往刚刚听到战斗号令就一哄而散(发召兵士,皆须锁械,不尔便即逃散)。这些话,虽然带有很明显的攻击和污蔑倾向,但是梁军的战斗力之低下,我们从梁武帝晚年的侯景之乱也可窥见一斑,当时侯景也就带着区区八千人渡江,一边围着建康城攻城,一边对付源源不断赶来的梁各地勤王军,前后合计竟然击败了几十万大军,梁朝若非有羊侃、王僧辩等一干从北方投奔而来的将领在支撑,恐怕要更早亡国了。

南朝史书没有详细记载白袍军的成员来源,北朝史料倒是涉及了一些,如《洛阳伽蓝记》曾提到有“江淮子弟五千”,《魏书.杨昱传》则提到过这些人中有“蜀兵”,攻克荥阳城令白袍军损失了五百人,对守军施行报复“刳腹取心食之”的就是蜀兵执行的。

那么这支传奇性的白袍军主体到底是“江淮子弟”还是“蜀兵”呢?我认为,两者皆不是,这支军队的来源应当是广泛的。

倘若这支军队的主体是蜀兵的话,那么这些人的战斗力就很成问题了,因为蜀中自古是安逸之地,蜀人乐于安定,民风淳朴,战斗意志薄弱。虽然天下大乱蜀地最容易发生割据叛乱,但发动叛乱者往往是外来户,而且蜀兵的羸弱、没有战斗之心自魏晋以来早就是天下共识了。如《晋书》里提到蜀人,往往用“愚智”、“杖正而弱”、“不乐东征”、“敦朴,易可化诱”等等词汇来形容(如果是蜀中蛮人的话,又是另一回事了,下文会有提及蛮人的问题)。

倘若是“江淮子弟”,那还好说一点,“江淮子弟”的战斗力如何呢?我们可以从跟陈庆之有关的另一件事多少看出一些,陈庆之北伐失败后,为梁朝镇守北境,当时梁边境江淮一带有一个妖僧自称为帝,连结土豪蔡伯龙,拉起三万人的队伍作乱,很快攻克了梁朝所置的北徐州,斩杀钟离太守,并令济阴太守出逃。陈庆之受命,前去征讨,在出兵之前,梁武帝亲自告诫陈庆之道:“江、淮兵劲,其锋难当,卿可以策制之,不宜决战。”连曾经在北魏孤军巡游了一把的陈庆之,梁武帝都要告诫再三,可见江淮地区的民众组成的军队战斗力之强的确曾给人留下过很深的印象。

另外,东晋伏滔曾如此评价淮南民风:其俗尚气力而多勇悍,其人习战争而贵诈伪,豪右并兼之门,十室而七;藏甲挟剑之家,比屋而发。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03 23:30:28 +0800 CST  
其实,若论单兵战斗力,南朝军队还是可以的,南朝政权赖以与北朝政权抗衡的最重要两块基石一是扬州二是荆州,扬州大致就是传统上的吴越之地、荆州则是传统上的楚地,这两块地方,自春秋以来就以民风剽悍著称,以这些地方的民众为基础组建的军队,战斗力应当不弱才是。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为证,从春秋直至南朝结束,这些地方的民众都具有不逊于北方胡族战士的单兵作战能力。

对于吴越之地的扬州,《汉书.地理志》曾如此记载:“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晋书》里对吴人的评价也是“旧俗轻悍”。《隋书.地理志》有更具体而详细的描绘,说这些地方“人性并躁劲,风气果决,包藏祸害,视死如归,战而贵诈。”

对于楚地,《左传》里记载,春秋时期打得北方诸国集体恐慌的楚军一向彪悍勇猛,民风极其尚武,楚军还保留着“覆军杀将”的传统,楚国相当于宰相的令尹因战争而死的十有八九。西汉李陵所率能够与匈奴八万大军恶战数天不败的五千勇士,也都是来自荆楚之地,“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西汉中期爆发的吴楚七国之乱,汉军统帅周亚夫对对手的评价是“楚兵剽轻,难与争锋”,因此周亚夫坚决不与对手正面交锋,而是用坚守然后断粮道的方式击败对手。

