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

1.1 伽南圣地

西方历史上,犹太人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因为不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其起源都与犹太教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犹太人在西方受了两千年的歧视与迫害,其中基督教会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但是基督教在最初却是产生于犹太人之中、有几分“异端”的一个小教派。基督教的《圣经》前半部分称为“旧约”,其实就是犹太教的《圣经》。由阿拉伯游牧民族发明的伊斯兰教,在对“阿拉”的崇拜及阿拉伯民族起源的解释上,也都取源于犹太《圣经》。与基督教不同的是,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对犹太人通常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只是到了二十世纪,在欧洲受迫害的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重建自己的民族国家,造成以阿冲突之后,才有了当今世界伊斯兰教徒对犹太人的敌视。

《圣经》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自犹太教的旧约部分讲述的是犹太人的历史,从人类之初的亚当夏娃,也就是教会所认定的约六千年前,讲到公元纪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新约部分则是基督教所独有的,讲的是公元纪年前后,古罗马统治时期,基督及其门徒的生平事迹。当然,这是一本以宗教为出发点而写的历史,其中的记述有的是史实,有的是神话,需要历史学家仔细甄别,也留下不少空白之处只能通过考古、猜想与推理来填补。

古代的中东,按照图一地图所示,大致可以分成几个区域。西南边是非洲的东北部,有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发源地。东北方向则是西亚的两河流域,以现今的伊拉克为中心,是巴比伦的发源地。这两处在历史上都产生过大帝国。在西北偏西方向是地中海,在那里众多的岛屿与半岛之中,将产生古希腊与古罗马,只是他们的上场时间略微迟一些,要到公元纪年前后。地中海的东岸,是一段离沙漠不远,狭长的海岸地段。《圣经》中所描述的犹太历史,大部分局限在这一地段靠南边的一小角,在古代称为“伽南”,后来则称为“巴勒斯坦”。再往东走,则是茫茫的阿拉伯大沙漠。

*******************Figure 1**********************
此处本应插地图一张。

图一:中东地区示意图。尼罗河流域(现今的埃及)与两河流域(现今的伊拉克)都是著名的古文明发源地。阿拉伯沙漠则大部为现今的沙特阿拉伯。伽南地处地中海东岸南端,方框所示的部分,其中的详细情形标志在图二。其与埃及之间夹着西奈半岛,也是沙漠。沿西奈边缘所示的箭头,为后文所述摩西带领以色列部落出埃及去伽南的大致路线。
*********************end of Figure 1****************

在地理概念上,肥沃富饶的土地与浩瀚无边的大海,最能引发人们的向望与遐想。但是说起对古代历史发展的影响,沙漠也许来得更为重要。中国历史有很大一段都是写着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往与征战。万里长城也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戈壁沙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与军事的影响绝不亚于黄河长江。在中东也是一样,阿拉伯大沙漠上的游牧民族,虽然在地理上处于古代文明的边缘,却不时成为引导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沙漠上的漂泊生活是在离生存线不远处的挣扎,造就了这些部落的膘勇与强悍。在寻找牧场、水源与立足之地的过程之中,他们与定居下来的农业社会相遇,产生各种规模不一的冲突。有时候来的只是零星小股,抢走食物与财宝。有时候,沙漠内部的争斗会产生出有领导才能的首领,带着大队人马突然成为一股强大的旋风,横扫并征服富饶的农业区域,建立自己的大帝国。穆罕默德所领导的阿拉伯穆斯林与成吉思汗所领导的蒙古骑兵,都是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沙漠骑兵拥有独特的战略优势,与十八、十九世纪称霸全球的英国海军有不少相似之处。驾驭沙漠与航海一样,都需要专门的经验。茫茫沙海为他们提供了迂回,休整,隐蔽的上佳场所。但是对他们没有经验的敌人来说,沙漠不但让人晕头转向,还常常成为死亡陷阱。

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了“Semitic”部落,这些来自沙漠的民族开始入侵古埃及与古巴比伦,与农业社会相互碰撞融合。“Semite”有中文译者称之为“闪族”,现在并不常用作民族的称呼,而只是用于语言学之中来标记一个语系。就象我们所讲的中文属于汉藏语系,阿拉伯语则属于Semite语系。其实希伯来语,也就是古代犹太人的语言,现代以色列的官方语言,也属于Semite语系。尽管以巴冲突了半个多世纪,阿拉伯语与希伯来语却有不少共通的地方。语言的相似,并不总是意味着血缘上的联系,因为不同种族的交往过程之中,常常在语言上相互借鉴。但是Semite语系中的各个分支,相互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大致都可以追溯到阿拉伯沙漠作为他们共同的起源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在血缘上也有一定的联系。近年来的DNA测试,在基因上曾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找到一些共同点。英语中把那些歧视犹太民族的人称为“anti-Semite”,这个词本身其实是有点用词不当,因为包含在“Semite”里的远不止犹太人。但是它却也从另一方面,显示了犹太人在历史根源上与中东的联系。

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前后,讲希伯来语的游牧部落开始从两河流域向伽南迁移。历史地来看,他们是前前后后不断出现在这一区域进行征服、定居与同化过程中的一支。他们称自己的部落为“以色列”,来源自一位部落首领的名字。在古代中东漫长的历史之中,他们的作用并不是很显著,因为夹在地中海东岸与死海之间的伽南,面积不大,比我们现今的海南省还要小一些。他们对后代的深远影响是在宗教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为数众多的圣址遗留在小小的巴勒斯坦,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宗教圣地。

在《圣经》里,伽南被描述成“流着奶汁与蜂蜜”的宝地。读者如果留意电视新闻中有关中东的报道就会发现,从景色上来说巴勒斯坦并不起眼。这里地处沙漠的边缘,既没有大江大河,也没有崇山峻岭,只不过是在荒凉的小山包之间,有几处绿地。不过,这并不等于说《圣经》的描述就不正确。对于从沙漠上来的游牧民族,一个有水源的绿洲,自然是一块宝地。这也是一块不平静的地方。伽南早已有其他的民族居住,大多是先后不一而至的游牧部落,各据一地,相互之间不停地你争我夺。好不容易定居下来,沙漠中又漂来其他的部落,开始新一轮的争夺。与伽南相邻的两个大国,埃及与巴比伦,也时常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在伽南互相较量。两大古文明的历史记录之中,留下了不少关于伽南的记载。从所记的物产之中,可以看到当地的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关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与游牧民族入侵的记载也不少,只是其中哪一个新入侵者是以色列部落,却难以定夺。

公元前十三世纪之后的五百年间,埃及与巴比伦都陷入内乱之中,有关伽南的事情在两地的记录上都出现了一大段空白。这一段时间,却是以色列部族占领伽南的关键时期。因为五百年之后,他们成了伽南的新主人,信着一种让周边其他民族觉得奇怪的宗教,其中只有一个神,名为“耶和华”。关于他们是如何征服占领这一区域的事迹,至今却只有一个资料来源,那就是《圣经》的旧约。

