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图一千多年来都包含“北越南”

从公元前214年秦朝设置象郡,到公元939年吴权自立为王这一千多年里,越南北部(大概是今天越南的一半领土)都是中国的版图。
公元前214年秦朝设置了象郡(版图包括今天的越南的东北部)。
秦末汉初赵佗建立了南越国,版图扩张到今天越南的中部和北部。
从公元前112年西汉灭南越国到唐末这段期间,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原政府的领土。(三国时,东晋,南朝时,由于没有统一,所以南方政权也算是正统。)
其实我一直认为,越南北部是中国领土。只是后来的朝廷没能收回。

我对越南历史知道不多,所以想抛砖引玉。


象郡
象郡是秦朝的郡级行政区,辖今广西西部、越南中北部,初设于公元前214年,是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置的三郡之一(另两郡是桂林郡和南海郡)。
中文名称
象郡
行政区类别

下辖地区
今广西西部、越南北部和中部
设立朝代
秦代
争议
象郡是秦朝的郡级行政区,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之一,初设于公元前214年,是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置的三郡之一(还有两郡是桂林郡和南海郡)。
另外,象郡于秦末为南越国所辖无可争议,不过南越国被汉朝消灭后,汉武帝是否继续在原处复设郡县,则也所争议。不过,可确定的是,象郡的设置,对于岭南的开发是不可忽略的关键。
汉曰南郡,即象郡。这种说法,见于《汉书·地理志》。班固于日南郡下自注说:“故秦象郡,元鼎六年开,更名。”班固根据《秦地图》、《舆地图》十分可靠的志书而说。班固之后至唐代数百年间,各正史和志书,都因袭班说,指汉的日南郡即秦的象郡,在今越南境内。(摘自黄现璠撰《回忆中国历史学会及越裳、象郡位置的讨论》,载《顾颉刚先生学行录》,中华书局2006年7月初版)
史记记载
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
2、《史记·南越列传》载: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交趾郡
交趾郡(越南语:Giao Chỉ quận),一作交阯郡,中国西汉至唐朝的郡的名称,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之后交趾从中国独立,但中国、日本仍以“交趾”、“交阯”称该地的诸政权。北宋皇帝亦封统治越南北部的丁朝(Nhà Đinh)、李朝(Nhà Lý)皇帝为“交趾郡王”(Giao Chỉ Quận Vương )。
中文名称
交趾郡
外文名称
Giao Chỉ quận
地理位置
越南北部红河流域
性质
中国西汉至唐朝的郡的名称
沿革
公元前112年,西汉灭南越国(越南语:Nam Việt Quốc ,下同),于南越国故地设置了十个郡,其中的交趾郡下辖羸娄县(Luy Lâu)、安定县(An Định)、苟屚县(Cẩu Lậu)、麊泠县(Mê Linh)、曲昜县(Khúc Dương)、北带县(Bắc Đái)、稽徐县(Kê Từ)、西于县(Tây Vu)、龙编县(Long Biên)、朱觏县(Chu Diên)等十县,治羸娄。属交趾刺史部。东汉治龙编。
东汉末期至东吴初期,交州太守士燮(越南语:Sĩ Nhiếp)形成独立的割据政权,士燮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所辖郡内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到时,士燮率领众兄弟奉承节度,归降孙氏,迁为卫将军,封龙编侯。
南朝时,行政区划改变,至隋朝灭南朝陈后,重新设置交趾郡,下辖九县,郡治设于交阯县(Giao Chỉ huyện)。
唐代时,废交趾郡,其故地归属于交州(Giao Châu)总管府,交阯县则为交州州治。
宋俱废,故治在越南东京(今河内)。
名称由来
交趾见礼王制,颛顼纪作址,杜佑曰,南方夷人,其足大趾开广,并足而立,其趾则交,故名,按唐尧南抚交趾,则指五岭以南一带之地而言,汉置交趾郡,始专指今越南北部。
历史事件
东汉光武帝建武16年(西元40年)2月,素来臣服于中国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发生叛乱。交趾女子征侧(Trung Trac)因其夫为交趾郡太守苏定所杀,愤而起兵反抗,其妹征贰(Trung Nhi)也号召回应。
姐妹两人所带的叛军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的支持,因此击败汉朝驻军,攻陷岭南65座城池。征侧自立为王,号称“征王”。征侧自立为王后,东汉光武帝便下令南方各郡制造舟、车,修筑道路,储备军粮,准备日后进兵平反叛乱。
建武18年4月,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当时马援已五十多岁。他统领汉军八千,合交趾兵共两万军队,以及两千艘车船,采水陆并进方式,南攻交趾。马援大军沿水路而进,深入交趾腹地,依山开道千余里,直捣二征巢穴,二征落荒而逃,后来还是被马援军擒获。建武19年5月,二征被斩首,叛乱弭平。
马援军战胜之后,并没有马上凯旋回来,而是率军往交趾南方前进,直至把二征的党羽悉数翦除为止。马援凯旋回归之前,还在当地立铜柱表功,以为汉界之极,共有四处:一在钦州之西为东界;一在凭祥州南界;一在林邑北为海界;一在林邑南为山界。于铜柱上刻:“铜柱折,交趾灭”。
马援在建武20年(西元44年)9月胜利而归,所到之处,协助百姓疏浚渠道、治理城廓,还把农耕技术教授给当地百姓,促进岭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一时佳话,马援在当地的声望达到顶峰,受到很多百姓的热爱与推崇。马援返回东汉之后,光武帝为表彰他的战绩,封他为新息侯。

