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之武田风云

第 十三章明德之乱与南北朝统一
元中四年(1387年),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通过修建花御所,让各地守护出钱出力,以此来削弱各地守护大名的实力,同年幕府重臣美浓、尾张、伊势三国守护土岐赖康去世,其侄兼养子土岐康行继位。
康行叔父土岐赖忠检举康行招兵买马,接受南朝诏安,有不臣之举,足利义满借机挑起土岐氏内乱,元中六年(1389年)幕府下达了对土岐康行谋反的追讨令,命土岐赖忠、仁木满长、武田信成从东、西、南、三路出兵讨伐土岐康行。
被逼上梁山的土岐康行率部反抗,然而开战初始,康行之弟土岐满贞率部归奔幕府,土岐康行只得孤军西进于美浓池田被武田信成与其子武田信春击败,土岐康行残部逃至岐阜揖斐川旁的小岛城继续顽抗,终被土岐赖忠与赖益父子剿灭,土岐康行石高全被没收。土岐赖忠后受封得美浓守护,尾张则封给了康行之弟土岐满贞,而伊势国则被幕府赐予仁木满长,土岐氏经此内乱势力被幕府削弱。
削弱了土岐氏足利义满的下一个目标,就锁定在了“六分之一殿"山名氏身上。山名家督山名时氏时曾跟随足利尊氏一同起兵,建武中兴时作为足利直义属下南征北战。观应之乱中跟随足利直义一同反叛幕府投奔南朝,直义死后一度归降北朝,后因足利直冬劝说,再次叛北降南,曾一度有攻入京城的势头,这之后又配合足利直冬转战山阴扩大势力。后来在室町幕府二代将军足利义诠时以领国安堵,任因幡、伯耆、丹波、丹后、美作五国守护为条件归顺北朝幕府。
山名时氏去世后,其子嗣借其势力继续扩大地盘,又相继统辖六国,嫡子山名师义继承与丹后、伯耆守护,后让位与其子氏之,次男山名义理继任纪伊守护;三男山名氏冬继任因幡守护;四男山名氏清继任丹波、山城、和泉守护,五男山名时义为美作、但马、备后守护。后山名师义的三男山名满幸又得到出云守护职。当时全日本分六十六国,山名氏独占十一国,被世人称之为“六分之一殿”。
元中七年(1390年)三月,足利义满以山名时氏生前对先代将军不忠,山名时义与山名氏之二人对花御所建造怠慢,对现将军不敬为借口,唆使山名氏清与山名满幸向山名时义与山名氏之叔侄二人下达了追讨令。
山名时义、山名氏之被迫举兵,山名氏清攻击山名时义的但马国,山名满幸攻击山名氏之的伯耆国。一年后,山名时义与山名氏之战败,被幕府放逐后濑山。
战后论功行赏,山名氏清又得到了伯耆、但马,两国,山名满幸则得到了丹后、隐岐二国,这种内讧直接导致山名氏内部分裂。(同年幕府管领被细川赖之下台)。
山名氏清、山名满幸吞并时熙、氏之兄弟地盘后,实力极度膨胀,元中八年(1391年),山名时义与山名氏之后潜回到京都清水寺,委托高僧尚书向将军足利义满告发山名氏清谋图不轨之举并请求赦免先前起兵之罪。
很快将军将要赦免其罪行并恢复其领地的消息四处传开。这使得山名氏清与山名满幸极度不安,同年十月,山名氏清以生病为借口,拒不出席足利义满在宇治举行的赏红叶大会,此事使足利义满耿耿于怀。而此时不达时宜的山名满幸,却强占了后圆融天皇的御料地,出云国仙洞领横田庄,更是让足利义满心生厌恶。
足利义满以二人不尊皇礼,不尊将命为借口下达了惩治二人的御教书,剥夺山名清氏伯耆国守护和山名满幸出云国守护之职,命二人来京都谢罪。
愤怒的山名满幸骑马奔到了叔父山名氏清的领国和泉堺港,向其诉苦道:“叔父明鉴,山名一族早先随将军殿下出生入死,如今四海平固,将军却欲加之罪,此时山名一族险如危卵,若在不率兵陈情,恐再无机会。”最终,山名氏清被山名满幸说服在堺港起兵,山名满幸则返回自己领国丹波起兵呼应叔父。山名氏清同时也成功说服兄长纪伊守护山名义理起兵响应。为了获得大义名分,山名氏清投向南朝,获得南朝锦御旗,借势攻向京城,明德之乱就此爆发。
幕府在备后代官山名时熙(山名时义之子,曾任足利义满御马回),以及氏清的侄子山名氏家与其弟熙高(因幡守护,山名氏冬之子)向幕府报告了山名氏清、山名满幸、山名义理起兵谋反的消息,足利义满急忙召集众臣商讨征剿方略,期间有些大臣发出了与山名氏和解的声音。然而足利义满斥退了和解论者,此时他早已成竹在胸,有了必胜的把握,“天皇眷顾,山名逆贼违逆本朝,欺君谋逆,以下犯上之罪,罪不可赦!本将军将率全国之力予以铲除!”。
山名氏清率三千骑从堺港出发向京城进军的同时,由丹波进军的山名满幸率二千骑,已到达京城内野数里外的桂川等待与山名氏清会和。
但是山名氏清军受到了河内守护代游佐国长与和泉国畠山基国的阻击,于数日后才到达淀川,此时部队已军心不稳,士气极其低落,不断有向幕府投降的逃兵。而山名义理更是畏敌不前,至今尚在巨椋池北岸观望。
次日,幕府军开进至平安京仁和寺内野处迎击山名军,足利义满亲率御马回五千骑坐镇堀川旁的一色宅邸处驻阵观战,扎下大营后,足利义满命大内义弘率部二千于二条大宫扎阵防御,内野合战就此爆发。
仓促应战的山名氏清率军由淀川的中岛兵分三路向京都攻击前进,而山名满幸也兵分三路向京都内野迂回包抄,由于二人各自进军,之前缺乏联系与配合,导致山名军进攻各自为战,极其混乱。
清晨,山名军前锋山名义数、小林上野介所率的七百骑攻击入二条大宫,与大内义弘的前锋五百骑展开厮杀。
大内义弘先派弓箭手立于石撸之上,射箭冲上山门的山名军,被激怒的山名军发动莽撞突击,向着二条大宫山门旁的石撸猛攻,却被四面埋伏的大内军武士近战击溃,其中,山名方大将山名义数、小林上野介被大内军斩杀,余部溃散,幕府军旗开得胜,足利义满闻捷报后大喜,当即赏赐大内义弘太刀一柄。
而此时攻入内野的山名满幸闻报山名氏清所部于二条宫受挫,也不救援,当即率着二千主力横冲内野幕府诸将的阵前,山名满幸挥舞太刀一马当先率军与幕府奉公众的细川赖元、畠山基国、京极高诠三千人马激战,双方僵持不下。
而此时获闻山名满幸主攻内野,山名氏清则率残余的两千人马,兵分两路向足利义满本阵仁和寺发动了最后进攻,大内义弘军和赤松义则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前往支援的山名氏家与山名熙高以及山名时熙的五百骑郎党,也被氏清击溃,山名氏家落荒而逃,险些被杀。
危机时刻,足利义满登高击鼓,将手下五千“御马回”瞬时投入战场,与斯波义重军和一色诠笵军合兵一处,反攻山名氏清本阵,足利义满本人也亲自披挂上阵,打着将军旗号,手舞大身抢,出马迎敌。
幕府将士见将军殿下亲临战阵,士气高涨,高呼万岁,山名军则士气低落,与幕府军接触即溃,各部抱头鼠窜,互不相援,山名氏清残部则被一色诠笵团团包围于桂川西岸,最终山名清氏被一色诠笵和一色满笵父子斩杀,山名满幸内野战败后逃往丹波,山名义理回军纪伊国,在由良凑的兴国寺剃发出家。内野之战,幕府方战死将士二百六十余人,击杀山名叛军近千名,以幕府军完胜而告终。
明德之乱后,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成功的剿灭了山名氏的反叛,将山名氏领地从十一国减少至但马、因幡、伯耆国三国。曾经“六分之一殿”山名氏,至此一蹶不振。在此役中,大内义弘因功获得和泉、石见和纪伊三国,加上原有的周防、长门、丰前,大内氏拥有了六国领地,成为西部最有实力的大名。
同时,大内氏通过垄断对明朝的勘合贸易积累大量财富,并在结束南北朝的谈判中十分活跃,在宫中获得了很高的威望。(这些因素也都促使足利义满后来转而谋划削弱大内氏从而引发了大内之乱。)
此年三月,足利义满罢免斯波义将管领之职,改任细川赖之养子细川赖元继任,蛰伏于四国的细川赖之被赦免上洛。
元中九年(1392年)正月,足利义满论功行赏。畠山基国受封山城,细川赖元受封丹波,一色满笵受封丹后,赤松义则受封美作,大内义弘受封和泉、纪伊。山名时熙受封但马,山名氏家受封因幡(战前降伏,被足利义满赦免),山名氏之受封伯耆,京极高诠受封出云、隐岐。
此后足利义满大幅加强直辖军“马回”(奉公众)的实力,向世人彰显了将军绝对的权威。元中九年(1392年)(明德三年),明德和议达成,南朝后龟山天皇向北朝交出三神器后向小松天皇投降,南北朝最终统一。
而看到南北朝统一的武田信成于应永元年(1394年)在甲斐国八代郡去世享年七十岁,其子武田信春继任武田家第十二代当主继任甲斐国守护。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5-10-16 15:21:26 +0800 CST  
第十四章 应永之乱与上杉禅秀之乱与甲斐之乱
应永二年(1395年),今川贞世因在明徳之乱中对幕府将令犹豫不决,被足利义满解除九州探题一职,作为今川贞世助手的大内义弘希望能够接受此职,但也遭到幕府将军的反对,加之大内义弘之弟大内满弘前不久在九州筑前国与南朝旧部少贰氏作战时阵亡,幕府对大内氏及满弘家抚恤赏赐过少,导致大内义弘对幕府不满。
同年,在九州筑紫剃发出家的山名满幸被捕后送往京都斩首,消除山名氏隐患后足利义满也开始对西部豪强大内氏下手。
足利义满借机在北山修建金阁寺,要求各地大名供钱供物,并制定三管、四责制,削弱了各地守护大名的权利。
被废后今川贞世乘机与大内义弘暗对幕府的不满一拍即合,二人暗中联络三代镰仓公方足利满兼希望辅佐其上位,担任第四代幕府将军,得到了足利满兼的响应。
今川贞世鼓动大内义弘起兵上洛,同时派人暗中寻访山名义清(山名义理之子)、土岐诠直(土岐直氏后裔,曾任尾张守护代,因牵扯土岐康行之乱被废)、京极秀满(京极高诠之弟,曾为南朝臣子,后剃发入比睿山兴福寺出家)、宫田时清(山名氏清之子)等复仇势力,同时起誓,一起反对幕府。
应永四年(1397年),大内义弘与大友氏一同讨伐南朝残党少贰氏和菊池氏暗中却与南朝势力讲和。应永六年(1399年),大内义弘率军五千,奉命前往京都维持治安,途中突然宣布兵谏,要改良室町幕府,并突然占据守堺城反叛,大内义弘于守堺城,等待三代镰仓公方足利满兼关东起兵的消息,准备东西合进,夹击京城。
