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夹棍下的贪官们(共六章,二万七千字)

刘宗敏夹棍夹下的明朝贪官们 (共六章,二万七千多字)
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占领北京,结束了明朝的统治。闯王封刘宗敏为汝侯,节制文官,主管对明朝旧吏烤惊索响。
刘宗敏让人制作五千付夹棍,用来逼迫明朝官吏交出钱财。夹棍内有棱角,镶有铁钉,凡不服从者,一律夹碎贪官们的手足。他还嫌力度不够,令人在门口立两根柱子,作为凌迟专用。他用这种极其严酷的刑法,逼出了大量贪官的金银财宝,得银就有七千万两,铸成特大块银饼,共数万块,后来都运到了西安。
但是,这位刘宗敏将军的眼里只有钱,看不到脏银背后的罪恶。如果他在给贪官们用刑的同时,重视贪官们的脏银是怎么贪来的。害死了多少忠臣良将,逼反多少平民百姓。把他们的罪行公布于众,给忠臣们平反昭雪,把脏银用之于民。那么吴三桂就不会降清,天下将是李自成的。只认钱的统治者是土匪强盗,让钱的来历正当化和用对钱的去处才是王道。李自成把钱运往西安,自己也没命去花。如果把巨额赃款用于安民和奖励有功之人,他和他的子孙才会有花不完的钱。
七千万两的巨额财富究竟有多么庞大,我们来看看,崇祯在位十几年时间里,为了应对辽东战事和农民起义军,而增加了各种军饷、剿饷只有二千万两左右。而这只是刘宗敏对北京的贪官们夹出的现钱,不包括他们的房屋、田地,店铺等不动产。再说夹棍再利害,也不可能把老奸巨滑朝官们所有的现钱都夹出来。疼痛的忍耐是有极限的,超过了这个极限,酷刑对受刑的人就会没有用。明朝的就有许多文官经受住了阉党的酷刑考验。因此,我认为老刘最多只能夹出贪官们七八成现钱,再加上他们以往用掉和转移到外地家乡的财富。那么朝廷的贪官们的实际财富,完全可能翻倍。如果再算上地方上的贪官财富。在崇祯十几年中,贪官贪污的实际财富,至少要超过二亿两。比崇祯实际得到的增加税赋,多出了十倍以上。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这可是在明朝末年,统治已经遥遥欲坠,而所有一线作战的部队,普遍长期欠饷的情况下,贪官们集体贪污的恐怖数字。
贪官贪污这么的銀两,可是在《明史》上却很难找到踪迹,这说明明史故意隐瞒了贪官们的“光辉历史”。但是流水有痕,雁过留声,只要仔细查找,定能找出贪官们是怎么贪污到,这么庞大财富的真实历史。
明朝官员的福利待遇普遍不高,三品大员的年薪只有一百多两,除了养家糊口,一般只能养活一个下人。高高在上的朝官们,如果要过三妻四妾的人上人生活,不贪是很难生存的。可是,明朝法律又是严惩贪官污吏。于是贪官们只有去选择集体贪腐,相比较而言,贪污集团越大的风险就越小。同明初朱元璋一次能干掉几万名贪官不同,明朝中后期都鲜有一次性法办数十名贪官的例子,一般同时查处单个或者几名贪官为常态。如果这个集团有数百人规模,基本可以确定是安全的。贪污的渠道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从税收上动手脚,二是在支出上做鬼。税费上的贪污,一般容易被查出来;而在有些支出上的贪腐,特别是军事上的支出,数额特别庞大,非常适合贪官们的集团运作,庞大的数额足够众人的瓜分。贪官集团进入了军队的资金链,于是明末的多场重大战事一再发生违背常理的反常情况。杨镐打败仗却能升官,刘挺号称明未第一战将,智勇双全,曾经为杨镐、李如梅的 战争烂摊子擦屁股。结果在萨尔浒战役被杨镐所节制,被迫执行他的愚蠢战略而丢掉性命。熊廷弼的防守战略非常有效,却在朝中文臣集体攻击下,以不进兵为由被解职,换人后马上遭到大败。熹宗只好请求熊廷弼再出山就任辽东经略,但是却被文臣们暗中架空,实权却给了不懂打仗、好高骛远的王化贞掌握,他的盲目进攻又导致明军大败,丢失了百万人口的百姓。奇怪的是朝廷把战败的罪名扣到熊廷弼的头上,把他斩首后再巡首辽东。孙传宗的到来,好不容易守住了辽东,又被文官们无理攻击,愤而辞职,却被历史记载成被魏忠贤所逼追而辞职。再换个外行来用兵,改守为攻后又被后金兵打得大败。袁崇焕就任后再改成以防为主的战略,辽东届面才暂时稳定。可是战功着著的袁崇焕还是被文臣们污陷成满清间谍,落到被凌迟的下场。同样,罗象升、孙传庭等战绩辉煌的将领都是下场凄惨,而朝中却没有人替他们说句公道话。但是有些言官和无能的文官犯了罪,为他们说话的大臣却络绎不绝。崇祯皇帝的行事风格是,以大臣多数人的观点为准。也就是多数人认为对的他才去实行,如果没有人赞同他的观点,即使正确,他也不敢去执行。种种迹象显示,贪官们依仗着人多势众,众口一辞,控制着长在深宫的愚昧皇帝,经常能改变皇帝的正确决定。明末的朝廷已经被贪腐集团完全掌控。是他们在暗中兴风作浪,才导致多起重大战役的异常现象。刘宗敏夹出的巨额銀两,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官兵们的血汗钱。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没想到为他们报仇雪恨的,却是他们战场上的敌人刘宗敏。贪官们为了多贪钱,经常对无罪官员行酷刑,刘宗敏的对他们的夹棍,夹出了世间公正,对那些被贪官们冤死的忠臣来说,只是有些晚了。明末太多的反常历史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只要用贪腐的思路去分析,所有的历史迷团就能大白于天下。下面从辽东的战事一一说起:(1)辽东风云,杨镐篇。(2)熊廷弼,王化贞篇。(3)辽东风云 孙传宗篇。(4)辽东风云 袁崇焕篇。(5)卢象升 杨嗣昌篇。(6)愚蠢的明朝皇帝和聪明的贪官集团。

我用十多天的时间写了这篇历史题材的长帖子,目的是为了圈粉。我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是却是天下唯一真正破解《周易》的人,我用其中智慧来破解这段被人恶意篡改的历史,使之回归历史本来面目。不是我有多厉害,而《周易》太厉害了。只要学会真正的《周易》智慧,一切历史迷团将在你面前云开雾散,露出真相来。
从五月十五号开始,到九月九日结束,我在《我彻底破解了千古<周易>(我教大家如何解<周易>)的帖子里,每天发半卦,教大家如何破解《周易》,有兴趣请到时参与。
破解《周易》就能破解阴阳五行的奥秘。
破解《周易》就能破解商周的历史。
破解《周易》就能破解甲骨文。
四个月内,如果能学会《周易》大部分内容,是非常值得的。
学会《周易》以后,你再看百家诸子的文章,就会觉得不难了,它们的优缺点能够一目了然。
楼主 五行明堂  发布于 2018-05-12 07:01:16 +0800 CST  
(1)辽东风云,杨镐篇

万历二十五年,杨镐第一次入朝抗日,就损失了十多个将领,一百六十多士兵。因为第一次用兵,万历反而提拔他为佥都御史,经略 军务。
杨鎬用四万兵攻击日倭,眼看就要攻破敌营,为了不让部将李寅的功劳超过自己的副手李如梅,杨镐居然下令收兵。以后倭寇坚守不出,使明军无法前进。
万历二十六年,日倭援兵到来,杨镐吓得带头逃跑,明军大败,伤亡过半,损失有二万多人。杨镐虚报战功和伤亡,只说死了一百多人。由于杨镐很会处关系,后台很硬,朝中许多高官为杨镐说好话,于是万历勉了杨镐之罪。还起用他为辽东巡府,居然又高升了。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攻占抚顺,杀死了守将,以及前来救援的正副总兵官。朝廷震惊了,万历四十七年,调集四路大军八万六千多人,加上叶赫部和 的二万多人,总共近十一万多人,号称四十七万,进军抚顺附近的萨尔浒,史称“萨尔浒战役”
楼主 五行明堂  发布于 2018-05-12 07:02:41 +0800 CST  

楼主 五行明堂  发布于 2018-05-12 07:04:13 +0800 CST  