问题是,《圣经》的描述能不能当作真实的记载来看?在西方历史上的很长时期内,问这样的问题本身就可以当着是对神灵的亵渎。那时候,《圣经》不但是神所赐予的福音与教诲,而且在几乎所有问题上都是不容置疑的终极权威。在教会的眼里,不论是道德,伦理,人性,历史,还是自然世界的形成,《圣经》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是近一二百年来,随着科学与考古的进步,教会依据《圣经》所得出的不少论断都被证明是错的。多数人,其中包括不少信徒,也逐渐接受了对《圣经》的新定位:那里面所记录的,并不是神阐述人,而是人阐述神。既然是人的阐述,那其中自然会出现谬误,包括教会在历史上所做出的错误判断,也就都是可以理解的了。《圣经》最早的写作,大约在公元前八至九世纪之间,收集了以后几百年间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记叙,其中既有历史,也有传说,还有神话。作为作者的人,总是有血有肉有感情,加上这一期间以色列人在伽南的经历极为曲折,里面就不免加进去作者对现实的愤恨与不满,对过去的美化与怀念,对将来的憧憬与希望,对上帝的敬仰与祈求,对世人的劝诫与警训。这样一本记录,可以让现人窥见作者们的心态及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条件,但是其中所记述的历史却只能批判地使用。可惜的是,由于缺乏其它历史资料为参照,以色列人征服伽南的过程就只能依靠对《圣经》的考证,从字里行间,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于是《圣经》的研究,倒是与很多中国文人所喜好的《红楼梦》研究有几分相似的地方。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2 02:11:00 +0800 CST  
1.2摩西与出埃及

《圣经》的开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故事,神(也称为上帝,耶和华)创造了天地之间的万物,还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与第一个女子夏娃,这个故事应该是大家所熟知的。其后,随着亚当与夏娃的子孙不断繁衍,人类却不断地堕落,这样引出来一个大洪水的神话。上帝对人间的堕落极为不满,于是为了洗净人间的罪恶而制造了一场大洪水。水灾之前,上帝选定正直善良的诺亚,让他先制备了一具方舟,作为诺亚一家的避难场所。洪水之后,世上所有的人都被淹死,只有诺亚一家躲在方舟之内得以逃脱。诺亚有三个儿子,老大的子孙成为居住于亚洲西部的Semitic部落,包括后来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老二的后人成为居住于东北非洲的埃及人;老三则成西方欧洲人的祖先。大洪水的传说在古巴比伦已有记载,一般认定这一段《圣经》故事是从巴比伦神话中借鉴而来的。

又过了很多代之后,上帝向一位住在两河地区,名为Abraham的部落首领显灵。与Abraham约定,他的部落只信奉耶和华一个神,耶和华则将伽南这块“流着奶汁与蜂蜜”的宝地许给了他们,其后又将这些部落命名为“以色列”。以色列部落于是从位于伽南东北的两河地区向这块“应许之地”迁移,但是却没有在伽南落脚,而是一直漂流到西南边的埃及,在那里定居了前后有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年的后期,以色列部落受到埃及法老的迫害与虐待,沦为做苦工的奴隶。在公元前13世纪前后,以色列部落之中出现了一位名为“摩西”的领袖,趁埃及内部的动荡,带领以色列人历尽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其后,沿着西奈半岛的边缘,在沙漠之中行走了四十年,最后又回到了伽南。这一故事成为《圣经》旧约中最为著名的一章,“出埃及”。

如果照《圣经》的字面上来看,在以色列人逃出埃及过程中的主角,并不是摩西,而应该是上帝本尊。摩西只不过是上帝旨意的执行者。从计划到实施,几乎每一步都有上帝的指令,安排,监督与催促。这一位名为“耶和华”的上帝,与中国传统中的神仙菩萨不大一样,不是那种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神灵。上帝最为关注的,是以色列人对他一心一意的服从,说来倒是有几分象一位容易生气,极为严厉的教书先生。通过摩西的传达,上帝与以色列人订下一条约定,以色列人只信奉上帝并遵从上帝(通过摩西)所颁发的一切律法,而上帝则用法力保护他们逃出埃及,许诺他们得到伽南,并保佑他们世世代代。为了保护以色列人,上帝可以法力无边,在大海中让海水分开得出一条让他们得以逃生的道路,让泉水从磐石之中流出来解救他们的饥渴。而为了惩罚与以色列人为敌的埃及人,上帝可以冷酷无情,不但给他们带来虫害、病疫、雹灾,甚至可以在一夜之间,杀死挨家挨户每一个埃及人家的长子,甚至连一切头生的牲畜也不放过。

这样的描述,其中到底有多少历史的真实,成了《圣经》研究中没有定论的问题。首先,以色列人为什么会流落到埃及,就存有争议。有人说是因为他们到伽南时,发现当地已经被人占去,难以征服,于是进一步向西南进发,去了埃及。也有人说,一同下来的部落,有的在伽南定居,有的则继续流浪到了埃及。更有人认为,以色列人根本就没有到过埃及,所谓出埃及只不过是伽南南部一些部落中的传说,后来被改编,收进了《圣经》。再有,以色列人在埃及为什么会成为奴隶,也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虽说他们在埃及前后有四百年,历史上却没有相应的记录。而到底是不是真有摩西其人,更是无法定论。只是,一般的看法是有过这样一个人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前后,埃及陷入动乱的时候,带领以色列部落前往迦南。而支持这一论点的最强证据也只不过就是:如果没有摩西,那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圣经》要花这么大的篇幅来讲述他的故事。

从《圣经》的字面上,来挖掘历史,可以想见以色列人一路的遭遇应该是极其艰辛。后面有埃及人的追捕,前面有其他游牧部落的搔扰。所经过的西奈半岛是沙漠地带,食物饮水都是大问题,还要加上内部的不满,争执,甚至反叛。作为部落领袖的摩西,能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一定是一位超凡的政治与军事天才。据说,拿破伦曾经感叹过:“《圣经》中谁都比不过摩西伟大”。这句话放在拿破伦嘴里,是因为其中有几分不恭敬,好象连耶稣都比不过摩西。以色列人与上帝的约定,以及种种所谓来自上帝的显灵、训诫与旨令,这样看来也应该算是摩西的创造,于是他又成为一位宗教创始人。而这其中“除耶和华之外,不许崇拜别的神”的教义,更使摩西成为“一神论”的发明者。虽然大家对历史上是否真有摩西其人并不完全肯定,但是传说与神话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却往往大过历史的真实。“一神论”就是这样的例子,其影响之深远,在当今的世界中依然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对中国人来说,“一神论”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近代西方传教士们来到中国,发现中国人有敬奉祖宗的传统。以“一神论”的标准来看,这种习俗是不是违反了“不许敬奉其他神灵”的训诫?传教士与天主教庭之间为这件事情争论了好几回。有的传教士从招揽信众的角度考虑,主张灵活一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教庭最后却裁定“一神论”应该严格执行,敬奉祖宗是对上帝的不敬。其结果却是大大地增加了在中国传教的难度。在我们的历史上,这大概只能算着一个不大为人所熟悉的小插曲。

在古代社会,神灵是人们思想与信仰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神灵的种类多种多样,不论在中东,欧洲,印度,还是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所流行的都是所谓“多神论”。以古希腊为例,被人们所崇拜的主要神灵就有十二位,其中象宇斯、雅典娜、丘比特这样的名字,我们也从希腊神话故事《荷马史诗》中略有所闻。他们各司职一方面,自然界的天、地、水,人间的婚姻、财富、战争,都有一位专职的神。某一地域的民众会对某一位神灵情有独钟,比如说雅典娜就被认为是雅典城的保护神。但是雅典人并不会因此而放弃对其他神灵的崇拜,而其他地区的希腊人也不会因此而嫉恨雅典娜。中国民间的崇拜也属于典型的“多神论”,从山神土地龙王灶王爷算过去,加上各路神仙菩萨,还有祠堂里的列祖列宗,同样是丰富多彩。