足利尊氏开创室町幕府的时候,为了对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设在京城,而在武家传统重心关东,尊氏分封自己的四儿子足利基氏于镰仓镇守,是为初代镰仓公方。后来基氏传位独子氏满为二代镰仓公方,这时因为三代将军继承问题足利氏满已于京都幕府产生隔阂,到其子满兼一直希望入京城担任将军,因此暗中也已于京都幕府反目,此次与大内义弘相约举兵后,同月镰仓公方足利满兼于镰仓起兵,兵进武藏府向京都进军。
面对西面的大内义弘谋反,以及东面的足利满兼逼宫,足利义满亲任总大将,派遣斯波氏、细川氏、畠北氏、京极氏、赤松氏为前锋,起兵三万六千人马率先攻打大内义弘。
而此时的正值隆冬时节,关东各地普降大雪,足利满兼进军到武藏国府中高安寺时,遇到大雪阻隔,加之足利满兼被关东管领上杉宪定劝阻,没有如期上洛,致使大内义弘陷入孤军奋战。年末,守堺城被畠山基国攻克,大内义弘战死。
平定大内义弘的叛乱后,应永十五年(1408年)五月,权倾朝野的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突发疾病去世享年五十一岁。其子足利义持继位第四代将军。
足利义持由担任管领一职的幕府宿老斯波义将等人的辅佐,一改义满的开放政策,恢复了“武家守旧”在政治上的特色,变得较为保守。
应永十七年(1410年),后龟山法皇(也是原南朝的最后一任天皇)出奔吉野,抗议幕府和朝廷违背了“明德和约”中的两统迭立的规定,立实仁亲王(后来的称光天皇)为皇太子。应永十九年(1412年)称光天皇于吉野即位后,京城局势一时紧张,四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命甲斐国守护武田信春入京平乱。
应永二十年(1413年)武田信春率军进京,前脚刚走,甲斐国逸見氏一族响应镰仓公方号召,举起反旗,丰公讨幕,并一举攻克了武田信春的居城千野城。家国危机之时,武田信春率军回援,不想却中了逸見一族埋伏,同年十月二十三日武田信春在荻原山中战死。
武田信春战死后,出仕镰仓公方的武田信春之子,武田信满当即回国赴任甲斐守护,继承武田家第十三代当主。
武田信满其女嫁与镰仓公方执事上杉弹秀,因与镰仓公方关系密切其同族在陆奥国、伊豆国、骏河国、若狭国、安芸国及萨摩国都享有领地。
应永二十一年(1414年)南朝的支持者北畠满雅发动叛乱,法皇重申了两统迭立的要求,(二次南北朝显现)但最终在上野亲王的调停下双方达成和解。
应永二十三年(1416)年镰仓府执事上杉禅秀与四代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不和辞去执事后,联络四代将军足利义持之弟足利义嗣和足利持氏之叔足利满隆反叛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上杉弹秀之乱”至此爆发。
因为上杉禅秀的妻子是武田义满之女。所以甲斐国守护武田信满也站在了禅秀一方,战争初始进攻顺利,足利持氏逃亡骏河被今川了俊收留在高天神城避难。
同年十月,幕府派浚河守护今川范政,越后守护上杉房方,山名时熙等率军前往救援镰仓公方。
応永二十三年(1417年)一月,受到浚河今川军和越后上杉军及镰仓公方足利军队多面打击上杉禅秀战败。
上杉禅秀战败后退守镰仓城,后撤退至都留郡再败,于同年二月在山梨郡木贼山自杀。而防守镰仓城的武田信满也因为兵少城危,在抵抗数日后,镰仓城被幕府联军攻陷,武田信满后随上杉禅秀也退至山梨郡木贼山自杀。
武田信满自杀后甲斐国无主,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国人众趁机纷纷抬头,并拒绝由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任命的武田信春之子武田信满之弟穴山满春入过主政。
穴山满春因上杉禅秀之乱曾受牵连逃亡高野山出家,法名空山和尚,武田信满死后,镰仓幕府要求其还俗出任甲斐国新守护,穴山满春随即还俗改名武田信元。
武田信元毫无威望,一直遭国人众人抵制,迟迟不能归国,最后在外甥信浓国守护小笠原政康的援助下才,于应永二十五年(1418年)十月得以归国就任,然而甲斐豪强逸見氏家当主逸見有直不肯屈从,致使武田信元实权一直旁落。
应永二十六年(1419年)高丽国入侵对马岛史称“应永外寇来袭”幕府命各地守护率军驰援,时至严冬武田信元在起兵响应幕府征调时突然暴亡,导致甲斐国再次又陷入混乱之中。
应永二十七年(1420年)幕府将军足利义持任命武田信满的长子,曾因上杉禅秀之乱躲入高野山光增坊出家的道成和尚还俗,改名武田信重,继位甲斐守护。
武田信重被后世人尊为武田家第十四代当主。但由于镰仓公方足利持氏反对,国内反守护势力逸见一族和轮宝寺一揆众再次聚众抵抗武田信重归国。甲斐国再次陷入动荡不安,武田信重此时无力平乱,只得败亡信浓,寄宿于信浓守护小笠原政康的门下。史称“逸见氏与轮宝寺之乱”。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5-10-19 17:02:18 +0800 CST  
武田信重在信浓避难期间,写书信送达同族安芸国守护武田信在处,武田信在的母亲是小笠原政康的姑母,因此武田信在对于武田信重回甲斐主政一事也给予了帮助,他上书六代将军足利义教,禀奏武田信重归国事宜,得到了将军足利义教的认可与支持。
足利义教下令命信浓守护小笠原政康再次护送武田信重回国,但嘉吉元年(1441年)六代将军足利义教遭刺杀,幕府慌乱只得让义教九岁的儿子足利义胜接替了将军之位。
由于幕府在处理将军被杀上懦弱无为,自顾不暇,,使得各国相继不尊幕府差遣,此事也影响到了信浓各郡,信浓各地豪族纷纷崛起,兵戈不断,见复国无期的武田信重只得应一条氏的邀请颠沛流离到四国避乱。
而此时甲斐武田却在另外一位武田氏英雄的带领下,奋起前进,他就是武田信满次子武田信重之弟武田信长,武田信长曾因“上杉弹秀之乱”在其母小山氏的庇护下隐藏在乡间。后因是武田信元的子侄,也曾随武田信元返回甲斐,武田信长体格健壮,被称 为“神箭手恶鬼郎”在与逸见氏作战中,勇不可当,后被武田信元封为右马助。
然而好景不长,武田信元暴死,迹部氏借机上位,其族人出任甲斐守护代,武田信长认为这是镰仓公方与逸见氏和迹部氏联合的阴谋,企图推翻武田一族在甲斐的支配地位。
内心不满的武田信长,积极响应上杉宪实向镰仓公方举起反旗,镰仓公方紧急派遣吉见伊予守、上杉淡路守房实联合讨伐武田信长,面对两路大军逼近,武田信长避敌锋芒侧翼反击,经过两次逆袭,大败吉见伊予守与上杉淡路守房实,壮大了实力。
应永三十三年(1426年)六月,接到二将的败报的四代镰仓公方足利持氏大怒,命刑部大辅一色持家为大将,联合迹部氏、逸见氏、小西氏、大月氏一同出兵围剿武田信长。
一色持家率铁骑一千进军到鹤川时与小西军和大月氏会和,加之甲斐国守护代迹部氏族和豪族逸见氏也率军加入,此时镰仓讨伐大军已经汇聚五千人马。
面对大兵压境,武田信长再次避其锋芒,仅率武田氏与小山氏二千人马于猿桥设伏捕捉战机。数日后先进开拔的小西军与大月军在猿桥遭到武田信长的伏杀伤亡过半,一色持家急忙命各部停止攻击,就近筑砦防守,畏敌不前,武田信长看到无机可乘,也只得积极防守,双方于猿桥僵持半月,其后甲斐与武藏两国接连爆发白旗一揆起义,镰仓公方因本国内乱无暇甲斐战事,只得派人与武田信长言和停战。
永享四年(1432年)四月,在幕府的调停下,武田信长在相模国大山寺向镰仓公方臣服。镰仓公方本打算让武田信长嫡子伊豆千代丸继任甲斐守护,但是好景不长,永享五年(1433年)三月,甲斐守护代迹部氏受轮宝一揆怂恿拒绝镰仓公方关于甲斐守护的任命起兵造反,而室町幕府则想让武田信重继任守护,致使将军与公方,甲斐国内与国外势力各执己见,难以调和。
同年四月武田信长携嫡子伊豆千代丸及天一揆(归附武田信长旗下)回师甲斐,不料在荒川中了迹部氏与逸见氏的埋伏战败,武田信长手下大将山县柳泽及天一揆的主将吉田矢作、长山寺长塚中条、以及河内仁勝寺的僧兵陆续战死。最后伊豆千代丸也战死荒川,武田信长悲痛万分,无奈只得逃往往骏河避难。
永享六年(1434年)武田信长再次重召旧部,出征甲斐与迹部氏作战,然而再次战败使得武田信长在骏河也无以立足,只得逃往赴京城投奔兄长。
武田信长逃往京城,寻找到从四国返回京城的兄长武田信重,兄弟相见悲喜交集,二人在谋划重整旗鼓,返回甲斐的时候,“嘉吉之乱”爆发,二人获得幕府征集,永享十二年(1440年)武田信重联络到了小笠原政康,从而加入幕府讨伐军参加了“结城合战”并在攻克结城家城时兄弟二人立下战功,受封之前武田祖辈甲斐的旧领以及相模曾比千津岛。
嘉吉二年(1442年)武田信重在其弟武田信长(真里谷武田的祖先)辅佐之下,获得小笠原政康的帮助及小山氏的支援,迅速返回甲斐,一举扫平了迹部氏与逸见一族的叛乱,最终于嘉吉之乱后重回归甲斐。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5-10-20 16:56:43 +0800 CST  
第十五章 应仁之乱
早在第四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持生前,其独子足利义量已经逝世,将军权位后继无人,待足利义持去世后,幕府众臣推拥其弟足利义教为新任将军,使得一心等待继位的足利义持养子足利持氏对此极为不满,镰仓公方足利持氏由此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教产生隔阂。
足利持氏因将军继位问题一直对幕府心生不平,其后他无视先例,不请示幕府,擅自为嫡子义久加冠命名,关东管领上杉宪实认为这是不尊将军之举,进谏劝阻,不想足利持氏不仅不听,反而认为上杉宪实惟命幕府,不把自己这个公方放在眼里,实属以下犯上,当即挥军讨伐,面对镰仓公方的讨伐大军,上杉宪实只得守城避战,同时急书上告幕府,镰仓公方不尊将军号令,私自惩罚朝廷及将军命官,足利义教闻后大怒,从而借机出兵,讨伐镰仓公方足利持氏。
