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人参苦短ffgg 1514楼 2014-04-14 13:23:32
佩服楼主的思维能力, 历史 联系现实,以古喻今,上下几千年,分析一瞬间。相当有独到见解,开启看 历史 和现实的新方法。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4 21:49:43 +0800 CST  
@leftlulu 1493楼 2014-04-13 18:06:16
好文,支持一个!
然而玉有微瑕,除去曹公,LZ都很客观详尽,一到曹公,主观辩护就开始倾斜。可能LZ自己都没意识到,关心则乱吧,呵呵。
-----------------------------
@qhayjf 1501楼 2014-04-13 20:30:00
可能是有点矫枉过正,我最终想表达的其实是曹操、刘备、诸葛亮等等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人
-----------------------------
@狙爆楼下 1515楼 2014-04-14 15:26:05
没看过相关史书,单就《三国演义》来说,诸葛亮作为军事家被夸的过大了。
先说大的方面,蜀国据西川之地,本就是占据地利,利于据险而守的,但诸葛亮7出岐山,反而要越过艰难险阻劳师远征,是把自己的有利条件变成了不利条件。《孙子兵法》的核心讲的就是后勤,诸葛亮7次出兵失败都直接或间接与后勤供应有关,孙子曰:先为己之不可胜。而诸葛亮在国家内部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劳师远征,最终导致拖垮了国力,使......
-----------------------------
诸葛亮肯定是被夸大了,后面会单独来论述他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4 21:54:09 +0800 CST  
历史上用水来辅助战争可能还稍微多一点,一般都是用来攻城的,用水灌城可以抵消敌人城墙的作用,比如王贲就是用水灌大梁,攻下了这座战国最坚固的大城。不过水也同样很难控制。梁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萧衍为与北魏争夺寿阳,派康绚主持在浮山筑坝壅水以倒灌寿阳城逼魏军撤退。据史书记载这次工程动用军民20万人施工。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从两端开始填筑土方,准备在中间合龙。由于种种波折,浮山堰历时两年才最终建成。这个水利工程对魏军的威胁确实很大。蓄水不久,寿阳城即被水围困,魏军被迫弃城上山。四个月以后,史上最大大坝--浮山堰轰然坍塌。坝垮之时,声响如雷,三百里内都可以听到。此段淮河及其下游的城镇、村落几乎无一幸免,全部被淹,数以十万计的百姓被奔腾的洪水冲入大海,酿成了人间悲剧。
而北魏军队,只是在洪水水位最高时,乘船到附近的八公山上躲避,等坝垮后整整齐齐地回到了寿阳浮山堰,是典型的领导一拍脑袋就上马的工程。皇帝的决策,没有真正的监督和论证,难免出笑话。不过萧衍的这个错误决策,玩得太大了,操纵水火这种事情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抗日战争时蒋介石炸开花园口利用黄河水阻挡日本的机械化部队,阻挡是暂时挡住了,不过效果有限,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就这四个月的时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根据韩启桐、南钟万于1948年出版印行的《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提供的数字,从花园口决堤到1947年堵口,九年间黄泛区河南因黄泛而死亡人口有325598人,江苏死亡人数为160200人,由于安徽省并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所以他们在书中根据河南与江苏的灾区人口死亡比例推算出安徽死亡人口在40万左右,因此他们得出黄泛共有89万人死于黄泛的结论。
记得小时候,看到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时就非常不理解,为什清军不用火攻呢?就像诸葛亮火烧新野一样,在他们要攻打的城里事先埋好火药、硫磺等物,等他们驻扎下来,一点火,这些外国兵就几千人,还不够烧的。现在想来,那确实所谓的火烧新野,所谓的火攻,只是小说、只是故事而已。我是搞建筑设计的,知道室内防火确实很重要,国家制定了各种规范来限制建筑设计,从而来减少人员在火灾中的伤亡,但规范里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一旦疏散到室外,那人就已经是安全的了,在室外火的攻击性将大大减弱,除非像小说里那样把敌人赶到一个相对封闭空间里挨烧,或许能有不错的效果,不过这在历史上很难找到这样的案例。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4 22:01:14 +0800 CST  
由于风向倒转,黄盖诈降的火船确实点燃了曹操的战船,不过江面那么大,曹操其他的船要避开也不是那么难,小说里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特意搞了个连环计,但砍断几根铁锁又有何难,绝对造不成全军覆没的效果的,再说曹操的主力是在岸上,所谓的水军都是原来荆州的降兵,就算他们全部被刘备一锅端了对曹操的实力损失也不大,曹操失去水军最多是失去了南下的工具而已,不可能就马上被孙刘联军打得大败的。
所以我猜测曹操兵败的历程应该是这样的,曹操在乌林驻扎,准备南下,结果军士水土不服,多生疾病,继而恶化成为传染性的瘟疫,军队减员相当严重,这是黄盖来诈降,曹操信以为真,结果水军战船被焚毁不少,并趁势向曹军展开反攻,曹军士气极其低落,曹操也只有引败军退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6 21:35:25 +0800 CST  
