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揭开脸谱看封神------解读《封神演义》

前言

任何一个民族的起源,都有一段传奇的神话故事。我们汉族的起源,那是有很多段神话故事组成。像我们这样一个靠文化统治东亚几千年的民族,关于神话故事的著作可谓是浩如烟海,不可胜数。然而,问题来了,如果在大街上随机找人采访一下,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书有哪些?我想统计结果中,被人提到最多的一定是《封神演义》和《西游记》。
为什么在那么多的神话著作当中,大多数人只能想到《封神演义》或《西游记》呢?那是因为在明朝以前的神话故事,多数以文言文的形式书写,所以受众面自然要小。比如东方朔仿照《山海经》写的《神异经》、《十洲记》。再比如干宝写的《搜神记》、祖冲之写的《述异记》等等。明朝以后这类小说多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现,比起《铁树记》、《东度记》、《归莲梦》这样的小格局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就堪称是最系统的史诗级神话大作,所以《封神演义》在我国神话小说里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作者有这么几位:陆长庚、陆西星、王世贞、许仲琳。
陆长庚是元朝道士,跟《封神演义》成书时间明显不符,而且《封神演义》中有大量剽窃甚至直接抄袭《西游记》的内容,所以这本书的成书时间不可能早于《西游记》,陆长庚可以排除掉。
王世贞是明朝官员,他的文学著作传世很多。关于王世贞写《封神演义》的故事中,说他是一夜完成的。这就明显太扯了,别说一夜了,就算一天一夜,能抄一遍的有多少人?所以王世贞也可以排除。顺便说一句,我上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说聂耳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没钱买课本,开学的时候他就用烟盒自己订成了一本书,然后借同学的课本去抄。下午放学的时候聂耳拿着自己抄完的书给妈妈看,说抄书的各种好处。老师还曾拿这篇课文说事,让我们没事就抄写课文。我从小就不明白,上哪找那么多烟盒去?烟盒怎么裁剪成书?找烟盒订成书需要多长时间?两本课本的内容聂耳是怎么在一天的时间内抄写完成的?如果有人知道,请帮我解惑。
接着说这《封神演义》,许仲琳的名字赫然刊印在现存最早版本《封神演义》之上,此书藏于日本内阁文库,其卷二上写着“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而本书的序言中,一个叫李云翔的人写道:“余友舒冲甫自楚中重资购有钟伯敬先生批阅《封神》一册,尚未竟其业,乃托余终其事。余不愧续貂,删其荒谬,去其鄙俚,而于每回之后,或正词,或反说,或以嘲谑之语以写其忠贞侠烈之品,奸邪顽顿之态,于世道人心不无唤醒耳。”
由此可见,此书的原作者是许仲琳,书被钟伯敬收藏,然后被舒冲甫重金购买,交给李云翔整理排版,删掉前后矛盾之处,去掉负能量内容,有明线有暗线,写的就是坏人的百态,提醒读者看清楚那些奸邪虚伪之人。也就是说,这本神话故事,写的其实就是人。
至于陆西星,说他写了《封神演义》至今没有任何的证据。提出这个观点的张政烺先生,所有的论据都难以服众。比如张先生的证据之一,清代《传奇汇考》卷七“《顺天时》传奇解题”云:《封神传》传系元时道长陆长庚所作,未知的否?