为应对幕府讨伐,足利持氏率重臣三浦时高、一色直兼、上杉宪直等将出兵抵抗,不想仓促应战之时,幕府骏河守护今川范忠率先越过足柄山与已从箱根突破的上杉持房对镰仓公方守卫的相模形成掎角之势,幕府信浓守护小笠原政康更是出兵信浓与武田信重会和后,越过上野国的鼻坂,攻入了镰仓方的腹地平井城,加之上杉宪实的反扑,足利持氏一时间防线难以应付,面对各路的围攻,镰仓方防守土崩瓦解,三浦时高父子于早川尻战死,一色直兼、上杉宪直逃往上野藏匿,足利持氏父子逃出镰仓后,于相模国海名寺战败被捕,被幽禁称名寺,后移押永安寺,足利持氏次年自杀,其子足利义久也自杀于报国寺,史称“永亨之乱”。
永亨之乱后,文安六年(1449年)九月,上杉宪实推举足利持氏之子永寿丸担任镰仓公方、获得幕府认可,同年十一月,永寿丸获八代将军足利义成(义政)赐字,更名为足利成氏,正式成为镰仓第五代公方。镰仓公方换了新主,关东管领上杉宪实也随之下野。幕府任命其子上杉宪忠为关东管领,起初上杉宪忠不愿意辅佐镰仓公方,但在宪忠的岳父扇谷持朝的安排下,扇谷家老太田资清与山内家老长尾景仲的恳请下,上杉宪忠出任关东管领辅佐镰仓公方。
镰仓第五代公方足利成氏(初代古河公方)继任后,武田信长加入镰仓公方足利成氏阵营,官任曾比千津岛左马助。而回归甲斐的武田信重则率领武田一族休养生息,修建了甲斐国一莲寺,创立了普带家臣团,并协助了小笠原政康之子,松尾城主小笠原光康继位信浓守护,也算报了当年小笠原政康救助之恩。
幕府平定永亨之乱后,自身也发生了变故。嘉吉之乱中,六代将军足利义教被杀,九岁的嫡子足利义胜接替了将军(七代)之位。但义胜年幼多病,继任不到一年便匆匆离世,结果义胜的弟弟,年仅八岁的足利义政,被管领畠山持国推举,继承了八代将军之职。
少年将军足利义政,在母亲日野重子与正室日野富子和爱妾今参局,以及家宰伊势贞亲和季琼真蕊等呵护中长大。足利义政的母亲是日野重子,其父日野重光出自藤原北家,乃名门之后局,从南北朝时开始,日野家就与将军家世代联姻,后来日野重光孙女日野富子又嫁给了将军足利义政,而富子的妹妹则嫁给了足利义政的弟弟足利义视,日野富子的哥哥育有一女,后来嫁给了富子之子第九代将军义尚,这样日野家和将军家结成了世代的姻亲。
足利义政受其母亲日野富子影响,自幼喜好诗词歌赋,沉迷与公卿风雅,凡事皆由其母日野重子及其正室日野富子安排,缺乏统率各国守护大名的霸气与主见。随着年龄增长,足利义政对于幕府事务越发失去兴趣。
足利义政的妻子日野富子,在十六岁时嫁给足利义政,先生有一子夭折。独子早亡使得义政厌倦了幕府政务,随后沉溺于茶道、园林、猿乐等乐趣。直到二十九岁时富子以及侧室也没能再为其生下男丁。
因足利义政一直无后,便打算把将军职位让与其弟天台宗净土寺出家的“义寻”而隐居。“义寻”以义政二十九岁年纪尚轻,且正室富子以及侧室仍有生儿子的可能为由,一直拒绝就任将军的邀请。
宽正五年(1464年)末,足利义政起文“今后即便生儿子也让其遁入僧门不在继承将军”,并再三劝说义寻就任将军之位,义寻无奈只得下定决心还俗,改名为足利义视由细川胜元与辅佐,继任将军之职。
足利义视是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之孙,六代将军足利义教之子,母亲也是日野重子。与七代将军足利义胜,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是同母亲兄弟,后在细川胜元安排下迎娶日野富子之妹,日野重政之女为正室。同时也是初代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异母弟,其子后来便是第十代将军足利义材。
然而天物弄人,宽正六年(1465年)初,足利义政与日野富子诞生下儿子足利义尚,日野富子非常希望足利义尚继任将军,但此时的足利义视却不愿意了,他认为自己原本不愿继承,是其兄几次三番发文让其上位,现今却要让自己交出职权,违背当初给自己许下的诺言,出尔反尔,从而心生忌恨,这样围绕立义尚还是立义视继任将军的问题,双方互不相让,从而引发了矛盾。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5-10-26 17:30:19 +0800 CST  
而此时幕府实权也逐渐由管领细川胜元与四职家山名持丰(宗全)把持,因细川胜元辅佐足利义视,而日野富子则试图让足利义政之子足利义尚成为将军继承人,便拉拢四职家山名持丰为羽翼,与足利义视方抗衡。
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时,幕府又发生了“武卫骚动”。室町幕府平时政务由斯波氏、畠山氏、细川氏,三管领与由赤松、山名、一色、京极四家组任的四职家来处理幕府政务。其中斯波家历代与幕府关系密切,由于其家督世代担任兵卫督或兵卫佐,所以又叫“武卫家”。
应永六年(1399)年,斯波义重曾在应永之乱中,因讨伐大内氏有功,加封越前国与尾张国守护,后来幕府又加封斯波义重之子斯波义将为远江国守护,至此斯波氏掌控三国守护并获幕府管领之职,其后又升为三管领之首,一时间官居高位地位显赫。借此时机,京畿地区的斯波氏也逐渐延伸到奥羽地区(高水寺斯波氏、大崎氏、最上氏、天童氏等)势力也逐渐庞大起来。
应永十六年(1409年)斯波义将把管领之职让与其孙斯波义淳后去世,义将外甥斯波满种(加贺守护)嫉妒斯波义淳的权位,企图篡夺,不想被斯波义淳察觉后向将军足利义持告发,足利义持支持斯波义淳,将斯波满种革职查办流放高野山,家督之位则由斯波义淳继续担任。
然而永亨三年(1432年)斯波义淳独子斯波义丰早逝,永亨五年(1434年)斯波义淳也因失子悲切去世,家督之位只得由斯波义淳其弟斯波义乡主持,其后斯波义乡将家督之位传予其子斯波义健,享德元年(1452年)斯波义健去世,斯波义健英年早逝且无后使得斯波嫡流家就此断绝。
斯波嫡流绝后,家督继承问题则在斯波氏庶流大野氏与涩川氏之间展开,为争夺家督权,斯波氏大野流出身的斯波义敏与斯波氏涩川流出身的斯波义廉双方互不相让。
斯波义健重臣越前守护代甲斐常治,认为斯波义敏虽为义健养子,但血缘关系远于涩川流斯波义廉,斯波义廉是涩川义镜之子,官拜治部大辅,左卫门佐。甲斐常治希望由斯波义廉继任,于是他暗通斯波义廉向幕府控告斯波义敏强行上位。
长禄三年(1459年)斯波义敏不顾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调停之意,悍然起兵攻打甲斐常治,实力较弱的甲斐常治只得向斯波义廉求援,斯波义廉起兵支援甲斐常治,斯波义敏恼羞成怒,违反幕府停战令,反而攻击斯波义廉,此事触怒了将军足利义政,足利义政随即发布御教书,判定斯波义廉犯上作乱,命斯波义廉、甲斐常治、朝仓孝景围剿斯波义敏,最后斯波义敏在三将的联合夹击下大败。
宽正元年(1460年)斯波义敏怕幕府治罪将家督之位让与其子松王丸后仓皇出逃,躲入大内氏的周防隐居。松王丸继任家督后又继续反抗,但不出一年又被斯波义廉攻灭。将军至此任命斯波义廉为家督。
应仁元年(1466年)避难周坊的斯波义敏复仇心不死,他依靠重金行贿足利义政近臣政所执事伊势贞亲,及相国寺高僧阴凉轩主首座季琼真蕊等向将军进谗言,检举斯波义廉暗中支持足利义视企图软禁义政,足利义政不明真相,逐将斯波义廉家督之位废除,重新让斯波义敏担当。
同年七月,政所执事伊势贞亲散布足利义视即将篡位的流言破灭,伊势贞亲以诬陷后任将军之罪被流放近江,同党季琼真蕊等人也相继失去将军宠信,被逐出京都,后人称 “文正之变”。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5-11-23 14:21:17 +0800 CST  
“文正之变”后斯波义敏本想借复位加强自己近畿的势力,但与义廉有亲缘关系的山名持丰与一色义直及土岐成赖结成反斯波义敏同盟,破坏了义敏的计划,而且京城周围是细川氏的根据地。在畿内边缘则由畠山氏控制,对比之下斯波义敏拥有的尾张国及远江国离京都较远,同时大内政弘被赦免后,细川胜元也开始支持义廉,
宽正七年(1466年)九月“文政之变” 后,斯波义敏在山名持丰与细川胜元及斯波义廉的联合施压下,家督之位被将军废除,斯波义廉重归家位,武卫之争暂时平息。
应仁元年(1467)初,畠山家督之争又引发内乱,山名持丰支持畠山义就,足利义视与细川胜元支持的畠山政长,新年期间山名持丰于官邸宴请前将军足利义政,足利义政席间认可畠山义就为合法家督。致使足利义视与细川胜元支持的畠山政长继位落空,同时足利义政将前家督畠山政长的管领职务被罢免,继任的是山名派的斯波义廉。
见足利义政派的山名持丰帮助斯波义廉从新取得幕府管领之职,与义斯波廉同为山名持丰的女婿的细川胜元心中不快,细川胜元嘉吉之乱中与山名持丰因 “一重公案”“赤松复兴”和“四国争端”,几重矛盾的嫌隙此时已是势同水火。
而足利义视听闻足利义政对畠山氏家督的裁决,怕足利义政借机复辟, 担心自己权威受到威胁,便暗中要求细川胜元调动人马进京护卫,总而导致应仁之乱最终爆发。
双方的暗中较量最终引发了更大的动乱,两派为了争夺将军继承权发生了严重的对峙。数日后,细川胜元带领京极持清、赤松政则等大名出现在二条御所将军府邸,要求罢免畠山义就,以借机清除山名派党羽。施压期间日野富子将消息告知山名持丰和畠山义就,山名持丰于自宅集合军队。并要求畠山义就立刻调军从吉野人进京。
山名持丰后出家法号“宗全”,所以又名山名宗全,因为他崇拜佛教中的战神比沙门天作战勇猛,人称“赤入道”。斯波义廉一看岳父有难也立即召集近江、尾张等地的人马入京,双方战事一触即发。
山名派军队调动行动引起了细川派的警觉,畠山政长在自家府邸放火,然后跑到御灵山神社布阵,攻击畠山义就,而畠山义就则率军绕道御灵山神社侧翼攻击畠山政长,畠山政长疏忽防备,被畠山义就杀的打败而逃,此时细川胜元等人因将军的反对而无法直接派兵助战,致使“御灵神社之战”以细川派的失败而告终。