山阳公载记》有这样的记载:“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山阳公载记》晋乐资所编撰;记事多发生在东汉灵、献二帝时期,内容涉及军事、政治以及历史人物的逸闻,山阳公指的就是汉献帝刘协。汉献帝禅位给曹丕,后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这本书已经失传,只是裴松之在《三国志》中的引注大量引用此书,这本书为晋时所著,基本上可信度还是较高的。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曹操战船被烧,率军从华容道步行而归。华容道上一片泥泞,根本无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风,行走更加艰难。于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垫路,大军才得以通过,而羸兵被人马践踏,深陷泥中,死亡无数。眼看大军就要全部通过华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诸将本已狼狈不堪,见曹操大笑,十分不解,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说道:“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全军覆没了。”曹操话音刚落,接探马报刘备追兵在后面开始顺风点火。但曹操大军已通过华容道,奔江陵而去。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曹操这次确实败得很惨,而且曹操已经成为了标准的政治家,在政治家眼里,所有的手下都是实现自己政治利益的棋子,该牺牲都得牺牲,当然更厉害的政治家还会鼓励别人为自己牺牲,在这一点上,曹操还差一截。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6 21:55:08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1524楼 2014-04-16 09:45:03
楼主文写的不错,三国那段 历史 很熟悉,民国那段 历史 就未必详解了,建议少用民国人物来引经据典。
-----------------------------
可能越近的历史大家的立场会越分明,其实关于花园口这件事值不值的,那几个月的时间是否哪么重要我其实我想去探讨,我想表达的就是,水、火之类真不是人能随意操纵的。水的战例就是韩信打败龙且那个有点说服力,火的话算起来就是田单的火牛阵了,不过靠的主要是牛,不是火。而且这两件战例年代都太久远。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6 22:28:07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1524楼 2014-04-16 09:45:03
楼主文写的不错,三国那段 历史 很熟悉,民国那段 历史 就未必详解了,建议少用民国人物来引经据典。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6 22:30:07 +0800 CST  
《三国演义》写曹操三次大笑,笑出赵云、张飞和关羽,估计也是受了这段文字的启发,但故事主要是为了表现曹操虽奸诈,但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为了表现关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人格,均系作者欲神化诸葛亮与关羽二人的演义之笔,并非史实。正史从未记载关羽有在华容道埋伏曹操。既然诸葛亮算出了曹操会走华容道,他就绝对不会派关羽人去埋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安排关羽去守华容道之后,诸葛亮就和刘备说了,是否还记得三分天下,如果此时曹操死了,北方大乱等,通过这个牵强的理由来圆场。后来又编出了诸葛亮看天象,算出“曹贼未合身亡”这些事,看来还是小说家厉害,简直无所不能。这也更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许多家喻户晓的历史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历史,甚至与真正的历史是大相径庭,真正的历史是什么?可能永远只能在迷雾中。当电影《赤壁》公映后,好多三国迷都在痛骂它,骂得最厉害的就是说电影不尊重历史,其实电影只是没有尊重他们从《三国演义》读来的历史,真要拍成《三国志》那样,估计都没人愿意看了。
关于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不是孙权,而是刘备,至此,他借助这场胜利终于真正算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曹操这边输得并不服气,但确实是损失惨重。建安十四年,春三月,也就是相隔赤壁之战仅仅不到四个月,曹操来到谯郡,又开始造船,训练水军,七月,曹操又开始南征,这次他选择了合肥这个方向,曹操率领水军从涡水入淮水,出肥水,驻扎到了合肥。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曹操开始反思自己的南征计划。其实我个人认为,对于南征,曹操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7 21:21:43 +0800 CST  
曹操从收服青州黄巾开始,拥有了了强大的武装,一直到赤壁之战,一共差不多16年,才算大概平定了北方,北方初定,曹操的根基并不算稳,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稳定局面,发展生产,振兴经济,有了强大的基础后,统一天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国演义》里说天下大势,就分必合,就合必分,说的是一种规律。社会稳定太久,社会矛盾会慢慢积累,,终于有一天就会爆发,引起天下大乱;然后人心思定,战争又会慢慢结束,又成为大一统的社会。曹操经历的时期是刚刚汉朝几百年的基业崩塌,曹操虽然力挽狂澜,但这还远远没有到人心思定的时候,各种势力还在为争取最高权力跃跃欲试,曹操要做的是经营好北方,再做他图。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7 22:14:50 +0800 CST  
