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鲁:《山海经濮语解读》(转载)

《山海经濮语解读》前言

《山海经》是一部以商周文化之前的夏文化濮文编写的地理丛书,尽管战国时期及汉代对该书籍进行过翻译、汇总整理,但《山海经》的原书分册成书年代却是在夏末商初时期,《山经》的成书是在夏朝,《海经》的成书是在商朝。区别两者的依据是“可以”一词,这个词汇在《山经》中有,《海经》中没有,“可以”在濮语中是指“夏国的”。书中表达的基本概念是濮文化概念。

笔者在研究夜郎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一个粗浅的认识,即商周文化之前的夏文化是已经很成熟的濮文化,这个阶段的濮文文字称为六划文,文字的笔划不能超过六划,这个规定说明,夏朝的濮文不能像甲骨文那样用原始的象形图形来表达。所以濮文与甲骨文之间反映出一个因战争和政权的变故出现的文化否定与倒退现象。这一现象促使夏王朝通行的濮语与濮文被边缘化,从而也使《山海经》不能让人读懂,甚至被译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奇形异物。如开篇的“狌狌”,原是指面部刺青的氏族,被译成了野生动物;江西峡江南段有个峡阳国,被译成在一万年前就绝迹于江南与两广地区的红毛猩猩。由于语言系统不同,后人用汉文化去解读濮文化的语言,就会出现偏差,以至生成怪象,表示种粮氏族的饶族饶夷被译成八足八尾,表示有“九”概念的九夷或共工氏族被译为有九个头,表示九河地区的牧民被译为九尾狐。

晋朝记室参军郭璞说:“物不自异,待我而异,异果在我,非物异也”。又说司马迁因张骞从西域回来,对西域的地理民风了解甚详,也未见到西王母,所以对《山海经》中的所有怪物不敢评论。其实司马迁之所以不敢评论,是因为他不知道汉文化对濮文化做了些什么。《山海经》就其书名而言已经说得很明白,是地理人文书籍,而不是《神异经》,我们有责任还原《山海经》的本来面目。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2-22 02:25:14 +0800 CST  
综观《山海经》全书,其内容表述的语言,至今仍包含在仡佬语、凉山彝语、阿坝羌语、布衣语、苗语壯语、越闽语、粤语、古印度语、阿拉伯语、北非语、古希腊语、拉丁语、通古斯语、日语和雅利安语中。这些语言或多或少存在于夜郎文化的语言系统中,也存在于全国各族的地区方言中。如印度的“雅利安”、德国的“宝马”“雪福莱”、法国的“嘎纳”、瑞士的“维也纳”、英国的“不列颠”“出行”“枪炮”、日本的“山”、“阿基姆族”“樱花”、利比亚的“的里亳里”“班加西”、埃及的“汉莫拉比”、红海湾的“索马里”“莫桑比给”等等都是用濮语表达的。
我们可以用濮文来解读古希腊神话,可以用濮文来读印度河流域出土的陶制印章,也可以通过濮文了解德国和英国所保持的十字太阳崇拜的传统。在我国北方,蒙古语的“索额济纳”、赫哲族、满族的狩猎概念“腊博”、狩猎氏族“拉拉”、渔业氏族“赫哲”与仡佬语的表达相同,所以南方也有拉拉氏族和赫哲氏族。凉山彝族的语言与贵州的布衣族、仡佬族的语言基本相同,他们都以“阿”作否定语,以“灭蒙”表示母亲,所以“凉山”原是指“娘山”,凉山的彝族,《山海经》记录为“灭蒙僚”(汉译为灭蒙鸟)。这些(中外?)民族的语言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融合、并普及为夏朝行政濮语语言。《山海经》就是一部用濮文编写的书籍。
笔者以濮文对汉译《山海经》进行还原和解读,除了尽可能恢复《山海经》作为地理、人文和历史读本的原貌外,还想证明“夜郎自司马相如进入后才有文化”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文化的概念不是以某种语言、文字试图覆盖其它他的语言、文字而称其所有所无,商周文化之所以未能盖住《山海经》的传承,其原因就是人们希望读懂它隐藏的奥秘。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2-22 02:26:04 +0800 CST  
《山海经》的记述范围涵盖整个亚洲板块,东北至白令海峡的楚科奇山,东至日本列姑射岛,东南至菲律宾棉兰佬岛,西北至高加索山,西至土尔其盖布泽海峡,西南至波斯湾霍尔姆斯海峡,南至我国的海南岛南端,北至西伯利亚北端的泰梅尔半岛。

从记述的范围来看,在远古时期地理资料欠缺的情况下,《山海经》这部书,或《山经》、《海经》、《大荒经》《海内经》这类书籍非一两个人能够编著完成,它应是夏王朝和商王朝的国家行为,是由一个聚各方经商而来的智者的写作班子集体编篡而成。写作的成员包括阿基姆人(汉语称倭奴)、棉兰人、通古斯人、丁零人、犬戎人、突厥人,鞑靼人、俄罗斯人、氐羌人、百濮人和中原的妥鲁则柯人。这些人从自己的家乡带来了他们所熟知的地理知识,将其汇总编篡成为夏王朝和商王朝的地理书籍,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海内经》四个部分。这些书籍原本并无重复的记述,后人将其合编为《山海经》后就出现了重复之处,但记述的内容还是各有侧重。

本人采用濮语解读,尽最大可能还原古书的原意,对一些大的神话还原,采用地理图片支持,比如三个表达西王母的地理举用昆仑山和乔戈里峰来说明;“钟山烛阴”附“天山草原”图片来说明;“狌狌”附面部刺青的黎族的图片来说明。因本人能力有限,不可能收集到所有的地理人文图片,读者在阅读《山海经濮语解读》时,可参照《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能够形成较为清晰的地理映像。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2-22 02:26:40 +0800 CST  
濮鲁:试译一枚古印度印章 (2018-04-15 12:23:27)

有网友说,在印度河的哈拉巴发现“贰负杀窫窳之印”的印章,是对照印度语音编号与古文字的关系而查得。这个印章实际上只是一个度牒,是一个叫“伊羲图安邦”的度牒。两竖在思维中可以理解为“贰”,但是它的读音却是读为yi,粤语的“二”就读yi,而古印度用这个字,一般是指水概念的“溢”,我们习惯写为“伊”,印度一词在古代写为度伊或伊度,《圣经》还将其写为“伊甸”。印章的第二个字是“工”字的旋转90°写法,读音为xi,第三个字是“度”字加词缀,读音由du变为tu,立着的鱼在濮语中读为“安”,过去我们读认为,汉语的“安”字是宝盖下面一个女,实际上那个字不是女字,而是立着的鱼,用古代的安字加一个宝盖,就成了汉语的“安”字,这是文化继承关系。第五个字象一只龟,这个字是三次造字,第一词为“目”,是岩石之bin,第二次是目加词缀,变成了“巴”,地三次是巴加词缀,变成了“邦”,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目字的上部和左边读有词缀。第六个字读e,作“的”字或“之”字用,当然印度语中也将该字读为mi,作“的”、“地”用。地七个字读du,在此指度牒。请看下图:

印章从右向左,读为“伊羲图安邦之度”,也可读为“伊希图安邦之度”。如果按照俄罗斯传承有突厥语文字表达习俗来考虑,H有可能读为“诺”的话,也可以译为“伊诺图安邦之度”甚至有可能译为缅甸的“伊诺瓦底邦之度”。那么大的框架拟定之后,就要去查远古时期,有那一个邦是具体存在的。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11 19:35:11 +0800 CST  
濮鲁:《山海经》的编纂年代不是在战国时期 (2018-01-27 14:37:36)