就算到了梁军普遍被视作战斗力最低下的梁武帝晚期,北齐名将慕容绍宗还曾以“梁人轻悍”的话告诫过本方士兵不可对梁军掉以轻心。在《南史.陈庆之传》里提到,攻克荥阳城一战,白袍军中最先登上城墙的是两名壮士:宋景休来自东阳,鱼天愍来自义兴。东阳即今天的浙江金华市,在梁朝便是属于扬州,义兴则是陈庆之的老家,在梁朝也属扬州,两地均在传统的吴越之地范围内。陈庆之本人出自义兴,虽然他的个人武艺不怎么样,射箭没有力道,骑马还骑不习惯,但陈庆之的儿子却很猛,《南史》上在陈庆之传后面附带了其第五子陈昕的一些事迹,这小伙子七岁就能骑射,陈庆之北伐的时候他十二岁,便要求从军,可惜的是在半路上突发疾病,不得不提前返回,没能在北伐行动中建功立业,但这小伙子在后来随父亲镇守梁朝边境的时候还曾上演过一次很露脸的行动:用一对一单挑的方式,击败北齐号称“特为敢勇”的尧宝乐。

江南多水乡,一直以来容易给人以文弱的印象,但是,事实上中国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往往一个风光秀丽民风质朴的地方隔壁,就会有一个所谓的穷山恶水容易出刁民的地方,如还是在传统的吴越之地范围内,浙江近代是出了很多被视作贪生怕死之徒的文弱客,但事实上还是在浙江,距离“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只有一箭之遥的义乌,却拥有着不可思议的彪悍民风。曾在塞北见识过最彪悍的蒙古鞑靼铁骑的抗倭名将戚继光都曾无限感慨:“我征战半生,天下的强横之徒,大都见识过了,但我从无畏惧。但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我前所未见,简直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戚继光训练出来的那支从此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新式军队“戚家军”,其兵力来源就全部是从义乌人中招募而来的。

所以说,若论尚武之风气,南朝本土绝对不逊于北朝,想要在南朝本土招募到一支足以同北方胡族武士抗衡的军队,绝非难事。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03 23:32:03 +0800 CST  
@大明锦衣卫校尉 2011-05-03 23:47:51
最后一战的环城而战,百万兵力是没有的,只有30万兵力,不过这三十万兵力中除了楼主所说的北魏骑兵,还有3万羽林郎,战斗力也很强的。但陈庆之以三千紫袍骑军在城外草原上列阵。这可是没任何兵法可讲究的,就靠硬打了,三千打三十万居然打赢了。 最关键的是这三十万也不弱,还蛮强的,30万兵力中,有5万是闻名天下的北魏骑兵,3万羽林郎(御林军)。
-----------------------------

5万是闻名天下的北魏骑兵,3万羽林郎……

请问这五万三万的数据是哪里来的?还有陈庆之白袍咋突然变紫袍了?一路抢夺了有钱换行头了?呵呵!

你说的这一战是指荥阳城外围那一战吧?不过荥阳地处中原腹地,城外哪来的草原啊?北魏有执行过“退耕还草”的政策吗?呵呵!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04 23:38:49 +0800 CST  
回黑色_斯芬克司:虎牢的丢失主要应该是尔朱世隆的责任,否则,若让王罴单独守卫当不至于如此,王罴的能力摆在那边,而且在此前和此后都有很值得一提的守城战绩,甚至能让高欢都无可奈何。如果他没有受到尔朱世隆的节制的话,陈庆之就未必能创造入洛奇迹了。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04 23:43:00 +0800 CST  
之所以南朝政权一直萎靡不振,军力仅能自保,北伐往往不能成功,事情坏就坏在统领这些人的往往都是些北来士族。士族们以门阀资历代代相承,一蟹不如一蟹,如东晋第一豪门琅琊王氏的子孙王徽之当了军队的骑兵参军,却每天饮酒作乐,别人问他是做什么的,他回答:“我每天看到有很多人牵着马在我面前走来走去,可能,我是管马的吧!”当一支军队里面充斥这种膏腴子弟把持高级职位的时候,那么其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到了梁朝,士族更加羸弱不堪,如著名的《颜氏家训》中一个例子可为代表:建康令王复,见到骏马奔腾跳跃,竟然吓得胆战心惊,说那明明是虎,何故名为马呢?

