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连载:秦汉历史人物评析

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二:赵姬之乱


嬴政9岁时回到了秦国。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在继位以后,吕不韦获任丞相,被封文信侯。三年后,公元前246年,秦庄襄王去世,12岁的嬴政继位秦王,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按照当时政治惯例,年少的嬴政还不能亲政,权力暂时交给朝中重臣,由他们以国君的名义处理国事,吕不韦与太后赵姬掌握着秦国的军政大权。

关于吕不韦和赵姬两人在秦国后的故事,在《史记》中有一段颇带传奇色彩的记载。

子楚去世后,吕不韦以“仲父”身份辅佐嬴政,他与嬴政之母赵姬的接触机会就多了起来。一位是30岁左右寡居的王太后,一位是正值壮年的相国,而且相国还是有大恩于嬴政母子的优秀政治家,两人并且有着10多年生死交往。随着两人沟通机会的增多与各类条件的具备,两人之间产生了暧昧关系。秦国有着自己的文化风俗,当时在两性关系上还是相对开放,没有太多伦理约束。例如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就与义渠戎王私生二子,戎王被杀后,宣太后又宠爱面首魏丑夫,宣太后死之前还想让魏丑夫殉葬。这些在当时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并不属于特别的丑闻。

吕不韦虑事长远,担心自己与赵姬的不正常关系,被日益长大的秦王知道后会带来灾祸,便想抽身而退。但是赵姬又缠住吕不韦不放,吕不韦开始寻求一个既能安全脱身,又不被赵姬所埋怨的办法。




吕不韦私下寻找到一名猛男“嫪毐”(音如涝艾),将其收为门客,并设法让赵姬对嫪毐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由赵姬自己提出,要让嫪毐进宫来陪伴自己。

吕不韦为了让嫪毐完整进宫,他以相国之身亲自操办。

吕不韦首先让人告发嫪毐犯了需要处以宫刑的罪过,在行刑前,以太后名义私下送给主管施刑的官员重礼,并做了要求暗示。施行官员明白这是太后交办的事情后,整个行刑过程只是装装样子。吕不韦在解决了嫪毐身体完整性的问题后,为了掩人耳目,又把嫪毐的胡须一根根全部拔掉,随后以选任宦官的方式,把嫪毐送入宫中,并安排在太后身边服务,嫪毐成为了太后的男宠。

赵姬怀上了嫪毐的孩子,毕竟太后位尊,此事不宜让过多人知道。赵姬便以占卜不利的理由,主动搬离咸阳秦宫,来到秦国故都雍城旧宫中居住,嫪毐以太后的随从身份,也陪同到了雍城。




吕不韦把嫪毐推荐给太后作面首,他自认为这件事情处理的比较妥当,一是自己全身而退,避免了嬴政成年后的尴尬与危险。二是太后有了新宠,也不会再惦记自己。三是帮助嫪毐一步登天,也算是在后宫中有了信赖可靠的势力,嫪毐应该对自己感恩戴德。

大凡“以色侍君者,色衰而爱驰,以利交人者,利尽则交亡。”嫪毐攀上高枝以后,逐渐获得了太后的宠幸,特别是一连生了两个儿子后,他已不满足屈居后宫,只是面首的地位,便凭借着太后的宠信,开始参与到朝政的争权夺利中。

嫪毐的欲望不断膨胀,权势不断扩张,并参与到了国内大小政事处理中。他府邸的奴仆都达到几千人,渴望谋求一官半职,而争做嫪毐门客的士人也达到一千多人。吕不韦与嫪毐之间,由原先的主人与门客关系,逐渐演变成了两股政治势力的竞争者关系。





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八年),嫪毐被封长信侯,赐地山阳,并把河西太原郡作为其封国。
嫪毐得意忘形,不仅大事张扬,而且进而想为自己与太后所生之子谋取王位,到了这个地步,他与嬴政、吕不韦,及其他朝臣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公元前238年的某一天,嫪毐与宫中大臣游戏喝酒,喝多后与某名大臣争吵起来,嫪毐很生气,认为还有人敢和他顶嘴,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于是瞪着眼睛大声呵斥对方:我是秦王的假父,谁敢和我对抗?

与嫪毐争吵的这名官员,迅速把这一席话报告给了秦王嬴政,22岁的嬴政大怒。

嫪毐酒醒后,得知自己的狂妄语言已经被嬴政知晓,他清楚嬴政刚烈的性格,肯定会追究自己的过错,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起兵造反。

嫪毐窃取秦王和太后的玺印调动军队,准备攻打正在雍城举行加冠祭礼的嬴政,赵姬在这个事件中处境尴尬,不知所措。

刚刚举行完加冠礼的嬴政得到叛变情报,迅速安排相国吕不韦带兵平定叛乱。双方在咸阳城中开展了一场血战,嫪毐及其党羽惨败。嫪毐被活捉,判车裂之刑,宗族也被灭绝,二十多名跟随嫪毐叛乱的中卫尉、内史、中大夫等高级官僚被处死,嫪毐门客全部被夺去爵位,抄没家产,4000余家人被流放蜀地。



赵姬也终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囚禁到雍城的旧宫里,与嫪毐的两个儿子也被扑杀。

这场叛乱是秦国近百年来规模最大,又直接涉及王族上层的内部动乱,也是嬴政亲政后处理的第一件军国大事。嬴政的临危不乱、果断决策、镇定指挥,显示出他非同寻常的政治魄力。



吕不韦给嫪毐安排的角色是十分简单而又明确:名义上的宦官,实际上的面首。只要满足太后的需要,获得太后的欢心就实现了鱼跃龙门,可以安享富贵荣华。

嫪毐个人的真实身份也决定了他不可张扬,只有低调处理外围关系,尽可能少的与外界接触,才能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嫪毐最佳的选择是深居后宫之中,使朝野中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他的存在,这样或许才可以安全度日、颐养天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让别人知道他是太后的面首,但只要不参与权力的争夺,只要太后在世,嫪毐依然不会有杀身之祸。

嫪毐总想依靠与太后的关系,获得更多的权力与财富,他已经得到了厚重的赏赐,富可敌国,拜侯封地,门客数千人。但是他依然不安于自己的地位,又开始干涉国政,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嬴政,这种贪得无厌的封赏欲望侵犯了权臣们的利益,为二子谋位的夺权计划又威胁到了嬴政的地位。当嫪毐的权势达到顶点时,也就开启了他的覆灭之路;当他给自己定位于嬴政的假父时,等待他的就只有灭亡,这个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

嬴政以干净利落处理嫪毐叛乱事件,拉开了自己的执政序幕。他先发制人、手段强硬,只是扑杀母后所生的两个幼弟之事令人惋惜,但最是无情帝王家,古代的政治斗争、宫廷之乱都是要斩草除根,以永绝后患。

嬴政囚禁母后之事,则有些虑事不周,但紧接着发生的“茅焦劝谏”,也展现出嬴政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优秀品格。



《资治通鉴》中关于“茅焦劝谏”做了详细记载,嬴政认为自己的母亲有辱国体,使他蒙受了屈辱,决心给她惩罚,于是将其囚禁雍城。

赵姬被囚禁以后,有部分贵族大臣来为太后求情,嬴政还在气头上,便下令谁敢为太后求情就杀谁,据说被杀死的说情人达到了27人。

齐国人茅焦听到此事后,要求面见嬴政。

嬴政面目严肃的手按利剑,端坐着接见茅焦,直接训斥到:“你还敢来说情,难道没有看见门口摆着27具尸体吗?”

茅焦说:“我听说天上有28星宿,现在门口只有27位,我想来做第28个。”嬴政听完非常恼火,认为这家伙有意冒犯,便准备用大锅烹了他。

茅焦向满脸杀气的嬴政说:“我听说活着的人不忌讳谈论死亡,国君不忌讳研究国家兴衰,忌讳讨论死亡的人不可能长寿,忌讳谈国家兴衰的人不可能使国家长存,个人生死与国家存亡都是圣主最希望听的。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听。”

嬴政问道:“这话怎么讲?”

茅焦说:“陛下有极其荒唐的行为,难道自己不知道吗?车裂假父,扑杀两个弟弟,把母亲软禁在雍城,残杀进谏忠言的大臣,这些都是夏桀、商纣才能做出的残忍行为。现在这些事情传遍天下,所有人都认为您是残酷薄情之人,据说东方六国的英才听说以后,原计划投奔秦国效力的,都不愿意再到秦国来了,我为陛下的大业、为秦国的未来而担忧。”

茅焦说完以后,解开衣服,走下大殿,静等嬴政动刑。

嬴政顿时明白:自己囚禁母亲事小,但是有损于个人礼贤下士、励精图治的形象,继而影响六国人才投奔秦国的意愿,最终关乎秦国招贤纳才、长远发展的大业。

嬴政连忙走下大殿,拉着茅焦的手扶起身,亲自为其穿上衣服,当场赐封茅焦爵位,并拜为上卿。

随后,嬴政亲自驾车前往雍城,把太后接回咸阳,迎入宫中居住。







毕竟嬴政与赵姬母子情深,特别是嬴政9岁之前,在赵国期间母子两人四处躲藏、朝不保夕、相依为命。嫪毐叛乱是年轻的秦王第一次处理棘手难题,绝对的胜利与持续的杀戮后,嬴政已经从震怒中逐渐恢复了理智。赵姬作为嬴政的亲生母亲,血缘和亲情萦绕着嬴政。茅焦善于抓住时机,在嬴政怒气已经基本释放的时候进行劝谏,并以母子亲情、秦王形象、六国影响、秦国大业作为进谏理由,有着雄心壮志的嬴政怎么会拒绝“茅焦劝谏”呢。

赵姬回到了咸阳,往日的威风已经一去不返了,面首被杀、两个儿子被诛、嬴政与其关系疏远,这些都是嫪毐叛乱的惨重代价。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十九年),在嫪毐叛乱十年以后,一生坎坷、晚景凄凉的赵姬郁郁寡欢病死在咸阳秦宫中,死后,赵姬与秦庄襄王子楚合葬于芷阳(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芷阳乡)。

在所有的历史记载中,没有任何关于赵姬争权夺利的记录,赵姬在她一生中,不自觉的成为吕不韦的政治投资筹码、子楚漂泊赵国的情感寄托、嬴政少年时期最依靠的亲人、嫪毐谋取功名富贵的阶梯,赵姬一生被各色人等用来用去。

