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史料】 战争那些事(长篇连载)

35、朝鲜紧急求救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后,朝鲜战争形势发生逆转。人民军主力从洛东江北撤突围,遭受到严重损失。回到三八线以北的不足两个师,且损失了全部坦克和绝大部分重武器。原来在三八线以北的大多是新组建的部队。人民军无论在人数上和装备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难以防守三八线。
9月28日,汉城失守的消息传来,金日成召集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讨论目前军事形势。会议最终认定,由于大部分人民军主力未能撤回来,在北方的人民军没有力量防守三八线,朝鲜面临十分严重的危险局面。会议决定向苏联和中国求救,请求苏联和中国动用军事力量,直接支援朝鲜。9月29日,政治局一致通过了给斯大林的求援信。信中介绍了朝鲜面临的危急形势之后,恳切地说:“亲爱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我们不能不请求您给予特别的援助。换句话说,当敌军跨过三八线以北的时刻,我们非常需要苏联方面的直接军事援助。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请帮助我们在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志愿部队,对我们的斗争给予军事援助。”这封信于10月1日凌晨送到斯大林的住处。
但是,莫斯科不可能直接出兵。在接到求援信的当天,斯大林回信金日成,拒绝了朝鲜要苏联直接出动军队给予援助的请求。斯大林表示,对朝鲜最适宜的军事援助方式是“组织人民志愿军”,这支部队将由中国军队组成,必须与中国商量。
同一天,斯大林致电中国领导人,建议中国出兵援助朝鲜。斯大林的电文说:“朝鲜同志的情况变得令人绝望。”根据眼下的形势,“你们如果认为能用部队给朝鲜人以帮助,那么至少应该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中国师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当然,仍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但斯大林表示,关于此事,“我没有也不打算透露给我们的朝鲜朋友,但我相信,当他们得知这一消息时,无疑感到高兴。”斯大林把出兵援助朝鲜的责任推给了中国,而且使他的中国盟友陷入无法拒绝的境地。
10月1日,韩国一支部队越过了三八线,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向朝鲜发出通牒:要求朝鲜人民军放下武器投降。金日成发表广播演说,号召北朝鲜人民“用鲜血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准备一切力量,来对敌人予以新的决定性的打击”,“如果不得已必须后退的时候,要把一切物资和运输工具全部运走,哪怕是一台机床、一节车皮、一粒米,都不能留给敌人……”
同一天夜里,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正式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随后,朝鲜劳动党中央常委、内务相朴一禹携带金日成、朴宪永(当时任朝鲜政府副首相兼外务相)联合签名的求援信来到北京,亲手把信交给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金日成给毛泽东的信是这样写的: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
您对于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的朝鲜人民深切的关心、后方援助,我们谨代表朝鲜劳动党,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我们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的今日战况,是在美国侵略军上陆仁川以前,我们战况不能不说不利于我们,敌人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被我挤入朝鲜南端狭小的地区里,我们有可能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美帝军事威信极度的降低了。于是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其威信,为实现其受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之目的,即调动了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兵力,并于九月十六日以优势兵力,在仁川登陆后陆续占领了京城。
目前战况是极端严重了,我们人民军虽然对于上陆的敌人,进行了极顽强的抵抗,但对于前线的人民军已经造成了很不利的情况。
战争以来,敌人利用约千架的各种航空机,每天不分昼夜的任意的轰炸我们的前方与后方,在对敌空军毫无抵抗力的我们的面前,敌人则充分发挥其空军威力了。各战线上敌人在其空军的掩护下,活动大量机械化部队,我们受到的兵力与物质方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后方的交通运输通信及其他设施大量的被破坏,同时我们的机动力,则更加减弱了。
敌人登陆部队与南部战线的部队已经连接一起,切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结果使我们在南部战线的人民军,处于被敌切断分割的不利情况里,得不到武器弹药,失掉联系,甚至于有一部分部队,则已被敌人分散包围着。如果京城完全被敌占领,则我们估计敌人可能继续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攻。如果不能急速改善我们的各种不利条件,则敌人的企图很可能会实现的。要保障我们的运输,供给,以及部队之机动力,则必须具备必要的空军,但是我们又没有准备好的飞机师。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我们一定要决心克服一切的困难,不让敌人把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
我们一定要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争取朝鲜人民的独立解放民主而斗争到底!
我们正在集中全力编训新的师团,集结在南部的十余只部队处于作战上有利的地区,动员全体人民,准备长期作战。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我们向您提出以上意见,盼望即予指教!
敬祝健康!
金日成
朴宪永
一九五O年十月一日于平壤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4 12:11:36 +0800 CST  
36、中国讨论出兵问题
1950年10月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一周年国庆日。这一天,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的信息传到了北京;同时,斯大林建议中国组成志愿军援助朝鲜的电报也发到了北京。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一直关注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给友好邻邦朝鲜以声援。同时,做着抵御美军侵略和出兵援助朝鲜的准备。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织“联合国军”扩大侵略朝鲜。中国做出决策:组建东北边防军,摆在鸭绿江边,加强东北边防。将驻河南等地的战略预备队第十三兵团(下辖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第四十军),加上第四十二军(原在东北)和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等,共二十五万五千人,组成东北边防军,调往安东(今丹东)、辑安(今集安)、本溪。8月上旬,东北边防军完成集结,并开始整训。9月6日,第五十军又编入东北边防军。
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就在同一天,中国准备派出部分高炮部队进入朝方一侧,以确保鸭绿江大桥的安全。8月5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要求东北边防军在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准备9月上旬能作战。8月18日,又电高岗,要边防军务必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随后,决定将第九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分别调到津浦、陇海铁路沿线地区,策应东北边防军。
中国出不出兵,毛泽东有一个“底”,这个“底”就是美军不过三八线。“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9月15日,朝鲜战局发生逆转,美军七万余人在仁川港登陆,28日占领汉城,美军已公开表示将进军三八线以北,而朝鲜在三八线北已无防守部队,情况甚为严重。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十分危急的紧要关头,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于9月30日对美国当局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一时,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再次对美国当局提出强烈警告:“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然而,美国当局过低地估计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反侵略的决心,对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竟然听而不闻,不屑一顾。从10月上旬开始,美国将战火从鸭绿江边烧到中国东北,派出B—29重型轰炸机和其他作战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安东、辑安等地进行频繁的轰炸和扫射,炸毁建筑物、工厂及车辆,炸死炸伤中国平民,袭击正常行驶的商轮。美国还派飞机袭扰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大有将战火从中朝边境进一步扩大之势。中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必须挺身而出,保卫中国,支援朝鲜。
尽管中国对出兵已有思想准备,但是要同美国决一雌雄,下这个决心很不容易。中美两国的国力相差悬殊。1950年,美国钢产量八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2800亿美元。而当年中国的钢产量是多少只有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0亿美元。美国还拥有原子弹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就连实力雄厚的苏联,也不愿因为援助朝鲜而冒同美国直接冲突的危险。中国出兵会不会导致同美国直接对峙?美国大举轰炸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和内地大城市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十分慎重考虑的问题,稍有疏忽,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对是否出兵援朝的问题,是中国领导人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毛泽东接到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的信息已是10月1日深夜。2日凌晨二时,毛泽东立即致电高岗、邓华(第九兵团司令员):“(1)请高岗同志接电后即行动身来京开会;(2)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
就在10月2日这一天,毛泽东亲笔起草了一份给斯大林的长电报,回复斯大林1日的来电。斯大林来电要求中国立即派出至少五六个师到三八线,以便让朝鲜组织起保卫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战斗。《毛泽东传1949-1976》披露了电文的主要内容: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们认为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
(三)这两个问题中,首先的问题是中国的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境内歼灭美国军队,主要地是歼灭其第八军(美国的一个有战斗力的老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了。这就是说,朝鲜问题既以战胜美军的结果而在事实上结束了(在形式上可能还未结束,美国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承认朝鲜的胜利),那末,即使美国已和中国公开作战,这个战争也就可能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了。我们认为最不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他们很怕战争)。
(四)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将预先调至南满洲的十二个师(五六个不够)于十月十五日开始出动,位于北朝鲜的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歼灭美国侵略军。
(五)根据我们所知的材料,美国一个军(两个步兵师及一个机械化师)包括坦克炮及高射炮在内,共有七公分至二十四公分口径的各种炮一千五百门,而我们的一个军(三个师)只有这样的炮三十六门。敌有制空权,而我们开始训练的一批空军要到一九五一年二月才有三百多架飞机可以用于作战。因此,我军目前尚无一次歼灭一个美国军的把握。而既已决定和美国人作战,就应准备当着美国统帅部在一个战役作战的战场上集中它的一个军和我军作战的时候,我军能够有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即用我们的四个军对付敌人的一个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即用二千二百门至三千门七公分口径以上的各种炮对付敌人同样口径的一千五百门炮),而有把握地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的一个军。
(六)除上述十二个师外,我们还正在从长江以南及陕甘区域调动二十四个师位于陇海、津浦、北宁诸线,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预计在明年的春季及夏季,按照当时的情况逐步使用上去。”
但是,这份电报没有发出去。因为这个电报是在10月2日下午召开书记处会议之前起草的,原准备在书记处会议作出出兵决定后发给斯大林。但在这次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只能把他起草的上述电报搁置下来,而将多数人的意见,电告斯大林。毛泽东在这次电报中说:我们原计划当敌人进入三八线以北地区时,派几个师的志愿军进入北朝鲜,援助朝鲜同志。但是,经过认真考虑后,现在我们认为,采取这样的行动有可能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第一,靠几个师的兵力很难解决朝鲜问题,主要是指同美军作战没有胜利把握,敌人可能迫使我们后退;第二,这样做极有可能导致美国同中国的公开冲突,结果苏联也会被拖进战争,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极其严重了。于是,中共中央的很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谨慎行事。当然,不出兵援助朝鲜,这对于处境极为困难的朝鲜同志来说是很不利的,我们自己也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但是,如果我们派出几个师的兵力,而敌人又迫使我们后退的话,这必将导致美国同中国的公开冲突,同时我们的和平建设计划必将遭到彻底破坏,而国内的很多人将会对我们表示不满。因此,目前最好还是忍耐的态度,暂不出兵。毛泽东建议,朝鲜应该改变斗争形式,转为游击战争。但毛泽东表示,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毛泽东还想就此事同斯大林商量一下,如果他同意,周恩来和林彪准备赴苏联,同斯大林讨论此事,并报告中国和朝鲜的局势。斯大林接到这份电报有何反应?第十五章将详细叙述。
10月3日,朴一禹来到北京,向毛泽东递交了金日成的求救信。10月4日下午,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讨论出兵援朝问题。会议一开始,毛泽东首先让大家讲讲出兵的不利情况。与会者各抒己见。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或者对出兵存有种种疑虑。会议进行中间,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赶到了会场,这个人物就是开国元勋彭德怀。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4 16:04:07 +0800 CST  
36、中国讨论出兵问题
