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版)浅谈《山海经》图腾与族徽

浅谈《山海经》图腾与族徽

作者:亚布

读过《山海经》的人,都知道:在《山海经》里面,“其”和“有”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多么频繁!但真正能理解它们含意的人并不多。这也就是《山海经》成为神话的源头。其实,要读懂《山海经》,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古字、古音,切不可望文生义,胡乱释注。那样就违背了客观规律,自欺欺人!要读懂《山海经》中“其”和“有”二字,就必须置身于那个时代,想想那个时代的人们最关心什么呢?笔者以为:他们最关心是就是他们前世的祖源和后生的族群。也就是我们现在人类思考的: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认识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我们就不会把《山海经》里面的“其”和“有”字,简单的解释为“他们”和“有”。
很多年前,笔者研读《山海经》时,就一直对“其”和“有”字有着独到的解释,但是苦于没有证据。近年来在笔者破译巴基斯坦印章文字时,竟然发现了证据。
据笔者考证:“有”字,哈拉帕印章文字、甲骨文、金文均是象形文字,而且是同形字,字形几乎一模一样,形状是上古的族旗或族徽。而且甲骨文的“有”字,又与印章文字的“侯”字也是同形字。因此笔者断定:上古“有国的人”就是“侯”。“侯”字“有”音。金文“有”字,形为旗杆上挂着一面“旗”,是王族标志。因此上古王族多称自己为“有某氏”。比如黄帝称“有熊氏”,就是他们的族旗上画着熊。因为族旗是王族标志,所以两族汇聚,无论是敌是友,必先看“有”。“有”则贵,无则贱。“有”为族旗,还可以考证在《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是说共工氏族有九面族旗,即共工氏有九个部族。很是巧合,甲骨文里的“九”字,也是“有”字的同形变体字,笔者认为:“九”字“有”音,或者说“九”字“候”音,皆是同一个字变化而来。
而“其”字,笔者暂时没有在哈拉帕印章文字中找到。但“其”字,甲骨文也是象形文字,箕形,是上古氏族图腾。因为上古人逐水草而居,往来迁徙不定。为了防止相同氏族的人在几代以后,异地相逢,还能相认,各个氏族便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图腾。“其”就是“棋”或“旗”。金文里的“棋”字就更形象了,为两手将“其”挂在木杆之上。所以氏族驻地,必置“其”于辕门外。“其”就是他们的图腾,后来引申为他或他们之意。
古代美洲印加人有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叫做奇普(Quipu)。我译作为“其谱”。因为“其”为图腾,“谱”为记录。那么“其谱”就是氏族历史的记事册。
对于“其”和“有”字的解释,我使用《山海经》里面的章节,给读者验证一下。
《海外西经》载:“奇肱之国在其(一臂国)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说:奇肱国在他们(一臂国)的北边。图腾画的是人,(图腾上的人)一臂三目,可以看见那人的前胸后背(犹似侧影),骑着华丽的骏马。(悬挂的)族旗上面画的是鸟,两头,赤黄色,立在图腾旁”。
如果把“其”当做“他们”,把“有”当“有”来解释,就会令人感觉荒诞怪异,不知所云。
就历史起源来看:“其”比“有”更古老,“其”代表氏族;“有”代表部族或侯国。
其实在《山海经》里面,“其”和“有”两个字的出现极有规律,“其”字,多出现在《海外经》和《山经》里,而“有”字,却出现在《大荒经》、《海内经》和《山经》里。这说明什么?说明《海外经》记述的国家各有各的图腾,不是同一个氏族。而《大荒经》、《海内经》里面记述的国家就不同了,基本上都是太昊帝俊的后裔,也就是国中之国——侯国。《山经》是据地望而记,所以有图腾又有族徽。
笔者考证:“有”字,就是夏朝(即哈拉帕印章)文字的“侯”字。最早封侯的时间可以参见《海内经》:“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这明确记载炎帝的时候已经开始封侯了。而“鼓、延、殳,始为侯”,也是一个历史时间结点,在这之前记述国家皆用“其”字,即图腾。在此之后记述国家皆用“有”字,即族徽。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还会在后面“鼓”的图腾里,进一步论述。
因为在氏族使用图腾的时候,记事还使用结绳,记录在“其谱”上面。所以“其”字,在《山海经》里虽有记载,但想找到与之对照的文物或史料,实在困难。不过,还是有一些图腾印记,保留在哈拉帕出土的夏朝文物上,和《山海经》的记述之中。笔者择其理由充分者,论述一二。

