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通鉴之唐朝

前言
本文从618年开始,原因?自然是因为这一年李渊称帝,大唐成立了。当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资治通鉴》的纪年——这一年标注的是武德元年,而从这一卷开始,通鉴将其归为唐纪。本书立足于《资治通鉴》,史实部分以其叙述为主,除非通鉴叙述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否则,不会太多参考其他史书,这主要是基于本书的写作目的——不是单纯地叙述史实,而是想要通过史实,去挖掘一些其他东西,至于这东西具体是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相关史实叙述的书籍已经很多很多,用“汗牛充栋”这个词,一点都不夸张;而且写作手法多种,语言风格多样。所以我就不打算在这方面多费精力,当然主要是因为我多费也没用,因为我自认不可能比其他人在这方面做的更好。我主要是想谈谈在读通鉴过程中,在唐纪部分的我的一些想法和分析。不管对不对,全不全,反正是骡子是马,我拉出来骝给大家看看。当然,对了最好,不对也对大家是一个启发,就像爱迪生试验过的那么多种灯丝一样。好了闲话不多说,下面正式开始。


第一章 武德元年
(1)(正文)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有司复书,日以百数。
(孔目说)“剑履上殿,赞拜不名”,这是一种君予臣的“殊礼”,就是上殿不解剑、不脱鞋,赞拜不呼名、只称官。既然是殊礼,那就意味着常人享受不到。对于皇帝来说,给予殊礼,有主动情愿的,也有不得不给的。那这个地方会是哪种情况呢?正文讲了,“唐王既克长安”,这表示啥呢?我李渊如果明着说要,你就得给;我李渊没明说,你得看着办。所以隋恭帝杨侑不得不“识时务”,做俊杰啊,因为皇位是人家赏的,而且人家还有能力随时收回。我在想,杨侑小朋友(此时13周岁)在夜深人静时,会不会偶尔感叹一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呢?
另外,此处再赘述一下,很多人都会有疑问,李渊明明有能力做皇帝,而且几个月后确实也做了皇帝,为什么他不此时就做皇帝呢?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麻烦,而且单纯地讲道理,也会感觉很苍白无力。在这里,我只举一个例子,你和你对象是属于一见钟情的,然后认识好几个月,最后你们领证结婚了,那我就想问一下,为什么你和你对象刚一认识的时候不去领证呢?
最后再引申一下。李渊从得到殊礼,到书谕诸郡县,哪怕到后面的“九锡”,一直到最后的禅让成功,其实都是李渊称帝的一个个步骤,就像你带着你对象先给你爸妈认识,然后你又去你她家里,再然后双方父母坐一起商谈,然后领证,办酒席。试探,判断,决定,执行——这是你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的步骤。
楼主 集贤书院孔目  发布于 2016-05-06 07:13:00 +0800 CST  
(2)(正文)王世充既得东都兵,……,世充命诸军各造浮桥渡洛击密,桥先成者先进,前后不一。虎贲郎将王辩破密外栅,密营中惊扰,将溃;世充不知,鸣角收众,密因帅敢死士乘之,世充大败,争桥溺死者万馀人。……。世充不敢入东都,北趣河阳。……。世充独与数千人至河阳,自系狱请罪,越王侗遣使赦之,召还东都,赐金帛、美女以安其意。……于是偃师、柏谷及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各举所部降于密。窦建德、硃粲、孟海公、徐圆朗等并遣使奉表劝进,密官属裴仁基等亦上表请正位号,密曰:“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孔目说)关于王世充渡洛水攻打李密失败这件事,还是很值得想一想的。首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两个,一个是王世充的“鸣角收众”,还有一个是李密的“帅敢死士乘之”。而这两个原因归根结底是一个原因,就是王世充的“鸣角收众”,为什么?原文中有两个字很关键,就是“因”和“乘”,因为两这个字明确了李密之所以会“帅敢死士”,就是因为利用了王世充的“鸣角收众”,乘了这个机会。那为什么王世充会“鸣角收众”呢?因为“密营…将溃;世充不知”。