1950年10月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一周年国庆日。这一天,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的信息传到了北京;同时,斯大林建议中国组成志愿军援助朝鲜的电报也发到了北京。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一直关注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给友好邻邦朝鲜以声援。同时,做着抵御美军侵略和出兵援助朝鲜的准备。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织“联合国军”扩大侵略朝鲜。中国做出决策:组建东北边防军,摆在鸭绿江边,加强东北边防。将驻河南等地的战略预备队第十三兵团(下辖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第四十军),加上第四十二军(原在东北)和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等,共二十五万五千人,组成东北边防军,调往安东(今丹东)、辑安(今集安)、本溪。8月上旬,东北边防军完成集结,并开始整训。9月6日,第五十军又编入东北边防军。
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就在同一天,中国准备派出部分高炮部队进入朝方一侧,以确保鸭绿江大桥的安全。8月5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要求东北边防军在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准备9月上旬能作战。8月18日,又电高岗,要边防军务必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随后,决定将第九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分别调到津浦、陇海铁路沿线地区,策应东北边防军。
中国出不出兵,毛泽东有一个“底”,这个“底”就是美军不过三八线。“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9月15日,朝鲜战局发生逆转,美军七万余人在仁川港登陆,28日占领汉城,美军已公开表示将进军三八线以北,而朝鲜在三八线北已无防守部队,情况甚为严重。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十分危急的紧要关头,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于9月30日对美国当局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一时,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再次对美国当局提出强烈警告:“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然而,美国当局过低地估计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反侵略的决心,对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竟然听而不闻,不屑一顾。从10月上旬开始,美国将战火从鸭绿江边烧到中国东北,派出B—29重型轰炸机和其他作战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安东、辑安等地进行频繁的轰炸和扫射,炸毁建筑物、工厂及车辆,炸死炸伤中国平民,袭击正常行驶的商轮。美国还派飞机袭扰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大有将战火从中朝边境进一步扩大之势。中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必须挺身而出,保卫中国,支援朝鲜。
尽管中国对出兵已有思想准备,但是要同美国决一雌雄,下这个决心很不容易。中美两国的国力相差悬殊。1950年,美国钢产量八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2800亿美元。而当年中国的钢产量是多少只有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0亿美元。美国还拥有原子弹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就连实力雄厚的苏联,也不愿因为援助朝鲜而冒同美国直接冲突的危险。中国出兵会不会导致同美国直接对峙?美国大举轰炸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和内地大城市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十分慎重考虑的问题,稍有疏忽,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对是否出兵援朝的问题,是中国领导人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毛泽东接到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的信息已是10月1日深夜。2日凌晨二时,毛泽东立即致电高岗、邓华(第九兵团司令员):“(1)请高岗同志接电后即行动身来京开会;(2)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
就在10月2日这一天,毛泽东亲笔起草了一份给斯大林的长电报,回复斯大林1日的来电。斯大林来电要求中国立即派出至少五六个师到三八线,以便让朝鲜组织起保卫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战斗。《毛泽东传1949-1976》披露了电文的主要内容: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们认为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
(三)这两个问题中,首先的问题是中国的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境内歼灭美国军队,主要地是歼灭其第八军(美国的一个有战斗力的老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了。这就是说,朝鲜问题既以战胜美军的结果而在事实上结束了(在形式上可能还未结束,美国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承认朝鲜的胜利),那末,即使美国已和中国公开作战,这个战争也就可能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了。我们认为最不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他们很怕战争)。
(四)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将预先调至南满洲的十二个师(五六个不够)于十月十五日开始出动,位于北朝鲜的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歼灭美国侵略军。
(五)根据我们所知的材料,美国一个军(两个步兵师及一个机械化师)包括坦克炮及高射炮在内,共有七公分至二十四公分口径的各种炮一千五百门,而我们的一个军(三个师)只有这样的炮三十六门。敌有制空权,而我们开始训练的一批空军要到一九五一年二月才有三百多架飞机可以用于作战。因此,我军目前尚无一次歼灭一个美国军的把握。而既已决定和美国人作战,就应准备当着美国统帅部在一个战役作战的战场上集中它的一个军和我军作战的时候,我军能够有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即用我们的四个军对付敌人的一个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即用二千二百门至三千门七公分口径以上的各种炮对付敌人同样口径的一千五百门炮),而有把握地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的一个军。
(六)除上述十二个师外,我们还正在从长江以南及陕甘区域调动二十四个师位于陇海、津浦、北宁诸线,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预计在明年的春季及夏季,按照当时的情况逐步使用上去。”
但是,这份电报没有发出去。因为这个电报是在10月2日下午召开书记处会议之前起草的,原准备在书记处会议作出出兵决定后发给斯大林。但在这次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只能把他起草的上述电报搁置下来,而将多数人的意见,电告斯大林。毛泽东在这次电报中说:我们原计划当敌人进入三八线以北地区时,派几个师的志愿军进入北朝鲜,援助朝鲜同志。但是,经过认真考虑后,现在我们认为,采取这样的行动有可能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第一,靠几个师的兵力很难解决朝鲜问题,主要是指同美军作战没有胜利把握,敌人可能迫使我们后退;第二,这样做极有可能导致美国同中国的公开冲突,结果苏联也会被拖进战争,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极其严重了。于是,中共中央的很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谨慎行事。当然,不出兵援助朝鲜,这对于处境极为困难的朝鲜同志来说是很不利的,我们自己也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但是,如果我们派出几个师的兵力,而敌人又迫使我们后退的话,这必将导致美国同中国的公开冲突,同时我们的和平建设计划必将遭到彻底破坏,而国内的很多人将会对我们表示不满。因此,目前最好还是忍耐的态度,暂不出兵。毛泽东建议,朝鲜应该改变斗争形式,转为游击战争。但毛泽东表示,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毛泽东还想就此事同斯大林商量一下,如果他同意,周恩来和林彪准备赴苏联,同斯大林讨论此事,并报告中国和朝鲜的局势。斯大林接到这份电报有何反应?第十五章将详细叙述。
10月3日,朴一禹来到北京,向毛泽东递交了金日成的求救信。10月4日下午,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讨论出兵援朝问题。会议一开始,毛泽东首先让大家讲讲出兵的不利情况。与会者各抒己见。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或者对出兵存有种种疑虑。会议进行中间,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赶到了会场,这个人物就是开国元勋彭德怀。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4 16:04:34 +0800 CST  
37、毛泽东想到了彭大将军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22年,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任排长、连长、营长;1926年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结识共产党人段德昌,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8年1月升任团长,4月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22日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率部在湘鄂赣边转战数月,建立三省边界革命根据地,后率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第4军会师。1930年6月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1931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中,他是前线主要指挥员之一,所率3军团屡建战功。
1934年10月,彭德怀率部参加长征,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率3军团积极执行新的作战方针,北渡赤水,回师攻占娄山关,再克遵义城,协同第1军团歼灭大量反扑之敌,取得第一方面军长征后第一个大胜利。1935年6月第一方面军同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坚决拥护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9月,第1、3军合编为陕甘支队,任司令员。10月,与政治委员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在他率领红军勇猛打退敌军骑兵的追击后,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同年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直罗镇战役。1936年1月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与毛泽东等指挥部队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宣传抗日,扩大红军;5月任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西征宁夏、陇东,迎接第二、第四方面军北上会师;10月底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与朱德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尔后在华北敌后领导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指挥部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与日军进行频繁战斗的同时,并与制造磨擦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0年,在华北发动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使全国军民受到鼓舞。1942年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统一领导对敌斗争、整风学习、大生产和减租减息运动,实行精兵简政,领导华北军民渡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1943年9月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对日军的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胡宗南等部20多万人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时,指挥仅2万余人的陕北部队和后勤机关,同十倍于己的敌军作战;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采取拖疲敌人的“蘑菇战术”,伺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一个半月内连续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后又在沙家店歼敌两个旅,挫败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扭转了西北战局,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1948年2、3月间率部在宜川、瓦子街一举歼敌五个旅,于4月22日收复延安。1949年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形势下,运用军事进攻与和平谈判方式,解放西北五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彭德怀同志都担任我军的高级领导职务,是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全军的得力助手;他具有非凡胆略和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望,为党和人民立下的赫赫战功;他始终保持坦荡的革命胸怀,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许多重要历史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坚持真理,坚定地维护党的利益;他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却从不居功自傲,从不接受任何特殊待遇,严于律己,克勤克俭,他极其关心人民群众之疾苦,始终保持劳动人民之本色。他的名言警句是:“一个人如果只想到自己,那是最可耻的;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那就不如死掉。”
1950年10月初中央讨论出兵朝鲜问题时,彭德怀正在西北地区担任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全面主持西北地区工作。在是否出兵朝鲜的艰难抉择时刻,毛泽东想到了他——彭大将军。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4 21:23:40 +0800 CST  
38、彭德怀慷慨陈词

10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书记处在颐年堂开会。毛泽东认为出兵援朝已是万分火急,原拟派林彪率军入朝,但林彪不大赞成出兵,称病推辞。中央书记处遂改派彭德怀来挂帅。毛泽东要周恩来速派专机去西安接彭德怀来北京,参加准备于4日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不巧,10月3日华北地区细雨蒙蒙,云层很低,当时国内只有小型飞机,不宜航行。接彭德怀的飞机10月4日上午才从北京起飞。
1950年10月4日近午时分,彭德怀正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室内埋头审阅西北地区三年经济恢复计划,准备赴京向中央汇报。中央派来的两名干部进来报告说:“毛主席请您立即乘飞机去北京开会。”彭德怀一愣,问:“我已接到北京的电话,是原先通知的汇报会吗?”来人回答说:“不清楚。周总理交代说,飞机一到西安,就马上接彭老总来,一刻也不能耽误,还要严格保密。”彭德怀说:“那我总要给其他同志打个招呼吧?”马上把西北局秘书长常黎夫找来,让常分头转告西北局其他负责干部。此时,遇事沉着的彭德怀也感到不解,难道到中央汇报三年经济恢复计划还这么紧张吗?不管开什么会,他还是叫秘书把西北地区各单位报来的经济规划方案、调查报告统统带上。
