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岁:自秦至清


“我的五千年”第五部
《 大风起:西汉兴亡》


第一章 秦始皇的求仙之旅

公元前220年,灭六国、一统天下,给自己起了“始皇帝”名号的嬴政,踌躇满志地巡视万里江山。这没什么出格的,此前所有的帝王都这么干,谓之“巡狩”。我儿子周游世界的范围比秦始皇大得多,但只能叫“旅游”。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这四个地方面积相当大,涉及现在的甘肃、陕西和内蒙古。陇西在甘肃,陇是甘肃的代称,自秦至唐,陇西在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与政治名词,没有陇西集团,隋朝也许就不存在了。没有隋朝,唐朝也便没了出处。
秦始皇出差回来后,令人在渭水南岸建造信宫,信宫也叫咸阳宫,这两个名字都被语义学专家嬴政给否了,嫌口感不够好,更名为极庙,象征天极星。古人将天分为五个区域,天极星是中宫的当家星座。接着修了一条从极庙通往骊山(陕西临潼,周幽王葬身处)的路,又给太后居住的甘泉宫建造了前殿,并且配备通往咸阳的甬道。秦始皇的“基建”远未完成,又大手笔地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驰道”。“驰道”顾名思义就是供车马奔驰的道路,相当于高速公路。现在的高速公路有时会堵车,但驰道不会,不是驰道有啥高科技,而是因为它属于皇家专用,自然不会出现堵车这么窝火的事。
这一系列工程都很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无力。秦始皇登基一直到死,各样建设工程就没停过,这让他看上去像是一个建筑包工头。秦始皇与包工头的唯一区别是,包公头需要给工人付工资,秦始皇觉得谈钱伤感情,给一些精神奖励就OK了。(001)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4 11:21:27 +0800 CST  
@梦落笙箫 2020-06-04 12:37:00
拜见两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
谢谢笙箫:-)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4 22:43:47 +0800 CST  
@逆风飞雨 2020-06-04 18:16:58
楼主开新贴了,继续追
-----------------------------
谢谢飞雨:-)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4 22:44:32 +0800 CST  
@梦落笙箫 2020-06-04 12:37:20
确认过 眼神,是基建狂魔的祖宗
-----------------------------
“基建狂魔”概括得好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4 22:46:15 +0800 CST  
秦始皇给全国人民都赐爵一级,看起来出手大方,其实完全是空头支票。秦征战年年征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国家千疮百孔,哪来的财物赏给国人?所谓赐爵是非物质性的,再说所有人都升一级,跟没升甚至降一级都没有任何区别。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齐鲁大地,目的很不一般:为了封禅。封禅大典在以前只是传说,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是第一个正儿八经举行过封禅仪式的,因为他看见了“祥云”,所以必须得封禅。《史记•封禅书》称舜和大禹也搞过封禅。封禅非常高大上,相当于天地诸神给帝王们颁发的合格证书,故而所有的帝王都想去封禅。这个逻辑有点像“所有的天才都是疯子”,于是疯子们都设法证明自己是天才。当年齐桓公恬着脸皮想去封禅,被管仲毫不客气地怼回去,说整个周朝只有周成王举行过封禅,因为有“嘉禾”之瑞,齐桓公啥都没有,还要封禅,发疯差不多。齐桓公对仲父管仲言听计从,虽然不高兴,也只能瘪着嘴躺在大车上喝闷酒去了。
秦始皇要做的事绝对没有人敢发表不同意见。丞相李斯是个马屁精,中车府令赵高更是个马屁精,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让老板舒服,自己活得自在。