御灵神社之战后,将军足利义政还希望劝解双方矛盾,希望在新春三月的“花之御所”落成典礼上撮合双方言和。但山名与细川都是身披甲胄配刀出场,双方家臣言语不和准备在花御所武斗。使得足利义政“花之御所”说和的计划落空。
细川胜元回到官邸后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上畠山政长要一报“御灵神社之战”之仇,而此时京极持清、赤松政则、斯波义敏、武田国信(安芸国第四代当主武田信繁三子安芸国南安郡守)安富元纲等细川派大佬军力云集纷纷请战。
与此同时同时,山名派的山名持丰、畠山义就、一色义直、土岐成赖等大名也纷纷云集于斯波义廉府邸,集合军队准备应战。
山名持丰与细川胜元各以自己的府邸为本阵在京城布阵。细川家列阵于京城东北,称东军;山名家列于京城西南称西军。东军兵力多达十六万,西军则多达十一万。应仁之乱全面爆发。
开战之初,东军要一雪“御灵神社合战”之耻,先发制人,凭借优势兵力,将西军从京城内里和花之御所周边驱逐,袭击了西军的正实坊,并攻进了将军府,占据室町幕府及皇宫,控制了足利义政与足利义视以及天皇,而日野富子和足利义尚则逃往西军躲避。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5-11-23 14:45:23 +0800 CST  
细川胜元得手后,命赤松政则攻击播磨,斯波义敏攻击越前,武田国信(安芸分郡守)攻击若狭。京城战乱由此逐步扩大到北陆、关东乃至九州、四国等地,加上大饥荒引发民变,终于酿成了全国性的大战乱。
战乱中兵力尚弱的西军初战不利,为扭转败势,山名持丰命北陆大将朝仓孝景入京助战,朝仓孝景的加入,使得西军实力大为增强,逐渐反守为攻,但两军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在京城持久的拉锯战也让皇城损失惨重,京城众多公卿府邸及大德寺院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同年六月,山名持丰援军数万继续上洛,七月,周防起兵的大内政弘和四国的河野通春以水军身份入京加入西军,使得西军实力大大增强,各路援军纷至沓来也使得西军士气大振。
西军的畠山义就、大内政弘、一色义直、朝仓孝景与东军畠山政长、武田信贤(安芸国第四代当主武田信繁次子,安芸国山县郡守)京极持清、细川胜之、安富元纲在京城相国寺附近爆发“相国寺合战”,双方拼杀异常激烈,东军细川家宰执事安富元纲战死,此战东军由强势逐渐转为弱势。
同年八月,在“武卫騒动”与“文正之变”中被追放的伊势贞亲在细川胜元的默许下回归幕府。细川胜元曾经在“武卫骚动”中后弹劾过伊势贞亲,但在此时,将军义政却把伊势贞亲招回。伊势贞亲是日野富子和足利义尚派的党羽,他的回归是足利义尚派得势的信号,倘若足利义尚继位将军,足利义视地位将极其危险。此事最终导至东军细川胜元扶持的足利义视出奔逃往伊势国投靠北畠教具。
留在伊势国的足利义视,虽在细川胜元游说下曾短暂返回东军,但当细川胜元在日野富子派人说服与足利义政的拉拢下,思想发生了转变,也倾向立义向为将军,足利义视由此心生怨恨,再次逃走到比睿山。
伊势贞亲回归后,细川胜元改支持足利义尚后,对于义视的出奔幕府不在理会。后来细川胜元的东军拥护义尚,成为幕府官军,山名持丰见足利义政竟抛弃自己转而维护仇敌,便转而拥护足利义视。
应仁元年十一月,戏剧性的一幕展开了,细川胜元由最初的拥护足利义视,改为拥护足利义尚继任将军,而西军山名持丰则前往比睿山迎接被拥戴为“新将军”的足利义视,试图与东军对抗。
文明三年(1471)西军大将朝仓孝景,被细川方以越前守护之职诱惑转投东军,使得西军实力大为减弱。西军攻势由此锐减。
文明五年(1473年)三月,山名持丰去世,五月细川胜元也随后去世。同年末,足利义政正式让位给嫡子义尚后隠居于东山山庄,称为“东山殿”。此时东西两军主帅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先后去世,使得东西两方其他诸将都没有再战的欲望。
次年,双方的继承人细川政元和山名政丰讲和,西军部分将领宣布归顺幕府。
文明九年(1477)西军将领大内义弘收到日野富子重金安抚返回周防,西军各部也相继回国,自行解体,足利义视则逃亡美浓。幕府于同年末召开“天下静谧”庆祝宴会,经历十年的“应仁之乱落下帷幕。
应仁之乱使得幕府威信扫地,将军宅邸花之御所也毁于战乱。京都化为一片焦土,幕府对各国无力掌控,平息乱世时的优柔寡断,使得各国不在重视幕府的权威。由于众多守护大名集结京城混战,地方上以“守护代”为代表的武士族群开始壮大。 应仁之乱使各国地方大名侵吞朝廷与幕府御领,最终导致一个以下克上的战国乱世来临。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5-11-23 15:10:36 +0800 CST  
第十六章 享德之乱
在近畿发生应仁之乱同时,关东也爆发了亨德之乱,建武中兴时期,足利尊氏舅父上杉重显及兄弟上杉宪房曾从京城赴任关东,南北朝时上杉重显后裔世居扇谷被称为扇谷上杉,而上杉宪房后裔世居镰仓山之内被称为山内上杉。两家室町幕府时期一直辅佐镰仓公方。
应永二十三年“上杉禅秀之乱”中,扇谷上杉从属镰仓公方,“永享之乱”中属于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实一方,一直与胜者为伍。后来结成合战时宇都宫、千叶、结成直朝等家族曾对足利持氏遗子足利成氏鼎力相助,足利成氏继任后将他们招募麾下,文安七年(1450年),镰仓公方足利成氏起用结城方豪族引起了扇谷上杉家督上杉显房与山内上杉家督上杉宪忠的警觉。两家首席家老太田姿清与长尾景仲强烈反对。最终引发了簗田持助奉镰仓公方足利成氏之命没收相模国”镰仓郡长尾乡事件”。
长尾乡是上杉氏家老长尾氏发祥地,当地御灵宫是长尾氏一门祭祀祖先的道场。这次事件激起山内上杉家宰长尾景仲等长尾氏一族的愤慨,山内上杉家老长尾景仲与扇谷上杉家老太田资清(景仲的女婿)一同抗议,但是足利成氏并没有认同他们返还领地的诉求。
此时山内上杉家老,上野国武蔵守護代,上野群马郡白井城主长尾景仲一怒之下,在没告知主家上杉宪忠的情况下,联合亲家太田资清率军五百奇袭了镰仓御所,足利成氏随小山持政逃往江之岛据守,而武田信长此时正近侧护卫。
获悉公方被袭,宇都宫等纲、小田持家、千叶胤将、簗田持助为了救援成氏出阵,与长尾和太田联军在江之岛比滨开战。
当公方联军反攻时,武田信长一马当先,率部冲锋,足利成氏见武田信长跃马驰骋,竟亲自擂鼓助威,一时间公方军士气大振,而此时不知前因后果的上杉宪忠亦为了救出成氏而命令小幡氏等救援公方,致使长尾太田两将大败。长尾景仲与太田资清逃往扇谷糟谷馆避难。
同年八月足利成氏率军从江之岛返回镰仓,虽然上杉宪忠并没有参与谋反,但足利成氏知道袭击者是长尾和太田后,仍怒不可遏,以上杉家不向公方缴纳俸金为由,立即封锁小田原城,同时出兵包围扇谷捉拿长尾和太田。
面对镰仓公方的震怒,山内上杉家督上杉宪忠只得与扇谷上杉家督显房先后逃亡上野,而长尾与太田二将又往武藏。
文安八年(1451年)二月经过幕府调停,足利成氏不在追究长尾景仲与太田资清两人叛乱。但足利成氏私下仍然继续任用结城豪族,录用“永享之乱”与“结城合战中”为镰仓公方家殉死的武将遗孤结城成朝、簗田持助、里见义实等人为侧近,架空上杉家,同时剥夺长尾与太田两家领地,引起上杉氏上下的强烈反对。
面对镰仓公方的压迫,长尾景仲等家臣一同进入上野国并准备举旗。而掌握上杉迹象的足利成氏也开始调集兵马准备围剿。同四月,长尾景仲与太田资清再度起兵,而此时的上杉宪忠却不愿参与,收到足利成氏特使武田信长送达认可其辖领的安堵状后,上杉宪忠便从相模国七泽城退兵。
文安十一年(1454年)末,足利成氏以庆贺新年为名,在镰仓公方御所设宴,款待归附的上杉宪忠一行,前来赴宴的宪忠及二十二位家臣毫无防备,酒宴之间足利成氏摔杯为号,埋伏在廊下的结城成朝、里见义实、武田信长、簗田持助等埋伏武士一拥而上,将上杉宪忠及家臣围困在宴席大厅,须臾间上杉宪忠家臣相继被杀,最终上杉宪忠也难逃一劫,被结城家臣多贺谷高经(后来的朝经)、多贺谷氏家兄弟讨取。同时镰仓治安奉行岩松持国率众袭击关东管领上杉屋敷,将实景等上杉家臣全部捕杀。并令军士焚烧管领家宅邸。而上杉显房因病在鹤岗修养逃过此劫,在漫天风雪的呼啸下,这一幕仿佛“嘉吉之变”重演。
闻知主公上杉宪忠被杀,长尾景仲恨从心生,当即率军攻入镰仓,救出宪忠正室(上杉持朝女儿)等生还者数人,送往糟谷馆避难。同时聚集士兵准备固守。之后长尾景仲派遣使者向越后守护上杉房定请求援军,并且派遣嫡子长尾景信直接前往京都将此事件禀告幕府。
到达糟谷馆的景仲与上杉持朝和嫡男扇谷上杉家督主显房、犬悬上杉家的宪秋、小山田上杉家藤朝等上杉族人盟誓讨伐足利成氏。同时要把身在京都宪忠的弟弟房显迎回关东复任管领。上杉一族亦为了与其合流而出阵,关东一时间烽烟四起。“享德之乱”至此爆发。
文安十二年(1455年)初,足利成氏为了攻略上杉氏据点上野,从镰仓出发攻入武藏国府中的高安寺。另一方面,得到情报的上杉持朝为了夺取镰仓而出阵,不过在相模国分倍河原中被留守镰仓的武田信长迎击溃。得知此事的长尾景仲率领上野和武藏国众向府中驰援。
正月末,结集府中近郊的上杉军主力二千骑攻向高安寺反攻,得到暗报的足利成氏军调转路线,派先锋大将簗田持助在分倍河原回攻留守的上杉宪秋所部,没有预料到公方军逆袭的宪秋所部陷入混乱,上杉宪秋在分倍河原被公方军围困,突围不出身负重伤的上杉宪秋在高幡不动荏原的郡池上自杀。
得知上杉宪秋自杀后,上杉显房被激怒,报仇心切的他竟然指挥本阵五百骑前去抢夺尸首,但因公方军士气正胜,且兵力较弱,反被公方军所攻,上杉军先锋大石房重殿后被讨杀,之后公方结城成朝也率军赶到,夹击上杉军,上杉军一触即溃,因撤往相模退路也被武田信长切断,上杉军开始向东面溃逃。公方军乘胜追杀,被追上的扇谷家当主上杉显房(持朝之子)和小山田藤朝走投无路只得在武藏夜濑先后自杀。而长尾景仲的居城武藏国骑西城也被公方军攻克,长尾景仲只得率家人一起逃往常陆国小栗城避守。
