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趣读两晋南北朝,品味风雨三百年



写在篇首: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末三国分争,并入于晋。八马之乱,及晋灭之后,群胡并起,遂分五胡十六国,南北两朝并立,隋朝自杨坚而立,由此天下一统。

自公元265年西晋建立至公元590年隋朝建立,前后三百余年的峥嵘岁月,谱写了中国民族最为璀璨的民族大融合赞歌,铸就了一曲热血与纷杂的冰与火之歌,更是上演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追逐权利游戏。

本书也会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向大家述说当年的荣光。未必能做到像教科书那般严谨,也可能做不到史书那般事无巨细的讲述,基于真实,写出风格。寄希望能将这段历史人物、故事写出神韵,写出活力。

尊重史书,又不拘泥史书,和大家一起,趣读历史,挖掘历史真相,品味两晋南北朝这段热血纷杂的岁月。

两晋南北朝的风度,魅力无可阻挡。此等美事,不能独享,借此机会向大家分享两晋南北朝的无限风采。

你们的支持,将是对这段历史的最好支持。卿若不弃,君必不离!

本文为原创作品,大概会写三部。大致分为《冰与火之纷杂西晋篇》、《冰与火之五胡十六国篇》《冰与火之南北对立篇》。

第一次在天涯发帖,不足之处望各位涯友指正!有错没错,且来楼下‘指点’,留下宝贵意见,不胜感激。本书同时在天涯文学栏目连载,多多支持。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40:00 +0800 CST  
前言:
悠悠历史长河,每一个时代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所迸发出的璀璨的光芒,足以令中华儿女自豪。
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不仅仅是千百年来物质的积累,更多的是民族智慧结晶的传承。传承,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经久不衰的精髓所在。
历史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摆正自己,认识自己,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以史为镜,随时能够鞭策自己,甚至能让自己找寻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正所谓读史可明智,鉴往方知来。
走近两晋南北朝,我们会发现这段历史其实也很有趣,很华丽,很热血,同时也很纷杂。
两晋南北朝,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在我们脑海中马上能记起的英雄人物和经典故事却少之又少。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
它没有三国时期那样荡气回肠,魏晋名人虽无数,却无法做到三国时期那般各路英雄人物如数家珍。
它也没有唐宋时期那般盛极一时,诗词歌赋冠绝上下五千年,繁荣鼎盛极致巅峰。
它更不像明清两朝那般,有大量的故事可呈现于荧屏之上,皇子夺权,后宫争位的戏码让人胆战心寒。
它是低调的,但它又是不简单、不能忽视的年代。
浮华散尽,总归尘埃。
后三国时期的两晋南北朝,同样是乱世名士自风流,金戈铁马多英雄的时代。同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让人难忘的时代。
自公元265年西晋建立至公元590年隋朝建立,前后三百余年的峥嵘岁月,谱写了中国民族最为璀璨的民族大融合赞歌,铸就了一曲热血与纷杂的冰与火之歌,更是上演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追逐权利游戏。
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金戈铁马战不休。
天下谁英雄,赢得功名在身后。
蓦然回首数风流,非皇非帝非诸侯。
荡气回肠的故事,惊心动魄的夺权,风流倜傥的人物,这就是两晋南北朝最好的写照!
可是,为何两晋南北朝的曝光度、认知度这么低呢?
提起两晋南北朝,大多数人只会是两眼一抹黑,甚至只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段历史,至于有什么国家、王朝,几乎是盲区。
甚至连近来流行的穿越文,宫斗文,都不会选择发生在这时代,这是为何?
难道这段热血的时代,真是没有值得书写之处吗?
不怪简单的历史书介绍,也不怪大家的认知缺陷。究其原因,只能怪这段时代太过于纷杂,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无数的历史人物,让人脑壳都疼了。
哪里比得上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大王朝来的清晰。
