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中国文化的源头智慧(慢慢写来慢慢讲)

我没有说道家是帝王学,而且我从来也没有说道家仅仅是君人南面之术。我的这篇文章“老子是披着羊皮的狼”在我的个人博客刊登后,很多人纷纷批评,认为我说错了。其实,我在这里表达的很清楚:翻开《道德经》,我们不仅看到了 “上善若水”、“贵柔守雌”这样的论调,而且还会发现 “无欲则刚”、“以柔弱胜刚强”这样的字眼。也就是说,在老子这里,内圣之学和外王之术是统一的,而且仅仅是黑格尔意义上的“抽象的统一”和马克思意义上的“原始的丰富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虽然不是披着羊皮的狼,却能被后人认为成披着羊皮的狼;《道德经》不是帝王学,却能读出帝王学。我们看看《孙子兵法》,至少有十几句是和《道德经》中的句子相类似;我们在看看韩非子为什么对《道德经》如此有兴趣,一目了然。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3 18:12:20 +0800 CST  
《孙子兵法》,一般认为儒家影响更大,就连那个“道天地将法”,也更近于儒家见解;《韩非子》只把《道德经》当权术,非道家本意,后世指责道家,也有此书的牵连,以为道法同流。党同伐异,儒家的执著,代代不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到底是啥意思说了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了。除非把老子从坟里挖出来。甚至,即使把老子从坟里挖出来,他自己也未必说的清楚。这是解释学的基本观点,一个文本的意义来自于读者与文本的碰撞,是一个无限发现的过程。离开了读者,文本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君人南面之术”是无疑能够发挥出来的,明哲保身,守弱势,枪打出头鸟,这些字眼,所谓的谋略,不正是来自这里吗?
我说,中国文化是“道”和“术”不分,“知”和“行”不分;“体”和“用”不分,任何东西都好像包含着两面。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3 18:35:16 +0800 CST  
看完女排,接着回答问题。看看有没有什么结果。
想统治别人,就会读出帝王学,即使道家这种信奉无为而治的人,都会招来误解。
另,《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相关语句,能否请您一一列明,以备大家讨论?刚好在下也对这两部经典略有所知。
——————————————————————————————
后面专门有一节是讨论《孙子兵法》和《道德经》的,这里暂且不答复了。到时候再答复。


欧洲大陆比中国大陆气候好得多,无旱涝困扰,一年到头风调雨顺,人少地多,古代的轮耕制度,肥料都不必用。只不过,希腊人不愿停留在有饭吃,有衣穿的程度,研究致富途径,穷人想的是小康,中产阶级要富裕,理所当然。
——————————————————————————
关于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的比较,以及马克思的“亚细亚生活方式”,我在这里没有仔细讲。本想一带而过,没想到楼上火眼金睛。暂且这个问题不回答了,因为我还没有怎么去说,我得出此观点是受了马克思的影响,还有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的说法,各位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若干章节。但有一点是肯定,我们的文明发源处是农业,这一点是肯定的。而海洋文明的西方在城邦时期的手工业和贸易u往来就已经很频繁了,再加上频繁的迁徙。还有,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西方在私有制方面发展比较彻底,以至于马克思说是“正常的儿童”。而私有制的充分发展过早地斩断了人和人之间的原始天然纽带(比如血缘)。而这些在中国古代却没有发展起来。这个问题实在太大,要牵涉“夏商周三代工程”等等历史资料,远非笔者能胜任。欢迎高手能简洁地论述此问题。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3 22:29:39 +0800 CST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出自孔子的"古训"
其实隐者本无大小之分,退而隐,原本已然抛弃了红尘俗事,哪管的旁人指指点点?!又怎会在意是大隐还是小隐?!这和禅宗的佛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中的是内心清静的本质,而不是出家在家的形式
愿能结芦山野,退而隐,依木闲坐,隐而狂。
何时能,披发仗剑破门去,采菊南山香满襟。

