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那些事(大连载)

前言
我身边的人都不相信我会去写历史,也不相信我会写成历史,因为不是什么学者,不是专家,不是教授,甚至我不是学文的,而是一个学机械的理科学生。但是我不以为然,我觉得历史是最好写的,只要你抱着尊重历史、公正客观的态度,加上大量的阅读和研究便可以去写历史。有人会问,如果人人都可以去写历史,那为什么要读你写的?是啊,我在写作之初也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关于历史的书籍如夜空中的繁星,实在是数不胜数,好的作品也很多,但是敢问除了学校用的历史课本或者是关于历史题材的小说之外,谁又能真正去读一本历史书呢?估计很少会有人去读。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但是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为什么如此受冷落?我认为还是观念的限制。作者们普遍认为历史应该是有板有眼的,有棱有角的,有因有果的,这样一来就是关于历史的书籍变得枯燥而冰冷,试想如果不是搞研究的人谁会去抱着一本无聊至极的历史书去阅读几十甚至成百上千年的事情。但这种现象似乎在前几年被改变,原因在于一本叫《明朝那些事》的书,我觉得这个作者很厉害,他完全颠覆了历史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这本书让大家知道原来历史可以用这样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被叙述出来,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有意思。是啊,历史本来就应该这样去写,让大家有兴趣、有意愿、有冲动去了解,因为历史是属于整个民族、整个世界的宝贵遗产,而不仅仅是属于那些专家研究的对象。所以,在《明朝那些事》被广泛阅读并引起轰动之时,我想他也应该引起一些作家的反思,而不是嫉妒和谩骂。我写作《苏联那些事》的原则便是尽量让历史贴近生活,尽量让历史鲜活生动。在这里我不会去把某个领导人说的神乎其神,因为他和我们一样是人,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会疲惫不堪、会兴高采烈、会受人蒙蔽也会暴跳如雷。他们是时代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受时代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人,他们曾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但也曾杀人无数——所有事件我都尽量用一种轻松诙谐但不失公正的语言去陈述,因为我的目的便是希望更多的带着一种好奇一种冲动去了解历史,去熟知历史,去享受阅读历史的乐趣——我更希望我写出来的是一部尊重历史的故事书。
又有人会问了,你为什么要写苏联历史,中国历史都没研究明白谁会去读苏联历史。其实对前苏联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苏联历史是非常波澜壮阔且耐人寻味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老大哥”,我们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是效仿苏联,甚至可以说照搬苏联经验。比如最开始如何组建共产党、红军的组建、国家政体的形式,建国后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等,中国历史的进程犹如苏联历史的重演。包括苏联解体之前国内所暴露出的种种现象,如今的中国国内存在。这时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前苏联的过去也是我们的过去,那苏联的现在是不是我们的未来呢?我们的国家何去何从,我们的人民何去何从?我们能否从苏联解体的教训中总结经验,使我们更加民富国强?而作为读者又能从苏联历史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通过本书,我将会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一系列问题。




大家好,我是作者男哥。如果我的书有幸出版,并且它有幸被你阅读,那我自然也很高兴,这就是缘分呗!那么我写的这段历史是苏联历史,而不是整个俄国历史。有人就问了,有什么不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了,从数学的角度来讲这是“包含于”的问题,俄罗斯的历史包括苏联历史,俄国、苏联、俄罗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呢?原来俄国的东欧部分在中世纪早期被称为罗斯地区,分布着大小数个公国,被称为罗斯诸公国。后来猛人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罗斯诸公国都被灭掉,他们被迫臣服于蒙古人,再后来大多成为金帐汗国的附庸。金帐汗国衰落后,莫斯科大公国等开始发展起来就把蒙古人赶跑了,吞并了这些地方。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宣布继承拜占庭的皇冠,自称沙皇,国号称俄国。1687年彼得一世正式定国号为俄罗斯帝国。等到了十月革命之后俄罗斯又叫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再后来同很多加盟共和国组成了苏联,最后苏联解体了,苏联就成了俄罗斯联邦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俄罗斯。
看着有点乱,但其实这个不难理解,这些名字只不过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罢了。这就好像是咱中国各个朝代的国号呗,就好比俄国是大清国,苏联是民国,俄罗斯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苏联的历史呢,是从俄国1917年的十月革命开始的,按照道理来说这段历史应该从那一年开始,但我总觉得那样写有点太突兀,之前的事情也得讲讲——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十月革命”可不是突然就发生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都是一点点积累的。要说最根本原因,那肯定是腐朽的帝制嘛,独裁的帝制不顺应历史潮流,被推翻那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一点点把这个巨大无比的帝国推向灭亡的直接原因却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那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要推行改革呢,咱还得往前推。
话说这亚历山大二世有个老爸叫做沙皇尼古拉一世,这尼古拉一世在活着的时候打了一场仗,一场挺丢人的仗——克里米亚战争。