剪不断,理还乱,快刀已不能斩断两晋南北朝这乱麻。
一个时期出现无数小国,几个大国,甚至两朝并立的混乱局面,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年代。
再加上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史中《晋书》、《后汉书》《南书》《北书》等,以及资治通鉴中《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等一系列史料,实在是艰涩难懂。
早已习惯了趣味通俗文学的我们,若是抱着晋书等史书啃,大多数人会难以坚持吧。
当然也有许多史学大家们将这些史料翻译成白话版、细说版,但依旧是内容繁杂,缺少主线,乐趣尚缺。因而严重影响了这段历史的普及化,通俗化。
若有心品位,这段历史绝不差于三国时代。
在这数百年间,中华大地上同样英雄豪杰辈出:几乎是拯救了汉族文明的冉魏政权的冉闵,一度统一北方大地的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兰陵王高长恭,奴隶出身的石勒卧薪藏胆完成了屌丝大逆袭,再如刘渊、王猛、恒温之辈,传奇数不胜数。
在这个浪漫铁血的年代,热血的故事何其多,权力的更替,王国的兴亡几乎成了那个年代最为习以为常的事情。
汉族文明与外族文明在这个时期,发生着剧烈的碰撞,五胡乱华,南北对立。汉族文明一度到了绝望的边缘,历史也证明的生存在神州大地上的民族是顽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也开始发生融合、同化,胡汉不分,民族大融合,迸发出了更为顽强的生命力。
后世的我们,不应该忘却这段辉煌热血的历史,不该让明珠蒙尘的事情发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们不是历史撰写者,只是历史的讲述者。尽我们所能把这段历史讲的更加有趣,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段历史,并且让大家读得有趣,看得明白,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中,总有历史车轮的痕迹,紧跟着它的脚步,总能理出精彩的故事。
书里的故事很多来自于二十四史、资治通签、细说史书的通俗系列、还有各位史学大家们对历史的评价。正因为是基于史料,因而偶有照葫芦画瓢之处,望请大家见谅。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41:05 +0800 CST  
初次发帖,烦请大家多多支持,不胜感激。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41:59 +0800 CST  
第一章 帝星降世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曹魏刚代了刘汉,转眼司马家就篡了曹魏。
司马家族的名声未必是极好的,但不可否认,他们缔造了一个朝代,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出演了统一天下的好戏。
看戏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下参演阵容:
『第一幕戏』
剧情简介:西晋帝国建立
领衔主演:司马炎
特约导演:时间先生
拍摄地点:华夏大地
参演嘉宾: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攸、曹奂、孙皓、何曾、羊琇、贾充、裴秀等
特约演员:若干
群众演员:不计其数
幕后人员:若干
这出戏,我们要从公元231年说起。
这一年,曹魏司徒王朗家15岁的小娘王元姬出嫁了,新郎官正是司马懿次子司马昭。
这一年,司马昭是个20岁的帅小伙。
身为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主角,正是新婚燕尔,醉生梦死温柔乡的大好时光。
此时的司马昭还没那么大的野心,更没见丝毫王霸气侧漏。
王元姬是个好姑娘,对公婆竭尽妇道,深得司马懿夫妇喜欢,年纪尚轻的司马昭对新婚媳妇儿也是恩宠倍加。
公元236年的一天,是司马家的大日子,照着经验丰富的产婆推算,王元姬的预产期就在今日,也是司马家长公子预产的日子。
怎么就料定是公子了?
难道找相士掐指算出来的?
那就得从王元姬平日里喜欢吃点酸的零食说起,‘酸儿辣女’的‘宝贵经验’让产婆敢拍着胸脯直言是个男娃。
那个年代,生孩子是件惊险的事情,接生不顺,便是两条性命。
除了帮忙更换热水、擦擦产妇额头上汗水之外,旁人无能为力,顶多还有接生婆在一旁鼓劲呐喊声。
能否顺产只有靠产妇的意志了。
不会有产前检查、专业妇产科大夫接生、不行就开刀等等保障。
产子在高科技的现在而言,依然是件风险极高的事情,何况魏晋呢。
母亲是伟大的!您辛苦了!
比起普通人,官家的妇人命算是极好的,至少身边还有十几、二十个仆人里外忙活着,气力不济时还能含片千年人参续力。
贵族的家庭,头胎都是十分重视的,继承家业的嫡子、嫡长孙怎能不金贵?
