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郭嘉、诸葛亮竟是同一人!

这件有名的事不是义释严颜,虽然这件事也很有名,但是和咱们的脑洞挂不上钩,这一件事叫做——张飞大战马超。


这件有名之事的亮点,其一在于马超投靠了刘备,并且让刘璋惶恐不可终日,直接投降献了城池,可以说,马超起到了临门一脚的贡献。其二在于,出现了一封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又匪夷所思的一封信,这封信被记录到了三国志的正文里——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荅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羣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恱,以示賔客。


这封信关羽到底是何意思?是为了去益州和马超单挑分个高下?还是为了自己能吹吹牛逼,凸显关羽桀骜不驯的个性?


而且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此处写道“羽书与诸葛亮”,为什么关羽这封信是写给诸葛亮的,问诸葛亮,马超可以和“谁比类”,照道理来说,刘备是关羽的兄长,问刘备是不是更合适些?或者,张飞和马超曾经交手过,是不是问张飞更合适些?为什么偏偏要问诸葛亮呢?


这些细节应当如何解释呢?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17 14:58:16 +0800 CST  
前面说过,马超的到来直接让刘璋望风投降,等于他一来就立了个大功,免去了刘备军攻城的牺牲和时间。


更重要的是,刘备拿下益州后,隆中对中跨有荆益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其后的战略目标,就是完成荆州之军向宛、洛,益州之众出秦川了。


而这个出秦川的战略,对于马超是个大大的加分。


一,秦川是马超的大本营,旧部极多,而曹操刚刚占据此地,民心未附,趁势而取,较有优势。


二,马超在羌军、胡军中威望极高,到时候由马超出面,一呼百应,对秦川之地即可形成包围之势。


三,也是最重要的,马超擅长骑兵,雍凉之地一马平川,骑兵作战优势极大。


从刘备的整个作战生涯来看,骑兵是其最弱项,而骑兵对于整个秦川地区作战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马超这个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将军,统率过大规模骑兵兵团的将军,对秦川一带的地理、人文如此熟悉的将军,对于整个出秦川的战略、对于整个刘备集团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那这一切的一切,又跟千里之外的关羽有什么联系呢?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17 20:32:26 +0800 CST  
大家不要忘记一个细节,关羽是如何坐到刘备军第二把交椅的位置上的?又是凭借什么长期坐镇荆州,当了这等同于荆州集团都督的职位的?


水军!


前文说了,在曹操大军压境时,关羽敲诈诸葛亮,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敲诈了刘备手上的万余精锐水军,去跟刘琦汇合的这个机会,牢牢地将水军握在了自己手中。诸葛亮去找孙权谈判的时候,都不得不反复强调,刘备军并不是全线溃败,在关羽手中还有这万余的水军精锐。可见,这些水军既是刘备军当时的命根子,也是关羽崛起的资本,更是他稳坐刘备集团第二把交椅的筹码。


那么现在,骑兵在秦川的重要性,就等同于水军在荆州的重要性。


刘备想要保住荆州,就必须有强大的水军,刘备想要进取秦川,就必须拥有精锐的骑兵,这点是不言自明的,任何一个人都看得清楚,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关羽。


看清楚这一点,令关羽担心的事就明了了,如果自己可以因为手握水军而位居第二的话,倘若有一天马超手握骑兵大权,去取秦川,自己还能继续稳坐这个第二的位置吗?是不是早晚有一天会被马超超越、替换掉?自己只能沦落当个老三吗?


所以,关羽需要现在写信给诸葛亮,因为这是他与诸葛亮早年的交易,他帮诸葛亮保守秘密,诸葛亮把他推上第二的宝座,现在出现了马超这个潜在的威胁者、搅局者,他需要敲打诸葛亮,诸葛亮的秘密他还知道,诸葛亮应该竭尽所能去保住他这个千年老二的位置,不被马超替代,否则就是一损俱损。


关羽并不是为了跟马超去比武,亦不是只为了吹吹牛逼,而是有他的政治目的的,这个政治目的就是,希望诸葛亮切切实实的履行诺言,确保关羽一直、永远地在这个第二的位置上坐好,坐稳,坐舒服了。


因此,这封信只能给诸葛亮写,不是刘备,也不是张飞,这封信也只能诸葛亮来回,并且说得极为恭敬,诸葛亮的信,字面上看似吹捧关羽如何如何牛逼,实际上是告诉关羽,马超再厉害,就只是跟张飞一个级别的,你不用担心,他永远不会超越或者取代你关羽的地位。