杨镐任辽东巡府二十多年,因为熟悉辽东而被朝中贪腐集团保举为辽东经略。并受赐上方宝剑,可斩总兵官以下将领,主持讨伐努尔哈赤。杨镐制定了兵分四路进军抚顺旁的萨尔浒 ,妄图用“分兵合进”战术消灭努尔哈赤。结果被努尔哈赤五天之内消灭了杜松、马林、刘挺三路明军,三路主将杜松、刘挺、马林全部战死。只有李如柏一路得以逃脱。后金军的强大战斗力在攻占抚顺时已经就展现出来了,使前去救援的二个正负总兵都战死沙场。那么,杨镐的兵分四路战略就非常愚蠢,分兵合围只有在自身实力占绝对优势的一方才能采用,劣势兵力还要分兵,这是在找死。从实力上看,努尔哈赤的总兵力有十万人左右,他可以一次集中六万人的兵力作战。把八万多人分成四份,从四个方向进攻,使互相之间都不能呼应。后金军的长处是野外骑兵作战,而明军的优势依靠城墙保护来用火器大炮作战。后金军赏罚分明,士气旺盛。而明军贪腐严重,军中又有文官捣蛋,赏罚不公,士气非常低落。其中有六万六千人是外地兵,许多人是南方人,初来刚到,并不了解后金军的强大战力。尽管明军有火器优势,但是努尔哈赤曾经给李成梁当过侍卫,对明军战术非常了解。综合因素使明军的战力远不及后金军,这是努尔哈赤能轻松吃掉三路明军的原因,硬碰硬明军根本不是对手。
首先,明军的实力明显弱于后金军,人数虽然接近,可是战斗力只有后金军的一半。再被杨镐一分为四,任你怎么打,也是必败无疑,只是败得惨的程度不同而止。杜松贪功冒进并不是失败的主因,如果杜松暂不进攻,原地等待友军到来。努尔哈赤可以先打马林军,后攻杜松军,不可能让明军按计划会合后再同你打。战前熊廷弼就力主防守,反对进攻,说明他看出了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认为进攻必败,只可惜朝廷没有引起重视,却重用了愚蠢无能的杨镐。
其次,杨镐把明军分成四路深入敌方进攻,自己却躲下后方大本营等消息,就算四路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四路明军也缺少战场上主帅的临阵指挥,战场情况是风雲突变,何况这又是骑兵作战。主帅杨镐却在几百公里外的沈阳指挥。四路明军必然会陷入各自为战的险境,就算实力明显强于后金军也不可能获胜。
再次,兵分四路的明军能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这要看努尔哈赤的心情,他让你晚几天到达,你也只能晚几天到达。凭后金军的战斗力很容易做到,只要用很少的人在路上进行阻击,就能迟缓明军的行军速度。因此,对待四路进军中的明军,努尔哈赤想先打哪一路就能打哪一路。明军被消灭只有先后次序的不同,很难逃脱。李如柏这路所以能逃掉,是因为他的人马都是长期在辽东作战的明军。李如柏、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在辽东驻军数十年,是看着努尔哈赤崛起的。杨镐的兵分四路,李如柏就知道必败无疑,在无法说服杨镐的情况下。只能加强情报的搜集,小心谨慎,缓慢行军,不会像另三路明军那样,不知死活去送死。那几路一败,李如柏就很快得到消息,所以他是唯一能逃掉的一路。历史上记载是得到杨镐的命令才回撤的,这话并不可信。理由有几点:熊廷弼就任辽东巡按十多年,但没有同后金军打过仗,他都能看出集中的明军都打不过后金军,何况是兵分四路去进军。长期作战的李如柏能看不出来明军必然会失败吗?所以他肯定会小心谨慎,随时准备逃跑。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李如柏是毫无过错,不应该被撤职。但是他后来因为受不了朝臣们攻击而自杀身亡。那么朝臣们是如何攻击他的,只有李如柏明知会失败而不去阻止杨镐,或者是李如柏贪生怕死,故意慢慢行军,导致友军的大败。用这两条理由攻击李如柏,他自然是百口莫辩。事实是李如柏如果反对杨镐的排兵布阵,可能会被杨镐惩罚或者下狱,甚至可能以“动摇军心”的罪名把他杀害。这样的话这一路也会被后金军所灭。如果李如柏也进兵神速,不但救不了友军,下场也会另三路一样。历史具实记载的话,那么杨镐就是饭桶式的主帅,朝中举牵荐他的大臣们也要负担主要责任,这就是历史不便记载李如柏自杀的具体原因。中国的历史都是由孔孟子孙书写的,对文臣不利的历史都会进行掩饰处理。
朝中群臣们明知道杨镐是腐败无能,为什么还非要举荐他为辽东经略呢。要弄清楚这些其实不难,只要了解得胜赏銀和阵亡抚恤金的运作方式,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明朝的作战军队也有秦国时的人头奖。据说,士兵只要砍五个敌人人头,收入就能超过兵部尚书。努尔哈赤的父亲为明军去游说敌方,城破后就是被急红了眼的明军砍了头去领奖。不用说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数目也不会少。因此,只要出兵打仗,无论输赢,朝廷都要付出大量银两。而这些钱都要经过贪官集团们的手,贪官们就能很容易弄到很大数目的银两。这就是贪官们喜欢力主进攻的人当主帅的原因。主张以防为主的战略,不利于贪官们多搞钱,自然就不会受到重用了。再加上熊廷弼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不为贪官集团所用。因此,熊廷弼的防守为主和杨镐的全力进攻,朝廷的贪腐集团肯定会支持杨镐。
种种迹象显示,杨镐本身就是贪腐集团的成员。明军平时是实行军垦制度,战时又有大量赏银和抚恤金,朝廷的贪腐文官们非常喜欢去领导军队。明军的文官绝大多数完全不懂打仗,文官地位远远高于武将,同级的武将见到文官还要下跪。这些家伙到军中为官,就是为了喝兵血去捞钱,拼命压榨士兵的血汗钱。明朝的绝大部分军队被文官这么一领导,就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只有极少数的战斗力强大的军队除外,他们有名将主帅的保护,利益才能有保障。杨镐就是朝廷高官安插到军队去捞钱的文官,这就是他在 打败仗还能升官的原因。
因此,贪官集团用上自己人为主帅可捞更多的钱,如果使用名将刘挺为主帅,打胜仗的概率大很多,但是贪官们很难捞到太多的好处。名将所以能常打胜仗,不只是他的本事大,主要是能同部下打一片,能够维护他们的利益。将士们的赏银和抚恤金,名将是不会克扣的。贪污毕竟是杀头重罪,谁也不敢明显地胡来。只能通过暗中运作,把自己的无能之辈推到军事主帅之位,能不能打胜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捞到钱。
努尔哈赤的战斗力远远超过日倭,又是以骑兵见长,作战中特别喜欢盯着主将打,以”斩首”为首要目标。是宁愿放过士兵突围,也绝不让主将逃走。这就是三路明军主将都战死,而突围的士兵却有近二万人的原因。在多起明军失败的战役中,明军的主将都很难逃脱。杨镐知道自己没什么真本事,如果是集中一路去进军萨尔浒,杨镐作为主帅必须要随军前往。一但明军战败,作为主帅的杨镐很难逃脱努尔哈赤的骑兵追杀。杨镐在 对日作战时,就曾带头逃跑而引起大败,而日倭是步兵为主,说明这个家伙是多么的贪生怕死。于是,杨镐弄出四路合击,自己在有城墙保护的沈阳坐阵指挥,是为了让自己非常安全。至于部下将士的死活他可不管。打胜仗,他掌握着赏银的发放权利,可以为贪腐集团疯狂捞钱,谁敢反对就治谁的罪;打了败仗,杨镐就可以把责任推给部下,照样能主持阵亡抚恤金的发放,而战败的将士都怕被治罪,谁敢出面去要“抚恤金”。基本上巨额抚恤金都会落入贪腐集团的腰包。历史记载马林仅带数骑突围逃回,但是马林是死在了这一年。原因却没有记载,这非常奇怪。如果马林换了士兵服装,确实能躲过努尔哈赤的斩首战术,有机会逃回来。但也逃不过杨镐的栽赃陷害。这么大的败仗,没有主将担责很难糊弄过去。因此,马林之死有三种可能,一是战死,二是被逼自杀,三是成了替罪羊被杀害。所以儒家的史官们才会把他死亡的历史抹去。
萨尔浒战役的惨败,具有灾难性的,这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让天下人都感到震惊,杨镐之罪难以逃脱,很快就被下狱。但是贪官集团的势力非常强大,杨镐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入狱八九年后才被崇祯处死。相比较熊廷弼、袁崇焕没有犯大罪,而且有立过大功,却被很快处死。这些都是贪官集团在暗中作怪的结果。
萨尔浒战役的惨败,是贪官集团的贪婪造成的。刘挺是明末第一战将,打过许多战役,可谓是百战名将,又有军事智谋,最适合作为明军的主帅。贪官集团为了贪污而重用败军之将,来主持对努尔哈赤的作战。这说明这些家伙希望辽东战役长期化,年年有打仗,就能年年发财。辽东以后战事运作,一直是按照贪官们的发财生意来进行的。