也有人说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说法实在很多 昏迷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感谢楼上如此详细的介绍,但毕竟“大隐隐于朝”没有见于《道德经》和《庄子》。我在校对的时候改为了“隐于市”。谢谢各位了。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4 17:55:33 +0800 CST  
说实话,从论述中医开始就越来越不着调了。
刚开始周易那块还行。
后面具体到各个领域的论述就缺陷太多。
看得出许多概念都是作者创造,但经不起推敲。
如“线性思维”还是"线形思维?"
许多例证不实,且片面,会引起很大争议。
如西学“重元素,轻结构”

周易部分的论述还算平心静气,后来对于西学、中学的态度就有失公允了。
——————————————————————————————
我很仔细地看了这位朋友对我的批评。首先,我很厌恶天涯这里那种动不动就谩骂和无端指责的口吻和习气。至于楼上这位朋友的批评,我仔细看了一下,除了无端下结论,并没有丝毫有证据支撑和史料支持的指责。哪些“概念”又不是人“创造”的呢?如互相学习和交流,还望这位朋友能够有实质性的回应。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4 17:59:55 +0800 CST  
作者:erhaozhu 回复日期:2008-8-13 18:35:16
《孙子兵法》,一般认为儒家影响更大,就连那个“道天地将法”,也更近于儒家见解;《韩非子》只把《道德经》当权术,非道家本意,后世指责道家,也有此书的牵连,以为道法同流。党同伐异,儒家的执著,代代不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到底是啥意思说了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了。除非把老子从坟里挖出来。甚至,即使把老子从坟里挖出来,他自己也未必说的清楚。这是解释学的基本观点,一个文本的意义来自于读者与文本的碰撞,是一个无限发现的过程。离开了读者,文本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君人南面之术”是无疑能够发挥出来的,明哲保身,守弱势,枪打出头鸟,这些字眼,所谓的谋略,不正是来自这里吗?
我说,中国文化是“道”和“术”不分,“知”和“行”不分;“体”和“用”不分,任何东西都好像包含着两面。
===========================================================
中国先秦典籍不够明确,缺乏完善的概念体系,一一考察其文句,也不过了解表层,所以必须读通全文,寻其要旨。“君人南面之术”云云,一看就是读者自行发挥,以老聃“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君人又有多大意义?

“道”和“术”不分,“知”和“行”不分;“体”和“用”不分……我想,楼主可能要先理解何谓道,何谓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是楼上偏颇。没事,我今天晚上把下面的贴上,也许会有答案。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4 18:16:02 +0800 CST  
作者:似雪骄阳 回复日期:2008-8-13 23:48:47
============================

就你的观点来说,我基本同意。LZ前面提的时候,也明白他的角度和意思。(其实如果是观点的话,只要有理就行,没必要争)

我提出的不过是一些“事实”层面的偏颇。

后面提到“”的东西,是针对LZ的回帖说的。
在LZ要论述的那些东西里,玉皇大帝确实是没法拿来跟基督做比较的。
但我要说的其实是——玉皇大帝等一些宗教的东西是存在的,就算老子孔子没造它,但“中国人”确实造了它。

