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徐爱跋

【原文】:
{徐爱跋}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译文】:
我(徐爱)因受程朱之学影响,刚开始听闻先生教诲的时候,着实惊骇不已,无从下手。后来学习的时间长了,渐渐知道去躬身践行,然后才深信先生的学说,是孔子的嫡传之道。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断港绝河。例如先生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穷理’是‘尽性’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惟精’是‘惟一’的功夫。诸如此类观点,开始都感觉难以下手理解,但后来思考的时间长了,便不知不觉领会了宗旨,高兴的手舞足蹈。

【详解】:

《徐爱录》篇章正式完结,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徐爱这个人。
徐爱(1487--1517),字曰仁,号横山,余姚横河马堰人(今慈溪市)。

徐爱相貌俊秀,聪慧过人,德性出众。萧鸣凤所撰的《明故奉议大夫南京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徐君墓志铭》中写到“君肌肤玉雪,神情莹然,一见知为灵瑞之物。”朱绘在《祭文》中也称赞他“英姿挺秀,学问夙成。”苏彰等撰 的《祭文》中称赞徐爱“秉卓异之资,负该博之学。”陈杰等撰的《祭文》称 徐爱“质敏而性懿,体弱而才强。气温而言不媚于流俗,貌恭而行不比于常情。” 徐爱的岳父王华更是不吝称赞“若子之为人,可谓卓然有立,粹然无瑕,可以比美玉,可以比良金者也。”
以上的引文都出自徐爱死后亲友撰写的祭文,可以得知徐爱的为人是被时人、亲友肯定,徐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有德,有礼有节的谦谦君子。徐爱虽是公认的德才兼备,却是身体孱弱,这也可能是造成徐爱早天的一个原因。徐爱的一生非常短暂,去世时年仅31岁。但是徐爱短暂的一生也是十分精彩。
徐爱与王阳明关系密切,明弘治十六七年(1503/1504),徐爱娶了王华的女儿,成为王阳明的妹夫,定居于山阴(今绍兴市)。正德二年(1507),徐爱在山阴拜王阳明为师,成为了王阳明最早的弟子之一。徐爱一生短暂,却从 政近十年。正德三年秋天(1508),徐爱中进士二甲第六。正德四年七月(1509 年),徐爱被任命为祁州太守。
正德九年(1514),徐爱在南京任职,恰逢王阳明为南鸿胪卿,徐爱因此有机会与黄绾等人经常聚集于师门学习,徐爱成为同门表率,“为之骑邮以通彼我,于是门人益亲”㈢。正德九年四月,徐爱出使路过浙江,在杭州遇到黄宗贤伯兄黄宗科,谈及王烈妇死节,撰写了《王烈妇神异记》(收录于《横山遗集》中)。正德十年(1515),徐爱升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正德十一年秋(1516),徐爱归乡省亲。正德十二年五月十七(1517),徐爱得痢疾,暴卒于山阴家中,年仅三十一岁。
徐爱于王阳明,便是颜回于孔子,而且有相似的命运,相似的经历。
讲完徐爱,我们来回归本段。有几个词语需要注释,以便后期我们学习。这些词语后期会经常出现:
格物:朱熹解释“穷究事物的道理。”王阳明心学框架下的释义为“格除心中不当的私欲,探究天理良知。”
诚意: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明善:施行践行至高的善念/善意
诚身:以至诚立身行事。
穷理:穷究事物之理。
尽性:完全发挥天赋的本性。
道问学:通过求教、学习,实现自我修养的提升,亦指学问。
尊德性:崇尚自然至诚的道德本性。
博文:广泛且通晓书籍
约礼:用礼仪约束自己
惟精:精纯
惟一:专一

各中关系仔细体悟便可理解。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张善知)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7 13:19:03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01-02

【原文】:
〔1〕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2〕问立志。
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译文】:
陆澄问:“专一专注的功夫,例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待客人,则一心在接待客人上。这样做是专一专注吗?”
先生答:“喜欢美好的事物则一心在事物上,喜欢金钱便一心在金钱上。这是专注专一吗?那是追逐外物。并非专注专一。专注专一是指一心专注在天理上。”

陆澄问‘立志’
先生答:“只要常念常记存养天理,便是立志。如果能不忘记不停歇,久而久之心中自然凝聚。就像到家所说的‘结圣胎’。将天理常常存养,逐渐达到充实且光辉的圣人境界,也只是从这一个念头存养而扩充。”