以绵羊统领狮子,自然只能连续上演一堆丢人现眼的战绩了,这样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上文为《廿二史札记》所提到的那次战事:梁武帝早年曾派自己的六弟萧宏为统帅,统领一支被魏军认为南朝百年以来未曾见过的精壮军队北伐,结果还未与魏军交手,半夜风起,萧宏就以为遭到偷袭,竟丢下大军自个儿逃跑,结果,这支精壮大军竟然还未与对手交战,就自相踩踏而死伤达五六万人,最后不战自溃,灰头土脸地匆匆结束北伐。

当时梁武帝手中尚有正在当打之年的韦叡、裴遂、曹景宗等名将,但他宁可舍弃这些可用之才也要启用自家胆小无能的亲戚,能不坏事才怪。再加上梁朝上下普遍腐败横行,军户地位低下堪比贱民等原因,南朝军队愈到后期战斗力愈发下降。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04 23:49:37 +0800 CST  
但是陈庆之统领的这支军队,应当是有别于其他军队的。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这支军队中包括一位有着特殊身份的人——未来即将彻底终结南北分裂状态的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

也许,从杨忠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支白袍军有多彪悍。杨忠在陈庆之失败后留在了北方,后来在宇文泰手下效力,成为西魏著名的府兵制核心集团中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的“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外表壮悍,“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有一次在随同宇文泰狩猎时曾上演空手擒虎拔虎舌的壮举,“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这里的“猛兽”指的就是老虎,因为这则史料出自唐人撰写的《周书》,而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为李虎,为了避讳,便将“虎”字改称“猛兽”)。

但是杨忠的身份并非土生土长的南朝人,而是从北方流落到南方的,自从北魏大乱以后,就有大量的北方人以各种各样的原因流落到南朝来,包括北魏皇族宗室的元法僧、元颢、元悦等;在梁朝成为顶梁柱武将的羊侃、王神念王僧辩父子、胡僧佑等等。北来人员已经成为梁朝后期军事上的主导力量,未来的侯景之乱中,可堪与侯景叛军作战者,几乎都是北来武将。

沦落南朝的北朝人杨忠被招募进陈庆之的“白袍军”,或许可以说明,陈庆之招募军队乃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并不看重其出身来历、籍贯背景等,仅以武力作为入选的标准,加上带领这支军队的,又是陈庆之这等将才,陈庆之寒门将种,非士族出身,且之前早有实战历练。故此,这支白袍军虽只有七千人,但总能所向无前,连续击败强敌,创造一连串的军事奇迹。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攻克荥阳城的一战损伤了五百余人,让这支军队愤怒不已,于是,以陈庆之为首的三百余人集体跪在军队的名义之主元颢面前请愿,要对守军实施报复。元颢提出除了保住主将杨昱不杀之外,其余的任其处置,于是,报复行动堂而皇之上演。但是,报复归报复,手法却极其野蛮,杨昱手下的大小将帅三十七人,齐刷刷被砍去脑袋——如果仅是如此,尚可一说,随后发生的事情才叫人瞠目结舌,这些被斩首者通通被剖腹挖心,而且是挖出来吃掉。