之所以要打这克里米亚战争是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这巴尔干半岛绝对是个乱套的地方,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地图,不爱看光听我说也行。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地方面积55万平方公里,面积比四川省大不了多少,但是却有十一个国家,像什么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反正你新闻上听到的各种什么“亚”的国家大部分在这里了,所以那里的人没事开车,一不小心就容易冲到别人国家去,要是两国关系好点还行,就当没看到,要是赶上两国关系不好互相仇视的情况,就说你这是派遣间谍潜入本国,然后立马就造成了两国争端。而且信奉的宗教包括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这国土一小肯定就总有领土争端的问题,几平方米的地方都当做宝贝似的,再加上信仰不同,说这地方不乱都没人信。不过那都是次要的,怎么说都是一个半岛的老乡,坐下来好好谈谈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关键问题是国外势力总来搅和,都想趁乱分得一杯羹。更有甚者,有的国家想把这里直接变成自己家的地盘——比如俄国。
俄国一直对巴尔干半岛虎视眈眈,想来想去终于在1853年发动了侵略战争。其实凭借 俄国的势力拿下巴尔干半岛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好像如今我们中国拿下日本一样)。但是问题在于其他国家再此也有利益,不能坐视不理(就好像美国不会让咱中国打日本)。好家伙,你俄国要独占巴尔干那别人怎么活。所以这边俄国刚想攻打巴尔干那边土耳其、英国、法国和撒旦王国结成了同盟像俄国宣战,给俄国来了个“群殴”,我们东北话叫做“圈踢”。
话说这俄国也够惨的了,尼古拉一世做梦也没想到克里米亚战争是这样的,也万万没想到后人对克里米亚战争有这样一个称呼——“世界上第一次现代化战争”。 有人就问了,这不挺好的嘛,有枪有火炮,不用刀光剑影的厮杀了。可问题是这“世界上第一次现代化战争”是对方——俄国还停留在这“第一次”之前。
的确,克里米亚战争是近代科技战争的开端,是兵力兵器、军事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战争中,许多新的战争手段登上历史舞台,技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在这之前,大家都认为打仗打的就是人,人越多越好,动不动就号称发动几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别管手里拿的是铁锹还是镐头,反正人多就行。咱们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也是这么想的,他那大手一扬,命手下将领点骑兵一万步兵五万,昼夜奔袭前往巴尔干,大有踏平巴尔干地区的架势。可是一打起来俄军傻眼了,对方那边新式线膛步枪、蒸汽动力战舰、铁路、无线电通讯等等新鲜玩意儿一股脑儿的用到了他的身上。这边俄军通报前线战况还得骑个马来回跑,马累死了人接着跑,到了长官那报告个军情,长官说了,传我命令,大家顶住!之后你得接着往回跑,一回到前线发现前线就剩五六个人了,顶是顶不住了,但是不能擅自撤退啊,怎么办?接着骑马回去报军情吧。要是赶上沙皇想知道这边情况或是下命令了,还得来个八百里特快加急,到了沙皇一说军情,沙皇眉头一皱,接着说:“再探,再报!”好嘛,又一个百八里特快加急。如果交战双方都是这样还好,半斤八两都一样。可问题在于人家联军用上了无线电通讯,那东西快啊。俄国这边通信兵马还没骑上呢,人家英法那边已经传达过来长官的命令了,你说这能比了吗。
同时新武器的产生必将带动新战术和新的军事思想,这个就是更可怕的了。沙皇这边,长官挥舞着大旗指挥几千人气势汹汹的,一会排了个一字长蛇阵,一会排成个太极八卦阵,呼天喊地的要消灭联军,结果最废的就是嗓子,一个个都喊哑了。这个战术实在是太落后,人家联军一顿密集的炮轰再加一个装备精良的小分队就全部给你拿下。人多没有用了,要用新战术和军事思想了。再者说,英国的海军是如何强大啊,那可是海上第一强国,就指着这些战舰在世界各地胡作非为呢。法国的步兵也牛啊,五十年前就跟着拿破仑打遍欧洲了。反过来说俄国,它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军队基数庞大,人家搞军备竞赛的时候他们还守着一堆破铜烂铁般的兵器啃着功劳薄呢。所以说,无论如何俄国也是赢不了这场战争的。




【本书出版请联系天涯文学版权部】QQ:906548624 电话:0898-68527935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09:45:00 +0800 CST  
这一失败不要紧,俄国国内肯定乱套,成天吵吵着政府昏庸无能(其实大家可以联想到咱们清末的甲午中日战争,知道了那段历史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了)。其实俄国人民对沙皇统治不满不是一天两天的,而这场战争的失败使得俄罗斯国内朝野对尼古拉一世的不满达到了顶峰。要知道,半个世纪前,俄国沙皇击败拿破仑之后,那俄国绝对是欧洲的霸主,只有我对你吹胡子的份没有你对我瞪眼的份。而这场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出俄国装备落后,后勤运输和供应能力低下,军事思想陈旧,指挥无方等严重问题。
你说巧不巧,国内刚要乱套,人家尼古拉一世一拍屁股病逝了,从客观上来讲,他这么一死也多少缓和了一下国内的不满情绪。关于这位老兄的死亡,官方说法是因为他不顾天气的寒冷去检阅军队,结果患上了感冒,后来变成了急性肺炎不治身亡。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看到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所产生严重的后果,服毒自杀了。还有的说他就是一股急火攻心,攻死了。我倒是觉第三种说法有可能,换做是我也能上火上死。无论怎么死的,我都觉得这位老兄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未来的世界应该让有更实现更有能力的人来掌控。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09:54:32 +0800 CST  
第二节.变革变革,我要变革