许多学者读认为,《山海经》的编纂年代是在战国时期。但是《山海经》的内容明白地告诉了读者,该书是在夏商时期编纂。众所周知,周朝夺取天下,首先是在孟津的鹤甸会盟,自此之后鹤甸被更名为会盟镇。然而《山海经》的记录中仍然称其为鹤甸,读音缟羝。战国时期是周朝的晚期,时间早已离更名时期七百多年,应该是只知会盟镇而不知鹤甸了。所以是写不出也没必要记录鹤甸这个地名的。然而中六经的记录偏偏是鹤甸而不是会盟。并且以鹤甸为中六经山系的总称。
我们说,写书是要让人读的,《山海经》编书大有不让人读懂的意图?实则是语言体系不合造成的。汉语的真正成熟其是在周朝,商朝属于语言变更的过渡时期,带有濮汉相杂的语言成分。而夏朝是纯粹的濮语时代,那时期编的书在周朝来读,需要翻译过后才能读懂,但是战国的文人并不这样做,而是用古语的读音来 。可是庞大的地理人文资料要想变更得面目全非,文人们是做不到的,人们首先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就未能抹去语言表述的玄机。
《山经》是夏朝的作品,全篇充斥着“可以”词句,“可以”是指“夏国的”。如果说《山海经》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为何在书中没有“周的”字样呢?所以这些语言表述玄机让《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观点不攻自破。商朝是要抹掉夏朝记忆的王朝,所以在《海经》和《大荒经》中全篇读不到“可以”一词。
我说过,读《山海经》不仅仅对照地名相似,还要懂得夏朝时期的语言,这个功底,做功课至少需用五年的时间,不然还真以为“共工之台”读是指金字塔。我们有许多学者爱大谈图腾崇拜,却不知道图腾之“腾”与共工之台的“台”是同一个濮语文字,都是指“族”。也不知道那些族群才是真正的狼图腾的族群,因为人们并不知道“狼”字要读re音。也不知道狼山称为柔利国。也不知道狼的读音与月氏族的“月”的语音关系。
本人今年对所解读的《山海经》作最后一次校对,争取在开春后出版,到时候《山海经》所有的牛鬼蛇神除山神而外,将全部化为乌有。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11 19:41:36 +0800 CST  
《山海经》的咒语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一段咒语,音译为“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人们因为这个咒语所表达的读音与南岭的全南、翁源、连平三个地区的读音相似(僚纪国、贝布城、扯枝国),就传说这个咒语与这些地区有关,离开了这一区域,就不灵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三句词的含义是“大吉的使臣呀,我阴阳在请你们,许一个平安吧!”如果说,咒语是一种气场和心理疗法,那么巫师或阴阳的咒语是不受地区限制的。要知道,华夏的濮文化传播区域是很广的,从岭南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从东海一直延伸到中、西亚,只要他们用的是濮语,这个咒语对他们都是有效的,这与佛教信徒念“阿弥陀佛”是一样的,佛教的“南无阿弥陀佛”,从濮语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来吧!美好的愿境”,还有“嗡嘛哩叭弥吽”,濮语的含义是“最能安定的咒”,这些心理暗示的濮语咒语,我们只要懂得它的含义,就能够在适合的环境对人起到治病和身心调养的作用。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11 19:42:17 +0800 CST  
关于《山海经》所述的北方照羲的帝颛顼与九嫔 (2016-09-22 11:51:12)转载▼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录了扶余之山的历史,其地正如宫玉海老师所述,是在吉林省松原市。但对该篇记录的一些语言概念,我想在此说一下。“帝颛顼与九嫔葬焉”是指北方照羲与九票部落的疆域。颛顼是照羲的音译,九嫔是九票的音译。卫于山是扶余山的音译。“丘方员三百里”的丘方是指王城,即前郭尔罗斯城,员作是解,三作富解;即王城是富饶的京城。实际上从整个兴隆洼文化来看,扶余只是辽宁巫医闾照羲和九票部落联盟的一部分,从属于照羲与九票部落管辖下的前郭尔罗斯沈氏部落。因为“丘”概念在《山海经》多是指城池,那么卫于山也不能理解为山而应理解为地区,即卫于地区,所以卫于是扶余的音译。沈渊的沈,根据南面称沈阳来看,就不能读为沉了,还是读为沈。因为颛顼是照羲的音译,颛顼所浴的“浴”,就不能理解为沐浴了,“浴”是濮语“坛”的音译。所以我们在松原查干湖可以看到湖中有一个祭坛。所以查干湖是照羲部落联盟的祭坛。另外,查干湖的“查干”一词是“弓棚”的濮语音译。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11 19:43:21 +0800 CST  
《山海经》中的祭祀用玉 (2016-07-06 14:56:47)转载▼
玉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古界,人们会为远古出土的各种葬玉赞叹不已,有时也有人问我,你对用玉的礼仪和型制知道多少?这是一些古玩商有意对你的文化底蕴的试探,说来惭愧,身为华人,本人对玉的知识少得可怜。今天再回头读一读《山海经》祭祀用玉礼仪,感觉古人祭祀规矩之大,是我们现代人无法讫及的,就祭祀的用玉而言,就让我们望尘莫及了。
《山海经》记录的祭祀用玉,一曰博勾,二曰璧,三曰圭,四曰瑗,五曰璋。就玉的质地而言,一曰华胥,二曰炫玉,三曰藻玉。所谓博勾玉,就是良渚文化的玉琮,因其形制内圆外方而得名博勾,博者为圆,方者为勾。博勾表达的另一层含义,是对女娲联盟先祖的祭拜,因为方也读那,所以博勾也象征博那。博那是华夏第一个大部落联盟,又称骊华联盟,后演变成女娲神话。所以骊华姜央被以女娲的神性传世,一直被人们以最早的先祖祭拜,祭拜的传信之物就是被称为博勾的玉琮。用玉琮祭祀,在《山海经》中只有一出出现,就是良渚文化区的杭州附近的富阳。玉琮的应用并不是要表达最高规格,而是表达通相神界层次的定位,所以玉琮的制作分为一层至九层。
圭的应用是对山神的归格的最高定位,如果规格再高,就只有用圭的数量来肯定了,如嫌不够,在加以璧。祭祀山神用圭,如同天子规格;祭祀山神用璧,如同王侯规格。王分大王小王,山神也分大冢小冢,所以璧玉的质地也有所区分,最好的是用华胥玉,华胥玉就是后来所称的和田玉。依次就是炫玉,炫玉也就是岫岩玉,也称软玉。再次就是藻玉,藻玉也是软玉中的一种,因杂质较多品质有所下降。《山海经》对玉的表述有许多借音表达,如博勾说成白狗,胥珏说成雄鸡,炫珏也说成雄鸡,软苍玉的炫枝珏说成雄鸡彘,玉坠说成牡羊。在中一经中,羊又是指瑒玉,是可以用一种叫桑封的信封包装的小型玉器,原文是“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试想,一只羊是不可能用一种下方上尖的信封包装的。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11 19:44:06 +0800 CST  
关于《山海经》南山经的重新校对 (2016-06-24 13:28:23)转载▼
对于《山海经》濮语解读的编写,本人也是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逐渐认知的过程,一路走来都在不断地校对错误。山经看似写山,而实际记录的都是聚居的部落集镇。虽然后面的章解都注意了这个问题,但在启笔的南山经中却为做认真的校对,直到我开始绘制《山经》线路图,才发现出现了线路交叉的情况。有南二经自身的分支线路分布混乱,并且与中山经交叉的情况,有南山经与中山经交叉的情况。还有发文漏掉了第一经第二座山的介绍。所以本人对南山经的解读做了多出修改。因电脑容量限制的原因,南一经保存在原稿中,南二经和南三经重新发稿,读者读南一经仍在原博文存档中查找 ,其余的修改博文在新发表的博文中阅读。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11 19:44:51 +0800 CST  
《山海经》濮语解读——第十八卷 海内经(鸾鸟、凤鸟至鲧窃息壤部分) (2016-05-27 09:49:50)转载▼

