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忠臣


秦桧是忠臣
高宗皇帝说秦桧是“决策元功,精忠全德”,还说他“一德格天”,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忠臣,还有谁是忠臣了。秦桧谥“忠献”,封“益国公”,能说他不是忠臣?总不是秦桧擅自封的吧。
处处维护高宗的利益,处处维护南宋的利益,这是秦桧最突出的表现。秦桧触犯的是主战派的利益,是武将们的利益,而这些人也并没有出色的表现,他们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在没有秦桧之后,在宋金重开战之后,这些人要么没有发挥作用,要么起反作用,其实都是一帮窝囊废。说这样的人爱国,是侮辱人的智商了。
绍兴十一年,秦桧不惜得罪武将,冒了兵变的风险实施了罢兵权的政策,让三大将乖乖成为了光杆司令。这样秦桧为南宋建立了巩固的中央集权,确保了皇帝能够大权独揽,让“重文抑武”的祖宗家法又回到了高宗手上。如果说这项基本国策是北宋奠定的基础,那么南宋也是需要这个基础的。
如果不是北宋的国策,而是秦桧擅自搞出来的东西,我们就应该怀疑秦桧的动机,但是也要看到实际的效果。实践证明在北宋运用很好的政策,在南宋也能发挥极佳的效果。有学者的研究认为,太祖解除了诸将兵权,但国家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削弱,新任用的将领也能胜任其事,发挥其指挥效能。而南宋会是另外的样子吗?其实南宋更好,根本不打仗了,这才是真正的太平天下。
一定要死抱兵权才算是“尽忠报国”,那是“伪忠诚”,其实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岳家军的老底子是岳飞一手打下的,岳家军的主要将领不是高宗皇帝给的,凭什么你一句话就归了你,改换了性质,成为了“赵家军”。高宗知道这些人不愿意,但他不能不做,这也是对他们一个考验机会,岳飞没有通过考验,是怪不了别人的。
宋太祖曾经实行过“更戍法”,将天下营兵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可以坏其凶谋。也就是说,可以破坏其不良动机。但是在南宋这样做是行不通的,怎么可能把韩世忠的部队与岳飞的部队进行换防,也不可能调换“军区司令”。刘光世被调换,发生了郦琼兵变,谁能相信韩世忠或者张俊来领导岳家军,王贵、张宪、岳云等人会高高兴兴,毫无怨言,他们不闹事才怪了。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群雄割据,于是群雄战争,后来才由曹操统一北方,再进一步三国归晋。北宋初年,宋太祖面临的也是南方诸国的群雄,后来才将他们统一了。南宋初年,群雄相当不少,南宋平内乱费了很大功夫,高宗会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再次出现吗?结束对外战争,是平定群雄的前提,罢兵权是进一步。也就是说,国家的外患没有了,内忧也没有了,难道这不是秦桧的功劳吗?或许有人说,岳飞在平内乱中是立有功劳的,在外战中的功劳也极大,这是另外讨论的事情。但是在面对国家大局的时候,岳飞就应该坚决的服从,哪怕损失个人的利益,以国事为重。秦桧主管军队,他必须为国家负责,得罪人他是不怕的。
在秦桧的一生中,胡铨想杀他,施全付诸于行动来杀他,一些历史学者认为二人做得对。但是却没有看到秦桧是代表国家来做事的,他的后台是皇帝,如果存在反对意见,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今天不能这样做,在古人那里也是不能这样做的。秦桧对待岳飞可没有说什么杀字,更没有用极端的手段去杀人。胡铨说的是杀了秦桧,将他的脑袋挂在高杆上示众,这样目无法纪的人,我们却要纪念他,在三亚立他的雕像,是不应该的。而施全则用暗杀的手段,也是有卑鄙的。
我们知道,在宋朝的实际执法中,对于谋反谋叛者,可以将犯人杖杀、弃市、腰斩、活钉、凌迟、磔刑、脔刑、枭首、夷族等等。对于岳飞,并没有施行最残忍的手段,连弃市也没有用。如果秦桧极坏,将岳飞的尸体拖出去喂狗,我们今天到何处去纪念岳飞?秦桧不做过分的事,也不杀人,议和之后国家很宁静,老百姓安居乐业,皇帝优哉游哉,年轻人也能读书。南宋的版图虽然比北宋小了,但是小却有其质量。小一点却能承受压力,这与五代十国之小是截然不同的。元朝看似很大,谁能说他们的日子好过并且长命?人的健康长寿不在于身材的大小,在古代来说,如果没有外部威胁,王朝可以但小无妨。
一些人喜欢盯住秦桧议和造成的屈辱,其实这是秦桧造成的吗?想想南宋的主战派做了什么,想想爱国的人做了什么。辛弃疾的本事不过是“挑灯看剑”而已,并且还是在“醉里”,如果他清醒的话,会看剑吗?他知道看了也是白看,如同老和尚看嫁妆一样的白看。而爱国的陆游也不过是在死后“家祭无忘告乃翁”而已,活着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他们两个活着的时候有秦桧吗?既然没有,谁拦着你“王师北定中原日”呢?陆游才比辛弃疾大15岁,谁扯了谁都可以去打金人的,何必怪秦桧不能收复失地呢?
最可恨那些“爱国者”自己不做事,却说别人妨碍了他,对别人指手画脚,说长论短,处处显得比别人高明。其实最坏的就是这种人,人言“清谈误国”,是有些道理的。
秦桧如果真不好,孝宗皇帝早就对他反攻倒算了。但是我们看到,孝宗皇帝并没有去触动秦桧的名声,在秦桧死后的六十年里,秦桧的形象高宗时什么样仍然是什么样,显然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奸臣”都做不到的。北宋的王安石当时就臭名远扬了,这说明了什么?读者可以自己去思考的。。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08 11:11:00 +0800 CST  
@长安词客飞 2016-07-08 22:16:19
1、忠臣不等于好人。忠臣可以是忠君、忠于社稷、忠于 历史 等多个层级。如果只是忠君,那么, 历史 上的除了几个谋逆的,一般都是忠臣。那些带着废帝刘子业玩群交的也是忠臣,至少是忠君。如果从这个层面上,秦桧当然是忠臣。高俅也是忠臣、童贯也是忠臣。
2、对于第二个层级,忠于社稷,为了国家的长久大计,以一人之污名换百年之安定。秦桧当然是忠于社稷,为了国家生息,暂保半壁江山。从这个层次来......
-----------------------------
所以,秦桧总体上算是个忠臣,但那又如何?

这个千古骂名他还是留下了,你是不可能翻案的,这个案翻不了。————————显然你是个不成熟的人,我们中国人的历史看看翻案的有多少,洪承畴是彻底翻案,吴三桂也是,秦始皇、曹操也是,曾国藩、李鸿章也是。为秦桧辩护的书还没有出版,只要出版就基本翻案了。这样的事情在进行中。
扯什么汪精卫,中国古代历史与近现代历史不可同日而语。宋金都是中国人,而汪精卫面对的是中国人吗?中国人以和为贵历朝历代都有,不可以吗?日本人是中国人吗?不同时代的历史不能相提并论,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只提1840年以后,因为那是近现代。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10 23:40:51 +0800 CST  