第一章《山海经》上的图腾

一、羽民国图腾:二八神
我在《印章上的山海经故事》里面曾还讲到过“二八神”。我认为“二八神”和图0001印章记述的是同一事件。《海外南经》载:“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这段文字中接连出现了四个“其”字。除第一个“其”字是指“比翼鸟”。其他三个“其”字,皆指“图腾”。
这里所说的羽民国,是《海外南经》从西南角向东南角排列的第三个国家。那么图0001这枚印章就应该出土于哈拉帕古城。印章上面描绘的共有九人:一人立于礼台之上,明显是帝,另一人是头领,跪于帝前,其余七人皆“连臂”,印章的背景是牧场,也就是“野”,这八人的装束皆头戴鸟羽,除了人数少了一半,场景与“二八神”的记述一模一样。
笔者认为:所谓“二八神”确有其事,应该理解为两个八人一组的神,是帝的两个南方卫队,临南海(孟加拉湾)为帝司夜。这枚印章只是其中一个卫队,这样的印章一定共有两枚,只是那枚印章遗失了,或还未出土罢了。
这哈拉帕印章上的文字,已被我破译,印章上的文字译作现代汉语是:帝.禹印。



图0001 帝.禹印
虽然图0001印章文字,结合《海外南经》里面的“二八神”,得到的结果:是“二八神”为帝禹司夜。但因为羽民国的“二八神”是出现在《海外经》里,说明羽民国不是帝俊的后裔,也就是和大禹不是同宗,而且这个国家出现的时间要比大禹早很多,因为讲述它是时候都是使用“其”,即是图腾。所以笔者断定:羽民国的图腾是“二八神”,只不过到了大禹的时候归顺了,成了帝禹的属国。这从图0001印章上,羽民国的首领跪在帝禹脚下的情形上也可以看出来。
二、帝鸿图腾:浑敦
《山海经.西次二经》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也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维帝江也”。文中“有神焉,其状如黄囊”。使用了一个“其”字,明显是鸟图腾。
这里的帝江就是帝鸿,“鸿”读“江”。因为帝鸿的母亲羲和崇拜鸟图腾,因此“江”字注以“鸟”字。根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和《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来看:帝鸿出生在东南,曾封白民国,居住在东方。又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和《山海经.西次二经》的记载来看:帝鸿称帝于西方,死后也葬在西方。
帝鸿是帝俊与羲和之子,鸟图腾,生在东南,称帝于西方,死后也葬于西方。其子孙白民之国,销姓,使四鸟,本居东方,后随帝鸿西迁,帝鸿去世后,其子孙被放逐,称作浑敦氏。
帝鸿的图腾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称作浑敦氏。
三、鼓、延的图腾:炽龙,即锺
最早封侯的时间,有史可查的是《海内经》:“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
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现在很多译本把“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解释为“阿女缘妇怀孕三年,这才生下鼓、延、殳三个儿子”。这种解释暴露出很多人不知扬弃。为什么我们现代人面对《山海经》时,就显得智商低的可怜!就连一点点生理知识都没有了。这是因为很多人受到传统的道学和儒学对《山海经》的解读的误导。中国的儒生历来俸圣贤如神明,所以读圣贤书,听圣贤话。如果要是怀疑圣贤的文章,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封建社会是会被砍头的。看来还是我亚布叛逆,敢为天下先。其实,“孕三年”明显是三年皆孕,一年产鼓、二年产延、三年产殳,鼓、延二人共同发明了钟,开创乐谱,对那个时代贡献很大。炎帝便封鼓为“锺山之子”;封延为“锺山之神”。为什么我说延是“锺山之神”呢?《海外北经》分明说:“锺山之神名曰炽阴”。按笔者研究的夏朝(即哈拉帕印章)文字“切读”理论:“炽阴”是“西音”,而“延”是“东音”。“炽阴”切读就是“延”。是指同一个人。这和《大荒南经》里的“不廷胡余”切“因乎”一样,即“不
廷”切“因”。对于东音与西音的问题,笔者在《古文字学术报告.亚布破译印章文字》和《竹书纪年中的“东音”与“西音”究竟是音乐还是语音》中均有论述。读者可以参考。
