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与清朝的18个历史细节对比  

宋朝与清朝的18个历史细节对比
(吴钩)

1、【文人煽颠】
北宋时期,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意在鼓动四川割据独立。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批复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
六百年后,又有一个叫曾静的文人,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起兵反清,结果雍正掀起一场文字狱,将其九族连同弟子门生全部下狱,再后来,乾隆刚刚即位就下令将那曾静等人“咔嚓”掉。

2、【大臣密奏】
宋真宗问宰相李沆:“一些大臣有密启,为什么你没有?”李沆说:“臣有公事则公言之,何用什么密奏?搞密奏者非谗即佞,我深为厌恶,岂可效尤?”
到了清朝,官员则以获得密奏之权为荣,浙江布政使请求雍正:“藩臬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获准,像狗一样兴奋得直摇尾。

3、【君主风格】
宋朝的仁宗皇帝似乎没什么主见,政事无论大小,都交给朝臣公议,议出一个结果来再施行。所以时人说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清朝的乾隆皇帝非常有主见,什么事都由他说了算,又识武功、打仗、杀人,又会写诗(看到名画文物就题烂诗)、泡妞、游山玩水,还会制造文字狱、收缴全国图书肆意篡改删销,啥都懂,自号为「十全老人」。

4、【伶人问政】
宋徽宗时,有伶人演滑稽戏,讥讽宋朝的福利政策导致“百姓一般受无量苦”,徽宗听了,“为恻然长思,弗以为罪”。
清朝时,内廷戏班演戏,因曲伎俱佳,获赏赐酒食。席间一伶人无意问,当今常州长官是谁?雍正暴怒:“你乃优伶贱辈,胆敢擅问官守?其风实不可长!”命人将那伶人活活打死了。

5、【朋党风险】
北宋时期,欧阳修写过一篇《朋党论》,为朋党正名,提出君子结党之说,开北宋政党政治雏形之理论先河,让宋仁宗“终为感悟”。
六百年后,雍正对欧阳修之论特别不爽,专门写了一篇御制《朋党论》,驳斥欧阳修的“异说”,还杀气腾腾说,“设修在今日而为此论,朕必斥之,以正其惑世之罪”。

6、【谥号风波】
夏竦死了,宋仁宗赐谥号“文正”。刘原父很不爽,上疏质问皇帝:“谥者,有司之事,陛下奈何侵之乎?”最后改谥“文庄”。
六百年后,尹嘉铨给乾隆皇帝上疏,为他老爹请谥,并请从祀文庙。乾隆大怒:你尹嘉铨算什么人,“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下令将其凌迟处死,后开恩,改为绞立决。皇恩浩荡,没有犬决。

7、【宰相职权】
程颐对大宋皇帝说:“天下重任,唯宰相与经筵。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宋朝皇帝也没觉得程先生说的有什么问题。
六百年后,乾隆对程颐这句话感到特别不爽,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批判程颐,意思是说,你一个臣子,居然敢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你这是目无君上,此尤大不可也!

8、【士子尊严】
宋神宗一次与程颢论及人才,神宗说:“朕未之见也。”程颢立即质问皇帝:“陛下奈何轻天下士?”宋神宗只好耸然曰:“朕不敢!朕不敢!”
六百年后,我大清盛世,纪晓岚为协办大学士,尝论国事,遭乾隆叱斥:“朕以汝文字尚优,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议国事?”

9、【义庄救济】
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其中有条规矩:凡族人嫁女,给钱三十贯;出嫁的女儿若因故改嫁,给钱二十贯。可见宋人对女性改嫁是持怜悯态度的,尽可能给予人道资助。
到了清代,范氏义庄的规则改为鼓励寡妇殉节:达到守节年限者可领双份米粮资助,如果“失志不终者”,则不予资助。这便是宋清两个时代精神的差异。

10、【对外贸易】
公元987年,宋太宗派遣使者,带着敕书金帛,分为四路前往海南诸蕃国,招徕蕃商来华贸易,此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走向繁荣的巅峰。
大约八百年后,公元1793年,大英帝国派遣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希望中英通商。但乾隆老大拒绝了这一要求,给英王复信说: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想象一下,如果跟马戛尔尼相遇的是宋朝。

11、【门户开放】
南宋时,北至淮南,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南至广州湾、琼州海峡,整个宋境的海岸线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业贸易。
到了清朝,先是厉行三十年海禁,不许片板出海,违令者斩。康熙后期才设四口通商,但他的龟孙乾隆又将四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关闭江、浙、闽海关,只保留广州一个口岸与西洋、南洋通商。

12、【重商轻商】
或说中国传统社会有轻商倾向,但宋代的学者如叶适、陈耆卿,已提出“四民皆本”,宋代事实上也成为最重视商业的时代。明代的王阳明、黄宗羲等人也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工商皆本”之说。但满清立国,中国又重返抑末崇本、贱商重农之路,雍正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13、【奴隶制度】
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人身依附的降低,唐朝之前还有奴隶制,奴隶为贱民,属主家私产,宋朝时期在法律上已废除贱民,奴婢跟主家不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经济结合关系,相当于近代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蒙元统治从草原带入主奴关系,满清入关,又再次殖入主奴关系,“严分着主奴”,即使到晚清,满洲人内部仍保持着奴隶制习气,很多汉人也被改造成奴性十足的包衣奴才,满洲人统治中国的结果是“文化灭绝与精神奴化”。

14、【城市人口】
城市化是检验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宋代的城市化水平是历代最高的,北宋人口在1亿左右,城市人口达20.1%,南宋的城市人口更是达到22.4%。
六百年后,大清帝国的城市化水平下降到什么程度呢?只有7%左右,跌入历史谷底。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一直都未能恢复到22%的水准。

15、【圣君塑造】
宋朝人将宋仁宗塑造成尧舜那样的圣君,清朝人也将康熙、乾隆形容为尧舜式的圣君。看起来好像是同一回事,都是儒家在拍皇帝的马屁。但其实区别非常大。宋人是在仁宗去世后才将他塑造成圣君的,目的是要树立一个帝王准则,以约束眼前的君主。清朝人则是将活着的满洲皇帝吹捧为圣君,目的是要树立皇权的绝对权威。

16、【经筵差别】
经筵制度在清代发生了非常荒谬的变异,——宋、明经筵均是由士大夫教化皇帝,清代经筵居然变成了由皇帝训导士大夫:当讲筵官讲毕,满清皇帝即发表一通御论,然后讲官们跪赞:“皇上圣学高深,发从前所未发,诚足羽翼经传,昭示万世。臣等不胜欣荣之至。”满清皇帝俨然已是“天生圣人”,君师一体。

17、【道统政统】
清代李光地曾大拍康熙的马屁:“伏惟皇上乘天之命,任斯道之统。”另一名经筵官也露骨地吹捧康熙:“(皇上)治统、道统之要兼备无遗矣。”我们知道,在宋人构建的理学谱系中,从未将“三代”之后的君主列入其中,而清代士大夫却将康熙捧为“道统”的接班人。“道统”的独立性与高贵性从此丧失殆尽。

18、【大臣气质】
宋代士大夫是一群有脾气的人。宋仁宗时,张知白(一说是张升)担任台谏官,“言事无所避”。一日仁宗皇帝找他谈话,大概是说他“孤寒”(孤单),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的方寸之类。张知白一听,回敬了皇帝一句:“臣非孤寒,陛下才孤寒。”仁宗问道:“何也?”张知白说:“臣家有妻孥,外有亲戚,何来孤寒?陛下只有宫女相伴,岂非孤寒?”说得仁宗神情黯淡,回到内宫,与皇后说起这事,忍不住流泪 。为什么?因为仁宗年事渐高,而他所生育的儿子都夭折了,膝下确实孤单。张知白那番话,戳中了皇帝内心最痛苦的地方。但宋仁宗不能因此怪罪张知白,张知白还是继续当他的台谏官。
清代士大夫呢?没脾气了。最典型者,就如大学士曹振镛的为官秘诀所言:多磕头少说话。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0:32:00 +0800 CST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宗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卡尔.马克思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人们将看到,这些发明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的起源,即使现在仍模糊不清,无人知晓,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应该说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前代的积累,奖励和交流等都是宋朝时期科技发达的重要因素。宋朝的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数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中国古代科技体系在宋朝之前就已形成并得到巩固和发展,宋朝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宋代的政治、经济,我们都可以从中国现代、世界现代的国家政治中找到种种熟悉的影子。可以讲,当时的宋朝,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成熟,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文明。这也是欧美史学家对中国历史上宋代痴迷的根本原因,老实说,由于语言的限制,他们对宋代的人文成就了解得并不多,所以还不能完全把握和理解宋代真正的情况。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欧亚没有经历蒙古人的浩劫,宋代的贸易一直与海外相通,以宋代人的开放态度和对提高工业规模化的迫切追求,当欧洲发生工业革命时,我想,宋代会即时知道并了解工业革命及以后文化革命的内容,其次,对那些能够极大提高生产产量的技术与设备,宋代人必定会很快引进来,以当时人的聪明程度,即便不考虑创新和发展,学习、仿制当无问题。如果这样,中国就不会错过工业革命这班车,中华文明就不会整体上落后于西方文明。可惜!
自元代以来至今,所有的朝代都异乎寻常地抵毁宋代,宋代已经成为落后弱小的代名词。但事实上,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总而言之,用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教授的话来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这一结论颇具见地,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宋朝,——这样一个如梦如幻的朝代,它的成就、它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本来足以让今天的中国人倍感自豪。然而,自元以后,无论是汉人,还是其它民族,都对这个朝代抱有固有的轻蔑。人们比较乐于回忆强汉时代、盛唐时代,甚至鼓吹大明时代、大清时代。这个朝代只有离开它的疆域、它子民的后代,在它的政治影响没有覆盖的地方,才获得应有的尊重。在欧洲、在美洲、在日本,人们对宋代的评价要比它自己身后的国度要高得多。甚至,在国外,人们对中国古代的认识,就是缘于宋代取得的成就(四大发明中的三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精美瓷器)。
在鸦片战争之前,当中国人还不了解世界,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中央帝国,是世界中心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宋的灭亡归咎于宋代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当我们的国门被枪炮打开之后,当我们知道在宋朝灭亡之前,欧亚大陆上的其它十几个主要的文明国家也被蒙古大军所灭,南宋是蒙古人攻占的最后一个堡垒。
在蒙古铁蹄践踏欧洲大陆、印度次大陆、中亚地区的四十多年之后,蒙古人不得不在采用政治加军事的方法(蒙古人在对付其它民族和国家只有一种形式:无条件投降或屠城),利用已经招降的汉人来治理汉人,通过分化来瓦解南宋军民的抵抗。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0:41:06 +0800 CST  
与其它主要王朝不同的是,宋朝并不过分强调以农为本,宋代的商贸始终十分发达。有宋一代,由于边境问题一直不断,岁贡一直是朝廷一项经常性支出。庞大的军队和官僚系统也需要国家有足够的收入才能负担。在国土面积较汉唐减少的情况下,支出却大幅增加。增加国家的财源显得十分重要。显然,依靠土地收入肯定有限,土地税赋过重不能养民,过轻又不能支撑政权。发展贸易,是朝廷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
北宋的贸易十分发达,到了南宋,贸易对于国家的经济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甚至可以说,南宋是靠贸易立国的。贸易的发展带动商业繁荣,商业繁荣又拉动手工业与规模工业的发展。
宋朝时期,我国的治金、采矿、陶瓷工业已经十分发达。北宋时期就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如造船厂、火器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各地的官窑等。南宋时的军器所工匠竟达七八千人,厂里的工人按期领工资。因为工商需要先进的技术,所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是在宋代被发明或在宋代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普及。
北宋时期,钢产量已经超过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产量。美国学者郝若贝教授(Robert Hartwall)根据宋代兵器制作、铁钱铸造和制造农具等方面的消耗情况,推算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的铁产量大致在7.5-15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2.5-5倍,整个欧洲各国(包括俄罗斯欧洲部分)到18世纪铁产量大致在14-18万吨之间,因此11世纪中国宋代的铁产量基本可以达到西欧近代工业革命的水平。
北宋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已经是一百多万人的大都市,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当时也是人口上百万的繁华大都市(这种规模就是在近现代也是了不起的),百姓做饭烧的是煤而不是柴草(宋代的煤产量无疑是居世界第一,而且开采技术非常先进)。由此可见当时的工业水平和普通人的生活。
宋朝国家财政收入主体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逐步迈进了。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的“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由于工商业的高度繁荣,促使国家采用纸币----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正式由宋朝政府出面设立交子务,随着纸币发行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地区使用这种便利的货币。西方最早的纸币是1661年斯德哥尔摩银行发行的,但这家银行很快倒闭。至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正式使用纸币,比中国宋代晚了700年左右。
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商业活动也空前活跃起来。在宋代,商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数量的大量增加。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允许商人经商,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尤其是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城市人口都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大都市。其商业更是异常发达,据一些学者统计,北宋都城开封已经有6400多家大中型工商业者,8000-9000家小商小贩。在城市周围和乡村的交通要道逐渐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集市。这种集市在岭南称为“墟市”,北方称为“草市。”这些集市又被总称为坊场,它们遍布全国各地,形成星罗棋布的交换网络,所有这些都表明,宋代商业活动空前活跃。
与此同时,宋代的海外贸易也是空前繁荣,根据周去非《岭外代答》等资料记载,与宋朝保持通商贸易的国家达到50多个,因而宋代海外贸易范围较前代大大扩大。中国宋朝时期的商船不仅坚实耐用,而且船体庞大,能够出海远航。据《梦梁录》记载,宋代大的海商船可以容纳五六百人。更重要的是,宋代出海的商人掌握了全世界最为先进的航海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从而使海外贸易得到了巨大发展。
工业、商业、贸易的高度繁荣,客观上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技术与工艺,因此,宋代中国技术方面显著领先世界也就不足为奇了。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都出现和成熟于宋代,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经济高度发展与繁荣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今天,我们以不肖一顾的态度看待宋代,不也谬乎?
总之,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宋代的政治经济,我们都可以从中国现代、世界现代的国家政治中找到种种熟悉的影子。可以讲,当时的宋朝,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成熟,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文明。这也是欧美史学家对中国宋代历史痴迷的根本原因,老实说,由于语言的限制,他们对宋代的人文成就了解得并不多,所以还不能完全把握和理解宋代真正的情况。
自元代以来至今,所有的朝代都异乎寻常地抵毁宋代,宋代已经成为落后弱小的代名词。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欧亚没有经历蒙古人的浩劫,宋代的贸易一直与海外相通,以宋代人的开放态度和对提高工业规模化的迫切追求,当欧洲发生工业革命时,我想,宋代会即时知道并了解工业革命及以后文化革命的内容,其次,对那些能够极大提高生产产量的技术与设备,宋代人必定会很快引进来,以当时人的聪明程度,即便不考虑创新和发展,学习、仿制当无问题。如果这样,中国就不会错过工业革命这班车,中华文明就不会整体上落后于西方文明。可惜!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0:58:30 +0800 CST  
再者,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巅峰时代。哲学、伦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医学、工艺可谓是百花齐放,并且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繁荣。
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它所有的开国皇帝。帝尝读《尧典》,叹曰:“尧、舜之世,四凶之罪,止从投窜,何近代宪纲之密邪!”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制定了法律。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开国宰相赵普曾言:“臣半部论语治天下。”太祖曾言“宰相须用读书人!”这君臣两位对儒家、对读书人的态度决定了宋朝对文化的基本政策。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等,另外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宋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这种情况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除了官办学校而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闻名全国的有所谓四大书院,即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书院,据史书记载,至南宋时期,很多州都建有书院,如绍兴、徽州、苏州、桂州、合州, 等等。书院与官办的州县学不同,通常是由士大夫所建,因而学校环境较为宽松,除了正统的儒家学说而外,其它各种学术均可以讲授,不同的思想可以相互交流、切磋、辩难,如朱熹、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朱熹陈亮之间的“王霸义利之辩”等等,从而活跃了师生的思想,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和进步。教育的普及既是宋代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宋代文化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具体说来,宋代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独具特色的成就。就哲学、伦理而言,宋代是继春秋战国之后最富成果的时期。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代表,以儒家经典《易传》和《中庸》为核心,同时吸收道家、道教、佛教等思想,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把宇宙本原、万物演化以及人性善恶等理论体系,成为宋代理学的开创者,最终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至北宋中期,运用“天理”这一范畴,将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永恒存在的、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二程还较为系统地确立了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可以说是两宋理学的奠基人。
至南宋时期,朱熹又以二程思想为核心,吸收揉和北宋以来各派儒家学说,包括周敦颐、张载等人,建立起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思想体系,他以“天理”和“人欲”为主轴,将人类的自然观、认识论、人性论、道德修养等有机地集合起来,从而完成了建立新儒学理论体系的艰巨任务,因而,朱熹是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孔子、孟子以后影响最大的儒学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理学在宋代并非一统天下,不论是南宋,还是北宋,思想界都非常活跃,同时存在其它种种不同的思潮。与朱熹学术存在差异的陆九渊吸取禅宗理论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二者之间经过激烈争论,最后不了了之,可知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
再如史学领域,在编纂体例方面,宋代除了继承传统的编年、记传体之外,还新创立纪事本末体,对此后史学的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通常而言,当代史存在不少忌讳,因而宋朝政府开放私人修史的限制,无疑会大大促进史学的繁荣和发展。正因为如此,宋代史学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其中以司马光等人所著《资治通鉴》最为著名,作为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其史学价值和政治价值足以和《史记》相媲美。
在文学方面,宋诗不仅继承了唐诗的辉煌,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宋体。艺术成就和唐诗并峙的就是宋词,在宋代,这一艺术形式的成就达到顶峰。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批散文大家使这一文学形式也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应该说,宋代在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卓著,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古代文明的最高峰,也给后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明清时期的小说便是直接导源于宋代说书人所用的话本,等等。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1:00:50 +0800 CST  