屋外,司马昭来回走动着,额头上大汗淋漓,不时往屋里张望着,进出的仆人忙成一团,徒增了司马昭的烦恼。
千百年来准爸爸们的心情,惊人一致,除了焦急,只剩下祈祷了。
生产还算顺利,王元姬给司马昭生了个七、八斤重的大胖小子。
这小子就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字安世。
司马安世,多么霸气的名字,字里行间暴露出司马家浓厚的野心。
大凡帝王出生,霸星降世。史书上一般都会记载着这天电闪雷鸣,瑞祥四起云云。
可惜一统中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先生,出生时候平静无比。
这样的事实,让后来攥写晋史的史官们纳闷不已,遍查当日各地异象,也没发现什么惊天异象可大书特书,实在是人生憾事。
即便司马炎诞生的如此平静,也把司马昭乐坏了,此子命好,大哥司马师,一生无后。
顺理成章,司马炎成了司马懿的嫡长孙。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司马炎,自然成了司马昭府上的宝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寒夜里还有小丫鬟暖被窝。
在那个拼颜值的时代,我们的司马炎同学长得眉清目秀,肤白唇红,翩翩公子模样,典型的小鲜肉。
兴许是营养过剩,司马炎越大就长得越发奇怪,当他站起来时候,就能看到他的头发竟然能垂到地上。
待我长发及腰时,你却已长发及地。
也许你会觉得这算哪门子怪事?只要蓄发的时间够长,谁都可以头发长到拖地啊。
其实不然,多数人的头发只要到了一定的长度,必定会越长越稀。
如果司马炎同学落地的仅仅是筷子一般的小辫子,那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几乎所有头发都长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就显得十分奇怪了。
如果说仅仅是长发,世人还可能有人做到,而接下来的就有些难度了,司马炎同学站起来双手下垂,竟然超过了膝盖。
偏偏古人就认定手长乃是大福之相,帝王之相。
蜀汉昭烈帝刘玄德,大耳垂、双手及膝盖,天生异相。草根出身的他,硬是在乱世中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难道,司马炎是刘玄德转世不成?
凭借这副异相,司马炎意外地折服了大臣裴秀、何曾等人,这几位便是他日后登上帝位,一统江山的重要大臣。
这算不算靠长相吃饭?
当然,司马炎同学家境也好得没法说,相比于其他的开国皇帝,他的童年是幸福的。
硬实力,也是司马炎一统江山的重要资本。
身为嫡长子,父母宠爱之下,司马炎衣食无忧,饱读诗书,此时的他,除了吃喝享乐之外,逗逗小丫鬟,还能有啥追求?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觉间,贵族奢靡的风气已深入司马炎骨髓。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45:19 +0800 CST  
无论哪个朝代,贫富差距相差都是极大的。
生在贵胄家,司马炎是幸运的。百姓家的孩子就没那么好运,几岁的小娃就要给贵族家放牛,打长工,能吃顿饱饭就算是上天恩赐了。攒够钱娶房媳妇,再生个娃,人生就已完美了。
但这就是乱世,哪怕这么简单的愿望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都是奢侈的,人命如草芥啊。
动荡、兵荒马乱的年代,小老百姓们能有个安稳的家就要阿弥陀佛。
若是时局一乱,贫困潦倒到极致时,徒剩心中的悲凉,奈何:‘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当穷人们还在为一口饱饭挣扎时,富人们就开始胡搞,饭饱思淫欲。
自古是真理!
魏晋时期的贵族,能荒唐到何种地步?
一个男子,若是长得有几分‘姿色’,哦不,那叫长的风流倜傥,晚上可能都不敢独自一人上街。
说不定,哪天被人脑袋套一黑布,扯进黑胡同,醒来,会发现自己衣不蔽体,然后就……下面细节过于露骨,请各位看官自行脑补……
这不是捏造的笑料,而是有史料记载,西晋的那位贾皇后,就好这口。好美男的风气不知何时在魏晋贵族间兴起,奢靡渐成风气。
事出必有因,在说正事之前,我们来欣赏一番魏晋美男们的‘风度’,且听慢慢道来。
晋书、世说新语等史料都曾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美男如玉的年代,美到何种程度,只能从历史遗留的旁枝末节得到些许信息,但足以让各位妹子看官留口水,各位兄台莫要嫉妒……
既然说到这,有必要提提魏晋南北朝时期美男子们的美。
当然司马炎同学的颜值也是极高的,但比起魏晋时期的美男子而言,就差了些档次。
我们常夸一个人貌比潘安,说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潘岳,字安仁。作为魏晋南北朝美男颜值担当,潘安的‘美’,绝非浪得虚名,甚至‘美’留千史!
后世有好事者,还专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男排了个十大美男榜,有榜曰:

自古两晋多风度,美男如玉惹人妒。
掷果盈车潘安仁,明珠玉润卫叔宝。
凤皇美男慕容冲,侧帽风流独孤信。
兰陵柔美高长恭,龙章凤姿数嵇康。
白玉俊秀王夷甫,如美妇人韩子高。
温润雍容裴叔则,瘦腰美男沈休文。

一份榜单,实在难以纳进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全部美男们。
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美’名,上述几位美男子也不愧是魏晋南北朝的颜值担当。
一代帝皇司马炎同志,要是知道美男榜中没有他的位置,不知会不会生气?
这些高颜值的美男子,也仅仅是魏晋风度的一缕缩影。时下穿越臆想成风,估计小伙们都不想穿越到两晋吧,姑娘们想必会趋之如鹜。
这不算完,这个时期的男士有着三大独特爱好,足以让后人们啧啧称奇。
第一爱好是剃须,这时期的男子们可都有剃须的习惯,兴许柔美风气也是由此而起吧。
对于现在的我们,刮胡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想想在两晋南北朝以前,美男大多有着长胡子,三国时的关二爷就是个美髯公啊。
不知关二爷剃了胡子,又是何等风采呢?
男士们第二个奇特爱好竟是敷粉薰香,就相当于现在的化妆抹香水。有见过男人喜好化妆的么?
当真有,魏晋美男们,每天起来花上半个时辰涂抹化妆,想想也是醉了。魏文帝曹丕同志就有一次薰香太过分了,连他的坐骑也受不了,照着他的膝盖就咬了一口。
呔,你丫的熏到我了!
当真是匹有个性的马哥儿。冲动是魔鬼啊,它的结局可想而知是悲惨的。
还有个爱好就是那时的男子多有着阴柔的审美观,魏国丞相何晏每天下班以后,喜欢穿上女人的衣服,追求娇柔和妩媚。
三观颠覆的年代啊。
鼎鼎有名的魏晋风度,如此超前。
随着年纪渐长,司马炎深受魏晋风度熏陶,自然也曾立志成为一代美男子。若不是他生有长手长发异相,倒是有成为一代美男子的机会,但是离上十大美男榜的标准还是极远的。
248年,司马炎同父同母的二弟司马攸出生了,没多久,二弟过继给了无后的伯父司马师。二马争位的主角悉数登场了,就等其他演员到位,一场没有剧本的好戏即将拉开序幕。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47:06 +0800 CST  
第二章 三马同槽

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老婆孩子热炕头。

结了婚,还当了爹的男人,责任心会日重,司马昭也不例外。

公元236-248年,这十二年里司马昭同志发挥了拼命三郎的作风,官越做越大,权力欲望也急速膨胀。

闭门造人的事情倒是耽搁了不少时间,没有计划生育的压力,但这二胎足足隔了十二年他才要。

亏得结婚时王文姬才15岁,不然高龄产妇在那个年代生育是极其危险的。

王元姬生下司马炎和司马攸之后,接连几年生了三子。

当时医疗条件太差,产后护理什么的更别说了,孩子是顺利出生了,只可惜都没能多活。

司马兆活到了十岁、司马定国三岁夭折了、司马广德年仅两岁也去了。

王元姬能三次都能保住性命也算是福缘不浅了,但接连三次丧子之痛,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实在是太残忍了。

三个兄弟的早逝,也使得司马家族继承者的竞争热度骤减,只剩下司马炎和司马攸两兄弟角逐了。

司马家的家业到底有多大?反正,已经不是一个世家勋贵就能形容了,跺一跺脚,天下都会抖上一抖。

以司马懿为首的兄弟团、父子团,能力不是吹出来的。带领着司马家族在众多豪门望族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时代的顶尖家族。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51:14 +0800 CST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重要参演嘉宾司马懿先生的传奇经历。

