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家族

李广家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名将李广及其子李敢和孙李陵。李广自杀身亡;李敢因打伤大将军卫青被霍去病挟私报复用箭射死;李陵备受汉武帝器重但在关键时刻变节投降匈奴。这个家族的悲剧结局及其是非曲直一向为后人关注。
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秦安)人,祖上李信,为秦朝大将,家中世代传习射法。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因善骑射,杀敌多,为汉郎中。 李广从弟李蔡也为郎,二人均为天子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李广常随从文帝出猎,格杀猛兽,因而文帝说:可惜你生不逢时啊,如果在高帝时代,封个万户侯也不在话下!
景帝继位后,李广为陇西都尉,又为管理骑郎的骑郎将。吴楚之乱时,李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周亚夫击吴、楚军,在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城下立功显名,梁王刘武以自己的名义授李广将军印。由于私自接受梁王所赐印绶,李广回朝后没有得到封赏。后迁上谷太守,多次与匈奴作战。典属国(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公孙昆邪在景帝面前哭诉说,“李广材气,天下亡(无)双”,自恃本领高强,射法精湛,屡次与匈奴争胜败,恐怕会发生意外。于是景帝改任他为上郡太守。
李广曾先后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各郡太守,以“力战”而闻名。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景帝派中贵人(宦官头目)跟随李广操练军队抗击匈奴。有一次,这个宦官带着几十名骑兵与三个匈奴人遭遇 。三个匈奴人射伤宦官,还把他所带的骑兵都杀光了。中贵人逃到李广营中,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人。遂带百余骑急追。追上三人后,李广亲自射杀两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
这时,出现了数千匈奴骑兵,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兵,立即上山列阵。李广所率之百余骑大为惊恐 ,都想快马往回跑。李广说:今以百余骑走,匈奴兵如追射,我们还能跑得了吗?现在我们留下来,匈奴必定以为我们是为后面大军来诱敌的,不敢来进攻。于是率百余骑进至离匈奴人约二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命令部下都解下马鞍。部下说:匈奴人离得这么近,倘若解鞍后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匈奴人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解下马鞍表示不走,来坚定他们的猜测。匈奴兵始终捉摸不定,不敢进攻。夜半时,匈奴兵以为汉军在附近有埋伏,要乘夜袭击他们,就全部撤走了。第二天清晨,李广等人平安回到大营。这件事说明李广的勇气和胆略都是过人的。
武帝继位后,左右的人都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从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卫尉。另一位名将程不识任长乐宫卫尉。程不识和李广一样,也是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同匈奴作战过的,二人风格不同。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部伍编制和行列阵势,在靠近水草良好的地方扎营,休息时人人自便,晚上不击刁斗巡逻,幕府文书簿籍一概从简,但是在很远的地方布置暗哨,从没遇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部曲的行伍、营阵要求严格,晚上敲刁斗巡逻,军吏办理文书簿籍到天亮,军队不得自便。程不识说:李广治军极为简单省事,敌人若突然来袭击,便无法招架;他的士卒也很安逸快乐,都乐于为他效死力。我治军虽然紧张忙碌,但敌人也不敢来侵犯。二人都是名将,但是匈奴人畏惧李广的胆略,士卒也乐于跟随李广而苦于跟随程不识。程不识在景帝时因为屡次直言劝谏而改任太中大夫。他为人廉洁,谨守法令。
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开始后,李广多次以将军身份出击匈奴,以其之武勇竟然未能立功,让人诧异。现把李广出击匈奴情况简述如下。
