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历史?学历史为什么要读《史记》?(转载)

二十多年前,当高校招生录取放榜之后,许多长辈朋友都会问我:
“你考上哪里?”“学什么专业?”
当我回答“台湾大学”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惊喜:“哇!”
当我接着回答“历史”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失望:“哦。”
从他们的反应,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大众对于学历史前景的看法。
从那一天起,也常听到许多朋友终于忍不住问我:“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是啊,在这个时代,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呢?
希望正在读这本书的你,能够认真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要犹疑也不要回避:
学历史对你而言,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
如果无用,为什么我们从小就要学历史?
如果有用,请明确地说出来,用处是什么?
这些问题,让我足足思考了二十多年。这本书就是身为历史人的我,针对许多非文史专业的朋友所呈现的答案。
不是历史没有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近代以前,无论在中国或是西方,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觉得学历史很有用,甚至视为培养各种领袖人才的必要教育。
可是到了现代,忽然之间,有许多人都觉得学历史没有用,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说不出学历史的实际用处何在。
为什么对于学历史有没有用,过去和现在的认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难道是古人实在太笨,误把没有用的东西当成是有用?还是现代人的智能忽然有了数十上百倍的增长,比古人要有智能得太多?事实上,历史学还是历史学,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现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为了因应工业革命以后,填补各种专业人力的需求而设计出的教育。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是一种专门用来培养工匠的教育,至于人文教育的本质──人怎样才能活得像个人,基本上不是关心的重点。
在这种工匠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教育也受到了极大的改变。短期、大量的灌输式记忆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面容,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我们人人都接受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教育,花费了无数时间背诵年代、人名、地名、事件,但却往往不明白,除了应付考试外,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长此以往,年轻人普遍对历史学失去兴趣,更不知学习历史的作用何在。最糟糕的是,我们的教育生产了大量的专业工匠,但却很难培养出宏观的领袖人才。其弊害之深,远超想象。

古人如何学历史?(共重浩“古典文学网”,阅读二十四史,品史记,看汉书,唠宋明)

事实上,古人不是这么学历史的。
宋代着名的史学家吕祖谦,就说过如何读历史的方法:
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一旦遇事,便与里巷人无异,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而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里巷人”就是现在网络上所说的“乡民”,如果读了几十年的书,碰到事情除了跟乡民们一样凑热闹,发表一点个人的感想外,却对于如何解决事情,一点方法也没有,那读书有什么用?如果读了这么多历史,自己却在应付现实事情时,半点帮助都没有,那学历史有什么用呢?各位对此难道没有疑惑吗?
怎么读历史才能有用呢?
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关头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
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
像吕祖谦这样学历史,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锻炼,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最后不仅历史知识会有所增长,连处世智慧也会不断提高。
事实上不只吕祖谦这么读历史,清代的名臣左宗棠也是这样读历史的,他说: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左宗棠比吕祖谦更进一步,他不但要读史者“设身处地”地思索古人为何这么选择,还要我们当自己面临现实中的抉择时,去设想如果是你学的那位古人处在这个环境下,他会如何做出决定。
历史学所以在古代如此被重视,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陶冶人文情怀”“丰富人文素养”而已。古人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有很强烈的实用性──它教导人们如何从前人发生的无数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败的道理。这也就是太史公所说的,读史是为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报任少卿书)。
如果你读完了一本书后,书还是书,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你就等于没读过这本书。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拿书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相互印证,不断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前人的智慧,最后将书上的道理与自己的生命融合为一体,让古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这样读书、这样学历史,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历史学也才能成为一门真正有用的学问。

什么是“思辨”?(共重浩“古典文学网”,阅读二十四史,品史记,看汉书,唠宋明)