【详解】:

主一:专一,专注
驯至:通‘驯致’,指逐渐达到
美大:充实而有光辉。
圣神:圣人

通过《徐爱录》,我们大体了解了阳明心学是什么,与程朱理学有何不同。而接下来的《陆澄录》则涉及到具体该如何下功夫,以及一些意义阐述。还是那句话,《传习录》每段字数越少,越要详细体悟。

我们先来看何谓专注?要专注什么?阳明先生明确给出答案。专注是修行中要下的功夫,要专注的,便是天理。合起来讲便是‘专注一个天理’。接下来再来讲,何谓‘天理’?
天理是需要我们去发现且坚守实践的一种道德意识道德本源,天理=良知。
我们当下社会,处于物欲横流的时期。许多人把赚钱当作首要的唯一的人生目标。这便是心学所说的追逐外物。不过心学并非让人槁木死灰,一分钱不去赚,而是讲求中和中庸。如果连饭都吃不起,何谈修行?心学的纲要是要‘世上炼’。关于中庸这个话题,我们后期会详细论述。
再说说立志,了解王阳明的朋友会知道他在很小的时候,便立志要做圣人。虽然在同学老师眼中看来这只是个笑话。但是最后阳明先生做到了。立志,便可‘意诚’,便可‘格物致知’便可‘结圣胎’。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8 08:53:05 +0800 CST  
上一篇开始,进入第二篇 《陆澄录》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8 08:53:24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03-04

【原文】:
〔3〕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译文】:
白天做修行的功夫时若感觉烦躁扰乱内心,则去静坐。如果感觉懒于看书,则强迫自己看书。这也是治病的良方。

与朋友交往时,务必要谦虚礼让,那样便会彼此得到好处。若互不谦让则互相都会有损失。

【详解】:
《陆澄录》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便是很实用。这两句话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在修行时,感觉烦乱,那么便采取静坐的方式,让自己的内心沉下来。戒骄戒躁。每个人都遇到过冲动的事,能及时冷静,便是下功夫。

与朋友相处时,应多谦虚礼让,不可因太过熟悉便不饰边幅。那样只会增加烦恼。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9 08:51:07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05

【原文】:
〔5〕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傍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
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辨。
先生曰:“尔病又发”。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译文】:
孟源有自负爱名的毛病。王阳明经常责备他。一天,先生刚刚责备过他。有一个朋友来陈述近日的修行状况。孟源在旁边说道:“这才刚刚达到我(孟源)以前的水准。”
先生立马说道:“你的毛病又犯了”
孟源脸色一变,想辩解一番。
先生又说:“你的毛病又复发了”。先生借此事教导孟源:“这是你一生的重大病痛。就像方寸大小的土地上,种植一棵大树。雨露滋润,土壤肥沃,都只是滋养此树的根。纵使要在周围种植一些谷物,上方被这棵树的叶子遮盖着,下面被这棵树的根系交错盘结着,谷物怎么能茁壮成长呢?必须砍掉这棵树,不留树根,才可以种植谷物。不然的话,任凭你如何栽种培养,也只是滋养这颗树根。”

【详解】:

本段的意思看原文和译文便可知晓。我们主要来谈一下里边的含义。
我们当前社会,很大一部分人分不清‘自信’和‘自负’。更有甚者,每当听到他人的观点或评价,第一个反应都是“那不对呀……”。从未在内心中仔细考量,对方讲述是否正确,自己是否又有坚定的观点?
我们修习心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构建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相信很多人在修习过程中,慢慢会发现,自己看待世界,看待他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我们更应沉下心来,仔细体悟/体认。儒家,佛家,道家。修行者都会经历一些阶段。起初,只想安静,厌世,恨不得找个深山老林修行,感觉社会上一切都是虚幻。这是不正确的,也是阳明先生所不倡导的。接下来,有了一些体悟,但更多的是靠自己的逻辑思维去理解良知/天理。这也是正确的,因为初学者的良知,辨别是非能力需要理性及逻辑去辅佐。当度过这两种境界之后,可能会达到圣人心境。良知有感而发,天理随灵明而运。
希望我们所有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戒骄戒躁,各行其是。不要强做生知安行之事。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0 09:33:29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06