当然,诸葛亮知道,仅仅一封信是无法打消关羽顾虑的,他需要献上投名状,想办法搞掉马超,才能让关羽彻底放心。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18 16:19:57 +0800 CST  
这又要回到我们前不久提到了那个人身上了——彭漾。


前文介绍过,张松的原型之一就有彭漾的影子,比如用了彭漾的字,还有他狂傲的性格。


彭漾是益州广汉人,是个出了名的大炮,就是嘴上没个把门的,看见哪个不爽的,都爱说两句,觉得天下老子第一,哪怕是君主,他也是不怵的。


比如,在投靠刘备之前,彭漾还在给刘璋打工,就曾有人举报彭漾诽谤刘璋,最后被刘璋“髠钳羕为徒隷”,就是剔去了头发和胡子,并且贬为奴隶。


中国古人是很注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观念的,剔头发是伤害礼节的重大事件,对一个有气节的人来说,比杀头更让他难受,就因为这样,彭漾义无反顾地反了刘璋,投入了刘备阵营。


但是咱们大家反过来想想,如果一个人常年和蔼可亲、言辞谦逊,会有人告他诽谤吗?即使有人如此诬告,君主知道他平时的品行,会相信吗?所以从彭漾的经历来看,他确实应该是个狂士。


而他这个狂士,就是诸葛亮扳倒马超、让关羽安心的重要棋子。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19 15:13:18 +0800 CST  
自己顶一下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19 18:32:45 +0800 CST  
各位看官不知道注意没有,诸葛亮比较少的打小报告,基本都是光明正大地拿证据出来搞掉对手,后来对廖立、对刘巴都是如此。


打小报告的次数比较少,我看到有两次,欢迎大家补充。两次都是给刘备打小报告,一次的对象是刘封,最后刘封被赐死刑,一次的对象就是刚才说到的狂士——彭漾。


诸葛亮在刘备面前说彭漾是“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就是说彭漾的心大了去了,笼子小容不下大鸟。刘备果然把彭漾贬黜了。


诸葛亮的这个小报告,可谓是一石三鸟——


其一,划清界限。如果刘备今后对庞统之死产生怀疑,要彻查此事的话,诸葛亮此时的小报告就能划清界限,说明自己和彭漾不是一伙儿的。


其二,贬黜彭漾。一个棋子,一旦用完,离政治中心越远越好,最好是自己消失不见,比如张良那样的。但是彭漾为人高傲,积极入世,自己消失是不可能的,只能用非常手段让他消失。


其三,就是我们要说的——搞掉马超。


彭漾被贬黜了之后,十分不爽,居然去找马超诉苦。这是不太符合逻辑的,一是因为彭漾和马超没有交情,如果是李恢那样和马超有过交情的去找马超谋反,还可以理解。二是彭漾没有资本,这个资本不是说他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行政资源和人脉资源,总不能两人合伙开公司,本钱都是别人拿,你彭漾只出一张嘴吧?所以此处只能存疑了。


但可能有一种情况是,诸葛亮指使一些彭漾身边的朋友,去唆使彭漾说——老彭啊,你这么大的本事,主公居然贬黜你,你说你这么有能力,要是找个好的大腿,做一番事业该多好,我看最近马超将军也好像苦恼得很呢。


无论如何,彭漾真的就去找马超了,找马超去做一件大事,唆使马超谋反!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19 22:19:09 +0800 CST  
前文说到,情商感人的彭漾被刘备贬黜,要远离中央之际,心中十分愤愤不平,经人一撺掇,准备去做一件大事,唆使马超谋反。


请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彭漾、马超两人见面以后,先开口的不是彭漾,居然是马超。马超为什么要先开口呢?


因为马超明白自己是外臣,而彭漾曾经供职于中枢,外臣结交内臣,一向都是犯了主上的大忌,所以他需要把彭漾的来意问清楚,免得自己遭人暗算。


马超问彭漾,你怎么大的能耐,应该和诸葛亮他们一起辅佐主公啊,怎么被外放了呢?