对于鼓和延的记录,《山海经》内共有三处。
《西次三经》:“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锺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锺山之东曰瑶岸,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皴鸟-皮]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海外北经》:“锺山之神名曰炽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啟/月]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锺山下”。
《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炽九阴,是谓炽龙”。
《西次三经》记述的是鼓,《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记述的是延。一个是“锺山之子”,一个是“锺山之神”。但鼓和延的图腾一样都是“人面龙身”,或说是“人面蛇身”。
《西次三经》文中实际意思是说:“锺山之子,名字叫鼓,他的图腾的形状是人面龙身。鼓和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炎帝把鼓和钦[丕鸟]问斩于锺山之东,一个叫瑶岸的地方。(罢黜他们的封号),钦[丕鸟](的残部)把图腾转换为大鹗,图腾的形状如雕,黑花纹白头,赤色的喙,虎一样的爪子。他们(在黑暗里、或深林中相互呼唤)的声音如晨鹄,(他们生性嗜杀),见到他们就会有危险。鼓(的残部)也转换图腾为[皴鸟-皮]鸟,图腾的形状如鸱,赤色的脚,笔直的喙,黄色的花纹白头。他们(在黑暗里、或深林中相互呼唤)的声音如鹄。见到他们,说明他们的城邑发生了旱灾”。从这段话分析:钦[丕鸟]部落崇兵,往来无常,是游牧部落。而鼓的部落,不逢大旱不迁徙,是农耕部落。
《海外北经》文中实际意思是说:“锺山之神,(西音)名叫炽阴,(东音叫延)。睁开眼睛是白昼,闭上眼睛是夜晚,吹为冬,呼为夏。不喝水,不吃饭,不呼吸,呼吸就生风,身长千里。在无[啟/月]国东面。他的图腾是个怪物,人面蛇身,赤色,盘居在锺山脚下”。
《大荒北经》文中实际意思是说:“西北,海之外(即是沿海)赤水(即是印度河)之北,有一座章尾山。有一个被赐封的神(即是官),(他的图腾)是人面蛇身,赤色,直目正视,闭上眼睛就是黑夜,睁开眼睛就是白昼,不吃饭不睡觉不呼吸,只有在刮风下雨的时候才可以谒见他。他是炽九阴(这也是西音,东音叫做延),(西方的人)称之为炽龙,(而切读成东音叫锺)”。这里解释一下“炽”字,炽,从火从只,古音读只(zhì),不读炽(chì),与今音有区别。所以“炽龙”切“锺”,即zhì long切zhong。“炽龙”与“锺”,所言皆是鼓、延图腾。
鼓、延的图腾:炽龙,即锺。笔者认为是《山海经》里最重要的图腾。这个“锺山之龙”,明显是沿袭了女娲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日后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龙。
鼓、延的图腾,也是《山海经》里最后的一个图腾。因为《海内经》已明确记载:鼓、延、殳已被炎帝封侯了。既然封侯,就应该使用族徽,也就是“有”。用“有兽焉、有鸟焉、有人焉”等字样。而《山海经》里恰恰相反,却使用了“其”,即图腾记述。笔者认为:鼓、延的图腾,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一个由图腾,彻底转换为族徽的历史时间结点。因为《山海经》说:“帝俊有子八人”。是说:帝俊分封八个儿子。文中“有”字当做“侯”字解释,笔者通过对哈拉帕印章文字的破译发现:印章文字的“侯”字和甲骨文的“有”字,字形几乎一模一样。这也可以证明炎帝封侯是在帝俊之后,只是《海外经》没有明确记述。炎帝是帝俊之孙,而鼓、延、殳,又是炎帝曾孙。因此帝俊封子八人的时间,要比鼓、延、殳封侯早六世,至少200多年。那也就是说在这200多年间,图腾与族徽是并行使用的。
《海外经》里,凡“其为人”、“为人”、或极少的“其为兽”,均是说氏族图腾。由于笔者没有更多的史料佐证。故不敢乱加解释。不过,《海外经》里,凡遇“其为人”、“为人”、“其为兽”等语,把“其”字解释为氏族图腾,无不妥之处。
第二章《山海经》上的族徽