无公平即无正义
人说岳飞这里是正义的,秦桧这里是邪恶的,自然是非正义的。但是我们先要看清楚,我们对待秦桧是公平的吗?如果没有做到公平,我们能够行使正义来对秦桧下结论吗?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搞历史的人都没有研究秦桧,在岳飞传记铺天盖地的时候,我们见不到关于秦桧的传记和研究论文,甚至有人说秦桧题材是个敏感问题,对于秦桧的任何看法都不能违反主流价值观。也就是说,主流价值观决定了历史人物的研究成果,符合这个价值观的有价值,取之,否则弃之。这对秦桧当然是不公平的,这种行为,当然是非正义的行为。
有杂文学者说,杂文遭遇空前危机。杂文状况每况愈下,全国唯一的一份《杂文报》也“无疾而终”了。现在杂文界人数众多,各省都有杂文学会,都有各种活动,都有大量的杂文作者与作品。但是却没有自己的阵地——《杂文报》。其实比较起来,秦桧的处境比杂文界糟糕一千倍。在将近十四亿人口的国家,对秦桧进行过研究的也就两三个人,秦桧研究会更无从谈起。别说各省了,全国都没有类似杂文学会这样的组织。也就是说,作者也好,阵地也好,秦桧的处境糟糕透顶。现在好歹还有报刊可以发表文章,还有《杂文月刊》等期刊,而我们有谁见过研究秦桧的论文和著作呢?
现在有个“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召开过29届年会,而各省的学会活动也不少,这样的处境怎么说也不算很差了,比起秦桧研究来真的是天壤之别了。如果秦桧研究有了这样的条件,秦桧还能是现在这个样子吗?关于秦桧的研讨会从未开过,想都不会有人想起,秦桧家乡的人记住了六朝古都与太平天国,还有南京大屠杀等等历史与事件,对于不过是籍贯建康(今南京)的秦桧来说,是难以被人提起兴趣的。
我们知道“春秋笔法”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也就是说,不搞秉笔直书,而对于“恶者”,则是诬陷诋毁。古人的品行我们还不知道吗?如果不了解他们,我们就失去了研究历史的基础。在中国的历史上,被诋毁的人物千千万万,难道秦桧不在其列吗?许多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被天下共怒之、笑之、骂之、恨之、讨之、污之,而搞历史研究的学者则忙着配合他们将一个个的历史人物钉在耻辱柱上。这样一来,历史研究倒成了钉古人的一项重大活动。
忙于将秦桧钉在耻辱柱上,历史学者们其他该干的就不干了,更不去想了。真的不可以为秦桧辩护吗?如果认为不可以的话,他是不配有研究历史资格的。如果一个法官说这个被告不配有辩护律师,或者说这个被告不配有辩护的权利,那么就可以说这个法官不配有行使审判的权利。
没有人研究秦桧,也就没有人说出杨万里的爱国诗中写道:“南北休兵三十年,桑畴麦垄正连天”。南北休兵好不好,即宋金议和好不好,这里不是说的很明白吗?陆游也是公认的爱国者吧,他的诗作是“杏花天气喜新晴,白首书生乐太平”。那么对于老百姓来说,会不乐太平吗?对于金国人呢?不也是这样吗?也就是说,整个的中国人都乐太平,而这个太平是谁争取到的?当然是我们恨与骂个不休的秦桧了。所以“南北休兵三十年”就不是“全国民众骂翻天”;也不是“白首书生恨太平”,“全国军民恨太平”。古人编故事说施全刺杀秦桧,其理由是大家都要杀金人,独你秦桧不肯杀金人,所以他是为民除害。于是在施全这里就有了正义性。
如果我们能够开个研讨会,把秦桧的休兵与太平说一说,这将是肯定秦桧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议和,哪有太平的天下,哪有书生们的欢乐。但是这样业绩秦桧并没有宣扬自己,高宗也没有大肆的吹嘘自己。如果说他们两个是坏人,他们搞碑刻不好吗,他们为自己搞画像、搞牌坊、写歌功颂德的文章不好吗?我们见过秦桧的“德政碑”吗?我们见过秦桧彰显自己的事业功绩吗?可见秦桧是谦虚的,是不肯贪天之功为己有的。
子贡曾经问孔子:“乡人皆好之,如何?”孔子曰:“未可也。”后来子贡又问了“乡人皆恶之,如何?孔子仍然曰:“未可也。”至于什么是好人,孔子曰:“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样的人才是好人。也就是说,好人喜欢的是好人,坏人恶之的是好人。那么高宗是个好人吗?高宗恶岳飞,喜秦桧,看来高宗是坏人了,坏人恶岳飞,岳飞当然是好人。既然高宗是坏人,岳飞何必尽忠报国,他干脆造反兵变不就得啦,为什么不去做,为什么说他是个冤案。这里的意思是,岳飞不能去做让高宗喜欢的事情,就是要跟他对着干。这样说来,高宗杀岳飞合情合理,名正言顺,谁要你不能跟皇帝保持一致呢?
古人的认识很简单,看一个是是不是好人,从他四周的人就看出来了。那么我们说王贵、王俊是好人吗?是他们葬送了岳飞,他们是岳飞身边的人吗?而张宪与岳云是好人吗?他们被皇帝处决了。如果他们是好人,那么南宋就是个应该被推翻的王朝,因为他们杀害了好人。
我们现在许多人认为岳飞是好人,秦桧是坏人,但是其重要的前提是,这些人必须了解历史,连一知半解都不行,也就是说必须知道真相。现在的问题是,你知道了真相能够说出真相吗?你不能说出真相,受到了限制,民众没有知情权,众人是无法正确评判历史人物的。如果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处处维护主流意识,即无人说真话,这对秦桧当然是不公平的,也当然是不会有正义的。为秦桧出书说真相,我们先要做到这些,这才对秦桧是公平的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11 11:28:04 +0800 CST  
秦桧爱民有证据
在高宗赵构决定,秦桧主持的绍兴议和后,接下来是秦桧的执政期间,南宋实行了一系列的惠民举措。这些举措,因为秦桧的身份原因并没有引起历史学者的注意,其主要的原因是,在他们的脑子里,秦桧不可能爱民,要说秦桧爱民,是想都不会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于是我们是见不到关于秦桧爱民研究的。
在研究秦桧的过程中,如果想了,做了,就会发现秦桧爱民的一些事迹,虽然不是秦桧亲手所做,但也是在宰相秦桧的主持下进行的,而这些受益的老百姓,不可能对秦桧没有任何的感觉,不可能将他排除在外。下面就是秦桧爱民的一些事迹:
一、绍兴十二年:
1、二月,辛卯,免广南东、西路骆科残扰州县今年租。
2、秋七月,乙卯,免广南、湖北沿边州军免行钱。
二、绍兴十三年:
1、二月,乙亥,免雷、化等十州免行钱。
2、三月,丙午,振淮南饥民。仍禁遏籴。
3、夏四月,甲戌,毁狱吏讯囚非法之具。
4、闰月,壬子,免诸路无名月桩钱。
5、秋七月,壬申,免浙西贫民逋负丁盐钱。
6、九月,戊寅,免淮南逋欠坊场钱及上供帛。
三、绍兴十四年:
1、二月丁亥,复置靖州新民学。癸巳,免江、浙诸路逋欠钱帛。
2、三月乙卯,免江、浙、京、湖积欠上供钱米。己巳,免汀、漳、泉、建四州经贼残蹂民户赋役一年。
3、六月甲申,免江、浙州县酒税、坊场、纲运、仓库积年逋负。乙未,振江、浙、福建被水之民。
4、冬十月,己亥,以永、道、郴三州、桂阳监及茶陵县民多不举子,永免其身丁钱绢米麦。
5、十一月,己卯,命诸郡收养老疾贫乏之民,复置漏泽园,葬死而无归者。
四、绍兴十五年:
1、春正月,丁卯,减成都府路对籴米三之一、宣抚司激赏钱三十万缗。辛未,初命僧道纳免丁钱。
2、五月,戊午,命贫民产子赐义仓米一斛。
3、秋七月戊申,戊午,免庐、光二州上供钱米一年。丁卯,免汀、漳二州秋税及处州三县被水民家绢,鄂州旧额绢各一年。己巳,免四川转运司积贷常平钱十三万缗。
4、八月,乙亥,免京西路请佃田租及州县场务税钱二年。
5、冬十月,癸巳,免安丰军上供钱米二年。
五、绍兴十七年:
1、夏四月,丙申,免诸路免行钱三之一。
2、八月,丁巳,以诸路羡余钱充月桩之数。
3、九月,己巳,减四川科率虚额钱岁二百八十五万缗。癸酉,诏以四川宣抚司降赐库米一百万石,均减对籴。乙亥,免江南东、西道诸州月桩钱。丙戌,减江、浙诸州折帛钱。
六、绍兴十八年:
1、三月,戊寅,罢汀州诸县上供银,免茶铅本钱之半。
2、闰(八)月庚申,免江、浙、湖南今岁和籴。
3、十一月,辛亥,振绍兴府饥。
4、十二月,乙卯朔,振明、越、秀、润、徽、婺、饶、信诸州流民。丙寅,借给被灾农民春耕费。丁卯,命利路三都统措置营田,以其租充减免对籴之数。戊辰,免被灾下户积欠租税。
七、绍兴十九年:
1、五月,壬午朔,汀、漳、泉三州民田被贼蹂践,免其二税。
八、绍兴二十年
1、二月,庚戌,禁民春月捕鸟兽。免静江府、昭州上供折布钱三之一。
九、绍兴二十一年
1、春正月,庚子,免平江府折帛钱三年。
2、二月,乙卯,诏诸州置惠民局,官给医书。
3、三月,丁亥,免江、浙、荆湖等路中户以下积年逋负。
4、六月,甲戌,括淮南佃田所隐顷亩,以理租税。辛巳,命岁给大理寺、三衙及州县钱,和药剂疗病囚。
5、秋七月,辛亥,罢柴米税。癸亥,诏州县官尝被科率害民重罪者,不得任守令亲民官。
十、绍兴二十三年:
1、秋七月,壬辰,宽理平江府、湖、秀二州被水民夏税。
2、九月,甲午,振潼川被水州县,仍免其赋。庚子,禁采鹿胎。
3、是岁,减池州青阳县田租万七千石。
十一、绍兴二十四年:
1、秋七月,壬戌,诏捐四川茶马司羡余钱给军费,以宽民力。
2、冬十月,壬午,免旱伤州县租赋。
十二、绍兴二十五年:
1、夏四月,己亥,减广西路折米钱。
2、五月,戊申,罢诸路免行钱岁百八万缗。
3、秋七月,丙辰,减四川绢估、税斛、盐酒等钱岁百六十余万缗,免州县积欠二百九十余万缗。诏四川营田有占民田者,常平司按验给还。
4、八月,丁丑,申严诬告加等法。免诸路身丁、免丁钱一年。
有秦桧研究者指出:南宋的惠民举措,从开始赈灾、减少无名目的费用,到中期政策性减免,到后期减免之外政策性补助的惠民举措,在秦桧执政期间从未断绝过。然而,在宋金战争期间,南宋小朝廷为了抵御伪齐、金和流寇的进攻与骚扰,财政入不敷出,除了加大对百姓的各种名目的税收,只能通过卖官鬻爵的方式来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不至有大的亏损。正是有了议和,才有了上述朝廷逐年的惠民措施,南宋也由战乱步入了盛世。
另外,在南宋初期,税籍依然混乱,税负不均的情况很严重,并且长期得不到改善。直到秦桧执政的绍兴十二年,在宋金议和的大好环境的基础上,两浙路转运副使李椿年上书朝廷:“平江岁入七十万斛,著在石刻,今按其籍,虽有三十九万斛,实入才二十万斛耳,其余皆以为逃亡、灾伤倚阁。询之土(士)人,颇得其情,其实欺弊也。”李椿年还指出:“仁政必自经界始•••••富者日以兼并,贫者日以困弱,皆由经界之不正耳”,因此李椿年诏请在平江推行经界法。
经界法的提出,立刻得到了以宰相秦桧为首的朝廷支持。于是诏行经界法于天下。此法从绍兴十二年首次推行,至南宋末年,先后在南宋的不同地区反复实行,可以说是南宋整顿田赋的主要手段。因为实行得好,于是取得了预计的效果,对于安定社会、维持南宋政权都有积极的作用。李心传在其《朝野杂记》卷五《经界法》中提到,在推行了经界法之后,“诸路田税,由此始均”。就连一贯反对秦桧的朱熹也承认:“经界最为民间莫大之利•••••以推行处,图籍尚存,田税可考,贫富得实,诉讼不繁,公私两利。”
所谓经界法,其根本主旨在于对田产按图核实,据产纳税,这是为了贯彻公平合理的均赋原则。有经界法的存在 ,我们即可知道南宋的农业是不存在什么大问题的,南宋的经济是不可能一团糟的。而这些治国政策,是那些主战派搞出来的吗?是那些口头“爱国者”推行的吗?文天祥有过这样的贡献吗?我们对于秦桧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存在疑问吗?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13 00:05:44 +0800 CST  

这样的岳飞倒不了吗?