到秦始皇时代,封禅已经停止超过七百年,没人说得清封禅仪式有什么讲究。因为鲁国对周礼保存的嘴完整,所谓“周礼尽在鲁”,因此秦始皇来鲁地邀请七十个儒生来泰山脚下商议封禅的具体事宜。
那些儒生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七百多年前的事,谁能说得清?更何况封禅本身就是传说,只不过为帝王喜闻乐见,于是“经典永流传”。(002)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5 09:34:06 +0800 CST  
儒生们七嘴八舌地发起言来,充分显示了鲁国的文化底蕴。他们有人说古时候的君王封禅,都是用蒲草裹住车轮,为了不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我对此表示怀疑,车子上山本就不易,轮子上裹上蒲草,是想玩滑车吗?);祭祀用的席子是草编的。还有其他不同意见,谁都觉得自己的话靠谱。秦始皇搞不清到底谁的话靠谱,干脆谁的话都不听,让那些博学的儒生哪来回哪去,差旅费都不给报销。
秦始皇只想多快好省地上山,什么蒲草、什么草席见鬼去吧。他下令从山下开出一条通往山顶的车道,这个工程不仅耗时而且难度大,反正秦始皇等得起,车道没修成之前,他可以打高尔夫先。山道修好之后,秦始皇还是没有上山,他又让人在车道两旁竖立石碑,上面刻着歌颂他的文字。这些文字需要文采,于是只得再把儒生们请回来。那些儒生们确有才华,基本全是四字一句,很是公正,把马屁拍得才华横溢。全文约一百五十字,我就不抄引文了,不是怕被人骂骗稿费,而是觉得恶心,有兴趣的可以去《秦始皇本纪》看个究竟。
车道修成、石碑立正,秦始皇这才很有派头地从泰山南麓登上顶峰祭天,谓之“封”;再从泰山北面顺坡而下,到山脚下的梁父山祭地,谓之“禅”。秦始皇的封禅大典采用的是秦国特色的“土方子”——由太祝令主持祭祀。秦始皇的脑筋确实相当活络——既然鲁国的儒生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就“土法炼钢”。秦始皇有专利意识,生怕别人把他的“土法”学了去,不许记录,后人也就无从得知他的泰山游细节。(003)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6 10:00:23 +0800 CST  
@梦落笙箫 2020-06-06 11:11:48
反正一个国封一次禅就够了呗,反正他是万万代永垂不朽的呗。那确实不用记录了,后代用不上啊。
-----------------------------
胡亥若非亡得早,以他的性情大概也要封个禅啥的~~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6 23:43:24 +0800 CST  
秦始皇的聪明属于小心眼式的,而且没什么用——你能“土法炼钢”,别人就行不得吗?后来汉武帝封禅时,排场大得尘土飞扬,那时秦始皇都不好意思爬出来抗议。
完成封禅之后的秦始皇意犹未尽,紧接着又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巡视,向东出游沿海各地,看见名山大川就拜一拜,后来南登琅琊山——越国曾立都于此。秦始皇对琅琊山情有独钟,流连忘返,竟然逗留了三个月。后果非常严重,他在此立了更多的碑为自己立传。泰山上的碑文不到一百五,琅琊山上的碑文超过二百五,不外乎吹嘘自己是全宇宙第一强人,详见《秦始皇本纪》。
嬴政成为始皇帝后,有两大爱好,一是体会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的快感,二是对寿与天齐的追求。此二者相辅相成,普通人尚且求长寿之道,何况秦始皇?他求的是长生之术。长寿是可能的,而且方式有多种,最经济实惠的是就是勤锻炼,没事走几步,少吃地沟油。长生之术只有一种,在术士们天花乱坠的唇间,相信此术者一定是受害者:被骗。虽然秦始皇牛炸了,但术士比他还牛,因为秦始皇上当了。某种意义上,秦始皇不过是个笑话,自以为天下尽在其掌中,而他在术士们的手中,则像一个巨婴。
术士们除了舌灿如花外(比纵横家还会扯),还都是心理学家和投资分析家。他们知道谁才最在乎长生而且不差钱,我到现在也没有等到哪个术士向我推销长生之术。(004)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7 09:36:05 +0800 CST  