静海节度使
静海节度使,又称静海军节度使,简称静海军,唐朝时设置,管理交州等十二州(今越南北部)。五代十国后唐长兴元年、南汉大有三年(公元930年)农历九月,为南汉所灭。931年杨廷艺率军击败南汉后,自称静海军节度使。939年静海节度使吴权废除南汉政权的节度使职务,自称为王,越南历史称为前吴王,建都古螺(安阳王时期瓯雒国的古都)。越南结束了一千余年的北属时期,自此走向独立。
中文名
静海节度使
又称
静海军节度使
简称
静海军
设立时间
唐朝
管理范围
共十二州
历史沿革
建置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在越南设置了交州总管府,永徽二年( 624)年改称安南都督府,679年又改为安南都护府。从此交州便正式被称作安南(早在三国时代,东吴的孙权就任命吕岱为安南将军)。
安南都护府地址在现在的河内,由交州刺史充任都护。
至德二年(757年)改名为镇南都护府。永泰二年(766年)又改为安南都护府。辖境约北面包括进云南省红河、文山两自治州,南抵今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有广西那坡、靖西、龙州、宁音、防城等县市边境。
咸通元年(861年)府治被南诏国攻陷,未几收复。四年(863年)再陷,寄治海门镇(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县北)。咸通七年(867年)收复恢复旧治;设置静海军节度使,以节度使兼领都护。从此,交趾正式成为典型的唐末藩镇之一,并走向了同内地藩镇同样的割据道路。