论证如果不够缜密,结论就容易站不住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上曾经说过,宗教都是给人以承诺。但是,宗教还有一特点,就是这种“承诺”永远也不会被“证实”,也永远都不会被“证伪”。谁都没有在“天堂”、“地狱”、“来世”来到我们身边告诉我们他们在那边生活的情形。而中国人是不关心死后的事情的,无论有多少迷信传说,我们中国人的意义都在“当世”。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4 21:30:41 +0800 CST  
“一阴一阳谓之道”,别看这么简单的几个字,那是经过上千年才总结出来的,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了。由此,《周易》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真正地进入了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史,塑造了我们的思维。
========================================================
阴阳解释为男女,你以为周易是弗洛伊德翻版么?搞清楚,那是一本卜卦书,卜卦要解决的就是有形与无形的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阴者,隐者,阳者,显者,不可见之境与可见之境。男女云云,附会罢了,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推导不出道这种形而上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又看这位朋友提的这个问题,思考了很长时间,觉得应该有一个结论。西方人在两性之间发现了“欲”,中国人在两性之间发现了“生”。中国人之所以对两性及两性之间的活动(相交、性交)如此重视,关键在于这种活动能够“生”。今天的我们把“性交”当成一个贬义词,其实是对中国文化的遗忘和背弃。“交”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根”。今天我们却说成了“做爱”。其中的滋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中国从来就没有脱离开“生”来赤裸裸地来谈性欲。“天地之大德”来自于“负阴以抱阳”,中国人的“性”从来没有和“生殖”脱离。恣情纵欲的事情从来也没有在我们的文化,乃至大众中形成气候。即使让男人和女人搞在一起,让他们狂欢,也不过是为了繁衍人口。而不会像西方的“狂欢节”那样一人发一个避孕套就可以去搞了。
叔本华、弗洛伊德在西方历史上都谈“性”,但是他们谈的不是两性,而是性欲。既然是性欲,不涉及生殖,那么同性恋、肛交这些所谓的东西自然就出现了,而且还在挖掘更多的刺激感官和欲望的东西。性心理学才如此的发达。昨天看见了叔本华的一段文字,可能能够很有力地说明这一点:
性的关系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它是人类一切行为或者举动之不可见的中心点,戴着各色各样的面罩,到处出现。爱情事件,是战争的原因,也是和平的目的;是严肃正经的基础,也是戏虐玩笑的目标;是智慧无尽的泉源,也是解答一切暗示的钥匙——男女之间的互递暗号、秋波传情、窥视慕情等,这一切,无非是基于爱情。不但年轻人,有时连老人的日常举动,都为它所左右。纯洁的少男少女,经常沉湎于爱情的幻想;一旦与异性有了关系得人,更不时为性爱问题而烦恼。……话说回来,性爱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世袭君主,它已意识到自己权力的伟大,倨傲地高坐在那世袭的宝座上,以轻蔑的眼神统驭着恋爱,当人们尽一切手段想要限制它、隐藏它,或者认为它是人生的副产品,甚至当做不足取的邪道时,它便冷冷地嘲笑他们的徒劳无功。因为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我把生殖器官名之为‘意志的焦点’。不独如此,甚至人类也可以说是性欲的化身,因为人类的起源是由于交媾行为,同时两性结合也是人类‘欲望之中的欲望’,并且,唯有借此才得以与其它现象结合使人类绵延永续。
我们看看西方,谈得是性欲,以及由于欲望产生的力量、意志。而这在西方已经成了一种宗教。尼采笔下的“酒神精神”,古希腊的狄俄尼索斯崇拜,都是这种欲望的化身。但是,西方人从来不重视这种力量、意志所带来的副产品——生。而我们的文化却是如此地重视“生”,而忽视性欲。从这一点切入,我们也许能够发现中西方文化的一种差别。
西风东渐,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人开始对“性”发生了痴迷,而对“生”却没有了兴趣。性的“去生殖化”,估计也是中国文化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性的“去生殖化”使得欲望不断膨胀,陷入了犬色声马的恣情纵欲中。这一点很重要,人家西方人至少还在性欲中发现了力量,发现了意志,那么,我们在欲望中又发现了什么呢?其次,“去生殖化”导致的血缘纽带的消失,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式微。
爱情、生殖、性欲、婚姻,这八个字中,我们也许能发现文化的秘密。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4 23:34:39 +0800 CST  