这里边,《传奇汇考》说的是不确定作者是不是元朝的陆长庚。张先生首先说这句话错了,“元时”是“明时”的误写,陆长庚就是陆西星。总不能说这句话我们要忽略掉“未知的否?”,硬理解成《封神演义》就是明朝的陆西星写的吧,没道理啊。
所以,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我们只能根据唯一的孤证认定为许仲琳。
说完《封神演义》的作者,咱就得聊聊这本书写了什么。这个问题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不同的答案。
我们可以说这是历史小说,作者在开篇甚至直接抄了一段《史记》的内容。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神话小说,讲的是各种神仙的故事。我们可以说这是讽刺小说,揭露的就是社会的阴暗面,和人心的阴暗面。当然它还是演义小说,写的就是政治、军事那点事。总之呢这部成书于明朝晚期的小说,吸纳了各种小说类型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呈现的是大场面大制作的神话史诗。
从内容上讲,无论是商周大战还是众仙斗法,其实归根结底讲的还是 “封神”两个字。在原著中,当神是个苦差事。那些个有修为的人,宁愿去给人间帝王当臣子,都不愿意给玉帝当神仙。为啥呢?在原著中,几乎所有的修仙之人都崇尚自由,上了天庭就意味着不自由。从辈分上讲,鸿钧老祖的辈分最高。他的弟子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这个三个不归玉帝管,个人有个人的山头。这三位大仙的弟子,也不归玉帝管,法力高强的也是各有各的山头。再往下的四代弟子,修炼到一定程度也是肉身成圣,有自己的山头。这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还有自由修炼的那些,更是各有各的山头。
但是中国的统治阶级,自古都是不允许人民自由的。哪怕是神仙,也别想自由。所以姜子牙的封神之旅,其实就是天庭重新制定神仙新秩序的过程。所有的精彩内容,人生的百态,都在这个封神过程里。闲话就撤这么多,来点正经的。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4 17:53:00 +0800 CST  
第一章、纣王的逆袭
一、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帝王的逆袭是我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故事桥段。在这种观念下,别管历史上是怎么回事,文学作品中总能把皇帝刻画成傀儡逆袭记。比如康熙,好像鳌拜、吴三桂都欺负他一样,这哥俩既然这么想造反,康熙八岁那年他俩为啥不反?但是康熙就这样成了逆袭的典型,鳌拜和吴三桂俩乱臣贼子也给定了性。往上数,唐太宗也成了逆袭的典型。也不知道他哥哥和弟弟怎么都那么坏,就跟他过不去。这要是那样,玄武门死的怎么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老皇上李渊为什么会退位?再往上数别管汉武帝还是秦始皇,都有逆袭的传奇故事存在。反正只要是有名望的帝王,仿佛都在年轻的时候伴随着瓜分皇权的恶势力,老百姓还是比较习惯一人独裁。
咱这回说的是《封神演义》,书里的纣王其实也是个典型的逆袭帝王。只不过比起上面那几位,纣王逆袭成功后没干啥好事,所以他的逆袭故事并不深入人心。在原著中,开篇套了一大段《史记》的内容来介绍历史背景,从商朝始祖契一直写到倒数第二代大王帝乙,我们的故事就从帝乙正式开始。
帝乙在位,有三个儿子,按照长幼分别是微子启、微子衍、殷受。按说太子爷应该选微子启,微子启这个人物大多数情况下是凑数用的,但是从他参与的事件看来,这是个有正事的人,完全符合当太子的一切素质。而且我国古代帝王选太子除了嫡长子继承制之外,更看重的是继承人是否稳重。别管怎么说,正常的话轮也轮不到殷受。帝乙一直没有立太子,日子就这么过着。一般帝王不立太子,那都是有苦衷的。但凡为这事有苦衷的,最恨的就是大臣劝帝王立太子。当然了,一般懂事的大臣也不会劝皇上立太子,都得说皇上万寿无疆,立太子不着急。敢劝皇上立太子的,那都是很有实力的大臣,这样的大臣真不怎么怕皇上。也有没实力的跟着瞎起哄,这样的多数都被整死了。
其实帝乙不是不想立太子,他是在权衡立谁。就在帝乙彷徨的时候,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联合上奏,要求帝乙立太子。记住这三个名字,这仨人将来能揭示一些问题。劝帝乙立太子的这三位,就是有实力的。
帝乙是个软弱的帝王,面对气势汹汹满嘴大道理的三位大臣,他仿佛忽然明白了。大王这活真不是人干的,自己也不用犹豫了,微子启、微子衍都干不过这堆如狼似虎的大臣,必须选个猛的,老三,老殷家的皇权和荣誉,看你了!
