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引文

【原文】:
徐爱引言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馨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远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译文】:
阳明先生对于《大学》中关于“格物”的释义,是以《大学》旧本为准,旧本也就是先儒(指朱熹)所说的错误版本。我(徐爱)刚听闻此观点时倍感惊讶,然后对此产生疑惑,继而殚精竭虑的思考为何。经过错综复杂的对比,向先生询问。得到阳明先生的回答后,才知道阳明先生的学说就像水一样寒冷,像火一般热烈,是历经千秋万代流传也不会偏离的真理。阳明先生天生睿智,但为人和睦且坦率平易,不拘小节。他人只看到先生年少时豪迈不羁,又常常沉溺于诗词章句中,习佛道二家。所以突然听闻先生的学说,都以为是标新立异,不去深入探究。但他们不知道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的三年时间,在困难中休养静思,做精纯且专注天理的功夫,已然进入超凡入圣的境界,回归正统且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我日夜追随先生,体会到先生的学说入门简易,但深入研究发现非常高深。初看时以为很粗略,深入探究会发现很精深。刚开始接触认为很平常,但认真学后发现没有止境。十多念来,我竟然未能进入围墙之中(入门此学说)。当世的学者,有的只和先生见过一面,有的甚至没听过先生的言谈,有的实现怀有轻视或激愤的情绪,仓促的像要根据只言片语或传闻来揣度论断先生的学说。这样怎么能理解先生学说的真谛?先生门下学生,听闻先生的教导,往往记得不全面且有遗漏。就像鉴别马匹只从外表来筛选,这样会错失真正的千里马。所以我记录下平日陪伴先生时的所见所闻。私下里给同学们传阅,互相研习。希望不负阳明先生的教导。学生徐爱作。


【详解】:
《传习录》并非阳明先生的作品,像《论语》一样,本书为阳明先生与弟子/友人讲学时,弟子对其言行的记录,或与阳明先生的书信记录。本卷为学生徐爱所整理,后续还会有陆澄,钱德洪等人的整理。
本段可以理解为一本书的“序”,讲解为何要整理传习录。其中有两个点可以解读。
1.阳明先生对于“格物”的理解,与朱熹不同。朱熹认为格物的意思是在外界世间万物中寻求道理,把理置于外。而阳明先生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格物,应在自己的内心中去格,格除不当的私欲,摆正偏离中道的心体。
2.“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即便是我们现在所处物欲横流的世界,甚至千秋万世的未来,天理/天道/良知等是亘古不变的。无论我们所处的时代,表相多么不堪,但拨开其外衣,本质依然如旧。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2 10:57:44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01

【原文】:
〔1〕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亲’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译文】:
徐爱问:“‘在亲民’,朱熹认为应当理解为‘新民’。与后文的‘作新民’貌似可以呼应的上有理有据。先生认为应该按照旧本《大学》中的‘亲民’而非‘新民’理解,有什么依据吗?”
先生回答道:“后文‘作新民’的新,是‘自新之民’的意思(自新之民,意自我振作为善去恶懂得改过自新)。与朱子认为的‘在新民’的新不同。这不就是证据吗?‘作’虽然和‘亲’相对应。但并不是‘亲’的意思。后文的治国平天下,都与‘新’字无逻辑关系。比如说‘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等等言论,都是以‘亲’为意,并非‘新’。‘亲民’犹如《孟子》中所讲‘亲亲仁民’。亲之即仁爱。因为百姓不仁爱,舜才命令契为司徒,施行五种伦理规范,所以百姓才相互仁爱。《尧典》中的‘克明峻德’(发扬美好的德行)就是‘明明德’。从‘以亲九族’(让家族和睦)到‘平章协和’(让百姓及四方诸侯友好和谐)就是亲民,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又比如说孔子所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明明德’(发扬自己美好的德行)。‘安百姓’就是‘亲民’使百姓间相互友好和睦。如果说‘亲民’就包含了教化和含义,若说新民,则偏离了核心意思。

【详解】:
《传习录》正文自本章开始,本文亦有两点可以解读:
1.王阳明对于《大学》这本书的解释,是以旧本《大学》为准,也就是文义不变,按照古文言文的字面意思理解。否定朱熹将“在亲民”的“亲”换成“新”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朱熹先生的新为何意?朱熹认为百姓应该更新自己,适应外部变化的大环境。
阳明先生认为在亲民不需要更改,亲字才是符合后文逻辑的词汇。

不可否认朱子把亲改成新,符合一定的道理,起码在我们现代社会看来,不断涌入的西方哲学思想,却有新的一面,百姓若‘新’,起码不会被大环境认为是一朵奇葩。

但学者应谨记,我们为什么要学儒?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心学,儒学?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圣人。不要吝啬自己的意志,也不要被大环境所感染认为,成圣?这是他娘的扯淡。既然我们选择了研究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最起码要明白,老祖宗学这些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成为圣人,闻圣人之道。如果连这些意志都没有,那么就不要研习儒学了,否则儒学对你来说只是喝二斤酒吹牛X的谈资。道偏颇矣。所以,阳明先生认为‘在亲民’还是要以‘亲’为释义。行仁义友好之事,做集义之人。
2.初学者切记不要偏离心学的主干,一味追求心学与其他学说的不同,甚至诋毁唾骂其他学说。这也就偏离了阳明先生或儒家的根本。通往大道的路,是不同的,不应以自己选择某一条路而唾弃其他成圣途径。虽然阳明先生经常不赞同朱子的学说,但也仅因为朱子的学说容易让学者误入歧途,事倍功半。才立言“心即理”“知行合一”。学生要知晓先生的立言宗旨,并非唾弃,而是正功。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2 11:33:11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02

【原文】:
〔2〕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译文】:
徐爱问:《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定理,这个观点好像与先生的学说相悖。阳明先生回答道:“在万事万物上寻找达到至善/智慧的方式,就是把功夫/根本放在外边了。至善/智慧是心的本体(心本来的面貌)。只要把明明德的功夫做精纯,做到专注一个天理就可以了。这也就包含了万事万物。(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朱熹所说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就是正确的了。