岳飞劣迹一览表
一、带走王彦军队;二、掘开黄河放水;三、失守马家渡口;四、不保建康吏民;五、咫尺杭州不救;六、避战偷安宜兴;七、皇帝逃亡娶亲;八、谋害同僚刘经;九、残杀战友傅庆;十、破腹挖心舅舅;十一、坐观世忠胜败;十二、楚州危急不救;十三、泰州放弃不守;十四、江西杀人如麻;十五、刘豫南侵不理;十六、不援顺昌纵敌;十七、放弃河南逃跑;十八、不援淮西害国;十九、潜逃江州谋叛;二十、辱骂皇帝谋反。

看看岳飞多少心:一:背叛王彦有野心;二、决开黄河丧良心;三、抛弃杜充有叛心;四、不救高宗无忠心;五、不援楚州有私心;六、放弃泰州有怯心;七、残杀舅舅有毒心;八、江西屠杀无仁心;九、谋杀战友有狠心;九、争抢淮西军有贪心;十、放弃河南无战心;十一、淮西不赴叛国心;十二、勾结张宪谋反心。

岳飞触犯的人物一览表

赵构、王彦、张用、王善、杜充、刘经、傅庆、舅舅、戚方、李回、李纲、韩京、吴锡、赵秉渊、韩世忠、张俊、张浚、秦桧、李宝;间接者:王贵、王俊、王德、杨沂中、韩世忠、刘錡、亲舅舅、结发之妻

造假岳飞一览表
南熏门八百破五十万造假;朱仙镇大捷五百破十万造假;十二道金牌造假;《满江红》造假;“还我河山”造假;塑像有须真人无须造假;“不许无罪换宰相造假”;“必杀飞始可和”造假;“岳飞不死大金灭矣”造假;“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造假;岳母刺字“尽忠报国”造假;只有一个老婆李孝娥造假;

谁说岳飞是英雄:
王彦说岳飞是英雄了吗?杜充说岳飞是英雄吗?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说岳飞是英雄吗?张浚、赵鼎、吕颐浩、黄潜善、李回、李纲说岳飞是英雄吗?王德、刘锜、杨沂中、郦琼、刘经、傅庆、牛皋、赵秉渊、王贵、王俊、张宪、姚政、李横、吴锡、韩京、李兴说岳飞是英雄吗?李若虚、薛弼、胡铨说岳飞是英雄吗?皇帝高宗说岳飞是英雄吗?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无岳飞之名,体现他是英雄吗?

岳飞守不住的地方
1、守不住东京,放弃河南,逃往建康;2、守不住建康,逃往宜兴3、守不住长江天险马家渡,逃往蒋山、广德;4、守不住泰州;5、守不住郾城;6、守不住颖昌;郾城7、守不住河南。岳飞守住了鄂州、襄阳,但从未遭到敌人进攻;岳飞收复了二城:建康、襄阳,但全是被敌人放弃的空城。

岳飞以少胜多:
1、在汴京南熏门,八百破五十万;在朱仙镇五百破十万;在郾城带四十骑冲锋;在临颍杨再兴三百杀敌二千;在去临安路上,用两千骑护送;在私下里对诸将说,用一万人蹉跎了韩家军,用一万人蹉跎了张家军。

岳飞的家庭状况
父亲岳和比岳飞大16岁,岳飞比儿子岳云大16岁,岳母比岳飞大36岁,岳母比老公岳和大20岁,岳飞老婆李娃比岳飞大2岁。岳母单独葬一处,李娃单独葬一处,岳飞单独葬一处,岳飞四子各葬个的。与父母均不附葬。

岳飞爱民吗
岳飞放弃东京,他爱东京之民吗?决开黄河放水,他爱河南之民吗?放弃建康不守,他爱江苏之民吗?咫尺杭州不救,他爱浙江之民吗?放弃泰州不守,他爱泰州之民吗?三次不援淮西,他爱安徽之民吗?放弃河南不守,他爱河南之民吗?在江西杀人如麻,他爱江西之民吗?深入商虢抢粮,他爱河南之民吗?

了解岳飞的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民间传说知道的岳飞
第二层次,通过上学课本知道的岳飞
第三层次,通过《说岳全传》知道的岳飞
第四层次,通过《宋史》知道的岳飞
第五层次,通过岳飞孙子岳珂著作知道的岳飞
第六层次,通过《岳飞传》、《岳飞新传》知道的岳飞
第七层次,通过学术论文知道的岳飞
第八层次,通过诸多历史文献知道的岳飞

谁沾岳飞谁倒霉
王彦沾上岳飞倒霉,人马被带跑了;杜充沾上岳飞倒霉,被无情抛弃了;刘经沾上岳飞倒霉,惨遭谋杀;傅庆沾上岳飞倒霉,杀一儆百;亲舅舅沾上岳飞倒霉,开膛破肚再剜心;牛皋沾上岳飞倒霉,被夺占军功;张俊沾上岳飞倒霉,成终身死敌;张浚沾上岳飞倒霉,淮西兵变下台;赵秉渊沾上岳飞倒霉,挨揍几死;高宗沾上岳飞倒霉,不服指挥,不援淮西,宋军大败,国家危亡;张宪沾上岳飞倒霉,图谋兵变,极刑处死;岳云沾上岳飞倒霉,身首异处;李娃沾上岳飞倒霉,半辈子守寡;韩侂胄沾上岳飞倒霉,兵败名裂,函首安边。

岳飞杀人表:
1、放任金军杀安徽人;2、坐视金军杀浙江人;3、亲自动手杀江西人;4、决开黄河淹亡河南人;5、消极避战害苦江苏人;6、在岳庙里跪了江苏人、四川人、河南人、甘肃人。

岳飞放弃八大战场
1、放弃河南战场,逃至建康;2、放弃建康战场,逃至广德;3、放弃杭州战场,逃至宜兴;4、放弃黄天荡战场,金军反败为胜;5、放弃楚州战场,坐观赵立战死;6、放弃泰州战场,逃至江阴军避难;7、放弃顺昌战场,消极避战以图自保;8、放弃淮西战场,三失杀敌良机。

关于南宋的基本常识
这族那族,都是中华民族,这国那国,都是我们中国
南宋是中国、金朝是中国、西夏是中国、蒙古是中国,吐蕃是中国、大理是中国、西辽是中国,岳 飞爱的哪个国
宋是中国,金是中国,我们岂能爱宋不爱金
岳飞如果是民族英雄,赵构岂不是民族皇帝,秦桧岂不是民族宰相
岳飞如果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难道金朝是中华民族的敌人
我们中国是统一的多元一体国家,我们中国各民族共建
战争百姓之悲,和平百姓之幸
给土地给金帛,都是给的中国人
中国人不杀中国人,利在中国人
岳飞杀的是中国人,恨的是中国人,岂可夸耀与赞扬
你不打,我不打,不打的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以和为贵
你报仇我报仇,冤冤相报何时休
作为中国人,岂可扬宋抑金、褒宋贬金
和则国兴,战则国衰,古人自有选择权
能与夏和,能与辽和,凭什么不能与金和
秦桧之前北宋有两和,秦桧之后南宋有两和,凭什么秦桧不能和
大汉有和,大唐有和,历朝历代有和,凭什么南宋不能和
蔡文姬可以嫁出去,王昭君可以嫁出去,文成公主可以嫁出去,南宋金帛也可以送出去
一王朝灭,一王朝生,王朝更替才是中国历史,才是历史规律
北宋亡十个王朝,金朝亡一个北宋,该从何处找公平
岳飞可以杀他人,他人不能杀岳飞,什么逻辑
岳飞之罪谏官言、众人证、司法判、高宗定,何来秦桧事

关于秦桧:
一、谋害岳飞可有秦桧的一个字、一句话
二、秦桧是奸细可有证据
三、秦桧卖国可有好处
四、秦桧投降可有目的
五、秦桧贪腐可有数字
六、屡兴大狱可有事实
如果这个都搞不清楚,骂秦桧没有道理。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13 00:19:59 +0800 CST  
@赢先生 2016-07-13 07:38:19
楼主竟然敢说实话,
-----------------------------
并且永远说实话。谢谢你。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13 22:35:46 +0800 CST  
第三:要批判常识,常识不能万岁,为什么?因为常识有两个特点,第一有时间性,曹雪芹那个时候的常识现在看是匪夷所思,我爸爸妈妈那个年代的人说的常识对于现在的80、90后来说是那样吗?第二常识有地域性,沙特阿拉伯一个男人可以去娶6个女孩子但是在中国不行。而且常识说白了是流行意见,不能因为大家都这么想,就把它和真理划等号,这是完全两个概念,越是常识越可疑,不怀疑常识人类没有办法前进。

第四:怀疑也是哲学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北宋儒学家张载说过一句话,“于无疑处有疑”,如果不能怀疑你就根本没有办法有一个真正的突破,尤其是现在这个世界上乱七八糟的思想太多了。

我们中国人吃不要哲学的亏真的吃大了,这个民族倘若还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首先是精神的大、文化的大、人的素质的大。所以一定要有哲学,而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伪哲学、假哲学充斥整个社会,还有干脆不学哲学,哲学在全世界都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人类如果想前进,这是人跟动物不一样的地方,人会对自己不满,我们如果还真对自己不满,如果还想更进一步,只有拥抱哲学,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文/张汝伦)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13 23:35:17 +0800 CST  