后来的大秦天王苻坚也是同样犯了这个错,急于求成,结果莫名其妙地大败,致使看似非常强大的后秦帝国因此迅速土崩瓦解。我们看看历史上的数次统一的战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慢慢地积累下水到渠成的。就例如魏晋在北方经营了半个世纪,到真正的灭蜀大战及灭吴大战却都十分迅速,两次战加起来都不到一年时间。后世隋灭陈、宋的统一之战也是类似,他们都是经过前朝近半个世纪的积累,靠宇文邕、柴荣们的苦苦经营,才换来了势如破竹的南征大战。所以,真正的胜利者,就是要能够顺势而为,逆势而行,再努力也是白搭。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7 22:40:24 +0800 CST  
曹操南征荆州过于顺利,使他低估了下一步的困难。曹操那么容易就拿下荆州,与许多因素都有关系,确实也是曹操运气太好。在往常,荆州一直是曹操想啃而啃不下的骨头,曹操在之前就讨伐过几次荆州,但一直没在刘表那里讨到什么便宜。现在曹操刚刚平定四州,基本统一北方,趁着这个威势南下,确是也是挺镇人的,就在荆州许多势力举棋不定的时候,偏偏刘表又挂了,在荆州还有刘备这样的不稳定因素,估计许多人宁可将荆州献给曹操也不愿白白便宜了刘备,因为投降曹操风险小,获利会更多。在多种因素的交织下,荆州不战而降。也使曹操志得意满,甚至可能觉得东吴就是下一个荆州。所以顾不得休整,马上就进兵准备过长江。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8 22:42:00 +0800 CST  
那为什么东吴不是荆州,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江,现在有种研究历史的理论叫做地理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可能这种理论稍有偏颇,但地理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大。中国之所以是现在的版图,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对于天下的概念仅局限于东亚的这一片土地,这就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首先人最初出现和发展的地区必然是大河流域,黄河流域土地平坦、肥沃,中华民族就是发源于此,并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张。向东扩张到海边肯定就停止了,现在海边都是高档度假区,实际上海边还真不适合长期居住,古代就更是如此了;向南过了四川广东一线以后基本都是山林地带,难以耕种,又多狼虫虎豹,到处是瘴气,所以扩张也就到此为止。向北、出了长城外基本就是苦寒之地了,大多是荒漠,也很难生存。西边就更不用说了,西南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正西就是帕米尔高原,西北都是沙漠戈壁,都是难以逾越的,所以中国的中土世界也就是一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核心的这片土地上。黄河是文明发源地,长江确是划分了江南和江北两个世界,现在还有着明确的南方和北方的概念,长江以南与江北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南方气候温暖,水网纵横,北方人到这边一时都难以适应,因此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是划长江而治的。曹操想一蹴而就,征服了黄河流域后马上又征服长江流域无疑是很难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8 23:07:51 +0800 CST  
如果曹操占住荆州,守住长江北,慢慢适应,搞好经济,收服人心,充分准备,估计征服江南、平定天下还是指日可待的。但曹操犯了和袁绍同样的错误,急于求成,自以为强大就一定可以胜利,结果一样吃了大败仗,不同的是曹操这时的身体还很硬朗,他的团队也非常团结,当然最重要的曹操会不断的反思和总结。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9 22:22:00 +0800 CST  
所以曹操在急于报仇的急躁心理中解脱了出来,头脑也清醒了,曹操放弃了南征的计划,并下了这样一道法令:“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这个法令体现出了曹操的反思,多年来,曹操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征战,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或者是碰上瘟疫,都会有兵士死去,这些兵士对于庞大的军队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一个个家庭,他们可能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正所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家里失去了主心骨,失去了经济支柱,整个家庭可能都垮掉了,最后落得流离失所的下场。这些战士为国献身,他的家庭却落得这样的下场,久而久之,谁还愿意为国出力,军队也不会有高昂的士气。因此曹操下令对那些家属,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军烈属必须给予抚恤,对那些家里没有产业,不能自谋生活的,当地官员得给他们提供基本的口粮,并长期关心抚慰他们。这一点我们现在看起来是理所当然,但实际在那个乱世中是很难做到的,就连民国是的军阀们也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曹操比较有爱心,心性善良,只是说明他更有政治远见。曹操随后放弃了南征计划,挥师回到了邺城。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9 22:26:22 +0800 CST  
一个月后,曹操又发出一道法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19 22:51:28 +0800 CST  