尼古拉一死,他的儿子就继承了王位,人称亚历山大二世,从1855年到1881年在位。亚二(以后要较多的提到亚历山大二世,因为这个名字较长所以咱以后就用亚二来代替吧,以下同上)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的老师叫茹可夫斯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一身书生气,所以他一心想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知识分子,一名仁君。和茹老师正好相反的是尼古拉一世,因为尼一是一位标准的军人,所以他就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一名“武皇帝”。于是这俩人就开始展开了对亚二的“思想争夺战”。然而这种争夺不是恶性的争夺,而是良性的。话说人家亚二也聪明,十分聪明,教什么会什么,不但和老爸学会了舞枪弄棒,也跟老师学回了舞文弄墨,十九岁的时候就完成了学业,包括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东正教神学、政治经济学。同时还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和波兰语。可以说,亚二是俄罗斯所有沙皇中学历最高、文化最高的人。
看到亚二这么有文化,有人会问了,他身为沙皇,文武双全,可能会很自恃清高,一天天啃着老祖宗留下的产业吟诗作对、钓鱼打猎,怎么会要变革呢。这个问题和亚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在幼年的时候就跟随父母到过莫斯科、华沙和柏林。在学业完成之后他又在老师茹科夫斯基的陪同下到俄罗斯各地旅行。这旅行肯定是最高规格的公费旅行了,所到之处地方官员也百般伺候,街道上张灯结彩,什么乞丐盲流一律关押起来,不能给咱地方抹黑。谁不知道,这是未来的沙皇,面上的工作必须做好。但是面子工程能坚持多久,无论怎么煞费苦心去掩饰也掩盖不了当时俄罗斯每况日下的现状。要知道,当时俄罗斯经济处于相当落后的时期,人们绝大部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是普遍现象。就像《康熙微服私访记》一样,亚二这一路上也时时不忘体察民情,对俄罗斯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有深入的了解,他也深刻的认识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制度的落后。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亚二心中萌生了变革的想法。
再后来就是之前说到的了,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时候,尼古拉一世含恨而终,此时无论是朝野还是民间,各种责骂声不断,各种要求变革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亚二肩摊上一堆烂摊子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可他没有畏惧,而是准备大干一番、名垂千古。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09:55:37 +0800 CST  
亚二是个很聪明的人,并且学识和阅历都很丰富,通过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他看出来,战争失败的根源是俄罗斯制度落后和经济的萎靡不振。问题是找到了,但是改革如何下手呢?亚二就开始想了:制度不能一下就全改,那样的话,俄国那些地主老财肯定不能让,非得把我拉下王位不可,所以制度得循序渐进地改。当下最尖锐的矛盾就是农奴问题,如今咱们国家有九成的人口是农民,也就说有九成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要是他们的问题解决不好,一闹起来那肯定翻天。妥了,这制度上问题就先从农奴制入手。亚二挺高兴,觉得自己很聪明。政体上的问题想明白了,那就想如何解决经济落后的问题吧。经济落后主要体现在工业上的落后,工业落后可以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引进西方的先进设备来解决,但问题是没钱。想要钱也有办法,出口粮食呗,咱国家别的没有,就是有土地,但是没人种啊,人都在地主老财那当奴隶呢。刹那间,亚二似乎想明白了一切,所有的问题其实就是围绕着“奴隶制”这三个字。在当时,俄罗斯有90%的人是农民,一半以上的农民是农奴。农奴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像电视里面演的那样,浑身就穿一个裤衩还全是窟窿,每天你这边往死里干活,那边还往死里打你,晚上分点发霉的面包住在马棚里。这情况还赶不上咱当时的大清朝,当时咱大清朝正经过的不错呢。有人问了,这百分之九十的人往死里干活为什么俄罗斯的农业还不行,应该很发达才对。问题在这里,这百分之四十五的农奴是自己家圈养的,没地种你也不能去别地方,给我在家种花,怎么好看怎么种,实在没事干就给奶牛抓虱子,给牲口洗澡,一根毛一根毛地洗。反正你生是我家奴隶,死是我家的死奴隶。这种做法就完全限制了劳动力,你种你家地,他种他家地,种完了就不管不顾了,那还有很多地没人种怎么办,只能闲着浪费了。所以,最终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奴隶制问题上,解放了奴隶不但解决了眼下的政治危机,也解放了劳动力,让他们去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不就完了吗?
说干就干,亚二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改革之中,希望能挽救俄罗斯于水火之中,最终能成为名垂千古的沙皇。
1857年,亚二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改革。但是到了1861年他才下诏进行改革,历程各位艰辛。
无论如何经历了四年的艰辛和努力之后改革算是开始进行了,在亚二看来,俄罗斯从此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注意,那只是在他看来!实际上,凭借一个年轻的小小沙皇的小小改革,根本撼动不了千年的君主制度。为什么这么说呢,请接着往下看。
之前的数据大家可能没太注意,我现在再重新强调一下,在当时俄国人口中的90%是农民,一半的农民是农奴。咱假如俄国有一万人,就是说有4500人是农民,还有有4500人是农奴,他们都是被剥削的对象。可能会有200人是军人,200人是知识分子、艺术家演员之类的,300人是工人,这些人对国家的政治有一定影响,但只是一定而已。还有就有299人是贵族、地主和商人,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金、土地和农奴,他们的权利巨大无比,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权利的控制者。有人会问了,这些人加一起是9999啊,剩下那人呢?那个人当然就是沙皇了,传说中的孤家寡人。看似万人之上,看似可以呼风唤雨,但是有个前提,绝对不能动摇那299人的根本利益。对于这个改革的问题就算是俄罗斯当年最牛的两个沙皇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触及。亚二是个倒霉蛋,生在了这个风口浪尖的年代,他触动了,也是不得不触动。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09:56:54 +0800 CST  