10月1日,彭德怀出席了西安市人民庆祝国庆一周年和遣责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和我国领土台湾、声援朝鲜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示威游行大会。一个大会两项内容,又要欢度国庆,又要示威游行——既要和平,又要备战,这本身就使国庆的节日气氛添加了一种火药味儿。接下来几天,他都和西北军政首脑一起,紧张研究开发建设大西北的规划,满脑子塞满了玉门的油田、河西走廊的交通、八百里秦川的农业发展……。就在这时候,中央从北京派来专机,命他火速赴京。一切都是和打仗时那样紧张匆忙,他甚至没来得及回家向夫人浦安修道个别,没来得及带上洗漱用具,便和随行秘书一起,收拾了一摞有关西北经济建设方面的资料,匆匆登机出发了。
彭德怀靠在飞机座椅上,脑子里一时无法安静下来。中央命他紧急赴京——是什么任务呢?他猜不透,无论如何,也得有所准备。看来,他让秘书带上有关西北经济建设的资料是对的,万一毛泽东要听听他这个西北方面大员的施政汇报,他要是没有准备可就不好喽。
“小刘,把那个关于开发西北的规划纲要给我。”彭德怀对秘书说。秘书打开公文包,找出那份规划草稿交给彭德怀。彭德怀接过来,就是舷窗口的光亮,细心地看起来。看过后,他把草稿放在一旁,从舷窗口向外边眺望。他看见白云在日光照耀下,象金黄的锦缎,缓慢地舒卷着。白云下,隐约可见山峦、大地和银带状的河流。他侧头向西望去,只见苍茫一片。大西北呀,多少年来,数百次战斗:东渡黄河、保卫延安、攻克太原、进军新疆……,解放了这片土地。如今,建设西北的重担在肩上,更让他寝食不安。他的思绪又回到大西北的建设上来。他确信,此次中央召他京,定是有关西北建设的问题。
下午4时,专机飞抵北京西郊机场。彭德怀快步走下舷梯,几辆小汽车早在等候着。前来迎候的人传达毛泽东的交代,要彭德怀先到北京饭店休息一下,彭德怀说:“不是说不能耽搁吗?先去中南海!”
车到中南海丰泽园,周恩来迎出来与彭德怀握手,解释说:会议在下午3点就开始了,来不及等你。彭德怀随周恩来进入颐年堂会议厅。
毛泽东看到彭德怀走进来,笑着向他招呼道:“老彭呀,你是准时到达。我们催你赶快来,是很急哟,可是也没得办法,是美帝国主义不让我们休息嘛!现在是我们的朝鲜邻居家着火了。邻家着火了,我们还能隔岸观火吗?现在开会就是讨论这个事——出兵朝鲜,你老彭也要准备发言哟!”
彭德怀坐定,将那装有西北经济建设规划草稿的文件包放在桌上,心想:这包东西看来用不着了。他环顾四周,发现除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外,被扩大来参加会议的几乎都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与其说是政治局扩大会议,倒不如说是一次最高军事会议,会议的气氛很不寻常。他侧耳静听,从几个同志的发言中,他才知道对支援朝鲜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不出兵,或暂不出兵,理由主要是:国内战争创伤亟待医治,部分地区尚未解放,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无制空制海权;经过长期战争,有些干部和战士有和平厌战思想等等。基于上述情况,参加会议的多数人认为出兵问题应慎重从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毛泽东在会议最后讲了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哟。”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5 10:44:42 +0800 CST  
39、周恩来总理秘密访苏
第十四章曾讲到,金日成向苏联求救,斯大林把“皮球”踢给了中国——建议中国出动志愿军援助朝鲜。毛泽东在10月2日给斯大林发了回复电报,没有痛快地答应斯大林。但是,电报说“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我们想同您商量一下。如果您同意,我们准备立刻让周恩来和林彪同志飞到您的休养地,同您讨论这件事,并报告中国和朝鲜的形势。”
斯大林见中国没有接他踢过来的“皮球”,又惊又怒。10月5日,他再次致电毛泽东,敦促中国出兵。电报说:“我向您提出派五六个师志愿军的问题,是因为我清楚地了解中国领导同志曾多次声明,如果敌人越过三八线,就准备派几个军去援助朝鲜同志。因此,我理解中国同志之所以准备派兵去朝鲜,是为了防止朝鲜变为美国和未来军国主义日本反对中国的军事基地,这与中国是利害攸关的。”斯大林的言外之意,他建议中国出兵是源于毛泽东的许诺及多次兑现许诺的声明,指责毛泽东言而无信,不承诺当初的许诺了。
斯大林在此电中还分析了整个形势:“一、如朝鲜战事表明的那样,美国目前还没有为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好准备;二、日本因其军国主义势力尚未复元,没有能力给美国以军事援助;三、有鉴于此,美国将被迫在朝鲜问题上向有苏联盟国为其后盾的中国做出让步,将不得不接受就朝鲜问题进行调停的条件,这些条件将有利于朝鲜而使敌人无法将朝鲜变为它的军事基地;四、基于以上同样的原因,美国最后将不仅被迫放弃台湾,而且还将拒绝与日本反动派单独缔结和约,放弃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活动及使日本成为他们在远东的跳板的企图。由此我考虑到,如果中国只是消极地等待,而不是进行一场认真的较量,再一次使人信服地显示出自己的力量,那么中国就得不到这些让步。中国不仅得不到所有这些让步,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美国人将会把持台湾,把它当作基地。美国这样做,不是为了已没有取胜希望的蒋介石,而是为了他自己或者是为了未来的军国主义日本。”这些话可以说是既利诱又威胁。
电报给中国鼓劲壮胆:“我也考虑过,美国尽管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仍可能为了面子而被拖入大战,这样一来,自然中国将被拖入战争,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因为它同中国签有互助条约。对此应该害怕吗?我认为不应该。”同时,斯大林同意周恩来、林彪秘密访问苏联,就有关问题会谈。
10月5日的政治局会议决定出兵后,毛泽东于10月6日晚上会见了苏联驻华大使罗申,通过罗申向斯大林表达了出兵的决心,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困难,希望苏联援助武器装备,并确定10日8日周恩来、林彪出发赴莫斯科,具体谈这些问题。10月8日,彭德怀飞赴沈阳,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并且接见了金日成派来的特使北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听取了当前朝鲜战局的形势。同日,周恩来、林彪踏上奔赴莫斯科的旅途。1950年10月11日,周恩来、林彪抵达苏联高加索黑海边的克里米亚,同正在那里休养的斯大林举行会谈。
周恩来首先发言。他介绍了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朝鲜局势和要否出兵援朝问题的情况,说明中国的实际困难。最后,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坚定地说道:“只要苏联同意出动空军给予空中掩护,中国就可以出兵援朝。”说完,他那炯炯的目光注视着斯大林,期待着斯大林作出肯定的回答。斯大林痛快地答应:除同意卖军火外,还答应提供16个团的空军参战。随后,他话锋一转:“不过,苏联空军尚未完全准备好,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才能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的作战。”
斯大林过去承诺过如果中国出兵苏联就出动空军掩护,周恩来没有料到斯大林现在竟然要借故拖延。于是,他提出了出兵的困难。斯大林的答复更使周恩来大吃一惊,斯大林竟然淡淡地说:“中国既然出兵困难,不出兵也可,北朝鲜丢掉了,中国还在嘛!社会主义阵营还在嘛!”会谈结束后,周恩来和斯大林联名向毛泽东电告了会谈的情况。
10月13日,中共中央电告周恩来:“只要苏联能于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出动志愿空军帮助我们在朝鲜作战外,又能出动掩护空军到京、津、沈、沪、宁、青等,则我们也不怕整个的空袭。”当时,毛主席最关注和担心的是两点:第一,苏联提供武器装备,是用租借办法,还是用钱买。这是关系到用于国内建设和一般军费的资金能否保证,从而影响国内经济是否稳定的问题。第二,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之内提供空军支援。为此,毛主席要周恩来在莫斯科再留几天,与苏联就上述问题重新商定。苏联同意用信贷的方式提供军事装备,但是对出动空军的问题却又出尔反尔了。斯大林告诉周恩来:苏联将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作战。起初是斯大林力主中国出兵,又是斯大林满口答应提供装备援助和空中掩护。可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为什么又出尔反尔了呢?斯大林担心,如果出动苏联空军在朝鲜境内同美国交战,害怕造成美苏直接对抗,引发世界大战。10月18日,即志愿军出国的前一天,周恩来一行回到北京。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5 14:02:19 +0800 CST  
40、彭德怀司令部署出兵
1950年10月8日上午,毛泽东宣布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彭德怀根据毛主席的命令,立即与高岗率领临时指挥人员飞往沈阳。同日,周恩来、林彪秘密出发访苏。当天黄昏,金日成派朝鲜内务相朴一禹来到沈阳与高岗、彭德怀会谈,朴一禹介绍了朝鲜的危急情况,转达了金日成首相要求志愿军迅速出动,首先控制咸兴和新安州的意见。
9日上午,彭德怀和高岗在沈阳召集志愿军军以上干部开会。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13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洪学智、副司令员韩先楚、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还有志愿军所属的各军军长和政委,他们是: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40军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42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周彪,炮兵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民。
会议由高岗主持。首先由邓华宣读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定和关于志愿军的组成以及对彭总任命的命令。接着高岗讲话,他介绍了中央对出兵朝鲜问题讨论的情况,讲了出兵的意义和必要性。高岗指着彭总说:“老彭敢挑这副担子可不容易,他的本事你们大家都知道——彭大将军嘛!实话告诉你们,他是10月4日被中央调到北京,几天后到了沈阳,也是仓促上阵。原来,毛主席让林彪去朝鲜,他对四野熟嘛,可是林彪有病,去苏联治病去了。现在,德怀同志来也一样,你们大家要坚决服从他的指挥。既然中央信任你,点将点到了你头上,你就干嘛。四野的同志欢迎你来,你们说对不对?现在欢迎彭总作报告。”
军首长们热烈鼓掌,欢迎彭德怀做报告。彭总站了起来,摆摆手说:“不敢说作报告,今天和大家见见面。你们都是四野的主力,四野是能打仗,能打大胜仗的。林彪同志曾经指挥你们打了很多胜仗嘛。攻锦州,克天津,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功劳不小。这些年我在一野,在西北打仗,对四野的情况不熟,入朝作战要靠大家。以后不光是四野,现在就有华北的六十六军,宋时轮的九兵团正在开进途中,还有十九兵团、二十兵团和陈赓的三兵团。我们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党中央、毛主席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啊!我们一定要把仗打好。不要把美国军队看得太了不起,800万国民党军队都是美国武装的嘛!不也是我们手下的败军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轻敌。我们的敌人不是宋襄公。他们不会愚蠢到这种地步——等我们摆好了阵势才来打我们。他们是机械化,前进的速度是很快的。我们必须抢时间。中央叫我到这里来,也是3天之前才作出的决定……昨天晚上,我会见了金日成首相派来的代表朴一禹,他说,金日成同志紧急要求我们迅速出动。”
在谈到入朝作战的指导方针时,彭德怀说:“在敌人装备优势和朝鲜地幅狭小的条件下,我军在国内战争中所采取的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已不适合于朝鲜战场,而要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配合的方针。敌人来攻,我们要把它坚决顶住,不使之前进;发现敌人有弱点,即迅速出击,插入敌后,坚决歼灭之。”彭总强调说:“保存土地是我们的任务,但更主要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的战术是灵活的,不是死守某阵地,但在必要时又必须坚守某一阵地。我们不是单纯的防御,最好既能消灭敌人,又能守住阵地。我们的任务是光荣的、艰巨的,我相信同志们一定能完成好。”他要求各军克服困难,在10天之内,完成一切出国作战的准备工作。
在会议上,各军干部最担心的是在出国作战时有无空军支援。于是,会议还在进行中,9日11时彭德怀和高岗就急电毛泽东询问:“我军出国作战时,军委能派出多少战斗机和轰炸机掩护?何时能出动并由何人负责指挥?盼速示。”
这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韩国军总兵力达40万,拥有各型飞机1000多架(海军飞机除外),各型军舰300多艘。其先头部队13万余人越过三八线,继而分兵多路向中朝边境推进。10月10日,麦克阿瑟再次向朝鲜人民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人民军立即放下武器投降。当日深夜,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临时代办柴军武(后改名柴成文)表示:“我们决不会放下武器,决不会投降,我们要抵抗到底。”
彭德怀面对危局心急如焚。当日,他和十三兵团领导人邓华、洪学智等详细研究了志愿军入朝部署方案,决定以1个军进至平壤东北约200公里之德川县山岳地区,以其余3个军及3个炮兵师位于德川以北之熙川、前川、江界地区。这样,第一,可以使美、韩国军有顾虑而停止继续前进,保证平壤、元山以北地区至少是山岳地区不被敌占领。这样,我军可以尽量争取时间,进行作战准备。第二,如元山、平壤以西之敌向北进攻德川等地,则我军可以用必要兵力钳制平壤之敌,而集中主力歼灭由元山方向来攻之敌。彭德怀说:“只要歼灭敌人两三个师,局势就可以大为松动。”他们分析,由于我军火力弱,与敌人的火力相差得悬殊,歼灭美军1个师,我们需要2个军;歼灭韩国军1个师,我们需要1个军。因此,还需向中央建议,赶快增加部队。中央原来已从华东和西北调动的24个师,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兵力,预计是在1951年春季才逐步使用的,现在看起来应该尽快提前调来。毛泽东批准了彭德怀的作战部署方案,同意增兵建议,命令宋时轮将军率领第9兵团昼夜兼程赶上来,并电令第66军从天津赶来维护后方和确保铁路大动脉的畅通。
10月11日,彭德怀率领临时指挥所人员抵安东。不顾连日疲劳,第二天即前往鸭绿江北岸察看渡江地点,检查部队渡江准备情况。12日晚上,解放军代总长聂荣臻打来电话,要彭德、高岗怀火速回京开会。紧接着毛泽东来电指示十三兵团各部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要高岗、彭德怀翌日回京。于是,彭德怀12日深夜又乘火车由安东返沈阳。10月13日中午,彭德怀和高岗回到北京。下午,毛泽东在颐年堂主持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毛泽东主席说:周恩来总理从苏联发来电报说,苏联推翻了原来出动空军的承诺,不能为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在我军没有制空权的形势下,志愿军还要不要入朝作战?参战与不参战的利害关系如何?毛泽东让大家发表意见,他首先让彭德怀发表意见。彭德怀稍事沉思,说:“即使在苏联不出动空军支援的情况下,我认为,我志愿军仍应入朝作战。我们可以考虑迅速增加防空炮火,调高射炮部队入朝。我们不能让美帝国主义放手吞并朝鲜,威胁我国国防。据外电说,麦克阿瑟野心太大了,他要联合日本军国主义和蒋介石匪帮跟我们打。我们与美军的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不打,以后到鸭绿江边还得打。这种形势是明摆着的。美军仁川登陆成功后,反动报刊吹嘘美军是不可战胜的。美军不会就此止步。现在联合国已经通过决议,美国有了法律依据,麦克阿瑟更不会就此罢手。他通过广播要求人民军在朝鲜的任何区域停止抵抗。同美国这一仗是不可避免的,与其到鸭绿江边被迫打,不如现在主动打。”
会议一直进行到深夜。毛主席反复征求大家的意见,对出兵一事思之再三,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有利,这样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会议最后做出决定:在没有苏联空军支援的情况下也要出兵!中央做出决定后,彭总立即给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发急电,要求志愿军各部继续做好出国准备,防止部队对出兵援朝产生怀疑和松懈情绪。毛泽东也把这个决定立即电告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周恩来接电后,紧急约见苏共政治局委员、外长莫洛托夫,转告了毛泽东的电报,要他立即向斯大林报告。斯大林接到莫洛托夫的报告后,深受感动,半晌沉默无语。
14日,毛泽东与彭德怀、高岗详细研究了志愿军出兵后的作战方案。最后,确定已集结在鸭绿江北岸的志愿军4个军12个步兵师、3个炮兵师及汽车团、高炮团、工兵团等,于10月18日或19日分批渡江,先在平壤至元山线以北适当山岳地区组织防御,待机歼敌。