【详解】:
研习《传习录》比较深入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字数越少,信息量越大。
在解读本段之前,作者有几点需要重要强调:
1.我的解读仅代表我一人观点。希望不赞同的人不要流入“愤青”的地步,如果你连“成圣之路是不同的”这个观点都不赞同,那我和你辩论也徒劳。
2.作者不认为现在我们对《大学》《中庸》《论语》等典籍的翻译是完全准确的,所以在我的文章中,会出现许多不同于过去认知的情况,习惯就好。
3.古人惜字如金,所以每个字都有其含义。而且没有标点符号,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断句,都是历代学者增添,作者本人并非100%赞同。接下来我们开始解读。

①“知止而后有定”出自《大学》第一段。
此处断句作者不能认同。“知止而后有定”应该为“知止,而后有定。”翻译过来是:“知”通“智”,“止”为达到/安住,“而后”为然后,“有”通“又”,“定”为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整理下来是:
“智慧达到且稳定在高深层次,然后才又有镇定的心态。”如果这样断句,《大学》首段与下文才逻辑通顺且符合儒家的根本方向。
首段全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对这段的翻译是:
“《大学》这本书所想告诉人们的‘道’,就是弘扬美好的德性,让人们互相和睦友爱,达到至美至善且智慧的目的。智慧达到且稳定在高深层次,然后才又有镇定的心态。有了镇定的心态才能做到心‘净’(此处‘静’通‘净’),心净后才能做到安详/从容不迫,做到安详/从容不迫才能更好的思虑/谋划,做到更好的思虑/谋划才能得‘道’。万事万物有其运行的逻辑顺序,知道(本处的‘知’为本义)且明白这种原理,则离‘道’越来越近。”如果这样翻译首段,则与后文是逻辑通顺的。首段告诉我们《大学》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接下来的第二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达到“智”“至善”等等该如何做,怎样做的方法。

②回归《传习录》本段,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定理,而阳明先生认为心即理,不要在外物上寻求。“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我们先要弄懂核心关键词“至善”不能仅通过字面意思理解为善良/美好。以儒家的作风,应理解为“智慧/心体/道/性/本源/良知/天理等等”包含多个意思。理解了这个,本段自然通晓,阳明先生倡导在内心中寻找“智慧/心体/道/性/本源/良知/天理等等”

③该如何做到“至善”?阳明先生说“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也就是为善去恶弘扬美好的德性,做到精纯,做到专注,便成功了。

④“然亦未尝离却事物。”就像开头说的那样,字数越少信息量越大,本段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阳明心学并非倡导槁木死灰,沉空守寂的修行方式。强调的是心为主宰感应/感知,感应/感知什么?还是物,物可以是手脚,可以是花草树木,可以是金星火星。
作者本人认为心学并非唯心,也非唯物,而是唯心+唯物(此段涉及西方哲学定义,后期详细表述)。

⑤最后阳明先生表达,如果从心上寻求,那么朱熹所说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是对的。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3 11:56:26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03

【原文】:
〔3〕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欲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译文】:
徐爱问:“如果只在心上求至善/智慧/天理,是否会遗漏天下间许多事理而不能穷尽所有?”
先生答曰:“心就是天理。天下没有心外的事情,没有心外的理。”
徐爱又问:“例如对父母孝顺,对君王的忠心,对朋友的诚信,治理百姓的仁爱,这其中有很多道理。恐怕不能不探究吧?
先生回答道:“这种观点遮蔽人们很久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破的。今天姑且就徐爱提到的这几点进行探讨。
例如对父母孝顺,不是在父母身上寻求个孝顺的理。对君王忠诚,也不是在君王身上寻求个忠的理。对朋友诚信,对百姓仁爱,并不是在朋友身上或者百姓身上寻求个诚信,仁爱。(上述这些理)都在我们的心中。心即是理。如果这颗心没有被不当的私欲遮蔽,那此心便是天理。不需要外界一丝一毫的理介入此心。用这样精纯的天理之心,表现在父母身上,便是孝顺。表现在君王身上,便是忠心。表现在朋友,百姓身上就是诚信和仁爱。所以只要在这颗心上下‘存天理,去人欲’的功夫就好。”
徐爱再问:“听闻先生的开示,我感觉有些明悟了。但之前的观点萦绕于心,还是有不释然理解的地方。例如孝顺父母这件事,有‘温凊定省’一说,这其中的许多细节,难道不应该探究吗?”
先生答:“为什么不探究?但是要分清主次。首先要让内心摈弃不正当的私欲且存养天理。例如讲求冬温(‘温凊定省’其中的温),是因为此心发出的为孝(才有的结果),这其中不能有任何不正当的私欲掺杂(才会做到温凊定省)。讲求夏凊(‘温凊定省’其中的凊),同样也是因为此心发出的为孝(才有的结果),这其中也不能有任何不正当的私欲掺杂(才会做到温凊定省)。讲求的只是这份心。这颗心如果没有不正当的人欲,纯是天理,是个有孝的心,那么冬天时自然会考虑到父母寒冷,便去寻找温暖的办法。夏天自然会考虑到父母的炎热,便去寻找个凉快的办法。这都是那颗纯乎天理的心在孝上的体现。所以必须先有这颗纯乎天理的孝心,才会做到‘温凊定省’这些细节。就像树木,这颗纯乎天理的孝心便是树根。‘温凊定省’这些细节便是枝叶。必须先有根,才有枝叶。并非拿枝叶,去种植树根。礼记中说道‘有深切爱心的孝子,必定有和谐的心态,有和谐心态的人,必定面露愉色,面露愉色的人,必定有美好和顺的容貌姿态”


【详解】:

阳明心学在我们当前社会比较火热,原因有很多。可以说他丰满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他让我们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或者说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说让我们知道了何为本源何为良知。但有一个细节,也是作者对《传习录》爱不释手的原因,就是此书中的言语,不似《论语》《道德经》《易经》等难以理解。自从我们开始流行白话文,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愈来愈下降。而心学,距离我们只有500年,而且阳明先生讲学很直白,钱德洪/陆澄等学生的整理能力也较强。所以心学的主旨,才得以在当世弘明。至于《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因为年代久远,各家学者也有不同见解,难以统一。包括作者本人,阅读许多所谓当代‘大家’的注释,也并非100%赞同。
《传习录》这本书,字数越多的片段,理解起来越易,字数越少,理解越难。本段属于字数较多,作者只摘取其中部分重要意义进行解读。