话说,这个能文能武的亚二也是个意志坚定的猛人,改革是雷打不动了,必须改!况且当时朝野之内也有很多官员主张改革,最重要的是当时俄罗斯的农民起义一浪高过一浪,改革是大势所趋。那些地主老财们也知道,此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亚二曾经意味深长地对那些贵族说了这么一句话:“从上而下废除农奴制比从下而上废除它好!”估计这句话的分量贵族们也知道,时代不同了,不改革就容易玩完。但是从这句话也可以感觉到亚二的无奈——但并不是说一不二的人,他也要同其他人商量着办事。改是改,不能胡改乱改,既要安抚了暴动的农民,还不能损失到贵族们的利益——这就是他们的基本思路。也就是因为这个,亚二公布的每一个改革方案都要被地主老财们一顿修改之后返给亚二,亚二一看,这哪行,跟没改一样,再改,再给他们看。然后呢,他们再改,再返回给亚二…就这样,经历了四年的时间最终的改革方案才正式出炉。改革方案主要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另外他在经济、教育、军事上也有很多改革,这个在后面会说到。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09:57:54 +0800 CST  
改革方案有些泛泛,咱们来具体说一下。先说说亚二关于这个农奴制度的改革。第一条:农奴恢复自由,可以结婚、迁徙、自己工作、可以自己攒钱等等。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等于向一千多年的俄罗斯农奴制挑战,让农奴有了一定的人权,大家可以说话了,可以不用只穿一个裤衩了,可以背后骂地主了等等,这条法令让整个民族的文明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咱再看第二条:农民可以用三倍于土地的价钱购买土地,并可享年限为49年的政府贷款。这条看着也不错,农民终于可以得到梦寐以求的土地了,可关键问题就在这“土地”二字。咱中国人善于变通,俄国人同样善于这个,你以为那些地主老财是吃白饭的、能让你农民占便宜吗?法令上是写着卖给农民土地,但是没有写卖什么样的土地。好了,漏洞找到了,那就开始钻吧。地主们找到了漏洞便开始钻,老百姓满怀希望的拿着钱去买土地,结果得到的要不就是满是杂草的荒地,要不就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反正一句话,你拿着高出三倍的钱买到的土地却连沙漠仙人掌都种不出来。大家争前恐后去买地,最后傻眼了。要退钱,开玩笑,这是沙皇公布的法令,你想退钱就是和沙皇对着干,得做大牢。
老百姓们的积蓄都花光了,买到土地连仙人掌都种不出来,走投无路了怎么办?还是乖乖回去给地主打工吧,管它是馊面包还是臭鸡蛋,好歹不能饿死啊。就这样,奴隶和农民们就又回到了地主老财的魔爪之下。这下子可给地主老财们赚个脑满肠肥,不但卖掉了没用的土地,而且没了钱的农民对他们的依赖性更大了,更对他们死心塌地。但这也使占90%人口的农民们的积怨更大了。这没改革还好点,自己偷偷还赞点钱,这一改革弄的倾家荡产的,所以不闹事不行了。1860年没改革的时候,全国的农民骚动是126次,到了改革的1861年,一下变为1176次。说明什么啊,说明老百姓真是被逼疯了。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09:58:35 +0800 CST  
当时老百姓肯定是疯了,朝野里面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朝野里面有拥护改革的进步势力,当然也有反对改革的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势力,两方面明争暗斗,刀光剑影。
刚才说到亚二除了关于农奴制的改革之外,还进行了包括教育、文化、军事、经济和政府的改革。在经济上,首先大力建设铁路线。改革之前俄国只有一条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铁路线,全国的铁路线也不过965公里。而且这条铁路也基本就是御用铁路,给皇家运点好吃的好喝的什么的,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很小很小。改革后经过亚二的大力发展,到他死时俄国的铁路长度到达22525公里,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谓功绩卓越啊。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路一旦畅通,经济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在1879年,俄国的第一个发电站投产,圣彼得堡开始了电气化的时代。
在科技文化方面,有一个人我必须提一下,虽然我很恨他,但是他的确很伟大。那就是让我们在深夜中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解而恨得咬牙切齿的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德米特里门捷列夫。想想,在那个科学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竟然能如此深入的了解微观世界并发现其规律,真的是很牛。但是这个重大的发现也有赖于在亚二改革下,对科学研究的大力支持。
我要强调的是在这一时期亚二关于文化教育的改革,像什么开放博物馆、剧院、动物园之类的事情都是小事,最主要的是自1863年起俄罗斯的大学获得自治,学术氛围逐渐转向自由化。从1864年开始,中等教育机构开始面向全社会接收学生,改变了此前只接收贵族子弟入学的做法。此外在这一时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大批艺术、医学和教育方面的社会团体,出现了第一批社会慈善机构。我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因为这个为以后的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炸弹。之前都是富人子弟读书,读了书有了文化,回家继承老爸的财产,继续享受富裕生活。所以,这一部分人有吃有喝,是希望社会稳定的,也是支持封建制度的中坚力量。但是穷人读了书,有了理想有了抱负之后就不能回家继续种地了,他们得研究如何改变自己乃至全国穷人的现状。怎么办,变革呗!所以,这些人才是社会中最不稳定也是最危险的因素。当然,我这话是相对于沙皇来说的。还有一点就是社会团体的出现,就好像大学的社团,什么双节棍社团、街舞社团、创业社团,但是那都是小儿科,为了卖点双节棍或者衣服帽子啥的,为也受过骗。但还有很多社团是想救国人于水火之中的,甚至有些极端的社团就是以杀死沙皇为目的的,他们以为杀死亚二就可以改变现状。所以,我认为这个事情对教育和文化的开放是日后导致沙皇王朝覆灭的很重要的一点。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10:01:03 +0800 CST  