真正的历史教育应该重视“思辨”,但什么是“思辨”呢?
在这里,我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来说明。相信各位在中学课本里都读过《木兰诗》这篇诗歌,诗歌的一开头是这样说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请问各位,“唧唧”是什么声音?
按过去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立刻回答我:“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课本的标准答案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可能在“思辨”上还需要更努力一点。因为真正的答案,作者其实已经写在接下来的两句里: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作者清楚地说出,这时只听见叹息的声音,因此“唧唧”是叹息声。
不愿面对这样的答案吗?历史学讲求“孤证不立”,我们可以举出更多的例证来证明这一点。
“唧唧”一词,也出现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前句是“已叹息”,后句是“重唧唧”,可见白居易也以“唧唧”为叹息声。试想,如果“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难道白居易是先听了琵琶乐声后叹了口气,然后听了女子讲话后就开始当场织布吗?
当然,或许各位不服气,《琵琶行》是唐朝的诗,《木兰诗》是南北朝的作品,两者可以这样互证吗?
说得有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唧唧”在南北朝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意思。
1.南朝梁施荣泰《王昭君》诗:“唧唧抚心叹。”
2.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3.北魏《元举墓志铭》:“履朝独步,伦华非匹。一见唧唧,宋朝更生。”
这些都是唐前文字,所有的“唧唧”都是指叹息之意,可以证明当时人确以“唧唧”为叹息声。
事实上,将“唧唧”当作织布机的声音,这样的解释除了中学课本外,在古籍中似乎找不到任何例证(如果你能找到,欢迎提供)。因此不管你认为“唧唧”听起来多么像织布机的声音,这都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会,是因为古时的语音和今日有很大的差别。而在古代,织布机也不是发出“唧唧”声,而是“札札”声。《古诗十九首》有“札札弄机杼”,白居易《缭绫──念女工之劳也》有“丝细缲多女手疼,札札千声不盈尺”,都足以为证。
希望各位千万不要误会,以上的讨论并不是在考验大家的语文水平,而是想点出一个可怕的事实:
明明问题的答案就在下面两句,明明作者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为什么我们过去却毫不质疑课本的答案,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无论你读了再多的书,记得再多的标准答案,得到了再好的成绩,如果这一切要拿你宝贵的思辨能力去交换,都是不值得的。因为,思辨是一切智慧的开始。
读书,是为了做知识的主人,不是为了做知识的奴仆。

学习历史的三个功用(共重浩“古典文学网”,阅读二十四史,品史记,看汉书,唠宋明)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我个人认为学习历史一共有三个功用,而第一个功用是“启发智能”。
我先说个故事给各位听。在古代有一对兄弟,都是小孩子,兄弟俩非常聪明。有一次他们的私塾老师有事进城,要中午才回来。私塾老师怕他不在的时候,兄弟俩会偷跑出去玩,于是规定功课,要两人背书,回来后考试。
要背什么书呢?老师手边有的书,兄弟俩都已背过;手边没有的书,自然也没办法叫他们背。于是老师灵机一动,黄历上不是有“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吗?就叫他们背黄历吧!
果然,知徒莫若师。老师前脚一走,这对兄弟后脚就跑出去玩了。很快地,中午就到了,哥哥看老师快回来了,连忙回私塾开始翻黄历。他才刚看完一遍,老师就回来了,这时弟弟才姗姗来迟。
老师开始考他们兄弟功课了,先问哥哥,哥哥就开始背“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真是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原来哥哥过目不忘,居然只是看一遍就记下内容了!
哥哥背了快一半,老师很满意,就换成考弟弟。各位这时会想:“弟弟完全没看书,这下他糟了吧?”错了,弟弟一样从头背“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一样滚瓜烂熟,一字不差!
可是弟弟背到中间,突然停了下来。老师很奇怪,问他为何不背了,弟弟说:“刚刚哥哥就只背到这里。”原来这弟弟比哥哥还厉害,他只在旁边听一遍就记下来了!
这对兄弟如此聪明,各位知道他们两个是谁吗?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大家不要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问各位:“聪明有用吗?”
聪、明、有、用、吗?
这对兄弟的天资,绝对胜过我们十倍。但他们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姓名。各位就可以知道,聪明如果不能提炼成智慧,是半点用也没有的。
那么聪明要如何提炼成智慧呢?
最好的方法,是接近有智慧的人。但能不能遇见有智慧的人,他愿不愿和你交友,能认识到多深,这都是不能掌握的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有智慧的书。因为有智慧的书就在那里,它不会跑。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我们的智慧。
打个比方,历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功用就是磨利我们脑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帮助我们披荆斩棘,只有刀才可以。光是记忆历史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历史中学到智慧才是有用的。
如果以为光是记住古代的历史,就能解决今日的问题,那就好像拿着磨刀石去切东西,自然问题百出。这不是磨刀石没有用,是我们的用法错了。
为什么读历史没有用,因为你本来就不是以“有用”的方法来读历史。

