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乱悠悠—讲述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乱中有序的历史

但齐灵公已经被吓怕了,十二国联军果然声势浩大,这仗没法打了。齐灵公决定撇下守军,逃回临淄。他命夙沙卫为后军,做好掩护工作。
这时有两个人不乐意了,殖绰和郭最,“我们堂堂齐国,难道没有勇者吗?用一个寺人掩护,岂不被列国耻笑?我们愿意掩护!”
殖绰和郭最都是齐国出了名的勇士,齐灵公一听,马上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有两位殿后,寡人无后顾之忧了。”
寺人,又是寺人!同样是为国出力,寺人就该被人看不起?夙沙卫满面通红,瞪了两人一眼,跟随齐灵公先行撤退。
从平阴到临淄,中间有一段山路,山路最窄处大石林立,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夙沙卫走到这里,一股穿谷冷风吹过,一直闷闷不乐的他忽然觉得心里“清凉”了许多:你们要我难堪,我也不会让你们好过!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25 18:39:08 +0800 CST  
但齐灵公已经被吓怕了,十二国 联 军果然声势浩大,这仗没法打了。齐灵公决定撇下守军,逃回临淄。他命夙沙卫为后军,做好掩护工作。
这时有两个人不乐意了,殖绰和郭最,“我们堂堂齐国,难道没有勇者吗?用一个寺人掩护,岂不被列国耻笑?我们愿意掩护!”
殖绰和郭最都是齐国出了名的勇士,齐灵公一听,马上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有两位殿后,寡人无后顾之忧了。”
寺人,又是寺人!同样是为国**出力,寺人就该被人看不起?夙沙卫满面通红,瞪了两人一眼,跟随齐灵公先行撤退。
从平阴到临淄,中间有一段山路,山路最窄处大石林立,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夙沙卫走到这里,一股穿谷冷风吹过,一直闷闷不乐的他忽然觉得心里“清凉”了许多:你们要我难堪,我也不会让你们好过!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25 18:40:02 +0800 CST  
夙沙卫等齐灵公大军全部通过后,命人将三十多匹马杀死在道路中央,然后把几乘大车都卡到了道路的最窄处。
等到殖绰和郭最的人马撤退到了隘口,相顾大惊失色,死马!破车!怎么人走了还把路堵上了呢?二人反应还是比较快的,这一定是那个可恶的寺人做的好事!
没办法,殖绰和郭最只能命令士兵赶紧疏通路径。在狭窄的山路中,不知费了多少功夫。结果路还没通,晋军追兵已经到了。
领军的也是两名勇士,州绰和邢蒯。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25 19:52:39 +0800 CST  
两强相遇勇者胜。
两勇相遇快者胜。
州绰不等齐人反应过来就连射两箭,分别射中殖绰的双肩,而且州绰的第三支箭已经搭在弓上,“不要动,否则我要射两箭中间的脖子了!”
郭最本来还想营救,这下也不敢动了。
殖绰忽然开口,“能射中我的肩膀也算英雄了,你是什么人?”
“晋国州绰。”
“在下是齐国殖绰,人都说‘莫相谑,怕二绰’,我与将军均以勇力齐名,惺惺相惜,将军忍心下手吗?”殖绰不仅是个勇士,还很有口才。
“你说得不错,但各为其主,不得不如此。不过,将军若是肯归降,在下愿保将军不死。”州绰也不简单。