宋代科学技术无疑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两宋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之大、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罕有的。震惊世界的三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就诞生于这一时期或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正如国内外许多著名史家指出的,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除此之外,宋代中国人在许多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兴修水利,实施水稻的双季栽植;茶叶种植面积扩大;棉花成为普及性农作物;算盘开始应用,从此成为东亚商人的主要计算工具;火药的发明又推动了火箭、突火枪、火炮、地雷、火毬等兵器的革命。总之,没有两宋社会良好的科技氛围,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很难降生的。可能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
在天文领域,宋代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北宋中期,杨忠辅制定《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这个数字与西方1582年颁布公历时的数据完全相同,比现代天文学所测数值只差26秒。由此可见,宋代天文学发展水平之高。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宋代也是成就卓著。在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宋朝政府十分重视与广大民众卫生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事业,不仅政府出面编辑刻印了很多医学典籍,而且要求各州县加以推广应用。其中《太平圣惠方》100卷,收录中药处方16834个,《圣济录》200卷,是医学上的一部百科全书,收集了诊断、处方、审脉、用药、针灸等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政和本草》共介绍各种药材1558种,其中新增加628种新药,可以说是一部完备的药物学著作。南宋时期的宋慈收录并总结了前人的法医知识,创作出《洗冤集录》一书,其中涉及验伤、验尸、血型鉴定、死伤鉴别、检骨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对毒药和医治服毒的方法也进行了总结,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上述仅仅是介绍了宋代医学领域很小部分的成就而已,于此亦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之一斑了。
除上所述之外,宋代另外两项重要成就有必要单独提一下:其一,宋代的绘画艺术。末代皇帝赵佶虽然做皇帝不行,但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巨大贡献却不可否认。首先,他是一位天赋极深的绘画爱好者,又是造诣很深的画家。其次,他又是宋代绘画领域的组织者和主要资助者。由于这一渊源,在宋代宫庭之内,集中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黄筌的花卉,李公麟的人物,米芾及子友仁的山水,徽宗本人的花鸟,皆卓绝于世。即使以现在的眼光审视他们的艺术水平,也可以说前无古人,至于是否有来者,则要看未来的艺术家是否能够超越前人了。其二,宋代还有一最辉煌的美术工艺,为历朝所不及者,就是磁器。功底深厚的宋代文化,统治者的自身的文化素养及价值取向,使凝聚在宋瓷上的文化艺术更是空前绝后的。以宋官窑代表典型的供御用瓷,其釉色平淡含蓄,素雅之中表现着内心的意蕴。从美学角度,它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特别受到西方人的倾赖。细密的冰片,隐约间闪烁着钻石的光芒,仿佛是宋代艺人无意间冰镐敲击的严冰穿过时空来到了我们面前、温润而细腻。后世把宋代五大明窑称为“千古绝唱”。那是与历代仿制不成,差别巨大是有一定原因的。宋瓷是最精美艺术与精确工艺完美的结合。因为各地名窑瓷器大量地生产,不仅供皇家贵族使用,还为官员学者们、及市民阶级所珍爱、使用,所以让所有见着的人都赞叹不已。宋瓷许多的工艺都已失传,宋瓷许多的工艺水平即使现代都难达到。宋朝的瓷器是如此的精美,可以说宋朝遗留下的官办瓷器几乎都价值连城。自宋代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及古玩爱好者对宋代官窑津津乐道,撰文著书者众多,但历史上能够亲眼目睹并真正鉴赏宋代官窑真面目的人少之又少。有关宋代官窑的论述变地扑朔迷离,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便给人们留下了发挥自由想像的空间。对宋官窑的研究也就成了中国古陶瓷学述研究中最为热门的课题之一。

总而言之,用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教授的话来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这一结论颇具见地,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这样一个如梦如幻的朝代,它的成就、它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本来足以让今天的中国人倍感自豪。然而,自元以后,无论是汉人,还是其它民族,都对这个朝代抱有固有的轻蔑。人们比较乐于回忆强汉时代、盛唐时代,甚至鼓吹大明时代、大清时代。这个朝代只有离开它的疆域、它子民的后代,在它的政治影响没有覆盖的地方,才获得应有的尊重。在欧洲、在美洲、在日本,人们对宋代的评价要比它自己身后的国度要高得多。甚至,在国外,人们对中国古代的认识,就是缘于宋代取得的成就(四大发明中的三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精美瓷器)。
在鸦片战争之前,当中国人还不了解世界,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中央帝国,是世界中心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宋的灭亡归咎于宋代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当我们的国门被枪炮打开之后,当我们知道在宋朝灭亡之前,欧亚大陆上的其它十几个主要的文明国家早已被蒙古大军所灭,南宋是蒙古人攻占的最后一个堡垒。在蒙古铁蹄践踏欧洲大陆、印度次大陆、中亚、西亚的四十多年后,蒙古人不得不在采用政治加军事的方法(蒙古人在对付其它民族和国家只有一种形式:无条件投降或屠城),利用已经招降的汉人来治理汉人,通过分化来瓦解南宋军民的抵抗。
南宋的灭亡,才是蒙古征服者征服道路的终点,但也是其衰落的起点。站在世界史、世界文明史的角度上,蒙古人的征服没有多少积极起义,它只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西方历史学家一直把蒙古的征服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等同。除蒙古人之外,没有多少外国人对成吉思汗歌功颂德,甚至抱有好感。然而,曾经是蒙古人奴隶的中国人的后代中还有不少人对其感激不尽,对其称赞不已,实在令人费解。如果把蒙古人当作自己民族的一分子,蒙元取代宋朝,只是领导角色换了,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把蒙古人当成异族,我们又何必在美化与称赞蒙古及蒙古人呢?当代有些历史学者成天都在寻找蒙古人统治中国时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哪些贡献。似乎他们的祖先成为蒙古人的奴隶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宋以后的朝代,总是把蒙古人的统治归罪于宋朝。因此,他们一直对宋朝的文化、政治制度、思想道德进行批判,并把宋朝的灭亡归因于宋朝的理学和宋朝的儒生及文人政治。我不排除宋的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政治制度腐败和末代皇帝的无能,但宣称宋亡于它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我则不赞同。
中国文化自宋以后逐步保守、封闭、僵化,主要原因就是宋后各代统治者摒弃了宋代文化中自由、开放、包容的优势,最终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当西方工业革命开始时,中华文明不仅没有取得进步,反而在宋的成就前全面退步了。最终,中华文明在和西方文明的生死大比拼中,全面的落伍了。
可以这样讲,清朝摒弃宋代文明的一些个性,实际上正是我们要赶上西方文明的主要方法,清朝所坚持的则是传统文明的糟粕。
直到今天,我们很多历史学家、政治家仍然在坚持十分荒谬的成见,既不从唯物史观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宋代及宋代衰落和灭亡的真正原因,而是为了某种政治成见而研究,为了解释而解释,为了证明而证明!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1:08:28 +0800 CST  
剃发易服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满洲人(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清朝由满洲人建立。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东北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于是,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清朝时期,满洲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一般认为,满洲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洲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鞭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
“剃发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针对当时各地汉人的抗争此起彼伏的情况,当时的陈名夏曾说过:“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
本来,华夏人是黄河儿女、炎黄子孙,自称中国,华夏,有自己的语言、衣冠和历史,从轩辕黄帝开始,执雌持下,威武不屈,但自从被满洲鞑子奴役几百年之后,却大多变成了奴性十足、麻木不仁、数典忘祖的奴才。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是两百多年前,一位文人的诗歌。就是这十个字,他丢掉了性命。同一时代类似的故事还有三百多起,前后持续一百多年,许多人还被灭了九族。

今天,这些故事源源不断地被搬上银幕,在瓷器国的各大电视台反复播放。

是一伙野蛮的通古斯部落从西伯利亚漂泊到朝鲜边境的拓荒史吗?

是一群飘泊不定的奴隶主和奴隶得到明朝怜悯而被收留在中国东北的移民史吗?

是一个政治集团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分疆裂土、冲进长城、攻城略地、烧杀劫掠的侵略史吗?

是十天杀完扬州80万人,三次屠杀嘉定,杀光沈阳、大同、济南、江阴、广州、苏州、无锡、海宁、金华、南昌、厦门、潮州、南雄乃至一亿多人的屠城史吗?

是拿着屠刀疯狂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的剃发易服史吗?

是十二酋长念念不忘“汉人强、满人亡”,所以禁科技、禁军工、禁聚会、禁练武、禁结社、禁出版、禁言论、禁思想,还动不动诛心灭族的文字狱史吗?