那么说帝乙为啥选老三呢?老三殷受猛啊。那是在某一年的某一天,帝乙和群臣在御花园看牡丹。不知道是人为的还是意外形成的,帝乙所在的飞云阁塌了,眼看房梁就要砸到帝乙脑袋上,老三殷受单手拖住了整根房梁,展示出了无穷的力量。这么猛的一个年轻人,性格又很刚烈,应该可以跟这些老臣斗一下吧。后来帝乙驾崩,殷受继位,成为了传说中的纣王。
中国古代这种传奇的政治制度导致了皇帝和大臣谁掌权,完全看性格。刘邦硬,所以萧何软。霍光硬,所以汉昭帝和昌邑王就软。汉宣帝硬,所以霍家全家被斩。到了元朝就更明显,丞相弑君,皇帝杀相,全看谁更硬。你看书里边,帝乙就软,所以商容硬。为了克制商容,帝乙选择了从小都硬的殷受。但是呢,殷受年轻啊,所以得安排辅政大臣。历朝历代先帝即将驾崩,选择辅政大臣的最大原则就是这个大臣要忠心,没野心,让后世君主容易搞定。你看霍光,到了也没篡位。所以帝乙选择的是忠心耿耿能干活,没有篡位野心的闻仲。闻太师人家是要修仙的人,怎么可能篡位呢。这也就是为什么,商容人气那么高,却当不了辅政大臣。
纣王刚登基的时候,据说是国泰民安。这是《封神演义》特别显著的一个写作手法,说了商朝在闻仲、黄飞虎的治理下,国家幸福和谐,威震四方,但是事实上却不是那么回事。
简单介绍一下当时中央的政治格局,商朝名义元首是纣王,精神导师是太师闻仲,政治元首是首相商容,军事总指挥是武成王黄飞虎。往下是皇族七王,分别是亚相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再往下是若干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地方上商朝直辖区是有有八关。按照方位来看,边界上有四关,算是商朝本土的门户。四关分别是北方的是陈塘关,东方的游魂关,南方的三山关,西方的汜水关。中间有四关,分别是潼关、临潼关、穿云关、界牌关。过了边界四关,就是四大自治区,也就是传说中的四大诸侯。分别是北伯侯崇侯虎、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每个大诸侯之下都有二百小诸侯,加一块就是传说中的八百诸侯朝殷商。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八百诸侯臣服的商朝,毫无征兆的出事了。咋了呢?北伯侯属下,北海袁福通率领七十二路诸侯谋反。这反映出了这个帝国的虚弱,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和谐。说好的国泰民安呢?人家纣王还没机会作恶呢,袁福通带着七十二路诸侯就反了。
这袁福通挺厉害,一般人还办不了他。理论上这事该崇侯虎去镇压,但是崇侯虎这哥们干啥都行,就是打仗不行。手下一共两百镇诸侯,结果反了七十二路,看来他搞不定。崇侯虎搞不定,按说应该让黄飞虎去。堂堂振国武成王,家传七辈人专业搞军事,打仗他不去谁去?但是官七代黄飞虎没有去,去打仗的居然是不主管军事的太师闻仲。
也正是闻仲这一走,给了很多人发挥的空间。比如管不了军队,也管不了国政的纣王,是时候小试牛刀了。
其实纣王小日子过得很不如意。你想吧,从工作的角度讲,纣王陛下啥事都不能管。一般都是商容说啥就是啥,黄飞虎跟商容关系还不错,所以纣王没法不是个傀儡。
从家庭的角度讲,纣王仨老婆,最起码有俩是政治婚姻。王后是东伯侯姜桓楚的闺女,纣王敢惹她,她爹就敢造反。黄贵妃是界牌关总兵黄滚的女儿,武成王黄飞虎的妹妹。纣王敢惹她?黄家可不答应,后来也证实了这点。杨贵妃在后宫排名第三,家庭背景不行,外加自身胆小怕事,所以在后宫妃子当中排第三就理所当然。
很明显,纣王不爱她们三个。王后作为纣王原配,纣王和她生了两个儿子。但是这么强势的一个女人,在纣王眼里压根不是女人,所以以后纣王对王后用刑的时候,一点怜悯都没有。黄贵妃仗着娘家人离的近,比王后跋扈多了,甚至敢打老公,纣王能爱她?杨贵妃唯唯诺诺,在宫里小心的讨生活,还处处被别人算计。对于纣王来说,这也不是个女人,太没有个性。
事实上我们发现纣王就爱狐狸精那样的,有主意、有想法、有手段,能帮自己揽权,还有情调,不嫉妒别人,还给老公介绍别的美女,哪个男人要是说不喜欢这样的女人,得多虚伪?