殖绰慢慢转过身来,“您须得发誓,我才相信!”
“有太阳为证!”州绰用手指着太阳发誓。
条件谈妥,州绰命人用弓弦绑了殖绰和郭最,齐国勇士投降了晋军。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25 21:38:01 +0800 CST  
最高领导齐灵公临阵脱逃,平阴守军人心浮动,几天后悉数撤离。荀偃命联军向齐国腹地平推,强攻齐国的三座防御堡垒。
之前齐灵公在三个地方布下防御重兵,分别是兹(在今山东平阴县东)、邿(shi,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卢(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这是齐灵公的最后赌注,齐国国都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仅仅一个月,联军就将三城团团包围,以晋国三军为主力分兵强攻。十一月十三日,中军攻克兹城;十九日,下军攻占邿邑。而卢邑是高氏的封邑,世代经营,城郭牢固,人民殷富,才没有被晋军迅速攻破,给了近乎崩溃的齐灵公些许安慰。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30 15:15:06 +0800 CST  
而此时,联军主帅荀偃的身体出现了状况,他希望尽快结束对齐国的剿杀。十二月,荀偃率中军、下军绕过卢邑,径取齐都临淄,先前部署绕道的鲁、卫、邾、莒四国军队也陆续赶到,联军将临淄团团围住。
关乎齐国生死存亡的时刻来临了!
《左传》从另类的角度描述了接下来的战况。
十二月二日,联军抵达秦周,砍了雍门(临淄城的西门)外的木萩(一种蒿类植物)。士鞅进攻雍门,他的御者追喜用戈在门里杀死了一只狗(以戈杀犬于门中)。终于逮着报复机会的鲁国人也不甘示弱,仲孙速砍了那里的一棵木橁(椿树)准备拿回去给鲁襄公做一把琴。三日,联军放火烧了雍门和临淄西南的外城。士弱率人把申池(就是齐懿公被杀的避暑胜地)的竹林树木都给烧了(焚申池之竹木)。六日,联军放火烧了临淄城东南的外城。士鞅进攻南门,州绰进攻东闾(临淄城东门),因为拥挤不堪,右边的骖马无法前进,州绰就跳下车,利用这段时间把城门的乳钉都数了一遍(以枚数阖)。
砍树,放火,杀狗,数钉子,这说明什么?
说明联军将士闲得发慌,说明联军是压倒式的胜利,说明齐国基本上没有组织出像样的抵抗。
齐灵公的精神近乎崩溃了,他让御者驾车准备逃离临淄,前往邮棠(今天山东平度东南)躲避。世子牙拽住了缰绳,大声叫道,“父亲是一国之君,应该坐镇临淄,保卫社稷,与齐国共存亡!”
齐灵公不听,让御者催马,世子牙突然拔出剑来,一下子砍断了套马的绳子,又将齐灵公拉了下来,“一国之君不可轻动,轻动则丧失民心!”
齐灵公情绪稍稍稳定,此时真要出逃,只怕更容易被抓,那可就一点余地没有了。最终,他决定留下来,督率军民,同心协力共守城池。
无论他是出于什么考虑,城内守军总算吃了一颗定心丸。
临淄内城坚固,虽然荀偃一再督战,联军却始终没能攻进内城。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30 16:28:05 +0800 CST  
第六天一大早,郑简公拿着一封书信急匆匆求见晋平公,郑国国内遭遇了突变。
信是当国公孙舍之派人送来的,说的是楚国正预谋伐郑。
晋平公即刻召荀偃商议,荀偃建议暂时退军,“臣原计划是一鼓作气攻下临淄,然看情况是有困难的。眼下楚人又出击郑国,如果郑国真被攻破,那我们在诸侯中声望难免下跌。还是让郑伯先回去主持国事,我们静待其变。”
也只能如此了,于是轰轰烈烈的十二国联军开始撤退,临淄解围,郑简公在公孙虿的陪同下匆匆回国。