割据

交趾成为静海军节度使辖区后,作为藩镇的重地域性特点和这些世家大族的兴起,造成了交趾的割据倾向越来越明显,最终脱离中央政权。
曲承裕出身于唐代安南鸿州(属今海阳省宁江县)的世家大族。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岁在庚子,割据一方。唐末藩镇割据,政局混乱,出生安南鸿州的豪强曲承裕,趁着静海节度使独孤损被流放到海南岛的机会,自称了静海节度使,着手治理安南,唐朝被迫承认既成事实。
在公元906年静海节度使独孤损被贬职,流放到海南岛。只能“任命”曲承裕为静海节度使。越南史书上称曲承裕令越南摆脱了枷锁,因而是“民族独立的奠基人之一”。而曲承裕则凭着他“寛和爱人”的性格及地方豪族身份,受到当地人支持,自称静海节度使、同平章事,唐朝政府认可了他的官职。
唐朝灭亡后,是分裂战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安南节度使曲氏集团也割据当地,不过又一度被立都广州的南汉国控制。不久,安南节度使吴权指挥当地军队在白藤江上打败了南汉国军队。取得这个“白藤江大捷”后,938年,吴权废除了中原王朝任命的节度使职务,自称为王。
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曲裕卒,农历七月丙申,以其子静海军行营司马权知留后曲颢继位安南都护,充节度使。传三世,至930年(后唐长兴元年、南汉大有三年)农历九月,为南汉刘龑所灭。
931年,曲氏部将杨廷艺率军击败南汉后,自称静海军节度使,领州事。但他深恐南汉再次派大军来攻,为了本身的政权不受威胁,只好臣服南汉,服从南汉的诏谕。南汉大有十年(937年)农历三月,杨廷艺被牙将矫公羡所杀。矫公羡行凶的原因,则是“恶廷艺所为,起所部攻杀廷艺,而代为节度”。矫公羡遂向南汉臣服,但938年被杨廷艺另一员牙将吴权所杀,南汉派军来犯,吴权亦将之击退。
939年春,吴权废除北方封建王朝(时为南汉)的节度使职务,自称为王,越南历史称为前吴王,建都古螺(安阳王时期瓯雒国的古都)。越南结束了一千余年的北属时期,开始了自主封建国家的时代。
北宋开宝二年(968年),吴朝被丁部领建立的“大瞿越国”(故也称丁朝)取代。丁部领是杨廷艺牙将丁公著的儿子,对北方只称大胜王,在内部却已经称起了皇帝,叫“大胜明皇帝”,建国号“大瞿越”,这等于宣告了越南的正式独立。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公蕴夺权,自称留后,遣使进贡,被宋真宗封为交阯郡王,此为李朝之始。中越之间从此确立起长达1000多年的藩属关系,一直持续到1885年清朝和法国签订《中法简明条约》,大清王朝终于失去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真正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疆域范围
静海军节度使辖区的范围,《新唐书·地理志》所载:交州交趾郡、陆州玉山郡、峰州承化郡、爱州九真郡、驩州日南郡、长州文阳郡、福禄州唐林郡、汤州汤泉郡、芝州忻城郡、武峨州武峨郡、演州龙池郡、武安州武曲郡,一共十二州。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8 23:18:00 +0800 CST  
交州叛军首领李贲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他自称越帝(越南史书称其为李南帝),国号万春,定都龙编。

看到李贲如此不识时务,梁武帝不免大为震怒,他立即命令新任交州刺史杨瞟督帅大军讨伐李贲,陈霸先则被任命为交州司马,担任杨瞟的副手。

接到圣旨的时候,陈霸先已经到了大庾岭(又称南岭,位于赣粤边界)。他立刻返回广州,与杨瞟会合。

随后陈霸先自告奋勇担任先锋,率军向交州进发。

李贲闻讯后不敢怠慢,在与梁朝接壤的交州北部重兵布防,严阵以待。

没想到陈霸先不走寻常路,他居然坐船从海路穿越北部湾,在交州的东部沿海登陆,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李贲的后方。

李贲对此全无防备。

以陈霸先用兵的大才,就算李贲严密防备,估计也不是对手,何况根本没有防备呢?

因此陈霸先的进攻非常顺利,比一帆风顺还要一帆风顺,比势如破竹还要势如破竹。

李贲不仅一败涂地,而且一败再败,最后他率残兵逃到了典彻湖,用木栅和战船堵塞湖口,以阻挡梁军的攻势。

梁军久攻不下,局面逐渐陷入僵持。

眼看粮草将尽,杨瞟和众将都萌生了撤军的想法。

但陈霸先却力排众议:绝不能撤!在这时撤兵,就如同水将沸而撤去火、病将愈而撤去药,定然前功尽弃!如今敌军屡战屡败,士气尽失,只要我们咬咬牙再坚持一下,敌军就必然无法再支持下去!