对于象以色列人这样的游牧民族来说,他们也会信仰各式的神灵是不难想象的。沙漠是一个极为艰苦的生活环境,以畜牧为生计,常年飘泊于风沙之中,吃的是单调粗糙的肉食与奶制品,住的是随地搭起的简易帐篷。不但水源没有保证,还要防备其他部落的袭击与抢掠。这样的生活,生死往往只在一念之间,难以把握,神灵的护佑也就成为人们精神信仰的重要部分。因而摩西以宗教来号召他所带领的部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不同分支之间存在不同的信仰习俗,在以色列人出逃的艰难环境之下,很容易造成内部的冲突。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所谓“一神论”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种“统一思想”的组织方式。摩西传达上帝为以色列人立下的“十诫”,第一条就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第二条则补充道:“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

但是“一神论”的教义,其中不单单只是神的数目,而是把整个以色列部落生活中的伦理、道德、礼仪与习俗,都变成神的旨意,必须绝对服从。即使是小偷小摸,也不只是一个道德或是刑事问题,而是忤逆了上帝。这种宗教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做法,也是一例首创。中国的儒家思想中,礼仪、道德、伦理也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孔夫子对鬼神的态度,却是讲明了的“敬而远之”。他讲礼仪的时候,遵从的是周朝先例。他讲道德的时候,强调的是人之常情。二者都与神灵没有多大关系。古希腊的思想,更为缤纷多彩,从自然到人伦,几何到逻辑,社会到政治,知识到神灵,都在探索的范围之内。但是他们所说的“上帝”,只是在为理解世界而搭起的理论框架之中,所用到的一个哲学概念。而在“一神论”里,一切道德准则、立法理念的基础,全部来自神的旨意。不仅如此,连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也都落入以上帝名义所颁布下来的规定的管辖范围,比如家具的做法与摆法,家畜的屠宰与烹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节假的安排与庆贺,甚至连洗澡用的盆子,都有具体的规定。因此也有历史学家称摩西不但是宗教的发明者,也是“伟大的立法者”。“一神论”不单单只是对一位神灵专一的崇拜,而是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宗教气息的一种社会组织与生活方式。

“一神论”本身还有一个重要含义,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我所崇拜的是唯一的真神,你所崇拜的神如果不是假的,就是邪恶的。如此鲜明的排他性,将引发以色列人与其他民族的矛盾,以及后来,基督教会与罗马当局的冲突。即使在相信“一神论”的人群之中,人们对神的解释也是各不相同的。“一神论”之上,产生了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也可以说是对神的三种不同解释。哪一个是对的呢?这样的问题不单单在三大宗教之间造成无休止的矛盾,在同一宗教内部的不同教派,也造成过激烈的流血冲突。距今五百年前,欧洲爆发宗教改革,形成各种形形色色的基督教派,其间的教义之争常常是通过流血与迫害来解决的。“一神论”很自然地被引申为对神的正确解释只有一个,就象现在有人所说的,“真理只有一个”。因为上帝只有一个,对上帝的错误解释就不仅是一个解释的问题,而是对上帝的亵渎,是要进地狱的。这样的争论,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多见。只有在二十世纪的前半部分,伴随着深刻的历史转变与动荡所引起的种种党派、主义及意识形态的尖锐冲突,才与“一神论”所引起的教派冲突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而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当代中国人,见识过“真假马克思主义”之间争论的惨烈,应该可以体会其中的沉重。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2 11:04:20 +0800 CST  
读历史不能看图片,总觉得有些遗憾。

刚刚学会了在BLOG之中放图片。古代
中东示意图,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图一
已经放在上边,请查阅。

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版主,放一个图片LINK不算违规吧?)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3 17:00:12 +0800 CST  
读历史不能看图片,总觉得有些遗憾。

刚刚学会了在BLOG之中放图片。古代
中东示意图,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图一
已经放在上边,请查阅我的BLOG,
名为HistoryNotebook。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3 17:01:08 +0800 CST  
读历史不能看图片,总觉得有些遗憾。

刚刚学会了在BLOG之中放图片。古代
中东示意图,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图一
已经放在上边,请查阅。

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版主,放一个图片LINK不算违规吧?)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3 17:02:07 +0800 CST  
从外貌上来说,答案是否定的。除非他是正统犹太教徒,穿着黑袍子,留着长胡子的,手里捧着《圣经》的那种。犹太人分布地域很广,北非、中东、欧美,都有。从长相上来说他们像当地人。在埃塞俄比亚还曾经有过黑皮肤的犹太人(以色列政府后来用专机将他们接回以色列,这大概是八十年代的事)。

从生活习性上来说,如果他还严格遵循犹太教规,那就可以认出来。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迫害犹太人的时候,查的是三样。第一,割包皮;第二,不吃猪肉;第三,周六是安息日。摩西律法中还有其他严格的规定。这些事例,我在后边的文中会说到。

但是,当今西方社会大多数犹太人,已经不再遵从这些戒律。我读书的时候,犹太人同学同事有过好几位。但我个人没有碰到过一位不吃猪肉的。

至于说,怎么样才算是犹太人?是从种族来算,还是从宗教来算?这可是犹太人自己吵了两千多年,至今还没有结果的问题。巧得很,前天纽约时报上,有一篇文章,讲的就是这个问题。短短两天,已经成为点击数最高的报道。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读( www.nytimes.com/2008/03/02/magazine/02jewishness-t.html?em&ex=1204779600&en=49a7c12948eb384c&ei=5087%0A)

(昨天发贴的时候,程序出错,试了三次。回过头一看,竟然三个相同的贴都在上边,想删也删不掉了。新手上路,请大家见谅。)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4 14:35:30 +0800 CST  
1.3 国王与先知

历史上,在伽南曾经出没过很多民族。按照《圣经》的记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沙漠中行走了四十年,接受了上帝种种的考验,才来到伽南的边缘。此时已经是年届古稀的摩西,看见伽南之后就与世长辞了。接下来,以色列人开始了一个漫长的征服过程,来取得这一块上帝给他们的“应许之地”。这样的入侵在伽南的历史上,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被挤走的民族之中,最为著名的是Pheonicians。他们在古代的中东是闻名的商人,而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他们发明了字母,用来标定声音,记录文字,希腊字母与拉丁字母都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从伽南退出来之后,他们开始在北边的叙利亚建立商业港口,其后更加向位于地中海西部的北非与意大利发展,将中东的古代文明传到了欧洲。

=========图二==============
(插图请看BLOG: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图二:伽南地区示意图。图中所覆盖的地区包括现今的以巴,黎巴嫩,及叙利亚与约旦的一部分。西边的地中海沿岸,南部有Philiyia,为讲希腊语的Philistines所占领,是现今的加沙地带。沿海北部的Pheonicia住着历史上著名的Pheonicians。他们发明了字母注音文字,是中东地区闻名的商人。Pheonicia在现今的黎巴嫩境内,其中Tyre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通商港口。Pheonicians以此为基地,向地中海地区扩展,最后在北非建立了Carthage,后来与古罗马发生过三次战争。此时的以色列部落,已经分为北边的以色列与南边的犹太。约旦河东岸的地带为现今的约旦,图中Edom,Moab,Ammon,都是讲阿拉伯语的游牧部落。他们与Philistines,Pheonicians一样,都曾与以色列部落为争夺伽南而发生过冲突。

============================

发动进攻的犹太人基本上是以游牧为生。与之相比,伽南人在经济上较为领先,在农业上已有相当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冲突之中,伽南人在装备上略占优势。在政治组织上,双方都可以说是处在酋长部落时期。只是伽南人的组织极为松散,不同的村庄之间不但有部落的差异,甚至都不属于同一个民族,原本就常常处于相互争战状态。与之相比,从沙漠里出来的以色列人,至少在征服伽南的目的上是一致的。也因而得以各个击破,逐渐占领整个伽南。