是把新疆、内蒙、东北划为汉人不能进入的禁地,还在全国各地设立“满城”,派八旗重兵驻防,通过迁界禁海把沿海地区弄成无人区,严令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史吗?

是从不交税、把持朝政、享受园林、挥金如土,却让几千年来的读书人俯首称臣,让几万万百姓匍匐蠕动的寄生史吗?

是把从岳飞诗词到《永乐大典》都肆意涂改,把带有“中国”二字的古籍尽数删毁,最后编成《四库全书》的篡改史吗?

还是“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保大清不保中国”,用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将霸占的土地和奴役的百姓“宁予洋人,不予家奴”地送给西方主子、最后还和日寇勾结成“伪满洲国”在东北做活体实验的买卖史呢?

都不是!我们所能从电视荧屏上面看到的,是英明的皇上,是精湛的权谋,是广阔的国界,是威武的八旗,是美丽的格格,是动人的爱恋,是幽默的巡游,是温馨的民风,是悲天悯人的主子,是温良恭俭让的奴才。——“与其在台湾过着骨肉分离的日子,不如死在贝勒爷的刀下”

“看江山有谁来主宰?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我们听到的,是十大贡献,是感恩戴德,是文化误会,是民族融合,是血手屠夫变成了千古明君,是抗清烈士变成了小丑匪徒,是剃发易服的践踏变成了轻喜剧的按摩,是从妇孺的惨叫中感受出悠扬的音乐,是从奔腾至死的鲜血里品味出被征服的浩荡凯歌!

这就是万人空巷的辫子戏,——借助电视传媒平台,肆意歪曲历史,颠倒黑白,为满清歌功颂德的骗子戏。这好比是潲水鱼汤,给我们一个虚无缥缈的怀念、一种身临其境的冒险、一段做稳了奴隶的追忆。

从辫子戏开始清算满清268年的历史遗毒,则是每个觉醒着的中国人责无旁贷的起码良知。

兄弟尽绵力,给大家看看什么是谬论,说说什么是真相,唤起更多的良知和觉醒。

本来,华夏人是黄河儿女、炎黄子孙,自称中国,华夏,有自己的语言、衣冠和历史,从轩辕黄帝开始,执雌持下,威武不屈,但自从被满洲鞑子奴役几百年之后,却大多变成了奴性十足、麻木不仁、数典忘祖的奴才。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官方主流媒体却费尽心机地粉饰美化满清的黑暗统治,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满清歌功颂德,官媒的价值观已堕落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从表象来看,这绝对是在开历史的倒车,竭尽全力地为封建专制极权和人格奴化作张本。
打开电视,各种歌颂满清的影视剧经常铺天盖地袭来,从《康熙大帝》、《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七品李剃头》、《施琅大将军》、《大清王爷尚可喜》、《李卫当官》到《康熙微服私访记》(十年更新五部)、《铁齿铜牙纪晓岚》(十年更新四部)、《少年天子之顺治王朝》,再到《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大清风云》、《太祖秘史》、《孝庄秘史》、《山河恋》、《康熙秘史》、《嘉庆皇帝》、《少年嘉庆》、《咸丰王朝之一帘幽梦》、《甄嬛传》、《慈禧秘史》,掰手数数清朝的十来个统治者差不多都要拍完了,这些片子大部分是在央视与各省市电视台的黄金时间轮流播出,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瘾?难道搞这些片子的人都是前清八旗子弟的后裔?
如此念满清老祖宗的好?难得是要寻找“和谐盛世”的满清范本?满清奴隶制式的封建极权专制不知道让中华民族遭受了多少屈辱与苦难,但搞这些辫子戏的人却罔顾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等肉体毁灭与留头不留发、大兴文字狱、销毁古书、篡改史籍等精神文化摧残,挖空心思地为满清歌功颂德。这些辫子戏蕴含了许多封建糟粕与腐朽思想,不知道潜移默化地毒害了多少人?尤其是在中国当前腐败形势如此严重的时候,这种宣传腐朽没落事物的辫子戏却铺天盖地,没完没了的左一出,右一出的狂播,这种现象正常吗?
当满清皇家辫子剧"正经"完了,就兴"穿越"这一出了,又开始一场无节制的自我意淫。一群不尊重历史的傻冒编剧导演们,精心于穿越,而每穿必到清朝,将最黑暗、最没落、最恶心的腐朽制度粉饰美化成人间最美满的制度,故事情节往往是在某些小女子与某阿哥在皇家御花园里一起看流星雨,并像发情的母猪一般,争风吃醋地看着某阿哥,心里想着能垂幸,做二奶三奶几百奶都在所不惜,只望沾沾皇家雨露。
影视剧里面"穿越"不说,现实社会里也兴"穿越"这玩意儿,一群傻冒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地玩起了借尸还魂,男的穿着满清的僵尸马褂在天坛搞"鞑服祭天",三叩九拜,女的也穿着满清旗袍在先蚕坛搞"鞑服祭蚕",招摇过市……,真是一帮数典忘祖的渣滓奴才!
不宣扬真正先进的文化,不引导国人做个正直向上的人,不探讨民主制度,更不接受民主教育,却要用腐朽没落的满清旧文化来禁锢中国人民的思想与思维,费尽心机地要为腐朽专制的复辟摇旗呐喊,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
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此言非虚,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一百多年,辫子虽除,但奴性却未去。看看现代中国人的奴才德性,无论是谁都唯领导意志办事,而非遵循基本的社会准则,这一切以说明很多中国人骨子里还是充满了满清统治遗留下来的奴性。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2:04:56 +0800 CST  
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电视观众真是饱了眼福,各种歌颂满清的影视剧经常铺天盖地袭来,被誉为最丑陋发式的满洲人的大辫子,充斥了荧屏,这些片子大部分是在央视与各省市电视台的黄金时间轮流播出。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瘾?搞这些片子的人到底是前清八旗子弟的后裔,还是满洲贵族的包衣走狗?
我把我所知道的辫子戏跟大家说说:《戏说乾隆》、《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康熙王朝》、《垂帘听政》、《康熙微服私访记》(一至五部)、《铁齿铜牙纪晓岚》(一至四部)、《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一至四部)、《七品李剃头》、《施琅大将军》、《大清王爷尚可喜》、《李卫当官》、《太祖秘史》、《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康熙秘史》、《少年天子之顺治王朝》、《少年嘉庆》、《金枝欲孽》、《嘉庆皇帝》、《咸丰王朝之一帘幽梦》、《甄嬛传》、《慈禧秘史》,都犯滥成灾了,有人甚至这么说:“这是后辫子时代!”中国人的审美观是不是真的那么差劲?
导演们放着春秋大义、汉唐盛世、宋明多元化不去拍,偏去拍满清!就是拍辽国的电视剧也比拍满清的强!我把满清的电视剧分成以下这么几类:
标榜“正剧”,实则严重歪曲历史{《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康熙王朝》、《七品李剃头》、《施琅大将军》、《大清王爷尚可喜》、《垂帘听政》}
“戏剧”,{《戏说乾隆》、《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康熙秘史》、《太祖秘史》、《少年天子之顺治王朝》、《金枝欲孽》、《咸丰王朝之一帘幽梦》、《甄嬛传》、《慈禧秘史》}
“闹剧”,肆意发挥,天马行空{《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少年嘉庆》、《九岁县太爷》、《格格要出嫁》、《李卫当官》、《嘉庆游台湾》}
一群猪尾巴辫子戏,没完没了,煞是烦人!而真正歌颂我汉文化的电视剧,可谓少得可怜!
满清剧的特点:主子、奴才声一片;(皇)阿玛、(皇)额娘、老佛爷、阿哥、格格、贝勒、贝子成名词;还有讨厌人的喳、喳声!
而且现在有些汉奸导演患上了强迫症,只有跪着拍满清奴才辫子戏才好受,不拍的话就浑身不自在!
“百家讲坛”也沦为《辫子讲坛》《满清讲坛》《猪尾巴讲坛》!
事实上,有很多骂满清的人,都曾经是民族团结论者,很遗憾事实教育了我们世界上很多人并不善良。我们的宽容只是换得了对方的得寸进尺。如果说满族的民族感情被伤害,那么汉族的感情就可以无视吗?篡改历史、污蔑汉族文明、歌颂满清的辫子戏满天飞、上《百家讲坛》歌颂刽子手、开满清入关的周年庆、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者要以马战的形式表演将萨尔浒之战中满军歼灭汉军的大厮杀,……是他们太过分。
满清余孽与包衣汉奸们这样做,伤害的不仅是汉族,也是对人类文明底线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对用屠刀强制全民剃发易服、种族大屠杀、搞文字狱、迁界禁海、跑马圈地、役民为奴的制造者的歌颂,难道是文明行为?
事实上,即使一个世界主义者,只要他还以文明人自居,对这种行为就不能不愤怒。
正因为他们太过分,才使得本来早已不愿意翻旧账的汉族人不得不奋起反击。真想报复,1911年就该报复。
我们并不想报复,但是我们绝不能遗忘,因为遗忘是对民族苦难的背叛,更加不能容忍黑白颠倒篡改扭曲历史。
承认罪恶,正视历史, 那就都是文明人。 可是很多满遗不这么做, 有罪的是满清和满遗。
任何混淆概念,拿所谓的现在说事,不允许批判满清和满遗罪恶的行为,都是无耻行为。
对着犹太人歌颂纳粹,如果犹太人反对还说犹太人是种族主义?
除非是习惯下跪的奴才忘记怎么站起来,否则,谁会赞同以上?
司马迁在《史记》中列举了十大侮辱,其中剔发、易服占其中之二。极大地侮辱一个民族,摧残民族的心灵,是最恶毒、最残暴的民族压迫。
满清统治者实施最恶毒、最残暴的民族压迫,用屠刀逼迫汉人剔发、易服,极大地侮辱广大汉人;
阎崇年之流却极端虚伪地大叫:‘满汉一家’,这个叫喊狗屁不通憋出的臭气,却被当今国内的一些大家学者捧起来,用嘴把这臭气吹香了,吹得漫天。这些学者难道不无耻吗?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已进入思想启蒙的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在明朝末期已出现思想启蒙的资本主义萌芽;而康熙、乾隆大兴文字狱,禁锢文化思想,残酷地扼杀了思想启蒙的资本主义萌芽。
而当今的一些学者却称赞康熙、乾隆是明君,要么在‘正说’历史时不提大兴文字狱的罪恶;要么把大兴文字狱的罪恶,‘正说’成是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的功劳。这些学者难道不无耻吗?”
蒙元与满清的入侵是我中华的亡国史,是中华败于蛮夷的屈辱史!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也不怕外国人耻笑!
可是,现在有一帮“教授学者”说什么“民族融合”就说满清入关前在辽东实行的种族主义大屠杀与满清入关后野蛮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也是“民族融合”?
剃发易服、文字狱、迁界禁海、跑马圈地、役民为奴,这些也能称为“仁政”?
他们还为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等汉奸平反,天理何在?
其实,满清的入关不仅是汉族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国的悲剧!乾隆年间,蒙古准噶尔部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他们不是说什么满蒙结盟吗?既然结盟,还要让人家灭亡。是何道理?难道这就是乾隆大酋的“十全武功”吗?
还有,康雍乾三朝真是所谓的“盛世”吗?鲁迅就认为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是吹出来的一个大谎言,现在的很多学者也认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封建专制到了极点,文字狱盛行,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农民起义和反清斗争此起彼伏这样的社会根本称不上是盛世而应该称为衰世,这个“盛世”特点为“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奴才意识,驯养卑劣怯懦、蝇营狗苟的国民性。”
英使马戛尔尼对“康乾盛世”时期的满清帝国的评价是:“他们恒久不变的体制并不能证明他们的优越”,“鞑靼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的帝国……它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人们“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他们给妇女裹脚,残杀婴儿”,“他们胆怯,肮脏而且残酷”,所以无可避免地“最终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原始的状态”“鞑靼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满清帝国在不久之后的鸦片战争被英国人打败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还夜朗自大的把当时世界上的最高科技当成是奇技淫巧,就拿乾隆酋长来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十三日,乾隆在避暑山庄接见马戛尔尼,傲慢地声称“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所以,也只有在满清落后、无知的统治下才会出现像竹杆打英军、马拉火车的笑话!
还有,清政府在与列强的战争中是屡战屡败,然后签定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完全丧失主权,轮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是那个酋长签定了第一份卖国条约的?还不是那个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康熙大酋吗!他与俄国的那份《尼布楚条约》说白了就是一份卖国条约,祖宗都这么做,子孙当然效法了!
满清胡朝将要玩完的时侯还说什么“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保大清不保中国”以上这些都是大清圣君的德政与丰功伟绩呀!这些史实,高高在上的学者们难道看不见吗?教授学者何时变得怎么无耻?
{什么学者?真正的学者会上败家讲坛吗?也只有像李治亭、阎崇年、纪连海、袁腾飞等这样的辫子奴才文化传播者才会上败家讲坛呀!至于他们为什么上败家讲坛?还不是因为CCTV被八旗子弟和包衣奴才们霸占了。满清都灭亡一百多年了,中国还是那样的通古斯猪尾巴当道,这是什么世道?还有天理吗?)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2:05:55 +0800 CST  
满清极其龌龊的十大弊政,直接导致中国近代的倒退与落后!