1.心学在当代被认为是唯心主义,这个论断作者赞同一半。究其原因,唯心或唯物是自西方哲学传入中国后,被现代学者强行嫁接,弄个的四不像的中西结合,才强行把哲学思想,划分为唯心和唯物的派别。其实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并未区分唯心唯物,更倾向于一体思想。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涉及到思维方式,文字的力量总是弱小的。希望读者能仔细体悟,如果用一段话来描述,那就是“我心澄明,发于事,事成(唯心);事成,究于心,心明(唯心)。”
2.“去人欲,存天理”需要重点强调一下,并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存天理灭人欲。不是让人们没有七情六欲,而是去掉过少或过多的不正当的人欲,存养符合道义的天理/心体。心学的主旨思想也并非让人没有七情六欲,而是更加中道的思想。随着后续解读,对这段话的含义会愈加明朗。
3.心学讲究在心上下功夫,心澄明,自然发于外,则符合天理。
4.温清定省:“谓子女朝夕,四时侍奉父母起居,问其安好。”
温凊:温是温被,凊是扇席。形容子女非常孝顺。;定省:古代儿女早晚向父母问安。
5.世间人和事千千万,如果在每个人每件事上寻求道理,那么穷极一生,也无法成圣。因为人和事物,实在太多。所以要在自己的内心上探求。
6.一些人太过于追求细枝末节,忽略了主干的培养。拿我们当下来举例子,物质社会总以为给父母买东西就是孝顺,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是否要用心考虑,父母到底需要什么?即便是购物,起码让自己买的东西是父母所需的。如果不知道父母需要什么,那就证明,自己还未做到心体澄明,表现在孝上,自然不足。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4 10:44:19 +0800 CST  
同时在头条和简书发布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4 18:04:18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04

【原文】:
〔4〕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
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且试说几件看”。
朝朔曰:“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
先生曰:“若只是温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清奉养得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爱于是日又有省。

【译文】:
郑朝朔问到:“至善是否需要在事物上寻求?”
先生回答道:“至善是指本心晶莹剔透且做到符合天理。在外物上怎么寻求?朝朔你举几个例子来说说”
郑朝朔讲:“例如孝顺父母,怎样做且做到什么程度算得上温清定省,怎样做且做到什么程度算得上最合适的奉养,这其中需要讲求个度,才算得上至善。所以才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些功夫。”
先生回答道:“如果只是温清定省的度和奉养父母的标准,那么一两天就可以讲完。不需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想要温清定省,只要这颗心是晶莹剔透且符合天理的,自然会做到且拿捏有度。想要做好奉养,也只要这颗心是晶莹剔透且符合天理的,自然会做好。如果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功夫都用于外在的仪式,不免会造成毫厘千里的谬误。所以即便是圣人,也要遵从“精一”的原则。如果外在的形式主义做的好,就是至善,那当今的戏子演员表演温清定省,奉养孝顺的片段,也就是至善了。”

【详解】:

后世为了学习方便,把传习录分成几个片段,本段是《徐爱录》第四段,但与第三段其实讲的是一件事,只不过被现代书籍拆分开来。大体意思与03相同,还是告诉我们要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接下来挑选出几个词语进行解读,因为后期会经常出现,如果不理解,那么后续的学习也会比较困难。

1.“温清定省”的含义请见上一章节03
2.精一:全文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网上的翻译五花八门,翻译成什么都有,作者本人的翻译是: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发于义理天理之心是精妙幽深的。要做到精纯专一,言行符合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的中正之道。
通俗讲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内心,不可以有偏激的妄念,行为。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6 13:27:00 +0800 CST  
分格。……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8 14:25:47 +0800 CST  
分格。……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8 14:25:47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05

【原文】:

〔5〕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译文】:

徐爱因为没有领悟到先生的“知行合一”学说,与宗贤惟贤反复辩论,但没有得出结论。于是向先生请教。

先生答:举几个例子来说说吧。

徐爱说:当今人们都知道应该孝顺父母,对兄弟诚信,但缺不能做到孝顺,诚信。这分明就是知和行是两件事呀?

先生答道:“这是因为心已经被不当的私欲所隔断,并非知行的本体了。没有知道但不践行的。如果知而不行,那就是还不知。圣贤教人们知行,就是要恢复知性的本体,并非字面意思那样简单。因此《大学》中指出了真正的‘知行’给我们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喜欢美好的事物,厌恶恶臭的事物)。见到美好的事物,属于知。喜欢美好的事物,属于行。当见到美好的事物就不自觉喜欢上了。并不是见到美好的事物后,又单独新起炉灶立个喜欢的心。闻到恶臭属于知,厌恶恶臭属于行。当闻到恶臭的事物时已不自觉的厌恶了,并非闻到以后又单独新起炉灶立个厌恶的心。但是如果一个人鼻子堵塞没有嗅觉,虽然恶臭的事物在前,鼻子闻不到,便不知道它是恶臭的。这也就是没有做到知此恶臭。(继续说徐爱你举的例子)。如果某人可以称他是孝子,或诚信之人。必定是他已经践行了孝顺和诚信,大家才会称他是孝顺 诚信的人。并不是仅说点孝顺诚信的话语,就被大家称为那样的人。又好像知道疼痛,必定是自己已经疼痛过,才知痛。知道寒冷,必定是自己经受过寒冷。知道饥饿,必定是自己经历过饥饿。所以知和行怎么能分开呢?这就是知性的本体,没有不当的私欲所隔断。圣人教育大家,必定是这样的,才可以算是知。否则也只是未知。这是多么紧要重要且实在的功夫。当今人们非要竭力把知行拆开成两个,是什么用意?我要把他说成一件事,又是什么用意?(话说回来)如果不知道我的立言宗旨,那么辩论知行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又有什么用呢?