元光二年(公元前134年)马邑之谋中,李广为骁骑将军,在护军将军韩安国统领下伏击匈奴, 因军臣单于发觉汉军伏击计划撤退,“汉军皆无功”,李广当然也不例外。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各率万骑击匈奴。 李广出雁门被俘,后夺匈奴马匹、弓箭逃回。李广与亡失七千骑的公孙敖当斩,赎为庶人。李广在家居数年,被武帝召拜右北平太守 。郎中令石健死后,又召为郎中令。武帝对李广有很高的期望,曾赐诏书曰: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状;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两次击匈奴,李广为后将军,无功。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出陇西击匈奴。 李广以郎中令率四千骑、博望侯张骞率万骑出右北平,二人异道。李广行数百里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包围,士卒皆恐。李广令其子李敢率数十骑直冲匈奴骑阵,从其左右贯穿而过,还曰“胡虏易与耳”,士卒情绪才安定下来。李广军列为圆阵,匈奴急攻,矢如雨下,汉军死者过半。箭将用完之时,李广令士卒拉满弓不射,其以连发的大黄肩弩亲自射杀匈奴副将数人 。时值天将黑,李广意气自如,整饬军队。第二天,李广又率军奋战,恰好博望侯军赶到,匈奴兵退去。依军法,博望侯张骞误期应斩,赎为庶人。李广功过相抵,无赏。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率大军进行漠北大战时,李广几次请求随军出征。 武帝考虑到他年老,没有同意。李广多次要求,武帝才答应他,任为前将军。
卫青领兵出塞后,从抓获的匈奴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驻地,计划自统精兵进击,命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军,从东路出发。东路迂回路远,水草少,对屯兵、行军多有不利。李广向卫青请求说:我为前将军,现在大将军却改让我从东路行军。况且我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同匈奴作战,现在才得到与单于交锋的机会,愿作前锋与单于决一死战。卫青没有同意。
卫青之所以不同意李广的请求,一是因为临出发时,武帝曾私下嘱咐卫青说,李广年老,数次出征都因奇怪的遭遇而致败,运气不好,不要让他正面同单于交锋。二是对卫青有救命之恩的中将军公孙敖新失侯爵 ,卫青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道击单于以立功补过。李广知道后面这一情况,坚决拒绝调动。卫青令长史下公文给李广幕府说,按公文所下达的命令办。
李广无计可施,不辞而别,与赵食其从东路出发。因为军无向导迷了路,误了同大将军约定的日期。卫青击破单于返回漠南时遇见了李广、赵食其。卫青派长史带着酒食安慰李广,顺便问李广、赵食其迷失道路的情况,准备上疏武帝报告其迷路与失期的原因。李广没有回答。卫青命长史督责李广幕府官员接受审讯说明原委。李广说:诸校尉无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去听候审问。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6 01:43:00 +0800 CST  
李广的堂弟李蔡与他同时侍奉文帝。景帝时二人都是二千石的官秩。武帝时李蔡因军功封乐安侯,元狩二年(前121)还任了丞相。 李蔡的才干列于下等之中,声名比李广也差得很远,然而李广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没超过九卿,可是李蔡却被封为列侯,位达三公。李广部下有的也封了侯。
李广曾和望气占卜的方士王朔私下闲谈时说:自从汉击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可是军中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等的人,因军功封侯的有几十人。我不算比别人差,然而却无尺寸之功得以封侯,这是为什么?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还是本来就命该如此?王朔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曾经有过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任陇西太守时,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把他们都杀了。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6 01:49:15 +0800 CST  