赵姬前半生颠簸流离,后半生晚景凄凉,是一位个人不幸、历史留名的小女人。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1-30 10:18:37 +0800 CST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1-30 10:26:30 +0800 CST  
每周一、周四更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1-30 10:27:01 +0800 CST  
感谢关注,继续努力!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1-30 10:27:21 +0800 CST  
感谢关注!继续努力!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1-30 21:00:21 +0800 CST  
感谢关注,继续努力!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02 18:56:19 +0800 CST  
欢迎转发和点赞。您的支持将是楼主最大的鼓励和动力!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03 07:04:22 +0800 CST  
吕不韦的末路——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三





吕不韦生年不可考,卒年是公元前235年(秦始皇十二年),学界普遍推测他与子楚年龄相仿或者稍长几岁,估计他离世的年龄约在五十岁。

嬴政的父亲庄襄王当政只有三年,吕不韦以丞相身份辅佐朝政。公元前246年,庄襄王去世,嬴政“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吕不韦在嬴政继位到亲政之间的九年时间里,依靠自身才能手段,以及与太后赵姬的特殊关系,个人拥有远比前任丞相更大的权力地位,这期间秦国的军政大事,大都由他主持进行,吕不韦才是秦国九年间实际的统治者。

吕不韦的前半生是一位胆识过人、成功转型的巨商,人生后十五年则是一位多谋善断、政绩卓越的政治家,他为秦国统一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是抓军事,战功卓著。

嬴政亲政前的九年时间里,在吕不韦主持下,秦国每年都组织对外战争,几乎都取得了胜利,给各国军事有生力量予以有效打击。军事行动的一项突出成果是:秦国在新占领的黄河以东区域,以濮阳为中心建立了东郡。东郡的设置割断了楚国与北方诸国的连接,建立起秦国横贯东西直抵齐国的军事走廊,提升了秦国军事威慑和行动效率,达到了北震三晋、南压荆楚、东连齐国的目的。东郡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六国正中央,秦国可以向任何国家直接发起攻击,这是秦国统一战略推进中的巨大胜利。

二是强统治,推行入粟拜爵。

入粟拜爵是政府迅速聚拢财富,维持王权凝聚力,拓宽社会阶层上下流动的有效手段。指个人把谷物捐给官府,以谷物的数量换取相应爵位的制度,违法犯罪者也可以此方法减免刑罚,这项制度起于吕不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秦始皇四年,由于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官府财政空虚。为了度过难关,吕不韦制定了入粟拜爵制度,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石既是重量单位、也是容量单位,据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上)》:汉代1石为20升,1斗为2升;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1斗可以盛约2.7市斤粟,1石约为27市斤粟)商人、手工业者以及其他职业者可以金钱财货、助国义举记功,功绩累积到定数,也可以拜爵。这种财物交换得到的爵位,政府不承担俸禄,不安排职务,只以王命特书正式拜之,其声势礼仪往往比官员晋爵还来得隆重,主要是彰显声誉荣耀,这也是愿意入粟拜爵之人想要得到的。





三是兴文化,组织编写《吕氏春秋》。

吕不韦在经商期间穿行各国,深刻体会到一个国家只有汇聚各类人才,采用适合的政治体制与生产方式,才可能兴旺发达。他担任丞相以后,仿效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齐孟尝君等“战国四公子”的好客做法,聚拢人才,豢养门客。凭借秦国经济军事的强盛,最高峰时门客达三千余人,其中很多都是当时各国名士与大儒及其弟子。这些门客集聚在一起,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等理论学说,按照八览、六论、十二纪综合排布,编辑了二十余万字的一部皇皇巨著,因为此书收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名《吕氏春秋》。这本书是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时代文化进步的里程碑,我们甚至可以说,此书对时代历史发展的贡献,甚至超越吕不韦的政治军事成就。当书成之日,吕不韦将此书悬挂至咸阳城门,公开征求意见,并称“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成语的由来。当时悬挂数日,无人敢来增损一字,后人评价为“非不能也,畏其势而已”。《吕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集体编纂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学术著作,内容继承多余创新,其中“德主刑辅”、“耕战结合”的政治思想,是比较符合秦国完成统一后形势需要的,但是由于吕不韦的败亡,嬴政继而否定了《吕氏春秋》,对其治国思想弃之不用,结果又造成了嬴政的悲剧,吕不韦苦心造诣的文化成果也置之高阁。






嫪毐叛乱彻底改变了吕不韦的命运,在嫪毐叛乱之初,嬴政并没有对吕不韦有太多猜疑,他甚至任命吕不韦作为平叛统帅之一,如果嫪毐死于战事,则吕不韦后来的政治生涯或许会延长数年。但是嫪毐却被生擒了,自古所有反叛行为皆属于重罪,必定要严加细致审讯,估计嫪毐全盘供出了他如何成为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如何费尽心机将他以假宦官的身份送入太后宫中,以至于后面发生了一系列事情。

嬴政由此断定:嫪毐能够淫乱后宫,最终叛逆谋反的真正根源是吕不韦的自私与放纵。

如何处理“仲父”吕不韦?这个难题摆在刚刚亲政的嬴政面前。

吕不韦侍奉先王功劳巨大,自己从小就在吕不韦的照顾培养中成长,吕不韦十余年的丞相做的也十分称职,对外军事战争节节胜利,内部政治清明百姓安居,对自己也算是忠心耿耿,吕不韦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大恩。

但是吕不韦胆大妄为,为一己之私弄虚作假欺瞒国君,送男宠献媚太后祸乱后宫,虽然治国安邦、平叛嫪毐有功劳,但这次嫪毐犯上作乱,吕不韦还是难辞其咎。
司马迁用了“刚毅戾深”形容嬴政性格,意思是性格刚强坚毅,做事暴戾严酷,他把自己母亲都能够囚禁,怎么会放过吕不韦呢。

秦王政九月,车裂嫪毐,夷毐三族。

又等待了十三个月,到第二年十月,虽然很多宾客名士都来为吕不韦求情,嬴政最终决定免去吕不韦相国职务,让其回到洛阳封邑。

不韦因嫪毐叛乱的牵连似乎已经结束,死里逃生回到封地,终于可以颐享天年。

但是现实总是比想象的要残酷。






吕不韦回到洛阳后,作为声震六国的秦国国相卸任,立即成为各国政野关注的焦点,六国使者宾客络绎不绝前往洛阳,拜访吕不韦,甚至还有人邀请吕不韦移居他国入朝拜相。

六国争抢“奇货”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嬴政那里,嬴政本就对吕不韦怨恨未消,此时又担心吕不韦为别国所用,成为秦国对手,嬴政决定再给吕不韦一次惩处。

嬴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恩断义绝,刻薄寡情的书信,在信中责备到:“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给你封地洛阳,食十万户?你与我有什么亲缘,竟然号称‘仲父’?你还是不要在洛阳居住了,迅速携带家人迁徙到蜀地去吧!”

蜀地在当时是秦国流放罪犯的地方。

吕不韦痛心不已,自己二十余年来,为嬴政父子上位、为秦国民生大计、为征战开疆扩土而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此时不仅权力地位被没收,而且所有的功绩,与嬴政的感情都被彻底抹杀,以自己现在实力和处境,已经不可能再获得嬴政的信赖和重用了。

吕不韦了解嬴政隐忍残暴的性格,担心迁徙蜀地以后,嬴政还会穷追不舍,或许再被赐死,自己家族都受到牵连。对于他这种位极人臣,纵横天下的英雄人物,离开政治舞台本就是生不如死,吕不韦最终决定自我了结,于是饮鸩而死。

这位秦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让六国贵族咬牙切齿的敌人,在秦统一六国的前夜,平稳的把所有权力交给他了陪伴长大的嬴政,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因为吕是自杀而死,秦国不为其举行国葬。吕的门客用民间礼仪偷偷将其与已经离世的妻子,合葬于洛阳往北邙山大道的西侧,民间称陵地为“吕母冢”。







吕不韦是一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经商起家,凭借极高的政治谋略完成了“奇货投机”,每一步行动决策几乎都取得了预期成功。他把子楚、嬴政送上了王位,自己封邑洛阳、门客三千,官至国相、权倾四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料风云突变、恩宠尽失,最终以被迫自杀的悲剧告别历史舞台。

吕不韦下场凄惨,错在哪里呢?

一是亲手培养了反对力量嫪毐集团。

嫪毐无德无才,依靠吕不韦的安排平步青云,在获得太后宠爱后,野心急剧膨胀,不仅侵夺吕不韦的相权,而且觊觎王位。嫪毐集团在后期,已经成为秦国唯一可以与吕不韦集团对抗的政治力量。

《战国策》记载,秦国攻打魏国,魏国谋臣劝说魏王:秦国强大,战无不胜,我们魏国弱小,难以抵抗,现在与秦国之战,与其战败受辱割地,不如先送地给秦国求生存。当今秦国从朝臣到百姓,都在选择站队,是支持嫪毐,还是支持吕不韦。如果战败割地给秦国,那是吕不韦用兵的功劳。而我们派人谈判,现在割地送给秦国,这就成了嫪毐的功劳,我们以整个国家支持嫪毐,必定会得到秦国太后的赞赏,大王也结交了嫪毐这位天下最值得交往的朋友。假如天下人都舍弃吕不韦,支持嫪毐,那吕不韦多年攻打我们魏国的大仇怨恨也就报了。

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在秦国内部嫪毐集团与吕不韦集团之间相互争权夺利已经进入公开化、白热化,各国甚至利用两者之间的矛盾,做出外交决策。各国对强悍的吕不韦充满仇恨,甚至希望有太后支持的嫪毐集团能够挑战吕不韦集团,相互内耗,扰乱内政,各国可以渔翁得利。





二是相权与君权之间存在天然矛盾。

宫廷斗争史大都是君主与丞相,君主与兄弟,宦官与朝臣,丞相与众臣之间的权力纷争。一般都是起于某起事件、终于相对实力的动态平衡过程。

吕不韦善于获得权力,却不懂得何时该离开权力。他以自己是嬴政的“仲父”自居自处,他也确实是嬴政在父母之外最亲近的人。但是在嬴政心中,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早亡,吕不韦的教导培育是吕不韦的本分,管教过严则是对自己的干涉限制。嬴政在亲政以后,如果不罢免吕不韦,自己内心被压抑力量如何释放,自己在朝臣中的权威如何树立。

相权过大,势必压缩君权空间。吕不韦在嬴政亲政后,应该及时隐退,交权放手,主动表明忠心,或许可以平稳落地。吕不韦被驱逐出朝,回到洛阳封地后,依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曾经风光无限的王侯重臣,很难让心灵归于平静,能够悄然隐居乡里。

我们可以认为吕不韦对嬴政父子绝对忠诚,六国使者的拜访未必能够使吕不韦动心出山,但是这种与敌国使者会见的不检点做法,必定会激发多疑残酷的嬴政对吕不韦的怨恨,所以嬴政又一次发出了治罪威胁,这个威胁,是压垮吕不韦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是秦国旧贵族势力的反扑。

