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法西斯主义和希特勒《世界信仰百科》(26-6卷)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25日星期三,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最初的一件《哀悼基督》和最后的一件《哀悼基督》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5 06:49:50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12.。25。星期三,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25你是不是那时候就已经对我有过那方面的意思了呢╮
-----------------------------------------------------------------------------------
111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5 07:09:37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16世纪的文艺复兴盛期是欧洲文明的一道分界线,把西方基督教世界分成了中世纪和现代,也把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外围的影响和自身的调整是自然生成和社会发展的因子。耶路撒冷和雅典的分庭抗礼、人文主义的诘难和基督教文化的对应是西方现代社会结构的注释,人类没有理性一次性可以跨越的门槛,信仰基于人类的一颗易受波动的心,“提醒”是每天的功课。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受惠于古代艺术的新发现和再认识。考古发掘上的成绩激发了世人研究古代艺术的热情;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带动交通业的发展保证了文化沟通的进一步可能;资本意识下的工场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动了以行业分工和市场调节的社会结构的建设:《拉奥孔》等一系列艺术珍品发现于这一时期;哥伦布的探险已经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已初露萌芽。这里有异教的文化的影响也有基督教文化的因素。正像上帝与亚当互相牵动的手,相握而立。生活是一架灵修操守和机械运转并置做工的机器。基于此,做工的平等意识是亚当立身的意义。做工即包含了创造的基因,做工的平等决定了职业社会中个人生命创造成分的实现。放弃上帝相携的手而争取社会上的诸多平等,包括自由的平等,只能是不平等的恶性循环。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活动首先在意大利确立了这样一个事实:艺术家不再是一个工匠,而是一位创造者,和诗人、智者、朝臣一样,他们不仅依靠他们的行业技术同时也依靠他们的灵性,人们心目中把艺术家奉为天才的概念由此而生,为以后的职业化社会预设了伏笔。这是一次从历史上从时间上寻找人类活动动力的革命。同样,现代艺术的兴起是一次从环境中从空间中寻找人类活动动力的革命。现实主义口号的提出是针对人类一贯的乌托邦情结;印象主义是受现代科学技术的精神鼓舞;后期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在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中得到了启发;在此之后直至后现代艺术名目繁多的艺术主张则是出于对中心主义的解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提出是人们对社会建构的实践;工业化进程预言技术时代的来临;回归自然意味着人们从生活的现实之中而不是从过去的历史、从局限的地域中寻找为人成立的关系;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对人文理性的张扬表示怀疑。人们从理想的社会模式转而思考合理的社会结构,对社会结构的关注影响职业的语意构筑,平民化的社会进程亦是职业语意的实现,为人的活动都在职业中实现,即“做工包含了创造的基因,做工的平等决定了职业社会中个人生命创造成分的实现。”所以现在人们提出“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口号,其语意在于职业中人不再是一个工匠,同时含有创造的价值,和艺术家一样。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是一次创造性实现的平等概念由此而生。创造性重要,创造性的合理保障更重要。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合理的社会结构并不需要太多的艺术的职业,而是需要太多的职业的艺术。上个世纪的历史背景致使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必需重新思考信仰这一人类的课题。从这一课题本身来讲,东西方没有差异,而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却要复杂的多。既要指证西方社会中人文主义和基督神性的差异,又要应对社会发展中两者之间和两者自身的种种冲突。
继西斯庭天顶壁画的二十多年以后,1535年,米开朗基罗只身一人又完成了另一幅代表作,西斯庭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这幅壁画覆盖了这块面壁上原先由拉裴尔(Raphael)的老师佩鲁吉诺(Perugino)绘制的几幅壁画,从佩鲁吉诺传世的经典作品《基督把天国的钥匙交给彼得》来看,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件值得惋惜的事情,也许佩鲁吉诺相信天国的钥匙既在上帝之手同时也在世人之手,人间会有疏忽,天国会有人类的关怀。《最后的审判》这幅壁画的实际尺寸是13.7×12.2m,历时六年。在这幅画中,基督的动作不在于重申救赎的理论,更在于强调惩罚的信条。基督高扬的右手一如既往地示意把不在生命册上的亡众挥入火湖,被挥入火湖的还有死亡和阴间。基督的左手却不是托起获救的生灵,而是指向自己躯体上被钉十字架时受枪刺的创伤。米开朗基罗在《创世记》一画中和《最后的审判》一画中以上帝手指的动作指证了一个人类过程的寓言。基督诞生是人类新纪元的开端,那个时候上帝死了已既成事实。米开朗基罗执意说破文艺复兴仍然是对上帝信仰的问题。
《创世记》两个创作阶段的风格有着时限的差别,米开朗基罗早期作于1503年的一幅板上绘画作品《圣家族》平和优化的情感、样式和艳丽鲜明的心境、颜色与其后期绘画风格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后期绘画作品中的人物情绪和形式越来越激化冲动,画家的心情和用色越来越隐晦不明,视域是越来越扩展地触及事件发生与所在场景或此或彼的联系:峰起的造型像是在沙滩看大海怎样涌潮,光彩暗弱的现实是流失的激动,视线下沉的远方依然是现代的风景。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两幅壁画作品应该是1550年绘于梵蒂冈巴奥林纳小教堂的《保罗归宗》和《彼得殉难》。构图处理仍然是人物众多的场景展示,表现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归宗”和“殉难”事件最敏感的瞬间——上帝让保罗从马上跌落;人们把彼得在十字上竖起。从米开朗基罗绘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可看出画家一生内心世界的张力关系。无论是高扬画家人文精神的一面还是叙述作者宗教情怀特点都未免过于简单,无论是指责委托方的苛刻要求还是肯定受托方的人格对应都未免过于抽象。同样,从画面的外观形式分析,米开朗基罗的造型风格既是创造精神的源泉也是矫饰主义的鼻祖,后来的唯美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都可以在此找到理性和感性的出处。况且,就是精神,包括宗教精神和基督性本身即存在着差别,精神更是一个危险的任人弘扬的信号。