自古以来,只要是打仗总会造成人员死伤,但说因为在打仗中本方人员损伤就要对失败投降的一方实施报复的,最过分者不过是屠城,就是将城内人员不分军民、无论老少全部杀光——这已经是最极端的了。但未曾想到,陈庆之的这支白袍军却干出如此惊人之举,杀人还不算,还要剖腹挖心,还要将挖出来的心吃掉。可以说,这种野蛮至极的行为,连汉化程度极低(或者说根本没有汉化)、一向被看做野蛮人的尔朱荣契胡部队都不曾干过,可是,一向以衣冠礼乐自居的南朝军队却干了。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04 23:50:46 +0800 CST  
@屠夫4839 2011-05-08 14:22:54
《洛阳伽蓝记》记载:“(元)颢所部江淮子弟五千人,莫不解甲相泣,握手成列……”
《梁书》记载:“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反,荣亲自来追,值蒿高山水洪溢,军人死散。”
这个貌似有冲突
-----------------------------

其实也没冲突,北魏方面自然要把对手写得惨一点,说他们又哭又怕的,但具体过程就不写。梁朝方面要突出就算败了,也败得很英武~~~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12 23:14:33 +0800 CST  
@simonexie 2011-05-08 15:31:08
其实楼主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要在鸡蛋壳上挑出条缝隙来!不管怎么说,他陈庆之的的确确是打到了洛阳,不管他之后有多少士兵,不管北魏是怎么的轻敌反正他!
总之不管他是怎么做到的,除非你否认资治通鉴里的说法,反正他是做到了而且全身而退
-----------------------------
我没有否认他所达到的成就,无论过程是怎样的,他的确是最终实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你仔细往下看,其实我只是理清了他北伐的一个过程而已,我反对浮夸,但尊重事实。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12 23:16:52 +0800 CST  
@宇文若尘 2011-05-04 23:43:00
回黑色_斯芬克司:虎牢的丢失主要应该是尔朱世隆的责任,否则,若让王罴单独守卫当不至于如此,王罴的能力摆在那边,而且在此前和此后都有很值得一提的守城战绩,甚至能让高欢都无可奈何。如果他没有受到尔朱世隆的节制的话,陈庆之就未必能创造入洛奇迹了。
-----------------------------
@大树将军2006 2011-05-10 19:05:14
事实上,王罴投降并接受了元颢的封官。
-----------------------------
嗯,抱歉,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忽视了这个事实,仅是从可能的角度来分析。我原本是想说,如果王罴忠于元子攸的话,他独自去守虎牢以他的能力是肯定守得住的。

元子攸与元颢之争,背后其实可以看做一对在继位法理上地位等同的堂兄弟的皇位之争吧,后来既然元子攸自己丢下大伙儿出逃了,那王罴倒向元颢一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在元颢逼近之前,元子攸仍然是名正言顺的魏帝的情况下,王罴却反倒有可能作为坚定的守城者,与元颢手下的陈庆之死磕到底。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12 23:28:52 +0800 CST  
@修炼野狐禅的尊者 2011-05-08 16:27:23
楼主好文。
一点细节事务,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淮上勇士主要成分不是古代的扬州吴人,而是汉武帝灭闽越后千里迁徙到这里的古闽越人。此辈及其后人从来捍勇善战,虽然早就同化了,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当威猛。
还有就是网友黑色司芬克斯说的因素:前期一般将领统帅的北军的作战欲望与意志因素。有些人讨厌尔朱氏或排斥魏孝庄,有些同情或者亲元灏。军心不稳、不平、不一,战斗结果自然就会出情况。
白袍将陈庆之的征洛神话是个特例.....
-----------------------------

基本同意你以及黑色司芬克斯的各种看法。反正陈庆之生活的那个时代淮人很生猛,是在各种史料上可以找到依据。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12 23:32:10 +0800 CST  
之所以提到这一点,并非要作道德批判,而是想借以再引出对于这支军队成分的一点猜测。

在这支军队之前,梁朝军人中最接近“野蛮人”行径的是参与钟离大战的名将曹景宗,曹景宗并非士族出身,属于那种暴躁难安的粗莽武人,因为在梁朝建国过程中立了大军功成为公卿,在都城建康担任高官,但非常不习惯于士族们悠游富贵的生活,经常抱怨说行动不自由,“动转不得”,出行都要如士族子弟们一般“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他说很怀想年轻时在乡间与同辈少年过那种射猎的生活,非常快活,如射了野物獐子之后,“渴饮其血,饥食其肉,甜如甘露浆。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听这话,曹景宗年轻时简直过着近似于茹毛饮血的野蛮人生活了,但他们所生食的也仅限于野兽而已,吃人则从未听说过。