术士之术有明显的进化趋势。燕国人宋毋忌、羡门子高是初级术士,他们没有办法让人长命百岁,但声称可以让人的尸骨升天成仙。他们的“高科技”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燕、齐两国的术士纷纷开培训班。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对“高科技”喜闻乐见,不惜斥巨资派人寻觅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据说此三仙山就在渤海的某处,离人间并不遥远,但就是够不着,所以信徒齐威王、宣王和燕昭王都死了。
“高科技”术士们给出解释:凡人的船只要一接近仙山,一股莫名的大风就把风吹走了,非常无助、无奈。齐国著名术士徐市(念福),即徐福声称有人曾幸运地看见那三座神山,目睹众神仙和长生不老的仙药,而徐福有幸认识曾接近国神山的奇葩,他有把握找到神仙们,为始皇帝求得不死之药。秦朝将不会有万世,一世就够了,一世顶万世。
徐福善于自我推销,成功地说服财大气粗的秦始皇给他钱、给他船、给他人。秦始皇果然气度不凡,光是人就给了数千名童男童女,可想而知那船该有多大?建造那么的船该要多少钱?
众所周知,所有的术士都是骗子,徐福自然也是。徐福从秦始皇那里骗来钱、人,还有用于逃亡的超级大船。徐福“感激”秦始皇的“慷慨”与“周全”,托人给秦始皇带信“安慰”道:“虽没能登上仙山,但看见了”(“未能至,望见之焉”《资治通鉴•秦纪二•是皇帝下》)。(005)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8 12:42:07 +0800 CST  
徐福滑头得狠,他让人传话是为了稳住秦始皇,免得他派舰队追来。秦始皇确实被稳住了,徐福这个古今第一老千带着数千童男童女逍遥而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有人说他去了日本,教会日本人农耕与医药,日本人拿徐福当神祭祀一直到明治维新才停止,自那时日本人已经瞧不起中国,决定向西方学习,刻意摆脱中国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白眼狼的气质。日本人的死敌韩国人是另一只白眼狼。也有人认为徐福漂流到了美洲,这个说法比较小众,若属实,那么“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次漂流”这句歌词就是献给徐福的。
徐福究竟去了哪儿,我并不关心,但秦始皇非常关心。关心则乱,秦始皇那样的人一旦乱起来就可怕了。逍遥而去的徐福没有意识到自己为同行们刨了一个多么巨大的坑。
秦始皇暂时还没怀疑徐福在骗他,自琅琊回国时,路过彭城(江苏徐州)时,突然变得低调起来,有时斋戒又是祷告,为的是飞入泗水中的一鼎。据说秦昭王从周室索取了九鼎,运回咸阳途中,其中一只不翼而飞,落入泗水。秦始皇派一千名潜水员入水搜寻,结果无功而返,秦始皇整个人都不好了,没心思回咸阳,没头没脑地游荡起来。
秦始皇向西南渡过淮水,经过衡山和南郡,又泛舟长江,抵达湘山,祭祀湘君。然而资格很老的湘君似乎一点都不给始皇帝面子,兴风作浪,搞得秦始皇在湘水差点喂鱼。(006)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09 09:29:39 +0800 CST  
始皇帝哪里受得了这个气?他认为天地山川都应该配合并且以他的到来为幸,怒气冲冲地问身边的博士(不是学位,但比现在的大多数博士有学问)湘君是什么神仙。秦始皇很明显没有看过《上古迷思》之类的书,否则也不至于显得如此无知。博士说湘君帝尧的女儿,帝舜的妻子,死后葬于此地。
五帝中的尧、舜并未被秦始皇放在眼里,他自认早就超越了他们。湘君让他不爽,他就拿湘山上的树木出气。湘君看不见摸不着,湘水滔滔不可断绝,只有山上的树木逃无可逃。秦始皇命令三千名刑徒将山上的树木砍伐殆尽,露出丑陋的赤红土壤和石头,他觉得解了气,这才经武关返回咸阳。
秦始皇的滥砍滥伐在大历史的镜头里似乎不值一提,但在我看来这是个极其重要的细节:它具象地显示了秦始皇唯我独尊的人格,人挡杀人,仙挡杀仙。他后来干出“焚书坑儒”的疯狂之举,水到渠成。