岳飞为何收复建康(一)
建康乃今日之南京,自北宋宋太祖统一江南灭掉南唐,捉住后主李煜之后,百余年来未曾经过兵火。以江南人的聪明能干,用一个多世纪把那里建得怎么样,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自金国灭掉北宋,便有一双望尽北国风光的眼睛转向了这里——建康堪忧了。
建炎三年,金军开始南下,朝建康步步逼近,本来建康对金国人来说,可不是那么好占的地方。金军拿下的汴京为四战之地,即周边无险可守,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是想怎么攻就怎么攻,所以打了几个回合,汴京失守了,于是发生了我们所知的“靖康之变”。为什么说靖康耻啊,对宋人来说能不耻吗?徽钦二帝被俘去了北方,还有数千的皇室、官员、宫人,尤其是那些金枝玉叶的女人们,数他们最惨了,男人不过是一条命而已,对女人来说还有宝贵的贞操。凡是战争,最惨的顶数女性了,这是一条世界的定律,所以一些人每想到此,无不咬牙切齿恨金人。
“靖康”已经过去,而“建康”却在眼前,气焰千万丈的金军浩浩荡荡杀奔而来,而挡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波涛滚滚的长江天险。另外还有一道胜过长江天险的是六万由杜充统帅的宋军队伍。我们所熟悉的有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陈淬,一个是名气比他大百倍的岳飞。虽然还有其他人,岳飞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而已,但是既然他人的名气谈不上什么,也就算了。
岳飞守建康,如同当年的宋军守汴京,靖康时的宋军是一帮子窝囊废,而现在的宋军也还是窝囊废吗,那就看随后发生的马家渡之战了。当时宋军的布防态势是,东边有韩世忠的队伍,西边有刘光世的队伍,南边就是杜充的队伍。对于金军来说,胆敢进逼建康,宋军既可以南北夹击,也可以东西夹击,也就是说处在三面受敌的状态,这对金军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能够拿下建康,也就等于是砸烂了南宋最硬的核桃,此后所遇的无不是软柿子了。可以说,建康战役,就是上个世纪的淮海战役,建康丢了,临安必然不保,高宗性命自然不保。而淮海战役结束,在南京的蒋介石也只好准备去台湾了。我们所知,当时高宗赵构也没有作出去台湾的准备,但是他最后的退路也只能是大海了。
当时的金军气势如虹,对于建康势在必得,他们在几次渡江失败之后,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马家渡。具体的渡江经过不必重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可不是什么百万雄师,充其量三四万人而已。金军面对六万杜充大军,还有万数的韩世忠军,他们义无反顾地扑向了大江,向着对岸扑去。作为军人来说,都知道半渡而击的有利状态,也知道将敌人歼灭在滩头水际,但是金军却勇敢地背水一战,在马家渡击败了包括岳飞在内的三万宋军。随后他们整理好队伍,向着第二个目标建康大都会鼓噪而进。
马家渡之役,陈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岳飞却全身而退,他退入了蒋山。我们从文献的记载中看到这样的文字:初建康军溃于蒋山也。统制刘经、扈成、岳飞皆入茅山(蒋山),经屯上观、成屯中观、飞屯下观,皆纵兵虏掠为资。有没有人想过,如果建康是汴京,岳飞会怎么办?如果建康城里住着徽钦二帝,岳飞会怎么办?如果建康内是皇宫,是“金枝玉叶”们,岳飞会怎么办?如果建康城里住着岳飞的父母亲,他会怎么办?
我们看看岳飞怎么办的吧:“飞与经、成议,移军入广德军锺村,经与成皆许之。岳飞与经引兵先行,飞等既行,成按军在路下摆拨不劝,飞与经军马已行。”也就是说,这几个人放弃了建康,并且没有一个人提议回到建康与上司杜充汇合或者保卫建康。现在我们还能够相信岳飞是个保大宋的人吗?希望有人说出如果建康是汴京,岳飞一定会守的。
我们知道岳飞有个《满江红》,内有一句“靖康耻,臣子恨”,可是岳飞身处于“建康耻”中,他会有恨吗?显然他是不会恨的,他弃如撇履一般将建康扔进了金人的怀抱。所以有古人说岳飞等人:“尽君父不测之险而不恤,臣窃观今日诸将,在古法皆当诛。”诛岳飞,不过是没有点名而已。
“建康耻”才是岳飞之耻,因为“靖康耻”与岳飞无关,而“靖康耻”绝对有关。此时此刻,开始了高宗赵构的逆境,也加重了南宋的逆境。但绝非是岳飞的逆境,因为我们看到接下来岳飞去了广德,去了宜兴,在宜兴这个岳飞的福地,岳飞开始振兴了,他并吞了刘经的队伍,还娶了个老婆,还生下了一个为将来岳飞翻案打下坚实基础的岳霖。
宜兴是个鱼米之乡,是个真空地带,有吃有喝还特别安全。有新娘子陪着,自然也就是个温柔之乡了。岳飞在宜兴待着干什么,他盘算什么,这个是不好揣测的,但是如果非要揣测的话,他应该是在打建康的主意了。也就是说,他准备“收复”建康了。为什么说岳飞盘算的是建康而非其他地方,因为建康离宜兴最近,杭州太远,苏州、常州也不近,江苏是好地方,金军过一地掳掠一地,岳飞均置之不理,他就等着在建康唱戏了。他就不信金军在别处捞够了还能在建康怎么样,他们又没有载重卡车,还能搬走多少东西。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15 12:54:53 +0800 CST  



岳飞为何收复建康(一)
建康乃今日之南京,自北宋宋太祖统一江南灭掉南唐,捉住后主李煜之后,百余年来未曾经过兵火。以江南人的聪明能干,用一个多世纪把那里建得怎么样,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自金国灭掉北宋,便有一双望尽北国风光的眼睛转向了这里——建康堪忧了。
建炎三年,金军开始南下,朝建康步步逼近,本来建康对金国人来说,可不是那么好占的地方。金军拿下的汴京为四战之地,即周边无险可守,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是想怎么攻就怎么攻,所以打了几个回合,汴京失守了,于是发生了我们所知的“靖康之变”。为什么说靖康耻啊,对宋人来说能不耻吗?徽钦二帝被俘去了北方,还有数千的皇室、官员、宫人,尤其是那些金枝玉叶的女人们,数他们最惨了,男人不过是一条命而已,对女人来说还有宝贵的贞操。凡是战争,最惨的顶数女性了,这是一条世界的定律,所以一些人每想到此,无不咬牙切齿恨金人。
“靖康”已经过去,而“建康”却在眼前,气焰千万丈的金军浩浩荡荡杀奔而来,而挡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波涛滚滚的长江天险。另外还有一道胜过长江天险的是六万由杜充统帅的宋军队伍。我们所熟悉的有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陈淬,一个是名气比他大百倍的岳飞。虽然还有其他人,岳飞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而已,但是既然他人的名气谈不上什么,也就算了。
岳飞守建康,如同当年的宋军守汴京,靖康时的宋军是一帮子窝囊废,而现在的宋军也还是窝囊废吗,那就看随后发生的马家渡之战了。当时宋军的布防态势是,东边有韩世忠的队伍,西边有刘光世的队伍,南边就是杜充的队伍。对于金军来说,胆敢进逼建康,宋军既可以南北夹击,也可以东西夹击,也就是说处在三面受敌的状态,这对金军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能够拿下建康,也就等于是砸烂了南宋最硬的核桃,此后所遇的无不是软柿子了。可以说,建康战役,就是上个世纪的淮海战役,建康丢了,临安必然不保,高宗性命自然不保。而淮海战役结束,在南京的蒋介石也只好准备去台湾了。我们所知,当时高宗赵构也没有作出去台湾的准备,但是他最后的退路也只能是大海了。
当时的金军气势如虹,对于建康势在必得,他们在几次渡江失败之后,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马家渡。具体的渡江经过不必重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可不是什么百万雄师,充其量三四万人而已。金军面对六万杜充大军,还有万数的韩世忠军,他们义无反顾地扑向了大江,向着对岸扑去。作为军人来说,都知道半渡而击的有利状态,也知道将敌人歼灭在滩头水际,但是金军却勇敢地背水一战,在马家渡击败了包括岳飞在内的三万宋军。随后他们整理好队伍,向着第二个目标建康大都会鼓噪而进。
马家渡之役,陈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岳飞却全身而退,他退入了蒋山。我们从文献的记载中看到这样的文字:初建康军溃于蒋山也。统制刘经、扈成、岳飞皆入茅山(蒋山),经屯上观、成屯中观、飞屯下观,皆纵兵虏掠为资。有没有人想过,如果建康是汴京,岳飞会怎么办?如果建康城里住着徽钦二帝,岳飞会怎么办?如果建康内是皇宫,是“金枝玉叶”们,岳飞会怎么办?如果建康城里住着岳飞的父母亲,他会怎么办?
我们看看岳飞怎么办的吧:“飞与经、成议,移军入广德军锺村,经与成皆许之。岳飞与经引兵先行,飞等既行,成按军在路下摆拨不劝,飞与经军马已行。”也就是说,这几个人放弃了建康,并且没有一个人提议回到建康与上司杜充汇合或者保卫建康。现在我们还能够相信岳飞是个保大宋的人吗?希望有人说出如果建康是汴京,岳飞一定会守的。
我们知道岳飞有个《满江红》,内有一句“靖康耻,臣子恨”,可是岳飞身处于“建康耻”中,他会有恨吗?显然他是不会恨的,他弃如撇履一般将建康扔进了金人的怀抱。所以有古人说岳飞等人:“尽君父不测之险而不恤,臣窃观今日诸将,在古法皆当诛。”诛岳飞,不过是没有点名而已。
“建康耻”才是岳飞之耻,因为“靖康耻”与岳飞无关,而“靖康耻”绝对有关。此时此刻,开始了高宗赵构的逆境,也加重了南宋的逆境。但绝非是岳飞的逆境,因为我们看到接下来岳飞去了广德,去了宜兴,在宜兴这个岳飞的福地,岳飞开始振兴了,他并吞了刘经的队伍,还娶了个老婆,还生下了一个为将来岳飞翻案打下坚实基础的岳霖。
宜兴是个鱼米之乡,是个真空地带,有吃有喝还特别安全。有新娘子陪着,自然也就是个温柔之乡了。岳飞在宜兴待着干什么,他盘算什么,这个是不好揣测的,但是如果非要揣测的话,他应该是在打建康的主意了。也就是说,他准备“收复”建康了。为什么说岳飞盘算的是建康而非其他地方,因为建康离宜兴最近,杭州太远,苏州、常州也不近,江苏是好地方,金军过一地掳掠一地,岳飞均置之不理,他就等着在建康唱戏了。他就不信金军在别处捞够了还能在建康怎么样,他们又没有载重卡车,还能搬走多少东西。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15 12:55:24 +0800 CST  