书有古今,智慧没有古今。如果想让自己的智慧更加充实而锐利,那么学习历史是最简单的快捷方式。
历史是总结了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上自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如果不能从历史中磨炼智慧,我们所读的古人古事都早已逝去腐朽,他们连骨头都烂成灰了,光是背诵他们的事迹又有何用?他们的智慧,才是我们应该活用的宝贵资产。
历史学的第二个功用是“审时度势”。这个世界上,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而历史学正是为了培养眼光不局限于当代,而能洞彻事物发展脉络与前因后果的人才,这也就是古人会把历史学当成是领袖必备教育的原因。
历史的第三个功用,也是最后一个功用,就是“感动人心”。
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经过无数个时代却始终没有改变的东西,才能作为纵贯古今的“道”而存在。什么是这样的东西呢?那就是人性,就是良知。
要改变世界,只能从改变人心开始。要成就大事业,也一定要了解人性、掌握人性。只有人心变了,世界才能改变。
历史是追求真实之道的学问,只有从真实出发才能提炼出真实的道理,也唯有“真”才能打动人心,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第一次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读到最后的“后五年,天下定于汉”,不禁潸然泪下。因为历史终究没有放弃我们,人类最后还是走向了光明。
在那一刻,《史记》越过了两千多年的时空深深感动了我,而我从此深信历史学必能感动人心。
如同前面所说,生在这样一个充满机会的巨变时代,只要我们肯抱持“历史终究会走向光明”的信念,就一定能开创一个比过去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与同生于第三次巨变时代的各位共勉之。