这里,就涉及到了从古至今军事上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战场指挥官如何及时准确地掌握前线的战况。现在的信息化时代,美军士兵的装备中包括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甚至每个士兵还有一台微型电脑。当然,这是在一千四百年后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的解决之道。以这个标准要求那时候的王世充,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王世充不知道李密的营寨情况,原因在哪?我认为原因在于“世充命…桥先成者先进,前后不一”。战场的决策,一方面基于战场实时信息的掌握,另一方面又在于对战场形势的合理正确的预测,或者说估计,这个既包括战前预测,更包括战时估计。而战时估计的准确性,既与指挥官的个人军事修养与战争经验有关,也与战术安排与战场布置有关。大家都知道,不管预测什么,一个整齐有序的状态都会远比一个混乱状态容易准确的多,比如股票市场,正常情况下的市场总体的走势分析,会远比极端情形下,更容易且更准确。王世充的这个命令的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先成先进,会更容易激发将士的斗志,因为先进往往意味着立功、立头功、立大功的可能性更大。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前后不一”意味着无序,无序意味不可测。而且还意味着,一旦失败,其影响会被成倍的放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银行挤兑,与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而王世充的情况也验证了这点——“争桥溺死者万馀人”。所以,军队本身还是需要以秩序作为基础。或者既然是以激发士兵战斗力为主的战争,那就不要随意“鸣角收众”,不见李密营彻底攻破,就不随意收兵。当然了,有所得必会有所失。放开来想,王世充的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人都会碰到,比如政策制定的反复性,是不是要求政策制定者要三思慎重呢?最后这个问题再以军事而论,《孙子兵法》讲“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事后,不晓得王世充有没有读过《孙子兵法》这地方,又或者读到时,他是否会想起那一天,与那一天死去的万余人?
“世充独与数千人至河阳,自系狱请罪,越王侗遣使赦之,召还东都,赐金帛、美女以安其意。”这一句,我理解,至少有两点要注意。首先,为什么世充要“自系狱请罪”?是为了正军纪吗?或许是,但肯定不会是全部。如果王世充是彻底的老大,自己行为自己负责,完全是不需要自系狱的。那么王世充的自系狱说明了什么?还不是老大啊——在东都洛阳的地位,还远未达到一言九鼎的程度,这从后面斩杀元文都与卢楚事件也能够窥知一二。而奇怪的是,越王不但赦免了他,还赏金赐女,不知道的人肯定还以为王世充立下了不世之功呢,这岂不是反常至极么?其实,这恰恰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此时王世充在东都的地位很特殊。如果只是一般的在外将领,恐怕不会有这种待遇,哪怕东都存在一个能在军事上和王世充相抗衡的将领,都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王世充一旦大败,恐怕越王想不惩罚,那位将领都不依。所以,搞平衡确实是御下手段中顶顶紧要的。因此总结一下,此时王世充在东都 的地位,就是朝政未独揽,军队已独掌。
至于上表劝李密正号位的众人的心思,应该是各有不同吧。窦建德等人的奉表劝进,是不是在捧杀呢?是不是在帮自己树立靶子吸引火力呢?虽然此前也有人正了号位,但是,毕竟当时主要的战略要地的几股势力,可没人玩正号位,李密要干的话,那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会不会被噎死?至于裴仁基等人上表,我估计,无外乎三种情况:①连外人都劝李老大这么干了,我们不这样做,会不会让老大起疑心;②李老大如果听劝正了号位,那我们是不是就立下了从龙之功,会不会没有赏赐?③拜托,我们真是为了李老大着想好不好,不要把我们想的那么猥琐。你们猜,裴仁基他们到底是哪种/些情况?