楼主 五行明堂  发布于 2018-05-12 07:05:28 +0800 CST  
刘宗敏夹棍下的明朝贪官们
(2辽东风云 熊廷弼 廷化贞篇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后因为责罚下属致人死亡,只好辞职。万历四十七年接替杨镐,任辽东经略。
他迅速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使努尔哈赤的后金军不能攻克明军防线。但是他治军太严,赏罚分明,让许多在朝中有背景的军中文官们如芒在刺,难以适应。文官在军中一直是人上人,打仗杀敌时往后躲,邀功请赏时冲在前。熊廷弼的军纪军功面前人人平等,对那些有真本领将士是福祉,但对贪腐为目的的文官就是灾难。于是,他们迅速联合起来,上有朝中大官,下有同僚下属,不断地攻击熊廷弼的以防为主,攻击为辅的战略。刚好发生了一场伤亡七百人的小败,尽管明军也杀死了一些后金军。还是被朝廷以不进兵为由为解除兵权。熊廷弼在任上仅仅干了一年,他的军事战略就已经见效,很快就遏止了努尔哈赤的进攻,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他却被贪官集团,上下里手,用根本说不通的理由给整了下来。说明贪官们的势力是多么的庞大,明末朝廷是多么的黑暗,皇帝是多么的昏庸。
东林党人让自己人袁应泰代熊廷弼经略辽东,他在辽东的边防基本延续了前任的。另外,他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大将童仲揆,龙世功认为不可,袁应泰不听。可是,后来果然验证了将领们的担忧,许多叛将、叛卒是努尔哈赤派来的,在后金军攻城时,他们充当了卧底,里应外合给了明军守城将士致命的一击。这说明文官袁应泰是个很单纯,又自以为是、不听劝阻的人。这种人根本不适合当军队主帅,朝廷重用他不只是拿将士的性命开玩笑,还是拿江山社稷当儿戏。
袁应泰精明能干,但用兵非其所长,规划也不周密,熊廷弼在边防时,执法严格,部队军纪整肃。袁应泰失之以宽,而且,更动了往日的规章制度。打仗是赌生死,没有严明的军纪和公平的制度,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袁应泰再蠢也应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还是改变了熊廷弼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规章制度,明知这种制度是杀敌的保障,却非要改动,简直是不要命。这只有用贪腐的思路才能想明白。袁应泰作为行政官员是很成功的,政绩也不错,他因此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打仗这种粗活在他的想象中很容易。东林党人举荐他,他当然也要有所回报,东林党最恨就是熊廷弼的军法军纪。这种规章制度让文官很难在军中生存,不要说去贪污将士们的赏银了,在战斗中甚至连性命都难保。因此,袁应泰上任,首先就取消了规章制度。让无能的文官们扬眉吐气,而能打仗的将士非常生气。于是,明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天启元年二月,努尔哈赤大军进攻明军,袁应泰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着火炮,严阵以待。努尔哈赤水陆俱进,攻下沈阳,再战下辽阳,明军多位大将战死。袁应泰战败自杀,后被朝廷追封为兵部上书。
朝廷非要把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主帅换掉,弄个不会打仗的文官来主持边防军事,这是何等的荒谬。袁应泰的战败,后果非常严重。致使辽河以东土地全部为后金所有,此时朝中内阁大臣刘一憬说:假如熊廷弼在辽,想来不会弄成这样。给事中童蒙陈述熊廷弼的功绩说:进入辽地的时候,士民对他垂泪称道,说几十万人的生命都因为熊廷弼一人才得以保存。于是,朝廷又起用熊廷弼,处理了几位弹劾熊廷弼的官员。但是贪官集团势力太过强大,他们在不能改变皇帝决定的情况下。暗中给熊廷弼使绊子,不让熊廷弼行使辽东经略职权,成功地架空了他。把实权交给广宁巡抚王化贞,他和袁应泰一样,也是一个不懂用兵,刚愎自用的家伙。
熊廷弼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巡抚王化贞不和。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文武将吏的规劝一点听不进去,与熊廷弼尤其抵触得厉害。他妄想投降后金的李永芳做他的内应,相信蒙古人的话,说是虎墩兔将派援军四十万,因此想不战而胜。一切事务如兵马、甲仗、粮草、营垒等都放置一边不加过问,一直说大话蒙蔽朝廷,这同熊廷弼完全不同。但兵部尚书张鹤呜很相信他,对是他有求必应。因此,熊廷弼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广宁有十四万部队,而熊廷弼的山海关却没有一兵一卒,只有经略这么个虚名而已。
熊廷弼嫉恶如仇,赏罚分明,一视同人,却被文官们说成:”这个人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朝臣大多都厌恶他“。真是如此,怎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将士们战斗力大增。其实,这是贪官集团们对熊廷弼的人身攻击,来掩盖他们的贪腐罪行。熊廷弼离开不到一年,袁应泰就一败涂地。同样的城池,熊廷弼能守住,袁应泰就守不住。说明熊廷弼保障了将士们的公平利益,袁应泰却未能做到。
天启二年春,努尔哈赤全面进攻,西平战事吃紧。王化贞相信孙得功的计策,把广宁的兵马交给孙得功和祖大寿前去解围。可是刚遇敌兵,孙得功就带头逃跑,导致明军全军覆灭。王化贞把中军孙得功看成心腹,而孙得功已经偷偷地投降了后金,他想活捉王化贞为自己立功。他诈称后金军已经到城边,王化贞得报后,只带两名随从逃跑出广宁。路上遇到熊廷弼,熊说:“六万军队就可以把敌人一举荡平,到头来怎么样呢?”。王化贞感到很惭愧,建议驻守宁远,熊廷弼说:“晚了,只能让老百姓入关”。从中可以看出王化贞治军是多么的无能,手下将士对他这位主帅是失望之极,才会不战自败。听到城内部下叛变,他不是去阻止,而是急忙孤身逃跑。其实,孙得功是二天后才带后金军占领了广宁。
明军的后撤,使辽河以西四十多个城镇失守,近百万百姓被后金所获。朝廷把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下狱,处以死刑。
整个事件非常诡异,熊廷弼是熹宗亲自请求下才出任辽东经略的。却被兵部尚书张鹤年等完全架空了。王化贞原来只是户部的官员,也没有过战争经历。仅凭他刚去广宁时大量招兵,收归百姓,就委以重任,这根本说不通。收归士兵和百姓,只要有权和钱普通人都能做好,并不能证明其有过人的军事能力。在刚有外行袁应泰的战败教训的前提下,重用王化贞一定是贪官集团的阴谋。熊廷弼也曾干过收归士兵和百姓,而且干得比王化贞还好,规模更大,在历史记载中没有受到同等吹捧。因此,贪官们重用王化贞是为了遏止熊廷弼掌管军队,熊廷弼的规章制度会让贪官们无法贪污,朝廷那帮指望发战争财的文官们就会损失巨额收入,这是无法忍受的。这就是王化贞多次无功而返,朝廷却反常一直支持他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广宁惨败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兵部尚书和攻击熊廷弼,吹捧王化贞的大臣。他们架空熊廷弼,重用王化贞就已经犯了欺君之罪。其次才是王化贞,他的无能和固执是罪无可赦。攻击熊廷弼的罪名,主要是他放弃防守,退守关内,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这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也就是王化贞究竟败到什么程度。历史上却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记载, 刘宗敏夹棍下的明朝贪官们