徐爱说:古人把知行分作两个,可能也是要人们知道要一边做知的功夫,一边做行的功夫,这样功夫会有着手之处才可以落实下去。

先生答:这样理解就失去古人所说的真正含义了。我曾经说过认知是践行的主旨,践行是认知的功夫。认知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认知的成果。如果体会到这点,那么只说一个认知,自然包含践行。只说一个践行,自然包含认知。古人之所以有时把知和行拆开来说。是因为世上有这样的一群人,糊里糊涂随性做事,完全不知道要深思熟虑。这样也是莽夫的行事作风。所以必须强调‘知’的重要性,才能让人们正确的践行。还有一群人,凭空思索,不去身体力行的实践,全凭主观臆测。所以又强调了‘行’的重要性。这是古人不得已而弥补偏差,救治弊病的说法。如果领会了其中的含义,一句话就可以讲的清楚。当今人们做事情喜欢把知与行分开,认为必须先了解的透彻,才能做。我现在如果只是宣讲如何知的功夫,等大家真的知道了,才去做行的功夫。那么终身也不能去实践,也就是终身未曾知。这不是小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我当下提出的‘知行合一’,正是对症下药。而且并非我所杜撰的。认知与实践的本来关系样貌,就是这样的。不过大家如果知道其中的主旨,那么把知行说成两件也可以,本质上还是同一件事。如果没有体会到主旨,那么强行说成一件事,又有什么用呢?只是瞎扯。”

【详解】:

“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的三大核心观点之一,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很流行的处事方法。他的含义也并不难理解,按照字面意思就好。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此可证心学也并非单纯的唯心主义。

1.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什么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这句话出自《大学》,应读“ru hao(4声) hao(2声) se,ru wu(4声) e(4声) xiu(4声)”。意思是“见到美好的事物则心生喜欢,见到恶臭的事物则心生厌恶”。阳明先生用这段话当作例子,来告诉我们,知和行其实是一件事。喜欢美好的心和厌恶恶臭的心,并非在见到和闻到之后,又另立一颗心告诉自己应该去喜欢或厌恶。

“知”是内在的行动,“行”是外化的观念。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也是知行的本质。

2.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马克思主义也强调因果关系论,这个因果,与佛家也如出一辙。我们可以把知理解为因,把行理解为果。种因得果,未得果,只因未种因。

3.说到底,王阳明立“知行合一”的观点,是为了让我们领悟知行的本质,不要做悬空思索的人,也不要做莽撞随性而行的人。只有做到且领悟何谓“知行合一”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到全然关注的整体性。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8 19:31:40 +0800 CST  
@2019年春天不远了 2020-05-28 23:00:03
学习
-----------------------------
感谢支持!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9 14:27:11 +0800 CST  
@sisiseason 2020-05-29 00:15:11
加油,期待楼主的更新。
-----------------------------
感谢支持!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9 14:27:26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06

【原文】:
〔6〕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宋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茍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知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知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爱问:“知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知心即是知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译文】:
徐爱问:“昨天听闻先生的‘止至善’的教导,已经觉得功夫有着力的地方。但思来想去与朱熹关于‘格物’的观点始终不能吻合。”
先生回答道:“‘格物’是‘止至善’(达到高深的智慧且和善美好)的功夫,如果领悟了何谓‘至善’,也自然就理解了何为‘格物’ 。”
徐爱说:“按照昨天先生的教导,推导格物的释义,好像明白了些大略要义。但朱熹的学说,在《尚书》有‘精一’论,《论语》中有‘博约’论,以及孟子的‘尽心知性’学说,这些都有依据。所以我还是不能消除疑虑。”
先生说道:“子夏坚信圣人,曾子反省探求于自身。坚信圣人固然是对的,然而却不如在自身上探求更为之真切。现今仍未消除心中的疑虑,又怎么可以轻信旧说,不探求正确的答案呢?就好像朱熹先生也遵信程颐及其学说,但对于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又什么时候盲目听从呢?‘精一博约尽心’这些学说,本来和我的学说是吻合的。而朱熹对格物的阐述,未免有些牵强。非‘格物’的主旨。追求精纯是为了达到专一的功夫,广求学问是为了达到恪守礼法的功夫。既然你已经明白了何谓‘知行合一’,那么这些话一说你就会明白了。领悟内心/性/天理,是‘生知安行’的人应作的。存养内心/心性追求天理是‘学知利行’的人应做的事。无论寿命长短,都坚持修身以领悟天理,是‘困知勉行’的人应做的事。朱熹会错‘格物’的含义,只是一位内把这个概念颠倒了。把领悟内心/性/天理当作初学者应作的格物之事,而初学者去做‘生知安行’的人应作的事,又怎么能做的到呢?
徐爱问:“知心知性,为什么是‘生知安行’的人才能做到的呢?”
先生答:“(第一种人)性,是心的本体。天理是性的本源。领悟心体便是领悟了‘性’。只有天下至诚的人能领悟到‘性’,领悟天地的造化孕育。
(第二种人)需要存养内心,是因为心还未达到极致(至善)。知天的知就像知州知县的知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的事都要知道,已经与天性合而为一。‘追求天理’就像儿子侍奉父亲,臣子辅佐君主,必须恭敬诚意,才能没有过错。这样仍旧与领悟天理是两件事。这便是圣人与贤人的区别。
(第三种人)至于无论寿命长短,都坚持修身以追求领悟天理。耐是教导初学者要一心为善。不能因为生命和寿命的变化,便把向善的心动摇了。”只要去修身以等待领悟天理,即便寿命有长短,有领悟天理这个目标在,我也不会因此动摇。追求天理虽然与领悟天理是两件事,但学者已经知道了天理的存在(有了领悟天理的目标)。俟命,便是还未见到,但在此等候见到。这就是初学者立志的时候,要在困境中刻苦勤奋的原因。如今(因朱熹的学说)大部分人都颠倒而行,所以导致学者的功夫无下手处。
徐爱说道:“昨天听闻先生的教导,也隐约感到应该如此下功夫。今天听先生详解,已经没有疑虑。昨天我思考‘格物’的‘物’字,就是‘事’字,都是从本心上来说的。”
先生回答道:“正确,身体的主宰便是内心。内心所发出的便是意念。意念的本体便是知觉。意念覆盖到的地方便是物。如果意念用在孝顺父母,则孝顺父母则是一物。意念在于辅佐君王,那么辅佐君王便是一物。意念在于仁民爱物,则仁民爱物则是一物。意念在于眼看耳听口说身动,那么眼看耳听口说身动则是一物。所以我常说么有心外的道理,没有心外的事物。《中庸》写道‘心不诚就没有万事万物’《大学》写道‘弘扬美好且善的心性’这些功夫,都是指诚意。而诚意的功夫,便是格物”

