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xiao840616 2015-07-30 11:35:57
方伯谦这种人渣也配当华雄,说他是潘凤都抬举他了,不过话说三国演义里面临阵脱逃的人,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当今,和当年甲午何其相似,要是真打起来,比如已经进去了的徐谷二将军,高高在上范部长,还有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戴大佐,谁会是下一个方伯谦
-----------------------------
xiao840616老师:
又一个呀。
这今后还能打仗吗?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7-31 16:47:27 +0800 CST  
@我是卤蛋 2015-07-30 23:36:41
对于一些用词方面的其实也不必过于拘泥。
-----------------------------
老师好:
昨天只顾校对,加上翻页,没有看到您的话,见谅。今天有点小想法,跟您多唠两句。
老实说,我现在正在考虑是不是还要写下去。我也不是谦虚,我知道自己有几把刷子。学校学的是数学,现在干的是工程,跟历史和写作八竿子打不着。弄这个纯属个人兴趣而已。
多年来最大的爱好就是下棋和看书。平时空闲时间多一点,看几本书又看的稀里糊涂,就想说两句,借机打发时间,也想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弄几个排行榜也是这目的,为了大家一起争论争论、热闹热闹。那么多大师都没排,你胆肥呀?本想写的轻松一点,弄成戏说之类,但表达能力不行,说的严肃了。起这个名字也有问题,想直白点就说大了。似乎应该叫《随便扯扯那些年发生在东方的一些事儿》才合适。有些老师说应该这样写,有些说不应该那样写,有些说不要写成教材。你们说的都很对,我非不为而是力不能也,真没那水平。用博士后的眼光去看中学生的作业,肯定难入法眼。再说对于我而言,别说写成教材,看教材都吃力。
因为爱下棋,以前一直在新浪围棋论坛玩,偶尔也写个千把字的豆腐块发发。本来这个也想在那边写,考虑到那里是专业围棋论坛,似乎不合适就换到了这里。在那边人熟所以特懒,一年都发不了一贴,帖子发出去一个月都不会去看,有时候上去一看半个月以前就被人骂了,因此被斑竹和坛友称为很“二”。在这里初来乍到,礼让三先,每帖必回,也想和大家成为朋友,并且是很好、很坦诚的那种。我名字起的也有问题。在新浪我叫斜阳草树,一看就是糟老头子,大家也就迁就。青梅煮酒是我年轻时候申请QQ时起的,后来在这里就随手拿来注册了,现在想想真不合适我叫。悔不该当初没听小女的话:你青梅煮肉多好吃。
准备写的时候就犹豫,现在看来还真对。本来想弄成轻松一点的业余逗乐作业,现在整成天天考试了,还是大考。老眼昏花打字也慢,半天整那么一点还老出错。最近棋友打电话,怎么老不见你来下棋了,比赛也不参加了?同事上班问最近干啥哩,怎么不出来“暴走”了?前几天单位一小伙儿结婚,钱给了人都没敢去,怕喝酒回来赶不出来。
昨天,吴登盛大赦中国155名中国伐木工人,肉体上的。人家不就砍了几棵树,至于判35年吗?同一天,您一句“不必过于拘泥”也赦免了我,精神上的。我也不就想在这里说几句话吗?
说到底还是自己心态不好,太当回事,不就是娱乐吗?还是回归原来的生活状态吧,能写就写点,不想写就歇歇,写不下去就停停。反正不耽误老板发工资,您说是不?
主席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习总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咱听领导的,说到做到不放空炮,立即行动给自己放假。一会下班喝酒去,喝完酒再杀两盘过过瘾。忽然想起来一句很浪漫的歌词:给心灵放个假。
罗里吧嗦半天成祥林嫂了,耽误您功夫。
您的名字既家常又亲切,咱俩换换吧?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7-31 17:47:30 +0800 CST  
@comeonplay 2015-07-23 14:26:26
楼主你写得太慢了
-----------------------------
@青梅煮酒1970 2015-07-23 19:44:13
comeonplay老师:
白天要上班,老板派活多,个人水平差,快不起来呀。
请您多多体谅了。
-----------------------------
@u_104456958 2015-08-02 11:52:17
楼主加油, 兄弟 们在关注着
-----------------------------
一声兄弟真亲切,险使老酒泪满襟!