(2廷化贞篇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后因为责罚下属致人死亡,只好辞职。万历四十七年接替杨镐,任辽东经略。
他迅速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使努尔哈赤的后金军不能攻克明军防线。但是他治军太严,赏罚分明,让许多在朝中有背景的军中文官们如芒在刺,难以适应。文官在军中一直是人上人,打仗杀敌时往后躲,邀功请赏时冲在前。熊廷弼的军纪军功面前人人平等,对那些有真本领将士是福祉,但对贪腐为目的的文官就是灾难。于是,他们迅速联合起来,上有朝中大官,下有同僚下属,不断地攻击熊廷弼的以防为主,攻击为辅的战略。刚好发生了一场伤亡七百人的小败,尽管明军也杀死了一些后金军。还是被朝廷以不进兵为由为解除兵权。熊廷弼在任上仅仅干了一年,他的军事战略就已经见效,很快就遏止了努尔哈赤的进攻,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他却被贪官集团,上下里手,用根本说不通的理由给整了下来。说明贪官们的势力是多么的庞大,明末朝廷是多么的黑暗,皇帝是多么的昏庸。
东林党人让自己人袁应泰代熊廷弼经略辽东,他在辽东的边防基本延续了前任的。另外,他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大将童仲揆,龙世功认为不可,袁应泰不听。可是,后来果然验证了将领们的担忧,许多叛将、叛卒是努尔哈赤派来的,在后金军攻城时,他们充当了卧底,里应外合给了明军守城将士致命的一击。这说明文官袁应泰是个很单纯,又自以为是、不听劝阻的人。这种人根本不适合当军队主帅,朝廷重用他不只是拿将士的性命开玩笑,还是拿江山社稷当儿戏。
袁应泰精明能干,但用兵非其所长,规划也不周密,熊廷弼在边防时,执法严格,部队军纪整肃。袁应泰失之以宽,而且,更动了往日的规章制度。打仗是赌生死,没有严明的军纪和公平的制度,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袁应泰再蠢也应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还是改变了熊廷弼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规章制度,明知这种制度是杀敌的保障,却非要改动,简直是不要命。这只有用贪腐的思路才能想明白。袁应泰作为行政官员是很成功的,政绩也不错,他因此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打仗这种粗活在他的想象中很容易。东林党人举荐他,他当然也要有所回报,东林党最恨就是熊廷弼的军法军纪。这种规章制度让文官很难在军中生存,不要说去贪污将士们的赏银了,在战斗中甚至连性命都难保。因此,袁应泰上任,首先就取消了规章制度。让无能的文官们扬眉吐气,而能打仗的将士非常生气。于是,明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天启元年二月,努尔哈赤大军进攻明军,袁应泰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着火炮,严阵以待。努尔哈赤水陆俱进,攻下沈阳,再战下辽阳,明军多位大将战死。袁应泰战败自杀,后被朝廷追封为兵部上书。
朝廷非要把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主帅换掉,弄个不会打仗的文官来主持边防军事,这是何等的荒谬。袁应泰的战败,后果非常严重。致使辽河以东土地全部为后金所有,此时朝中内阁大臣刘一憬说:假如熊廷弼在辽,想来不会弄成这样。给事中童蒙陈述熊廷弼的功绩说:进入辽地的时候,士民对他垂泪称道,说几十万人的生命都因为熊廷弼一人才得以保存。于是,朝廷又起用熊廷弼,处理了几位弹劾熊廷弼的官员。但是贪官集团势力太过强大,他们在不能改变皇帝决定的情况下。暗中给熊廷弼使绊子,不让熊廷弼行使辽东经略职权,成功地架空了他。把实权交给广宁巡抚王化贞,他和袁应泰一样,也是一个不懂用兵,刚愎自用的家伙。
熊廷弼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巡抚王化贞不和。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文武将吏的规劝一点听不进去,与熊廷弼尤其抵触得厉害。他妄想投降后金的李永芳做他的内应,相信蒙古人的话,说是虎墩兔将派援军四十万,因此想不战而胜。一切事务如兵马、甲仗、粮草、营垒等都放置一边不加过问,一直说大话蒙蔽朝廷,这同熊廷弼完全不同。但兵部尚书张鹤呜很相信他,对是他有求必应。因此,熊廷弼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广宁有十四万部队,而熊廷弼的山海关却没有一兵一卒,只有经略这么个虚名而已。
熊廷弼嫉恶如仇,赏罚分明,一视同人,却被文官们说成:”这个人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朝臣大多都厌恶他“。真是如此,怎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将士们战斗力大增。其实,这是贪官集团们对熊廷弼的人身攻击,来掩盖他们的贪腐罪行。熊廷弼离开不到一年,袁应泰就一败涂地。同样的城池,熊廷弼能守住,袁应泰就守不住。说明熊廷弼保障了将士们的公平利益,袁应泰却未能做到。
天启二年春,努尔哈赤全面进攻,西平战事吃紧。王化贞相信孙得功的计策,把广宁的兵马交给孙得功和祖大寿前去解围。可是刚遇敌兵,孙得功就带头逃跑,导致明军全军覆灭。王化贞把中军孙得功看成心腹,而孙得功已经偷偷地投降了后金,他想活捉王化贞为自己立功。他诈称后金军已经到城边,王化贞得报后,只带两名随从逃跑出广宁。路上遇到熊廷弼,熊说:“六万军队就可以把敌人一举荡平,到头来怎么样呢?”。王化贞感到很惭愧,建议驻守宁远,熊廷弼说:“晚了,只能让老百姓入关”。从中可以看出王化贞治军是多么的无能,手下将士对他这位主帅是失望之极,才会不战自败。听到城内部下叛变,他不是去阻止,而是急忙孤身逃跑。其实,孙得功是二天后才带后金军占领了广宁。
明军的后撤,使辽河以西四十多个城镇失守,近百万百姓被后金所获。朝廷把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下狱,处以死刑。
整个事件非常诡异,熊廷弼是熹宗亲自请求下才出任辽东经略的。却被兵部尚书张鹤年等完全架空了。王化贞原来只是户部的官员,也没有过战争经历。仅凭他刚去广宁时大量招兵,收归百姓,就委以重任,这根本说不通。收归士兵和百姓,只要有权和钱普通人都能做好,并不能证明其有过人的军事能力。在刚有外行袁应泰的战败教训的前提下,重用王化贞一定是贪官集团的阴谋。熊廷弼也曾干过收归士兵和百姓,而且干得比王化贞还好,规模更大,在历史记载中没有受到同等吹捧。因此,贪官们重用王化贞是为了遏止熊廷弼掌管军队,熊廷弼的规章制度会让贪官们无法贪污,朝廷那帮指望发战争财的文官们就会损失巨额收入,这是无法忍受的。这就是王化贞多次无功而返,朝廷却反常一直支持他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广宁惨败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兵部尚书和攻击熊廷弼,吹捧王化贞的大臣。他们架空熊廷弼,重用王化贞就已经犯了欺君之罪。其次才是王化贞,他的无能和固执是罪无可赦。攻击熊廷弼的罪名,主要是他放弃防守,退守关内,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这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也就是王化贞究竟败到什么程度。历史上却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记载,这是不应该出现的。肯定是贪官集团们所为,只有掩盖王化贞的战败伤亡,才好把失败罪名推到熊廷弼的头上。据了解王化贞手里共有十四万军队,加上熊廷弼手里的五千人,总共有十四万五千人。几个月后孙传宗接手辽东,山海关总兵力只有七万人,这还包括许多刚来的增援人马。孙传宗赶走了其中滥竽充数的几百名庸将和一万名疲兵。也就是宁远战役至少损失八万人以上,主力中军跟着孙得功投降了后金,战死的也都是明军的主力,剩下的分兵在多处,无法集中起来。更为严重的是,经过袁应泰和王化贞的干扰破坏,明军军纪已经败坏。短时间神仙也无法重振战斗力。再说当时熊廷弼手里只有五千兵,其他部队都被贪腐集团掌控。熊廷弼的话根本没人听。如果不及时撤回关内,仅凭这样的五六万人不可能守住漫长防线。战神级别的努尔哈赤不会给明军逃跑的机会,明军肯定大溃败,很有可能会丧失所有辽东部队,到时连山海关都会失去。努尔哈赤有这样的能力。奇怪的是,这次战役后金军有多少人参战,历史也没有记载。这对熊廷弼非常不利,对王化贞很有利。那些攻击熊廷弼畏敌逃跑,看王化贞笑话根本没有任何依据。历史故意掩埋王化贞的伤亡数字,证明了害死熊廷弼的是贪官集团而不是阉党,因为历史是贪官们书写的。