正所谓“自助者天助”,当天夜里,天降暴雨,水位暴涨,李贲阻塞在湖口的木栅和战船多被大水冲毁,陈霸先抓住战机,一马当先率军攻入李贲的营寨。

李贲几乎全军覆没,他狼狈逃到山洞中躲藏,后被当地獠人斩首,献给梁军,随即传首京师。

这一战让陈霸先在交州一带名声大震,只要听到他的大名,就连小儿也不敢夜啼。

后人(也就是小子我)有诗赞曰:

陈霸先霸气侧漏,如旋风横扫交州。兵锋至所向无敌,李南帝变罹难帝。
本文摘自《风云六世纪——南北朝末期的牛人们(两部已出版)》
http://bbs.tianya.cn/m/post-no05-214191-120.shtml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8 23:31:42 +0800 CST  
[青史评论]中国和越南的千年恩怨
1楼
红旗近卫军 楼主
2006-05-30 09:40

http://bbs.tianya.cn/m/post-no05-39491-1.shtml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9 00:06:07 +0800 CST  
部分越南人认为赵佗建的南越国是“赵朝”
越南历朝的官方史学都将赵佗纳入王统,称为赵朝的开国君主(Nha Trieu)。赵氏政权曾成功抵抗汉朝南下大军的战绩,亦被许多越南人甚至越南历史学家当作历史上越南曾与中国分庭抗礼的标志。
另一批历史学家则认为,赵佗当年率秦军南下,和辑百越的功绩,其本质是中国对越南故土(百越之地)的入侵。
他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许与越南一些世代流传的民间传说有关。
在这些传说中,越南的神话人物“骆龙君”乃是百越之祖,而且早在赵佗割据前,骆龙君的后代就曾建立名为“文郎国”的国家,其国君为“雄王(hung vuong)”(今天越南的各大城市里都有以“雄王”命名的街道), 其疆域之辽阔更令人叹为观止。例如《越南摭怪》就写道,文郎国“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至狐狲精国(即占城,今天越南中部)。”
这样的传说,不少越南的历史学家也认为是不经之谈,但在民间却非常有生命力。在这样的历史叙述里,无论将赵佗视为外来入侵者还是越南的开国君主,都能得出越南在历史上曾与中国分庭抗礼这一“事实”。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9 06:58:55 +0800 CST  
越南对西沙主权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借助了“越南乃百越之祖”这一观点大做文章。
例如南越政权覆灭前,曾于1975年出版《黄沙和长沙特考》一书,为其对黄沙群岛(即我国西沙群岛)的主权要求寻找支持。书中对历史问题着墨颇多,其中《东海中的黄沙、长沙两群岛》就声称“到了西汉初年,东越、闽越、南越三个越人国家在南海西岸成立”,在赵佗领导的反抗下,“闽-广的海域上看不到有汉朝的兵船来往”,相反,是“百越人
已经有了海洋生活,并把文化传播到东海(注:即我国南海)沿岸的各群岛上”。
显然,这样的论述漏洞百出,但其要害处在于:彻底割裂百越族与中国的有机联系,然后将百越族偷换为“越南人”,从而将越南在南海的活动提早至两千年前。哪怕当年百越人活动的疆域绝大部分都位于中国历朝历代的管辖范围内,在部分越南人眼里,这一事实也只能证明汉人对百越族的侵略,而不能证明中国历史上对南海的开发和控制。
众所周知,越南的疆域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只限于今天的越南北部,今天的越南中部和
南部历史上曾分属占城和柬埔寨等国(胡志明市的旧称Saigon,就不是越南语,而是高棉语)。其中越南与占城更是历史上水火不容的寇仇,直到16世纪越南终于吞并占城。
有趣的是,在《黄山和长沙特考》中,作者为了将占人的海洋活动(历史上占人擅长航海、渔业,直至今天亦如是)作为越南人的海洋活动,不惜夸耀占城当年国力的强盛(却不提占城强大的其中一个证明,正是占人曾不止一次攻陷、劫掠越南都城),其真正目的是为了说明西沙群岛“原是占人的渔业区,而当占国的领土并入越国的版图的时候,越人就成了它的理所当然的继承者”。
只是该文作者似乎忘了,如果遵循其批评中国的逻辑(百越族在南海的活动与中国无关,哪怕百越之地已成为中国版图一部分超过两千年)那么占城人的海洋活动又怎可能被十六世纪才吞并占城的越南侵略者继承?倘若越南人与百越之间模棱两可的关系,可被用来证明越南人对南海诸岛的权利,那么占城人的海洋遗产是不是应该由散居在亚洲各地的占族人继承才对?
近日越南境内因南海争端引发的,针对中资(含台资)企业及其员工的冲击和伤害,激起了所有中国人的愤怒。然而愤怒的同时,笔者反对借助诸如“越南猴子”或“猴国”等廉价的种族主义咒骂宣泄愤怒(试问这样的咒骂与香港极右本土派称呼内地游客为“蝗虫”有何区别?须知就在不久以前,“猴子”曾是欧美殖民者加在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有色人种头上的侮辱)。
南海问题是一场几代人的持久战。更紧迫的任务,或许是鼓励任何关心中越争端与东亚地区和平的国人,花一些时间,了解、监察和分析越南政治及越南民间的舆论动向,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国人越多,我国才越有可能在这场持久战中占取优势。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9 07:07:26 +0800 CST  
前两段摘自《猴子为什么觉得南海是它们的 赵佗也成它们的开国君主了》