秦始皇在湘江上差点翻船的那年,有个无名小辈浮出水面,他叫张良。张良是韩国贵族,父亲和祖父做过五代韩国丞相。韩国灭亡后,张良当韩相的梦想也破灭了。国仇家恨让这个韩国官二代不甘心做秦朝的良民,该待业青年的理想是杀死嬴政,为故国和先人复仇。至于他在桥下碰到老神仙黄石公义务授兵书的传说,如果你相信,说明你童心未泯,挺好的,坐等圣诞老人送你礼物吧。司马迁说此事甚怪:“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虽然失势,但祖上留下的家产不少。他是个有梦想的人,没有花钱去吃喝嫖赌抽,而是聘请各种型号的猛士,借机刺杀万恶的始皇帝。(007)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0 11:03:16 +0800 CST  
@福建杨子 2020-06-10 12:39:17
风趣幽默,不失真实。
-----------------------------
谢谢鼓励:-)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1 00:25:11 +0800 CST  
@黄龙12011 2020-06-10 22:57:41
秦始皇的基因也太活跃,和后来的杨广一样,二代而亡。
-----------------------------
是滴:-)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1 00:25:35 +0800 CST  
@梦落笙箫 2020-06-10 11:58:12
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事业。。
-----------------------------
嗯,赶紧报个学习班吧:-)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1 00:26:41 +0800 CST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再次巡视东方,估计是想看看徐福从仙山回来没有。他没有看见心心念念的徐福——毕竟投资了那么多钱,却等来了不期而至的杀手。
秦始皇车驾经过阳武(河南原阳县)的博浪(狼)沙时,忽然听得一声巨响,前面的副车被一只从天而降的大铁锥砸得稀巴烂。能把一辆车砸烂的铁锥重量可想而知,而且伏击处离车道相距甚远才不会被发现,张良找的那位无名大力士力气真的大得不可思议,准头也惊人,可惜车里的人是秦始皇的替身。
侥幸逃生的秦始皇惊恐万状,更让他恼火的是,刺客也逃生了,卫队连刺客的影子都没追到。秦始皇下令在全国实行大搜捕,折腾了十天毫无结果。秦朝官方却闪烁其词,不提皇帝遇刺,而是声称搜捕盗匪(“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杨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史记•秦始皇本纪》)。
博浪沙事件很有名,但史册中的记载语焉不详,只能说那位刺客简直是绝世高手,不仅力大无穷,在秦始皇精锐卫队的眼皮底下还能全身而退,轻功也好得不要不要的。这样的高手,后来为什么不再为张良效力?这个疑问只能永远是疑问了,比较适合写小说。
秦始皇硬着头皮继续东巡,登上之罘山(山东境内),照例刻碑留念。可能是因为饱受惊吓的缘故,秦始皇让人把歌功颂德的碑文写得像裹脚布一样长,依旧四字一句,气宇轩昂,比以前的碑文要长得多。这种漫长的意淫文字对惊吓有止痛良效,所有的暴君都对甲亢一样“昂扬”的歌颂情有独钟。(008)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1 10:01:09 +0800 CST  
@黄龙12011 2020-06-11 10:16:19
这是秦始皇第三次出巡,应该还有两次。
-----------------------------
嗯,你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啊,莫不是刺客?:-)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1 10:36:18 +0800 CST  
@梦落笙箫 2020-06-11 10:37:30
这么大臂力估计也自损八百,吐血内伤而死。
-----------------------------
你的考证有理有据,估计就是酱紫滴:-))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1 10:51:15 +0800 CST  
黄龙12011:2020-06-11 14:46:50 评论