1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告急。金日成派外务相朴宪永来沈阳会见刚从北京飞回的彭德怀,请求中国尽快出兵,并希望与彭德怀早日会面。彭德怀告诉朴宪永:“我们中央已最后决定,预定自10月18日或19日部队分批渡江,希望人民军继续阻击敌人进攻,迟滞敌人。”
16日上午,彭德怀和高岗赶到安东,召开志愿军师以上干部大会,宣布中央的决定。彭总从北京返回沈阳后。又于10月14日在志愿军师以上干部会议上做了出国作战的动员报告。彭总说:“大将不在,廖化当先。我彭德怀本事不大,确实是廖化当先锋啰。”彭总根据朝鲜北部山高林密,地形狭窄,东西临海的特点,指出:“过去我们在国内战争中所采取的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的运动作战方式,在今天的朝鲜战场上不一定适用。志愿军在战术上要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形式,如敌人来攻,我们要把敌人顶住;一旦发现敌人的弱点,即迅速出击,插入敌后,坚决包围歼灭之。我们的战术是灵活的,不是死守某一阵地;但在必要时,又必须坚守阵地。”彭总针对出国作战的新情况,特别强调:“我们进入朝鲜后,千万不要骄傲,不要以大国援助者的身份自居。对朝鲜的党、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要切实尊重。”彭德怀最后强调对入朝作战要做相当长期艰苦的打算,要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动员大会上,出国参战的军、师指挥员都纷纷表示:彭总当我们志愿军的统帅,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侵略军较量,我们心里更有底了,一定能打胜仗。请彭总放心,您指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最后,彭总提高嗓门,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宣布:“我命令——所有出国参战部队,从现在起,5天之内做好入朝作战的一切准备!”
会议结束后,彭德怀到十三兵团司令部研究渡江方案,说:“麦克阿瑟越猖狂,对我们越有利,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错误判断,隐蔽渡江,对敌人进行突然反击。”10月17日,彭德怀和高岗由安东飞回沈阳,研究志愿军出国作战准备问题。这时,又接到毛泽东急电,要他和高岗于18日火速回京,并告:“对出兵时间,以待周(恩来)18日回京向中央报告后确定为宜。”10月18日清晨,彭德怀、高岗再次乘专机返回北京。
此时敌进甚速,平壤被困,危在旦夕。在当天召开的中央会议上,由周恩来和彭德怀各自汇报了情况。毛泽东最终决断说:“现在敌人已围攻平壤,再过几天敌人就进到鸭绿江了。我们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再变,时间也不能再推迟,仍按原计划渡江。”随后,彭德怀奉毛泽东指示,以毛泽东的名义,拟发了给十三兵团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参谋长解方及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的特急绝密电报。电文如下:“四个军及三个炮师决定按预定计划进入朝北作战。自明(19日)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队每日黄昏开始到翌晨4时即停止,5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为取得经验,第一晚(19日晚)准备渡两个至三个师,第二晚再增加或减少,再行斟酌情形。余由高岗、德怀面告。毛泽东,10月18日21时。”
从1950年盛夏到初冬,首批入朝作战的38军、39军、40军、42军和3个炮师,几十万大军隐蔽集结在通化、辑安(今集安)、辽阳、鞍山、海城、安东等地,长达两个半月之久,然而,敌人包括美国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自始至终未能发现。
19日上午,彭总从北京飞回在安东召开了出国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4个军长、3个炮兵师长都到齐了。彭总一走进来,大家都站了起来。彭总手指着铺在桌子上的一张巨大的朝鲜地图说:“同志们!目前,朝鲜的战局十分严重,平壤危在旦夕,朝鲜人民军正在仓促撤退。为了保障朝鲜人民军收容、集结、休整,稳定战局,我们决定在朝鲜的蜂腰部以北有利地形组织防御,而后再实施进攻。具体部署:39军在泰川、云山以北,40军在云山以东妙香山一线,38军在姚德以北、东西地区,42军在阳德、新上东西地区。各军到达位置后,一方面组织部队迅速构筑好工事,一方面派出侦察分队侦察敌情。”
彭总讲完问军师长们:“大家明确了没有?”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明确了。”他们注视着朝鲜地图上彭总标出的各个军防御的地区,感到:彭总根据敌人疯狂北上,朝鲜人民军后撤的形势,采取先防御后进攻的作战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志愿军4个军部署在朝鲜蜂腰部以北,由西向东,组织防御,掩护人民军撤到中朝边境地区集结休整,把敌人放到蜂腰部以北,即清川江以北,云山、妙香山、宁远、姚德、新上以南之线,这是利于首战采取稳妥的战役部署。
最后,彭总宣布部队过江的时间:从10月19日晚至22日晚,42军和38军从辑安过江,40军和39军从安东鸭绿江桥和长甸河口过江。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也就在这一天,朝鲜首都平壤陷落。
2012年8月4日星期六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5 18:01:57 +0800 CST  
41、美军长驱直入

麦克阿瑟司令部制定了在北朝鲜作战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1)第8集团军通过京仁地区,在三八线南侧完成进攻准备,突破三八线向平壤进攻。(2)第10军迅速在仁川和釜山乘船,经海路在北朝鲜元山登陆。尔后,以海军陆战师向中朝边境北进,以第7师向平壤北侧西进。(3)第8集团军和第10军相互策应攻占平壤。麦克阿瑟于9月29日参加收复汉城的仪式之后返回东京,正式决定了这个计划,并下达了准备命令。
这时,美韩方作战部队有:(1)沃克指挥的美第8集团军有两个军,第1军辖第1骑兵师和第24师;第9军辖第2师和第25师。阿尔蒙德指挥的美第10军,辖美第1陆战师和美第7师。另外还有英第27旅;(2)韩国陆军第1军和第2军共8个师。陆军总计34.9万人,美国远东空军3.7万人,美国远东海军5.9万多人。
1950年10月1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把战线分为西部和东部。由崔庸健大将指挥的西海岸防御司令部担任西部战线的防御,由金策大将指挥的前线司令部担任东部战线的防御,并把最高司令部的预备队调到三八线一带。这时的朝鲜人民军的全部兵力,加上新编和整编的师在内共有6个师约6万人,其中4个师配置在开城正面。朝鲜军队的边境阵地由三条横断半岛的防线构成,各条防线均有完备的碉堡、堑壕、火炮掩体等,周围设有铁丝网。三八线一带防御部队的任务是:组织顽强的防御,抵制敌人的进攻,同时争取时间,来保证南部战线主力部队的撤回。
韩国李承晚总统在9月29日返回汉城举行完“还都仪式”之后,马上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北进问题。他对陆军总长丁一权等高级将领下达命令:“我是国家最高统帅,按照我的命令,北进!”韩国国会于9月30日通过了韩国军队队北进的决议。越过三八线北进,丁一权还要同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协商——沃克是指挥在朝的美军地面部队和韩国军队的总指挥。沃克中将同意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北进。10月1日,韩国第1军的第3师突破了三八线的朝鲜人民军边境阵地,10月2日和韩国首都师一起抵达襄阳(三八线以北8公里)。朝鲜人民军企图阻止和迟滞韩国军队北进,他们利用临时构筑的阵地顽强抵抗,以火炮和迫击炮对追击队的先头进行集中射击,有时将其诱入口袋阵地予以反击,韩军追击队先头部队损失很大。但人民军最终寡不敌众,被迫后退。10月5日,韩国第3师夺取通川,10月8日迫近元山附近。10月9日沿海岸公路前出到了元山东侧。首都师也沿金刚山西麓推进到安边附近,逼近元山的南侧。10月10日,进过激烈的巷战攻占了元山。此时,麦克阿瑟部署的元山登陆的第10军正在海运途中。尔后,韩国第3师在元山周边掩护第10军的登陆地域;首都师继续北进,17日夺取了元山以北50公里的咸兴和兴南。沿中央部的山岳地带北上的韩国第2军,10月5日至6日越过了三八线,夺取了以平康、铁原、金化为顶点的三角形的盆地(后来称之为铁三角地带)。10月12日,韩国第2军集结在平康附近,准备向平壤东北方实施追击。
麦克阿瑟于10月2日下达了美军越过三八线的命令。10月3日,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命令美第1军以1个师以上的兵力迅速夺取临津江西岸之要线,以第1骑兵师为主攻沿京义铁路干线地域向平壤进攻。第24师和韩国第1师掩护军的翼侧的同时,以一部兵力作为预备队。美第9军警卫汉城—釜山间的补给线的同时,协同韩国警察队消灭残留在韩国的敌人及游击队。
第1骑兵师于10月5日早晨开始北进,当天晚上第5骑兵团在汶山里渡过临津江,并在江北岸建立了桥头阵地。6日,侦察连和第8骑兵团向开城北进,第7骑兵团向礼成江畔西进;在此期间,美第24师和韩国第1师分别集结在指定的地域,英第27旅于10月5日从大邱空运到金浦,在临津江西岸集结完毕。
担任正面进攻的第8骑兵团,10月7日侵占开城,继续向金川方面进犯。一边排除公路上敷设的地雷,一面徐徐北进。在12日早晨接触位于三八线以北6公里豆石山的人民军防御阵地。豆石山的阵地很坚固,得到包括坦克、自行火炮、高射炮在内的所有大炮的防护,美军以16架“野马”式飞机集中轰炸及155毫米榴弹炮集中射击,豆石山阵地岿然不动。
右翼的第5骑兵团在9日晨从长端附近发起进攻,19时30分过后到达了三八线,10日晨越过了三八线。这条路是从岩石裸露的天魔山和幸威山山间穿过的山路,道路两侧是接连不断的高耸的岩壁和千仞深谷。11日,担任前卫的第1营在华藏山北麓高地遭到朝鲜人民军的阻击,12日,团展开全部兵力夺取了此高地。第7骑兵团从9日中午开始进攻。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强行通过礼成江上的礼成桥。随着夜幕降临,朝鲜人民军进行猛烈的反冲击。 英军27旅担任经天摩山系进至金川东侧的任务,他们进攻的道路是一条山间死路。因此,前卫营认为走错了路,顺着类似的道路无论怎样翻来覆去地走,都是碰到山麓而走不通。这样,英国旅在天摩山中东闯西闯,搞得疲惫不堪,最后成了金川战斗中的散兵游勇。
10月10日,麦克阿瑟再次向朝鲜人民军发出劝降通牒,要朝鲜人民军放下武器投降。10月11日,金日成元帅发表广播演说,号召人民军官兵捍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勇敢奋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强调后方人民展开紧张的劳动斗争,保证前线的供给。如果非要后退不可的时候,就必须搬走所有物资和一切铁道运输器材,不给敌人留一辆机车、一辆车辆、一颗粮食。金日成元帅指示敌占区人民说,在敌占区要广泛展开游击斗争,消灭敌人的指挥部,切断敌人的供应线,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通信器材,烧毁敌人的军需仓库和军需物资;号召全体人民进一步提高警惕性,揭露和消灭敌特分子,同造谣、悲观、逃避和怯懦分子,展开无情的斗争。而且强调指出,朝鲜人民为祖国的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受到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支持,所以,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10月12日傍晚,美第1军完成了对金川地区的包围。1月13日,金川地区的战斗达到了高潮。第8骑兵团在航空火力支援下,冒着枪林弹雨对豆石山人民军阵地发起了进攻,朝鲜人民军顽强地进行阻击,并反复实施反冲击确保了自己的阵地,第8骑兵团损失惨重。这一天,晨雾弥漫,朝鲜人民军的T—34坦克和美军的M—26潘兴式坦克进行了坦克大战。经过6天的激烈战斗,美军以惨重的伤亡代价于18日攻占了金川。由于金川失守,朝鲜人民军的边境阵地被突破,美军终于打开了通向朝鲜首都平壤的道路。10月14日傍晚,美第1军开始向沙里院(平壤南55公里)突进,10月15日发起对沙里院的进攻。朝鲜首都平壤危在旦夕。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6 05:59:36 +0800 CST  
42、威克岛会议麦克阿瑟误判中国

在开始争夺沙里院的10月15日,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在夏威夷西面的威克岛举行了会谈。这是杜鲁门总统提议的,他想和麦克阿瑟见上一面,开城布公地交换意见,直接听取一下麦克阿瑟对中国介入问题的判断。
麦克阿瑟的傲慢是出了名的,就连总统杜鲁门也不放在眼里。日本投降后,杜鲁门接替猝然辞世的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不久,想见见麦克阿瑟,于是给麦克阿瑟发去回国面谈的邀请信,不料麦克阿瑟尽然以日本的“形势复杂而困难”为理由拒绝了邀请。一个月后,杜鲁门再次向麦克阿瑟发出回国的邀请,麦克阿瑟再次拒绝。杜鲁门大为恼火,但是他接任总统职位不久,对于战功显赫的麦克阿瑟还不敢轻举妄动。1948年总统大选时,麦克阿瑟曾在共和党内鼓动了不少人和参加竞选的杜鲁门抗衡。杜鲁门一直把麦克阿瑟看做是他政敌的积极同盟者。朝鲜内战爆发后,杜鲁门悍然宣布介入朝鲜争端,同时命令美国第一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然而,这个行动遭到中国方面的强烈抗议,苏联也谴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杜鲁门想出了一个应对的策略: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是使台湾中立化的必要措施,目的是为缓和紧张局势,既不许大陆对台湾的武装攻击,也不允许台湾对大陆武装进攻,并拒绝了台湾拟派军队支援韩国的申请。然而,麦克阿瑟自行决定了对台湾的访问,台湾报纸大力宣传这次访问,说麦克阿瑟支持台湾出兵韩国和反攻大陆。这无异于给杜鲁门的台湾“中立化”的政策一记耳光。此后不久,麦克阿瑟发表了致国外战争退伍协会主席的声明,麦克阿瑟居然在这份声明中说杜鲁门的台湾“中立化”政策,是“失败主义的陈腐论调”,是“荒谬的事”。杜鲁门气得直发抖。当时,杜鲁门曾试图解除麦克阿瑟的远东战区指挥官的职务。不过他考虑再三没敢那么做。在朝鲜战局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贸然撤换司令官,也许将给战事带来难以估量的不利影响。之后,仁川登陆的胜利,使麦克阿瑟走到光辉的顶点,杜鲁门更不能撤换他了。
在联合国军准备越过三八线的时候,中国曾多次警告美国: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不能置之不理,要出兵参战。现在,联合国军已经越过三八线正在大举向北朝鲜进攻,中国有什么动静?苏联和中国真会对他们的北朝鲜盟友的灭亡无动于衷吗?杜鲁门隐隐感到一种担忧,他觉得有必要和麦克阿瑟亲自谈一谈,听听他对中国和苏联介入的判断和对朝鲜战争未来的估计。除此之外,杜鲁门还准备与麦克阿瑟详细讨论一旦朝鲜统一后,如何尽快在朝鲜南北实行统一选举的问题。
杜鲁门想和麦克阿瑟面谈,但是他没敢邀请麦克阿瑟回国。他知道麦克阿瑟正在指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在这种时候让战区司令官离开他的岗位回到美国与总统会见,一定会碰大钉子。  杜鲁门想在夏威夷岛和麦克阿瑟会谈,但是麦克阿瑟回电说:“我很高兴于十五日上午在威克岛与总统会见。”威克岛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屿,是礁石形成的良港,由三个珊瑚岛组成,是横渡太平洋航线的中间站,岛东南有大型飞机场。它距离东京要比夏威夷近得多。
14日晚,杜鲁门总统专机起飞,跟随总统的高官有总统助理哈里曼、陆军部长佩雷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雷德福。当总统专机飞过太平洋时,杜鲁门总统看到夜色里太平洋下面星星点点的亮光,那是沿途的美国海军舰只为总统专机护航。
10月15日早晨,总统专机飞临威克岛上空,奇怪的是飞机没有马上降落,却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当他确信麦克阿瑟已经在机场迎接他,专机才开始降落。总统专机着陆后,舱门打开,杜鲁门走到了舱门口,挥动着帽子向人们致意。杜鲁门慢慢地走下舷梯,他看见麦克阿瑟五星上将从人丛中走上前头,头上戴着一顶油渍斑斑的旧军帽,衬衣的领口也敞着,脸上流露出一种漫不经心的微笑。不知是由于疏忽还是有意如此——麦克阿瑟伸出右手,但没有给杜鲁门敬礼,而是上前握住杜鲁门的手,说:“你好,总统先生。”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是军队的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应该给顶头上司敬礼。一丝不快掠过杜鲁门的心头,但是杜鲁门却微笑地说:“你好,将军!我很高兴见到你,我久已期待着见到你。”麦克阿瑟说:“我希望下一次见面不要让我等这么久,总统先生。”之后,两人共乘一辆轿车驶向海边一个半圆屋顶的活动房屋进行私下交谈。
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单独谈了近一个小时,讨论了日本和朝鲜的局势。麦克阿瑟向杜鲁门保证:朝鲜战局是赢定了,而且中国不会进攻。  七点半以后,正式会谈在另一座海边小建筑物里开始。当杜鲁门和麦克阿瑟来到这座建筑物的一间会议室时,众位政府和军方要员已经等候在那里了。会议室是临时布置的,一第长条桌四周摆了些椅子,桌上蒙了新台布。杜鲁门和麦克阿瑟落座后,哈里曼、佩雷斯、布莱德雷、雷德福、腊斯克等相继入座,会谈开始。
麦克阿瑟预言胜利在即,他非常自信地说:他即将发动全面攻势,在感恩节前结束朝鲜战争,于圣诞节前把第八集团军撤回日本,留下第十军;新年前,就可以在朝鲜举行总统选举,联合国军撤出,由一支供应充足、装备齐全的大韩民国的军队保卫朝鲜。感恩节(英语: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1950年的感恩节在美国时间11月23日。圣诞节(Christmas)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时间是每年的12月25日(东正教的圣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1月7日)。显然,麦克阿瑟明确地告诉总统:11月23日前完全占领北朝鲜,结束朝鲜战争。