总而言之,纣王是工作生活两不如意。
从亲情的角度讲,纣王跟儿子的关系也不好。那是姜王后的儿子,俩儿子的心向着姥爷家。纣王跟叔叔们关系也不好,这大家大业的,叔叔跟侄子关系要是能好那才见鬼了呢。兄弟们就不提了,俩哥哥还咬着牙根呢,老爷子怎么就把王位传给老三了?
也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孤寂,让纣王的心理逐渐变得极度变态,日后他能成长为一个冷血无情十恶不赦的坏人,跟他一直以来的生活环境是有极大关系的。他不是贪图享乐,他是恣情放纵。他不是好色荒淫,他是真的爱妲己。这就是为什么将来他失去一切之后,选择了举火自焚。他的心早就死了,很早就感到生无可恋。真正荒淫无道贪图享乐的帝王且舍不得死呢,能跑谁不跑?看人家徽、钦二宗在北国遭受那样的奇耻大辱,活的还倍儿来劲。看人家元顺帝,听说徐达、常遇春来了,丢下手里的木匠活骑马就跑,绝对不死。
闻太师的出征,让朝中失去了精神领袖。纣王等了很久,终于轮到他出手了。至于纣王做了些什么,请看下节。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4 17:53:06 +0800 CST  
@野苹2015 2016-03-14 18:03:58
来新楼继续追!
-----------------------------
好快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4 18:25:29 +0800 CST  
@hzbtwolf 2016-03-14 18:31:59
一路追过来!!!
-----------------------------
给你点赞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4 18:57:41 +0800 CST  
@quasimodo3000 2016-03-14 19:42:12
不错不错,赞
-----------------------------
谢谢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4 21:09:42 +0800 CST  
@牙齿老了 2016-03-14 19:57:03
一环,追楼
-----------------------------
欢迎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4 21:10:23 +0800 CST  
@ameke 2016-03-14 22:06:07
紧跟楼主~~~~~~~~~
-----------------------------
别掉队哦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4 22:26:22 +0800 CST  
@cotill 2016-03-14 22:49:28
先顶下楼主,再仔细阅读
-----------------------------
谢谢支持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5 14:57:16 +0800 CST  
二、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中国是个很讲究论资排辈的国度,商朝的政治格局已经固定,所以新人来了之后随大流是没什么好处的。有些心眼活范的,开始新的政治投机。
比如费仲和尤浑,目光敏锐的攀上了纣王的高枝。纣王在夺回权利的过程中,费仲、尤浑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纣王来说,费、尤二人,最起码是忠臣,还是能办事的忠臣。
有那么一天,首相商容要求纣王搞个大型仪式,去祭祀女娲大神。纣王不满于事事都得听商容的,但是目前还不能跟商容翻脸,毕竟费仲、尤浑还没有成长起来。去是肯定要去,但是纣王内心的不爽也是不能掩盖。所以纣王意味深长的问:女娲是谁?我堂堂天子为啥要拜她?
纣王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女娃是谁。纣王这话就是说给商容听的,女娲我都不放在眼里,何况你呢?
商容不管那些,普及完女娲的历史意义,组织仪仗就和纣王声势浩大的去了女娲庙。
其实不光纣王,绝大多数帝王都不喜欢商容这样的大臣。这样的大臣永远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张嘴闭嘴一心为国。屁大点事也得引经据典的争辩出是非曲直,从来都不考虑领导要什么。这种人不贪污不受贿,翻开档案满满的都是功劳。明明让他气的要死,还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跟他翻脸。
比如唐朝的魏征,太宗皇帝曾被魏大人气的发誓要剁了他。但是皇帝剁了他,人望也就完了,所以太宗不仅不能杀他,还得捧着他,最终留下了好名声。不过唐太宗这样做是很痛苦的,玩个破鸟多大点事,看见魏征来了,这个杀兄弟都不眨眼的皇帝居然吓得把鸟揣怀里,最终把鸟闷死了,你说那个时候唐太宗恨不恨魏征?