楼主 集贤书院孔目  发布于 2016-05-06 07:17:48 +0800 CST  
(3)(正文)戊辰,唐王以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公世民为右元帅,督诸军十馀万人救东都。
(孔目说)第一遍看的时候,真没注意这一段。第二遍看的时候,才注意到一个字“救”。何谓“救”?《辞源》释义是:①阻止;②救助,救护;③治;④鞋头的装饰;⑤姓。后面三个释义不用管,肯定说不通。那么此处的“救”到底是前面两个释义中的哪一个?如果是“阻止”,连起来讲就是“二李督率众军队十多万人阻止东都”。此时东都王世充新败,“屯含嘉城,不敢复出”。所以不可能是去阻止东都方面实行的主动进攻——因为压根就不会有主动进攻。所以,只能是“救助,救护”的意思。常规而言,军事上面的救援,只会是救己方或者盟友,没见过在军事上有“学雷锋做好事”的。此时东都是王世充等人占据的,而他们奉立的也是越王杨侗,和李渊等人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一方。最多从名义上而言,此时他们都是披着大隋朝的外衣。但是东都的旁边是李密等人,他们不算大隋朝的人,他们是“反贼”。这商人是“无商不奸”,其实军事上也是“无利不起早”。那唐王李渊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呢?刚才讲了,此时王世充是锐气尽丧,东都方面是损失惨重,而反观李密,“钲鼓之声,闻于东都;未几,拥兵三十万”,声势如此之盛,大有一鼓作气陷东都。如果真的攻陷东都,后面会怎样?恐怕就会挥师向唐了吧。两虎相持最好,因为没有精力他顾。二战时候的英法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英国的政策,历来主张制衡。而二战中,法国被德国攻陷,果然,英国大祸即至。所以,此处“救东都”,就是为了让东都不陷,将李密牢牢的按在东都。
楼主 集贤书院孔目  发布于 2016-05-06 11:51:41 +0800 CST  
(4)(原文)东都乏食,太府卿元文都等募守城不食公粮者进散官二品,于是商贾执象而朝者,不可胜数。
(孔目说)读到这一段,大家第一反映是啥?我估计不出意外,四个字会不自觉地在脑海中蹦出来——卖官鬻爵。紧接着,就会再有两个字出现——腐败。再然后,就是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再然后……这些印象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既有这些印象形成,那自然是有形成的道理的。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卖官鬻爵”会出现那些情况,或者说问题为什么如此之多。一个常见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有卖官,自然有买官;既然有买有卖,那自然买的人是把这当成生意了,当成了生意,自然就会考虑不亏本,甚或赚钱的问题,于是,大捞特捞一笔,自然是买官人的必然选择。当然了,这个原因只是其中最可能的原因,自然还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比如,买官的人通常不具有治理能力,这会导致政府无能;再比如,买官太多,不管大小,你还得发薪水吧,于是政府开支大增。这里,很多人会存在一个疑问,买官的人,一般不是都会付出非常高的价钱嘛,那么点薪水,相对于他们的出资,算得了什么。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对一般的官爵的卖家和发薪水的老板没有认识清楚——发薪水的,一般是国家;而卖官的,一般是皇帝或者权臣。这里要讲清楚,一般情况下,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大体趋势而言,大部分情况,皇帝的收支与国家的收支,是两条线的,所以皇帝小金库自然与国库是不能完全的混为一谈的。
好了,我们还是来看这里的具体情况。属于卖官,这是确定的。至于卖官原因:“东都乏食”;卖官结果:“商贾执象而朝者,不可胜数。”我们脑洞大开地来想一想,如果东都最后夺了天下会怎样?如果没夺天下,那自然是“灭”了不谈。如果夺了天下,会不会符合前面一段分析的三个情况。首先,先对照一下,是不是皇帝或权臣为了自己的小金库而卖官的呢?不是,因为人都讲了,“募守城不食公粮者”,通俗点讲,就是既出人又出力而且不要伙食费的给“进散官二品”,这可没有现钱交易。其次,会不会出现当官无治理能力?以及第三,会不会出现做生意似的大捞特捞?这两个问题我一并回答:不会。原因就是:“进散官二品”。什么是散官?《隋书•百官下》记载“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朝议大夫、朝散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这段话清楚的告诉我们,散官不理事,所以无治理能力不可怕,散官无职务,所以不要怕大捞特捞。因此啊,我们回头仔细想想,元文都的这个建议,还真不失为一个“好点子”。当然了,也不是全无问题。比如,如果得了天下,那么多的散官,薪水还是要会付的,你战争时候不付没关系,得了天下还赖帐,那就是“国品”有问题了。站在商贾角度,花钱能买到政治地位,不失为一笔好买卖,毕竟那时候的商人的地位还是不同于现在的。好了,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最后,我倒是有个问题了:为什么不选择价高者得这样的拍卖方式来卖官呢?