有人提问说:“将军,我们的情报界人士都指出,中共将出兵参战。请您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麦克阿瑟满不在乎地回答说:中国声言出兵朝鲜那是虚张声势宣传恫吓,他们出兵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他们装备极差,没有坦克、飞机、军舰和足够的火炮,没有对抗联合国军的能力。况且,他们明白如果介入的话,中国东北的重工业基地甚至中国其它重要地方,将遭到猛烈的轰炸,所以它不会冒这样的危险而介入。如果他们想出兵介入的话,那么早就在北朝鲜进攻釜山防御圈的时候,或者在联合国军仁川登陆的时候出兵了,现在他们已经错过了出兵的时机,所以现在已不再担心他们出兵参战了。中国人在满洲有三十万军队,其中十万到十二万五千人部署在鸭绿江边,只有五万到六万人可以越过鸭绿江作战。如果中国人胆敢跨过鸭绿江,我就要使他们遭受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屠杀。
谈到到苏联出兵干涉的可能性问题。麦克阿瑟铿锵有力地说:至于苏联,我相信他们不会直接出面干涉。因为苏联在远东几乎调不出什么地面部队,他们的空军也不是我们的对手。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只有一条铁路线通向朝鲜边境,我们的空中力量可以随时摧毁它。在目前唯一的可能是苏联的空军和中国的地面部队联合干涉朝鲜,但是苏联的空军和中国的陆军根本无法配合,可以预料,苏联的飞机扔在中国陆军队伍里的炸弹会比扔在我们头上的还要多。他又一次拍着胸脯保证:“我预言,在任何情况下,朝鲜战争也会在感恩节前结束。”
会谈在上午十点以前结束了。杜鲁门准备在威克岛与麦克阿瑟共进午餐,但是麦克阿瑟却说,他要急于赶回东京,指挥朝鲜的战事,再一次使杜鲁门窝火难堪。麦克阿瑟踌躇满志地踏上了他的“斯卡普”号座机在晴和的日光下飞往东京。四天以后,麦克阿瑟又乘着“斯卡普”号飞临平壤上空,从空中观看美军攻占平壤的激烈战斗。威克岛会谈后,杜鲁门的担忧已被彻底打消了。两天后他在旧金山发表演说,表示与麦克阿瑟的会谈增强了他的信心,“联合国军不久将恢复朝鲜的和平”。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6 10:19:46 +0800 CST  
43、美军攻占平壤

麦克阿瑟回到东京,决心实现威克岛上的预言:在感恩节以前结束战斗,第8集团军在圣诞节以前返回日本。他的作战计划是在大雪降临之前打到鸭绿江边结束战争。他命令各路部队加快北进速度。同时,命令最近刚从美国赶到的第187空降团在平壤以北48公里的石川和顺川实施空降。此举的目的是包围从平壤向北撤退的北朝鲜士兵和政府官员。麦克阿瑟的表演欲望显然再度发作,在空投伞兵那天,他的专机“斯卡帕”号和伞兵一起飞行,他兴奋地大喊大叫:“兔崽子们,快往下跳,不然我要踢你们的屁股。”
10月17日傍晚,美军攻占平壤南部的沙里院,这时,美第1军的第1骑兵师(配属英第27旅)进到黄州—沙里院—瑞兴地域,第24师主力进到载宁,第1军预备队第5团进入金川附近,韩国第1师迫近平壤东侧15公里处;韩国第2军第8师已到达平壤东北75公里的阳德,第6师也进抵达阳德东侧,第7师已前出到遂安附近。美军的2个师和韩国军队的4个师已经迫近了平壤。
10月18日晨,第1骑兵师以第7骑兵团为前卫向平壤急进。官兵们心情轻松愉快,充满着即将胜利的喜悦,他们相信这样的传说:“攻占平壤后战争就要结束,可以回到东京过感恩节(11月23日)了。”他们刚一接近黑桥里(平壤以南12公里),就受到朝鲜人民军的猛烈阻击,不能前进;韩国第1师利用17日夜间进至智洞里(平壤以东10公里),也受到人民军顽强的的抵抗,但是,于19日晨终于突破了这里的阵地;同日,第5骑兵团的前锋于11时突入北朝鲜的首都平壤的南端。
平壤是朝鲜首都,人口约50万人。大同江从市里流过将平壤分为两区:西岸为旧市区,是北朝鲜的中心,东岸是新兴的工业区。在大同江上架设的桥梁,只有连接市中央的大同桥和在市的南郊架设的两座铁路桥。第5骑兵团团长企图强行通过还保留着的铁路桥和大同桥,希望首先突入旧市区。但是,就在他要过桥之前,桥在他眼前被爆破了。这时,韩国第1师陆续渡河过去,蜂拥进入旧市区,黄昏时占领了平壤大半个外城;另外,韩国第7师第8团也抵达平壤北郊,同一天傍晚,占领了位于市北端的金日成大学。20日,韩国第1师和韩国第7师第8团协同进入市中心,平壤中心构筑着各种工事,但是却未遇到人民军进行大的抵抗。10时许完成肃清残敌的任务。
防守平壤的员是朝鲜人民军第2军军长武亭金中将,但他手下只有两个不足万人的预备师团。面对强大的敌人,武亭不甘心被围歼当俘虏,他在政府北撤后只做了比较轻微的抵抗便率部撤走。从后来的结果看,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麦克阿瑟已经准备用空降团来截断他的后路,由于撤退的及时,只有最后的一个团受了损失。但是轻易放弃首都的行为被视为严重的错误,最后,他被调职,担任一个预备军团——第七军团的军团长。
10月19日,麦克阿瑟乘着“斯卡普”号座机飞临平壤上空,从空中观看美韩军攻占平壤的激烈战斗。战斗结束后,麦克阿瑟的座机在宽阔的平壤机场降落,他得意洋洋地走下“斯卡普”号,面对硝烟滚滚、废墟死垣的平壤,摆出一种姿式大叫道:“有什么大人物来欢迎我吗?金日成在哪里?哈哈哈……”为了庆祝占领平壤,21日在平壤机场举行了小规模的阅兵式。由远东空军司令官斯特拉特迈耶和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等,陪同麦克阿瑟将军检阅部队。受阅部队是,作为美军部队捷足先登进入平壤的第5骑兵团F连。麦克阿瑟吹嘘道:“我们的伞兵已经切断了北朝鲜人的退路,我们神圣地完成了对北朝鲜人的合围。朝鲜人民军一半幸存的士兵被包围了。”事实上,伞兵空投时,北朝鲜人已经撤到安全地区。
10月24日,麦克阿瑟下令取消有关不准美国军队在朝鲜北部边境地区作战的限制,指示美军也可以和韩国军队一样,一鼓作气打到鸭绿江边。美军大大加快了向朝中边境进犯的速度。与此同时,美国空军频繁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镇,把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麦克阿瑟现在还不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从平壤陷落那天起,正在秘密地、源源不断地跨过鸭绿江。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6 12:34:53 +0800 CST  
44、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毛泽东最后决定出兵后,彭德怀奉毛泽东指示,以毛泽东的名义,拟发了给十三兵团司令员邓华等首长及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的特急绝密电报。内容是:志愿军4个军及3个炮师按预定计划入朝作战。自19日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队黄昏以后至第二天凌晨4点渡江,白天做好隐蔽。
10月19日上午,彭德怀从北京飞回安东,召开了出国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4个军长、3个炮兵师长都到齐了。彭德怀一走进来,大家都站了起来。彭德怀手指着悬挂在墙壁上的一张巨大的朝鲜地图说:“同志们!目前,朝鲜的战局十分严重,平壤危在旦夕,朝鲜人民军正在仓促撤退。为了保障朝鲜人民军收容、集结、休整,稳定战局,我们决定在朝鲜的蜂腰部以北有利地形组织防御,而后再实施进攻。具体部署:39军在泰川、云山以北,40军在云山以东妙香山一线,38军在姚德以北地区,42军在阳德、新上东西地区。各军到达位置后,一方面组织部队迅速构筑好工事,一方面派出侦察分队侦察敌情。”{4}
彭德怀讲完问军师长们:“大家明确了没有?”军师首长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明确了。”他们注视着朝鲜地图上彭德怀标出的各个军防御的地区,感到彭德怀根据敌人疯狂北上,朝鲜人民军后撤的形势,采取先防御后进攻的作战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志愿军4个军部署在朝鲜蜂腰部以北,由西向东,组织防御,掩护人民军撤到中朝边境地区集结休整,把敌人放到蜂腰部以北,即清川江以北,云山、妙香山、宁远、姚德、新上以南之线,这是利于首战采取稳妥的战役部署。
最后,彭德怀宣布部队过江的时间:从10月19日晚至22日晚,42军和38军从辑安过江,40军和39军从安东鸭绿江桥和长甸河口过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鼓舞着广大志愿军将士奔赴朝鲜战场,浴血杀敌。
出征前夕,面对侵略者的狂妄野心和罪恶暴行,志愿军将士们群情激昂,义愤填膺,纷纷写下请战书,有的用血书来表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志愿军炮兵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产生了写作的激情和冲动。部队出征前的一天晚上,他趴在煤油灯下连夜赶写出一首出征诗: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第二天,麻扶摇把这首诗作为全连出征誓词的导言,写在黑板上,并进行了宣读。在团誓师大会上,团首长宣读了师党委的战斗动员令后,麻扶摇代表5连登台宣读了出征誓词。大会之后,团政治处编印的《群力报》和师政治部办的《骨干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 后来,著名音乐家周巍峙给这首诗谱了曲,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950年10月19日,也就是朝鲜首都平壤陷落的那一天,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发出了跨过鸭绿江的命令。当晚,中国人民志愿军3个军(第39、40、42军)开始分3路从辑安、长甸河口、安东秘密跨过鸭绿江。第38军作为二梯队,尾随42军渡江开进。为保证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彭德怀规定各部要控制电台,封锁消息,严密伪装,夜行昼宿,隐蔽地向指定作战地区开进。伟大、光荣的抗美援朝战争拉开了帷幕。
志愿军将士们,此时是一支从服装上看没有任何标志的军队。土黄色的单衣和棉衣混杂在一起,人和驮炮的骡马混杂在一起,士兵的头上顶的是树枝树叶,胳膊上扎着白色的毛巾——这是中国军队统一配发的毛巾,上面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红字已被剪掉。夜色沉沉,战士们的脚步声和骡马的喘息声,在黑暗中显得急促而杂乱。所有渡江部队均按毛泽东的电令,为严格保守秘密,从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日晨四时停止,天亮以前隐蔽完毕。连日来,夜幕垂落后,鸭绿江各个渡口桥梁上,快速行进着渡江部队,汽车、火炮牵引车、坦克和高炮轰隆隆驶过。天亮前,渡江部队都已隐蔽在山林中,不露痕迹;入夜,部队开拔,奔赴即将厮杀的战场。
10月19日,志愿军军某部将士誓师出征。部队集结在鸭绿江边庄严宣誓:“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援助朝鲜兄弟民族的解放斗争,保卫中国人民、朝鲜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利益,我们志愿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为消灭共同的敌人,争取共同的胜利而奋斗……”
苍茫的暮色里,将士们进入安东市区。混凝土的街道上遗留着美国飞机轰炸的弹坑,百货公司的橱窗,撤去了往日的华丽的陈设,在大玻璃上贴起横七竖八的白纸条子。街上行人停住了脚步,亲切地注视着志愿军的前进队列,眼睛里含着无限的期待和信赖。一个年轻妇女,脸紧贴着怀里的小宝宝,孩子伸出白胖的小手,向将士们招呼。夜渐渐沉下来,城市实行着灯火管制,街道上黑洞洞的,使人越发感受到战争空气的重压。将士们穿越安东市区,直奔鸭绿江桥。天上乌云密布,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部队登上大桥,四路并进,大桥的中间,中朝两国哨兵并肩守卫着一条宽约二十厘米的白线,这就是庄严的国境!在举足跨越这一道白线时,志愿军将士们都情不自禁地回头望一眼这即将离别的祖国江城。“再见吧!祖国——母亲。为了保卫您的安宁,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流血牺牲毫无畏惧。不打败美国侵略军,绝不回来见你!”对于许多将士来说,或许这就是最后的离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志愿军将士们心潮澎湃,眼里热泪晶莹。
跨过鸭绿江,行进在朝鲜的原野上。山野和乡村更显得空旷和冷清,只有偶尔传来几声惊恐的犬吠,听不到别的声音,也看不到一点光亮。可是只要你回头一望,便见隔岸灯火辉煌,浩如繁星。夜雨不知不觉地停息下来,上弦月在云隙里露出面孔,向大地洒下清冷的光,空旷的山野更显得宁静。志愿军将士们加快了脚步,急速行进。部队像一条黑色的长龙,在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中蜿蜒穿行。一路上,只见到处都是慌恐不安的朝鲜百姓。有的顶着包袱,有的背着孩子,有的牵着黄牛,有的推着架子车,在寻找避难的场所……。然而这里已经是最后的一线国土,还能上哪里去寻找安全的处所!此情此景,使志愿军将士们心急如焚,恨不能立刻投入战斗,打退敌人的进攻,为朝鲜父老乡亲,保住一块立命安身的土地。大家心情激奋,不顾辛劳,昼伏夜行,连日行军。一路上不时碰到三五成群,满面征尘,突破重围,北上归来的人民军将士。他们见到志愿军向前开进,欢呼雀跃,鸣枪欢迎。还有些女护士搀扶着伤员向后撤退,步履艰难疲惫凄惨,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向前开进,也立刻精神振奋。
志愿军某部炮兵,一踏进安东市,首先感到了紧张的战争气氛。大马路上各式各样的车辆,在匆忙地奔驰着。神色惶惶的市民们,扶老挈幼地奔向市北郊区。佩着红布臂章的人民纠察队队员们,散布在街头上,紧张地指挥着市民们搬家。一个老大娘领着孩子伫立在街头,自言自语地叨叨着:“这可怎么得了啊!老天爷,快别打仗啦!”
鸭绿江南岸的新义州,被美军的飞机炸成了一片火海。燃烧在朝鲜国土上的大火,映红了鸭绿江的流水,浓烟弥漫了鸭绿江的上空,遮天的灰烬,飘落在安东的市街上。隔着鸭绿江,将士们看到了一幅令人发指的情景:那些无辜的朝鲜和平居民,从冲天的烟火里逃出来,扶老挈幼地奔向鸭绿江边。一个怀抱孩子的妇女,刚刚跑到江边,飞机已经狂嗥着俯冲下来,一阵机枪扫射,把母子俩打得血肉横飞。
当黄昏的时候,炮兵们赶到了鸭绿江边。这时才感到又热又渴,看到清清的江水,便摘下搪瓷茶杯,顺手舀了一碗,先尝了一口,江水甘甜而清凉,沁人肺腑,接着便一仰头,贪婪地咕嘟嘟一口气全灌下去。这是祖国的水呵!部队源源不绝地开过来了。剽健的战马,嘴里喷着气,拉着大炮,驮着重机枪,哗啦哗啦地上来了;大队武装整齐的战士们,迈着急促的步伐赶上来了。
夜渐渐沉下来,志愿军将士们跨上了鸭绿江大桥。在他们炮车的两旁拥挤着很多部队,有扛着六○炮和轻机枪的步兵,有骡马挽拉的大炮,骡马和大炮都披着暗色的伪网……。这么多部队齐头并进,却听不到半点喧闹的声息。桥下,鸭绿江水缓缓地流着,平静而安闲。天上的星星映在江里,摇摇晃晃,但却没有一点声息。此刻,将士们都心潮澎湃、激情满怀。
走到江中心,将士们回转头来,向祖国告别了。再见吧,亲爱的祖国!在前面的战场上,你的儿女们是决不会给你丢脸的。我们一定要狠狠地打击那些杀人放火的美军,让他们知道站起来的亚洲人民是不好欺负的。祖国,请等待我们的捷报吧!
过了江就是一个被战火焚毁的小镇市,房屋剩下得不多了,但还残留着一所新式房子。门口路边挤满了人,都是朝鲜人民军军人,看样子可能是个野战医院,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女兵呢?他们见到志愿军到来,举着手摇晃着帽子,高喊:“毛泽东主席万岁!”志愿军队列都举起了枪,喊:“金日成主席万岁!”欢呼声汇成一片。不少人民军军人跑近志愿军行列握手问候。他们笑盈盈地连连说着生硬的中国话:“辛苦了!东木,大大的辛苦!”(朝语:“同志,辛苦啦!”)他们两眼里闪闪发亮,那是晶莹的泪花。
志愿军将士离开了小镇,在朝鲜的国土上继续行进。只见到处都是瓦砾废墟,微风一刮,残垣断壁中便卷起一阵烟火,迎面扑来刺鼻的焦糊味。一大片一大片房子毁掉了,道路也无法辨认了。一个朝鲜人民军女战士,镇静地站在一片弹坑旁,双臂挥动小旗,嘟嘟吹着哨子,给志愿军的汽车指引着方向。朝鲜女战士年轻的面孔,严峻刚毅,没有了窈窕淑女的温柔神态。呵!这是从战火里熔炼出来的!
起伏的山岭间,流动着一股铁流,路多宽,人多宽。谁知道哪是头哪是尾啊!沿途,路边的村庄都在燃烧,到处是闪闪的火光。隆隆的炮声,不断地从前面远方传来,在这火光和炮声中,不知有多少善良的朝鲜人民,正默默地倒下去;不知有多少朝鲜人民的财产,化为灰烬。这一切都在激动着志愿军将士们,使他们更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注释:
{1}《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 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9月北京第一版)第164-165页
{2}同上第165页
{3}同上第166页
{4}《朝鲜战场1000天——39军在朝鲜》吴信泉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1月第1版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631133?ref=read-3-C&book_id=2000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6 16:50:08 +0800 CST  
45、彭德怀率先入朝
1950年10月19日拂晓,彭德怀和高岗从北京乘飞机返回沈阳。昨夜,毛泽东、周恩来和他们一起反复研究入朝作战的方案,几乎彻夜未眠。9时左右,专机降落在沈阳机场。彭德怀和高岗即驱车去东北军区司令部。东北军区高级干部早已在此等候,彭德怀来不及坐下就说:“从今天起,我国就开始进入战争状态。这次志愿军入朝作战,可比辽沈战役的规模大得多,任务要艰巨得多。过去我们在国内作战,物资弹药主要靠敌人‘供应’,现在是靠我们自己。东北地区是志愿军的后方基地,你们要紧急动员,全力以赴。”
当天下午,彭德怀和高岗乘专机到安东,这时,各路渡江部队正等待着出发的命令。为抢在渡江部队之前入朝和金日成面商,彭德怀到了志愿军镇江山招待所,来不及进屋,就在院子里向十三兵团领导人传达了在北京研究的作战方案。10月19日傍晚,安东地区冷风夹杂着细雨,彭德怀要率先赴朝与金日成面商大计。他与送行的高岗和志愿军领导人匆匆握手告别。彭总神色凝重地注视高岗、邓华、洪学智等人,双手抱拳,说:“同志们,再见!”然后,他一个转身,跃进吉普车,吼了一声:“开车!”