米开朗基罗:卡瓦切里的囚徒
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娶,不少人据此推断他喜欢男人,恰好达•芬奇也有此倾向。说米氏是同性恋者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不怎么爱女人,甚至无法在有女人的屋里多停留。他的雕绘中也有女性内容,却从未涉足过娇媚的少女题材,绘制的都是丰腴、成熟的女体,呈现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据说米氏即便在绘画女体时,用的也是男性模特。
他与多个男模特有过情感纠葛,为他们写下了众多诗篇。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时间在早夭、漂亮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诗句:“我卑微的尘躯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脸庞与美丽的双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拥时,/两个灵魂相融所迸发的火焰。”而最得他倾慕的无疑是罗马贵族托马索•卡瓦切里。
1532年秋天,23岁的卡瓦切里在圣安杰洛与米开朗基罗初次见面。他翩翩的风度、高贵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对男体的敏感与热爱近乎痴狂,这也令我们有幸看到《大卫》、《摩西》、《奴隶》组像、《创世纪》等一系列惊人之作。
见到卡瓦切里的几个月内,米开朗基罗画出了他最好的几幅素描,其内容全部来自希腊神话,有驾驶金马车的法厄同,有被秃鹫不断啄食肝脏的提图斯,有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伽尼墨得斯。为美第奇礼拜堂制作朱理亚诺公爵雕像时,米氏所雕的面部是卡瓦切里的脸孔,他对他的眷恋,由此可见一斑。诗歌中,米氏更将对方的名字比做他赖以生存的食物,接着又写道:“不……食物只营养我的身体,你的名字却滋润我的身体和灵魂,使它们充满快乐,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惧怕死亡。”
英俊的卡瓦切里也没有背叛艺术大师深切的情感付出,他始终是他忠诚的赞赏者。直到米氏弥留之际,卡瓦切里仍守在他床前。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米开朗基罗六岁时丧母,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的家里,因此从小就对雕塑发生兴趣。父亲送他进拉丁文与希腊文学校学习,但是他学画画,父亲训斥也无用,十三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画室学画;1489年转到另一个画家学雕塑。后来当上美术学校的学生兼助手。那里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人文主义学者集中的地方。在那里干了十四年,在思想和艺术上被培养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使他离开佛罗伦萨到罗马。
二十四岁作为雕塑家开始从事创作,制作了著名的<>大卫<>(雕塑)和<>圣家族<>(壁画),又为教皇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画壁画,用了四年时间凭一个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了三百四十三人,对于如此宏大的工程,找来一些人作助手,最后中意的只有一个调制颜料干杂活的。
米开朗基罗画的这些巨人充满超人力量,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对人类的庄严颂歌。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专稿建筑。他的作品雄壮宏伟,因此他所画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气质。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他在孤独中奋战了一生。

其人其事
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有人认为他之所以终生未婚,是由于其貌不扬,导致他有很强烈的自卑情结。在文艺复兴这么一个讲究容貌漂亮和仪容的时代,米开朗基罗是个最不受人喜欢的人物。他中等身材,双肩宽阔,躯体瘦削,头大,眉高,两耳突出面颊,脸孔长而忧郁,鼻子低扁,眼睛虽锐利却很小。可以说,他的长相非常糟糕,不讨人喜欢。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6 06:58:34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16世纪的文艺复兴盛期是欧洲文明的一道分界线,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6 07:00:41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12.。26。星期四,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26(俺在臭美中)
--------------------------------------------------------------------------------------
111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6 07:17:41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他不怎么喜欢漂亮女人,屋里有女人他就受不了。他也画女人,但总是画成熟的女人,而不是那种妩媚的少女。当时很多艺术家都认为人的肉体是美的体现和源泉,他却对女人的肉体美无动于衷。与他曾经保持一段友谊的是在公元1542年他结识的维托利亚•科隆纳。
那时,米开朗基罗已经67岁,科隆纳是50岁。但是科隆纳认为自己仍然属于已经死去17年的丈夫,这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友谊。她送给他143首诗,他的回答充满爱慕和热情,但也充满了文学的幻想。
他们碰面时,讨论艺术和宗教,使他长期存在的悲观情绪消失了。她为他祈祷,希望他永远不再是他们相遇前的他。公元1547年,科隆纳死了,从此以后米开朗基罗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好像是精神错乱,甚至消沉,他自责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没有吻她的脸和手。
还有人说米开朗基罗之所以终身未娶,是由于他是个同性恋者。有的人还举出米开朗基罗诗集中有一首献给年轻人的情诗,以此来证明他是个同性恋者。这个年轻人叫托马索•卡瓦列里,是一个以绘画当消遣的罗马贵族。
大约在公元1532年,他来到圣安杰洛学习,并以自己英俊的外表和优雅的仪态迷惑住了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爱上了他,写情诗给他,坦率地吐露自己的爱慕之情,致使后人将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并列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恋者。其实,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男人对男人示爱的情形很普遍,女人之间也是一样。很难就此断定米开朗基罗是个同性恋者,也不能说这就是他终生未婚的主要原因。

(39)拉斐尔

拉斐尔•桑西(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
国籍:意大利
生卒年:公元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
出生地:意大利乌尔宾诺小公国
特长:绘画