要有退场意识(一)
历史的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表演的人会有进场,也会有退场,所以表演者应该有退场意识。你想表演万万年吗,我们中国的历史有这种情况发生吗?既然没有,那就做好退场的准备吧。表演可能是几十年,也可能是几百年,一般来说,一百年算及格,二百年算良好,三百年算优秀,而三百年以上则是超水平发挥了,这个分数应该用“特”字来表示了。
北宋不到二百年,四舍五入算良好,南宋也四舍五入算良好,但是两宋绝对算优秀了。金国算及格,元朝也能算及格。明朝、清朝都算优秀,这是从国祚的角度说,至于质量如何,是另外一回事了,应该有另外的标准来衡量。
历史的王朝也好,历史的人物也好,都应该有个退场意识。现代社会,退场的是每一届的政府,也有执政党的退场,但是国家不退场。古代的社会,退场的是国家,是朝代,一家一姓的王朝退出,接替者仍然是一家一姓。古人希望是千秋万代,希望是万寿无疆,其实是不可能的,希望成为可能的只能说他是傻瓜了。但是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的傻瓜很不少,他们没有退场意识,有的是进场意识,该到退场的时候不退场,被我们一些人称之为“爱国主义”或者是“爱国者”。
一些人喜欢对古人划分出正义与非正义来,他们认为,正义的不能退场,非正义的必须退场。从而引申出汉人王朝不能退场,非汉人王朝可以退场。所以他们鼓吹灭了金国,也赞同跟蒙古人血战到底。为的是宋朝不退场,哪怕坚持不退场,也是值得赞扬和歌颂的。所以就涌现出一批民族英雄来,他们下葬的地方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
秦桧希望大宋不退场,所以在靖康之变中坚决不同意易赵氏,反对他姓来替代。而在南宋时期,秦桧仍然力保国家不退场,用妥协的方式保住了南宋在历史舞台的地位。那么秦桧做错了吗,南宋用良好的分数证明秦桧没有做错,即不该退场的时候不退场。而到了文天祥时期该不该退场,经过研究分析,证明是应该退场了。
清朝的张勋复辟为什么没有得到好评,是因为清朝该退场了,不应该再活过来。可是当南宋该退场时,文天祥的所作所为能说是正确的吗,如果文是正确的,张能够服气吗?这里有一个原因,南宋的文天祥之所以正确,因为他所在的是汉人王朝,而张勋则不是,区别就在这里。这使我们发现,站在文天祥身后的都是站在汉人立场去思考问题的,从这点出发,文与张的差别就分出来了。闹了半天,是民族主义在作祟啊。
其实我们细加分析,在秦桧这里是执着,他坚持的是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而文天祥这里是固执,他坚持的是自己的情绪和做事的方法。固执的人即使知道自己将要完蛋,已经是不可避免了,但是他仍然要固执到底,即便是陨落的流星,也要在夜空划出一道明亮的流线。秦桧不想让南宋成为流星,他也看出南宋不会成为流星,他的灵丹妙药就是“南自南,北自北”。结果秦桧的目标实现了,宋金和平共处了,秦桧的执着挽救了南宋,所以说秦桧是个优秀的政治家。
固执是一种情绪,越是固执的人情绪越是不同凡响,不达“照汗青”的目的死不罢休。秦桧想的是中兴和再造南宋,文天祥是做不到了,所以他追求的是自己的成仁成义。没有了南宋,这个还是可以有的,别人不想有,并不等于所有人都不想有。在有些人看来,固执是一种气节,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必不是顽固到底的死硬分子。这样的人一般用在非正义者的身上,文天祥不算什么非正义,所以不能这样评价他,只能说他很固执了。
政治家是国家的精英,在国家的前途面前,经常会遇上需要作出艰难抉择的时候。秦桧也是这样,“报仇雪恨”与“收复失地”是一种阻碍南宋前进的心态,能不能放弃这种心态,去接受眼前的现实,政治家的选择与凡夫俗子是不同的。与金国议和,南宋放弃了翻盘的机会,看起来南宋是“残疾”了,但这并不是亡废,与痛分手,与过去分手,去迎接南宋的未来与新的挑战,这怎么不可以呢?
南宋在历史上只能存在一次,高宗与秦桧登上历史舞台也只有一次,放弃才能有未来,不放弃谁敢说有未来。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描绘出南宋不放弃的未来是什么样,但是我们却看见了南宋在放弃之后的未来是什么样。
我们可以认为,秦桧是个能够担得起责任的好男人,当时南宋处在那样的困境里,兵马不强,国家羸弱,秦桧想的是永别战火,为万世开太平。如果不舍即没有得,秦桧能够作出这样的抉择,是了不起的。你死我活是自然界的不二法则,人类的进步表明这个法则是可以颠覆的,南宋活,金国也活,这才是政治家的策略。
政治家才能认识到,有时候得到多往往失去也多,当时的南宋已经残破了,过去盛得住的水,现在盛不住了。如果把水再装进去,一样也是盛不住的。世界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日不落帝国,现在还是吗,不也一样日落了吗,而这个帝国说过什么“还我河山”吗?说过“一寸山河一寸金”吗?这个帝国已经是破杯子了,盛不住水了,得承认这个现实,才是明智的头脑。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17 01:01:13 +0800 CST  
@xuser486626 2016-07-18 03:04:51
那汪精卫也是忠臣了?
倭畜的走狗而已。
-----------------------------
汪精卫忠于谁,你吗?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21 23:18:05 +0800 CST  