【忍的最高境界】

作为隐忍高手的司马懿,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名冠天下,早年不想在曹操手下做事,经常装病不见客。

直到公元208年,在曹操通过强制手段辟为文学掾之后,司马懿开始了多年的地下潜伏工作。多年以后人们发现,司马懿同志真是一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隐忍的毅力和手段也是惊人的爆表,直达忍的最高境界。

我忍!司马懿同志熬死了曹操。

我再忍!司马懿同志熬死了曹操儿子曹丕。

我还忍得住!终于,司马懿熬死了曹操孙子明皇帝曹叡。

司马懿同志熬死了曹家三代人,也忍了三代的时间。

最后差点连曹操曾孙曹芳(卒于公元254)也没活过司马懿(卒于公元251),当真是命硬之人。让我们简短地回顾下司马懿传奇的一生。

籍贯: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
生日:公元179年
民族:汉族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
工作经历:
公元208-220年:当谋士
公元221-226年:皇帝近臣
公元227-239年:辅政大臣
公元239-251年:从事造反工作

魏明帝死,年幼的曹芳继位,司马懿为太尉,与宗室大臣曹爽受遗诏共同辅政。曹爽上表推举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将他架空。司马懿表面称病,不预朝政,暗中却在布置力量,伺机消灭曹爽集团。

在司马懿的领导下,司马集团水涨船高,家族男丁们官运亨通。

长子司马师,接连封为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等职位。次子司马昭接连封为洛阳典农中郎将、议郎等职位。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一刀宰了武安侯曹爽,直接专权国政。司马师论功封为长平乡侯,加卫将军之职,司马昭晋位为安西将军、持节。

隐忍多年的司马懿位极人臣,官居曹魏的大将军、太尉、丞相,一时权柄滔天,可怜的魏帝曹芳直接成了傀儡。

明显这又是一出挟天子的把戏,曹操用过,现在又轮到他的子孙头上,只不过他的子孙成了那个被挟持的天子。

这一年,到死也在提防司马懿的曹阿瞒去世30年,若是曹操知道会有今天,会不会气地从坟墓中跳起?

拥有‘狼顾之相’之称的司马懿,终于不忍了!

露出了獠牙,狠狠咬住了曹魏命脉,一击必中,曹魏已经没有了未来。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曹魏政权已经成了摆设,司马集团粉墨登场。

司马懿传奇的一生,隐忍反击的一生,演绎了司马家族崛起直至取代曹魏的传奇故事。

作为三国这场戏的主演之一,司马懿先生是位好演员。

可惜时间导演在西晋这一场戏里,没给司马懿先生过多的戏份,他也早早下去领了盒饭。

司马懿只好蹲在一旁吃着盒饭,看着他的子孙们上演好戏,完成他未尽之事。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53:47 +0800 CST  
尽管在众多三国粉眼中,不服、可惜等字眼难以形容心情,甚至还会唾骂司马家族的权力来的不光彩,但谁又敢说曹家的权力来的光彩呢?

曹魏代刘汉,司马篡曹魏,一切就像是因果注定。这样的历史的轨迹真是妙不可言。

司马炎也因为老爹和伯父的得势,权力欲望由此膨胀。二马争权,最终谁能上位?静待司马炎兄弟如何角力。在历代皇权的争斗中,核心竞争就是世子之争。东汉末年,曹丕和曹植兄弟的世子之争,可说是一波三折,风起云涌。

时间一晃到了曹魏末年,又上演了司马炎和司马攸兄弟之争的好戏。

看戏之前,我们先捋一捋两代司马兄弟的关系。

司马家族有一个优良的习惯,那就是多生儿子好种树,家族子孙枝繁叶茂。司马懿有七个兄弟,自然他生的儿子也不少,整整生了9个儿子。

司马家族人丁兴旺,人一多,名字就不好记,司马一、司马二的叫下去,估计司马家能叫上三位数,甚至四位数都打不住……

司马懿还在世的时候,司马家自然是他说了算,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干、司马伦等兄弟九人只有听话的份。司马氏的权力也是在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初步建立,可那时候司马家根基还不太稳。

当司马懿死后,边关将领因不满司马氏越俎代庖的统治发生了多次叛乱。

当然,最终都被司马氏压制住了,在这些平叛的日子里,作为长子的司马师,理所当然地接过了父亲的权力接力棒。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司马师使得司马家族形成了晋国势力雏形。这么说来,司马师对于司马家族的崛起与兴盛贡献极大,司马晋国势力也该由他一脉掌舵才对,何时轮得到司马昭一脉?