占领之后,以色列部落之间的联盟也开始变得松散起来,而伽南的边缘却又出现了新的入侵者。这其中,既有从沙漠里冒出来,同样操着Semite语言的游牧民族。也有从地中海上飘过来,活跃在伽南沿海讲着希腊语的民族Phillistines。当时的希腊正处于政治动乱之中,Phillistines在伽南找到了一块避难场所。以后的历史上希腊人也因为他们而将伽南称为巴勒斯坦(Palestine),一直缘用至今。以色列人松散的部落酋长制度,不足以应付这些入侵者,吃了很多败仗。而这些失败所造成的危机感,促成他们政治上的一大进步,从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出一统的以色列王国。

开国的君主David,是一位带领以色列人抗击入侵者的军事首领。照《圣经》里的描述,他不但智勇过人,还长得威武英俊,很有几分领袖魅力。抗击外敌的军事胜利自然为他赢得族人的爱戴,也成为他称王的政治基础。在此之上,宗教也为他建立王朝提供了根据:David王朝的建立体现的是上帝对以色列人的眷顾,而民族的兴旺从此也与王朝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David选择了一个难以攻破的城堡,耶路撒冷,作为他的首府。随后,崇拜耶和华的圣物也都移到了耶路撒冷,使之不但成为政治中心,也成为宗教中心。

继承David的Solomon不但精明过人,而且雄心勃勃。外敌的退却带来了和平的环境,让Solomon得以集中精力大兴土木,建筑宫廷,保垒与道路。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建立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圣殿,是专门为崇拜上帝耶和华而修建的。然而,这些宏伟的工程却也种下了祸国殃民的种子。此时的以色列毕竟还只是一个不算富裕的农业社会,大兴土木的背后要靠苛捐杂税,甚至巧取豪夺来支撑。而宫廷的荣华富贵花天酒地,更是与一般平民百姓的困苦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Solomon统治了四十年,在他的晚年,王宫的财政已经是入不敷出。到他的继任者,则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由此引发的政治动乱,将以色列一分为二。大的部分在北方,依然称为“以色列”。在其后的两百多年里,不断地发生军阀混战,篡权夺位,前后产生了十九位国王,其中有八位死于非命,而改朝换代则多达九次。小的部分在南部,称为“犹太”,依然以耶路撒冷为首都,依然是David家族的后代保持王位。但是两相比较,犹太国太小,大部分时间只是以色列的附属而已。

这其中的历史细节记载在《圣经》里,读来有几分象我们所说的帝王将相的故事,有太多的同室操戈、骨肉相残、血泪交加。要说拍电视剧,可以作为上好的材料。但是对其后历史的发展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对历史产生影响的,是《圣经》里称之为“先知”的人物。


==========图三===========
(插图请看BLOG: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图三:David称王时,接受涂油礼。这幅画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Raphael(拉斐尔)的作品。画中的David并不是一副威严的武士模样,而是屈卑受礼。David手中拿着的应该是放羊棍,他原本是个牧羊娃。画家所表达的,是世间的权力在上帝面前的卑微。这样的画面自然出自画家自己的想像。但是放羊娃出身的David,把自己的王位与宗教绑在一起,在政治上是相当精明的。

=======================

《圣经》中描绘的上帝,是一位与历史交织在一起、不断影响历史发展的神。上帝象一位威严的小学老师,给孩子们定下了纪律规则,严格要求他们循规蹈矩。只是孩子们(以色列人)却常常违备老师的教导。历史的发展之中,既有上帝的安排与教导,也有以色列人的努力与失败。在出埃及时期,上帝往往是亲身显灵,帮助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人的围追堵截。到了以色列立国之后,上帝不再亲身显灵,也不再直接插手种种的政治争斗。但却通过他的使者,也就是“先知”,将他的意愿与训导带给以色列人。这样的“先知”,并不是通常所说的问卜算卦解梦之类的江湖术士。他可能是一位祭司,也可能是一位工匠,甚至也可以是一位地位卑微的牧羊人。只要上帝选定他为使者,他就成了“先知”,他的预言会得到验证,他的声音是上帝的信息。

以色列立国之后,从沙漠上带来的“一神论”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伽南被征服之后留下了不少本地人,他们与新来的以色列人,在文化上相互揉合,开始了一个同化的过程。伽南人原本在经济与文化上就比以色列人略为领先,在他们的影响之下,“一神论”在以色列人之中逐渐褪色。而受其它宗教影响最深的,恰恰是政治权力的最高机构,王室本身。古代的外交常常是以联姻的形式进行,类似于我们历史上的昭君入塞、文成公主进藏。这些王后妃子来到以色列之后,也将她们的崇拜方式带入王宫,甚至影响到王子王孙的信仰。据说Solomon后宫里,总共有60位王后,80位妃子。其中很多来自异族,带来她们自己信仰的神灵,把王宫变成了神灵最为丰富多彩的地方。这样发展下来,以至后来在耶路撒冷为耶和华修建的圣殿里,供奉的竟然是其它的神灵。

看在“一神论”忠实信仰者的眼里,这一切都是大逆不道。前边说到过,出埃及时摩西依上帝指引立下的“十诫”之中第一条就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上帝耶和华怎么可以容忍以色列人这样崇拜其他的神灵?按照现代评论者的说法,以色列人所信奉的上帝,本是一位爱吃醋的神,容不得其他神灵的存在。于是宗教的融合与同化,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神论”信仰者的强烈反弹与极度不满。

在《圣经》里,这些不满溢于言表。支持“一神论”的国王,自然是好的,只是为数极少。容忍其他宗教的国王,则必定是坏的,在《圣经》里都会受到极为负面的描述。自然,上帝本尊也是极为愤怒,并时常通过“先知”们将其不满转达给世人。这一点,与出埃及时已经有所不同。那时候,上帝常常直接向摩西显灵。以色列人半信半疑的时候,上帝还会直接用法力,制造奇迹,帮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信服。如果是由天使来转达上帝的意愿的时候,这些天使也都不是常人,而是半人半兽,头顶着光环,身上带着翅膀,一望即知是神而不是人。到了以色列立国之后,上帝至少不再向国王显灵,此时的国王信的是什么已经很难说了。转达上帝意愿的,也不再是天使,而只是某时某刻某一位普通人。可以说,《圣经》对立国之后的记述,虽然带着“一神论”者的偏见,却少了神话的虚幻,多了历史的真实。

只是,一个普通人,猛然站在大家面前,宣称自己是上帝的使者,是先知,很难得到大家的信服。况且先知们所说的,通常都是良药苦口。被他们批判的包括王公的骄奢淫逸,富豪的贪得无厌,权势的巧取豪夺,祭司的欺世盗名,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他们的预言更是让人听了不顺耳,说什么以色列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崇拜了其它的(假)神灵,终将遭受上帝的重罚,会有灭顶之灾,会亡国。这么严厉的谴责,赢来的往往不是掌声,而是世人的不解与嘲笑,甚至是当局的镇压与迫害。他们的警世箴言,既不为当局,也不为一般民众所接受。不过不管他们得到什么待遇,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先知们应该算是那种在坚定的“一神论”信仰与强烈的使命感驱使下,忧国忧民,不畏权势,无惧众怒,敢想敢言的仁人义士。

先知的预言,自然是对的,否则就不成其为先知了。公元前八世纪,以色列的北面出现了一个强大的亚述帝国,逐一征服了周围的一系列小国。到公元前721年,与亚述为敌的以色列也在内忧外患之中走入了灭亡。留下惶惶不可终日的犹太国,再苟延了一百多年。