在满清统治下,中国文明出现了严重倒退,与西方文明的差距愈来愈大,等到鸦片战争爆发时,在英国人眼里我们已经属于类似印第安人那样的半开化民族了。
满清征服中国与“五胡乱华”一样,都使中国文明衰退。但满清更糟,因为“五胡”最终接受了中华文明,而且彻底汉化,而满清却使中国“胡化”!

在入关之初,满清统治者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压迫政策及其他弊政,给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极不光采的一页。笔者简要归纳了一下,清朝共实施了十大弊政,依次如下:

一、侵占掠夺汉族平民的土地
在十五至十八世纪的英国,在封建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而在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也曾发生过一场“圈地运动”,只是两者的性质和影响有着天壤之别: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实现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转变,并于十六世纪中期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日不落帝国”开始昂首崛起,步入辉煌;而同时期勃兴的大清王朝的圈地运动则是一次对社会生产力不折不扣的巨大破坏和倒退,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入关后的满清统治者把北京周围五百里内汉人的土地圈占给八旗子弟,而汉人则被扫地出门。满清实行的方式是“跑马圈地”,即让八旗将士快马加鞭跑到哪里,那个距离范围之内的土地就全归其所有。
清朝前期,满清贵族推行的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共有三次:第一次,顺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颁布圈地令,将凡近京各州县无主荒田及明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死于战乱留下的荒田分给诸王、勋臣、兵丁。顺治二年九月,清廷下第二次圈地令,圈地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直隶的顺德府、山东济南府、德州、临清、江苏的徐州、山西的潞安府、平阳府、蒲州因驻扎八旗兵,这些地方的无主荒田也分给他们。顺治四年正月第三次圈地,范围在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三次共圈占土地约十六万余倾。据史书记载,“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史惇《恸余杂记.圈田》)而广大失地的汉族农民则流离失所,被迫投靠满洲贵族为奴!

二、劫掠汉人平民,充当奴隶,颁行“逃人法”,严惩奴隶逃亡

缉捕逃人是清初满洲贵族推行的另一项恶政。尽管它引起汉族官民的激烈反对,清廷统治者为维护满洲利益却顽固地坚持,成为朝野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逃人问题的出现由来已久。
明朝末年清军在辽东和深入畿辅、山东等地的多次战役中,俘获了大批汉民,他们被分赏给旗下充当奴仆。明朝崇祯十一年冬至十二年春,清军在北京、河北、山东一带掠去汉族平民四十六万二千三百余人,押回东北老巢当奴隶,崇祯十五年冬至十六年夏,清军又“俘获人民三十六万九千名口”。(《清太宗实录》)
1644年,满清入关之后,八旗子弟继续劫掠汉人平民,充当奴隶。顺治二年八月辛巳日谕兵部“俘获人口,照例给赏登城被伤之人。”(《清世祖实录》)
汉人奴隶普遍遭受非人的虐待,大量自杀。康熙初年,“八旗家丁每岁以自尽报部者不下二千人”(《清史稿》),在满清入关前后的几十年间,仅自杀的汉人就不下10万人。被虐待致死的,则更加多。
被驱迫为奴的汉人本身既过着毫无自由的奴隶生活,子孙也难以摆脱世代受奴役的命运。他们之中一部分人因走投无路而悲愤自尽,康熙初年“八旗家丁每岁以自尽报部者不下二千人”,康熙帝也说:“必因家主责治过严,难以度日,情极势迫使然。”而更多的人则走上了逃亡之路,其中不少是在战争中被掠为奴的汉人,思家心切,盼望有朝一日能挣脱枷锁,同家乡亲人团聚。于是,旗下奴仆的大批逃亡在清前期华北等地愈演愈烈。
由于满洲贵族的疯狂虐待,大量汉人奴隶不断逃亡。顺治三年五月,多尔衮在谕兵部时说:“只此数月之间,逃人已几数万。”旗下奴仆的大批逃亡直接影响到满洲各级人等的“生计”。清廷为维护满人利益和自身统治,严厉地推行“缉捕逃人法”。雷厉风行地缉捕逃人,给汉族百姓造成了无数灾难,民间骚动不安,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满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其1626年颁布的《逃人法》,顺治帝颁订:“有隐匿逃人者斩,其邻佑及十家长、百家长不行举首,地方官不能觉察者,俱为连坐”。顺治六年又改为“隐匿逃人者免死,流徙”、“再行申饬,自此谕颁发之日为始,凡章奏中再有干涉逃人者,定置重罪,决不轻恕”。(《清世祖实录》)

三、颁行“投充法”,肆意役民为奴

1645年春,满清摄政王多尔衮颁布投充法。规定:第一、允许八旗官民招收贫民役使;第二、被投充的人是奴仆,主人可以买卖他们。投充法造成的结果是:满洲贵族才不管这些汉人是否是贫民呢,他们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就去任意逼迫汉人为奴。因此,任意逼迫汉人为奴的现象也随之日渐严重。凡在京城三百里内外,八旗庄头及奴仆人等,将各州县村庄汉人逼勒投充,特别是各色工匠务令投充,以致民心不安,唯思逃窜。此举在各地汉族人民中间引起了巨大的骚动,激化了满汉两大民族之间的矛盾。清初为害最烈的当属圈地、投充法、逃人法这三大弊政。

四、颁布“禁关令”

清兵入关后,多尔衮就在1644年下令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禁关令”。清初满洲人倾族入关后东北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
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满洲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满洲长城,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满清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
直到历史已经进入到了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农民破产,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于是,破产农民不顾禁令,冒着被惩罚的危险,源源不断地“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到了清末,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俄、日本对东北虎视眈眈。在此形势下,清廷不得已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至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新中国成立前夕达到近4000万人。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2:23:50 +0800 CST  
五、 满清用屠刀强迫汉人全民“剃发易服”

清朝初年,满洲贵族发布了强迫汉人依从满族习俗剃发的命令。满洲习俗,男子均将顶发四周边缘剃去寸余,中间保留长发,分成三绺编成长辫一条垂于脑后,名为辫子,或称发辫。四周剃去的头发,除为父母守丧或国丧外,不准养长,应及时剃除,名为剃发,或谓剃头。清入关前即令被俘的汉人及其他各族人民剃发,以示归顺。
1644年(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清朝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中国的统治,压制汉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在1645年(顺治二年)颁布“剃发令”,公开宣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满清官方原始档案《清世祖实录》卷十七顺治二年六月丙寅中)满清统治者还公开宣称:“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爝火录》卷四)
满清的另一份官方档案《东华录》卷五顺治元年条,则记载:“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
满清镇江知府发布的告示则是:“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清兵还把抗拒剃发者的人头集中示众,以威逼人民。
1645年(清朝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满清江宁巡抚土国宝宣布:“剃发、改装是新朝第一严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论绅士军民人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
清兵入关之后,满洲贵族疯狂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北方汉族人民被迫屈从。之后满人以武力迫使南方汉人也剃发,成千上万的汉族平民因为拒绝剃发而被满清政府残杀。
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关后,山海关城内军民皆剃发归降。清兵进入北京后,颁令剃发。因入关未久,根基尚未稳固,剃发令执行并不严格,往往听任降者自便。
顺治二年元月,大顺军受挫,清军攻下南京、苏杭后,清廷认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发令,全国各地,限定10日之内,尽行剃发蓄辫。凡是不剃的、迟疑的、上表章请求保存明朝制度的,一律“杀无赦”(《清世祖实录》卷71),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韩菼《江阴城守纪》上)。这加剧了民族矛盾,激起了内地汉人激烈的反剃发斗争。江阴人民发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在24万清军攻击下,苦战81天;嘉定人民也组织乡兵,据城不降,最后遭到残酷屠杀。各地人民的反剃发斗争,成为当时抗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内地汉人都留头发,无剃发习惯,强迫剃发是让他们遵从满洲习俗,被认为是一种民族压迫、民族侮辱、遭到激烈反抗。尽管满人对汉人的反抗进行了疯狂镇压和残忍屠杀,然而汉族人民的英勇抵抗还是风起云涌,例如嘉定、江阴、昆山一带的百姓就因反抗剃发易服而从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到八月连续反抗清兵,最终造成了“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惨剧。满清政权还严厉禁止私藏明朝衣冠,很多人因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饰而被满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
满清统治者还在全国大力推行满洲服饰,逼迫全体汉人穿马褂、长衫,戴瓜皮帽和类似于毡帽之类的帽子。
就这样,“剃发易服”政策的执行与满清王朝相始相终,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结束。
剃发易服加重了清朝的民族矛盾,摧残瓦解了华夏的传统文化习俗,压制了汉族先进文化和思想,是满清政府实行民族压迫的铁证。剃发易服与文字狱、屠城、圈地、投充、逃人、禁关等并称“清朝六大弊政”。


六、残酷的屠城政策

在中国历史上,异族进攻汉族统治区时,往往遭遇激烈抵抗,为报复和泄愤,也为了慑服汉族人民,经常对被征服地区的汉人实行极为野蛮的屠杀政策,最为惨烈的莫过于元初蒙古统治者和清初的满族统治者对汉人的大屠杀。
在满清征服中国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广大中国平民的疯狂杀戮。自1644年清军入关,到1681年占领中国全境,满清在中国转战烧杀了37年,方才初步征服中国。短短三十几年间,残酷的战乱与满清的疯狂大屠杀使中国人口从明朝后期的两亿多人剧减至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1900万,中国人口减少了90%以上!
尽管在满清统治中国的二百几十年间大兴文字狱,肆意篡改史料,但仍然掩盖不了满清曾经长期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的事实。
明朝末年,全国官方统计中国人口约为51655459人(《明熹宗实录》卷4),也即约5165万人,时间为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但这个人口数字当然是不完整的。
史学家通常认为,明代官方统计的人口实际上仅是官方所掌握的缴纳赋税的人口数量,实际人口总数其实被大量隐瞒。
国内外的很多人口学者普遍认为,明朝时期中国的实际人口数量大约在1亿到2亿之间,可以参见葛剑雄、曹树基所著《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估计》(《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高王凌所著《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清史研究》1994年第3期)。
尤其是人口学权威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指出:“(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应有1.97亿人。万历二十八年以后,总人口还可能有缓慢的增长,所以明代的人口峰值已接近二亿了。”而有些乐观的西方学者则估计在1600年左右,明朝人口为2.3亿人,甚至还有峰值2.9亿的估计。
综合来说,人口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定明朝末年中国总人口在2亿人左右。
而与明朝末年的人口相比,满清官方最初统计的全国人口为10633326人(《清世祖实录》卷61),也即约1063万人,时间为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年)。
与明光宗泰昌元年的51655459人相比,清朝初年的实际人口至少减少了4100多万人。
在满清占领整个中国之后的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也即满清入关后第38年,全国人口也只有19432753人,仅相当于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人口的36%,也即人口损失约三分之二以上!
在1650-1670年之间,中国境内的残酷战乱和满清的疯狂大屠杀,一直没有停息,换句话说,这个时期的中国人口增长率,显然是很低的。其中固然有大量死于灾荒的人口,但由于满清控制全国,所以因为外迁减少的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考虑了上述因素的情况下,推定当时中国有几千万甚至超过一亿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地死于满清的大屠杀,这是有充分依据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保守的推算。
由上述情况分析,在满清基本控制中国大陆的1661年左右,中国的最高人口总数,与明末公认的人口总数相比,大约减少了约1亿2000万到1亿5千万以上。如果考虑到新出生人口,则人口损失总数更是巨大。
满清大屠杀是指满清军队征服、侵吞中国的过程中,在全国各地遭到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的不屈反抗,满清军队为报复汉人的反抗运动,发生过多次大规模屠杀华夏军民的事件。其中比较典型的屠杀事件如令人毛骨悚然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江阴八十一日、四川大屠杀等大规模杀戮。此外,满清军队还在其他很多地方也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例如,济南之屠、大同之屠(仅存五人)、浑源之屠、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泌州之屠、泽州之屠、朔州之屠、南京之屠、苏州之屠、无锡之屠、昆山之屠、常熟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金华之屠、舟山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沙镇之屠、湘潭之屠、同安之屠、沅江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等。
满清大规模屠杀汉人的暴行始于公元1616年,持续了半个世纪左右,直到康熙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才逐渐平息。满清在几十年内至少屠杀了几千万中国人。
清朝初年,当时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汉人中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乎都被满清屠杀殆尽,留下的大部分是较为顺服的“奴才”。鲁迅先生说:“满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满清的建立。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2:27:43 +0800 CST  
七、大兴文字狱