鸾鸟、凤鸟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1]。凤鸟首文曰德[2],翼文曰顺[3],膺文曰仁[4],背文曰义[5],见则天下和[6]。
注释:[1]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有西河的城镇,东河的部落。
[2]首文曰德:第一条河叫建德河,今称新安江。
[3]翼文曰顺:第二条河叫顺河,今称衢江。
[4]膺文曰仁:第三条河叫慈溪。
[5]背文曰义:第四条河叫武义江。
[6]见则天下和:那里四通八达,犹如一体。描述的是浙江地区。
译文:有西河的城镇,东河的部落。东河地区第一条河是建德河,第二条河是顺河,第三条河是慈溪,第四条河是武义江,那里四通八达,犹如一体。

【山囷】狗、孔鸟

又有青兽如菟[1],名曰【山囷】狗[2]。有翠鸟[3]。有孔鸟[4]。
注释:[1]青首如菟:指赤松山的管理区。在浙江金华市。
[2]【山囷】狗:指金城,即金华城。
[3]翠鸟:指富春江。
[4]孔鸟:指北界河。
译文:有赤松山的管理区,名叫金华城。那里有富春江与北界河。

三天子都山

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1]。有山名三天子都山[2]。
注释:[1]衡山、菌山、桂山:泛指词,指常山、江郎山、九龙山。
[2]三天子都山:指三个山间开阔地的区域,分别为:廿八堵、十堵和八堵。在仆勾山地区,今称浮盖山。是浙江西南角与福建西北角交界的山脉。天子都应读妥枝堵,指开阔平地。
译文:金华城南面的地区,有常山、江郎山、九龙山。有廿八堵、十堵和八堵三个山间有开阔平地的山。

苍梧丘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1],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2],在长沙零陵界中。
注释:[1]苍梧之渊:指苍梧之乡。
[2]舜之所葬:纹身、刺绣氏族的疆域。
译文:南方苍梧地区,苍梧之乡,那里有九嶷山,是纹身、刺绣氏族的疆域,在长沙零陵境内。

蛇山翳鸟

北海之内,有蛇山[1]者,蛇水出焉,东流入于海,有五彩之鸟[2],飞蔽一乡[3],名曰翳鸟[4]。又有不距之山[5],巧倕葬于西[6]。
注释:[1]蛇山:指色楞格山。
[2]五彩之鸟:指乔巴河,今称克鲁伦河。
[3]飞蔽一乡:贯穿全境之河。
[4]翳鸟:指大河。
[5]不距之山:指布洛诺夫山,简称布纪山。
[6]巧倕葬于西:赤塔城的疆域在东面。西,指东。
译文:在北海外,有一座色楞格山,色楞格河发源于这座山,向东流入海,有乔巴河,贯穿全境,称为大河。有布洛诺夫山,赤塔城的疆域在它的东面。

相顾之尸

北海内,有反缚盗械[1],带戈常倍[2]之佐,名曰相顾之尸[3]。
注释:[1]反缚盗械:指冯胡妥羲。外蒙部落国的名称。
[2]带戈常倍:指戈壁阿尔泰山。
[3]相顾之尸:指洪戈尔肆。
译文:在北海外,有一个叫冯胡妥羲的国家,在戈壁阿尔泰山旁边,都城称为洪戈尔肆。

伯夷父

伯夷父生西岳[1],西岳生先龙[2],先龙是始生氐羌[3],氐羌乞姓[4]。
注释:[1]伯夷父生西岳:巴颜胡原籍在西域。
[2]西岳生先龙:西域形成了匈奴。
[3]先龙是始生氐羌:匈奴又分支出氐羌。
[4]氐羌乞姓:氐羌为犬戎氏族。
译文:巴颜胡原籍在西域,西域产生了匈奴,匈奴又分支出氐羌,氐羌属犬戎氏族。

幽都山、大幽国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1],黑水[2]出焉。其上有玄鸟[3]、玄蛇[4]、玄豹[5]、玄虎[6]、玄狐蓬尾[7]。有大玄之山[8]。有玄丘之民[9]。有大幽之国[10]。有赤胫之国[11]。
注释:[1]幽都山:指耳朵山,濮语读帝都。大兴安岭西北麓。
[2]黑水:指额尔古纳河。
[3]玄鸟:达斡尔族。玄鸟,指鹰,读达。
[4]玄蛇:鄂温克族。玄蛇,指长河,读乌汶克。
[5]玄豹:鄂伦春族族。玄豹,指高山,读乌姆隆。
[6]玄虎:东胡族。
[7]玄狐蓬尾:指以大兴安岭命名的锡伯族。
[8]大玄之山:指大兴安岭。
[9]玄丘之民:指根河地区。玄丘,读she qie,指根河。也谐音西尼契。
[10]大幽之国:指得尔布尔国,今称根河市。
[11]赤胫之国:指西尼契部落部落国。
译文:北海之外,有一座山叫耳朵山,额尔古纳河发源于这座山。这个地区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东胡族、还有锡伯族。这里是大兴安岭的根河地区。有得尔布尔之国,有西尼契部落国。

钉灵国

有钉灵之国[1],其民从膝已下[2]有毛[3],马蹄善走[4]。
注释:[1]钉灵国:指德内国。即斯沃博德内。
[2]从膝已下:指从捷溢羲,部落国名。指结雅河部落。
[3]有毛:指外部落氏族。
[4]马蹄善走:指毛疆外族。
译文:有一个德内国,那里是从捷溢羲有毛国,是毛疆外族的国家。

伯陵生鼓、延、殳

炎帝之孙伯陵[1],伯陵同[2]吴权之妻[3]阿女缘妇[4],缘妇孕三年[5],是生鼓、延、殳[6]。始为侯[7],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8]。
注释:[1]炎帝之孙伯陵:北方的新西伯利亚。帝,在此指狄;孙,新的些音;伯陵,指伯利亚。
[2]伯陵同:读伯利妥,指伯利亚地区。
[3]吴权之妻:指乌斯季犬戎。
[4]阿女缘妇:指奥尔耶胡。
[5]缘妇孕三年:耶胡统治杉彥岭地区。
[6]是生鼓、延、殳:在这里建立了库兹涅茨克、伊尔库茨克、苏真斯克三个城镇。
[7]始为侯:苏真斯克为侯国。
[8]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库兹涅茨克、伊尔库茨克为王成,为游牧王国。
译文:北方新西伯利亚地区的乌斯季犬戎奥尔耶胡,统治着杉彥岭地区,在那里建立了库兹涅茨克、伊尔库茨克、苏真斯克三个城镇,苏真斯克为侯国,库兹涅茨克、伊尔库茨克为王城,为游牧王国。



黄帝[1]生骆明[2],骆明生白马[3],白马是为鲧[4]。
注释:[1]黄帝:在此指氐胡。
[2]骆明:指西部地区。
[3]白马:氐羌的部落名,有白日巴马、白日窝马等。
[4]鲧:指昆仑奴。
译文:氐胡来源于西部地区,西部的氐羌氏族,有白马、白日巴马、白日窝马等部落,统称为昆仑奴。