一、帝杼族徽:双双。
这枚族徽是我破译哈拉帕印章文字时发现的,也是我讲过多次的怪兽“双双”。



图0002 伯子杼.双双


图0003 七(等)侯
读者一眼就会看出:图0002、图0003两枚印章上,刻画的明明是同一个怪兽?笔者也认同这种观点。而且我认为它就是《山海经》里面的怪兽“双双”,相信这两枚印章的价值很大,因为上面都刻有文字,如果能对照破译了,信息量应该十分丰富。
《大荒南经》记载:“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足术]踼。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文中连续出现两个“有”字来叙述怪兽,我已经在前面解释了,“有”就是族旗或族徽。而文中所述:初看像是说两种怪兽。细读才发现:这是同一种怪兽的两种称谓。恰恰又在巴基斯坦,这两枚印章又一起出土了。现在我才理解《大荒南经》这句话的意思:原来这种怪兽正面看“左右有首,名叫“[足术]踼”;侧面看“三青兽连体,名叫双双”。那笔者的论断对不对?也就是说“[足术]踼”是不是“双双”。因为在众多的《山海经》译本中,“[足术]踼”与“双双”都被当做两种怪兽来解释,笔者不敢苟同。
看来“[足术]踼”到底是不是“双双”的问题,还要仔细研究。按照中国古代造字方法,笔者理解“[足术][足昜]”两字左边“足”部,说明该怪兽为四足动物,而右边“术昜”是两字的音部,切读之后结果是这样的。“术昜”切“双”,即shu shang切shuang。可见我的想法是对正确的。“[足术]踼”就是“双双”,是同一怪兽。
那么图0002、图0003上的文字到底是不是“[足术]踼”或“双双”呢?
图0002六个印章文字读音是:伯子り鱼矢网。我把它切读为:伯子杼.双双。即“矢网”切“双”,即shi wang切shwang。
图0003两个印章文读音是:七侯。我把它直接译为:七(等)侯。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对印章文字“矢网”的切读,竟然与对《山海经》“[足术]踼”的切读,得到是一模一样的结果。
我们知道了“双双”是图0002、图0003两枚印章上怪兽的名字,这和《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的一模一样。那“伯子杼”又是谁?在《古本竹书纪年》夏史中有这样的记载:“伯子杼帅师灭戈”。“(伯子杼)帝杼。元年己巳,帝即位,居原。杼或作帝宇,一曰伯杼。杼,能帅禹者也,故夏后氏报焉”。
原来“伯子杼”是夏朝的一个帝王,帝杼或称帝宇,也称伯杼。
难道历史会这么巧合?古代巴基斯坦地区,也有一个和“伯子杼”姓名履历一摸一样的帝王?当然不会。我破译的“伯子杼.双双”,就是帝杼。族徽是怪兽“双双”,西音叫“[足术]踼”或“矢网”。这个结果也印证了我一直把《山海经》里面的“有”字,译作“族旗或族徽”是正确的。
二、鲧、禹、颛顼族徽:駮、蛩蛩、罗罗
《海外北经》:“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马匋][马余]。有兽焉,其名曰駮,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很多译本把它译作[马匋][马余]、駮、蛩蛩、罗罗,四种怪兽。笔者认为大错。这分明是鲧、禹、颛顼的族徽。由于他们是祖孙三世,故列在一起。这是因为《海内经》里记述的很清楚:“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那么《海外北经》里的白马,就是这里的[马匋][马余]和駮,都是指鲧,是鲧的族徽。只不过[马匋][马余]是西音,駮是东音。因为《海内经》有言“白马是为鲧”。而鲧是颛顼所生。按《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那么颛顼就应该是骆明。“骆明”是西音,切读为东音,就是“罗罗”。颛顼生鲧,鲧复生禹。那么“蛩蛩”就因该是禹,因为“蛩”字,从工、从凡、从虫。工:工巧;凡:陶范;虫为“禹”字中。而大禹的官职是司空,主管工程建设、制陶业、水利工程,类似今天的工业部长。可见“蛩蛩”就是大禹族徽。这样一来:颛顼、鲧、禹家族族徽俱全。
鲧的族徽是駮,还被记录在《西次四经》:“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雄黄、白玉及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可以御兵”。这里说的駮,也是鲧的族徽,说鲧饲养虎豹,可以御兵。这个“兵”字还透露出一个信息:颛顼、鲧、禹家族居于藏山,按《连山易》云:藏山兵。“藏山兵”的问题,我在《山海经帝系考》“归藏”里曾有详细的论述。
三、西王母族徽:人面虎身
在哈拉帕印章里,还出土了《山海经》记载的“西王母”图腾。