孤军悬军异域,本当拿出点样子装成“威武文明之师”好争取点民心,陈庆之的军队非但没有,反倒还干出了“屠城略地、杀人父兄、略人子女”的勾当,这类事情虽说只要有战争就不会缺少,但白袍军似乎干得出格了点,至少在对战俘剖腹挖心食之这件事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据此我猜测,之所以会有这种事发生,恐怕与白袍军中存在着蛮族出身的士兵有关。

在南朝的不少地域都有蛮人活动的身影,如曹景宗年少时有一次出城就被数百蛮人围攻,幸亏他射箭技艺高强,带着百余支箭,每箭射出都能干掉一个蛮人,才将这些人吓跑。而他遭遇蛮人的地方是新野,新野在三国已经是数次交兵的场所,开发也算挺早的了,可是还会有蛮人存在,说明蛮人在南朝分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而学术界的统计表明,蛮人的存在是遍布“南朝荆、湘、郢、司、豫、南豫、江等八州地界的”[注3],大致长江以北的南朝地域内都能见到蛮人的身影。

在《陈书》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另外一点信息,陈庆之担任司州刺史后(当在北伐失败后),曾将一位叫周荟的同乡引为前军军主,当时,陈庆之交给周荟一项任务:领兵五百,到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但是事情出了点意外,这些“白水蛮”反而想将周荟捉去献给魏人。周荟惊觉之后,与之交战,但这些蛮人人数很多,又十分彪悍,“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最后周荟战死,幸好,周荟的养子周文育感念其养育之恩,拼死将其尸首抢回。周文育本是新安寿昌县人(也在扬州,传统上的吴越之地内),原名项猛奴,自小表现出高超的武艺天分,十一岁就能够“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因为家贫被周荟收为养子,他在后来的侯景之乱中投奔陈霸先麾下,成为陈朝开创基业的三大名将之一。在同白水蛮的作战中,周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为了抢回养父的尸首,周文育全身被砍了九处伤口。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得知几点信息:一、陈庆之很注重安抚蛮人;二、陈庆之大概挺重用同乡的;三、陈庆之的这名同乡中有一位很猛的猛人周文育。

周文育的存在可证明,南朝本土民众之中向来不缺乏猛人;陈庆之重用同乡周荟,但又招募北来流人杨忠,或可证明,陈庆之招募军队,来源是广泛的;陈庆之安抚蛮人,除了出于稳定地方的目的之外,大概也有从中吸纳合适的壮勇之材进入自己军队的想法。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12 23:35:29 +0800 CST  
回边城玫女:

感谢回复!

关于那个高欢迁都的人口问题,周一良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85年版)p404有论证过,他也认为40万口比较合理。

只是我比较疑惑不解的是,北魏在迁都洛阳之前,平城人口已超百万(可参加《从平城到洛阳》),何以都洛四十年,苦心经营,反而人口比平城还少了呢?

当然,这个数字之谜对于拙文其实并无太大影响,如果是40万口的数据,对于我的观点论述反倒更加有利。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21 11:46:41 +0800 CST  
赵先生原文是这样:

而当时魏都平城人口足有百万之众。理由是,不算当地原住民,仅从外地迁往平城的移民就有14批次,150万人之多。(见朱绍侯《北魏徙民表》)以我粗略估计,城市人口至少有30万,郊甸人口大约70多万。就城市人口而言,当时平城与罗马城不相上下;比君士坦丁堡多出两倍。
楼主 宇文若尘  发布于 2011-05-21 18:31:45 +0800 CST  

楼主:宇文若尘

字数:22997

发表时间:2011-04-27 08: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3:20:18 +0800 CST

评论数:1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