秦国传统上有重用外来客卿的传统,从百里奚、由余,一直到商鞅、张仪、范雎都获得秦国重用,但是秦国旧贵族从不甘心军政大权被外国来客把持,他们密切关注着客卿们的举动,时时刻刻盼望对手犯错倒台。吕不韦牵连到嫪毐叛乱后,旧贵族势力必定推波助澜,为自己在清除吕党势力中能够多分一杯羹,而从各个方面影响嬴政的决策,外来客卿与旧贵族势力之间的争宠争权矛盾很难调和。

吕不韦入世是成功商人、入朝是优秀政治家、入学是思想集大成者。他凭借自己的智慧谋略获得时代的成功,也以自己的欺人自负而命赴黄泉。

那个时代的知名人物,都胸怀建功立业福萌子孙的渴望追求,凭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精神力量,参与君主王权无情残酷的生死斗争,体会富贵得意落魄潦倒的须臾转换,成就壮怀激烈儿女情长的千秋大业。

正是这些人、这些事构成了江湖朝堂的精彩,历史演进的脉络,国家民族的兴亡。
千百年来,吕不韦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每周一、周四更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03 09:25:18 +0800 CST  
您的浏览、转发、评论、点赞很重要,这是作者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03 09:50:22 +0800 CST  
您的浏览、转发、评论、点赞很重要,这是作者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03 20:47:35 +0800 CST  
您的浏览、转发、评论、点赞很重要,这是作者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07 12:43:40 +0800 CST  
李斯登场——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四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杜甫《兵车行》



李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竟然是因为秦国发生了一场波及广泛的政治危机,也正是因为李斯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帮助年轻的嬴政改正错误,最终妥善处理了这场危机。

秦国从此以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六国来客,并集中国力完成了当时天下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在农耕社会,“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水利事业、农业生产与国家财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嬴政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是铲除嫪毐势力,第二件大事是瓦解吕不韦集团。

随着两个外来客卿集团的倒台和覆灭,已经失势的秦国旧贵族集团深受鼓舞,大家对外国宾客穷追不舍,又深挖出一个“郑国间谍”案来。

因为秦国连年向东方六国用兵,秦军一出函谷关,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昏庸的韩国国君不思进取,总是梦想着如何能够让秦国不战自败。韩国君臣最终谋划出了一个通过消耗秦国国力,继而秦国内乱,韩国不战而胜的“疲秦”之计。

具体实现方式是:派一名叫郑国的人去游说秦国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郑国是韩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曾经参与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大约是嬴政登基之年(公元前246年),郑国来到秦国,向秦王及国相献计修渠。
经过郑国团队1-2年时间的踏勘、选址、设计、论证,秦国丞相吕不韦最终接受了郑国的建议,决定集中人力物力,由郑国主持修建关中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这项工程在竣工后,被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首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部50余公里仲山泾河谷口处,该工程在奔涌而出的谷口筑坝蓄水,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建设干渠,干渠宽度约20米,深度达十几米,长度约120公里;干渠分布在灌溉区北面坡地的最高地带,既吸纳了沿路北侧山中流出的小溪水源,而且形成了向东自流、向南自灌的高效输水系统。上百公里的输水干渠,加上千公里的灌溉支渠,以及遍布田间的毛细渠道。郑国渠工程量极其庞大,丝毫不亚于公元前214年,秦国在千里之外开始修建的塞北长城。





据《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记载,“郑国渠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即郑国渠利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并同时以河水淤泥压碱肥田4万余顷(约现在280万亩)。“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郑国渠第一次开启了筑坝引泾河水,灌溉关中田地之先河,一向落后中原的关中农业得以升级发展,终而富庶甲天下。

后朝历代继续以郑国渠在基础上修建关中水利设施,汉代白公渠、唐代三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龙洞渠等相继接续建设使用。

19世纪二十年代,我国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在郑国渠遗址上修建泾惠渠,灌区于1932年6月20日建成通水,随后几经扩建和改造,今天泾惠渠还在灌溉着关中145万亩土地。从郑国渠到泾惠渠,一渠清水滋养千年、润泽万民,也奠定了关中成为秦、汉、唐等王朝帝都的农业基础。





韩国本希望以修渠耗尽秦国国力,不料秦国却克服困难完成了这项工程,不仅造福万民,而且加快了秦国统一步伐。

公元237年,在郑国渠即将完工的前一年,韩国的“疲秦”阴谋败露了,引起旧贵族集团的一片哗然。

他们本就对各国客卿在秦国身居高位十分不满,这件事情又充分说明外来客卿各怀目的、不足信任。他们联合向秦王进谏:“外国宾客来秦国做官的,大部分都是为他们过去的国家或主人谋取利益,请秦王下令驱逐六国来客。”此时嫪毐一案落定不久,吕不韦刚刚被免职逐回封地,这些全部涉及外来宾客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年轻气盛的秦王嬴政正式下令:“大索、逐客”,要求所有外国宾客限期离开秦国。






已经担任秦国客卿的李斯也在逐客范围内。

李斯是蔡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年轻时在当地郡里做小吏。

有一次李斯上厕所,看见厕所里的老鼠长的瘦小肮脏,吃的都是粪便,一见到人和狗就吓得狼狈逃窜。过了几天,李斯去粮仓办事,看到粮仓里的老鼠卧在仓顶,个个肥头大耳,毛亮油光,见到有人过来丝毫不慌张,悠然自得。两相对比,李斯由此感慨:一个人一生成就事业的大小,就像老鼠一样,关键看在什么平台上。

这就是李斯非常著名的“仓鼠之叹”,李斯欲做“仓中鼠”,不甘贫贱、向往富贵的强烈渴望成就李斯的职场传奇;过于功利世俗、贪权恋位,也注定了最终的人生悲剧。





李斯的平台学说有一定道理,平台的起点和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快速成长,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目标十分重要。李斯早早懂得这个人生感悟,便决定不再当一名小吏,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他辞去职务,到当时列国中最有名的齐国稷下学宫求学,拜大儒荀子为师。荀子是当时儒家学派的领袖,他宣讲孔子学说,但又从当时政治形势出发,结合了法家、道家的主张,对孔子儒学进行改造,主要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统领臣民,提出了被世人成为“帝王之术”的理论系统。

李斯极有悟性,在学成之后,他认真的开始找“粮仓”,通过分析判断各国内外部形势,最终认定秦国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于是决定到秦国去开创自己的人生事业。

他来到秦国后,首先在丞相吕不韦门下做舍人,由于多谋善断、办事干练,被推荐至宫廷成为郎官,从而有机会与秦王嬴政相处。他很快展露出自己的政治才华,他给秦王第一封进谏中,关于如何抢抓时机建立功业,下定决心扫灭诸侯的见解得到嬴政赏识,李斯被提拔为长史,逐渐成长为秦王决策集团中的一员。

李斯在新位置,掌握到更多的军事政治信息后,又向嬴政提出了自己的第二份建议:秦国对六国的统一战争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自己的军事力量提升,用武力震慑攻击六国;一手抓金钱开路的外交,收买、贿赂各国重臣,离间君臣关系。

也就是一边用兵打,一边用钱砸,两路同时出击。这个方法被嬴政采用后,成效显现,李斯因此又从长史被提拔为客卿。秦的客卿之官职,爵位为左庶长,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委员级别,属于秦国的高级官员。







嬴政的逐客令下达后,李斯也在被逐范围之内,李斯不甘于就这样灰溜溜的离开秦国,他在走上回国之路的前夕,向秦王呈上了千古名文《谏逐客书》。

李斯这篇文章一方面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另一方面更是寄希望于秦王能够回心转意,收回成命,自己可以继续服务秦国。

《谏》文中没有任何一句为自己的去留说话,而是站在秦统一天下这个大政治、大利益问题前,从秦王内心最渴望的目标角度,从用客之利、逐客之害进行分析评说,最终实现了秦王收回逐客决定的目的。

《史记》中专门收录了《谏》全文,文章中表现出高超的说理技巧和独到的思想认识,因此也被后人公认为古代议论文中的典范。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谏》进行分析点评,并称赞到:“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这篇文章的行为结构、观点、范例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文章第一段第一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起笔就单刀直入,鲜明有力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提出中心论点。

第一段着重论述了重用六国来客是秦国的传统,而众多的外国客卿也为秦国的富国强兵贡献了自己的智慧谋略,强调人才对于国家富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段则以轻松的笔调,列举秦王享受的珍宝、良驹、美女、乐舞,均非秦国所产,而却为秦国所用。目的是说明我们选择物品目的是用途,而不是追究来处,在人才问题上,更应该唯才是用,而不可盲目排外,任人唯亲。

最后一段,李斯由古转今,由“昔缪公”转到“今陛下”,由正面的榜样转到反面事实,批评秦王“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的错误,进一步说明,只有实行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各国的贤才精英,秦国才能集天下之智,汇英才之力,方能完成统一大业。否则,就是把自己的人才送给敌国,让自己的宾客去成就诸侯,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做法。

这篇上书文章,主题思想鲜明,结构严谨周密。从头到尾都站在服务秦国的立场上,展现出对秦国强烈的热爱和深沉的担忧。秦王嬴政读完后,如同当头棒喝,备受感动,他立即派人追回李斯,宣布收回逐客令。

李斯从离秦的路上被追回后,嬴政恢复其客卿职务,并留在身边服务。







逐客事件的本质是秦国旧宗室贵族与外来才俊之间的一次权力地位斗争,也可以说是传统封建贵族阶层与新生专业官僚队伍之间争夺话语权的斗争。

秦国历史上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数任国君勇于自我革命,这才有开放纳新的传统,六国客卿也为秦国发展起到了关键重要的作用。嬴政本身是一名善于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改错、明智果断之君,在逐客令发布后,嬴政本人逐步冷静下来,必定思考这项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当身边的客卿陆续告别之后,必定已经心有所动。李斯的一纸上书未必能够使秦王回心转意,但绝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谏逐客书》被嬴政成功接受,不仅李斯被追回,而且其他驱逐者也都被追回,既为秦国保留了一大批政治和军事干才,而且为以后继续敞开门户,吸纳别国人才奠定了基础。包容开放的用人政策也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统一战争,以及统一后的各项事业治理提供了必备的人才资源。

嬴政在召回李斯后,恢复了李斯的官职,在处理完收回逐客决策的事宜后,又提拔李斯担任廷尉,廷尉在当时是主管全国司法的最高行政长官,与以议事为主的客卿身份相比,属于更加重要的实职岗位。

李斯正因为凭借在“郑国间谍”案中转危为机,才正式登上了秦国核心决策层的政治舞台。

每周一、周四更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期预告:韩非蒙难——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五: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百家争鸣”的思想运动已经接近尾声,他在政治上没有多少作为,但却继承和发展了法家先驱者的理论,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都被他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法家学说系统,也使韩非名传千古。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07 18:31:31 +0800 CST  
今天网络好像有些走神,这会把今日的更新再次发布,时间有些晚,请各位朋友见谅。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07 18:38:43 +0800 CST  
韩非蒙难——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五


本文约5600个字,阅读约需要12分钟

这是读书人宏涛的第16篇原创作品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韩非子·说林上》



嬴政亲政后,果断利落的铲除国内各个势力集团,树立威信,强化集权统治;开始排兵布阵及小规模军事行动,加大对东方六国的武力震慑和政治试探。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13年)的某一天,据说嬴政读完从东方流传过来的《孤愤》、《五蠹》等几篇文章后,被其中深邃的思想,严谨的辩证,新颖的观点,生动的事例所折服,不由的掩卷感叹:“我要是能见到写这些文章的人,并能和他讨论国家大事,死也值得!”