谢了。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2 20:10:16 +0800 CST  
感谢楼上几位老师,你们的鼓励就是我的信心。
明天继续。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2 20:28:38 +0800 CST  
@1大海魂1 2015-08-01 12:47:18
我建议你看看煮酒里一些这类题材的文章
-----------------------------
多谢大海老师再次莅临指教。
您介绍的文章我看过,端的是好,我这辈子都达不到那样的水平。您的意见字字珠玑,我字斟句酌深入领会可惜并不能贯彻之。原因在给“我是卤蛋”老师的回帖中已经提过,我“非不为而是力不能也”。跟您和您介绍的那些老师相比,我不过是中学生而已,最多高三。加减法都算不准的人,让他去求导微积分肯定是勉为其难。相对于各位老师的驾轻就熟,厚积薄发,我还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之中,——我现在甚至连第一次若开战役的地图都没收集到。你们是博士要升博士后,对我来说还是先把高中念完,如果运气好的话弄个大专读读再说。至于后面的本科、硕士。。。想都不敢想。
世之万象就在于有阳春白雪,就有下里巴人。有您调理的海参鱼翅,也就有我的稀饭油条。不过我也会努力,尽快提高到番茄炒蛋和麻婆豆腐的水平。
看到您在谋划大作(看介绍那可是地地道道的饕餮大宴),翘首以盼,热盼您的大作早日莅世。
届时当沐浴更衣(斋戒三日时间太长估计忍不住),前往拜读。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2 21:15:43 +0800 CST  
多谢楼上u-103665739、我是卤蛋、刀客、haozi20003、u-104485297几位老师鼓励。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3 19:34:55 +0800 CST  
1.2.6 大东沟海战
牙山、丰岛大清陆、海军连连失利,朝廷震怒。1894年8月10日,日本联合舰队迫近威海卫,已经欺负到家门口来了。光绪皇帝严厉斥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作战不力。无奈之下的李鸿章不得不命令北洋舰队赴黄海巡航,以平息皇帝之怒,缓解舆论压力。9月12日,北洋水师主力从威海卫军港出发,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护送陆军登陆,支援平壤作战。
与北洋水师在战略上“保船制敌为要”不同,日本海军在战争之前就制定了以舰队决战夺取黄、渤海制海权为目标的作战计划。当联合舰队护送援军登陆仁川的行动完成后,9月13日,联合舰队本队和第一游击舰队开赴鸭绿江口附近海域,搜寻北洋水师主力决战。
9月15日,北洋水师主力在丁汝昌率领下护送5艘运兵船到达大连湾。运兵船上有陆军铭军4000人,400匹马,80门炮。晚上船队在大东沟外20公里处下锚宿营。
16日,北洋水师抵达鸭绿江口之大东沟。部分舰艇担任警戒,其余10艘主力舰在20公里之外的大鹿岛东南下锚。9月17日8:00,运兵船卸载完毕,北洋舰队准备返航。
自丰岛海战以来,北洋舰队全体官兵士气高昂。当时任“镇远”号副管驾的美国退休海军少校马吉芬在日记中记到:舰队官兵渴望与日本舰队进行决战,“以雪‘高升’和‘广乙’之耻,士气旺盛,莫可言状”。
9月17日10:23,联合舰队第一游击舰队率先发现了因使用劣质燃煤而冒出滚滚浓烟的北洋水师,迅疾发出 “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的信号。11:30,北洋水师“镇远”号桅楼上的瞭望哨也发现了逐渐逼近的日本舰队。
12:05,联合舰队以“吉野”号为首,第一游击舰队在先,本队在后,呈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鸭绿江口外海大鹿岛海域,集中了远东两支最大舰队的几乎全部主力舰艇,空气骤然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12:20,北洋水师在行进中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旗舰“定远”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类似倒“V”字形。主要原因是位于阵型左右翼的战舰“济远”、“广甲”、“超勇”、“扬威”都是航速缓慢的老舰,跟不上大队的节奏。在阵型尚未完全展开的情况下,战斗已经打响。
12:50,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首先开炮。联合舰队第一游击舰队在距北洋水师5000米处向左转弯,航向北洋水师右翼,冒险将舰队暴露于北洋水师的炮火打击之下。