在这个时期,俄国也加强了向外的扩张。说到这里有一个名词我不得不提一下——“大沙文主义”。这个词咱们应该都听说过,但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大沙文主义是沙俄政府推行的压迫各非俄罗斯民族的政策,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认为:“专制”是俄罗斯完整、巩固、强大和尊严的基础。没有它,俄国就不能存在。俄罗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领土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只能“统一”进来,不能分离出去。“民族”只是指大俄罗斯民族。俄罗斯民族是优秀民族,只有它才能在国家中享有统治的权利。“异民族”是“历史废物”(你看这话说的,也太伤人了),注定成为统治的对象。“东正教”是从精神上掌握了俄罗斯民族的真正宗教,它确立和巩固了上述俄罗斯民族固有的特征。“专制、 正教、 民族”原则是俄国教育大臣C.C.乌瓦罗夫1833年在致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奏折中首先正式提出的,但这种思想的存在却要早得多,从16世纪起,俄国的全部历史就充满着争取确立这些原则的斗争。大俄罗斯主义者凭借直接暴力,扩大俄罗斯的统治范围;只承认一个政权,即沙皇专制,一个宗教,即东正教,一个民族,即俄罗斯民族。一切异教徒、反专制分子和异民族都遭到宗教、阶级和民族的压迫,从而使俄国成为“各族人民的牢狱”。当时,俄罗斯人民同盟纲领还规定:必须充分发挥与俄国正教会血肉相连的沙皇专制制度的权力;保证俄罗斯民族占统治地位,保证纯粹由俄罗斯人组成国家杜马,并使之成为沙皇的主要助手;革除一切反对沙皇专制政权官吏的职务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政策即被废除。这也就是为什么李朝历代的沙皇们都穷兵黩武,喜欢搞扩张的原因了,他们的思想里都受到“大沙文主义”的控制。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10:03:24 +0800 CST  
说到俄国的扩张我还是比较气愤的,因为亚二在有文化还是改不掉帝国主义的思想,他当时把魔爪伸向了中国,而且用的还是趁人之危的下三滥手段。大家都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是谈“外”色变啊,那慈禧太后真是被外国人打怕了。那个时候焦头烂额的清政府只要看到是大鼻子蓝眼睛的,也不管是哪国人了,只要提出要求统统满足,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只要能保住大清的统治让他们干什么都行。据说当时有一个非洲那边什么鸟不拉屎的小岛国,估计是穷疯了,又听说中国又有钱又好欺负,于是十多个人划几个独木舟就来了。见到皇帝张嘴就要白银一百两,估计他们真的是没见过银子。当时皇帝懵了,也不知道这几个长相怪异的外国人是在开玩笑还是动真格的,最后给了他们二百两银子就当是可怜饭的了。这帮岛民一看白花花的银子吓傻了,心想大清还真是好欺负,要一百两却给了二百两。岛民们高高兴兴的划着独木舟回非洲了,他们憧憬着用这笔巨款来发展国民经济。这事情倒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可见一斑。
亚二当时也就是看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对其威逼利诱,在1858—1960年先后与中国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并把远东总督府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说符拉迪沃斯托克可能大家不是特别熟悉,但是说到它的另一个名字海参崴大家就知道了,那就是被俄国人强占的。海参崴是战略意义极其要的港口,当时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现在一提到所谓的“第二岛链”就知道了,如果当时海参崴不被强占,那就是我们中国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如果不被强占那现在也就没什么“第二岛链”的说法了。最最可恶的是,他把海参崴改成了一个令中国人感到耻辱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统治东方。杀人诛心啊!所以以后大家有机会去那旅游就别兴高采烈的对别人说:“我去符拉迪沃斯托克”啦!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15:16:12 +0800 CST  
@德淋 9楼 2013-06-09 10:31:26
不管怎么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都是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虽然我也恨他割走我国150万平方公里领土,但是人都是各为其国,对于俄罗斯他确是一代英主。至于以后罗曼诺夫的灭亡那是以后沙皇的愚蠢和贪婪。
-----------------------------
对啊,其实历史这东西没法说谁好谁坏,就好像三国一样,你说曹操好还是刘备好,手下都沾满了百姓的鲜血。。。。都是老百姓受苦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16:08:45 +0800 CST  
@一个人闲得蛋疼 12楼 2013-06-09 16:12:30
认真研究苏联后期那段历史,非常有帮助,哪怕是普通屁民。
可惜这样的研究,屁民几乎看不到。
-----------------------------
恩,是啊 我这本书写完了,第一本,山东人民出版社的一个编辑很看好,正在帮我研究出版,但是他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关于苏联问题是重大选题,要通过省宣传部和出版署的审核才能出版。。。所以困难重重。如果不能发表,我也不会再写下去了,也不会再研究下去了。天国啊。。。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16:17:17 +0800 CST  
@一个人闲得蛋疼 14楼 2013-06-09 16:28:46
呵呵,我本来就想告诉你的,以为那就是写着玩的。
苏联历史,那是关乎着党国的命运的,万一你这本书活了呢,党国能放得过你?
想要出版,换个方向吧,但是我觉得作为业余爱好,你可以继续研究,尤其是七八十年代苏联历史。
-----------------------------
恩,我这人比较执着,哈哈 就是不信邪。。。。但是当过真是那么邪乎那我也没办法了。。。都写出来了
其实到了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啥的,就可以看出来了,中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是跟苏联学的 苏联历史真的很有研究的价值,更有让普通老百姓了解的价值
哎呀,要是实在不行,我就换思路,写二战吧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16:31:52 +0800 CST  
@一个人闲得蛋疼 14楼 2013-06-09 16:28:46
呵呵,我本来就想告诉你的,以为那就是写着玩的。
苏联历史,那是关乎着党国的命运的,万一你这本书活了呢,党国能放得过你?