理解历史,总是有不同的角度。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历史观,多半是道德的角度,明主对昏君,忠良对奸臣。二十世纪中叶,阶级斗争成为最流行的角度。而近年来时兴的是文化,文明。西方史学研究中,则多半是阶级斗争、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地缘政治等等。其实,以色列在这以后几百年中的历史,从地缘的角度来看最容易理解。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都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地方,足以形成大帝国。小小的巴勒斯坦正处于连结两地的战略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以色列部落进驻巴勒斯坦的五百年中,正赶上两地都出现动乱。等到新的帝国从动乱之中兴起,以色列、犹太国及邻近其他小国,就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大国的战略漩涡之中,命运不再由他们自己来控制。

唇亡齿寒,北边的以色列灭亡后,最感到压力的自然是南边的犹太人。他们对历史的理解,照《圣经》中的表述,是宗教的角度。这一点,在古代也不算独特。不论在古希腊还是古罗马,都有不少人相信神灵的护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圣经》把以色列的灭亡解释成上帝的惩罚,因为他们的堕落,因为他们崇拜了偶像,因为他们敬奉了其他的神,因为他们违背了摩西与上帝订下的契约。这一切,正好印证了先知们的预言。

这以下的一百多年里,犹太国是在风雨飘摇之中度过的。亚述依然在巴勒斯坦的周边,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埃及开战。犹太国一会儿加入埃及的联盟,与亚述对抗。一会儿又迫于亚述的威严,不得不俯首称臣纳贡。外围不断变化的形势,给犹太国在对抗与屈服之间没有留下多少余地。在犹太国内,宗教的矛盾加剧了政治的动荡。危急之中,又不断有先知冒出来,转达上帝的旨意。当然,也终于有不少人开始听信他们的声音了。先知们所最为在意的是清除“一神论”之外所有其它各种信仰。危急之中有的国王相信了他们,于是开始了所谓宗教改革运动,毁偶像,清圣殿,砸烂异教的祭坛。只是这些举措却不能抵挡亚述的进攻。另一位新国王的登基可以带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别的宗教又冒了出来,而先知们则是关的关,杀的杀。这样的反反复复,对改善犹太国的处境并没有多少帮助。但是“一神论”的信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之间的联系,却成为犹太国所必须焦虑面对的政治问题。

随着公元前六世纪的到来,西亚又开始发生一轮巨大的变化。两河地区出现了一个新帝国,新巴比伦。它不但取代了称霸一时的亚述,还一路挥师西进,击败了埃及。而原以为随着亚述的灭亡可以挣脱伽锁的犹太国,也在公元前605-586年之间屡次遭受巴比伦的入侵。最后不但耶路萨冷被攻破,连神圣不可侵犯的耶和华圣殿都被捣毁。而犹太的王室及上层人物,更沦为囚徒,被送往巴比伦流放。犹太国也终于未能逃脱亡国的命运。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5 15:44:46 +0800 CST  
chweyl> 问个问题:您信基督教吗?呵呵,方便答就答,不方便就当俺没问。

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一下,变成如何放置主语宾语:

A。上帝创造了人。
B。人创造了上帝。

你选哪个?

我个人的倾向是B。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6 12:16:55 +0800 CST  
whnb911> 请教:犹太教教士的婚姻.基督教的神父.牧师.修士有什么不同,及其婚姻.

犹太教原有的是祭司(priests),主持耶路撒冷的圣殿。他们的职位是世袭的,按照摩西出埃及时的规定,只有摩西的哥哥Aaron的子孙才能当priests。但是圣殿被罗马军捣毁后,priests就基本上没有发挥的舞台。既然是世袭的,他们当然是可以成家立业,也通常是当时犹太社会的贵族阶层。

你所说的教士,在犹太教里可能指的是Rabbi。罗马捣毁圣殿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其后如何管理犹太信众,于是扶持了那些训练Rabbi的学校。严格来说,Rabbi其实是"老师"的意思。他们也是可以成家的。举个例子吧,马克思的祖父、外祖父都是Rabbi,只是到了马克思的父辈才改信基督教。

基督教的情形复杂一些。早期教会是犹太教里的一个小教派,对婚姻没有禁止。但是后来出现了修士,是那种比较虔诚的狂热信徒,他们提倡戒欲,认为性是一种罪恶,要把自己完全献给上帝,禁婚是从他们开始的。

之后他们成为天主教会组织的中坚,天主教会才开始要求神职人员禁婚。也就是说,天主教的神父是不可以结婚的。但是这一规定在现实中无法完全实行,特别是中世纪的时候,不少神父在自己管辖的教区内,偷养老婆孩子。这也是宗教改革时,改革者对罗马教会的一大指控。天主教的神职禁婚一直维持到现在。前些年在美国爆发好几桩神父性侵犯少儿的案例,当时还有人讨论说是与禁婚有关。

东正教(希腊、中东及俄罗斯地区的基督教)没有禁婚这一说。他们的神父应该是可以结婚的。至少在高尔基的小说中,神父是有家有口的。

欧洲宗教改革后,新教的各种教派之中大多没有禁婚。新教的神职在国内多半是称为牧师。英国的国教Anglican Church在仪式、组织上都与天主教相似,但是没有禁婚。(在香港,他们称着“圣公会”,不知道在国内是怎么翻的。)当然他们还有一条不同,就是英王是教会的首领,而不是罗马教皇。英国中世纪的村庄里,贵族大公之下,就是牧师家最有地位。简。奥斯汀的小说中,有不少对牧师及其家人的描述。不过,她比较势利眼,故事中的绅士淑女通常是贵族,牧师家里的人则是多半是贵族家的跟屁虫。

引发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原本也是教士。与罗马决裂之后,他与一位修女结婚,还生了好几个孩子。当时天主教反改革的人士攻击他,说进了修道院的修士修女都是兄弟姐妹,结婚就像是与自己亲妹妹通婚,是乱伦。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7 17:31:45 +0800 CST  
可以用HTML TAG插图?我这里试一下
<img original="http://img2.tianya.cn/photo/2008/3/3/7004203_15580184.gif">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9 14:36:47 +0800 CST  
不行喔。哪位高手知道,请教一下。

这里再试最后一把。

<img original="http://img2.tianya.cn/photo/2008/3/3/7004203_15580184.gif" alt="" onload="javascript: img_auto_size(this,500,true);" align="middle" border="0"><br>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09 14:47:21 +0800 CST  
hcola > 楼主对于尤太历史的描述有一点不准确,犹太人的第一个王是扫罗,而不是大卫,大卫是继扫罗之后的第二个王。

-------------

你说得对,第一个称王的是Saul。但是他没有建立自己的王朝,而且王位还被David抢走。

所以,在我的文中,并没有说David是第一个王。而是说,"开国的君主David,。。。"。犹太人在巴比伦流放后,谈到复国,所指的都是David王朝。甚至到了古罗马时期,当犹太人期待救世主降临的时候,还认为这个救世主应该出自David的直系嫡孙。基督教的新约之中,也把耶稣说成是David的直系,作为他是救世主的一项证据。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10 13:20:35 +0800 CST  
xihecun > 看了楼主的文章,感觉楼主也是雾里看花,一知半解。

-------------------------------

把这些读书笔记写在这里,不外乎是两个目的。一是希望与大家分享,另一个则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一知半解的地方一定是有的,还望不吝赐教。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10 13:28:10 +0800 CST  
chweyl > 说真的,想到前生是猴子有点不舒服,说是神的肋骨也有点难受。你说该怎么选?你的个人倾向是什么?