评论 梦落笙箫:是从山顶上推下去的,这不需要多大力气,一旦砸中就完了。
梦落笙箫:2020-06-11 14:55:49 评论

评论 黄龙12011:可以作目击证人。

#呵呵呵呵~~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1 23:51:20 +0800 CST  
秦始皇回程时,又去了趟琅琊,没见着该死的徐福,就怏怏地取道上党回到咸阳。
公元前216年,司马迁说“三十年,无事”(《秦始皇本纪》),其实是有事的,而且很重要:他下令全国百姓向朝廷申报自家拥有土地的面积(“是黔首自实田”《资治通鉴•秦纪二•始皇帝下》)。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承认百姓所占的私田,但归根结底得缴纳田赋 ,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掏钱。秦始皇确实缺钱,长生不老太烧钱,徐福“漂流”的钱不知道要多少黔首埋单。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出游了。这回不是东游,换了个方向,改为北巡,目的不变,依然是求仙。徐福那厮太不靠谱,那么大的船、数千人之众生生消失于烟波浩渺之中,大约是钻进仙山永垂不朽了。秦始皇恼恨之余又奈何不得, 只得另辟一条崭新的求仙之路。他在碣石(河北秦皇岛昌黎县)亲切接见了燕地的术士卢生。
卢生并不是个正经名字,相当于卢先生。秦始皇拜托卢先生为他引见两位仙人羡门、高誓(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认为是一人,名叫羡门子高,大约是因为断句之误)。卢先生满口应承,带着丰厚的盘缠,来了场说走就走的“仙人游”。
秦始皇离开碣石前,有搞了通常规操作:刻石歌功颂德。刻就刻吧,还说是在群臣怂恿之下刻的,试问那位臣子敢不“怂恿”?“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史记•秦始皇本纪》),实在无耻得令人无语。(009)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2 10:05:42 +0800 CST  
秦始皇不仅刻石,还拆毁城邑和堤坝。刻石倒不至于对民生有太大影响(只是辛苦了石匠),但毁城与堤就太过分了。秦始皇的动机是防止六国复辟,至于对民生的影响不在其考虑之列。他的心理活动非常形而上:在帝位上要坐稳,在寿命要赶超彭祖,争取飞升上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基本上就是刻苦钻研这两项业务,其他的都是业余的,不值一哂。
卢生“出差”之后,秦始皇又迫不及待地会见了三位神棍:韩终、侯公和石生,只有韩终像是个正经名字,后二者与卢生一样,只有姓或氏,名字莫测高深得如同仙山不可测度。秦始皇给了他们足够的钱财,谆谆教导他们务必要找到仙人,寻到不死药。三位神棍领命(确切地说应该是领钱)而去,从此和徐福一样,人间蒸发。
卢生和其他神棍相比还算靠谱,那些家伙玩的是“仙人跳”,卢生是“仙人游”,有去有还,再去不难。秦始皇刚回咸阳不久,卢生就来汇报寻仙工作成果。
秦始皇喜出望外,这是他的大笔投资后得到的首笔汇报。遗憾的是,卢生并未得到长生不老的药方,呈上来的是图文并茂的谶语“亡秦者胡也”。
既然仙人指路,秦始皇果断采取,于是胡人遭殃了,谁让他们是“胡”人呢?“胡人”的范围很广,西、北部的戎狄都算,司马光认为那次挨揍的胡人是匈奴。从后来发生的事来看,司马光的推测正确。因为一张语焉不详的图文,匈奴遭到蒙恬三十万大军的攻击。匈奴单于懵圈了,只得打起精神来迎战,他永远都不明白他有多冤、冤从何来。蒙恬大军兵锋所向,匈奴抵挡不住,“河南地”失守。这个“河南”和现在的河南风马牛不相及,指的是内蒙古伊克昭盟河套一带。(010)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20-06-13 10:11:44 +0800 CST  

楼主:卢江子

字数:17974

发表时间:2020-06-04 19:21:2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03 19:13:58 +0800 CST

评论数:9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