番禺、奚仲

帝俊[1]生禺号[2],禺号生淫梁[3],淫梁生番禺[4],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5],奚仲生吉光[6],吉光是始以木为车[7]。
注释:[1]帝俊:在此指大自然。
[2]禺号:指海洋。
[3]淫梁:指大河。
[4]番禺:指河畔氏族。
[5]奚仲:指贤明指人。
[6]吉光:指太阳智慧。
[7]车:以太阳之圆移动的器物称为车,最初读“吉”音,是用太阳的读音来表达。
译文:大自然形成了海洋,又形成了大河,大河边聚集了河畔氏族,他们开始发明了一种碗形的器物以碗的濮语读音命名为笠,后来又称为舟。在发明了笠之后,河畔氏族中有贤明之人,受到了太阳智慧的起发,便用木头做成形如太阳光芒四射的圆,并且像太阳一样可以移动的器物,人们便以太阳的濮语读音将这种器物命名为“車”,“車”即且,指太阳。



少暤生般[1],般是始为弓矢。
注释:[1]般:指工匠头领。相当于工程师。由布、恩二字拼成。布,指师;恩,指头。
译文:少暤部落中最早产生了工匠头,工匠头发明了弓箭。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

帝俊[1]赐羿彤弓[2]素矰[3],以扶下国[4],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5]。
注释:[1]帝俊:大地中。
[2]赐羿彤弓:指蚩尤中国。
[3]素矰:指九夷支系。
[4]以扶下国:指大伏羲国。
[5]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尤最早开创东方的首脑之国。百艰,读博贾,指首脑。
译文:在大地之中,有一个蚩尤中国的九夷支系,称为大伏羲国。蚩尤最早开创了东方的首脑之国。

晏龙

帝俊生晏龙[1],晏龙是为琴瑟[2]。
注释:[1]晏龙:指沂山。
[2]琴瑟:指且舍。
译文:大自然形成了沂山,沂山就是且舍地区。

帝俊八子

帝俊有子八人[1],是始为歌舞[2]。
注释:[1]北方有一个集镇叫饶惹。帝俊,在此指北方;子,读惹,指集镇;八人,读饶惹。
[2]是始为歌舞:是最早的北方城镇。指赤峰古城。是芝饶石韦蒙羲的都城。
译文:北方有一个集镇叫饶惹,是最早的北方城镇。

巧倕、叔均

帝俊生三身[1],三身生义均[2],义均是始为巧倕[3],是始作下民百巧[4]。后稷是播百谷[5]。稷之孙曰叔均[6],是始作牛耕[7]。大比赤阴[8],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9],均定九州[10]。
注释:[1]三身:指教平缓的地区。
[2]义均:指水边部落。
[3]巧倕:指穄氏族,代指种粮氏族。
[4]下民百巧:指国家种粮部落。百巧,读巴穄。
[5]播百谷:农业部落国。
[6]稷之孙曰叔均:海则之肆的叔均。
[7]是始作牛耕:最早建立河边之国。牛耕,指河边之国。
[8]大比赤阴:德堡赤溢,是叔均兼并海则部落前的部落名和集镇名。
[9]禹、鲧是始布土:窟野河是最早征服的地区,称为博吐。
[10]均定九州:叔均将它定为叔周。
译文:大自然形成了较平缓的地区,又产生了河边的部落。河边的部落最早形成粮食氏族,最早形成了国家的种粮部落。海则部落是农业部落国。海则之肆的叔均最早建立河边的城镇,叫德堡赤溢,德堡赤溢最早建立国家联盟。窟野河是叔均最早征服的地区,并将其定为叔周。

炎帝之孙

炎帝之妻[1],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2],炎居生节并[3],节并生戏器[4],戏器生祝融[5]。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6]。共工生术器[7],术器首方颠[8],是复土穰[9],以处江水[10]。共工生后土[11],后土生噎鸣[12],噎鸣生岁十有二[13]。
注释:[1]炎帝之妻:大地中的犬戎。
[2]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黄河支系的大庭氏建立了大部落联盟。听訞,指大庭氏;炎居,指大部落联盟。
[3]焉居生节并:大部落联盟叫吉博,也称博羲、包牺。
[4]节并生戏器:吉博中有煦犬戎。也称华胥犬戎。
[5]戏器生祝融:煦犬戎分支出草原氏族。
[6]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草原氏族得势辉煌,分支出共工氏。
[7]共工生术器:共工氏分支出蜀犬戎。
[8]术器首方颠:蜀犬戎族统治说能沽平原。颠,指甸、平原。
[9]是复土穰:成为濮族地区的王。穰,指龙,代指王。
[10]以处江水:再度辉煌。
[11]共工生后土:共工后裔的恒投氏。
[12]后土生噎鸣:恒投氏形成了织绸氏族。
[13]噎鸣生岁十有二:织绸氏族分支成十二个支系。就是十二个月亮氏族,被喻为常羲生月。
译文:大地中的犬戎,黄河支系的大庭氏建立了大部落联盟,称为博羲联盟。博羲联盟中的华胥犬戎的草原氏族,在辉煌时期分支出了共工氏。共工氏分支出的蜀犬戎,因统治着能沽平原,成为濮族地区的王而再度辉煌。共工氏的后裔恒投氏在能沽平原形成了织绸氏族,并分支为十二个支系。

鲧窃息壤

洪水滔天[1]。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2],不待帝命[3]。帝令祝融[3]杀鲧于羽郊[5]。鲧复生禹[6]。帝乃命禹卒布土[7]以定九州[8]。
注释:[1]洪水滔天:胡族饕餮,即胡族侵蚀夏土。
[2]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夏启北上平息战事以攻胡族。
[3]不待帝命:布兵于北地。待,指兵;帝命,狄米,指北地。
[4]帝令祝融:北蔺的草原氏族。
[5]杀鲧于羽郊:入侵夏的羽召。今地名不详,应是陕西大柳塔一带。
[6]鲧复生禹:夏王收复了羽召。鲧复,指夏王;禹,指羽召。
[7]帝乃命禹布土:北地羽召管理区。
[8]以定九州:定给叔周。九,读“数”音,是“叔”的谐音。
译文:胡族侵蚀夏土,夏启北上平息战事,攻打胡族,布兵于北地。北蔺的草原氏族入侵夏的羽召,夏王收复了羽召,将北地羽召管理区定给叔周部落管理。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11 19:47:42 +0800 CST  


《山海经》濮语解读——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 (无肠国至章尾山部分)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6-05-26 19:15:21)转载▼
无肠国



又有无肠国[1],是任姓[2]。无继,食鱼[3]。
注释:[1]无肠国:指乌兰察布国。
[2]是任姓:姓氏就叫乌兰。
[3]无继,食鱼:北方部落的古老氏族。
译文:察哈尔草原还有一个国家叫乌兰察布国,是乌兰氏的国家。那里的氏族是北方部落的古老氏族。

共工臣相繇



共工臣名曰相繇[1],九首蛇身,自环[2],食于九土[3]。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4],不辛乃苦[5],百兽莫能处[6]。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7],不可生谷[8];其地多水,不可居也[9]。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10],群帝是因以为台[11]。在昆仑北。
注释:[1]共工臣名曰相繇:指索额苏吉地区的幼泽。今内蒙古额济纳地区的弱水。
[2]九首蛇身,自环:弱水的塞上地区的居延海。
[3]食于九土:发源于祁连山。
[4]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远道而来,成为水源的渠道。
[5]不辛乃苦:指补苦氏。
[6]百兽莫能处:农业馍僚之地。
[7]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水从山里进入弱河,形成沼泽。
[8]不可生谷:补苦氏族用以种谷。
[9]其地多水,不可居也:水最多的地方是补苦氏的居延海。
[10]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水养育了索额苏吉等勒伊维尚德部落的城镇居民。
[11]群帝是因以为台:这里是勒伊维尚德部落的政治中心。群帝,指这里。
译文:索额苏吉地区的幼泽,弱水的塞上地区的居延海,发源于祁连山。祁连山雪水远道而来,成为水源的唯一渠道,这里是补苦氏农业馍僚的区域。水从山里进入弱水河,形成沼泽,补苦氏族用以种谷;水最多的地方是补苦氏的居延海。水养育了索额苏吉等勒伊维尚德部落的城镇居民,这里是勒伊维尚德部落的政治中心。在昆仑山的北面。

