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演义》:(本书和《宋词演义》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同时出版上市)

好奇怪,都上了天涯聚焦,还是游人寥寥。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3 14:49:02 +0800 CST  
@溪晴晚亭 2012-07-03 14:33:38
楼主,我又来看你了,呵呵。
插画很好看,古朴雅致。
-----------------------------
在杭州呀?那有机会一定要认识。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3 15:21:28 +0800 CST  
@溪晴晚亭 2012-07-03 16:02:52
@李晓润 2012-07-03 15:21:28
@溪晴晚亭 2012-07-03 14:33:38
楼主,我又来看你了,呵呵。
插画很好看,古朴雅致。
-----------------------------......
-----------------------------
杭州成都我都喜欢,喜欢杭州的西湖和茶馆,也喜欢成都小吃,一直想去成都住一年。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3 17:27:12 +0800 CST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3 18:16:45 +0800 CST  
@梅坞秀才 2012-07-02 13:54:54
看此贴如三伏天饮甘露,畅快淋漓。
-----------------------------
梅坞,宜兴还是杭州的梅花坞?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01:21:00 +0800 CST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07:22:20 +0800 CST  
第七回 王昌龄诗家天子 李太白上清沦谪


王昌龄在盛唐名重一时,和李白相差无几。李白是天上谪仙,王昌龄是诗家天子。他们都擅长七言绝句。《唐诗别裁》的作者沈德潜说“七言绝龙标、供奉。妙绝古今,别有天地”。王世贞说“七言绝句王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夫之甚至认为王昌龄的七绝超越李白。
和李白、王昌龄同时代的殷璠在天宝十二年编选《河岳英灵集》,王昌龄的诗歌入选最多,其次是王维、常建和李颀,然后才是李白、高适和崔国辅。可见至少在以殷璠为代表的那部分当时人眼里,王昌龄不愧诗家天子。
王昌龄善于用乐府旧题写边塞诗。他的边塞诗浑然天成,和高适、岑参相比有过之无不及。比如他的组诗《从军行》,几乎每一首都是经典。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的边塞诗色彩斑斓,摇曳多姿别有风情,如明艳少女歌舞军前。
《出塞》组诗除了不朽名篇“秦时明月汉时关”,另一首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这首诗有的诗集归入李白名下,但我认为作者是王昌龄的可能性更大。李白虽然出生在西域,但成年后却没有去过边关,所以他的边塞诗不注重细节描写,并且多半站在征人妻子的角度泛泛而论。而这首诗的作者很可能亲眼看见将士战罢归来,见过军刀因为带血和刀鞘粘在一起难以分开。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08:06:48 +0800 CST  
王昌龄还有两首《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昔日长城战)和一首《塞上曲/蝉鸣空桑林》经常被人提到,但明显不如那些七绝灵动夭矫。
除了擅长写边塞题材,他的宫闱诗也写得特别好,体裁依然是他最拿手的七绝。

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第二首以昭阳日影比拟君王恩泽。第三首“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是我眼中宫闱诗的无上经典。他还写过《春宫怨》。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另有一首名字很相似的《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云和是指琴瑟。诗中妃子静夜无眠,起来想用音乐打发时间。可是在开始抚琴之前,不由自主地望向昭阳殿那边。整个画面就定格在这一刻,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她是开始轻拢慢捻,还是一声叹息之后把琴瑟放到一边?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08:15:04 +0800 CST  
宫闱诗或宫词一般也归入“闺怨”。但因为名家名作太多,已经可以独立成军。
王昌龄还写过《青楼曲》,不过这个青楼是家住层城临汉苑的贵妇住处,而不是满楼红袖招的烟花之地。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闺怨是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王昌龄写过一首名为《闺怨》的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因为去过江南,他也善于写江南女子的天真烂漫。