满清南侵以来,对中原汉族不但在军事上予以残酷杀戮,经济上大肆掠夺破坏,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更是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大量炮制文字狱,大搞文化压迫,用满洲人的黑暗落后的农奴制文化来阉割中国文化,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
满洲人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按照他们的意愿来阉割中国文化,篡改中国历史,用他们的语言文化同化中国。而结果很多网友都应该知道了,中国古代的史书典籍在康熙、乾隆的修史过程中基本上被毁灭一半以上,满清编写《四库全书》过程中所实行的文字狱,可以因为藏古书而杀头,冤狱杀人无数。加上后来对儒道释等宗教的影响,整个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基本上被满洲人同化、摧毁大半。主持修定《四库全书》的千年第一大汉奸纪晓岚竟然被拍成五部一体的偶像剧并且在官方主流电视台连续不断地播出将近十年,这基本上是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讽刺之一。
满清南侵以来,对汉族不但在军事上予以残酷杀戮,经济上大肆掠夺破坏,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更是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大量炮制文字狱,大搞文化压迫,禁书毁书,大量代表华夏文明思想精华的书籍遭到满清焚毁、篡改.残酷“文字狱”使许多学者士子“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梁谋”,纷纷立下了“不当烈士”的犬儒座右铭,中国文化人的气节从此每下愈况,奴才文化开始泛滥。
早在清军入关不久,满清就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压迫摧残。1649年,清廷规定:“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这就是最早的言论审查专制。文字狱多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总数超过一百几十起。
康熙酋长在位时期(1661—1722年),先后发生20多起文字狱。这其中震动比较大的是1663年的庄廷龙《明史》案,1711年戴名世《南山集》案,此外典型的还有黄培诗案、朱方旦中补说案。
雍正酋长在位时间虽短(1723—1735年),但有案可查的文字狱却有近20起。雍正帝是一个残暴成性、猜忌心又很重的人,在他的严酷统治下,文字狱也更多更严重。雍正即位初期,几起文字狱都是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副产品而出现的;雍正后期,几起文字狱转向镇压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和民族气节。此后的文字狱出现了两个新的动向:一是文字狱被有意识地用作压制汉族知识分子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节的重要手段;二是告讦蜂起,多数文字狱都是自下而上的举发。很多地方官吏以查出犯忌文字为邀功升官之路。
乾隆酋长在位时期(1735—1795年),先后发生文字狱130多起,尤其集中于乾隆中期,是满清三朝文网最密、文祸最多的恐怖时期。乾隆酋长在位时期,满清文字狱达到顶峰,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而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如脱缰野马不可控制,甚至一些疯子胡乱涂抹也被定为“逆案”,凌迟处死,诛杀九族。乾隆时期的文字狱达到疯狂、残酷与荒唐的地步。乾隆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借此彻底消除汉人的反清民族意识。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波澜壮阔,直到以修《四库全书》为名义,下诏查办禁书、彻底摧毁中华民族精神的千古创举。
至于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更是搞的彻底,全国各地的图书典籍都要进献检查,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记载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中国古代的史书典籍在康熙、乾隆的修史过程中基本上被毁灭一半以上,满清编写《四库全书》过程中所实行的文字狱,可以因为藏古书而杀头,冤狱杀人无数。乾隆年间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初下诏时,切齿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库馆议,维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隆庆以后,至于晚明,将相献臣所著,靡有孑遗矣”。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诸人的著作,均于例禁。后来稍稍放宽,有些人的著作,只要“改易违碍字句,无庸销毁”。但对钱谦益、吕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锡侯、尹嘉铨诸人的作品,查禁特别严厉。
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指出,乾隆年间被销毁的中国古代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十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
历史学家吴晗说过“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连明朝人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遭到禁毁!
满清文字狱如此之彻底,一篇吴三桂的“反满檄文”,一本《扬州十日记》,一本《嘉定屠城记略》,竟在中华本土湮灭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
中华历史上的民族政权交替时代有过,但从来没有一个像满清统治者这样,用屠刀强迫中国人全民剃发易服,彻底地摧毁中华的衣冠、服饰,彻底绞杀中华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彻底把中国人弄成完全顺服的走狗奴才!
满清统治者非惟酷毒暴虐、戾于刑狱;所“汉化”深者:工于心术而极力摧残中华,尤其中华士人之民族意识!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刻毒!
难怪鲁迅先生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鲁迅说《四库全书》不仅藏在内廷,而且“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作者里面,也曾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病后杂谈之余》)。
直到嘉庆年间,满清文字狱的阴影仍笼罩着中国文坛,知识分子余悸尚存,所以龚自珍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以及“万马齐喑亦可哀”的叹息.
在清朝持续了二三百年的“文字狱”,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严重摧残,无疑是一场持续时间很长的残酷的文化浩劫。后世只有文革可以与之相比,但文革仅仅只持续了十年,而满清统治者推行的严酷的文字狱却持续了二三百年!
以至于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许多史书(包括所谓的正史——《二十四史》)中的不少地方其实都是被满清统治者的走狗御用文人们“加工”篡改过的,其中不乏虚实难辨之处。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2:30:35 +0800 CST  

八、实行捐官制度,公开卖官鬻爵

康熙时期,清朝官吏已多贪污。对于一般的贪污现象,康熙帝以为难以根绝,每以宽大为政,不做深究。他曾说:“诸臣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便高车驷马,八驺拥护,皆何所来赀?可细究呼!?”在这种优容宽纵政策之下,康熙晚年以来,吏治逐渐败坏,官吏贪剥肆无忌惮,以致各省仓库亏空动逾千万。其后虽经雍正皇帝大刀阔斧,严刑峻法,惩治贪风,但因其统治时间太短,成效有限。
到了乾隆、嘉庆时期,满清官场则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吏治败坏已极,局面不可改易。因之遂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乾隆朝更是产生了一个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贪官——和珅。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清朝实行的捐官制度,也就是公开卖官鬻爵,明码标价出售官职。
康熙十三年因平“三藩”叛乱,实行捐纳制度,以补军费之不足,三年内捐纳的知县500余人。为防止冗官扰民,规定:“捐纳官到任三年,称职者具题升转,不称职者题参”(《清史稿》卷87选举志七),但在实际上无法贯彻。雍正(1723~1735)时,道府以下各官均可捐纳,乾隆时文官可捐至道、府、郎中,武官可捐至游击。
捐官制度虽然为清政府补充了一项临时财政收入,但是使封建官僚机构恶性膨胀,花钱买来的官大部分是些贪腐无能之辈,这些靠花钱卖官的人上任之后不择手段地敛财,使平民百姓遭受更残酷的剥削压榨,也使得满清官场腐败透顶,充斥着贪官污吏。此举遂成为招致清朝吏治败坏的一大弊政。


九、 迁界禁海

迁界禁海是清朝初期实施的又一项暴政,主要是在康熙年间,时间大致在顺治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左右。由于清朝统治者的刻意隐瞒,这方面的历史资料相当缺乏,即便有个别涉及也是大多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语焉不详。(记得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曾有涉及,有一段福建总督姚启圣动员福建沿海居民迁移的镜头。)
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郑氏手里夺回台湾。为孤立台湾,清政府规定沿海30里的居民内迁,片板不准下水。先是在福建沿海实行,后又推广到广东和浙江沿海。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从最初的濒海三十里左右,到后来的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的,也杀无赦。总之,让距离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
按照《南明史》的记载“广东迁徙沿海居民在康熙元年二月,清廷派科尔坤、介山二大臣巡视海疆,“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康熙二年“华大人来巡边界,再迁其民”。“甲寅(康熙三年)春月,续迁番禺、顺德、新会、东莞、香山五县沿海之民”。“初立界犹以为近也,再远之,又再远之,凡三迁而界始定”。沿海迁界的过程也不象现在的三峡移民那样,先安置好移民的落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偿,然后再一步步把居民迁移出去,沿海迁界的过程与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是一次残酷的驱赶、屠杀和掠夺。(与美国驱赶、屠杀印第安人的“西进运动”颇为相似!)
东南沿海地区从宋朝开始就逐渐成为中国最富庶最繁荣的地区,而在清廷的这一暴行下,顷刻间,几千年积累的财富和生产力化为乌有,人力也消灭殆尽!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从一个沿海国家,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它所造成的破坏和后遗症远远超过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唯一的收获就是使台湾经济一时陷入困境,为后来的康熙帝一举平台奠定了基础。


十、闭关锁国

上文说到,清朝在收复台湾以前,曾经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片板不许下海,犯禁者一律处死,货物没收入官。这种海禁政策地实施,主要是为了对付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势力,并不是针对外国的。
但是到乾隆前期,满清政府又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广州以外的其他通商口岸,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国商人的条例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历经乾隆、嘉庆年间,一直延续到道光时期鸦片战争前夕。
所谓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主要内容有三:限定一口(广州)通商、严格约束外商活动、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因为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满清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任人宰割,百年国耻,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闭关锁国当是其中的罪魁祸首!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2:33:32 +0800 CST  
@守望天下者 2015-01-31 22:28:41
这是不是说,如果满清不入关3000万人就到不了东北谋生了?因为,再也闯不了关东了?最好能够给出回答!
-----------------------------
@守望天下者,你这条满洲鞑狗又在胡乱喷粪,混淆视听!

上打脸资料:满遗是真正的居心叵测,故意歪曲历史,把东北说成满族人的发源地,而对满人祖先实际上是明代从西伯利亚的迁到东北避难的通古斯野人部落(盗用宋朝女真人名号)的事实视而不见,妄图建立独立的满洲国,分裂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东北领土,真是居心叵测(而海参崴等远东领土早被通古斯酋长卖给俄罗斯了)。

宣扬汉族历史的正是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仁人志士。蒙古曾经属于中国,唐朝设置的安北都护府、燕然都督府、瀚海都护府可以为证;新疆自古属于中国,西汉、东汉设置的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都可以为证。西藏自古属于中国,明朝设置的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可以为证。大东北(包括现在的东北以及被俄罗斯侵占的远东领土)自古属于中国,唐朝设置的安东都护府、明朝设置的奴儿干都司可以为证。黑龙江以北以西的国土与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领土却被满清通古斯酋长卖给了俄罗斯。
事实上,满清的主体是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源自西伯利亚通古斯迁往黑龙江流域的胡里改野人部落。按满人自己的说法,建州女真起源于布库里雍顺,布库里雍顺起源于佛古伦处女怀孕。布库里雍顺也就是建州女真的始祖,因地得名。早在明朝初年,建州女真遭到北元遗兵的袭击,建州女真首领雍顺孙猛哥铁木尔率族人迁入朝鲜地,在李氏朝鲜做过部将,直到后来遭到朝鲜打压,接受明朝招抚,才逐渐迁入中国辽东境内。可见满人并非天然领有东北地。相反,中国的对东北管辖则更加久远,早在战国时代的燕国起,辽东就被纳入中华版图,汉代的华夏政权就在东北设置玄菟、乐浪等郡,《三国演义》里还有一回叫郭嘉遗计定辽东,唐朝时期就曾经在东北设置安东都护府、勃利州、黑水军,明朝也设置奴尔干都司管理东北的军政事务。满清的太祖奴儿哈痴和他的祖辈都曾经做过明朝建州三卫的指挥使,而建州女真以部属繁殖的扩张,逐渐在辽东成势。用著名历史学家孟森的话来说是:“既居边内,久之乃所居地为夷所占,明反退以抚顺为边。”
回顾历史,大东北地区(包括今俄罗斯远东部分)早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就已经是中国的领土,明朝在东北设置的奴尔干都司的管辖范围远大于后来满清统治时期控制的东北地区。明朝时期,奴儿干都司是东北地区最高一级的军政机构,直接隶属于明朝中央政府。明朝奴儿干都司辖区幅员辽阔,北到外兴安岭以北(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南接图们江,东至日本海,东北囊括库页岛,西至斡难河(鄂嫩河,今俄罗斯境内)。即便到明代中后期军事衰落的时候,现在东北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重要城市也都在明朝政府的直接控制管辖之下。
而与许多人想象的相反,作为后金集团核心的建州女真恰恰不是东北的土著居民。建州女真的祖先源自西伯利亚通古斯的胡里改野人部族,不同于宋朝时期入侵中原的女真人。在明朝前期,建州女真的祖先早已迁到了朝鲜,后来他们因为在朝鲜受到打击,呆不下去了,这才向中国明朝请求庇护,当时明朝的皇帝出于仁慈心理就把建州女真安置在了中国东北。正因为这个原因,民国历史学家孟森先生说满清的先祖受明朝的恩惠特别深厚。
满清政权的前身——后金统治集团借用明朝中央政府给予其的官职地位起家,在东北地区起兵反叛,盗用宋朝时期的“女真”和“金国”的名号以增强自己对东北土著的号召力,建立后金割据政权,随后大肆抢劫屠杀东北的汉族百姓,实行疯狂的民族迫害,掳掠大批平民当奴隶,危害大量无辜平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来更发展到要求与明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完全从中国独立出去。
可以说后金集团在当时提出的分裂独立要求,与现在东突,藏独,性质毫无区别,程度上更为恶劣!东突,藏独还没有当时后金独立分裂分子如此凶残,如此疯狂进行民族屠杀和抢劫掠夺,而且当时辽东大部分地区大部分的人口还是汉人,明朝政府断然拒绝他们的要求是完全正当合理的。
在以后,后金及随后的满清始终是外国自居,始终没有把自己当成中国,始终推行赤裸裸的民族歧视,民族迫害,民族屠杀的政策,这些都足以说明这个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我们可以说东北的土地是中国的,大部分人民包括大部分女真人是中国人,但惟独不可以说后金和满清的统治集团是中国人,因为他们自己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又怎么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他们的头上,这岂非是太不尊重他们了?
当满清政权乘着明朝中国内乱,入关进行征服屠杀的时候,这已经是典型的外国外族政权对中国的侵略征服屠杀。这和某些人所谓的改朝换代有本质性的区别,满清的侵略,始终伴随着对平民的疯狂杀戮,对汉人和其他反抗他们的少数民族的残酷迫害,对汉族的服装风俗的强行改变。如果这样性质的行为,不叫侵略,世界上就可以取消侵略这个名词!