《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对于《道德经》这部著作的性质,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道德经》是一部阐述“道”的哲学著作。而有的人则认为,《道德经》实际上是一部兵书。《隋书&#8226;经籍志》兵家类著录中,就有“《老子兵书》一卷”。唐宪宗朝议郎王真在其《道德经论兵要义述&#8226;叙表》中,指出《老子》五千言“未尝有一章不属于言兵也”。他把《老子》八十一章皆视为兵书而加以阐扬。北宋著名学者苏辙在其《老子解》卷二中,亦指出:“……此几于用智也,与管仲、孙武何异?”也是把《老子》一书视作与管仲、孙武无异的兵书。南宋郑樵在其《通志略》中,再一次将《老子》著录于兵家。明朝的王夫之在《宋论》中也说老子是“言兵者师之”、“言兵者之祖”、“持机械变诈一侥幸之祖也”。中国近代魏源亦把《老子》视为“兵家之言”,“言兵之书”,而加以推崇和发挥。在《老子本义序》中,他说:“有黄、老之学,有老、庄之学。黄、老之学出于上古,故五千言中动称经言及太上有言,又多引礼家之言、兵家之言。”在《孙子集注序》中,又说:“《老子》其言兵之书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吾於斯见兵之形。《孙武》其言道之书乎!‘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无勇名,无勇功。’吾於斯见兵之精。”所以,“子之于《老》也,兵家之《孙》也,其道皆冒万有,其心皆照宇宙,其术皆合天人、综常变者也”。
对于《道德经》是一部兵书的看法,古代有之,近人更有之。章太炎在《訄书&#8226;儒道第三》中,认为《道德经》一书简要地概括了古代兵书之要旨;指出:“老聃为柱下史,多识掌故,约《金版》、《六韬》之旨,著五千言,以为后世阴谋者法。” 《道德经》既然讲兵家韬晦谋略,它为后世兵家所法,是理所当然的。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写道:“《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兵书。” 近代翟青先生则直接把《道德经》定性为兵书:“《道德经》一书共八十一章,直接谈兵的有十九章,哲理喻后的有近二十章。” 毛泽东主席也坦言,自己在近代人民战争中正是运用了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等重要战略战术思想,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但是,《道德经》一书中的兵法思想说得较少,显得很不够份量,所以主席没有断言《道德经》是一部兵书,仅仅是怀疑而已。
世界上也许就没有原本的真实。正如胡适对历史的评价:“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克罗齐、柯林武德说得更直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历史如此,文本何尝不是如此?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有一句名言:理解即解释。意思是说,面对文本,任何的理解都是一种解释我们所谓的“读懂”了,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把这部著作解释了一遍。比如我们读《红楼梦》,有的人在里面读出了爱情,有的人读出了美食,有的人读出了政治,有的人读出了药方,有的人读出了诗词歌赋……真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到底想表达什么呢?他本人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伽达默尔说,作者本人的真实意图在这里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一个文本一旦产生,就已经摆脱了作者的束缚,成了一个客观的“思想世界”。我们面对的是仅仅是文本,而不是作者。而文本的意义,也正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出现的,它来自于读者和文本的“对话”。正是读者的解释和阅读,才使得文本的意义不断呈现。而且,时间的差距、历史的距离,又在读者和“文本”之间构成了一个显示意义的张力和空间。正因为此,《论语》、《道德经》这些古代经典我们还在读,而且还会永远读下去。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本来面目”。正如伽达默尔所说,一部作品的意义是一个无限发现的过程,有的时候,读者可能比作者更了解作者。正因为此,自从出现以后,一代一代的读者都对其进行了阅读、解释和理解。而文本本身,却总是与我们若即若离,让我们无法看清楚它的本来面目。
《道德经》也是如此。老子到底想说什么?《道德经》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些估计没有人知道了。也许老子死而复生,站在我们面前,这个问题才可能有答案。甚至,即使是老子本人,估计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一个人未必了解他自己。对我们而言,我们面对的仅仅是文本——《道德经》。对于这样一部百科全书,我们无论给它做什么样的定性估计都是偏颇的。因为古时的著作根本没有进行知识和学科分类,而是浑然一体的。而今天的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给其定性,提出的其实是一个假问题。无论是《易经》、《论语》还是《道德经》,都无法定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所以,《道德经》不是兵书,里面讲的也不是兵法。它不但不是兵书,其他什么也不是。它不是哲学书,不是政治书,更不是医学术。但哲学家要研究它,政治家要研究它,医学家还要研究他。它就是一个带着面纱的小姑娘,或隐或显,但永远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会以真面目示人。正因为它什么也不是,它才什么都是,后来的人,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医学家,都会依照各自的需要从中汲取智慧,畅阐经义,抒发心得。