楼主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发布于 2018-03-16 11:13:42 +0800 CST  
@博努奇宝宝 2018-03-16 13:55:18
你怎麼確定歷史真假
-----------------------------
没有绝对的客观历史,我们能做的就是去还原真相,做出更加客观的历史,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就算有些历史是民间流传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社会反映!
楼主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发布于 2018-03-16 14:18:26 +0800 CST  
@博努奇宝宝 2018-03-16 13:55:18
你怎麼確定歷史真假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4:18:26
没有绝对的客观历史,我们能做的就是去还原真相,做出更加客观的历史,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就算有些历史是民间流传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社会反映!
-----------------------------
我们没必要去刨根历史的真假,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从历史中学到什么!知道哪些是血淋淋的教训就行了!这也是历史撰写者想让我们知道的!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不必深究!因为你也不知道它的真假。
楼主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发布于 2018-03-16 14:51:09 +0800 CST  
@博努奇宝宝 2018-03-16 13:55:18
你怎麼確定歷史真假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4:18:26
没有绝对的客观历史,我们能做的就是去还原真相,做出更加客观的历史,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就算有些历史是民间流传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社会反映!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4:51:09
我们没必要去刨根历史的真假,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从历史中学到什么!知道哪些是血淋淋的教训就行了!这也是历史撰写者想让我们知道的!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不必深究!因为你也不知道它的真假。
-----------------------------
因为《史记》这部书一共有四个了不起的特质。在“史”部——它是正史鼻祖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事实,郑樵在《通志》中形容这部书“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六经之后,惟有此作。”就知道这部书在郑樵心中崇高的地位,而问题在于《史记》这部书从著成之后后世大部分的史书都沿袭它纪传体的体例所有史书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受到它重要的影响。
而这部“正史鼻祖”为什么能够成为正史的开山始祖呢?原因是因为它首创纪传它首先创立了纪传体中国史书的正式体裁是编年体,按照年、时、月、日的次序,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往下编往下叙述可是《史记》不是,它的纪传体基本上是以人物为中心为本位,这在中国史学上是石破天惊的事情。因此他为了适应它的要求,他创立了所谓的“五体”的体裁。
楼主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发布于 2018-03-16 16:22:05 +0800 CST  
@博努奇宝宝 2018-03-16 13:55:18
你怎麼確定歷史真假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4:18:26
没有绝对的客观历史,我们能做的就是去还原真相,做出更加客观的历史,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就算有些历史是民间流传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社会反映!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4:51:09
我们没必要去刨根历史的真假,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从历史中学到什么!知道哪些是血淋淋的教训就行了!这也是历史撰写者想让我们知道的!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不必深究!因为你也不知道它的真假。
-----------------------------
“五体”是哪五“体”呢?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楼主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发布于 2018-03-16 16:22:58 +0800 CST  
@博努奇宝宝 2018-03-16 13:55:18
你怎麼確定歷史真假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4:18:26
没有绝对的客观历史,我们能做的就是去还原真相,做出更加客观的历史,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就算有些历史是民间流传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社会反映!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4:51:09
我们没必要去刨根历史的真假,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从历史中学到什么!知道哪些是血淋淋的教训就行了!这也是历史撰写者想让我们知道的!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不必深究!因为你也不知道它的真假。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6:22:58
“五体”是哪五“体”呢?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6:24:07
本纪以“宰制天下者”为中心,为什么是“宰制天下者”没有说他是帝王,项羽不是天子,吕后不是帝王而这两个人都写在“本纪”之中,所以它是“宰制天下者”为中心。
“表”基本是把天下同时间发生的大事,把它编在一起,所以前人多半把“表”当成资料表来读,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大的损失。
“表”者,“表天下之大势,与理乱兴亡之大略,而观一时之得失。”这是吕世浩师个人认为“表”的意义。
“书”:“八书”则......
-----------------------------
除了首创列(纪)传包含五体,更难的是这本书“体大思精”,在一个史书来说这本书从它所能追溯到中华文化最早的始祖黄帝开始,一路写到它的当代为止,它是一部通史只有通史才能整体通贯地观察古今之变的发展因此郑樵非常赞许通史这样的体例。
楼主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发布于 2018-03-16 18:04:42 +0800 CST  
@博努奇宝宝 2018-03-16 13:55:18
你怎麼確定歷史真假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4:18:26
没有绝对的客观历史,我们能做的就是去还原真相,做出更加客观的历史,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就算有些历史是民间流传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社会反映!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4:51:09
我们没必要去刨根历史的真假,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从历史中学到什么!知道哪些是血淋淋的教训就行了!这也是历史撰写者想让我们知道的!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不必深究!因为你也不知道它的真假。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6:22:58
“五体”是哪五“体”呢?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6:24:07
本纪以“宰制天下者”为中心,为什么是“宰制天下者”没有说他是帝王,项羽不是天子,吕后不是帝王而这两个人都写在“本纪”之中,所以它是“宰制天下者”为中心。
“表”基本是把天下同时间发生的大事,把它编在一起,所以前人多半把“表”当成资料表来读,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大的损失。
“表”者,“表天下之大势,与理乱兴亡之大略,而观一时之得失。”这是吕世浩师个人认为“表”的意义。
“书”:“八书”则......
-----------------------------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2018-03-16 18:04:42
除了首创列(纪)传包含五体,更难的是这本书“体大思精”,在一个史书来说这本书从它所能追溯到中华文化最早的始祖黄帝开始,一路写到它的当代为止,它是一部通史只有通史才能整体通贯地观察古今之变的发展因此郑樵非常赞许通史这样的体例。
-----------------------------
更难得的是它不只在时间上是源远流长的通贯,它在空间上,太史公写的不只是当时的中国。他除了中国之外他还写匈奴他还写朝鲜,还写西南夷还写西域,还写他所有已知道当时已知的整个世界。太史公的《史记》它不只是一部中国史,它更是一部以中国为中心在当时来看的世界全史。
楼主 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发布于 2018-03-16 18:05:08 +0800 CST  

楼主:一个文艺创作青年

字数:7478

发表时间:2018-03-16 19:13:4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18 19:22:48 +0800 CST

评论数: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