http://lt.cjdby.net/thread-1851108-1-1.html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9 07:10:18 +0800 CST  
史记,越南人的祖先是炎帝后裔,炎帝百子分封在洞庭湖畔,繁衍出百越民族,越南是百越的一支。
越南早期有“文郎国”“欧雒国”两国,实际和部落差不多。
秦朝时领土发展到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此时越南属“象郡”。
西汉南越王时期已经控制越南北部大部领土。汉朝时越南归“交州刺史部”管辖,具体辖“交趾郡”“日南郡”“九真郡”三个郡县。
东汉,三国孙吴时期,占城国不停骚扰北进。中国在越南的南界不停北撤,相对于西汉时期大约后退了三分之一。这个时期,越南归属“交州牧”管辖。
三国到唐代,中国在越南的领土没有明显变迁。
唐朝初期在越南设立“安南都护府”。
唐末设立“静海军节度使”。
唐亡不久,节度侍吴权称王,从比越南独立。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9 11:54:15 +0800 CST  
手机新浪网 http://cul.sina.cn/?sa=t674d81079v2595&from=wap
网站导航
历史专栏
两千年来中国与越南
新浪文化
50

浏览原图
越南人的生活
传统中国是东亚大陆文化的宗邦,四邻诸国,皆受影响,越南亦然。
今天的越南在历史上是被分成三个地区的,一是最南的湄公河三角洲,一是中越(差不多今天的顺化到芽庄一带),最后是顺化以北以红河三角洲为中心的北越。中国五代之前,北越由中国政权直接管辖,宋元明清时,北越王国在大多数时间里对中原的政权一直是藩属国的身份。
秦朝的征服

浏览原图
南越建国初期疆域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地区。当时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一带,部落极多,各自为政,没事互殴,从未统一,史称“百越”。
北胡、南越从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患,始皇帝灭了六国,定了匈奴,修了长城,北方问题搞定了,开始考虑对“百越”动武。经过六、七年的大战小战,终于横扫百越夷人,把越南境内的雒越人也收拾了,将秦帝国版图扩大至此。随后派了50万秦军和随军民夫进入五岭以南的山越部落区,顺利地控制当地并建立了郡县政权,并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所以说秦是第一个征服北越的中国政权。
后来秦朝将灭亡时,统治南海等三郡的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于约公元前203年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汉代的武功
在南越武王立国的第二年,刘邦的汉家店也开了起来。
公元前196年,刘邦颁布诏书,封赵佗为“南越王”,并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国,让他劝说赵佗归属汉朝。
赵佗接受了刘邦赐给的南越王印章,对汉朝称臣,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外臣”。就这样,刘邦通过和平方式使南越国归顺汉朝,避免了南越国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此后一段时间,南越国和汉朝一直互派使者,并在边境开放市场贸易,“两国”也就和平相处了一段蜜月期。这段蜜月期的期限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期限一百年。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攻破南越国,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之后,终于被汉朝消灭了。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国后,将南越国领地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实施直接统治。
此后,越南北部地区在长 达1000多年时间内,都成为中原王朝管辖的州、郡、县行政区,汉代称为交趾,在越南史上也被称为“千年郡县时期”。