拉着这么大架势,还是没能摆平齐国,现在楚国又参和进来。晋平公比较担心。
这时候有一位奇人请求用自己的技艺为晋平公占卜解惑。
这人便是师旷。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30 18:41:02 +0800 CST  
~~师旷~~

师旷,字子野,本职为乐师。
师旷是位盲人,所以他常自称“暝臣”、“盲臣”。关于他眼盲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他天生眼盲,有人说他因为觉得眼睛看到的东西使他无法专注于本心,所以就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的心清净下来。
由于眼盲,师旷的听觉极聪,辨音能力极强,加上他高超的琴技,人们便附会出许多神异的故事。传说师旷鼓琴,通乎神明,“玉羊,白鹊翱翔,坠投。”古人以玉羊和白鹊为“玉音协和,声教昌明”的瑞征,师旷能赢得这样的美誉,足见其技艺不凡。又说师旷曾经为晋平公奏“清微”,一奏“有玄鹤二入”,再奏“而列”,三奏“延领而鸣,舒翼而舞”。师旷又奏“清角”,只见玄云从西北方起,风雨骤至,“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 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
这些当然多是渲染,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师旷的精湛技艺。在先秦文献中,师旷就是音乐界的代表,就像子都是美男代表一样, “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还有,神话人物顺风耳的原型之一就是师旷。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30 22:02:07 +0800 CST  
师旷在艺术上取得的造诣为世人所共仰,据传到晚年时,师旷已精通星算音律,撰述了《宝符》一百卷,《阳春》《白雪》《玄默》都为他所作。
师旷还以博学多闻著称于当时,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在专心于星算音律之中,“考钟吕以定四时,无毫厘之异,”《左传》就记载了一件关于他博学的事迹,师旷随晋悼夫人慰劳筑城杞者,绛县有一个老人前来领取救济粮,负责的放粮的小吏询问老人的年纪,老人回答道:“我只是一个地位卑下的小民,不知道如何计算年岁。只记得我出生在正月甲子日,那是一个朔日,到现在第四百四十五个甲子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小吏立即懵了,赶紧回去请教大夫们,士伯瑕和史赵都很快算出了老人的年纪,不过算的最快的还是师旷,他不仅算出老人“于今七十三矣”,还指出这一年,狄人进犯鲁国,鲁国大夫叔孙得臣俘虏狄人侨如、虺、豹等,并用这些名字给自己的儿子命名。
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之明,炳烛之明孰于昧行乎?”就是师旷的名言。
而且师旷的成就不仅仅限于音律,他的政治业绩丝毫不亚于他的艺术成就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31 15:09:35 +0800 CST  
据《淮南子》记载,师旷曾担任晋国太宰一职。春秋中后期,太宰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总领一切事务,尤其在晋国,其实际地位大大降低,但是名誉上仍为公宫之长,掌管公室内外事务,“迹虽隐于乐官,而实参国议”。
各种古籍之中不乏师旷与晋国国君的论政的记载。
有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眼盲,饱受昏暗之苦,师旷则借机劝谏,称天下有五种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民众受冤无处伸诉;其二是君王用人不当;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其四是君王穷兵黩武;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
当卫献公因暴虐而被国人赶跑时,晋悼公认为卫人太过分,师旷则反驳道,“也许是卫侯确实太过分了。贤明的国君要奖赏好人惩罚坏人,抚育民众像抚育儿女一样,容纳他们像大地一样;民众侍奉他们的国君就像热爱父母一样,敬仰他如对日月一样,崇敬他如对神明一样,畏惧他如对雷霆一样。难道能把他驱逐出去吗?国君是神明的主祭人,是民众的希望。如果使民众的生计困乏、神明失去祭祀者,民众绝望,国家失去主人,哪里还用得着他?为何不能赶他走呢?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31 16:22:54 +0800 CST  
《韩非子》记载了一则师旷守上不阿的高尚品格。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晋平公得意地说:“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
正在旁边陪坐的师旷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先生,你这是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寡人呀。”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君的人应说的话呀!”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却摇摇头说:“放了他,寡人要以此作为鉴戒。”
这就是师旷,孤直,桀骜。而他遇到了有度量的晋平公,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
另外,在春秋时期,乐律还被赋予了神秘色彩,被认为是天人沟通的方式之一,乐师在掌管乐律的同时,往往被吸收来参与军国大事,卜吉凶备咨询。师旷作为最为闻名的乐师,自然是更精于此道,能够根据音律推测万物吉凶。
他先是吹了两首乐曲:《南风》和《北风》,然后分析道:“《北风》乐曲悠扬,而《南风》则声音不振,且有一股肃杀之气,看来楚人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自取其祸。主公请静心等待,必然有好消息传来。”
果然没多久,郑国大夫公孙虿回来了,他带来了好消息,楚军已经撤退了!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31 18:18:30 +0800 CST  
~~七穆~~



自郑国西宫政变之后,公子騑被杀,公子嘉成为执政。但是公子嘉与几位子侄关系很差,尤其是子侄们开始怀疑公子嘉才是当年政变的幕后黑手后。公子嘉也担心此事真相被揭露,于是决定对几个子侄发起定点清除计划,而联军伐齐就是最佳时机,国君不在,军队外出,国中一切都由自己做主。
当然,为了万无一失,公子嘉还找了一个帮手——楚国。