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拉斐尔的父亲是宫廷的二级画师,所以他从小就随父学画。11岁时,父亲去世,他给一位画家当助手。后来,他学习了15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积极吸取各派画家的优势和长处。形成了自己和谐明朗、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开始走上了独创的道路。
拉斐尔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成为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鼎足而立的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之一。

拉斐尔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显露出其非凡的天才。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圣母的婚礼》、《带金莺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福利尼奥的圣母》、《美丽的女园丁》、《阿尔巴圣母》等。
拉斐尔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
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是他怀着虔诚的心情谱写的一曲圣母赞歌。画面采用了稳定的金字塔形构图,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庄重均衡,画面背景全部用小天使的头像组成,构思新颖独到。圣母形象柔美圣洁,表现了母爱的幸福与伟大。
在《小椅子圣母》中,拉斐尔将圣母形象刻画得更加人性化,圣母的装束深受异国风情的影响,色彩绚丽充满东方情调。整幅作品构图完整,充分体现了拉斐尔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
拉斐尔最著名的壁画是为梵蒂冈宫绘制的《雅典学院》。这幅巨型壁画把古希腊以来的50多个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聚于一堂,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等,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类的创造力。
在《雅典学院》中,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指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以他们两人为中心,两侧分别画出的一些著名学者,形象生动,丝毫不显得杂乱。