【详解】:
本段如果弄清几个源自于其他典籍的引语,多读几遍自然可以弄懂。
精一:精纯/精粹且专一。
博约: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生知安行: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谓不用学习而懂得天理。
学知利行:需要多存养内心而达到圣人境界的人,多指贤人。
困知勉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而后努力尽力实行。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无论寿命长短,都坚持修身以追求领悟天理。

有一段可能难以理解,但要明白,本段讲的是什么,本段主要讲述的是功夫论及下功夫的顺序。接下来我们看看详细情况。
阳明先生说道:“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知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可能会有朋友问到,心学不是也主张在内心上探求吗?为什么这句阳明先生说朱熹是错误的?其实这要结合本段来理解,本段重点讲的是如何下功夫,或者更细致来讲,是下功夫的顺序。先要弄懂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都谓何意。自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大多数人处于困知勉行的阶段,但都在苦苦追求要领悟内心/性/天理。这个目标没有错,但在下功夫的顺序上,要实事求是,从‘夭寿不贰,修身以俟’做起。简单来讲,要先下功夫,重心在‘格物’(格除内心不当的私欲),而后讲求存养内心/心性追求天理,最后才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才是知心知性知天。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29 14:27:56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07

【原文】:
〔7〕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8〕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译文】:
先生又说:“‘格物’的‘格’就是孟子所说的‘大人格君心’的格。是消除心中不正的私欲,以达到正的心体。即意念所发出的地方,要消除不正的私欲,以正其本心。即无时无刻都要存养天理,这就是穷理。天理就是明德。穷理就是明明德”
先生又说:“良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道。见到父亲应该孝顺,见到兄弟应该诚信,见到小孩跌入井中自然会于心不忍。这便是良知。不在心外寻找。如果良知的发用,没有私欲所遮蔽。这就是最大化的同理心且把仁爱做到极致。但是平常人的心体不可能不被私欲所遮蔽。所以需要用到格物致知的功夫,战胜私欲恢复天理。让心体良知没有障碍,可以充分的流行发挥。这便是致知,知如果致得,则意自然会诚。”


【详解】:
《徐爱录》第7及第8段承接第6段,可以结合上一章节一起学习。
阳明先生在此处告诉了我们几个概念:
1.格:消除心中不正当的私欲
2.正心=消除不当的杂念
3.存养天理/心体/良知=穷理
4.天理=明德,穷理=明明德
5.心之本体=良知
把这些概念带入文中,整段便不难理解。《传习录》之所以经典,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部书的逻辑很清晰,如果用我们现代的写作思维来讲,便是符合“金字塔原理”,先要让他家明白何为心学总纲,而后告诉我们该如何下功夫,再告诉我们实例,最后纠正一些容易偏差的细节。本段即告诉我们概念也告诉我们下功夫的着力点应该从何处起。
“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这句话告诉我们平常人的心体都是被私欲所遮蔽的,所以要下致知格物的功夫,战胜私欲恢复天理。
该如何致知,如何格物,如何意诚。各位不要着急,后文会慢慢讲述。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5-31 10:18:33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09

【原文】:
〔9〕爱问:“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请开示”
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处患难夷狄上学存此天理。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译文】:
徐爱问:“先生说‘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我深思熟虑,还是不能明白,请先生详细讲述”
先生答:“约礼的‘礼’字便是‘理’字。‘理’表现出来,被人识见,就是‘文’。‘文’的内涵就是‘理’。只是一件事。‘约礼’只是让此心纯乎一个天理。想要此心纯乎天理,必须再天理所表现处下功夫。例如表现在孝顺上,就在孝顺上存养天理。表现在侍奉君主,就要在侍奉君主这件事上存养天理。表现在富贵贫贱的境遇时,便要在富贵贫贱的境遇中存养天理。表现在身处患难或偏僻夷狄的境遇,就要在身处患难或偏僻夷狄的境遇中存养天理。人们的行为与言谈,都是如此(存此天理)。随便他表现在哪里,都要在上面学习存养天理。这就是博学之于文,就是约礼的功夫。广泛学习(的目的)便是为了精纯。用力约束自己便是专一。”


【详解】:
本段核心意义本作者认为在此句“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学习到后期,我们会发现,阳明先生不断强调此心纯是天理。这也是从本源处说起,若本源存养得正,表现在外界,自然符合天理道义。
本段其他语句,侧重文字释义和举例。
博文:广泛且通晓书籍
约礼:用礼仪约束自己
惟精:精纯
惟一:专一
“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有些朋友不明白为何为一物,我们可从如下观点考虑。
“文”有书籍的意思,但在《论语》中释义也有礼节/温和/优雅的意思。
出自“《论语·季氏》——则修文德;《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还是像作者在02章所说的那样,古人惜字如金,一个字有很多种含义。我们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
结合当下,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未构建起自己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需要沉下心来博览群书,世间全部书籍读完很不现实,但我们阅读一些流传已久的经典书籍还是能做到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先弄懂书本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如果读完后,还是懵懵懂懂不知书中所云,那便是未知。在读完这些经典古籍后,结合自身,实事求是的选择一本最适合自己的,或自己最喜欢的。进行精读,精读便是每个字,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要去研究。关于挑选何书,因人而异。本作者是在儒释道三家和西方哲学体系中挑出了五本《论语》《传习录》《金刚经》《道德经》《资本论》。在大体读过后,选择的先对《传习录》进行精深阅读。而后再依次进行。这里顺便提一句,经典古籍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构建三观,但我们不要遁入空门,与世隔绝。所以在闲暇之余,还是要看一些工具书,工具书便是那些能为我们知行合一的“行”提供帮助的书籍。如此这般,才不枉先生的功夫论。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2 11:38:29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10

【原文】:
〔10〕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矢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译文】:
徐爱问:“朱熹说‘道心是身体的主宰,人心听命于道心’。如果按照先生的‘精一’观点推导,这句话貌似有弊端。”
阳明先生答道:“是的,心只有一个。未曾掺杂人的私欲时称之为道心。掺杂了人的私欲,称之为人心,但人的私欲格除归本正源时,这个心就是道心。道心失去其正源便是人心。(这两个是一个心)并非有两个心。程颐先生说人心便是人欲,道心便是天理。从这句话来分析,意思是正确的。但朱熹说‘道心为主宰,人心听命’就分成了两个。天理和人的私欲不能同时并存。怎么会有天理为主宰,人的私欲又听从的呢?”