彭德怀没有来得及按规定改换北朝鲜人民军的将军服,也没有来得及去领已经给他做好了的那件貂皮大衣,他身上仍然是他从西安穿来的那身粗呢黄军装。同他一起走的,有他从军委带来的通讯处长崔伦、秘书参谋杨凤安和4个警卫员,崔伦坐着卡车跟在后面,车上还有部电台。彭德怀坐着吉普车来到鸭绿江边,驶上了鸭绿江大桥。黑暗中,彭总的一双眼睛睁得很大,注视着桥上正疾速向南前进的部队。这些士兵们肩着枪、背着干粮袋和子弹袋,一个跟一个,悄无声息地大步向南,动作迅速而步调一致,每一张脸上都透出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彭德怀熟悉这些战士,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民出身,为了打倒地主老财分得土地才参加革命扛起了枪。今天,当新生的祖国面临战争威胁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跨过了鸭绿江。
汽车在雨雪中抵达朝鲜边境城市新义州,因敌机空袭,市区一片黑暗,没有行人。汽车停在一条十字路口。这时才发觉在安东匆忙上车时,没把翻译带上,语言不通,无法问路。正焦急为难时,有个会讲中国话并自称是新义州委员长的人走上前来。在他的带领下,彭德怀又见到了朝鲜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永。朴宪永一见到彭德怀,就焦急地说:“今天敌人占了平壤,现在金首相已撤离德川,我正与金首相联系,请彭司令在此稍候。”听到这突然变化,彭德怀立即让杨参谋把五万分之一的朝鲜地图铺在地上,拿过蜡烛来仔细查看。根据朝鲜人民军的现状和敌人进攻的速度,他估计志愿军过江后,难以抢占平壤到元山的原定防线,可能要在德川、宁远线以北和敌人打一场遭遇战。
约两小时后,朴宪永请彭德怀同去水丰发电站与金日成联系具体会面地点。彭德怀经过10个昼夜的紧张工作,已是面颊消瘦,两眼红肿,十分疲劳。杨参谋劝他趁坐车去水丰的机会再睡一会儿,可形势如此严重,哪能睡得着呢?彭德怀感慨地对身旁的参谋说:“我带兵打仗几十年,还没有遇到像今天这样既不明敌情,又不明友情和地形的被动情况。不过我已告邓华、洪学智通知各军要有打遭遇战的准备。”
20日黎明,彭德怀到达位于鸭绿江南岸的水丰发电站。在等待金日成消息的这段时间里,小雨转成了小雪,彭德怀焦躁郁闷、心神不安。他不知道自己的部队渡江的详细情况,只知道他们一定是距离联合国军的先锋部队越来越近了。等待了一个上午,终于有了金日成的消息,会见地点是平安北道昌城郡北镇附近。
在与金日成取得联系后,傍晚又乘车向平安北道昌城郡之北镇进发。彭德怀、朴宪永乘小车同行,和迎面北撤的朝鲜党、政、军、民的人畜车辆碰头挤在一起。小车还可勉强开进,但电台卡车却掉了队。这意味着这位志愿军司令员彻底地和自己的部队失去了联系。
就在彭德怀寻找金日成的时候,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代办柴成文接到中央发来的一封电报,要其“速告金日成首相,彭德怀司令员入朝后,赴金首相处会晤,望做具体安排”。柴成文立即乘车到德川去寻找金日成。因为美军飞机投下的照明弹到处闪烁,一夜行车不敢开灯。柴成文到德川后才发现这座城市已经空无一人。直到中午的时候,在一个郡委员长的带领下,才在一座铁路隧道里的火车上找到了金日成。柴成文告诉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要见首相。”金日成和柴成文乘车向北,过清川江,在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中一直转到21日凌晨2时,才到达距离北镇3公里的位于东仓和北镇之间山沟内的小村庄大洞(朝鲜语中,“洞”是小村庄,“里”是大集镇)。
经过一夜走走停停的艰难行程,彭、朴于21日黎明前到达金日成指定的会晤地点:位于东仓和北镇之间山沟内的小村庄大洞。朴宪永领着彭德怀下车步行,在一间草房里找到了我国驻朝大使馆临时代办柴成文。在这样的时刻和这样的环境中见到彭德怀,柴成文百感交集。1941年,彭德怀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的时候,柴成文曾当过他的情报股长。令柴成文难忘的是1942年5月25日,在日本军队的“扫荡”战中,彭德怀身陷重围,是柴成文带着一个警卫排掩护彭德怀突围出来。此刻,彭德怀向柴成文询问了目前战局的情况,之后,他在一个破瓦盆中洗了脸,吃了朝鲜的米饭和泡菜,然后准备去见金日成。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7 06:41:22 +0800 CST  
46、彭德怀会见金日成
10月21日上午8点半左右,金日成派人来请彭德怀,柴成文陪同前往。两人在田埂上边走边谈,突然,彭德怀停步问:“成文。你身上带着小剪刀没有?”柴成文一下子感到很惊讶,不知道彭德怀的用意。彭德怀说:“我的军装的袖口破了,露出的线头儿长短不齐,这样会见金日成首相不礼貌。”于是,柴成文拿出一只指甲刀,两个人站在田埂上修理彭德怀的袖口。指甲刀修理的效果不好,彭德怀把头一摇,说:“算了!实在太紧张了,没时间换衣服。反正是战争时期,就这样去见吧!”
彭德怀和柴成文两人来到一所整洁的朝鲜式房屋前,早已在室外等待的金日成微笑着迎上前来,说:“我代表朝鲜党和政府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热烈真诚地欢迎彭德怀同志!”金日成流利的中国话,顿时使彭德怀产生一种亲切感。他知道,抗日战争时期,金日成曾在我国东北吉林、通化一带率领抗日联军一部与日寇展开长期的游击战争。那时候,他自己是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对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也时常耳闻,尤其是对金日成的名字和事迹早就熟知了。中朝两国军队是名副其实的战友。如今,当他见到金日成,并且可以不用翻译立即开始热烈地交谈时,心里特别高兴。
随后,金日成首相将彭德怀、柴成文引进室内,按着朝鲜的风俗脱了鞋子席地而坐。双方进行了会谈。彭德怀在转达了毛泽东、周恩来的问候后,向金日成介绍:中国志愿军先头部队共有4个军和3个炮兵师。此外,还有高射炮团、工兵团、汽车团等部共约25万余人,已于19日晚开始分批自安东、长甸河口、辑安3个方向渡鸭绿江入朝。根据敌军兵力装备占绝对优势的情况,已建议毛泽东再调2个军尽快入朝参战,这样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将达到6个军共约30多万人。中央军委准备再调两个兵团共6个军作为第二批志愿军入朝,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还可继续增调。金日成面露笑容,感谢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全力援助。
彭德怀介绍了志愿军入朝部队的作战部署:我们准备先在平壤、元山一线以北,德川、宁远一线以南的地区构筑防御线,构起两三道防御线,求得保持一块革命根据地,作为今后消灭敌人的基地。如敌人来攻,则在阵地前面予以分割歼灭;如平壤、元山同时来攻,则打孤立薄弱一部;如果敌人不来攻,我们也暂不去攻他,等我们换装、训练完毕,具有压倒优势的条件以后,再去攻击平壤和元山。不过,部队过江和开进都需要时间,修筑工事又需要时间,根据现在敌人疯狂冒进的情况,这一设想能否实现,令人担心。所以我们希望人民军继续组织抵抗,尽可能迟滞敌人的前进,以争取时间。
金日成介绍朝鲜战场形势:昨晚得到的消息,东部敌人17日已占咸兴,正企图继续北上,中路敌人19日已占阳德、成川,西路敌人19日已进到平壤南郊。人民军由南方撤回来的部队,西线已到达指定地点集结,进行整顿;东线多数电讯中断,估计他们很困难。我已经派人送命令给东线军团,让他们占领黄海道、江原道地区,开展游击战拖住敌人,可是派去的人至今没有消息。现在马上能作战的兵力不足4个师。1个工兵团、1个坦克团在长津附近,1个师在德川、宁远以北,1个师在肃川,还有1个坦克师在博川,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抵抗。这时,金日成还没有得到平壤已经陷落的消息。
彭德怀根据金日成介绍美军大规模北进的情况和人民军的现状,分析志愿军原定在平壤以北的龟城、德川一线构筑防御阵地阻敌北进,保持一块歼敌基地的计划,已难以实现。他认为麦克阿瑟占领了平壤,绝不会到此为止,下一步肯定就会向鸭绿江边进犯。为使朝、中两军能协调作战,彭德怀希望金日成率人民军总司令部和志愿军司令部住在一起,以便随时协商处置重大问题。金日成表示还有许多问题急待他去解决,故派朴一禹作为朝鲜代表住在志愿军司令部,重大问题可通过朴协商解决。中国志愿军入朝后的作战行动,则请彭德怀指挥处置。
就在金日成、彭德怀会谈的前一天,前线战况发生了重大变化。10月20日,美军空降兵第一八七团1000多人在平壤以北的肃川、顺川地区实施空降。美空军掩护地面机械化部队分东、西两路以最快速度北进。西线南朝鲜的3个师抢先前进到顺川、成川、破邑之线;东线南朝鲜的首都师攻占了志愿军原定进行防御的五老里、洪原等地。但这些消息未能及时传到大洞,因为,金日成和彭德怀当时都没有电台。他们只看见大批敌机掠空而过,听到隆隆的炮声由远渐近,对前线的情况却不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上不通中央,下不联部队,急得在茅屋内踱来踱去。下午,他索性跑到房后小山头上去了望,希望能发现志愿军的先头部队。但他看见的只是身背各式包裹,沿着山路向北逃难的人群。彭德怀回到屋内,气呼呼的坐在土炕上说:“我现在真正成了个光杆司令了!”因为此时此刻,彭德怀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包括他自己在内总共只有5个人:一个司令,一个参谋,一个司机和两个警卫员。正是人少目标小,也给他们带来了幸运。他与金日成会谈时,敌人先头部队已经由德川经熙川窜到他与金会谈的大洞东北方向的桧木洞,已绕到他们住的大洞后边去了,彭总与金日成幸免被俘。
2012年8月6日星期一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7 18:30:36 +0800 CST  

47、彭司令巧遇邓师长

10月21日下午,由通信处长崔伦带的电台车终于赶到大洞。彭德怀大喜,立即发急电和毛泽东、高岗、邓华等联系,报告他于本日晨9时在东仓北镇间的大洞与金日成见面的情况。他向毛泽东建议:根据美军速进,志愿军已不可能进入原定防御地区的情况,目前应迅速控制妙香山、杏川洞线及以南构筑工事,隔离东西敌人联络,控制熙川、长津两要点,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击东面或西面之一路。请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带必要人员速来大洞回合商筹全局部署。英雄所见略同,彭德怀的这一建议也正是毛泽东的想法。毛泽东接到彭德怀急电后,于22日电告邓华:请照彭电立即用汽车运一部兵力去占领妙香山、杏川洞,先运几个营去也好。邓、洪、韩迅速与彭会合,在彭领导下决定战役计划并指挥作战。毛泽东还切切电示彭德怀和邓、洪、韩:“此次是歼灭李伪军三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望彭、邓精心计划实施之。彭、邓要住在一起,不要分散。”
10月23日,彭德怀司令员正在室内踱步沉思,忽然杨参谋走了进来说:“40军118师师长和政委前来晋见彭总。”彭德怀高兴地说:“快请他们进来。”邓岳和张玉华立正,敬礼,操着湖北口音郑重地报告:“报告司令员,118师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前来晋见!”
118师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怎么来到这里呢?原来40军温玉成军长接到“志司”电报,要40军立即派出一个师,赶到志愿军司令部驻地附近。温玉成当即回电报告:我军左翼先头部队118师今日当晚即将到达大榆洞附近的北镇和温井地区。连续五夜急速行军,40军118师已经越过新仑,接近北镇地区。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坐在吉普车里,听到东南方向几十里外有咚咚的炮声,他们判断是温井方向。但规定军、师电台不准开机,敌情不明,地形不熟,既无上级指示,又无友军通报,此仗怎么打,他们非常着急。这时,他们看到前面的山沟内有几间茅草屋,在茅屋周围有几个朝鲜人民军站岗。正要打听,忽然在屋外看到了彭总身边的杨参谋。杨参谋高兴地带领他俩快步走向一幢大窗户房屋去见彭总。
彭德怀见到了118师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高兴地说:“好啊!总算把你们盼来了。吃过饭没有?没吃饭赶紧搞饭吃!”
“我们吃过了。”其实他们还没有宿营吃饭。但都不肯叨扰彭总,互相会意,异口同声地谎报了军情。
“是嘛!那就搞点水喝嘛。”
警卫人员立刻给他们倒上白开水,邓师长和张政委局促地连水也没有喝。张玉华与彭总很少接触,邓岳抗战时期在太行地区常见彭总。这位八路军的副总司令严肃闻名,几乎总是板着面孔,不苟谈笑,让人望而生畏,很少见过彭总这样兴奋和热情。
年轻的40军118师师长邓岳仅有32岁,他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遇见彭总,更不知道他的部队将会成为整个志愿军的前锋。
“好!”彭总高兴地在邓岳的肩上一拍,“总算把你们盼来了!”
邓岳心里也热乎乎的,他报告说:“彭总,我师共有13,000人,先头部队已到达大榆洞,现在只听到炮声隆隆,但与军部无法联系,前线情况也不清楚,请彭总指示。”听到邓岳询问当前情况,彭总招呼秘书:“拿电报来!”那位青年军官立刻拿来两封电报给邓岳和张玉华看。一份电报内容是美、韩军猖狂进攻的情况。人民军又有一个旅不得不放弃重武器和车辆,转入山区向北撤退;另一份是彭总打给邓华和毛主席的电报底稿,内容大意是:想在妙香山地区打好阻击,隔断东西线敌军,然后集中西线三个军伺机歼灭敌人。
彭总严肃地说:“现在朝鲜人民军正在撤退,敌人在跟踪追击。情况很危急。你师赶快到温井占领有利地形,埋伏起来,形成一个口袋,大胆把敌人放进来,然后猛打,狠狠打击一下敌人的气焰,掩护我军主力集结。你们师是打头阵的,出国第一仗,一定要打漂亮!”
邓岳说:“请彭总放心,一定打好!”