在晋悼公去世的那一年,楚国令尹公子贞也被国事耗干了身体,死在了工作岗位上。楚康王就任命公子午为新任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蒍子冯为大司马,公子橐(tuo)师为右司马,公子成为左司马,屈到为莫敖,公子追舒为箴尹,屈荡为连尹,养繇基为宫厩尹,统称楚国九卿。
公子午,字子庚,同公子贞一样,公子午也是楚庄王之子,也和公子贞一样,公子午也很受楚人敬重。在他担任司马时,有一次护送楚王夫人回娘家秦国,结果秦国强行扣留了他。楚人为了让秦国放行,就贿赂晋国,让晋国在壶邱(今天河南新蔡,时属陈国)修筑城池,并给秦国传话,如果你们不放子庚,我们就常驻陈地。秦国只好放行,为此,楚国又送了三百车重礼给晋国表示酬谢。秦国不顾外交礼节强留公子午,楚国不惜向老对手送礼要回公子午,晋国甘冒战争危险迫使秦国放人,足以证明三个国家对于公子午都非常看重,因为他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
所以当公子嘉的使者求见时,公子午直接拒绝了,“这种计划不可行。”
公子嘉不甘心,又派人秘密求见楚康王,深切表达了郑国人民希望重新回到楚国怀抱的强烈愿望,希望楚国抓住机会,把握机会。楚康王大喜,如果挥师北上,既可消灭郑国亲晋力量,重新掌握郑国,又可以牵制联军对齐国的进攻,削减晋国的威势,可谓是一石两鸟,一箭双雕。于是他派人传话公子午,“不谷即位已经五年,却从未对外用兵,臣民都以为我只知道享乐,忘记了先君的事业。令尹帮我想一想,这该怎么办呢?”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8-31 19:55:04 +0800 CST  
“国君这是在说我贪图享受呐,其实我这是为国家着想呀!就理论而言,国君的想法有道理,但操作性嘛,哎……”公子午长叹一声,他让使者回复楚康王,“现在诸侯都与晋国结好,郑国国内局势不明,臣先去试探一下,如果可行,国君再率军增援,如果不行,臣收兵回国,君王也不失尊严。”
公子午命楚军兵分三路入郑,左右两路为呼应,由蒍子冯率精锐攻打废滑、胥靡、雍梁,绕过梅山入侵郑国东北。中路由他亲自率领,直抵新郑。
按照原计划,此时公子嘉应该里应外合献出城池,但是楚军在郑都外驻扎了两天,公子嘉并没有出现。
莫非他变卦了?
其实公子嘉并没有变卦,只是他太自以为是了,正如公子午所担忧的那样,虽然国君在外,但执政并不是郑国留守者中权力最大的人,郑国真正的当权者是当国公孙舍之。公孙舍之早对有前科的公子嘉防范有加了,他和另一位卿公孙夏已经窥到了公子嘉的计划,他们一边派人向郑简公报信,一边督军守城,同时严密监视公子嘉,公子嘉无机可乘,急得是团团转。
不能等了,情势不明,安全第一!公子午下令全军后撤,火速班师回国。
但是上天注定要给楚军惩罚,一场寒流打破了楚国令尹的计划,楚军在度过鱼齿山(今河南平顶山湛河北)下滍(chi)水时,遭遇暴雨雪,将士冻伤无数,服杂役的人员几乎全部冻死。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9-08 11:11:24 +0800 CST  

