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中华兴旺之奥---尊贵而神秘的‘中’。。。


根~中华兴旺之奥---尊贵而神秘的‘中’。。。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亲民’,就是---视百姓为自己的亲人---译成现代语言,就是:为人民服务!
‘亲民’如何落实到行动上呢?
《中庸》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不偏不倚,而恰恰相反。
【庸:平常、普通、质朴。
【时:司。

【中庸、反中庸---
‘中庸、反中庸’是互相依赖的关系,是一对矛盾的相反相成的两个对立面。
‘中庸、反中庸’是相反相成、互相依赖的一对和谐的矛盾关系。

【君子中庸:君子也,喜、怒、哀、乐皆未发乎?---君主‘不喜、不怒、不哀、不乐’?---君主克制自己、信守‘大礼-周礼’、不生是非、无为而治也!

【小人也:小民也,人也---平常人、普通人、质朴的人、民众也。

【小人反中庸:小人也,喜、怒、哀、乐之皆发而中节乎?---小民百姓可以自由地喜、怒、哀、乐。

【君子而时中:
【君子而司‘中’---君主不折不扣地信守‘大礼-周礼’,绝不以言代法。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小民之反中庸也,小民百姓而无忌惮也。---小民有喜则喜,不平则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小民不克己,无忌惮---顺其自然而发,发而中节致‘和’也。

【君子和小人的矛盾关系:君主对民众---特殊与普通。---特殊的君主,必须克己中庸,不无事生非;普通之民众则---反中庸得自由。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2-28 23:46:10 +0800 CST  

君子中庸---君主中庸克己、信守‘大礼-周礼’、不生是非、行无为而治;
小民百姓就可以自由地喜、怒、哀、乐---所谓:小人反中庸。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1 18:46:49 +0800 CST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主之中庸也,君主而司中---要求君主不折不扣地信守‘大礼-周礼’,绝不以言代法。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3 02:25:32 +0800 CST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小民百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克己、无忌惮---顺其自然而发,发而皆中节而致‘和’也。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4 00:51:10 +0800 CST  

‘中庸’之‘中’,‘中华’之‘中’---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中庸》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是‘口’与‘|’的组合。
‘口’---‘- -’---阴---地---坤---女---妇;
‘ | ’--- ‘|’---阳---天---乾---男---夫。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4 12:33:38 +0800 CST  
@北境守护者 2018-03-04 12:39:58
亲民是通假字同“新”,使民众思想日益翻新,到达至善的境界
-----------------------------

大学之道---治国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要求君主有爱民之心。【新民??】
在止于至善。
---------
‘使民众思想日益翻新’---即使在今天,又如何做到?呵呵,不倒退就万幸了!!!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5 08:06:54 +0800 CST  
@北境守护者 2018-03-05 10:21:16
是“新民”,这是开篇点出“大学”的宗旨,让民众通过学习而“新”,不是字面上的“亲民”,因为君主是否亲民与本文无关。
-----------------------------

百年之前,国人的识字率几何?2500年之前呢?
‘治国而后天下平’---难道是针对普通民众的?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5 16:33:38 +0800 CST  
@北境守护者 2018-03-05 17:37:00
请弄清此文宗旨,大学是劝人向学,治国平天下是终极目标,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做不到不等于不学习,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才是人民大众的目标。而且上古不像后来的封建王朝,君主专制家天下,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才是基础。
-----------------------------
呵呵,听起来头头是道,但是,2500年前,普通民众,有几个人识字,又有几家有竹简书?---《大学》是写给君主看的!


亲民之德

《大学》---大学文王实践天下平


《大学》作者:孔子。

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批曰:大约这就是所谓‘曾子著作《大学》’的依据了。‘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这句话传递出来的信息,究竟是什么?请阅者自己判定。



第一章.大学文王的济民之道

1.文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止/止于至善/‘平天下’。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虑/考虑/思考/思想。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也。

【大/大志/大志者;
【学/学习;
【之:的;
【道:1,道路/途径/社会之路。2,人生观/思想品质/素质。

【大学之道---大学文王之道:
【解1-大志者学习文王的社会之路。
【解2-有远大理想的人所应具备的学识和素质。

【在:系于。
【明:发扬光大/使之光明。
【明德:平天下之志,济民-爱民之德。

【在明明德:
【解1-在于发扬光大‘平天下’之德;
【解2-心系‘平天下’之远大理想。

【译文:
有远大理想的人要学习文王思想和素质。我们向文王学习什么呢?
1, 在明明德---文王心系‘天下平’之宏愿,发扬光大‘天下平’。
2, 在亲民---文王克己爱民,甘愿为民操劳,爱百姓亲如家人。
3, 在止于至善---文王为建设一个完美的‘天下平’社会勤勉奋斗终生。

知止而后有定---必须知道‘天下平’是一个一定能实现的最稳定的社会。
定而后能静---在‘天下平’社会里,没有穷富贵贱,天下公平,没有纷争。
静而后能安---‘天下平’是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
安而后能虑---在‘天下平’社会里,人们可以自由的思想。
虑而后能得---自由思想可以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
物有本末---植物有根叶,事物有因果。
事有终始---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知所先后,则近道也---认识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便知道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谛了。

【伪儒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批曰: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解释成灭人欲?哀哉!胡说什么‘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天理之极’并非灭人欲,而恰恰相反,是性爱!是‘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之,则志有定向。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2.致知在格物---致知在于探究社会本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周文王。
先治其国。【---文王先治其周邦。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治理。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推究/探索。【物/事物/事物的本质。
物格而后知至。【---事物的本质被探究明白了,而后知识来到。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译文:
古之欲发扬光大‘济民-天下平’之德于天下者周文王,先治其周邦。
文王欲治其周邦,先齐其家。
文王欲齐其家,先修其身。
文王欲修其身,先正其亲民之心。
文王欲正其心,先诚其为民造福之意。
文王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探究事物的本质。
物格而后知至。---社会的本质、人生的真谛被探究明白了,而后‘止于至善-天下平’之真知至也。

文王知至‘止于至善-天下平’而后,决心为民造福之意诚。
文王决心为民造福之意诚,而后亲民之心正。
文王心正而后,决心信守大礼、克己爱民以修身。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周邦经济迅猛发展。
周邦经济迅猛发展而后,为武王讨纣实践‘天下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王以身作则,于是周邦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自觉遵守‘大礼-周礼’ 以修身为本。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6 09:06:58 +0800 CST  

楼主:梦中老农

字数:3244

发表时间:2018-03-01 07:46:1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6 16:38:25 +0800 CST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