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的神通

太虚大师的神通

科学家们不断发射信号波及飞行器寻找外星生命,外星人或者说超人存在吗?若存在我们是否也可成为超人?现就罗列太虚大师神通或其耳闻目睹的奇事来作一回答。
民国的高僧太虚大师,素以通达佛教教义、般若智慧著称,不以神通闻世,然并不意味其无神通。拜读大陆出版的《太虚大师全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出版),发现里面记载有太虚大师显示神通处约13处,耳闻目睹神通事迹约7处,一并整理如下。或许多少能引发人抬头仰望星空的兴趣,遐想那充满慈悲与智慧的高级生命在何处?顿令人生起几丝超尘脱俗之想,鼓舞人燃起希望的火炬,在浊世中勿鼠目寸光、庸俗颓废,当崇敬三宝,相信因缘果报,自励向善进取,勇求出世间智,提升生命品质。
一、太虚大师宗教体验
我的宗教经验
──二十九年二月在舍卫国对佛教访问团团员讲──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当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第一年已经读熟了法华经,每日可背诵五六部。第二年夏天听讲法华经,始知佛与仙及天神不同。曾住禅堂参禅,要得开悟的心很切,一方读楞严经,一方看语录及高僧传等。第三年又听讲了楞严经,对于天台教观已有大体的了解。并旁研及贤首五教仪、相宗八要等。而参究话头的闷葫芦,仍挂在心上。
秋天去住藏经阁看藏经,那时喜欢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诗文集与经论等。如此经过了几个月,同看藏经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诉我说:“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要从头依次的看到尾”。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头路,就依他的话,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经看起。
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过于涅槃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但并没有失去知觉。在这一刹那空觉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一转瞬间明见世界万物都在无边的大空觉中,而都是没有实体的影子一般。这种境界,经过一两点钟。起座后仍觉到身心非常的轻快、恬适。在二三十天的中间,都是如此。
大般若阅后改看华严经,觉到华藏刹海,宛然是自心境界,莫不空灵活泼;从前所参的禅话,所记的教理,都溶化无痕了。我从前的记忆力很强,只要用心看一遍就能背诵。但从此后变成理解力强而没有记性了。
我原没有好好的读过书,但从那一回以后,我每天写出的非诗非歌的文字很多。口舌笔墨的辩才,均达到了非常的敏锐锋利。同看经的有后作金山方丈的静观和尚等,他们疑我得了憨山大师所说一般的禅病,但我自心中实很安定。