彭漾直接破口大骂,刘备那个老兵油子,荒唐悖理,还说他干嘛。


如果这个骂主公只算作不尊敬的话,那后面彭漾的话就算是杀头的罪过了,彭漾开始向马超兜售自己的“最强大脑”——


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你在外,我在内,咱俩合作一番,天下不就是咱哥俩的了?说白了,就是要造反。


而开头我们说了,马超最忌讳的莫过于此。


于是,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他的一石三鸟之计成功了,马超把彭漾举报了,彭漾下了大狱,而马超也无法再挑战关羽的权威了。


可是,情商感人的彭漾还是不甘心,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这封信又有什么玄机呢?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0 20:01:51 +0800 CST  
彭漾这封信可谓是相当长,但是惜字如金的陈寿,居然将这封信的全文都收录了下来,三国志的原文如下——


仆昔有事于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暗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会公来西,仆因法孝直自衒鬻,庞统斟酌其间,遂得诣公于葭萌,指掌而谭,论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业,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虑明定,即相然赞,遂举事焉。仆于故州不免凡庸,忧于罪罔,得遭风云激矢之中,求君得君,志行名显,从布衣之中擢为国士,盗窃茂才。分子之厚,谁复过此。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先民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咽喉,愚夫不为也。况仆颇别菽麦者哉!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为首兴事业,而有投江阳之论,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颇以被酒,侻失‘老’语。此仆之下愚薄虑所致,主公实未老也。且夫立业,岂在老少,西伯九十,宁有衰志,负我慈父,罪有百死。至于内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勠力主公,共讨曹操耳,宁敢有他志邪?孟起说之是也,但不分别其间,痛人心耳。昔每与庞统共相誓约,庶托足下末踪,尽心于主公之业,追名古人,载勋竹帛。统不幸而死,仆败以取祸。自我惰之,将复谁怨!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天明地察,神祇有灵,复何言哉!贵使足下明仆本心耳。行矣努力,自爱,自爱!


对于以上不想看的吧友,请看下面百度百科的翻译——


我过去与各路诸侯打过交道,认为曹操残暴狂虐,孙权不行正义,刘璋昏庸懦弱,惟有主公有霸王的姿质,可与他开创大业治理天下,故此才翻然改志作出飞升之变。正赶上主公前来西土,我因受到法正的夸奖和推荐,庞统也在中间参谋,于是才能在葭萌与主公相见,挥手交谈,评论治理国家的急务,讲述霸王功业的道理,筹划进取益州的策略,您亦对此事原先有过深虑和明确计划,赞同我的意见,于是进兵举事。我在州里往日不过平庸之辈,经常担忧获罪受冤,幸好赶上风云变幻兵戈交侵的年月,找到了自己希望和爱戴的君主,志向得以抒发,名声由此显赫,从普通百姓之中被提升为国家大臣,窃居茂才之位。主公将爱子之情分施于我,这种厚恩谁能超越。彭羕我一时狂妄,自己找死,将成为不忠不义之鬼!祖先们有言,左手握有天下蓝图,右手拿刀自刎咽喉,傻子也不会这么作,况且我还能够分得清豆子和麦子呢。之所以有些怨言忿意,是自己不自量力,轻率地认为自己有首义的功绩,反被送往江阳,如此言语,是不理解主公的用意,心里有所激动,贪饮了几杯酒,故脱口失言‘老’字。这是我的愚昧浅薄所招致,主公实际也非‘老’。况且开创帝业,岂有老少之分,周文王年至九十,也无衰老之志,我有负慈父般的主公,真是罪有百死。至于‘内外’之说,是想使马超建功业于北州,全力效忠主公,共同讨伐曹操罢了,岂敢有非分想法?孟起说的是真话,但他没有分别其中真实含义,太让人痛心了。从前我常和庞统共同发誓相约,希望追随您的足迹,尽心致力于主公的事业,追求古贤名声,为了青史留名。庞统不幸而死,我却身败取祸。自我失足毁灭,还能怨谁呢?您是当代伊尹、吕望,应当好好与主公共计大事,帮助他完成大业。天地明察,神祗有灵,还有什么可说啊!只是衷心希望您能理解我的真心本意。愿您努力奋斗,保重,保重!


各位看官如果没有耐心看完的话,且听我细细道来。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1 15:49:47 +0800 CST  
彭漾的信主要说了这么几点:


1、主公对我好啊,就跟我亲爸爸一样好。


2、我这人说话本来就不自量力,又多喝了几杯,就说了作死的胡话。


3、解释自己为什么说刘备是“老革”,尤其是对“老”字进行了比较长的狡辩,这段相当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面刘墉解释为什么叫乾隆“老头子”。


4、我说叫马超和我内外联合打天下,是说的去打凉州啊,伐曹操啊,马超竟然理解跑偏了,真是让人痛心啊!