那么,李广为什么没有立功封侯?是不是有人在打击、排斥他呢?从现在《史记》和《汉书》的有关记载来看,应当说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
其一,武帝对他很重视,但在使用上却有缺陷。元光二年在马邑之谋中,李广作为骁骑将军是韩安国所统诸将之首。元光六年,武帝又命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各率万骑击匈奴。其中,卫青是皇后的弟弟、公孙贺是皇后的姐夫、公孙敖是卫青的救命恩人,李广同这三位一同出征,并未降低他的身份。这次他因被俘,当斩,赎为庶人。赋闲数年后,武帝又任他为右北平太守、郎中令。元狩四年漠北大战前武帝私下对卫青说的不要让李广同单于交锋的话,当然也不是什么排挤他的话。武帝让他随军出征可能是赞许他年老壮志的精神,真正要打硬仗,武帝却不敢用他。武帝是个很迷信的人,知道李广勇武非凡而屡屡因机遇不好而落败,怕他关键时候又出什么问题。这是武帝对李广的关心和爱护,并无别的用意。
然而,这并不是说武帝对李广的使用没有缺点。武帝的缺点在于使用李广时未能用其所长。李广的特长是善骑射,射法精湛。《汉书·艺文志》载有他射箭著作三篇。《史记·李将军列传》说:“广为人长(大个子),猿臂,甚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李广的另一特长是勇冠三军,危难时能连连射杀敌将稳定军心。据《史记》、《汉书》记载,在小规模的战斗中李广常常取胜,匈奴兵害怕他,不敢进攻他镇守的地方。
李广的缺点在于他不善于独立领兵深入匈奴腹地进行运动战。因为这牵涉到更为复杂的问题,如向导问题、侦查敌情、遇到紧急情况临时应变问题、避实击虚寻机歼敌等。在上述五次战役中,李广四次独领一军作战竟无一次胜利就是证明。武帝若能用李广之长,如让他训练一支弓弩部队或让他在一员大将的统领下冲锋陷阵,结果很可能会不同。
其二,卫青是否排斥、打击李广。目前从《史记》、《汉书》有关记载来看,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李广在汉景帝时为郡太守、二千石级大员、名将。卫青在军事上初露峥嵘是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的龙城之战。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击匈奴右贤王,拜为大将军。
从这里可以看出:首先,李广是卫青父辈一级的老将、名将。卫青在为大将军前与李广同为将军,二人级阶差不多,为大将军后虽在战时可总领诸将,然而平时并无太多的权力。李广的任命、使用由武帝直接掌握,卫青管不了。漠北大战出发前武帝对卫青说的话,也说明李广的使用是武帝直接安排的。其次,《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前后, 卫青、李广的关系是符合逻辑的。卫青急于要了解李广、赵食其迷失道路的情况和原因,是因为要向武帝报告。因为二人的这一过失按军法当斩,如何处置卫青做不了主,需上报武帝决定。如果二人过失严重,卫青作为上司也有责任,所以卫青没必要就李广迷失道路作什么文章。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卫青战功卓著非李广可比,其贵戚的身份也是李广望尘莫及的,二人在利益上没有冲突。况且,卫青做事一贯小心谨慎,讲究退让,说他排挤李广也和他的一贯作风不符。
李广有很多优点确为人所不及。《史记·李将军列传》称其非常廉洁:“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水,士卒不尽饮(士卒没有全喝到水),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士卒没有完全吃上饭),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这些优点确实是突出的。但这些优点并不能保证打胜仗。因为打胜仗还需要其他条件。如:李广的射箭习惯既是他制胜的法宝,又是导致失败的致命伤。《史记·李将军列传》说到他射法时称:“见敌急(看见敌人逼近),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估计射不中就不发箭),发即应弦而倒。用(因)此,其将兵数困辱(他领兵数次被困受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这说明他的射箭习惯,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既能导致胜利,也会导致失败。在几十步内,箭未出弦,敌骑飞至,自己就当俘虏。元光六年李广率万骑出雁门击匈奴,士卒并未亡失,他自己却被俘虏,就是这种射箭习惯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武帝对李广不放心,不让他与单于单独交锋,是明智的。总之,李广是一个优点、缺点都很突出的人。他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也是他不能立功封侯的一个重要原因。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6 12:41:16 +0800 CST  