岳山寻竹



有岳之山[1]。寻竹生焉[2]。
注释:[1]岳山:指狼娃山。在甘肃西北端。
[2]寻竹生焉:因狩猎老虎而形成的家乡。
译文:有一个狼娃山,是因狩猎老虎而形成的家乡。

不句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句[1],海水入焉[2]。
注释:[1]不句山:读不勾山,指博格达山。
[2]海水入焉:海水,指赫胥氏,今称哈萨克族。入焉,指治理的家乡。
译文:大地之中,有座山名叫博格达山,是赫胥氏治理的家乡。

黄帝女妭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1]。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妭[2]。蚩尤作兵伐黄帝[3],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4]。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5],纵大风雨[6]。黄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7],逐杀蚩尤。妭不得复上[8],所居不雨[9]。叔均言之帝[10],后置之赤水之北[11]。叔均乃为田祖[12]。妭时亡之[13],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14],决通沟渎[15]。
注释:[1]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指共和地区,焉耆博嘎羲湖之乡。今博斯腾湖地区。
[2]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妭:有一个集镇叫焉耆邑,又称为北和的牧区农业之地。
[3]蚩尤作兵伐黄帝:草原天河边的北和。
[4]黄帝乃令应龙功之冀州之野:北和牧王焉犁巩的部落之乡。焉犁巩,指小月氏。
[5]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乌拉斯河、草原沁开都河都流入这里。
[6]纵大风雨:鞑靼贵族的开都河。
[7]黄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北和王带领特乌鲁之农业氏族——焉孜氏。也称月氏氏。
[8]逐杀蚩尤,妭不得复上:进入草原农业氏族的湖边地区。
[9]所居不雨:和硕、和静、博湖、焉耆四个乡镇。
[10]叔均言之帝:和硕、和静在北面。
[11[后置之赤水之北:博湖、焉耆族在南面。后置,指博海、博湖;赤水,指焉耆族。北,读贝,指南。
[12]叔均乃为田祖:和硕、和静王的区与为农业基地。
[13]妭时亡之:种稻于平野。
[14]所欲逐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苏夷雀河是王国通向南部沼泽的通道。苏夷雀,即孔雀。
[15]决通沟渎:是盐碱国度。
译文:大地中有系昆山,有共和的焉耆博斯腾湖之乡。有一个集镇叫焉耆邑,称为北和的牧区农业之地,是草原天河边的北和牧王焉犁巩的部落之乡。乌拉斯河、草原沁开都河都流入这里。是鞑靼贵族的开都河。北和王带领特乌鲁之农业氏族——月氏氏,进入草原农业氏族的湖边地区,建立和硕、和静、博湖、焉耆四个乡镇。和硕、和静在北面,博湖、焉耆氏族在南面。和硕、和静为农业基地,种稻谷于平野。苏夷雀河是王国通向南部沼泽的通道,那里是盐碱地区。

深目民国



有人方食鱼[1],名曰深目民之国[2],朌姓,食鱼[3]。
注释:[1]有人方食鱼:有个集镇管理着瑪那斯河地区。
[2]深目民之国:瑪纳斯河畔之国。指石河子市。深目,读奢陌,指河畔。
[3]朌姓,食鱼:河畔的古老氏族。
译文:有一个集镇管理着瑪纳斯河地区,名叫河畔之国。这里住着河畔的古老氏族。

赤水女子献



有钟山者[1]。有女子衣青衣[2],名曰赤水女子献[3]。
注释:[1]钟山者:指南天山支系。
[2]女子衣青衣:指玉兹夷和伊沁夷。在新疆伊犁地区。
[3]赤水女子献:指犬戎族的玉兹国。
译文:这里有南天山支系氏族,有玉兹氏族和伊沁夷,国名叫犬戎族的玉兹羲。

犬戎(赤兽戎宣王尸)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1],顺水入焉[2]。有人名曰犬戎[3]。黄帝生苗龙[4],苗龙生融吾[5],融吾生弄明[6],弄明生白犬[7],白犬生牝牡[8],是为犬戎,肉食[9]。有赤兽,马状无首[10],名曰戎宣王尸[11]。
注释:[1]融父山:戎胡地区,指哈萨克地区。
[2]顺水入焉:乌孙氏族统治之乡。
[3]有人名曰犬戎:有个集镇名叫奇惹。今称阿拉木图。因为是都城,又称为木贾城。
[4]黄帝生苗龙:北胡地区形成了缅奴。
[5]苗龙生融吾:缅奴建立了戎部落。
[6]融吾生弄明:戎部落中又分支出西部缅。
[7]弄明生白犬:西部缅中又分支出白犬戎。
[8]白犬生牝牡:白犬戎开始争雄。
[9]是为犬戎肉食:这就是犬戎相残。
[10]有赤兽,马状无首:还有一个奇肆,是木贾北面的乌尊阿加奇肆。木贾,指大建目,即都城。
[11] 戎宣王尸:指戎羲乌肆。即乌尊阿加奇肆。
译文:西部大地中,有个地方是戎胡地区,是乌孙氏族统治之乡。有一个集镇叫奇惹。北胡地区形成了缅奴,缅奴建立了犬戎部落,犬戎部落中又分支出西部缅,西部缅中又分支出白犬戎,白犬戎开始争雄,这就是犬戎相残。还有一个奇肆,是木贾城北面的乌尊阿加奇肆,称为戎羲乌肆。

齐州山



有山名曰齐州之山[1],君山[2],鬵山[3],鲜野山[4],鱼山[5]。
注释:①齐州山:指卡拉巴低地。在哈萨克地区。
②君山:指穆戈贾尔山。
③鬵山:指铁米而套山。
④鲜野山:指萨雷耶西克地区。
⑤鱼山:指叶尔马克地区。
译文:在西北的北胡地区,有卡拉巴低地,有穆戈贾尔山,有铁米尔套山,有萨雷耶西克沙漠地区,有叶尔马克地区。

一目人



有人一目[1],当面中生[2],一曰威姓[3],少昊之子,食黍[4]。
注释:[1]有人一目:有一个集镇叫伊希姆。在俄罗斯境内。
[2]当面中生:坦缅贵族建造。
[3]威姓:南面的氏族。
[4]少昊之子,食黍:绍尔坦胡支系的古老氏族。
译文:有一个集镇叫伊希姆,是坦缅氏族建造的集镇。又说是南面的绍尔坦胡支系的古老氏族所建。

继无民



有继无民[1],继无民任姓[2],无骨子[3],食气鱼[4]。
注释:[1]继无民:指乌斯季卡缅地区。
[2]继无民任姓:指斯基泰部落氏族。
[3]无骨子:北国支系。
[4]食气鱼:古老的犬戎夷。
译文:有一个乌斯季卡缅地区,住着斯基泰部落氏族,是北国支系古老的犬戎夷。