想要出版,换个方向吧,但是我觉得作为业余爱好,你可以继续研究,尤其是七八十年代苏联历史。
-----------------------------
@海岸惊涛 16楼 2013-06-09 16:31:52
恩,我这人比较执着,哈哈 就是不信邪。。。。但是当过真是那么邪乎那我也没办法了。。。都写出来了
其实到了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啥的,就可以看出来了,中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是跟苏联学的 苏联历史真的很有研究的价值,更有让普通老百姓了解的价值
哎呀,要是实在不行,我就换思路,写二战吧
-----------------------------
知之为知之。。。兄弟,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我还没有研究的那么深入呢,让我研究下去的动力是这第一本书能够出版。对苏联的历史目前只是大致了解,而能写作才是让自己深入研究的一个过程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16:36:56 +0800 CST  
@一个人闲得蛋疼 18楼 2013-06-09 17:27:15
不知道该怎么说,
靠写作赚钱实在是微不足道,而且非常之难,如果你有这个打算,劝你放弃。
其实研究历史,一则能出版固然好,但更多的还是能够提升自己。
-----------------------------
和钱无关,我不缺钱,最主要的是被认可。出版就是被认可的一个体现。这本书我写了一年多,日日夜夜的研究。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17:32:35 +0800 CST  
@pop2012a 20楼 2013-06-09 17:46:14
毛说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
对啊。。。但是苏联解体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实际上,现在中国的问题和苏联解体之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样的。。。这话会不会被封杀啊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17:45:27 +0800 CST  
当时亚二也加紧了在其他地区的扩张,包括将波兰和高加索变成了自己的省、占了中亚地区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得了土耳其的大片领土并且得到了黑海的出海口。
顺便提一下,你看当时俄国抢这个占那个,却把阿拉斯加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720万美元的价钱卖给了美国。即使当时美元购买力远远大于现在,但是一平方公里0.2美元的价格也让我无语之后再无语。美国是够精明的了,人家一枪不发,不伤一兵一卒,只要钱能办到的绝对不用生命去换来。换言之,我和你打仗的费用足可以用来买你的阿拉斯加,那我为什么要打仗。反过来你看俄国占领中亚的160万平方公里死了多少人。但说起俄国为什么要卖掉阿拉斯加其实也实属无奈,当时虽然俄国经济大大发展,但是面对不断的扩张和国内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也实在开销不起,国库空虚。哪有人力物力去管阿拉斯加,要知道那中间还隔着海呢。再加美国各种施压,所以还不如卖个人情,让这远水解一下近渴。但如果亚二知道如今的阿拉斯加的旅游业和自然资源所产生的巨大价值的话,估计他能从棺材里气的蹦出来。
虽然亚二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但却从不允许任何人限制其独裁专制的权利,这是他的底线——怎么改革都可以,但我必须永远是王!
独裁专制已经有悖于当时国内的大趋势,俄国人都已经红眼了,处于暗流涌动的状态。大作家托尔斯泰用这样一段话描写1856年的情况: “人人都在读书、写书、宣读其方案,每个人都想纠正、破坏和改变事物,全体俄罗斯人像一个人似的,发现他们自己处于一种无法形容的状态之中。”当然托尔斯泰指的应该是文人墨客那类人,但革命就是这样,有人指导,有人卖命。这些“闹事”的人可都是文化人,一直都倾向于西方的民主生活,他们也知道俄罗斯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制度,所以一直不满俄罗斯的君主专制,好不容易盼来了改革但还是治标不治本,根本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的改革,于是一部分人开始对沙皇失望了。之前说过了,在这个时期国内出现的派别和组织多如牛毛,保守派、激进派、还有民粹派、民意党之类的,他们中间还有分化。由此同时在这些党派之中出现了以行刺沙皇为目的的组织,他们认为这个沙皇黔驴技穷了,必须除掉。
1866年亚二遭遇到了第一次暗杀,但是亚二命比较大,没死了,但这一枪的意义如同“南昌起义”中的第一枪那样,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当然这个时代是个混乱的“恐怖暗杀时代”。从此之后针对于沙皇、贵族还有官员的暗杀就接连不断,反正看谁不顺眼就按上一个“贵族”的名头,然后就可以暗杀了。那时候的人们一听到到“贵族”两个字眼睛都红,恨不得生吃其肉。举个例子吧,民意党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女性叫维拉查苏里奇,她有一天就在逛街(当然也可能喝咖啡或者做别的),走着走着听路人说圣彼得堡军事长官特列波夫将军下令鞭打囚徒。她一听立马怒火冲天,心想:你这算什么,你这是虐囚,是不讲人权,这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于是她就揣着枪,也不知道怎么就进了特列波夫的办公室,对着脑袋“当”就是一枪。从此她就成为了正义的化身了,因为她杀了一个“鞭打囚徒的恶魔”。其实我感觉这件事情挺搞笑的,这个著名的女人也真正的去了解情况就杀人,你知道被鞭打的囚徒是民意党还是江洋大盗,你知道这个将军是无辜施暴还是公事公办。所以我认为当时社会是处于一种十分恐怖的状态下,人人自危,谈“党”色变。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09 20:21:30 +0800 CST  
一次暗杀不算完,之后针对亚二的暗杀还有好几次,无非是枪击和投弹之类的方式。虽然亚二很幸运一直没死,但是这对他心灵上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他总想:我竭尽全力的去搞改革为了让子民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可我的子民为什么还要杀我呢?的确,这个真挺让人心凉的。无论如何,这时候国内对亚二的不满已经到达了峰值,宫廷之内也是如此,保守派和激进派争论的不可开交,最后怎么办,还是要把矛头指向沙皇。而且就在这个最不该出现问题的时候,亚二的“后宫”失火。亚二他一直有一个小情人,多小呢?1880年亚二的皇后死后的第六个星期,亚二同这个小情人结婚,当时这个丫头只有十五岁。其实在平时这也没什么,咱中国的皇帝不也三宫六院吗,可在当时那个风口浪尖的时候,没事都编个理由污蔑你,何况出这种事情,这叫做玩物丧志,薄情寡义。所以当时无论是朝野还是民间,对亚二的不满情绪都达到了最高潮。