当时李斯正在一旁,他告诉嬴政,这些文章的作者叫韩非,现在韩国为臣,与自己曾经都同是荀子学生,此人才华卓著,能力远在自己之上。



嬴政为了得见韩非当面请教,于是决定发兵攻打韩国。韩王哪有能力应战,只能被迫派遣韩非以使臣身份前往秦国,乞求停战。

韩非是谁,此人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仅凭几篇书生文章,就能够让嬴政为他一人而大动干戈?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出生在韩国的一个落魄贵族家庭,少时即好学善思,才识过人。20余岁起,韩非便多次上书韩王,提出治国理政建议,但韩王根本不理睬。韩非无用武之地,才转而投奔时任“兰陵令”的学界大儒荀子门下求学。

数年后韩非学有所成,成为荀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特别是韩非把法家各路学派理论成功地糅合为一体,形成自己系统完善的“法家”治国思想。他胸怀报国大志回到韩国,面见国君献上兴邦良策,结果依然不得国君重视,韩非屡次受到轻视打击,于是不理朝政,转为愤而著述。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做《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文化的始祖和代表人物,道家也与儒家、佛家三者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

司马迁能够把韩非与老子并在一起做传,原因有三点:

一是认可韩非在思想学说中取得重大学术成就。

二是认为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意思是韩非名为法家传人,实则为道家门徒。

三是韩非虽然在政治上作为不多,但其法治思想终被嬴政所采用,对“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建立,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



秦史专家安作璋认为:“韩非与老师荀子共同为统治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架设了一座由礼治向法治过渡的桥梁。”这个“礼治向法治过渡的桥梁”评价是很准确深刻的。

韩非善于察古今往来得失变化,批判吸收百家思想精华,成为先秦诸子中的一位杰出思想家,他所做文章深得各国统治阶级及知识分子认可,后人将其十余万字的文章结集为《韩非子》,作品中蕴含的唯物论进化思想与辩证思维方式影响深远。例如我们常说的自相矛盾、买椟还珠、滥竽充数等众多成语均出自韩非著作。

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罗列了韩非众多名篇的名称,但只全文引载了《说难》一文。司马迁选择此文,应是此文在韩非著作中有一定代表性,而且此文也说出了司马迁自己难与人言的心声。

《说难》是讲臣子如何与国君相处的一篇议论文。论述严谨、说理透彻,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很大启发。
《说难》中第一部分讲要想成功游说君主,无所谓绝对的正确办法,关键是对症下药。

原文是这样写的:

大凡游说的困难,不是难在我的才智思路不够,不是难在我的口才不能表达思想,也不是难在我心存顾忌,不能畅所欲言。游说的困难,难在不知道对方心意,不能对症下药。

例如游说的对象想要沽名钓誉,你用厚利去说服他,那么你将被视为下流的人遭到卑贱的待遇,而被抛弃和疏远。

假如游说的对象想要追求利益,你用名誉去说服他,就会显得迂腐,缺乏心计而又不切实际,必定不会被接受和录用。

假如游说的对象内心求利、表面求名,你用名誉游说,他会表面上录用你,而实际上疏远你;你用厚利游说,他会暗地采纳你的建议,而公开却抛弃你。

第二部分讲与国君相处谋事,要时刻心存警惕。

谋划事情,以保密而成功,因泄密而失败。你本人并没有言有所失,只是无意触及国君的隐私,你就会身处危险。

国君有错误,你竟然认真分析他错误的根源,你就会身处危险。

你与国君相交不深,却袒露心扉,国君采纳你的办法取得成效,也不会感激你,如果采纳你的办法却失败了,那就会怨恨你,你就会身处危险。

国君利用你的计谋取得功劳;或者国君表面上说要做某事情,实际却做别的事情,而你知道其中底细,你就会身处危险。

如果动员国君去做一件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阻止国君不要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你就会身处危险。

你与国君议论大臣,可能会被认为是想离间君臣关系;和国君谈论近侍小臣,就被认为是想卖弄清高。

谈论国君喜爱的人,会被认为是在拉关系;谈论国君憎恶的人,会被认为是想搞试探。
你与国君高谈阔论旁征博引,他认为你在卖弄学问浪费时间;你言语朴素坦诚直率,他认为你没有多少学问而看轻你。

第三部分讲游说的诀窍:最重要的不是事物的是非曲直,而是揣摩国君的爱憎去投其所好。

第四部分讲了三个揭露人性阴暗面的小故事,很值得大家警惕。

宋国有个富人,因为连阴雨淋塌了家里的墙。他的儿子说:“围墙不修,可能招来盗贼。”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提醒。到了夜晚,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财物,富人和家里人都称赞儿子聪明,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

郑武公想讨伐胡国,但是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和亲。有一天在朝堂上,郑武公当众问群臣:“我们可以出兵讨伐哪个国家?”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以讨伐胡国。”武公大怒,当场处死了关其思,并向群臣说道:“胡国是我们的兄弟,我们怎么能去讨伐兄弟呢?”胡国君主听说此事,认为郑国和自己是真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国随后偷袭占领了胡国。

弥子瑕深受卫国国君宠信。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车子,论罪判处断足。弥子瑕母亲病了,消息夜晚才送到,弥子瑕于是假托君命驾驭君车返家看望母亲。卫君听说后,大肆赞扬弥子瑕德行好:“真孝顺啊!为了侍奉母亲,甚至愿意触犯法规。”有一次,弥子瑕和卫君在果园游览,弥子瑕吃到一个桃子,咬了两口觉得很甜,就把剩下的半个桃子送给卫君吃。卫君说:“弥子瑕多么爱我啊!遇到好桃子自己不吃,也要来给我吃。”但是事过境迁,弥子瑕失宠了,卫君说:“这人真不是个好东西,他曾经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还竟然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同样的行为,但先前称贤、后来获罪,原因只是卫君的个人爱憎发生了变化。





嬴政为得到韩非,下令攻打韩国,韩国君弱兵穷,本就没有重用韩非的打算,现在秦国来攻,韩王就派韩非使秦。韩非来到秦国后,与嬴政纵论古今、横观天下,不凡的见解和深厚的学识得到了嬴政的认可。

韩非身份是韩使,来秦国之前韩王也有所嘱托,他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使命,到秦国不久,就给嬴政有了第一封上书。主要内容是反对出兵韩国,建议征战赵国。韩非列举的

理由是:

一是攻打韩国有违情理。韩国三十多年来侍奉秦国,如同秦国的郡县。秦国出征别国,韩国事事听从,并派兵跟随,战斗结束后,都是利归秦国、怨归韩国。如果秦国灭了韩国,会让各国心寒,谁还再愿意与秦国友好。

二是赵国正在谋划攻秦。赵国一直在筹备着与秦国较量,持续扩充军队,广泛招揽各国人士,积蓄多方力量,并在各诸侯间反复宣传秦国要灭六国,动员各国与秦国为敌,赵国才是秦国最主要的敌人。

三是韩国会与别国结盟抗秦。韩国地处“四战之地”,一百多年来都在应付各方外敌,但是依然没有灭亡,可见战斗能力还是比较强。秦国如果来攻,韩国必定会与魏国结盟,同时求助赵国,赵国与齐国又是盟友,所以打韩国,就是同时与四国交战。
思想是没有国界的,但思想家是有祖国的。

韩非因为自己的身份反对攻韩,建议灭赵。为了让建议更有分量,他同时又主动提出了如何灭赵及六国统一的策略。

第一步离间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防止结成同盟。给其余国可以用重金贿赂、送“质子”结联盟、承诺战后分地、军事恫吓等方式,孤立赵国。

第二步率领韩国军队迅速出兵赵国。赵国最多只能与齐国结成同盟,韩国负责拉拢魏国不参与秦赵之争。

第三步在灭赵、灭齐以后收服韩国。当赵国、齐国都被秦国占领后,只需要秦王发一封文书,不用动一兵一卒,韩国就会举国归顺秦国。

第四步乘胜追击再收服楚魏两国。这两国实力已经不济,不能联盟自保,自然只能屈服于秦国,至此完成六国统一。





韩非首次上书的初衷和目的,只是为了给韩国争取更长的和平时间,并无意去帮助秦国统一。但是韩非凭借自己谋略智慧,通篇的战略部署都体现出为秦国谋、为统一计,这个方案剖析利弊、策略得当,为嬴政统一六国勾画了蓝图。

嬴政看完韩非上书后,很是兴奋,立即将其内容交给近臣亲信进行讨论。
李斯看透了韩非的心思,他明确提出反对意见:韩非方案不可取,必须首灭韩国。

一是韩国不可信任。韩表面臣服于秦,但一直心怀叵测,秦国如有变故发生,距离最近的韩国必是心腹大患。

二是灭韩才无隐患。当我们带着韩国,并举全国之力去攻打赵国、魏国时,假如韩国现场作乱、临阵倒戈,那战势不堪设想,只有灭韩再去攻赵,才能奠定安全坚实的后方基础。

李斯的见解在秦后来的统一战争中证明是正确的。秦国首先占领韩国,秦国军事力量如“楔子”般插入中原,使秦国与其余五国全部接壤,从地理交通上割断了魏国、齐国、楚国等国之间的联系,从而为逐个击破敌人,防止对手结为同盟奠定了基础。

嫪毐事件、吕不韦事件都给嬴政带来极深的负面影响,臣子对自己的忠诚是嬴政最看重的品格。李斯没有明确指出韩非此番上书有个人之私,但还是影响了嬴政对韩非的态度,嬴政没有采纳韩非的建议,也没有给韩非任命职务。