武帝时期,领兵征战对将领们是个风险很大的事。这次胜了,就立功封侯。下次败了,就按军法,当斩,赎为庶人。李广、张骞、公孙敖、苏建、赵破奴等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同时,汉代的军功赏罚制度并不完全合理,诸将深入匈奴境内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而衡量战功完全以斩杀、俘敌数量和物资为标准,就会使一些人遭受冤屈。如:元狩二年李广所率四千骑与匈奴左贤王四万骑遭遇。兵力相差悬殊,赖李广骁勇善战、指挥得当,汉军虽损失两千余人,但也杀敌两千多人,同时避免了汉军全军覆没。如果合理评价,李广应该是有功的。然而按军法却是得、失相当,无赏无罚。所以,历史有时就是这样的冷酷与无情。
评价一位军事将领,不是看他有多大的名声,而是要看他的战绩。从武帝开始对匈奴战争后,李广多次参战,竟然未打过一次漂亮的胜仗,这让武帝、卫青怎样去放心地使用他。明代王船山就李广之事写下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

广出塞而未有功,则曰“数奇”,无可如何而姑为之辞尔。其死,而知与不知皆为垂涕,广之好名市惠以动人,于此见矣。三军之事,进退之机,操之一心,事成而谋不泄,悠悠者恶(焉)足以知之?广之得此誉也,家无余财也,与士大夫相与而善为慷慨 之谈也。呜呼!以笑貌相得,以惠相感,士大夫流俗之褒讥仅此耳……卫青之令出东道避单于之锋,非青之私也,阴受武帝之戒而虑其败也。方其出塞,武帝欲无用,而固请以行,士大夫之口啧啧(称赞)焉,武帝亦聊以谢之而姑勿任之,其知广深矣。不然, 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燕疑乐毅而偾(败),而武帝何以收绝幕之功?……则置广于不用之地,姑以掣匈奴,将将之善术,非士大夫流俗之所测,固矣。东出而迷道,广之为将,概可知矣。广死之日,宁使天下为广流涕,而弗使天下为汉之社稷、百万之生灵痛哭焉,不已愈乎【《读通鉴论·卷三·武帝十八》】!

王船山这段话透彻地表述了三个意思。其一,李广出塞无功,说其“数奇”,这实际上是无可奈何之辞。李广死后,了解和不了解他的人都为他落泪,李广以优惠廉价的方式博取好名声而感动人,于此可见。三军之事,进退之机,运用在乎一心,事成而谋不外泄,绝非俗世纷纷议论者可知。李广得此名誉,是因家无余财以济人,与士大夫交好而为慷慨之谈的缘故。
其二,卫青命李广从东路出发是为了让他避开单于的锋锐,并非出自卫青的私心,而是因背后受了武帝的告诫而忧虑他吃败仗。在刚考虑出塞时,武帝就不想用李广,而李广坚决请求前往,仅此一点就会受到士大夫们的赞扬,武帝也就只好同意其前往,可见武帝对李广的了解是很深的。
其三,有良将而不任用,武帝征讨漠北怎能成功。李广从东路前往而迷失道路,则李广为将的才能不就可以知道了吗。李广自杀而死之日,宁让天下人为李广痛哭流涕,而不使天下为汉朝社稷与百万生灵而痛哭,这不是很好吗?王船山对李广的评价确实值得后人深思。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6 18:43:34 +0800 CST  
李广有三子,即当户、椒、敢。李敢是李广第三子,也是一位勇将。元狩二年李广率四千骑遇左贤王四万骑时,李广令李敢领数十骑突阵,李敢“出其左右而还”,并对李广说匈奴人容易对付,士卒才安定下来。元狩四年漠北决战,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左贤王,李敢力战,夺左贤王旗鼓,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李广死后,李敢代李广为郎中令。不久,李敢怨恨大将军卫青让其父走东路致使父亲遗恨而死,就打伤了卫青。卫青把这件事隐匿了下来。过后不久,李广随武帝从雍(今陕西凤翔)去甘泉宫打猎。因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为报复,趁打猎之机用箭射死了李敢。由于霍去病当时正受宠幸,武帝把这件事压了下来,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一年多后,霍去病也死了。李敢有一个女儿,为太子刘据侍妾,受爱幸。
从这些事实来看,像霍去病、李敢这样的三公、九卿级朝廷大员都没有法律观念,二人都不从大局出发。李敢为报私仇打伤卫青,而霍去病则更为无法无天,作为大司马,又是李敢原来的上级,应向李敢说明原委,设法调解李、卫矛盾,促使二人和解。然而,霍去病竟然也为报私仇,射死身为九卿之一的李敢,其气焰之嚣张可见一斑。事情闹到这种地步,武帝无法深究,只好以隐瞒事实真相了事。