三。拉斐尔•桑西生平
拉斐尔(1483—1520年)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博大、雄伟、富有激情、充满力量;而拉斐尔的艺术则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拉斐尔•桑蒂1483年生于意大利山区的乌尔比诺小公园。父亲乔万尼•桑蒂是乌尔比诺大公的御用画家,拉斐尔的启蒙教师。15岁的拉斐尔在波伦亚画家的画室里学习,他勤奋地探索绘画的奥秘,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艺术的真谛。16岁时离开家乡乌尔比诺到北意大利翁布利亚地区的佩鲁吉亚城(现意大利翁布利亚大区首府佩鲁贾),从师于佩鲁基诺。一天,佩鲁基诺对拉斐尔说:“我不想让这小地方拖住你,你要到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去,你可以独立工作了。”这时拉斐尔19岁。拉斐尔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色彩感觉与透视原理,绘画技巧相当成熟,才能已超过老师。在佩鲁基诺的引导下,拉斐尔跨进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世界,很快就融入到画家群里。他那讨人喜爱的外貌和善于自持的性格,立刻就为自己开辟了艺术道路。佛罗伦萨给了拉斐尔从未有过的艺术教益。他急切地吸取着大师们作品中的成就,他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对待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他充分利用佛罗伦萨能提供给他的一切:他研究解剖学、观察大自然和新的社会中人际关系,他对生活、对人、尤其对女性和母亲更加充满感情和爱,他既崇拜达芬奇,也尊重米开朗基罗,他要把佛罗伦萨的全部艺术精华变成自己的营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羽毛已经丰满了,他可以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他想到罗马去一显自己的才能,让世人看一看谁是当今意大利最优秀的画家。教皇朱理二世为了赞颂自己,把最优秀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家都请到罗马来为他服务,当时,米开朗基罗正在为他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刚满25岁的拉斐尔,在佛罗伦萨接到罗马送来的圣旨:“教皇想尽快在梵蒂冈见到拉斐尔,以便他在罗马与意大利最优秀的艺术家一起,为美化罗马而工作。”不久梵蒂冈的画家们被告知:除了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之外,其余的画家们全被辞退了。教皇认为罗马只要有这两位大师就足够了。天才的成就,引来繁重的订画任务,这是拉斐尔的光荣,也是他的悲剧,太大的名望终于把他压垮了。
1520年4月1日,他病了。医生为他诊断病情以后摇着头说:“您,亲爱的大师,您从年轻时候起就过着过于紧张的生活,现在受到报应了。人们都知道艺术家是一些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他们不吝惜生命,而是让生命去燃烧。”一个星期以后的4月6日他死了。他死后的荣誉,将永远存在于他的作品之中,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圣母的婚礼》这幅画的构图样式、环境和人物配置皆模仿老师的佩鲁基诺画的《基督将天门的钥匙交给彼得》,人物造型除带有老师娴静优雅的风格特征外,开始显露自己独特的柔美风格。画面取对称式布局,背景是顶天立地的多边形洗礼堂充满天堂。大量使用水平线、垂直线和半圆形曲线,造成刚中有柔、简洁明快、整体变化和谐的美感。画家巧妙地运用透视使空间深远。
画面前景仍以对称式布满人物,视觉中心是代表神的意志的主教主持仪式,约瑟将订婚戒指戴在玛利亚的手上,左右两边分别两组男女青年。玛利亚后面的一组女子是她的女友,而约瑟背后的男青年则是求婚者,他们手执求婚标志的棍棒,谁的棒头开花,谁就是命中注定的玛利亚的未婚夫,正是约瑟的棒头开出一朵小花,这一神的意愿使其他求婚者陷入痛苦和不安,有的甚至激愤,前景中的青年就绝望地折断了手中的求婚棒。这是一幕充满戏剧性的场面。画中无论男女,形象都塑造得俊美,作者大量使用变化多样的曲线,人物的体态面貌、衣服的褶纹变化,都给人造成秀逸柔美之感。画家自己对这幅画很满意,第一次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圣乔治与龙》1504年,英王亨利七世授予拉斐尔故乡的乌尔比诺公爵以“嘉德勋章”,公爵为了答谢英王,委托21岁的拉斐尔绘制一幅歌颂英国守护神圣乔治的小型图画,并要求他在画中把圣乔治画成杀死毒龙的嘉德骑士。这个题材拉斐尔画过几幅,这一幅最为杰出,显示出拉斐尔自己的艺术个性。画家以对角线安排形象,腾跃的白马呈向上趋势,圣乔治举刀作欲砍之势,动作十分英武优美。画家更多关注绘画的造型形式,而对人物的内在精神、生死搏斗的勇武气质刻画缺乏力度,达不到达芬奇所作《安加利之战》中人物和马的精神表现。《雅典学派》在雄伟庄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份和个性特征。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我们欣赏这幅巨作,如同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这个思想领域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两人从遥远的历史走来,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7 06:49:45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他不怎么喜欢漂亮女人,屋里有女人他就受不了。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7 06:54:42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12.。27。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27反正那时候我是记住你了
--------------------------------------------------------------------------------------
111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7 07:15:42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28日星期六,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从一上一下对立的手势,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分歧。两边的人物成众星捧月分列两旁,表情动势向着两位争论学者,有的注目倾听,有的用手势欲表达自己的看法,强化了画面的中心。画幅左面一组的中心人物,是身着长袍,面向右转,打着手势在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苏格拉底;下面身披白色斗篷,侧转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青年人,是画家故乡乌尔比诺大公弗朗西斯柯;大公身后坐在台阶上专心写作的秃顶老者,是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身边的少年在木板上写着“和谐”和数学比例图;身后上了年纪的老人,聚精会神地注视毕达哥拉斯的论证,准备随时记录下来;那个身子前倾伸首观看,扎着白头巾的人,据说是回教学者阿维洛依;画面左下角趴在柱墩上、戴着桂冠正在专心书写的人,有人定为语法大师伊壁鸠鲁;画中前景侧坐台阶、左手托面、边沉思边写作的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身后站着一位转首向着毕达哥拉斯的人,他一手指着书本,好像在证明什么,他就是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画面中心显眼处的台阶上横躺着一位半裸老人,他是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狄奥尼,这个学派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所以这位学者平时只穿一点破衣遮体,住在一只破木箱里。画的右半部分又分几组。前景主体一组的中心人物是一位老者,他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德,他正弯腰用圆规在一块石板上作几何图,引来几位年轻学者的兴趣;欧几里德后面那个背向观众手持天文仪的人,是天文学家托勒密:对面的长胡子老人是梵蒂冈教廷艺术总监、拉斐尔的同乡勃拉曼特;那个身穿白袍头戴小帽的是画家索多玛,在索多玛后面的只微露半个头颈,侧面看着我们的就是画家拉斐尔本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善于在画中描绘自己崇敬或诅咒的人,也爱将自己画到画中,借以表明自己对画中事件的态度,或代表签名。这幅壁画画家巧妙地利用拱形作为画面的自然画框,背景是以勃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教堂作装饰,两边作对称呼应,画中人物好像是从长长的、高大过道廊走出来,透视又使画面呈现高大深远。建筑物的廊柱直线和人物动态的曲线相交融,产生画面情境柔中有刚,加之神像立两旁,使画中充满深层的古典文化气息。
画家极善利用台阶,使众多人物组合主次前后有序、真实、生动、活泼,画面将观赏者带进先哲们的行列。这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可谓把绘画创作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椅中圣母》画家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拉斐尔画中的圣母情深意长,关于这双动人的目光,有个传说:有一次画家从梵蒂冈出来,在门口廊柱下见到一位抱着婴儿的少女,酷似他的心上人芙纳蕾娜,看到她的目光令他神魂颠倒,他满怀激情地拾起一块木炭,想把这动人的瞬间永驻在画布上,他环顾四周,见到旁边有一只朝天的空桶,画家没加考虑,就跑过去把桶翻过来,在桶底上急速地画下这位多情而美丽的少妇,有人认为《椅中圣母》的创作灵感源于此。拉斐尔极善运用曲线塑造形象,这幅画从画幅圆形外框到人物的组合、体态、衣着、褶纹都以长短不等的各种曲线构成,整个画面形象给观赏者以丰满、柔润与高度和谐的完美之感。画家造型的色彩配置,基本仍遵循基督教的观念,以红、蓝两色为基调。因为在基督教中,红色是象征天主的圣爱,蓝色是象征天主的真理。所以在宗教画中,圣母的衣着一般以红蓝两色相配搭。在这幅画中,圣母上衣为红色,斗篷为蓝色,小耶稣的黄色上衣,与圣母衣着的红、蓝色构成了调和的三原色,从而强化了艳丽的色彩和画面的华贵。
在拉斐尔所处的年代,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既主张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也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美的创造。而在人文主义大师们的艺术创造中,更为重视的是对生活美的发现,他们在艺术描绘的一切美中都具有现实美感。《西斯廷圣母》在拉斐尔过去创造的圣母中,总是极力追求美丽、幸福、完好无缺、更多地具有母亲和情人的精神气质和形象。而这幅《西斯廷圣母》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13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对这位天神降临人间的女王唱出了至尊至敬的赞歌:她走着,一边在倾听颂扬,身上放射着福祉的温和之光;仿佛天上的精灵,化身出现于尘壤。这幅画没有丝毫艺术上的虚伪和造作,只有惊人的朴素,单纯中见深奥。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送她而来。代表人间权威的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诚地欢迎圣母驾临人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形象妩媚动人,沉浸在深思之中。她转过头,怀着母性的仁慈俯视着小天使,仿佛同他们分享着思想的隐秘,这是拉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人们忍不住追随小天使向上的目光,最终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灵的汇合。圣母的塑造是全画的中心。从天而降的圣母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初看丝毫不觉其动,但是当我们注目深视时,仿佛她正向你走来,她年轻美丽的面孔庄重、平和,细看那颤动的双唇,仿佛听到圣母的祝福。《巴尔达萨雷伯爵像》比拉斐尔小5岁的巴尔达萨雷伯爵,是画家的挚友。在这幅肖像中,画家不仅细腻刻画了伯爵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更出色的是运用微妙变化的色彩,把伯爵身上那天鹅绒的银灰色,外衣和帽子描绘得淋漓尽致、质感鲜明。画家更着意于挖掘这位真实人物深沉、善良、智慧的内在气质,作为外交家、政治家、作家和学者的伯爵的形象,在画家的笔下得到活灵活现的表现。构图采用正三角形,使画面沉稳和庄重,这与人物身份,修养和心态十分吻合。
《披纱巾的少女》《披纱巾的少女》又名唐娜•维拉塔,据说是拉斐尔的情人芙纳蕾娜的肖像,在这位女子肖像中,画家不仅描绘了她的美丽和多情,更是运用了一种极为丰富的色彩语言,把芙纳蕾娜的面孔和袒露的酥胸描绘得十分细腻,华贵的衣裙上,繁复精致的褶纹与单纯的披纱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肉体的温柔与魅力。银灰色调的衣裙与白皙肌肤的色彩交相辉映,使画面产生了一种纯洁的主旋律。在这个形象上,宗教的神秘意味荡然无存,突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活生生的人,这无疑是画家描绘真实对象的结果。《基督显圣》《基督显圣》又名《基督变容图》,是拉斐尔应红衣主教朱利奥•美第奇邀请为法国纳博纳教堂绘制的祭坛画,也是拉斐尔临终前的最后一幅杰作。内容取材于马太福音: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突然间就在他们的面前变了形象,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此时,忽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并同耶稣说话。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从云彩里传出来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门徒听到了,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耶稣进来,抚摸着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这里。
在拉斐尔的这幅画中,地面上的光线虽然是阴暗的,但人群却被基督显灵的光所照亮。在空中卷起的风暴中,圣光和云朵将基督托起,犹如从天而降来到人间。在基督两边飞腾着的是摩西和以利亚,在山顶上躺卧着的是吓坏了的门徒。
画家在这里运用了螺旋形造型技法,造成一种旋转的运动感,三个门徒中姿态各不相同:雅各掩面伏地,彼得惊恐万状,而约翰则被惊吓得晕头转向,都表明在神力面前无能为力。画面划分为天上和人间两部分,据记载,画的上部分出自拉斐尔本人手笔,而人间的人群则是以罗马诺为首的学生们画的。但据考证,画面左下角的那位圣安德鲁是拉斐尔所画,他的姿态动作前伸转首,身体的明暗对比强烈,这种大反差造型,为70年后的卡拉瓦乔所发展。画面色彩鲜明、响亮且丰富,这表明他吸收了威尼斯画派的色彩成就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8 06:58:43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28日星期六,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从一上一下对立的手势,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分歧。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8 07:03:12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12.。28。星期六,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28然后陆陆续续在你的帖子里留下过爪印
---------------------------------------------------------------------------------------------------------------------
111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8 07:19:32 +0800 CST  
作者:zhuzhi杰Lv 13 时间:2019-12-28 08:43:24
@耿家强1 2019-12-23 06:55:28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23日星期一,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不朽画作《蒙娜丽莎》、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我们根据瓦萨里的记载,可以确定,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弗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她出生于1479年,达•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正是丽莎24岁的时......
-----------------------------
转载网上的新闻:《蒙娜丽莎》原图, 你能找出3只动物的头像吗?
横看画中出现一只猿猴(左上)、一只狮子(右上)和一头水牛(右下)。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6日报道
我也看到了,耿老看到没有?
=====================
哈哈,没有!!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9 06:47:22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3德国国家社会主义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9 06:54:27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12.。29。星期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29给青儿的生日帖里
--------------------------------------------------------------------------------------
111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29 07:11:32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30日星期一,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2)国家社会主义