12:53,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号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
可以说从大东沟开始,一直到1942年6月4日的中途岛,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幸运之神一直在眷顾着日本。随后日俄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对马海战日军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得敌方主帅阵亡或负伤,失去指挥舰队的能力。
遗憾的是,丁汝昌事先竟然没有指定自己的代理人,使得整个战斗过程中北洋舰队实际上处于一种群龙无首的乱战状态。直到海战即将结束时,“靖远”号舰长叶祖珪才主动升旗代为指挥。不知道在后面几小时的过程中,连东乡平八郎都敬佩不已、远远见了都要敬礼的舰队二把手刘步蟾、三把手林泰曾都干什么去了。
当双方舰队进至相距约3000米时,日本第一游击舰队4艘快速战舰一面以猛烈炮火射击、一面加快速度左转舵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两艘弱舰。
此时,日本舰队本队其余六艘舰只恰好驶至北洋舰队倒“V”字形的前方。北洋舰队各舰舰首恰恰指向敌舰船腹。于是,北洋舰队各舰以舰首主炮猛烈轰击敌本队六舰。由于“比睿”、“扶桑”、“西京丸”、“赤城”等几艘速度较慢的舰只落后,日舰队被北洋舰队拦腰截断、分割为二。“定远”、“镇远”及右翼各舰发右舷炮火猛轰敌主力舰“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左翼“致远”、“靖远”等舰则发左舷炮火截击“比睿”、“赤城”等后续各舰。此时除了右翼“超勇”、“扬威”之外,北洋舰队主力各舰均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并全力开炮。
落在最后的“比睿”、“赤城”遭到北洋舰队的痛击。“比睿”被打得走投无路,冒险闯入北洋舰队阵中,企图在“定远”和“靖远”之间500米的间隙中穿过,走小路与大队会合。结果陷入“定远”、“镇远”、“广甲”、“济远”等舰的包围之中。北洋舰队平时表演被李鸿章称为“16中15”的神奇射术,这时在战场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四艘大舰围着一艘近在咫尺的小舰猛轰,仍然让受到重创的“比睿”号在熊熊烈火中冲出重围。幸运脱离险境的“比睿”迅即打出了“本舰退出战列”的信号,逃离战场。
北洋舰队左翼各舰又以800米近距离猛轰“赤城”号。正在舰上观看海图的舰长坂元八郎太海军少佐被击中头部,鲜血及脑浆喷洒在海图台上,当场毙命。随后,代理舰长佐藤铁太郎也被击伤。在弹雨中,舰上军官几乎全被击毙。“赤城”仓皇逃出作战区域,宣布退出战场。注意,这个“赤城”可不是半个世纪之后南云舰队的旗舰航空母舰“赤城”号,那个横行霸道的“赤城”断断不至于如此窝囊。
代理舰长佐藤铁太郎侥幸活命,后来成为日本海军的第一战略家,和秋山真之一起被称为“海军两参谋”。他所著的《帝国国防史论》一书成为日本早期海权战略的代表作,之后还长期担任过海军大学的校长。
除“比睿”、“赤城”外,日本其他舰只“吉野”、“浪速”、“高千穗”、“秋津洲”、“西京丸”也先后中弹。所幸损伤并不严重。在这一阶段,北洋舰队稍占上风。
但是右翼两艘弱舰“超勇”和“扬威”却在日军第一游击舰队的攻击下渐渐不支。14:23,“超勇”号没入海中,舰长黄建勋落水。我方“左一”号鱼雷艇冲上去扔出了救援绳子,黄建勋甩开绳子拒绝援救,自沉于海。随后,“扬威”号也在敌舰的密集炮火下沉没,船上65人被鱼雷艇救起,舰长林履中投海自尽。
此时,原停在大东沟口外的“平远”、“广丙”两舰及众鱼雷艇也应召前来助战,驶到北洋舰队右翼后方时恰好与日本本队相遇,各舰立即向日舰发起攻击。14:34,“平远”号炮弹先后命中日军旗舰“松岛”号,随后又发炮击中“严岛”号。但“平远”亦被日舰击中起火,被迫暂避,“广丙”也随之退出战场。
这时日舰本队已驶过北洋舰队右翼,继续向右转舵,绕至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舰队形成对北洋舰队夹击之势。度过了艰难开局阶段的日本舰队开始逐渐占据上风,北洋舰队被迫处于内线作战,腹背受敌,转趋不利地位。
虽然形势不利,但北洋舰队广大官兵毫不畏缩,反而愈战愈勇。提督丁汝昌重伤不下火线,裹伤后坐于甲板上鼓舞士气。日本临时改装的武装商船“西京丸”号接连中炮,需要人工操舵才能勉强行驶。蔡廷干驾“福龙”号鱼雷艇抵近“西京丸”在40米的距离上发射鱼雷,这几乎相当于把枪抵在脑袋上射击,“西京丸”已在劫难逃。在船上督战的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中将已经闭上了眼睛:“吾命休矣。”谁知因为距离太近,鱼雷竟然从舰下穿水而过。这位战后的第一任日本驻台湾总督死里逃生。后来桦山资纪曾心有余悸地对伊东祐亨说:“鱼雷冒着气泡钻到船底下那情形,真的是比什么都恐怖呀。”