四年后,贪官们害怕熊廷弼东山再起,决定弄死熊廷弼,阉党如果利用熊廷弼的案子整垮东林党人,那可能是一大批贪官要倒霉。但熊廷弼不愿意依附阉党,那是一条灭门之路。所以贪官们成功地离间了熊廷弼和阉党。熊廷弼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贪官们伪造传言说,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阉党终于愤怒了,不再帮他。
贪官集团组织人马攻击熊廷弼,御史梁梦环上书说熊廷弼贪污十七万两,御史刘微说熊廷弼家有百万银两,应该没收充作军响。另外还有文臣诬陷熊廷弼写《辽东传》为自己开脱。经过许多官员到皇帝面前这么胡说,天启皇帝终于生气了。天启五年熊廷弼被杀,并传首九边。
贪官集团为什么这么恨熊廷弼,原因是什么?应该是熊廷弼治军太严,他曾经打死犯错的下属。在军中敢胡作非为的,一般都是朝中有后台。而熊廷弼铁面无私,敢戮老虎屁股的作风,让朝廷贪官们恨之入骨。他们决不敢再让熊廷弼立大功,所以才架空他,让他徒有经略虚名,打败仗后又让他去为王化贞顶罪。这说明熊廷弼是个清官,否则决不敢和贪官们结仇。让熊廷弼的人头在辽东“传首九边”,说明熊廷弼在辽东将士心中拥有崇高威信,贪官们害怕他们为之抱不平,这是杀鸡儆猴。阉党杀熊廷弼就根本用不着“传首九边”,他们同东林党的战场在京城,而不是在辽东。
熊廷弼含冤被杀后,家产全被没收,并没有那么多,就把他的亲戚和宗姓财产也都没收,仍然没有所说的那么多。县令也来索要珍宝,熊廷弼的儿子被逼自杀,但是究竟从熊廷弼的家里逼出多少银两,历史却没有确切数字。这说明害死熊廷弼的不是阉党,而是文官贪腐集团。从历史记载中可看出:有关熊廷弼的重要历史,都记载得不清不楚,有着明显的歪曲痕迹,这是有人故意所为,而阉党没有这种历史能力。熊廷弼治军严厉,赏罚分明,让努尔哈赤寸步难行,被历史说成是不得人心;王化贞不管下属所求,只管严令不准后退,使许多明军因此投降后金,却被美化成深受将士爱戴。熊廷弼明明被文官们群体攻击,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阉党所害,抄熊廷弼的家也不是宦官和东厂所为。历史说王化贞投靠了阉党,可他所犯的许多重大罪行,却鲜有文官们攻击他,这显然说不通。如果王化贞真的投靠魏忠贤,那将有很多高官跟着倒霉,结果是重用王化贞的高官们都平安无事,所以保护王化贞的是贪官集团,害死熊廷弼的也是贪官集团。魏忠贤因为熊廷弼不愿意为他所用,去整垮东林党人,只是不想管这个闲事。
记载明史是文官,而文官又被贪腐集团所控制,关于熊廷弼的历史明显被人篡改。刘宗敏的夹出了贪官们七千万两。魏忠贤也对东林党人大量用刑,肯定也逼出巨额财富,但是明史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载 。魏忠贤是反贪宦官,他的九千九百岁就是这样得来的。木匠皇帝看到大量现银,他能不相信这个九千九百岁吗?

这是不应该出现的。肯定是贪官集团们所为,只有掩盖王化贞的战败伤亡,才好把失败罪名推到熊廷弼的头上。据了解王化贞手里共有十四万军队,加上熊廷弼手里的五千人,总共有十四万五千人。几个月后孙传宗接手辽东,山海关总兵力只有七万人,这还包括许多刚来的增援人马。孙传宗赶走了其中滥竽充数的几百名庸将和一万名疲兵。也就是宁远战役至少损失八万人以上,主力中军跟着孙得功投降了后金,战死的也都是明军的主力,剩下的分兵在多处,无法集中起来。更为严重的是,经过袁应泰和王化贞的干扰破坏,明军军纪已经败坏。短时间神仙也无法重振战斗力。再说当时熊廷弼手里只有五千兵,其他部队都被贪腐集团掌控。熊廷弼的话根本没人听。如果不及时撤回关内,仅凭这样的五六万人不可能守住漫长防线。战神级别的努尔哈赤不会给明军逃跑的机会,明军肯定大溃败,很有可能会丧失所有辽东部队,到时连山海关都会失去。努尔哈赤有这样的能力。奇怪的是,这次战役后金军有多少人参战,历史也没有记载。这对熊廷弼非常不利,对王化贞很有利。那些攻击熊廷弼畏敌逃跑,看王化贞笑话根本没有任何依据。历史故意掩埋王化贞的伤亡数字,证明了害死熊廷弼的是贪官集团而不是阉党,因为历史是贪官们书写的。
四年后,贪官们害怕熊廷弼东山再起,决定弄死熊廷弼,阉党如果利用熊廷弼的案子整垮东林党人,那可能是一大批贪官要倒霉。但熊廷弼不愿意依附阉党,那是一条灭门之路。所以贪官们成功地离间了熊廷弼和阉党。熊廷弼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贪官们伪造传言说,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阉党终于愤怒了,不再帮他。
贪官集团组织人马攻击熊廷弼,御史梁梦环上书说熊廷弼贪污十七万两,御史刘微说熊廷弼家有百万银两,应该没收充作军响。另外还有文臣诬陷熊廷弼写《辽东传》为自己开脱。经过许多官员到皇帝面前这么胡说,天启皇帝终于生气了。天启五年熊廷弼被杀,并传首九边。
贪官集团为什么这么恨熊廷弼,原因是什么?应该是熊廷弼治军太严,他曾经打死犯错的下属。在军中敢胡作非为的,一般都是朝中有后台。而熊廷弼铁面无私,敢戮老虎屁股的作风,让朝廷贪官们恨之入骨。他们决不敢再让熊廷弼立大功,所以才架空他,让他徒有经略虚名,打败仗后又让他去为王化贞顶罪。这说明熊廷弼是个清官,否则决不敢和贪官们结仇。让熊廷弼的人头在辽东“传首九边”,说明熊廷弼在辽东将士心中拥有崇高威信,贪官们害怕他们为之抱不平,这是杀鸡儆猴。阉党杀熊廷弼就根本用不着“传首九边”,他们同东林党的战场在京城,而不是在辽东。
熊廷弼含冤被杀后,家产全被没收,并没有那么多,就把他的亲戚和宗姓财产也都没收,仍然没有所说的那么多。县令也来索要珍宝,熊廷弼的儿子被逼自杀,但是究竟从熊廷弼的家里逼出多少银两,历史却没有确切数字。这说明害死熊廷弼的不是阉党,而是文官贪腐集团。从历史记载中可看出:有关熊廷弼的重要历史,都记载得不清不楚,有着明显的歪曲痕迹,这是有人故意所为,而阉党没有这种历史能力。熊廷弼治军严厉,赏罚分明,让努尔哈赤寸步难行,被历史说成是不得人心;王化贞不管下属所求,只管严令不准后退,使许多明军因此投降后金,却被美化成深受将士爱戴。熊廷弼明明被文官们群体攻击,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阉党所害,抄熊廷弼的家也不是宦官和东厂所为。历史说王化贞投靠了阉党,可他所犯的许多重大罪行,却鲜有文官们攻击他,这显然说不通。如果王化贞真的投靠魏忠贤,那将有很多高官跟着倒霉,结果是重用王化贞的高官们都平安无事,所以保护王化贞的是贪官集团,害死熊廷弼的也是贪官集团。魏忠贤因为熊廷弼不愿意为他所用,去整垮东林党人,只是不想管这个闲事。
记载明史是文官,而文官又被贪腐集团所控制,关于熊廷弼的历史明显被人篡改。刘宗敏的夹出了贪官们七千万两。魏忠贤也对东林党人大量用刑,肯定也逼出巨额财富,但是明史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载 。魏忠贤是反贪宦官,他的九千九百岁就是这样得来的。木匠皇帝看到大量现银,他能不相信这个九千九百岁吗?