彭总说:“情况紧急,严峻啊!敌人攻占平壤以后肆无忌惮,分头冒进,我们的飞毛腿恐怕难以赛过他们的汽车轮子,很有可能赶不到预定地域进行防御,过了北镇你们就要准备随时与敌人遭遇。”
“是!”邓岳不禁有些吃惊。想到这里距离北镇不过几公里,于是担心地说:“彭总,敌人疯狂冒进,您在这里是否太靠前,太危险了!”
“你们已经来了,我还危险什么?”彭总镇定自若,谈笑风生,体现了身经百战的沉着稳健和军事统帅对部队的高度信任。他挥了挥手,然后一字一板地说:“你们四十军是先头部队,要打头阵。出国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风,打开局面,打掉敌人的疯狂气焰,掩护我军的集结和展开。目前还要按原计划,争取赶到预定地区进行防御,如果情况有变,你们就要独立自主,果断处置,用阻击、袭击、伏击的各种手段,不失时机地歼灭敌人。”
“是!”邓岳和张玉华已经不像刚见面时那样局促了。“请彭总放心,我们一定慎重初战,打好出国第一仗。”他们放下电报,向彭总敬礼告别。彭总满意地说:“好,我等着你们的胜利消息。”
邓岳最后建议留下一个团担任彭总的警卫任务,以防万一。但彭总说:“不,前线作战需要部队,我这里安全得很。”邓岳还是不放心,一定坚持要留下部队。彭总看到邓岳态度很坚决,就答应说:“那好吧,你们要留部队,不要留那么多,留一个连就行。”于是,彭总深入朝鲜之后,身边才第一次有了志愿军部队。
事实上,南朝鲜第6师主力已经占领熙川,正向温井冒进,其中一个团已经到达大榆洞的后方,可以说,彭总的指挥部与南朝鲜军是擦肩而过!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8 06:04:56 +0800 CST  
48、志愿军司令部设在最前线(1)
10月24日晨,彭德怀和朴一禹率指挥所人员由大洞转移到附近的大榆洞金矿。大榆洞位于朝鲜北部平安北道东仓郡,坐落在两座大山之间的一条深沟里。沟中有一条小路,两侧是一些简易工棚。山沟有一条伸向南边的岔子,那上面有一个阴暗潮湿的废矿洞,洞口上方五十米处,有一个比较大的长方形铁皮木板房,原是矿山的木工房,做了彭德怀的宿舍和司令部作战室。其他几处工棚,做了司令部的宿舍和办公处。弃的金矿洞也成了很好的防空设施。这里距敌人仅有二十公里,作为志愿军的指挥中心稍显靠前了一些,但这正是彭德怀指挥作战的风格。
10月24日中午,原留在安东指挥志愿军渡江的13兵团领导人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及司令部机关人员到达大榆洞,与彭德怀会合。10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第13兵团司令郡、政治部及其他机构,立即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任命邓华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方为参谋长,政治部、后勤部及其他机构的负责同志均照旧负责。同时决定,成立中共志愿军委员会,彭德怀为书记,邓华为副书记。为协同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作战行动,经两党协商,朝鲜劳动觉中央派遣朴一禹常驻志愿军总部,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并任志愿军党委副书记。同日,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将此情况向各部作了通报。自此,正式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领导核心。
邓华,原名邓多华,字实秋。1910年4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郴县永宁乡陂副村一个书香世家。1927年3月,邓华在长沙岳云中学高中班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被派到由共产党掌握的国民党湖南省党校学习。“马日事变”后,回到郴县坚持革命工作。1928年1月,朱德、陈毅领导了湘南起义。邓华积极投奔到工农革命军第七师,被任命为师政治部组织干事。从此,邓华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1928年5月,邓华随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1929年1月,随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并参加了入闽作战。1930年10月,升任红十二军三十六师政委,时年仅20岁。井冈山斗争时期,邓华率红三十六师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到达陕北后,邓华任红一军团二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邓华任红一师政委,尔后又调任红二师政委,率部参加了东征和西征作战,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他又率部参加了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华出任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委,同杨得志团长一起,首战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1937年10月至1938年2月邓华先后担任独立团政委、独立师政委和第一军分区政委,率部深入敌后,参加了开创晋察冀根据地的工作。1938年3月,组建“邓华支队”,由邓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挺进平西,建立了宛平、房山、滦水、涿县、延庆、昌平、怀柔等县的抗日政权。尔后,邓华又和宋时轮一起挺进冀东,一路作战,连克平谷、蓟县、迁安、玉田、乐亭、卢龙6座县城,控制了冀东广大村镇,切断敌北宁铁路,中断运输线达半月之久。这一胜利震撼了平津,影响了全国。 1940年3月,邓华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8月20日,参加了百团大战。 1941年8月,邓华调任四分区司令员,直到1944年2月,带领四分区军民与敌作战两年零六个月,打破了敌人的各种“扫荡”、“封锁”和“蚕食”。 1944年2月,中央军委组建机动旅(即教导二旅),邓华被任命为政委。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8月25日,邓华前往东北。11月8日就任东北保安副总司令兼沈阳卫戍区司令。12月,任辽西军区司令员。指挥所部参加了秀水河战斗、解放四平保卫战。1947年4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七纵队司令员。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邓华率七纵队在第一阶段作战中,歼国民党军2000余人。在第二阶段中,七纵队和第一纵队合攻四平。1947年秋,邓华受命率七纵队破坏北平线,17天内,连战连捷,拿下5城1镇,歼敌3个多师,创造了敌我伤亡十一比一的战绩。1948年9月12日,邓华参加了攻克锦州的战役。攻下锦州后,邓华率第七纵队星夜北上,连续作战,围歼廖耀湘兵团,俘国民党军四十九军军长王铁汉等高级将领多人。1949年1月,邓华率七纵队参加天津战役,1949年4月,第四野战军组建十五兵团,邓华任兵团司令员。5月,邓华率十五兵团南下,一路攻城略地,过关斩将,于10月14日攻占广州,邓华兼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49年12月,邓华受命统一指挥四十军和四十三军,解放海南岛。1950年7月13日,美国宣布出兵朝鲜。中央军委紧急组建战备预备队十三兵团,邓华被任命为司令员,并率部北上。1950年10月19日,邓华率领的十三兵团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入朝作战。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8 13:40:56 +0800 CST  

49、志愿军司令部设在最前线(2)
洪学智,1913年2月2日出生于河南商城县双河区黄鹄寺乡小河口村(今属安徽金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冬参加革命,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2月随赤城县游击队编入红一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洪学智同志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一军、红四军任班长、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支部书记,参加了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以及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1932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西征,为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35年3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洪学智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一支队支队长、第四大队副大队长。1939年7月,率第三大队学员随抗大总校开赴太行山抗日前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粉碎日伪军大规模“扫荡”的战役战斗。1940年11月,率抗大总校华中派遣大队奔赴苏北抗日前线,于1941年4月到达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随后任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1941年夏季反“扫荡”斗争中,临危受命,掩护新四军军直机关和抗大五分校安全转移。同年10月,任新四军盐阜军区司令员。1942年12月,调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1945年9月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与黄克诚师长率部进军东北。1946年2月,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7月后,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在辽沈战役中功勋卓著。1948年11月,洪学智率领部队参加平津战役。此后,他任四十三军军长,率部作为四野先遣兵团南下,途中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1949年5月,指挥四十三军发起渡江作战,继而参与指挥广东战役,解放了广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学智任中南军区第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第十五兵团进军广西的作战行动,参与指挥渡海作战,取得解放海南岛战役的重大胜利。直接指挥广东剿匪斗争,巩固了广东治安和社会秩序。1950年5月,指挥发起万山群岛战役,击沉敌舰4艘,重伤敌舰队司令,创造了木帆船打军舰、以劣胜优的奇迹,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嘉奖。1950年7月,洪学智调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他分工负责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
韩先楚,1913年2月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二程田李家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0月,韩先楚参加了孝感地方游击队,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任独立营排长,随部在黄陂、孝感、罗山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4年11月,韩先楚随部队参加长征,任连长、营长。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10月,参加劳山战役后,调任第七十八师二二三团团长。1936年2月,韩先楚调任新组建的红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团长,参加了红军东征行动。4月,任红七十八师副师长,5月升任该师师长。东征红军回师陕北不久,韩先楚又率部加入西征的行列。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先楚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副团长。1937年9月,一一五师首战平型关,歼日军1000余人,韩先楚也参加了这次战斗。1939年,韩先楚升任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副旅长、代旅长,1940年4月,任新三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1941年3月,回到延安,先后在军政学院、军事学院学习。1943年8月,他调到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一大队任大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韩先楚奉命率领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大队到达东北,参加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1946年2月,韩先楚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在辽沈战役中做出很大贡献。东北全境解放后,韩先楚挥师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1948年12月,第三纵队改编为第四十军,归四野第十二兵团指挥,韩先楚任军长。1949年2月下旬,韩先楚率四十军随南下先遣兵团向武汉进发。4月,任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5月,率部解放武汉。湘赣战役后,又解放了长沙,建立湖南军区,任副司令员。随后,韩先楚参加了消灭白崇禧集团的衡宝战役和两广战役,他作为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四十军军长,负责中路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指挥。两广战役胜利结束后,韩先楚奉命率第四十军到雷州半岛集结,与第四十三军组成渡海作战兵团,准备解放海南岛。韩先楚是这次跨海作战的主要指挥员之一。在他的筹划和指挥下,1950年4月,解放了海南岛。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韩先楚又踏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先后担任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司令员。
解方,1908年生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高级中学。毕业后被东北军选送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兵科学习。1930年毕业后回国,加入东北军,同年秋任天津市保安总队队长。11月下旬当日军炮击制造天津事件时,曾率保安总队进行了英勇反击。后曾任张学良副官。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任中共东北军上层工作委员会委员,随东北军东调。抗日战争初期,随军参加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1939年初任第五十一军一一三师三三七旅上校副旅长。同年夏任第一一四师少将参谋长,并任中共五十一军工委书记。1941年,解方奉命赴延安,公开共产党员身份。毛泽东、周恩来接见他。毛泽东说:“你回家了,解放了,就叫解放好了。”他遂改名“解方”。此后,他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情报部第三局局长、中共中央党校军事训练班秘书长、八路军第一二O师三五八旅参谋长、吕梁军区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兼参谋处处长,辽北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纵队副司令员、第十二兵团参谋长等职,参加解放东北和进军中南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教育处处长并兼中南军政大学教育长,第四十军副军长。1950年10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
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8 15:28:11 +0800 CST  
第二卷 第一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概述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首次反击战役。
"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后,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950年初,集中13万余人,悍然越过三八线,19日占领平壤,继续向中朝边境进犯,企图于感恩节以前占领全朝鲜。10月25日,当敌进至鸭绿江边时,中朝军队即发起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从三个方向秘密渡过鸭绿江。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部署第一次战役:西线集中第40、第39、第38军(附第42军第125师)在温井、云山、熙川以北地区,分别歼灭韩军第6、第1、第8师,第66军主力立即入朝,向铁山方向前进,准备阻击英军第27旅;以第42军(欠第125师)在东线黄草岭、赴战岭及其以南地区阻击美军第10军及韩国军第1军团,保障西线主力的翼侧安全。
10月25日7时许,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60团在云山以北与进犯的韩国军第1师先头部队接触,将其击退。10时许,第40军第118师于温井西北两水洞地区与韩国军第6师第2团第3营和1个炮兵中队预期遭遇,即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将其全歼。当夜,第118、第120师乘胜前进,占领温井。此战,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幕。后来,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