我现在想起来,当时如从这种定慧心继续下去,三乘的圣果是可以成就的。可惜当时就改了途径,因为遇到了一位华山法师,他那时就在杭州办僧学校,暂来藏经阁休息。大家说起我的神慧,他与我谈到科学的天文、地理、与物理、化学等常识;并携示天演论、康有为大同书、谭嗣同仁学、章太炎文集、梁启超饮冰室等书要我看。我起初不信,因为我读过的书,只是中国古来的经史诗文与佛教经籍。当时与他辩论了十几天,积数十万言。后来觉他颇有道理,对于谭嗣同的仁学,尤极为钦佩。由此转变生起了以佛法救世救人救国救民的悲愿心。
当时,以为就可凭自所得的佛法,再充实些新知识,便能救世。
次年乃从八指头陀办僧教育会;冬天又同去参加镇江所开的江苏僧教育会;继又参加杨仁山居士预备复兴印度佛教的祇园精舍。
自此以后,就没有依了以前的禅定去修,这样从光绪三十四年,一直到民国三年。欧战爆发,对于西洋的学说及自己以佛法救世的力量发生怀疑,觉到如此的荒弃光阴下去,甚不值得,遂到普陀山去闭关。
闭关二三个月后,有一次晚上静坐,在心渐静时,闻到前寺的打钟声,好像心念完全被打断了,冥然罔觉,没有知识,一直到第二天早钟时,才生起觉心。最初、只觉到光明音声遍满虚空,虚空、光明、声音浑然一片;没有物我内外。嗣即生起分别心,而渐次恢复了平凡心境。自此、我对于起信、楞严的意义,像是自己所见到的,所以我当时就开始着成了楞严摄论。
经过这次后,继续看经,著书,坐禅。这一年中专看法相唯识书。当时其他的经论虽亦参看,但很注意看唯识述记。述记中释“假智诠不得自相”一段,反复看了好多次,有一次又入了定心现观。这与前两次不同,见到因缘生法一一有很深的条理,秩然丝毫不乱。这一种心境,以后每一静心观察,就能再现。
从此于思想文字等都有改变,从前是空灵活泼的,以后则转入条理深细坚密的一途;在此时所写出的文章不同,亦看得出。
上述经过定境三次,都因后来事缘纷集的时间太多,致不能有长时的深造成就。自从经过第一次后,我的记忆力便没有以前好,但理解力很深。那年头发已变白,眼已近视,但后来头发转青了,眼睛到现在未变。经过第二次后,起信、楞严的由觉而不觉的缘起相,得了证明。第三次现观唯识的因果法相。古人所谓不昧因果,实在一一皆有条理、秩然而不紊乱的因果。
经过这三次的定境,每一次心理生理都有改变,并曾偶然有过天眼、天耳、他心通的征兆;六通可能,则建基天眼、宿命通上的业果流转相续亦决可信。因为悲愿心太重,未能向禅定去继续深进。所以没有次笫,可为别人修证的依止。
这里是佛说金刚般若经的舍卫国,我所以把自己的定心境界,从前没有对人讲过的,也同佛与须菩提谈家常一般,因昨晚高文大的请说禅定,专向自家人谈一点。(苇舫记)(见佛教访问团日记)
(附注)觉音作“习禅心要”,正信作“大师之自证境界”,今改题。
(《太虚大师全书论藏·宗用论(一)》第22册第303-307页)
二、太虚大师看见似天帝幻像
《太虚自传》:“有十天半月不能到普陀的,这一回恰好风顺,四五天便登了山。记得住的是天华堂,在梵音洞并看见过似天帝的幻现形像。下普陀山,顺便到宁波的天童、育王及灵峰晋香,去回不过月余。从此,我对于寺院僧众更深歆慕。”(《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一)》第31册第209页)
三、太虚大师祷雨有应
林主席派陈主计长来缙云祷雨有应
太虚大师
熟眠惊寤雨声粗,遽喜田间万植苏;
沟壑免教填饿殣,人诚佛感雨非诬。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全)》第34册第225页)