【原文】:
〔6〕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
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译文】:
陆澄问:“后世的编著注释书籍太多,是否对圣学的真道传播有所杂乱影响?”
先生答:“人心与天理浑然一体,古之圣贤将其编写进书籍,就像描绘画像一样,不过是向人们展示大概轮廓,使人们看到轮廓而去求其真理细节。圣贤的精神意气面貌,言笑举止,是不能被记录流传的。后世人们编写注释,是将圣人所描绘的事物,又模房书写了一遍,自行又加了分析,以炫耀才学技能。这已经偏离真道。”

【详解】:
相信很多研究《传习录》的朋友,读到这段都会汗颜。作者本人思索再三。认为本段不能以偏概全的去理解。若无后世的注释,那么古籍一定会失传。其中很重大的原因便是我们现在写作不再使用文言文。可能当时阳明先生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人们写文章会用白话文这种时代产物。
注释,为了让更多的人懂得古籍字面意思。
详解,为了让更多人的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去理解。

本段的核心意思,我认为不在批判后世编著,而在于阳明先生要表达,不要过多依赖分析和辩论,更多的是要切身体悟,踏实在内心中下功夫。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1 12:52:11 +0800 CST  
分隔符————————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2 09:31:16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07

【原文】:

〔7〕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曰,“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其言何如”?

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译文】:

陆澄问:“圣人能够应对很多事情,是不是提前就做好了准备?”

先生答:“怎么能提前知道许多事呢?圣人的心就像明镜一样。只是一个‘明’字,则可以随感而应对,万物皆可照。未有已经过去的事情还留下,也没有未来的事情显现在镜中。如果像后世所讲的那样,圣人可以提前预知。那便是与圣人的学问大相违背。周公制定礼仪制度,以教导天下,都是圣人能够做到的。那么尧舜为什么不做而等到周公才做?孔子重新编著‘六经’以教化万世,也是圣人所能做的。周公为什么不先去做而等到孔子才做?以此可以看出圣人遇到这些时机,才会做这些事。我们只要担心‘镜子’是否明亮就好,不怕事物到来时无法照见。研究事物的变化,也如同物来变照。所以说学者们必须先有个将镜子打磨明亮的功夫。只要担心此心不明就好,不需担心无法穷尽的事物变化。”

学生问:“那么所谓的‘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在其最原始的状态下就已经具备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先生答:“这个说法本来很好,只是太难懂,也就有失偏颇了。”

【详解】:

心学之所以有其魅力,在于此。心学在当下不被许多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在于此。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偏向理学思维较多。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内涵的道理,物品也罢,处事也罢。但在心学范畴中,这些规律都化作明镜般的内心。物来便照,事来便照。自然能知物,知事。不过有个前提,如果想要准确知物知事,要有一颗明镜般的内心。这是一种角度,理学由外而内,心学由内而外。这两个学派的争论,也不是只言片语便可解答谁对错。只能自己体悟。多说便无益。

修行的最终目的,便是要成圣。但圣人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强加许多玄幻色彩,比如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圣人只是能因时而事。做出最正确的事,抉择。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出自程伊川语,采入《近思录》卷一第32条。

冲漠:虚寂。

朕:征兆迹象。

冲漠无朕,即空寂无形。至静之中,萌兆尚未发动,而万事万物之理已森然具备。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2 09:31:40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08

【原文】:
〔8〕“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他日又曰:“圣如尧舜,然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宁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译文】:
先生说:“道德公理没有一定的标准,也没有尽头。我与之间的讲述,不可以因稍有所获,便认为只有这些了。再交流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不会停止。”
另一天先生又说:“圣人譬如尧舜,在尧舜之上,善也没有尽头。恶如桀纣,在桀纣之下,恶也没有尽头。如果说桀纣未死,就没有更恶的事了吗?若善有尽头,周文王为何说‘看见了道却像未看见’?”