两种坚强(一)
在人们的印象里,主战派是坚强的,主和派是软弱的,而且岂止是软弱的,还是可耻、可悲、可恨的。因此岳飞这样的人成了大英雄,秦桧这样的人遗臭万年了。
主和不算是坚强吗?一拼到底是坚强吗?议和看起来屈辱了,妥协退让了,这都不是坚强。岳飞直捣黄龙府才算是坚强,陆秀夫和张世杰在厓山浮尸大海才算是坚强,文天祥更坚强,宁死不屈,所以至今纪念他们。其实硬拼可以算坚强,那是在没有生路的情况下,是在个人选择的情况下。对于国家来说,只要有生机存在,只要能够不亡,只要能够看到未来,是不应该死拼到底的。包括那些极可能两败俱伤大家都没有好处的死拼,这样的坚强是可以不要的。
人要死是容易的,而活下来则不容易,所以不容易活的人就选择了死亡。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属于个人的选择,是个人的气节。对于古代的封建王朝来说,是不应该这样要求的,不应该给他们打上近现代是非标准的印记。
南宋这样的王朝完全可以不通过死拼而存活下来,秦桧用实践证明了,南宋不但做到了存活,而且活的相当不错,甚至超过了对手。这样的选择错了吗?有什么不好的?没有秦桧的坚强,不会有在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让人赞不绝口的南宋。根据研究的情况看,南宋与金国死拼,两败俱伤的可能性大,结果会是诸多方面的大倒退,倒大霉的是老百姓。南宋想要战胜金国,基本是没有可能性的。或许有人会说,宁可两败俱伤,也不忍受耻辱。这样的选择南宋看不上,看不上就对了,一个王朝就那么一二百年,犯不上为坚强付出沉重的代价。
秦桧的大半生都是在与反和派作斗争的,他的对手一个个站出来反对他,而秦桧一个个打倒了他们。为了南宋美好的未来,秦桧是坚强的,无畏的,好在他的身后还站着高宗皇帝,没有这样的后台,秦桧有可能是支撑不住的。
在秦桧的一生中,尤其是在与主战派的斗争中,秦桧基本是没有犯错误的,尽管存在着艰难曲折,但是他想要实现的目标也都实现了。可以说他是胜利者,是他奠基了南宋一个半世纪的未来。迄今为止没有人描绘出岳飞追求的未来是什么样,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不知道,心中根本没底。那么我们何必要站在主战派的一边呢,何必要为岳飞鼓噪不已呢?
南宋最著名的主战派是曾经的宰相李纲,北宋已经千疮百孔,他却要在朽木上雕刻,结果不是失败了吗?他这样的坚强是害了国家。他是徽宗传位钦宗的鼓动者,他说“如果不传位,不足以招徕天下豪杰,太子恭俭之德天下闻名,可以承担保卫社稷的重任。”李纲还刺破手臂,以死上疏反对太子监国。认为传位太子,可以振作将士,他们以死抗敌,天下就可以保全了。这样在李纲的坚持下,钦宗即位了,结果如何,钦宗如李纲说的那样好吗?北宋挽救了吗,避免“靖康之变”发生了吗?
做事就要坚决,就要坚持到底,不能首鼠两端,不能瞻前顾后。议和就坚决议和,不能投机取巧,不能见风使舵。秦桧从金国回来就提出“南自南、北自北”,自始至终没有动摇过,尤其是第一次绍兴和议被金人撕毁,秦桧照样不改初衷,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如果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是哪一样也干不好的。
人说李纲爱国,其表现看是这样的,如大臣李邦彦劝钦宗离开京城避难,李纲站出来质问钦宗:“太上皇把社稷托付给陛下,陛下可以丢下不管吗?”还有的大臣说京城不可守,李纲反驳说:“天下城池没有比京城更坚固的了,这里有宗庙社稷和百官万民,丢了京城还能到哪儿去?”在李纲的坚持下,徽钦二帝没有离开京城,最终他们落到金人的手里,责任不该李纲来承担吗?他这样的爱国不是在害国吗?
李纲觉得坚守待援是正确的,其实是抱了幻想来赌国家的命运。李纲没有看出来他这样的坚强是建立在稀泥的基础之上,是立不起来的。他以为他很爱国讲正义,却不知道适度的柔软才能百折不弯。皇帝离开京城或者是迁都是需要政治家来决定的,李纲不是这样的人。明朝正统年间于谦不肯迁都,是因为他能够看出当时的局势,瓦剌也先三万人,北京则有二十二万兵马,且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而明朝远不到气数将尽的时候。而李纲看不出局势危如累卵,所以他作出了错误的决定。
我们还可以发现,主战派往往是经不住考验的,他们嘴上说一套,行动起来则是另外的一套。并且还没有本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看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能干什么?他们只能是输光南宋最后的家底,留下一个“美名”而已。也就是说,让他们担责任的时候,其能耐就显示出来了。如李纲被朝廷任命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去解太原之危的时候,他却推辞说:“臣一介书生,实在不懂得领兵作战,金人围城时,不得已替陛下管理军队,处理兵事,现在派臣去担任一方统帅,恐怕会误了国家大事。”李纲反复推辞,钦宗就是不答应,逼得李纲把辞职回家的话都说出来了。不过最终李纲还是去了太原,正如所料,任务没有完成,太原落入敌手。
许多所谓的爱国者做醋做不酸,而做什么也都做酸了。李纲一事无成被罢官的罪名是“专主战议,丧师费财”。而他最大之罪被人疏忽了,即葬送了徽钦二帝。秦桧的绍兴和议也有失败,具体的原因与秦桧无关,金国内部发生政变,兀术杀了挞懒一党,这是任何人都料不到的意外,是怪不了秦桧的。但秦桧顽强地坚持下去,议和终于成功。此前宋金交战,秦桧提出到前线去指挥,他并不像李纲那样推脱,可见他是个勇于担当责任并且完成职责的人。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24 01:02:50 +0800 CST  
岳飞的耻与荣
我们是从《满江红》中知道岳飞还是知耻的,因为他说了“靖康耻”,而且知耻还引发了“臣子恨”,引发了“踏破贺兰山缺”和“直捣黄龙府”的决心和信念。这样看来,岳飞是知耻的,并且远比一般人知耻。
通过对岳飞的研究发现,真实的岳飞是不知耻的,这类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我们可以为岳飞总结一番。
一、 以背叛王彦为耻,以团结抗金为荣。
二、 以在汴京打内战为耻,以共同卫国为荣。
三、 以决黄河淹死百姓为耻,以爱民护民为荣。
四、 以放弃汴京为耻,以敌后抗金为荣。
五、 以马家渡失守为耻,以阻击强敌为荣。
六、 以弃守建康为耻,以保卫建康为荣。
七、 以抛弃杜充为耻,以救护上司为荣。
八、 以不救高宗为耻,以奋勇护驾为荣。
九、 以偷安宜兴为耻,以寻机歼敌为荣。
十、 以国难当头娶亲为耻,以舍身忘家为荣。
十一、 以不援韩世忠为耻,以携手杀敌为荣。
十二、 以不救楚州为耻,以奋不顾身为荣。
十三、 以不守泰州为耻,以横刀立马为荣。
十四、 以杀害战友刘经、傅庆为耻,以团结友爱为荣。
十五、 以残杀舅舅为耻,以睦亲仁爱为荣。
十六、 以不援淮西为耻,以齐心协力为荣。
十七、 以意气用事为耻,以服从命令为荣。
十八、 跋扈骄横为耻,以谦虚谨慎为荣。
十九、 以逃离河南为耻,以坚守中原为荣。
二十、 以视兵权如命为耻,以服从大局为荣。
二十一、 以消极避战为耻,以完成使命为荣。
二十二、 以众叛亲离为耻,以精诚友爱为荣。
二十三、 以背叛高宗为耻,以取得信任为荣。
二十四、 以押赴刑场为耻,以马革裹尸为荣。
二十五、 以背负罪名为耻,以忠君爱国为荣。
关于岳飞的荣与耻还可以举出许多方面,但想必会有一些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这并不奇怪,对岳飞的认识总是会有分歧的。以上的耻与荣是研究和讨论的话题,如果有一半成立,岳飞的形象也会倒塌。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倒岳飞而无中生有、牵强附会,因为这都是根据事实总结出来的。如果不同意,可以写文章来进行反驳,从而让我们来认识推翻错误结论的真实岳飞。
从岳飞表现看,他是没有耻辱感的,汴京被金军攻破,宋军好歹还进行了抵抗。而建康落入金军之手,可是不费一兵一卒,而岳飞躲在蒋山眼观建康任由金人控制宰割,建康官民的生与死,岳飞是不会考虑的,爱怎样怎样吧。而之前的汴京也是如此,他犹如撇履一般地弃之了。何尝有半点的留恋。如果在这一年金军“搜山检海”捕获了高宗,这就该是“建炎之变”了,中国历史上再无南宋,那么岳飞的责任小得了吗?此时此刻,岳飞会有耻辱感吗?
据悉天津音乐学院编演的原创歌剧《岳飞》走进南开校园,吸引了校内外广大歌剧艺术爱好者的关注,现场座无虚席。剧中的歌词是“光荣,光荣啊,炎黄的子孙;光荣,光荣啊,中华的儿男。”演出在豪放雄壮的唱词中拉开了序幕。这与古代的实际情况谬之千里,岳飞明明说的是“靖康耻”,你在这里喊光荣;还有人说绍兴和议是大耻辱,你在这里喊光荣,岳飞不搧你耳光吗?可以说南开大学的知识分子们无人研究岳飞,他们又皆被洗脑。这些喊光荣的人其实是耻辱的,因为不知自己是裸身而行,故不知耻了。
岳飞当然也有许多光荣的时刻,如步步高升,如跻身于三四大将之列;如在江西杀农民军所向无敌;如在洞庭湖灭掉杨幺;如收复空城襄阳;如曾经取得高宗的信任;如在中线独当一面。不过严格地说,中线仅仅是岳飞摆在那里而已,敌人并没有向岳飞发起进攻,他过的是比较安生的日子。
我们的古人造假,在世界上绝对是首屈一指、登峰造极的。我们古人在编造无数神话故事的同时,也会编造出无数的各类英雄事迹,岳飞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如果岳飞的事迹是真实的,也不会几百年来仍然存在越来越多的质疑和争议。有人说:“假、偏、谬,违背历史学的真实原则,危害很大。它贻误读者,欺骗当代,欺骗人民,欺骗千秋万世,历来受到人们的批评、抵制和反对。”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我们中国也出现了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带队在田径场上获得许多辉煌荣誉的马俊仁。有人写文章说,在春晚的时候,有演员高呼:“不是马家军打了兴奋剂,是马家军给12亿中国人打了兴奋剂,中国总有一天会像马家军一样跑在世界的前头。”有人说他是个“爱国”旗帜下的超级特大骗子,是央视春晚的污点。
历史进入了20世纪之后,想再搞欺骗是不容易了,而21世纪则更加困难。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有“直书”和“曲笔”之争,高度肯定“据事直书”,称之为“良史”、“直笔”,而对有意回护、曲解,则称之为“曲笔”,其史书则被称之为“伪史”、“秽史”。在了解岳飞方面存在着“四大害”,最早是岳珂著作之害,其次是《宋史》之害,再就是《说岳全传》之害。到了20世纪,出现了王增瑜之害。这“四大害”加在一起,即严重偏离了真实性,历史就这样被搞坏了。
历史学是科学,不是工具,要讲究准确、严谨、全面。宣传则讲究时效,要求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和历史有关的宣传一定要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否则,这种宣传不起作用,甚至是反作用。写真实的历史有相当的难度,一切真正的历史学家应该把追求历史真实作为最高要求。也有人说:“史学的最低要求是真实。”总之,真实是史学的生命。正因为造假与造神取得圆满成功,以致像南开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尚且被严重蒙蔽,一般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一个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有无打假的力量,有无敢说真话的人群,有无敢说真话的场地,有无包容的社会。如果做不到的话,中国将是一个被世界淘汰的国家。。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25 01:02:57 +0800 CST  
岳飞劣迹一览表
一、带走王彦军队;二、掘开黄河放水;三、失守马家渡口;四、不保建康吏民;五、咫尺杭州不救;六、避战偷安宜兴;七、皇帝逃亡娶亲;八、谋害同僚刘经;九、残杀战友傅庆;十、破腹挖心舅舅;十一、坐观世忠胜败;十二、楚州危急不救;十三、泰州放弃不守;十四、江西杀人如麻;十五、刘豫南侵不理;十六、不援顺昌纵敌;十七、放弃河南逃跑;十八、不援淮西害国;十九、潜逃江州谋叛;二十、辱骂皇帝谋反。

看看岳飞多少心:一:背叛王彦有野心;二、决开黄河丧良心;三、抛弃杜充有叛心;四、不救高宗无忠心;五、不援楚州有私心;六、放弃泰州有怯心;七、残杀舅舅有毒心;八、江西屠杀无仁心;九、谋杀战友有狠心;九、争抢淮西军有贪心;十、放弃河南无战心;十一、淮西不赴叛国心;十二、勾结张宪谋反心。

岳飞触犯的人物一览表

赵构、王彦、张用、王善、杜充、刘经、傅庆、舅舅、戚方、李回、李纲、韩京、吴锡、赵秉渊、韩世忠、张俊、张浚、秦桧、李宝;间接者:王贵、王俊、王德、杨沂中、韩世忠、刘錡、亲舅舅、结发之妻

造假岳飞一览表
南熏门八百破五十万造假;朱仙镇大捷五百破十万造假;十二道金牌造假;《满江红》造假;“还我河山”造假;塑像有须真人无须造假;“不许无罪换宰相造假”;“必杀飞始可和”造假;“岳飞不死大金灭矣”造假;“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造假;岳母刺字“尽忠报国”造假;只有一个老婆李孝娥造假;

谁说岳飞是英雄:
王彦说岳飞是英雄了吗?杜充说岳飞是英雄吗?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说岳飞是英雄吗?张浚、赵鼎、吕颐浩、黄潜善、李回、李纲说岳飞是英雄吗?王德、刘锜、杨沂中、郦琼、刘经、傅庆、牛皋、赵秉渊、王贵、王俊、张宪、姚政、李横、吴锡、韩京、李兴说岳飞是英雄吗?李若虚、薛弼、胡铨说岳飞是英雄吗?皇帝高宗说岳飞是英雄吗?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无岳飞之名,体现他是英雄吗?