中䡢国

西北海外,流沙[1]之东,有国名曰中䡢[2],颛顼之子,食黍[3]。
注释:[1]流沙:指哈萨克的萨雷耶西阿特劳沙漠。
[2]中䡢国:指塔尔迪库尔干国。
[3]颛顼之子,食黍:指萨雷耶西支系的古老氏族。
译文:在西北海外,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的东面,有一个国家叫塔尔迪库尔干国,住着萨雷耶西支系的古老氏族。

犬戎国



有国名曰赖丘[1]。有犬戎国[2]。有神,人面兽身[3],名曰犬戎。
注释:[1]赖丘:指纳曼干城。又称纳曼干丘斯特。
[2]犬戎国:指乌兹别克斯坦。
[3]有神,人面兽身:有一个氏族,是定居的塞族。
译文:有一个国家叫纳曼干城。那里有犬戎国的氏族,是定居的塞族,称为犬戎。

苗民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1],名曰苗民[2]。颛顼生驩头[3],驩头生苗民[4],苗民釐姓,食肉[5]。有山名曰章山[6]。
注释:[1]黑水之北,有人有翼:有一个集镇,名称含有河流概念。指比什凯克,意为河流南岸的城镇。黑水,指纳伦河。
[2]苗民:读陌米,指河岸边的集镇,比什凯克的古称谓。
[3]颛顼生驩头:楚河上建起了一个恒都。恒都,指都城。
[4]驩头生苗民:恒都建在河岸地区。
[5]苗民釐姓,食肉:河岸地区的草原氏族,是古老的月氏氏族。釐姓,在此读蓍氏,指草原氏族。
[6]章山:指吉尔吉斯山。
译文:在西北海外,纳伦河的北面,有一个以河流命名的集镇,叫陌米。楚河上建起了恒都,恒都建在河岸边,河岸边的草原氏族是古老的月氏氏族。那里有座山,名叫吉尔吉斯山。

洞野山
《山海经》濮语解读——第十七卷 <wbr>大荒北经 <wbr>(无肠国至章尾山部分)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1]、九阴山[2]、洞野之山[3],上有赤树[4],青叶赤华[5],名曰若木[6]。
注释:[1]衡石山:指汗肆地区,即阿富汗地区。
[2]九阴山:指科佩特山地区。
[3]洞野山:指泰泽约尔镇。在土库曼斯坦。
[4]赤树:犬戎族的管理中心。
[5]青叶赤华:指卡拉库姆河游牧胡的政治中心,
[6]若木:指大月氏建目。
译文:在西北海大地中,有一个汗肆地区,北面是科佩特山地区,有一个泰泽约尔镇,那里是犬戎族的政治中心,称为大月氏建目。

牛黎国



有牛黎之国[1]。有人无骨[2],儋耳之子[3]。
注释:[1]牛黎国: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古称鲁尼河、沘鲁尼,鲁尼河流域的国家称为鲁尼国,谐音牛黎国。
[2]有人无骨:有一个集镇叫乌尔根奇。
[3]儋耳之子:图尔特人的管理中心。子,读儒,指管理。
译文:在大月氏的北面,有一个鲁尼河边的国家,有一个集镇叫乌尔根奇,是图尔特人的管理中心。

章尾山烛龙
《山海经》濮语解读——第十七卷 <wbr>大荒北经 <wbr>(无肠国至章尾山部分)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1]。有神,人面蛇身而赤[2],直目正乘[3],其瞑乃晦,其视乃明[4],不食不寝不息[5],风雨是谒[6]。是烛九阴,是谓烛龙[7]。
注释:[1]章尾山:指天山南山,即南天山。在喷池河的北面。
[2]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有氏族,是定居的塞族犬戎。
[3]直目正乘:指直目人的支系氏族。当属小月氏氏族,包括塔吉克和吉尔吉斯氏族。
[4]其瞑乃晦,其视乃明:这个地方是宝贵的游牧草场之地。晦,指宝贵;视,指草场。
[5]不食不寝不息:指补私氏,犬戎族,匈奴。
[6]风雨是谒:都曾统治过这个地区。谒,指家乡,在此作地区解。
[7] 是烛九阴,是谓烛龙:这里是天山草原,又称为草山。
译文:在西北海之外,喷池河的北面,有一个南天山山脉。这里的氏族是直目人支系。这个地方是宝贵的游牧草场之地,补私氏、犬戎族、匈奴都曾统治过这里。这里是天山草原,又称为草山。

______________
濮鲁 回复 费力妈:所谓海内、海外读是指地区,王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毗邻。”诗中的海内也是指远方,而海外则是指近处,与我们现在的表达是相反的。我在翻译时,都将古汉语的“海内”以为海外,是便于现在人们的理解。海是指居民生活的区域并不是指水域。(1月30日 17:21)
注意,海经并非指海洋分布的区域,是指氏族部落和国家分布的区域。海是指陆地。比如从日本叙述到台湾、再到菲律宾,都是指岛屿和部落及国家。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11 19:53:08 +0800 CST  
《山海经》海外经线路图 (2018-05-24 20:43)
作者:濮鲁

我刚制作完成《山海经》海外经线路图,现发图片请读者欣赏:
一、海外南经图

二、海外西经图:

三、海外北经图:

四、海外东经图: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28 16:38:21 +0800 CST  
《山海经》编辑的错误 (2018-05-26 20:15) 转载▼
作者:濮鲁

《山海经》在编辑《海内北经》时,误将《海内东经》的内容编辑在《海内北经》的结尾中。前一段时间,费力妈提出了者个问题,我也没有太在意。或许以往的学者都会犯同样的错误,那是他们没有解读出这些内戎的具体地理位置,但是我是解读出来了的,本不应该认可古人的编辑方法,可我以前认可了,说明我是明知故犯。今天要作《海内北经图》和《海内东经图》才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文字,很难形成印象,如果作一幅北经图将东经线路包围起来,那就一目了然的看到笑话了。这部分内容为:辽宁盖州、朝鲜、日本冈山列岛、日本延冈国、奄美岛喜界岛、那霸岛、与那国岛、妈祖屿(台湾)、菲律宾帕拉山、菲律宾达沃。我在解读时,海漏掉了与那国岛。与那,原读耶鳖,指“大老”,海经称为大鳖、大鯾,如今传承,将大字按原读音表达,将鳖字按意译变化成“那”。
在作海经图的同时,我决定将这些内容调整到《海内东经》中。

《山海经》海内东经图 (2018-05-27 22:31) 转载▼
今天终于将海内东经线路理顺了,现发图请读者欣赏: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28 16:39:08 +0800 CST  
《山海经》海内经线路图 (2018-05-28 15:58) 转载▼
一、海内南经:

二、海内西经

三、海内北经:

四、海内东经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28 16:57:03 +0800 CST  
《山海经》中的《山经》线路图