宋朝的岳飞也是这种大臣,皇上烦他烦的要死。岳飞口口声声迎回二圣,宋高宗心里能好受吗?再难受,高总也得承认岳飞说的对。岳大人不贪污不受贿,不拉帮不集会,人格又十分高贵。这种人简直无懈可击,可惜宋高宗终究不是唐太宗,还是杀了岳飞。
商容就是这种情况,出了名的大好人,说的话句句在理,帝乙拿他没辙,所以忍了。纣王也没辙,但是哥们叛逆啊,所以纣王心不甘情不愿的听商容的话。纣王这次不愉快的祭祀女娲事件,直接搞出了一个巨大的蝴蝶效应,书里边所有故事,都是从这次祭祀引发的。
我们都知道纣王上香的时候在女娲庙題了一首淫诗,其实这个事有很大的偶然性。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人类是不会对一尊塑像心生爱慕的。巧了,纣王进殿的时候正好起了一阵风。这阵风让神像两边的帘子随风飘扬,形成了特技的效果。纣王一看,哇了个塞的,大美女。然后就写下了那首文采飞扬的淫诗。平心而论,这诗的文采不错。但是,这对于女娲大神来说,这是赤裸裸的亵渎。好吧,就算不是女娲大神,哪怕是老百姓,一个男的过去说我要把你带到我家服侍我,你看那女的动手不?
商容一看太恶心了,国家元首在女娲庙写淫诗,劝他赶紧擦掉。你想吧,国王摆那么大排场去祭祀,是为了什么呢?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祭祀给老百姓看的。得让老百姓知道,政府是伟光正的,政府祭祀都是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和平发展的。结果纣王来了这一出,商容觉得脸上很难看。国王跑这儿祈求美女来了,让商宣部第二天的新闻咋写?但是纣王的原则是,我叛逆我骄傲,写了就是不擦掉。
这个事严重了,女娲大神那是能随意亵渎的吗?闹呐。这又不是日本,老百姓也忍不了这种事情的发生啊。自然而然的,女娲大神一定会报复。要不然以后女娲庙就不能看了,得有多少屌丝进去涂鸦求约啊。
那天正好是三月十五日,也就是女娲娘娘的生日。一般美女过生日在家坐等收礼就好了,而女娲大神比较反常。她在3.15过生日那天去拜见火云宫三圣,也就是人间所说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四个神嗨了半天,女娲娘娘回家休息。过生日本身是高兴的事,结果女娲大神回家一看,墙上写着那首淫诗。女娲暴怒,气的马上抄家伙就去殷商王宫,恨不得马上剁了纣王。按说纣王到此驾崩,殷郊继位,闻仲、商容、黄飞虎辅政,姜太后摄政。然后皇太后和黄太妃宫斗,再引发姜桓楚和黄飞虎争斗。商容和闻仲会形成帝党,姜家成为外戚党,黄家形成黄党。另外三大诸侯各怀鬼胎,天下自此大乱,或许能引发别的故事。
但是这样的人间格局不符合玉帝重整神仙秩序的初衷。女娲娘娘飞到王宫,还没下手就被两道红光挡住了去路。一般的神仙是不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女娲大神掐指一算就明白了。
其实玉帝已经有计划了,天下诸侯当中,玉帝力挺西周。所以说纣王自有别人来灭,目前还轮不到女娲动手。正是因为如此,王宫中的殷郊和殷洪头上才有才有两道红光阻挡女娲出招。不过这不代表女娲就不报复,她找来轩辕坟三妖,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狐狸精、琵琶精和雉鸡精。女娲是这么吩咐的:“叁妖听吾密旨!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叁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原文)”
对于三妖来说,这个务非常难完成。得蛊惑纣王失人心,还不能杀生。这就仿佛让一个厨子去做出一道地道的水煮鱼,还不能用辣椒。正常理解,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三妖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得不去领这个任务。领了这个任务之后三妖精也得研究,既然不杀人和弄垮纣王是冲突的,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要顾哪头的事情了。很明显领导对纣王恨之入骨,所以得先顾弄垮纣王这一头。至于不杀人,那么大的领导当然要这么说,所以不必当真。领导还说绿色出行呢,也没见领导挤公交车。在后面的故事中,我们知道狐狸精为了颠覆纣王那是无所不用其极,果然没见女娲大神阻止。三女妖越来越有信心,毫无心理压力的大开杀戒。