【详解】:
本段是陆澄给第七段稍作补充,记录阳明先生的观点。善,无尽头。恶,亦无尽头。
不可以稍微做一些善事,就认为足够了。也不可以稍微做一些恶事,便认为无伤大雅。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5 09:41:08 +0800 CST  
周末两天休息了一下,未作更新。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5 09:41:22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09

【原文】:
〔9〕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已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译文】:
陆澄问:“静下心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状态很好。但遇到事情,便不同了。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答:“这便是只知道在安静中存养天理,而不用格物克制的功夫。如果这样就会遇到事情便动摇。人需要在事上磨练,才能立得住。才能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详解】:
本段也是很有力的一个证明,证明心学并非让人沉空守寂凭空假想。而是要去实践,要在事上炼。
关于这个观点,《传习录 卷下 门人陈九川录》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有一属官,听阳明先生讲学后,与先生说“我很想和先生一起相伴学习,但是公务繁忙,每天要审理案件。这该如何是好?”
阳明先生答:“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大体意思就是告诫这位学者,在工作中修行,便是最好的功夫。在工作中打磨心中的镜子,让其通透明亮,不偏不倚。这便是知行合一,便是事上炼。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6 08:34:34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10

【原文】:
〔10〕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译文】:
学生问该如何做‘上达’的功夫。
先生答:“后世儒者教导人时,刚刚涉及精深微妙之处,便说这是上达的功夫,未免学有不当之处,然后又说一个下学的功夫。这便把下学与上达分成了两个。凡是眼睛可以看得见,耳朵可以听得见,嘴巴可以说得出,心可以思考的,都称之为下学。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嘴巴说不出,心思考不得的,都称为上达。就像栽培灌溉树木,属于下学。而树木的日夜生长,枝叶繁茂,称为上达。人怎么能强制干预这些呢?所以凡是可以下功夫,可以说出来的,都是下学。而上达的功夫,在下学里。凡是圣人所说的,虽然极其精微,但都是下学的功夫。学者只要在下学里用工,自然可以做到上达。没必要再寻找如何上达的功夫。”

【详解】:
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在本段中,阳明先生告诉我们若想上达,只要在下学中下功夫即可。下学便是格物,继而可以推导出格除心中不当的私欲,恢复良知本来晶莹的面目。说到底,阳明先生还是在告诉我们,要不断的格物,致良知。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7 11:04:42 +0800 CST  
分隔符。。。。。。11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7 11:04:52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11

【原文】:
〔11〕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chōng bò)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译文】:
阳明先生说:“持守志向就像心痛一样,一心都在痛苦上,哪里还有说闲话管闲事的功夫?”
学生问:“‘惟精’和‘惟一’的功夫还如何来做?”
先生答:“‘惟一’是‘惟精’的主旨,‘惟精’是‘惟一’的功夫。并非惟精之外还有个惟一。‘精’字的偏旁部首是‘米’。姑且用米来举例子。如果想要纯白洁净的米,这是‘惟一’的意思。如果不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再进行筛拣,则米还是不能纯白洁净。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再进行筛拣,便是‘惟精’的功夫。结果就是要通过此功夫让米变得纯白洁净。同理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都属于‘惟精’的功夫而求做到‘惟一’。其他还有比如‘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都是这个意思。”

【详解】:
舂簸(chōng bò):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

“三十而立”在当前社会,被很多人解读成“立业”。作者持不同看法。“三十而立”立的应该是“志”。但这个“志”字并非简单的定个目标,定个志向。而是包含许多其他维度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诚意”,若无诚意。则此志仅是悬空而讲。若立了这个“志”,那么本身自然会忙起来。因为其中的维度,还包含了“知行合一”。许多成功的人,其实一生只在做一件事。例如众所周知的袁隆平,以及各个诺贝尔将得主。甚至成功的企业家,虽然投资领域有所不同。但实质其实都是进行资本流通。
关于博文是约礼之功等等下功夫的顺序和目的,在前文有所讲述。可以翻看《卷上·徐爱录》徐爱跋。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18 09:11:45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12-13

【原文】:
〔12〕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13〕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曾点言志,夫子许之。
圣人之意可见矣。

【译文】:
认知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认知的成果。圣学(心学)只有一个功夫,便是知行不可以分作两件事。

漆雕开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夫子很高兴。
子路让子羔去费地做官。孔子说,这是害了别人家孩子。
曾点谈论自己的志向,孔夫子赞许他。
圣人的大意已经可以略见了。


【详解】:
这两句话在《传习录》原文中,未标明是谁说的,但据分析,应该是阳明先生无疑。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句话按照心学的核心关键字,便是“知行合一”。关于这种合一思想,在心学中有很多处。后期我们学习便会发现,阳明先生在很多观点上反对‘二元论’,例如‘知行’是一件事,‘惟精’和‘惟一’是一件事等等。现在我们很多人喜欢运用矛盾对立法来分析事情,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一定有实效的。