日军第一游击舰队在击沉“超勇”和“扬威”之后也加入了对北洋舰队主力的围攻。激战中,“定远”号前部被日舰“扶桑”号击中,燃起大火。见此情景,日舰立即群起向“定远”号扑来。“镇远”、“致远”立即上前掩护,为“定远”争取灭火时间。
早已伤痕累累的“致远”号以一敌四,炮弹几乎耗尽。这时“致远“恰与日舰“吉野”相遇。舰长邓世昌当即下令直冲“吉野”,准备与之同归于尽。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致远”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15:30在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黄海海面上沉没。舰上官兵除7名遇救外,其余全部壮烈殉国。
邓世昌坠海后,随从刘忠跳入海中以救生圈援救,使之浮出水面。邓世昌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其爱犬“太阳”游至身边,“衔其臂不令溺”,世昌挥之不去,并以口衔其发辫,邓世昌用力按犬首于水,自己也沉没于汹涌的波涛之中。这一天正好是邓世昌45岁的生日。
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到国内,光绪帝大受感动。当即亲笔书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赐予其“壮节”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甲午战争结束后,山东民众自发集资在荣成成山头始皇庙为邓世昌塑像并修建祠堂,每年都举行祭祀活动。百年后的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一艘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命名为“世昌”号,以示纪念。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3 20:39:58 +0800 CST  
@u_104456958 2015-08-03 21:18:25
兄弟 ,加油
-----------------------------
谢谢老兄和鸡鸣虎跃龙飞腾老师。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4 00:02:25 +0800 CST  
“致远”沉没后,附近的“济远”和“广甲”立即成为日舰的重点打击目标。“济远”舰长方伯谦见形势不妙,立即打出“本舰受重伤”的信号旗,迅速逃离战场。“广甲”与“济远”编为一队,舰长吴敬荣见方伯谦撤退,随之跟着逃跑。因为害怕敌舰追赶跑得太快,慌不择路的“广甲”号在大连湾三山岛外触礁搁浅。吴敬荣弃舰率领舰员登岸逃命。
海战结束之后,丁汝昌派“济远”号拟将“广甲”拖回港内,但当时几艘日舰也即将赶到,“济远”急忙退回大连湾,“广甲”被日舰发炮击沉。但是也有说法“广甲”是被“济远”主动炸毁的。
值得一提的是,“广甲”号登岸逃命的水兵中有一个“二管轮”。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北洋舰队随之被解散,失业的“二管轮”无奈弃船登岸,转去投奔老领导张之洞。人挪活树挪死,“二管轮”之后飞黄腾达,步步高升,最后竟然当上了民国政府的大总统,——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黎元洪。
日本第一游击舰队开始集中火力围攻“经远”。“经远”以一敌四,很快中弹起火。舰长林永升临危不俱,指挥全舰奋勇抗御。炮战中林永升“突中敌弹,头裂阵亡”。16:40,“经远”号舰首向东,左舷倾覆,最后在庄河黑岛南老人石海礁附近沉没。全舰除16人获救外,200多人壮烈殉国。
在这一阶段,北洋舰队的“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四舰先后沉没,“济远”、“广甲”相继遁逃,共失去六舰,战斗力大减。日本方面虽然“比睿”、“赤城”、“西京丸”退出战斗,但这三舰均系弱舰,不仅对舰队战斗力影响不大,反而使日本主力舰队无需再分散力量保护弱舰,实际上等于减轻了负担得以轻装上阵。这样,日本由第一阶段的劣势转为优势,战局的发展变得对日本极为有利。
在最后阶段的海战战场上,北洋舰队坚持战斗的只有“定远”、“镇远”、“来远”、“靖远”四舰。日本则尚有“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等九舰。日本以本队围攻“定远”、“镇远”,以第一游击舰队围攻“来远”“靖远”。