濮鲁_ blog.sina.com.cn/s/blog_e9e535080102xlid.html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28 17:22:20 +0800 CST  
费力妈:似乎稻作文明就是沿着南山经的河流向东, 向西, 向北散布传播开的。 湖南和江西都是稻作遗存发现最早的地方, 这里必然有稻作文明的密码,如金乌载日的形象是从这里传播到东部的。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28 18:32:48 +0800 CST  
《山海经》的咒语 (2017-11-08 19:15:18)转载▼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一段咒语,音译为“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人们因为这个咒语所表达的读音与南岭的全南、翁源、连平三个地区的读音相似(僚纪国、贝布城、扯枝国),就传说这个咒语与这些地区有关,离开了这一区域,就不灵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三句词的含义是“大吉的使臣呀,我阴阳在请你们,许一个平安吧!”如果说,咒语是一种气场和心理疗法,那么巫师或阴阳的咒语是不受地区限制的。要知道,华夏的濮文化传播区域是很广的,从岭南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从东海一直延伸到中、西亚,只要他们用的是濮语,这个咒语对他们都是有效的,这与佛教信徒念“阿弥陀佛”是一样的,佛教的“南无阿弥陀佛”,从濮语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来吧!美好的愿境”,还有“嗡嘛哩叭弥吽”,濮语的含义是“最能安定的咒”,这些心理暗示的濮语咒语,我们只要懂得它的含义,就能够在适合的环境对人起到治病和身心调养的作用。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29 12:35:20 +0800 CST  
《山海经》中的“丘”与“台” (2016-08-04 13:03:05)转载▼
我们在读《山海经》时,常常会读到“丘”与“台”,而很多学者常常用汉语的含义去理解这两个概念,认为丘是指坟丘,台是指祭太或坟台。这种解读很容易将我们所认知的地理概念搞混淆。从濮语语音的表达来讲,丘是指城池的“池”;台则是“区”(读音to)的音译,一般指区域。如“畏轩辕之台”是指“南匈夷的区域”,“射者不敢西射”,实际是“焉耆博嘎羲夷”的音译,射在此读ye音,从地理上看,新疆哈密(古称密山)是匈夷之国,焉耆是在它的南面,属南匈夷地区是能够理解的,但历史的记载是匈夷国用和亲的方法兼并了焉耆国。不敢西是指博嘎羲,今有遗名博斯腾湖为证。另外碎叶城的音译也叫轩辕丘(全称萨雷耶西克),九丘建木的“九丘”也是指陶唐时代的九大行政城池,远古时期的上海是以嘉定为政治中心,嘉定古称嘉丘,《山海经》译为嗟丘。坟丘的丘,在夏朝以前读liong音,虽然在濮文中两个字的形态相似,但城池的丘在框内是三点,而坟概念的丘是三竪,且已向下穿出。因为坟丘的丘读liong音,汉语不好翻译,将其译为“连”音,于是就有了“连山易”这个称谓传世,所以有学者说“连山”是三坟的古语表达就是这个原因。山东的即墨城在古代是以制绸而闻名城镇,“制绸的城”,濮语读为“罴蔑额丘”,《山海经》译为“皮母的丘”,读音表达基本正确,但不懂濮语的人会理解成“皮姓的母亲的坟”。这也难怪译者和读者,因为在濮语中母和绸一般都是用的同一个字表达,只是靠语境来作区分。丹丘与坟确实概念不同,字也不同,祭台的台在濮语中也是读ye音,本人作此介绍,希望能引起《山海经》研究爱好者们的注意。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29 12:39:38 +0800 CST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第二经 柜山至会嵇山部分
(2016-06-24 13:06:50)转载▼

南山第二山系.柜山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1],西临流黄[2],北望诸毗[3],东望长右[4]。英水出焉[5],西南流注于赤水[6],其中多白玉,多丹粟[7]。有兽焉,其状如豚[8],有距[9],其音如狗吠[10],其名曰狸力[11],见则其县多土功[12]。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13],其音如痺[14],其名曰鴸[15],其名自号也,见则多放士[16]。
注释:[1]柜(ku)山:指九山,濮语读苦狸,汉译为九嶷,后来又加了一个“山”字,成了九嶷山。
[2]流黄:指江华。
[3]诸毗:指北面相邻的集镇。
[4]长右:指昌乐,今称乐昌。
[5]英水:连江又称英水,苗语读为英德。
[6]赤水:指珠江。
[7]丹粟:指丹沙。此处的丹沙是否是汞矿沙,需要实地考证。
[8]豚:指土家族。
[9]有距:指部落。
[10]狗吠:指蓝莞,今称蓝山县。
[11]狸力:指嶷黎,即山里人。
[12]见则其县多土功:那里的百姓较贫穷。土功,即吐躬,指贫穷。
[13]鸱而人手:楚江的纺织氏族。
[14]痺:指沘,即河边,又称临澳,今称临武。
[15]鴸:指僮夷,今称壮族。
[16]见则其县多放士:那里的人们都对歌。
译文:南次二经的第一座山叫九嶷。这座山西临江华,北望诸毗,东望昌乐(yue)。英水发源于这座山,向东南流入珠江,那里出产白玉和丹沙。那里有一个氏族,是土家部落氏族,住在蓝莞,名叫嶷黎,那里的百姓较平穷。那里有一群人,是楚江的纺织氏族,住在临武,名叫僮(zhong),他们自己也这样称呼,那里的人们都对歌。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第二经 <wbr>柜山至会嵇山部分
九嶷

长右山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1],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2],其名曰长右,其音如吟[3],见则郡县大水[4]。
注释:[1]长右山:指昌乐(yue)山,今称乐昌山。
[2]禺而四耳:指水边的部落。
[3]其音如吟:住在乳源。
[4]见则郡县大水:那里的百姓都放牧。
译文:由九嶷往东南四百五十里,有作山叫乐昌山,那里水多树木少。有一个氏族,是水边的部落氏族,名叫昌乐氏,住在乳源,那里的百姓都放牧。

尧光山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1],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鬛[2],穴居而冬蛰[3],其名曰猾褢[4],其音如斫木[5],见则县有大繇[6]。
注释:[1]尧光山:指饶拱山,意为八门山,汉译为八面山。
[2]彘鬛:指支那族,东夷苗族的统称。
[3]穴居而冬蛰:且舍部落的支系。
[4]猾褢(gui):沤桂苗。
[5]斫木:渣蒙,今称桂东,旁边有遗存名传承为龙渣。
[6]大繇:指都有,即物产丰富。
译文:从昌乐山往东北三百四十里,有座山叫八面山。山的南面多水,北面出产金矿。有一个氏族,是定居的支那氏族,是且舍部落的支系,称为沤桂氏,他们住在桂东,那里物产丰富。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第二经 <wbr>柜山至会嵇山部分
住在渣蒙的沤桂苗

羽山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1],其下多水[2],其上多雨[3],无草木[4],多蝮虫[5]。
注释:[1]羽山:今称于山。
[2]其下多水:东面生活着瑞氏族
[3]其上多雨:西面生活着于氏族
[4]无草木:没有迁徙的苗民。
[5]多蝮虫:都是濮族。
译文:由八面山往东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叫于山,山的东边生活着瑞氏族,山的西边生活着于氏族,没有外来移民,都是濮族。

瞿父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1],无草木[2],多金玉[3]。
注释:[1]瞿父山:指军峰山,实际是在于山的东北面。
[2]无草木:没有移民。
[3]金玉:指黎夷。“金”的读音,濮语指人丁,黎也指人。(有黎川为证)
译文:由于山往东北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叫军峰山,那里没有移民,指有黎夷。

句余山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1],无草木[2],多金玉[3]。
注释:[1]句余山:指虎龙山。濮语虎读go音,与“句”(gou)谐音。
[2]无草木:没有移民。
[3]多金玉:生活着黎夷。
译文:由军峰山往东北四百里,有座山叫虎龙山,那里没有移民,只有黎夷。

浮玉山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第二经 <wbr>柜山至会嵇山部分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1],北望具区[2],东望诸毗。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3],其音如吠犬[4],其名曰彘[5],是食人[6]。苕水[7]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8]。
注释:[1]浮玉山:指怀玉山。
[2]具区:指大水,这里指长江。
[3]虎而牛尾:濮族的僚夷,即种稻夷。
[4]吠犬:尝山的倒装句,今称常山。
[5]彘:指种植夷。
[6]是食人:古老的定居氏族。
[7]苕水:指斜水,今称乐安江。
[8]鮆鱼:指香屯夷。
译文:由虎龙山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叫怀玉山。怀玉山北望长江,东望具枝诸镇。有一个氏族,是濮族的僚夷,住在常山,称为种植夷,是古老的定居氏族。乐安江发源于山的北面,向北流入长江。那里住着香屯。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第二经 <wbr>柜山至会嵇山部分
古老的种植氏族