28日,志愿军第40军主力在温井以东龟头洞地区,向韩国军第6、第8师各2个营发起攻击,至29日晨将其大部歼灭。40军第118师进至古场地区,于29日晚,将由楚山折返古场的韩国军第6师第7团大部歼灭。与此同时,第39军进至云山地区,对韩国军第1师构成三面包围。第66军进至龟城以西地区,准备迎击美军第24师。第38军在韩国军第8师南撤后占领熙川。至此,西线志愿军主力完成了战役展开。
11月1日,志愿军第39军集中8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高射炮兵团,于16时发起云山进攻战斗。至3日夜,歼灭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第8团大部和韩国军第1师第12团一部,击溃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和韩国军第1师第15团,毙伤俘敌2000余人。
“联合国军”西线部队惨败后,于11月3日开始全线撤退,并以韩国军第1师在宁边东北地区,以美军第2师、韩国军第7师和第6师余部在价川、军隅里地区实施掩护。志愿军随即转入追击作战。4日,“联合国军”除以一部兵力扼守清川江北滩头阵地外,主力已全部撤至清川江以南,并占领沿江有利阵地。志愿军为保持主动,乃于5日停止进攻,结束西线作战。
10月25日,在西线反击作战的同时,为在东线阻击美军第10军向江界推进,志愿军第42军(欠第125师)先以汽车输送2个营至黄草岭、赴战岭地区,抢占要点,掩护军主力开进。27日,军主力到达该地区后,即将第126师1个团部署于赴战岭以北地区,以另2个团为军预备队;将第124师部署于黄草岭以南草芳岭、烟台峰地区,并以该师1个加强营控制小白山要点。
28日~11月1日,第124师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多次打退韩国军第3师的进攻。第126师第376团在韩国军首都师1个团南撤后,进占赴战岭。11月1日,美军第10军急调陆战第1师参战。2日,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志愿军烟台峰一线阵地猛攻。志愿军第124师防守部队依托野战阵地,在给敌以大量杀伤后主动撤出烟台峰阵地。4日,美军和韩国军突进草芳岭。志愿军第42军的第124师和第126师与北朝鲜人民军一部,在粮弹不足的极端困难情况下,顽强抗击敌人,至7日将敌人阻于三巨里一带,有力地配合了西线主力作战。
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13昼夜,共歼灭"联合国军"及韩军1.5万余人,粉碎了敌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并将其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获得初战胜利。从而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获得了对美作战的初步经验,为尔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8 17:14:24 +0800 CST  
1、彭德怀部署第一次战役
志愿军入朝前,毛泽东和彭德怀曾经设想: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平壤美军元山伪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之一路。现在的决心是打伪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如时间许可则将工事继续增强,在六个月内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志愿军亦不去打平壤,元山。在志愿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 军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击平壤,元山等处,即在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 问题。
但是,志愿军出国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1950年10月19日美军攻占平壤后,集中了四个军(10个师1个旅又1个空降团)共约13万的兵力,由元山、平壤两地分东、西两线(主力置于西线),向中朝边境冒进,企图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推进到中朝边境,一举歼灭朝鲜人民军,占领全朝鲜。其具体部署是:西线,美第八集团军的第一军(含两个师一个旅)由平壤、沙里院地区沿京义铁路向北进攻,其中英国第27旅沿京义铁路指向新义州;美第24 师沿京义铁路及泰州、龟城指向朔州,昌城;韩军第1师沿京义铁路及云山、北镇指向碧潼。韩军第2军(含三个师)由破邑、阳德地区分经成川、价川及德川、熙川向北进进攻,其中第6师指向楚山,第8师指向江界,第7师为第二梯队;美第1军之第1骑兵师及空降第187团于平壤、肃川地区为预备队。东线,美第10军和韩国第1军由元山、咸兴地区分向江界、图门江边进攻。其中美陆战第1师经咸兴、五老里、长津迂回江界,美第7师经咸兴,丰山指向惠山镇;韩国首都师及第3师沿东海岸铁路指向图门江边。由于“联合国军”末觉察到志愿军入朝,竟然以团和营为单位,放胆分兵冒进,乘汽车沿公路长驱直人,并且兵力分散,不仅东西两线部队之间被狼林山脉阻隔,敞开80英里(约130公里)的缺口,而且各师、团之间也逐渐处于分散行动、各自为战的状态,特别是西线南朝鲜第6、第7、第8师,贪功心切,推进速度不断加快,态势突出,与美军部队脱离了联系。这就给了志愿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极好机会。
此期间,北京的毛泽东、安东的邓华和朝鲜的彭德怀之间电报频繁往来,商讨作战部署。他们审时度势,敏锐地抓住了敌人分兵冒进的弱点,当机立断,决定志愿军放弃原定第一期的防御作战设想,立即改取在运动中各个歼敌的方针部署作战。最后确定了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基本作战原则:先打南朝鲜军,再打美英军,首先歼灭韩国第1、6、8三个师,然后再打美英军。彭德怀随即调整部署:西线,集中第40、第39、第38军(附第42军第125师)在温井、云山、熙川以北地区,分别歼灭韩军第6、第1、第8师,第66军主力立即入朝,向铁山方向前进,准备阻击英军第27旅;东线,第42军(欠第125师)在黄草岭、赴战岭及其以南地区阻击美军第10军及南朝鲜军第1军团,保障西线主力的翼侧安全。具体部署是:以第40军集结于温井地区,待机歼灭南朝鲜第6师;以第39军集结于云山地区,准备在第40军围歼南朝鲜第6师同时,调动南朝鲜第1师来援,将其歼灭于云山附近;以第38军并配属第125师,集结于熙川地区,准备歼灭南朝鲜第8师。
2012年8月17日星期五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9 06:09:28 +0800 CST  
2、美军盲目乐观
美国一直认为中国不会介入参战,朝鲜人民军已经不堪一击。因此,无论是美国的华盛顿当局,还是东京的麦克阿瑟总部,都沉浸在朝鲜战争即将结束的乐观情绪中。他们乐观地认为:只要在中朝边境不发生意外事件,感恩节(11月23日)前将胜利结束这场战争。
在美军占领平壤之前,美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规划战后统治朝鲜的计划。10月10日,美国陆军部授权麦克阿瑟,在成立“统一的朝鲜政府”之前,行使占领军统帅的职权。10月12日,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决定,由麦克阿瑟在“朝鲜政权过渡期”代行在北朝鲜的民政督察权。美第8集团军根据麦克阿瑟的命令,成立了由161名军官组成的“民政援助司令部”,准备对北朝鲜实施占领军统治。
美军占领平壤以后,麦克阿瑟计划由美第10军率1个师在朝鲜担负占领军任务,其他部队逐次撤离朝鲜。美国政府通知麦克阿瑟,停止向朝鲜运送补充人员,原定前往朝鲜的比利时、荷兰、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在朝鲜的菲律宾等国部队,可以不再来朝或准备回国。计划来朝的加拿大旅和希腊旅各减为1个营,英国部队由2个旅减为1个旅。在前几个星期还要求紧急补充弹药的沃克将军告诉麦克阿瑟,现在第八集团军的弹药“绰绰有余”,从美国本土运来的弹药和装备应该一律运到日本去。美军驻日本的后勤司令官取消了所有未付款的武器弹药订货,已经在港口装了船就卸下去。
美军第二师已经向仁川港派出了设营队,着手准备大部队乘船离开朝鲜的事。骑兵师的一些部队甚至已经开始上交装备,为撤离朝鲜作准备。美军中流传着马上就要回日本或美国的消息。当美军骑兵第一师的后勤人员向在朝鲜的陆军官兵发放圣诞节礼品价格单时,很多士兵都把这份价格单扔了,他们认为圣诞节在朝鲜过是荒诞的,到时候他们肯定会在东京了。于是,这份价格单变成了日本银座的物价表。士兵们议论最多的是,感恩节在东京阅兵式上,是否戴上他们师特有的标志——一条黄色围巾。士兵詹姆斯•卡迪在给父母的信中写到:“有一种传闻说,第一骑兵师很快就要返回日本了,战争就要结束了。我的确希望如此。我已经烦透了这个国家和这场战争。”
美第2步兵师师长劳伦斯•凯泽少将(绰号荷兰人),召集所有将领参加了一次特别军事会议。凯泽神采飞扬地说道:“我们要回家了,我们要在圣诞节之前回家了。”他告诉这些军官:“我们已经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当有军官问他们会被派往哪里时,凯泽回答他不便透露具体地点,但是绝对是一个他们想去的地方。于是,人们纷纷开始猜测:东京、夏威夷或者美国本土,甚至是欧洲的某个军事基地。
10月24日,当麦克阿瑟获知韩国第1师、英27旅以及第24师渡过了清川江后,对全体指挥官下了命令:“全军向鸭绿江前进!”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曾在9月27日向麦克阿瑟做出指示,“除韩国军队外,其他部队不能接近中朝边境和朝鲜东北部。”主要是担心接近中国和苏联边境会给这两个国家造成刺激。“全军前进”的命令明显违反了这个指示。但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并没有追究,也没有要求麦克阿瑟撤回命令。参谋长联席会议判断中苏参战的可能性很小,即使美军到了边境线也不会发生什么大事。
麦克阿瑟10月24日的命令,取消了对非韩国军队向北运动的限制,这为第8集团军挺进鸭绿江打开了门户。每个人心中期盼的都是战争就要结束了,美军弥漫着盲目乐观的情绪。当中国军队正在向他们扑来,并且几乎就要与他们迎面相撞的时候,美韩部队一无所知。麦克阿瑟和他的参谋们以及华盛顿都仍然判定“中国不会勉强参战”。 左翼的美第1军中,美24师让英27旅走在头里,英27旅未遇任何麻烦就到了博川。美韩军认为胜利就在眼前,他们无所顾忌地向鸭绿江边推进。特别是西线韩国第1、第6、第7、第8师,贪功心切,推进速度不断加快,态势突出,与美军部队脱离了联系。24日,西线,韩国第6师已占领熙川,主力正在向温井、桧木洞、楚山方向冒进,其一个团已经到达大榆洞的后方;韩军第8师已占宁远,并继续向江界方向前进;韩国的第7师和第1师,已占宁边和龙山洞地区;韩国第1师快马加鞭,朝云山逼去,以水丰坝为目标急速前进。英军第27旅、美军第24师分别向定州、泰川北进。东线,韩国第3师和首都师已占五老里,美军陆战1师、3师等待元山扫雷后即可登陆,美军第7师已经向利原方向运动。
韩国第2军以第6师为先头,第6师的进攻计划是沿着球场——温井——古场的公路前进,最终目标是位于鸭绿江畔的碧潼和楚山。第8师后续至熙川后超越第6师继续向前。第6师将19团留在熙川掩护第8师通过,然后2团跟着7团推进。林富泽上校的第7团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顺利进击,傍晚时分抵达了楚山南方32公里的古场,楚山就在鸭绿江畔。古场和楚山之间横贯着江南山脉,不过山脉不高,7团的官兵已经确信明天肯定能喝到鸭绿江的水了,“战争结束前夜”的宿营准备也是在愉快的心情中进行的。
韩军咸炳善上校的第2团在24日攻占了温井,25日凌晨以宋大厚的3营为先锋,向北镇进发。浓雾弥漫着原野,团长咸炳善上校心里隐约感到有点不安。昨天,在2团击退北朝鲜军队的阻击进入温井的时候,3营的情报官报告说,通过对有线通讯网的窃听,发现有中国军队出现的迹象。咸炳善立即把这个情报报告给了代师长宋锡夏,宋锡夏断然否定了中国军队的存在,命令咸炳善照原路线前进。在温井宿营一夜,没有什么情况发生,不安的情绪还是在咸炳善的心头一掠而过。朝鲜北部的10月下旬,天气已经很冷了,远处,岩石裸露的狄逾岭山脉上铺着一层薄雪。眼下的公路是先头部队7团走过的,因此应该说是安全的。温井是进入朝鲜北部山区的门户。向北,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沿着从山中流出的九龙江蜿蜒北上。公路东侧是长满松树的山峦,枯草在乌云投下的暗影中摇曳;西侧是江水和延伸到江边的高山峡谷,江两边的谷地里是平展的稻田。北镇在温井西北方约17公里处,先头3营的装满士兵的卡车排成一列,沿着河谷道移动。去北镇的道路是第7团昨晚安全走过的,因而该营没有采取特别的警戒措施。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9 11:27:57 +0800 CST  
3、40军严阵以待
1950年10月19日,40军军长的温玉成,率40军,辖第118师、第119师、第120师,从安东出发,首批跨过鸭绿江。40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的王牌部队,被称为“旋风纵队”,战功显赫。温玉成,1915年10月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的农家。1929年,年仅15岁的温玉成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新四军第6师十八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抗战胜利后,温玉成奉命赴东北,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东南的阿城接收几支地方保安队,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二师,温玉成任师长。温玉成用兵神速,被人们誉为“铁脚师长”。后调任东北野战军第145师师长,第41军副军长,在辽沈战役和天津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1950年10月19日,温玉成任军长的东北边防军40军从辽宁安东出发跨过鸭绿江,成为志愿军首批入朝参战的先锋部队。按彭德怀司令员的部署,志愿军入朝后,首先在清川江以北的德川、宁远一带建立起防御线,以遏止“美军”的攻势,稳住阵脚后,再伺机转入反攻。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美军,仍然趾高气扬,长驱直入。就在温玉成的40军先头部队到达德川、宁远后,美军也几乎同时到达。
10月24日,温玉成接到志愿军司令部电令,要其立即派出一个师赶赴大榆洞附近。深夜时分,温玉成路过大榆洞时,向彭德怀报告说自己两个先头师第118师和第120师已经到达北镇以东和云山以北,军部也准备随第118师赶到北镇。彭德怀要求:第40军是先头部队,要打头阵。出国第一仗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风,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掩护志愿军主力的集结与展开。如果情况有变,你们就要独立自主,果断处置,运用阻击、袭击、伏击等各种手段,不失时机地歼灭敌人。
此时,韩国第6师主力已经占领温井,并要经过丰下洞、两水洞、北镇去鸭绿江边的楚山和碧潼。温井是个公路交叉点,距北镇仅17公里。其间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河川谷地,东侧是起伏的山峦,居高临下,便于发挥火力;西面是20多米宽的九龙江,江的西面又是大山。东西两山之间,公路和江流两侧是已收割完的稻田。温玉成知道这是一个理想的伏击地带,决定就在这儿打敌人一个伏击,并立即进行了部署。此时,第40军118师行至两水洞地区,得知敌人已先占了温井,便就地宿营。师长邓岳在领受军长指示后,立即研究作战方案。准备天明后伏击敌人。
邓岳,湖北省麻城县人。中等身材,挺拔精干,有一种内在而深沉的军人气质。他1918年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当时是个地道的红小鬼。作战勇敢,机智灵活,首长和同志们都很喜欢他。长征途中,他身患疟疾,无力行军,老班长含着眼泪给了他十块光洋,让他随二梯队老弱病残行动。二梯队领导看他身体弱,年龄小,动员他就地复员,解甲为民。邓岳说哈也不肯,咬着牙坚持行军。途中突然发作,抽搐地躺在路边。恰好陈赓同志路过,认出他来。“这不是小邓吗!怎么了?”听说邓岳病了,陈赓让他骑自己的马走。邓岳说啥也不肯。陈赓就让他“拉着我的马尾巴走吧!”邓岳浑身无力,举步唯艰,踉踉跄跄地拉着陈赓的马尾巴勉强赶路,马蹄溅起的泥土打在他的脸上,糊住了双眼。他就闭紧眼睛行军,跌跌撞撞地终于翻过了秦岭巴山。到达陕北之后,他历任抗大一分校区队长,干部营营长,军分区参谋长,八路军副团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解放战争时期,他响应党的号召,挺进东北,担任118师的副师长和师长,带领这支部队坚持南满,决战辽沈,解放平津,渡海作战,把这支年轻的部队带成了战绩辉煌的主力师。他对这支部队一往情深。干部战士对这位年轻的老师长也信赖尊敬。
政委张玉华是山东省文登县人。他身材修长,瘦削坚实,长瓜脸,高鼻梁,二目深陷,炯炯有神。他1916年生人,1936年在师范读书时参加地下党,是抗战初期,发动天佛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抗战中期就担任了该团政委,战斗一贯积极靠前,军政双能。海南战役时,由119师政治部主任升任118师政委,与邓岳师长一道挥师渡海。两个人配合默契,得心应手,是一对很对脾气的好搭档。
邓岳和张玉华研究决定:让前卫354团暂不过温井,在温井以北的丰下洞和富兴洞地区严阵以待,隐蔽休息。要占据有利地形,构筑简便工事,准备战斗,阻敌北犯。师主力集结于两水洞和北镇地区,视情况进入战斗。如果敌人不来,明晚再继续前进。当即,让参谋人员草拟了文书命令,派步、骑兵通信员送交各团和报告军里。为了保密,当时师团之间都没有开设无线电联系,只能依靠这种最原始又是最可靠的通信手段。
这天的凌晨二时,位于北镇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值班室的电话铃突然响起。参谋长解方拿起电话,是第40军118师司令部打来的,里面的声音紧张而激动:“我们的正面发现了敌人!”解方怀疑自己听错了,因为根据掌握的敌情,部队不可能这么早就与敌人接触。他再问了一句,得到的回答是:“没错,是敌人!说的是外国话,听不懂!”解方立即指示:严密监视,不许暴露。放下电话,解方还是对部队如此迅速接敌感到意外。觉是不敢睡了,解方把副司令员洪学智叫了起来,两个人心绪不宁地守着电话机。没过一会儿,电话又响了,这次是师长邓岳亲自打来的:“我们的侦察员已经听见他们说话了,讲的都是朝鲜话,看来不像是美军,可能是韩国第6师。”洪学智说:“要是伪军的话,就把他们放进来!”按照原定的计划,志愿军各军应在这一线展开,布置下一个“大口袋”,再寻找有利的战机,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下子围住韩国军的几个师。

楼主 碧薇萍  发布于 2017-09-09 14:17:52 +0800 CST  

楼主:碧薇萍

字数:822340

发表时间:2017-08-25 14:54:2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31 19:58:19 +0800 CST

评论数:4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