可惜的是,司马师先生没那么好命,命中注定的事情想也想不来。

公元255年(正元二年),又有人不服司马家要来勤王。

毌丘俭、文钦等在淮南发起勤王,司马师动了火气,不顾眼睛不适亲率大军东征,命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镇洛阳。

司马师带队平叛的一天晚上,叛军将领文鸯带兵发动袭营,混乱之中,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瘤疾,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最终病死在营中。

可叹,滔天权力措手可得。

友情客串的司马师先生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滋味,就提前谢幕,陪着老爹吃盒饭去了。司马师死后,按理说应该是继子司马攸掌权,可是司马攸年纪太小,根本无法胜任,最后还是他的‘叔父’司马昭(其实是老爹)主动承担起代理治国的重任。

这时的曹魏几乎是个空壳,与其说是曹魏政权,不如说是司马政权。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不甘心权力被架空,暗中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出了千古名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随后带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派发了铠甲、兵器,想要率领亲兵讨伐司马昭。

手眼通天的司马昭早有眼线回报曹髦的计划,怒火中烧的他命令亲信贾充派遣刺客成济杀了曹髦,在位仅六年的曹髦早早谢幕。

皇帝被刺可是大事,但是司马家族一手遮天,曹魏政权无力回天。最后处理结果仅仅是刺客成济被处死,而司马氏家族则没受牵连,最终道乡公曹奂被立为帝。

公元263年,掌管政权的司马昭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结果蜀后主刘禅出降,蜀汉亡国。

魏帝晋封司马昭为晋公。

第二年,傀儡魏帝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晋王、加九锡,将并州的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赐给了司马昭,进位相国,一时权倾朝野。

封为晋王的司马昭也曾多次拍着身下的座位说过:“我能有今天,全都是老哥的功劳,我也只是暂时帮忙管理,一旦我死了,还是会交给哥哥司马师一脉,让桃符继位。”

指名道姓要给司马攸(小名桃符)的节奏。完全可以想像,司马炎听到父亲说这番话,心情该有多么不安、愤懑。这么看来,似乎司马炎同学注定与晋王太子无缘了。

即便他是司马昭长子,又大了司马攸12岁。但是按照顺位,司马攸晋王太子优先权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难道故事就这么发展下去了吗?说好的二马争位就这样落幕了?我们的导演可没这么无趣,有趣的故事才刚刚展开。

这一幕戏的主角司马炎同学,显然也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争取晋王太子的机会。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56:37 +0800 CST  

写的匆忙,难免会有错,欢迎大家指正。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57:40 +0800 CST  
@墨宇风 2016-04-26 20:49:51
好帖~~记号,加油楼主啊~!最爱这段 历史 ~~
-----------------------------
非常感谢你的支持!!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0:58:32 +0800 CST  
@大汉皇叔1 2016-04-26 21:07:15
又一个开讲两晋的帖子,关注。
-----------------------------
多谢关注!发帖时候已经看到有几位天涯大神写了两晋的帖子,但已经写了很久的文,不想发到别的地方,就只好厚颜再开个两晋的帖子。不足之处请指正,多谢。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1:11:12 +0800 CST  
@墨宇风 2016-04-26 21:11:37
@诸葛侯爷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谢谢@墨宇风的支持~~激动!!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1:13:11 +0800 CST  



