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人曾国藩

他是大清朝的“救命恩人”;他是近代儒学宗师;他是洋务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他是湘人,晚清重臣曾国藩。
有人尊他为“圣贤”,有人称他为“汉奸”。中共毛泽东主席、国民党蒋介石委员长却都对他推崇备至,国共两党政治上对立多年,这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却同时对他的日记、家书予以肯定、赞誉,可见这个人有太多值得玩味、探究的地方。
历史课本上提到曾国藩,就是“血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人称“曾剃头”。可现在各类书摊、书店里面,挺厚的精装本,隔着层塑料膜,都有个曾国藩头像,《曾国藩为官之道》《曾国藩逆境成功学》等等,层出不穷,俨然已经成为励志的经典教材。
曾国藩死后,有一幅挽联如此写道:“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什么是完人?不是完蛋的人,是完美的人,就是这个人没有缺点、瑕疵。
其实曾国藩从小就不是聪明人。当然天底下聪明人多了去了,但为什么聪明人成事的比例和笨蛋差不多呢?曾国藩的笨就有点家传,他父亲叫曾麟书,这名字听上去挺有文化,但他父亲考学可费事了,过去是乡试、会试、殿试,一级级地考,他父亲光考秀才就考了十六次,等于说现在的高考他补习了十五年,到那时候都已经四十好几了。到曾国藩这里,也够费劲的,五岁启蒙,六岁入家塾“利见斋”,十来岁开始考,考到二十三岁,才算考了秀才。
曾国藩十八九岁时,有一晚挑灯夜读《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建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于作文以记之。”这第一段,他翻来覆去,背了两个小时,还背不下来。一个意图伺机作案的小偷,蹲在其书房窗户底下,都实在忍不住了,站起来敲窗:你这个笨蛋,这么点文章都背不下来,我给你背一遍: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这小偷听着都背下来了。这个故事虽有点夸张,却也是一个典藉里的一段有意思的记载。
后来,靠他本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考上了进士,当官以后,十年间连升了十级,最后任两广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公侯伯子男。光靠坚持不懈,他也不可能把握这么多机会,一路升官。而且,他的升官可不是花钱,靠贿赂往上升的呵!
首先一点,他识时务,知道因时而化;其次,他对大时局也把握得特别准。例如他在湖南老家(长沙府湘乡县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给母亲丁忧守孝 期间就会顺时而动,响应朝廷号召,把亲戚、朋友、同仁聚拢,组成了一支地方武装——湘军,打太平天国,算是给国家分忧。他其实本是个文官,一辈子都不会打仗,他只要一带部队到前线,准输,但是他运筹帷幄,在后方待着,这仗就赢了。并且他知道用人。虽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甚至自杀未遂,最终还是于1864年打下了南京,彻底摧毁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有两个得力下属彭玉麟、李鸿章。他曾当着手下一些大将的面说:“你们说说,谁最厉害?”有人说彭,有人提李,他又问:“他们俩为什么厉害?” 一个幕僚就说了:“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国藩一听:“那我呢?”帐内一时鸦雀无声,一个抄写材料的小书记员斗胆添说:“曾帅仁德,人不忍欺。”这马屁拍得曾国藩心中喜悦,以德服人,乃最高境界。后来书记员去了扬州,专管盐戶,可发财了。
曾国藩有个好习惯,记日记,从二十九岁那年开始,一直记到死,就是眼睛瞎的时候也接着记,笔都握不住了还坚持记。所以,后人研究曾国藩的材料,一个是《曾氏族谱》 ,曾国藩写给儿孙的,要求他们要怎样做人持家 ;再一个,就是《曾国藩日记》 ,他在里面多次提到怎样修身、自省。笔者最早还是在湘乡市洲心公园内标牌、铭石上,读到一些曾国藩的格言、警句,想必也是从这两部典藉中摘录下来的,当时就有所感悟。
最后声明:以上仅是曾国藩人生的几个片段、花絮而已,既谈不上什么观点、看法,更比不上当今的“曾学”专家之浩瀚成果。点到为止,仅供参考,权当笑话欣赏即可。还是那句老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将某个人物推崇得那么十全十美,更千万别武断地将之“一棍子打死”式的贬低。
楼主 朱亚光2013  发布于 2016-05-11 19:39:00 +0800 CST  

楼主:朱亚光2013

字数:1631

发表时间:2016-05-12 03: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49:47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