采莲曲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离别是古代诗人最重要的题材,王昌龄也不例外。除了名作《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也人见人爱。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王昌龄和李颀一样喜欢音乐,他也写过几首音乐诗,写得最好的是《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沈德潜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但我认为深情幽怨只是王昌龄七绝的表情,无论他的人生还是他的诗心,王昌龄都无悔无怨,可以诉苦,绝不乞怜。
王昌龄的绰号除了“七绝圣手”,最流行的是“诗家天子”。诗家天子的另一个版本是“诗家夫子”。我觉得诗家夫子适合杜甫或王维、孟浩然,王昌龄诗高华悠远,如龙腾四海,凤舞九天,还是诗家天子比较相称。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10:42:48 +0800 CST  
如果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唐朝很象古希腊。古希腊同样文学艺术高度发达,好战但是经常败给更加尚武的斯巴达。斯巴达及其盟邦多次兵临雅典城下。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古希腊这个只有几万人口的城邦国家诞生了半人半神的三大悲剧家,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成就也和他们不相上下。后世只有莎士比亚可以和他们比肩,也就是说,人类有史以来五位最伟大的戏剧家中古希腊占了四位。
除了这几大戏剧家,古希腊同时还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位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为经常在打仗的时候做逃兵,成为阿里斯托芬讽刺挖苦的对象。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上演的时候,苏格拉底本人就在剧场。苏格拉底不但不生气,还应观众要求站起来向大家致意,让大家比较台上的演员和他本人是否相似。
唐朝仅盛唐就出现了五位伟大的诗人,公元690年孟浩然和诗家天子王昌龄同时诞生,701年诗佛王维和诗仙李白携手来到人间,712年诗圣杜甫出生。每过十一年就有一两位伟大诗人诞生,从孟浩然出世到杜甫降生不过二十二年。二十二年在人类史上只是一瞬间,却有五位伟大诗人从天而降,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最适合用来形容盛唐。
如果加上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和杜牧,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绝大部分都在唐朝。能和他们并肩站在一起的,只有屈原、曹植和陶渊明等寥寥数人。苏东坡的才华几乎绝后空前,但他的诗词成就必须加在一起,才能和这些前辈相提并论。
换句话说,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盛唐占了一半,这还没算边塞诗的两员大将高适和岑参。和他们同时的还有张九龄、王之涣、李颀、王湾、祖咏、张继、常建。后面这几位诗人的光芒虽然被五大巨星所掩,但如果把他们放到北宋以后,每个人都可以南面称尊。
如果人类可以穿越时光,那我一定要去盛唐。我要陪张九龄看海上生明月,听王维唱阳关三叠,站在祖咏身边望终南余雪。我还要随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听王昌龄表白一片冰心在玉壶,请求李白带我去长安市上饮酒,帮助漂泊西南的杜甫漫卷诗书。在夜来风雨之后,同孟浩然一起担忧花落知多少。烟花三月下扬州。姑苏城外,张继已经和我相约枫桥。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11:19:28 +0800 CST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12:49:29 +0800 CST  
@有碗讲碗有碟话碟 2012-07-04 14:09:57
。。。。。。顶先!
-----------------------------
多谢光临!我一直在思索门前冷落的原因。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14:21:49 +0800 CST  
@北溟渔夫2011 2012-07-04 15:32:44
不错,一直想细细品味唐诗却是一直没有时间和方向,楼主写的不错。
门前冷落的原因或许是,现代人钻研经济仕途,研究人情世故的人多了,静下心
来读诗的人少了。楼主不必担心,识货的人还是有不少,加油吧。
-----------------------------
多谢鼓励。青岛是个好地方!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16:35:26 +0800 CST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17:36:41 +0800 CST  
求解,为何看的人这么少,留言的更少?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20:53:04 +0800 CST  
透透驾到,有失远迎!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4 22:44:12 +0800 CST  