-------------------------------

是不好选。记得小时候,上图画课,画一个人都觉得难。单单那个脑袋,就怎么都画不圆。最后用园规帮忙,画出来了,很圆,却也还是不像。要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那简直是不可想像。

但是,要想像一个神却不是很难,三头六臂,呼风唤雨,法力无边。再多加一点努力,就可以成为故事,写下来。

所以,我选B,因为“人创造了神”更容易理解一些。当然,这只是一位(图画课学不好的)笨人的选择。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10 13:39:41 +0800 CST  
1.4 流亡与犹太教的兴起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提起犹太人流放总会让人想起纳粹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集中营,毒气室,大屠杀等等。巴比伦所主持的流放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在两河地区兴起的巴比伦人,讲的也是Semite语言,对犹太人并没有种族仇恨。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这只是平定一方的一种政治措施:将某一个地方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及其家人强行移走,剩下的民众群龙无首,就不会再起来进行有组织的反抗。这样的政策,并不是巴比伦的首创。在此一百多年前,公元前721年以色列灭亡的时候,亚述采取的是同样的政策。以色列的上层社会也被流放,估计总数有上万人。其后,亚述又迁来其他外族人来统治留下的以色列人。从人数上来说,留下的自然要远多于被流放的。他们与外族统治者互相融合同化,后来在历史上被称为Samaritan,因为亡国之前以色列的首府所在地名为Samaria。这个至今仍然有少数生存在中东地区的民族,虽然在血统上是以色列部落的后裔,在宗教上也信奉耶和化与“一神论”,但是却与犹太人在以后的历史上相互敌视,格格不入。随摩西逃出埃及的以色列部落共总分成十二支。以色列与犹太国一分为二的时候,十支留在以色列,只有两支留在南部的犹太国。按《圣经》里一位先知的预言,到上帝的天国来临于尘世之中的那一天,这十二支部落最终又会团聚在一起。只是犹太教与后来的基督教,都不将在他们眼前的Samaritans当着以色列部落的后裔,却把期望放在那一小部分被亚述流放,以后在历史记载上失去了踪迹的以色列人,把他们变成了传说中“失踪的十个部落”。围绕着这些失踪者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有的说他们去了北欧,有的说他们去了非洲,有的说他们在巴基斯坦,有的说他们其实就是北美的印地安人。更有人说他们成了现今的日本人,甚至说居住在中国川藏边境的羌人是他们的后代。其实历史学界对他们的行踪倒是有基本一致的看法,亚述的流放政策相当成功,不但平定了以色列,流放的以色列人散落外乡,也逐渐被当地居民所同化,忘却了自己的身份。

一百多年之后,犹太人同样遭受了被流放的命运。可是这一百多年间,围绕着“一神论”产生了种种的改革与反动,焦虑与思考。先知们的号召与祈求,虽然不足以挽救犹太国的命运,却唤起了犹太人独特的民族与宗教认同。其程度之深刻,已经不可以因流放而洗脱。

犹太国的首都耶路萨冷是一个防守坚固的城堡。巴比伦军为了将其攻破,曾经围城一年多时间。到城堡弃守的时候,已经是弹尽粮绝,尸骨成堆。为了平定犹太,占领军不但捣平了圣殿,也摧毁了城墙。然后将王公贵族,宗教首领,被俘将士,甚至能工巧匠,拖家带口强行押往巴比伦。此时犹太国的总人口并不多,估计在十几二十万之间。连年的战乱之中,已经有一部分人逃往埃及避难。大多数人,却只能守着被战火肆虐的土地,渡着艰难的生计。被押往巴比伦的,只是人口中最为富有也最有文化的一小部分。但是他们却对其后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被流放的地点,是在巴比伦王国的心脏地带,地处现在的伊拉克南部。对于现代的我们,想起伊拉克总会想到烧焦的战车与漫天的风沙。但是两千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所以犹太贵族虽然是被流放,却是从一个贫穷的巴勒斯坦,被押往一个富庶的巴比伦。当地的统治者与一般民众,对这些犹太人并没有特别的迫害或歧视,而是由他们自生自灭。巴比伦更为发达的经济与财富,不但让犹太人叹为观止,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少发展的机会。大部分流放的犹太人受到巴比伦文化的吸引,开始融入当地社会,而逐渐淡化了自己的犹太认同。但是这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人却始终无法忘怀亡国的悲痛,拒绝为巴比伦所同化,而且坚持为有朝一日重返巴勒斯坦而做准备。

这其后的几十年时间,摩西的“一神论”在流放的犹太人之中发生了重要的发展与演变,逐渐成为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犹太教”。耶路撒冷的圣殿已经被摧毁,流亡之中不可能再有以前那些庄严隆重的宗教仪式。因而犹太人对宗教的思考着重于理念与教义。相应地,《圣经》作为以色列部落的历史及“一神论”教义的阐述,开始经历系统的编辑与制定。《圣经》旧约的前五部,从“创世纪”到“申命记”是流放之前就已经有了的,在历史上又称为《摩西五经》。其中,“申命记”的来源最为戏剧性。那是在犹太国灭亡前,内忧外患激励之下的一次宗教改革运动中,当人们清除供奉在耶路撒冷圣殿里的外来神灵的时候,偶然找到的。书中记载着以色列部落快要进入伽南前,摩西回顾出埃及的艰苦历程,重述上帝所颁布的“十诫”,并详细制定了以色列部落所必须遵守的道德与法规。现代历史学家大多认为,“申命记”其实是先知们根据他们对“一神论”的理解与当时的社会条件,自己写成的。只是为其更有权威性,而假借摩西之名。更将其放在圣殿里,变成一个既偶然又重要的发现。流放中的犹太人又进一步将征服伽南之后的历史,及一些著名先知们的预言整理成文,加入《圣经》,把历史,宗教,道德,与法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以后指导犹太人精神与日常生活的圣典。

没有了富丽唐煌的圣殿,却产生了一间间小小的犹太教堂。流放的犹太人,定期在这里相聚,维持着旧亲故邻之间的联系。宗教仪式自然是要简单了许多,却多了集体的参与。大家一同做礼拜,做斋戒。一同祈祷,忏悔。一同习读《圣经》,听长老讲道。这样的聚会方式,以后将为基督教、伊斯兰教所借鉴,传遍世界各地。

这一期间的犹太教,也开始强调一些犹太人所特有的风俗习惯。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给男孩子割包皮,不吃猪肉,及每周固有一天的安息日(周六)。在中世纪的欧洲,迫害犹太人的一种方法,就是强迫他们吃猪肉。割包皮与不吃猪肉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的解说,现在已经无从查考。有人从历史的角度,认为不论是割包皮还是禁食猪肉,在古代的埃及与阿拉伯都相当流行。例如源自阿拉伯沙漠的伊斯兰教,也确实同样有着禁食猪肉的规定。也有人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来理解。割包皮有助身体的清洁,减少感染,特别是在卫生条件不大好的古代沙漠地区。而猪则因为其习性肮脏,是不洁的动物,吃下去之后有可能导致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说吃猪肉会导致疾病是没有根据的。但是割包皮对健康有益,却曾经有不少人相信,特别是在讲英语的西方国家。二十世纪上半叶,割包皮曾经是美国医院里几乎每一个男孩都经历一回的常规手术。只是近年来,医学界又有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不是很有必要。还有人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认为这两种习俗都有一定的社会功用,因而在相应的宗教之中强化成为一种教规。割包皮可以降低性爱的快感,让男子免于声色之中的沉溺,甚至据称可以减少手淫。而禁吃猪肉是由于养猪耗水量大,而且猪有可能污染水源。养猪在沙漠周边是一种难以维持的奢侈,因而吃猪肉逐渐变成宗教禁忌。对于流落他乡的犹太人来说,维持这些习俗的确有另一层重要的社会功用。保持住这些与众不同的特殊习俗,也就保持了他们特殊的身份认同,不至于被他人所同化。每周一天的安息日,让他们得以定期相聚,不但强化身份认同,也促进相互之间的联系。