岳飞守不住的地方
1、守不住东京,放弃河南,逃往建康;2、守不住建康,逃往宜兴3、守不住长江天险马家渡,逃往蒋山、广德;4、守不住泰州;5、守不住郾城;6、守不住颖昌;郾城7、守不住河南。岳飞守住了鄂州、襄阳,但从未遭到敌人进攻;岳飞收复了二城:建康、襄阳,但全是被敌人放弃的空城。

岳飞以少胜多:
1、在汴京南熏门,八百破五十万;在朱仙镇五百破十万;在郾城带四十骑冲锋;在临颍杨再兴三百杀敌二千;在去临安路上,用两千骑护送;在私下里对诸将说,用一万人蹉跎了韩家军,用一万人蹉跎了张家军。

岳飞的家庭状况
父亲岳和比岳飞大16岁,岳飞比儿子岳云大16岁,岳母比岳飞大36岁,岳母比老公岳和大20岁,岳飞老婆李娃比岳飞大2岁。岳母单独葬一处,李娃单独葬一处,岳飞单独葬一处,岳飞四子各葬个的。与父母均不附葬。

岳飞爱民吗
岳飞放弃东京,他爱东京之民吗?决开黄河放水,他爱河南之民吗?放弃建康不守,他爱江苏之民吗?咫尺杭州不救,他爱浙江之民吗?放弃泰州不守,他爱泰州之民吗?三次不援淮西,他爱安徽之民吗?放弃河南不守,他爱河南之民吗?在江西杀人如麻,他爱江西之民吗?深入商虢抢粮,他爱河南之民吗?

了解岳飞的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民间传说知道的岳飞
第二层次,通过上学课本知道的岳飞
第三层次,通过《说岳全传》知道的岳飞
第四层次,通过《宋史》知道的岳飞
第五层次,通过岳飞孙子岳珂著作知道的岳飞
第六层次,通过《岳飞传》、《岳飞新传》知道的岳飞
第七层次,通过学术论文知道的岳飞
第八层次,通过诸多历史文献知道的岳飞

谁沾岳飞谁倒霉
王彦沾上岳飞倒霉,人马被带跑了;杜充沾上岳飞倒霉,被无情抛弃了;刘经沾上岳飞倒霉,惨遭谋杀;傅庆沾上岳飞倒霉,杀一儆百;亲舅舅沾上岳飞倒霉,开膛破肚再剜心;牛皋沾上岳飞倒霉,被夺占军功;张俊沾上岳飞倒霉,成终身死敌;张浚沾上岳飞倒霉,淮西兵变下台;赵秉渊沾上岳飞倒霉,挨揍几死;高宗沾上岳飞倒霉,不服指挥,不援淮西,宋军大败,国家危亡;张宪沾上岳飞倒霉,图谋兵变,极刑处死;岳云沾上岳飞倒霉,身首异处;李娃沾上岳飞倒霉,半辈子守寡;韩侂胄沾上岳飞倒霉,兵败名裂,函首安边。

岳飞杀人表:
1、放任金军杀安徽人;2、坐视金军杀浙江人;3、亲自动手杀江西人;4、决开黄河淹亡河南人;5、消极避战害苦江苏人;6、在岳庙里跪了江苏人、四川人、河南人、甘肃人。

岳飞放弃八大战场
1、放弃河南战场,逃至建康;2、放弃建康战场,逃至广德;3、放弃杭州战场,逃至宜兴;4、放弃黄天荡战场,金军反败为胜;5、放弃楚州战场,坐观赵立战死;6、放弃泰州战场,逃至江阴军避难;7、放弃顺昌战场,消极避战以图自保;8、放弃淮西战场,三失杀敌良机。

关于南宋的基本常识
这族那族,都是中华民族,这国那国,都是我们中国
南宋是中国、金朝是中国、西夏是中国、蒙古是中国,吐蕃是中国、大理是中国、西辽是中国,岳 飞爱的哪个国
宋是中国,金是中国,我们岂能爱宋不爱金
岳飞如果是民族英雄,赵构岂不是民族皇帝,秦桧岂不是民族宰相
岳飞如果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难道金朝是中华民族的敌人
我们中国是统一的多元一体国家,我们中国各民族共建
战争百姓之悲,和平百姓之幸
给土地给金帛,都是给的中国人
中国人不杀中国人,利在中国人
岳飞杀的是中国人,恨的是中国人,岂可夸耀与赞扬
你不打,我不打,不打的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以和为贵
你报仇我报仇,冤冤相报何时休
作为中国人,岂可扬宋抑金、褒宋贬金
和则国兴,战则国衰,古人自有选择权
能与夏和,能与辽和,凭什么不能与金和
秦桧之前北宋有两和,秦桧之后南宋有两和,凭什么秦桧不能和
大汉有和,大唐有和,历朝历代有和,凭什么南宋不能和
蔡文姬可以嫁出去,王昭君可以嫁出去,文成公主可以嫁出去,南宋金帛也可以送出去
一王朝灭,一王朝生,王朝更替才是中国历史,才是历史规律
北宋亡十个王朝,金朝亡一个北宋,该从何处找公平
岳飞可以杀他人,他人不能杀岳飞,什么逻辑
岳飞之罪谏官言、众人证、司法判、高宗定,何来秦桧事