以上无非都是狡辩。


但是请大家注意两个细节。


一,为什么写信的对象是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故友法正,或者直接给主公刘备写信?论交情,法正更合适,论决策,刘备更合适。但彭漾偏偏选择了诸葛亮。


二,这封信里面多次出现了庞统的名字,且提到了庞统身亡。


彭漾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2 20:03:18 +0800 CST  
没错,他是在敲打、威胁诸葛亮。


因为彭漾是当年给庞统设局的参与者,他虽然不知道郭嘉变身诸葛亮这个天大的秘密,但至少知道诸葛亮是庞统之死后面的大黑手,他写信给诸葛亮,并且多次提到庞统,就是为了敲打诸葛亮,表示自己知道当年的秘密,希望诸葛亮能够在刘备面前进言,放自己一马。


但是,千算万算,他没算到要弄死自己的恰恰就是诸葛亮。


彭漾知道的底牌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差,可惜威胁力度不强,他自己既没有其他的伙伴,自己还锒铛入狱,诸葛亮根本不怕彭漾。


果不其然,彭漾被处死了。诸葛亮这一石三鸟之计,也有了预期的效果。


虽然诸葛亮帮助关羽,让刘备对马超有了防备之心、不再重用。但是诸葛亮必然是越来越讨厌关羽这个知情者了,他就像悬在自己头上的一把利剑,并且把自己当成提款机,一有需要就各种威胁相逼。


于是,诸葛亮必须使出杀手锏了,哪怕这个杀手锏要自断一臂,他也在所不惜。弃车保帅,这是迫不得已的人生哲学。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4 20:17:26 +0800 CST  
说到剪除关羽,很难又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咱们先讲几个旁的证据来看一看。


前文说到,因为庞统之死,张飞、诸葛亮、赵云率精锐一同入蜀,进而合围成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庞统死之后就一定要这些精锐入蜀相助呢?看官您要说了,这不是废话吗,庞统死了啊,当然需要多一些人掐架啊。但死的只有庞统啊,而谋主的位置法正可以立即补上,甚至法正在地形和风土人情上的了解比庞统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算是因为合围雒城、成都需要更多的人马,有必要把除关羽之外的所有精锐都抽离出来吗?


就算真的是迫不得已要这么些人援助,那么益州打下来了之后,是不是应该考虑到荆州面对曹、孙两方面的压力,将一部分精锐派回荆州驻防呢?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荆州除关家军以外的所有精锐出动到益州,并且益州平定之后也没有回援荆州的。


即便是中间发生了那么一件事。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4 20:17:50 +0800 CST  
这件事就是,一争荆州。


也就是单刀赴会的故事原型。


简单地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孙权看到刘备夺了益州之后,希望刘备能将荆州,至少是南郡还给东吴,因为这是东吴借给刘备的。然而刘备耍无赖,说要打下了凉州再还荆州,孙权气得牙痒痒,马上令鲁肃、吕蒙等进军争夺荆州。


而后就有了关羽、鲁肃双方单刀赴会的故事,最后刘备亲自率兵赶到了前线,却由于曹操攻破汉中逼迫孙刘两家握手言和,以湘水为界划分地盘。


这个事件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结合上面的论断,在如此剑拔弩张,双方几近开战的状况后,刘备方丝毫没有加强荆州的守备,所有的精锐该在哪儿还在哪儿,荆州依旧只有关家军而已。


二是,刘备驰援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许多人在关羽覆灭之时,都事后诸葛亮地说——这个嘛,不能怪刘备、诸葛亮等人嘛,益州、荆州相隔千里之远,要互相驰援多么困难啊。


但这次事件即是一次很好的试金石,刘备军团驰援的速度是超乎我们想象的,且这还真是相隔千里的荆、益两地,日后得了上庸三郡的刘备,动作会比此更快,却久久没有动作,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疑点。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5 06:41:38 +0800 CST  
这是开头的布局,荆州的精锐尽数入蜀,这个布局或许诸葛亮就是幕后的操作者。


一是为了减弱荆州的守备和实力,只有如此,才能将荆州拱手送于他人,也只有荆州易主,才有可能制关羽于死地。哪怕是敌人杀不死关羽,丢了徐州的张飞一辈子也没争到老二的位置,如果丢掉了荆州,关羽还能在刘备阵营继续当老二吗?荆州一旦覆灭,没有了水军撑腰的关羽,还有可能博到老二的位置吗?