楚军凄凄惨惨收场了,公子嘉也落得个全家被杀的下场,还连累了他的政治伙伴然氏和大季氏被驱逐,后来这两家都在楚国落了脚,然氏宗主然丹还当上楚国的右尹。
就这样,郑穆公的十三个儿子中有两个做了国君(郑灵公和郑襄公),一个家族被灭,两个家族被逐,还有公子挥(字子羽)的后代没有做卿,剩下了七家。根据春秋命名原则,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国君的孙子称公孙,到第四代就开始别出公室,自立门厅了。这七家都以祖父的字为氏,分别称罕氏、驷氏、国氏、丰氏、游氏、印氏、良氏,七家共同执掌郑国国政,他们有一个专属名词——七穆。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9-08 11:51:25 +0800 CST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9-08 12:34:02 +0800 CST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介绍他们,因为他们可谓春秋时期世卿集团的典型代表。
世卿,世卿,世代为卿,老爹死了,儿子为卿,儿子死了,孙子为卿,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加了“集团”二字,卿位传承就要复杂了,因为人多了。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既要保障集团权力的顺利传承,还要兼顾集团内各家族的利益和权力平衡。
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较稳定的、制度化的继承方式。为了保证各家族利益和权力平衡,七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以保障执政权的顺利传承,并以此为依据来分配和组织政治权力。
在这一点上,七穆和鲁国三桓很相近,采取以长幼顺序和父死子继来确定卿位的规则:首次排位,年龄大者先入卿,年龄小者后入卿,如果排位靠前的卿去世,则排在其后的人依次晋升一级。同时死者的儿子开始参与排位——排最后一位,成为卿的替补,默默祝祷前面的亲属们赶紧嗝屁,好早日上位。不同阶段的六卿均由出自七穆中的六氏组成,一氏只能分享一卿。
笔者给这种制度取了给名字,联合统治,集体世袭,这种方式最大限度保障了七穆的整体利益,防止了权力过于集中于某一家族,为各族都提供了共享政权的机会,保障了各家族力量的均衡。
但是事物不会一成不变的,总有强势人物突破常规者。比如罕氏就曾垄断上卿之位达四代,罕氏始祖公子喜(字子罕),公子喜之子公孙舍之(字子展),舍之的儿子罕虎(字子皮),罕虎的儿子罕婴齐(字子齹ci)都是当国,这是因为罕氏的实力和声望远超其他六穆,实力面前,制度改道,既定的传递秩序被破坏了,其他六穆只能在恭恭敬敬排在罕氏后面,分配余下的五个卿位了。
有卿权,家族就会生存兴旺,反之,家族就会衰落甚至灭亡,七穆围绕着卿位不断的斗争联合再分裂,随着时间推移,各家族实力此消彼长,传承秩序渐被打乱,基本原则也遭到僭越和抛弃。到公元前543年,良氏从卿之列中除名;公元前526年左右,丰氏、印氏也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到公元前480年左右,游氏和国氏也不再掌权,政坛上只剩下罕氏驷氏两大家族了。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9-08 15:52:47 +0800 CST  
~~死不瞑目~~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联军战况,荀偃虽然解除对淄博的围困,但并没有退军,而是在临淄城外大行扫荡掠夺,之后联军开始向四周推进,向东侵及潍水,向南扫向沂水。
第二年,公元前554年,开春,联军从沂水回师。荀偃拘捕了邾悼公,理由是邾国与齐国勾结。然后在晋平公的主持下,鲁邾疆界重新划定,邾国潡(dun)水以西的地盘都归鲁国所有。
晋国主持了公道,鲁国当然要表示答谢,鲁襄公设宴招待了晋国诸臣,赐予六卿三命之服,司马、军尉、侯奄一命之服。另外鲁襄公特别赐给荀偃锦缎十匹,玉璧两对,马车一乘,良马四匹,还把当年吴王寿梦送的铜鼎赐给了荀偃。
但是荀偃已经无福消受了,他的身体扛不住了。
自从沂水归来,荀偃已经是硬挺着痛苦强自支撑了,如今他再也支撑不住了,他头部生了感染性恶疮(玉枕疽),整个脑袋肿胀不堪,眼睛都凸了出来,死亡已在旦夕之间。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9-08 19:44:45 +0800 CST  
晋国的卿大夫都来探望,但是荀偃一概拒见,他不愿别人看到这副模样,就连一向交好的士匄都没有见他的机会。
荀偃少年得志,出道即高居上军佐,排位第四,仅仅三年时间就晋升到第二位,仅次于正卿栾书。但是随即而来的政治风波让荀偃变成了弑君者,这种印记伴随了他一生,让他羞愧,让他痛苦,让他夜不能寐。因为权力平衡问题,他被晋悼公压制,自请降职。终于升任正卿,却在迁延之役中被栾黡搞得灰头土脸。然而伐齐之战,人生中的最后一战,他用卓越的指挥才能、无畏的牺牲精神证明了自己。
二月,荀偃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入殓时,诸卿围在他的身边,依据礼制,卿大夫下葬要口中含玉,可是荀偃瞪着双眼,牙关紧咬,仆人不能闭上他的眼睛,也无法把玉珠放入他的口中。
这是有未了的心愿呀!
士匄抚摸着荀偃的尸体,垂泪道:“您放心去吧,我会像侍奉您一样侍奉中行吴的。”
中行吴即荀吴,是荀偃之子。士匄想荀偃一定是不放心儿子。
但是荀偃依然双目圆瞪,牙关紧闭。
“元帅是不是为了伐齐大业没有完成的原因呀?”一旁的栾盈忽然道。
士匄一愣,于是又抚摸着荀偃的尸体说:“我们会继承您的意愿,继续进攻齐国,有河神为证!”
荀偃果然闭上了眼,松开了嘴巴。
这让士匄很是感叹,“作为一个男人,我真是浅薄呀(吾浅为丈夫也)!”
随后,士匄陪同荀吴护送棺椁归晋安葬,晋国栾鲂和卫国孙林父留守待命,其余各军行动终止,各自回国。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9-08 20:55:07 +0800 CST  