【详解】:
一些学派把心分为五花八门,例如善心 恶心 孝心等等,貌似心有很多个,而在阳明心学中,心体只有一个,天理亦然。这其中的微妙变化应该仔细体悟。就像H2O,可以是水蒸气,可以是冰,可以是液态水,但追根究底,还是H2O。只不过因环境而发于外界有所不同。
这个观点贯穿阳明心学,不论外界表现如何,都是人的私欲不及或过当。心体,一直是一个。后期会延申出“良知”便是一个。《传习录》的逻辑思维很清晰,我们由浅入深一起学习。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张善知)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3 11:11:47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11

【原文】:
〔11〕爱问“文中子”“韩退之”。
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
爱问何以有拟经之失。
先生曰:“拟经恐未可尽非。且说后世儒者著述之意与拟经如何”?
爱曰:“世儒著述,近名之意不无。然期以明道。拟经纯若为名”。
先生曰:“著述以明道,亦何所效法”?
曰:“孔子删述六经,以明道也”。
先生曰:“然则拟经独非效法孔子乎”?
爱曰:“著述即于道有所发明。拟经似徒拟其迹。恐于道无补”。
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自伏羲画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书》《诗》《礼》《乐》《春秋》皆然。《书》自《典谟》以后,《诗》自《二南》以降,如《九丘》《八索》,一切淫哇逸荡之词,盖不知其几千百篇。《礼》《乐》之名物度数,至是亦不可胜穷。孔子皆删削而述正之,然后其说始废。如《书》《诗》《礼》《乐》中,孔子何尝加一语?今之《礼记》诸说,皆后儒附会而成。已非孔子之旧。至于《春秋》,虽称孔子作之,其实皆鲁史旧文。所谓笔者,笔其旧。所谓削者,削其繁。是有减无增。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春秋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乱。始皇焚书得罪,是出于私意。又不合焚六经。若当时志在明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自秦汉以降,文又日盛。若欲尽去之,断不能去。只宜取法孔子。录其近是者而表章之。则其诸怪悖之说,亦宜渐渐自废。不知文中子当时拟经之意如何。某切深有取于其事。以为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入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
爱曰:“著述亦有不可缺者。如春秋一经,若无左传,恐亦难晓”。
先生曰:“春秋必待传而后明,是歇后谜语矣。圣人何苦为此艰深隐晦之词?左传多是鲁史旧文。若春秋须此而后明,孔子何必削之”?
爱曰:“伊川亦云:‘传是案,经是断’。如书弒某君,伐某国。若不明其事,恐亦难断”。
先生曰:“伊川此言,恐亦是相沿世儒之说。未得圣人作经之意。如书弒君,即弒君便是罪。何必更问其弒君之详。征伐当自天子出。书伐国,即伐国便是罪。何必更问其伐国之详?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则尝言之。或因人请问,各随分量而说。亦不肯多道。恐人专求之言语。故曰‘予欲无言’。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此便是孔门家法。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
因叹曰:“此非达天德者未易与言此也”又曰:“孔子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删书,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间,不过数篇。岂更无一事,而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删去繁文,后儒却只要添上”。
爱曰:“圣人作经,只是要去人欲,存天理。如五伯以下事,圣人不欲详以示人。则诚然矣。至如尧舜以前事,如何略不少见”?
先生曰:“羲黄之世,其事阔疏,传之者鲜矣。此亦可以想见。其时全是淳庞朴素,略无文采的气象。此便是太古之治。非后世可及”。
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胜。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羲黄之世乎?然其治不同,其道则二,孔子于尧舜,则祖述之。于文武,则宪章之。文武之法,即是尧舜之道。但因时致治。其设施政令,已自不同。即夏商事业,施之于周,已有不合。故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况太古之治,岂复能行?斯固圣人之所可略也”。
又曰:“专事无为,不能如三王之因时致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即是佛老的学术。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伯术”。