其实对于女娲来说,她知道要让纣王灭亡,必先让其疯狂,不把纣王身边能干活的都杀了,西周想取而代之可不容易。也就是说女娲大神心里是有数的,要灭纣王,人肯定是要杀的。正是因为这样,女娲这个级别的大神才会放下身段找妖怪去完成这个任务,妖精这种底层炮灰,必须是随时可以牺牲掉的临时工。自以为揣测准领导意思的轩辕坟三妖,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狐狸精为了完成任务,兢兢业业的作恶,认认真真的毁纣王的江山,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努力了二十八年却为姬发做了嫁衣。
神仙和妖精动着心眼的时候,纣王也在想着心事。这仨媳妇纣王是一个也看不上,满朝文武心里也有数。但是没人敢为纣王分忧,谁敢为这事得罪姜桓楚和黄飞虎啊。纣王想到了一个人,费仲最懂纣王的心思,让他来解决这个问题。费仲这个人,素质怎么样咱先不说。最起码这哥们对纣王是真忠心。就纣王想选个好媳妇这事,其实费仲心里有数。贸然选美,商容肯定第一个不答应。那怎么弄?费仲为了过商容这一关,端的是煞费苦心。费仲一直留心着呢,能满足纣王口味的,必须是商朝第一美女苏妲己。那要是直接点名要选苏妲己为妃,商容这关还是过不了。于是费仲首先建议纣王,下令让四大诸侯每人选一百美女送来。
毫无意外,商容果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以三朝元老的身份硬是逼的纣王收回成命。OK,老商你这也算是出一次头了吧。那么下次纣王不要四百美女,只要一个美女的时候,你还能玩了命的反对吗?果然到了下一次,老商无言以对。
不过在纣王选美这条路上,虽然没有得到商容的反对,却遭到了冀州侯苏护的激烈反对。放着当国丈的机会不要,苏护甚至不惜跟纣王刀兵相见,那苏护到底是为什么激烈反对呢?下节再说。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6 16:31:51 +0800 CST  
@老金7 2016-03-15 00:28:27
追上了,楼主慢慢写,慢工出细活
-----------------------------
说得好,我喜欢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6 18:49:26 +0800 CST  
@lsjfems 2016-03-15 15:21:08
支持楼主,特地过来收藏
-----------------------------
谢谢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6 18:49:48 +0800 CST  
@现个原形 2016-03-15 17:06:47
追来了
-----------------------------
欢迎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6 18:50:13 +0800 CST  
@野苹2015 2016-03-15 20:54:00
楼主还是那么犀利而又宽和,这样的文风我最喜欢!
-----------------------------
难得你喜欢,这也算知己哦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6 18:50:49 +0800 CST  
@逸憨黑刀 2016-03-15 21:34:41
先顶,千万别有错别字,否则会让文章大打折扣!^_^
-----------------------------
我尽量,确实一直存在错别字的问题。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6 18:51:16 +0800 CST  
@拓跋龙九 2016-03-16 00:34:38
好精彩!请继续加油!
-----------------------------
谢谢支持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6 18:51:31 +0800 CST  
@gjn132 2016-03-16 06:03:11
我来了!
-----------------------------
欢迎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6 18:51:57 +0800 CST  
@蓝海阅 2016-03-16 10:46:20
楼主真的不是做文学的?
