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不是金国奸细问题(转)




《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关于秦桧如何从金国回到南宋的记载大同小异,过程大致如下文所述。

宋高宗建炎四年(1129年)秦桧带着妻子金银财宝,连同砚童兴儿、翁顺及亲信高益恭等数人,乘船回到了南宋江西涟水军境内。当地将领起初怀疑秦桧是金国奸细,准备杀了秦桧。秦桧大声呼唤我是前御史中丞秦桧,这里有没有读书人,他会认识我。当地人找来一个卖酒的秀才,叫王安道前来辨认,王安道本来不认识秦桧,假装认识说:中丞能平安回来,实在是不容易。众人这才相信他是秦桧。

秦桧是怎样从戒备森严的金军逃出来的?他拖家带口又带着这么多财宝,为何没有遇到金军阻拦?秦桧是不是金国派到南宋的奸细?我们先要看看秦桧到金国的所作所为。

秦桧在金国的行为

秦桧与孙傅、张叔夜、何栗,司马朴,一同跟随宋徽宗到金国。其中何栗绝食而亡,孙傅、张叔夜皆有气节死在了金国。金国曾任命司马朴行台左丞,司马朴推辞坚决不当官,也保持气节死在金国。

再看秦桧,秦桧帮宋徽宗写了一封给粘罕(完颜宗翰)的和议书,宋徽宗想劝说儿子赵构向金国称臣纳岁币,以此讨好金国统治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了曹勋收藏秦桧所写信件原件,秦桧不愧是进士出身,在信中卑躬屈膝,竭尽全力讨好金国统治者。



得罪大国,自知甚明,故于问罪之初,深自克责,不敢抗兵,亟去位号,委国計於嗣子,亦蒙大国沛然宽宥,许之自新,复遵前好。而嗣子愚弱,不闲于理,小人贪功,要取民誉,妄有交搆,遂重获罪於大国。禍皆自取,悔将何及。

意思是宋徽宗自知有罪,金国宽宏大量不计较,给宋徽宗改过自新的机会。儿子赵构愚昧软弱胆小,不懂道理。有小人离间搬弄是非,触怒了金国。我儿子要大祸临头,后悔不及了。也就是说宋徽宗认为赵构不应该抵抗金国入侵,不懂道理。

秦桧在书中又写道:金国不如坐享岁币,不用动刀兵,宋徽宗愿意派人劝赵构和议纳金国岁币,”当禆赞成画,笑談而定,瞻望旌棨鹤立“,意思是宋徽宗可以帮助和议达成,盼望金国派人来找他。

结果粘罕并没理睬宋徽宗这个建议,秦桧倒是引起了粘罕注意。《中兴姓氏录》记载,粘罕赐给秦桧钱万贯,绢万匹。《中兴遗史》又记载:

文烈帝高其不附立异姓之节,以赐其弟达兰为任用,任用者执事也,达兰亦高其节,甚相亲信。

文烈帝就是金太宗吴乞买,达兰既挞懒(完颜昌),秦桧不但在金国当了官,还受到了封赏。与此同时随行宋徽宗的文武官员五十多人,都去了显州(今天的辽宁北镇)。有理由怀疑秦桧有变节行为,才能封官受赏。



文中所说他们赞赏秦桧的气节,因此才给秦桧封官,然而远比秦桧有气节的李若水,遭到粘罕割断脖子,割掉舌头惨死。秦桧得以封官的原因,绝不是因为其气节。而是他写的这封信,让金国统治者很满意,他们认为秦桧可以利用。

之后秦桧一直跟随挞懒,挞懒进攻楚州,秦桧还曾帮助挞懒写过劝降书。洪皓曾经出使过金国,在他的行状(家属叙述死者事迹的文章)中记载:

金国人久久攻不下楚州,完颜昌曾让秦桧写劝降书。金军中有个叫室撚的也知道这个事情。洪皓回到南宋,曾经和秦桧谈论金国的事情,洪皓说:“你还记得室撚吗?他托我向你问好。”结果第二天洪皓就遭到贬职,到饶州任知州。

金国人室撚肯定把秦桧写劝降书的事情告诉了洪皓,秦桧心虚,怕他帮助金国人的丑事让更多人知道,因此才将洪皓贬职。

有关秦桧在金国的史料很少,这是因为秦桧当权时候,大肆删改了历史。从仅存的史料来看,秦桧没有保持气节是毫无疑问的。

分析秦桧如何逃回到南宋

关于秦桧怎样逃回南宋的史料,主要保存在《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分别是秦桧自述《北征记实》,朱胜非《秀水闲居录》,赵甡之《中兴遗史》,《中兴姓氏录》《林泉野记》。除此之外还有陆游《老学庵笔记》。

先看看秦桧自己的说法:秦桧找到一个认识的张炳医生,拜托他帮忙找会划船的人,以及船只。正好张炳也想一起逃跑,他很痛快就答应了秦桧的请求。张炳花重金贿赂了船夫。船只行驶了20里,第二天到了江西涟水军。开始南宋守将并不相信,有个副将刘靖看秦桧带了不少金银财宝,企图占为己有。秦桧发觉后,当众揭穿了他的图谋。秦桧的说法他是从金军中逃回来的,承认自己带了很多财宝。



秦桧的说法有几个疑问,第一 秦桧如何保证这个张炳不会告密?第二 秦桧为何没说守将怀疑他是奸细的事情?

朱胜非当过南宋宰相,死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秀水闲居录》是他回忆历史的笔记,这些历史资料中,《秀水闲居录》在年代上是亲历者的回忆,更有参考价值。朱胜非的说法是:金国统帅挞懒找船舶,送秦桧回到了南宋。朱胜非认为秦桧是金国安插在南宋的奸细。

赵甡之《中兴遗史》记载:秦桧就要跟随挞懒随攻打南宋,秦桧老婆王氏故意和秦桧争吵,引起挞懒老婆一车婆注意,她到秦桧家中询问怎么回事。王氏把想跟着秦桧一起走的想法,告诉了一车婆。一车婆向挞懒求情,允许秦桧带家属从军。金人攻下楚州后,秦桧谎称催淮阳军海州钱粮,趁乱带着王氏、砚童兴儿、翁顺、及亲信高益恭等数人,逃到了南宋境内。

《中兴遗史》的记载最为详细,可见秦桧与金人挞懒关系非同一般,挞懒老婆还帮助秦桧带了家人随军同行。赵甡之认为秦桧是自己逃回南宋。《中兴遗史》的记载说清楚了秦桧为何能带家属,却少了船只问题。

《中兴姓氏录》记载:建炎四年金军攻楚州,金人派遣秦桧乘船,带着全家和财宝回到南宋,企图让秦桧帮助宋、金达成和议。



诸将多曰两军相拒,岂全家厚载造朝者,必大金使来阴坏朝廷,宜速诛之,以绝后患。

涟水军的将领都认为:带着这么多财产,又带着家属亲信,怎么可能逃回南宋?《中兴姓氏录》也认为秦桧是金人的奸细。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的说法是秦桧把逃亡计划告诉了金国监军,监军说你回去也会受到南宋人怀疑。你要想逃亡不用管我。同意帮助秦桧逃亡。

陆游的说法是金人放秦桧逃亡,然而这个说法实在禁不起推敲,怎么可能逃亡还告知金国人,金国人还同意帮助秦桧逃亡,除非秦桧和金国人是一条心,金国人信任秦桧。在年代上《老学庵笔记》已经距离秦桧死几十年了,可信度要差一些。