这个政治词汇源于德语,在中文语境中尚无明确之译义与概念,它属于一种社会主义形式,却不是马克思主义阵营。
是一种反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用国家权力进行社会改良的改良主义思潮。国家社会主义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结合体,是高度民族化的社会主义。很大程度上受到法西斯主义的影响,国家社会主义也具有法西斯主义那种沙文主义、帝国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强调:国家是绝对物,所有个人和集团都是相对的,国家是个人真正的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体现,个人必须绝对服从国家。国家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那种生产资料个人所有的制度,而是提倡一种能和社会化生产大分工相适应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生产分配调控,这一点类似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
在非常时期,国家社会主义表现出来的力量可以是惊人的。国家社会主义的缔造者二战德国领袖阿道夫•希特勒,他创造的国家社会主义也包含很大种族主义的影子,比如在《我的奋斗》一书中,他说到:“人种有优劣之分,优等人就是主人,主宰者,统治者,劣等的人就是奴隶,被统治者,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应该他统治世界。”其实这体现了国家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的一面,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国家社会主义反对国际主义。他的话如果深入理解,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认为我们自己的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其他民族都是我们的敌人和竞争者,这个地球上最终只有一个民族可以生存下来,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一切国际主义思想必将葬送整个民族的前途。他提出:“国家社会主义的国家就代表着他的民族,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集权的国家,国家的所有公民必须要有国家至上的意识,把国家看成高于一切。”他认为“国家的最高目标是,努力保持那些产生文化和创造高级人类的美与尊严的原来的民族成分”,他强调:“要真正做到以上几点,国家的根本就要实行领袖原则,领袖应该有领导整个民族和国家,主宰世界命运的的权力。
国家社会主义极度反对暂时和平主义,认为暂时和平主义是最消极的思想,也是劣等民族的共有特征,希特勒认为,暂时和平主义是一种逃避主义,不能逃脱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残酷竞争模式。它不过是一种消极的幻想和苟安。这种民族已经被历史证明,他将会灭亡或别其他民族奴役。希特勒还宣称,暂时和平主义本质是政府对民族的欺骗,是对政府无能的借口。暂时和平主义本身不代表整个民族的利益,他只代表着某个统治者,统治集团的利益(不过是他们想更安稳的维系他们腐朽的统治罢了)暂时和平主义也代表了一些个人的苟安意识,这对于整个民族的危害将是致命的,暂时和平主义并不能真正代表着和平,因为导致战争的不是人的思想意识而是资源的短缺,生存空间的不足这类客观情况。
和平主义只是不顾这些现实状况的消极幻想,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本身已经宣告了暂时和平主义的死刑。希特勒在“生存空间论”中强调:“努力消灭我国人口与我国面积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引导我国人民从目前的有限的空间走向新土地的道路”,就是要扩张领土范围,发动战争,建立世界统一体制和秩序,实现他的全球统一方针。这也是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石。
国家社会主义也反对资本派民主,他认为资本派民主主义不过是资本主义对世界撒的最大的谎言,资本派民主主义本身就具有欺骗性质,他不过是资本主义政客创造出来的一套统治工具,其本身不能代表整个民族的利益。绝对的民主且不论他是否能够实现,就算他能实现其代表的也只能是大部分人的个人利益。除了能使国家政策制定变的更加混乱和无效外,没有别的意义。资本派民主主义是政府和小市民主义的一种媾和,他是牺牲国家利益来满足部分人的个人需要,是一种消极的不进取的思想。