-----------------------------
不是吃这碗饭的,纯爱好。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6 18:52:33 +0800 CST  
@现个原形 2016-03-17 09:07:24
楼主大大我觉得女娲本就是万妖之祖,又有招妖幡,不是低声下气的吧,完全就是命令口气,而且不容拒绝吧!个人觉得啊
-----------------------------
没说低声下气啊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7 12:45:52 +0800 CST  
@现个原形 2016-03-17 09:10:56
楼主大大我觉得女娲本就是万妖之祖,又有招妖幡,不是低声下气的吧,完全就是命令口气,而且不容拒绝
-----------------------------
我说的是放下身段,女娲这个级别的,找个流氓办事,算不算有失身份?哪怕是个县长,办事也得找公安局长这个级别的,能去找街头流氓吗?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7 12:47:31 +0800 CST  
三、冀州苏护 永不朝商


苏护在《封神演义》中,是个风一样的男子。老苏这人据说数有军功,官拜冀州侯,是北伯侯崇侯虎属下的二百诸侯之一。苏侯爷这人属于特别不安分那种,北海袁福通造反不知道跟他有没有联系,但是苏护为官这么多年,却是早就有了不臣之心,一直在暗地培植自己的势力,勾结地方大员形成党羽,练就了一身桀骜不驯的性格和本钱。
老苏这人还特别的大义凛然,这点跟民国军阀冯玉祥有一拼。别看政治节操有待商榷,跟谁都假仗义,但是他只要一看到政治制高点就玩了命的往上爬。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抗战期间,冯玉祥跟着蒋介石到了重庆。老蒋发给他一套英国瓷器用,冯玉祥怒了,老子一生俭朴,就得用山东粗瓷大碗!当时的山东可是敌占区,为了给冯玉祥从山东把粗瓷大碗弄到重庆,运费多高且不提,还有俩战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冯玉祥这种简朴,跟那些全国各地建别墅,再找个记者数睡衣上有几个布丁的人渣一样,非常的没劲。
据不完全统计,苏护这些年打着忠正耿直的旗号,结交了西伯侯姬昌、曹州侯崇黑虎等封疆大吏,完全不把纣王放在眼里。苏护这个还很会博取声誉,比如天下诸侯云集朝歌,所有人都去贿赂新晋权臣费仲、尤浑,这些行贿的地方官里面,就包括素有清名的姬昌。唯独冀州侯苏护,压根不鸟费、尤二人,因为他没想在朝歌混,这一下最起码舆论上,都得说苏护是个正直的人。
再看费仲、尤浑这俩人既然混官场,而且又没有商容那样的大情操,还没有姜桓楚那样根基,更没有苏护的野心。所以对这样的人来说,千里为官只为财。根据一个贪官的自我修养,不送礼的官员那是必须要受到惩罚的。正如女娲大神说的一样,不给点报应,显不出我的灵验。但是,费仲、尤浑这二人,硬是压住心头的怒火,按照既定方针,继续推荐苏护的女儿苏妲己给纣王当妃子。
这是很危险的,有多少人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上。霍光、王莽、曹操为了当皇上的岳父,都不惜搞出人命。按照正常的逻辑,没有人会拒绝当皇上的岳父。这就意味着,瞧不起他们的苏护即将称为苏国丈。苏侯爷都已经瞧不起费、尤了,那苏国丈更不会把费、尤放在眼里。但是,为了纣王,朝中需要一个苏国丈。苏国丈的加盟,可以撬动旧的政治格局,打乱姜桓楚、商容、黄飞虎、闻仲的固有政治版图。还能让纣王有个称心如意的老婆,怎么说也是费、尤俩坏人忠心可嘉。再者说了,苏护只是看不起费、尤,双方没仇,所以跟苏国丈是敌是友,那还真不一定呢。万一苏护想跟姜桓楚掰掰腕子呢?还得用的着费、尤二人也说不定呢。