所以说,《道德经》虽然不是兵书,但却可以引申出兵法,天下至理,往往是殊途同归。但这种引申的同时也是蜕化。不相信,你可以对比一下《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看看哪一个更能将你带入“玄冥之道”。正如《三十六计》是对《孙子兵法》的发挥,越具体、越实用、越现成,智慧的含金量就越少。蜕化到今天,我们的书本里就剩下那么几个干巴巴的教条了。正如瑞士胜雅律在其《智谋》中所说的:“它(《道德经》)概括了古代兵书的要旨,把用兵之道上升到政治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因而也比《孙子兵法》更具有普遍意义”。
翻开《道德经》和《孙子兵法》,我们会清晰地看到老子和孙子之间的师承关系。至于孙子是不是老子的学生,历史上没有定论。有人说,老子是春秋末年之人并略早于孔子,而孙子的生活时代则几乎与孔子同时。但根据史料,历史上有孔子问学于老聃的记载,却没有孙子问学于老子的见闻。但是,尽管老子和孙子之间的师承关系值得商榷和怀疑,《孙子兵法》和《道德经》之间的师承关系却是不容怀疑的。陈炎先生曾经作出统计,在这两部著作中,至少可以找出14条极为相近的文句。 尽管孙子在历史不被称为道家,但《孙子兵法》一开头讲的就是“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孙子兵法&#8226;始计第一》)从这样的句子不难看出,孙子解读的也是老子那个“惟恍惟惚”的道。但和庄子不同的是,孙在对“道”的发挥不是世界观,而是其方法论。不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而是对于军事手段和战争策略的分析。抛弃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孙子的目光是阴冷的,对战争中复杂多变的矛盾关系的分析更是那么的客观和实际。他考虑的不是道义问题,不是善恶问题,而是生死存亡、得失利弊问题。这种观点当然和孟子的“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主张大相径庭,更像是对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为刍狗”的发挥和引伸。历史的吊诡之处正在于此,兵家思想如此地实际和实用,但却和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无缘,而和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有了“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也许是出自对“道”的深切领悟,更有可能是因为对于世态炎凉的痛苦体验,老子很多言辞读起来确实有点阴冷。而这种“阴冷”,恰恰是兵家思想的基础和前提。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将者不怒”。(《道德经&#8226;第六十八章》)这种不动声色的铁石心肠和冷酷无情在《孙子兵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延伸。“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孙子兵法&#8226;火攻篇》)老子曰: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道德经&#8226;第三十六章》) 这种“反者道之动”,在《孙子兵法》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演变成了一种欲擒故纵的韬晦之计,突出了“兵之,诡道也”的实质:“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兵法&#8226;计篇第一》)
所以说,《道德经》不是兵书,但却能读出兵法。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5 11:27:46 +0800 CST  
道德经当然是哲学著作,创造性地阐述了一种思想路径和生活方式。柔弱胜刚强,听上去奇特,操作困难,本质很简单——不争而已。那许多人研究来研究去,真正淡泊名利的悟道者,又能有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人不知道啥叫哲学! 我们拿现代知识分类学的眼光来来打量古时的著作,实在是太隔阂了。正如亚里士多德,你说他是科学家?哲学家?动物学家?天文学家?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5 18:49:16 +0800 CST  
《道德经》也是如此。老子到底想说什么?《道德经》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些估计没有人知道了。也许老子死而复生,站在我们面前,这个问题才可能有答案。甚至,即使是老子本人,估计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一个人未必了解他自己。对我们而言,我们面对的仅仅是文本——《道德经》。对于这样一部百科全书,我们无论给它做什么样的定性估计都是偏颇的。因为古时的著作根本没有进行知识和学科分类,而是浑然一体的。而今天的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给其定性,提出的其实是一个假问题。无论是《易经》、《论语》还是《道德经》,都无法定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
《道德经》固然精深微妙,但捧成百科全书,几千字的百科全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告诉我们百科全书必须是鸿篇巨制?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5 20:34:16 +0800 CST  