楼主 五行明堂  发布于 2018-05-12 07:21:01 +0800 CST  
刘宗敏夹棍下的明朝贪官们
(2辽东风云 熊廷弼 廷化贞篇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后因为责罚下属致人死亡,只好辞职。万历四十七年接替杨镐,任辽东经略。
他迅速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使努尔哈赤的后金军不能攻克明军防线。但是他治军太严,赏罚分明,让许多在朝中有背景的军中文官们如芒在刺,难以适应。文官在军中一直是人上人,打仗杀敌时往后躲,邀功请赏时冲在前。熊廷弼的军纪军功面前人人平等,对那些有真本领将士是福祉,但对贪腐为目的的文官就是灾难。于是,他们迅速联合起来,上有朝中大官,下有同僚下属,不断地攻击熊廷弼的以防为主,攻击为辅的战略。刚好发生了一场伤亡七百人的小败,尽管明军也杀死了一些后金军。还是被朝廷以不进兵为由为解除兵权。熊廷弼在任上仅仅干了一年,他的军事战略就已经见效,很快就遏止了努尔哈赤的进攻,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他却被贪官集团,上下里手,用根本说不通的理由给整了下来。说明贪官们的势力是多么的庞大,明末朝廷是多么的黑暗,皇帝是多么的昏庸。
东林党人让自己人袁应泰代熊廷弼经略辽东,他在辽东的边防基本延续了前任的。另外,他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大将童仲揆,龙世功认为不可,袁应泰不听。可是,后来果然验证了将领们的担忧,许多叛将、叛卒是努尔哈赤派来的,在后金军攻城时,他们充当了卧底,里应外合给了明军守城将士致命的一击。这说明文官袁应泰是个很单纯,又自以为是、不听劝阻的人。这种人根本不适合当军队主帅,朝廷重用他不只是拿将士的性命开玩笑,还是拿江山社稷当儿戏。
袁应泰精明能干,但用兵非其所长,规划也不周密,熊廷弼在边防时,执法严格,部队军纪整肃。袁应泰失之以宽,而且,更动了往日的规章制度。打仗是赌生死,没有严明的军纪和公平的制度,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袁应泰再蠢也应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还是改变了熊廷弼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规章制度,明知这种制度是杀敌的保障,却非要改动,简直是不要命。这只有用贪腐的思路才能想明白。袁应泰作为行政官员是很成功的,政绩也不错,他因此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打仗这种粗活在他的想象中很容易。东林党人举荐他,他当然也要有所回报,东林党最恨就是熊廷弼的军法军纪。这种规章制度让文官很难在军中生存,不要说去贪污将士们的赏银了,在战斗中甚至连性命都难保。因此,袁应泰上任,首先就取消了规章制度。让无能的文官们扬眉吐气,而能打仗的将士非常生气。于是,明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天启元年二月,努尔哈赤大军进攻明军,袁应泰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着火炮,严阵以待。努尔哈赤水陆俱进,攻下沈阳,再战下辽阳,明军多位大将战死。袁应泰战败自杀,后被朝廷追封为兵部上书。
朝廷非要把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主帅换掉,弄个不会打仗的文官来主持边防军事,这是何等的荒谬。袁应泰的战败,后果非常严重。致使辽河以东土地全部为后金所有,此时朝中内阁大臣刘一憬说:假如熊廷弼在辽,想来不会弄成这样。给事中童蒙陈述熊廷弼的功绩说:进入辽地的时候,士民对他垂泪称道,说几十万人的生命都因为熊廷弼一人才得以保存。于是,朝廷又起用熊廷弼,处理了几位弹劾熊廷弼的官员。但是贪官集团势力太过强大,他们在不能改变皇帝决定的情况下。暗中给熊廷弼使绊子,不让熊廷弼行使辽东经略职权,成功地架空了他。把实权交给广宁巡抚王化贞,他和袁应泰一样,也是一个不懂用兵,刚愎自用的家伙。
熊廷弼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巡抚王化贞不和。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文武将吏的规劝一点听不进去,与熊廷弼尤其抵触得厉害。他妄想投降后金的李永芳做他的内应,相信蒙古人的话,说是虎墩兔将派援军四十万,因此想不战而胜。一切事务如兵马、甲仗、粮草、营垒等都放置一边不加过问,一直说大话蒙蔽朝廷,这同熊廷弼完全不同。但兵部尚书张鹤呜很相信他,对是他有求必应。因此,熊廷弼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广宁有十四万部队,而熊廷弼的山海关却没有一兵一卒,只有经略这么个虚名而已。
熊廷弼嫉恶如仇,赏罚分明,一视同人,却被文官们说成:”这个人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朝臣大多都厌恶他“。真是如此,怎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将士们战斗力大增。其实,这是贪官集团们对熊廷弼的人身攻击,来掩盖他们的贪腐罪行。熊廷弼离开不到一年,袁应泰就一败涂地。同样的城池,熊廷弼能守住,袁应泰就守不住。说明熊廷弼保障了将士们的公平利益,袁应泰却未能做到。
天启二年春,努尔哈赤全面进攻,西平战事吃紧。王化贞相信孙得功的计策,把广宁的兵马交给孙得功和祖大寿前去解围。可是刚遇敌兵,孙得功就带头逃跑,导致明军全军覆灭。王化贞把中军孙得功看成心腹,而孙得功已经偷偷地投降了后金,他想活捉王化贞为自己立功。他诈称后金军已经到城边,王化贞得报后,只带两名随从逃跑出广宁。路上遇到熊廷弼,熊说:“六万军队就可以把敌人一举荡平,到头来怎么样呢?”。王化贞感到很惭愧,建议驻守宁远,熊廷弼说:“晚了,只能让老百姓入关”。从中可以看出王化贞治军是多么的无能,手下将士对他这位主帅是失望之极,才会不战自败。听到城内部下叛变,他不是去阻止,而是急忙孤身逃跑。其实,孙得功是二天后才带后金军占领了广宁。
明军的后撤,使辽河以西四十多个城镇失守,近百万百姓被后金所获。朝廷把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下狱,处以死刑。
整个事件非常诡异,熊廷弼是熹宗亲自请求下才出任辽东经略的。却被兵部尚书张鹤年等完全架空了。王化贞原来只是户部的官员,也没有过战争经历。仅凭他刚去广宁时大量招兵,收归百姓,就委以重任,这根本说不通。收归士兵和百姓,只要有权和钱普通人都能做好,并不能证明其有过人的军事能力。在刚有外行袁应泰的战败教训的前提下,重用王化贞一定是贪官集团的阴谋。熊廷弼也曾干过收归士兵和百姓,而且干得比王化贞还好,规模更大,在历史记载中没有受到同等吹捧。因此,贪官们重用王化贞是为了遏止熊廷弼掌管军队,熊廷弼的规章制度会让贪官们无法贪污,朝廷那帮指望发战争财的文官们就会损失巨额收入,这是无法忍受的。这就是王化贞多次无功而返,朝廷却反常一直支持他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广宁惨败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兵部尚书和攻击熊廷弼,吹捧王化贞的大臣。他们架空熊廷弼,重用王化贞就已经犯了欺君之罪。其次才是王化贞,他的无能和固执是罪无可赦。攻击熊廷弼的罪名,主要是他放弃防守,退守关内,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这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也就是王化贞究竟败到什么程度。历史上却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记载, 刘宗敏夹棍下的明朝贪官们