然而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自命清高的苏护不仅仅是不鸟费、尤二人,更是连纣王的面子都不给。在苏护看来,当什么国丈?自己才不去趟朝廷的那滩浑水。姜桓楚和黄飞虎哪个都不好惹,相比之下纣王似乎还好惹一点,如今国家正对北海用兵,自己的上司崇侯虎又不懂的打仗,不足为虑。东伯侯姜桓楚他也不怕,如果姜桓楚带兵打来,自己也好说。苏护可以说得罪纣王是为了不给姜家抢饭吃,即便是姜桓楚不给面子。姜桓楚属下,曹州侯崇黑虎可跟自己是至交。崇黑虎自恃才高,区区曹州侯不是他能满足的。到时候崇黑虎一定会帮自己。西伯侯姬昌跟苏护关系铁着呢,俩人都不是安分的人,早就勾三搭四,姬昌断然不会跟自己翻脸。南伯侯鄂崇禹更不足为虑,离的远着呢。
也正是这样,苏护有足够的底气拒绝纣王的要求。而且苏护这人不光是拒绝,还敢扯着嗓子骂纣王是亡国之君。苏护这一开骂,纣王也怒了。让你当国丈是看得起你,怎么还来劲了?寡人是说骂就骂的吗?推出去斩了。
按说苏护就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了,没想到关键时刻出来救苏护的,正是费仲和尤浑。这俩人为啥要救苏护呢?因为不管苏护怎么去骂纣王,外界一传就是纣王要人家女儿,人家不给,所以纣王把苏护给杀了。等于这事办的不仅没要了人家的女儿,还背了个骂名。那回头纣王一生气,不得迁怒他俩啊。所以这二人救下了苏护,重启要女儿的计划。
根据费、尤二人的套路,先搞声势浩大的全国选美四百人,遭到商容反对之后,再提出选美一人,商容就不好意思再反对了。对于苏护,费、尤二人还是这个套路,鉴于刚才差点被斩,这回找你要女儿,不能反对了吧。谁也没想到,苏护不是商容,完全不能用常理去判断这个人。
苏护早有不臣之心,正好借此机会发难。老苏问自己的家将,事已至此,咋整?地下这帮人明白老侯爷的意思,多大点事啊,咱回去搞“冀独”,自立王国多好。于是,苏护趁着造反的气氛还在,在午门的墙上写下: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下朝商。

之后苏护带着部队返回冀州,开始了独立运动。
苏护这事玩的太大了,这等于是给纣王下战书。正义感很强的商容、比干、黄飞虎、鲁雄等大臣,没有一个敢去力保苏护。老苏造反,事实清楚,动机明确,证据确凿,想求情都找不到理由。
到这个份上了,纣王气炸了,搁谁都得点齐人马灭了苏护。纣王点兵,费仲认为苏护是崇侯虎的属下,应该拍北伯侯前往征讨。老将鲁雄觉得崇侯虎人望、手艺、品德都不行,肯定干不过苏护,所以他推荐事事跟北伯侯相反的姬昌一同带兵征讨,何必动用中央军呢。
崇侯虎这个人哪哪都不好,就一点是他当上大官的法宝,那就是老板吩咐的事情一定努力做好,还不问为什么。这样的员工肯定能讨得老板欢心,这也就是为什么崇侯虎本事平平,却能当上四大诸侯之一的北伯侯,连他亲弟弟崇黑虎都不服他。这回圣旨下来,崇侯虎压根不问咋回事,收拾行装准备去大战苏护。而同样接到任务的姬昌却犯了难,他跟苏护有交情,而且他跟苏护都是有想法的人,不甘心给纣王朝贡。他接到圣旨的反应跟崇侯虎截然不同,开始推脱说苏护题反诗谁看见了?别再是诬告吧。崇侯虎不以为然,谁敢拿这事诬告?而且诬告不诬告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板让怎么干,那就去怎么干就好了。
姬昌一看自己理屈,就玩了个花样,让崇侯虎带兵先去,他随后就到。这一回,性格特点截然不同的崇侯虎、苏护、姬昌、崇黑虎出现在了同一个战场上,而这一仗,把四位侯爷的固定脸谱都给拔下来了,谁善谁恶,谁直谁奸,一战见分晓。欲知详情,下节再聊。
楼主 klingkun  发布于 2016-03-17 13:50:55 +0800 CST  

楼主:klingkun

字数:279826

发表时间:2016-03-15 01: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7 10:29:48 +0800 CST

评论数:18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