综合以上史料,秦桧得到挞懒信任,所以秦桧可以带着妻子和亲信,跟随挞懒进攻南宋。可以确定秦桧有变节行为。他拖家带口带着财产回南宋,必定是得到了金国人的帮助,是挞懒放秦桧回南宋。秦桧不是逃回南宋,他是在金国人护送下到的南宋。秦桧或许是为了掩盖他和金人的关系,才说自己是逃回南宋。

秦桧归南宋疑点重重,与秦桧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参知政事翟汝文曾说:”天下人知桧真大金之奸细,必误国矣"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作者李心传也怀疑秦桧归宋的四大疑点。可以肯定的是秦桧有写劝降书、接受金国官职、赏赐的丑事。秦桧和金国上层挞懒关系密切,赵构任用秦桧也是看中了这一点。秦桧逃脱不了奸细的嫌疑,然而史料的缺乏,导致只能是推测和合理怀疑。

参考史料:

《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老学庵笔记》《靖康稗史-呻吟语》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5 19:34:55 +0800 CST  
@杏林心经 其实还有大金国志的记载文中没有列出。这是金国的记录,因而更加有参考性。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5 19:46:03 +0800 CST  
这事,太难解释了。
第一,军营大门怎么出来的?
第二,过江的船哪儿来的?
第三,珠宝怎么也能带来?在敌国当俘虏能混成这样的,也就只有秦桧了。那是不服不行的,
第四,高益恭,这位又是哪根葱?秦桧做事,不是那种大大咧咧的人啊。出逃这么机密的事,还能让别人得知?
第五,这是跟着金人打仗,怎么你秦桧全家人都能跟着吃喝?粮草不要钱?
第六,秦桧回来第一个计策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跟金人提的第一个和议条件完全相同。巧合?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5 22:20:05 +0800 CST  
第七,秦桧始终坚持对金屈膝政策。怎么这么巧?
第八,秦桧搞垮了宋朝的军事体制。又是好巧。全是奸细行为。

问题来了。秦桧已经贵为宋朝宰相,为什么还要当金人的奸细?
很简单,为了自保。他前期是金人的工具,后期金人是他的工具。“挟金人以要君”,“劫制君父”……
等他到了一定地位,赵构和金人便都是他手中的牌而已。
对金,他打大宋屈膝牌,“你还想不想大宋屈膝?”。
对构,他打金人武力牌,“你还想不想你妈回来?”。
在金,他是宋的代言人。在宋,他是金的代言人。
金人亡,他第二天死。
赵构亡,他第二天也死。
只要两者都不亡,他就是王。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5 22:31:12 +0800 CST  
以前,我对秦桧是奸细一说也有点怀疑。直到看到如下记载开始确信:
绍兴十四年二月丙午左通奉大夫参知政事万俟卨依前官提举江州太平观。
先是卨使金还,太师秦桧假金人誉已数十言,嘱卨奏于上。卨不可。他日奏事退,桧坐殿庐中批上旨,辄除所厚官吏,钤纸尾进,卨拱手曰:偶不闻圣语。却不视。桧大怒自是不交一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一

这是讲的万俟卨和秦桧闹掰的经过。
其中的关键点有三:
第一,秦桧为什么要让赵构知道金人在夸奖他?“假金人誉已数十言嘱卨奏于上”?
古人对秦桧无数的“挟金人以要君”、“挟虏势以要君”、“劫制君父”等等的描述绝对不是乱说的。
第二,秦桧既然需要金人的认可,为什么不直接当奸细?他一定会选择直接为金人做事,即:达成金人的意愿,来博得金人的认可,并把这种认可传递给赵构。让赵构知道他的背后是金国撑腰。
第三,万俟卨也是阴谋高手,他从金国后来后就支楞了起来。为什么?很明显,他认为自己也可以成为赵构和金国之间的桥梁了,有了可以代替秦桧的资本,于是腰板硬了。(当然,秦桧绝不会允许有人可以替代他,不久万俟卨就被办了。)
还有一个人有类似情况,就是何铸。这人在秦桧面前一直表现不错,直到岳飞一案,因被岳飞感动而没有配合秦桧,于是被秦桧在寒冬时节派去出使金国。回来后,又被贬到外地,本应一蹶不振。
但是数年后,金国来使夸奖了何铸两句。
何铸的人生立马过山车,朝廷要起复他,招他回朝!因为金使的几句话表明,何铸也可以作为桥梁!
不过何铸早已看透其中阴暗,给官也不要。