@今天我煮面 218楼
楼主,斯巴达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邦。而且雅典虽然文化繁盛,但无力也不差,比如在希腊抵抗波斯的战斗中,雅典的海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也曾经在军事上对斯巴达占有优势,只是后来自己脑残,把大好形势毁了。
-----------------------------
多谢提醒。我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古希腊戏剧。我把古希腊和古雅典给弄乱了。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5 04:53:38 +0800 CST  
唐诗最伟大的代表是李白和杜甫。但如果只选一个代表,那毫无疑问是李白而不是杜甫。杜甫虽然炉火纯青超凡入圣,但无奈李白本是天上谪仙。一个得天独厚的王朝,肯定要请一位来自天上的神仙代言。
李白怎么看都不是凡人。传说他出生在遥远的碎叶城,这根本无从考证,等于说出生时间地点不明。他字太白,太白就是天上的启明星,据说他母亲怀孕时梦见过太白金星。这其实就是要告诉世人,李白不是凡人。他离开四川之前的经历基本是个谜团,学仙学剑,正说明他远离人间。据说他出川的时候,身为富商的哥哥送给他满船黄金,这也是他冒着生命危险走水路的原因。最先帮他在长安造势的是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而把他称为“谪仙人”的贺知章也是个仙风道骨的高人。
在连和尚、歌妓都会写诗的唐朝,他的五绝只有王维,七绝只有王昌龄可以比肩,散体诗更是独占鳌头。他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在那个交通不便、虎狼横行的年代如此不辞辛苦,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在寻找回到天上的路。就连登临黄鹤楼,他最关心的也是那些从这里飞升的仙人。
证明李白可能是神仙的证据还有很多,当时李白有很多追星族,这其中包括杜甫,可奇怪的是,几乎没人去过他的家乡拜访他的故居和父母。杜甫在成都滞留四年,还在陈子昂的故乡梓州住过将近两年,而江油就在剑门和成都之间的官道附近,离梓州只有咫尺之遥。杜甫参观过陈子昂故居,却没有去江油寻访李白家乡的记录。由此可见,所谓家在江油青莲很可能是李白瞎编,目的是为了办身份证。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5 05:51:55 +0800 CST  
至于说他出生在遥远的碎叶城,那地方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不要说当时,就是现在也很难查证。一个人出于什么目的要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有人分析李白是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李建成、李元吉的后人,可这事早已时过境迁。证明李白不是凡人还有一个依据,他虽然写过思念故乡的诗,但是出川之后从未回过故里。晚年因为卷入唐肃宗和永王李璘的皇位之争被流放夜郎,溯江而上到了三峡之后听到大赦的消息,他立刻掉头东下,怎么看他都没把四川当作自己的老家。
此外另有一个旁证就是李白对明月特别迷恋。他曾追问过明月的出处去向,写过无数和月亮有关的诗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欲上青天揽明月。

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西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他有妹妹名月圆,儿子伯禽小名明月奴。李白在漫游四海的过程中,最好的旅伴就是天上的这轮明月。他一生都在仰望星空,思索如何回到仙境。就连他最后离开人间,传说也是酒后错把水中的月亮和天上那轮明月弄混。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5 05:53:27 +0800 CST  
当然,最能证明李白是神仙的,是他超凡入圣的才华。
李白留下的散文不多,且多是求人引荐的书信。这些求职信已成经典,后世所有自以为怀才不遇的人,先把求职信写到李白这个水平再抱怨。李白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告诉我们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己,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还是书法大家。他的真迹《上阳台帖》现藏故宫博物院。帖后有宋徽宗赵佶题跋。

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宋徽宗引用的这段文字来自李白的《杂题四则》,原文如下。

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衿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楼虚月白,秋宇物化。于斯凭阑,身势飞动。把酒自忘,此兴何极。
楼主 李晓润  发布于 2012-07-05 05:54:01 +0800 CST  

楼主:李晓润

字数:79574

发表时间:2012-06-28 16: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3-03 18:10:38 +0800 CST

评论数:39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