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强人奥托•冯•俾斯麦完成了德国统一,但王朝政府左面受到工人运动的威胁,右面受到资产阶级政党民主诉求的压力。俾斯麦既反左又反右,强力推出6000余条保护劳工的法令,既保护了王朝利益,也实现了他的国家需要照看人民的政治理念。俾斯麦的福利制度和政策被称为王朝社会主义。
但自189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渐渐形成一个观点,以前那些旧王朝的国家精英们并没有在德国实现社会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既不同于往常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第三位置思潮出现。这就是国家社会主义。应该看到的是,国家社会主义最初活跃于经济政策方面,随后再开始深入到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方面。 俾斯麦的王朝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和政策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也因此为国家社会主义追捧,并被追认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前身。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依赖、倡导国家机器直接操控生产资料的一种既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政治制度的经济架构被称为国有社会主义。
国有社会主义也被认为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在生产关系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相同,提倡一种能和社会化生产大分工相适应的以国家计划为主体的生产分配调控。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并不相同,同时也反对那种生产资料为个人所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共产主义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强调生产资料公有。而国家社会主义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在所谓国家意志影响下的监控,政府并不直接控制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使用,但政府代表国家拥有对生产资料的绝对控制权,使用权和分配权。
工业家、作家和政治家瓦尔特•拉特瑙在1916年《即将来临的日子》写道,未来的“人民政府”将弥合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裂痕,并强迫资本家们接受国家的旨意。他将通过税收限制高收入及财产分配,鼓励增加公共教育,鼓励工人阶级更多的参与,消除垄断和防止投机和懒惰。拉特瑙的观点吸引了很多年青人和民族主义者,并对国家社会主义后来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1918年之后,德国的政治思潮出现了一股试图阻止共产主义蔓延的保守革命运动。但国家社会主义则反向出现了反对民主主义的倾向。国家社会主义认为民主主义不仅不能代表整个民族的利益,反而是资本主义政客创造出来的一套统治工具,是谎言。国家社会主义认为民主主义所强调的是,民权是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部分人个人需要的满足。国家社会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效率低下的社会制度,会使国家政策制定变的更加混乱和无效,进而会影响到国家在国际间的竞争能力。
该思想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德国,代表人物有F.拉萨尔和J.K.罗贝尔图斯。在马克思主义刚诞生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刚出现的时候,拉萨尔主张实行普选制和工人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罗贝尔图斯认为工资应随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增长,主张由国家制定工资标准,实行社会改革,以解决由资本和土地垄断而造成的经济危机和工资下降问题。他们回避国家的阶级性,打着社会主义招牌,鼓吹社会改良,实际上是要维护资产阶级国家的统治,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这种思潮在刚刚形成的社会主义各流派中有相当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内有部分人士提倡战争社会主义,即透过中央统制的经济制度来因应战争。此种主张是往后德国总体战经济制度的雏形。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工人被要求入伍;而工会与行业协会也成为战争机器的一部分。自由经济因此受到严重压制,旨在提高武器装备生产的中央计划取代了市场经济。消费品开始出现配给制。战争社会主义概念正是通过这些重要步骤过渡到国家社会主义。

