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湾田堪唐公墓:一代抗倭名将的最后栖息地

文/陈十三

从一朋友口中得知,在汕尾红海湾湖东村北面约500米处的山坡上,有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花岗岩石砌亭式墓葬“明唐公墓”,说来真是惭愧,在土生土长的家乡,竟不知道田堪唐公墓所在。后来从《发现城市之美:汕尾》一书中了解到此墓所在,而且每年都会有附近村民及海陆丰和港澳侨胞前来祭拜。





01

墓地在山坡上,周围杂草丛生,如果不是特意来找,谁知此处栖息着一位抗倭名将,唐顺宇在军事领域是顶天立地的,如今长眠于红海湾,也是一种缘份。墓地空间开阔,由花岗岩石砌筑而成,占地约300平方米。墓面结构分为坟丘,碑亭,祭堂,拜堂,墓町。坟丘呈椭圆形;碑亭为重檐庑殿顶,亭顶酷似一顶帽,当地俗称“官帽”,墓周边用花岗岩石栏杆围成,并有石龙、石狮等雕饰。在台风频繁的红海湾,历经海风侵蚀,日晒雨淋350多年,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实属不易。

我不知道老一辈的红海湾人,有多少人是知道唐公墓的,大概有一个特殊的历史原因,年代较为久远,近代风云人物彭湃,陈烔明名头又太大,盖过了唐顺宇的名头;我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一些文化人墓地,都做得很讲究,相信这里会有一次重大修缮。





02

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了禁海令,沿海老百姓无以为生,便纷纷冒险漂洋过海,到中国来讨生活.于是海盗和浪人相互勾结形成了倭寇! 明朝党争,贪污早把国家掏空了,直到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出现,倭寇们才算真的遇上对手。戚将军为了对付倭寇,专门研制了一套阵法,叫做“鸳鸯阵”,专门对付小股倭寇特种兵。并且改进制作军刀技术,造出来超越日本刀的戚家刀,在武器上对阵不在吃亏。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唐顺宇幼年投军于抗倭英雄唐顺之的属下,深得唐顺之枪术的真传,后拜俞大猷学剑术,并追随俞大猷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杀寇无数,深得俞大猷将军的重用,更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倭寇闻其名而胆战心惊。

据《海丰县志》记载,唐公名唐顺宇,官至佐理军务的兵巡佥事,祖籍福建省莆田御史街人,生于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6年),卒于嘉靖四十二年六月辛卯日,英年45岁。

时至嘉靖四十二年四月初追随俞大猷将军追杀倭寇于海丰金锡都,六月辛卯日与总兵汤克宽并肩作战,围攻倭寇于海丰金锡都大埔寮(今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一带),他擒杀倭寇一千九百多人和多名寇首,此战取得抗击倭寇的空前大捷,然而唐顺宇亦不幸在此役中阵亡。战后,俞大猷将军为表彰唐顺宇的抗倭业绩,上表朝廷予以褒奖,并以将军的身份厚葬唐顺宇。





(图/源自网络)

03

墓地、荒草、抗倭,再夹杂几声鸟鸣;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名字从我脑中涌现,这儿是一代抗倭名将的最后栖息地。我重新远远地看这500米的山坡,心中产生了一点莫名的感念。是他,消解了这个山坡的荒凉和寂寞。

如果没有墓地里的这位长眠者,荒凉、寂寞的将是外面的世界。

其实,世间英雄的归宿处,正是后人静坐、静想的好地方。紧靠着伟大的灵魂消闲半日,即便默默无语,也会使人们的生死观变得更加健康。可惜我们中国的殡葬文化缺少这种境界,常常使长眠者过于孤苦,或过于热闹。

作者简介:陈十三,自由写手,在广州流浪多年。喝最烈的酒、写最动人的故事、最有趣的游记、写那些被历史遗忘的故事!微信公众号:陈十三游记
楼主 陳十三  发布于 2018-06-16 14:22:03 +0800 CST  

楼主:陳十三

字数:1404

发表时间:2018-06-16 22:22:0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6 18:17:33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