和太虚大师祷雨诗
了 空
读师霖雨诗,知为苍生喜。禾苗勃然兴,秋熟足稻米;
士饱马加腾,胜利期到底。海宇庆安平,虔心求佛子!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全)》第34册第430页)
四、太虚大师讲经说法,感得六种震动
癸亥六月初十日世界佛教联合会演讲太虚法师开始说法听众达三百余人是夜六种震动风雷大作诗以记之
隐 尘
大林峰畔讲经台,千载松阴冷碧苔;
祇树孤园原未散,莲花庐社此重开。
曼陀天雨纷潏彩,般若灵助源辩才;
十万魔宫齐震动,夜深岩壑吼风雷。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全)》第34册第344页)
【《太虚大师年谱》(释印顺著)第104页:1923年7月23日(“六月初十”),大师开讲日,入晚风雷大作,李隐尘诗以纪庆】
五、太虚大师讲般若,白莲开、重雾散
含鄱口与孝园居士望庐山南谷
太虚大师
含鄱塞云雾,南谷忽开朗。
菩萨发胜心,山灵应如响。
于兹建道场,斯愿必圆畅。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第34册第172页)

有感寄太虚上人
戴传贤
初见白莲为师发,继来再见白莲开;
南山重雾随声散,应有神龙运巨材。
(太虚法师讲般若于大林寺,升座之日,白莲花放一枝。后数日,余应寺主之请,讲药师七佛法会诸上善人共发之十二愿,白莲花又放一枝。余入山之日,见牯岭附近人灵地少,而南谷尚未尽辟。其地有登临之胜,泉石之奇;若辟山为广场,蓄水成巨池,于中建佛刹,则规模之雄大,实足为匡山古今诸林之冠。七月二十六,特邀上人往观。既至,含鄱岭浓雾弥谷,均叹缘之未热;而一刹那间,忽然开朗,四山形势,一览无余,甫观已欲行,白云复从天垂下,依然满谷,若非佛力加被,焉能感应如是?归后,师有‘含鄱塞云雾,南谷忽开朗,菩萨发胜心,山灵应如响!于兹建道场,斯愿必圆畅’,诗道其实也。)
金色遁花满地生,佛光星斗灿晶莹;
(八月七日晚十时,同寓诸人,均见大池附近奇灿若星斗。正叹息间,掷笔峰上忽现一红灯,光明炫赫,经一时许始隐。女儿城上亦现青白色光,忽为二三,忽为五六,左旋右转,如绕佛然,约半小时,变为一行,其数不下五六十,直下女儿城至岩边而灭。佛灯之说,诸名山多有之。峨嵋则有“万盏名灯朝普贤”之胜;余登金顶,均无缘得见,今乃于匡山见之。意者其为镭电之放射耶?然不足以解掷笔峰上凝然不动之红色灯明也。)
慈悲愿力随缘现,留与千秋润太平。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全)》第34册第386页)
【《太虚大师年谱》(释印顺著)第233页:(1933年7月)二十六日,大师在庐山。偕戴季陶游含鄱岭、望南山之胜。戴氏有于此建佛剎之愿。初抵谷口,浓雾迷漫。忽而开朗,四山形势,一览无余。欲行,则云从天下,依然满谷,戴氏叹为佛力(戴季陶《有感寄太虚上人诗注》)。三十日,大师就大林寺,开讲《金刚般若经》;戴季陶、蒋作宾、张默君等均至。是日发题,论佛法大意──《因缘所生法义》,苇舫记(慧慈《庐山大林寺金刚般若法会日记》;海十四、九“通讯”)。适大林寺开白莲华一枝。后戴氏来讲,续放一枝,戴氏以诗纪其瑞 】
六、太虚大师千里闻警笛
《己卯日记》:昨夜偕定安、转逢、尘空、妙乘、黄二南、李献廷、赵子艺、苏慧纯等,放舟滇海,看新月初上,红如落日。忽闻警笛一声,有疑空袭者。其实心境虚明,风浪静恬。玩至月高,始弃舟山上,归即安寝。晓起忆志一绝:“山画碧欲天连,月出红如日落,扁舟划破空明,何处一声孤鹤’!二南取为画题,作滇池泛月图,余为题之。拟售玆画,建碧鸡亭为纪念。阅昨今两日新闻纸,惊悉渝市被轰烧,当致电并飞函询渝市诸友。(《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二)》第32册第22页)
七、太虚大师预记蒋介石复出
雪窦赠某君
太虚大师
四登雪窦初飞雪, 乍惜梅花未放梅;
应是待令寒彻骨, 好教扑鼻冷香来。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全)》第34册第166页)
【《太虚大师年谱》(释印顺著)第220页:1932年1月, 大师游奉化雪窦寺。时蒋中正(十二月)辞职还里。大师有《 雪窦赠某君》诗。】
八、太虚大师悬记日本投降
乙酉元旦试笔
太虚大师
战火延烧十五年,人间阿鼻苦熬煎!
木鸡喔喔一声叫,已到升平庆祝前。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全)》第34册第233页)
【《太虚大师年谱》(释印顺著)第334页:1945年2月13日“乙酉元旦”,大师试笔】