韩非不甘于无所事事的客居秦国,他与嬴政继续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寻找一切机会,为自己的故国谋求生存和利益。

秦国有一位叫姚贾的使臣,专职负责在各国用金钱贿赂收买大臣。他外出3年,收获颇丰,回到秦国后,嬴政赐封千户,并提拔为上卿。韩非知道姚贾的行动在六国内部产生了巨大破坏力,于是决定上书弹劾姚贾。也正是这次上书,结果把韩非送上了不归路。
韩非的弹劾理由主要写了三点。

一是姚贾拿着秦王的重金,在东方各国活动数年,未见有明显功劳,而且大部分钱都被他自己贪污了。

二是姚贾同时利用秦国使臣职位,私交各国大臣,建立关系网,为自己谋利益。

三是姚贾出身低微、品行不端,他只是魏国一名守门人的儿子,曾经在魏国有过盗窃被抓、在赵国被驱逐的劣迹,这种人代表秦国出使有损国威。

韩非为什么要上书弹劾姚贾,史书中都没有记载原因。

我们分析一是韩非清楚秦国金钱外交的厉害,他想通过扳倒姚贾,继而断了秦国贿赂收买别国大臣,引发其内乱的阴谋,目的还是为韩国安危谋。二是韩非急于表现自己才华,想通过一些事件体现价值,获得更高职位。

无论韩非上书指责姚贾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但他和姚贾成为仇人却是必定的结果。

姚贾能在各国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有着极高的情商和应变能力。

嬴政召姚贾问话,要求姚贾解释韩非列出的问题。

姚贾不亢不卑的做了辩白:我为秦国大业,3年来忍辱负重,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国,终于完成了任务,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现在有个别小人谗言,他们所讲的中饱私囊、结交权贵都是栽赃陷害,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残害忠良,搞垮秦国。关于最后一项指责,说我曾有人生劣迹,我承认曾经在那些国家犯过错误,但是我们秦国用人,讲究的是能力才华,而不是他的家庭出身和道德水准。即使某人出身尊贵、道德高尚,但没有为秦国做出贡献,您能够重用赏赐他吗?

姚贾一席话折服了嬴政,嬴政心中对韩非又多了一层疏远和怀疑。





姚贾很快就知道了是韩非向嬴政上书告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很快就与李斯走到了一起,商议反击策略。

两人都认为韩非并不忠诚于秦国,但此人又得秦王喜爱,长此下去假如韩非被重用,必会生出大祸。于是两人联名向嬴政进言,提出韩非是韩国公子,身份决定了他必定忠于韩国,而韩国是我们秦国的敌人。假如两国发生冲突,他必定只帮韩国不帮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不任用他的话,一定不能再久留,此人是个祸害,要么放他回国,要么把他除掉。

嬴政听取了李斯姚贾的意见,但是还没有考虑好如何处置,于是把韩非关到了离都城咸阳100余里的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监狱里。

李斯此时已经升任廷尉,他为了永绝后患,便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其自杀。
韩非要求向嬴政当面申诉冤情,李斯全部不予上报。

嬴政后来突然醒悟了韩非与李斯和姚贾之间存在矛盾,自己不能偏听偏信,于是连忙派人去狱中赦免韩非。当使者到达云阳时,见到的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百家争鸣”的思想运动已经接近尾声,他在政治上没有多少作为,但却继承和发展了法家先驱者的理论,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都被他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法家学说系统,也使韩非名传千古。

当然法家学说的局限性也很严重,秦至二世而亡就证明了:选人用人重才不重德,国家治理依靠严刑峻法,各个阶层之间主要依靠利益维系,君主汲取民众财富力量不知收敛等等做法,都是不能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的。

韩非蒙难,直接作俑者是李斯、姚贾,他们两人的目的或者是为秦国利益谋划,或者是嫉妒韩非才华。其次是嬴政,他欣赏韩非,但韩非的出身和立场,也注定了与秦王最终只能成为敌人。

韩非在出使秦国时,已然明白此行凶险,但他来到秦国并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不顾个人安危,争取一切机会,为韩国谋取利益,直至被陷害入狱。

韩非身上这种为了国家安危,抛弃自己生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忘我牺牲精神和高尚理想人格,千百年来不断锤炼升华,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两千多年来,多少华夏儿女为强国富民、抵抗强权而鞠躬尽瘁,舍生取义。

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也是韩非人生精神的体现和升华。


每周一、周四更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期预告:

燕太子丹——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六:

燕国太子丹,本是一个寂寂无名的乱世落魄太子,属于志大才疏、无所建树之辈,性格偏执好斗、心胸狭隘自私,但是因为勇于任事,亲自导演了“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而名垂青史,甚至很多后人都把他视为不惧强暴、勇于反抗、坚持斗争精神的代表。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10 07:04:56 +0800 CST  
您的浏览、转发、评论、点赞很重要,这是作者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10 07:14:46 +0800 CST  
燕太子丹——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六

​这是读书人宏涛的第17篇原创作品

本文约2700个字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燕国太子丹,本是一个寂寂无名的乱世落魄太子,基本属于志大才疏、无所建树之辈,而且性格偏执好斗、心胸狭隘自私,但是因为勇于任事,亲自导演了“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而名垂青史。甚至后世很多人把他视为不惧强暴、勇于反抗、坚持斗争精神的代表。

我们现在回看太子丹的故事,似乎在讲一个困境中包含着希望,苦难中孕育着伟大的故事。但仔细去分析,太子丹更多的是匹夫之勇和贪慕虚荣,刺秦计划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南柯一梦。他不愿正视燕国与秦国的差距,也无力改变燕国走向灭亡的现实,心中反复念想的只是个人被秦王“小视侮辱”,心里只想着要“杀嬴政”报仇,于是把自己和国家的未来,都寄希望于“刺杀”这样一个极小成功概率的事件,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恐怖主义。

我们可以向前一步思考,假如这次“刺杀”成功了,那太子丹就能够找回威信尊严吗?燕国就能够长治久安吗?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嬴政被刺杀了,秦国会很快选拔出另一名君主,即使这名君主软弱无能,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也只能是悬赏幕后主谋,发兵攻打燕国,为上一代君主报仇雪恨。因为这是所有新君主建立个人权威和平衡嬴政旧臣情绪的政治需要,而且他心中甚至会想,幸亏有了太子丹的“刺秦王”,才有了自己的“当秦王”。

“弱国无外交”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无论“刺杀”结果如何,太子丹都亲手缔造了自己的悲剧,逃脱不了死于非命的下场,而且加速了燕国的覆灭。
太子丹走偏的路,犯过的错,我们很多人今天依然在重蹈。



燕国太子丹,战国末期出生于燕国蓟城(音如即,今北京市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生年不可考,姬姓燕氏,燕王喜之子。
少年时丹曾在赵国做人质,嬴政也出生在赵国,据传说两人少年时不仅相识,而且交好,两人各自回国后,都继任为太子。




个人的地位身份决定个人的立场和未来,丹与嬴政终究只能成为战场上的敌人。

公元前232年,韩非自杀后的第二年,秦国大军攻伐赵国,燕国唯恐殃及自身,便主动向秦国示好,并把太子丹送至秦国当“质子”。
作为一个岌岌可危的弱国储君,嬴政当然没有按照盟国太子的礼遇对待丹,甚至有轻视无礼之举,太子丹血性方刚,不愿意过这没有尊严的外使生活,便向嬴政主动提出辞秦回国。

嬴政拒绝了太子丹的回国请求,并调侃到:“等乌鸦头变白,马匹生出角,就准许你回国。”

太子丹满怀绝望,只能仰天叹息,没料到他的真情祈盼竟然感动了上天,只见天空中飞来一只白头乌鸦,秦宫外跑来一只长着犄角的马。
东汉时期的《风俗通义》及《论衡》两本书均记载了这件奇事,后世也用“乌头白马生角”来比喻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嬴政只好放太子丹回国,但杀心不断,又在归国路途的一所桥梁上设置夺命机关,传说太子丹的车马刚行进到桥梁上时,又有一条蛟龙出现,托起乘车飞过桥梁,避过危险。
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后,满怀对嬴政“痛入骨髓”的仇恨,寻思着报复秦王嬴政的办法。



太子丹首先以信函的方式,请教他的老师鞠武。

太子丹认为:燕国弱小,当前不足以军事力量抗击秦军。唯有精心择天下勇士,倾举国财力奉养,等待时机,刺杀秦王。如果刺杀成功,则秦国必定败落,这是“则一剑之任,可当百万之师”的好办法。

鞠武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太子“信一剑之任”,不过是“匹夫之勇”,刺杀的方式不能寄托救亡国家的目的。当今之计,还是应当联合楚、赵、魏、韩等国,共同发兵,图谋破秦。秦国还没有强大到不可战败,我们燕国只有内强国力,外联盟国,以对秦战争的胜利,才能报太子被辱之仇。

鞠武的建议,太子丹根本听不进去。

太子丹随后又当面召见鞠武问计,企图说服鞠武按照自己的思路实施刺秦之计。
鞠武还是建议太子丹在国内推行强兵政策,对外注重结盟,方能保燕国永无秦忧。

太子丹认为这种内强国力,外联盟国,武力抗秦的传统思路方法需要的时间周期太长,其中不可测因素也过多,而且太耗费精力,自己根本等不及。

鞠武仍不死心,继续劝说太子:我们要与秦国抗争,需要做长期的筹划,扎实的做事,就是不能着急。燕国与各国联盟之事虽然耗费精力,但只要联盟形成,则抗秦之事必成,这才是您报深仇大恨的良策。
太子丹从坐塌起身,卧睡在床上,不愿意再理睬鞠武。







鞠武为太子丹设计的复仇方案太复杂、太漫长、太劳神,太子丹要的是迅速达成目标,富国强兵之事根本不是他所关注的。

鞠武无法说服太子丹,但又得遵从太子的计划,于是把“智深而勇沉”的田光推荐给太子。




田光第一次来到王宫,太子丹出门迎接,小碎步后退着为田光引路,又亲自跪下来为田光擦拭坐席,田光入座后,太子丹屏退左右,来到田光面前虔诚的请求帮助。
太子丹的求才若渴、礼贤下士打动了田光,田光答应帮助太子丹完成刺杀秦王的计划。
田光从自己结识的各路侠客中反复考量,最终选择了“怒而色不变”的“神勇之人”荆轲,计划发展为刺客。田光用自己的方式说服了荆轲参与此事,他担心荆轲反悔,有负于太子丹的信任,于是用自己的生命为荆轲壮行。