~~齐庄公~~

联军撤退后,齐灵公就病倒了。
他一向自命不凡,趁着晋楚争霸吞并莱国,扶植崔庆两家打压国高二氏,驱使邾滕两国攻打鲁国,对晋国阳奉阴违也一直玩得风生水起,却怎么也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惨局收场。
齐灵公更不会想到,齐国内部也出现了问题。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外患方消,内忧已起。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之前诸侯会盟,齐国的代表一直是世子光,可到联军伐齐时,力劝齐灵公坐镇淄博的却是世子牙。
这到不是世子光更改名字了,而是齐国更换世子了!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9-08 22:13:48 +0800 CST  

齐灵公的夫人是鲁女颜懿姬,颜懿姬一直没有生孩子,于是就把一同陪嫁过来的媵妾鬷(zeng)声姬所生之子抱养了过来,子以母贵,这孩子就被立为世子,就是世子光。
齐灵公另有两个妾,是出身于宋国公族的两姐妹,分别是仲子、戎子。仲子识大体顾大局,贤惠淑德,却不为齐灵公喜爱,虽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牙,但并不得宠。而妹妹戎子因长得娇丽柔美,又善于逢迎,深得齐灵公的欢心,只可惜没有生育。于是,仲子将儿子牙过继给戎子抚养,即弥补了戎子无子的遗憾,也让爱屋及乌的齐灵公分些爱心给牙。不过,有了儿子的戎子很快开始在齐灵公枕边吹风了,要他改立牙为世子。
齐灵公因嬖爱戎子,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此时世子光已经成年,多次代表齐国参加国际会议,在诸侯间有一定的人脉和声望。仲子得知齐灵公和戎子的计划后非常担忧,她求见了齐灵公,“不可以这么做!废立嫡子不是好兆头。世子确立已久,名列诸侯,声播四海,谁人不知?您现在无缘无故废了他,只怕会导致国家动乱。也会害了牙儿啊!”
有我在,哪个敢不服?刚愎自用的齐灵公最终还是没有听从仲子的劝告,一道命令把原世子流放到齐国东部边境,另立牙为世子,并且任命高厚为世子牙的太傅,夙沙卫为少傅。
可惜,齐灵公太小看了世子光的能量,他颇得大臣的拥戴,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崔杼。
齐灵公卧病后,崔杼就悄悄地把世子光接了回来,对外宣称齐灵公改主意了,准备重新立光为世子,以继承大位。
世子光也毫不含糊,一回来就展开了大动作,控制了公宫,世子牙得到风声,和夙沙卫赶紧跑路,世子牙逃到句渎之丘(位于今天山东菏泽北,属于宋境),夙沙卫逃亡高唐据城自守。
世子光就把所有的愤怒发泄到戎子身上,他当众砍杀戎子,并暴尸朝堂。
病床上的齐灵公闻听变故,悔恨交加又心急如焚,吐血而死。
这也是一位死不瞑目的主儿。
楼主 村人老李  发布于 2019-09-08 22:48:08 +0800 CST  

楼主:村人老李

字数:733907

发表时间:2017-12-29 19:14: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7 11:21:44 +0800 CST

评论数:181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