“来远”、“靖远”在围攻下相继起火。为了摆脱包围和灭火,两舰一直冲到大鹿岛附近,依据有利位置背靠浅滩进行防守。日舰尽管占尽上风,一时竟也无可奈何,战局暂时陷入僵持状态。
在原来的主作战海域,日本本队像一群野狼一样围住“定远”、“镇远”猛攻。但是由于出色的德制装甲保护住要害部位,两艘巨舰虽然身中无数炮弹,上层建筑的非装甲部位被打的如同蜂巢一般,但仍是巍然屹立,奋勇反击。日军官兵无不变色。
15:30,“镇远”号主炮击中日军旗舰“松岛”号,造成“松岛”舰体倾斜,烈焰冲天,甲板上血肉横飞,当场死伤高达84人。情急之下的伊东祐亨甚至将军乐团的乐手都拉出来充实到战斗岗位。由于“松岛”号基本丧失了战斗力,伊东祐亨后来被迫将旗舰转移到“桥立”号上。
下午17:00,“来远”、“靖远”扑灭大火之后恢复了战斗力,并召集“广丙”、“平远”以及鱼雷艇队重返主战场,北洋舰队气势益盛。战至17:30,日落西山,伊东祐亨面对怎么打也打不沉的“定镇二远”,也逐渐丧失了信心。加上看到日舰基本上也都是伤痕累累,又害怕鱼雷艇趁着夜色进行偷袭,随即下令全速向南退却。
这是日本联合舰队在大东沟海战中犯下的一大错误。如果不是后来清军的无能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此举等于放弃了一举歼灭北洋舰队的最佳时机。伊东祐亨这种“没见好就收”的痼疾整整传染了半个世纪,染病的包括后来的东乡平八郎、南云忠一、三川军一、栗田健男等等海军名将,后文详叙。
“靖远”号舰长叶祖珪知道“定远”桅楼被毁,丁汝昌已经无从指挥,主动代替旗舰“定远”升旗集队。眼看日本舰队开足马力“向西南一带飞驶遁去”,刹那间已经跑出去很远,支离破碎的北洋舰队也只好收队驶回旅顺口。至此大东沟海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甲午海战”宣告结束。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日军的速射炮以及航速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当时如日中天的战略家马汉后来评论道:中日大东沟海战就像是步兵和一支没有步兵保护的炮兵在作战。步兵在摧毁了敌人大量炮兵之后主动撤出战场,而炮兵却因为缺乏机动性无法追赶。
历时5个多小时的大海战中,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伤亡官兵600多人。日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尽管损失比日军为大,但“定远”、“镇远”还在,可以说北洋舰队实力尚存。可惜的是,在李鸿章“力主避战保船”的指导方针之下,北洋水师退回旅顺,继而转向威海,从此不再出战。等于拱手向日本海军让出了黄海的制海权。
之前早就开跑的“济远”号早于大部队四小时回到旅顺军港。方伯谦辩称军舰上的所有火炮均已损坏,不能战斗。丁汝昌派洋顾问戴乐尔登船检查,戴乐尔的回话是,“济远”号的火炮不像被火炮击伤,而像是用炮锤自行砸坏的(据说目前保存在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济远”舰主炮上相应部位确实存在砸痕)。此举彻底激怒了李鸿章和丁汝昌,立即下令将方伯谦革职逮捕下狱,收押看管。李鸿章上奏朝廷请求对其严加处置。
“镇远”号舰长林泰曾念在多年的同学面上还想联合刘步蟾为方伯谦说情,被刘步蟾断然拒绝。起初方伯谦还觉着没事,因为他是总兵职务,在大清国历史上几乎没有这种高级职务被判死刑的往历。等到死刑判决书下来之后,方伯谦才慌了。他甚至托人让远在东北的老将宋庆为他求情,谁知道宋庆听到后反而说:“可惜我没有海军的生杀大权,要是有,7月份早就把你个兔孙宰了,还能让你误国到现在?”1894年9月29日凌晨5时,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下大船坞西面的刑场上被斩首。
一跑“丰岛”,二跑“大东沟”。本来方伯谦具备竞争一个“跑跑”榜位置的基本条件,但是宝贵的位置依然不能给他,理由同叶志超。
大东沟海战的失利使得李鸿章和丁汝昌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自觉脸上无光的李鸿章只得上奏朝廷,引咎自责。光绪帝和翁同龢虽然恨死了李鸿章,但是值此用人之际,除了李鸿章还真没人能够支撑危局。光绪帝只好下令将李鸿章“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责令其戴罪立功。
与此相对应,大东沟海战胜利的消息传回日本,举国欢庆。明治天皇除了颁布诏书嘉奖之外,还亲自做歌《黄海大捷》以示勉励。
看来这睦仁会的还不少呀。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4 00:06:25 +0800 CST  
@babalayou 2015-08-04 13:47:21
看的没有写的快!