田光在向荆轲交代完事情后,神色凝重的说:“刺杀秦王是燕国的机密大事,现在我已经把此事托付给了你,请你立即去见太子商议行动。我老了,不能让你们再为我操心,我以死明志,确保不会泄露太子计划。”田光刎颈自杀。

荆轲去见太子,讲述了田光自杀的过程,并转达了田光的遗言。

太子丹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如丧考妣,过了很久才恢复正常。太子丹向入席的荆轲行礼叩头,反省自己因为没有表达清楚心意,竟然让田光先生自尽了。

太子丹跪在荆轲对面,深情的说:“田先生推荐你来到这里,听我表达意愿,你的到来,是上天哀怜燕国,也是燕国气数未尽。如今秦国残暴,欲壑难平,攻城略地,祸患各国,诸侯都被秦国所震慑,无人敢出来联合反抗。我想求一名真正的天下第一勇士,携重利引诱秦王见面,在接近后劫持秦王,逼其退回各国土地城池。如若劫持不成,那就趁势击毙。秦国的主要将领都掌握兵权在外,国内有大乱,必定内戚外朝、文臣武将之间相互猜疑争斗,此时各诸侯国联盟攻秦,必能攻而克之,打败秦国,这就是我的灭秦谋划。只是不知该委托哪位勇士去承担使命,只有请荆卿留心了。”

荆轲沉默了很久,他也俯下身子,向太子丹说:“您是为燕国臣民谋,为天下苍生谋,我才智低下,不配担当这个使命。”

太子丹再向荆轲身体靠近,郑重叩头,呜咽着请求荆轲不要推辞,共同来完成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荆轲被太子丹的深情厚谊打动,答应了太子丹的请求。

“荆轲刺秦”正式拉开了序幕。

下期预告:《荆轲刺秦》荆轲刺秦的决策和行动,使嬴政燃起了报复的怒火,开启了对燕国的征伐。荆轲和太子丹最终站到了燕国的反面,成为了燕国加速灭亡的掘墓者,太子丹最后竟然死在了父亲的威逼之下……



每周一、周四更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14 08:39:50 +0800 CST  
荆轲刺秦——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七

​这是读书人宏涛的第18篇原创作品

本文约5200个字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荆轲答应了太子丹的请求,被燕国尊封为上卿,住进了朝中最高级别的宅院。太子丹经常到荆轲府中把酒言欢,供奉牛羊猪全席,送来美女骏马,赠予奇珍异宝,供荆轲随心所欲享用。这样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荆轲没有做出任何行动。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进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秦兵直逼燕国南境。
太子丹来到荆轲府宅,满怀忧虑的说:“秦军恐将攻打燕国,如果兵马渡过易水,我就不能永远侍奉先生了。”

荆轲回答道:“不用太子多说,我已经有了全盘计划,正准备汇报请示太子。执行刺秦行动,首先要有能够取信秦王的合适礼物。最近听说从秦国投奔我们的樊於期将军,其项上人头的赏金已经被秦王定到了赐千斤黄金、封赏万户侯。我想如果用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作为礼物,我断定秦王必会十分高兴的亲自召见,这就给了我报效太子您的机会。”

太子丹神情暗淡的说:“樊将军走投无路才来到燕国,我怎么能忍心为了燕国安危,去伤害一名长者的信任呢,你考虑其他办法吧。”
太子丹言毕,不与荆轲再做任何商量,立即告别。






荆轲知道太子丹不会去、也不能去做樊将军的任何工作,于是私下去见樊於期。
荆轲开门见山的说:“秦王对待将军真是歹毒,父母宗族全被杀戮,你千里逃亡到燕国还不放过,现在竟然以千金和万户侯悬赏将军人头。不知道樊将军对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樊於期泪流满面,悲痛的说:“我每想到秦王杀我父母宗族,逼我流亡的深仇大恨,就痛彻骨髓,只是没有办法去报仇。”

荆轲说:“我现在有一个既可以报将军大仇,还可以解燕国当前边境忧患的办法。”
樊於期不免心动,向前靠近着问:“如何做?”

荆轲答道:“如果我用你的人头,作为献给秦王礼物,他必定高兴的接见我,到时候我左手抓住他的胳膊,右手用匕首刺进他的胸膛,那么将军大仇可报,燕国受辱可雪。将军同意吗?”

樊於期听完,独自考虑片刻后,面色凛然的走到荆轲面前,褪下右侧衣袖,露出肩膀胳膊,向荆轲深深鞠躬。樊鞠躬起身后用右手紧握左手,共同举到胸前,神色凝重的说:“我日日夜夜就是考虑如何杀了秦王,我现在听从您的指教。”说完就拔剑自刎了。
太子丹得到樊将军自杀的消息,飞快驾车赶到,伏尸痛哭,悲恸欲绝。







人死不能复生,樊将军的死也是为了战胜强秦,太子丹没有责备荆轲,派人把樊於期的人头做完防腐处理,装入匣中密封起来。

太子丹开始进行荆轲刺秦的相关准备,首先寻找到铸剑名匠赵国许夫人制作的匕首,用一百金的重价买来,使工匠用毒药淬炼,随后用死刑犯试刀,只要被这把异常锋利的匕首刺出一缕血丝,试刀人无不立即毙命。

太子丹又为荆轲准备了一名副手叫秦舞阳,秦舞阳在13岁就杀过人,他走到哪里,旁人害怕的都不敢正眼看他,以勇士之名闻名赵国。

助手和行装都准备好后,等了两天,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丹就起了疑心,担心荆轲反悔。他来到荆府,顾不上再客套,直接用言语刺激荆轲:“时间很紧张了,荆卿如果有问题的话,那我就派秦舞阳先出发?”

荆轲有自己的筹划,他还需要等一个人一起行动,这人住的很远,还没有赶到。荆轲本是血气方刚之人,见太子丹竟然怀疑自己的忠诚和决心,便愤怒的说:“不用太子来催促,这趟凶险莫测的行动我肯定会去,这两天之所以耽搁停留,是在等一个帮手同去。但是既然太子催我,那就现在出发吧。”

太子丹根本不留意荆轲所说的“等一个帮手同去”这个重要信息,也不愿意荆轲再有任何拖延等待。

他脑子里想的只是:我为你做了那么多,现在该是你报效燕国的时候了。



太子丹率领参与谋划刺秦的近臣们,戴白帽、着白衣一起送行荆轲至易水边。

在举行完祭祀践行仪式后,荆轲和秦舞阳准备上路。

燕国著名的乐师兼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奏乐,荆轲和着拍子大声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苍凉悲壮的歌声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大家开始流泪抽泣,为英雄的未来而担忧,为壮士的不归而惋惜。

突然,荆轲催人泪下、黯然神伤的歌声又转变为慷慨激昂、壮士出征的豪迈曲调,听者无不壮怀激烈,怒发冲冠,纷纷为热血男儿奔赴疆场鼓掌叫好。

这曲乐声刚停止,荆轲立即登车,策马扬鞭,奔向西方,在大家壮行的呼喊声中,他连一次回望也没有。

到了秦国,荆轲用厚礼打点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安排进见。

蒙嘉向嬴政进言:“燕王敬仰大王的神威,不敢发兵抵抗秦军,甘愿率燕国子民投奔我大秦,做秦国的臣民,像郡县一样进贡应差,只求能奉守燕国的先王宗庙即可。燕王因为恐惧大王神威,所以不敢前来当面陈述,他特地斩下樊於期的人头,并献出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用匣子密封,在燕国朝殿上举行盛大的送行仪式后,派使者专程来向大王报告心意,愿意听从大王对燕国的指示。”

蒙嘉的这番话,把秦王嬴政的心理摸得透透的。嬴政亲政后的这12年里,志在统一六国,每一场攻伐战役都胜的很艰难,或者败的很惨烈。如果各国能够心甘情愿的臣服于秦王之下,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这当然是嬴政最想要的外交军事胜利。

燕国这次主动带着秦国通缉犯的人头和富饶核心地区的地图前来拜见,是从来没有过的大事和喜事,如果能够不动兵戈控制燕国,那就可以大大加快剩余的几个国家的统一步伐。



嬴政立即安排在咸阳宫正殿,以最高的外交礼节接见燕国使臣荆轲。

咸阳宫中的侍卫们军容整肃、气宇轩昂,广场宫殿气势雄伟、巍峨壮观。

嬴政着冠冕朝服,安排文武大臣分列大殿左右,由九位司仪传唤荆轲从咸阳宫正门进入朝拜。荆轲手里捧着装有樊於期人头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庄重入内。

荆秦两人每进入一道宫门,就有一位司仪声音嘹亮的传唤通报。秦舞阳哪里见过这种宏大场面,他每向前走一步,就对秦王的畏惧增加了一分;每进一道宫门,内心的斗志就消减了一层。

当秦舞阳步行进入正殿,仰望见端坐在殿内宝座上庄严威武的嬴政,以及分列左右毕恭毕敬的大臣武将时,原来绷紧的斗志精神彻底崩溃了。这次刺秦不可能成功的意念,和刺秦失败后必定惨死的恐惧瞬间涌上秦舞阳心头,他开始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连行礼拜见都不会了。




嬴政和群臣都很诧异的望着秦舞阳,只有荆轲明白秦舞阳这会是斗志崩溃了。荆轲行礼叩首后,向嬴政解释:“副使秦舞阳是燕国北部的粗野蛮夷之人,被大王您的神威风采所震慑,他现在魂飞魄散是惊恐紧张所致,请大王稍稍宽容他,让他完成本次外交使命。”

嬴政明白了原因,笑着对荆轲说:“那就先把他拿的地图呈上来。”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过地图,快速走到嬴政面前,直接双手呈上。荆轲左手捧着一边卷轴,右手徐徐拉开地图,当卷轴即将转完露出匕首时,他扔掉手中地图,趁势抓住嬴政衣袖,右手抢起匕首向嬴政刺去,结果匕首一刺不中,嬴政向后抽身跳了起来,被荆轲抓住的衣袖都扯断了。

嬴政惊慌失色的伸手抽身上佩剑,由于剑身太长,一下没有抽出来。荆轲手执匕首追赶嬴政,嬴政绕着大厅宝座周围的柱子躲闪逃避。





这个意料不到的突发事件,满朝文武全部乱成一团。按照秦国律政,进入宫殿的群臣,都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持有兵器的侍卫都列队在宫殿门外的长廊和台阶上,但没有秦王本人的直接命令,所有群臣都不能靠近秦王宝座,所有殿外侍卫都不得进入殿内。