(3)法西斯德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是的,纳粹的意思就是国家社会主义。
在那里,原本失业的工人都有了工作,有了社会保障和失业救助。希特勒做到了竞选的承诺。不像苏联“和平与面包”。
但这一切,不过是美国背后的犹太财团需要削弱欧洲,让犹太人控制的美国独霸世界,所以要来一次欧洲大战,所以才这样扶植希特勒,而且Warburg等人秘密给了希特勒很多援助。犹太财团依靠他们的实力使他们更容易地控制世界各国的进程。
苏联1917年两次革命也是犹太财团扶植起来,而且克伦斯基 列宁的那帮手下都是犹太人。
纳粹党与共产党有什么仇?纳粹党全称不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么,难道还有区别?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社会主义” 与 社会主义国家的 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共产主义目标)是不同的概念。
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很多欧美国家都不同程度实行了国家社会主义,以国家计划部分地干预经济体制,以求度过难关。
德国民族主义打着国家社会主义旗号也是为谋求德意志民族的利益,当时所有西欧国家都是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的,而当时苏联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欧美国家将其称为“共产主义国家”。
直至二战结束后至今,所有曾经出现过的被普遍认可的实行国家计划经济的国家(以苏联为典型代表)都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资本主义世界一般习惯将这些国家称为“共产主义国家”(虽然这些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是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而并非共产主义制度)。
目前,很多欧美国家的资本主义政府仍有部分地实行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与那些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社会主义”的关键区别在于:国家社会主义只是国家在某些特殊时刻(例如:经济危机、严重通货膨胀)由国家部分的干预经济,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仍是在财团垄断下自由发展,而“社会主义国家”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国家决定经济的发展规划,这可以看作是最极端的国家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所完全不能认可的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30 06:46:27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30日星期一,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2)国家社会主义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30 06:50:29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12.。30。星期一,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30小婷的招亲帖
----------------------------------------------------------------------------------------------------------------
111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30 07:06:09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4)二战期间德国属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本来是不想回这个帖子的,但是既然是,“将纳粹的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混为一体”,说起来还真是弄人莫名其妙。
由于非要把纳粹和现在1949到1992年的中国做对比,恐怕又是涉及“敏感问题”了,而且即使把前苏联拿类比也不妥当。所以就不提这些。抽象一点来说。
首先,纳粹是社会主义,但是他们不是马克思主张的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更无法接受苏联布尔什维克的“共产主义思想”。纳粹的社会主义如果非要说是比苏联右,比英美左。而从对自由世界这一体系来看,其专制独裁,则是极右。
其次,纳粹起家“德国工人党”到取得政权可以说是无产阶级(欧美叫他们是流氓无产阶级——很多是失业者并且暴力反对社会,苏联叫他们是欺骗了德国无产阶级)集中反抗本国政府和国外压迫,最后获得军人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而上台。
再次,纳粹民族主义的一面的理论根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也就是种族也象动物那样优胜劣汰,所以歧视其他民族和本民族中遗残、精神病等社会成员。Nazi的毁灭,使得这个东西变成全世界都不敢去谈的东西了,而这才是Nazi最大的罪状。同样,由于Nazi,当时的德国是非常注重自己后代的培养的,子女的教育等费用都是国家承担,而这些都是具有相当社会主义特征。而另一方面,Nazi不承认贵族,Nazi认为人的发展也是要变异的,所以贵族没有特权,而这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皇权国家深恶的,因为一旦不承认贵族血统只承认民族血统,那么贵族的特权就失去法理基础,同样苏联的的领导人“新阶级”也失去为自己子女谋取高于人民权力的基础。(当然Nazi的民族性也是反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按照苏联的说法是,德国的无产阶级“被驱赶上了nazi的战车”,我不懂是什么意思)。
其四、纳粹是一种复杂的意识形态。实质上是nazi借民族主义(特别是反犹的大旗一举,立即可以把本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团结起来)。实际呢?实际就是德国要么是资本主义(按照苏联的说法)、要么是社会主义(英美的说法),而不管是什么(实际明眼人看不出来?),至少是资本家和工人在民族主义大旗下妥协吧。大有中国抗战时期的妥协一样。
其五,Nazi大部分时间花在战争上,最上面的帖子只讲了一些表面现象(并且经过处理,同样这种处理应用在对国民党的描述上,比如说四大家族占有中国80%的资本,闹成历史笑话),德国当时的经济实质是完全国家控制,尽管名义上很多资产还是私人的。如果说这是战争时期为统一调度而特殊政策的话,那么看希特勒《我的奋斗》是怎么描叙未来德国社会的(我也没读懂,但是那种“大众社会”“社团主义”,显然就是社会主义。希特勒“对自由主义提出政治代表制,对社会主义提出独立的劳工阶级组成”,希特勒同样认为议会制下,议员在一个表决的时候,并不是从全社会出发,他代表的是他“自己”“自身”,在一个议题提出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代表谁的利益而投什么票了。希特勒要的是“功能代表”,也就是和社会主义工价苏联、中国一样,议会是按照功能团体区划的,这样才能保证某一个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见能进入政府。正是基于此,希特勒在执掌权力之后,取消了工会。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国有还是私有企业,工会事实上也是名存实亡,因为工人有议会的重要代表了,加设真正的工会只会形成内部混乱。这些都是Nazi和社会主义乃至社会主义国家雷同的地方。)
其六、希特勒的独裁思想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独裁思想对比。在《我的奋斗》里面,社团主义下,人民需要一个领袖,同时领袖应该超越自己成为能为社会负责的领袖(理解成领袖把自己看做是国家的一部分,没有私利?)。
其七,除开以上论述nazi的社会主义印记和区别于马克思社会主义。再来看Nazi的发展,从1933年Nazi控制德国议会开始在德国推行Nazi开始到1939年9月1日,Nazi从完全废墟的德国上不到6年的时间,以几乎每一年多就翻一翻的疯狂速度发展者其工业。这期间,Nazi还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没有一个儿童失学(在Nazi眼力,这是民族发展的希望。而在我们某些人眼力,接受教育是“经济”,至今为全面解决义务教育)、没有一个工人吃不饱穿不暖(现在还有很多国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没有一个残疾的退伍士兵有生存的困难。正是这样的社会加上Nazi的民族主义宣传,才使德国无产阶级为Nazi卖命。Nazi德国在1933从经济危机废墟上战立起来,并在1940年春控制欧洲大陆。如果惊人的爆发力,如果是“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压迫(没有一个工人的子女失学、没有一个工人下岗失业、没有一个工人有后顾之忧,这样的“压迫”。比起中国那些“幸福”生活在城市的民工如何?),那么工人阶级难道都是白痴吗?甘愿被欺骗?
本来以前的帖子只是说,公有制最能整合社会资源,是最能凝聚社会力量的。并没有说德国公有制就如何如何好,相反德国Nazi那种制度,对那些天生愚笨的人和未受教育的人及民族是不公平的。毕竟每个人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利,不能单纯以对社会、国家有利与否来区分一个人。
(5)社会主义早已在德国实现了吗
中德“拼爹”有何不同?--留德学者杨佩昌博士访谈录