“分倍河原之战”足利成氏大胜后,乘势攻略上杉在武蔵的各个据点,同年三月足利成氏命那须资持、小田朝久等人进入下总国古河,开始攻击小栗城。长尾景仲率军死守小栗城,小田朝久在攻城时负伤而死,足利成氏急忙令筑波润朝率军与那须资持和兵一处,继续强攻小栗城。次日小栗城被攻克,长尾景仲只得率残部继续南逃。另一方面,在扇谷上杉家显房的儿子上杉政真被立为当主,太田资清的嫡子太田道灌继任家老继续与足利成氏对抗。
京都方面室町幕府在很早就收到关东战报,因上杉显房是幕府之人。七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决定讨伐足利成氏。今川范忠(骏河)、小笠原光康(信浓)、宇都宫纲(下野)、千叶胤直(下总前守护)等人被命令出兵围剿作乱的镰仓公方足利成氏。
虽然宇都宫和千叶在江之岛合战中属于足利成氏一方,但是宇都宫纲的父亲先代当主宇都宫持纲曾被成氏的父亲持氏所杀,而一直耿耿于怀,而千叶氏在江之岛合战时期当主胤将战死,而与持氏对立的先代胤直复归,于是这两家便与今川氏、小笠原氏一同加入成氏讨伐军。
但宇都宫纲和千叶胤直武运不济,先后被足利成氏军所败,主城宇都宫城甚至被攻克,深受丢城之苦的宇都宫纲竟被家臣合议罢免遭到流放,而千叶胤直亦被足利成氏击败后遭到重臣原胤房等人架空后被拥立的千叶康胤幽禁。
只有曾在京城受后花园天皇赐予锦御旗的今川范忠一路凯歌,于六月末,击破武田信长等人后占领镰仓。加之越后守护上杉房定也出兵上野,与上野国人众岩松持国等豪族合力攻克了公方军把手的三宫原。七月初,镰仓被幕府军攻克,丢失镰仓的武田信长保护着足利成氏转战下总古河城,足利成氏见战况愈下,自识难以返回镰仓,而进入古河城后便宣布古河城为新御所,于是自称为“古河公方。
古河公方后来继续抵抗幕府讨伐,足利成氏军和上杉军在关东各地继续交战,渐渐地以利根川为界,东岸为古河公方势力与西岸的管领势力隔河相对。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6-03-15 16:42:07 +0800 CST  
第十七章 各国武田氏变迁
享德之乱愈演愈烈同时,日本各地武田家氏族也发生着变革,文安十二年,甲斐八代郡黑坂太郎响应长尾景仲谋反,武田信重奉公方御书从小石和城小石沢馆出兵讨伐黑坂太郎,当攻入甲斐八代郡时,友军穴山伊豆守下条信继突然临阵倒戈,从背后袭击武田信重居城小石和城。
前后受敌的武田信重慌忙回援居城,不想被黑坂太郎追击大败而逃。小石和城最终被黑坂太郎与下条信继联手攻陷,武田信重在居馆自杀,享年五十岁。
武田信重战死时其子武田信守逃往都留郡谷村躲藏,后在武田普代众保全下暗中继任武田家督,为武田家第十五代当主。
而辅佐古河公方的武田信长,在长禄二年(1458年)攻克上总厅南城,随即在上总真里谷修筑了真里谷城,并授公方加封官拜上总介,始为真理谷武田初代祖。文明九年(1477年)武田信长在上总居城真里谷城病逝,享年八十岁,其子任厅南城主的武田信高继任真理谷武田二代家督。
而此时远隔千里的“安芸武田”也已经历武田信氏与武田信在传至第三代武田信守(安芸信守)。武田信守早年曾任安芸国佐东郡分郡代,应永十三年(1406年),武田信守分家吉川氏(石见吉川氏)吉川经看被幕府授予惣领家(吉川本家)继承认可,武田信守便回归主家。而武田信在次子武田信繁三子武田国信也继任因幡鸟取城主后成为因幡武田初代祖。
“应永之乱”中武田信守奉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之命,在安芸国追击大内败军,但此时山名势力熊谷氏、香川氏、山县氏、温科氏纷纷加入一揆举旗倒幕,导致山城国动荡不安,幕府统治难以为继,对此幕府向山名势力的国人一揆下达了讨伐令。
武田信守首当其冲奉命出征,应永十九年(1412年),因讨伐“山名一揆”有功,加封安芸山县郡的分郡守石高。后武田信守正式获幕府认可继任安芸国三代守护。应永二十五年(1418年)武田信守在山县郡病逝,其弟武田信繁继任安芸国第四代家督。
而此时远在北陆的若狭武田氏,也不断发展壮大,武田家第十代当主武田信武时期,武田信武长子武田信成继承甲斐守护,次子武田氏信继承安芸守。后来次子武田氏信的曾孙武田信荣因讨伐一色义贯有功,得到义贯旧职若狭守的官位,遂创建了若狭武田氏的根基。若狭武田氏在应仁之乱中从属于东军在对丹后、丹波的攻略中十分活跃,获得幕府封誉,一度威振丹波、丹后、若狭三国。
而位于京城内的武田信成之子武田信春曾辅佐幕府,成为幕府的奉公众,后武田信春次子武田满春曾居住京城官拜修理大夫,其后人武田持明官拜中务大辅,而武田信春四子市部信久,自由喜好剑术,游历关东诸国,后隐居常陆国北浦繁荣了常陆武田氏一脉,其后人水户藩士武田辅长学习了北辰一刀流,鹿岛新当流,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后自创了武田新当流。
而此时远隔百里的甲斐一国,政事逐渐被小笠原分家守护代迹部明海与迹部景家父子把持。迹部明海与迹部景家父子成为甲斐国实际上的支配者。早年曾在小笠原政康的斡旋下,迹部氏向武田信重表示了臣服之意。但名义上向武田信守臣服的守护代迹部氏暗中积蓄力量,拉拢一帮豪族在甲斐国内影响力极大,逐渐形成出下克上的态势,甲斐一国大权逐渐由守护代跡部景家与其父跡部明海把持。而祖上传的御旗与楯无铠也被跡部父子强行收存。此时甲斐守护武田信守和嫡子武田信昌一直在暗中积聚力量,可惜在信重去世五年康正元年(1455年)武田信守也暴病撒手人寰。
年少的武田信昌继任武田家第十六代当主时只有十七岁。随着武田信昌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他逐渐团结了忠于武田氏的普代众力量处处提防迹部氏,忍辱负重蓄势待发。
而此时的关东也发生着变革,康正二年(1456年),太田资清(法名道真)把家督之位让与其子道灌以后,太田道灌便辅助上杉政真(显房之子)和定正(显房之弟)扇谷家两代,并在武藏国入间郡筑起河越城,防御古河公方的进攻。
上杉氏请求幕府另派将军镇守关东,七代将军足利义政恩准后,命其弟足利政知前往关东就任公方。足利政知难以服众,未进镰仓变气馁不前,只在伊豆堀越建立御所,后称为“堀越公方”,继续与古河僵持,此时“古河公方”为了对抗西面的堀越以及北面的上杉,命人加速修筑了关宿城与栗桥城互为犄角。
借着新任公方足利政知的赴任未成,堀越公方与古河公方对峙无暇顾及甲斐之机,长禄元年(1457年)武田信昌联合吉田氏、岩崎氏发起了讨伐迹部氏的“小河原合战”与“马场合战”。但终因迹部城池小田野城坚固,且信浓小笠原氏有入侵迹象,便停止攻城与跡部氏议和。
宽正五年(1464年)“享德之乱”中跡部明海病逝,正待重新积蓄力量反戈一击的武田信昌收到幕府将令,命其与今川义忠一起出兵关东,但出兵之时,信昌收到叔父武田信长来信,古河公方愿意承认武田信昌对甲斐的统领,武田信昌借国内族人动乱为由,暂缓了进军日程。
这次武田信昌抓住机会,急忙联合国内反迹部氏的势力,于宽政六年夏,召集武田信重四子,曽根基经,五子曽根贤信在八代郡下根馆起兵再次讨伐迹部氏。寛正六年(1465年),在信浓诹访领主诹访信满的援助下于“夕狩泽之战”大败跡部明海残部,攻取了小田野城,夺回了世传家宝御旗与楯无铠,彻底将跡部明海势力逐出甲斐国,再兴了武田氏,从此守护武田氏再次支配甲斐国。
但好景不长,文明四年(1472年),“应仁之乱”与“亨德之乱”趋于平静之时,信浓与甲斐却依旧兵革不息,起先是信浓佐久郡国人大井政朝入侵甲斐八代郡,武田信昌率领武田一族在“花鸟山”(笛吹市)与来犯之敌交战。其后武田信昌抵御了大井氏的进攻,并借势反攻了信浓大井氏的佐久郡,并与支援大井的村上氏爆发了“佐久合战”,但时日不长,因信浓为山地,道路崎岖,加之连天阴雨补给困难信,信昌大军遭遇了泥石流与洪水,加之信浓各地爆发了“浓一揆”武田昌信立足不稳只得退回甲斐图机再战。
文明五年(1473年)室町幕府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传位其子义尚,以田山政长为管领的幕府与古河公方的矛盾趋于缓和,文明十四年(1482年)古河公方足利成氏与两上杉家在幕府的调停下,议和形成“都鄙合体”,长达三十余年的享德之乱结束。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6-07-14 15:05:24 +0800 CST  
第十八章 虎狮争辉
文明十八年(1486年)七月后,关东与幕府先后发生动荡,扇谷家老太田道灌被邀请至扇谷定正的糟屋馆赴宴,期间沐浴时被暗杀。享年五十五岁。长享三年(1489年)九代将军足利义尚,讨伐六角高赖时,于近江身亡,幕府为立新将军再起争端,其后足利义材成为室町幕府第十代将军,其父义视则任将军后见人。而古河公方足利成氏也将公方之位代让其子足利政氏退隐于乾亨院。
幕府与古河公方权位相继产生更替,使得朝廷无暇顾及山国甲斐,延德二年(1490年)甲斐国爆发了穴山、大井、今井、小山田之间豪族乱战。此时武田信昌借机讨伐了迹部氏后又抵御了大井氏的入侵,统治地位刚刚巩固却好景不长,终因疲于应付甲斐国内战积劳成疾,突染重病不能理政,只得让二十一岁的长子武田信绳代理家督之职(武田信玄祖父),自己出家隐居山梨矢坪永昌院修养,史称“落合御前”。
武田信绳虽为长子,但武田信昌却非常宠爱另外一位侧室油川夫人,子凭母贵,其子油川信惠自幼便深得信昌宠爱,然而武田信绳因其母是迹部氏最后一任家督迹部景家之女则一直受到冷落,早年武田信昌曾有废长立幼之意,皆因普代重臣的反对未能成行,长子信绳才得以保住继承人之位,后来成为武田家第十七代当主。