浏览原图
越南史书上称汉朝的时期为“千年郡县时期”
这里絮叨一句闲话,在三国的吴国、南北朝和隋朝统治交趾期间,越族人一再发生暴动,唐朝重新平定当地并改名“安南”,公元679年设安南都护府于河内,“安南”即由此而来。
越南的“独立”
唐末藩镇割据,政局混乱,出生安南鸿州的豪强曲承裕,趁着静海节度使独孤损被流放到海南岛的机会,自称了静海节度使,着手治理安南,唐朝被迫承认既成事实,在公元906年只能“任命”他为静海节度使。越南史书上称曲承裕令越南摆脱了枷锁,因而是“民族独立的奠基人之一”。
唐朝灭亡后,是分裂战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安南节度使曲氏集团也割据当地,不过又一度被立都广州的南汉国控制。不久,安南节度使吴权指挥当地军队在白藤江上打败了南汉国军队。取得这个“白藤江大捷”后,938年,吴权废除了中原王朝任命的节度使职务,自称为王。
北宋开宝二年(968年),吴朝被丁部领建立的“大瞿越国”(故也称丁朝)取代。丁部领是杨廷艺牙将丁公著的儿子,对北方只称大胜王,在内部却已经称起了皇帝,叫“大胜明皇帝”,建国号“大瞿越”,这等于宣告了越南的正式独立。

浏览原图
宋朝时的地图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公蕴夺权,自称留后,遣使进贡,被宋真宗封为交阯郡王,此为李朝之始。中越之间从此确立起长达1000多年的藩属关系,一直持续到1885年清朝和法国签订《中法简明条约》,大清王朝终于失去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真正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元明清时期的中越关系
元朝的蒙古铁骑是一支几乎征服了全部亚欧大陆的草原铁骑大军,令欧洲人也闻风丧胆。但是,当他们来到亚洲大陆南端的一个小国家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这个国家就是越南。
蒙古(元)曾对越南发动了三次征服,分别在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打来打去,最后因忽必烈的突然去世而终止。史太Long哥想,要是忽必烈再活几年,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说不定真将越南征服了。
明朝时期,黎季楚篡权,建立大虞国。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兵灭掉了黎氏,驻军安南;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帝改安南为交趾,并设置了布政使,对越南实行了直接统治,使之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于是自汉唐之后,安南又一次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但好景不长,趁着永乐帝尸骨未寒明宣宗登基不久,1428年,黎氏将明军赶出安南,建立大越国(黎朝)。从此,中国再没有直接管辖过安南地区了。
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法国传教士帮助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定都顺化(今河内)。1803年,清朝嘉庆皇帝诏改安南为“越南”,命广西按察使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向清朝称臣。越南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责编:马磊)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9 13:08:50 +0800 CST  
手机新浪网 http://cul.sina.cn/?sa=t674d81079v2595&from=wap
网站导航
历史专栏
两千年来中国与越南
新浪文化
50

浏览原图
越南人的生活
传统中国是东亚大陆文化的宗邦,四邻诸国,皆受影响,越南亦然。
今天的越南在历史上是被分成三个地区的,一是最南的湄公河三角洲,一是中越(差不多今天的顺化到芽庄一带),最后是顺化以北以红河三角洲为中心的北越。中国五代之前,北越由中国政权直接管辖,宋元明清时,北越王国在大多数时间里对中原的政权一直是藩属国的身份。
秦朝的征服

浏览原图
南越建国初期疆域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地区。当时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一带,部落极多,各自为政,没事互殴,从未统一,史称“百越”。
北胡、南越从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患,始皇帝灭了六国,定了匈奴,修了长城,北方问题搞定了,开始考虑对“百越”动武。经过六、七年的大战小战,终于横扫百越夷人,把越南境内的雒越人也收拾了,将秦帝国版图扩大至此。随后派了50万秦军和随军民夫进入五岭以南的山越部落区,顺利地控制当地并建立了郡县政权,并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所以说秦是第一个征服北越的中国政权。
后来秦朝将灭亡时,统治南海等三郡的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于约公元前203年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汉代的武功
在南越武王立国的第二年,刘邦的汉家店也开了起来。
公元前196年,刘邦颁布诏书,封赵佗为“南越王”,并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国,让他劝说赵佗归属汉朝。
赵佗接受了刘邦赐给的南越王印章,对汉朝称臣,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外臣”。就这样,刘邦通过和平方式使南越国归顺汉朝,避免了南越国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此后一段时间,南越国和汉朝一直互派使者,并在边境开放市场贸易,“两国”也就和平相处了一段蜜月期。这段蜜月期的期限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期限一百年。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攻破南越国,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之后,终于被汉朝消灭了。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国后,将南越国领地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实施直接统治。
此后,越南北部地区在长 达1000多年时间内,都成为中原王朝管辖的州、郡、县行政区,汉代称为交趾,在越南史上也被称为“千年郡县时期”。