-----------------------------
终于找到一位比我慢的,呵呵。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4 19:20:45 +0800 CST  
@唐初里几 2015-08-04 16:03:37
中华什么时候能真正打败日本才能算复兴
-----------------------------
唐初里几老师一言中的!!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4 19:21:38 +0800 CST  
@xiao840616 2015-08-04 17:14:22
记得看俞天任老师的书,好像说方伯谦这人渣,是近现代海战史上唯一一个临阵脱逃的将领,结果这在楼主眼里都够不上跑跑,楼主要求有点高哟
-----------------------------
xiao840616老师:叶志超、方伯谦以及马上提到的赵怀业都绝对够条件。但是名额有限,主要是想把指标留给后来主战场的南云、栗田、弗莱彻们。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4 19:23:59 +0800 CST  
@1大海魂1 2015-08-04 19:55:08
楼主说的没见好就收的原意恐怕是见好就收吧
-----------------------------
大海老师,您的语言太高深,学生听不懂。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4 21:48:16 +0800 CST  
@1大海魂1 2015-08-04 22:21:51
日本舰队撤退 楼主用了一个没见好就收这样的形容词 我没弄明白啊 何来没见好就收啊 明显的占尽便宜 然后跑路啊
-----------------------------
哦,这次明白了。
学生认为,这时候日本联合舰队可谓占尽上风,正是全歼大清北洋舰队的好机会,但是伊东祐亨却没有这样做。
后来南云忠一在珍珠港没有乘胜发起第三波攻击,毁掉美军的潜艇基地、油库以及维修船厂等设施,也是半途而废的做法。
还有,萨沃岛海战取得完胜之后,三川军一为了躲避可能到来的美航母袭击(实际上弗莱彻早已撤离),保全舰队,在美军护航舰队已经溃不成军的情况下,没有乘胜摧毁美军滩头的作战物资,才最终导致了瓜岛日军最后的失利。
综合以上战例,学生才用了这样的表述。
您看有一点道理吗?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5 00:52:01 +0800 CST  
@yu_xiangyu 2015-08-04 23:27:49
志远的沉没是战役的转折点,它给了北洋水师极大的震撼里,其实如果不是引爆了鱼雷管,致远本不该这么快就沉没。日军极为强调阵型,这和英国海军一脉相成,宁愿牺牲几艘船也要冲散别人的阵型。最重要的是日本是以快打慢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此看来,中国发展战略核潜艇是多么重要
-----------------------------
同意您的观点。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5 00:52:59 +0800 CST  
1.2.7 鏖兵辽东
早在8月1日正式向中国宣战前,日本大本营就对战争的进程做出了各种设想,并据此制定了“作战大方针”,方针的要点就是整个作战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派陆军进入朝鲜牵制清军,同时出动联合舰队寻求与中国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夺取黄海及渤海制海权。第二阶段作战视第一阶段之海战结果而定,又分为有三种方案:
一、如海战胜利夺得制海权,即运输陆军在渤海湾登陆,于直隶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
二、海战结果虽不能夺取制海权,但也使中国舰队不能驶进日本近海时,派陆军前进驱逐在朝鲜的清军,扶植朝鲜“独立”;
三、若海战失败,制海权为中国海军所夺,则加强在朝鲜的防守,击退大清陆军的进攻。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大东沟海战虽然是日军占了上风,可北洋水师主力尚在,实质上胜负尚未明朗,日军应该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案。但是北洋舰队的龟缩不出给了日军实施第一种方案的有利条件。