但随着父亲武田信昌出家时久,武田信绳由代理逐渐转为正式并继任了家督,此举引来其弟油川信惠大为不满,他趁着武田信绳立足未稳,联合各部起兵反对,甲斐国人众由此一分为二,史称“油川氏之乱”。
信绳与信惠对立,在市河原爆发激战,此时宠爱信惠的武田信昌自然帮助次子,他召集了甲斐国内势力最强的国人众穴山氏、小山田氏等豪族助阵,一时间信惠方军力倍增,兵马强盛,人多势众,而武田信绳刚继承家督毫无威望,势单力薄,所能调动的也只有普代家臣所属的不足千人的队伍,兵力处于弱势,市河原战败后无力与信惠抗争,败走市川,最后只得忍辱弃权交回父亲并割地向信惠求和。武田信昌同意了信绳的求和,念及都是自己骨肉也并未加害。
明应三年(1494年),卧薪尝胆的武田信绳联络旧部再度起兵,双方又爆发了“市川合战”,这次信绳早有准备,名五百弓箭手压住阵脚两侧,自己一马当先率一千人马冲向信惠本阵,斩杀信惠手下数名近侧大将,一举攻入阵中,信惠狼狈逃窜,此战武田信绳取得了大胜,油川信惠只得复还上次侵占土地与城池,赔款并承认信绳的一门总领地位。而期间伊势盛时(北条早云)趁甲斐内乱之际,于明应四年(1495年)8月率军二千入侵甲斐,遭到武田信绳奇袭,伊势盛时不战而溃,后经由富士川退回相模。更使得武田信绳威命响彻甲斐被称为甲斐之虎。
在武田信绳发迹之时,关东出了另一位枭雄后北条始祖北条早云。北条早云原名伊势新九郎盛时,出生于备中,是高越山城主的次子。后入京为幕府的引见人,因为出众的武艺与才智而飞跃到成为幕府申次众的新秀,后来伊势新九郎盛时的妹妹北川殿嫁给今川义忠并生下嫡子龙王丸(今川氏亲)伊势新九郎盛时便开始成为今川氏的一门众。
应仁之乱时,今川义忠上洛途中在塩买坂之战遭国人众突袭而亡。今川义忠去世后,家督之位因继承问题发生内乱,伊势新九郎盛时通过拥立龙王丸(今川氏亲)与三浦氏和朝比奈氏等人拥立义忠的义忠表弟小鹿范满之间发生战事。
小鹿范满的外祖父堀越公方执事上杉政宪与扇谷上杉家宰太田道灌率兵进驻骏河介入这场家督之争。至此两杉与后北条交恶,为此身为舅父的伊势新九郎盛时率军及时保护北川殿母子,双方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在危机时刻北川殿亲自斡旋,双方达成协议各自退兵,决定以小鹿范满为龙王丸的后见人代行家督的职务直至龙王丸元服交还权位。
代行家督之职的今川范满进入今川馆,龙王丸和母亲北川殿则住在长谷川政宣的小川城屋敷。但数年后龙王丸元服改名今川氏亲,小鹿范满依然赖着家督之位不还,并联系三浦与上杉所部想剪除今川氏亲。北川殿带着今川氏亲逃亡京都向此时正仕于将军足利义尚的伊势盛时求援。伊势新九郎盛时急忙向幕府上书,控诉小鹿范满无道之举,最终今川氏亲继任家督的恳求书得到了幕府的认可,伊势新九郎盛时带着北川殿母子随即率军再次攻入骏河。
伊势新九郎盛时以石胁城为据点,集结兵力南北击骏河馆,小鹿范满未及抵抗即被斩杀。数日间伊势新九郎盛时便扭转乾坤,成功扶持了外甥今川氏亲继任家督,成为今川第七代当主。因为辅佐有功,今川氏亲将骏河国富士郡南十二乡和兴国寺城赏赐伊势新九郎盛时予以褒奖。
延德三年(1491),伊豆的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去世,政知的孩子茶茶丸杀死了继母和异母兄弟润童子,继任二代堀越公方。茶茶丸本是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嫡长男,但政知宠信侧氏円满院,円满院向政知进谗,诬陷茶茶丸素行不良且心怀不轨,于是被父亲政知软禁在土牢,并立弟弟润童子为后嗣。
公方执事上杉政宪因为茶茶丸的废嫡问题而向政知进諌,但是政知不接受,政宪因此忧愤而亡。足利政知死后,茶茶丸遭到继母円满院虐待,引发了上杉一族的不满,随即设法搭救茶茶丸,茶茶丸杀死劳番逃出土牢杀死了润童子和继母円满院成为事实上的堀越公方改名足利政纲。
伊豆乱事激怒了円满院儿子幕府第十一代将军足利义澄,及义澄的支持者伊势盛时,足利政纲被幕府视为反逆者,失去大义与人心的足利政纲匆忙聚兵备战,以应对幕府的讨伐,但他听信奸臣的谗言,诛杀笔头家老韭山城城主外山丰前守和秋山新藏人等重臣,失去旧臣的支持,内讧由此纷波及伊豆国内。
明应二年(1493年)10月,驻扎在兴国寺城的伊势盛时从今川氏亲处借兵三百,又得到葛山氏尧的援军帮助,乘着伊豆混乱内讧之机袭了堀越御所,弹压了堀越公方余众一举夺取了伊豆一国。
平定伊豆之后伊势盛时在韭山修筑新城作为居城。后在明应四年(1495年)攻陷了大森藤赖的小田原城,明应七年(1498年)伊势盛时联同甲斐的武田信绳,抓捕了在甲斐藏匿的足利政纲,最终将其斩首。
明应六年(1497年)古河公方足利成氏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其子足利政氏正式继任第二代古河公方。而此时的伊豆国伊势盛时(北条早云)也威震关东,有取代关东管领之势。其子北条氏康则被称为相模狮子。
文龟四年(1504)年,伊势盛时在“立河原合战”支援上杉显定击败了扇谷上杉朝良,同年十月占领镰仓。在镰仓建立玉縄城。并在今川氏的支持下,使后北条氏可以自由进出相模国。之后伊势盛时一鼓作气又在永正九(1512年)攻陷了三浦义同驻守的冈崎城,并在三浦半岛新井城杀死了三浦义同与三浦义意父子,至此伊势盛时平定了伊豆相模两国。三年后以八十八岁的高龄在小田原城去世。伊势盛时(北条早云)是第一位实行检地的大名,他的事迹被后人称颂。
此前武田信绳借着与伊势盛时联合抓捕了足利政纲,甲斐与相模之间形势取得了缓和,明应七年(1498年)在其父亲信昌的撮合下两家达成和睦文书。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6-09-08 12:04:40 +0800 CST  
第十九章 东国虎将
永正二年(1505年)武田信昌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法号永昌院殿杰山勝公大禅定门。两年后永正四年(1507年)西面的大内义兴拥立足利义材上洛进京。东面骏河国的今川氏亲加紧了对远江的扩张,关东新秀小田原城的北条早云(伊势盛时)也加快了统一相模的步伐。而此时甲斐油川信惠又借机蠢蠢欲动暗自联络了信浓的诹访赖满、小笠原定基,与伊豆的北条氏准备南北夹击武田信绳。
武田信绳率领重臣栗原信达等家臣四面抵抗,但终因势单力薄战败而逃,重臣栗原信达为掩护主公信绳战死疆场。武田信绳在风雨飘摇中东躲西藏,数月后于永正四年(1507年)四月,因旧伤复发引起肺痨咳血而亡,享年三十六岁。其长子刚刚元服的武田信直(后改名武田信虎)只得继任甲斐武田家第十八代当主。
信绳亡后“油川氏之乱”有加剧之势,油川信惠又联合甲斐东部小山田弥太郎一族剿杀信直,油川信惠联合诹访氏、小笠原氏五千大军,一举攻克武田要塞胜山城,并分兵包围了武田信直居城石和馆。
此时武田信直新继位不久,“油川之乱”引发的武田家督之争有愈演愈烈之势,此时已将甲斐绝大多数国人众卷入了进去,油川信恵方不仅有外族势力小笠原、诹访加盟更有岩手、栗原、工藤、上条、小山田等有力国人加入,可谓声势浩大。而武田信直也借武田家督的名分拉拢了武田氏一门众的曾根、甘利、驹井、萩原、金丸、板垣、饭富、浅利等豪族入阵,同出武田一门亲眷族人的穴山、大井、今井氏则保持中立立场。
“石和馆之战”开战初期,武田信昌三子岩手绳美在家族内乱中支持油川信惠,作为其副将率数千联军与小山田弥太郎信隆合兵一处围攻武田信直居所石和馆。危急时刻面对强敌,信直及时应对,在城外稳步防守,的同时扎起数座支砦与石和馆遥相呼应坚守固城,后排出忍者焚烧了油川联军兵粮囤积的巨石砦,一把大火烧光了岩手绳美与小山田弥太郎信隆的补给,二将无粮不敢恋战相继退兵。撤退途中,岩手绳美所部被武田信直反攻追杀于“坊峰谷”中将其大部歼灭,岩手绳美仅率数骑逃亡。
打退围敌取得“石和馆之战”胜利之后,永正五年(1508年),年仅十五岁的武田信直听取师傅荻原长陆介昌胜的计策,亲率百人在川田集结,冒着暴雨夜袭油川信惠居城胜山城。武田信直城下一声令下,家臣秋山、板垣、甘利等将个个争先,从三个方向率军向城池猛攻,油川信惠猝不及防,片刻间城池已破,城门守将其子油川信贞、猛将栗原昌种、纷纷战死,岩手绳美自杀,万念俱灰的油川信惠只得带着其子弥九郎、珍宝丸等家眷在本丸自杀。至此困挠武田氏三代的油川之乱就此告终。后来油川后裔有一女嫁于武田信玄为妻称油川夫人。
扫平油川之乱后,武田信直于永正六年(1509年)率军攻入甲斐西部都留郡,讨伐曾经帮助油川信惠的小山田一族。小山田是“阪东平氏”的后裔,世代占据都留郡。扼守着甲斐进出关东的要道。此次小山田弥太郎信隆与其子平三郎信友率族人准备正面迎战,不料武田信直马不停蹄,竟帅旗本趁夜从侧翼直突小山田信隆本阵,信直一马当先舞刀呐喊冲入信隆本阵左突右杀,小山田信隆立足未稳,被杀的落荒而逃,而其子信友布防的前阵,也被武田军从后面反冲的七零八落未战先溃,小山田信友只得率残余仓皇逃往上野躲藏。
武田信直紧追小山田信友不放,并派忍者在川口放火烧断木桥阻其逃路。小山田信友无奈只得提出议和,把妹妹嫁给信直之弟胜沼信友,而信直为了巩固与小山田氏的关系也将妹妹嫁给了小山田信友,双方亲上加亲,至此武田信直正式收小山田氏归附武田,同时收降了油川之乱中避难的信惠方大将工藤虎丰及族人。
剿灭了前面油川氏的叛乱,降服了后面的小山田氏,武田信直并命其弟于胜沼筑城。开始监视甲斐两山之一的穴山氏,穴山曾是武田的分家,控制着甲斐与东海道的隘口,所盘踞的河内下山城,是从东海道进入甲斐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严密监视穴山的动向的同时,信直接受军师荻原长陆介昌胜建议,唆使穴山清五郎暗杀了父亲穴山家督信悬,穴山信悬即穴山信君曾祖父,是武田信虎的远房堂叔公,信悬之父信介即武田第十五代当主武田信守(信昌父)之弟。信悬被刺身亡导致穴山家陷入内乱,遭穴山家臣反对的穴山信风只得逃亡骏河,后穴山信风归降武田信直,其子穴山信友娶了武田信直之妹南松院,后来重掌穴山家督。