《道德经》也是如此。老子到底想说什么?《道德经》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些估计没有人知道了。也许老子死而复生,站在我们面前,这个问题才可能有答案。甚至,即使是老子本人,估计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一个人未必了解他自己。对我们而言,我们面对的仅仅是文本——《道德经》。对于这样一部百科全书,我们无论给它做什么样的定性估计都是偏颇的。因为古时的著作根本没有进行知识和学科分类,而是浑然一体的。而今天的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给其定性,提出的其实是一个假问题。无论是《易经》、《论语》还是《道德经》,都无法定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
《道德经》固然精深微妙,但捧成百科全书,几千字的百科全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告诉我们百科全书必须是鸿篇巨制?
==========================================================
连什么是百科全书都不知道么?知道百科的含义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百科是什么,仅仅知道“六艺治于一”。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6 21:26:02 +0800 CST  
我怎么粘不上帖子呢?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6 23:06:45 +0800 CST  
《道德经》与《孙子兵法》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在《道德经》的文本里,“道”和“术”是结合在一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纠缠在一块的。一切都是模糊的,不清楚的。就像孔子的“仁”和“礼”是结合在一起的一样。从辩证法上来看,这种模糊性也构成了一个逻辑的起点:它是模糊的,所以才是全面的;是模糊的,所以才不是具体的。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个逻辑的起点就好比一个胚胎,尽管还没有开枝散叶,但却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 马克思称之为“原始的丰富性”。 说它“原始”,是因为还没有历史地、实际地展开;说它“丰富”,是因为它已经潜在地蕴含着各种可能性。随着历史的演进,这种“原始的丰富性”必然会向“片面的具体”转化,也就是由“一”向“多”转化。我们看到,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一部伟大的著作,在其身后,都会面临着被肢解或分裂的命运。“墨分有三”,“儒分为八”,“道术将为天下裂”,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佛家曾经通过“盲人摸象”这样一个故事对此进行了形象地说明。后来的这些继承者,都把某一个局部,某一个部分,某一个环节看成“道”之全部了。其实,这恰恰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胚胎迟早要发芽、开花、结果,一开始的“原始的丰富性”已经为后来者留下了引伸和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种引伸和发挥,具体了,深刻了,也片面化了。
老子和他的《道德经》面临的也是这样的命运。对其进行发挥和引伸的就是庄子和孙子。庄子紧紧抓住的是老子“道”的世界观内容,从而阐发出了其“逍遥游”的人生境界学说。但孙子看重的不是老子的世界观,而是方法论。他感兴趣的不是“道”,而是“术”。我们上面讲了,孔子和老子都对《易经》进行了吸收,对“阴阳鱼”进行了发挥,纳入到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形成了不同的辩证法内容。孔子致力于阴阳之间的平衡,所以才有了中庸之道。而老子的辩证法是一种动态的辩证法,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转化,即在“祸福相依”的思想指导下,促成矛盾双方合理转化,以实现“以柔弱胜”的目的。而“反者道之动”,正是这种辩证法的精髓。
我们上面说过,科学研究的思维是因果思维。但是,军事理论的思维逻辑并不是严格周密的因果模式,因为你的对手并不是像死人一样等着你去打,而是和你一样的“活体”。因此,复杂多变的阴阳模式更适合对战争的理解和阐述。而在《道德经》中,老子对这种彼此对立而又相互消长的阴阳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美与丑、难与易、高与下、有与无,损与益、柔与刚、福与祸、智与愚、巧与拙、荣与辱、胜与败、进和退、静与燥、生与死……这一系列矛盾因素,都不过是阴阳关系的具体表现,它们既是相互对立、彼此区别的,又是相互依赖、彼此共存的。而且,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矛盾因素还会相互转换,彼此更迭。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道德经&#8226;第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道德经&#8226;第五十章》)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6 23:10:39 +0800 CST  