太虚老师乙酉元旦口占悬记胜利赞叹之余追和两章备一时诗案
卢铸
惊心犬月与羊年,(用宋遗民唐珏诗中语)鬼烂神焦一钁煎;
始识吾师悲愿力,木鸡悬记受降前。
铁马宵趋史有征,木鸡晨噪谶终成;
大师昼掩维摩室,已见银潢洗甲兵。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全)》第34册第439页)
九、太虚大师默诵咒水加持
《恸福善》:“福善……病势临危,而汤药已不能饮下,祗有仗佛力感应。余遂于佛前默诵咒水半杯,持令服饮,乃神志独清,竟能自行坐起,完全饮下。看护人相告,似有起色。原看二医,仍为打针诊救。至翌晨二十日,时晕时醒,开口屡呼要出去,并云要到大师的地方去。寺中为集众佛殿,念药师普佛,忏悔业障,祈消灾延寿,余亦诣佛殿拈香礼祷,又亲持咒水至床,医生在续为打针间,仍能饮尽,并能开眼视余。而佛学院师生全体续为诵大悲咒观音菩萨,延至下午,余仍为持诵药师咒间,有人报云气已渐微,院僧已为至床前念佛,及三时乃告气息寂然,竟舍暖寿。呜呼!要出去,要出去,其已预知时至。”(《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三)》第33册第224页)
十、太虚大师提前六年预知时至
《与法尊书》:四五:法尊、印顺、苇舫、又信、止安、雨堃、福善、周观仁前后辈诸生同鉴:一、你们祝我寿,他事都不用,今年只注重把学生会努力筹备!我的色身不多年的了,而法命寄于兹会......太虚。三十、一、十三。(自重庆发)(《太虚大师全书杂藏·酬对(一)》第29册第89页)
十一、太虚大师诀别之兆
奉奘翁
太虚大师
吃亏自己便宜人,矍铄精神七四身。
勤朴一生禅诵力,脱然潇洒出凡尘!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全)》第34册第236页)
【《太虚大师年谱》(释印顺著)第346页:(1947年2月)大师留甬期间,礼奘老,解常佩玉玦,亲为奘老悬于胸前(奘老为编者说),有诀别之兆。又作诗《奉奘老》,为大师最后诗篇】
十二、太虚大师舍利子三百
(1947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一时一刻,于玉佛寺直指轩安详舍报。四月八日,举行大师荼毗典礼。自玉佛寺趋海潮寺(寺主心缘),参加恭送荼毗典礼行列者,长达里余。十日晨,法尊等于海潮寺拾取灵骨,得舍利三百余颗,紫色、白色、水晶色都有。而心脏不坏,满缀舍利,足证大师愿力之宏。(月耀《虚公治丧处日记》)——(《太虚大师年谱》(释印顺著)第349—350页)
十三、太虚大师舍利长出四粒
《重建太虚大师塔院碑记》(怡藏方丈):二○○一年闻香港菩提学会永惺长老珍藏竺摩法师转赠的太虚大师之舍利。我带领常住智理、明悟等师前往祈请蒙能祥法师于中接治,长老之慈悲,请得精莹剔透舍利两粒,在返寺一夜之间,于周围长出四粒,令我感动万分,说明大师护佑道场,更坚定我建塔院之信念。于是筹集资金,于二○○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动工,经三年有余......并在纪念堂落成舍利塔将建时,市旅游集团维修隐潭水库发现大师之墓碑,更让人匪夷所思此中因缘,深埋水中之物历经数十年之久信于此时又见天日,使我泪流满面,悲喜交加。墓碑虽被人为破坏,然乃历史之鉴证,决定将此墓碑镌与塔内,并将舍利一分为二。一份奉供人增,一份留于培院供人瞻仰,以此告慰大师之灵,昭示后学。(《纪念太虚大师诞辰一一五周年特辑》第35册第211—212页)
十四、转道上人感梦
《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释海清,一字转道,福建晋江县桐林乡人氏......师年十一时,父病甚笃,辄思兄弟六人,吾居其季,倘父亲有何不测,将何所倚!遂默祷菩萨垂佑,感于梦中指示云:汝能持斋,父病可痊,因即发愿持斋,旋父病愈。异日父令吃肉,不答,又怒责,乃跪白父以前因,愿许此后不食肉。父闻而感动,使全家同素食焉......同喜敏上人往雪峰亲近化公和尚,路至岭兜石室岩,患吐泻甚剧。梦中见弥陀示现金色身,伸手则摩其头,惊醒遍身汗出,病虽少安,不果雪峰之行,回家休养。(《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一)》第31册第140页)
十五、居士前生诵咒夙根
《太虚自传》:“听众中有一奇迹,为一识字不多的女居士,听我读了楞严咒文一遍,即完全能背诵了。此必因前生有持诵过此咒的夙根,现在闻读而引发,所以顿时能忆诵”(《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一)》第31册第209页)
十六、三人拜观舍利感应各异
《太虚自传》:“秋初、偕昱山、玉皇及元白等三人出普陀,游宁波天童,至阿育王拜观舍利,葆苍见白,元白见黄,雨岩见红,当时有人贺雨岩可做大官。果然后来葆苍出家,元白以居士名,而雨岩入广东后,官位转隆,亦称奇验”(《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一)》第31册第209页)
十七、心忠长老闻佛号毒疮痊愈