武田信直靠文武两策,先后降服了两山后,又拉拢了甲斐东部国人今井氏,今井氏亦为武田支族,初代为武田家第十三代当主武田信满之子信景(信重之弟)。为信直所拉拢的今井信甫、信房是其中一脉,当武田信直向今井信甫与信房派出使者送上厚礼后,今井信甫与今井信房一同率领族人归附了武田。
武田信直先后降服小山田、穴山、今井继而达到强化统治国内诸豪族势力的目的,朝着最终统一甲斐目标迈进。剩下的就是甲斐国北部的大井氏。大井氏是武田庶流,甲斐大井氏初代当主是甲斐武田家第十代当主武田信武(他兼领甲斐和若狭守护)次子信明的后裔,信达为信明六世孙。大井氏在“油川之乱”中保持中立,此时他们却首先吹响反抗武田的号角。
永正十二年(1515年)秋,信达父子在得到今川氏后援的保证后,于上野栉形町大井城扯起反旗,接着出兵封锁了通往大井城的隘口。在此期间,武田的国人众除了与武田信直联姻的小山田氏等以外,大多持中立态度,栗原、今井两氏一度还暗中向大井氏提供粮草支援。在其他国人众的旁观下,为避免今川介入,武田信直果断出兵,同年十月,率兵二千攻打大井信达和大井信业父子所把守的栉形町大井城。
危机时刻,大井父子向今川求援。出于对武田氏压制的考虑今川氏决定为了救援大井而出阵,今川军随即封锁甲骏国境,与大井氏遥相呼应,并从都留郡攻入甲斐。信直采取荻原长陆介昌胜之计,令小山田信友在都留郡阻击入侵的今川军。自己则派奇兵命家臣小林尾张入道向南部攻略今川氏的骏河吉田城。今川一看后方不稳,加之时至冬季大雪封山,便与武田信直双方退兵言和。而此时大井父子也在大井城积极防御与武田军僵持不下。后来在今川氏重臣痷原左卫门尉斡旋下,武田信直与大井父子达成了停战文书。至此,武田信直虽然没有能够借大井的人头震慑其他国人反叛,但至少也通过战争表达了自己统领甲斐的意向。
年青的武田信直之所以能在同族内战中坚持下来并最终胜出,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睿智与奋勇获得甲斐国人的有力支持。但其后武田信直担心甲斐国人势力过大,甚至有架空自己的嫌疑,便对国人众的态度也由原来的倚赖与感激,逐渐转化为猜忌和压制,为了削弱国人众的势力,强化了对甲斐各地的直属权,武田信直试图将国众逐步收编为武田的直属家臣。武田信直在甲斐国推行武田家一元化统治,收缴寺舍与地侍私领等一系列改变,引发了原先支持武田信直国人众的不满,国人众先后不断发生反叛,其中具有代表的是原先归于油川方的栗原氏和曾支持信直方而后叛的大井氏。
栗原氏原本为油川氏支族,在油川氏败亡后受到信直处分而心怀不满,此次起兵也是对信直的复仇之举,然而由于反叛仓促,未得到楠浦、尾松等小国人众的声援,被信直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宫的都冢剿灭,栗原氏至此一蹶不振。
此战之后出于安全与掌控甲斐双重考虑,武田信直将居城由武田家历代所居住的八代郡石和馆,向西北迁至巨摩郡古府中一带的川田。迁馆同时信直降伏了楠浦、尾松、小田切等小国人众。永正十七年(1520年)没了外援的大井氏提出议和,武田信直迎娶大井信达之女为妻,史称大井夫人。大井夫人后来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武田晴信、武田信繁、武田信廉。至此武田信直强化国领的统治的地位取得了成功,使大批国人众转化为武田家臣,使武田氏从守护大名成功转化为战国大名。武田信直时代至此拉开序幕。
永正十六年(1519年),武田信直将主城从川田角川馆迁入到西面的甲府(即甲斐国的国府,亦称府中)新修的踯躅崎馆(踯躅崎意为“杜鹃花”),踯躅崎馆修建在平地之上,与传统的守护大名的居馆完全不同,模仿了京都公卿“寝殿造”风格,馆舍盖成九宫格局,在踯躅崎馆城下町也仿效了京都“条坊制”把武士馆舍,商铺、工匠作坊、用街道分隔开来,宛如棋盘四面延伸。
武田信直后来效仿朝仓孝景修筑一乘谷之先例,要求同族重臣、甲斐国人众、及归附人质集中到踯躅崎馆城下町居住。至此国人众与豪族们纷纷将家眷迁往踯躅崎馆下的屋敷居住,使得踯躅崎馆车水马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甲斐国人众至此不仅从姻亲上也从行动上臣服于武田信直的统治。武田信直不久后改名为武田信虎,官拜左京大夫幕府称“东国虎将”。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6-10-11 11:50:33 +0800 CST  
第二十章 信虎风云
武田信虎新建居城踯躅崎馆并于此城布政令。同时在踯躅崎馆东北方修建了要害山城命驹井昌赖为城代与踯躅崎馆互为屏障形成猗角之势。
信虎连建两城加之连年用兵,使得国内劳力损失,田地荒芜,饥荒肆虐,饿莩遍野。信虎属下负责管理粮草的重臣金丸藤次的病故,更使信虎的新政如履薄冰。金丸氏祖上亦为武田支族,据“甲斐国志”记载,金丸氏初代祖为武田家十四代当主武田信重之子光重。金丸藤次即光重自一色家领入赘的养子,又称金丸伊贺守。后来金丸藤次之孙虎义、曾孙昌次、昌恒在武田一族均担当要职。
金丸藤次早年曾与穴山清五郎交情甚笃,他在世时穴山清五郎看他之面并未与信虎闹僵,此时病故使得武田信虎与穴山清五郎隔阂重生雪上加霜。大永元年(1521年)金丸藤次去世后,同年九月初,今川氏与武田氏因小田野的归属产生矛盾两家盟约关系破裂,十月末,穴山清五郎外通今川家与武田信虎分庭抗礼,他率众于身延城举旗谋反,今川氏亲命远江土方城主福岛常陆介兵库正成为大将,率领骏河与远江两国一万二千人马从富士川北上,从甲斐河内攻入府中。
开战初期,由于甲斐国人众心力涣散消极闭战,不听从信虎的调令措施阻援良机,此期间波木井领主波木井义实与今川方暗通献城,今川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直插巨摩郡和山梨郡内部,十天后攻占大井氏的富田城,前锋直逼胜山城。
今川的入侵对信虎十万火急,为扭转危局,武田信虎与老将荻原长陆介昌胜(六十一岁)亲自出马,统领武田家双壁板垣信方、甘利虎泰及三位年轻骁将原虎胤、横田高松、小幡虎盛整兵二千冒雪出征。
与对于内政漠不关心相反,信虎但对于人才却求贤若渴,唯才是用,知人善任“人是城,人是垣,人是堀”是武田信虎用将统军的制胜法宝。
原虎胤祖上为上总安房国守护原(千叶氏)一族。因父亲原友胤在一次家族内乱中遭人暗算被流放武藏,十七岁的原虎胤则从武藏漂泊到甲斐,正直信虎招募从此出仕武田家。 原虎胤作战异常勇猛,尤其擅长攻城战,驰骋疆场五十余载共受伤五十三处之多,冲锋时令敌人胆寒,被称为恐怖的“甲斐鬼美浓”。但是他也有善良的一面,曾经将受伤的敌将送回敌阵,被传为佳话。
横田高松,近江国甲贺郡横田乡出身,是佐々木源氏的后裔。早年曾入仕六角家,永正十六(1519)年六角家爆发了伊庭氏之乱,身为六角家重臣的伊庭贞隆起兵谋反,虽然最终六角氏平息了叛乱,但六角家督六角高赖病故,其子六角定赖继赖位后疏远高赖旧臣,横田高松竟被贬为浦生高乡的家臣,见到不被重用一怒之下,横田高松从六角家出奔,流浪至甲斐后入仕武田家,当时高松的忍着背景获得信虎赏识,作为信虎忍军头目指挥甲贺忍者收集情报。
小幡虎盛幼名孙十郎,虎盛同父亲上总入道日净一起开始追随十九岁的信虎时正信虎被四面强敌所困,生死攸关之际。因武艺超群上总入道日净一上任就被任命为镇守石和砦城代多年,可惜尽心辅佐信虎的上总入道日净在与反叛的今井氏激战中不幸战死。年仅十四岁的虎盛继任了家格。虎盛虽年少但是勇武过人,他之后随信虎征战南北,先后参与了大小三十余次恶战,身负代表武士荣誉的伤疤有四十余处,信虎赐其偏讳称“虎盛”外号“鬼虎”敌谈之闻风丧胆。
原虎胤、横田高松、小幡虎盛三人并非生于甲斐,但因作战英勇而被信虎看重,军信虎在军事上的提拔使得原虎胤、横田高松、小幡虎盛与以后的山本勘助、多田满赖合称甲阳五名臣。以后武田家诸多名将也都在信虎提携下唯才是举,甚至其子后来被称为“军神”的武田晴信也继承了这一点并发扬光大“人是城,人是砦,人是垣,慈悲是朋友,仇恨是敌人”成为他的座右铭。武田军中因战功而被重用的事迹屡见不鲜,成为后期武田军团的坚强基石。
风雪飘摇中信虎准备率领诸将及二千旗本出城迎敌,老将荻原常陆介昌胜抚了抚信虎的肩膀,荻原常陆介昌胜本是武田家老臣,早年曾经服侍信昌、信绳两代君主,曾因为出色的谋略与勇武得到了信昌的赏识被赐予“昌”字偏讳,在信绳时代擢升为家老。曾受命担任幼年信虎的传役,对于武田信虎来说,荻原昌胜就如同自己的父亲一般崇敬,信虎对于昌胜教诲一直铭记于心。
此时荻原昌胜一抚信虎肩膀,轻声道:“今川远道而来,加之隆冬,三和尽失,若我军一正一邪而攻,敌必破之”一听昌胜说尚有胜机,信虎不禁喜上眉稍,即刻采纳了军师荻原的计谋,趁敌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他带领众将率先渡过了饭田河与上条河原旁的荒川,于龙地台扎阵埋伏。同时在饭田河上游的片山山顶扎满了荻原事先准备的无数足轻人形和旗指物,命横田备松率二百甲贺忍军,待信虎率军冲入今川大阵之时,于片山上翘响阵太鼓吹响法螺,摇旗呐喊。
渡过荒川后,面临生死关头的信虎不敢懈怠,他急忙吩咐驹井昌赖带着武士护卫及女眷僧侣,保护着怀有身孕即将临产的大井夫人乘坐轿笼北去,命他护送家眷暂时赶往踯躅崎馆东北方的要害山城积翠寺躲避。通过自己最后一点努力给予家人更多点保护。
时值冬季,甲斐寒冬料峭,一片银装素裹,信虎回头望着那载着大井夫人摇曳的轿笼,穿行在白雪铺地,雪雾漫漫,曲折迂回的山路之上渐渐远去,消失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之中。信虎叹息了一口冷气,扣了扣身上铠甲系带,整了整头上的铁盔,拔出腰刀,一声大喝:“今日之战关乎我族生死!武田氏存亡危旦在今,我军命悬一线需以一当十奋勇杀敌!神灵护佑!”说完武田信虎一跃马镫,拨马急入流星一般带领荻原昌胜、板垣信方、甘利虎泰及原虎胤、横田高松、小幡虎盛等众将军冲入敌阵。