图0004 四(等)候(西王母)
图0004,我把它译作四(等)候(西王母)。对照图0004,这人首虎身的印章分明是西王母族徽,关于西王母在《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这样记载道: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有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8-07 21:58:19 +0800 CST  
《大荒南经》记载:“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足术]踼。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8-08 18:39:44 +0800 CST  


这枚哈拉帕印章文字,我译之为:(降)帝.二(等伯).丹朱。甲骨文专家至少可以认识这个“朱”字,蜘蛛之形,与甲骨文的区别是横写,更象形。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8-13 20:34:33 +0800 CST  
《山海经》 记录是这样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前文说过,帝俊生子九人,封国八个。只有巴人的祖先咸鸟,没有封国。按此文记述:直至咸鸟的孙子后照的时候还称巴人。巴人因无卦位,便散居卦中。而巴国却出现在《海内经》里面,说明巴国是黄帝所封。《山海经》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巴人是伏羲之后,受少典所封。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8-21 18:47:02 +0800 CST  
哈拉帕,遗失的夏文化!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8-29 21:12:33 +0800 CST  
@山横水巅 2017-08-29 22:41:05

-----------------------------
我是据我破译的哈拉帕印章文字下此结论的。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8-30 21:39:06 +0800 CST  
位于巴基斯坦、阿富汗、西藏阿里、新疆和田、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之间的地区自古以来就叫“大夏”这就是巴克特里亚。姬周的祖先就来至这里,山海经中的古轩辕国所在,这里又是象雄苯教的“建木(宇宙树)”所在地,是群巫上下的“都广之野”。姬周神话中的西王母国就是藏族文献中的西女国。上古时代的大夏属于哈拉帕文明的范围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9-03 20:28:58 +0800 CST  
@u_94652519 2017-09-10 05:39:35
那印章文字岂不是山海图的内容,山海图岂不是华夏氏族部落的分布地图!有脑洞,期待楼主继续更新
-----------------------------
也可以这样说。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9-10 07:42:35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7-09-10 05:49:35
期待更新,有见解
-----------------------------
《史记》记载着夏朝的奢华程度,远胜于商。看看夏朝都城哈拉帕,就知道《史记》没错。夏哈拉帕文化与夏朝文化的一致性,无论在文字,图画,图腾,语言文字理论都完美的契合,唯一的解释就是:哈拉帕是遗失的夏朝文化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9-10 07:45:56 +0800 CST  
战国时代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是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研究的都是富国强兵之策,哪有人还会注意《山海经》。等它再一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汉朝了,已经形成被匈奴人围困在中原的局面。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9-24 20:02:32 +0800 CST  