巴比伦的富庶与强大也给犹太人带出了其它的疑问,为什么不信上帝的巴比伦人可以享有富强与繁华,而相信上帝的犹太人却要蒙受亡国与贫穷?难道是上帝遗弃了他们?犹太人之所以会遭受亡国与流放的命运,自然是因为他们罪孽过于深重,而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的道理虽然可以解释他们的苦难,反应的却是一种负面的惩处。而且这样的惩罚要到何时才算终了?父辈所犯下的罪过,难道要子子孙孙一直承担下去吗?从这些疑问之中,发展出来的是对自身民族命运的新解释:上帝从来就没有遗弃犹太人。恰恰相反,犹太人才是上帝所偏爱的“选民”。他们被选出来经历苦难的磨炼,他们的牺牲将为所有人带来上帝的拯救。这样的答案,有几分“打是亲骂是爱”的味道,将上帝的惩罚化为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这样的答案,也为犹太人的不幸遭遇提供了一个正面的解释,虽然听来不免有几分阿Q。但是,这样的答案所蕴藏的精神力量却让犹太人得以历经两千多年的磨难,依然保持着他们的信仰与认同。通常我们所说的求神拜佛,多半是为了消灾还愿,其中一定会遇到一个灵与不灵的问题。灵的话香火信众会旺一些,不灵的话还可以去拜别的神。犹太人崇拜上帝,自然也希望得到上帝的眷顾。但是,他们所崇拜的神只有一个,因而即使得到灾难的时候,也当作是一种恩赐。他们自认为是上帝的仆人,尘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他们的使命是在苦难之中得到净化,是给其他的民族当榜样,用犹太人的牺牲,换取他人最终也认识到耶和华才是唯一的神。这样的态度,使得在今后的历史上,苦难与不幸常常成为犹太信仰的强心剂。

上帝耶和华,在犹太人流放之前,通常被当作是以色列部落所特有的神。流放过程中,与巴比伦的对比与碰撞,让犹太人得以从更宽一些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当他们把自己看着上帝所偏爱的“选民”的时候,虽然依旧是出自一个有几分狭隘的角度,将自身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之上,却在理念上把上帝推广成为全人类的上帝。这样的推广,为历史留下了一记伏笔,使得对耶和华的崇拜得以超越民族的界限。只是完成这一推广的,不是犹太人,而是以后的基督徒与穆斯林。

==========================
(插图请看BLOG: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图四:A. Joyard的 “巴比伦囚禁” (1841年),收藏在纽约大都市艺术博物馆。这幅画里,景致及人物的衣着描画得特别细腻。
==========================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11 13:41:52 +0800 CST  
刚刚发了第四节。在BLOG上放布的时候,系统说文中有敏感字眼,要管理员看后才能正式公布。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11 13:55:03 +0800 CST  
xihecun, 争论的时候,偶尔嗓门高一点,没事的。很高兴有信教的朋友参加讨论,可以多提供一个不同于我的文章,但却相当宝贵的角度。

你问:东正教神职人员,你观察他们,会发现他们的衣服有两种颜色,一种黑色,一种白色,请问有什么区别?

我还真没注意过这一点。于是,只好去google上,查找"Russian Orthodox Church vestment"。原来他们的服装颜色有挺多讲究的。LINK : http://aggreen.net/vestment/liturgical_colors.html

据那上边说,黑色是修道院的修士穿的,他们应该是不结婚的。白色则是结婚的神职人员穿的。对不对?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11 14:04:10 +0800 CST  
5156023> New York Times上的文章还真是长,不比Wall Street Journal,不过这个故事的确是很吸引人的.LZ啊,我也是冲着你说most clicked才读的,呵呵. 感觉当代的犹太人实在不易,要守这么多诫命和律法,还有超正统,正统,改良,世俗话的分别.也许是他们有自认为神选民的荣耀,才会有这样的坚持.

===========================

你真不错,把它给读完了。我只读了一半就放弃了。有空给
大家讲讲其中的内容。

犹太教里戒律确实多,在后文中会有所叙述。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12 15:01:01 +0800 CST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现在一边写,一边
还要重新查阅以前读过的书藉。

争取一周更新一次吧。下次更新在周二。

至于说犹太教、基督教还有伊斯兰教之
间的纠葛,会尽力从历史的角度做一个
交待。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16 22:40:34 +0800 CST  
1.5 回归耶路撒冷

巴比伦的强大果然被证明是过眼烟云,因为在它的东面,现今伊朗的境内,出现了一个更为强大的波斯帝国。公元前539年,波斯开始进攻巴比伦。不久之后,不但巴比伦被攻破,地中海东岸,包括巴勒斯坦,以及更靠西南的埃及,也都落入波斯的统治。对流放中的犹太人来说,这一次帝国的更替,就象是他们的祈祷终于得到了回应。按照《圣经》里的记载,波斯国王Cyrus下诏:“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太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愿耶和华他的神与他同在。”于是共有“四万二千三百六十名”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外加上仆人,牲畜,浩浩荡荡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圣殿。

这样的描述,并不为现今的大多数历史学家所接受,因为没有理由相信波斯国王会将自己的帝业归功于耶和华。波斯的崛起在古代中东的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早在公元前约三千年前后,源自阿拉伯沙漠讲Semite语言的民族开始征服定居的农业社会,两河地区一直是由他们主导与统治。亚述与巴比伦统治者,也都操着Semite语言。波斯在公元前六世纪击败巴比伦之后,使得非Semite人(包括后来的希腊与罗马)得以在政治上统治西亚。这一状况又持续了一千年,要到公元七世纪前后,穆罕穆德率领阿拉伯穆斯林从沙漠中崛起,西亚才又回复到Semite人的统治。波斯新征服的地中海东岸地区,也是讲Semite语言的地区,而波斯所采取的统治政策与亚述及巴比伦正好相反。亚述与巴比伦将当地的上层社会流放,如同对当地社会实施政治上的“斩首”。波斯却将这些被流放者找来,请他们回到故地当波斯的代理人,来统治这一地区。对于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波斯采取极为宽容的态度,给予相当的自由,甚至帮助他们修复被荒废捣毁的祭坛或者圣殿。所以《圣经》所述波斯王Cyrus对犹太人的优待,倒是有几分象现代社会中的所谓“民族政策”,并不是出于对犹太人或其宗教的特殊厚爱。而在其后的历史上,巴勒斯坦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犹太人却也一直维持着对波斯的忠诚。

从宗教上来说,波斯人信的是多神教。多修一个神殿,多奉一个神明,就多得一方照应,算是一件善举。但是看在信奉“一神论”的犹太人眼里,却是另一番滋味。就好象波斯王成了上帝耶和华的代理人,他们对上帝的忠诚终于得到了回报。上帝不但没有放弃他们,还给了他们一次回归的机会。从巴比伦回到巴勒斯坦的,只是当地犹太人中的少数。毕竟从流放到回归,期间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三代人的时间。绝大部分在巴比伦的犹太人都是在当地出生长大的,家业都在当地,从来就没有去过贫穷的巴勒斯坦。但是他们所带回巴勒斯坦的,却是在流放期间历经锤炼的犹太教义。作为波斯的代理人,他们掌握了当地的政治权力。而这种权力与犹太教义的结合,产生了“政教合一”的统治,给了犹太教一次实践的机会,并从根本上改造了犹太社会。