这种辩证法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战争的实质,不就是正确处理敌我之间的矛盾关系吗?这就必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有所了解。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8226;第三十三章》)。孙子引申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8226;谋攻篇》) 孙子认为,战争要取得胜利,不仅要做出正确的判断,还要引诱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德经&#8226;第三十六章》) 孙子引申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孙子兵法&#8226;虚实篇》)具体地说,就是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兵法&#8226;计篇》) 打仗不能让对方抓住软肋和弱点,否则就会陷入被动。因此,最高明的将领总是“无形”的。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道德经&#8226;第十章》)孙子引申说:“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能为敌之司命。”(《孙子兵法&#8226;虚实篇》) 老子说,顺应大道就要无为,否则就会背道而驰,所以要“以正治国,以奇治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8226;第五十七章》)孙子则直接把打仗看作“诡道”,认为战争也要顺应局势,抓住时机,而不能简单地靠人力:“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8226;计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兵法&#8226;势篇》)“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8226;势篇》)
从以上我们这些《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比较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断定,二者确实存在着师承关系。不过,《孙子兵法》仅仅把《道德经》中作为方法论的“术”抽了出来,大做文章,用于了战争领域。而战争本身,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运用,都不是单向度的因果推论,而是阴阳彼此纠缠,此消彼长的辩证法。正因为此,《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战争艺术的瑰宝和精华,在学术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6 23:14:59 +0800 CST  
这一节估计写的太长了,无论如何也粘不上去,剩下一段明天粘吧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6 23:32:37 +0800 CST  
不仅如此,在最高境界上,孙子也在自觉地向老子的“道”靠拢。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8226;第三十一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道德经&#8226;第三十章》)可见,尽管《道德经》多被后人称之为一部兵书,但老子本人其实是反对战争的,更确切地说,是化解战争,消解战争。孙子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8226;谋攻篇》)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说,最高明的战争就是不用战争,尽管是战争,孙子却把战争的最高艺术性归结为战争以外的东西,可谓对“道”之澄明的深切领悟。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7 12:17:10 +0800 CST  
但总的来说,兵法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术”,发挥的是方法论,看重的并非是仁义道德和世界观和人生观。恰恰相反,要想把用兵如神,进入登峰造极之境,就必须摆脱仁义道德这些东西的束缚,做到“用兵之妙,存乎一心”。我们在前面说过,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阴阳家,也是不讲道义,凡事以事功为最终归旨,以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驰骋于六国之间。可谓“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孟子&#8226;滕文公下》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术”,只不过前者叫兵法,后者叫谋略。但问题是,兵法和谋略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此不同?前者被人们奉为经典,称之为战争智慧,而后者则被称之为阴谋诡计,嗤之以鼻。我们看看那些阴谋家,尽管一开始风光,但到最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不是身败,就是名裂。而领兵打仗的将军就不一样了,耍的心眼越多,越说你会打仗,搞得谋略越多,别人越说你用兵如神。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7 12:32:57 +0800 CST  
靠,郁闷死了,只能一点点地上传,咋回事?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7 12:36:05 +0800 CST  
为什么不能上传更新了,哪位朋友指点一下?
楼主 erhaozhu  发布于 2008-08-17 14:39:41 +0800 CST  

楼主:erhaozhu

字数:574996

发表时间:2008-03-30 18: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1 12:45:41 +0800 CST

评论数:509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