第13段,讲了三件事。我们先说结论,阳明先生表达“圣人之意可见矣”,这个‘圣人之意’为何意?作者认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认清自己”。
这三个故事,分别是:

一.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
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学而优则仕”,学好知识,就去为百姓做事。孔子是鼓励学生从政做事的。他让学生漆雕开去出仕,但漆雕开觉得自己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没有充分的把握,想继续学礼,晚点去做官,孔子很满意他这种谦谨的态度,认为他有沉着好学的品行,知道尚须进德修业,而不急着做官,没有沾染上当时社会中流行的急功近利的作风。

二.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全文是:“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反对在仕中学、学中仕,认为这样会误事误人。子羔学问尚未纯熟,就派他去做官,无异是害他。子路认为治理民众就是实践,而且孔子一贯重视实践,强调身体力行,认为书本知识是次要的。子路的话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但从事政治,必须要有足够的学问识见,才能处理好政务。否则边做边学,实际上是拿人民做实验品,容易害民害己。孔子因而责备子路的利口强辩,将无理说为有理。

三.这是《论语中一个典故》
孔子问子路、曾皙(曾点)、冉有、公西华四人的志向。子路不加思索地答道:“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地处于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加以灾荒。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可以使人人有勇气,而且懂得道理。”    孔子微微一笑。又问:“冉有!你怎么样?”冉有答道:“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可以使人人富足。至于修明礼乐,那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孔子又问:“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答道:“不是说我已经很有本领了,我愿意这样学习:祭祀的工作或者同外国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者。”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了起来答道:“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同。”
曾皙言道:“暮春三月,已经穿上春天的衣服,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这三个故事,看完便可了解。
曾点的志向,看上去胸无大志,甚至可以说没有进取心,但有趣的是,却得到了孔子的认可。结合心学,可以这样来看,曾点的志向做到了未发之中,做到了不偏不倚,做到了格去不当人欲,做到了晶莹剔透之镜。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20 08:46:17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14

【原文】:
〔14〕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问:“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译文】:
陆澄问:“宁心静养时,能称之为‘未发之中’吗?”
先生答:“现在人们存养内心,只知道心气安定。当他宁静时,也只是心气宁静。不可以称之为‘未发之中’”
又问:“‘未发’便是‘中’难道不是求‘中’的功夫吗?”
先生答:“只要记得格去不当的人欲,存养天理,才是功夫。心气宁静时常念格去不当的人欲,存养天理。动时也常念格去不当的人欲,存养天理。不管他宁静与否。如果一味追求宁静,很容易慢慢变得喜换安静讨厌动的弊病。其中有许多毛病问题,都潜在其中,最终不能根除,遇到事情依旧会再次滋长。以遵循天理为主,难道不是宁静吗?但以心气宁静为主,未必能遵循天理。”


【详解】: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十日内观禅修班,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让学员们十天内统一上课统一住宿,上课的主要形式便是坐禅,不许说话,不许交流。在现代由葛yin卡发起,在全球掀起很大的浪潮。在中国大陆暂时没有葛yin卡的直营学校,但在国外由很多。关于这个班,作者在莫斯科时差点报名。但因工作繁忙,没有实现。最开始会有些许遗憾,但在心学研习久后便释然。阳明先生无数次强调,应在‘事上炼’。这也是我们儒家与其他哲学体系不同之处。儒家是一门入世的学说。所以各位在修行时,也要切记勿一味求静,恨不得到深山老林里闭关打坐,舍弃一切事物。
本段最后一句便可以当作修行方向。“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22 10:37:01 +0800 CST  
关于“四子言志”的典故,接下来还会有延申。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22 10:37:32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15

【原文】:

〔15〕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译文】:
学生问:“孔子的弟子们讨论志向,子路 冉有希望从政,公西赤想主持礼乐。多少有点实际用处。到曾皙说志向时,他却像玩耍似的,孔子反而赞许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先生说:“子路 冉有 公西赤三人时有私心期望。有私心期望,便会有偏倚,这样的话,能做这件事未必能做那件事。曾皙的说法却没有私心期望,正是‘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意外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应该做的事。身处患难之境,就做患难时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前三位事所谓‘汝器也’的人才,而曾皙事‘不器’的通才明达之士。但是三位先生的才华,各自卓然成章,并不像世上空谈不实的人那样,因此孔子也都赞许了他们。”