既然不满情绪到了最高潮,那就得解决。所以,在经历过四次暗杀失败之后,“恐怖分子”在第五次暗杀中终于得手。1881年3月1日,说来也巧,由于之前各方面关于君主专制的不满情绪太大,他的教育部长提出了一个法案,要求建立个委员会参与财政、行政管理甚至是立法的事宜,这天亚二坐马车打算去看看这个法案,他出门之前还对身边的人说:我担心自己已经走上了“通向宪法的道路”。的确,他打心眼里对于削弱君主专制是一万个不乐意,但无奈,事到临头已别无他法了。可幸运的是亚二最终没有被削弱君主专制,因为他一出门,马车前就被一个民意党——前首都文职市长的女儿索菲亚投了炸弹。
伴随着一声轰响,车马被炸上了天空,亚二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解放者沙皇”最终没能完成自己的解放梦想。
亚二就这么含恨而终,有点可惜,但是我们来怎么看待这个“解放者”呢?我倒不是什么评论家,但我觉得如果从一个沙皇的角度来说亚二真的是很伟大了,就好像我们的光绪皇帝,大家评价光绪绝对都是赞同外加点惋惜。而亚二做的比光绪要多的多,他已经进行了改革。至于不肯放弃君主专制,这只能说他所生活的环境和身份决定,从小我就是万万人之上,说一不二,这回非要我跟大家商量,心理肯定不乐意,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后来同十五岁小姑娘结婚的事情,那都是娱乐八卦,添油加醋的花边新闻,不去理会。说一个人的功绩要全面评判,更不能用现代人的想法去评判。如果在这骂亚二,说他不够明智,不懂得民主,没有前瞻性,我觉得这纯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咱们可生下来就是用电灯电话的年代,而那时候西方的民主也没有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没人敢说当时西方的民主就是最适合这个国家的制度。所以我感觉,在那个时代,亚二能做出这些变革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而且就像对待光绪一样,大家也应该对其给予惋惜和同情。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10 18:13:30 +0800 CST  
第三节.亚历山大三世——幸运儿、官二代、富二代加武林高手
这亚二遇刺身亡自然就得儿子亚历山大三世即位了。说到亚三,实在是不能和他那位“解放者”老爸相比,可能是亚二忙于改革还有与未成年女朋友约会,所以没有时间去教育自己的儿子。实际上亚二也真没有在乎亚三,因为他是亚二的二儿子,他的哥哥尼古拉才是皇储,亚二着重培养的就是尼古拉。可是就在尼古拉准备和丹麦公主玛丽亚?索菲亚?达格马拉成婚的前不久,他竟然在骑马时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死了。当时亚三可能还和哪个仆人在宫殿里玩骑大马呢,突然一个下人来报:尊敬的亚历山大,你的哥哥尼古拉皇储骑马摔死了,你现在成了皇储!亚历山大吓得瘫在地上了,心想这也太戏剧化了吧。下人紧接着说:还有,因为尼古拉死了,所以你未来的嫂子——丹麦公主将成为你的妻子。亚三吓得趴在地上,心想:这真是太戏剧化了。此时亚历山大彻底‘崩溃’,高兴得崩溃了。敢问一个人怎能同时承受得了如此幸运的事情,一天里自己变成了皇储还成了丹麦公主的丈夫。反正换做是我我肯定得像范进那样疯掉。所以一开始我对亚三的态度就是羡慕嫉妒恨。
说羡慕嫉妒不仅仅指他意外当了沙皇并且娶了她的美女嫂子,还因为他得到了老爸亚二为他创下的辉煌家业。但为什么要说恨呢,不仅仅因为我太羡慕他,还因为他是个大败家子——他彻底伤了沙俄的元气。
亚三这个人,就像之前说的,一直没有人特别重视他,他自己也没重视自己,一直以为当个“王爷”有钱花有房住就行了,所以他的文化修养和政治素养和他老爸一比那就基本为零。但是有一点是亚三十分值得炫耀的,这个人的身体强健,虎背熊腰,肚子上赫然八块腹肌,什么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一应俱全,而且一脸大胡子,看着十分有派头。据说再一次火车事故中,他独立支撑起倒塌的餐车顶部,妻儿老小从他高大的身躯下逃出了火车——亚三很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大力士。他总喜欢把一个铁棍扭成蝴蝶结形来逗他儿子和儿子的朋友。小朋友把他当做大英雄,于是亚三再次很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大力士。还有一次在国宴上,奥地利的大使对他出口不逊,于是他把餐叉撅成了圆形向大使扔过去,大使吓了一跳,心想:这个皇帝真是个猛人,能把叉子撅成圆形,咱可惹不起。亚三暗笑:这算什么,我还能把铁棍扭成蝴蝶结呢。于是亚三第三次很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力士。
除了力大无比之外,亚三为人豪爽、坚毅、直来直去,这是很多史料上对他的评价。但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他倒更像是一个绿林好汉,可惜的是他是一个沙皇,一个更多时候需要过人智慧的沙皇。而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悲剧。
实际上,在政治方面亚三没有太多的建树。由于他老爸亚二自创一派,光芒照四方,所以他基本上都是延续了老爸的政策。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没有过多的变动,唯独在搞民主上他不同意自己老爸的观点。这个是由于很多方面造成的,一方面他是个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者,认为完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统治好俄国,所以用不着旁人来搞什么民主搞什么议会。另一方面贵族也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之前说过了,沙皇不过是一个孤家寡人,人多势众的贵族才是真正的统治者,他们完全有能力“辞掉”不听话的沙皇,换上一个代表他们利益的代言人。况且亚三还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所以贵族们来威逼利诱他就更容易了。
亚三没有什么雄才伟略,他就是一个绿林好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是绿林人绝对不允许的。所以他即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为父亲报仇,他把与杀死自己老爸有关的人的人统统绞死,以解心头之恨。本来好汉亚三觉得杀死凶手就完了,可以安安稳稳地当沙皇了,可是他的谋士给他出主意了。这个谋士叫康斯坦丁波别多诺斯采夫,是亚三的老师。他其实是个一本正经的人,但却是贵族阶级的代表,所以他的思想也完全符合了贵族阶级的利益。空口无凭,咱来看看他在出版的叫《一个俄国国务活动家的回忆》一书中所体现的观点,他认为人有两类——贵族小知识分子和庸俗的、无法进行高尚思考的“流氓”。看到这个观点我个人就比较蒙圈,这究竟是根据什么分类的?毫无道理啊。而他的另一段话不仅 让你感到毫无道理,而且更感到气愤。他说:议会体制是“人类错觉最大的例证之一”;普选权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是人类历史上最显著的错误之一”;出版物、公共舆论机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虚伪的体制之一”;此外,“对抽象原则的信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遍的错误。”议会、民主、出版物、理性主义和被人类可完善性和永久性的理念一样,只能导致人的不满和不幸。而且,目前的教育也远远超过了人的需要。之后他指出,由于俄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专制独裁体制是唯一可行的政府管理方式。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10 20:30:54 +0800 CST  