荆轲突然发难,嬴政哪里顾得上宣召侍卫,荆轲追到秦王身前,拿起匕首又一次刺向嬴政,这时站在殿下的侍从医生夏无且脱下背着的药囊,使劲向荆轲投掷过来。荆轲看到有东西向自己砸来,只能收起身形,躲避袭击,嬴政利用这个缓冲时间,跑到了一个柱子后面。

大厅慌乱之中,挤在殿中间的群臣们看到了秦王当前拔不出佩剑,于是齐声高喊:“大王,把剑推到背后。”听到这声提醒,嬴政把佩剑从腰间推到背后,剑柄向上,剑锋向下,他俯下身子,伸手从背部拔出剑来,直接刺向冲上前来的荆轲。

荆轲手中匕首太短,还没接近嬴政,就被一剑正中左腿。荆轲中剑倒地后,举起匕首,使出全身气力向嬴政掷去,嬴政摆头躲闪,匕首从他耳边“嗖”的飞过,扎在宫殿的铜柱上,火星四溅。嬴政冲上前去,挥剑砍杀荆轲。

荆轲明白刺杀行动已经彻底失败了,挣扎着爬到一个柱子旁边,背靠在柱子上,叉腿坐在地上,骂道:“今天让你逃脱,是因为我想活捉你,签订条约回报燕太子。”这时侍卫终于奉命进入大殿,当场砍死了荆轲和秦舞阳。







嬴政震怒,将所有燕国随行人员全部处死,加派军队增援驻扎赵地的秦兵,命令王翦全力进攻燕国。

大约一个多月后,秦军占领燕国首都蓟城,燕王喜、太子丹被迫率领残兵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继续追击燕军主力。

曾经与燕王喜一起组成联军,抵御秦国的赵国代王嘉,不忍心看到燕王喜仓皇逃命,便给燕王喜写去 说:“秦国如此追击燕国王侯,都是因为太子丹派人刺杀秦王,如果你现在杀了太子丹,向秦王表明心意,秦王一定会撤兵,保全燕国或者还有希望。”
燕王喜思虑良久,最终还是派人杀了躲藏在衍水边的太子丹,将其首级奉送给嬴政,秦军终于暂缓了攻势。

五年后,秦军还是灭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并通缉追杀太子丹的门客,以及荆轲的族人朋友。荆轲朋友高渐离被迫改名换姓躲藏到赵国,但终究还是让人认了出来,随后被押送到秦都咸阳。

嬴政珍惜高渐离善于击筑的才华,就下特别诏令赦免了其与荆轲结党之罪,熏瞎其双眼,安排在咸阳宫中当了一名乐师。高渐离乐技高潮,每次演奏听者无不赞誉。高渐离在获得嬴政信任后,把铅灌入到筑中增加重量,在一次演奏中持筑砸向嬴政,并未击中,被嬴政处死。

在高渐离刺杀嬴政以后,嬴政终生不再接近六国故人。







“荆轲刺秦”的故事,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来源于当时在大殿上用药囊扔砸荆轲的医生夏无且,夏在事后把详细情况告诉了他的两个好朋友,这两个朋友又详细地叙述给了司马迁,所以才有《史记》中生动传神的记载。

这件事情成为历史上千年流传、万人瞩目的著名历史故事,也成为一件众说纷纭的历史公案,关于荆轲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主要集中在以下观点。
第一种:荆轲是不惧强权的侠义英雄

从古到今,很多文人学者大都是从道德角度赞扬荆轲执着守信、不惧强权,其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和壮志未酬的遗憾成为咏叹怀念的主调。

陶渊明用“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表达后人缅怀之情。陆游用“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感叹英雄已逝精神长存。龚自珍评价荆轲“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赞赏荆轲的侠义行为。当然这些正面评价说法的背后,也多有作者自身怀才不遇、托物言志的悲伤。

第二种:荆轲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

司马光认为:荆轲只为报答太子丹的豢养私情,不顾及宗族朋友安危,竟然想着用一把短小的匕首去强大燕国、削弱秦国,这不是英雄行为,而是愚蠢透顶的做法。
司马迁还引用了汉朝杨雄的观点:荆轲只是一个刺客,不能算作义士,按照君子的道德观念看,不过是盗贼之辈。

苏轼说的更是讽刺:“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东坡先生认为荆轲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之辈,甚至都毁了燕赵奇士的名声。

第三种:荆轲是逆历史潮流的小丑

嬴政在荆轲刺秦事件发生后的第六年,完成了六国统一。中国原有的贵族封邦社会制度彻底瓦解,进入了延续两千年的皇权专制时代。嬴政的胜利是秦国数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嬴政只不过恰好是接力赛中持棒冲线的那个角色。

即使荆轲刺杀成功了,秦国各派势力角逐后选择的新国君,依然只会考虑秦国的个体利益最大化,继续发挥军事优势挥师东征,夺取六国土地和人口,嬴政即使被成功刺杀,也最多只能延缓几年秦国的统一进程而已。







我们不能狭隘的只用最终的结果成败去评判历史人物,而历史也常常以退步的形式实现自己的进步。

荆轲刺秦的决策和行动,结果事与愿违。太子丹使嬴政燃起了报复的怒火,开启了对燕国的征伐。

荆轲和太子丹最终站到了燕国的反面,成为了燕国加速灭亡的掘墓者,太子丹最后竟然死在了父亲的手中。

荆轲的故事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

因为荆轲是一名值得被历史铭记的英雄,他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尊诺重义、不惧强权、敢于反抗的典型代表,荆轲身上的那种为尊严、为信义、为忠诚而不顾生命的精神,已经升华凝结为中华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融入血脉,光耀后人,感动天地。

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时刻和耻辱岁月。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民族都从没有放弃过反抗,而且深深坚信这个世界所有的强权暴政都会走向灭亡,所有的黑暗专制都必定会被推翻瓦解。

也正是这种大无畏精神和必胜信念的薪火相传,支撑激励着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总能战胜所有艰难险阻,终会拥抱充满希望的明天。
所以荆轲精神永存!


下期预告:《统一六国》:秦统一六国不是一日之功,更非嬴政独自功劳,而是数代国君励精图治,百万秦人接续奋斗的结果。嬴政在统一战争中,每攻克一个国家,便将其国都王宫绘作图样,制成模型,迁徙当地工匠,在咸阳北面的几道塬面上,建造战败国的王宫复制品……


每周一、周四更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17 09:17:19 +0800 CST  
您的浏览、转发、评论、点赞很重要,这是作者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17 09:21:52 +0800 CST  
​统一六国——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八

这是读书人宏涛的第19篇原创作品

本文约6100个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公元前230年,秦国正式开启六国统一之战,仅用十年时间,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历经500余年诸侯割据、征伐不休、朝野混乱、民不聊生的春秋战国终于结束了。





这个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才正式封国的西北边陲部落,竟然统一了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经济领先的东方六国,并以咸阳为首都建立起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中央集权专制国家。

嬴政开创的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中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中延续两千多年,直至1911年才告结束。

晚清思想家谭嗣同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

秦统一后的疆域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李白在《古风·秦王扫六合》中以浪漫情感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统一六国不是一日之功,更非嬴政独自功劳,而是数代国君励精图治,百万秦人接续奋斗,无数战役累积质变的结果。

秦在诸侯混战中成为最终胜出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秦国经济实力已经领先于东方六国。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核心比拼的是人口与粮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意思是关中由于水利设施的修建,占到了全国富饶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当时七国全部人口约2200万,秦国人口数量约600多万,接近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时韩赵魏三国共约700万人,楚国约400万人,齐国燕国共约500万人;在粮食产出和积累方面,秦国新生地主阶级大量应用牛耕、铁器、灌溉等生产技术,带来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稳步提高,秦国拥有的粮食和其他财富,几乎达到天下财富的六成,超过了六国之和。

二是秦国政治结构稳定效率更高。

秦从商鞅变法开始,废分封,行县制,第一批就设立31个县。随后在新占领地区全部设郡,郡的面积范围较大,前期政治功能主要侧重边防军事管理,当郡内形势稳定,人口经济恢复时,又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此时再在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治理体制。秦郡县两个层级的职业官员由国君任命考核调配,县以下乡、亭、里等层级的长官则以当地村民选任为主,郡县制的建立,使各级组织均拥有了较准确的人口、土地、税收数据资料,便于做出长远科学的经济政治决策。秦国大面积采用的郡县制与东方六国大部分推行的采邑制相比,中央从上向下汲取粮食物资、调用民力资源的能力更强,政令的高效传达,保障了各级执行效率更高。

三是秦国军功爵位制塑造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秦人精神。

《战国策》中记载:秦国拥有身披坚甲的士兵一百余万,战车超过千乘,战马超过万匹。在与东方六国的战斗中,东方士兵身披铠甲、头顶铜盔迎战,秦人为了行动迅速,则扔掉披甲,怒睁双眼徒身冲锋。秦军左手提着斩获的敌军首级,右臂夹着生擒的敌军俘虏,在战场中左右穿行、前后出击,士兵斩获敌军的数量决定爵位晋升。秦军攻打不肯屈服的弱国,如同将千钧重物猛击在鸟卵之上。《战国策》的如此描述,从侧面反映秦国与六国的军事实力从规模数量、单兵能力、军功体系等等都已经不在同一层级。

四是秦国重法轻礼的统治文化也有加速生产力发展的一面。

秦国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把朝廷任命的官吏作为民众的老师,以书面的法律规令作为国民遵从。普通民众日常行为普遍轻礼仪教化,重法律规范,百姓日常纠纷最终不由族长裁定,而皆问询决定于法官,整体赏罚体系设置比较严厉。秦国这种以人性趋利避害为考量前提的“法家”治国精神,使秦国民众能够遵规守纪和号令必从,社会内部治理效率及经济军事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但也使民众缺乏道德修养和操守气节的滋润引导,这种法家独大的国民文化缺乏对冲力量平衡。单纯以法治国,轻视礼仪教化,必定是瘸腿走路,即使一时领先,但不能长治久安,这也为秦朝二世而亡埋下了祸根。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阴谋套路都只是徒劳。嬴政执政后,秦国已经拥有无敌于天下的威名,列国国君和政要更是谈秦色变,对秦国的普遍评价是“不可与战”。

秦灭亡六国是水到渠成之事。

首灭韩国。

韩国最弱且距离秦国最近,因此成为秦发动统一战争的首选打击对象。公元前233年,在秦胁迫下,韩王安被迫向秦王称臣。公元前231年,韩将南阳地献给秦国,以求苟存。次年,秦军攻韩,俘获韩王安,灭亡韩国,以韩地置颖川郡。