二是为了保留实力,舍弃荆州本就不是诸葛亮的布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目的是要关羽死。但精锐的实力是需要保护的,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杀回荆州、或者杀出益州,完成自己的梦想。


除了战斗部队的转移以外,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些人的转移,比如荆州派的干将,马良、蒋琬、伊籍都在蜀中,处理政务,这也是为今后的崛起贮备人才。又比如说元老中的麋竺、孙乾、简雍都转移到了成都,这是因为刘备是个顾及感情的人,尤其这里面一个大舅哥、一个同乡,如果都搭进了即将发生的荆州之战中,很难保证刘备不会被情感冲昏头脑,死乞白赖地非要驰援和孙权拼命。


这个人才、部队的转移,从后来荆州之战的伤亡、被捕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关羽父子和麋芳以外,其余基本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武将,刘备集团那么多星光闪耀的名字,却没有一个在这场战役中丧生。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所有人才、武将、部队的转移,都是事先被人一步一步布局好了的。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5 15:30:01 +0800 CST  
还有什么别的佐证呢?


各位知道,虽然孙权垂涎荆州已久,但是直接的导火索是关羽“擅取湘关米”。关羽取米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由于湘水为界的重新划分,关羽军团的粮食收入急剧减少,二是由于发动了大型战争,粮食本来就吃紧,三是一下子招降了于禁所部七军,这么多新增的俘虏要吃饭。这几个问题叠加上来,关羽军团的粮食就见底了,并且由此也引发了关羽与麋芳这些后勤人员的矛盾,成为了麋芳等人倒戈的诱因。


但重新划分是公元215年的事情,襄樊之战是219年的事情,四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地区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应对土地的重新分配。哪怕是调整不过来,蜀中到荆州的运粮途径和通道也应该筹建好了。


再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关羽就算是再不成熟的军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会懂的,况且,发动一场战争,一场有把握的战争,粮草的准备可能是所需数目的两倍左右,来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变故。


既然如此,为什么关羽的荆州军团就是没粮食呢?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5 15:30:22 +0800 CST  
因为总管粮食的人就是诸葛亮。


这是诸葛亮传里面记载了的——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诸葛亮一方面给刘备军团好吃好喝好招待,一方面对关羽军团勒紧裤腰带,就是希望在关键时候能够祸水东引,让关羽去挑衅孙权,最后在曹孙两家的夹击中灭亡。


但现在的诸葛亮只完成了人员、精锐的转移,也只是在日常中克扣一下关羽军的粮草,要真正的除掉关羽,诸葛亮还需要那个关键时刻的到来。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6 15:31:27 +0800 CST  
不过诸葛亮的运气真是不错,刘备帮了他的忙。


刘备夺下了汉中!


先插一句嘴,很多人低估诸葛亮的智谋的有力证据是——你看,入川的时候是庞统,你再看,汉中的时候是法正。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不是诸葛亮不想一展自己算无遗策的才华,但前面的庞统作为知情者敲诈了诸葛亮一笔,而后,法正又依仗弄死庞统的筹码上位,诸葛亮也不得不将首席谋主的位置再度让出来。


人生往往是这样,你想掩盖一个谎言,却需要撒千百个更多的谎言。


不过法正倒是争气,帮助刘备拿下了汉中。


不仅如此,也帮助黄忠这个庞统血案中的打手立下了不世之功。让黄忠迅速上位,一下子挤掉了赵云、魏延等一干猛将,直接和关张马平起平坐,被刘备加封为了四大将军之一。


当封号从汉中大地传到了荆州的时候,这无疑又一次地触动了关老二那根敏感的神经。


刚刚通过各种手段把马超按下去了,现在又冒出个黄忠?


所以才有了关羽的那句名人名言——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关羽这气话归气话,但终究是他的一块心病——我这老二到底还能坐多久?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6 15:32:01 +0800 CST  
而对于这个问题,去传话的费诗给出了个答案——


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室,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


这么大段话,哪句是答案呢?拿出笔来划重点吧——


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


费诗这段话看似开解关羽,不过却不露声色的点出了关羽的心病。


你关羽不是要永保第二的位置么?韩信就是居上的,刘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韩信这个第二的位置是如何来的呢?


打来的,还是和刘邦各走一边打来的,刘邦在正面和项羽对垒,韩信在侧面收齐地,如此的功勋才确保了韩信的地位。


所以关羽想要保住这第二的位置,就需要效仿韩信,如何效仿,打,尤其是刘备刚刚在正面和曹操对垒过,正是关羽从侧面攻击的最佳时机。如此一来,岂不是仿韩信故事么?