富贵险中求,秦桧的一生,就是如此。他玩的很好,绝对的权谋高手!一流的内斗家!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6 00:57:28 +0800 CST  
@剑圣二十五 2020-03-16 12:18:35
我之前的帖子明明发出来了,过了一阵又被删了,班主干的还是楼主干的?
-----------------------------
你为什么会怀疑我?请问,是基于什么常理的“推演”?我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存在删楼的按钮。你的这个“常理推演”准不准?
身为楼主,却不能删楼层,你觉得这符合你的“常理”吗?那么这是事实,还是假的?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6 12:56:53 +0800 CST  
@剑圣二十五 2020-03-16 15:16:46
楼主一直在跟我讲不能脱离史料,否则就是胡扯。我通读楼主全文,也没有引用哪篇史料说秦是奸细,顶多证明秦不是刚烈之臣,说他是奸臣都没说服力,被掳就要牺牲以正气?典型的搞道德绑架
-----------------------------
《三朝》中引用《中兴姓氏录》:桧心不喜,阴结朋党以自助引。翟汝文参知政事,汝文公言:天下人知桧真大金之奸细,必误国矣!汝文乞罢去。
知名主持人:黑名单 举报 2020-03-16 16:11:20 评论

《秀水闲居录》:.......(前面一堆疑点)朝廷遣魏良臣王伦奉使至其军中数问桧,且称其贤,乃知桧之策出於虏意也。
知名主持人:2020-03-16 16:17:22 评论

宋史全文:浚沿途复上疏争之,且曰:自秦桧主和,阴怀他志,卒成逆亮之祸。桧之大罪未正于朝,致使其党复出为恶。臣闻立大事者,以人心为本.....
知名主持人:2020-03-16 16:19:58 评论

《历代名臣奏议》袁燮:『自秦桧当国,阴与虏结,沿边不宿重兵。』
知名主持人:
2020-03-16 16:26:36 评论

《大金国志》:......遂纵秦桧以归,一如忠献王之所料。及诛废其喜事贪功之将相,始定南疆北界之区画,然后方成和议
知名主持人:
2020-03-16 16:27:23 评论

《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十:“桧阴受敌嘱,力倡和议。凭恃金势,廹胁君父。诬杀将臣,易置兵柄,以破坏垂成之功”。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6 16:27:53 +0800 CST  
@剑圣二十五 2020-03-16 15:22:00
楼主一直批评泪痕创造历史,但看到楼主以秦视角来描述秦的心历路程惊掉我下巴,这时候史料去哪儿了,双标如此何以自正。
-----------------------------
泪痕的问题,我们讨论了很多了。你说他有些词汇是替代、虚指....我表示真的理解不了这处表达方式。还是说这个点为例吧:
他说:“.........下策,就是全力帮助辽国对抗金国。这是不具备任何操作可能性的........除非一个人是穿越回来的,否则,他绝不会想到执行下策的;”
《三朝》卷一是这样记载的:
洵武復從容為上言曰自西方用兵禁旅减耗近差 郊祀立仗人不能足數使天下常如今日治安固無可 言設有風塵之警可為寒心上為之動容因勸上宜保 境息民謹備自治無啟邊釁王黼言當兼弱攻昧臣獨 謂不若推亡固存也方今非獨兵勢如此而又財用匱 乏民力彫弊人皆知之無敢言者臣令取諸路?訪使 者所奏去年兵食實數作榜通册願陛下置之御坐時 賜御覽則天下虚實可知且與强女真為隣孰若與弱 契丹乎