成山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1],四方而三坛[2],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䦠水[3]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4],其中多黄金[5]。
注释:[1]成山:成山是濮语他山的音译名,今称千里岗。
[2]四方而三坛:指私那的边缘地区。私那是东夏国的濮语读音。
[3]䦠水:指岗水,新安江的支流。
[4]虖勺:指东边的江,今称为富春江。
[5]黄金:虖己,指东部的部落氏族。
译文:由怀玉山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叫千里岗,是私那的边缘地区,西边生活着黎夷,东边生活着穄禾氏族。岗水发源于这座山,向南流入富春江,那里生活着东部的部落氏族。

会稽山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1],四方[2],其上多金玉[3],其下多砆石[4]。勺水[5]出焉,而南流注于湨[6]。
注释:[1]会稽山:指南具枝山,后演绎为会稽山。
[2]四方:指私那地区。
[3]金玉:指穄夷,种稻夷。
[4]砆石:指房奉氏。砆,只能译为房,而不能译为防。
[5]勺水:指沙溪。
[6]湨:指曹娥江。
译文:由千里岗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叫会稽山,是私那地区,山的西边生活着穄禾氏族,山的东边生活着房奉氏。沙溪发源于这座山,向东南流入曹娥江。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29 12:41:22 +0800 CST  
《山海经》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经 夷山至漆吴山部分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6-06-24 13:13:40)转载▼
夷山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1]。无草木[2],多沙石[3]。湨水[4]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5]。
注释:[1]夷山:指武夷山,武夷山地区。
[2]无草木:这里的“无”是指部落,“草木”是指崇氏族,也称崇濮、从濮。
[3]多沙石:生活着杉黎氏族。濮语“石”,读音为li。
[4]湨水:指崇阳溪。
[5]列涂:指富屯溪。
译文:由羽山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叫武夷山,是崇濮部落和杉黎部落的生活地区。崇阳溪发源于这座山,向南流入富屯溪。

仆勾山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1]。其上多金玉[2],其下多草木[3],无鸟兽[4],无水[5]。
注释:[1]仆勾山:指濮城山,今称浦城山,主峰在东侧的三天子都山。
[2]金玉:指广丰夷。金,指具、广。
[3]草木:指崇濮氏族。
[4]无鸟兽:北部的僚族。
[5]无水:九夷部落氏族。
译文:由武夷山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叫浦城山。西边生活着广丰氏族,东面生活着崇濮、北部的僚族和九夷部落氏族。

咸阴山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1]。无草木[2],无水[3]。
注释:[1]咸阴山:指绚溢山,今称丽水市。
[2]无草木:指崇濮部落氏族。
[3]无水:指九夷部落。
译文:由浦城山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叫绚溢山。那里是崇濮部落和九夷部落氏族生活的地方。

洵山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1],其阳多金[2],其阴多玉[3]。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4],不可杀也[5],其名曰【羊患】[6]。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7],其中多芘蠃[8]。
注释:[1]洵山:指沿岸的山,今称临海山。
[2]金:山头、岭上氏族,这里指屿头氏族。
[3]玉:指天台氏族。
[4]羊(chi)而无口:东部的夏部落。
[5]不可杀也:夏族的边远夷。
[6]【羊患】:指緱姓氏族,是夏族的支系。
[7]阏之泽:指台州湾。
[8]芘蠃:指灵江氏族。
译文:由荣溢山往东四百里,有座山叫临海山。山的南面住着屿头氏族,山的北面住着天台氏族。有一个氏族,是东部的夏部落氏族,是夏族的边远夷,名叫缑氏。沿水发源于这座山,向南流入台州湾,那里生活着灵江氏族。
《山海经》第一卷 <wbr>南山经. <wbr>第二经 <wbr>夷山至漆吴山部分

临海市的缑氏族,是夏族的东部支系。

虖勺山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1],其上多梓枏[2],其下多荆杞[3]。滂水[4]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注释:[1]虖勺山:松山的倒装句,又称玳瑁山。距离由于山算起。
[2]梓枏:指羊古河氏族,今称汀江氏族。
[3]荆杞:指沙石溪氏族,今称石溪氏族。
[4]滂水:指朋水,今称旧县河。
译文:由于山往东南四百里,有座山叫松山。山的西面住着羊古河氏族,山的东面住着沙石溪氏族。朋水发源于这座山,向东流入海中。

区吴山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1],无草木[2],多沙石[3]。鹿水[4]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5]。
注释:[1]区吴山:指华部落山,原读窝武山,今称华安。
[2]无草木:指高车部落。
[3]沙石:绍氏,指庄灶氏族。
[4]鹿水:指龙水,今称九龙江。
[5]滂水:滂,在此读bang音,指海。滂水即海中。
译文:由松山往东南五百里,有座山叫华部落山,那里是高车部落,住着庄灶氏族。龙水从那里流出,向南流入海中。

鹿吴山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1]。上无草木[2],多金石[3]。泽更之水[4]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5]。水有兽焉,名曰蛊雕[6],其状如雕而有角[7],其音如婴儿之音[8],是食人[9]。
注释:[1]鹿吴山:指莆部落山,今称莆田市。鹿、鲁,是脯和莆的濮语读音。
[2]上无草木:边远的仙游部落。无,指部落;草木,仙游的倒装句。
[3]多金石:住着盖氏族。金在此读gen音,与盖谐音。
[4]泽更:指盖江,今称木兰溪。
[5]滂水:指海水,即指海中。
[6]古雕:指平岛氏族。
[7]雕而有角(gu):平潭的岛屿氏族。
[8]婴儿之音:化川的北面,即今兴化湾的北面。
[9]是食人:是古老的定居氏族。
译文:由华部落山往东北五百里,有座山叫莆部落山。是边远的仙游部落区域,住着盖氏族。盖江之水从这里流出,向南流入海中。海水中有一个氏族,名叫平岛氏,是平潭的岛屿氏族,住在兴化湾的北面,是古老的定居氏族。


漆吴山



又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1]。无草木[2],多博石[3],无玉[4]。处于东海,望丘山[5],其光载出载入[6],是惟日次[7]。
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8]。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稌。
注释:[1]漆吴山:指且部落山,且即东,故又称东山。今称太姥山,实际介绍临德。
[2]无草木:且苗部落。
[3]多博石:住着黄湾氏族。
[4]无玉:白港夷。
[5]丘山:指星仔岛。
[6]载出载入:若隐若现。
[7]日次:指游龙。
[8]龙身而鸟首:种稻的僚族形像。
译文:由莆部落山往东北五百里,有座山叫莲部落山。那里是莲苗部落,住着黄湾氏族和白港夷。站在东海岸,可以看见星仔岛若隐若现,像一条游龙。
综观南山第二列山系,从九嶷到莲部落山,共有十七座山,蜿蜒七千二百里。这些山的山神的形像,皆为种稻的僚族人的形像。祭祀礼为:代替祭词的玉,用一璧埋入地下;供奉的食品用荞饭。
楼主 扛旗的  发布于 2018-05-29 12:42:09 +0800 CST  

楼主:扛旗的

字数:714

发表时间:2018-02-22 10:25:1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3 19:07:17 +0800 CST

评论数:7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