【详解】:
意必:源自《论语 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意”为私意;“必”为不持绝对的态度,谓能因时变通。

本段是《陆澄录》第13段曾皙典故的延申,典故的详细内容可以翻看第13段。

结合当下实际,孔子赞许曾皙也并非指让人们争当全才。而是要让人们追求天道。以天理为主旨,自然做其他事也都得心应手。不过孔子也知道,并非每个人都有此天赋。所以其他三人的志向,孔子也做赞许。
我们每个人都接受一种教育,那便是以一技之长傍身。这也是孔子也赞成的,但在专业领域之外,我们也应在天理上多下功夫。结合心学,常记格物致知。这样才可以开启内心的本源能量。达到真正意义的人生。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24 09:44:59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16

【原文】:

〔16〕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果”?

【译文】:

陆澄问:“知识没有长进,该怎么办?”
先生答:“做学问必须有个本原。应该从本原处下功夫。才会逐渐进步。仙家用婴儿举例子很贴切。比如应该在母亲腹中时,只是精纯的气。有什么知识?当出生后,才会啼哭。然后能笑。在然后能认识他的父母兄弟。再然后能站,能走路,能持物,能负重。最终天下的事,没有做不到的。都是应为他的精气日渐充足,则筋骨力量越来越强,聪明智慧日益开发。这并不是再婴儿出生的那一天就推究的到的。所以需有一个本原。圣人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长繁育’的境界,也是慢慢从喜怒哀乐等未发之中慢慢存养得来。后世儒者不明白格物的学说,见到圣人全知全能,就想在初学时达到这样的境界,哪有这样的道理?”
先生又说:“立志用工,就像种树一样。开始生根发芽的时候,还没有树干。等到有树干的时候,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后才有树叶,继而又有果实。刚开始种下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养育它就好。不要想枝叶,果实。空想有什么用呢?只要不忘下栽培灌溉的功夫,害怕没有枝叶花果吗?”

【详解】:

东西方在哲学上之所以不同,很大原因在于中国的哲学古籍往往开篇就告诉我们修行的终点。但西方的哲学典籍,往往开篇是细枝末节,慢慢往终点走。
例如《道德经》开篇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直接了当告诉我们,修行的终点,便是悟“道”。《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直接告诉我们大学讲的是什么。
而西方哲学典籍,例如《圣经》开篇云:“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后来才慢慢告诉读者最终目的。
举这几个例子并非说孰对孰错。我们要结合本段进行理解。
正因为中国的哲学古籍往往开篇点题,所以后世很多儒者重心便不在起初的功夫上。就像本段中阳明先生所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我们在修心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悬空而想。要脚踏实地的从0到1。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年代,西方哲学涌入,让我们可以结合来学习,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幸事吗?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25 11:54:16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陆澄录》17

【原文】:
〔17〕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译文】:
陆澄问:“看书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是为什么?”
先生答:“这是只在求文字间的意思,所以不能明白。如果这样的话,不如做以前的学问。他们看的多了,也就解释的通透。只是他们为学虽然解释的通透,但终身不会得道。必须要在心体上下功夫。凡是不明白,不知道怎么做的,要在自己的内心中体悟。这样才可以融会贯通。例如四书五经,都是在讲这个心体。这个心体便是道心。心体明亮,道则明亮。没有其他的,这就是做学问的重要之处。”

【详解】:
经常有人会感觉到,一本书读完刚合上,就忘记了书中所讲的内容。只是模棱两可记得作者说过什么,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在阳明先生的时期,学生们很多也遇到过。阳明先生的解答便是:“看不懂书,便是没用心去看。”这句话看似大家都懂,但什么是用心看?以作者之拙见。首先要明白自己想知道什么,然后选择能解答问题的书籍,再看目录,直接找到我们想了解的知识。若读完后,感觉此书的文笔甚好,可以依托兴趣去全篇阅读。这样下来,我们既能知道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也达到了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同样,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下,也能为我们节约一些时间成本。

不过说到底,我们不仅在读书上要用心,在任何事上,也要用心。体悟了心体,便是体悟了道心。便是入道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7-03 09:24:52 +0800 CST  

楼主:张善知

字数:38681

发表时间:2020-05-22 18:57:4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03 20:58:29 +0800 CST

评论数: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