平壤战役之后,山县有朋率领的日军第一军经过短暂休整,9月底就开始向着鸭绿江边的义州进发。到10月中旬,日军在义州集结完毕,对面就是中国的九连城。
当时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约28000人。清朝任命已经74岁的“白发将军”宋庆(也就是方伯谦死前托人为他说情的那位)为诸军总统,节制各军。可惜的是,大清国当时的军队体制仍停留在30年前打太平军和捻军的水平上,参战各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宋庆虽负节制诸军之名,各路清军实则并不服从调度。平壤、大东沟相继战败,导致各军士气不振,将领多无抗敌决心。28000人看着不少,但是鸭绿江也不短,胡椒面一撒,就觉着哪里都是漏洞,似乎哪里都守不住。
日军进攻部队第一军包括桂太郎中将的第3师团和野津道贯中将的第5师团,共计超过30000人,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日军接连取胜,士气正旺。作为进攻的一方,日军可以集中兵力形成拳头在某一点上形成突破之后迅速展开。站在鸭绿江边的山县有朋踌躇满志,仿佛看到了三百年前丰臣秀吉那落寞的背影,他将要完成当年丰臣秀吉都无法完成的“伟业”。想到此,山县有朋在马背上扬鞭赋诗:“对峙两军今若何,战声恰似迅雷过,奉天城外三更雪,百万精兵渡大河。”也真敢吹,三万人就敢冒充百万。
10月24日,日军先头部队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渡江成功,首次踏上了大清的国土地。当夜,日军又在虎山附近鸭绿江中流架起浮桥,清军竟毫未觉察。10月25日晨6时,越过浮桥的日军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部顽强抵抗,因势单力孤遭受重大伤亡,被迫撤出阵地,日军占领虎山。其他各部清军听到虎山失陷,纷纷不战而逃。
10月26日,日第一军攻打九连城,守军主动献出城池。当地一些居民居然还拿着猪、鸡去犒劳慰问日军,有些人甚至提出要求为日军效力,大清之民心涣散由此可见一斑。随后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安东县。仅仅三天,清朝近三万重兵驻守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这边山县有朋志得意满,那边在日本国内,明治天皇正在亲自给新组建的第二军送行。第二军军长就是前面“萨英战争”出过风头的猛人大山岩。在日本军界一向有“陆之大山,海之东乡”之称。当时的乃木希典还仅仅是大山手下一个小小的少将旅团长。从天皇手中接过军刀,乃木希典激动得眼泪哗哗只流,拿盆接都接不住。乃木当即赋诗一首:“肥马大刀无所酬,皇恩空沿几春秋。斗瓢倾尽醉余梦,踏破支那四百州。”
如果说山县有朋的第一军是渡江作战的话,那大山岩的第二军就是典型的登陆作战。10月24日,就在第一军向鸭绿江进攻的同时,第二军24000余人在日本联合舰队的掩护下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开始登陆。为确保登陆安全,伊东祐亨还派出航速最快的“秋津洲”和“浪速”号分别驶往威海卫和旅顺口,监视北洋舰队的动向。但是可悲的是,主力尚存的北洋舰队躲在旅顺军港内纹丝未动。
日军在花园口的登陆行动前前后后整整持续了14天,清军竟没有一兵一卒前来打扰,登陆日军犹似在自家门口散步一般。这也创造了大规模登陆作战史上的一大奇迹。在日本军舰附近,甚至还有乞丐前来讨饭,弄得日本人苦笑不得,也算上是战争中的奇景了。
日军登陆如此轻松的原因有四:一是清兵实行的是重点防御,这里不是重点;二是大部分兵力用于蹲坑据守,根本没有机动部队;三是情报不灵,反应迟钝;四是即使知道了也无兵可调,能战斗的兵都调到鸭绿江边防守去了。真不知道那被美国称为陆军世界第三的那百万人马都干什么去了。
11月1日,轻松登陆并从容编队的日军杀向金州。11月6日,日军击溃清军连顺、徐邦道等部,进占金州。
11月7日,日军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大连守将赵怀业是李鸿章的铁杆亲信,人送外号“赵不打”。在日本进攻之前,赵怀业正在忙着把贪污的大量军粮、军服运到烟台去卖,至于那些枪炮、弹药,估计买家不好找就交给日本人算了。被日本人缴获的武器就有炮129门,步枪620多支,其他物资不计其数。仓皇逃走的赵怀业甚至连海中水雷的分布图都大方地留给了日本人,使得联合舰队轻而易取地清除了附近海域的水雷。日军不战而得大连湾,前面就是北洋舰停泊的军港旅顺口。
也就是11月7日大连失守这一天,北京城内却是另外另一番欢乐气象。慈禧老太60大寿庆典如期进行。宫内唱戏三天,所有机关单位停止办公。估计赵怀业也是生气了,你们都不办公去看戏,凭什么要我在前边撅屁股打?