浏览原图
越南史书上称汉朝的时期为“千年郡县时期”
这里絮叨一句闲话,在三国的吴国、南北朝和隋朝统治交趾期间,越族人一再发生暴动,唐朝重新平定当地并改名“安南”,公元679年设安南都护府于河内,“安南”即由此而来。
越南的“独立”
唐末藩镇割据,政局混乱,出生安南鸿州的豪强曲承裕,趁着静海节度使独孤损被流放到海南岛的机会,自称了静海节度使,着手治理安南,唐朝被迫承认既成事实,在公元906年只能“任命”他为静海节度使。越南史书上称曲承裕令越南摆脱了枷锁,因而是“民族独立的奠基人之一”。
唐朝灭亡后,是分裂战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安南节度使曲氏集团也割据当地,不过又一度被立都广州的南汉国控制。不久,安南节度使吴权指挥当地军队在白藤江上打败了南汉国军队。取得这个“白藤江大捷”后,938年,吴权废除了中原王朝任命的节度使职务,自称为王。
北宋开宝二年(968年),吴朝被丁部领建立的“大瞿越国”(故也称丁朝)取代。丁部领是杨廷艺牙将丁公著的儿子,对北方只称大胜王,在内部却已经称起了皇帝,叫“大胜明皇帝”,建国号“大瞿越”,这等于宣告了越南的正式独立。

浏览原图
宋朝时的地图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公蕴夺权,自称留后,遣使进贡,被宋真宗封为交阯郡王,此为李朝之始。中越之间从此确立起长达1000多年的藩属关系,一直持续到1885年清朝和法国签订《中法简明条约》,大清王朝终于失去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真正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元明清时期的中越关系
元朝的蒙古铁骑是一支几乎征服了全部亚欧大陆的草原铁骑大军,令欧洲人也闻风丧胆。但是,当他们来到亚洲大陆南端的一个小国家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这个国家就是越南。
蒙古(元)曾对越南发动了三次征服,分别在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打来打去,最后因忽必烈的突然去世而终止。史太Long哥想,要是忽必烈再活几年,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说不定真将越南征服了。
明朝时期,黎季楚篡权,建立大虞国。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兵灭掉了黎氏,驻军安南;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帝改安南为交趾,并设置了布政使,对越南实行了直接统治,使之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于是自汉唐之后,安南又一次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但好景不长,趁着永乐帝尸骨未寒明宣宗登基不久,1428年,黎氏将明军赶出安南,建立大越国(黎朝)。从此,中国再没有直接管辖过安南地区了。
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法国传教士帮助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定都顺化(今河内)。1803年,清朝嘉庆皇帝诏改安南为“越南”,命广西按察使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向清朝称臣。越南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责编:马磊)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9 13:11:28 +0800 CST  
越南已故近代的历史学者陈重金(Tran Trong Kim 1882-1953年)在他的名著《越南通史》]里感叹地说:
不管大人小孩,谁去上学都只学中国历史,而不学本国史。诗赋文章也要取典于中国,对本国之事则是只字不提。
到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处于原始资本积累的需要四处扩张侵略,法国击败清军,逼迫清政府放弃越南的属国统治,完全占领统治越南,此后达200多年之久,法国人尽力去除中国文化,将中国化的越南语与法语结合创造了现在的越南语。。。
楼主 龙鹏东北  发布于 2015-12-09 13:20:46 +0800 CST  

楼主:龙鹏东北

字数:10910

发表时间:2015-12-09 07:1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09:36:05 +0800 CST

评论数:6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