信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冲饭田河原旁龙地台下方的今川军福岛前阵,福岛军看到武田军为首一员大将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率数百骑兵风驰电掣般冲入阵中,如泰山压顶之势左突右杀,福岛常陆介兵库正成正准备收缩防御,忽然看到到旁边片山无数武田军如猛虎下山之势冲向侧翼,听到武田军擂鼓摇旗呐喊声不绝于耳,顿时慌乱,危机抵抗便被武田军打垮。福岛常陆介正成只得率领残部逃往上条河原拒守,武田信虎率军冲陷今川福岛军的前阵旗开得胜。至此武田家防御今川家入侵的“饭田河原—上条河原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福岛正成首战失利士气低落,一连数月都不敢主动向武田军发起挑战,两军隔着上条河荒川对峙了很长一段时间。时至隆冬季节,大雪纷飞,福岛军饥寒交迫,士气低沉,今川军放松了戒备,散漫在雪地里三三两两依靠着取暖。这一日突然从要害山城驰来一骑快马,马上使者奔入武田军阵,翻鞍跪于信虎马面泪流满面道:“启禀主公!尊夫人今日平安产下一位男婴。”信虎闻报喜出望外:“佛祖保佑,我后继有人了!”荻原昌胜近马喜色道“恭喜主公!今日少主降生,祥瑞万兆!时不我待,若全军上下闻主公喜添贵子,必斗志昂扬,我军应趁士气高涨之时与今川军决战,此战必胜!”信虎一拍马背道:“军师所言极是!今日乃我儿临世大喜之日。神佛一定会保佑我族武运昌盛,通知将这个喜讯报晓全军。”须臾间武田全军上下闻得信虎喜得贵子,各个欢呼雀跃,军心大振。信虎给儿子起名太郎,便是后来甲斐军神武田晴信。
甲斐上条河原旁的荒川河畔白雪苍茫,河道堆银彻玉,雪雾中武田军各色旗帜飘扬,人马呼出的雾气弥漫四周,宛如白云环绕,雾气与雪的结晶冰附在甲胄之上发出耀眼的寒光。雪飘如絮中的二千武田将士精神抖擞蓄势待发。信虎跃马缓缓走到军前,一扬军配(军扇)道:“今日我儿出生,乃天降祥瑞!神佛庇佑我军!今日一战必马到成功,众将听令,随我一起讨取福岛正成首级!”言闭武田信虎拍马舞刀率领荻诸将冲向福岛常陆介兵库正成的大营。
武田军吹响法螺敲击太军鼓,以排山倒海之势迎着雪虐风饕,风卷残云般朝福岛正成本阵袭来,福岛此时正在帐内用饭,被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战鼓、法螺声惊动,急忙迈出帐幕抬枪迎敌,而此时武田诸将如猛虎下山顷刻间将军福岛正成旗本从中间撕裂,福岛正成眼见武田军势不可挡来势迅猛内心暗惊,惊叹之余见武田一将冲到近前,此将黑如铁塔面容狰狞,黑盔黑甲犹如罗刹一般,挥舞着三尺太刀劈头就朝自己面门斜砍下来,福岛正城内心胆怯不敢招架,拨马扭头就逃,不想雪地打滑马失前蹄,连人带马一起翻到在地,正待福岛正成起身之际,只听“噗”的一声,被黑甲将从背后一刀砍倒,血溅三尺。砍到他的正是武田家勇将号称“甲斐鬼美浓”的原虎胤。
远处的小幡虎盛眼见原虎胤身先士卒一举斩杀了今川家大将福岛常陆介正成割去首级取了头功,急的他捶胸顿足嗷嗷直叫,他心急如焚得转身朝着福岛另一名大将福岛淡陆守追去,福岛淡路守眼见主将福岛正成被斩身亡,大惊失色,扔下手下兵将,慌不择路逃入林中,由于此时大雪封山,雪雾弥漫,马失前蹄卡入冰窖,福岛淡路守连人带刀摔于马下,被身后数名武田武士团团围住突围不出焦急之时,小幡虎盛马到近前,斜眼扫了一下丢盔卸甲俯地求饶的福岛淡路守,顿时火冒三丈,瞋目切齿一枪扎透了福岛淡路守的前心,咄嗟叱咤地命人割下了首级插于抢尖之上大喊道:“福岛淡路守首级已被我小幡虎盛讨取!哪个不怕死的尽管来战!”听闻福岛家两元主将被杀,福岛军余部四散崩溃抱头鼠窜。“上条河原之战”武田军讨取福岛常陆介正成及福岛淡路守以下六百余人首级可谓大获全胜。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6-10-20 11:33:23 +0800 CST  
武田军抗击今川福岛军胜利后,途径登富士山,信虎登上顶绕行一周,行“八叶”礼感谢神佛保佑后凯旋回师。
得胜而归后信虎在踯躅崎馆备下酒宴犒赏众将及三军,大家相互庆贺欢天喜地,武田信虎慢慢斟满了一杯酒,高高举起环顾四周道;“此次我军大获全胜,全乃神佛护佑,重将齐心,士卒拼死,我满饮此杯已敬诸位”随后一饮而尽。诸将与家臣们兴高采烈,也一同举杯畅饮而尽。此时女眷抱来刚出生不久的太郎让信虎过目,信虎抱着儿子激动不已,太郎生得虎头虎脑甚是可爱,信虎看着太郎粉嫩的脸蛋非常高兴,驹井昌赖进言道:“我军此次获胜主公喜得贵子乃双喜临门,不如借此机会给少主取个幼名保佑我军武运昌盛?”信虎听后开怀大笑道:“甚好 甚好正合我意,既然这孩子为我带来了胜利,那么就取名胜千代吧!以便保佑我军昌胜千代!”荻原长陆介昌胜带领板垣、甘利率诸将斟满酒杯高高举起道:“此次大胜,全托少主赐福啊!我等重将定当辅佐主公及少主一展宏图大业!来!我们敬主公及少主一杯!”信虎忙端起酒杯道:“我们齐心合力团结一心满饮此杯!干!”
而此时武田信虎庆贺胜利,今川福岛军残部却狼狈不堪,因大雪封山补给不畅,只得由富田城败回骏河。穴山清五郎一看援军已退,自己已成强弩之末,只好再次归顺信虎俯首称臣。
针对福岛正成的进攻,信虎由守势变为攻势。通过 “饭田河原之战”和“上条河原之战”信虎骁勇善战之名享誉国内,在甲斐上下树立起了威信,原本坐观成败的甲斐小领主们纷纷重新回归到信虎麾下。
大永二年(1522年)正月,武田信虎向甲斐全国征收了“栋别钱”补充军费。这也象征着甲斐国人在财政上开始服从武田信虎的统领。至此,武田信虎从军事、田产、名分、经济四个方面逐渐将领内的国人众转化为自己的家臣团。
武田信虎命小山田家移居古村城,给与一定的自治权,因为小山田家也同时联姻后北条、今川、扇谷上杉等氏,此次改迁在武田信虎的支配下仍保有相当的独立性,如在领地中自行修建通往武藏的桥梁,永正十七年(1520年)小山田信友获准兴建中津森新馆。
安置好小山田后信虎同时命令穴山清五郎移居下山城,也授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为武田家把守南部大门。先前信虎已将妹妹嫁给小山田信友,此次信虎将另外一个妹妹嫁给了穴山信友,这样三家就形成已武田家为宗家与其他两家建立起了姻亲的血盟关系,从而更加巩固武田家在甲斐国中的霸主地位。此法就是和西国大名毛利元就建立“两川体系”类似的武田“二山体系”。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6-10-20 11:34:02 +0800 CST  
@郁闷南国 2015-02-17 13:54:25
天与地
-----------------------------
@木土山丁 2015-02-17 16:28:15
后续会详细描写越后之龙与甲斐之虎的惊世战!
-----------------------------
@ss556656 2016-10-11 12:08:10
笑死我了,两个县长对战成了惊世之战,比他们厉害多的丰臣秀吉的几十万大军,碰到几万明军就被打得狼狈逃跑,最后赶下海,这样大战在明朝眼里不过是一般性战役,两个县长的战争是惊世战,惊了谁?
-----------------------------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有五十三个倭寇,流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他们一路不杀平民,不抢劫,不奸淫,只挑战官军。暴走数千里,杀死杀伤四、五千官兵,历时八十余日。楼上认为此时倭人战五渣?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6-10-20 11:37:28 +0800 CST  
@郁闷南国 2015-02-17 13:54:25
天与地
-----------------------------
@木土山丁 2015-02-17 16:28:15
后续会详细描写越后之龙与甲斐之虎的惊世战!
-----------------------------
@ss556656 2016-10-11 12:08:10
笑死我了,两个县长对战成了惊世之战,比他们厉害多的丰臣秀吉的几十万大军,碰到几万明军就被打得狼狈逃跑,最后赶下海,这样大战在明朝眼里不过是一般性战役,两个县长的战争是惊世战,惊了谁?
-----------------------------
朝鲜半岛屁大点地方,明军开始4万后增加到7万,朝鲜协助兵十余万,跟倭子十几万人打了7年,“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诸倭亦皆退守岛巢”你没看出来日军是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主动撤退吗?数万人把加藤清正围了,困了,攻了,最后让他跑了……人家岛国也就几个县临时拼凑的民团而已……让明朝所谓一般性的战役打了七年…
楼主 木土山丁  发布于 2016-10-20 11:54:49 +0800 CST  

楼主:木土山丁

字数:101860

发表时间:2015-02-16 19: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1 13:58:22 +0800 CST

评论数:2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