对于古文,我这里就不逐字逐句翻译了,但我会用自己的话来把原文的意思说一遍,这样大家看起来会更方便,更容易理解。以前小时候老想看世界名著,但看起来却觉得非常费劲,现在明白有很大程度是翻译者的问题,许多翻译者都是全文的逐字逐句翻译,但外文与中文的语法和结构有很大差异,这样机械的翻译只会让读者坠入云里雾里。
曹操这次的法令表达的是他对人才使用的态度,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法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都是需要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天下,而的贤才又往往很难找到,不是大街上就可以随便碰上的,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
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选拔人才不要考虑出身,不要因为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而且人才的提拔和使用必须要做到人尽其用,必须让人才处于他最适合的位置。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20 22:09:11 +0800 CST  
为此,曹操举了孟公绰的例子,孟公绰是孔子非常敬重的人之一,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时候常引用孟公绰的德行。孔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孟公绰是鲁国的大夫,后世朱熹的注解,说他很清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人。赵、魏是大国,而滕、薛相对而言很小的国家。关于“老”,过去的官名有“三老”,也有“三公”。古代三公的地位很高,但在秦汉以后,就很少有明文规定这个官衔了。他们学问道德崇高,没有实际行政,所谓“坐而论道”,着重在建议和指导,和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不管部大臣差不多,什么都不管,可是样样都要问。越是国家大事,越是很重要的决定,越要请他们参加意见。往往一句话可以推翻整个政策,或者建立新的政策。至于“老”,也是如此,在古代是很清要的职务,本身要学问好,人品好。凡是清要的官,只要说一句话,影响很大,皇帝都非常重视。到了现在,学术界,以及政界,对所尊重的人,常称某公,或尊称为“老”,就有“国之大老”的意思。
孔子这里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赵、魏大国中的大老——顾问,则是第一等的人才;他的才能、学问、道德,担任这个职务好得很,没有错。但是如果滕、薛两个小国家请他作大夫,要他在实际政务上从政,每天都在处理一些实际而繁琐的小事,他反而应接不暇,难以做好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20 22:31:02 +0800 CST  
@suiyuan1573998 1561楼 2014-04-21 00:41:55
回复第1559楼(作者: @qhayjf 于 2014-04-20 22:31)
为此,曹操举了孟公绰的例子,孟公绰是孔子非常敬重的人之一,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时候常引用孟公绰的德行……
==========
楼主拜读过您的文章之后,感觉到这现实竟如此残酷,还好世上还有亲情。。
-----------------------------
本来世界就是这样的,除了你的父母,有谁可以不包含利益关系地帮你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21 20:53:22 +0800 CST  
@qhayjf 1526楼 2014-04-16 21:35:25
由于风向倒转,黄盖诈降的火船确实点燃了曹操的战船,不过江面那么大,曹操其他的船要避开也不是那么难,小说里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特意搞了个连环计,但砍断几根铁锁又有何难,绝对造不成全军覆没的效果的,再说曹操的主力是在岸上,所谓的水军都是原来荆州的降兵,就算他们全部被刘备一锅端了对曹操的实力损失也不大,曹操失去水军最多是失去了南下的工具而已,不可能就马上被孙刘联军打得大败的。
所以我猜测曹操兵败......
-----------------------------
@小冰獐嘠 1564楼 2014-04-21 12:00:26
罗贯中参加过鄱阳湖大战,里面火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应该是根据这个来的
-----------------------------
应该是这样的,双方主要是水战,陈的船比较大,火攻确实是一个好的辅助手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21 20:56:26 +0800 CST  
然后曹操又说如果一定要廉洁之士才能任用的话,像管仲这样的人是肯定不能入仕的,那么齐恒公也就不可能称霸春秋了。接着他感叹道:“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布衣、心怀美玉而钓于渭滨的姜尚?难道没有陈平那样有着盗嫂受金之讥,却没有遇到魏无知举荐的奇谋之士?我身边的这些人,你们应当帮我发掘人才于卑陋之处,唯才是举,我唯望得才而用之。”以上就是著名的《求贤令》。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用人是非常务实的,唯才是举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到现实中就很难实现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会不自觉地任人唯亲,不自觉地喜欢听话的,不自觉地以身份、地位、学历来选拔人才,根本做不到像曹操这样不拘一格用人才。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21 22:11:23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