再灭赵国。

长平之战,赵国阵亡45万军士,壮年男子所剩无几。公元前230年,秦军灭韩后,兵分两路,一路攻打井陉(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打开从北部进入赵国的门户,一路从南部围攻赵都邯郸。此战幸赖邯郸内有赵国军民拼命抵抗,外有魏、楚等国极力援救,秦军始退。但是随后赵国却与燕、魏、齐反目成仇,不顾秦国虎视眈眈,四国内部陷入混战。

在秦攻赵的几次战役中,赵国名将李牧多次获胜,成为抗秦英雄,他极具军事才能,与白起、王翦、廉颇,被后世誉为“战国四大名将”。公元前229年,赵国以李牧、司马尚为将领,又一次击退秦军进攻。秦国硬攻无果,立即开启第二战场的反间战术,赵王迁的宠臣郭开收受秦国贿金,谗言李牧、司马尚两人欲反。赵王中计,杀李牧,废司马尚。

次年,秦将王翦率军从井陉入赵大败赵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自公元前403年立国,至公元前228年灭国。

秦灭燕国。

公元前227年,秦派王翦率军攻燕,燕军在易水以西损兵折将。次年,秦攻克燕都蓟城。燕王喜被迫迁都辽东郡。秦将李信率军穷追不舍,燕王喜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军暂时退兵。

燕王苟延残喘四年后,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破辽东,俘虏燕王喜及其他王侯大臣,燕国灭亡。



水淹魏都。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魏国顽强抵抗,最终数十城池失守,军民退入都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秦军根据大梁城地势较低的特点,引黄河、大沟之水灌淹大梁。三个月后,魏都大梁土筑城墙坍塌,秦军冲入城内,魏王假出宫出降,魏国灭亡。

平定荆楚。

公元前226年,秦首先派王贲试探性进攻楚国,夺十余城。嬴政认为楚国易攻,便让王贲攻魏,计划安排王翦、李信攻楚。嬴政征求两人的用兵意见,李信认为二十万兵足矣,王翦则非六十万军不可。嬴政嘲笑王翦:“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派李信、蒙恬率军二十万伐楚,在获得几次小胜利后,楚军在名将项燕指挥下,突袭反击,追杀秦军三天三夜,接连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李信大败。

嬴政没有迁怒于别人,而认为战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过于轻视楚国,于是亲自登门向王翦谢罪,请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征。

六十万秦军浩浩荡荡离开咸阳,嬴政亲送至灞上。分别时,王翦趁机请嬴政赐予多处美田宅院。嬴政很疑惑:“将军率大军出行,怎么还担心生活贫困?”王翦继续请求:“我们秦国将领,有功终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为子孙日后多谋些生计。”王翦率军出函谷关后,又接连五次派遣使者向嬴政请求美田宅院。王翦的心腹下属不理解,便劝谏王翦不要太过度的请求封赏。王翦屏退左右,意味深长的说:“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秦王素来疑心重,这次把全国之兵授权于我,我只有做出贪恋财物的样子,才能让秦王安心,不让他对我有任何怀疑。”

王翦到前线后,要求“坚壁而守之”,楚军多日挑战无果,加上连续征战也使楚军疲惫不堪,产生厌战情绪,士气走向低落,楚军决定撤营后退坚守。当楚军开始后撤,秦军立即发起全线追击,大破楚军于蕲南(今安徽省宿县东南),杀楚军统帅项燕。

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在其地设置郡县。

王翦又乘胜南征百越,秦国领土扩展到珠江流域。

智取齐国。

公元前221年,王贲、李信在灭燕后率军南下,与东进的其余秦军合围齐国都城临淄。

齐国内部主战与主降两派争执不下,临淄军民于是停止了抵抗,秦军几乎兵不血刃占领齐国都城。但此时齐军主力依然存在,如果齐王率领军民坚决抵抗,秦军必定要付出不少代价。秦国便派出使者陈驰,以五百里封地为诱饵,哄骗齐王投降。

齐王建认为大势已去,在身边佞臣们的劝说下,率军投降,齐国灭亡。

随后齐王建被迁至共地(今河南省辉县),秦军把齐王囚禁在一个松树林里,将其活活饿死。






嬴政在统一战争中,每攻克一个国家,便将其国都王宫绘作图样,制成模型,迁徙当地工匠,在咸阳北面的几道塬面上,建造战败国的王宫复制品。

建造“六国宫殿”目的是什么?

众说纷纭。

有学者认为这是秦国军事胜利的炫耀,显示一统天下的权威。

也有学者认为秦王嬴政喜欢建筑美学研究,用各国顶级建筑传递感受,体验伟大。

还有学者认为这是文化征服的一种形式。

战国时期,各地域之间限于交通、边防等原因,各诸侯国,国内各个采邑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还是比较贫乏。儒家推崇的“明伦重礼”极其符合封建分封统治阶级利益,贵族及普通民众的“重乡崇祖”思想在当时东方六国比较普遍。




项羽曾经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种重土思想传承千年,今日犹存,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之一。

秦国每攻破一国,即把各城市的贵族富豪,强行迁徙至咸阳居住。

一是防范其利用个人势力及影响,与当地新任的郡守县令作对。二是充实关中人口,归拢天下财富。三是对豪强集中管理,防止犯上作乱。秦在统一进程中先后迁徙十二万富豪人家到咸阳。

这些贵族富豪的迁徙,使秦都咸阳集中了各国人才精英,各类地域文化在此交流融通。《汉书·地理志下》中说“五方杂厝(音如措),风俗不纯”,意思是数十万各地精英人群相互交汇、共同居住在咸阳。

咸阳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都会城市。

风格迥异、各具风情的各国宫殿建筑威严耸立在咸阳塬各处,这些宫殿成为故国子民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各方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形成了中华文明“和合共生、守正出新”的精神特征,并不断激发中华民族创造出新的文明成就。

《汉书·元帝纪》中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意思是没有人愿意离乡背井,所有人都喜欢一家团聚。

秦国强制性的迁徙,必定引起过激烈的反抗,为了统治稳定,六国豪强的迁徙是必须实施的,为了中和敌对思想,建造“六国宫殿”更大的可能是为了建立文化认同。

每当这些贵族豪强看到自己故国的建筑时,似乎觉得自己是和国君祖先一起来到这里,这里将是我新的家乡。






“六王毕、四海一。”

秦国完成统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的新纪元时代。为什么各个诸侯国家最终会凝结为一体?这是民众厌恶战争祈盼和平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向前发展的历史洪流。

一是民众已经深深厌倦了战争。

从春秋到战国500多年,各路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孟子说“春秋无义战”,那战国时期的战争更是无道义仁爱可言。

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的战争达395次,战国时期约230次。所有的国家都被卷入,所有的城市都在筑墙征兵,所有的民众都在乱世苟存。

二是黄河泛滥及自然灾害需要统一的政府。

中原地区历来是农业文明的中心,农业文明的显著特点是靠天吃饭。当天灾虫害频发的时候,一个小区域是无法做到资源调配的。例如某国由于天灾,产生粮荒,只能向周边国家借粮,有的国家出于仁义就借了,但有的国家则认为,天灾造成缺粮,缺粮民心不稳,那这是上天赐予我夺取土地城池的机会,于是起兵攻打,一场天灾又带来更大的人祸。

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称为“河”,长江称为“江”,其他河流一般称“水”。此时黄河由大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已经逐步向“地上河”转变,各诸侯国被迫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修筑堤防以抵御河水,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产生严重淤积,不断抬高的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

在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黄河自宿胥口(今河南省浚县,淇河、卫河合流处)大约向东南方向平移了一百公里。改道后的黄河大致由今天的河南濮阳、河北大名、山东德州等地,经沧州北而东入渤海。《水经》称这次黄河改道为“大河故渎”,整个河道沿这条流路一直至西汉末年,又开始了新一次改道。黄河每一次的满溢、溃决,都使沿河城市坍塌乡村淹没,农业生产恢复需要数年时间,而改道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从自然现实条件出发,需要有统一的政府来治理河道,调配资源,迁徙人口,赈济灾民。

三是分散的小国无法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

自西周起,来之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威胁中原王朝的稳定。

第一起大事件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中,游牧民族犬戎部落攻陷了西周首都镐京,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第二起大事件是公元前662年(齐桓公二十四年),北方的山戎部落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在丞相管仲的强烈建议下,齐国举兵救燕,打败山戎。仅仅两年后,西北方的狄人部落又进攻邢国(今河北省邢台市),管仲联合周边国家援救邢国,最终获得胜利。齐国牵头抵抗游牧民族侵扰,获得了各国的一致认可,齐桓公被尊奉为“春秋五霸”之首,齐王也用“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身份,挟周天子以令诸侯。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核心原因并不是求发展,而是求生存。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赵王为了国土完整民众安全,只能自我革新,确保生存。





嬴政统一后第一次出巡,回到咸阳,即安排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秦国随后又开始修筑西起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来燕、赵等国长城连为一体。长城沿地形蜿蜒起伏,藉着天险设置关卡,主要目的是遏制游牧民族的南下骚扰。

四是“百家争鸣”的思想完成了实践筛选。

春秋战国时期,原有的以亲族血缘为基础,宗法封建为制度建立起来的宗族社会,随着周天子势微,诸侯利益纷争,而逐步解体,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时代。

如何构建新的统治秩序,各种思想学说争相涌出,儒、法、墨、道等诸子百家活跃在春秋战国的大舞台上。

孔子周游列国,奔波14年,但没有一名君主真正愿意采纳他的主张。

墨家当时影响极大,和儒家并称为“显学”,思想主张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家作为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但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式微。

道家在战国末期,曾经形成过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的《吕氏春秋》,也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但嬴政却因为对吕不韦的怨恨,而弃之不用《吕氏春秋》。

法家思想是在各诸侯国的政治实践中逐渐胜出的。商鞅变法让秦国迅速强大,韩非李斯的法家思想更是影响了嬴政的执政理念。曾经采用法家思想治国的赵国、齐国、韩国等国家都得到过迅速发展。

坚持按照法家思想治理的秦国,因为治理模式代表着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生产关系演变的前进方向,所以才能在诸侯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

下期预告:《皇帝的诞生》统一之后的秦,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数倍,统治范围与治理难度发生巨大变化,如何以新的国家治理体系,保证秦朝政权的长治久安,嬴政和群臣们开始了探索之路。



每周一、周四更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21 11:07:20 +0800 CST  
您的浏览、转发、评论、点赞很重要,这是作者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楼主 读书人宏涛  发布于 2020-12-21 11:53:37 +0800 CST  

楼主:读书人宏涛

字数:148150

发表时间:2020-10-22 06:03:0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15 13:09:57 +0800 CST

评论数:47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