这段话看着挺迷糊,其实中心意思就是一个,俄国不需要议会、不需要普选、不需要言论自由、不需要信仰那些有悖于专制的思想。再简单一点说,俄国除了独裁专制没有别的出路,沙皇说什么大家就得听什么,不可以有疑问。我估计当时波别多诺斯采夫就是这么给亚三解释的,因为说得太复杂亚三也听不懂。
亚三听波别多诺斯采夫这么一解释当时乐了,这个好啊,这么一来整个俄国就我说算了,任何人都不能限制我了。好,这个想法太好了。亚三大喜,贵族也跟着高兴啊,因为贵族这个庞大团体才是独裁专制的最大受益者,他们能不高兴吗。大家都高兴了,于是开始改变之前亚二的一些政策,而政策的改变都是围绕着一点——加强独裁专制。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10 20:32:09 +0800 CST  
首先,他大力查处各种革命者,对于“不守规矩”的人该罚的罚,该杀的杀,绝不手软。并且颁布了一个为期三年的临时宪法,叫做《关于保障国家安全及社会秩序法案》,法律规定地方长官在特殊时期有权对罪犯处罚,禁闭三个月以下,可以诉诸军事法庭,可以从其省份流放任何可疑人。他们还可以禁止集会和聚会,也可以关闭学校或工厂,取缔报纸、解雇官员。并且他还取缔了大学的自主权。
这个法令就是比较变态的了,首先不许集会游行,在行动上限制了人民,其次可以取缔报纸、关闭学校,从思想上也严格限制了人民,可谓是杀人诛心。而且,这个法令在颁布的时候规定期限是三年,但实际上却之行了三十年,也就是说亚三死之后他的儿子还在继续执行这个变态的法令。
其次,亚三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收回了农民和地方的权利。之前啊,地方自治机构中有个缙绅会议,这个会议成员包括贵族和官僚阶层以外的知识分子、商人、乡绅、工人、手工业者、农民和哥萨克等社会阶层,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商量,各个阶层的人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还是比较民主的。可是亚三上台之后取缔了这一会议,缙绅会议联席制度被地方法院取代,地方法院除司法权以外,还获得了行政权力,警察机关也被划到地方法院管辖之下,这样一来司法体系基本上控制了地方自治。也就是说,之前政府和法院互不干涉,也就是说老百姓要是告政府官员,理论上还是嫩告倒的,到了现在可好,政府和法院变成一家了,连理论上的胜率都没有了。政府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想去法院告政府,可以啊,随便来,我不怕,因为法院也是咱家的。你说这不叫专制叫什么?也就是在此时,老百姓可以说没有一点权力了,只有听话的份。
其实,这些法令的公布表面上是亚三下令公布的,但实际上都是那些实力雄厚的贵族阶层在后面唆使。亚三再没心也知道政府和司法要分立啊,合并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吗,可是司法部就是不听,就要合并,沙皇迫于强大的压力最后也不得不同意。他心理明白,老百姓支持他没有用,农民皇帝当不得,只有这些贵族支持他他才能保住家业,才能稳稳当当的做沙皇。实际上,在整个亚三统治的时期,他基本上都是采用董事长方式治国,有什么事情了手下的智囊团出谋划策,拿出几个方案出来。那些智囊拿出方案(当然这些方案绝大部分都是代表着贵族的利益)给亚三看,看好了就立即实行,觉得不好,那拿智囊们就威逼利诱直到亚三同意为之。
沙皇想通过这两剂猛药将俄国的民主扼杀在摇篮之中。但实际上那只是贵族们的天真想法,因为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的,人类前进的步伐更是不可逆的。这些法令的颁布不但不能阻止民主的发展而且还为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埋下了定时炸弹。
有一点咱不得不承认,在亚三统治的事情俄罗斯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达到了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亚二生前制定的经济策略所产生的良好后果,亚三的很多举措也大大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的举措主要是加大或鼓励对铁路、矿山和制造业的投资。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壮就开矿,这一点亚三比咱认识到的更早。但话又说回来了,加大投资是可以,但是钱从哪来?有两个方法,一个是要,一个是借。跟老百姓要,也就是传说中的增加税收。跟外国借,也就是贷款,名义上是国家跟其他国家贷款,但国家是谁?国家能种地还是能炼钢?最终贷款还是要平均摊到人民的头上,变成老百姓的贷款。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是不变的道理。就好像美国人说自己,一个孩子刚出生就要背负四万美元的欠款。所以当时俄国看似很强大。但是国家是有钱,军队是强悍,人民呢?人民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有一个词叫国富民强,但我看不完全正确,国富民就一定强?其实最理想的状态是国富民也富,或者说国贫民富,让资本分散,人民富起来了,素质高了,生活好了,这才能更多的为国家创造价值和财富。你看有的国家,有的是钱,今天借你点明天借他点,但是国内还有很多老百姓吃不起饭,还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这能说国富是一件好事?只是国家有钱有没啥用,都被国家的蛀虫给吃掉了,看似万里大堤,其实早已经被无数的蚂蚁倒空,根本禁不起风浪。也可所以说,真正的强大应该是国贫民富。当然国贫只是相对的,通过健全的制度,在危难之时便可倾全民之力,瞬间便可成为富国。所以说,当时的俄国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贵族当政的专制政府,一切的做法都是为了满足贵族的利益,所以无论如何强大都是暂时的,不得民心的政府不会真正的强大。
楼主 海岸惊涛  发布于 2013-06-10 20:37:49 +0800 CST  

楼主:海岸惊涛

字数:318088

发表时间:2013-06-09 17: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12 16:34:53 +0800 CST

评论数:20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