关羽眼睛滴溜一转,醍醐灌顶,所以费诗说完这段话之后,关羽的表现是——大感悟。


光是感悟还不够,还得是大感悟,他到底感悟出来了什么呢?


打,必须打,不打不行。


打哪儿?


襄阳。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7 23:34:15 +0800 CST  
诸葛亮在刘备面前煽风点火,教唆刘备命令关羽去打襄樊,而又假借费诗之口说出韩信的故事,其目的只有一个,想借刀杀人,尽快的解决关羽这个眼中钉。


但这一把火还是不够,诸葛亮清楚地知道,即使自己调走了所有精锐,仅凭着关家军积蓄多年的实力,是完全有可能打败曹仁的。



而从上次的湘水协议一事中,他也完全明了了刘备保卫荆州的决心,和驰援荆州的能力。


所以不止是需要关羽败,还必须要他败得悄无声息,败得急转直下,败得不给刘备半点的反应时间。


这就不但需要正面战场上曹军能牵制住关羽,更需要有人在背后捅关羽一刀。


谁来主刀呢?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9 16:50:17 +0800 CST  
很自然地,诸葛亮想到了东吴。也只有东吴能够在关羽和曹军对峙的时候下刀子。


偷袭荆州毕竟是个大动作,需要东吴最高领导人发指令才能完成的大动作,也就是需要孙权发话才行。但就赤壁之战时,他跟孙权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孙权是个晕脾气,总是花过长的时间权衡利弊,不容易下决心,说不定是个天枰座。所以诸葛亮需要给孙权下一剂猛药,彻底惹恼孙权,帮孙权下打荆州的这个决心。


于是,诸葛亮又不可避免地想起了他的长脸哥哥——诸葛瑾。


三国故事里有不少名人名言,关羽至少说了两句,一句是前面讲到的,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而第二句就是——虎女安肯嫁犬子(也有一说是虎女焉能嫁犬子)。


这句话前两年被分析的很火,说关老爷这都是口音惹的祸啊,他一山西人,其实想说的是“虎女安,肯嫁权子”,就是说我的女儿关安,可以嫁给孙权的儿子,但被山东人诸葛瑾一听,错把“权”听成了“犬”,回去打了小报告,促使孙权发兵打荆州。


口音问题固然只是个小笑话,但这则小笑话里面不乏道明了偷袭荆州的原因,和诸葛瑾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诸葛瑾毛遂自荐地走了一遭荆州,说是帮孙权的儿子去提亲,而回来的时候带给孙权的就是“虎女安肯嫁犬子”这么一句回复。


有可能关羽压根没这么说,有可能诸葛瑾压根没见到关羽,有可能诸葛瑾压根就想去见关羽。无论是哪一种有可能,其结果都是一样的,诸葛瑾带给孙权都会是这么一句话——虎女安肯嫁犬子。


因为这是他和诸葛亮预设好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为了激恼孙权。


而孙权也很愉快地跳入了这俩兄弟为他设下的陷阱,决定偷袭荆州。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29 16:51:20 +0800 CST  
后来的战况大家都知道了,这场荆州大战最后的输家就是关羽,输得一败涂地,输得彻彻底底,而且正如诸葛亮所设想的一样,输得速度惊人,刘备集团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


诸葛亮赢了,但他并不满足于关羽的失败,他需要的是关羽死,像庞统一样的死去,只有死人的嘴巴才会为他死守秘密。


所以,我们看到了诸葛瑾第二次地来拜见关羽,这一次诸葛瑾是来替孙权劝降的。


这一次关羽的环境比上次糟糕多了,几个月前还是荆州地区的大佬,手握重兵,而现在就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但鸭子死了嘴硬,依然大义凛然地表了一番决心。


其实和上次一样,关羽说的什么对于诸葛瑾来说并不重要,他只需要在孙权面前添油加醋一番,用关羽的语气把孙权全家上下、祖宗八辈骂个遍,就能达到他的目的。


而结果是,他确实做到了——关羽最终死在了孙权的刀下。


诸葛亮这一次彻底称心如意了,他终于把两个知情者关羽、庞统都干掉了,虽然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诸葛亮自以为郭嘉身份的秘密可以永远地隐藏下去,可惜他错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知道他的秘密,只是这个人还隐藏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楼主 风啸三国  发布于 2016-08-30 15:34:17 +0800 CST  

楼主:风啸三国

字数:58293

发表时间:2016-08-01 14: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5:16:50 +0800 CST

评论数:46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