一、谁才是真正的卖国贼?
北斗星网赵宗利问(以下简称赵问):杨先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同时又是留德学者,您对德国评价那么高,您介意有些人把您视为汉奸吗,您怎样看待这样的评价呢?
杨佩昌答:(微笑)讲两点。第一点,几乎没有听人叫过我汉奸。第二点,对德国评价高,是因为中国和德国之间确实存在差距,评价高的目的是希望把德国的东西应用到中国,从德国学到好的东西。就像两个人似的,有个人做得很好,做得比我好,我是应该批评他还是表扬他呢?讲他好的目的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想向他学习。
如果人家本来就做得比你好,你还去批评他,你的目的是什么呢?批评的目的是使人进步,德国就已经很进步了,你批评德国是为了它进步吗?这显然是可笑的事情。至于汉奸,我很高兴能成为“汉奸”,因为这个时代是非颠倒,汉奸没准是个褒义词。一般来说,汉奸跟卖国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这些被叫“汉奸”的人,实际上,第一没有卖国的意愿,第二也没有可能去卖国。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我们这种人为什么卖国,卖国的理由是什么呢?我们并不恨这个国家,并不恨这个民族,为什么卖它呢?第二,我们手上一无所有,我们拿什么去卖啊,对不对?真正有能力去卖国的是什么人呢,是那些能够把中国的民脂民膏搜刮到自己手上,然后把它弄出去,存到国外的银行,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送到国外,把自己的家安到国外的人,那些人才真正有可能卖国,把他们称为汉奸才叫名副其实。

二、社会主义早已在德国实现
赵问:您在德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德国的社会性格和民族性格已经给了您非常深刻的印象,您认为德国社会是个怎样的存在,他们的民富国强是怎么来的?
杨佩昌答:德国是一个什么国家?这样跟你讲,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社会叫社会主义的话,那么我想德国早已实现了。事实上,社会主义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换个说法,叫社会的公平正义。德国是一个非常具有社会公义的国家,它的蛋糕切分非常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中德拚爹的性质不同
第一,在这个社会,人人的机会是均等的。不会说有些人有特殊机会,有些人没有,不会是这样的。我这么多年在德国的生活感受是,德国人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得到应得的。唯一的差别就是能力,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你奋斗我也奋斗,大家奋斗的程度一样,获得的结果不一样,只能是因为能力不一样。但是在某些国家,即使你有天大的能力,即使你很努力很勤奋,但是你敌不过有些人,他只须拿个文件批一下,几亿甚至几十亿就得来了。我记得某个官员曾经说:德国也有拼爹现象。“也”字用得好啊,他承认中国存在拼爹现象。德国的拼爹跟中国的拼爹完全两回事,德国的拼爹是说,爹稍微有钱,受教育程度高一些,那么子女受的教育会好一些,或者说受到的熏陶更多一些。如果父母有更多能力,会教子女更多的知识或让孩子长更多见识。而中国的拼爹是什么呢,第一是拼亲爹,爹有多大能力,就直接给他弄一个副市长、县长当当,很简单给子女一个官位,这就跟德国很不一样了;第二是拼干爹,就是跟干爹一上床,干爹就会把支票给她一开,她就会名包一挎,开上玛莎拉蒂。这叫拚干爹。所以说,中国和德国的拼爹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德国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
第二,德国社会基本上是公平的,公平是怎么反映出来的呢?譬如说人与人之间,你有很多钱,而我则穷得叮当响,这在德国是不会有的。德国有非常完善的社保制度,这个制度确保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就能够有尊严地生活,不会说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当然德国有没有乞丐呢?可以说有,但是非常少。他们是有生活保障的,行乞就好象行为艺术一样,他们用行为艺术来挣钱,譬如说站在大街上,搞一个打扮---很酷的打扮,然后站在那里半天不动,或者弹奏乐曲什么的,只要和他照像,那就要给他钱。而我们理解呢,只要是站在大街上拿个装钱的兜子,那就是乞丐在乞讨。在他们那里叫行为艺术(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劳动手段,因为这也是付出劳动啊!所以说德国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不会有谁强到哪儿去,有谁差到哪儿去,那种情形非常罕见。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31 06:56:01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4)二战期间德国属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31 06:58:06 +0800 CST  
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12.。31。星期二,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9593-1.shtml
31还有亲耐的你发的那什么记账帖俺也去围观过

----------------------------------------------------------------------------------------------------------------------111
楼主 耿家强1  发布于 2019-12-31 07:16:57 +0800 CST  

楼主:耿家强1

字数:555013

发表时间:2019-11-21 15:37:3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7 18:19:59 +0800 CST

评论数:401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