楼主 集贤书院孔目  发布于 2016-05-06 11:52:43 +0800 CST  
(5)(原文)二月,己卯,唐王遣太常卿郑元璹将兵出商洛,徇南阳,左领军府司马安陆马元规徇安陆及荆、襄。
(孔目说)商洛就是现在的陕西商洛,南阳就是现在的河南邓州一带;安陆是现在的湖北安陆,荆,是现在湖北荆州一带,而襄,就是指现在的湖北襄阳。郑元璹这一线,正好插在湖北与河南之间,北可攻李密、王世充,南与马元规配合,可阻朱粲、萧铣。
楼主 集贤书院孔目  发布于 2016-05-07 07:26:26 +0800 CST  
(6)李密遣房彦藻、郑颋等东出黎阳,分道招慰州县。以梁郡太守杨汪为上柱国、宋州总管,又以手书与之曰:“昔在雍丘,曾相追捕,射钩斩袂,不敢庶几。”汪遣使往来通意,密亦羁縻待之。彦藻以书招窦建德,使来见密。建德复书,卑辞厚礼,托以罗艺南侵,请捍御北垂。彦藻还,至卫州,贼帅王德仁邀杀之。德仁有众数万,据林虑山,四出抄掠,为数州之患。
(孔目说)黎阳,在现在是属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梁郡,即宋州,为现河南商丘、安徽宿州与山东荷泽一带。卫州,即现在的河南省卫辉市一带。林虑山现属河南省林州市。房彦藻、郑颋招抚线路,大体是从河南往河北这一带。而杨汪势力范围,在山东、安徽、河南交界处,在东都洛阳以东,如果与李密相配合,可对王世充形成夹攻合围。
此处讲“昔在雍丘,曾相追捕”,通鉴在第183卷描述的“…密亡去,抵其妹夫雍丘令丘君明。君明不敢舍,转寄密于游侠王秀才家,秀才以女妻之。君明从侄怀义告其事,帝令怀义自赍敕书与梁郡通守杨汪相知收捕。汪遣兵围秀才宅,适值密出外,由是获免…”前后相对应,不得不让人感慨啊。换了常人,在不思量之下,听到李密此言,或许真会感动的涕泗横流,如此大仇都能释怀,真是“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不过,再想想,似乎有点不对味啊。我猜啊,说不定杨汪在接到李密的信时,心里早就嘀咕上了,“李密靠得住,母猪能上树”。当年被追的像丧家之犬,老丈人都被杀,就真的能放下吗?而且还是在杨汪没有主动真心归附时,仅仅出于招揽之意。如果真的能,那问题就更严重了,是不是以后为了更大的利益再出尔反尔呢?——政治人物,可以有博大的胸怀,但是绝对不能没有底线。不过,从“汪遣使通意,密亦羁縻之”能看出来,李密真的就是随便那么一说,而杨汪也真的只是随便那么一听。
至于窦建德,前面上书请求李密正号位,现在李密遣使让窦建德去见自己算是让他去“践行诺言”,窦建德立刻就原形毕露了。想想窦建德也不容易啊,做老二哪有自己说了算来的舒服,不过李密势大,还不能得罪,而且他自己也要谋生存求发展——或许他该听听《男人就是累》:男人就是累,男人就是累,地球人都知道我活的很狼狈。
楼主 集贤书院孔目  发布于 2016-05-07 07:29:05 +0800 CST  

楼主:集贤书院孔目

字数:5285

发表时间:2016-05-06 15: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07 14:29:24 +0800 CST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