(2廷化贞篇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后因为责罚下属致人死亡,只好辞职。万历四十七年接替杨镐,任辽东经略。
他迅速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使努尔哈赤的后金军不能攻克明军防线。但是他治军太严,赏罚分明,让许多在朝中有背景的军中文官们如芒在刺,难以适应。文官在军中一直是人上人,打仗杀敌时往后躲,邀功请赏时冲在前。熊廷弼的军纪军功面前人人平等,对那些有真本领将士是福祉,但对贪腐为目的的文官就是灾难。于是,他们迅速联合起来,上有朝中大官,下有同僚下属,不断地攻击熊廷弼的以防为主,攻击为辅的战略。刚好发生了一场伤亡七百人的小败,尽管明军也杀死了一些后金军。还是被朝廷以不进兵为由为解除兵权。熊廷弼在任上仅仅干了一年,他的军事战略就已经见效,很快就遏止了努尔哈赤的进攻,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他却被贪官集团,上下里手,用根本说不通的理由给整了下来。说明贪官们的势力是多么的庞大,明末朝廷是多么的黑暗,皇帝是多么的昏庸。
东林党人让自己人袁应泰代熊廷弼经略辽东,他在辽东的边防基本延续了前任的。另外,他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大将童仲揆,龙世功认为不可,袁应泰不听。可是,后来果然验证了将领们的担忧,许多叛将、叛卒是努尔哈赤派来的,在后金军攻城时,他们充当了卧底,里应外合给了明军守城将士致命的一击。这说明文官袁应泰是个很单纯,又自以为是、不听劝阻的人。这种人根本不适合当军队主帅,朝廷重用他不只是拿将士的性命开玩笑,还是拿江山社稷当儿戏。
袁应泰精明能干,但用兵非其所长,规划也不周密,熊廷弼在边防时,执法严格,部队军纪整肃。袁应泰失之以宽,而且,更动了往日的规章制度。打仗是赌生死,没有严明的军纪和公平的制度,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袁应泰再蠢也应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还是改变了熊廷弼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规章制度,明知这种制度是杀敌的保障,却非要改动,简直是不要命。这只有用贪腐的思路才能想明白。袁应泰作为行政官员是很成功的,政绩也不错,他因此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打仗这种粗活在他的想象中很容易。东林党人举荐他,他当然也要有所回报,东林党最恨就是熊廷弼的军法军纪。这种规章制度让文官很难在军中生存,不要说去贪污将士们的赏银了,在战斗中甚至连性命都难保。因此,袁应泰上任,首先就取消了规章制度。让无能的文官们扬眉吐气,而能打仗的将士非常生气。于是,明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天启元年二月,努尔哈赤大军进攻明军,袁应泰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着火炮,严阵以待。努尔哈赤水陆俱进,攻下沈阳,再战下辽阳,明军多位大将战死。袁应泰战败自杀,后被朝廷追封为兵部上书。
朝廷非要把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主帅换掉,弄个不会打仗的文官来主持边防军事,这是何等的荒谬。袁应泰的战败,后果非常严重。致使辽河以东土地全部为后金所有,此时朝中内阁大臣刘一憬说:假如熊廷弼在辽,想来不会弄成这样。给事中童蒙陈述熊廷弼的功绩说:进入辽地的时候,士民对他垂泪称道,说几十万人的生命都因为熊廷弼一人才得以保存。于是,朝廷又起用熊廷弼,处理了几位弹劾熊廷弼的官员。但是贪官集团势力太过强大,他们在不能改变皇帝决定的情况下。暗中给熊廷弼使绊子,不让熊廷弼行使辽东经略职权,成功地架空了他。把实权交给广宁巡抚王化贞,他和袁应泰一样,也是一个不懂用兵,刚愎自用的家伙。
熊廷弼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巡抚王化贞不和。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文武将吏的规劝一点听不进去,与熊廷弼尤其抵触得厉害。他妄想投降后金的李永芳做他的内应,相信蒙古人的话,说是虎墩兔将派援军四十万,因此想不战而胜。一切事务如兵马、甲仗、粮草、营垒等都放置一边不加过问,一直说大话蒙蔽朝廷,这同熊廷弼完全不同。但兵部尚书张鹤呜很相信他,对是他有求必应。因此,熊廷弼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广宁有十四万部队,而熊廷弼的山海关却没有一兵一卒,只有经略这么个虚名而已。
熊廷弼嫉恶如仇,赏罚分明,一视同人,却被文官们说成:”这个人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朝臣大多都厌恶他“。真是如此,怎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将士们战斗力大增。其实,这是贪官集团们对熊廷弼的人身攻击,来掩盖他们的贪腐罪行。熊廷弼离开不到一年,袁应泰就一败涂地。同样的城池,熊廷弼能守住,袁应泰就守不住。说明熊廷弼保障了将士们的公平利益,袁应泰却未能做到。
天启二年春,努尔哈赤全面进攻,西平战事吃紧。王化贞相信孙得功的计策,把广宁的兵马交给孙得功和祖大寿前去解围。可是刚遇敌兵,孙得功就带头逃跑,导致明军全军覆灭。王化贞把中军孙得功看成心腹,而孙得功已经偷偷地投降了后金,他想活捉王化贞为自己立功。他诈称后金军已经到城边,王化贞得报后,只带两名随从逃跑出广宁。路上遇到熊廷弼,熊说:“六万军队就可以把敌人一举荡平,到头来怎么样呢?”。王化贞感到很惭愧,建议驻守宁远,熊廷弼说:“晚了,只能让老百姓入关”。从中可以看出王化贞治军是多么的无能,手下将士对他这位主帅是失望之极,才会不战自败。听到城内部下叛变,他不是去阻止,而是急忙孤身逃跑。其实,孙得功是二天后才带后金军占领了广宁。
明军的后撤,使辽河以西四十多个城镇失守,近百万百姓被后金所获。朝廷把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下狱,处以死刑。
整个事件非常诡异,熊廷弼是熹宗亲自请求下才出任辽东经略的。却被兵部尚书张鹤年等完全架空了。王化贞原来只是户部的官员,也没有过战争经历。仅凭他刚去广宁时大量招兵,收归百姓,就委以重任,这根本说不通。收归士兵和百姓,只要有权和钱普通人都能做好,并不能证明其有过人的军事能力。在刚有外行袁应泰的战败教训的前提下,重用王化贞一定是贪官集团的阴谋。熊廷弼也曾干过收归士兵和百姓,而且干得比王化贞还好,规模更大,在历史记载中没有受到同等吹捧。因此,贪官们重用王化贞是为了遏止熊廷弼掌管军队,熊廷弼的规章制度会让贪官们无法贪污,朝廷那帮指望发战争财的文官们就会损失巨额收入,这是无法忍受的。这就是王化贞多次无功而返,朝廷却反常一直支持他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广宁惨败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兵部尚书和攻击熊廷弼,吹捧王化贞的大臣。他们架空熊廷弼,重用王化贞就已经犯了欺君之罪。其次才是王化贞,他的无能和固执是罪无可赦。攻击熊廷弼的罪名,主要是他放弃防守,退守关内,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这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也就是王化贞究竟败到什么程度。历史上却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记载,这是不应该出现的。肯定是贪官集团们所为,只有掩盖王化贞的战败伤亡,才好把失败罪名推到熊廷弼的头上。据了解王化贞手里共有十四万军队,加上熊廷弼手里的五千人,总共有十四万五千人。几个月后孙传宗接手辽东,山海关总兵力只有七万人,这还包括许多刚来的增援人马。孙传宗赶走了其中滥竽充数的几百名庸将和一万名疲兵。也就是宁远战役至少损失八万人以上,主力中军跟着孙得功投降了后金,战死的也都是明军的主力,剩下的分兵在多处,无法集中起来。更为严重的是,经过袁应泰和王化贞的干扰破坏,明军军纪已经败坏。短时间神仙也无法重振战斗力。再说当时熊廷弼手里只有五千兵,其他部队都被贪腐集团掌控。熊廷弼的话根本没人听。如果不及时撤回关内,仅凭这样的五六万人不可能守住漫长防线。战神级别的努尔哈赤不会给明军逃跑的机会,明军肯定大溃败,很有可能会丧失所有辽东部队,到时连山海关都会失去。努尔哈赤有这样的能力。奇怪的是,这次战役后金军有多少人参战,历史也没有记载。这对熊廷弼非常不利,对王化贞很有利。那些攻击熊廷弼畏敌逃跑,看王化贞笑话根本没有任何依据。历史故意掩埋王化贞的伤亡数字,证明了害死熊廷弼的是贪官集团而不是阉党,因为历史是贪官们书写的。