李陵是李广的长子李当户之子。李当户曾为郎,武帝与其姑姑大长公主的男宠韩嫣游戏时,韩嫣态度不恭顺、不礼貌,当户遂击韩嫣,韩嫣逃走。因为这件事,武帝以为当户勇敢。由于当户死的早,武帝拜李广次子李椒为代郡太守。李当户与李椒均先于李广而死。关于李陵的事迹前文已有详细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李广家族的三位主要军事将领世受国恩,英勇善战,却未善终,令后人遗憾。然而,如仔细分析也会发现,这与他们的缺点是有关系的。如:李广赎为庶人后在家闲居,与颍阴侯灌婴之孙灌强一同打猎。有天晚上带一骑行至霸陵县亭。亭尉当时喝醉了酒,喝斥李广,禁止他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在夜间尚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将军呢!李广遂被停宿在霸陵亭。没过多久,武帝又任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请武帝派遣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这说明李广骄横没有法律观念。再如李陵,他是武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时为侍中、建章营骑高级指挥官,关键时刻投降匈奴,像他这样的人都不能为汉死节,还能指望别人以死报国吗?所以,武帝得知他投降匈奴后异常生气与沮丧,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孙子》提出为将应具备的五个条件:智、信、仁、勇、严。李广家族的这三位将领在综合素质上明显有欠缺。这样说并不是要贬低某个历史人物,而是为了从历史中受到启迪。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6 18:47:38 +0800 CST  
@谷哀柏凝 2016-05-06 20:39:49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我原来看这段汉史的时候没有从李广的角度读过,最开始接触是因为霍去病,后来是从馆陶大长公主,再后来是读到霍光。卫青和刘弗陵的部分看到的不多。对于文景之治,个人因为不怎么了解黄老学说所以没有研究过,今天从李广的角度看这段 历史 ,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李广胜在他骑射功夫很好,但是这种突出的能力也对他性格的养成造成一定影响,不过莽撞是他们家族的通病,还是那个时代的所有人的通病。......
-----------------------------
我觉的主要还是在个人,另外受环境影响也很重要。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7 15:08:22 +0800 CST  
@锦深客 2016-05-07 15:37:04
李陵之后还有呢。
李陵靠着全军将士的尸骨入了匈奴可汗的眼,配了匈奴公主。
李家在南匈奴发展,在三国时期跟着曹操回到中原发展,照样是大贵族。
南北朝那么乱,李家却混得不错。
在隋朝之前的北周时期,李家执掌并州,并州兵号称天下第一兵,当宇文家式微的时候,李家还准备起兵与杨坚争夺天下,家主在最后放弃,并向杨坚称臣。杨坚因此重用李家,满门的上柱国,算得上是天下第二家族了。
杨广时期,......
-----------------------------
《隋书》是这样说的,但注明是“自云”,也就是自称。拓跋氏也自称是李陵之后。这个东西现在也没法考证。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7 18:07:54 +0800 CST  
@奣汉 2016-05-07 20:58:56
@小克TY :本土豪赏3个 红包 (30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8 19:14:39 +0800 CST  
@cpuc007 2016-05-06 20:37:19
分析的很到位,有理有据。
-----------------------------
一点浅见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8 19:18:07 +0800 CST  
@骑牛的麦冬 2016-05-07 21:25:46
所谓“李广难封”,楼主分析的有道理
-----------------------------
一点浅见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05-08 23:40:48 +0800 CST  

楼主:小克TY

字数:6879

发表时间:2016-05-06 09: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3:19:59 +0800 CST

评论数: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