此时的巴勒斯坦,最重要的城堡是依然北边的Samaria,也就是过去在北边的以色列王朝的首府,后来则成为亚述及巴比伦军的驻扎地,而再后来则换成了波斯军。Samaria周围依然有很多以色列人的后裔。虽然当地上层社会是随亚述及巴比伦大军而来的征服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外来统治者与当地以色列后裔相互融化,竟然也逐渐成为耶和华的信徒,信奉着《摩西五经》。回归的犹太人计划重建圣殿的时候,他们派代表来耶路撒冷,希望能一起参加,却遭到了拒绝,因为犹太人认为他们有了太多异族的血统。(有的现代评论者说,其实从巴比伦回归的犹太人异族的血统也不少。)由此也种下了二者之间在以后历史上的种种怨恨。这些以色列后裔后来就变成了前边所提到的Samaritans,“Samaria”的地名成了他们的身份认同。在其后的希腊统治时期,他们曾经自己修建过另一个供奉耶和华的圣殿,更是加剧了与犹太人的对立。按照犹太教义,不但上帝只有一个,崇拜上帝的圣殿也只能有一个。所以再后来犹太人发动反对希腊的起义成功之后,Samaritans的圣殿被他们强行摧毁。而二者之间的仇视一直到公元纪年后成文的《圣经新约》之中,也就是耶稣的生平时代,还有不少记载。

耶路撒冷却在巴比伦入侵时被完全摧毁了,变成了一个几乎是完全开放的村庄,住着躲过了战争与流放的幸存者。也因此,其周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政治真空,正好为回归的犹太人所填补。他们所做的第一步,是要重建圣殿。从统治范围上来说,他们只有耶路撒冷周围的一小块地域,甚至比不上过去那个小小的犹太国。可以用来修建圣殿的资源自然也是远比不上Solomon第一次建圣殿的时期。于此同时,波斯还在对外发动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与希腊诸岛联盟之间的战争,其统治下的各地自然要为此缴税纳贡。波斯帝国在当时已有相当的规模,东起印度,西至地中海东岸和埃及。这其中印度的行省最为富裕,对国库的贡献最大。相形之下,巴勒斯坦的位置算不上重要。据当时的希腊历史学家Herodotus的估算,整个巴勒斯坦所上缴的税额,其中包括了犹太人、Samaritans、Phoenicians、塞浦路斯(地处靠近地中海东岸的一个小岛)及周围其他部落的贡献,不过只占了帝国总财政收入的约百分之二而已。Herodotus在他的历史著作中,对中东区域的民族风俗都有相当详细的介绍,但是却完全没有提到过犹太人。由此也可以看出,犹太人在当时只是地处偏僻、不大为人所知的一个小民族。巴勒斯坦的经济水平,原本就较为落后,一般民众在年成较好的时候也就只能维持温饱而已。波斯的税收成为很大的经济负担,也使得圣殿的重建极为不顺利,前后拖延了二十年时间才建成。

圣殿建筑在山顶上,原本是被捣毁的Solomon圣殿的遗址。它的形状为一个长约150米、宽约44米的长方形,外边有坚固的围墙保护,里边则有祭坛及为准备祭礼而设置的办公室、储物间及厨房。建成之后,它不但是耶路撒冷的最高建筑,也是犹太人宗教与精神生活的核心。与别的宗教所不同,犹太教只有一个圣殿。只有在这个圣殿里,才可以举行祭典,由专职的祭司,奉献收成的果实,供上牺牲的羔羊,祈求上帝的恩眷。古代社会中,牺牲供奉原本是生活之中重要的一部分。通常部落村庄迁移到哪里,祭台神庙也就跟着建在哪里。久而久之,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繁衍,信奉同一个神的民族也会逐渐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崇拜方式。在这一点上,犹太教却是很有几分“中央集权”的味道。流落在埃及、巴比伦的犹太人,不可以自建神庙,而必须在礼拜的时候,面对耶路撒冷的方向。至于说教义的解释,律法的规定,同样都必须由耶路撒冷的祭司们来决定。因为这个原因,尽管犹太人由于战乱与动荡散落各地,在宗教上却相当的一致。同样因为这个原因,犹太人才会为建筑圣殿的事,与Samaritans闹得势如水火。

圣殿建成后,主持圣殿管理与祭典的祭司也自然而然的成为犹太人的政治与精神领袖。犹太祭司制度的形成可以一直追溯到出埃及时期,摩西任命他的哥哥Aaron负责对上帝的祭典,并规定只有Aaron的子孙后代才能担当祭司,因而祭司是世袭的。他们的首领是大祭司,总理圣殿的相关事物,包括保管圣物,主持牺牲,祈获神谕,占卜析梦等等。祭司自然是属于高级神职人员,与之相应的还有低级神职人员,必须来自犹太人中的Levi部落,在圣殿内担当乐师、门卫、工匠、清洁等等一般性工作。在犹太人所讲的希伯来语当中,“祭司”被称为“Cohen”,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姓氏,也有人拼作“Cowen”,或“Kahn”。这样的姓氏,因为其中的宗教含义,而一直受犹太人的敬重。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信徒在犹太教堂中轮流诵经的时候,姓“Cohen”的人还享有优先权。“Cohen”也与我们中国的曲阜“孔”姓相似,成为一个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姓氏。前几年,还有人专门为犹太人中姓“Cohen”的男子做过DNA检测,发现他们之中的80%拥有相似的父系基因,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一位共同的父辈先祖。

以色列与犹太国亡国之前,“祭司”与国王一样,常常成为先知们批判谴责的对象:祭典仪式虽然做得隆重而精致,服务的对象却往往是王公与权贵,图有形式,没有宗教精神。而且面对异教的影响与渗透,祭司们常常屈从于政治权力,牺牲了对“一神论”的坚持。因而在《圣经》里,捍卫“一神论”的英雄是先知们,而不是祭司们。

到了波斯统治时期,军事及税收由波斯总督负责,而民事与宗教则是由犹太人自理。犹太教的首领,祭司也就成为自治的权力中心。波斯王朝对犹太人的信任不是没有底线的,圣殿可以重建,但是David王朝的复辟是不允许的。而大祭司的任命,要得到波斯的恩准,因而在政治利益上祭司往往站在波斯一边,而不是David王朝后裔的一边。

圣殿重建之后,《圣经》里没有再记载先知的出现,“先知时代”也随之结束。有的历史学家因而将从摩西出埃及到巴比伦流放的这一段称为犹太教的“革命”时期。因为此时,“一神论”还没有确立主导地位。为“一神论”摇旗呐喊的是往往来自社会底层的先知们,而站在他们对立面的是必须屈从于政治与社会现实的王公贵族与祭司。到巴比伦流放之后,从“一神论”所发展而来的犹太教,完全主导了犹太人的社会与生活,形成了神权政治。犹太教“革命”成功之后,也就不再需要先知们的出现。祭司的主导地位一直延续到罗马统治时期,直到公元73年圣殿再一次被罗马兵团捣毁,祭司才失去了他们发挥的舞台,影响逐渐减弱。

=============================

插图请参见historynotebook.blog.tianya.cn

图五:艺术家想像之中的第二圣殿,建于犹太人从巴比伦回归耶路撒冷之后。后来也经历了扩建。在耶稣的时代,圣殿还存在,是犹太教的中心。公元73年,犹太人反抗罗马的起义失败之后,圣殿被罗马人摧毁。


楼主 修木读史  发布于 2008-03-18 15:38:03 +0800 CST  

楼主:修木读史

字数:49019

发表时间:2008-03-02 10: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0:02 +0800 CST

评论数:28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