二战爆发前,在日本人扶持下,伪满洲国建立,宣布东北脱离中国独立,这是对满清传国于民国的毁约。满清废帝溥仪建立满洲国以及大批满人集体参与此事,还意味着他们放弃了满清在中国历史上的统序,表露了满洲贵族们深刻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满清帝国从分裂独立的后金国开始,到兼有中、蒙建立大清国为顶点,再到被推翻再到回东北重建满洲国,直至最终彻底灭亡,这是一部完整的帝国兴亡史。满遗是狼子野心心不甘。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伪满洲国既不被中国承认,也不被以盟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承认。东北连同内蒙、西藏、新疆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以宣言条约的形式得到世界公认。国际通用惯例是:领土主权问题,不管来的多么不公平不合情理,只要有了近期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承认,在之前的所有主权认定都是无效的,是无任何价值的。
中国对边疆地区的主权确认来自二战,二战胜利使得中国政府对东北、台湾的主权主张得到国际社会公认,当年满洲国的国境已经到了北京城下,日本还在冀东搞过无人区,伪满洲国建立之后得到十几个国家的承认,包括苏联。时间长了必然被世界公认,就如同以色列、蒙古一样具有了法理性,(也难怪满遗网站一直宣传以色列建国经验)。苏联此举更是深谋远虑,得以同中国打交道时寻衅并否认中国对满清领土的完全继承。
当时的中国无力收回,只凭抗战,中国收复不了东北、台湾、东蒙。这些地方归属中国,那是二战的胜利果实,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因中国巨大的民族牺牲和贡献而给予中国的补偿。
当年满清政府对外打交道借用或者说盗用了中国名号,后来的民国政府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袭用了满清的领土范围。在二战期间,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称:“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满清一贯自称独立于中国之外,和中国历史上一些地区、国家的暂时独立不同,前者缺乏文化和根本价值的认同,而后者或者是宗族纽带的分国,或者有共同承认的皇室代表,有的则争相称谓自己为华夏正统。这里比如三家分晋、汉灵帝治下分三国等等,即共同的文明系统内产生的争斗,这种内斗不导致大规模屠杀平民和种族清洗。满清一,不在文明系统中,二,从外国入侵,三,反人类的种族屠杀暴行,已经超越了权力之争、族群之争,成为国家战争。在族群和国家两相因素结合下,出身胡虏的满清暴行展露无遗,其惨绝人寰的程度创下了人类史上的一项纪录。
如果某些人认为给满清政权涂脂抹粉是所谓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那么历史重演时,难保他们不会对分裂国家的行为,民族屠杀民族迫害的行为,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侵略中国的行为也同样涂脂抹粉,甚至大声叫好,推波助澜。对已经发生的历史,对后果与丑恶已经彻底暴露,彰显无疑的历史都不能正确评价的人,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对现实对未来作出更明智的判断?
思想透彻,才能信念坚定!我们可以相信这些人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这一信念的真诚,但这种真诚不过是外界的灌输,暂时的影响,不过是他们头脑中一个孤零零的浮岛。没有深刻的理解,没有逻辑的一致,没有思维的贯通,没有心灵的融彻,那么他们所谓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信念不过是外表冠冕堂皇的高楼,实则却没有地基做支撑,稍有变故动荡,就崩塌成为废墟。
既然满清的分裂屠杀、侵略奴役可以被他们美化成所谓统一,用武力强迫改变数千年来的衣冠制度可以被美化成风俗的同化,长达百年的文字狱和禁书毁书可以被他们美化成文化的融合,把“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士可杀不可辱”观念彻底歪曲成奴才式的效忠可以被美化成对儒家传统的继承发扬,那么如果现在东突实现了事实上的独立,把新疆从中国割裂出去,并且再继续向中国其他地区扩展,最终彻底征服中国,强制推行伊斯兰教的风俗信仰,按照这些人的奴才逻辑,也一定可以唱出同样热烈的统一颂歌!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2:43:51 +0800 CST  
清朝时期,满洲人以类似“殖民者”的身份统治中国,八旗子弟拥有西方殖民者同样的各种特权:
政治特权:满清统治者虽然利用汉人维护统治,但是核心权利是不愿意同汉人分享的,六部成为执行机构。钱穆统计满清前中期二百多年间汉人做到地方总督的只有一个岳钟琪,核心机构军机处根本不许汉人插手。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大清国)全国各军事要地,都派八旗兵驻防。下面的绿营,说是中国军队,实际上率领绿营的将领还都是满洲人。这两种军队,饷给是显分高下的。各省总督、巡抚,差不多在原则上也只用满洲人。”(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满清政府里的重要官位都以满缺为主,汉人做官必须通过科举。
经济特权:作为满洲人,从一出生就享有经济上的优待,按人头发月饷,可以不劳而获。旗人兵饷 :前锋、亲军、护军、弓匠人月4两,骁骑、铜匠 3两,年米48石,步军摧领 人月2两,步军人一两5,年24石,炮手人月2两,年36石。满一人当绿营三人。(范文澜《中国通史》)
法律特权:在司法上满洲人享受“殖民者”的种种特权。例如:汉人犯罪如果判三年,旗人只要枷号四十天就能释放。凡满人犯罪,地方各级官员均无权过问,只能由步军统领衙门的慎刑司负责处理,这和殖民地的治外法权没有什么不同。
种族隔离制度:满清政府规定,满城专供旗人居住,汉民不得擅入,“满汉不许通婚”。“满汉不通婚”这是保障“殖民者”身份延续的最重要措施。
有人辩解说:满清把国都移到了中原,满清就不是“殖民者”了。这是比较无知的,满清由于经济文化相当落后,出于掠夺和享受的本能当然愿意把国都移到繁华地区,对于游牧民族而言没有农耕民族浓厚的乡土观念,满清入关后,大部分满洲人都“从龙入关”,迁都不能说明问题。当年倭寇入侵朝鲜,意图明朝,丰臣秀吉就试图把国都移到北京。日本侵华关东军也有此打算。满清虽然定都中原,但是和西方殖民者相同的是,树起柳条边,绝不容许“殖民地人民”反向移民到宗主国。
清朝还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清政府规定,满城专供旗人居住,汉民不得擅入,“满汉不许通婚”。“满汉不通婚”这是保障“殖民者”身份延续的最重要措施。
1793年,马嘎尔尼率领英国使团访问大清国。在出使日记中,马戛尔尼写到:“清帝国初期,他们(清军)表现得非常凶残。建国后的最初几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杀。强迫留辫子引起了骚乱,结果都被镇压在血泊之中。都是老爷的种族坐稳了江山,对一个奴隶的民族实行统治,种族隔离是全面的,严禁不同种族间通婚,北京的整个北城都没有汉人,专供满人居住。宫内女眷(包括奴婢在内)无论如何只要清一色的满人,要防止一切种族混杂的情况。而宫内太监又毫不例外地全是汉人。这多有象征意义呀!让鞑靼人(满洲人)繁殖,让汉人绝种。这就绝对保证了没有任何不纯的混杂。”
满清为了维护满洲人的利益将全国分而治之。满清采用“多元式统治”,“分区隔离”。全国分为满、汉、蒙、藏、维五区,区区隔离,特别是防备汉人到其他四区,防止汉人和其他四区有人员往来,在满清衰败前,汉官都是不能涉及其他四区事务的, 满清是名副其实的“殖民统治”,说满清促进了民族融合是无视历史事实。
满清统治者一直以“殖民者”身份自居。不以中国人的面目来统治管理中国,防汉、制汉,隔绝内地十八省与其他区域的关系,全国分为中、蒙、满、新、藏五区互相隔绝。把内地十八省是你们汉人的,其他地区是我们满人、蒙人、藏人、维人的观念强加给汉人和其他各民族,防止各民族建立起亲如兄弟的认同感。——真不明白当代历史学家鼓吹清朝促进民族大融合是怎么得来的?












今天,中国人一厢情愿地称清朝是中国王朝,可惜人家清朝统治者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多尔衮颁布“剃发令”说“今中外一家”,多尔衮致史可法书,称明朝为“中国”,自称为“我国家”(《清世祖实录》卷六,顺治元年七月壬子)。
顺治说:满洲与明,“自〔清〕太祖、太宗以来,本为敌国。”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写道:“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盖我朝龙兴,不由中土而起于满州,由满州而至中国,地之相去数千余里”“在逆贼等之意,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且逆贼吕留良等,以夷狄比于禽兽,未知上天厌弃内地无有德者,方眷命我外夷为内地主”。
乾隆更直白:“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国之人。”
慈禧说:“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保大清不保中华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中国人)” “量中华物之力,结与国之欢心。”
直到满清灭亡之时,曾担任慈禧的御前女官的清朝宫女作家德龄在其《清宫两年记》一书中提到,她的父亲告诉她,他们不是中国人,但却是中国人的主子。事实也是如此,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宣称“满洲是满洲人的满洲。”据溥仪回忆,当时在北京的爱新觉罗宗室(载、溥、毓字辈)差不多全体出席祝贺。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马戛尔尼率领的英国使团出访大清国。在回程路上,马戛尔尼在他所写的《出访清国纪事》中强调:“(中国)自从被鞑靼人(满洲人)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我们的许多书里都把汉族和鞑靼族(满洲族)混淆了,好像他们是一个民族。可是清帝国的皇帝却在时刻关注着这权力的诞生地”“东方与西方在这问题上是不同的”“两个世纪过去了,换了8个或10个君主,但蒙古人还是没有变成印度人;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也没有把乾隆可汗变成一个中国人”
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写到:“鞑靼人(满洲人)说笑话总以汉人为靶子。我不可能不注意到:只要有人拿汉人说笑话,那些年轻的鞑靼王子就会兴高采烈。在取笑女人裹脚时,他们拍手叫好;但听到把鞑靼妇女的木底鞋比作汉人的帆船时,他们就恼火。”
英国使者赫脱南发现“地位最低的鞑靼人,在服从汉族官员时也会表现得十分勉强”。
英国使者巴罗记下了别人对他说的一段心里话:“圆明园内年轻的鞑靼王子们谈到汉人时总报以一种极大的蔑视。一位王子见我想学汉文,就竭力使我相信鞑靼语比这要高尚得多。他不仅答应给我识字课本和书籍,而且还要亲自教我。”
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还写到:“在热河,鞑靼皇帝(乾隆)从他们祖先的传统中汲取营养。这时他们并不是完全在中国,也不仅仅只是在中国。”——马戛尔尼称清朝乾隆皇帝是鞑靼皇帝。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1-31 23:25:01 +0800 CST  
@sharpesth 2015-02-02 11:11:39
蒙古和满清是对我们中华汉族伤害最大的,特别是满清,把汉族的服装和语言都给破坏了,对汉文化的破坏极大!如果沿着宋朝的路走下去,中国不会落后于欧洲国家的,甚至就算沿着明朝的路走下去,也未必就比欧洲差,蒙古和满清的统治让中国后退好几百年!
-----------------------------
@守望天下者 2015-02-03 21:28:41
别他妈的暴露无知了,你知道宋朝最后剩下多大底盘吗?你要是知道就在这里告诉网友,不知道就不要降低汉人的总体水平!
一个小粪青,还要表示存在!
毛泽东说——满族了不起!
周恩来说:满族有本领!
小汉蟑说............
-----------------------------
满遗鞑狗又在胡乱喷粪,散布谣言!