大连湾失守,旅顺危急。同样在11月7日这一天,李鸿章电令丁汝昌速速将北洋舰队残余舰只撤至安全地带威海卫。
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背山面水,港阔水深。港内建有船坞、电报局等诸多军事设施,这里是清廷经营十多年的北洋海军三大重要基地之一。黄金山、老虎尾雄峙口门,筑有炮台12座,炮70余门。在旅顺侧后依山凭险筑有炮台17座,炮近80门。“铁打的旅顺、纸糊的刘公”由此得名。但是清廷判断鸭绿江是日军的主攻方向,原旅顺守军大部分被调往鸭绿江防线,接防的多为新募之兵,守军各部互不统属,这就给了日军以可乘之机。
日军在大连湾休整十天后,开始向旅顺进逼。日军原本认为进攻旅顺必是一场血战,事先已经组织了1500人的敢死队。18日,日军前锋进军土城子,徐邦道的拱卫军顽强抗击,给日军造成一定伤亡,但终因力单势孤而落败。次日,总帅道员龚照玙竟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独自逃往烟台。19日,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三统领也先后潜逃。11月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仅仅一天,号称“远东第一要塞”的旅顺口陷落。
占领旅顺口之后,日军兽性大发。第1师团野兽师团长山地元知中将下令屠城,制造了 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大屠杀整整持续了四天,整个旅顺尸横片野,全城3万民众只留下负责掩埋尸体的36人。这些人被日军在帽子上贴上“勿杀此人”的标记,因此得以幸免。
旅顺大屠杀发生后,伊藤首相和陆奥外相紧急展开“沉静化”外交工作,避免事件在欧美诸国进一步扩大。政府严厉要求国内的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回避血淋淋的虐杀情节,还规定了就此事件对外统一的答辩要领。11月26日,第二军下达“尽快打扫战场,迅速处理清国人尸体”的命令。在清国政府软弱外交的背景下,日本一系列善后工作取得了成效,西方世界的谴责战没有持续下去,国际社会似乎很快淡忘了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件。
日军当然不会忘了大肆掠夺,旅顺几乎被夷为平地。旅顺港大清刚刚购自欧洲的4000吨优质铁轨也被日军抢走,原封不动地铺设在东京的铁路上。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5 01:00:43 +0800 CST  
北路日军第一军在占领鸭绿江沿岸后,兵分两路进攻奉天。东路进攻日军遭到清军聂士成部的顽强阻击,在摩天岭两军陷入僵持,往来拉锯达两个月之久。聂士成不愧为大清为数不多的悍将,率军在局部进行反攻并收复连山关,得到清廷明令嘉奖。东路日军转为守势。
12月初第3师团长桂太郎中将率军从安东出发向前挺近,13日辽东重镇海城陷落。眼看李鸿章的淮军独力难支,湖南巡抚吴大瀓主动请缨,提请率领湘军北上。两江总督刘坤一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授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吴大瀓和宋庆被任命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
奉天锁钥在辽阳,辽阳锁钥在海城。1895年1月至3月,清军组织并实施了五次反攻海城之战。从1月起,清政府调集的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陆续率兵赶到,会同宋庆军,对海城守敌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1月17日,清军兵分两路反攻海城。在日军顽强阻击并得到强有力的增援之后,东路长顺部和西路依克唐阿部均无法继续前进,被迫收兵。
1月22日,依、长两军又向海城守敌发动了第二次反攻。因日军炮火猛烈,无法前进,战至下午,再次被迫收兵。
2月16日,清军又发动了第三次反攻。这次反攻除依、长两军外,又增加了徐邦道的拱卫军和李光久的湘军,进攻兵力达3万多人。战至下午5时,终因日军“放炮死拒”,无功而返。
四攻海城是清军在辽南战场上一次大规模的联合作战,反攻从2月21日到25日,持续5天,依然无果后退。
1895年2月27日,清廷再次敕令三路人马第五次反攻海城。在清军集中力量围攻海城之际,日军开始进犯鞍山、辽阳。清政府电令长顺、依克唐阿率部北援辽阳,魏光焘等西援牛庄,由此解除了对海城的包围。
需要指出的是,清兵第四、第五次反攻海城都是以60000之众围攻日军6000人。尽管战场上清兵也表现出罕见的英勇,但10:1的兵力优势换来的依然是失败,可见双方战斗力差距之大。
2月28日,日军变守为攻从海城分路进攻,清军败退。3月4日日军攻占牛庄,7日不战而取营口,9日又攻陷田庄台,野津道贯下令将田台庄烧成一片焦土。至此辽南所有重镇均被日军占领。大清的陆军精锐湘军、淮军锐气尽失,无力再战。
仅十天时间,清朝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5 01:01:58 +0800 CST  
@1大海魂1 2015-08-05 01:46:45
而三川的问......
-----------------------------
相对而言,美军更保守一些,斯普鲁恩斯和弗莱彻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貌似山口多闻、角田觉治也很凶猛,但是这样的人确实不多。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5 11:40:51 +0800 CST  
@yu_xiangyu 2015-08-05 07:03:00
南云的做法并没有错
-----------------------------
对,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去看,纯粹是事后诸葛亮,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人家要求太高了。
其实真自己到了那里,比人家差远了。
我去了说不定早急晕过去了,泼凉水、掐人中都醒不过来。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5 11:43:43 +0800 CST  
@yu_xiangyu 2015-08-05 07:03:00
南云的做法并没有错
-----------------------------
对,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去看,纯粹是事后诸葛亮,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人家要求太高了。
其实真自己到了那里,比人家差远了。
我去了说不定早急晕过去了,泼凉水、掐人中都醒不过来。
楼主 青梅煮酒1970  发布于 2015-08-05 11:44:19 +0800 CST  

楼主:青梅煮酒1970

字数:3935982

发表时间:2015-07-16 16:3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21 10:10:47 +0800 CST

评论数:1094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