司马懿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1:25:43 +0800 CST  
@盛夏的守护 2016-04-26 22:18:37
好帖,关注~~~楼主加油更新。
-----------------------------
谢谢支持~~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2:19:25 +0800 CST  
@吴索谓 2016-04-26 22:38:31
司马攸是司马昭所生,但是司马昭已经把他过继给了司马师。替司马炎心疼一下,前半生担心自己当不上世子,后半生又要担心儿子的太子位被司马攸抢走。他一定在心中默念,好弟弟啊,怎么老是你!
-----------------------------
哈哈,说的有道理,司马炎十分郁闷:How old are you ??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2:40:27 +0800 CST  
@冰冷无风 2016-04-26 22:56:02
好帖,持续关注~~
-----------------------------

谢谢支持~~非常感谢。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6 23:31:18 +0800 CST  
第三章 二马争位

司马昭贵为晋王,持节、兼司徒、司隶校尉,晋国由此而立,有国就要有继承者。

若是司马师有后,按照约定司马昭会传给司马师一脉。关于继承人问题,司马昭犹豫了好久,终于在死前半年(公元265年),才做出了决定。

可怜的司马昭同志,背负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千古骂名,刚品尝到权力的滋味,才一年多的时间也收工领盒饭去了。

司马昭收工后,找到老爹司马懿、大哥司马师,三人抱成一团,泪流满面。

权力这东西,他们无福消受啊。

且不提可怜的父子三人如何悲凉叙话,我们先来看看司马昭会将司马家的江山交给谁呢?

成为晋王之后,司马昭所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晋王太子的选定。儿子当中,能当重任的只有司马炎和司马攸,明显司马昭先生有着严重的选择恐惧症,二选一的选择题都让司马昭头疼不已。

没办法,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那么,我们来看看两位司马公子上位太子的资本都有哪些。

公元264年,司马炎29岁,司马攸17岁。

司马炎是长子,自古立长的礼制让司马炎同学无形中占了许多优势。

礼制,在封建社会,有些时候就是天,打破了礼制那是要出大事的。就连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也来劝告司马昭道:“废长立少,违礼不祥。”

这么说,长子身份为司马炎加分不少。

当然,司马炎不光是痴长了司马攸十几岁。

这些年来,司马炎在老爹身边也已历练多年,特别是在部队中摸爬滚打多年,从小鲜肉已成长为一名军中硬汉。

枪杆子里出政权!

司马炎同学很有战略眼光。

果然,当他担任中抚军职务的时候,军中大批将领都已经归心于他。为了自己将来的权位,这些将领心目中,司马炎就是晋王太子。

司马炎这手牌出的也是绝妙,这些微妙的关系也为他的太子之位增添了许多筹码。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7 09:02:17 +0800 CST  
@墨宇风 2016-04-27 08:49:42
这么少~~坐等更新~~
-----------------------------


上班族,更新稳定但是每天更新量不太多,见谅啊兄弟。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7 09:03:23 +0800 CST  
说起来,司马攸走的路线也不错,年纪轻轻就已经知道舆论强大的威力了,是个搞宣传工作的好苗子。

司马攸非常孝顺父母,对尊长也是非常有礼貌。

大凡长辈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嘛,而且这孩子还十分聪明,写得一手好文章,又时常亲近贤人,比如一些好弄文字的文人名士。

无形之中,司马攸在一些文官中口碑不错。

真是有意思的事情,大哥公关武将系统里的大佬,二弟公关文官系统里的大佬。

两兄弟聚集人马的手段倒是不错,你争我夺,互不相让,这一局,看起来似乎是平局。

难道真的是平局嘛?!

此言差矣啊!

武将手里可是有着大头兵呢!

自古当兵的说话都硬气,抢班夺权靠的是谁的拳头硬,就凭一些文士动动嘴皮子恐怕还不是对手吧。

这么说来,理应是专攻武将的司马炎略胜一筹。

两兄弟的明争暗斗,作为家长的司马昭也看在眼里。

司马昭最初想把地位传给司马攸,最重要的是司马攸过继为司马师之子,属于司马师一脉,当初的豪言似乎也到了兑现的时候了。

可是,既然江山已经多年属于司马昭,再传回给司马攸,最后是不是还要传给司马炎或者他的儿子?

这样下去,以后必定会引起纷乱,危害将恶性循环持续进行下去,这是‘兄终弟及’制度最大的危害。

司马昭有心考较两兄弟的见识和学识,唤来两兄弟问话。

好机会啊!