【译文】:
徐爱问先生对于文中子(王通)和韩退之(韩愈)的看法。
先生答:“韩愈是文人中的雄才。王通是贤儒。后世的人只因为诗词的原因,推崇韩愈。其实韩愈比王通相差甚远。”
徐爱问那为何王通还会犯仿作经书的过错?
先生答:仿作经书的事情不可以盖棺定论。且说说后世的儒者编写注解经书与仿作经书有何区别?
徐爱答:“后世编写注解经书,追求名利的意思并不是没有。但是主要追求的是弘扬圣贤之道。仿作经书纯粹就是为了名利”
先生说:“编写注释经书来弘扬圣贤之道,效仿的是什么呢?”
徐爱答:“效仿孔子整合‘六经’从而弘扬圣贤之道。”
先生说:“既然如此,王通仿作经书,就不是效仿孔子吗?”
徐爱说:“编写注释经书对于弘扬圣贤之道有有用的地方。仿作经书只是照搬形式,恐怖对于弘道没有什么用处。”
先生说:“徐爱你认为弘扬圣贤之道是让道理返璞归真在实际行事中得以表现。还是讲究堆砌辞藻,哗众取宠呢?天下大乱,是因为空虚的文辞兴盛而实际行动衰落。如果让圣贤之道弘扬于天下,那么孔子也就不必整合‘六经’了。整合‘六经’也是孔子不得已而为之。从伏羲画八卦道文王演卦,周公作辞,这其间说道‘易学’,例如《连山》《归藏》这些篇章。众说纷纭,不计其数。易学已经混乱。孔子发现天下爱好虚文的风气逐渐兴盛,知道如果不进行整合约束那么将无底线的发展,所以推崇文王,周公的学说,认为只有这些才是易学的宗旨。于是纷繁复杂的学说才被废弃。之后天下间关于易学的观点才逐渐统一。《尚书》《诗经》《仪礼》《乐经》《春秋》都是这种情况。《尚书》源于《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等古籍,《诗经》源于《周南》《召南》等古籍。像《九丘》《八索》这种淫荡文辞,有成百上千篇。《仪礼》《乐经》中关于名利物质等繁杂篇章,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孔子才删除繁杂进行整理,纠正本源,然后其他繁杂学说才逐渐废除。(在孔子整理的)《尚书》《诗经》《仪礼》《乐经》中,孔子又增加一言片语了吗?现今对于《礼记》的著述,掺杂很多后世儒者的编著。已经不是孔子的本意。至于《春秋》这本书,虽被认为是孔子所作,其实都是鲁国史书的旧文。所谓‘笔’便是照搬旧文。所谓‘削’便是删繁去复。这是有减无增的。孔子著述‘六经’是担心繁杂的文辞霍乱天下,所以对其精简。让天下摒弃空虚的文辞,实事求是。并非用空虚的文辞去教导。《春秋》之后,繁杂的文章兴盛,天下逐渐混乱。秦始皇焚书而得罪天下,是出于他的私意,更不应该焚毁‘六经’。若他当时志在弘扬圣贤之道,其他离经叛道的学说,都进行焚烧,这样也合乎了孔子删繁去复的意思。自秦汉以后,繁杂的文辞又逐渐兴盛。想要彻底摒弃废除,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只能效法孔子,留下离真正的圣贤之道最近的而去弘扬。这样则其他偏离正道的学说会逐渐被遗弃废除。虽然不知道王通当时仿作经书的本意如何,但我对此事深表同意。我认为即便是圣人重生,也不能改变这个观点。天下之所以混乱,皆因为繁杂的辞藻盛行而实事求是的作风落寞。人们坚持自己的看法,以新奇的观点互相斗争,以花哨博取名誉。这样智慧混淆天下人的视听,混淆天下人的耳目。使天下人争相修饰表面文辞,借以闻名于世,而不再追求敦厚本分实事求是,返璞归真的行为。这些都是著述者有感而发的。”
徐爱说:“编辑整合也有不能缺少的,例如《春秋》这本书,如果没有《左传》,恐怕很难看懂。”
先生答:“《春秋》必须等到《左传》出现后才能看懂,那是歇后语。圣人何苦写这些艰深隐晦的词章?《左传》内容也大多是鲁国的史书旧文。如果《春秋》需要《左传》去读懂,那么孔子何必削繁去杂?”
徐爱说:“程颐先生也说过,《左传》是案例,六经是判断。比如《春秋》记载杀死了某位君王,征伐了某个国家,如果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详细过程,恐怕也难判断对错。”
先生说:“程颐先生的这个观点,恐怕也是沿袭后世儒者的学说,并没有理解圣人的本意。如果记载了杀死君王的事,那么杀死君王便是罪过,何必要去追究杀死君王的过程呢?征伐的命令应当由天子下达,记载了讨伐别国的事,那么讨伐别国便是罪过,何必要去追究讨伐别国的详细过程呢?圣人对‘六经’删繁去复,便是要端正人心,只是要存养天理,格除不当的私欲。对于存养天理,格除不当的私欲,孔子曾经说过,根据不同的人们,进行不同的教导。不过多言。唯恐有的人一心在言语上钻研。所以才说‘予欲无言’。那些放纵私欲泯灭天理的事情,又怎能详细向人们讲述?只会诱导他人变坏。所以孟子才说:‘孔子门下,没有记载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所以后世便没有流传。’这就是孔子的规定。世间学儒若追求称霸的学问,便要学习诸多阴谋诡计,这纯粹是一番功利之心。与圣人编著整理经书的本意相悖。怎能思考的明白?
先生感叹道:“若与非达道之人讨论这个观点是很困难的”
先生又说:“孔子说道‘我对史书也存在疑虑’。孟子说道‘完全信书,不如没有书。《武成》这本书我认为只有其中两三章可取’孔子删繁去复,即使关于唐 虞 夏四五百年的事也不过留下几篇。难道没有想叙述的吗?所以圣人的本意可以从中看出,圣人要删繁去复,但后世儒者却要添加上去。”
徐爱说:“圣人编著整理经书,只是要人们摒弃私欲,存养天理。例如春秋五霸以后的事,圣人不想与世人详细叙述,这可以理解。但至于尧舜之前的事,为什么都会被省略呢?”
先生答:“伏羲/黄帝的时期,年代久远,事迹流传的很少,这事可以理解的。当时都是淳朴的景象,没有重视辞藻的乱相。这便是太古之治,是后世无法比拟的。”
徐爱问:“像《三坟》这种书,也有流传下来的,为什么孔子删除了它?”
先生答:“即便流传下来,也与当时世道所不同。风气逐渐开放,文辞兴盛。到了周朝末期,虽然像恢复夏朝商朝的风俗,已经不可能了,更何况恢复道唐尧虞舜时期?更何况恢复到伏羲黄帝时期?但虽然治世方法不同,但道是统一的。孔子遵循尧舜的理念,效法周文王周武王的方法。文武的方法,便是尧舜的理念,只不过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所施方法已经不同。若夏商的办法施于周朝,已有不符合之处。所以孟子言‘周公思索兼收并蓄三王(尧舜禹)思想,发现与当时不相符,便反复琢磨,夜以继日’何况太古时期的治世方法,岂能恢复?这便是圣人能发现根本的问题。”
先生又说:“应做到无为而治,不能完全照搬三王时期的政策,而去施行太古的风俗。这便是佛老的观点。因时而治,若不能像三王时期的事于道,而是以功利之心施行政策,便是霸者的方法。后世许多儒者讲来讲去,都只是讲了个霸术。”


【详解】:
修行是“做减法”,大道至简。
阳明先生的观点我是认同的,不过结合我们当下,与古代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我们现在从小学习的都是白话文,而非文言文。若没有人去给白话文做注释,那这些经典古籍,因为看不懂慢慢都会被遗弃。从前一直不理解一部分人为何要恢复文言文。在学习古籍后渐渐明白文言文的魅力。若文言文在将来失传,等于中国积累几千年的圣贤之道,圣贤之智,必将失其根本。