上打脸资料:

founder12 时间:2014-12-22 17:44:35
满遗小二狗,前面已经说了,所谓的毛泽东说吃乾隆饭,这完全是狗屁清屎学家戴逸老狗等的谣传,已经骗不了人。
前面还说了,满遗小二狗,干点正事去。
满遗小二,看到了吗,这个帖子,骂戴逸是骗子,骂舒乙是骗子,骂清史学家是骗子,有理有据.
满遗小二,你要真不服,就拿给你的满遗狗友去看,拿给清史学家去看,去告诉戴逸、舒乙之辈,趁他们还活着,让他们当面对质,解答质问。

孙中山提出的革命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要把鞑虏(满清)驱逐出境。
孙中山在中华民国大总统誓词中写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敌人大概还在那里做蒙元灭宋、满清灭明、英占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国家占中南美等等的好梦。这等梦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现实的价值”(《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20世纪60年代中苏论战,由毛泽东指导,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主持,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的社论或编辑部文章发表了《九评》,其中有“我们不准备评论成吉思汗的历史作用,也不准备评论蒙古、俄罗斯、中国等民族发展和国家形成的过程。我们只提醒苏共领导一下,当你们造这种谣言的时候,温习一下历史还是必要的。成吉思汗是当时蒙古的汗,中国和俄国,都是遭受侵略的。成吉思汗在一二一五年侵入中国的西北和北方的一部分,一二二三年侵入俄罗斯。成吉思汗死了以后,他的继承者在一二四○年征服了俄罗斯,过了三十几年以后,一二七九年征服了全中国。” (《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四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社论)

鲁迅说:“不能说话的毛病,在明朝是还没有这样厉害的;他们还比较地能够说些要说的话。待到满洲人以异族入侵中国,讲历史的,尤其是讲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杀害了,讲时事的自然也被杀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间,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这里,鲁迅先生明确指出“满洲人以异族入侵中国”
鲁迅还说:“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汗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鲁迅全集》第六卷,第一百零九页。)

郭沫若说:“要就中国来说吧,就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六十年间一直都没有亡,抗清的民族解放斗争一直都是没有停止过的。”
郭沫若还说:“ 假使免掉了这些错误,在种族方面岂不也就可以免掉了二百六十年间为清朝所宰治的命运了吗?就这样,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了种族的悲剧,这意义不能说是不够深刻的。”

范文澜说:“满族人口少,文化低不能灭亡中国,可是中国竟被灭亡了,其主要原因显然是抗满力量不能团结,小人排斥正人,争权夺利。汉奸的穷凶极恶”(《中国历史简编》2002年版)

翦伯赞曾经说:“岳飞和史可法都曾经忠诚地、英勇地保卫过祖国,都曾经企图使祖国从外来地侵略者地进攻中得到拯救,并且都曾经为了这样的目的而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就在这一点上,他们的业绩在客观上就已经超过了他们偏狭的阶级利益而被提高到了种族国家利益上了。”

吴晗说:“300年前,从官僚到地主,从将军到文士,都只顾自己的享受,儿女的幸福,看不见国家民族的前途;个人的腐化,社会的腐化,宣告了这个时代的毁灭,虽有史可法,黄道周,刘宗周,张煌言,李定国,郑成功,瞿式耜等一些代表民族正气的人们,却都无补于国家的沦灭,民族的被奴役。”(《300年前的历史教训》摘要)

在清朝民间,人民群众早就杨家将、岳飞的英雄事迹搬上舞台,颂扬其抵抗外敌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满洲族入关前中国人地位问题,不能因为历史上某时刻满洲先世服从中国约束,所以此后所有时期满洲先世及满洲都属于中国人。如果这样的道理能够成立,那么今天的蒙古国应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宗主国之一了。没有永恒不变的领土,只有永恒不变的实力。中国历史,自古至今不是天生的56个民族,有的民族加入了中国,同样也有脱离了中国,当然也有反复的情况。我们不能因为儿子加入了美国国籍,就认为祖宗也是美国人,不能因为爷爷是日本人,就认为孙子一定也是日本人。

二十世纪下半页,由于政治的需要,当代中国主流史学界才逐渐认为满清和明是兄弟阋墙,其前后矛盾、自相矛盾之处比比皆是。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2-03 22:25:49 +0800 CST  

“民族英雄”问题

当代御用文人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属于国内战争。并以此为依据,剥夺了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英雄的称号。
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谬论。以宋辽金时代为例,辽国、金国、宋朝分别是契丹、女真、汉民族建立的三个互无传承 ,主权独立的国家,他们任何一个政权都不承认自己从属于其他政权。
那么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是怎么跑到中原来建立政权的?汉民族与他们既不同源也不同宗,难道是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当然不是,他们是骑着马、挥着刀、一路烧杀、奸淫掳掠打进来的,是货真价实的侵略者, 你死我活的敌国关系,就如同抗战时的中国和日本。
现在中国的历史学界却超越时空,干涉这三个国家的内政、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楞把他们说成是同一民族、同一个国家,这岂不是比美国还霸道。
请问中国的历史学家们:蒙古人对汉人大屠杀、满洲人对汉人大屠杀、日本人对中国人大屠杀,这三大暴行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目的有什么不一样??大屠杀发生时的蒙古人、满洲人、日本人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怎么日本人是侵略者,蒙古、满洲的入侵就成了“兄弟民族”吵架??就成了“国内战争”、“民族内部矛盾”???据说元朝时因为蒙古人对汉族女子享有初夜权(就是汉族新媳妇第一个晚上必须要和蒙古人睡),所以汉族女子都有“摔头胎”的习惯,就是头一胎孩子一定要打掉,为的就是不留下蒙古人的种。这就是“民族大融合”????????这就是“文化同化”??????????
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施琅是民族英雄,凭什么就把岳飞从“民族英雄”降格成了“抗金将领”???
是不是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应该顺应“历史潮流”,顾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放下武器向金军、 元军、清军投降,以免成为历史“进步”的绊脚石??????是不是当年女真、蒙古、满洲入侵的时候,全中国的汉人都应该夹道欢迎,高呼“民族大融合万岁”?? ?这样就顺应历史潮流了???不抵抗就没有大屠杀了???
如果那时侯这样喊了,1931年9月18日东北三省的父老乡亲该喊什么???
1937年7月7日的北京市民该喊什么?????????
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市民又该喊什么??????????????????
“假使中国让美国灭掉,那么美国是不是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假使元清是不是中国亡国史,那么英国霸占印度的时代,现在印度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印度曾经做过日不落帝国?
假使元清不算中国亡国史,那么韩国人现在宣扬的他们古代是亚洲,乃至世界霸主的论调也是对的了?
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那么说雅克萨之战 珍宝岛之战是“民族融合”?沙俄逼签《瑷珲条约》是不是可以算作是民族的内部矛盾而不是“外来侵略”呢? 还有,甚至于日俄战争可以看做是民族的反侵略自卫战争呢?
难道我们揭发满清、蒙元的残暴落后统治对汉文明的摧残就是大汉族历史观?
如果一切历史观都按照所谓的利益来编写,那就是标准的奴才,标准的汉奸。
汉奸都是遵照实际利益的!
历史是一门非常严肃的学问,对重大历史事实的表述: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汉民族入侵和杀戮的事实必须 全面而准确,这不是老百姓见面说客套话:“你们家孩子真漂亮”。写史的必须忠于史家的操守,是侵略者你就得写“他们是侵略者”。在契丹、女真、蒙古、满洲强行“挤 进”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前,对于汉民族来说他们就是万恶的侵略者,和日本鬼子没有任何区别。即使岳飞 、文天祥在今天被称为“中华民族英雄”不合适,但他们绝对应该获得“南宋民族英雄”的称号,否则的话就会混淆侵略者与“少数民族”的界限,亵渎了真正的民族英雄。
否则的话就会混淆侵略者与“少数民族”的界限,亵渎了真正的民族英雄。
现在这种历史氛围和舆论导向:阉割、掩盖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北方民族侵略事实以及带来的巨大灾难和 痛苦,把所谓民族融合、文化同化编造成温情脉脉的美丽故事;对大屠杀和文字黑狱轻描淡写;把当年的 蒙古、满洲入侵称为“兄弟民族”吵架,而对日本人破口大骂,就因为蒙古人、满洲人彻底征服了汉民族 ,与汉民族融合“成功”了,而日本人没有。
这种历史观可怕就可怕在这里: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他彻底征服了汉民族,然后再与汉民族“融合”, 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份,过去的那些强盗行径、禽兽作为就 可以一笔勾销。
这不是典型的“先上车,后补票”???日本人当年也是一个劲地鼓吹与中国人“同文同种”!!!如果 二战轴心国获胜,日本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了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试问今天的历史学家们:我 们中华民族将何去何从???!!!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历史观导致中国人对“侵略”、“抵抗外虏”、“民族独立”这些概念灾难性的认识混乱和模糊。
这样的历史观培养出来的将会是一大批“秦桧”、“汪精卫”。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官方主流媒体却费尽心机地粉饰美化满清的黑暗统治,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满清歌功颂德,官媒的价值观已堕落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从表象来看,这绝对是在开历史的倒车,竭尽全力地为封建专制极权和人格奴化作张本。
打开电视,各种歌颂满清的影视剧经常铺天盖地袭来,从《康熙大帝》、《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七品李剃头》、《施琅大将军》、《大清王爷尚可喜》、《李卫当官》到《康熙微服私访记》(十年更新五部)、《铁齿铜牙纪晓岚》(十年更新四部)、《少年天子之顺治王朝》,再到《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大清风云》、《太祖秘史》、《孝庄秘史》、《康熙秘史》、《嘉庆皇帝》、《少年嘉庆》、《咸丰王朝之一帘幽梦》、《甄嬛传》、《慈禧秘史》,掰手数数清朝的十来个统治者差不多都要拍完了,这些片子大部分是在央视与各省市电视台的黄金时间轮流播出,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瘾?难道搞这些片子的人都是前清八旗子弟的后裔?
如此念满清老祖宗的好?难得是要寻找“和谐盛世”的满清范本?满清奴隶制式的封建极权专制不知道让中华民族遭受了多少屈辱与苦难,但搞这些辫子戏的人却罔顾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等肉体毁灭与留头不留发、大兴文字狱、销毁古书、篡改史籍等精神文化摧残,挖空心思地为满清歌功颂德。这些辫子戏蕴含了许多封建糟粕与腐朽思想,不知道潜移默化地毒害了多少人?尤其是在中国当前腐败形势如此严重的时候,这种宣传腐朽没落事物的辫子戏却铺天盖地,没完没了的左一出,右一出的狂播,这种现象正常吗?
当满清皇家辫子剧"正经"完了,就兴"穿越"这一出了,又开始一场无节制的自我意淫。一群不尊重历史的傻冒编剧导演们,精心于穿越,而每穿必到清朝,将最黑暗、最没落、最恶心的腐朽制度粉饰美化成人间最美满的制度,故事情节往往是在某些小女子与某阿哥在皇家御花园里一起看流星雨,并像发情的母猪一般,争风吃醋地看着某阿哥,心里想着能垂幸,做二奶三奶几百奶都在所不惜,只望沾沾皇家雨露。
影视剧里面"穿越"不说,现实社会里也兴"穿越"这玩意儿,一群傻冒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地玩起了借尸还魂,男的穿着满清的僵尸马褂在天坛搞"鞑服祭天",三叩九拜,女的也穿着满清旗袍在先蚕坛搞"鞑服祭蚕",招摇过市……,真是一帮数典忘祖的渣滓奴才!
不宣扬真正先进的文化,不引导国人做个正直向上的人,不探讨民主制度,更不接受民主教育,却要用腐朽没落的满清旧文化来禁锢中国人民的思想与思维,费尽心机地要为腐朽专制的复辟摇旗呐喊,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
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此言非虚,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一百多年,辫子虽除,但奴性却未去。看看现代中国人的奴才德性,无论是谁都唯领导意志办事,而非遵循基本的社会准则,这一切以说明很多中国人骨子里还是充满了满清统治遗留下来的奴性。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2-03 23:53:50 +0800 CST  
@山村夜造柴火饭 2015-01-31 21:13:59
满清好歹欺负外族,骑在汉人脖子上作威作福近三百年
宋朝却两皇帝被掳到异邦,屈辱为人类史之甚。最后宋高宗又自毁长城,讨好仇敌,唉。。。。。。
-----------------------------
@守望天下者 2015-01-31 21:34:21
毛泽东没有说:宋代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他老人家只说过“我们现在吃的是乾隆的反”!穿越 历史 ,回念宋朝,还真以为自己就是汉族人吗?
做一个开化的人,“山村”不如意,人人跃龙门。黑夜视野漆一片,湿柴不易燃!
多读几本书,最好开开眼。若是智力差,生计必艰难!
傻子都知一朝竟分南北宋,国土当时已弹丸,最后偏临安!!
-----------------------------
@weiwei_nuaa 2015-02-04 13:40:43
你个傻逼怎么像个复读机每天都在说这几句话呀
-----------------------------
那个傻逼 @守望天下者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满遗小鞑狗,它只会翻来覆去地散布满遗老鞑狗杜撰的那几个错漏百出的谣言。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2-05 23:21:41 +0800 CST  
@京师布衣 2015-02-05 11:14:12
顶。
-----------------------------
谢谢,欢迎转载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2-05 23:56:14 +0800 CST  
@山村夜造柴火饭 2015-01-31 21:13:59
满清好歹欺负外族,骑在汉人脖子上作威作福近三百年
宋朝却两皇帝被掳到异邦,屈辱为人类史之甚。最后宋高宗又自毁长城,讨好仇敌,唉。。。。。。
-----------------------------
@守望天下者 2015-01-31 21:34:21
毛泽东没有说:宋代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他老人家只说过“我们现在吃的是乾隆的反”!穿越 历史 ,回念宋朝,还真以为自己就是汉族人吗?
做一个开化的人,“山村”不如意,人人跃龙门。黑夜视野漆一片,湿柴不易燃!
多读几本书,最好开开眼。若是智力差,生计必艰难!
傻子都知一朝竟分南北宋,国土当时已弹丸,最后偏临安!!
-----------------------------
@weiwei_nuaa 2015-02-04 13:40:43
你个傻逼怎么像个复读机每天都在说这几句话呀
-----------------------------
@岳王爷万古流芳 2015-02-05 23:21:41
那个傻逼 @守望天下者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满遗小鞑狗,它只会翻来覆去地散布满遗老鞑狗杜撰的那几个错漏百出的谣言。
-----------------------------
@守望天下者 2015-02-06 13:45:49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领袖人物看问题比小粪青高10000之平方!
领袖人物通过比较、科学思维,小汉蟑用屁股思维只会喷粪!
具有不具有智慧,一看便知——独眼瞎不相信毛主席的话,因为也不相信周总理的话!智商接近80者,都能明白领袖所言非虚,不是“杜撰”!
缺乏智力必然生计难混,口臭脏言说明没有理智,劣根分子都是如此!!
-----------------------------
满遗小鞑狗 @守望天下者 除了满嘴喷粪,还到处散布错漏百出的低级弱智谣言!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2-06 20:58:28 +0800 CST  
清朝时期的精神文明:

满洲人通过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广州大屠杀、江阴八十一日、四川大屠杀等席卷全国的几百次残酷大屠杀,几乎把所有崇尚气节、不甘异族统治的汉族精英屠杀殆尽。
满洲人还用屠刀来强制汉人全民“剃发易服”,第一次彻底灭绝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和发饰,华夏民族脑袋后面晃荡的那根猪尾巴成了征服者打在华夏民族身上最耻辱的烙印,华夏民族曾经不曾丢失过的自信骄傲以及民族意识都荡然无存。鲁迅所极力批判的国民劣根性,难道不就是奴才的品性吗?高贵的华夏民族在满清异族统治下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满洲人(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清兵入关之后,满洲贵族疯狂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北方汉族人民被迫屈从。随后,满人继续用屠刀强迫南方汉人也剃发,成千上万的汉族平民因为拒绝剃发而被满清政府残杀。
1644年(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清朝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中国的统治,压制汉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在1645年(顺治二年)颁布“剃发令”,公开宣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满清官方原始档案《清世祖实录》卷十七顺治二年六月丙寅中)满清统治者还公开宣称:“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爝火录》卷四)
满清的另一份官方档案《东华录》卷五顺治元年条,则记载:“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
满清镇江知府发布的告示则是:“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清兵还把抗拒剃发者的人头集中示众,以威逼人民。
1645年(清朝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满清江宁巡抚土国宝宣布:“剃发、改装是新朝第一严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论绅士军民人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
尽管清军对汉人的反抗进行了疯狂镇压和残忍屠杀,然而汉族人民的英勇抵抗还是风起云涌,例如嘉定、江阴、昆山一带的百姓就因反抗剃发易服而从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到八月连续反抗清兵,最终造成了“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惨剧。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满清统治者还在全国大力推行满洲服饰,逼迫全体汉人穿马褂、长衫,戴瓜皮帽和类似于毡帽之类的帽子。满清政权还严厉禁止私藏明朝衣冠,很多人因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饰而被满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就这样,“剃发易服”政策的执行与满清王朝相始相终,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结束。
一般认为,满洲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洲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鞭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
剃发易服加重了清朝的民族矛盾,摧残瓦解了华夏的传统文化习俗,压制了汉族先进文化和思想,是满清政府实行民族压迫的铁证。剃发易服与文字狱、屠城、圈地、投充、逃人、禁关等并称“清朝六大弊政”。


在清朝时期,满清几代皇帝发起的一百几十次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终极关怀,对人权、对人性的思考也都在中国大地上灭绝了,荒谬无聊的金石学、鱼虫学冒了出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再是有生命的形体,而被博物馆化,钻研满清认可的那些所谓经典和埃及学家在大英博物馆里翻阅埃及文献没有两样,而且还有个很接近的名字——汉学。汉人的学问已成故纸,这意味着汉族真的成为一个考古意义上的名词,或者说清朝的汉人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人,
清朝统治者编修《四库全书》,全国各地的图书典籍都要进献检查,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记载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中国古代的史书典籍在康熙、乾隆的修史过程中基本上被毁灭一半以上。
满清编写《四库全书》过程中所实行的文字狱,可以因为藏古书而杀头,冤狱杀人无数。乾隆年间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初下诏时,切齿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库馆议,维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隆庆以后,至于晚明,将相献臣所著,靡有孑遗矣”。
大量代表华夏文明最高发展阶段思想精华的书籍遭到满清焚毁、篡改,如后来对东亚国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贡献巨大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都不见了,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留日学生才在日本重新发现。
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指出,乾隆年间被销毁的中国古代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十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
历史学家吴晗说过“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连明朝人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遭到禁毁!
满清文字狱如此之彻底,一篇吴三桂的“反满檄文”,一本《扬州十日记》,一本《嘉定屠城记略》,竟在中华本土湮灭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
中华历史上的民族政权交替时代有过,但从来没有一个像满清统治者这样,用屠刀强迫中国人全民剃发易服,彻底地摧毁中华的衣冠、服饰,彻底绞杀中华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彻底把中国人弄成完全顺服的走狗奴才!
满清统治者非惟酷毒暴虐、戾于刑狱;所“汉化”深者:工于心术而极力摧残中华,尤其中华士人之民族意识!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刻毒!
难怪鲁迅先生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鲁迅说《四库全书》不仅藏在内廷,而且“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作者里面,也曾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病后杂谈之余》)。

早在清军入关不久,满清就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压迫摧残。1649年,清廷规定:“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这就是最早的言论审查专制。文字狱多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总数超过一百几十起。
康熙酋长在位时期(1661—1722年),先后发生20多起文字狱。这其中震动比较大的是1663年的庄廷龙《明史》案,1711年戴名世《南山集》案,此外典型的还有黄培诗案、朱方旦中补说案。
雍正酋长在位时间虽短(1723—1735年),但有案可查的文字狱却有近20起。雍正帝是一个残暴成性、猜忌心又很重的人,在他的严酷统治下,文字狱也更多更严重。雍正即位初期,几起文字狱都是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副产品而出现的;雍正后期,几起文字狱转向镇压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和民族气节。此后的文字狱出现了两个新的动向:一是文字狱被有意识地用作压制汉族知识分子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节的重要手段;二是告讦蜂起,多数文字狱都是自下而上的举发。很多地方官吏以查出犯忌文字为邀功升官之路。这些残酷“文字狱”使许多学者士子“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梁谋”,纷纷立下了“不当烈士”的犬儒座右铭,中国文化人的气节从此每下愈况,奴才文化开始泛滥。
乾隆酋长在位时期(1735—1795年),先后发生文字狱130多起,尤其集中于乾隆中期,是满清三朝文网最密、文祸最多的恐怖时期。乾隆酋长在位时期,满清文字狱达到顶峰,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而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如脱缰野马不可控制,甚至一些疯子胡乱涂抹也被定为“逆案”,凌迟处死,诛杀九族。乾隆时期的文字狱达到疯狂、残酷与荒唐的地步。乾隆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借此彻底消除汉人的反清民族意识。实际上,大多数因文字狱受害人并没有传播反清思想。一部分人只是一时性起抒发对剃发易服的一丝不满,对明朝的一些眷恋,对自身境遇的悲叹。更多的受害者纯粹是统治者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的结果。其他触犯庙讳、御名以及提到皇帝应该换行抬写而没有换行抬写,因此获罪的,不可胜数。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波澜壮阔,直到以修《四库全书》为名义,下诏查办禁书、彻底摧毁中华民族精神的千古创举。
直到嘉庆年间,满清文字狱的阴影仍笼罩着中国文坛,知识分子余悸尚存,所以龚自珍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以及“万马齐喑亦可哀”的叹息。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2-06 22:17:35 +0800 CST  
清朝的科技水平:
事实上,清朝所有科技研究都已停止,直至鸦片战争以来才重新恢复。林则徐广东禁烟期,民间有人献上所谓威力极大的火炮,其实仅仅是明代最普通的军事装备。明代中国的海军极其为强大,战船都配备当时最强大的火炮,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竟然好象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战船,而不得不惊叹“船坚炮利”。直到现在,每一本关于近代的历史书上都会写着,“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而不知在明朝的时候,我们的船和炮一点也不逊色西方!

清朝的对外交往:
为了防止汉族得到当时在台湾的郑氏政权和日本、韩国等华夏附属文明的帮助,满清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富庶的东南沿海地区被辟为无人地带,不仅阻碍了中国贸易的发展,也使得中国与世界主流文明脱轨,中国从1644年至1840年200年间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清朝时期的物质文明:

满清入主中原,造成中国社会文明和经济文化的大倒退。游牧民族的陋习、农奴制的烙印,随处可见。野蛮的“圈地运动”更严重地破坏了中华全国的社会生产力。整个社会上到处都是“主子、奴才”之类的令人厌恶的喳喳声。满清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奴才意识,驯养卑劣怯懦、蝇营狗苟的愚民奴性。
关于所谓“康乾盛世”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学者唐甄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记载:“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 (《潜书》)
满清的“摊丁入亩”税制牢牢地将广大农民固定在贫瘠的土地上,扼杀了产业化的苗头。旁观者清。乾隆后期,英国特使马戛尼出使中国,马戛尼在他的出使日记中写道:“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中国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中国人)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第四章第一节所引)
在英国特使马戛尼眼中的“康乾盛世”真相如此:“(大清国)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英国特使马戛尼当时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清朝的衰落,把满清政权看作“一艘破烂不堪的巨大船舰”,预言它将“不再有纪律和安全”。他形容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人”已经退化成了“半野蛮人”(见英使马戛尼的《中国行记》)。
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从来没有达到过明朝末年的水平,在所谓的“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远不及明代末年。
农业方面,明末崇祯时有耕地783万顷,到清朝乾隆31年(1766年),耕地才恢复到741万顷,可见清朝过了一百多年才恢复到明朝末年的农业生产规模。而清朝耕地最高的记录是嘉庆17年的791万顷,仅仅超过明崇祯时期7、8万顷。
清朝最大的功绩是人口方面,乾隆年间已近四亿,是明末数倍,这主要归功于明朝末年从海外引进的高产作物红薯、玉米和马铃薯的普及推广,养活了很多人口!但在农业生产力没有显著提高、工商业也没有明朝发达的情况下,人口翻了两番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不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下降吗?
明末西方传教士还在赞扬中国物产极为丰富,物质生产能力远胜欧洲,声称“大明人衣饰华美,风度翩翩”.而在清朝乾隆时期,出访中国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却在日记中写到:“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四章第一节〕
在出访清朝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是这样的:“(满清帝国)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衣衫褴褛甚至裸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发展,都存在着一个上限,大概在一亿左右,以宋、明之富也没有超越这个极限。清朝生产力并没有提升,却滋生出这么多的人口,不仅说明从清朝开始,中国进入一种低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而且这是一种“反近代化”的道路,巨大的人口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包袱。
中国一直都出产大麻、鸦片等作物,并且是鸦片出口国,可到了满清时才有大量民众吸食鸦片,而且中国还成为最大的鸦片输入国呢。生理繁殖活动的异常活跃和对麻醉品的大量需求,显然反映出文化思想活动的贫乏和压抑。

西方人曾德昭是耶稣会士,1613年到达明朝南京,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他在中国呆了22年之多,跨越了明朝万历,天启,崇祯三个时代,基本已经属于明朝灭亡的前夜,但他所记载的中国绝不是清朝御用文人笔下的明廷极端黑暗腐败的高压统治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极端痛苦的场景。相反,那时候的明朝依然是相当的富裕繁荣,在各方面都令人赞叹。
如果把曾德昭笔下的明朝末期的中国和1793年访问清朝的英国使者马嘎尔尼记载下满清统治的中国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明朝末期的中国居然远比那个所谓康乾盛世的中国富裕文明的多,各方面都优越的多!
这是为什么呢?从时间段来看,其实是一目了然,在17世纪中叶的1636年,从中国返回欧洲的曾德昭记载的那个“相当的富裕繁荣,在各方面都令人赞叹”的明朝已经于1644年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号称初期“盛世”的满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这期间,外国人的记录有力的驳斥了这种虚假的“盛世”。
经满清“康乾盛世”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最终使中国落后贫穷到什么程度,引用1793年出访大清帝国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的一句话概括:“(大清国)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清初诗人唐甄在山西做过知县,亲眼目睹了清朝统治之下的百姓的痛苦生活,他著有《潜书》,里面提到:“清兴五十年来,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他亲眼看到山西妇女多无裤可穿,而“吴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可见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都是被拔高的侏儒,在满清的统治下,中国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是相当痛苦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所谓“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这与唐甄的记载完全吻合,可见确实是实情。
英国《爱丁堡评论》文章提到,虽然“乾隆可汗”曾指示:“俟该贡使到时,必须整列队伍,以肃观瞻。”但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还发现大清国的武装部队如同一群叫化子,不堪一击。马戛尔尼发现社会上普遍的贫穷和不安定——这与乾隆可汗希望他发现大清国富庶的目的,恰恰相反,因为沿途他看见太多的乞丐和太多的破陋而荒芜了的建筑,以及大多数清国人过着低水准的饥寒交迫的生活。
出访大清国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这个“半野蛮的”满清帝国“声誉扫地”,清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且残酷”。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的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此时距离明朝郑和宝船出海已近400年(1405年-1433年),距离万历年间明军500艘舰艇歼灭日本海军450艘战船于露梁海战195年,距离明朝水师五度击败荷兰海上马车夫确立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154年,中国航海已经衰落到被人看不起,并加以耻笑的地步了……。乾隆时期,出访大清国的英国使团“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他们由此得出的判断是“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马嘎尔尼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中国人首次看见欧洲的船只,至今已经有250年了,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过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的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由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中国更需要航海技术,因而中国人这种惰性更加令人难以置信”。(以上引自《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佩雷菲特 著)
通过出访大清国的英国使臣的叙述,可见明帝国曾经作为海上军事和贸易强国的辉煌与荣耀已经被满清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楼主 岳王爷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5-02-06 22:26:12 +0800 CST  

楼主:岳王爷万古流芳

字数:47681

发表时间:2015-02-01 04: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07:03:12 +0800 CST

评论数:11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