都说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司马炎同学早就已经做足了功课。

司马炎在读书的时候,结交了一位基友,羊琇。为了助司马炎成功上位,羊琇足够讲兄弟义气。

当然,他也是有私心的。

羊琇让人调查司马昭的爱好以及最近关注的问题,然后一一作答,写好小抄,让司马炎事先就背下来。

终于,当司马昭临时考较两兄弟之时,小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科技发达了,小抄的伎俩早已经不是古人可以比拟的了。但是打小抄这种行为有风险,我们还是不提倡的。

司马昭询问司马炎兄弟的时候,司马攸还在思考,司马炎就已经侃侃而谈了。

于是,在司马昭看来,二儿子司马攸德行还不错,可是说到处理政事的才能、精明果断,还是老大司马炎稍胜一筹。

有了羊琇的帮助,司马炎在学识等考较这关也顺利通过。

看来,多些朋友有时候就等于多条出路。当然前提是,你的朋友不是孤朋狗友,只会胡吃海喝之辈。

基于各方面的考量,原本还在犹豫的司马昭,心中的天平已慢慢偏向了大儿子,不过,他还是没最终下决心。

到底该选谁?!谁能告诉我!

作为一个领导,善于聆听下属意见是个好习惯,显然司马昭有这个好习惯,犹豫不决的他叫来了几位大臣问话,听听大臣们的意见。

这样做的好处是,选中的儿子和大臣们心中预期的一样时,太子上位之后大臣们会乖乖听话,司马政权会稳如泰山。

不得不佩服,司马昭的政治觉悟还是蛮高的。

当然,不是哪个大臣都有这样的问话机会,像那些打酱油的群众演员大臣是没机会的。

能够露脸的都是些亲信大臣。

司马昭先找来了贾充问话。身为司马昭近臣的贾充,他已早早地选队站好。

背地里,司马炎同学没少送礼和说好话,果然,送礼在关键时候起到了作用。

当然,不提倡给领导送重礼行为,送礼要有度,过了可就成贿赂,是要犯纪律的。

贾充对自己的领导说道:“中抚军司马炎有君子的品德,不能换。”贾充说得也比较委婉,其实就是告诉司马昭,司马炎在朝中,在军中已经成为众人的君主,是绝对不可以更换的。

看到这,不禁想,这贾充又是什么样的人?在朝中地位又是如何?他说的话在司马昭心中有分量吗?

在这我们说道下贾充。

很多人可能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贾充应该是贾诩的后人。虽然他们都姓贾,但是这人真和三国‘毒士’贾诩八竿子打不着。

不过,贾充倒是有一个终生忠心于曹魏的老爹,魏朝名臣贾逵,可惜的是,贾充却干出弑杀魏帝曹髦的不臣之事。

贾充,当为曹魏奸臣也!

忠臣的儿子干掉了老爹的主子,老贾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没教育好儿子,贾逵若地下有知,该如何面对祖先?

贾充早年就跟随司马昭,深得其信任。他的意见,司马昭一向是重视的,内心的天平更加偏移,一人的意见兴许有些片面,司马昭又唤来了何曾、裴秀、山涛等几个重臣问话。

谁知,已经被司马炎同学公关好关系的何曾、裴秀等人也毫不犹疑回答道:“中抚军聪慧过人,神明而威武,有超越世人的奇才,已经享有极高的声望,又有着帝王的仪容,注定了不是人臣的命运啊。”

大家请注意这里,没错,他们说的是帝王的仪容。

长手长发的异相,让司马炎加分不少。

看来,长得唬人也可以是资本。

终于,司马昭下了决心,司马炎于公元264年成为了晋国的太子,二马争位这出戏,由司马炎胜出谢幕。

历史也由此拉开新的序幕,混乱了一百多年的中国,将会迎来一段短暂的大一统岁月。

究竟司马炎作为主角,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7 16:02:35 +0800 CST  



简历: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

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

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楼主 诸葛侯爷  发布于 2016-04-27 16:13:12 +0800 CST  

楼主:诸葛侯爷

字数:196943

发表时间:2016-04-27 04: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8 14:03:42 +0800 CST

评论数:11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