枢密院执政邓洵武,便想到了这个”下策“,即”推亡固存“,推翻亡道之国(金),帮助存道之国(辽)。注意:下面还句”与强女真为邻熟若与弱契丹乎?“也和泪痕对当时北宋人的臆想不同。
如果你认为,我是在吹毛求疵的找些不显眼的东西,那就大错特错了。可以去看看《三朝》卷一,了解一下枢密院执政是个什么官。当时的朝议,围绕的就是这么两个观点”兼弱攻昧“还是”推亡固存“,而泪痕只提其中一个观点,对另一个形容为”除非穿越回来的“。
这根本就是和历史完全不符的。
我再乱说一句,为什么我对他很没有好感,并不是因为他的看法和我不符,而是因为他是明明知道”推亡固存“一说的,因为他的史料主要来源于《三朝》,他看过这个书。但是他却还是用臆想忽悠别人玩......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6 16:59:09 +0800 CST  
@剑圣二十五 2020-03-16 15:22:00
楼主一直批评泪痕创造历史,但看到楼主以秦视角来描述秦的心历路程惊掉我下巴,这时候史料去哪儿了,双标如此何以自正。
-----------------------------
“是北宋决策层,你会怎么选择?你肯定也会选择上策。”

但是,实际上这是个反复抉择的过程。大家都是正常人,遇到这样的大事,怎可能会不加权衡?
“(听了邓洵武的建议后)上大悟,翌日語京曰:北事難做則休,祖宗盟誓違之不祥。”决策者并没有”肯定会选择“,而是摇摆。
泪痕在进行违背历史的引导。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6 17:17:57 +0800 CST  
@剑圣二十五 2020-03-16 15:22:00
楼主一直批评泪痕创造历史,但看到楼主以秦视角来描述秦的心历路程惊掉我下巴,这时候史料去哪儿了,双标如此何以自正。
-----------------------------
泪痕原话说:”
在征辽大军出师时,蔡太师有诗云:

百年信誓当深念,三伏征途曷少休。
目送旌旗如昨梦,心存关塞起新愁。

然而,《独醒杂记》是这样记载的:“王師敗於白溝河,元長甞以詩寄攸曰:老懶身心不自由,封書寄與淚横流。百年信誓當深念,三伏征涂盍少休。目送旌旗如昨夢,心存關塞起新愁。緇衣堂下清風滿,早早歸来醉一甌。”
也就是说,这诗并不是在出师时,而是在兵败白溝河后。
他这样写就是在各种误导,和历史根本不符的搬过来搬过去。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6 17:20:56 +0800 CST  
@剑圣二十五 2020-03-16 15:22:00
楼主一直批评泪痕创造历史,但看到楼主以秦视角来描述秦的心历路程惊掉我下巴,这时候史料去哪儿了,双标如此何以自正。
-----------------------------
泪痕说:“在率军收复幽云十六州前,人们都认为,夺取幽州并没有什么难度。”
然而《三朝》中却记载了有人给皇帝的上奏:“陛下审视今日谋议之臣孰如赵普?将帅之良孰如彬美?甲兵精练孰如国初?以太宗之神武,赵普之谋略,彬美之为将,百战百胜征伐四克而独於燕云乃至挫衄况在今日何可轻议。且百年盟誓一朝弃之何以令吾必告敌国乎!”
这些个东西,在《三朝》中是很明显的,不是边边角角的东西,我实在不知道他的这些结论都是怎么就说出了口。
他向你们描述的就是“古人都是傻子”这么个观点,然后让你们看着这群傻子的愚蠢表现进行狂欢。但这与历史记录是不符的。古人并不是傻子。
楼主 知名主持人  发布于 2020-03-16 17:48:04 +0800 CST  

楼主:知名主持人

字数:6091

发表时间:2020-03-16 03:34:5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22 17:20:22 +0800 CST

评论数:5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