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60后的旧时光

前言

本书是一个60后单身汉的回忆录,记叙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生活,既是60后、70后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让80后和90后看看他们的父辈是怎么过来的,可以说是难得的一段民间史料。每一节都是独立的完整的回忆散文,合在一起就是一部60后的自传。本作严格按照回忆录的规范来写的,字字真实,句句走心。

正文

小学篇

1、第七个鹅卵石

我是安徽六安人,出生在皖西大别山边缘区域的一个很大的村庄里,我们那个村庄名叫两河,顾名思义,村庄前是两条大河交汇之地。庄子里有几十户朱姓人家,据家谱记载,我们的祖先可以上推到朱元璋,因为朱元璋有个儿子就分封在安徽六安。这只是家谱上的未必靠谱的记载,我们那个村庄上的朱家到底是不是朱元璋的后代,存疑。
我的出生时间是1969年8月18日,农历七月初六,乙丑日。
据我父母说,那天中午本村的陈大妈拿个米斛到我家借米,正好赶上我母亲临产,父亲就让陈大妈接生,我一“露面”就撒了一泡尿,因为我母亲的床上并没有挂“禁止随地大小便”的警示牌。
农村有一句谚语:下地解小便,抛母大海边。意思就是说一个小孩出生时解小便,长大后会远离父母,把父母抛到大海边的。如果接生婆在这个小孩肚皮上划个“十”,就可以破除这个魔咒,于是陈大妈就用食指在我的肚皮上轻轻的划了个“十”。也许是陈大妈那个“仙人指”起了作用,我长大后的确没有抛弃父母,一直都很孝顺的,譬如,我是在大热天出生的,母亲做月子时身上生了热疮,痊愈后留下了后遗症,一到夏天,后背就奇痒难忍。夏日乘凉的时候,母亲就坐在竹床上让我给她抓痒。我孩提时代,夏夜乘凉给母亲挠痒是我必做的工作,一挠就是几个小时,胳膊酸痛也不叫苦,邻居大婶每每见到我都夸我是个孝子。
在我之前,我的父母已经生了六个孩子,其中有两个已经夭折,一个姐姐8岁时夭折,姐姐名叫朱菊英。还有一个哥哥5个月就死了,名字还没来得及起,就死了,死因不详。
我是家中第七个孩子,妈妈是一棵大树,而我则是那棵树上的一片落叶,飘零而下的第七片落叶,如果不是这个比喻,那我当是岁月之河携带下来的一个鹅卵石。也可以说我母亲是个多产作家,我是她的第七部作品,而且是力作,最新的。母亲为这第七部作品的问世,仅打腹稿,就用去十个月的时间。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48岁,母亲43岁,算是老来得子吧,老来得子不是喜事吗?可是父母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怕养不活。当时我家有多穷呢?这么说吧:一家七个人住在一间土墙小瓦的老屋里,六个人睡一张床,吃了上顿愁下顿。不是我父母笨不善谋生,全国都是这样,我家已经穷得叮当响,可人家更穷,我出生时,同村的陈大妈不是跑到我家来借米吗?另外,在我出生前的一个月,也就是那年的7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一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我们那里淹得很厉害,房舍倒塌,农田毁坏,庄稼欠收。在这种情况下,我家更穷了,洪水滔天,一贫如洗。由于家里钱少孩子多,父亲主张把我半卖半送交给别人做养子,出厂价为五十元。“客户”姓孙,邻村的,在县里当局长,家中有四个女儿没有儿子,想收养一个男孩。但母亲不答应,她用心血换来的一部作品,只得几十元的稿费,太便宜了。我三岁时,父亲又于一个冷雨霏霏的天,穿蓑衣戴斗笠,准备把我送给一个杂技团,当父亲抱着我赶到时,杂技团已走了,父亲只得悻悻然把我抱了回来。
这些事情都是我长大后母亲告诉我的,但我并不怨父亲,我知道父亲那么做,并不是不爱我,而是不想我留在家里跟着他受饿吃苦。因为当年我家赤贫,家中缺粮,如果不把我送给人,我可能会饿死的。哪个父亲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去“饿罗死”呢?
楼主 朱乙丑  发布于 2018-07-02 06:49:55 +0800 CST  

楼主:朱乙丑

字数:1463

发表时间:2018-07-02 14:49:5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7 15:22:28 +0800 CST

评论数:184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