关于秦桧:
一、谋害岳飞可有秦桧的一个字、一句话
二、秦桧是奸细可有证据
三、秦桧卖国可有好处
四、秦桧投降可有目的
五、秦桧贪腐可有数字
六、屡兴大狱可有事实
如果这个都搞不清楚,骂秦桧没有道理。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26 01:01:20 +0800 CST  
@秦淮烟火明之故都 2016-07-26 01:21:18
你懂什么, 秦桧真是忠宗那徽宗被金人虏去他也一同被带到北方时他为何不尽忠而死??!!还好意思逃回南宋??!!你有本事把秦桧夫妇跪像打烂?笑话!完全是小儿之见,目的是为了哗众取宠,不足与高士共语!
-----------------------------
你是高士吗?王若飞和叶挺怎么没有没有尽忠而死。秦桧跪像早晚砸烂,没有砸烂,是中国人的觉悟很慢而已。你300字写不出来,不过小儿而已。说说谁是高士,我们见识一番。你写一千字,我承认你是高士。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27 00:44:08 +0800 CST  
@ty_小往大来 2016-07-26 22:58:05
屁话连天,骂完走人;你留着教你的后代去吧!别发这里来恶心我们
-----------------------------
你就是我的后代啊,喝多了吧。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27 00:44:39 +0800 CST  
不守规矩死得快
岳飞是军人,军人是人类中最守规矩的一群人。因为军人面临的是战争,战争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来不得半点随意和马虎。我们解放军说“守规矩、打胜仗”,这里的意思很明白,不守规矩是打不了胜仗的,而且还会打败仗。军队败了,而且屡战屡败,这个国家也就没有救了。宋朝统一江南,就是因为一些国家打了败仗,总而言之实力不如人。但是在实力不存在大问题的时候,守规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最近在北京八达岭出现了老虎伤人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同时也主动地寻找原因,想要搞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其实如果要总结的话,其核心的问题就是被伤的人不守规矩了。规矩有各种各样,要命的规矩是一定要遵守的,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规矩往往是被血泡大的,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血的教训”这四个字。
在八达岭动物园的规矩之一是严禁下车,这是底线,不下车则生,下车则死,因为车外有老虎,而老虎是要吃人的,最起码是要咬人的。结果我们看到,一死一伤的结果是不守规矩的造成的,而不是其他的原因。
中国是个长期缺少科学的国家,所以人们不重视规矩。在封建王朝时代也有许多人很愚昧,不讲规矩。越是没有文化的人,越是如此。
岳飞这个人,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飞安阳人,尝为人庸耕,去为市游徼,使酒不检”,这样的人会守规矩吗?如果他使酒去了八达岭,难道不会打开车门下车活动吗?我们知道,人若“使酒”,何事不敢为?武松“使酒”,不把“三碗不过岗”放在眼里,结果差点被老虎吃掉,好在他有本事,才打死了老虎。高宗对岳飞来说也是老虎,岳飞能打死高宗吗?打不死的话,岳飞就得死,因为他“使酒不检”了。
岳飞四次参军,也就是说他曾经三次逃离军队,这是守规矩的表现吗?岳飞带跑王彦的军队,如果他守规矩就绝对不做这样的事情。一个正常人是没有这个胆量的,岳飞之所以冒了这样的风险,可见他对拥有一支军队的迫切渴望,达到连命都不要的程度。王彦差点杀岳飞,只能说原因在岳飞,不守规矩是无可置疑的。
如果岳飞守规矩也不会抛弃了领导杜充。杜充总不会说你们去了马家渡之后,不管是胜是败,你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爱回来就回来,想不想回来随便好了。此时的规矩是服从杜充的领导,杜充的安全需要岳飞来保护,一个守规矩的人是不会将杜充弃如撇履的。
岳飞接到援楚州的命令,后来也接到守泰州的命令。如果岳飞守纪律,守规矩,楚州他不会到不了,泰州不会顿时就放弃了。守泰州即守长江,在建康时岳飞不守长江,轻易就放弃了,在泰州时仍然如此。要说岳飞守规矩,怎么能让人相信呢?
岳飞进军商虢是他自行的决定,岳飞从来不去淮西是他自己的决定。尽管高宗非常希望他去,尤其是绍兴十一年,高宗好话说了一箩筐,仍然不见效果。秦桧吧的人讨论,认为高宗真的是很客气,仿佛不敢得罪他。高宗知道,岳家军山高皇帝远,得罪不起,否则一出问题,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在历史上,灭了本国取而代之的先例屡见不鲜,高宗是不可不防的。
岳飞母亲病故,他也没有告诉朝廷,就擅自回到江州为母亲下葬了。更严重的是,岳飞与宰相张浚议事不合,因为朝廷不准备将淮西军划归岳家军了,岳飞一气之下去了江州,这使得高宗明显感觉到岳飞不守规矩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绍兴十年,高宗让岳飞守住河南,岳家军即便是不可深入,但是守在河南中部也不行吗?难道在距汴京四百里的郾城也算是孤军深入了吗?高宗的话就是规矩,而岳飞拥兵自重,已经听不进去了。
高宗的话就是规矩,高宗说议和,就必须议和,高宗没有说北伐,你不能说什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也不能说什么“今岁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你这不是在要挟皇帝吗?最关键的是绍兴十一年,高宗三令五申让岳飞去淮西投入对金作战,岳飞就是不去。后来一些人为岳飞强调理由,而他们恰恰不懂,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命令面前,任何理由都是无效的。
岳飞一再不守规矩,一再突破高宗的底线,这样对一个拥兵甚重的统帅来说,已经失去了安全性。不管岳家军有十万八万,岳飞性命是在高宗的手里,军队是难以保护他的。我们说事物发生质变是靠积累,岳飞在短短的十余年里完成了这个会将自己炸死的积累。许多人看不到这个积累,因此不能认清岳飞真正的死因。
秦桧守规矩,高宗对他是满意的,尽管秦桧就在高宗的身边晃来晃去,高宗说过他什么不是吗?而岳飞在绍兴七年至十一年,密集的不守规矩,并且还都是大事,一个比一个大。许多人说岳飞不该杀,那么先把岳飞的表现说清楚了,看看高宗对岳飞有了多少的不满意度。高宗杀岳飞真的是秦桧陷害吗?难道高宗不了解岳飞吗?随随便便就被陷害了吗?我们知道宋真宗也认为“澶渊之盟”为奇耻大辱,也有大臣说攻取幽燕可以雪洗耻辱,但是真宗却说:“河朔生灵,始免兵戈,朕安忍为此?”宋真宗可以议和不打仗,宋高宗为什么不行?第一次绍兴和议不杀岳飞也是成功的,为何第二次时就一定要杀岳飞了。绍兴十一年岳飞没上战场,难道兀术不喜欢岳飞这样的表现吗?这样的表现如同内奸,凡是正常人都不会放过岳飞的。
守规矩是人生之道,不守规矩死得快是没有疑问的,老虎伤人如同汽车伤人,守规矩的话是不会死的。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大面积不守规矩,这是很严重的,尤其是贪官个个不守规矩,所以纷纷被绳之以法了。不守规矩后果严重的教训很多,需要记住了,并且落实在行动上。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27 11:26:32 +0800 CST  
@ty_小往大来 2016-07-26 22:58:05
屁话连天,骂完走人;你留着教你的后代去吧!别发这里来恶心我们
-----------------------------
@叽叽喳喳侃大山 2016-07-27 00:44:39
你就是我的后代啊,喝多了吧。
-----------------------------
@ty_小往大来 2016-07-28 00:43:40
那你全家都是秦桧,子子孙孙都是秦桧那样的忠臣
-----------------------------
我不是在教育你吗,好好受教育吧。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30 00:58:59 +0800 CST  
国人善蒙骗(一)
国人善蒙骗,蒙骗的手段是用胡编来造假,这源自于古人善于胡编,几千年来形成了传统。不过至今有许多被识破了,很遗憾也有许多弄假成真无法识破或者是难以识破。因此在中国有了一个贯穿中国历史的长期胡编过程,同时也有了一个长期的打假反蒙骗过程。这个任务很检举,因为已经是积重难返了,并且仍然有许多人在搞蒙骗。
有人写文章的题目是《杨门女将蒙骗中国千年的秘密》。其中说到许多传说非常美丽,比如有关杨门女将的一切,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大家的兴趣,以至于我们对这段历史深信不疑。但历史也常常跟我们开玩笑,往往我们深信不疑的“事实”,其实不过是几百年来被不断充实的一段美丽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杨门女将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段美丽的“假历史”。看到这里,我们会想,岳家军是真历史吗?没有染上“美丽传说病”吗?
文章说:统领欧洲盟军战胜法西斯德国的蒙哥马利元帅,上世纪60年代初访问中国。外事活动之余,他对中国方面安排他看的一出京剧《杨门女将》大惑不解。通过翻译,蒙哥马利元帅提出质疑,认为女人当元帅不可能。我们仔细地查找了《宋史•烈女传》,该传共收近40名“奇女子”,她们没有一个人出自杨门。这个数百年之假竟然是被英国人給发现的,或许早有中国人发现是蒙骗,但是他们不肯说破。也有人说这样的文学作品,虚构有什么可奇怪的。但问题是,有几个人认为是虚构的呢?尤其是广大的老百姓,他们才不认为是虚构的,如同不认为虚构了岳家军是一样的。
文章说:“杨门女将”纯属子虚乌有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千万莫把文学当成历史。“杨家将”既然半真半假,扑朔迷离,那么“杨门女将”呢?十分遗憾的是,在小说和电视剧里轰轰烈烈的“杨门女将”,正史中却一点影子都没有。《宋史•杨业传》中只收录杨业及其子延昭等7人,和其孙文广一人,并无一字提及女眷。倘若“杨门女将”确曾有过的话,那么,专收“义妇节妇”之事迹的《烈女传》也会记载。我们会想,美丽的传说未必不是一种蒙骗。外国人的希腊神话很明确地告诉人们这是神话,而在我们中国,从不说这些是神话。
“杨门女将”是整体的蒙骗,岳家军则是真假相混、半真半假的蒙骗,是更加难以识别。不过既然造假,漏洞、破绽总是会有的,其手段再高明也有被识破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到那些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这个打假,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也考验出一个人的历史知识和水平。
我们来看看搞蒙骗的人是怎样说的:绍兴十二年夏四月丁卯(公元1142年5月1日),宋高宗赵构的亲生母亲韦太后开始从燕山以北踏上回南宋的归途。“皇太后偕梓宫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刘祹护送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
绍兴十二年(1142年)秋七月中旬,韦太后一行自山东东平登舟南下,八月初六,渡过淮河,进入南宋境内。韦太后离开金国南归时,正值北方盛暑。韦太后是归心似箭,而护送的金使完颜宗贤和高居安则行动迟缓。韦太后怕再生变故,就向金人借了一笔钱,犒赏众人。
宋高宗赵构派韦妃的弟弟平乐郡王韦渊去迎驾,又派秦鲁国大长公主、吴国长公主迎候于途。二十一日赵构亲到临平奉迎韦太后,用的是半副銮驾、黄麾车仗,仅仪卫就有2483人。赵构一见太后,两人抱头痛哭。自北宋亡国之后,金国以礼送回人质,这还是第一次。宋高宗赵构虽然割地赔款,但是毕竟争回了面子,因而兴高采烈。《宋史》卷243《韦贤妃传》的原文是:“帝亲至临平奉迎,普安郡王、宰执、两省、三衙管军皆从。帝初见太后,喜极而泣。” 同到临平欢迎的还有宰相秦桧、枢密使张俊、太傅韩世忠及侍从、两省、三衙官军等。
韦太后在北方时就知道岳飞、韩世忠英名和抗金功劳,这次看到韩世忠很高兴,特地叫他到簾前,亲切地叫他:“韩相公!”慰问良久。韦太后又问:“为何见不到大小眼将军?”据说,岳飞两眼一大一小,所以时人称之为“大小眼将军”。这时一个大臣悄悄地告诉她说:“岳飞已经死在狱中了!”到此要问了,韦太后是如何认识岳飞的,她去金国之前何尝与岳飞有过接触,既然没有,她应该问的是“谁是岳飞?”岳飞之死她都不知道,那么“必杀飞始可和”她也不知道吗?金国人都已经为杀岳飞举杯庆贺了,她也不知道吗?当然岳飞之死与金人有关也是杜撰的,不过这里的矛盾是很明显了,不能自圆其说了。
韦太后在归国途中走了将近半年,竟然没有听说岳飞的情况,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吗?岳飞是在千里之外的鄂州统帅,他不来临安是正常的,否则韦太后就应该知道罢兵权及岳飞干了枢密副使,如果能知道到这个程度,自然也就知道对岳飞的判刑定罪。“苗刘之变”及“郦琼兵变”都是武将谋反,怎么岳飞就不能谋反吗?其实只要将判决书給韦太后看过,她还能有什么话说?
蒙骗者言:韦太后听过之后,脸色立变。转身斥责宋高宗赵构:“岳飞是国家的栋梁,威名远播,打得金人望风而逃!你为什么要置他于死地?”韦太后说完之后就愤愤然地表示要出家。慌得宋高宗赵构赶紧跪在地上请罪,群臣也都跪倒一片,一起劝慰,韦太后这才消了怒气。听到“(岳飞)已死狱中”的消息之后,韦太后不禁困惑顿生,呆怔怔地想,自己是靠岳飞等打了胜仗才得以南归,而岳飞反倒被处死,内中蹊跷,令她难解。
韦太后心里想的什么,蒙骗者都知道了,造假的手段被一眼识破。岳飞打胜仗韦太后都知道了,但在《金史》中是没有体现的。这样说来,《金史》是在造假了。绍兴十一年岳飞根本就没有参战,其胜仗从何谈起?谁又能相信韦太后再不问其他?而这个与岳飞没有半点瓜葛的老太婆,对岳飞却有深入的认识,不是很奇怪吗?这个老人应该问儿子(赵构):既然岳飞打了那么多的胜仗,你为什么还要议和,有必要吗?这是谁的主意,这个人八成就是奸臣,你得将他罢官定罪。或者找到秦桧痛斥他,让他把这一切反常现象说清楚。但是我们看到的韦太后却首先来个要出家,这个蒙骗的破绽也太明显了。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30 11:33:14 +0800 CST  
@一剑俩鸟 2016-07-30 17:59:59
中国又一次进入了一个忠奸不辨 黑白不分 指鹿为马的时代。 历史 上往往一个朝代的中后期就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统治者往往乐享其成,甚至推波助澜,因为这可以更好的维护独裁统治!
-----------------------------
是你不分,不要妄下结论。
楼主 叽叽喳喳侃大山  发布于 2016-07-31 01:03:28 +0800 CST  

楼主:叽叽喳喳侃大山

字数:28208

发表时间:2016-07-08 19: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05 11:12:32 +0800 CST

评论数:1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