本段阳明先生提到很多次实事求是。又可见心学并非让人沉空守寂槁木死灰,更非100%‘唯心’。实事求是,追求本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意义。在此处,阳明先生与马克思可以坐下来喝杯茶,若两人相遇,那么思想史必定再次被改变。我们生活在当下,DANG的重要思想之一便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需要我们仔细去体悟,其中暗含许多境界。普通人,要做到字面意思,不撒谎,不欺瞒。贤者,要做到灵活运用,让这四个字丰满自己的生活。圣人,则应是达至本源,知行皆符合天理。说了这么多,再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作者本人在莫斯科经商,这四个字一直伴随。在创业之初,或许很多人都会考虑要做什么行业,卖什么产品/服务。相信大多数人都把大环境当作最重要的点去考虑,例如前几年,电商赚钱,人们扑通扑通往里跳,现在大数据/云计算火热,亦前仆后继。有成功者,有失败者。为什么会失败?难道只是管理不当?只是资金不充足?其实作者认为,是没有理解‘实事求是’的根本意思。这四个字,在遇到择业时,是告诉我们首先要思考或者出发点,应该是自己适合什么?自己有什么?即便这与大环境的行业所不同,我们也要去做。例如我们懂得外语,那就再选择一个比较了解的产品,先做外贸。如果我们懂得做菜,那就先从厨师做起,再开饭店开连锁。当有一定的资本,再考虑大环境哪个行业赚钱,再去投资。在投资时,也是一样按照‘实事求是’或者最起码,投资行业负责人,要懂得‘实事求是’。例子可以举很多,但太多也会局限人们的思想,所以还需自省。

《春秋》早于《左传》 左传的内容是《春秋》的详细拓展。

‘伯’在本文中,应通‘霸’,意为: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张善知)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4 10:16:30 +0800 CST  
《徐爱录》马上也要完结了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4 10:17:02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12-13

【原文】:
〔12〕又曰:“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惟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矣”。

〔13〕爱曰:“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史。史专记事。恐与五经事体终或稍异”。
先生曰:“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译文】:
先生又说:“唐尧虞舜之前的治世方法,后世难以效仿。可以删略。三代(夏商周)以后的治世方法,后世也难以效仿,可以删除。只有三代(夏商周)的治世方法可行。但当世谈论三代的人们,不明白三代的根本,徒有其表。所以才没有恢复。”

徐爱问:“先儒谈到‘六经’,认为《春秋》是史书。史书专门记载事迹。这恐怕与其他五经有所不同吧?”
先生答:“以事的角度来讲可以叫做史书,以道的角度来讲可以叫做经书。事等于道,道也是事。可以说《春秋》是经书,也可以说其他五经是史书。例如《易经》是伏羲时的史书。《尚书》时尧舜时期的史书,《仪礼》《乐经》时三代时期的史书。事是相同的,道是相同的。怎么会有差异呢?”


【详解】:

12-13段以及后续讲解的14段,都是11段的后续。可以说是阳明先生的一些补充。无需深挖有何涵义。当作读后懂得更多知识即可。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张善知)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5 10:57:57 +0800 CST  
《传习录》精读——以当代视角看心学《卷上·徐爱录》14

【原文】:
〔14〕又曰:“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善可为训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爱曰:“存其迹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事以杜奸,亦是遏人欲于将萌否”?
先生曰:“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
爱又问:“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何独于诗而不删郑、卫?先儒谓‘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然否”?
先生曰:“《诗》非孔门之旧本矣。孔子云:‘放郑声,郑声淫’。又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此是孔门家法。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谓雅乐。皆可奏之郊庙,奏之乡党。皆所以资畅和平,涵泳德性,移风易俗。安得有此?是长淫导奸矣。此必秦火之后,世儒附会,以足三百篇之数。盖淫泆之词,世俗多所喜传。如今闾巷皆然。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是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译文】:
先生又说:“‘五经’也是史书。史书的目的是辨明善恶,以示训诫。善可以当作训导,可以记录具体的善事来教导世人。恶可以当作鉴戒,保存其告诫而削减恶事本身,以杜绝邪恶之事。”
徐爱说:“保存善事用来教导世人,也是存养天理。削减恶事本身,也是为了将不当的人欲遏制在萌芽中吗?”
先生答:“圣人编著经书,就是这个意思。然而不必太拘泥于文字。”
徐爱问:“恶可以当作鉴戒,保存这种告诫而删除恶事本身,以杜绝邪恶之事的发生。为何不删除‘郑卫之音’?先儒所说的‘恶事可以惩戒人的纵欲放荡之志’是正确的吗?”
先生答:“现在的《诗经》不是孔子原来的版本了。孔子说过‘放郑声,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这是孔门的家法。孔子所编著的三百篇,都是雅乐。皆可以在祭祀天地时演奏,也可以在乡党群民间演奏,可以宣讲和平,涵养道德,推陈出新。怎会有(郑卫之音)如此诗歌?若有那便是助长淫乱导致奸恶了。所以这些诗歌必定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世间儒者附会而成,为补足300篇的数量。而淫秽之词,世俗多喜欢传唱,如今大家都知道了。‘恶事可以惩戒人的纵欲放荡之志’是想求解释而无法解释,从而为这些邪恶诗歌解释了。”

【详解】:
本段承接11至13段。可以当作补充。
本段也体现出阳明先生对于古籍的研究非常之透彻。在与徐爱对话时,讨论到为何《诗经》中没有删除‘郑卫之音’这样的靡靡诗歌。阳明先生马上就可以发表出自己的观点见解。而且有依据。依据便是《论语》孔子说过‘放郑声,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若没有读通《论语》,断然不会有此证据。
由此可以延申,我们与他人论学时,要有严谨的态度,不可以凭感觉肆意判断。要拿出证据,而证据如何拿出?深入学习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观点。
人的成熟并非表现在圆滑世故,而是对外界灌输给我们的思想,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张善知)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6 11:34:31 +0800 CST  
分隔符。。。。。。。。。。
楼主 张善知  发布于 2020-06-07 13:18:39 +0800 CST  

楼主:张善知

字数:38681

发表时间:2020-05-22 18:57:4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03 20:58:29 +0800 CST

评论数: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