哈拉帕印章的用途就是官方印符。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09-25 18:27:51 +0800 CST  
@太山天龙 2017-10-02 14:39:27
《大洪水绝密档案》----《山海经》全解密,也是以语音解读山海经,
-----------------------------
我看了。与我的破译途径很相似。但他没有依据出土文物,我是依据了出土于巴基斯坦哈拉帕印章文字进行破译,然后再用《山海经》解读。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10-02 15:11:27 +0800 CST  
@u_94652519 2017-09-10 05:39:35
那印章文字岂不是山海图的内容,山海图岂不是华夏氏族部落的分布地图!有脑洞,期待楼主继续更新
-----------------------------
哈拉帕印章文字是夏朝文字。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11-03 17:41:30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7-09-10 05:49:35
期待更新,有见解
-----------------------------
哈拉帕印章文字是夏朝文字。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7-12-16 14:43:33 +0800 CST  
图0071这枚虞舜的印章尤为珍贵,因为它上面有类似双语文字,就是有两种不同的字体输写了“虞舜”二字,上面为一个合体字,中间一个“虞”字或“吴”字,四周为四个水滴,读作:虞水,切读为:虞舜。印章下面为一个“鱼”字和一个“水”字,读作:鱼水,切读为:虞舜。尽管字体不一样,但切读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特别是上面的合体字形式,在甲骨文里面十分常见,这也可以作为:哈拉帕印章文字向甲骨文转变的直接证据。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8-01-26 14:53:18 +0800 CST  
翻开《山海经》,你能看到的描述最多的就是帝俊和他的子孙,帝俊是谁?太昊伏羲。为什么《山海经》偏偏从太昊伏羲记起,难道伏羲以前没有历史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伏羲被封到东方以后,开创了新纪元。所以《山海经》始记于伏羲。
按照《山海经》和《史记》推断:轩辕黄帝、炎帝方颠、少昊挚、蚩尤应是同一时代人,因为有炎黄大战、黄帝战蚩尤、颛顼十岁佐少昊之事为证。
我们现在公认的黄帝纪元是用道历计算来的,黄帝元年为公元前 2697 年。但笔者认为不可信。有道是:巫言皆实,道言皆玄,儒言皆高尚。
按《竹书纪年》推算的黄帝元年是公元前2402年。
笔者采用史书《竹书纪年》:公元前2402年为黄帝元年。
按照黄帝袭炎帝,炎帝(八世约520年)、帝鸿(一世约70年)、帝俊伏羲(一世约70年),推算出伏羲离开昆仑虚,来到中原的那年应该是公元前3062年。这一年就是《山海经》记述起始时间。由于记述《山海经》的人都出生于东方,没有去过故乡祖地,所以只凭先人的叙述和模糊的记忆,日久年深,竟让昆仑虚成为了传说和神话。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8-01-26 20:15:17 +0800 CST  
4500年前的夏朝确实有过精确地水文地质测量
楼主 yabu2016  发布于 2018-02-09 19:17:35 +0800 CST  

楼主:yabu2016

字数:8632

发表时间:2017-08-08 05:58:1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1 21:08:49 +0800 CST

评论数: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