四年后,贪官们害怕熊廷弼东山再起,决定弄死熊廷弼,阉党如果利用熊廷弼的案子整垮东林党人,那可能是一大批贪官要倒霉。但熊廷弼不愿意依附阉党,那是一条灭门之路。所以贪官们成功地离间了熊廷弼和阉党。熊廷弼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贪官们伪造传言说,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阉党终于愤怒了,不再帮他。
贪官集团组织人马攻击熊廷弼,御史梁梦环上书说熊廷弼贪污十七万两,御史刘微说熊廷弼家有百万银两,应该没收充作军响。另外还有文臣诬陷熊廷弼写《辽东传》为自己开脱。经过许多官员到皇帝面前这么胡说,天启皇帝终于生气了。天启五年熊廷弼被杀,并传首九边。
贪官集团为什么这么恨熊廷弼,原因是什么?应该是熊廷弼治军太严,他曾经打死犯错的下属。在军中敢胡作非为的,一般都是朝中有后台。而熊廷弼铁面无私,敢戮老虎屁股的作风,让朝廷贪官们恨之入骨。他们决不敢再让熊廷弼立大功,所以才架空他,让他徒有经略虚名,打败仗后又让他去为王化贞顶罪。这说明熊廷弼是个清官,否则决不敢和贪官们结仇。让熊廷弼的人头在辽东“传首九边”,说明熊廷弼在辽东将士心中拥有崇高威信,贪官们害怕他们为之抱不平,这是杀鸡儆猴。阉党杀熊廷弼就根本用不着“传首九边”,他们同东林党的战场在京城,而不是在辽东。
熊廷弼含冤被杀后,家产全被没收,并没有那么多,就把他的亲戚和宗姓财产也都没收,仍然没有所说的那么多。县令也来索要珍宝,熊廷弼的儿子被逼自杀,但是究竟从熊廷弼的家里逼出多少银两,历史却没有确切数字。这说明害死熊廷弼的不是阉党,而是文官贪腐集团。从历史记载中可看出:有关熊廷弼的重要历史,都记载得不清不楚,有着明显的歪曲痕迹,这是有人故意所为,而阉党没有这种历史能力。熊廷弼治军严厉,赏罚分明,让努尔哈赤寸步难行,被历史说成是不得人心;王化贞不管下属所求,只管严令不准后退,使许多明军因此投降后金,却被美化成深受将士爱戴。熊廷弼明明被文官们群体攻击,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阉党所害,抄熊廷弼的家也不是宦官和东厂所为。历史说王化贞投靠了阉党,可他所犯的许多重大罪行,却鲜有文官们攻击他,这显然说不通。如果王化贞真的投靠魏忠贤,那将有很多高官跟着倒霉,结果是重用王化贞的高官们都平安无事,所以保护王化贞的是贪官集团,害死熊廷弼的也是贪官集团。魏忠贤因为熊廷弼不愿意为他所用,去整垮东林党人,只是不想管这个闲事。
记载明史是文官,而文官又被贪腐集团所控制,关于熊廷弼的历史明显被人篡改。刘宗敏的夹出了贪官们七千万两。魏忠贤也对东林党人大量用刑,肯定也逼出巨额财富,但是明史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载 。魏忠贤是反贪宦官,他的九千九百岁就是这样得来的。木匠皇帝看到大量现银,他能不相信这个九千九百岁吗?

这是不应该出现的。肯定是贪官集团们所为,只有掩盖王化贞的战败伤亡,才好把失败罪名推到熊廷弼的头上。据了解王化贞手里共有十四万军队,加上熊廷弼手里的五千人,总共有十四万五千人。几个月后孙传宗接手辽东,山海关总兵力只有七万人,这还包括许多刚来的增援人马。孙传宗赶走了其中滥竽充数的几百名庸将和一万名疲兵。也就是宁远战役至少损失八万人以上,主力中军跟着孙得功投降了后金,战死的也都是明军的主力,剩下的分兵在多处,无法集中起来。更为严重的是,经过袁应泰和王化贞的干扰破坏,明军军纪已经败坏。短时间神仙也无法重振战斗力。再说当时熊廷弼手里只有五千兵,其他部队都被贪腐集团掌控。熊廷弼的话根本没人听。如果不及时撤回关内,仅凭这样的五六万人不可能守住漫长防线。战神级别的努尔哈赤不会给明军逃跑的机会,明军肯定大溃败,很有可能会丧失所有辽东部队,到时连山海关都会失去。努尔哈赤有这样的能力。奇怪的是,这次战役后金军有多少人参战,历史也没有记载。这对熊廷弼非常不利,对王化贞很有利。那些攻击熊廷弼畏敌逃跑,看王化贞笑话根本没有任何依据。历史故意掩埋王化贞的伤亡数字,证明了害死熊廷弼的是贪官集团而不是阉党,因为历史是贪官们书写的。
四年后,贪官们害怕熊廷弼东山再起,决定弄死熊廷弼,阉党如果利用熊廷弼的案子整垮东林党人,那可能是一大批贪官要倒霉。但熊廷弼不愿意依附阉党,那是一条灭门之路。所以贪官们成功地离间了熊廷弼和阉党。熊廷弼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贪官们伪造传言说,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阉党终于愤怒了,不再帮他。
贪官集团组织人马攻击熊廷弼,御史梁梦环上书说熊廷弼贪污十七万两,御史刘微说熊廷弼家有百万银两,应该没收充作军响。另外还有文臣诬陷熊廷弼写《辽东传》为自己开脱。经过许多官员到皇帝面前这么胡说,天启皇帝终于生气了。天启五年熊廷弼被杀,并传首九边。
贪官集团为什么这么恨熊廷弼,原因是什么?应该是熊廷弼治军太严,他曾经打死犯错的下属。在军中敢胡作非为的,一般都是朝中有后台。而熊廷弼铁面无私,敢戮老虎屁股的作风,让朝廷贪官们恨之入骨。他们决不敢再让熊廷弼立大功,所以才架空他,让他徒有经略虚名,打败仗后又让他去为王化贞顶罪。这说明熊廷弼是个清官,否则决不敢和贪官们结仇。让熊廷弼的人头在辽东“传首九边”,说明熊廷弼在辽东将士心中拥有崇高威信,贪官们害怕他们为之抱不平,这是杀鸡儆猴。阉党杀熊廷弼就根本用不着“传首九边”,他们同东林党的战场在京城,而不是在辽东。
熊廷弼含冤被杀后,家产全被没收,并没有那么多,就把他的亲戚和宗姓财产也都没收,仍然没有所说的那么多。县令也来索要珍宝,熊廷弼的儿子被逼自杀,但是究竟从熊廷弼的家里逼出多少银两,历史却没有确切数字。这说明害死熊廷弼的不是阉党,而是文官贪腐集团。从历史记载中可看出:有关熊廷弼的重要历史,都记载得不清不楚,有着明显的歪曲痕迹,这是有人故意所为,而阉党没有这种历史能力。熊廷弼治军严厉,赏罚分明,让努尔哈赤寸步难行,被历史说成是不得人心;王化贞不管下属所求,只管严令不准后退,使许多明军因此投降后金,却被美化成深受将士爱戴。熊廷弼明明被文官们群体攻击,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阉党所害,抄熊廷弼的家也不是宦官和东厂所为。历史说王化贞投靠了阉党,可他所犯的许多重大罪行,却鲜有文官们攻击他,这显然说不通。如果王化贞真的投靠魏忠贤,那将有很多高官跟着倒霉,结果是重用王化贞的高官们都平安无事,所以保护王化贞的是贪官集团,害死熊廷弼的也是贪官集团。魏忠贤因为熊廷弼不愿意为他所用,去整垮东林党人,只是不想管这个闲事。
记载明史是文官,而文官又被贪腐集团所控制,关于熊廷弼的历史明显被人篡改。刘宗敏的夹出了贪官们七千万两。魏忠贤也对东林党人大量用刑,肯定也逼出巨额财富,但是明史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载 。魏忠贤是反贪宦官,他的九千九百岁就是这样得来的。木匠皇帝看到大量现银,他能不相信这个九千九百岁吗?

楼主 五行明堂  发布于 2018-05-12 07:21:15 +0800 CST  

楼主:五行明堂

字数:22996

发表时间:2018-05-12 15:01:1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13 15:12:15 +0800 CST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