《心忠长老尼塔铭并叙》:“心忠长老……乃安居德胜庵,以历年道途受暑,头生毒疮,每剃甚痛楚,而信心淳净无悔意。民二十,痛极而睡,闻声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醒、竟获疮愈而渐生新发,厥精勤感应类如此。”(《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三)》第33册第145页)
十八、倪端方往生瑞相
《倪端方墓志》:“倪公端方……病重时,夏致贤居士持大悲水饮之,有旃檀香气。命终后,得证禅师为之念佛,征身软如绵往生西方之效。”(《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三)》第33册第153页)
十九、李时谙梦兆
重阳同太虚大师暨元白笠青裕如游六郎庄
李隐尘
雕梁画壁六郎庄,满目都成茂草场;
铁券金泥无处问,小山斜日冷重阳。
汉皋风雨楚王台,海甸仙人入梦来;
(海甸距庄二里许,今春李时谙开士梦有菩萨多位由海甸至汉皋行化。)
此地清凉堪驻锡,大家褴褛辟蒿莱!
(《太虚大师全书杂藏·诗存(全)》第34册第324页)
二十、太虚大师闭关普陀山朗然玄悟,孙中山睹奇景
《太虚自传》:(1916年)民五夏,孙中山先生莅游普陀,时道阶法师适在山,了余方丈等招待极为周到。我在关房中,曾托了老请孙题昧盦诗录的封面。晚间孙去后,了老来告我:孙登佛顶山时,忽睹一奇境,回至前寺记写一文甚详。送孙登舟返寺,此文已失去为惜。但此文系为当时一侍者所窃藏,后二十年始发现公布于佛教日报……民五,曾于阅述记至释“假智诠不得自相”一章,朗然玄悟,宴会诸法虽言自相,真觉无量情器、一一尘根识法,皆别别彻见始终条理,精微严密,森然秩然,有万非昔悟的空灵幻化,及从不觉而觉心渐现身器堪及者。从此后,真不离俗,俗皆彻真,就我所表现于理论的风格,为之一变,亦可按察。此期中的幽思风发,妙义泉涌,我的言辩文笔虽甚捷,而万非逞辩纵笔之所可追捉(《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一)》第31册第196-200页)
《随笔·人物志忆》:民国五年,余闭关静修普陀山前寺之侧。孙先生在袁逝黎继之民国恢复后,偕胡汉民先生等游普陀,暂憩前寺。住持了余及道阶法师等陪游佛顶山,先生睹奇景,曾留有一记文;并为余手题“昧盦诗录”四字,署姓名于左。此诗录是年冬印行,犹有保存者。(《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三)》第33册第292页)
《孙中山普陀山奇遇》:余因察看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同行者为胡君汉民、邵君孟硕、周君佩箴、朱君卓文,及浙江民政厅秘书陈君去病,所乘“建康”舰舰长则任君光宇也。抵普陀山,骄阳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沙门道价,引至普济寺小住,由寺主了余唤笋舆,将出行,一路灵岩怪石,疏林平沙,若络绎迎送于道者,纡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已而旋赴慧济寺,才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锦,宝幡舞风,而奇僧数十,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渐行转近益了然,见其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忽杳然无迹,则已过其处矣。即入慧济寺,亟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竞不知是何灵境?然当环眺于佛顶台时,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乎之概!而空碧涛白,烟螺数点,觉生平所经,无似此清胜者!耳听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既形化而意消。呜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已下佛顶山,经法雨寺,钟鼓镗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沉沉,乃归至普济寺晚餐。了余、道价,精宣佛理,与之谈,令人悠然意远矣。民国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孙文 志【摘自《孙中山全集》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

飞鸿凌碧
楼主 飞鸿凌碧  发布于 2016-05-10 17:03:00 +0800 CST  

楼主:飞鸿凌碧

字数:7458

发表时间:2016-05-11 01: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7:25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